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5: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信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相关性;可靠性
引言
21世纪是会计史上的一个噩梦,在骇人听闻的世通,安然,银广夏提供虚假财务会计信息案件的发生背景下,人们对曾经深信不疑的会计信息也提出了质疑,它的有用性也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这就要求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研讨已经刻不容缓。各国的业界人士纷纷开展了会计信息的研究,因此联合概念框架由FASB和IASB共同制定也就应运而生,并公告了有关会计信息的质量的通用内涵。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利用如实反映来替换是这个体系提出的最大成果,变通地认为如实反映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1如实反映概述
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下的一个分支就是如实反映,这一点在美国的会计准则中有所体现,也就是在联合概念框架还没有制定出来的时候,如实反映和中立性以及可验证性一起组成了可靠性。IASC将如实地描述定义为如实反映,就是不弄虚作假。并把其下级质量定义分类中立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以及完整性。另一方面把对信息没有明显的差错或偏差定义为可靠性,将可靠性用驶入反映来代替,中立性、无重大差错以及完整性共同构成了如实反映。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尽可能与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进而如实反映是完整性的定义;中立性的定义是在提供这些会计信息时本着公平对待的态度,不偏向于任何一方或利益集团;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如实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本着客观的态度还要遵守法律的规定,这就是无重大差错的定义。
2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
在提供会计信息的时候,在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下维持中立性是比较困难的。而其问题的解释是,FASB指出,“提供者应当反映或者所欲反映的交易或者其他事项”就是“如实反映”。这是不太合理的,FASB坚持交易或者事项是会计记录的内容,但是对于什么事项该记录、当所要记录事项的种类间出现不和谐的情况时表述不清。另一方面,如实反映真实世界的经济现象是联合概念框架所推崇的理论。我们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经济”。此外,已经发生或者存在就是真实世界的指代,这就不是将财务会计理解为一个可以对未来预测的系统,却将其认定为一个过去的信息系统。我们可以看到,联合概念框架与FASB对于会计如实反映的定义都是大同小异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能够导致经济资源价值的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就是会计应该记录的,这就是其宗旨。
3增强如实反映的方法
3.1坚持历史成本原则。
信息的不对称可以通过如实反映来降下,其又主要体现在契约上,双方的逆向选择在契约以前,在七月以后又存在道德风险。经济发展的巨大潮流,人们普遍认识到资产的价值通过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得不到体现的,黄世忠(1999)指出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会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替代。当前的会计环境下,历史成本模式被批判,原因是它评价的只是过去的几哦啊一或者事项,对于现在和未来的评估不存在,也就被公认为没有意义。但是我们所要强调的如实反映是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一种模式,所以,不能放弃历史成本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2提高会计人员职业水准。
表面上来理解,会计人员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力,但是实际上,企业的领导者才是提供会计信息的关键,对于企业资源的利用情况领导者需要向外界告知,告知信息的相关程度或者真实性受到领导者自身条件和素质的制约,同时也是其对会计相关法律的理解程度的一个考察,所以一方面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应该使信息使用者理解信息的能力得到加强。
3.3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信息间的竞争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有效的运行是提高如实反映的外部环境,这样可以做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的配置,达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一定的利润条件也会使企业的领导者更加注重员工对于社会责任的培养。
3.4加强政府监管机制。
危机形势下的金融条件,不确定性的因素日渐增多,我们应该看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实施变得举步维艰,为正确将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内部和外部监管两个职能是会计职能的一个重点。监管的内部职能的含义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大力增强,披露程序和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关键所在。
4结论
4.1会计本质是一个计量企业经济资源价值的工具,它本身是一个信息系统。
4.2如何做到合理配置稀缺性的经济资源是会计应运而生的一个重要前提,进而提升经济利益。做到如实反映企业领导者的受托责任是其目标,而且目标要和决策的目标相一致。
4.3一味地辩论可靠性和相关性谁更重要是没有意义的,本文提出以如实反映为主要前提来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才是科学合理的。
4.4信息的真实程度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资本市场的预期,良好的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会计的不断发展。因此,本文认为无论会计信息的何种属性更为重要都是建立在如实反映的基础上,如实反映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特征。
参考文献:
[1]何建国,胡金凤.对会计目标流行观点的质疑.会计之友,2014.
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信息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由于受到传统行为的影响和个体利益的驱动,当前一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某种意义上与世贸组织对企业的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甚至损害着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很有必要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及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2.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3.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4.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一是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二是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三是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是会计信息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原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客观因素,也有企业管理制度不严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差、专业素质不高以及企业内部为追求自身利益,个别领导不懂《会计法》等诸多因素。
1.会计法规系统不健全。虽然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相继颁布实施,但随着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以及建立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日益迫切,我国在会计立法上仍需加快步伐2.社会监督不力。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能洞察事务本质的高素质人员较少,需要加大对这一机构人员的迅速培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企业内部监督不力。一些企业的领导由于不懂《会计法》,为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弄虚作假,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而会计人员又受单位负责人的聘任和管理,在工作中很难坚持原则,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4.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人员非专业化现象普遍存在,会计工作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浅层次上,难以做到合理、合法;二是财务基础管理薄弱。如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资料不完整等。
三是会计业务处理手段落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在用手工做账,财务数据处理仍处在低效率阶段,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三、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和执行新《会计法》。首先企业法人和单位领导要懂法和守法,只要他们能遵纪守法并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必须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再监督工作。通过建立和健全注册会计师监督管理办法,逐步理顺委托关系,由企业直接委托改变为由信息使用人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委托并支付费用,增强事务所具体工作的透明度。
3.加大处罚力度。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检查机关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应严格依法行政,改变以往工作中“重查轻罚”的作法,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4.实施会计核算委任制,加强企业内部的异体监督力度。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在委任财务总监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委任制核算制度。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计服务机构,负责对会计人员进行登记、考核、培养,负责提供派出会计的应有待遇,使会计与用人单位不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会计服务机构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对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又能向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对失职的会计人员,会计服务机构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处罚,这既能督促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又能切实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一)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着行政级别,政府会极力粉饰自己的企业,使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独立经营者,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一些私营企业中虽然不存在行政级别,但是企业领导的管理仍然集中在政府部门,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政府要使企业的领导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家。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工作在某种意义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作为财务人员本身的内部财务监督职能就难以发挥。二是对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注册会计师法定审计还存有空白,其庞大会计队伍的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漏洞,外部监督的制约作用难以凑效。三是由于社会中介机构之间有不正当的竞争现象和一些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较低,使有些经审计确认的会计信息有的仍缺乏可靠性。
(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尽管实施了《会计法》,但这把利剑却始终悬而未落。事实证明,守信者不一定得到应有的保护,失信者也未必得到适当的制裁。据报载,绝大多数出现虚假会计信息的违规违法事件,尽管其中不乏性质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者,但大多也只是受到行政处罚而已。
(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第一会计证的考核、年检由各主管部门负责,会计技术资格只要通过业务考试就可取得,只要取得就能享用一生,导致财务人员的实践经验大打折扣。第二当前财务人员缺乏“烁金”的机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导致业务水平不高。第三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案件的发生,很多在于财会人员责任心不强或为了获取丰厚回报有意造假,没有尽到应该严格履行的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第四部分财务人员进行兼职,以致工作起来力不从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五)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存有盲区。按照税法规定,税收征管法只对纳税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有约束力,对财会人员则没有约束力。财务人员受会计法的约束,而会计法的执行机构是财政部门。这样,一方能及时发现财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却没有处理处罚权限;另一方有处理、处罚权限,却无有效途径及时获得案件线索,造成了对企业财务人员监管的盲区长期存在。
二、建议及对策
(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业分开,管理科学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应通过机构改革,彻底摆脱政府管理企业的泥潭,使企业学会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杠杆管理经济,扎扎实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建立完善监督控制制度。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同时可规定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会计报表必然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才有效,为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供条件。
(三)严格执法,震慑违规。各有关部门要充实力量,建立和实施一整套监控与惩戒机制,加强执法力度,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得至法律的制裁。对于违法违规的纳税企业财会人员,实行污点记录,通过媒体、公告等形式公之于众。同时相应加大对指使财会人员弄虚作假的纳税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惩处力度,让其无法指使或要挟财会人员作假。
关键词:会计信息;责任主体;会计信息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160-02
2013年3月12日万福生科成为继绿大地之后又一因财务造假事件引发市场漩涡的上市公司。曝出上市前后四年半的光鲜财务全部存在虚假记载,四年半内万福生科累计虚增利润超过2亿元,造假比重占97%!会计信息失真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造假失真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尤其是公众投资者对于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实证会计理论已经证明,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价格信息含量。因此,明确会计信息的责任主体、有效追究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至关重要。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会计信息的责任主体,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本文从会计信息链的视角出发,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分析会计信息的责任主体。
1 会计信息链
会计信息产生于会计业务、记录、报告、分析、使用和决策过程中,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观点,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从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使用和消费的连续的过程。据此我们不难推断出会计信息应当包含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会计信息链上有信息造假利益动机的组织机构和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责任主体。
2 会计信息链上的利益动机识别
根据美国会计学家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中的观点,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影响不同主体的利益。如果主体通过会计信息造假能获得利益,或者所获得的利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则主体很可能进行会计信息造假。主体所能获得的利益大致可以分为经济上和非经济上的两类。经济上的利益主要是指可以用货币衡量,与经济相关的利益。例如,会计人员通过会计造假侵吞公司财产、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进而获得更多利润,单位负责人得到更多奖励(包括奖金、股票等),会计师事务所迎合上市公司的审计需求进行审计造假来维持客户获得利益,政府部门领导在会计信息监督过程中收受钱财贿赂,让原本的“红灯”变“绿灯”等;非经济上的利益是指其他无法用货币等形式衡量的给主体带来的利益,如政治上的,社会声誉上的。例如,会计人员按照单位负责人的指示造假很可能就会得到领导的重用,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为了自我政绩在支持本地企业发展、扶持本地企业上市过程中对财务有问题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时候配合造假等。总体来看,会计信息链上的相关人员都具有会计信息造假的利益动机,当获得的利益大于或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时,会计信息造假便油然而生。
3 会计信息的责任主体分析
接着上述分析可知,在会计信息链上的相关人员有为获得利益而进行造假的动机,那么,当会计信息在此环节出现错误或偏差时,相关人员就难逃其责,成为会计信息造假的责任主体,为所获得的利益而付出代价,接受法律的制裁。
3.1 所有提供会计原始资料的相关人员责任
在企业会计信息链条的发起端,一切有责任提供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始凭证、手续、质量管理、财产保管、资金监管、内部稽核等会计原始资料的人员都有责任提供真实、准确、合法、及时和完整的会计资料。此环节涉及人员范围广,从销售人员到公司领导都可能成为第一手会计资料提供者,监督极其困难,最容易被忽略。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建立会计信息的源头第一手资料提供者的监督和惩罚措施。
3.2 会计人员的维护义务
这里所说的会计人员包括财务主管,也包括一般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信息链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功能是会计信息的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责任主体,而会计人员的职责则是向单位负责人负责,有维护会计信息质量的义务。目前很多观点认为会计人员应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承担保证责任,这是不恰当的。经济业务从发起到终结需要经历单位不同的业务环节和岗位,从单位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岗位对应相应的权力和职责,而会计人员只是整个业务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无法对其它环节的业务提供保证;从信息链条的角度分析,会计人员往往处于会计信息链的中端,无法保证前端信息是否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但是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链上的至关重要一环,应当对依据自身业务水平、专业知识、对单位业务的熟知等方面对不合法、不合规或者明显错误的会计信息提出质疑,要求相关人员进行修改,不接受具有明显错误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应尽的维护义务。
3.3 企业主体和单位负责人的保证责任
企业主体和单位负责人是会计信息链上十分关键的一环,是联系内外的桥梁,同时具有处理和传递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则进一步说明,单位负责人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责任。由此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承担保证责任。
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将企业主体和单位负责人作为主要的法律责任主体有助于打击会计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已经查处的会计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来看,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确实是主要的违法主体。
3.4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连带责任、企业内审机构的内审责任
从会计信息链的角度,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应当处于信息链上的信息处理环节。董根据委托理论,在现代公司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实际的经营管理者是企业董事、监事和经理层。从这一层面来说,他们都应对失真的会计信息承担一定的责任。
内部审计既是本单位的审计监督者,也是根据单位管理要求提供专门咨询服务者。内部审计一般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向本单位领导负责。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应尽职尽责,做好本单位的会计信息的审计监督职责。
3.5 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财务分析机构和分析师各自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是会计信息的鉴定者,他们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来源。主要责任是审计责任,即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真实性是指审计报告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和发表的审计意见都是真实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都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所作的虚假陈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所规定。
在我国,财务分析师一般被称为“股评家”。通过财务分析师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与挖掘,信息的价值才易于被市场参与者准确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甚至产生新的信息。因此,在证券市场上分析信息的机构和人员不仅解读了会计信息的内涵,而且也提供了会计信息的增量。从解读会计信息内涵和提供会计信息增量方面来看,财务分析师和分析机构应当对会计信息负责。
在上市公司的整个会计信息链传递过程中,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以及律师、评估师、财务分析机构和分析师等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功能类似,因此都应该保证其责任范围内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
3.6 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
对于政府部门在会计信息链上的功能比较特殊,首先,政府部门具有监督责任,有效遏制非法原始凭证,督促企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其次,政府部门也具有审查功能。如中国证监会应贯策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鼓励和支持优势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收购兼并有发展前景但目前还亏损的企业,实现资产优化组织,增强企业实力。”但中国证券市场上屡见不鲜的“包装上市”、“捆绑上市”等明显的会计信息操纵行为是否表明中国证监会没有尽到审查和过滤虚假信息的责任?对于2013年3月12日曝出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为万福生科大开绿灯的创业板发审委都是国内审计水平最高的专业人士。然而,回翻万福生科的自查公告,为何种种异象均未引起各专业委员注意?他们是否存在渎职?因此,政府部门应对公司上市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如未能尽责而使不合格的公司上市给投资者带来损害的,政府部门应负连带责任。
3.7 信息披露媒体的连带责任
《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者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见,会计信息披露媒体在会计信息链上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应当对所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
3.8 企业外部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使用会计信息责任
对于使用会计信息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外部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处于会计信息传递的终端,应当正确使用会计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总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需要企业内部各控制环节的有效运行,也需要企业外部具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只有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分析清楚会计信息的责任主体,按照不同主体的不同责任,对责任主体的违法行为定制合法合理的惩罚措施,有效遏制会计信息造假的动机,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
[1]舒清.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保证责任探讨[J].财税研究,2011,(7).
[2]朱文武.会计信息责任的再认识[J].财会通讯,2005,(3).
[3]戴新民,文武.从委托人方面看会计造假行为[J].安徽财会,2003,(12).
[4]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民事赔偿责任研究[J].会计研究,2003,(4).
[5]汤立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J].会计研究,2002,(8).
[6]李明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的问卷调查及分析[J].会计研究,2005,(5).
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特别是股份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提出的“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精辟见解,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伊始,人们责备的目光就投向了属于企业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以及用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然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和企业会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却末能根本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科学界定会计信息“具真(具有真实性)”与“失真(失去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认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从不同经济层面分析制约、左右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二、理论前提: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
1.主要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
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并试图界定“真实性”标准的含义。
为明确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5月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在该公告中,FASB正式将“反映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faithfulness)”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并确立了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以下观点:①认为真实性“就是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它意在反映的现象”。②认为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立性”等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之一。③反映真实性存在“反映真实性的程度”、“精确和不肯定性”“偏向的影响”、“完整性”等问题。该公告分别进行了阐述。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FASC)在1989年7月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真实反映”作为“可靠性”质量特征的首要内容,并认为:①“信息要可靠,就必须真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②由于“所应计量的交易或事项的鉴定,或是能够确切传达相应信息的计量和列报技术的设计与运用,存在内在困难”,所以“大多数财务信息都可能存在不足以真实反映所拟反映情况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正面界定会计信息“真实性”之所指。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将“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其并未解释会计核算所要求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
据此可以得出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标准的几点初步结论:①尽管不同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都明确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其各自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含义值得进一步研究。②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者总是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质量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可靠的信息首先必须是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反映真实”特征存在“程度”问题与“风险”问题。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真实程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具有差别,会计信息完全真实地“再现”企业经济活动的要求具有“风险性”。
2.“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概念的存在
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反映真实”的“风险”问题,因而有必要区分会计信息“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不同要求。
会计信息"绝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本来面目的"再现"。这种"绝对真实"是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在“百分之百“程度上的原本表现。实际上,绝对真实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真实性“。而且,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一定就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
“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以“不歪曲”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为基本判别标准。相对真实是一种现实的“真实性“。在会计实务中,相对真实的判别标准是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是否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来进行,是否符合会计标准的要求。因而,相对真实也可称为“合法性真实“。对于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则达到了”可接受真实程度“。
区分“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标准的意义在于:
第一,对于会计学者、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绝对真实”是其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终极目标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高目标,就是制定出在确保实现会计目标前提下,能够产生“绝对真实”信息的会计行为标准。追求“绝对真实”,正是不断优化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制度质量的动力。
第二,“相对真实”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低要求,也是对会计实务处理的基本要求。就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其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必须能够导致“相对真实”的信息。否则,依据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信息歪曲了“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其所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
第三,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而言,会计信息“真实性”意味着其必须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要求,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达到“合法性真实”的要求。实际上,会计人员只要严格而准确地按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规范处理会计业务,提供会计报告,其行为和结果都应当被认为是“合法”的,其会计信息也是“相对真实”的。以“绝对真实”信息质量标准来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3.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本把握
用量化标准看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本身不可能是一个绝对数,而是一个合理的“区间值”。这个区间值的上限是"绝对真实程度",下限是"可接受真实程度"(即合法性真实)。当会计信息质量低于“可接受真实程度”(合法性真实)时,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应当在“合法性真实”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会计信息更高程度的“真实性”,这是由会计学者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精神、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等所决定的;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则必须便会计信息质量达到“可接受真实程度”,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这是由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等所决定的。
三、原因分析: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解剖
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准则精神、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实际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目的出发,有必要确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以为,区分“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十分必要。前者是指“蓄意造假”或“故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这是我国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要“追根溯源”的主要方面。后者则是指“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企业会计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与企业、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时,应将企业会计系统置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将企业置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考察。
从宏观层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制度基础和环境状况,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判断: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程度。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关系制度的确立,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理念,等等。②市场秩序的规范化程度。包括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市场监管制度体系及其执行的有效性,等等。③投资者行为理性化程度。包括投资者群体的理性投资理念,投资风险防范与约束机制,等等。④法律约束的有效性。包括对资本市场各个参与者行为的法律约束,对资本市场监管者的法律约束,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约束,对企业会计行为的法律约束,等等。
从微观层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影响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各个决定性因素是否以合理的方式存在,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从企业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机制、(现代大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内部产权规制、企业创新机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等;从企业会计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机制、会计核算规范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等。
笔者认为,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在于:
(1)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环境条件。主要包括:①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大量存在;②市场管理者及监管者的非理;③市场参与者的非市场经济意识。
(2)“人的有限理性”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因。主要包括:①经营者利益与产权所有者利益的矛盾;②经营者约束机制失灵;③经营者激励机制不合理;④企业整个管理控制制度失效或虚设,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3)硬性法律法规制度的“软约束”。主要包括:①执法不严;②执法不及时;③对资本市场各参与者的法律约束失衡和软化。
四、基本结论,建议与思考
对于处于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笔者的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主要根源尚不在会计系统与会计制度本身,而是左右企业会计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为此,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以及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
2.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3.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界定以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权利、责任和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
4.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规)的同时,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基于正在逐步建立但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末能真正规范运作的市场化企业体系,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也是一种意料之中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特殊时期。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关系,必须予以正确认识。
1.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制度建设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世界各国会计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低水准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环境中,同样也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正如用质量糟糕的菜刀肯定切不出样式好看的菜来,用质量上乘的菜刀却也未必会切出漂亮的菜样。在美国等会计准则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它们也十分重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往往通过极为严厉的法律法规来惩处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行为。
2.评价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其能否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建设,几经风雨,但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其对于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会计制度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历史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1- 0032- 02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控制会计信息化系统,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审计对象,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体系,以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3]。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出的实时化要求审计监督必须向实时审计鉴证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一些审计证据更具易逝性,使审计难度更高,风险加大。因此必须变革审计技术和方法,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防弊、规范管理、遏制腐败、打击犯罪的能力[4]。
1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目标、对象及内容
(1)会计信息化审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作为审计目标。审计部门可通过数据通讯的控制测试、硬件系统的控制测试、软件系统的控制测试、数据资源的控制测试、系统安全产品的测试等方式来测评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从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方面评价信息系统有关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对象就是会计主体。审计对象从传统的被审单位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制账、表、证转变为无纸化的电子数据、文件;审计方式从审计人员采用传统的手工翻账、计算、记录、核对转变为通过鼠标的点击方式;审计的范围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被审单位的纸制资料、数据,而是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平台、业务处理系统、电子数据、文件以及软件、硬件获取、操作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3)会计信息化的审计内容是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它是由会计数据体系、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以及系统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组成,所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与手工会计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审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计,也可称为对会计信息系统程序的审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即会计数据的审计;对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质量的审计[5]。
2 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
(1)传统的审计线索缺失。在手工会计方式下,凭证、账簿及会计报表等各种审计资料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填写与登记,并有经手人签字,是可见的文字、数字记录。而在信息化会计系统中,原先审计所必须审查的大量书面资料都存储在磁性介质中,肉眼不可见,会计数据的生成方式、传递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审计线索改变了方式或干脆消失了。
(2)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基础之上的,信息系统的引进会给会计信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由信息系统固有风险所造成的。在计算机以及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技术风险、业务风险、控制操纵数据风险、篡改调用程序风险、纠错风险和安全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加大了审计人员的监督难度,而且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3)审计技术的复杂化。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原有的审计技术方法虽然仍然有效、仍很重要,但已经不能满足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需要,信息处理的电算化和信息存储的电磁化,使得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对数据和系统进行审查,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必不可少、效率更高的审计技术[6]。
(4)会计信息化导致当前审计的风险抵抗力下降。如果按照传统审计方法,审计人员能抵挡一定的风险,但随着信息化会计的深入应用,审计人员老龄化及审计人才缺失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审计风险将不断加大[7]。
3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
(1)制定并统一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呈现出滞后性,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缺乏操作性,无纸化的电子信息能否作为审计的有效证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审计质量,应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和实务指南。一方面,有赖于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电子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明确的界定,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可以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和统一起来,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原有的技术规范,统一网络技术管理规范、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并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
(2)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及学习。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促进审计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审计实践,审计理论无法产生,没有审计理论指导的实践会走弯路。因此,要在审计实践中善于及时发现、总结规律性的问题,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国内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每位审计人员应当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增强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并掌握计算机审计操作方法,逐步能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的模块。
(3)积极探索审计方法的创新。审计环境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审计方法也要创新,审计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流如同审计基本程序一样,要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采用计算机抽样或者建立数据模型来辅助审计,使审计人员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现代手段,找到审计的关键点和线索。通过计算机的海量搜寻,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审计范围,从而可以抽取足够多的样本,达到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的目标。审计人员还可以充分运用数学方法、会计方法、控制方法等多学科的方法交叉进行,从而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4)在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上下功夫。由于审计的范围已扩大到会计信息系统及其他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的各种审计技术的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对付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审计软件是大量审计方法和技术的集成,一般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计划管理、数据转换、抽样审计、实质性测试、会计报表生成、审计工作底稿打印与管理、审计证据归集与评价、审计报告生成等功能。为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各种财务软件的发展,必须提高开发审计软件的速度,加快审计软件更新换代的步伐,开发通用审计软件和专用审计软件。
(5)大力培养复合型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当前大部分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知识和经验的老审计人员,由于历史、客观的原因使他们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不多,造成一些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而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仅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因此要真正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尚有难度,需依赖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协助,但又造成审计人员独立性减弱。因此培养复合型审计人员迫在眉睫[8]。审计机构应注重从多渠道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快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以适应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对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既包括对审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的更新,也包括对计算机专业人员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的培养和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首先应强化培训。各级审计机关要拥有完备的培训基地,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加强不同岗位的适应性培训。其次应重点选拔人才。即有重点地选派一些“尖子”人才进相关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或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
(6)提高审计风险的防范能力,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进行审计。侧重对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软件开发维护及系统程序修改或管理等之间的关系处理进行审查,并对被审计单位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认防范黑客侵入的能力;对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容错处理机制、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保密技术等作深入的了解,以评价其系统安全性的等级,从而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5]。
(7)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如实宣传网络环境下重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大力宣传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增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迫切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9]。
主要参考文献
[1]常婕.会计信息化对传统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
[2]宋璇.会计信息化下审计模式的创新[J].会计师,2009(6).
[3]谢京华.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问题[J].审计与理财,2007(5).
[4]张定明.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如何应对会计舞弊[J].卫生经济研究,2007(9).
[5]王彩.试论会计信息化审计[J].经济管理者,2010(14).
[6]王逢娜,宋哲.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
[7]宋英.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J].审计与理财,2011(5).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博弈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企业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都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不仅为经济效益的提高,更重要的实现各方主体的需求和目的。由于各方主体所处的地位不同,利益追求也有所不同,如何实现各方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合作共赢,是企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信息作为企业的商业机密日益受到重视,在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影响下,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也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情况的限制,信息不对称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和失灵。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增加了市场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并非是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影响了企业对市场经济运行情况及未来发展情况的分析和预测,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筹资决策等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会计信息中造假,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造假的成本收益分析
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规定不严,会计造假的违法成本低于造假的效益,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人明知是违法行为而铤而走险,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企业的造假行为很可能在监察中没有被发现,企业不必为会计造假付出任何代价。
(三)委托制度的发展
随着委托制度的发展,委托人和人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双方的信息占有量存在着差异,人行为存在道德风险。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的性质,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人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夸大经营业绩,以抓住经营过程中的发展机遇,进而千方百计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指的是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占有量的不等,信息掌握程度存在着差异,信息占有量优势一方能够利用自身优势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信息占有量劣势一方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各种手段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应对市场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他相关主体的情况,由此产生了会计信息博弈的过程。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经营者由于对企业经营情况比较了解,在会计信息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而企业的所有者、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掌握一般只能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和市场运行情况来分析,在会计信息的掌握上处于劣势。这样就形成了企业的经营者与投资者、经营者与所有者、所有者与债权人、经营者与政府部门的博弈。
(一)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博弈
企业投资者作为资金的直接投资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实际获利情况与投资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企业投资者希望能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正确估计,从而对企业的市场价值进行衡量。而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少披露甚至不披露某些会计信息,或者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为了顺利筹资,往往会在会计信息中造假。其次,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通过会计信息的不披露,企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无法掌握,从而留下一定的管理余地。再次,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经营者将不利信息进行隐瞒。同时,会计信息中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企业不愿意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最后,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较高,企业不愿意浪费信息披露的资金。
(二)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博弈
企业所有者指的是企业所有权的实际拥有者。在委托制度下,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结成了交易关系,由于双方信息占有量的不同,导致交易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问题。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正确判断;而企业所有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掌握只能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在经理人市场和兼并市场中,企业的经营者为了防止企业兼并或破产清算,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夸大企业的经营业绩。在委托制度下,还存在着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博弈。由于会计人员自身也存在着利益驱动力,其受托责任会受到很大限制。
(三)企业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博弈
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的营业利润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企业所有者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当然希望企业债权人所持的财富能够转移到股东自己手里。企业所有者经济效益来源于企业税后利润减去企业的负债数额。因此,企业经营者往往通过提高股利的发放水平、将所贷款同于高风险资产投资、优先偿还权等方式来提高所有者对净资产的分配权,这些都损害的债权人的利益,双方博弈也因此而产生。
(四)企业经营者与政府部门的博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虽然脱离了政府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但企业的经营依然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往往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查阅,而企业经营者为了企业利益或个人利益而在会计信息中造假。如企业在缴纳所得税时,为了少交或不交应纳税额,企业千方百计寻找避税的方法或者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在我国,由于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企业经营者利用我国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盲点开展各种活动,加大政府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掌握的难度,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无法实现透明化。
三、基于博弈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博弈理论的关键在于“防”,即对交易对方的行为进行分析,制定自己的应对战略。基于博弈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方法如下:
(一)规范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要减少甚至消除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最重要的是规范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提高经营者的素质。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人员,应树立良好的经营理念,以科学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损害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应建立起企业经营者阶层,完善经理人市场,以等级来评定经理人的声誉情况,从而促使企业经营者放弃以会计信息造假作为筹资的手段。同时,会计信息造假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经营者通过会计信息造假获取的风险收益,如果造假效益低于造假成本,基于成本效益理论的分析,能大大抑制企业会计信息的造假问题。
(二)改革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
在企业管理中,应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应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通过国有股减持,加速企业股权的市场流通,能有效减少国有股控股而操纵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面。从我国股市来看,大小非减持对股价的波动有很大的影响。所谓大小非减持,是指大小非流通股的股东减持。因为企业的股票可以分成可流通股票、非流通股票两种,在股改之后,原来非流通股票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这部分股东则可能将股票抛售而套现,即为减持。企业非流通股票占股本总额的5%以上为大非,5%以下为小非,大非一般为战略性投资,抛售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企业应优化股权结构,对股票减持情况及时向公众公布,以便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注册会计师制度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关键在于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和注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监管力度不强,从而引发了会计信息造假。企业应加强其制度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审计和稽核。以完善的岗位责任制、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等,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审计。在条件允许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直接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或企业主管部门进行直接领导,弥补企业会计制度的漏洞。再者,注册会计师可以从社会公众及委托人的立场上,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相对公正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避免企业内部因经济利益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对于企业外部监督而言,一是政府的财政主管部门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监督,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监督机构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严厉查处企业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由于审计机关的力量薄弱且职责较重,可以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作用,委托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防止企业会计信息的造假问题,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改革企业的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通过完善的薪酬分配制度,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员工的个人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薪酬分配中,应以绩效考核为依据,选择合适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方案,注重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以此来引导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增加会计信息造假的成本
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因会计纠纷所引发的会计诉讼也不断增加。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会计法》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监管的主要依据,在会计信息监管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目前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处理侧重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处理方式,民事责任的规定相对缺乏,法律责任的分配及归属不明,企业会计诉讼的司法处理存在困难。因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明确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归属和惩处办法,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企业会计信息
造假的成本,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会计造假问题。
(六)创造良好的环境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目前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及会计界的努力,还要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促使企业从根本上放弃会计信息造假,实现治理的目标。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政府方面要极力支持并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工作,保证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再者,应重视社会监督的作用,动员社会监督,有限遏制企业会计造假的问题。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主体的立场和利益追求的不同,影响了各方主体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开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造假的成本较低和委托风险的存在,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大量存在,逐渐形成了经营者与投资者、经营者与所有者、所有者与债权人、经营者与政府部门的博弈现象,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作用,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督机构的作用,保证会计质量。同时,应不断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健全经理人市场,树立科学的企业发展观,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焕章,管慧芳,刘丽华等基于博弈论的会计信息失真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09,23(1):126-130
[2]张雅琴,原奇伟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8,(10):50-51
[3]郭秋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J]河北煤炭,2009,(4):73-74
[4]黄晓达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博弈分析[J]时代经贸,2011,(33): 209-210
[5]邹红霞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J]跨世纪(学术版),2008,16(10):144-145
[6]毛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论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7):52-53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博弈论 纳什均衡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首先应明确“真实性”的内涵。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当把握两个方面,即会计信息真实既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
会计信息的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以“不歪曲”经济活动情况为判别标准。应当把“合法性真实”作为界定会计信息“相对真实”与“非真实”的现实标准,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提供者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生产的会计信息就是真实的;反之,就是失真的。从而寻求出一种确定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法定确认标准。
所谓会计信息的动态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以一定的条件为转移的,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
事实上,会计信息反映经济活动只是反映某个时期的经济活动的事实,在此时期内这种反映是真实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变化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会计的理解也在逐渐深化,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也在不断完善。这样,对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的要求必然会发生变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呈现出动态性。
所以,失真的会计信息是在某一个时点上,违背当时的会计法规产生的会计信息。我们应该针对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寻找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现代博弈理论正是科学方法之一。
二、现代博弈理论的基本观点
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而随着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的观点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人们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一个人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对方的反映,这就是博弈论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博弈论主要解决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结果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其他主体,影响其他主体的选择行为,这种决策或选择的过程就是博弈。
博弈论分析的特征,首先是假设的合理性。博弈论的基本假设有两个:一是强调个体行为理性,假设当事人在进行决策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其所面临的局面,并且能够考虑到人们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从而做出合乎理性的选择;二是假设博弈各方最大化自己的目标函数,能够选择使自身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博弈论把现实世界中不同参与方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行为关系高度抽象概括,进而运用现代数学的方法,研究不同参与方的策略选择问题,使分析更加科学,结果更加准确。
再次是研究结论的现实性。博弈论分析的最根本特征是强调不同参与方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即某一方的收益或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而且还依赖对手的选择,同时,把信息的不完全性作为基本前提之一。这就使其研究结论与事实非常接近,更有利于结论的实践和推广。
现代经济学的博弈理论重点在于“多方”“多次”博弈,最终达到给定其他方所采取的战略,某一方只能采敢某种战略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或使交易成本最低为“纳什均衡”状态。达到这种状态的制度实际上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愿意接受的行为规则。
会计生活中的许多活动同样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中的博弈,企业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博弈等等,同样,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我们也可以采用博弈论加以分析。
三、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博弈分析
(一)立法主体不到位
从信息使用者方面来看,由于各自利益目标的不同,对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样。从理论上说,政府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需要真实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为他们不仅为了税收的需要,更肩负着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管理国民经济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但是,有时由于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出于粉饰政绩等某种特殊的需要,可能并不需要也不希望会计信息真实。从债权人的角度分析,他们关注债权能否按时收回,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尽早采取决策。目前,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但是并非所有的银行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有时,银行和信贷部门及信贷人员自身业绩考核的需要来看,真实的会计信息不见得对他们有利。对企业投资的自然人所有者来说,他们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因为他们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最明晰,其利益相关最大。
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制度中的个体有各自的利益,每个个体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个体不可能无限扩大自身的利益。因而,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不影响制度中其他个体的利益或影响最小。这种由于不同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导致个体利益最优的实现方式的总和就是规则,规则的总和又形成了制度。
如前所述,理想的制度是多方、多次博弈,最终达到;给定其他方所采取的战略,某一方只能采取某种战略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或使交易成本最低的“纳什均衡”的状态。会计制度在制定过程中也应当多方、多次博弈。我国的会计立法一直体现着国家的主体意志,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只能被动地遵守执行。1993年开始实施的《会计法》,虽然参照了国际惯例,但从制度和颁布的模式来看,仍然属于政府行为,没有经过“多次博弈”的过程;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虽然综合了多方面的意见,解决了会计工作的定位问题,但也只能说是我国的会计立法刚刚走向“博弈”,离“纳什均衡”还有较大距离。
(二)法律惩治力度不强
企业作为理性的个体,在法律惩治力度不强情况下。选择造假策略进行会计处理,说明在企业与企业的博弈中,造假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于不造假。之所以造假的利益大于不造假,一定是会计行为约束条件过松,企业造假遭受的损失很小,这就是造成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博弈时,难以促使企业向不造假的“纳什均衡”转变,企业的最佳策略就是造假,不造假反成了次优策略。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正是由于我国的《会计法》立法不完善,使企业有了造假的条件,并有了相对适合的环境而不能及时地对这样的情况进行遏制。这就需要立法机关不断的进行博弈,进行研究,建立更为完善的会计法规对造假行为进行约束。
四、利用博弈理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均衡会计立法主体
针对现阶段我国博弈主体不到位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会计法律制度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应当充分征求各方意见,进行反复讨论和论证,最终被博弈各方所接受。由此引申出“博弈主体应当由哪些利益主体组成”的问题。根据委托理论,政府和其他资财委托者或所有者构成博弈甲方,企业经营人员及会计人员构成博弈乙方。原因如下:第一,政府、投资者或其他资财委托者和经营者是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流,由他们组成博弈主体理所应当;第二,现代会计致力于调和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由于二者之问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把这两者作为博弈的双方是合理的。并且,由于企业经理和会计人员都属于内部层次,不触及财产权关系,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存在“合谋”的动机和事实,因而会计法律制度的博弈问题上,应当将其划作一方;政府在会计法律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具有规范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应当将其与其他资财委托者或所有者作为另一方。
在制定会计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可以想象,在一个没有信息公开的条件下进行的博弈,其规则和裁判是否可靠值得怀疑,欺诈和串通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所以博弈双方应当公开其信息;同时让广大热心的社会公众(如会计学者)参与进来,增加博弈的公平性,并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博弈结果做出公正的裁判。
(二)加大法律惩治力度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明晰产权约束机制
管理者凭借信息进行决策,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人为的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为私利而编造假帐、假表或虚盈实亏、或假亏实盈,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单位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作为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可能导致经营决策失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医院会计信息失真的表象及原因
从产生过程上看,会计信息失真分为合法性信息失真和非法性会计失真。合法性会计失真是由会计事项失真引起;而非法性会计失真是由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
(一)医院合法会计失真
旧《医院会计制度》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且往往会混淆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同时,不能做到收入与支出合理配比,不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2011年我国颁布了《医院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该理论虽然较好解决收入与费用配比问题,但同时在确认过程中加入了主观的方法,如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确认等。
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根据资金来源分别列支可能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并且有些业务不能确切反映业务内涵。固定资产使用方面,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存在着缺陷,如价值背离,成本不完整等。医院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方面也存在弊端,如医疗药品收支核算违背配比原则;管理费用分摊方法缺乏合理性;会计报表体系不完善等。
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失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如适应医药分开、改革药品加成政策;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强化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和控制;单独核算科研、教学项目收支;改革会计确认基础,全面采用权责发生制等。这些都将对医院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医院会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然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动的信息。另外,从计量上看,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会计所描述的经营业绩就会受到扭曲,不能反映单位的真实经营情况。
(二)医院非法会计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自身因素限制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拒绝或偏离执行“会计准则”(国家统一制订的会计法律、准则、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医院内部会计政策)造成的。会计自身因素限制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则是指由于会计判断的复杂性,货币单位计量限制、以及会计政策或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不同造成的合法性失真。由于会计从业人员素质问题,主观上造成的会计信息“主动失真”。这是常见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因财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现行经济法制度理解不透,日常核算工作不规范,从而导致技术性失真。如一级会计科目使用错误,明细科目设置不合理等。其次是会计人员不能依法核算,忘记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甚至为了一己私利,知法犯法,与领导同通作弊。
医院经营者对会计人员施加影响而造成的“会计信息被动失真”。医院的真实目标是医院总收入最大化,其中包含对会计行为的安排。因此,医院在各项行为的安排中,就会考虑环境约束,作出最优选择。如果采取违规的会计行为符合其目标,那么它必然会采取违规的会计行为。
二、防范医院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源头管理
明晰产权,产权不明晰容易导致权力的让渡不足,使得企业行为有偏离市场行为的风险,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并未按市场需要提供。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并完善法律体系。从而使医院摒弃弄虚作假等不法手段,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和市场行为来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强化审计的检查、监督职能,建立防范体系,通过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能够增强信息的公正性和公开性,约束医院行为。
(二)建立约束机制
1、做好单位内部监督工作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医院内部治理结构,明确责权利,使所有者、会计人员与经营者三方达到经济利益上的一致性。完善医院内部会计制度,严格惩治管理人员弄虚作假的行为,并健全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2011年我国颁布《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应加强学习和贯彻实行,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建立内部监督责任制,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通过管理与监督的分离,加强控制环节,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2、强化政府监督
财政部门要加大会计管理力度,对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依法实施监督。财政、审计,税收、银行等部门必须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密切配合,相互作用,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促使医院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3、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作为社会中介机构,会计事务所依法对医院会计进行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形成社会对医院会计信息监督的有力保障。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医院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改变其偏好体系,使其胜任岗位要求。同时,建立培训学习机制,重视医院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使会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医院负责人来说,要重视会计工作,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下面笔者就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还不是很完善
1.会计电算化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进行研究。因过分注意软件的会计核算功能,而轻视了财务管理和控制、决策功能。会计软件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财务系统大多以记账凭证输入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并局限在财务部门内部。目前流通的会计核算软件大多功能在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范畴,只能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会计功能。近年来虽然倡导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但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只从财务管理的要求出发,未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未能有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综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他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财务子系统取得支持,但由于各自独立发展,互相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往往一个子系统的打印输出成了另一个子系统的键盘输入。许多商品化会计软件在开发时,没有统一规划,而是采用单项开发,再通过“转账凭证”的方式传递各种数据,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核算模块是彼此孤立的“孤岛”。
3.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Internct网络向股东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地披露相关的人事、技术、设备以及股东所关心的其他信息。此外,普遍存在支持跨网集团的多方业务,使财务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差
会计电算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是以足够的安全技术为保障,以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支撑。在相应的软件管理下在网络中流通、存储和处理,并最终以人们需要的形式变现出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机器可读形式存在的,因此很容易被复制、删除、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数据库技术的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财务数据。可见会计电算化犯罪是一种高科技、新技术下的新型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使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大大增加。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动脑筋,却没有真正研究数据的保密问题。对于安全性更是难尽人意,系统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瘫痪或遭病毒侵袭就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二、提高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从软件方面着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1.ERP软件与普通财务软件接口方式。ERP(Entc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ERP对于我国企业界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是基于MRP需求计划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并内嵌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经验,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
2.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网络化发展。过去的会计电算化以单纯的计算机技术为主,现在的会计电算化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为主。在会计电算化的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Internet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且传递速度十分迅速,因此企业的在线财务报告有可能随时更新,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获取最新信息。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及时收集和处理各项交易事项产生的数据,并立即将处理结果传递给财务报告系统;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就能借助在线财务报告随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会计信息达到自动化。日常会计工作中,所有的账务处理从凭证的取得、填制到有关的账项调整,再到最终会计报表的生成、财务报告的等均在网络上进行,最大范围的实现信息处理电子化,降低有关纸张、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将有关会计人员从繁忙的手工记账系统中解脱出来。有关会计信息数据的传递均通过供需双方收发电子邮件或由需求方登录供给方的网站进行访问,以获得充分的会计信息,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二)建好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健全的数据控制结构。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管理,基础工作是财务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更是会计电算化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只有基础工作完善,业务流程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才有可能真正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创造效益;加强系统备份、恢复的管理,满足系统业务连续不间断的要求,避免由于自然灾难、事故、设备的损坏和恶意的破坏行为带来系统停顿使服务功能更新丧失。
2.加强技术方面和网络安全方面的控制。在ERP业界流行一句话:“三分软件,七分组织,十二分数据”,这充分体现了会计信息数据的重要性。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我们可以建立用户身份验证及权限管理控制制度、系统管理多重控制制度、业务申请处理流程控制制度、预算管理流程控制制度、内控制度实施情况的审计和检查制度等。例如可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数据签名技术、隧道技术等措施。
3.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和职能的有效控制。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是一个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相隔离的信息孤岛,而是不同的信息相互融合、集成的信息系统。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他们所完成的也不是一种受托责任。会计人员已经与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紧密相连。因此,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标准,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他们能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精通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各基层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总之,再完美的理论也需要实践来检验,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始终根据谁需要会计信息,谁提供会计信息的实现途径的逻辑层次,通过实际的调查、考察会计信息的供求状况,永远是我们应持有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张新平。ERP战略下的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7)
2.常剑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控制方法[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11)
3.张卫。网络会计的信息安全与防范[J].市场周刊。商务,2004(12)
【关键词】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己经到了严重的地步,其风气之盛,牵涉面之广,令人瞠目结舌。2002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共检查了保险、烟草等行业 192 家企业以及相关的91 家会计师事务所,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 115 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 24.2亿元,利润不实 24.2 亿元。2005年,国家审计署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烟草专卖局等十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金额500多亿元,其主要问题包括会计信息不实、部分决策失误和企业违法违规三方面。其中会计信息不实造成多计利润 90 亿元,历年形成潜亏140多亿元。
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93%的财务负责人认为上市公司年报可信度不高,15.07% 的人认为年报基本不可信,可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一些公司为了上市,不惜粉饰会计报表,美化经营业绩;一些公司上市后,为了取得配股资格或增发新股,避免因为连续亏损达不到证监会的要求而被 ST、甚至摘牌退市,往往长期隐瞒重大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
二、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危害
从微观角度看,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活动的多样化,会计信息越来越成为各利益主体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主要途径。虚假会计信息使投资者无法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料做出投资决定,蒙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加重投资者的不安全心理,使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失去对企业的信任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将面临严重困难。从宏观角度来看,假如企业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国家对企业征收的税收收入则可能会被大量的偷漏和逃避,国家财政收入就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的运转。国家有关部门得不到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就会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经济监督等方面产生不可弥补的失误,给国家宏观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误导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实行会计委派制。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可以有效扼制会计违法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应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治理体制,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相互制约的企业内部治理构架,改善微观会计环境,提高会计工作的超然性,减少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消除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制约,使会计人员能独立行使权利,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完善会计监督机制,要从国家、企业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着手,多管齐下,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政府职能部门要建立一整套监管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加大财政、税收、审计、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依法监督检查的力度,提高监督检查的质量。其次,企业要建立以内部审核为主的内部监督体系,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发挥对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监管作用。再次,要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发挥其社会监督职能。
一、预算会计概述
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专业会计,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是以1998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志,表明我国预算会计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走上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预算会计模式的道路。
二、预算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其主要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预算会计在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生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98年实施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以来,我国的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以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为中心,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编制部门预算、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等,预算会计虽经历次改革,但始终没有摆脱会计信息失真的困扰。主要表现在:
(一)预算经费的收入和结余,不能准确反映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账面反映的预算收入,除按预算标准向财政和上级领报外,还包括运用单位经费结余弥补的部分。支出情况更为复杂,除用于事业任务直接支出外,还有与本事业单位有直接关系甚至无关的一部分差旅费、招待费、公杂费以及事故处理费用等开支,同时还包括上年事业费超支转入数,而另有一些应在有关事业经费开支的却又放在预算外生成的经营收支中支出。正是因为收支不规范,账面数字与会计核算应当反映的预算执行情况不符,再加上决算报表不及时,账面经费结余或超支已反映不了预算的真实情况,说明不了实质性问题.无法分析预算经费管理的优劣,缺乏考核经费管理标准的科学性。
(二)“经费家底”反映不实
无论从账面上还是会计报表上看,有些单位历年预算和预算外结余是比较少的,账面结余情况摆出“一脸苦相”,以有利于向上级单位或财政部门争取资金,撑大支出预算基数,结余数出现虚假现象,而真正能动用的“家底”却留有余地,造成一种“外面喝咸菜卤,里头敲铜鼓”的现象。另外一些单位经费支出以预提形式暂存起来,从账面上有意压缩结余:更有甚者有些单位为了多得利息或隐匿资金,把留用的结余经费存入银行或转到其它经费的银行账户上,账面上仅有部分结余,远不能真正反映单位实有“家底数”。
(三)专项资金管理混乱,会计信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近年来,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中央、省级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积极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方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益性事业,其资金数额在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很大比重。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历来是各级审计和财政部门监督检查的重点。但仍有很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也滋生了各种腐败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将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混淆使用,用于本部门业务工作;二是将一些属于公用经费支出范围的日常支出差旅费、交通费、会议费、招待费列入专项支出,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以实现定额公用经费“节余”,发放个人福利;三是擅自改变项目资金实施计划和用途,甲地项目乙地实施和多头申报等问题,套取财政专项资金;四是伪造、变造原始凭证,虚开项目工程发票,对直接兑付到农户的专项资金伪造花名册,套取财政专项资金。
(四)会计报表与账面不符
一方面由于记账原因造成报表不实;另一方面由于编制报表时随意增减科目或调整数据,加之受报表格式限制,口径不尽统一,说明又不全,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
三、预算会计信息失真具体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从表面上看,是管理问题,或者说是单位领导或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但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必然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或为了考核业绩,或为了取得信贷,或为了减少纳税,或为了推卸责任等。而预算会计信息失真从浅层次上说,是为了小团体利益,但细细研究,则有其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财务制度自身不够规范严密。
就财务制度而言,其规定和要求不够明确、统一。预算经费的收支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并且预算经费管理制度与会计制度的某些规定不能协调统一。甚至有些规定不够明确。有的单位预算经费比较紧张,保证不了正常开支,把差旅费、招待费放在有关事业费科目中支出,使事业经费几乎成了万能经费,在会计核算上混淆了预算经费与预算外经费的界限。
(二)法制观念薄弱
一些单位从小团体利益出发,指使甚至强令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做假帐,编制假报表;有的则不顾会计人员的反对,强行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一些单位的财会人员,也由于平时缺少对财务制度、法规的学习,法制观念淡薄,在处理财务收支,编制会计信息时,只凭主观想象或主观意志来行事,只要对单位小团体利益有利就这么做,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三)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阻碍了会计监督
一是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应当对会计信息失真负有责任,因为《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二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根本缺陷。计划经济条件下几十年一贯制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发展。会计人员既是国家利益的代表,又是单位内部职工,人事、工资都由所在单位管理,很难坚持原则,利害一致也会导致会计人员偏向所在的单位一边,这是预算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
(四)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单位的会计本身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从内部监督来看,内部监督在不少单位可以说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形同虚设。外部监督中审计监督由于面广,任务重,加之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财政监督也由于监督点多面广,人手少,又忙于事务,财政监督显得力不从心,强化财政监督无非是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空话而已,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尽管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原因很多,但凭证审核、财务处理、报表编制毕竟是财务人员的职责。会计信息失真与部分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是分不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新的业务不断出现,不少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及业务素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财务人员在岗并不等于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能。部分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差又不努力钻研,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每天就记记数字敲敲键盘,对资金管理情况漠不关心,提不出建议找不出问题,而只能充当“账房先生”。时代在发展,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仅仅满足于现状,满足现有的知识水平,必然赶不上时展变化的需要。
四、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一)加强政策、法规控制
根据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树立积极预防的意识,主动采取防止措施,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为此,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政策法规控制。一是强化政策法制观念,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有关会计和财经法规,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正常运用和严格执行。对于执法守法者给予表彰奖励,而对于执法犯法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者予以处罚,做到奖罚分明,以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二是建立健全会计法规及相关财经法规,这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前提。应及时制定、颁布和实施适应会计改革需要的、行之有效的会计法规及相关的财经法规,根据实际需要修订那些不完善的会计法规及相关的财经法规,尽快完善我国的会计法规及相关财经法体系。
(二)实行人事控制
实行人事控制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组织系统并明确各部门或个人的职责和相应的权限,同时还要规定相互配合与制约的方法,使财务人员各司其责,减少差错,杜绝舞弊,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严格考查和选用财务人员,这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举措。应将各单位的财务人员人事关系全部划归上级财务部门管理,各单位所需财务人员不得自行任命,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即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一任命,以防止财务人员所在单位共同作弊。上级主管部门要根据财务人员的政治、学历、实践经验、业务素质、职称等水平按层次归类建档,建立财会人才库,同时明确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定期考核,对那些业绩平平、素质差、不称职者的财务人员要毫不手软地从业务岗位上撤换下来。二是严格分离不相容职务,以便相互牵制,互相制约。通过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可以分散权力,强化会计控制。
(三)建立和完善制度控制
制度控制是通过建立与完善有关的内部稽核制度,如会计凭证的审核制度、账账核对制度、复核制度、检查差错制度以及会计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电算化控制等措施,来发挥控制与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功能。一是记录控制,即通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记录,在反映财务业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确保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记录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二是程序控制,为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每一项业务的处理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和检查等控制程度,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同程序应该交由不同的人员去完成。这是从动态的角度对会计处理所进行的控制。三是人员素质控制,人员素质控制要求各岗位上会计人员的素质要与其所担负的职责相适应,主要包括提高会计及其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定期进行轮训和教育,强化其业务技能。
(四)建立健全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使会计工作形成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内部管理系统。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自身的需要,完善内部会计核算制度有关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工作秩序,保证对内对外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使各项经费合理高效运行。同时,应尽快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作出明确的规定,为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五)完善监督控制
完善的监督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监督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内部的控制制度建设,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堵塞漏洞。二是审计、财政监督及其他审计机构对于一些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该发挥审计监督与控制的作用,对审计对象作出合规性、合法性、有效性、真实性的判断、鉴证、评价。三是社会监督,要求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以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下,无论是有利的或不利的会计信息,都应该全面披露,起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
五、实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措施的几个问题
要使防止措施发挥最佳预防作用,关键是要得到很好的运作,并对运作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一)建立财务人员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
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对加强会计工作,强化会计人员管理,规范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有积极作用,是强化国有资产和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反腐倡廉的有效举措。
首先要认真搞好政府直接委派。所谓政府直接委派,是指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直接管理一批会计人员,并以政府的名义将这些会计人员派到指定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管理形式。其次,要大力支持部门内部委派。所谓部门内部委派,是指业务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一批会计人员,并以本部门的名义将这些会计人员派到所属单位从事会计工作这种管理形式。通过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推行,必将对单位加强会计管理工作,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积极作用。
(二)强化对防止措施运作效果的监督检查
随着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财政收入和支出管理以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的推行实施,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检查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财政监督和审计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有预算收入项目的部门和行政事业收费收入较多的单位,要把收费票据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首先,检查收费票据的领用,缴销手续是否符合“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有无跨年度使用票据的问题。其次,对已入账的收费票据要认真检查,通过与已使用的票据存根对照,排查出被审计单位已收费但尚未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的违规资金,进一步查明经手人员挪用还是被审计单位为了逃避监督,私存私放资金。
2、对专项收入较大的行政事业单位,要把专项资金支出作为审计和监督检点。而且,在审计和检查方法上不能仅仅停留就账查账,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查证核实。对于专项工程,通过到现场核实工程量,可以查出项目实施单位虚报工程量,套取专项资金的问题;对于涉及农户的现金及物资发放的项目支出,通过对农户进行抽查核实,可以查出项目实施单位造虚假农户清册,套取专项资金的问题。不仅如此,通过现场核实还可以查出项目实施单位擅自改变工程实施计划,甲地项目乙地实施以及项目多头报账的问题。
3、对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要把大笔公务,维修费支出作为检查的重点,特别是对于其中税务部门代开发票的支出,要核实相应的经济事项是否确实发生,检查有无虚开发票套取资金的问题。同时,要把单位往来账目中长期挂账的款项以及直接在往来账上列收列支的款项作为审计重点,可以追溯到以前年度或采取到相关单位核实的方法,检查是否被审计单位将本单位的收入长期挂账往来,并在往来账上直接列收列支,达到逃避监督的目的。
(三)切实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广泛开展继续教育,促进会计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会计秩序混乱,从客观上看,既有单位领导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的影响;从主观上讲,会计人员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还必须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的执业监管和业务学习,促进会计人员在净化会计秩序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在这方面要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首先是加大对会计人员执业监管的力度。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一般是以会计从业资格证管理为基点。当前,基层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持证人员的后期管理大多流于形式。为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2005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指导。1998年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继续教育的对象、内容、形式、检查和考核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面实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