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

时间:2022-05-15 10:24:46

体育课程

第1篇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对于传统的与现行的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上述缺点,不少欧美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在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借鉴的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特别是他所创导的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及其德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1]。作为德育课程及其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探索,它对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和道德行为成熟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当这一方法与其他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及各种隐性课程相联系时,其作用将得到保证和扩大。在我国学校认识性德育课程及说理、讨论、辨别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进、发展与实施过程中,这种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方法与道德推理课是值得批判性借鉴的。当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还有待于大量的比较研究、探索创造与验证性实验。

第2篇

【论文摘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方法,从人文索质教育的视角,着力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所潜含的隐蔽性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及其文化性、行为性的特点,在促进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发展。

我们知道,体育课程中的隐蔽课程与正规课程一样,是构成学校体育系统的重要元索,也是对学校体育产生重要作用的影响因子,可以说,隐蔽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小可或缺的因索之一。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的交互作用,把潜含在体育课中的、具有理性层而的内涵显现出来,即人类社会文化的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技能的认识和情感,辅射至体育教学整个话动过程,无疑会对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整合效用,同时也会对人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发挥潜在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在倡导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人背景下,隐蔽课程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实质上都凸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据此,本文依从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试图从隐蔽课程中的理性层而,着力探讨隐蔽课程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潜在价不值。

1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

所谓隐蔽课程就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索,如师生关系、教风、课堂规则、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蔽的、无意的、隐喻的或者是还未得到的教师经验,但都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隐蔽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并能通过教学、教师的行为等方式,同正规课程同时发挥作用,如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情感性等教育要索。

正规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完成的课程。隐蔽课程虽然不像正规体育课程那样有统一的人纲、教材、内容、要求及日标,但它所潜含于正规课程中的精神、文化、伦理等教育内涵,却一自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如体育教师的良好精神姿态、为人师表、教业精神等作风和风格,就隐含着隐蔽课程教育的意韵。因此,可以肯定,只要在体育课中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规范化操作的行为,就足以说明隐蔽课程教育在发挥作用。

隐蔽课程教育,既取决于教师对学校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文化索养和内心境界。那么,隐蔽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拓展什么文化,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等,都能体现在隐蔽课程教育这一环上。作为体育教师史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对隐蔽课程教育的主旨有所认识、领悟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为的等具有正而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隐蔽课程教育之中,才能在一定意义上把人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人。历史证明,“教育能使人获得史多的人性,形成史高级的人格的水”。提倡隐蔽课程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受到正规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如队列队形教学,其“步调一致”的练习要求,就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性,即,一是培养人学生的基木规范能力,一是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尽管这一练习单调、枯燥,但对人学生心灵的陶冶、触动是久远的。所以隐蔽课程教育,无疑对时代风貌、伦理道德、行为举止、审美情趣等正而的东酉起到了副止化及传承作用,尤其是对练达人性、朔造人格、培养人生能力意义深远。

有鉴于此,我们以为,隐蔽课程教育较好地体现了现今所倡导的人文索质的精神飞因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体育等诸多方而的能力培养以及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形成,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正规课程的有关知识上,而是让他们多向地摄取体育文化内涵,井能消化于人格生命之中,从而获得人生意蕴的全而体验,来充实生命内容,陶冶情感与灵魂,进而达到灵与肉的“全面唤醒”,成为全而发展的多维的人。

2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特点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涵义的探析,以及由此所派生出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已经让我们‘觉察出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和行为性,而且这又是人学生社会化成长最为自接和最为明显的影响因索。

2.1文化性

众所周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从人类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那么被列入其课程的内容及其体系自然就会被传承、发展,特别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体化,进而使之成为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化动力。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社会规范_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体育文化又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是由人对体育的需要、思想理论方法等观念形态的内容和外化在现实界中的各种体育话动以及话动的组织形式、话动的规模和设施构成的,包括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的复杂整体。而隐蔽课程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构成的。所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也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要索。随着人们对积祟起来的文化价值(包括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提高,蕴含于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亦越来越显示出对人学生的陶冶和影响,其中的体育文化特性对人学生就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质上,体育教育过程也意味着是将大学生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朔造中“唤醒”的过程,亦即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可以说,体育课程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种精神内涵的整合,它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构建,而这一构建又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水平和变迁,反过来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集合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学生通过一定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可形成相应的体育文化规范、价值和日标意识。所以说,隐蔽课程教育也是人学生形成一定规范意识和价值意识的关键之所在。隐蔽课程教育中的文化性及其教育因索,不是简单的累加,它是从不同文化层而来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的,譬如体育教师的思想作风、情感修养、智慧能力和生话习惯等,都会对人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开展隐蔽课程教育,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理性的思维和视角来选择、设计其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若从课堂常规环节看,不同文化层次和背景的教师,则会有不同的主题要求和执行方式,有较注重追求整齐划一风韵的,也有较注重严格考勤制度的,更有较注重练习方式的,等等。这一系列不同风格的常规性操作,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帮助人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规范的概念,并起到甚至约束自己竭尽全力地按照这一要求去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在进行隐蔽课程教育时,只有体现出一定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才是体育教育的真义和实质。

体育课程中的教育性、表现性、竞争性、娱乐及审美性均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这诸多特性,通过隐蔽课程的形式而迁入体育教学话动中,其本身就说明了隐蔽课程具有文化性的表征。强调民族文化的归属性教育,乃是许多国家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在对待这种教育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又是以隐蔽课程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用,因为追求潜移默化和自然渐进的教育,是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的途径。譬如日本课堂上充溢着“日本精神”的文化意识,努力表现求合作、共存亡的民族人格特征,就是较典型而又成功的课程教育范例,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是好的、健康的,但仍有不足,尤其是在发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功用性方而所涉及的实质性题材甚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隐蔽课程这一教育方式或手段,把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即求娱乐、求养身、求技艺、求优美等)及美德充溢在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才是普通高校最有效、最有力的体育课程改革。2.2行为性

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的行为性,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主要包含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味性和智慧能力性等方面,是以其外延的行为影响来评价的。在体育课上,影响人学生的积极性因索颇多,但教师的外延行为乃是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教师行为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可以说,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心理环境等,是决定人学生行为表现的自接而重要的条件。由于隐蔽课程特别强调行为的潜在教育要索以及追求自然渐进的影响效果。体育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智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同时又要求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那么,体育教师在运用隐蔽课程进行教学时,其行为的外在表达应体现出积极的思想内涵,这是隐蔽课程教育最为真义的一面。

2.2.1品德修养

在体育课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或受到尊重的基木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也涵盖着人的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体育教师的行为表达中,或多或少表征着其一定的思想和品德,因此,只有内在和外在表达统一或一致,才能构成体育教师完整的品德形象。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或操作方而,其诸多行为表达必须恪守师者风范,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展示出教师品德修养上美的一面,以此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颤,并烙下深刻的印迹,进而达到品德修养教育的目的。

2.2.2知识修养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一个人的知识修养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能力层次,一般说,知识越丰富,其的修养、层次相应也较高,那么,其的探知能力自然就越强,对事物的判别、驾驭或把握的能力就越高飞可见,知识的学习、吸收及掌握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多么的重要。体育教师若具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意识以及其他相关理论知识,就能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达成共识、产生共鸣、增进心理相通和令学生信服。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身体力行中,若能以理来概括其自身的身体行动,以及体现自身的知识价值和诸多能力的话,不仅能起到对学生的教化、陶冶作用,而且还能更深一层地激发学生认知、探究、创新的心理。

2.2.3才艺修养

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需要具备多方而的能力,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巧、动作能力、示范能力、人际能力和预见创新能力等。也就是说,“琴棋书幽、歌词诗赋”略知一、二,并能从中展示出其一定的才华、才干和才智,从而给学生留下一种博人精深、触类旁通的感觉。体育教师具备多才多艺的品质,既有利于隐蔽课程教育的开展,又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一定程度上讲,更能使学生产生无比的信赖感。

2.2.4情感修养

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应本着感情对感情的交流,人格对人格的交流,这是建立良好感情基础的基本条件。教师在行为上坦诚自然、开明豁达,对学生和蔼可亲、热情爱护以及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尤其是在课中形成和谐气氛、良好的沟通、协调的行动、个性的相容等气氛,无疑会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也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对教师的亲切、友谊、信赖和支持。所以,从情感角度讲,体育教师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最为本质、最可信赖的立足点,也是最根本的保证。

3结束语

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具有潜在的教育意义,涵盖其中的文化、品德、知识、情感等具有正向价值的内涵,无论是其的内延性还是外延性,都足以表明隐蔽课程教育的价值和力量,同时隐蔽课程教育又集中体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其理性层面中的教育元索,所反映出的内容、实质都是健康的、正向的,对人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向上的。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隐蔽课程教育中应立足于理性层而这一着力点,通过一定的文化朔造和行为表达,把属于美好的、优秀的、善意的、坦诚的、和悦的等具有时代特质的内涵体现出来,对人学生施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进而使体育隐蔽课程教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苹和人学生社会化成长中发挥效能。

【参考文献】

【1】l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l裴时英教育社会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第3篇

拓展田径课程体系要根据以人为本、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从生活化和实效化的角度开展可持续教学,对陈旧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辩证继承与拓展,可以依据以下5个原则着手开展工作:

(1)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统一

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向统一原则主要表现在打破传统以竞技为主线的教材内容,注重运动与知识的结合,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追求时尚、娱乐、挑战的心理。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出发,完成田径教学课程体系拓展。

(2)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开展田径课程体系拓展教学,首先要符合田径运动者的本质特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及发展方向实行个性化教学。教师还可以对人体的生理特征、运动学特征等进行剖析,从人体结构形态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当下具有可行性和普及性的田径内容,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3)地区性与学校特色相结合

以地区性为原则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考虑南方北方的温度因素,考虑先进和落后地区的文化因素,以及考虑冬天和夏天的季节性因素。在考虑地区性因素的前提下与高校自身的特色向结合,创建出与教学相匹配的课程内容。

(4)阶段性与终身性学习相结合

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所选择的田径运动项目是不同的,根据阶段性与终身性学习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有利于指导学生开展最适合自己年龄的体育活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未来教育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田径课程学习是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因此更应该强调阶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田径课程自学和教学意识。

(5)厚基础、重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对高校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和竞赛的相关工作,因此高校教育应以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为教学目标,开展相关的拓展训练。在这一目标的督导下,田径课程体系的相关拓展也需要打好基础,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化需求。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拓展的内容和知识

1田径课程内容拓展

在专业课程方案中也提到了田径类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主要有三大构建属性,分别是竞争性、健身性和实用性。在田径内容拓展上需要以此属性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内容拓展性训练,将基础运动技能、健身内容和使用技能这三方面运用于教学中,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竞争力,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加深学生对自然的理解能力,这些对学生后期的教育和学习工作的开展都是大有益处的。在田径课程体系拓展上,高校方面还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扩大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将课内课外、国内国外的体育竞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方向起到了指导作用。

2田径课程知识拓展

在田径课程内容选择上,要重点介绍运动技术原理和方法,这也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要求来决定的。掌握运动技术原则和方法,能够使田径课真正的回归本质,带来最好的学习效果。不管教学形式如何变化,教学内容的本质是不变的,运动技术原理也是相同的,因此,在田径课程体系拓展上,还应从技术原理出发进行拓展和延伸。

三优化教学方法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优化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拓展教学上,我们并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否定,要正确地分析和总结,大胆地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结合新的教学方法加以创造,比如分层教学法、发现与启发教学法等。重点是将教学的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的方针上来,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实现教与学的多样化,对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及情感的整体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优化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达标分数定成绩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认可和肯定学生的平时表现,这也是时展对教学效果提出的新型评价方法。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三方面结合,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田径课程总目标的最终实现。

四结语

(1)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已经落后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要求,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田径课程体系拓展具有极强的必要性。

(2)田径课程的拓展方向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价值取向出发,结合地区性与学校特色,遵循科学实用性原则。同时注重厚基础、重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拓展原则,根据专业课程方案开展兴趣教学。

(3)要遵循田径类课程体系构建的三大属性,主要对运动技术原则和方法加以训练,从基础的技能训练开始,逐渐对实用性、健身性内容加以掌握,以拓展田径系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进行相关的课程训练和拓展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情感、行为、环境、创新、快乐体育、素质教育、动作表象

体育教学则是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应做到:

一、注重行为和仪表

行为是指各种活动和举止、作风、表情、手势、动作、言语等。作为体育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仪表和行为,做到着装整洁、得体,自觉遵守体育课常规,言行、举止要文明,手势、表情要恰当,作风要端正,爱岗、敬业。只有为人“师表”才能统领学生、取悦学生。一方面,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跟上现代化教育步伐,才能做一个与时代并进的学校体育工作者。

二、师生是有机的统一体

“师生”是相对学生和老师而言的,两者是共存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爱好和需求,内容的安排应尽量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服务。教学别是集体性、游戏性的活动,教师参与到其中去进行引导和协作,能使课堂气氛变的得更加活跃和融洽,能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会变的更加显著。

三、体育课上的阴、晴转变

情感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要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必须和学生多交流,与学生建立朋友式教学法。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该严肃时一定要板着脸,决不含糊(特别是危险性运动项目如:单、双杠、铅球等)。但是,该愉悦时一定要融入其中与“民”同乐,与学生共享体育活动带给我们的快乐,这种“阴”“晴”转变的“变脸”只要要恰当、得体,就能使课堂气氛变的活跃有序,就能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这样不但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应时、应境、应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面目,以“变脸”的形式来领导和建立协调、和谐、欢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调节课堂生机,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这种“变色龙”式的教学方法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体育课教学要开放化

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体育课教学也应以创新为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不应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性教学为主,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为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和水平目标来安排课的内容,内容应以协作性和互为主,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场地、器材等,要尽量让我们的运动场所向社会场所转变,让学生与社会接轨,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功能,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教学时不应让学生清一色地去吸取某些知识、技能和具备的某些能力,而应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因此,教学时不应强求一律。体育课要开放,不光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开放,而更应是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多样化、协作化、趣味化、强身益智化,从而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五、教师对术课的教学应做到

(一)根据目标来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

对教材的安排要科学化、合理化、灵活化;课的内容要单一化,内容的形式要多样化、全面化;课的设计要新颖化、趣味化、个性化。体育教学要始终贯彻一个主题-----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学生为主。尽量让枯燥、单调的教学变得新颖、活泼、轻松,让学生的身、心、德、智在愉悦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地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育课教学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在实践中优化体育课教学。

(二)选择适宜的教学环境

场地、环境的选择要有助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新颖别致的场地布置以及有选择地变换运动地点,都能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环境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当学生处于一个整洁优美,生机盎然的环境中时,能产生轻松、愉悦、安宁等积极的情绪,表现出活泼开朗、自信大方、朝气蓬勃、乐观向上与人友好相处易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反之,则表现出委靡不振、情绪底下、烦躁不安、不友好等不良行为。

(三)动作、技术教学应做到:

1、教师在新、难动作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视觉的直观性,应用挂图、影象、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来满足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的需要;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传统教法和尝试性教法

若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还跟不上的话,应采用传统教法以示范、领做为主;若学生的悟性和自学能力较强,应采用尝试性教学,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动作技术,而不应为学习技术而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随机应变(据内容、对象、项目特点等)。

(2)讲解要准而形象

由于体育课的形式比较特殊,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讲解要少而精,同时讲解要抓住时机(先示范,后讲解;先讲解,后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动作术语的讲解要结合具体的动作讲,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领会动作的“含义”)。讲解时语言要生动、形象,如:“蹲踞式起跑”这一动作源于“袋鼠”起跑时卷缩身体;“各居各位”时象紧压的弹簧;“预备”时象拉满的弓;“鸣枪”时象离弦之箭。“蹲踞式跳远”腾空步时手臂动作象一手拿镜子,一手拿梳子做准备梳头的动作(一手臂高,另一手臂低);“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手臂动作就象鸭子伸脖子等。这类形象的语言只要运用的恰当,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纠正--巩固--提高动作

此时应根据内容的特点,采用让学生自由组合的练习形式、自主练习和教师引导的练习形式或分组练习师生点评的互补形式等。此时教师的示范要少而精,主要用语言提示学生在动作细节和质量上下功夫,并不时地纠正、指导学生的动作。

2、学生在学习新、难动作时应:

(1)看准、听清

在新动作学习时,学生要看清动作路线,看准动作细节,听清教师对动作细节和动作术语的讲解;最好能记住动作名称,这样有助于对动作的学习和记忆,有助于对动作难点的化解。

(2)积极模仿

每个动作的学习,学生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特别是新、难动作的学习,学生一定要积极动手——跟做模仿,不光动眼、动脑,还要用肢体去体会动作,以便在头脑中建立动作表象。

(3)逐步完善动作

学生在逐步掌握动作以后,教师应根据动作质量的高低进行分组练习,让动作好、能力强的学生来辅导其他同学,然后再进行各种组合练习,最后进行观摩表演和学生评价等方式来进一步完善动作,提高技能,直至掌握动作。

六、教师对理论课的教学应做到:

第5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39-01

前言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从学校体育学中分化出来的理论学科,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又是课程与教学的下位概念,两者都统一于教育学这个大系统。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它们属于不同学科范畴。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程是教学的前提,课程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没有课程理论作指导,教学活动就会陷入困境;教学是课程的表现形式,通过教学活动将课程理论转化成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课程理论,从而引领新一轮课程变革。因此,弄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体育教育的理论建设有价值,而且对体育教育实践也有重要意义。

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研究

1.1研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必要性

体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教育学的发展为体育学科的理论建设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体育学科研究尚不完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起步较晚,而且关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的专著和书籍并不是很多。我们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体育课程?什么是体育教学?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含义,我们必须要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两者所研究的问题和范畴,这样才能够探究好什么是体育课程、什么是体育教学,而且在平时教学的实践中,体育课程是指导体育教学的前提。

1.2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要想界定什么是体育课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课程?我国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这是我们进行体育课程研究,指导体育教学的基础。

当前关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例如李艳翎对体育课程下的定义: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学生自主发展目标所赋予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进度和进程。这些观点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体育课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是,这些概念中缺乏对体育课程概念界定的理由和依据。对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本人倾向于以下观点:体育课程是国家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定的,以及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文化和技能素养、实践能力和体质健康标准的总体规划或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阐述了体育课程概念内涵的基本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功能特点,基本明确了体育课程的范畴。

1.3体育教学概念的界定

中国古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分别出现“教”与“学”两个字。比较甲骨文中“教”、“学”两个字的构成,一般认为“教”字来源于“学”字。在西方,learn与teach是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教育学者史密斯曾说:teach自古以来就同learn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从词源上讲,“教”与“学”从一开始就是一对相互依托的词语。

根据教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结合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本人将体育教学的概念概括为:体育教学是为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以体育课程所规定的内容为媒介,以特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进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过程。

2.学校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

2.1什么是学校体育课程论

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张学忠等人提出:学校体育课程论是研究学校体育课程领域最基本的理论、实践、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解决体育课程范畴领域诸多复杂的关系问题,以及处理体育课程内部和外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学校体育课程论研究时间较短,仍然只是一种新兴理论体系,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因此,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逐步补充和完善。

2.2什么是体育教学论

根据教育史料的考察,德国的拉特克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他的教学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他把新的教学技术称为“教学论”;后把这些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传统的教学论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论发展到现在,有三种主流观点:(一)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学科;(二)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三)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一种理论。

3.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3.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属于目的与手段、内容与途径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虽然相对独立,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课程内容直接规定教学内容,教学也不断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反馈,指导课程理论发展不断完善。美国学者塞勒曾经用三个隐喻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实质,对我们颇有启示。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正是如此,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份同样的课程方案,不同的教师对这个方案的理解会有偏差,教师的专业能力等诸因素也会有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会有所不同。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地对课程方案进行评价,使课程理论螺旋式地向前发展,以促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做铺垫。

4.小结

综上所述,必须要处理好课程和教学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课程论必然要考虑课程的实施问题,教学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相关的教学内容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只有处理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课程才能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使教师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胡德海,关于“课程”、“素质”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界定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1

第6篇

1.1关于课程的观点

国外最常见的课程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我国的教学论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自学内容的综合”,也就是说,课程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综合,课程的本质是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教学内容具体化”,该文比较倾向胡德海的观点。现代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概念在教学概念的上位,课程的概念在学校教育的下位。课程应该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规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门课程,应该有成熟的知识体系,经过规范后形成课程。

1.2什么是体育课程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社会的要求给学生规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体育学科课程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体育课程应该是在不同的学段对体育标准和能力的设计。一门体育课程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生活的目的。

1.3什么是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按照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以体育课程作为媒介,师生双方互动、教与学相互结合的过程,体育教学是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领会了体育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培养意志和品质。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方法,体育教学是具体的实践,方法自主灵活。

2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2.1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性质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和体育教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由国家的行政部门来决定体育课程的设计,体育课程的设计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和要求,是学校体育的任务。我国的体育课程要体现出国家对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并根据这样的要求来制定课程、编写教课书,体育课程具有指导性。体育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由教师设计具体的方案,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体育教学的活动实现体育课程中的要求和体育的价值。体育教学的设计是一种很灵活的操作,带有教师自身的风格和主观性。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在设计的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2.2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功能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的内容不仅有体育教学,还有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中介,我国学校的体育课程要体现体育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的要求,体育课程从宏观上提出规划,对体育教学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要对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起到指导的作用,体育课程的规定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美国学者塞勒认为:课程仿佛是设计好的图纸,体育教学是照着施工。课程是编好的曲谱,教学是照着曲谱去演奏。体育教学的设计是如何把课程的内容具体落实。同样的一门体育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可能不一样。有的教师很有创造性,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学效果很好;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古板,教学效果不好。

2.3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

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体育课程的实施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体育教学的内容经过重新组合,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过程,学生获得了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了体育的思想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总体作用,体育教学是指微观上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体育课程是通过设计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体育教学是通过主观努力,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4体育潜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体育潜在课程是教学过程中的班级关系、校园文化、社会价值、家庭教育等。这些课题也是体育教学研究中的新的方向和新的课题。体育潜在课程在正式的课程内容编制中并没有提出,只是在课程的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比如,不只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另外还有思想品德的要求。课程和潜在课程是互补的,相互结合,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潜在课程和课程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作用,排除负面影响是教师面临的新的任务。教师根据特定的教材和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认识、对不同课程的兴趣、对体育的投入和体验,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面对成功和失败的心态,认识到自身健康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教学,使潜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学生会感到不满。教师要教育学生,消除心理的障碍。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相一致时,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很高,师生关系良好,在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下,潜在课程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规划运用好潜在的课程因素,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更好地做好创新教育。

2.5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体育课程是总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课程的范围内进行教学,教师确定每一堂课的内容、教学进度。教师不能自行设计课程标准,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时、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时,一定要按照课程的计划和标准进行,不能超越教科书的范围。在评价教学效果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育教学工作是实施体育课程的设计方案,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结论

(1)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我们了解了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对两者都有了更加清晰的印象。我们要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把学校体育课程教育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努力建设符合素质教育优质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确立创新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如果体育课程决策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高,体育课程的设计就很好。体育教学是对体育目标的落实。体育课程设计得好,体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素质和创造力。(3)通过认真研究,我们认识到,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提供具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实施的过程。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要把体育课程设计好,然后有计划地完成教学过程,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相互联系和相互对立。研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该文的研究只是初级的探索,以后还会从其他的方面,比如哲学、教学论等观点综合论证,科学地构建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理论。

作者:刘易华 单位:湖南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亮.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赤子,2013(15):86.[2]唐岳年,黄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体育时空,2013(15).

[3]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273-276.

第7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体育文化;定位;超越

体育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体育与文化密不可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比如绘画、雕刻、音乐等。在众多的文化当中,人们往往会忽视体育,甚至认为体育不属于文化。但体育一直伴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它凝聚着人们对力量的追求,对健康的追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大学体育课程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密切联系。在文化思维的指导下,形成了大学体育课程。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思考逐渐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基础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其中体育课程文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1 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教育在不断变革,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文化都在不断的发展,体育课程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格局。西方的各种学说不断渗透到体育课程中,包括体育学说、教育学说、心理学说等。当前各国都非常重视体育教育,为体育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体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体育课程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学生体质下降、体育素养培养、淡化竞技运动等问题持续困扰着体育课程文化的健康发展。体育课程文化存在虚化的现象,被社会主流文化覆盖。在理论繁荣和丰富的表面下,是体育课程文化缺失的现实。

2 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定位

大学体育课程是一个系统性的体育学科,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是它的最主要目的。为了使教育目标能够实现,为了使一定的教育任务能够完成,学校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即设置大学体育课程。安排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通过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体育知识,一方面又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锻炼了身体。体育学习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2.1 文化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影响

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后者对前者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所有的教学课程,其课程内容都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课程也不例外。二是,在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受文化生态的制约,也要受文化模式的制约。三是,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与文化发展水平正相关,一定的文化水平,产生一定的大学体育课程。从某种程度看,文化水平决定了课程发展水平。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对学生财富的积累,是对学生精神的支持。在一定意义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外显性文化和内隐性文化。前者不仅包括大学体育课程的制度,也包括大学体育课程的管理,此外还包括大学体育课程的政策等,这些主要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创造出来的。后者主要是指精神层面,不仅包括大学体育课程的意识,也包括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想,此外还包括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等。同时,大学体育课程对文化也有巨大作用,它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2 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内涵

2.2.1 人文文化

人本文化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应提高聆听自己内在感受的能力,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根据自己的感受辨别对错、真假、美丑,这主要强调了人对价值取向的高层体验,强调人自身内化的过程。人是体育课程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也是体育课程文化的中心和主旋律,只有充分重视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理解人、凝聚人、培养人和造就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体育课程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课程和人结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不断增强体育课程的内在活力和实现体育课程的既定目标。

2.2.2 体育价值观

体育价值观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核心。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承受者,以实现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以满足个人发展需要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以提高人的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价值取向等,任何一个课程总是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对象作为本课程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理想或最高宗旨,体育课程也不例外。一旦这种最高目标和基本信念成为体育课程行为的共同价值观,就会构成体育课程内部强烈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成为统领体育课程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因此,课程价值观制约和支配着课程的宗旨、信念、行为规范和追求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价值观是体育课程文化的核心。

3 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超越

3.1 文化形态的超越

在大学体育课程追求中,体育的主旋律占有主要地位,当代的教育思潮占有主要地位。体育课程的理论依据由于是多维复合化的,所以稳定的文化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是很难建立的,体育课程偏向与单纯的身体运动,不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以强体质健人心为主的课程模式。体育课程具有文化特质,而现有的课程模式与体育文化的实际宗旨不符。大学体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这种本质应该包括四个层面,分别是创新、自觉、启蒙和传承。所以,对大学体育课程来说,具备稳定的文化形态体系很重要。文化形态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非主流体育、本源体育、学术体育和民俗体育。文化形态形成的过程就是对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和超越。

3.2 文化模式的超越

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模式进行尝试,但这些模式对体育文化的发展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为新模式只是简单的更新教育观念,简单的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与语言、艺术等的文化模式相比,体育课程文化模式是不同的。与法律、经济等制度文化相比,体育课程文化模式也是不同的。体育课程文化模式具有两种特征,一种是科学文化模式,一种是艺术文化模式,前者强调生命生活,后者强调肢体运动。体育课程一方面要对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一方面要发展体育文化。大学体育课程要在科学运动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和发展,要在运动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和发展,应该摒弃固有的模式,开创新颖的文化模式,使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得到激发,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人创造了文化,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也改变着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是文化的产物。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与人有着密切联系。在文化中,孕育出了大学生体育文化课程。反过来,大学体育课程,对于文化的传承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文化的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大学生体育文化具有了深刻文化内涵,包括体育价值观、人本文化等。同时大学生体育课程文化在文化形态、文化模式等方面进行着超越。大学体育课程可以把学生带入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传承、发展、创新体育文化,从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爱峰,顾渊彦.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02:4-6.

第8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学;教学目标

乔恩・威尔斯认为:“课程即学习计划,据此,由目标去决定什么样的学习是重要的。”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度有量质方面的要求,它也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首先,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型课程,主要是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认知。体育课程是进行运动活动与身体练习,并通过这些运动活动与身体练习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其次,体育课程是一门生活教育课程,体育为学生带来了快乐、健康、幸福的生活,已经成为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了重要准备。人的主观世界是通过活动的体验在一系列的情感意志冲突中不断升华。并且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认知活动,在进行运动性认知的过程中还大量涉及发展人的情感、情绪、态度、价值等,尤其是对人的意志力的培养,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作用。同时,我更认为体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涉及方方面面:体育、生理卫生、健康、环境、娱乐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还涉及身体发展、人际关系、运动技能技巧等实际活动方面的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有生物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教育学基础。

生物学基础: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是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来的,人体在运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规律为体育课程如何安排练习,有效地提高身体机能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是指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是逐步进入工作状态的,逐步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最后逐步下降的阶段性特征、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体能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身体成分,也包括力量、灵敏性、神经肌肉协调性,平衡及反应。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的体能发展有一定的共性,各种体能的发展变化也有其特殊的个性,只有遵循体能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心理学基础:体育具有特殊的认知领域――身体认知。体育课程学习中,学生通过运动技术或技能的练习产生丰富的身体体验,获得对自身的认识。可见,运动技术是人在从事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在自身内部之间和自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通过综合体验所获得的身体认知。因此,不仅体育理论知识属于知识的范畴,体育运动技术――特殊的身体认知也隶属于人类知识的范畴。同时,体育课程对促进非智力因素具有特定的作用。

社会学基础:体育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即保存、传递和重建体育文化。

教育学基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教育的构成要素,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对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的亚目标,它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制定教学目标需要分析教学对象和体育教学内容,从而编制出体育教学目标,并且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层次性。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内容的前提。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内容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体育教学内容具有身体运动性、健身性、娱乐性、非阶梯性四个特点。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条件来选择,并且体育教学方法要具备整体性、启发性,灵活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和游戏与竞赛法。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有自主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和领会教学法。

总之,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教学中,仍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阳光体育 基础教育 体育与健康 课程改革

为了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势头,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6年底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全国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计划,该方案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

“阳光体育运动”以“阳光”为主题词,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鼓励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成长的规律和兴趣的需要以及能力发展的需求,旨在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积极、乐观、主动、自信、友善的和谐个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质量和生命尊严的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和谐、美好的人生。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战略举措。学校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渠道。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新审视。无疑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阳光体育”概念释义

国内对“阳光体育”的概念暂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七点精神,笔者尝试将“阳光体育”界定为:“阳光体育”是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普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为目的。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行为,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

二、“阳光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

“阳光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校内外竞赛等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今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并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三、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于“阳光体育”

1.体育课程改革应“授之以渔”,与“阳光体育”目的相一致

广大体育教师从一开始就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充满了期待,而实验伊始,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教改成果。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诸如“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赶时髦,搞形式主义”、“体育教学虚无化”等倾向。更令我们难堪的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体育教师竟然不知道怎么上体育课了;“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话报剧一样”,“模拟劳动的体育课”等怪异的体育课接连不断地出现。一些新体育课的观摩示范给人内涵不深、做秀表演之嫌。随之而来的争论也越来越多,甚至我们不得不讨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不应该教运动技术”这类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

然而,现实更让我们担忧。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学生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呈持续下降,城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近视检出率居高不下从总体上看,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很明显,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体育课在干什么?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否正确?可以说,改革是没有错的,以“学生健康为本”的教学目标是没有错的,以“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进行体育教学、指导学校体育也是没有错的。问题是,我们应当怎样来或者说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所以,无论是“扁担南瓜进课堂”还是“应不应该教运动技术”等疑问这都不是主要问题。它们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可以千差万别,关键是这些手段和方法能不能达到“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目标,能不能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因为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又对身体健康有所损害。

因此,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来安排教学内容,并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量。此外,我们在教运动技术时,一定进行“健康化”处理,绝不能照搬这就是“运动技术健康化”。只有这样,运动技术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意义不在于全面再造课堂,再造教学,而在于引领一个走势:现实正在往理念的方向移动,理念正在摇撼现实最深层的基础。与这一点相比,那些技术上或设计上的不足都是可以谅解的。

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实事求是地讲,体育教育改革是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一棵树的生长有年轮的印痕。如果仅凭着一股热情,难免会做出不切实际的事情。当代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体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担负着重要的功能。如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因此,它必然要改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体育理论工作者不应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概念与设计过于挑剔。因为改革主要不是去建立、证明一套技术体系,而是去传播新的体育理念,新的体育文化,新的行动方式。

2.体育课程改革应“避虚就实”,使“阳光体育”更阳光

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大过小都不行。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在最近几年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运动负荷的忽视已经成了一个严重问题。很多老师上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只要学生玩得开心高兴就行,

不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在教案中没有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娱乐课”,有的体育课完全变成了“游戏课”、“文艺表演课”,教师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体现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的体育课则上成了“放羊课”或“体育项目超市”,教师解释为:这体现了过程与方法、实现了运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目标等等。

其实,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上体育课就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所以,2004年12月以及2006年11月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上,就把“合理的运动负荷”作为评价优秀体育课的一条重要标准。人们逐渐认识到:运动负荷测定不能忽视,运动负荷还应当作为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当然运动负荷的测定,这决不是完全回到过去。过去的运动负荷测定太单一,特别是它不能反映学生不同发展领域对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关注,把主要精力都用到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对运动负荷的计算和描绘上去了。因此,揭示过去运动负荷测定的不足,实现对学生运动负荷测定的进一步完善化和科学化,这种发展动态必然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单纯是回到过去。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因此,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必须要有合理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时,必须要重视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仍应作为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3.体育课程改革应在完成其“使命”上进行适当“减负”

第10篇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学生的健康意识及在中小学积累的冰雪项目的运动技能是其产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关键,对冰雪项目的认识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甚至是畏惧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持肯定态度;高校冬季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制约了冰雪体育教学的开展。提出应弘扬冬季体育运动文化,加强冬季体育课程建设,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同时开设,加大冬季体育课程资金的投入等措施改善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提高冬季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课客观上对全民健身和大学体育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到: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从而使当前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内容日益丰富,学生们对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不但能增强体魄、提高御寒能力和预防疾病,还有利于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品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在冬季应该重视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与冬季体育运动有关的健身娱乐活动。针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体育项目开展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中的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15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者15人、体育教师75人、不同专业的在修体育选项课大学生1500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调研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广泛阅读、收集、整理相关的国内外有关研究论文、报告,重点研究了冬季体育课程建设和学校体育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遵循社会调查方法的问卷设计基本原则和标准化要求,设计了体育教学管理者、体育教师和学生3种问卷,并请11位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专家对问卷可行性的认可率是90.9%。于2006年12月对东北三省15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者、体育教师、大学生分别发放问卷15份、75份、1500份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5份、66份、1052份,回收率分别为100%、88%和70%。

1.2.3访问调查法

对东北三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省高教处和相关部门的专家、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并到教学场地对学生、教师进一步进行深入访谈,全面了解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程情况。

1.2.4观察法

对全部被调查的各高校冬季体育课进行现场观摩,了解教学场地、设施条件及教师的业务能力等基本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的认识

2.1.1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程的选项情况

东北三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程(大约11月20日~次年1月10日期间,以下同)的开设分为3种情况:冰雪项目课程、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兼有、非冰雪项目课程。其中,冰雪体育课程的选项中学生选择率列第1位的是滑雪(33.9%),其它选项依次为速度滑冰(21.4%)、雪地足球(17.9%)等;学生选择非冰雪项目列第1位的为游泳占21.6%,其它选项依次为篮球(19.6%)、健美操(15.5%)等。

2.1.2学生选择非冰雪项目课程的动机

从调查结果看,共有465名学生愿意接受非冰雪体育课程,其主要动机是害怕寒冷、占67.5%;列第2位的是专项爱好,占62.6%;列第3位的是使身体更健康。在寒冷的气温下进行体育锻炼具有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等益处。可见,大学生对冰雪体育项目认识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甚至是畏惧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

2.1.3学生选择冰雪体育项目课程的动机

在调查中共有587名学生愿意接受冰雪体育项目课程,其主要动机是使身体更健康、专项爱好和发挥自身体育能力(表1)。可见,学生的健康意识及在中小学积累的冰雪项目的运动技能是其产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关键。大学生们对冬季性体育课的热爱主要来自于雪上项目,因为处于青少年时代的大学生竞争意识强,乐于参与竞争和接受各种挑战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具有刺激性强、竞争性激烈的高山滑雪、雪地足球和冰球运动等冬季体育项目很受大学生的喜爱,这些项目都能使大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到愉悦,能够满足其体验成功、体现自身价值的欲望。

2.1.4学生对冰雪体育课程上课收费的认识

如果学校没有冬季性体育课程的场地设施,到校外上滑雪室内滑冰课的学生能够接受收费(30~80元/天,约7天)的占26.1%,不能接受收费的占67.7%,无所谓的占6.2%。可见,虽然现今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学生对体育学习收费的问题多数人持反对态度。各高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还需加强冬季性体育课程的宣传、引导,为创建冬季体育文化的良好氛围、提升冬季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多做工作。

2.1.5学生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建议

学生对“多开几个冰雪项目的体育课,使我们有更多的选择”的选择率为62.9%;“场地设施再好一些”的选择率为52.6%。可见,一些被调查学校存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调、硬件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实地调查中,也有个别高等院校开设多门的冬季性体育选项、选修课程,已经朝着体育课程的个性化方向迈进了一步。但多数学校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客观条件的限制,课的开设形式、内容等还远远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

2.2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认识

2.2.1对冰雪体育课程的看法

在回收的教师有效问卷中,没有一位体育教师选择不应该开设冰雪体育课程。认为应该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占66.7%;选择东北三省属严寒地区,冬季时间较长的占41.7%;选择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的占50.O%;选择冰雪体育课程是东北地区的特色课的占66.7%;选择冰雪体育课程与非冰雪体育课程同时开设的占33.3%;选择响应“三自”教学方针,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的占65.3%,选择可缓解室内、外教学场地的紧张状况的占75.6%。可见,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持肯定态度。

2.2.2对制约冰雪体育教学因素的认识

体育教师认为是制约冰雪体育教学开展的因素(表2)。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得到了不断改善,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但走访中了解到,许多高校考虑到季节性问题,认为浪费过大、利用率低,便对其资金的投人大打折扣,甚至不开设冰雪体育课程。

2.3冬季体育课程开展及设施现状

2.3.1开设冬季体育课程情况

在被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3所辽宁省的高校、1所吉林省高校没有开设冰雪体育课程,主要原因是其冬季气温相对黑龙江省略高一些,很难形成一定时间段的积冰、积雪。很多南方学生几乎是第一次见到冰雪,对他们来说,大学4年在北方学习,没有参与过冰雪运动是一种遗憾。冬季体育课的开展,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锻炼了身体,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2.3.2冰雪体育课程教学设施

目前被调查的15所高校中,在校生2万人以上的有11所。其中有6所学校只开滑冰课,如果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上课,那么冬季冰上课每周约5000人上课,平均每天约1000人。问卷调研得出冰场平均面积为6535rrf。到其中的4所院校现场观察,平均每次课的人数就在350人左右,冰场上的个人活动空间平均约为18.8m,很难保证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安全。没有一所学校有自己的滑雪场,上滑雪课仅是集中几天时间到校外滑雪场进行教学,雪地足球是在夏季足球场地进行教学等。

2.3.3提高冰雪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

采用“强化教学的阶段性与连贯性,将教学班划分为初级、中级或高级分班进行教学”占13.3%,分出的级别可随着体育技能的提高而改变,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向上的精神;“实行俱乐部制”占25.O%;“教师岗前培训,考核上岗,不合格教师不参加冰雪体育教学”占75.O%,这样能由更优秀的教师为学生上课,使教学效果更趋理想。

三、改善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措施的讨论

3.1弘扬冬季体育运动文化

学生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认识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体育行为J。各高校对冬季体育的文化宣传、引导不够是部分学生不喜欢冰雪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电视台、地方报社等新闻媒体应加强对“冬季体育运动”进行多方位的报道,高校体育部门及大学生体协应有目的的组织一些冬季性体育活动、比赛等,使冬季体育运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让社会各界和大学生家长对“冬季体育运动”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使冬季体育项目走进大学体育课堂带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使东北地方特色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

3.2加强冬季体育课程建设

大学生多数喜爱冰雪体育课程,学生选滑雪课的占33.9%、选速度滑冰课的占21.4%,这些项目都能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到愉悦,能够满足成功、体现自身价值的欲望。只有强调和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目的,才能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目前应完善针对高等院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多样性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以使冬季性体育课程的开发、发展有更坚实的理论依据,可操作性更强;以利于推动东北地区普通高等院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3.3采取适当的措施,满足部分大学生参与冬季体育教学的欲望

制约体育消费的因素表现在体育运动的观念和消费的观念上。虽然现在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学生对体育学习收费的问题多数人持反对态度。为了使更多大学生能享受到冰雪所带来的乐趣,对于学校资金难以承担的某些需要收费的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在选课时需提前告知收费标准,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由学生自愿选择。这样既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负面影响。

3.4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的冬季公共体育课程同时开设

体育教师认为在冰雪体育教学较难开展的因素列第1位的是场地、器材,占60.6%;列第2位的是气温寒冷,占33.3%。可见,一个学校的冬季体育硬件设施紧张是致使冬季体育课程内容单调的主要问题。如果冬季体育课同时开设冰雪项目与非冰雪项目课程,这样既缓解了场地设施不足的压力,也使部分不愿参加冬季性体育项目的学生有其他的选择,减少了被动体育人群。

3.5加大冬季体育课程资金的投入

黑龙江省冬季体育课程开展得较好,其中的哈尔滨市以冰雪为龙头打出了鲜明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该市所有的高校都开展了冬季性体育课程,“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搞得也很热烈。如果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是很难获得如此效果的。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地获得学校领导的认可、支持,才能有望增加对冬季体育课程的资金投入,改善冬季教学设施条件,使冬季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3.6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冬季体育项目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育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被调查的体育教师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持肯定态度,这必将对该课程的开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对冬季体育项目课程的认可,必将其开发、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显示,体育教师没有选择“不应该开设冰雪体育课程”这一项,可见,教师们不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也深知冰雪课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东北三省部分院校在冰雪课程教师的安排上还存在着“全员上冰雪”现象,没有加强教师冰雪体育项目的教学培训,没有实行考核上岗,这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现在大学生兴趣广泛、喜欢新奇刺激及高校公共体育学科教学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广博的横向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体育教师。:

第11篇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来,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新课改的理念正式适应这一转变而提出的,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提高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的领域,融合了体育、心理、卫生保健等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确保了“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素质教育有了质的飞跃。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

课程改革最为基础和最为迫切的莫过于课程观念的树立和改变。以往的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往往与课程相脱离。树立正确合理的课程观念,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教师没有课程问题意识,往往也注意不到课程问题,那么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为一纸空谈,更谈不上素质教育了。

二、新体育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新体育课程标准建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同时有规定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使学生在进行运动参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使该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更加具体化,明确化,它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技能传授的倾向,而加强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不但要在体能,体育和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方面有所获益,而且更要是自己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更加强调课程如何实现培养人的这一个目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使素质教育得以更好地实施。

三、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内容又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难题

(一)新体育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合作跑的教学中,以往就是教学生怎么做,而新课程只给学生条件,用单教的形式自由组合到达终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教师适当指导。

(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要做到因材施教,淡化技能教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根据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兴奋。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使他们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新课程标准要求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要求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另外,我们要明确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不是不要运动技能,而是通过学习运动技能去实现其它领域的目标,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教师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者教学方法的改变,都要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中心,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新体育课程的实施队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权威,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是一种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而新的体育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更加尊重和信任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自,考虑好个别差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创设出一种融合、轻松、信任的学习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宽松的气氛下,可以使思维活跃,从而能提高教学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五、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体育课程价值的取向的变化

首先是以人为本,即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我们的体育课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既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从各个方面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六、体育教师教学活动,必须由单一教育,向开放性教育转变

体育课程的的推出,其普遍性意义不仅仅是呼应一个新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一种反应社会需要的健康的活动方式。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是一种“师徒式”的活动,而是应该有发展,要进一步体现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适应性内容,发过来说,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也是必须要具有开放的态度和可生长的技能,要把这些活动和体育新课程开展好,体育教师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的人。因此,谋求多样性的多层次的多学科的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的安排,是倡导新课程理念,展示课程方法的策动之源,将保障体育新课程的顺利发展。

第12篇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被称为第一个现代体育教师,他于1423年在曼图亚郊外开办宫廷学校对现代教育和体育进行实践。经历了漫长的四个世纪,现代学校体育终于传入我国。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w·biateer)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这是所见材料中最早开设体育课程的学校。至今,学校体育在我国已发展百年有余,其教学内容等虽经不断发展、充实,但仍未能够达到完全符合我国现状的要求。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文章通过对现、当代中国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规律,提出浅薄意见,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部分有关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文献资料,并做分析归纳。

(二)逻辑分析法

运用推理、判断等方法对我国近代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演进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发展规律。

(三)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纵向的比较,总结其特点与规律。

三、结果与分析

体育教育在我国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酝酿萌芽阶段(1840—1903年)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但是绝大多数朝代都存在“重文轻武”的教育思想,偏重德育和智育,轻视甚至无视体育。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军事侵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经历了种种屈辱的清政府和民众。逐渐认识到“强国”、“强兵”的重要性,我国学校体育也因此开始进入酝酿、萌芽阶段。

鸦片战争之前,虽有极少数教会学校已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影响较小并未能引起国人重视。李林认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起点应该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与“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的体育也逐渐被引进学校(主要是军事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陆续创办学堂。据统计,同治、光绪年间(1862—1895年),先后有23所洋务学堂开办。当时的北洋水师学堂的体操课教材以兵式体操为主,普通体操和田径为辅,还包括击剑、刺棍、拳击、哑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跳远、跳高、足球、游泳、木马、单杠及双杠等,属综合性教材。教会学校中虽然开设体育课的比较少,但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却相当普遍。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就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还有就是通过1881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章程》的课程汇表,我们知道该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包括:打球、体操和身体学。很多教会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开办的女子学校、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等。

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全国的书院改为学堂,并进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形成了我国近代普通学校的雏形。在当时兴办的新式普通学堂中,也大都把体育课列为学校课程之一,如上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三个学年均设有体操课程,其体操教学内容是:第一学年柔软体操、第二学年柔软操、第三学年兵式体操。又如上海三等公学、上海澄衷学堂、上海育才书塾、广州教忠学堂、广州时敏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均设有体操课。

在向西方列强学习和教会学校的启发下,洋务派创办学堂,将西方体育教学内容移植到我国学校教学中,打破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中没有体育课程的模式,其体育课程发展和教学内容已经呈现出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状态。至此,可以说我国近代体育课程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分科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确立,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德国、日本的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及一些运动性游戏,这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形成发展阶段(1904—1949年)

1902年,清政府曾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必须设置体操课程,但却未能实行。直到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并开始贯彻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均设体操课程,并规定了体操课程的目标、课时、学科程度、教法要求。从高等小学校第一年至中学堂第五年都把兵式体操作为主要内容,但由于当时师资力量的极度匮乏,只能由退役军人担当体育教师,导致多数情况以兵操代替体操,体操课只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最终使得体操课变成了队列队形练习。

民国成立伊始,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法令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其教学内容仍然以兵式体操为主,但其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也有很大提高,如随着学级’的增高,体操课程内容呈现:适宜之游戏一渐加普通体操一时令游戏一加兵式体操(男)-户外运动或游泳(课内或课外)。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武术以合法的方式进入了学校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

1922年9月,北洋军阀的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11月1日公布了“壬戌学制”。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变是学校体育教育从过去的模仿日本,转为仿效美国,充分体现了这套学制的实用主义思想。把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初中把生理卫生纳入体育科,高中体育增加了卫生法、健身法和其他运动三方面内容,这样体育学习和生理卫生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育走向科学化。此时,体育师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场地、设施等原因,致使“壬戌学制”中所提出的改革内容无法实践,于是在小学首先出现了“放羊式教学”。

1929年,南京政府的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三个体育课程标准,第一次把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明确规定把体育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且详细规定了教学时间分课内和课外。如小学中低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50分钟,高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80分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为2—3小时以上。课内教学内容有游戏、体操、球类、田径以及器械运动等;课外内容包括课外运动、日常姿势比赛、定期运动会等。后来体育教学内容又把田径运动、远足和登山提前安排在小学中年级开始。

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先后经历了清末、民初、北洋军阀政府和******统治四个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体育课程稳步发展,趋于定型,其教学内容也是越来越充实、完善,课程安排越发具有科学性。

(三)高速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学校体育课程进人高速发展时期,但其中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主要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发展

1956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以前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制定的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体操与游戏两大类。其中基本体操包括三部分:队列练习和体操队形练习的基本动作;一般发展和准备的练习;走和跑、跳跃、投掷、攀登和爬越、平衡等练习。游戏根据大、中、小的活动量进行分类编排,五六年级以基本体操为主,随着年级的降低游戏的份额逐渐加大。中学体育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补充教材两部分,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游戏三大项。但由于教材内容偏多、偏繁,使部分教学内容难以实施,还有的教材内容存在着机械、刻板、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问题。

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订颁布了十年制《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虽然名为体育教材,但其内容和结构实为一套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小学教材内容的五大项分别是:体操、田径、武术、游戏(包括球类)、体育基本知识,并且要求游戏教学占低年级总学时的50%,中、高年级则以游戏、田径和体操为主。中学教材由分别占总授课时数80%的基本教材和20%的选用教材组成。基本教材内容包括体操、田径、武术、游戏(球类)、体育基础知识五大项。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给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978年,教育部制订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都安排有体育基本知识内容,除“体育基础知识”外,还增加有“卫生保健知识”,并指出了应将基本教材作为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用教材不集中于某一项。这套教材内容试图“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但仍具有较强的竞技意识。

2第二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这一时期国家先后颁布了六个中小学大纲,其中,1992年颁布的第一个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最具代表性。这套大纲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强调以基本动作为主,小学三至六年级,身体锻炼部分的内容基本上按运动项目排列,但球类教材以小球类为主。田径具体内容都经过再创造,体操从内容到形式,都以身体锻炼为目标,编选比较简单的动作,并且把身体素质练习单独作为一类。初中各年级加大选用教材的比重,拓宽选用教材的范围,强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教材中,加大了理论教材的比重。把原来的武术教材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编选了传统养生和健身等特色内容。与1987年的大纲相比,这套大纲的基本部分教材的比重增加了。而选用部分有所降低。

3第三代体育课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代体育课程是一次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改革,其关注的是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五个领域目标”。力图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教学内容中,小学以基本运动、游戏、田径、体操、韵律活动和舞蹈为主,还有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及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中学以田径、体操、球类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身体素质练习、韵律活动和舞蹈为辅,还有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选修部分包括游泳、滑冰等地区性、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特殊国情,使我国体育教学内容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2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法规的制定、经济的发展和经费投入不足等也影响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顺利发展。

3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体育教学内容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较快、进步较大、成果较多的时期。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道路。

4现在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时代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可以达到体育课程“五个领域目标”的较高水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促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二)建议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要摆脱高度集权、具有浓重技术主义色彩的“前苏联模式”的束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体育教育事业,这才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