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诗池上的意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以往的古诗教学大多停留在解意、诵读、体情、悟境上,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一直关注甚少。课堂教学一改古诗教学的传统方式,在初读质疑的基础上,安排“写准确”“写生动”“写全面”三个板块的综合学习,还原古诗原貌,再现古诗情境,丰富古诗意蕴,这样全面提升学生解读古诗的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多层对话 写准确 写生动 写全面 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11
【个性看点】
以往的古诗教学大多停留在解意、诵读、体情、悟境上,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一直关注甚少。本课用一节课的时间,以“训练表达”为纲,安排了“写准确”“写生动”“写全面”三个板块,辅以读、悟、议、评等对话活动,理解与运用巧妙融合,理解中有创造性的表达,表达中有个性化的理解。
【课堂重现】
一、初读与质疑
师: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大家都知道学习哪两首古诗了吧?听说有的同学都已经会背了。老师有点不放心,能不能读好呢?
生:能。
师:那我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读一读。你来读。
(学生读)
师:每一个字都读正确了,请坐。你来试试。
(学生读)
师:读得很流利。能读得更有感觉一点吗?
(学生读)
师:再思考思考,怎样才能读出古诗的感觉。
(学生读)
师:好,都读得不错,但怎么样读好呢?我们等会花时间来探究。第二首请你读。
(学生读)
师:第二首有点难,是不是?读多了就会了。这个字跟老师一起写,该读什么呢?(教师板书:稚)
生:zhì。
师:一起来跟老师写。禾木旁,右边是什么?
生:隹(zhui)。
师:给这个字组个词,能组哪些?
生:幼稚、稚气。
师:这是说谁的?
生1:幼儿园小朋友的。
生2:小孩子。
师:所以说“稚子”指的就是小孩子。请你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读)
师:好!立刻就有进步,比之前好多了,请坐!谁再来读一读。
(学生读)
师:听出来了吗?他读得有点韵味了!有一种节奏感在里面。请坐!老师不问你为什么这样读,但相信这样读一定有你的原因。你来试试。
(学生读)
师:第一个字读什么?
生:féng。
师:不对,应该读péng,你再来读一遍。
生:蓬头稚子学垂纶。
师:哎,对了!刚才你在座位下面念得很认真,现在由你来读。
生:《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他不仅读了,还告诉我们这首诗的作者是——
生:唐代的胡令能。
【点评:初读,就是要准确,每个字要读准、读清。不着急,多选几个学生读,多表扬,多肯定,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在读准的基础上,要读出一点节奏来,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味来。】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得懂吗?
生:懂了。
师:都懂了?那不用我教了。(学生笑)一个疑问也没有?
师:关注题目,好!
生:什么叫“垂纶”?
……
师:越问问题越多,好像什么都不懂了。(学生笑)好在不是大家都不懂,有的你懂他不懂,有的他懂你不懂。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或许就能懂;也可以借助辅助资料(主要字词的注释);也可以问别人。自己懂的教一教周围的同学,好不好?我们一起把诗的意思弄明白。
【点评:怎样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呢?先让学生自读,提出不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读、思、问、查去解决问题。对一些关键的字词,教师提前准备一下,整理一些学习资料,让学生各取所需,并且鼓励学生互相学习,这样远比一问一答或教师讲要好得多。运用阅读期待,等候学生自我探究,互相教授,汇报成果。这样的安排,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主动地与文本、与同伴对话交流。】
二、写准确
师:请拿出刚才所发的纸张,第一组看正面,把《池上》这首诗的意思写下来,另一组同学写《小儿垂钓》的意思。注意,一定要尽可能地准确反映诗的意思。(板书:准确。学生写)
师:写好的同学自己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是否连贯。注意,一定要准确。
(学生修改)
师:让我们看看别人怎么写,对照自己的,看是否写得准确。先说第一首诗《池上》,请你来读。
生:一个小娃娃撑着一艘小艇,偷偷地采了几个莲蓬回去。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没有踪迹,浮萍就从河中央铺展开来。
师:你来评价一下她的解释,是否准确?
生:好像准确。
师:有没有要修改的?
生:没有。
师:你写的和她一样吗?读给我们听一听。
生:一个小孩子撑着一艘小艇,偷偷地采了几个白色的莲子回去。不知道怎样把船走过的踪迹藏起来,水面上的浮萍被分成了两半。
师:你和她写得不一样哎!大家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一个说“莲蓬”,一个说“白色的莲子”。
师:到底是什么呢?
生:我认为都不是,“白莲”指的是莲花。
师:有可能。说莲蓬也有可能,莲子是指的那个小小的果实,似乎不对。你们觉得他们两个谁写得更流畅一点?
生:何政顺(第二个)。
师:还有谁和他们写的不一样,内容有些出入?
生:小孩子撑着一艘小船,偷偷摸摸地采了几朵白色的莲花回去。不知道怎样将船走过的踪迹隐藏起来,浮萍被一路分开。
师:“浮萍被一路分开”比“浮萍被分成了两半”表述得更准确。我们再来看《小儿垂钓》。你的手举得很高,就由你来读一读吧。
生:头发乱乱的孩子学着大人来钓鱼,身体侧过来坐在长满莓苔的石头上,周围的草掩映着他的身子。一位路人向孩子问路,孩子不知道路又怕吓跑鱼儿就没有回答。
师:你觉得他刚才说得好不好?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生:我觉得小孩子不是不知道路。
师:很有意思!诗中有没有说不知道?
生:没有。
师:同学们再看这首诗,仔细看,诗中有没有说不知道,一定要准确。
生:没有。
师:诗中有什么?
生:借问。
师:谁借问?
生:路人。
师:路人问,对了!小孩子有没有说不知道?
生:没有。
师:那为什么刚才这位同学说不知道呢?你自己来说一说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因为孩子遥招手,不想惊到鱼儿,所以就说不知道。
师:那诗中的“不应人”是什么意思?
生:不说话,不答应。
师:那是不是不知道?
生:有可能知道,也有可能不知道。
师:是吧,我们只能说不答应,大家再看 “遥招手”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遥招手”是让路人不要大声说话,免得吓跑那些鱼。
师:不要大声说话,那孩子答应不答应他呢?
生:答应。
师:孩子没有用声音来回答,却用动作来答应了。你们“遥招手”给老师看一下。
(学生做招手的动作)
师:你们这叫摇手。诗中是“遥招手”,诗中的“遥”是(板书:遥)“遥远”的“遥”。是什么意思?
生:远远地。
师:对啊,不是你们“摇手”的“摇”(板书:摇)。那“遥招手”,是怎样的动作呢?(学生做招手的动作)
师:小孩子招手想做什么?
生:想告诉路人不要出声。
师:还要告诉他——
生:走开,不要走过来。
师:不要让他过来?
生:招手是让他过来。
师:是让他过来,但是希望他不要大声说话,对吗?
生:对!
师:大家想一想,在这之前可能还有一个动作。
(学生竖起食指放嘴边,做嘘声)
师:是这个意思吗?小孩是希望路人静静地走过来,悄悄地告诉他。明白了吗?你们写对了吗?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在河边学着钓鱼,他侧坐在一块长着苔藓的石头上,用小草遮住了自己。突然,走来了一位路人向这个小孩子问路,又向他招了招手,吓得小鱼都不敢应人了。
师:这里有没有说“小鱼不应人”呢?
生:没有,只是说“怕”。
师:看,同学们给你提了建议:不是小鱼不应人,而是怕鱼儿吓跑了。注意前面的一个“怕”字。谁不应人?
生:是小孩子不答应人,不是鱼儿。
师:看来要写准确还不容易,得注意每一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大家把自己写的内容再修改一下。记住,一定要准确。(学生再次修改)
【点评:传统的理解古诗的意思都是读读说说,往往是为理解而理解,学生很难真正地走进古诗,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写”变自由的口头表达为规范的书面表达,是更为缜密的心理活动,是与古诗进行最贴近的对话。“写准确”是为了还原古诗本来的面貌,还原古诗本有的内涵。古诗解读首要的就是准确,不仅在于字词的理解准确,还在于古诗描述场景的准确把握。诗中的“一道开”“遥招手”“不应人”等词,不仅要从字面上理解,更要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想象,以达到准确“还原”的目的。 】
三、写生动
师:通过同学们的修改,你对诗肯定有了更细致的理解。让我们来看看图,说一说这些小孩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1:很顽皮。
生2:天真。
生3:幼稚。
师:这些孩子让人感觉到很天真,很好玩,是不是?这就叫童真、童趣。(板书:童真 童趣)先看第一首,这个小娃娃有趣在哪里?
生:偷偷采了些白莲回去。
师:偷采白莲回。
生:不知道藏住自己的踪迹。
师:对啊,这就是小孩子的心态。第二首诗《小儿垂钓》中的孩子又有趣在哪里?
生:头发乱乱的。
师:农村的孩子,头发乱乱的,很好玩,很质朴。
生1:他学大人钓鱼。
生2:他用草遮挡住自己。
生3:怕鱼儿跑了所以就不答应路人。
师:我们刚才想到他有几个动作,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学生做动作:第一个动作竖食指,第二个动作招手,第三个动作耳边悄悄说话)
师:你们看到这些插图,是编书的叔叔想到的,其实未必会这样,可以是这样一幅图,也可以是这样一幅图。(出示几幅不一样的诗配画)总的来说,这两个小孩子都很有趣,刚才我们知道了诗句的含义,可是写得还不够生动。怎样描写这些孩子的动作、神态,才能将他们刚才有趣的一面展示出来呢?想一想,孩子会怎么偷采莲?神态又是怎样的?请你们继续写,想一想怎样将句子写得生动。
(学生写,教师巡视)
师:我发现写《池上》的同学遇到些困难,你能否加一些这样的语气词:“咦”“噢”“只见”“哎呀”“哈哈”,将这些语气词加在你的翻译中,我相信就更生动了。另外一组,老师没有文字给你,但给你一些图片,也许看后你就会有话可写了( 出示:QQ表情 )。
(学生修改)
师:写好了吗?请这位同学先来读一读,看看他是怎样将一些词语加上去的?哪怕是增加了一个也是进步。好,请你来读。
生:小娃开心地撑着小艇慢慢地向前进,偷偷地把几个白莲采回。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踪迹藏起来,只见浮萍丛中就有了一道船划过的记号。
师:好!他加了四个词:“开心的”“慢慢地”“只见”“一道”。很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进步。请你来读。
生:一个小娃娃撑着一艘小艇,向前慢慢地前进,偷偷地采了白色的莲子带回家去。他一路笑哈哈,不知道莲子该藏哪里去,着急得快哭出来了。浮萍就这样一道道的被小船分开。
师:哦,加了个“笑哈哈”,“莲子”有没有必要藏?这里需要改一改,他不知道藏的是船走过的踪迹。
师:我们来看看这边写《小儿垂钓》的同学们修改得怎样了。有没有人认为自己修改得很好了,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的?
生: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学大人钓鱼,侧坐着身子掩映在小草堆里。突然,远方走来一个路人问路。他慌张地让路人过来并悄悄地告诉路人,因为怕鱼儿受到惊吓不理人了,所以就没有回应。
师:前面写得好,“所以就没有回应”删去。
生: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在河边学着大人的样子钓鱼,侧坐在一块长着苔藓的石头上,用旁边的野草挡住了自己。突然走来了一位路人,向这个小孩子问路。只见小孩子先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没有和路人讲话;接着他招了招手,让路人过来,在他耳边悄悄地告诉了他。因为小孩子怕鱼儿全都被吓走了,这样就钓不到鱼了。
师:怎么样?给她掌声!这就叫进步,请坐!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就会进步一大截。学习就是通过这样的锻炼得以提高的。这就是准确、生动。
【点评:这里抓住关键的 “偷”“藏”等引导想象开去,通过富有创意的语气词和QQ表情图片出示等,改变了古诗学习只能“远远欣赏”的状态,打开了通向古诗深处的“幽径”,使诗的风貌和情趣尽显,与学生鲜活的生活更加贴近。学生思路开阔起来,描写积极起来,突破了二次修改的瓶颈。在这样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中,诗里的生活场景“活”了,学生与诗人以及主人公的对话更热烈,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活”了。】
四、写全面
师:但是这样还不够,大家再想想,这个情景会发生在这个地方?可能是这样的,也可能是那样的。(教师出示几幅不同的荷塘图)如果我们能够把当时的环境写一写,那就能更全面地展示诗中的情境。你觉得这个情境可以写在哪里?
生:在开头。
师:你觉得在哪里写?
生:结尾。
师:结尾也可以。其实,中间未尝不可。在什么地方写不重要,关键的是要写出当时的情境,这样你就能准确地理解这首诗,还能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的心情。好,尝试将周围的环境和你能想到的写进去。
(学生动笔练习。交流略)
师:刚才同学们的补充使古诗更加有情趣,更有画面感。然而,在古诗中这一切都不必说,也不需要说,或许根本就不存在,诗人留给我们的就只有二十几个字,我们只有静静去品味,才能聆听他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情感,才能渐渐地靠近他们,但是永远无法完全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只有靠近,再靠近。最后,我们再好好地品味古诗。可能当时只有那悠远的琴声相伴,让我们一起去靠近……(播放音乐)
生:《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同学们,我们只有这样静静地品、大胆地想,去感受古诗的韵味,才能学好古诗。下课!
一、 人人参与,激发学生吟诵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让学生爱读诗,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让我背”变成“我要背”呢?在教学中,我原先采用的做法是老师推荐古诗,每天早晨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到笔记本上。后来发现,这样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有的学生不抄,更不用说吟诵了。于是,我便调整了策略,采用让学生人人参与,都当小老师的方法,在黑板上开辟一小块专栏,取名“今日背诵”,每天早晨,由一名学生将他推荐的古诗抄上去。学生为能当好这一天的小老师感到高兴:有的学生为了把字写好,早早就练习写粉笔字;有的学生轮到抄写时,将小专栏设计得很漂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了,也体会到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必须尊重别人”。少数学习不自觉的学生也变得认真了,笔记本上记下了一首首古诗,并能按时背诵。
对于每天抄写的古诗,起先规定的范围是“小学生必背古诗”,然后,学生根据情况也可以适当增加,一般每天一首,但是要归类背诵。如学完描写春景的古诗《春日偶成》和《江南春》后,一段时间都要求学生积累背诵描写“春景”的古诗,依此类推,再来背诵描写“夏天、秋天、冬天”的古诗。如果学完“送别诗”,就要求学生搜集背诵“送e诗”。此外,还有“思乡诗”“爱国诗”“边塞诗”……这样,学生就要根据内容先去搜集查找,而且自己必须先了解作者,弄懂诗意,然后推荐给大家,还要给大家作简单的讲解。这样,学生通过当一次小老师,让自己得到了自主搜集处理信息和言说表达能力的锻炼,背诗的积极性更高了。
二、 课内外结合,教给学生品读的方法
古诗内涵很丰富,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学生朗读古诗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在吟诵中体味、感悟诗的韵律,领略古诗语言的音韵美;通过理解诗意,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例如:教学《池上》和《小儿垂钓》时,我抓住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是写小孩子的诗。先引导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然后,每一首诗都抓住一两个关键词进行教学。如《池上》中抓住“偷”字,《小儿垂钓》中抓住“遥招手”一词,让学生给它们换词,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体会诗人在语言上的锤炼,追求语言的艺术境界,感受古诗描写孩子的天真、活泼。最后,再次引导学生吟诵时,配上音乐,启发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仅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在想象中还能让他们体味到古诗文语言的美。
课内得法,益于课外。学生学会了品读古诗的方法,课外积累背诵起古诗来,就会有章可循。学生拿到一首古诗,首先,也会先读几遍;然后,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从而弄懂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诗句,要求学生勤于查阅工具书,或以“能者为师”,虚心求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了诗意,学生积累吟诵起来自然就想象到了诗中描绘的画面。如学生吟诵了描写小孩子的古诗《所见》《四时田园杂兴》后,交流时,学生都体会到诗中所写儿童的活泼、可爱。
三、 多种形式,展示学生读诗的成果
学生吟诵积累了大量的古诗以后,还应学会运用。因此,老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吟诵成果的活动:如组织学生自办“古诗小报”;尝试自己创作小诗;要求学生把诵读的古诗运用于自己的习作和言谈中,做到学以致用。还可以开展“咏春诗会”“赏月吟诗”等吟诵会,或者组织学生发挥想象,将古诗描绘的情景写成习作。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让学生体会到读诗的乐趣,获得了一种成就感。以学生办“古诗小报”为例,首先,老师指导学生将积累的古诗分类出成一份份小报;然后告诉他们,小报的内容不仅仅是几首古诗,还要对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作介绍,对诗句中的难点作解释,还要加上自己对古诗描绘情境的想象等。总之,这一份小报出来,要让阅读者对你小报中出现的古诗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当然,既然是小报,更应图文并茂,学生可以给古诗配上插图,用艺术字来给古诗写题目,小报更应取一个吸引人的名字。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教师示范先出示一份取名为《诗之春》的小报给学生看,学生看后,发出了啧啧的赞叹,一个个都跃跃欲试,很快全班每一个学生都编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古诗小报”。 面对一份份设计新颖、绘画精美、书写漂亮的“古诗小报”,不仅体现了学生阅读古诗的成果,更是他们创新精神、语文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的表现。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古诗小报”进行评比,不仅颁发小小的奖品,还要张贴在教室外展览。评比中,教师要特别“偏爱”那些能力平平学生的小报,有选择地表扬其可取之处,从而提高“弱小者”在竞争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吟诵古诗的信心,进行课外阅读也更自觉了。面对收获的成绩和荣誉,大家的兴趣越来越浓。很多学生这一期“古诗小报”才出完,就开始着手准备下一期小报 ,早早收集古诗资料,开动脑筋,动手设计。展示过的小报,则可以让学生装订成册,作为班级的优秀作品集。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宝塔小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通过睿智的引导来弥补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使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意境,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古诗的语言、意境、内容的美,从而润泽学生的生命,积淀文化底蕴。
一、妙导入,感知形象美
设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审美心境的第一步。教者在教学中,首先应根据诗词所表达的不同形象来设计不同的导语或情境,使学生很快与诗词所描绘的形象产生一种和谐的心向。
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告别了城市的高楼大厦,远离了城市的繁华喧嚣,今天我们将一同去感受宁静安逸的乡村生活。”随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光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而我适时配上班得瑞的轻音乐《春野》也正舒缓地流淌在整个教室中。学生屏息凝视,从那专注的眼神中看出他们已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境之中。静观片刻,我对大家说:“来到乡村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感到乡村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乡村生活非常宁静,人们自由自在地生活。”……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情境。
古诗教学中,教者应是一名出色的向导,不是简单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灌输给学生,而是巧妙地设计精美的导入引领学生主动融入诗歌的意境,领悟诗词中的形象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
二、抓“诗眼”,品味文字美
孟子说过:“观其人莫如眸子。”教学一首古诗,也应该抓住 “诗眼”,即关键的字词,要让学生明白这些词正是诗人苦心经营、寓意最深的东西,在整个诗的结构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它,即抓住了诗句中的不同凡响之处,明白了作者的新奇的立意。
如古诗《池上》的诗眼是一个“偷”字。因为这个字突出了小娃的天真无邪和纯朴可爱,童心、童真、童趣跃然纸上,也表现了诗人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那如何指导学生来理解这个“偷”字呢?在教学时,我主要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联系诗文、查字典、想象、讨论以及老师的引导等来理解的。
以下是针对这个环节的教学实录: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小娃是个小偷,在偷人家的白莲。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插图。你们看,画上的小娃像个小偷吗?
生:我看不像,他非常快乐地撑着小艇,一点都没有做“贼”的那种慌乱。
生:还有,小娃不懂得藏匿行踪,让船冲开浮萍,池面上划开一道水路。偷是不会有这么大动作的。
……
师:真是善于思考!大胆想象一下,诗人看到小娃“偷采白莲回”这一情景,会有怎样的表情?
生:他一定捻着胡须,笑眯眯地看着。嘴里还说着:“真是个调皮鬼!”
师:此时的白居易会有怎样的表情?
生:他会偷偷地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的很丰富。那么,我们的“无声老师”是如何解释这个“偷”字的呢?(学生纷纷查字典)
生:字典中的“偷”有五个意思,我认为在诗中是“瞒着人”的意思就是“偷偷地”意思。
师:小娃采莲子为什么要瞒着这些人呢?
生: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小娃年纪很小,撑小艇采莲子会掉下水,有生命危险的。
师:可是小娃实在太喜欢在风景如画的湖面上荡舟,所以只得――
生:瞒着大人们下湖!
师:可是小娃心中实在太想品尝甜美的莲籽了,所以只得――
生:瞒着大人偷采!
师: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尤 其要读出小娃的天真可爱和调皮!
上述片段,教者通过巧抓“偷”字,引导学生懂得原来这里的“偷”不是“偷东西”,而是瞒着大人“偷偷地”干自己喜欢的事!还从中悟到诗里除了小娃的偷采,还有诗人的偷看、偷乐的意蕴,可谓“一石二鸟”。
正因为抓住了古诗的诗眼,使得学生对文字的品味更隽永,更富内涵美,教学的趣味性变得更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当然,这需要我们在备课时能静心揣摩,潜心体会流淌在古诗里的文字美,努力做到吃透教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出高质量的古诗教学课。
三、巧开拓,深化意境美
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如能生动、形象、创造性地就其中的美传达出来,把学生带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使他们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达到物我交融,达到“神与物游”,就能陶冶美的情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只有走进去,跟着作者一同倾听农家院落里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而不时传来的阵阵笑声,细瞧山水道道,绿树荫荫、鲜花灼灼,才能感觉到辗转山重水复间、曲径通幽时的豁然开朗。于是,你的脑海中就浮现着“足鸡豚”“萧鼓”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的景象,这些淳朴的民风民俗把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烘托得淋漓尽致。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的古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本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热爱之情。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依靠逐字逐句的串讲和赏析,应以插图和文本构建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因此,在教学古诗《池上》和《小池》时,教师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探究。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2.整理学过的古诗。(学生)
3.1张活动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揭题,释题(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思考:“池上”是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出示课文插图投影,引导学生说出图画大意。
1.学生展示平时积累的古诗。
2.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预设:“池上”就是荷花池塘里。
3.在教师引导下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在教师指导下自由表达,说清楚有谁、在哪儿、干什么。
1.我会背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池上》的作者是(
),他是(
)朝人。
二、初读感知,自学存疑(用时:10分钟)
1.用课件在插图中插入古诗,教师配乐范读。
2.出示学习要求:
“自学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课文;二读,画出生字,记住字形;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3.指名朗读古诗,针对字音和节奏进行师生评议。
1.倾听教师范读,听准字音和节奏。
2.按照自读要求学习:出声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默读,圈画生字,识记字形;轻声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3.我能读古诗并用“/”画出节奏。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三、再读感悟,识字解意(用时:14分钟)
1.指导学生结合图画理解诗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交流。相机点拨学生自学中发现的疑难问题。
2.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自读每句诗,结合画面,小组交流讨论诗意,教师随机进行点拨。
(2)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浮、迹、萍、踪”四个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结合图画理解诗意。小组内交流、自学。
2.与老师交流、探讨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1)在教师指导下交流诗意。
(2)在教师指导下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4.我能给生字找家。(连一连)
(3)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体会:①“偷”字的精妙。
②“不解藏踪迹”一句的传神。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交流思辨中理解:
①一个“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娃的天真、可爱。
②“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了小娃顽皮、纯真的情态。
3.听教师范读,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我会选。
(1)本诗中最能表现小孩儿调皮的是“______”字。
A.撑
B.偷
C.采
(2)诗中最传神的一句是“______”,写尽了小娃顽皮、纯真的情态。
A.偷采白莲回
B.不解藏踪迹
四、品读古诗,熟读成诵(用时:5分钟)
1.指导朗读。
2.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讨论:借助插图,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1.自己练习读——汇报读——评读——练读。
2.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
3.交流创编古诗的方法:
(1)补充小娃的心情和想法。
(2)抓住画面展开想象。
6.我能读古诗编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首、采”两个字,请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占格情况。
2.教师范写“首”。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集体评价书写情况。
5.组织学生二次练写。
6.指导“采”的写法。
1.请学生先自由观察,然后全班交流。
2.学生认真观察每笔的行笔方法,伸出食指与老师一起书空。
3.学生描红,独立仿写一个“首”。
4.说说你觉得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哪里值得你学习。
5.根据刚才的点评情况,练习再写3个“首”,争取做到比刚才写得还要好。
6.练习写“采”。
采
首
7.我能把字写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
1.复习巩固:教师引导背诵古诗《池上》。
2.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3.板书课文题目并引导学生理解题目。
4.引导学生简单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1.齐背古诗《池上》。
2.欣赏图片,产生学诗的兴趣。
3.齐读课文题目。知道“小池”就是小池塘,这里指小荷花池。
4.了解作者生平和古诗创作背景。
8.我会填。
(1)“小池”的意思是(
),这里指(
)。
(2)《小池》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
二、指导看图,初读古诗(用时:10分钟)
1.播放《小池》动画,引导学生交流:从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边自读边思考: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
3.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泉”“流”“爱”“柔”“荷”“露”“角”。
4.指导全班齐读。
1.观看动画,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画面。
2.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3.试读生字,纠正字音。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4.齐读古诗。
9.我知道。
(1)这首诗通过对小池中的(
)、树荫、(
)、蜻蜓的描写,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2)“露”有两个音,在这里读( )。
(3)“柔”是(
)结构的字,读(
)。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习诗的第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第一、二句。
(2)引导学生结合画面简单理解第一、二句诗。
(3)播放课件,老师配乐范读。
(4)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2.指导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1)出示课件,教师范读古诗。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古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池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3.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精当。
(1)这首诗中你最欣赏哪个词?
(2)这首诗中你最欣赏哪句话?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整首古诗。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诗的第一、二句。
(1)读诗的第一、二句。
(2)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理解诗的第一、二句。
(3)在教师指导下读诗句。
(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1)看课件,听老师范读古诗。
(2)学生带着问题读古诗并汇报: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的池塘。因为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学生融情想象。
3.在教师指导下品味:
(1)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2)诗的第三、四句。虽然荷叶初露的小角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渺小,但是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也可以看做是年轻人,
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他)们的角色。
4.带着欣赏和惊喜的心情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10.我最棒。
(1)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池塘。因为夏季才有(
)和(
),而(
)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2)一个“(
)”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
)”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11.用“____”画出这首诗中的经典诗句。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背诵古诗,总结全诗(用时:6分钟)
1.组织全班比赛背。
2.引导学生说说: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池的样子。
1.自己背,小组内互背,汇报背。
2.自由表达,说出喜欢的缘由。
3.在本子上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小池。
12.我是小画家。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小池。
五、指导书写(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无、爱、角、树、尖”五个字,请学生认真观察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占格情况。
2.教师范写“爱”。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集体评价书写情况。
5.组织学生二次练写。
6.指导“角”的写法同上。
7.指导自由练写其他三个字。
1.先自由观察,然后全班交流。
2.认真观察每笔的行笔方法,伸出食指与老师一起书空。
3.描红,独立仿写“爱”。
4.说说你觉得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哪里值得你学习。
5.根据刚才的点评情况,练习再写3个“爱”,争取做到比刚才写得还要好。
6.练习写“角”。
7.自由练写其他三个字。
13.我能把字写漂亮。
爱
角
13 荷叶圆圆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荷叶圆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因此本课的设计在突显自主性的同时,体现了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读文、写字。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犹如牙牙学语一样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同时展示他们熟悉的生活物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再运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从而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2.水珠、蜻蜓、青蛙、小鱼儿的图片。(教师)
3.熟读课文,预习生字词。(学生)
4.1张活动卡片。(教师)
h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由图入文,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配乐的荷叶美景画面。
指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荷叶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荷叶的样子。
3.揭示课文题目。
1.学生观看课件,欣赏美丽的荷花池。
预设:
荷叶圆圆的。
荷叶绿绿的。
荷叶大大的。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朗读。
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1.填一填。
(
)的荷叶。
(
)的荷叶。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并检查自学情况。
教师检查:看你们读得这么认真,几片圆圆的荷叶急着要跟你们交朋友了!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生字新词。
(1)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2)去拼音读后齐读。
2.读准下面的词语。
水珠 摇篮 躺着 亮晶晶
展开 翅膀 透明 停机坪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有4个小伙伴愿意和荷叶交朋友,你能找出他们吗?边读边用圆圈圈出小伙伴的名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2.在教师指导下朗读课文,要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高兴的心情。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话。
四、研读第2自然段(用时:8分钟)
1.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句话,并做动作。
(2)(出示摇篮图)想一想躺在摇篮里的感觉。
(3)指导表达:小水珠躺在摇篮里会对谁说些什么?
(4)请学生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练读这段话。
3.指导学生背诵。
1.读第2自然段,正音、评价。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
(1)在教师指导下边做眨眼睛的动作边朗读课文。
(2)想象一下躺在摇篮里的感觉,读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快乐、舒服的心情。
(3)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预设:小水珠会对荷叶说:“谢谢您,荷叶妈妈,躺在您的怀里好舒服啊!”
(4)带动作、加表情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
3.自由练背,全班配上动作齐背。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荷叶是小水珠的(
)。
5.照样子说词语。
亮晶晶(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回归整体,巩固字词(用时:7分钟)
1.指导学生再次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2.指导学生写字。
(1)指导观察“朵、机”,提示这两个字哪里最容易写错。
(2)教师范写,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3)讲评作业。
(4)让学生同桌互评。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在教师指导下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找出易错的笔画。
(2)观察教师范写,注意易错处。
(3)展览作品。
(4)同桌互评。
6.按笔顺写字。
朵: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4分钟)
1.指导认读词语。
2.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做一做动作。
1.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展开、摇头、停下。
2.看词语,做动作:展开、摇头、停下。
7.根据词语做动作。
展开双臂
摇头朗诵
二、朗读理解(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
(2)再读思考: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3)想象一下:小蜻蜓会对荷叶说什么?
2.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1.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
(1)个人读,齐读,表演读。
(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读第4自然段。
(1)自己读,听教师范读,齐读。
(2)默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荷叶是小蜻蜓的(
)。
荷叶是小青蛙的(
)。
荷叶是小鱼儿的(
)。
(3)引导学生想象小青蛙和荷叶的对话。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3)预设:
小青蛙对荷叶说:“荷叶妈妈您真好,我天天给您唱歌好吗?”荷叶笑着说:“好啊,孩子,你的歌声很优美,欢迎你每天到这里做客。”
3.在教师指导下读第5自然段,读出小鱼儿开心的心情。
9.照样子说词语。
很美很美
很(
)很(
)
很(
)很(
)
很(
)很(
)
很(
)很(
)
很(
)很(
)
三、拓展活动(用时:11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那在你的眼里,荷叶是谁的什么呢?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背诵。
1.发挥想象,在小组内自由说一说荷叶是谁的什么。
预设:
荷叶是露珠的滑梯。
荷叶是小虾的雨伞。
2.看教师的板书试着背诵全文。
10.发挥想象写一写。
荷叶是(
)的( )。
14 要下雨了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要下雨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图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突破重点和难点时,通过语言描绘及提问、启发、点拨,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2.小动物头饰。(教师)
3.生字卡片。(学生)
4.1个活动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用时:3分钟)
1.教师提问,引发思考:夏天的时候,下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引出课文题目。
3.板书“下雨了”,引导学生发现“下雨了”与“要下雨了”的不同。
1.自由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齐读课文题目。
3.同桌讨论二者之间的区别:“要下雨了”是说现在还没下雨,“下雨了”是说已经下雨了。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充分读书,整体感知(用时:17分钟)
1.引导学生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并做上记号。
3.指导汇报交流: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4.指导学习生字。
5.指导学习多音字“空”。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在出现的小动物——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的名称旁做上记号。
3.集体汇报。
4.读准“腰、坡、沉、伸、潮、湿、呢、空、闷、消、息、搬、响”。
5.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6.根据“空”的不同读音组词语。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空
3.读准下面的词语。
弯腰 山坡 阴沉沉
潮湿 消息 响声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复习生字。
(2)引读第2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读出疑问的语气。
(3)先指名读第3自然段,然后教师逐句引读。
1.(1)练习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
(2)看图,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3)朗读第3自然段。
(4)读出燕子着急的语气。
4.小白兔在山坡上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燕子为什么飞得那么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习第4~6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小燕子的话,半信半疑,这个问句该怎么读呢?
(2)读读第4~6自然段,思考: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放手学习第7~9自然段。
(1)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复习生字词。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消息”一词,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2.(1)讨论得出结论:小白兔不确定是否会下雨。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
(2)带着问题自己读读第4~6自然段,然后汇报:他看到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
(3)戴头饰分角色朗读第4~6自然段。
3.自主学习第7~9自然段。
(1)讨论,“连忙”可以换成“立刻、马上、赶紧”等。
(2)汇报朗读。
(3)理解“消息”一词。
(4)想象说话,演一演。
6.小鱼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呢?
__________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8自然段,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2.教师指名分角色朗读。
1.先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
7.朗读课文。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内化语言(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口头填空。
2.指导练习朗读第9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真的下起来了?朗读指导,读出雨下得很大。
3.引导看图复述课文。
1.按照课文内容口头回答。
(1)要下雨了,燕子(低飞捉虫)。
(2)要下雨了,小鱼(游出水面透气)。
(3)要下雨了,蚂蚁(忙着搬东西)。
(4)要下雨了,天气(很闷)。
2.读课文,寻找关键词“哗,哗,哗”。
3.练习复述,给插图配音,举行配音比赛,评选最佳配音演员。
8.照样子说说表示声音的词语。
轰隆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延伸,练习背诵(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们知道下雨前还会有什么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索:同学们,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天要晴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去读课外书,找一找答案。
3.引导学生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组内讨论,集体汇报。
预设:下雨前的现象还有蜻蜓低飞,蛇爬出洞,蚊子成群等。
2.产生兴趣,课外去查询资料。
3.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9.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下雨前生活中会出现的现象。
三、指导识字、写字(用时:17分钟)
1.指导识字。
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
2.指导写字,注意口字旁的写法。(教师范写)
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红、临写。
4.引导学生用“直”“边”进行扩词练习,鼓励学生积累词汇。
1.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生字的,再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某个生字的。
2.看教师范写,观察运笔,掌握笔顺。“吗、吧、呀、呢、加”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观察好各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描红、临写。
4.扩词练习,积累词汇。
10.写出带有口字旁的生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照笔顺规则写字。
一、品味
“品味”是指在学习古诗词时,紧扣关键词或关键句,引导学生细细地咀嚼、品味,从而把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次。方式有:
1.在比较中欣赏
语言运用的好坏在比较中能得到最直观的展现。比较是一种教法,也是一种学法。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方式咀嚼、品味,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绝美之境。
《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本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诗人王安石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再加上“春风”“江南岸”的配合和王安石炼字改字的故事,使得这个“绿”生动传神,放出异彩。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绿”的精彩。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明白诗人对“绿”的千锤百炼。然后让学生把“到”“过”、“入”一个一个地放到诗句中读读,体会这些字和“绿”字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学生通过比较,认为使用“到”字只是说明春风来了而已,体现不出春风吹来的动感以及春天来了时大地上颜色的变化。使用“过”字,只是让人觉得春风一吹而过,什么痕迹也没留下,而“绿”字则让人联想到江南春天到来时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有花红柳绿的缤纷色彩,有鸟儿虫儿的悦耳声音,还有小朋友放风筝的愉快身影等等,到处欣欣向荣,给人特别强烈的美的感受。这样的比较,学生充分欣赏到“绿”字所蕴含的画面和意境,也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在表演中体会
“从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小学生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许多古诗词所描写的叙事场面,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再现当时情景,更好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
《送元二使安西》(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王维别具匠心地选取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劝酒,表达了对朋友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诗中的“劝”“更”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这对好朋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在教学中,我把表演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朋友间的真挚的爱。我先是让学生读王维的临别赠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接着提问“都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两行诗的‘画’在哪里呢?”学生有的抓住关键词“更”,“劝”,有的联系课文插图,有的从整句诗入手,想象王维和元二离别的画面。然后,我把自己装扮成元二,对一个学生说:“现在,我就是那即将远行的元二,你是特意从长安赶来送别的王维,我们在渭城的客舍里依依惜别,我们已经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了,你又一次举杯,对我说:――”学生进入角色,这样接话:“元二啊,请你再喝一杯酒吧,你这一去可不知什么时候再回来,我会想你的。”我学着元二的口吻感激地说:“谢谢你,王维!你不远千里从长安赶来为我送行,我真的很感动。你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最后,我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个扮演王维,另一个扮演元二,再现他们依依惜别的场景。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把文字符号化成情感符号,将叙述转化成有生命体验的联想或想象,对诗境的理解更加丰富了,更身临其境地体会朋友间真挚的感情。
二、整合
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忽略了文本之间必要的或可能的纵横联系,以及与语文学科以外的学科资源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了对文本的整合,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增大课堂容量,力求通过集约化的方式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1.同主题作品的整合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以改变传统的“逐首教学”的模式,凝聚主题,使学生在整体中学习。
比如,人教版语文第十册选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题材的诗词表现同一个主题――多彩的童年生活。在教学时,我是这样整合的:首先,在导入新课时,出示一组古诗让学生口头填空:儿童急走追黄碟,
。牧童骑黄牛, 。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这个填空有意识地将部分表现儿童生活的古诗整合在一起,让学生管中窥豹,明白许多诗人都以“童年”为主题写诗,意在唤醒学生对童年生活的遐想,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其次,把《牧童》《舟过安仁》这两首都是表现儿童生活的古诗整合在一个课时教学,抓住“卧月”“张伞”这两个含有丰富童趣的意象,通过“比一比”(课文的两幅插图分别画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想一想”(晚归的牧童静静地躺在洒满月光的青草地上,他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还会想到什么呢?江平岸阔,船随水流,两个调皮的张伞孩子会说些什么?);“读一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趣。最后以白居易的《池上》,拓展文本,让学生自主体会《池上》的童趣并背诵,课后还可以积累更多的同主题的诗词。这样的整合既是对《牧童》《舟过安仁》这两首古诗作相同主题的补充,也是传统文化的小小展示,使得这两首古诗的教学成为一座桥梁,连接着同主题的诗词,也成为一扇打开的大门,引领着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无边知识。
2.不同学科间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古诗词的课堂可与音乐学科整合,比如,名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的时候,整节课至少有15分钟是有音乐相伴的,当学生朗读的时候,背景音乐是《琵琶行》,当学生写片断的时候背景音乐是《一个陌生男人的来信》。我喜欢将古诗教学和美术学科整合,因为,古诗词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情感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古诗词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古诗词和美术的整合,能将诗词中的“形象”化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比如,我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就在板书的设计上和“青青草”的品味上与美术进行整合。这首词的第一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就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田园风景图,学生在品读诗句时,一下子被这句话吸引了,我顺势引导“你们在这句话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结合学生的理解,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出了长长的溪流、盛开的荷花、低矮的茅草屋、葱绿的小草等。在画小草的时候,我特意把“青草”画得很少很淡,然后让学生结合词中语句对简笔画进行评价,学生利用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品味了“青草”和“青青草”的不同。接下来,我一边引导学生品读诗词,一边把关键词“锄豆”“织鸡笼”“卧剥莲蓬”“相媚好”散落在这田园山水画的相应角落,最后一个大大的“醉”字叠加在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上。将诗和画巧妙融合,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既品味了语言,又强化了词的意境,还留给学生美的享受,真是一举多得。
三、练写
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语言,练习表达,古诗词教学中这一教学目标同样不容忽视。古诗词语言精炼,而且言语空间极大,我们要善于寻找合适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会表达。
1.练于相同的句式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让学生模仿古诗词中那些具有形式感的句子,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十分有益。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为了表现孩童们的勤劳、孝顺、可爱,作者选取了“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这几个场景,这三句话意思很浅显,学生一读就懂,但是这三句话的句式十分相似,这正是学生学习表达的好机会。于是,我从“大儿锄豆溪东”,抽离出句式“大儿 ;”从“中儿正织鸡笼”,抽离出句式“中儿正 ;”让学生模仿填词。学生兴趣很浓,他们以句式为依托,联系文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放飞思维,许多生活场景纷纷涌现,“大儿种瓜溪东,中儿正喂鸡食”“大儿插秧稻田,中儿欢扫院子”“大儿浇水果园,中儿勤读诗书”等童言稚语更是生动有趣。
2.练于诗句的留白处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很多诗词都讲究“留白”的艺术,这些留白处正是训练学生练笔的好机会。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粹,它们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对小学生的人文教育、语言文字学习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极大的熏陶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来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人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起点,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手段。
一、当前古诗文朗读的现状
古诗言简义丰,加上汉语言文学经过了几千年的变迁,很多东西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已相去甚远,因而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课堂的讲解分析,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激发他们对古诗文的热爱,也无法使他们沉浸于古人精心营造的情境中。小学生在朗读古诗文时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就是拖腔唱调,敷衍了事,好不容易挤出点感情来,自己也不自信,致使许多表面看来轰轰烈烈的经典诵读活动,实际上学生的朗读水平依旧搁置浅滩,难以起航。
二、古诗文朗读教学中的注意点
1.明确古诗文的基调
现代汉语对诗歌的解释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此,朗读古诗文一定要了解作者的感情基调、写作的历史背景,充分品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比如,朗读王安石的《元日》,要感受新年元日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以及作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朗读林升的《题临安邸》,则要感受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醉生梦死的不满与谴责。朗读孟郊的《游子吟》,要了解诗人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饱尝世态炎凉,因此更加觉得亲情之可贵的情感。朗读古诗, 如果能把文字人物化或情境化, 就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读出内涵。
2.把握古诗文的节奏
我们知道,古诗文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因此读来朗朗上口。现在我们朗读古诗,基本上是以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为依据的。在初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停顿,把握节奏,不读破句。怎样处理朗读时的节奏呢?应该顾及古诗文的内容、字词的协调,这样有利于对古诗文的理解。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该诗的格律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者结合,构成了诗文的节奏美,使古诗读起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教师应通过细心的指导,使学生读出正确的停顿,使古诗产生节奏美、音律美,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意趣、情境。
3.分辨古诗文的重音
所谓重音,是指一个句子中表明主要意思的词或短语,朗读时需要重读。“朗读时要注意整个句子甚至整首诗音节间的顺畅过渡,达到和谐,既能让人听出所强调的词语,又予人悦耳动听的美感。”我们应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关键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恰当地运用重音,更能突出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如陆游的《示儿》,其中的“但悲”这一转折词把诗句的一、二两行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虽然知道人死了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但是他还是牵挂着祖国的统一大业,心中涌动着强烈的悲伤之情。诗的最后一句,“无忘”也应读重音,表现至死不渝的情怀。适当加强音量,才能使全诗中作者那种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精神得到再现。
三、古诗文朗读教学的方法
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引导。除了要给学生讲清朗读古诗文的注意点外,还要根据不同古诗的特点,运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入情入境。
1.画一画,增加朗读的画面美
不少古诗文本身就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那诗情画意的境界在简练的字里行间跳动着。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初步理解了古诗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诗里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自己把这首诗用一幅生动的画画下来,你会怎么画?于是,学生们拿起各自的水彩笔开心地“涂鸦”起来,用自己的理解展现出了画面的魅力。接着朗读时,每个人的头脑中都不由自主地展开了美丽的画卷,古诗的美也在朗读中得到了烘托。这样,学生就能变诗境为“我境”,变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活动,全方位地沉浸到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其人其事都似乎亲自体验了一番。
2.唱一唱,提高朗读的音乐美
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有助于排除外界干扰,开发右脑,提高记忆力,会让学生的背诵能力大大提升。从源头上讲,诗和音乐是相通的。直至今日,诗依然保持着音乐的性质,所以人们又把诗叫诗歌。虽然我们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吟唱诗歌的,但我们也可以尝试着用当今的方式来进行吟唱。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词很长,学生初读起来就比较费事,要达到有美感就更难了。初步介绍了词的写作背景后,我在课堂上播放了歌曲《水调歌头》,悠远绵长的旋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唱两遍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居然都会背诵、吟唱了,似乎他们走近了词人的内心,感受到了那种孤独寂寞,朗读时他们也能迅速把握整首词的韵律,豁达时高昂,孤独时低沉。
3.想一想,平添朗读的内涵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诗文也一样,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感受、体会,通过想象补充出更为深远的意境。比如白居易的《池上》,全诗描写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整件事学生比较容易弄清楚,但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的角度来说,显然还不够。我们可以提示学生去找最能反映小娃可爱的字。学生很快便能发现是“偷”字。接着,我们可以从“偷”字做文章:小娃什么样子?什么表情?“偷”的时候他有什么动作?“偷”到之后又是什么心情?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已经与诗中的小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心理学认为,这种共鸣能产生良好的正情绪,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记忆获得增强,达到感知知识的最佳状态,有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内在潜能,更会令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一个“偷”字的诠释“点亮”了整首诗,也“点亮”了学生的眼睛,学生会把这种理解自觉主动地转移到朗读中,让“偷”字读来更天真无邪。
4.评一评,激起朗读的兴趣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真正喜爱古诗文,激发朗读的兴趣,真正感受到古诗文的美,具有激励意义的评价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采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每天课前五分钟让两名学生进行古诗文配乐朗诵。朗诵后可以学生评、教师评,可以自己评价。评价的角度也可以不同,有亮点可以表扬,有进步可以夸赞,并指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奖项设置也可以丰富多彩:“最具节奏美小诗人”“最佳风采小诗人”“最佳表演小诗人”“朗诵之星”……通过评价,可以训练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引导学生注意字正腔圆、流畅自如,依据作品内容调整语速、语调和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手势表演。这样积极的活动评价,既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经典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由于诗歌的不确定性,在遇到相关题目的时候,每一次都需要学生调动新的知识储备,所以很多同学面对这种题型往往高度紧张,手足无措。许多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更是视它如洪水猛兽,得分率一直不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难题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读懂诗意
诗歌通常是用简练含蓄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实的内容传达多变的情感。学生如果读不懂诗歌,就不能正确判断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模棱两可,难以下笔甚至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所以,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内容是做诗歌鉴赏的基础
首先把握全面信息。诗歌鉴赏从题目、注释到内容都需要认真对待。,古诗词鉴赏。有的诗歌的题目就交代了内容,如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赏析题是王昌龄的《送魏二》。有的诗歌附有注释,或是对写作背景的说明,或是对诗歌中典故的解释。2010全国卷《咏素蝶》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这里就是背景及作者的为人的介绍,对做题很有帮助,读题时就不能走马观花。
其次打破思维定势。学生从小学到现在接触过许多诗歌,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诗人的身世遭遇,诗歌风格,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这些已有的基础知识对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样的景物,因诗人所处的时代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古诗词鉴赏。如在赏析曾巩的《咏柳》时,作者是借对柳树形象的刻画来讽刺那些得志猖狂的小人。然而不少同学竟认为是在赞美柳树。问及原因才知是受学过的贺知章的《咏柳》影响,显然这里学生过去的经验产生了消极作用。同一个作者的诗歌风格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远,鉴赏时要就诗歌本身来分析。
再次掌握文言知识。由于诗歌是用文言写就的,篇幅短小,讲究格律或是突出强调作者的情感等原因,就常常打破我们在生活中或其他文体里所使用的常规语言的束缚,出现倒装、省略或改变词性等现象。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应调动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以便准确理解诗歌含义。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古诗词鉴赏。“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将“寺”和“桥”提到句首以突出强调作者的怜爱之情。
二、掌握相关术语
正如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诗歌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考试说明上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如修辞方法类的比喻、借代、拟人、象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结构技巧类的过渡、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类的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思想感情类的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掌握术语,这样在答题时才有针对性。
三、讲究答题技巧
仔细审查历年高考的考查题型,可以发现诗歌鉴赏中的规律,应适时总结,及时点拨,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答题的有效性。如在诗歌鉴赏中的景物类题型作答,就有必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首先就要定位于景物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上,其次才落实在具体的诗歌解读中,这样子的思考类似于数学教学中的公式法解题,这种定位思考有助于学生的解题,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而由于古人的含蓄,情感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的。以鉴赏景物类诗为例,一是诗歌写了怎样的情景,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知晓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情景并指出其特点,当然,这里的再现不等于翻译;二是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先对情景的简述然后回答作者的情感。
四、规范答题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以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受。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表达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其一,要掌握“问点”,有的放矢。,古诗词鉴赏。即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以《雨后池上》为例,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在答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哪些内容是动,哪些是静;二是“静”和“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有的学生只说一、二句写静景,三、四句写动景。既无具体内容又无二者关系,这就不能满足答题要求了。
其二,要逐点表述、层次分明。答题时常常是总说(概括)+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或具体说明(举例分析)+总说(概括)。最好运用一、二、三点回答,显得条理清晰。语句简明完整,回答问题所用的语言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意思完整,切忌嗦、词不达意。
诗歌鉴赏一般都应该遵循这样一个思路: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简言之,就是“因文识象,由象悟道”。语言是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基础,因此,“炼字”的艺术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鉴赏诗歌“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呢?
一、从词语的特殊用法入手
古诗句中的一些词语的用法较为特殊,了解其用法,对于我们理解句意乃至体会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白在《听蜀僧弹琴》一诗中写道:“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要理解这个“洗”字的妙处,首先就要弄清其用法。在用法上它有被动意义,亦即“流水洗客心”之意。“洗”字与“客心”搭配就充分表现出了音乐涤荡胸中世俗杂念的巨大感染力量,与“流水”搭配又暗取“高山流水”的典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与蜀僧的深情厚谊。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先用“过”、“到”、“满”等字,这些词语都是以极普通的用法表现极普通的意思,而改用一个带有使动用法的“绿”字,用来支配“江南岸”,不仅写出了江南大地由枯变绿的过程,更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将江南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出来了。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
从描写对象入手,就是体会诗人在“炼字”时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
清代戏剧家李渔说:“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炼得极好的字,往往能抓住特征表现景物。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又如,杜甫在《旅夜抒怀》中这样描写所看到的景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人为何要用“垂”、“涌”二字来描述星和月呢?原来诗人抓住了“平野阔”这个特点。在此前提下,用此二字才符合视觉规律:仰望天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就像往下掉的样子,故用一“垂”字;平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出一般,故用一“涌”字;而“涌”又带有一种强烈的动感,不是从江水中浮起,而是“涌”起,又因诗人抓住了江水澎湃、激荡的特点。也许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诗句中,为什么说日月星辰出没于江海之中了。
三、从情感入手
从情感入手,就是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
好的诗词往往能赋予景物以情趣、情感。只要我们驰骋想象,就能领悟到其中的诗意,这个想象的空间,即诗意的空间。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其中后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一个“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而一个“近”字则赋予了景物以感情。诗人为何不说江清“人近月”,而说“月近人”呢?当然,除了要符合音韵、格律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因为“日暮客愁新”,所以,月亮成了一个能理解诗人痛苦和愁情的伴侣,它要主动靠拢来陪伴、安慰漂泊流浪之人。
张先的《天仙子》中有“沙上并禽池上冥,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之句,王国维评价这首词时说,“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因为这个“弄”字,能引发人的联想,“花弄影”,那又是什么弄花呢?这个“弄”字,把“影”这种死景写活了,这就是化静为动。这个“弄”字,含有“嬉戏”、“”之意,又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情趣。
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月亮不是意象,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是意象,因为此时的明月已经是能理解思念之痛苦,并能传递祝福的人性化了的使者;不是意象,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是意象,因为它是诗人宁静、淡泊的人生诗意追求的象征;杜牧眼里的“枫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和莺莺眼中的“枫叶”(《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不同;同是杜甫笔下的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饱含了诗人的血泪,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花”则透出诗人获得暂时宁静与幸福后的喜悦。
四、从表达效果入手
从表达效果入手,就是要体会诗词中“炼字”所创造的意境之和谐美。
和谐是美学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基本精神。诗歌讲究音韵的和谐和气韵的饱满。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然而,只有“直”字方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方能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
相传,北宋文学家坡曾和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则欣然念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试想,如果是“八月秋高风怒号”,细柳梅花则不堪一击,只能是败柳残花。其实,这个“扶”和“失”字,好在不仅抓住了景物特征,而且从根本上说,创造了一种和谐朦胧的美妙的意境。
一、建立共同体: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动
要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我认为建立“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学习共同体”由座位相邻的4~5名学生组成,以尊重个体差异与合作探究为基本特征,它能让学生形成以倾听他人心声为基础的相互学习关系。学生能够在“学习共同体”中自主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各自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提问,敢于就探究的内容展开交流,在交流互动中提升知识水平,促进学习进步。
教学《 望洞庭 》这首诗时,我在学生自学诗歌后布置练习:“你从哪些景物中感受到洞庭湖的美?请选择一两种景物,说说感受。”这个练习在各“学习共同体”内开展,学生在谈到洞庭湖的美时感受各异。
生1:我觉得洞庭湖的美在于有皎洁的月亮高挂在空中。
生2:洞庭湖的美在于柔和的月光洒在湖面上。
生3:美在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生4:我觉得美在水平如镜、波光粼粼。
生5:清澈的洞庭湖水和柔和的秋月就这样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平静的湖面朦朦胧胧,多么和谐宁静啊!
……
在“学习共同体”中,他们互相合作,分享知识、分享资源,各自的学习需要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如果学生把自己在“学习共同体”内的收获拿到课堂汇报时,教师要接纳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尊重和认可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成果。
二、学会倾听:让课堂充满灵性
学习是什么?学习是一种倾听与对话。教师的耐心倾听是唤起学生自主意识、积极投入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新课程核心理念的真正体现。教师要倾听学生回答的问题,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给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放飞的机会,这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才是充满灵性的课堂。
在教学《 争论的故事 》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兄弟俩的争论,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① 自主学习。读读第三自然段中兄弟俩的对话,把人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读出来。② 小组合作。把对话部分读给组内同学听听,一边读一边演一演兄弟俩争论的情景。在小组汇报朗读后,我引导学生倾听同学之间的对话:“你们听出来了吗?兄弟俩为什么争论呢?”“兄弟俩因想法不一致而争论。”“请分别说出兄弟俩各自的理由,并说说刚才我们的同学读得怎么样。”学生通过互相倾听互相学习,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接着我引导学生想象兄弟俩争论时的样子,如兄弟俩面红耳赤、怒目圆瞪、唾沫横飞……有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朗读时就变得有声有色,从而把兄弟俩争论的激烈情况表现出来了。通过师生对话,再现争论情景,最后学生都充分理解了“争论不休”的意思。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倾听,学会从别人的回答中开拓思路,从而让自己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感悟、去体会文本。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教师要通过倾听学生的回答,明白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能及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进行点拨,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把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向深入。
三、学会探究: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现实的复制,也不是先验形式对现实的强加;相反,它是两者之间的中介—— 一种通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促成的构建(或再建)。皮亚杰强调再构和转化,通过经验的不断再构,促进人的发展。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因而教师和学生是探究伙伴。只有使教学转变为知识创造的过程,每一个学生的自由个性才可能获得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这一理论,我在教学古诗《 池上 》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反复读这首诗,思考并回答:“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学生反复诵读之后,脑海中会出现小娃可爱的形象。在小组交流汇报时,有学生从“偷采白莲”中感受到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这时,我通过追问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小娃‘偷采白莲’,还能让人觉得可爱呢?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是怎样的?小娃偷采白莲时是怎样的情景?”这些问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诗歌,从而挖掘出文本的内涵。有学生从“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中感受到小娃的天真。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小娃知道自己偷采白莲被发现了吗?小娃已被别人发现,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如果你是大人,你会责怪小娃吗?为什么?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小娃的天真可爱吗?”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汇报交流,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就能对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能唤醒学生求知探究的冲动。通过问题和干扰的刺激,学生的结构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同化和顺应,将组合起来产生的变化,转化为新的更为复杂的结构。在这个结构“自动调节”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丰富的创造潜能。
四、创设难题: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度拓展
要让语文课堂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就要创设难题,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度拓展。“学习共同体”能帮助学生学习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它能帮助学生冲刺与挑战“高水准”的难题。在冲刺和挑战难题的过程中,大家“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倾听互相帮助,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教师应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教学古诗《 游园不值 》时,学生在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后,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有挑战性的问题:① 反复读这首诗,首先思考诗人“小扣柴扉”却“久不开”的原因;接着,发挥想象,假如推开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② 小组讨论:你从诗中读懂了作者哪些心理变化?
学生自主学习后,给出了答案:
生:可能是主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了。
生:因为主人在睡觉,他睡得正香呢,所以没有听见敲门声。
……
师:大家的想象可真丰富。再进一步想象,假如推开柴门,满园会是怎样的春色?
生:我看到园子里各种各样的鲜花争奇斗艳。
生:园子里还有一个池塘,池面上有几只小鸭在自由自在地玩耍。
生:靠着墙边的地方,长着那株高大的红杏。
生:枝头上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生:春意盎然。
生:春光烂漫。
……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下面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齐读一读吧。
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发言都是在表达自己的发现,这些发言体现了他们思考的轨迹。有了“学习共同体”,学生的发言就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是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吸纳别的同学的意见后产生的。教师不断在课文的关键处、疑难处提问,不断设置思维障碍,就能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对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批判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向更高层次提升。
中古文人诗兴起以后,由于对诗歌特质的理解的偏差,出现一种语意繁复的壅塞现象,妨害纯净的诗境的形成。从南朝至唐对此现象的清除过程,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为高度自觉的艺术创造的过程。以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为特色的盛唐诗歌便以此为前提而产生。
【关键词】 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壅塞现象/诗境的构成/创作与阅读
南朝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意义,近些年来逐渐得到较多的肯定。在追求“新变”的时代风尚下,南朝诗人作出了各格各样的尝试,从而为诗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其成败得失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成为唐诗在艺术上的大幅跃升的基础。但由于将唐诗的成就放在与南朝诗歌相对立的地位上加以描述的态度由来已久,迄今对自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发展具体过程的研究并不能说是充分的。本文即试图就其中的一个问题稍作探讨。
一
关于本文的论题,首先想提出两个有趣的例子。
一是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此篇《艺文类聚》所录为如下六句:
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峰峦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这实际是类书中常见的片断摘录,但明人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归》却作为完篇来看,并对其篇制短小的特点大加赞赏。对此,同时代的周婴在其《卮林》卷七“诠钟”一节中给予了辛辣的讥刺:
《诗归》载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云……。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又云:如此大题目,肯作三韵,立想不善。诠曰:江淹《杂体诗》注(按指《文选》注)引谢《登庐山诗》曰: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盖即是篇发端也。不经昭明所选,代久篇残,何知“霜雪”后更无数十句乎?耳目难遍,胸臆易生,亦论古今之一大病也。又康乐游览诗绝无寂寥数语者,读其集自得之。[1]
此篇残文,《北堂书钞》尚另存“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二句,在“积峡”句前。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录,即是以上几个部分的合并。
钟、谭所论,从学问上说固未免轻率荒疏,但就诗歌鉴赏而言,人们或许不难发现:他们误认作完篇的片断,确实可以视为一首不错的短诗;尤其是,如将现存的另六句加在前面,诗不是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糟了。如周婴所说为“是篇发端”的四句,只是作者对其游览经历的一个交代,实无诗意可言。
另一例是东晋释子帛道猷的《陵峰采药》诗,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五《道壹传》所录如下: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的也就是这一种。其实据宋孔延之的《会稽掇英总集》和张淏的《会稽续志》,这诗后面还有四句:
开此无事迹,以待竦俗宾。长啸自林际,归此保天真。
而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是道猷栖居之处,在今浙江新昌)中提及这首诗,却仅有四句: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又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所载与之相同,唯“千里”作“十里”。明杨慎《丹铅总录》评述说:“此四句古今绝唱也,有石刻在沃洲岩。按《弘明集》亦载此诗,本八句,其后四句不称(笔者案,《弘明集》实未载此诗,杨氏盖误记)。独刻此四句,道猷自删之耶,抑别有人定之耶?”
杨慎疑四句的一种或出于帛道猷本人删改,是无根据的臆测;套用周婴的说法,晋代文人也没有这样写诗的。至于改定者是白居易还是之前另有其人,则不可知。但经此一改,诗显然有了一种“唐韵”;称之为“古今绝唱”或觉夸张,置于晋、宋时期,却实是难得的佳构。
诗当然不是说短的总比长的好。但上述二例却明白地揭示出:某些在诗人看来是必要的表达。却使诗意受到了破坏;从较为完美的结构来看,那些表述是多余的。这里存在着一种我称之为“壅塞”的现象,它妨害诗意的纯净和意境的形成。而这种现象在晋宋诗中相当普遍,许多诗虽不是说像上述二例那样经过简单的删削就能发生显着的改变,但其毛病则属于同样性质。仍旧拿大诗人谢灵运来说,其名作《登池上楼》的开头,“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知所拙,退耕力不任。xùn@②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整整八句,虽不乏修辞之美,意蕴却非常单薄,节奏也因而显得拖沓。清人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专门列举了大谢诗中众多的“累句”、“鄙句”,不少与此有关。而从齐梁到盛唐诗歌的发展变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这种“壅塞”现象的清除。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并不只是关于诗歌应如何写得简洁的问题。所谓“壅塞”现象的产生,大抵并非缘于诗人的才力上的欠缺,而是缘于他们对什么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用理论化的语言说,即对诗的特质——的理解上存在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又并非是个人性的,而是具体时代性的。追求诗的艺术特质,使诗更成为“诗”,这本身构成了一个文学史的过程。
二
建安以前的诗歌,以歌谣为主流,包括《古诗十九首》一类,实亦是类似歌谣的作品。这类诗歌抒发的感情是公众性的,不是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自建安文人诗兴起以后,情况开始改变,诗歌与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发生密切的关联,诗人在这里更多地表达了其个人化的生活内容、思想与情感。上述变化使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内涵深化了,面貌也变得丰富多样;但我们所说的诗意壅塞的现象却也是与之相伴而生的。
歌谣大抵集中于情感的直接抒发,它或许常有稚拙、粗糙的成份,语言一般却是清浅明朗的。而文人诗由于作者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并且以诗歌为表现此种素养的场所,其语言在转向精致、典雅、华丽的同时,每有繁复累赘的情形。大概而言,建安诗歌虽已渐超华美,但尚多歌谣气息,至晋宋诗中这一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名诗人中,像陆机、潘岳的“缀辞尤繁”(《文心雕龙·熔裁》)、“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宋书·谢灵运传论》),颜延之的“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南史》本传引鲍照语),谢灵运的“冗长”(萧纲《与湘东王书》)而“颇以繁富为累”(钟嵘《诗品》),可以代表总体的时尚。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是由于文人对辞藻的耽迷和炫耀才学的心理。丰富而华美的语言,成了他们的精神性的装饰。
但所谓“繁复”、“冗长”不只是表现于藻饰。若以潘、陆、颜、谢这几位在《文选》中最受重视的晋宋诗人为代表,可以看到他们的诗作出现了大量的叙述与议论性的内容。无论是就自己的某一种人生经历、生活遭遇发表感慨(如潘岳的《河阳县作》之类),还是记一次游览的过程(如谢灵运众多的山水诗),都要依着事件、思绪或两者交杂的线索,从头到尾一一道来。像前面提及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的开头,就是交代他怎样游庐山、游了多久。确实,谢灵运不会像钟惺他们误认的那样,凭空地从“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下笔,因为游庐山作为他生活中的一桩事件,那样写是不完整和不明不白的;也可以确信,这首诗正如周婴所推测的那样,不会在“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结束,因为他还没首对这次游览作出具有思想性、哲理性的结论。我们再用一首完整的诗作例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超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登江中孤屿》)
谢灵运诗典型的形态便是如此,起因、过程、结论,都是不可缺少的。
上述以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诗,形成一种非常明显的线型结构,它的中心线索便是作者本人的行动与感受。在这种诗里,我们时时感受到诗人的在场。换句话说,诗人充分地占据了诗歌的空间。再以前面提及的帛道猷《陵峰采药》诗为例,在开头“连峰数千里”以下写景的六句中,我们尚未强烈地意识到诗人的身影和意志的存在,从“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开始,他清楚地出现了;而到了“始知百代下”等末尾六句议论之笔,诗人最终彻底实现了他对诗歌空间的占有。
这里隐涵着更深的和更具有诗学意义的问题:当诗歌趋向个人化以后,诗人与他的作品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诗人对他的作品拥有多少权利?诗歌的艺术个性应该怎样理解?
诗是什么呢?如果诗只是诗人个人行动和思考的记录,它本不需要这种特殊的高度美化的语言形式;如果诗是一种为了表现情感而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诗在写作时就隐涵了对阅读的期待并且一旦写出就不再属作者个人所有,那么诗人就不能够过度地占有诗歌的空间。
由于未能找到恰当的概念,我想把诗歌的空间称之为一种虚构性的公共空间也许是合适的。读者对一首诗歌感兴趣,是因为在它的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包含了能够激发我们自身情感的东西;凭借着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享有一首诗并在其虚想的空间中体会到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的某一种状态。虽然一首诗被写出是基于作者的情感经历,但在阅读中它成为我们的经历;诗歌中必然包含着诗人所经历的某些生活事件的细节,但只有这种细节有益于诗境的构成时,它在诗中才有存在的价值;也许我们会因为对于诗的兴趣而关心作者,但终究谢灵运遭迁斥的牢骚或李白喝一次酒花了多少钱那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所以,当诗人在诗中过度凸显其自身的存在、过度占有诗歌的空间时,就已造成了对阅读的排斥。正是那些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而仅与作者有关的叙述、仅属作者的议论,造成了诗歌的闭塞感,令诗境显得阻隔狭隘。所以像帛道猷那首诗,若以白居易所录四句成篇,就有可能成为或接近于“古今绝唱”;若以《高僧传》所载十句成篇,则已是稍含佳句的平常之作;若以《会稽掇英总集》所载的十四句成篇,那真是不可忍受。
至于说诗歌的艺术个性,那根本上是指诗人独特的创造性而言,它虽然跟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却并不是由于记录了这种经历而形成的。
美国着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2]一书中曾以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诗作为例证来来阐发其符号学美学理论,但她的某些分析用在这里也是颇为合适的。原诗如下: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苏姗·朗格强调说,即使是从脱离了原来诗律的译文来看,“这也是一首诗,而不是关于李曹离去的报导。诗中所提及的事物,构成了一个全然主观的境况,而常识意义上的诸多事宜(疑当译为‘事项’)如友人所往、行程几何、何以成行以及偕谁而行等等,则被彻底芟除。洒落在江上、帆上和遮挡视线的树上的微雨,最后化作流淌的泪珠。”她说,其中一切都是“诗的因素”,“在整个诗歌中,没有不具情感价值的东西,也没有无助于明确而熟见的人类情境之幻象的东西。了解更多的情况,譬如实地了解所提及的地点,进一步考察李曹某人的生平及品格,或者注明诗的作者以及作诗的环境,对于形成那种幻象毫无裨益。这类补充只会以不相干的信息将描述生活的诗的意象弄得杂乱不堪。”
虽说苏珊·朗格似乎并不懂中文,但她对《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的诠释却是不错的。像这种带有纪实因素、社交功能的诗(它记录了一场实际发生的送别活动,并作为朋友间友谊的传达和纪念而促进了相互间的关系),在中国古诗中为数众多。但作为诗而言,它必须成为艺术的构造,必须避免以朗格所说的“不相干的信息”填塞在要求纯明的诗境里。当然,这是艺术上已高度成熟的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还要经过一段行程才能抵达这里。
三
从南朝到唐代,诗歌艺术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不断探寻完美的表现形式,努力创造纯净明朗而又内蕴丰厚的诗境,就是更明确地把诗当作艺术品而不是当作向社会传达个人信息的凭借。人们在理性上的认识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但创作活动却有力地趋向于此。
与此相关的一个变化,首先表现于对诗歌语言的要求上。从沈约提出“文章当从三易”即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颜氏家训·文章》),谢眺主张“好诗当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引),到萧绎以“吟咏风谣,流连哀思”为“文”的表征(《金楼子·立言》),萧子显将“言尚易了,文憎过意”、“不雅不俗,独中胸怀”作为理想的诗歌的条件(《南齐书·文学传论》),齐梁文人对晋宋诗歌过度趋向书面化的典雅繁褥的语言风尚作出了反拨。这方面的问题多年以前我和贺圣遂合作的《谢灵运之评价与梁代诗风演变》一文中曾有过论析[3],兹不赘叙。须稍加说明的是,齐梁尤其梁代诗歌重新向歌谣汲取养分、向浅易流畅的语言风格靠拢,却也并非是回到歌谣的路子上,而是追求浅易而又精致、既不同于口语又不同于书面语的特殊的诗歌语言。这种追求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其最终效果充分地展现于唐诗之中。
同时诗歌也在逐渐减少妨害诗境形成的过度的叙述与议论,并摆脱以作者实在的行动与思考为中心依次叙述和议论的线型结构。
议论的减少在写景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的诗中,已经很少有抽象哲理的阐发,有时虽用某种人生感慨作为诗的结束,也只是一发即收。像《行京口至竹里》诗,在描绘寒冬时节旅途景色和旅行生活的艰辛之后感慨说:“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其情绪完全是自然涌发后出,所以它可以给读者某种触动,却不会造成诗意的封闭。而在谢眺诗中,常常连这种明显的感慨也很少。据叶维廉《中国诗学》[4]介绍,日人网佑次在其《中国中世纪文学研究》一书中对南朝山水诗中描写与陈述句的比例作了一番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山水诗总体上趋向于纯粹的写景。其书一时未能找到,此处转录叶氏书所作的“抽样举例”,大体可见其概况:
作者 诗 写景行数 陈述行数
湛方生 帆入南湖 4 6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 16 6
鲍照 登庐山 16 4
谢 游东田 8 2
望三湖 6 2
沈约 游钟山之二 全景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 全景
王融 江皋曲 全景
孔稚 游太平山 全景
吴均 山中杂诗 全景
山水诗转向纯粹的写景,并不一定意味着哲理内涵的消失,而只是取消了由作者强加给诗歌也是强加给读者的关于“意义”的限定;换句话说,这是对诗的闭塞状态的打开。优秀的诗人尽可以在纯粹的写景中直接通过意象的喻示,令读者自行寻获诗人未尝言说的哲理。到了盛唐时代,王维就成为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譬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之中虚渺的人语之声,黄昏时候透过深林在青苔上暗淡的浮动着并且正在静静地消逝的阳光,引人渐渐沉潜到世界不可言说的幽深之处。
诗歌中抽象议论和解说的减少,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叙述的减少,其意义则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尽管诗歌大抵是因诗人的情感受具体生活事件的激发而写成,不能完全避免对事件的交代,但在抒情诗中夹杂大量关于自身行为的叙述,就会强行牵制读者的视线、思绪,妨碍他借诗激活自己的情感。其对诗境的破坏同样是严重的。像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的开头:“朝旦发阴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回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究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这还是交杂着写景的纪游之作,但诗人一心要把自己的行动过程说清楚,我们的视线只能随着他的行动急促地转换,无法感受景物的氛围并展开想象,所以只能以比作者更匆忽的态度从那些语辞上滑过。正如前言,诗歌应该是公共空间,当作者的对之占有过度时,读者就会放弃它。
南朝在这方面带来显着变化的诗人应首数谢tiǎo@③吧。他的诗总是将叙述的成分尽可能减少,而最佳的写法是将必要的叙述融化在景物描写中。像《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开头:“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至于《和王中丞闻琴》则是更纯粹的诗境,一切可有可无的说明与交代全都省略了: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气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之后何逊诗也是沿着这方向发展的。他的《望新月示同羁》开头四句完全以写景代替叙述:“初宿长淮上,破境出云明。今夕千余里,双蛾映水生。”两个月夜,既各自为一美景,又在对比中暗示了时间的流失和旅程的漫长。唐代诗人对谢tiǎo@③、何逊格外赞赏,正是因为他们在一些关键性的诗歌要素上为唐人开了先路。
至于诗歌结构的变化,律诗的形成也许是最好的说明。而一般谈到律诗形成的过程,常常只是由声律、平仄着眼,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众所周知,在永明声律说初兴之际,所谓“新体诗”是没有长短规定的,但渐渐地、自然而然地,格律诗向着八句为一首的篇制靠拢,到了梁代简文帝时间,五律的体制已基本定型[5]。在没有预先约定、也未有谁特别提倡的情况下,律诗以八句一首有什么根据呢?研究者提出过各种意见。但有一个道理是至为简单的:以南朝诗人普遍认可的各种要素的结合为准,八句一首的体制最能体现恰当和均衡的美感。依惯例,律诗的首尾两联为不对仗的散句,中二联为对偶句(当然有例外);散句的一联,二句间形式关系松散而意思连贯,常常二句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对偶的一联正相反,二句间形式关系密切而意思各自独立,各为一短句;散句和对偶句在传达和表现上各有所宜。这样的四联组成了在变化中求得均衡的完美整体。如果是六句一首,对偶句与散句的关系无论怎样都会失衡;如果是十句一首,将会出现三联对偶,而由于对偶句中联与联、句与句之间的意义联系不紧密,诗会显得松散。总之,律诗的文字格式极其精致,再加上严格的声律,遂成为高度形式化的诗型。
这和本文的论题是有关的。首先,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诗型,在未被运用于写作之先就强烈地预告了诗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的性质,它对实用性的写作意图具有抵抗力;其次,在这种短小精致的诗型中,过度的叙述与议论不能被容纳;再次,它也自然而然地消解了过去诗歌中常见的诗意连绵承接而下的线型结构。在不能够任意延展而又需要表达丰富的生活与情感内容的情况下,诗人通常会在律诗的联与联之间、句与句之间采用跳跃式、并列式的连接。留下大量的空白,则需要读者依赖诗句的内在关系以及诗句所提供的暗示去想象。以何逊的《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为例: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中间对仗的两联是并列的,它和首尾联之间情绪或者意义上的联系很不确定。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一类诗的流行,当然会对改变人们对诗歌的理解,对清除诗歌的壅塞现象起到很大作用。
壅塞是由作者对诗歌本文的强烈占有欲造成的,那种情形下作者至少是不自觉地相信可以凭借愈多的语辞说出愈多的东西。而壅塞的消除则意味着诗歌更为自觉的艺术化过程,在这过程里诗人通过减少语辞来增加诗歌的空间。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实是本文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被经验的结果”而非“被解释的客体”[6],对抒情诗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南朝诗人在上述各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到唐代才真正得到充分实现。在盛唐,出现了许多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的杰构,被举为“兴象玲珑”。但人们也不应忘记文学史上的重要演变是很长的过程。
四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作的论析是以短篇的抒情为主要对象的(这类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和最精致的部分)。就在格律诗兴起的同时,也发生了诗型的分化,不同的诗型各自分担起不同的功能。拿何逊的诗集来看,其中写得短小的一部分成为律诗的刍形,而另有一些较长的诗篇则保存着叙述和议论的成分。用后世的分类来看,这就是五律和五古的区别。而后来长篇的五古将纪事、写景、抒情、议论混融一体,又自有特色。不过,从南朝到唐代诗歌类型的分化及与之相应的功能的分化,是需要另做文章来说的问题,这里无法说下去了。
【参考文献】
[1] 《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本无此文.
[2] 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复旦学报》1983年6期.
[4] 三联书店,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