时间:2023-05-30 09:3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观察昆虫日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安排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三篇课文。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观察小动物、描写小动物。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整体把握单元训练重点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以下的教学。
一、从养护入手,培养观察习惯
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学生们了解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痴迷昆虫的故事。我便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去捕捉一些小昆虫,或者购买一只小动物,进行饲养。不几天,班级里就有很多关于蜗牛、蚱蜢、蟋蟀、小花猫、小棕狗和小白兔等的交谈内容。学生的观察日记,也增加了那些昆虫和小动物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对昆虫和小动物的饲养和呵护过程中,滋生了对动物的关爱;在相互的交流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例如,有一个学生在她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喜欢蜗牛,黄黄的皮肤,很粗糙;软软的身体,很灵活;长长的触角,像天线;硬硬的外壳,似车轮!”还有一个学生用儿歌描写起了他饲养的小白兔:“红红的眼睛白白的毛,短短的尾巴长耳朵,身披一件白皮袄,走路样子轻轻跳!”另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里,出了这样一道谜语:“它有一身洁白的卷毛,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张乌黑的嘴巴,一条高跷的尾巴。只要见了我,就整天围着我转悠。请你猜一猜我养的是什么小动物?(小白狗)”
小学生在观察中,投入自己的真情。只要投入了情感,在他们的眼里,动物都是可爱的。
二、从相处入手,增进习性了解
了解昆虫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要素。通过对昆虫和小动物的饲养,学生已经对它们有了一定的好感。了解它们的性情和生活习性,可让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得到深化。本单元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情感,在其充分进行体验后,适时进行深层次的观察引导。例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我先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并一起发现变色龙的三个习性:一目二视、捕食快、变色多。然后,我鼓励学生凡事要积极观察,大胆发现。受此启发,一个学生在仔细观察了蜗牛的生活特性后,这样写道:“蜗牛把头往前一伸,身子伸直,笨重的壳往前一拖就起步了;它一点儿一点儿往前挪动着……然而,我惊奇地发现,在它经过的地方,竟然留下一道像糨糊一样的痕印。当时,我想这大概是它用来辨别方向的,但妈妈告诉我:‘不,不是的,那是它分泌的黏液,是用来地面的,这样可以加快它行进的速度!’”有一个学生在深层观察小猫后,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家的小猫爱清洁,没事的时候,经常坐下来用它细长的舌头舔自己的毛,用爪子蘸了口水擦自己的脸。我家的小猫,大小便也不乱拉,一吃完饭,总能见它连脸也来不及擦就转身走出门外。我偷偷地跟踪它,发现它走到屋后的沙地上,用爪子刨了一个小坑,蹲下身子就拉起便便,拉完后还用爪子刨沙子,把便便盖了起来。每当此时,我总要‘’‘’地叫它,并一把抱起它,搂着夸奖它几句。”
是的,相处能产生情感,理解习性来自深层的认识。在细致的观察中,不知不觉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从朋友入手,谱写感人故事
喜欢了小动物的外形,熟悉了它们的习性,是与小动物做朋友的基础。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要求观察小动物、描写小动物。只有在情感上真正喜欢小动物,学生才能与那些宝贝成为朋友,写出感人的故事,才能把小动物写趣写活。例如,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我便向学生征集发生在他们身边与昆虫或小动物间的故事。有一个学生这样向我介绍:我家的那只小花猫,经常偷偷钻进我的被窝,竟然还美美地打起呼噜来。尽管它的呼噜声影响了我的睡眠,但我还是不忍心把它踹出我的被窝。好多时候,我都会摸着它的头,习惯地睡起我的觉来。再如,有一个男生,平日里不太喜欢父母养的宠物狗。学了第二单元后,他受班级气氛的感染,从心理上接受了家里养的贝贝。因此,每天傍晚,他总要带着它上街溜上一圈,渐渐地他与它成了好朋友。他在作文里这样写道:“我家的贝贝极通人性。因为我改变了以往对它的态度,时不时地把饭店客人吃剩的牛肉、排骨、肉片给它吃,一有空总抱它,或跟它玩,所以叫它的名字‘贝贝’时,它不像以前那样抵触,而是带有亲昵的表情走近我。每当上学或下学时,我总要亲昵地呼唤它。一段时间后,每当我去学校,它总是紧跟着我,见我进了校门才肯独自回家。我每天放学回家时,它总在我家门前对着校门的小桥上等着我。”
关键词 写话兴趣 口头作文 写作习惯 观察想象 生活体验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呢?
一、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夯实写话基础
低年级学生虽是六七岁的孩子,但他们在入学以前,就已从日常生活环境中获得口头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且读过幼儿园、学前班,口头表达具有一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这一语言优势,因势利导地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说话训练,为学生进行写话做好语言准备。
首先,应以听引说。要求学生能认真听取别人讲话,听清别人讲的意思,能边听边想,提出不懂问题,想想自己的感受,听后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除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听与说的训练外,应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特征,通过讲故事、说说我知道的新鲜事等活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打开“话匣子”,让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以提高学生口头作文能力。
其次,要以图引讲。教科书上安排了很多情景图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在指导让儿童仔细观察图片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事物明显特征,按一定的顺序,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说出图片呈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编成一段好听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再者,要利用晨会、夕会等形式,为学生多多搭建说话的舞台,组织并启发学生讲述课外活动的过程、看图说话、讲所看动画片的内容与感受等。为了激发儿童说的激情,教师要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精心安排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先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玩的痛快,而后才能说得淋漓尽致。
另外,学校还要争取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使家长高度重视与孩子的对话,引导鼓励孩子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多说话,说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感受。家长耐心听完后,应适时点拨。这样,学生在学校、家庭两种环境中进行有序地训练,就会逐渐地爱说了,也会说了。说得多了,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写就比较容易,其作文意识和兴趣就会逐渐增强了。
二、紧抓日记不放松,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日记是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可以随时写下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梦到的事和物,体验与感受。让儿童坚持写日记,不仅能有效地拓展他们的写作题材和写作思路,使儿童“腹中有货”,有话可说可写,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儿童的写作意识、敏锐的写作目光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使他们能写、会写、想写。另外,由于日记的内容、题材、形式、篇幅不限,格式灵活,写作没有压力,所以比较受儿童喜欢,很适应写“放胆文”,以拓展写作思路。训练时可以从几句话到几段话,再到完整的文章,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只规定日记的篇目与篇幅,除此之外,不再作任何规定。也就是说,日记日记,必须一日一记;写啥都行,但要达到一定的字数要求。 三、狠抓观察能力训练,练就儿童敏锐的知觉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通过观察,可以训练儿童敏锐的知觉,积累写作材料。在引导儿童观察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儿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器官灵敏度的训练,刻意培养儿童观察的目的性、顺序性、精确性,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水果的色、形、味等方面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进行观察,而后分组交流观察结果,要求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名称、品种形状、大小、色泽、味道的情况。学生会观察了,自然就有话可写了,写出的内容也就丰富了。
四、放飞奇思妙想,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人类先有想象,而后才有发明创造。儿童富于想象,奇思妙想经常涌动。我们要善于保护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无拘束地异想天开,鼓励儿童采用个性化的语言“瞎编乱造”。激发学生想象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编写离奇故事,改写童话寓言,续写故事,仿写课文等。
五、注重趣味性实践活动,丰富儿童亲身经历
要知道梨的味道,就必须亲口尝一尝。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才会有深刻的印象和感受。趣味横生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儿童生活经验、培养儿童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利用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尽可能创造和利用各种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在欢乐愉快中观察、想象、体会,激发他们的写作情趣。亲近昆虫,是儿童的共同爱好。鼓励儿童走进大自然,观察昆虫的形状、种类,探秘昆虫的生活习性、主要特征等。在探秘活动中,要求学生确定探究目的,仔细观察研究,做好记录。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秘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写成科普小资料。游戏是儿童学习与成长的摇篮,他们百玩不厌,乐此不疲。在课间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后,回忆游戏的过程,这也是一种享受。正因为回忆快乐是儿童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在回忆中他们的思维就很容易插上想象的翅膀,其语言表达也就有血有肉,十分顺畅。
六、在作文评价上大做文章,激发儿童写作情趣
“体验”是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必需的经历,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饲养教学是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儿童养成长期观察习惯的重要途径。跟以往的自然教学相比,科学学科是将植动物的种养教学,与儿童的生活进行了紧密地结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种养,亲身经历动植物种养的过程。
这就要求科学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带领学生亲身经历这一探究的过程,得到体验,获得感悟。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获得鲜活生动、细节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可是任何图片、任何文字都不能替代的。
在2005年,我们学校购进了100棵桑苗,不但美化了校园环境,还为蚕的生长储备了必要的食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给桑树浇水、施肥,共同承担起了桑树的生长管理工作。同时,教师鼓励儿童对桑树进行观察、记录,创编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校本教材。
随着天气的变暖,养蚕的时机到了,学校在购进养蚕设备的同时,也聘请了有经验的养蚕人,到校指导帮助师生更好地养蚕。为了较为完整地获得有关养蚕的相关信息,在蚕两个月的生命周期里,我们科学教师早来晚走,有时候,甚至整夜在学校,用手中的DV机详细记录了蚕“孵化――成长变化――上簇结茧――羽化――产卵”的全过程,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知道,养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这样的影视记录,为的是更好地让学生在参与饲养的过程中,培养长期观察的能力和过程中,感受生命的伟大与神奇。
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不仅要照料蚕宝宝的“饮食起居”,而且要详细观察、仔细记录蚕的孵化、行动、进食、眠起、蜕皮、上蔟结茧、羽化繁殖等全过程。这些琐细的工作,对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都是一个挑战。
这个过程,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他们不仅收获有关昆虫以及变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亲近与珍爱生命的情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养蚕的过程中,自选课题,进行自由研究。像:“怎样识别蚕蛾的雄雌?”“剪开茧子的蛹还能羽化成蛾吗?”“蚕在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剪断它身上的丝?”等等,这样的活动将对孩子们的自主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观察蚕卵。让学生先用肉眼进行观察,接着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最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让学生用工具测量一下蚕卵的大小。在细致的观察下,学生会发现:蚕卵是一头尖,一头钝,表面有无数的气孔。这些气孔是蚕卵用来呼吸的,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同时让学生知道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小心呵护。
接下来观察蚁蚕。同样,让学生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蚁蚕很小,只有3~5mm、黑色,样子像蚂蚁,所以叫蚁蚕。组织学生讨论并用画图、拍照、录像、文字等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到了领养蚕宝宝的时候了。这是个充满挑战的环节,学生对养蚕非常感兴趣。接下来的20多天,让学生领养蚕宝宝,回家自己进行饲养,仔细观察、记录。
要想让学生有详尽的记录,就必须让学生参与,进行仔细的观察。让学生喂蚕、给蚕匾打扫卫生。指导学生对桑树、养蚕的成长进行详细的记录,我们比赛看谁的观察记录记得详细、科学,我们还与班主任、语文教师配合,利用作文课、记日记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的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学;实验设计;条件资源
小学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如何搞好小学自然科学中的实验设计呢?我把自己的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谈谈,与大家共享。
一、根据科学特点,合理设计科学实验
实践是自然科学的来源,科学知识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科学知识,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设计实验
在科学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实验设计
教学大纲规定:“自然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地处山区的学校,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自然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我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自然科学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一个有生命的小不点,一粒能欢能悲的蛋白质,比起庞大的无生命的星球,更能引起我的无穷兴趣。”
法布尔,一个可爱的法国老头,一位自学成才的乡间教师,花费了毕生时间与精力同昆虫打交道。这位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学者,一贫如洗,却节衣缩食,立志要为虫子写部“历史”――《昆虫记》。
在他的笔下,齐心合力、不畏艰难的西绪福斯虫夫妻,体态优美、食性怪异的绿螽斯,垒筑蜂的泥石屋,蟋蟀的奏鸣曲……分明是一群群精灵,在广阔的林间与草丛忘情地狂欢,那一块“被太阳烤得滚烫,却长满了雏菊”的荒石园就是它们的天堂……
读着这些饱含着爱意的奇妙文字,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循着幼时的足迹,寻访搬家的黑蚂蚁、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勤劳的小蜜蜂,还有那调皮的金龟子……依然是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依然是那些忙忙碌碌的生灵,跟着法布尔那双敬畏而好奇的眼睛,我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透过那厚厚的十卷书,人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奇异的昆虫世界,还有一个科学家闪光的人格。 “许多时候,倒是以无知为佳。头脑保持调查研究的自由,人就不会误入书本提供的某些绝无出路的歧途。”“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东西,公式无法驾驭。”
法布尔保有了孩子般旺盛的求知欲与质疑精神,亦有智者的成熟、严谨与实事求是。经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他对当时已被奉为“真理”的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异议:“生命进化并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定从低劣进入良好,随即从良好进入最佳;进化是以跳跃形式完成的,有的时候出现进步,有的时候也出现倒退。”
然而,在那个时代,并非所有人都像法布尔一般“大胆”。他遭到社会甚至朋友的质疑,被同僚们轻蔑地称为“苍蝇”,其研究成果很多年无人问津。但他从未改变自己独立的观察与思考,无悔地坚持着自己的研究――不为得出什么确切的结论,更不想或证明什么,只因他热爱这些可爱、神奇的小生灵。
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用一颗尊重生命的心,不偏不倚而又全方位地记录下昆虫所有习性、本能、命运之悲喜,将毕生心血凝结成这十卷《昆虫记》。用“杰作”“里程碑”这些词已不足以描述《昆虫记》的伟大,这本书是虫虫世界的“荷马史诗”。
它不仅仅是一本论文,更像是一本日记,简单干净的文字,记录着一段段奇异的探险;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学著作,更像是一部童话,用惊叹的口吻,讲述着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附:《昆虫记•圣甲虫》节选欣赏
这金龟子的头顶上,是宽阔扁平的顶壳,上面有六个细尖齿,排列在月牙儿状顶壳的前沿。这带齿的扁平顶壳,既是挖掘工具,切割工具,也是插举、抛甩粪中无养分植物纤维的杈子,而且也可以当搂耙,把好吃的东西统统搂过来,归拢在一起。选料工作就是这样进行的,这行家分得出优劣精粗。如果这金龟子给自己找食物,那末,它粗枝大叶地拣一拣就行了;但如果是尽母亲的义务,那末,它在制作食料丸时,就会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地选料。
为解决自己食用的问题,它对粪球原料的质量要求一点儿不高,只是大致分拣一番。它先用带齿的顶杈豁挑几下,再草草地搜索一道,剔除些杂质,然后归拢成堆。制作粪球时,两条强劲有力的前腿参与操作。扁平的前腿是弓形的,表面凸现着刚健的纹脉,前半部分分排着五个粗壮的尖齿。遇到需要显示力量,摧垮障碍物,为自己冲开一条通向粪堆纵深的行间距的时候,这食粪虫便行拨扫而进。只见它一对齿足左右伸出,猛地横扫一耙,面前便出现了一个半圆空场。场地清理出来后,两只前爪又开始另一工种的工作,它们把顶耙已经搂到的材料划拢过来,送到肚子底下的后四只足爪之间。后四只足爪,正好适合镟工的工作。这金龟子最后边的那对足爪,长得又细又长,略微弯曲,酷似弓架,尖端长着利爪。一眼望去会立刻发现,这对后肢具有球面圆规的构型,两只弧形支脚之间,环抱成一个球状正好可用来测量球面,修正球形。事实上,它们的确是加工粪球用的。
如何才能改变这些弊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走出教条的束缚,从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素材入手,让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从而使作文言之有物,叙之有事,抒之有情,有血有肉,有型有神。
“生活处处皆文章”。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获取作文素材。
一、观察自然,体验一年四季景
认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农村山区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谷、风雨雷电……四季不同,景色各异。教师可依靠这大自然赋予的神奇,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观景、悟景。
在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春天,让学生观察树木发芽,麦苗披绿、溪水游鸭……去晒晒春日暖阳,感受鸟语花香的欢乐。
在烈日炎炎、郁郁葱葱的夏季,让学生观察茂密的森林、挂果的庄稼……去感受夏的酷热、暴风骤雨的犀利。
在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的秋季,让学生观察漫山的秋叶、成熟的瓜果……去品尝果实,感受收获的喜悦。
在天寒地冻、白雪飘飘的冬季,让学生观察树木萧瑟,天寒地冻、腊梅斗寒……去感受冬的宁静与别样风情。
二、观察生活,感受人生平常事
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让学生把在大自然中、在生活实践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使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可以从以下的途径入手:
观察正在经历的家庭生活。如家人的衣食住行、品行操守、语言动作、喜怒哀乐、亲情友情,悲欢离合等等。
观察自己正在体验的校园生活。同学之谊、师生友情、美丽的校园、丰富的课堂、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等等。
参与多种社会生活。如组织学生游览、参观名胜古迹、工厂车间,参与联欢会、故事会、演讲赛、运动会、公益活动等等。为了更好地利用每次活动获得的材料,活动前要给学生布置日记或作文任务,活动之后,让学生用日记或随笔的形式把活动写下来,并写出所感、所想。这样不但愉悦了学生的身心,也给他们的作文拓宽了取材范围,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观察人物,刻画芸芸众生像
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在习作方面着重强调: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可见,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最重要来源,而人又是构成生活的重要元素。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学生写人时就张冠李戴,把写男人的词用来写女人,把刻画老人的词用来写小孩,把描写正义的词语用在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身上……这就是缺少观察,没有用心的结果。所以,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积累写人的词句,更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面貌特征、语言特点、生活习惯和个性特色来描写。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人物进行观察,一是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如观察老师、同学、父母、长辈等,练习先说后写,做到写谁像谁。二是要指导观察方法,明确观察方向。如人物应从语言表达、动作神态、肖像特点等方面观察,事情应关注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三是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对观察到的情况要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写起文章来才会心中有数。
四、观察动物,记录动物世界情
在农村,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身边有许许多多、形形的虫鸟禽兽、鱼虾鸡鹅、猪狗牛羊等,同时许多都是与人经常相处的动物,但让学生写有关动物的作文,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这就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由,学生们并没有做过认真的了解、观察,没有投入感情,因此只能就事说事,人云亦云。对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激发学生了解的兴趣,指导他们对这一类作文加强练习。
要带着感情去观察。事先要有计划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参与到喂养家禽的活动中来,通过近距离观察,掌握动物的外貌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然后再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要兼顾学生群体差异。学生身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对象就会不同,因此对一些稀有的、不是到处可见的动物,要组织学生集中观察,集体练习。
要养成书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学生必须要走出去,不能闭门造车,要到山林、田野、池塘等地去观察昆虫鸟雀,长年累月不间断地写观察日记,这对作文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在灯下,白芷和侯晓北捧着羊皮书仔细阅读。
风吹过神殿的门,藏在胡夫金字塔中的蜘蛛复活了,它们在玫瑰公主号上横行无忌。您最忠实的仆人——夏天星,她将会把灵魂奉献给万能的神——赤狼蜘蛛。夏天星的忠实将会得到赤狼蜘蛛的褒奖,她的灵魂将会在三天之后复活。
风吹过印度洋的海面,夏天星,用你的智慧和能量,与主人赤狼一起,把来自印度的火焰熄灭吧。
夏天星,努力寻找下一个目标吧!学会用你的智慧,清洗船上每一个人的罪孽。
这篇诗歌不像诗歌、文章不像文章的《死亡日记》上清楚地写着夏天星这个名字。白芷和侯晓北都知道,和田川待在一起的美丽就叫夏天星。难道《死亡日记》中所说的人就是船上的夏天星?
如果按照《死亡日记》中的描述,夏天星将会被一种叫赤狼的蜘蛛咬死。赤狼蜘蛛难道就是羊皮书上画着的那只令人恐怖的蜘蛛?
侯晓北飞快地打开电脑,上网搜寻着赤狼蜘蛛的资料。找了半天,才在一个网页上看到关于这种恐怖蜘蛛的介绍。
网上的介绍说,赤狼蜘蛛只是在古埃及传说中出现过的一种带有剧毒的巨型蜘蛛。这种蜘蛛据说守护着金字塔中的木乃伊,它们并不需要吃食昆虫维持生命,而是依靠埃及法老王的咒语延续生命并且繁衍下一代。
“哈哈哈,居然拿这种传说中的蜘蛛忽悠人,写这篇死亡日记的人也太搞笑了。”侯晓北看完电脑上的资料以后,不以为然地把羊皮书扔在桌面上。
白芷却不这样看:“你可别笑,要是这个人是搞恶作剧,你怎么解释上边的蜘蛛标本?”
“这还不容易吗?随便到深山老林里抓一只稀奇古怪的蜘蛛也不是什么难事啊!再说,世界上的蜘蛛本来就有很多品种,到现在为止,人类发现并且有记载的不过是其中的少数,这种蜘蛛大概是个新发现的品种吧。以我们对蜘蛛这种昆虫的认识,就算是别人把一种普通蜘蛛放在羊皮书上,我们也未必就能知道那种蜘蛛的名字吧。”
“嗯,你说得有道理。”听了侯晓北的话,白芷不禁点头表示同意。不过,她转念一想,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就算这是普通蜘蛛吧,可你怎么解释夏天星的名字出现在《死亡日记》里呢?”
侯晓北挠挠后脑勺,也百思不得其解:“这个,这个……也许是夏天星的朋友在搞恶作剧吧。”
“好笑了。夏天星是跟她的丈夫出来度蜜月的,除了她的新婚丈夫之外,哪里还有其他朋友?”白芷对于夏夫星其实挺留意,一来是因为夏天星长得特别漂亮;二来是因为田川和夏天星在伦敦把她和佰虢北给甩了,害得他们俩迷路,差点错过了回到船上的时间。
“女人真是天生的007,什么八卦事情都可以被你们挖掘出来。”侯晓北虽然嘴巴上在挖苦白芷,可内心却对她的敏锐观察非常佩服。
“难道是田川在搞恶作剧?”白芷这话刚刚说出口,连忙用手捂着自己的嘴巴,尴尬地看着侯晓北傻乎乎地笑。
侯晓北也龇着牙对白芷笑笑:“呵呵呵……田老大不可能做这些无聊的事情吧?”
“他不是个喜欢搞恶作剧的人,我想多了。”白芷看了看羊皮书,心里升起一股恐惧感,“如果按照羊皮书上的说法,夏天星将会被赤狼蜘蛛咬死,而她死后的第三天将会复活,下一个遭殃的人也许会是一个印度人。船上不是有一个印度人吗?要不是他的保镖追赶我们,说不定还不会发现船上居然有这样一张羊皮书呢。而印度人死了之后,夏天星将会采取下一步行动,渐渐地把船上每一个人的灵魂控制住。这意味着,船上所有人都将死在夏天星和赤狼蜘蛛的手里。”
听完白芷严肃的分析,侯晓北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白芷,你今年几岁了?拜托你别幼稚得跟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别说什么赤狼蜘蛛只是传说中的昆虫,就算是真的,也不过是一种有毒的蜘蛛罢了。再说,被毒蜘蛛咬死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复活呢?复活以后还能在船上到处害人,这不是跟神话一样奇幻吗?”
想想侯晓北的话实在非常有道理。无论如何,这么神化的《死亡日记》怎能让人相信呢?《死亡日记》也许真的只不过是一个无聊人搞的恶作剧。
“我们要不要去提醒—下田川,不要跟那个夏天星走得太近?”白芷跟侯晓北商量着。
侯晓北拍拍白芷的脑袋说:“你有病啊?怎么跟老大说?告诉他,夏天星是快要被蜘蛛咬死的人,千万别跟她走得太近,不然蜘蛛把他也咬死。这么荒谬的话,老大会相信吗?”
“嗯,你说得有道理。可不告诉田川我们发现了这张神秘的羊皮书,好像有点过意不去啊。万—夏天星真的被咬死了呢?”白芷还是有点相信羊皮书上的《死亡日记》,她的内心深处很担心上边的预言成为现实。她和田川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同班同学,田川的母亲和白芷的母亲也是好朋友,大家住在同一个大院里。虽然白芷和田川经常怄气,可田川总是像个大哥哥一样,什么事情都让着她,哪怕吵架了,等白芷消了气之后,田川肯定会想办法哄得她非常开心。在白芷的心中,田川已经不是小学同学那么简单,简直就是她的亲人。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机会让田川有危险,白芷也会想方设法阻止的。
“白兔,我劝你还是把这张破羊皮书忘了吧。反正上边的所谓预言只是一个捣蛋鬼说的混账话。”说完,侯晓北—手抓过放在台面上的羊皮书,走到甲板上。白芷只得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
夜晚的大海非常宁静,除了偶尔能听到舞厅里传来的阵阵欢笑声之外,海面上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今天晚上,船上将会举办—次化装舞会。田川被夏天星弄成了青蛙王子,而夏天星的新婚丈夫则被她打扮成了海神波塞冬,夏天星自己则装扮成美丽的僵尸新娘。看着穿着雪白婚纱裙、俏丽的脸蛋也涂得雪白的夏天星拉着她的丈夫在舞池中翩翩起舞,白芷不禁觉得寒意四起。她摸摸自己的手臂,上边布满了鸡皮疙瘩。
大家都在快乐起舞,只有白芷和侯晓北无精打采地坐在舞厅的角落里。田川也被夏天星拉着跳了好几支舞曲。田川虽然是武林高手,是世界少儿武术邀请赛的冠军级人物,可舞技却非常蹩脚,音乐节奏也没有踩准,已经踩了夏天星好多脚。
夏天星看看尴尬的田川,只得把他拉到白芷和侯晓北坐着的桌子旁边坐下。
田川也深知自己不是跳舞的料,乖乖地坐在桌子边看着夏天星和她的丈夫跳得像两只飞快旋转的陀螺。
时间也像陀螺般往前转动不停歇,一眨眼工夫,一个美好的晚上过去了。人们纷纷回自己的房间休息,田川和侯晓北也一起把累得趴在桌面上睡着了的白芷送回房间。
等白芷睡醒的时候,世界全变了。
船上发生了命案,游轮被封锁了。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菌株Bb-2(Beauveria bassiana Bb-2);侵染力;代谢产物
中图分类号:S476.12;S4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237-03
Virulence of Spores and Fermentation Filtrates of Beauveria bassiana Bb-2
GAO Ping,HU Qiang,WANG Peng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The virulence of Beauveria bassiana strain Bb-2 to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Myzus persicae was assayed by its alive spores and fermentation filtra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b-2 was highly virulent at three consistencies, 1.1×107,1.1×108,1.1×109 ind./mL. At high consistency 1.1×109 ind./mL, the cumulative mortality of P. xylostella was 75.0%; and of M. persicae was 92.5% in 4 d. At low consistency, the cumulative mortality was 36.7%; and of M. persicae was 47.7%. The fermentation filtrates of strain Bb-2 were also with anti-pest active; and the virulence against M. persicae was stronger than P. xylostells.
Key words: Beauveria bassiana Bb-2; virulence; fermentation filtrates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世界性重要害虫,由于发生广、为害重且极易对化学农药产生抗性,对蔬菜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昆虫病原真菌也由于其独特的杀虫作用而日益受到关注[1]。
白僵菌(Beauveria)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寄主约有15个目的700多种昆虫[2],在国外已被成功开发成为多种剂型农药并登记注册,在害虫的可持续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3,4]。1995年美国相继注册登记了2个真菌杀虫剂系列产品,1个是球孢白僵菌,另1个是玫烟色拟青霉,用于防治蚜虫、叶蝉等刺吸式害虫,标志着防治刺吸式害虫的真菌杀虫剂产业化的开始[5]。而我国应用丝孢类虫生真菌防治刺吸式害虫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加快针对刺吸式害虫的真菌杀虫剂的开发,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本试验对分离于桃蚜体上的球孢白僵菌Bb-2菌株对小菜蛾幼虫和桃蚜的毒力进行了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菌株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与菌株
供试昆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2龄幼虫,由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并由本实验室继代饲养;桃蚜(Myzus persicae)无翅成蚜,采自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基地温室,采用盆栽白菜苗室内饲养。
供试菌株:球孢白僵菌Bb-2菌株,原始寄主为桃蚜,于2006年10月采自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验地,经室内保湿,分离纯化获得。
1.2 培养基
SDAY培养基(成分:葡萄糖20 g、蛋白胨10 g、酵母浸膏10 g、琼脂20 g、蒸馏水1 000 mL。)
查氏培养基(成分:蔗糖30 g、NaNO3 2 g、MgSO4·7H2O 0.5 g、蛋白胨5 g、KCl 0.5 g、KH2PO4 1 g、FeSO4 0.01 g、蒸馏水1 000 mL)
1.3 毒力测定
1.3.1 菌株Bb-2孢子侵染力测定
“人在雨中行走,是不是走得越快,淋到的雨越少?”“唐诗里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真要看到千里之外,得站在多高的楼上?”“一年有365天,一个班只有40个同学,但为什么同班同学生日在同一天的概率这么大?”……日前,这一组洋溢着思考力的“数学日记”在网上被晒出,而日记的作者曾是一个中学生。我们欣喜地看到,一颗科学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培B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科学眼光、科学思维,对一个国家未来的科学技术进步而言,意义重大。前不久,在给北京市八一学校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学生的回信中表示,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学习实践能力,加强面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每一个热爱科学的孩子都是一颗未来科学的种子,然而要想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并不那么容易。我们往往教育孩子要乖,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不要随便乱说乱问;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要努力,书背得越多越好、公式记得越牢越好;我们鼓励孩子参加奥赛班,但目的是为了能在考试中加分;我们给孩子建了科技实验室,但到最后很多都成了摆设……于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们的灵性被慢慢磨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也日渐消退,真正能走向科学研究之路的所剩无几。
怎样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精神?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杨振宁先生把自己与科学的结缘归功于少年时期形成的对科学的兴趣。初中时,杨振宁订阅了一本叫作《中学生》的杂志。每次书一到,他就会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一遍。正是那些有意思的数学故事、物理常识,为杨振宁打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兴趣是研究的前提,当一个孩子看法布尔的《昆虫记》,为书中小生物的奇特属性辗转难眠时;当一个孩子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被宇宙的神秘莫测深深吸引时;当广大青少年对这个大千世界充满了种种好奇与兴致,并想要不顾一切地弄清是怎么回事时,科学的意识其实就已经萌生了。
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老师应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上,无论是想法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应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对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掌握,而不是强行灌输或是死记硬背。启发孩子在感兴趣的领域完成一个小课题,让孩子们自己去“折腾”,这样的方式更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逻辑思辨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启发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广大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祖国未来的科技事业才更有希望。我们期待每一颗科学的种子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一个有兴趣的孩子都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一、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语文实践
1.搜集课外资料,培养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手段多。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丰富资源,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比如学习《郑成功》一文,可要求查阅郑成功的丰功伟绩,学完后搜集我国其他民族英雄的资料,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学习《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时,我让学生去网上调查搜集我市乃至我省水资源情况,在调查中,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保护我们的环境,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
2.灵活运用教材,提升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把传统的语文课上成形式多样、丰富的表演、朗诵、演讲、讨论等活动课,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进行适当的实践。如在学习课文《碧螺春》时,有学生提出了“为什么炒茶要在清晨?为什么沏茶必须用七八十度的开水?”等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课后找资料,并推荐了几本书和几个网站,要求学生完成关于“茶”的课题解答。后来,又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现代的孩子喜欢饮料而不爱喝茶?引导学生继续查找资料,并在班上开了一场小小辩论会。正方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它的历史比茶还要悠久,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用甲骨文而用现代文字呢?反方认为茶是中国的举国之饮,历史悠久,而饮料充其量也只不过百年的历史,茶不仅对身体有益,而且还能修身养性,因此,茶不可能被饮料替代。历时一个小时的辩论赛,是智慧与智慧的交锋,场面迭起。学生在这样的“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实践探究整合创新”中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渗透学科联系,增强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创新,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与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在古诗《过故人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句中的“合”、“斜”两字不够理解,我要求学生反复体会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大量地触摸语言文字,然后将其吸收、内化,最后用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出“绿树环抱整个村庄”和“村外的青山连绵起伏、伸向远方”的景象。《灰椋鸟》中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鸟是人类的朋友,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我们要爱护鸟,为它们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整个世界更美好。我们要以语文教材为点,以各学科知识为面,以课程整合为方法,努力做到各科相互渗透,知识综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智能的开发和人格的不断完善。
二、依托课外活动,拓宽实践领域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会倾听、会表达与交流,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续,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和活力的形式。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手脑功能的协调发展。课外活动是进行思维迁移训练的重要阵地,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养成。
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所谓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安装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步骤、采集制作植物、动物标本。
②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
③整理分析能力: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
④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用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以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模拟实验: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做实验时,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不注意听讲、看老师的示范,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此时,我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
如《显微镜的作用》一课,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操作显微镜时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模仿操作。这样模仿操作完显微镜后,再让学生独自操作一两遍,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后,学生就基本上学会使用显微镜了。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2.分段实验: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以分段实验的方式训练学生。如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一课,把实验分为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并观察蕃茄果肉细胞、观察叶表皮永久装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实验过程是老师先讲实验操作的要领、做示范,然后学生再独立操作、观察。学生操作观察时老师巡回辅导,一个阶段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各个阶段完成后,老师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洋葱表皮细胞近似长方体,蕃茄果肉细胞近似球体,叶表皮细胞形态不规则,但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老师再补充说明,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但由于它太薄,而且紧贴细胞壁,用光学显微镜是不易观察到的,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同的细胞形态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分段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独自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资料,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从而主动获得知识。
3.独立实验:经过一段时期分段实验的训练后,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实验。方法是实验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所需的药品、材料。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讲清要点,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若发现带共性的问题,要让全班停下来,统一纠正后再继续实验,最后总结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通过以上的组织训练后,学生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能用解剖器解剖小动物;学会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初步具备了独立实验的能力。
4.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使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从八四年以来我和其它生物教师一道,坚持组织开展了学生生物知识竞赛,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野生动植物邮票集邮,农业林业经济植物的调查等一系列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写了不少的观察日记和小论文,他们采集制作的《植物蜡叶标本》、《野生动植物集邮》、小论文《什邡主要经济植物种类调查》等作品,分别获得了市级奖。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由于初中阶段重视了实验教学,学生渐渐获得了学习生物的方法和能力,使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高中学习《生物》打下了基础,高中生物教师反映:我校升入高中的学生与其它学校升入高中的学生相比(以前我县乡村初中学校的条件差,开展生物实验很困难),我校学生使用显微镜熟练、实验能力强、实验效果好,理解掌握知识速度快,学习效率高。
参考文献:
[1]刘保华.浅析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J].法制与社会.2013(01).
[2]吴若梅.高中生物新教材与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我也试着先挖开蚂蚁窝,看它们的生活,再把蚁带进我在纸盒里制作的斯寓,希望能创造一个属于我的“蚂蚁城”。
上中学之后,我开始收容流浪的小猫,常把奄奄一息的猫仔带回家,用眼药瓶喂奶,我总是半夜起来,看它们睡好没有,并在小猫垂危时,为它作人工呼吸。
那时我住在失火后的废墟上,日式房子倾颓之后,原来隔间用的土墙,变成一堆堆的黄泥。或把橘子树的叶子,泡在酒精里,制作怪怪味道的香水。一场火,烧去了我的家,却烧出了一个田园。
大学,我进入师大美术系,我常在写生时盯着那些花看,觉得她们含苞美、锭放美、凋零也美。画久了,熟悉了花的样子,很容易看出什么地方是因为虫咬或风折,造成了病态。但我发觉即使有病,只要是在大自然中形成,也便有一种人力无法办到的“自然美”。我虽然常为写生而偷花,但对那些摘回的花,总尽最大力量,去维持她们的生机。即使只剩下一片叶子,我仍然用水养着,希望出现奇迹。
我也会试着把折断的花茎重新接好,如同医生为人接合断了的骨头。医生写病历,我也记下每个接合的步骤,和其后的发展,至于那些凋落的花,我会用刀切开,看里面的构造,并忠实描绘下来。我的教授曾问我:“画花又不是画解剖圈,何必如此钻牛角尖?”我的答覆很简单:“好奇!好玩!”直到今天,我仍然做同样的事,我的写生册,如同一本生物圈书。我的手边常放着解剖刀、显微镜。我会数鸟的“一级飞羽”,“二级飞羽”的数目,研究它们振翅速度和羽毛形状的关系,也常去博物馆看鸟的骨骼,并记录下来。因此,我写了三本花鸟和山水写生的书,不知是否这种从科学角度探讨中国绘画的方法,能否引起西方人士的共鸣,有一阵子单单在纽约曼哈顿中国城,就有四家书店把我的书放在橱窗展示。 近几年,我虽然没举办个展,但依旧写生,有时为一种花,能连续工作两、三个礼拜。我发觉最能让我精神放松的方法,是为花鸟写生,忠实地记下它们的一花一叶、一羽一喙。当我们对它们,凝神写生的时候,能摒除一切发念,达到忘我的境界。
每次写生完,我还是会作解剖,记录花开的时间,采集的过程,并写在日记里,我的日记有个地方,专门记录各种生物萌芽、开花、交尾和产卵的时间,以及潮汐的起落,知道潮汐,我能把握最佳时机。走到水边的沙滩,着落潮之后各种水鸟和鱼介的生态,我家不远就是海湾和沼泽地,高高的芦荡间,有看不尽的野生物,看它们,是我静思的另一种方法。
“万物静观皆自行。”古人早有这样的感触,我也深深体会到。有时候捡起一小石头,都觉得掌握了一整个世界。每颗石头都有属于它独一的纹理,也都有它千万年的历史。每个贝壳都曾住过小生命,那么巧地盖它自己的家,然后弃守、死亡,睡在海床千百年之后,被偶然地冲上沙滩。每只小鸟,都早早地出现,却一入晚,就不见了,它们都有自己的家、自己的爱。每只小虫也一样,有的藏在叶下,有的藏在花里,有的钻进果实,有的躲在土中。它们各自占领地盘,似乎早有默契地分享这个世界。在观察它们的过程中,我不但得到怡情养性的好处,更对大自然有了更多的领悟,也愈觉得每个生物都那么有智慧,而愈尊敬它们,且觉得自己渺小。
一九九五年暮夏,我抓到一只螳螂,也照例记录它的“生活,起居”,螳螂是少数能当作“宠物”养的昆虫,我为它觅食、为它治病,甚至为它“寻偶”,跟它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也由它身上领悟了许多过去不曾想到的东西。
在北美,绝大多数的螳螂,十一月初就会被冻死。我的螳螂在室内养尊处优,当然活得较长。在我全家悉心的照顾下,它不但活过新年,活到一九九六,而且一直到二月初才死。我为它办了一个小小的丧礼,还打电话给“金氏世界纪录博物馆”,问他们是否可以把这长寿螳螂列入纪录。虽然他们后来告诉我不行,我却激发了另一个想法――根据每天的日记,为螳螂写一本书。写作是由八月开始的。也可以说是在它死去半年之后才动笔。这当中我有相当长的时间在犹疑,怕自己没有能力写成这么一本书。我也犹豫,是不是用这本书,把自己的心灵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
虽说是记录一只螳螂的一生,这本书实在是我的“随想录”。也可以说是由观察螳螂所产生的种种联想,正因为是“随想”,所以谈天、说地,几乎没什么边际。我曾经在创作中途,想读者会不会不耐烦这种题材,又会不会骂我瞎扯。但是我接着安慰自己:“不管怎样,我敢为一只螳螂,写成一本书,这‘试探’,就能算是成功。”
在我过去二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每隔一阵,就会出版一本试探的“游戏之作”。从早期的《萤窗随笔》、(《真正的宁静》,到近期的《作个飞翔的美梦》,都是纪录我的心灵的“私房书”。在出发点上,是“只求娱己,不为娱人”。也就在这“只求娱己”的想法下,我以连续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十八万字。并因为主题环绕着一只吞噬同类的螳螂,所以取名为《杀手正传》。在写作技巧上,我采取了反讽的手法,也就是正面的话,用反的方式说。我知道绝大多数的读者是一眼就看得出,之所以在这儿提出来,是怕有些年龄较轻的朋友,一时不察,误将我“反面的话”当作“正面的观点”,而弄拧了我的意思。此外,为了帮助读者抓住要点,我又加了些“眉批”,当作一种“导读”。请程度高的朋友,只当“它不存在”。《杀手正传》可以称得上是我的“异色书”,里面有不少血淋淋的镜头,只是在那些镜头的背面,我希望呈现真实的世界。既然这个世界是如此地凶险诡诈、危机四伏,我为什么不能把其中的道理说出来?
对的!我在这本书里真正谈的是个“理”,是相生相克的天理、优胜劣败的定则。也是“生之无奈”。我觉得只有当一个人看透这些定则与无奈之后,才能泰然达观。相反地,不去面对、不动接受,只会造成内心的不安。
正因此,我把这本书放在我的“处世系列”中。许多在《冷眼看人生》或《我不是教你诈》里,不易讨论的政治和人性的题材,都借着那只螳螂杀手表现出来。在此,我必须强调,书中反讽的是整个历史与人性,而没有任何对现代人物的影射,请读者千万不要往牛角尖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