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般来说,选择题的求解应该尽量走捷径——充分地利用选择支按需提供的信息求解,尽量少使用直接解法。尤其是对直接求解较难,或者不会直接求解的选择题,这个思路显得更加重要。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检验其是否成立;
特值法——在选择支中分别取特殊值进行验证或排除,这种方法对于方程或不等式求解、数列的求和或求通项公式、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格外有效;
排除法——如果能设法将选择支中错误的答案排除,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
图像法——即画出函数、曲线方程或几何体的图像求解;
猜测法——因为高考数学选择题没有选错倒扣分的规定,实在解不出来时也不能不做,应该猜测一个答案。
填空题属于客观性试题,一般是中档题。由于没有中间解题过程,也就没有过程分,因此在答案中稍微出现点错误都是致命的——不能得分。一般来说,最后一个或两个填空题常是创新题型,是高考试卷创新的“试验田”。有些填空题中要填两个空,一般应按空缺顺序逐个填入,通常第一个空较容易,且对第二个空有提示作用,所以要注意利用第一个空的结果来解答第二空。另外,某些填空题也可以“以偏盖全”,即取其余特殊情况而得到答案,因为填空题毕竟只需填答案,不需要解答过程。
为提高填空题的得分,要熟记基本概念、基本事实、事实原理等。对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或容易混淆的概念、符号或图形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往往成为考点。如算术根应是非负数、计算的结果应化简、定义域和值域要用区间或集合表示、单调区间不能写成不等式或在两个单调区间用并集相连,等等。
三、解答题答题技巧
解答题在试卷中所占分数较多,根据以往高考试题的规律,通常前3道较简单,后3道偏难;解答题的第一问一般比较容易入手,并为第二作铺垫。
对解答题来说,审题极其重要。只有了解题目提供的条件和隐含信息,联想相关题型的通性通法,才能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案。
解答题不仅需要解出结果,还要写出解题过程。评卷过程中对解答题是分步给分,所以解答中的关键步骤和结论一定要写出。如立体几何中计算二面角或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时,一定要论证出哪个角是我们要求的角,然后再计算出结果;对于分类讨论的问题,最后要归纳结论;对于应用题,一定要作答,即把通过数学计算或论证得出的结果,“翻译”成实际问题的回答。
此处,还要注意解答过程中计算的准确性和简约性、逻辑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有的数学解答题较难,也许你只能部分地解答出来,这时缺步解答与跳步解答这两种答题策略就能为你争取尽量多得分。
高考数学如何考满分
不同卷子的难易,在我看来,取决于最后那15分,前面的135分不存在决定性的难易分异。我讲的这个分数比例区分,是总体的。落实到单份试卷,比例有可能是120:30,那算困难的,比如江苏和湖北卷;也有可能是145:5,那算简单的。超出这个区间的卷子,统统都是不正常的,高考是选拔考斯,但不是精英选拔的考试,要顾及农村、顾及大多数,考得太难,领导是要负责任的;考得太简单,取得不了分异,也是取得不了选拔效果的。
15分是哪15分?选择题最后一题5分,填空题最后一题5分,大题最后两题5分。是的,最后两道大题不可能只有5分,但里面真正有难度的也只有最后一两小问,总计不超过10分,这10分,掌握一点技巧,混一点步骤分还是可能的。选择题的5分还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蒙对,用用排除法,二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平时测验,没95%的保证前135分拿到手,不要操心这15分的事,你要解决的是习惯和素质问题,不是智商问题。
几个很好的素质和习惯:
第一、拿到卷子先明确15分的位置,也就是每块的最后几题,在题号上划个杠,告诉自己,不求完美,大不了不做了,安心做那135分。
第二、分配时间,把一半小时分给剩下的135分,把时间写在卷子上。
第三、打草稿,打草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草稿是过程,答题纸是结果,过程错误,结果一定错误,过程正确,结果错不到哪里去。打草稿,就要像写作业一样工工整整的写,从左上角开始,标好题号,一行行地写,写完一题,打个框框起来,和其它题的草稿进行区分,把重要步骤的结果用圆圈圈起来。刚开始这么做,你会发现浪费了很多时间,平时课堂测验时间不足,成绩下滑,但不要灰心,你收获的将是非常良好的做题习惯,速度会越来越快,你会越来越自信,坚持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你会有质的改变。
第四、题中绝不复查,更不要做一题检查一题。选择题、填空题做完,如果分配的时间还有大量的没有用完,才可以检查,而你刚才做的工整的草稿会使你的检查非常的迅速而高效。
第五、最后如果你还剩下半个多小时,开始对付最后15分。
这些素质和习惯,说起来很容易的,但是做起来就要费一些功夫了。
2017高考数学如何考满分相关文章:
1.2017高考改革后每科多少分 2017高考改革分数线
2.2017高考数学提分策略【学霸的分享】
3.2017高考数学复习的八个诀窍
4.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复习攻略
5.2017高考数学应试策略
6.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全文
关键词: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G633.6
经过对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数学高考试卷的严密分析发现,文理两科的 试题类型差异并不大,并且试题与日常练习没有出入,不管是从题型、题量、难度,还是从考察的内容来看,只要平常的基础打得足够扎实,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并没有很大的问题。另外,除了日常的积累,考场上的临场发挥也占据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在考前更加高效的备考?如何看到考卷就能合理分配时间?如何在答题过程中得心应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一、分析试卷特点
1.考点广泛,突出重点
在试卷中,体现出响应了新课标的要求与号召,不仅(既)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全面而且又突出了重点,与教学实际相吻合,试题中很多题型都是重在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都设置了单一的考察点,这对于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另外,试卷中对知识体系所占比重的分配十分的合理,函数、倒数、导数、解三角形、三角函数、几何、概率、数列等重点内容所占分数高达130分,考察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强调通法,坚持立意
在这套试卷中更加注重通法的应用,也就是运用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思想方法进行解题,强调运用通性通法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回归基础,避免在难题、怪题上钻牛角尖,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得到较为正常的发展。
3.考察素养,关注应用
数学素养就是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基本的思想方法以及基本技能的一种体现,是一种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在这套考卷中,第10题、15题、17题、18题、21题都体现了创新意识,这种题型能够更好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水平。第18题,以保险为题材进行求解,(1)首先要设事件为A,那么求事件A的概率,可以用1减去A不发生的概率!p(A)=1-0.3-0.15=0.65!(2)条件概率问题,所以设超过60%为时间B,p(B/A)=(0.1+0.05)/0.55=3/11。(3)求均值的问题,首先设随机变量X,EX=0.85a×0.3+015a+1.25a×0.2+1.5a×0.2+1.75a×0.1+2a×0.05=1.23a!这两道题充分的贴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背景,应用了数学中概率和计数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使考试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水平。
4.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这套试卷中,试卷的结构较为合理,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使学生做题过程中心里状态较好,也能够有效地区分学生的程度,对高校的选拔非常有利。其中选择题的1-9题,填空题的13、14题,解答题的17、18题和选做题的23题,这些都属于基础题,是最简单的题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拿到分数,就拿第5题来说,求解小明到老年公寓的最短路径条数,最(直接)的方法,自己数一下就可以,从E到F有6种方法,再从F到G,有俩种方法,所以有12种方法!选择题的10、11题。填空题的15、16题,解答题的19题都属于中等难度,对绝大多数学生也不会造成困难;第12、20、21、22、24题属于能力把关题,例如12题是函数问题,解析:由f(x)=2-f(x)可得f(x)关于点(0,1)对称,而y=1+1/x也关于(0,1)对称!所以对于每一组对称点有X1+X1'=0,y1+y1'=2。所以∑(x+y)=∑x+∑y=0+(m/2)=m,答案远B!这些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少比分学生拿分的题型。
这样的店结构分配相的合理,有利于不同程度学生的区分,也能让高考更好地实现他的选拔功能。
二、考前备考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所谓的回归课本,不是说按照课本重新学习一遍,而是根据课本的知识内容,找到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重新的进行整理归纳,弥补存在的漏洞,将知识充分的吸收与掌握。比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按照专题和模块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概念、法则、公理、公式、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2)重温经典练习题,找到里边基础的数学思想并熟练运用;(3)加强双基运用的习题训练;(4)对错题一个都不能放过,查缺补漏,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
2.重视通法,常规思路
通性、通法已经成为高考考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技巧的考察越来越少,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因此,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加强通性通法的训练,将每一个知识点与方法都要对号入座,不要太在意那些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和运用通性通法。就比如第17题的数列题,给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s7=28,an=1等等,由已知条件就可以求出数列bn的相关信息,这样的题型不需要技巧,只要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分数就是唾手可得。
3.高频考点,加强训练
高频考点就是指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在考纲中这些知识点呗定为核心的内容。对于这些,学生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思考、去钻研。比如一些高频考点:(1)数列、不等式、函数、导数、圆锥曲线与直线的交汇等;(2)圆锥曲线和不等式、方程的交汇;(3)数列和算法、不等式的交汇;(4)向量和几何、三角函数的交汇。这些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学生要重点学习、复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炎. 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审题与解题技巧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9:63-64.
一、知识
高考说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提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提出支撑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为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且它们要占较大的比例,构成高考数学试卷的主体。
下表是福建高考2009-2012年对六大主干知识的考查情况:
从具体的题目上看,2009-2012年高考的考查符合考纲提出的六大主干知识要占较大的比例,构成高考数学试卷的主体,且主要考查知识的定义、定理、公式的理解与性质的直接应用。六大主干知识的考查占120分左右,说明其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因此在高三复习中应善于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与掌握。
二、思想
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高考考试说明中这样提出: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中,因此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相进行。一般认为,中学数学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必然与或然思想等。
下面主要从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四大数学思想看2009―2012年高考的解答题:
在高考中可看到四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尤为重要,函数思想是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提出数学对象,函数是描述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应以变化、联系、发展的角度打开思路,借助初等函数来研究综合问题,关注与新增知识的适度交汇;数形结合的思想考纲提出:要贯穿高中数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特征是使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能够变抽象问题为具体问题;分类与整合思想更能体现学生看待问题的分类讨论与整理总结的逻辑思维;化归与转化思想考查学生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维过程,更能体现数学思想的美妙之处,融会贯通数学知识。
三、能力
对于数学能力的考查,高考考试说明中这样提出,高考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它不仅要对考生的学科知识和具体技能进行考核,而且要对考生所学习的知识内在联系、基本规律及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进行考查。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定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下面从这六大能力看2009-2012年高考的解答题:
素质教育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更有利于高校在高考中选拔更加具有学习潜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高考作为大学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体现了国家的选才意志和标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考内容改革也由过去的“以知识立意”改为“以能力立意”。
1. 研究高考,认清形势,把握命题方向 总体而言,去年高考试卷在全社会、特别是在中学数学教育界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从近两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广大师生的反映可略窥一斑。试题遵循了高考改革的“考查目标以考查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试题增加能力型与应用型试题”的指导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可以说在“稳中求改,考查能力”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认真分析近两年高考试卷,适当减少总量,合理控制难度,增大思维量, 减少运算量,不给考生造成过大的精神压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应作为今后高考数学命题的方向,只有这样,师生才能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才能把精力吸引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注重数学思想方法上来。因此在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舆论导向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改革形势下,估计明年在坚持近两年高考大的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稳中求改,稳中求进,适量微调,将作为明年高考命题的基调。
2. 立足“双基”,注意关联,加强能力培养 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复习要在形成知识体系上下工夫。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是顺利解答问题的基础,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使学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在解题时就能寻找最佳解题途径, 优化解题过程。能力培养要落到实处。解题教学要突出目标意识,强化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增强交互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注重和展示解题方法的探原、调整和形成过程,教师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因势利导,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并逐步内化为思维能力,解题后要多反思、领悟,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3. 了解题型,明确题量,熟悉试卷结构 恢复高考制度后,数学试题由单一解答题发展为少量的客观题和解答题,进而发展为大量的客观题和解答题。近年来又逐步减少了客观题。预计今后随着扩招形势的发展,将作适当调整,但同时也要保持其固有的选拔功能和区分能力;在题目的布局上,将更有利于考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作答,以利考生能力的发挥。现在大多数省市高考数学试卷仍会文理分科,但非雷同试题或姐妹题还会增加。
4. 注重选题,找准目标,训练解题能力 高考数学试题经历了“以知识立意,再发展为以能力立意”的过程,最受肯定的一点是能力立意,根据能力考核的要求与需要,选择合理的知识组合,而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内容的覆盖率。这两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没有送分题,没有直接通过代公式得出结果的纯知识型试题,而是以能力项目为主目标设计命题。压轴题或其它解答题不是先考虑落在哪个知识点上,而是考虑要考查哪些能力,这些能力的考查以哪些知识为载体才能最充分的体现。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必须重视这一类题的巩固训练。
5. 兼顾全面,突出重点,明晰思路方法 近年高考数学命题在对基础性知识全面考查的同时,又突出重点,对重点内容反复考察,近年的高考题,都考查了均值不等式、集合、分段函数、三角函数、等差、等比数列,复数的几何意义,排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多面体、圆锥曲线等,这些无一例外不是重点,而且都达到相当深度。但通过对试题涉及知识点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保证重点内容复习的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复习的全面性,不留“空白”和“死角”。
无论何时,考察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命题思路的重点。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高考数学题也是一年重之一年,在2009年的试题中,随处都可以找到实例,体现高考对考生素质的较高要求。
6. 增加综合,强调应用,重在创新实践 高考命题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即高考试题要突出综合性、应用性的内容,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景,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形成的初步创新能力,以使高考有利于促进中学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展示考生 的思维水平,体现高考对考生素质的较高要求。如近两年高考,没有考查单纯的记忆,而是把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的能力上,以测试考生继续学习的潜能。
综合试题的训练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堆砌,而是从学科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编制试题。之所以这样做,是倡导“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对所学内容能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单纯机械记忆。”
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每年数学命题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但作为理科的数学,万变不离其宗,其解题思想和方法不会变,考查的重点内容 不会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不会变,其体型、题量与试卷的结构也将保持基本不变。因此,数学应考复习要训练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与复习的全过程,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社会热点,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以扎实的基本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来赢取高考的胜利。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数学高考之前,很多学生都感到数学复习的盲目性,怎样有效的提高高考数学的分数,特别制订了对学生的研究、对考纲的研究、复习策略的研究、以及考前指导和训练等研究的计划。尤其是复习策略的研究中提到了重视数学教材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通过这四点计划,让学生在最后的复习中能够有针对性,提高数学解题能力,让学生在最后的高考中数学能够多得分。
关键词:高考数学;数学思想;复习策略;训练指导;学生心理;学习计划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要想在这个转折点中脱颖而出,是万千考生努力追求的目标。高考即将来临,为了在今年的数学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在最后的1个多月里,怎样有效地进行高考复习,并突破数学复习的瓶颈取得一个较高的分数,是每一个高三考生所希望的。在这里,特制订一个高考50天数学增分计划:
一、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包括学习习惯、特点和考前心理的研究。由于不同学生的身心规律不同,因此对每一位同学都应制定一个详细而又适用的学习方案。以便适应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
由于学生过高的估计自己,过高的期望和目标,但在学习过程中而未达到过手的目的,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数学教师也应该像班主任那样关注学生的心理,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
(二)加强交流,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帮助学生解压。
(三)注意调查,找到学生“心病”的原因。
(四)不断鼓励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恢复学生的自信。
二、对考纲的研究
2012年四川高考数学大纲和往年比较,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命题的总体要求是,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加大了创新力度的考查,形成以“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的新特点,这必将有利于高校对创新人才的选拔和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高考数学试题遵循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规定,首先我们要认真研读《说明》《考纲》,《考试说明》和《考纲》是每位教师必须熟悉的最权威最准确的高考信息,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应该明白高考题是由哪些知识构成的,而且让学生明白每一个题考得是什么知识,尤其是基础题,应该非常清晰。
三、复习策略研究
复习分两阶段: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专题强化结合若干个问题来复习,以问题为核心。以点带面连成一片.注重思维发散。以专题为体系;借题发挥,选择基础、能力并举专题题组来训练,可缩短思维,节约复习的时间,在考试获得高分。如:函数与数列、不等式的交汇,函数与导数、向量的交汇,向量与三角的交汇、三角与导数交汇,数列与函数、导数、解析几何等专题,有效的培养了考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1.以教材为本,合理发散
数学高考试题,相当多数量的基本题直接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
在备考复习中可让考生再读课本,挖掘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整理归纳蕴涵其中的数学方法,抓双基时,特别强调中档解答题的过手,在抓中、高档题解答题时。
(1)应突出“四点”①题目知识点;②入手点;③关键点;④易错点。
(2)课本背景、高等背景
(3)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由“讲、练、想”三块来组成.
讲:要求老师精讲,分析知识点的纵、横、深、透,用重点知识点怎样组合、构成新颖的综合题,新颖的综合题又怎样分解成教材上对应的基础题.选择典型和能力并举的问题来借题发挥。
练:要求学生多练,在课堂练习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学生练习时老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变化与提高。
想:留足学生思考以及相互讨论与交流的时间。
课堂上和课后如何关注学生如何真正落实过手.数学知识学习后,一定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知识真正过手。做到“五个必”: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评必纠、纠必补。做好各章节的典型题目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过手,才叫真正掌握知识,否则会形成眼高手低,并用题组训练。
2.在复习中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高考中、高题就是数学数学思想方法和几个知识点生成的新问题.因此必须研究数学思想方法。
常见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有:
1.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2. 分类讨论的思想
3.数形结合的思想
4.转化与化归思想
5.特殊到一般
数学方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归纳法、分离变量法、反证法、参数法、消元法.
四、考前的指导和训练的研究
考前需要特别的关爱与支持学生。在高中最后复习的阶段,确定更合理的具体目标。关注考试技巧包括对各种题型的处理方法,合理的简化解题方法,试卷的书写表达,中档题目如何不失分、难题如何多得分。
考试心理包括以平常心态参加考试,克服考试的急燥、畏难心理,当试题有难点卡住后,如何调整解题次序,如何克服这些难点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影响.考试技巧心理的训练不能仅仅在考试前谈一下就行,良好的考试技巧、考试心理必须从平时的定时练习、模拟考试中开始训练,指导形成.经常浏览翻阅错题集,进行知识方法的梳理,应试技巧、应试心理的训练,数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三天不摸手生”,尽管到高考前夕,数学依然坚持天天讲练。保持住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热度。
一、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其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教学中急急忙忙公式、定理推证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中国学习联盟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造成失分。我们一直强调抓基础,但总是抓得不实,总是不放心。其实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已达整份试卷的80%左右,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肢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肢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事实上,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判断。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二、抓纲务本,落实教材。
考前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迫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
多年来,一些学校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在大量的复习资料中钻来钻去,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高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是极大地加重的师生的负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组做了大量艰苦的导向工作,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的。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高考试题作为高考试题可视为猎奇,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已再清楚不过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切忌不要刻意追求社会上的偏题、怪题和技巧过强的难题。
三、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还十分讲究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类问题,一般较灵活,技巧性较强,解法也多样。这就要求考生找出最佳解法,以达到准确和争取时间的目的。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数学内容之中,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高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在高考中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
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说明》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说明》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说明》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的过程中,切不可搞什么“猜题”、“押题”。比如有人说:高考试题有周期性,去年考了什么。今年一定不考;去年没考的内容,今年肯定要考。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事实已给猜题、押题者的做法作了最好的回答,实践表明猜题押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考数学复习通常要分三轮完成,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进行二轮复习?二轮复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那么,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将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梳理和归纳,第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备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最基本的目的是把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转化成试卷上的分数,这是现阶段高考的关键所在.整个二轮复习阶段要扣准考纲要求,抓住高考必考的主干知识与主要题型,有计划地进行专项训练,做好知识的融会贯通,实现知识向分数的转化,要做一定数量的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题以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中,我总结了如下建议。
一、研究考纲,把准方向
为更好地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教师应指导考生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和命题要求,熟知考试重点和范围,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以及高考试题方向。以课本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 ?第二轮复习中,要在复习中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就必须吃透精神实质,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考试说明》反映了命题的方向,不但可以使考生从宏观上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作无用功,而且可以使考生从微观上细心推敲对众多考点的不同要求,分清哪些内容只要一般理解,哪些内容应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又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既有横向的串联,又有纵向的并联。同时还应针对近几年的高考走向进行研究分析,捕捉高考信息,对于新增内容要让学生熟知,并且强调高考是怎样对新增内容进行考察的,新课程中增加的考试内容是比较好掌握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传统内容在《考试说明》中或删减、或降低要求,有较大的变化,教学与复习中就不能依据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处理,所以要吸收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做好专题训练,总结归纳题型
在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专题训练,总结归纳题型,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在知识专题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加强各数学板块知识的综合。专题复习中应注意讲练相融,有机结合,特别是在课堂上要注意讲练结合,这样能及时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基础题型(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数列、参数方程与坐标系,不等式等)注重从题设出发的特性法,平时就要在基础题的训练上下功夫,做到见过的题型不失分,力求做到准、快、全,这样才能得到有效分。对综合题型注重通性解法,要求在完成通性解法的基础上,分析特性解法.训练解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运算能力、作图能力等).有机整合专题考试、模拟考试、重点题型考试等. 做到抓住题的关键点及得分点,规范解答,能得多少分是多少。方法专题是指对高中数学中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学会应用,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质更上一个层次。
三、做好知识的融会贯通,解题能力的提升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已逐步完成了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试题的转化,每年 “稳中求改”,也就是说试卷虽然年年有新题型、新情景出现,但总体还是稳定的,所以复习的着眼点是放在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上,重点做好知识的融会贯通,解题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现在有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失分的原因在于知识点掌握的不全面,一道题考察好几个知识点,但是他只会其中的一两个知识点。因考虑不全面而失分,所以教师授课时应精心挑选讲评内容,压缩讲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与自我纠错、自我反思,哪些知识点经常放在一起考察,哪些知识点是自己没掌握的,因此,要研究知识点间的联系,题型的多变性。这就要求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升。
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规范答题,抓住得分点
从现在开始,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大家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抓规范训练,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计算能力是数学中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对一些成绩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在平时,常看到有些同学拿着发回来的卷子,看到自己会做而做错的题目而沮丧,这一题不该被扣分的。”有些同学在仔细检查后,发现不是由于自己粗心马虎写错一个符号或数字,就把一道题的计算过程复杂化了,走了不该走的弯路,而导致不必要的计算过程错误,要知道每一道题的做题过程都是有各自的规律的,该写的步骤一定要写,不该写的不要写,否则就会失去得分点, 因此,第二轮复习要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知识、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还要能根据要求对数字进行估算和近似的计算,在解题中提高计算能力。每次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熟练、准确、简捷、迅速。选择题、填空题在考试中比例较大,分值较高,对高考成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正确率和速度都直接影响高考成绩。所以有必要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指导,即如何利用排除法、特例法、估算法、图象法、递推验证等方法准确、快速地解选择题和填空题。高考复习学生需要大量练习,为了赶时间,他们往往只注重解题思路的寻找,不按规定格式解题,导出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因此,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可通过对试卷的分析、评讲、示范表述给出评分标准,引导学生规范答题踩准得分点,减少过失性失分。
我们都须“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以不变应万变,才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满意效果。高考是学生人生的一次磨砺,也是教师教学成果的体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计划与目标,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那么通过第二轮复习,学生的数学素质必定有较大的提高,为高考做好准备。
摘要:四川省2010年开始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新课程高考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现今四川省的高考考纲还未出台,高考如何考?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研究新课程高考,就要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本文将从《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的主要变化,以及已经实行新课程高考的各省高考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新课程高考数学的命题特点和规律,为大家的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考点;建议
一、《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内容的主要变化
2003年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其内容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删去的内容。
立体几何中的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标准》中仅作为向量应用实例);异面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求解;直线和圆中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夹角公式、到角公式,圆的参数方程;三角函数中的余切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tanαcotα =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平面向量中线段定比分点公式、平移公式;不等式中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a|-|b|≤|a+b|≤ |a|+|b| 的理解;圆锥曲线中椭圆的参数方程;排列组合中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二)《标准》降低要求的内容。
函数中的反函数,《标准》只要求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不要求一般性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立体几何中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标准》只要求认识其结构特征,会求其侧面积和体积,对棱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作要求;古典概率,《标准》仅要求利用列举法求概率,不要求利用排列组合和分类、分步计数原理求概率;解析几何,文科对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要求由掌握降为了解,对其有关性质由掌握降为知道,理科对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要求由掌握降为了解,对其有关性质由掌握降为知道。
(三)《标准》新增加的内容。
从近三年课改地区新课程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新课程新增教学内容在高考中均占有较大比例,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标准》的要求。例如函数的零点、三视图、程序框图、茎叶图,文科的复数和系列4(山东省除外)等新增内容各省份几乎每年都考过,统计中的直方图、散点图和回归直线方程,定积分、条件概率、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等新增内容都有所体现.这反映了高考命题的取向,体现“高考支持课程改革”的命题思路,同时又照顾到试卷涵盖的各部分内容的平衡。
二、传统重点内容有一定变化的部分
原高考的重点内容较集中地体现在解答题上,六大块主干内容(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函数与导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基本对应高考的六道解答题,不等式、平面向量等有机结合其中,已成为多年来高考试卷解答题的基本模式。而新课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新课程高考的相应变化就成为必然。从近三年来课改省份的高考数学试题来看,新课程高考解答题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列在解答题中位置前移或不出现。
在原高考中,对数列的考查往往以递推数列的形式,出现在最后两道解答题中,教材中不多出现的递推数列成为高考的热点。但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2007年),海南、宁夏卷文理科均无数列的解答题,而以两道小题代替大题,山东卷理科把数列提到了解答题的第一题,文科为解答题的第二题,均为较简单的求通项和求和问题;2008年海南、宁夏卷文科无数列解答题,理科为解答题第一题,是一道很简单的等差数列求通项、求前n项和Sn的最大值问题;2009年没有出现数列解答题的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有:海南、宁夏卷(文理)、福建卷理科、辽宁卷理科、浙江卷理科。这种变化与数列的课时数仅为12课时是相对应的,也体现了《标准》要求数列教学要突出数列是特殊函数的思想、数列各量之间的关系的训练、要控制难度和复杂程度的要求。
(二)统计内容进入解答题。
原高考中文理科概率都要占一道解答题,统计是以小题形式出现。新课程文科概率的内容删去了很多,概率只占8课时,而统计占到30课时;理科的统计和概率的课时数基本相等,都是23课时。所以从课时数、《标准》的要求等方面来看,统计这一内容显得更为重要,考统计的解答题已成为可能,特别是文科。事实上,2007年广东卷,2008年广东、海南、宁夏卷文科,2009年海南、宁夏、安徽、辽宁卷文科等试题,将统计概率应用融为一体,综合考查数据处理能力。
(三)文科立体几何变化较大。
按照《标准》和考纲的要求,文科立体几何部分只学必修2的两章,而且其内容较原大纲教材有大幅度删减和降低,如不要求使用三垂线定理,不要求计算有关角与距离(线线、线面、面面),所以文科对立体几何的考查主要是空间中平行、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三、教学建议
(一)紧扣《标准》,落实要求。
进入课改实验的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标准》,对教学内容以及具体要求要了如指掌,特别是对变化的内容和要求更要细心地研讨,根据新课程的变化,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度。做到不超“标”、不超“纲”、不补充《标准》已经删去的内容。在每一节的学习中力求做到如下四点: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哪些知识是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明确哪些知识是重点要求的;明确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
(二)立足“双基”, 关注通性通法。
新课程高考虽然试图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高考考查的主题应当是实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的考查。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训练和形成数学能力的重要依据,在题目的选取上,起点要低;在题目的讲解上,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利用数学思想指导自己的解题实践,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恰当的方法,应避免一些技巧性强的方法,选择通性通法。
(三)重视教材,回归课本。
在教学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充分以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和适当变形,形成典型例题,构建知识结构,提炼通性通法,更好地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基础知识。
(四)强化运算,提升能力。
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它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现在学生的运算能力普遍比较弱。主要表现在:在数字的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在符号和字母运算中丢三落四;对式子组合、分解的变形能力很弱;不能准确确定运算程序和运算方向。
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不仅仅是细心,更重要的是思考算理,判断运算的方向,掌握一些运算的方法。如换元法、消去法等,这些都必须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思考。在习题讲解过程中,涉及到运算问题,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务必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提高他们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一、研读《考试说明》,把握考试要求, 切忌抛开考纲,盲目复习
1
.全面、综合测试基础知识,突出主干内容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都比较全面考查《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教材中各章的内容都有涉及。在全面考查的前提下,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知识的主干内容,如函数、不等式、数列、直线与平面、圆锥曲线、平面向量、概率、导数。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2.倡导通性通法,突出能力要求。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都很重视对常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突出能力要求。
3.科学处理数学创新,突出数学核心能力。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在坚持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对考查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摸索;试题平和朴实,背景公平,将创新能力的考查融于数学的基本问题之中,灵活考查了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4.新增加内容必考。对于新增加内容,试卷总是尽量覆盖,但难度不会很大,命题时注重体现这些新的数学内容在解题中的独特功能。
考纲弄清楚了,在复习中才有据可依,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才有了界定,据此做出详尽周密的计划和各个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才不会不切实际。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切忌急于求成,忽视小题
首先,要正确掌握概念、定理、原理、法则、公式,形成记忆,在这一深化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构造,要有意识地回归教材,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重视课本的例题和习题,深入浅出,适当延伸变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举一反三,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其次, 切实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是一种数学意识,而数学基本方法是解题手段。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注重对通性通法的考查,把着力点放在了四大思想方法上,避开了过死、过繁和过偏的题目,解题思路不依赖特殊技巧,思维方向多、解题途径多、方法活、注重发散思维的考查。在复习中千万不要过多“玩技巧”,过多的用技巧,会使成绩好的学生“走火入魔”,成绩差的学生“信心尽失”。
最后,要将培养能力放在首位。无论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化,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学生的能力。这也是高考的命题思想。当前,高考数学试题中涉及的数学能力主要包括: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探索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
三、 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断提高数学能力,切忌浮光掠影,只重皮毛
首先,提高运算能力是我们训练的重要目标。运算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由于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一个问题,看一看知道怎样解就行了。这是我们高三学生运算能力差的直接原因。其实,运算的合理性、正确性、简捷性、时效性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算能力要进一步加强,让学生自己体悟运算的重要性和书写的规范性。同时,在运算中不断地反思自己解题过程的合理性,转化的等价性等等。
其次,答题严谨规范在训练中要予以高度重视。解题规范就是要学生在答题表述上做到清晰、到位、严谨,减少跳跃性,并注重通性通法,注重推理的完整性,以符合批卷的采分点的要求,达到学生在解题时不无谓失分的目的。倘若在答题存在许多小错误,太多的小错误,累积起来必定会影响最后的成绩。
四、 重视数学应用思想的渗透,切忌思想陈旧,闭门造车。
学数学的目的最终是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和其它学科的问题,以实现数学的基础学科作用。当前的高考指导思想也要求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数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并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高三的数学复习必须改变传统的老观念、老方法,应该以发展人的品质和智力为目标,应该将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贴近生产、生活的问题,尽量避免纯知识性题目的立意,这样有利于将死知识活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逾越思维障碍、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否则无法解决高考综合能力问题。
五、师生角色要界定清晰各司其职,切忌满堂灌输,越俎代庖
关键词:抓好;注重;突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17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多,不少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感到畏惧。如何提高数学高考冲刺阶段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这是每个师生所关心的问题,是众多教学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全国高考数学科试题整体趋于稳定,充分体现了在稳定中求发展、求创新的特点。随着冲刺阶段的到来,教师与学生愈发感到时间紧迫,需要复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就会产生时间不够用的心理。因此,在冲刺阶段如何根据所剩时间与第一轮复习状况,提高复习效率,很有研究价值。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抓好纲要研究,注重了解信息
所谓“纲”,主要指《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教学大纲》则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既要关心《考试说明》中调整的内容,又要重视与《考试说明》的比较。我们可以结合上一年的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
《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考试说明》研究是否透彻。近年高考试题贯彻“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兼顾教学基础、方法、思维、应用潜能方面的考查、形成平稳发展的稳定格局。认真钻研《考试说明》,吃透精神实质,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进程,吸取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使复习把握教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就能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复习效率。同时,应及时了解考试中心以及中学教学期刊、高考数学培训会议等有关最新的信息动态,并结合教学实践加以研究,从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使最后阶段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注重回归课本,突出通性通法
尽管冲刺阶段的复习时间很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重回归课本,要紧扣课本,要突出课本基础知识的作用,突出课本例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应用,重视课本习题潜在功能的挖掘与利用。课本知识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第一轮复习许多学生往往抛开课本,因而冲刺阶段要指导学生回归课本,依“纲”固“本”,挖掘课本的潜在功能,对课本典型问题进行引申、推广,发挥其应有作用。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但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
三、抓好弱点辅导,突出重点内容
经过第一轮的全面系统复习,学生都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在复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对每一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不一样,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所以,必须在进入第二轮复习时,根据学生实际查一查知R的薄弱点,如果是个别问题,则及时面对面地辅导帮助解决,如果是普遍性问题,则必须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和讲评。
分析近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命题内容都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且重点也大致相同,特别突出数学知识的主干。在代数部分重点考查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内容,立体几何着重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解析几何着重考查直线和圆锥曲线,特别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对上述重中之重的内容进行强化与提高,特别是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查漏补缺,突出典型问题
高三复习,大小试题要做很多套。我们把试卷看成是一张一张的网,每次考试都相当于在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渔网上漏掉,就要及时修好渔网,下次捕鱼时才不至于有鱼再从这个洞里漏掉。学习知识也是这样。有的学生做题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做过之后不问对错就放到一边。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多数有用的经验都是从错误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发现了错误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时间长了就知道做题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出错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做一道题你从不同角度想出多种方法,与做多道同类型的题用的时间可能差不多,前者的效果肯定比后者要好得多。高考碰到平时做过的陈题可能性不大,而解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要求都不会超出大纲,都会在平时复习中遇到,关键是要能触类旁通。
五、抓好答题规范,注重提高解题准确与速度
计算能力是高考四大能力要求之一,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冲刺阶段应突出学生的练习,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在解题中提高运算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正确运算和变形,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根据要求对数字进行估算和近似计算。每次练习都要求学生做到“四要”:一要熟练、准确,它是解题的基本要求;二要简捷、迅速,这是解题的进一步要求,体现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三要注重思维过程、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在处理数量关系时,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还要养成较强的心算和笔算速度,真正做到准确与速度、简捷与熟练有机结合;四要规范,这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保证,要防止由于书写、解题格式和过程的不规范而失分,会做的题不出错。
选择题、填空题在数学科中的比例较大、分值较高,对高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准确度和速度都直接影响高考成绩。因此,在冲刺阶段很有必要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方法的指导。解答选择题、填空题审题是关键,审题这一关解决了,就可以保证解答既合理又准确。
六、抓好应试技能培养,注重考试心理辅导
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平时考试的试题要精选,要注意试题的新颖性、典型性,难度、梯度和计算量适中。一般说来,考试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让试题的难度、分量、熟悉程度影响自己的情绪,力争让会做的题不扣分,不会做的题尽量得分。然后认真、仔细读题、审题,细心算题,规范答题。其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讲究快速、准确。平时做题应做到:想明白、说清楚、算准确,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Y果的准确性。当然,应试的策略要因人而异,比如基础好的学生做填空、选择题可以控制在45分钟左右,基础较差的可能需要1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主要是看怎样处理效果最好。每次考完后,学生自己都应认真总结,教师也要尽可能讲评到位。教师讲评最好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 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2. 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3. 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4. 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教师自己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由于测试较多以及高考即将来临,学生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有以下几个:(1)不够恰当的自我期待,表现在对每次考试都强烈要求考得好,小小的失败都可能导致很大的情绪反应;(2)对考试失败的的过分担忧,使其难于集中注意力投入考试;(3)对考试态度及目的的认识不正确;(4)受到过去的考试失败的经历困扰,当面对新的考试时,当前的考试情景便会引发记忆中相关的失败体验,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它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注意力的分散和记忆力的减退,从而使人无法从容应考。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提高学生面对高考的心理适应能力。还应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应试的一些基本策略和临场发挥的技巧、经验,要加强考试的常规要求训练。
一、快速复习基础的方法——找出高考数学的出题规律
(一)找出高考数学在出题难易程度上的规律。
高考数学试卷的出题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简单题、中等题和难题,它们所占的比例为3:5:2,这是多年来一直不变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发现,在高考试卷中基础题约有120分,也就是说在复习时只要针对这些题目进行练习,牢牢把握住基础知识即可。高考是一个限时性考试,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查解题的速度。很多同学就是在高考中时间不够用,丢掉了能够做出来的考题的分数才考砸的,这些教训非常值得大家深思。我总结了两点经验:
1.把握复习时间的分配:把100%的精力用在80%的内容上,再细点分,把50%的精力用在30%的简单题上,把50%的精力用在50%的中等题上。30%也就是45分的简单题,拿到这45分(艺术生的数学高考平均成绩在50分左右),既是数学考试成功的关键,又是艺术生成功的基础。
2.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艺术生空间感比较好,喜欢做立体几何题;有的抽象能力比较强,喜欢做函数题;有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喜欢做三角函数题,等等。大部分艺术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因此他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自己努力就能够掌握的知识点,从而在考试中得到应该得到的分数。
(二)高考数学某些类型试题高频率出现的规律。
针对2007年—2011年五年来的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内容大致如下:集合部分:每年一个小题(5分);三角函数部分:一个或者两个小题(选择或者是填空,大约10分);复数部分:一个小题(5分);三视图:一道小题(5分);零点分布:一道小题或者不出;算法初步(程序框图)部分:一个小题(5分);平面向量(解三角形):一般是一个小题,一个大题(15分或者17分);导数部分:一般是一个小题(5分),一道解答题(12分);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22(10分),等等。
对于规律性比较强、出题频率比较高的试题,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运用这个规律。同时,对于常考且容易做错的试题,要做好错题记录,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不能盲目做题,只有在搞清楚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做对。
二、考试临场应对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取舍
(一)熟悉考试题型,合理安排做题时间。
不仅仅是数学考试,在任何一门考试之前,都要弄清楚或明确这样几个问题:本场考试一共有多长时间,总分多少,选择、填空和其他主观题各占多少分。这样,你才能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考试时间,一定要避免在不值得的地方浪费大量时间,影响其他题的解答。
以新课标的数学高考题为例,数学高考满分为150分,时间是2小时,其中选择题是12道,每题5分,共60分;填空题4道,每题5分,共20分,解答题6道,共70分。在了解这些内容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各种题型的解题时间。
对于基础较差的艺术生来说,花在做选择题和填空题上的时间约为50分钟,根据学科攻关计划的标准是训练学生在40分钟之内有效地完成选择填空题。这样就可留下一个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处理后面的大题,因为大题意味着你不仅要缜密地思考,还要进行大量计算。
(二)确保正确率,学会取舍,敢于放弃。
考试时,当拿到卷子后,首先要对卷子进行简单的分析,弄清哪些是自己熟悉的试题,哪些比较陌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取舍,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会做的题目一定能够拿分,部分会做或不太会做的题目尽量多拿分,不考虑一定不可能做出的题目。
1.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如果感觉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做得很顺利,时间很充裕,就可以冲击一下最后的综合题,向高分冲刺。
2.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首先要保证的是前面的填空选择题该得的分值一定能够得,尽量得满分。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大题,尽量多花点时间,一定不要在会做的题目上无谓失分。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大题,尽可能先做每题的第一问(特别是圆锥曲线和导数部分的试题),保证拿到第一问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