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王教学设计

老王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30 09:3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王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王教学设计

第1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

2.把握老王人物形象的刻画。

3.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学习重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学习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教法、学法: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小组探究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 讲义 幻灯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播放几张名人图片,问生认识吗?(生一一说出)然后放出一个车夫的照片(生说不认识),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记住一些伟人,一些大红大紫的人,却对身边平凡的普普通通的人很少关注,但这个普通的三轮车夫却让杨绛年近半百回忆起来,依旧愧怍,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杨绛的《老王》(板书课题)

二、初读发现

1.文中哪个词语能够表达作者写此文时对老王的情感?

生:愧怍。(英雄所见略同)

2.读这句话,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里?(同桌交流)

生找出并展示,边读课文边分析。

3.为什么杨绛说自己是幸运的?(出示背景资料)

三、研读品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中那一部分着重描写了老王的形象?

生:第八段

师:让我们精读课文8—16段,请同学们抓住课文中一些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细细地品味,把你的感触在书上落成文字。(“不动笔墨不读书”“好文不厌百回读”,好文章每读一遍都会有很多收获。)

词句赏析: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动作描写。“直僵僵”表现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的身体虚弱,四肢不能灵活活动的样子。“镶嵌”突出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一个器物一般瘦弱无力,身体僵直的形态,表明他病已经很严重了,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行动已经不方便了。

②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翳(yì):眼角膜上所生障蔽视线的白斑。形象而贴切地写出老王的眼病已经很严重了,可他还要登门给“我”送物品,令人感动。

③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肖像描写。骷髅,没有皮肉毛发的尸体。老王当时瘦得就像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运用比喻手法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老王自己是穷人是病人,而且长期营养不良,病已经很严重,可有香油和鸡蛋自己不吃,却送给作者一家人吃,可以看出老王对作者一家人的关心爱护,想着报恩,真的令人感动。

小结:为何把老王写得极丑?内心的善良和面丑形成对比,联系前文《背影》中父亲的形象,虽不潇洒但有拳拳的爱子之心,尤其凸显他们形象的高大。

④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动作描写。“直”字用得好,表现老王的行动之苦,然而,行动如此艰难的老王,还要登“我”的门给“我”送物品,表现了老王的人性光芒。

⑤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语言描写。“我不吃。”“我不是要钱。”老王发自内心的语言。两句简短的语言描写,以自己仅有的一点东西送给值得信赖的朋友,表现老王对好心人的真情和敬重。说明老王对我这个好人一直是知恩图报。“赶忙止住”是出于老王真心,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个极为老实、坦诚的人。

⑥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攥”字写出老王拿钱时紧张的心情。滞笨,呆滞笨拙。滞笨地。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可以看出当时老王的病已经很严重,叫人为他的身体、生活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笔。

⑦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动作描写。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明他行动已经不方便了,病已经很严重了。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境,表现他人性上的善良。

小结: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人时,要从动作、神态、语言等多个方面入手,把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事件详写,这样就能做到人物鲜明,重点突出。

2.回视课文——理解杨绛一家的善。

师:杨绛看似平淡的寥寥数语,把善良的老王牢牢地刻在我们心中,可能一辈子你都无法忘却。面对生活如此苦,心地如此善的不幸者老王,杨绛一家为他做了些什么呢?请大家回视课文,迅速找出杨绛一家为老王做的事。

明确: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B、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师:由此可见,杨绛一家人也是善良的。

3.可是,当善良的老王去时,作者有什么感受?(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4.作者如此竭尽全力帮助老王,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小组讨论)

明确:愧怍:惭愧,心里不安。老王是这样一个临近死亡的苦人儿,直着脚给作者送香油鸡蛋,对于一个生活艰苦的贫困者来说,这是无比珍贵的。然而当时的“我”却毫无感觉,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有及时向他表达谢意,没有领受他情意,为老王做得太少,心中的悲伤难以抹去,几年下来,才深悟到自己的麻木,对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采取了居高临下的态度,没有与他平等相待,为自己做的还不够感到愧怍。

小结:本文写老王与我的交往,描写了老王的勤劳、善良,表达了作者人要平等,要互相关心、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希望这两个人物能铭刻我们心中。

三、拓展延伸

1.老王是社会众多平凡人物的一个代表,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穷苦人,却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现在,像老王一样善良的人还很多很多。请同学们看屏幕。(弱势群体组图)

2.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呢?说说你的看法。

师:孩子们,不论何时,不论何地,请记住,让善良之心永存,让善良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你将是一个最幸运的人。

第2篇

[关键词] 三段式 人文目标 散文课

从教以来,最令我感觉难于处理的就是那些主题和情感含蓄及抽象的散文课了,那么,如何才能将这类课型上好呢。从建构主义教学论的角度来讲,教学设计者应化繁为简,回归“元目标”,减少既定流程,建构合适的模型,“分析内容类型及其他设计项目”,确定“具体的可采用的教学策略”,在授课流程中反复穿插对主题的“再认识”,以此来不断深化对其人文精神的领悟,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文教学的其他任务(知识、方法的传授)。这里的授课流程,也就是本文将要列举的“三段式”模式。

一、达成叙事散文人文目标的“三段式”设计

散文课的“元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对此我提倡分解任务,对于同一个人文目标进行层层深入的三次探究,使之渗入课堂的“开端”、“过程”、“结尾”这三个阶段。

下面,请先来看一看我所给出的这样一个“三段式”设计模型: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是什么)。

2.问解答的学生为什么写这些内容,探讨主题。(为什么)

3.讨论细节,文章是怎样表现主题的(怎么样)。

4.回顾本文的主题及情感,联系其他相似或不同的文章来比较分析。

这种安排是符合基本的阅读法及文学接受的一般规律的。文学接受论认为:鉴赏文学作品,我们必须要通过“填空”、“对话”和“兴味”的方式来对主题及情感作出或“还原”或“异变”的解读。这其中的“填空”指“语言现象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解说的,要靠读者自己去体验”,而“对话”则是对本文的主题及情感的“积极应答”。这就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课型设计过程中,允许学生在主动把握主题及情感时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再到“异变”的建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建立支架(创设主要问题)来引导教学的进行。正如上述设计在开始阶段,先预设主要问题给学生思考,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来判断文章的主题及主要情感,鼓励学生“大胆假设”;随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解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题及情感”,寻找真凭实据来“小心求证”,引导其再一次注意真正的主题及情感;最后,总结表现文章主题及情感的方法,并再次回顾本文的主题及情感,同时用一些课外的文章来比较分析,注重拓展生成。

二、由一节公开课来讲“三段式”设计的呈现

课题:《老王》

导入:《爱的奉献》

细节分析:

1.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下这篇文章的?

2.说说幸与不幸,以及幸运者对不幸者的关心。

3.从哪些细节看出老王的不幸?

4.老王说到拿钱的时候,杨绛笑了一下,怎么理解?

合作探究:

讨论这篇文章的主题――从老王的角度;从杨绛的角度;从老王和杨绛两者的关系。

不难看出,授课者的想法是要从情感细节的探讨逐渐“收束”为对主题“愧怍”的探讨,从而完成思想上的升华,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有的学生因为阅读不够充分,并没有如教者所愿找出结尾的“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而是用诸如“友爱”“关爱”这样的词来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这明显不在教者的预设计划之内,于是教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将学生的回答往“愧怍”上引,因此打乱了本课的部署,而不少本应在下面的环节中出现的关于“愧怍”的深层含义的探讨也跳至第一步进行了。这样一来,最后一个环节的“合作探究”就变成了教者和学生的总结。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课型的设计和叙事散文的基本阅读规律不符。

上文说过,叙事散文在人文目标的达成方面存在着难点。这就意味着授课者必须要在流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关乎这节课主题的核心问题,并以此为轴布置学生在课堂的各个阶段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而这篇教案设计,在开始阶段抛出了“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下这篇文章的”这样的问题之后,就极力地探讨老王的“幸与不幸”了,对细节的分析着墨太多,但却并非是针对前面的第一个问题“情感”而展开的,这种探讨就显得散乱而缺乏目的性,看似热闹,实则目的不明确。到了结尾,又转而探讨文章的主题了,这样一来,整个课型的设计是破碎的,学生缺乏对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层面上的持续深入的探讨,由此而得到的收获也必然是朦胧的、有限的。

再来看改动后的版本:

课题:《老王》

导入:《爱的奉献》

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

2.什么是“愧怍”?(愧疚)如果是你,你会因什么而愧疚?

3.杨绛为什么会感到愧怍?

品读赏析“……愧怍”句:

1.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讨论探究:杨绛的愧怍究竟是因为什么?

3.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像老王这样的人?

拓展延伸:阅读杨绛的《林奶奶》。

改动后的这个版本同第一版相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三段式”特征,首先体现在对主要问题的收束和贯彻上面,先设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因为这句出现于文末的话很明显是作者追忆老王的主要原因,这就比第一版中所设的问题“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要清晰得多;接下来,教者从“愧怍”入手,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和杨绛作比较,问杨绛感到“愧怍”的原因,此时,尽管学生的情感体验及主题把握仍有可能是多样化的,但探讨的基本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站在杨绛的角度(“幸运的人”)来审视老王这位“不幸者”,从而探讨“愧怍”的原因;在课堂上,学生经过了一番“幸与不幸”的细节探讨之后,问题变得渐渐清晰,也就是――杨绛究竟是用一种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老王的?是不是一种平等的视角?学生此时恍然大悟,原来杨绛的“愧怍”不在于老王送了什么东西而杨绛有没有还以及杨绛有没有在生活上关心老王,有没有去老王家看他这些问题上面,而是在精神层面对老王的关心不够,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老王拿杨绛当朋友,而杨绛则以老王为同情的对象。”这样一来,学生获得的感悟无疑更为深刻,因为这是从自己的情感世界出发,由模糊而清晰的一种体验,这就比此前那个版本所搭建的“脚手架”要牢靠得多。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学生原有的内化知识的基础上,在接触到新的信息的时候,二者产生矛盾的冲突,进而寻求能够顺应的平衡,这个寻求的过程就是知识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用“三段式”来让学生逐层深入,读懂散文不仅符合基本的阅读规律,而且还体现出语文课型设计上的“简约之美”。

参考文献:

第3篇

那么,如何有心智、有灵性、创造性地利用文本内容,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在语文课程标准启示下,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只要有了兴趣,我们就无法阻挡。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交际氛围对于学生很重要,只有他想说、乐说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如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课文时,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朗读比赛,同学点评。进行感情朗读后,要求根据诗歌一二段,进行大胆联想想象,将画面、声音、动作有机结合,再现诗歌意境。因为我要求改写后还要表演,难度挺大的,因此就把六个组每两组合为一大组,这样合并为三大组,具体安排就交给合并好的每两组组长即导演,到底到课上会完成得咋样就看导演咋导了,除了问下进展就此没再过问。一晃几天过去了,到了周五,早自习却发现孩子们像从地底下变出来般,打印好的改编剧本、各类道具等,都在“导演的安排下”磨拳霍霍。

不得不佩服学生们大胆的想象创作,三个组的创作各具创意。天一饰演的杜甫细腻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丰源演绎的杜甫令人心酸。陈璐和奇正带领的三组配乐二泉映月,梦潇旁白,两男生高举扫帚饰茅屋,长纸片饰翻飞的茅草,男生口中呼啸的狂风自画外传来,几个小个男生扮孩子,李劲头戴草帽,右手拄着老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几根茅草上场 ……

口语交际的训练目的在学生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在文本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本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心理、情感等的体验和理解,努力通过“表演”,把交际的交互由师生之间到生生之间、由生生之间再到生本之间不断地转化,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由图导说,唤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教材的经典课文扉页都配有一幅或几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我充分利用插图或根据需要,百度下载有关的课文图片,由图导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如《老王》一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老王穷苦的头像,和佝偻着身子手拿一个布包引人同情的的画像。上课时,我就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这样一个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想关心地问他什么呢?把你的关切向他表达出来。

生: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生: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生: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苦命的老人。……

生:老王,你是做什么的?

老王,你过得好吗?

老王,你有家人吗?……

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进行合理想象,然后让学生与老王对话表演,再现画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深刻体会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创新的火花,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这种教学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像能力,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三、学写演说,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语言组织能力。

语文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典范,也是规范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学生善于学写,教师千万不要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及所获取的已有信息,仿照课文的形式先仿写再展示演说,既增强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又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语言组织能力。

第4篇

所谓“语文素养”,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以品味语言为重点,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品味语言的五彩园地,让学生在品味中学会欣赏,学会鉴别,学会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和刘国正先生说过一段这样的话:“语言文字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在掌握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再领悟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我觉得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我国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乏这方面成功的经验,著名语文教育家、特级教师于漪同志就是典范,她说:“要潜心研究课文,抓住文中最有感情含量、最能表现内心世界的语句,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她以杨绛的《老王》为例来印证这个观点:引导学生权且充当作者,去亲临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的场景,听老王说的,看老王做的,就会体悟到作者的叙事、描写字字句句总关情,打门声一直僵僵地镶嵌在六框里——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这哪里是刻画人物形象?显然是笔下无限辛酸,“直僵僵”、“向前”、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这哪里是活生生的人?从面色到眼睛到肢体,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人与鬼的界限模糊了,可悲;更令人悲从胸中涌的是: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生命极限的凄苦与恐怖震撼着作者的心灵……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是关切?是同情?是怜悯?是吃惊?是害怕?复杂的感情蕴含其中,而“关心”又是首要的,明明不好,还要问“你好些了吗”?令人潸然泪下。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品味语言。这一环节抓住了,就可以文释道,把文章的内容,情感剖析得精辟而深刻,这一环节抓住了,就可避免架空分析,把课文教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并从语文课中品尝百味人生。

所谓品味语言,不是分析语言的表面特征,如什么词性、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手法、什么表达方式,而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指出文章用语行文之精妙,在特定的语境中,着重体会文章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

分寸感,指的是语言合乎规范,合乎逻辑,合乎情境。和谐感,强调的是语言整体上的多样统一,组合上的搭配相宜,表达上的生动流畅。情味感,则指文情、文势、文趣等。

品味语言,必须坚持形式和内容流一的原则。文以载道,只有分析“文”才能讲清“道”。孤立地讲“道”,就成了架空分析;而纠正架空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从品味语言入手,来讲清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从而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那么如何品味呢?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法,增删补换,和原文比较,就可以显出优劣来。

这一方面,我局的宁红彬老师的教学设计堪称范例。他在教《有的人》这首诗时,让同学们把诗中八个“有的人”都改成具体的哪一类人,并在朗读出来之后赏析品味原文为什么用“有的人”而不写成具体的一类人。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带领学生走进品味语言的五彩园地,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品味人生,那么,就一定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既然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教师如何实施这个环节呢?是教师讲学生听还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赏析品味?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听过很多老师的示范课,大部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进而把握文章情感。他们的教学设计中都有一项专门的语言赏析,让同学们敞开心扉,谈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点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文道合一”。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的趋势,说明教师的教学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上,他们真正把学生当成了主体,引导学生读课文,赏语句,悟情感。不过,品味语言这个环节,教师的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且忌机械化、程序化,否则将会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 多媒体 智慧课堂 兴趣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面对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多变性,教师要想及时洞悉复杂局面、采取相应措施,就需要有较高智慧水平并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只有教师自身的软件与多媒体硬件相结合,才能打造出智慧课堂。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实现智慧课堂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媒体进行有效整合,向学生呈现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信息。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1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老子有言:“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智慧型课堂中教师不应只围绕“教”进行教学设计,如何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参与度,强化学生成功体验也是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只有改变学生存在的思维惰性和对老师的依赖心理,才能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应从课前预习开始抓起。教授新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上查找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如作者的轶闻故事、写作风格和需要掌握的生字词等,同时制作成简单的课件。授课时,请同学们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直接,使学生主动思维。理论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传递过程,学生积极的参与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是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把师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多媒体具有声、光、色、像等多种功能,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化的特点,进行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三峡》(人教版语文八年就上册第26课)一课的教学,可以给同学们呈现一幅两岸山峰连绵不绝、层峦叠嶂,江上小船往来,时有瀑布高悬,猿鸣山涧的画面,这样能立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到三峡一看的愿望,极大地激发了学他们的学习兴趣。

3巧用多媒体,攻克重点难点

多媒体课件作为我们常规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上的确有着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教学重难点,如果教师只停在口头讲解上,不借助多媒体手段,对于抽象思维还不成熟的学生而言,他们理解起来仍相当困难。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不仅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有利于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以《老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为例,老王是当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对于现在条件优越的学生们来说他们是体会不到所谓的贫穷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所以我们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呈现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一些真实而令人心酸的照片,他们就可以了解到老王在当时社会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对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的老王产生愧疚之情。

4巧用多媒体,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新教育理论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必须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在教《说“屏”》(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时,先请同学们在背投一体机上描绘自己设计的屏风。一位同学勾画出印有古代四大美女的锦屏,色彩艳丽的画面配以流畅的讲解,使同学们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展现出绘画的天赋和良好的口才交际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另一位同学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高科技屏风。通过多媒体演示,同学们看到了一个可以随季节变化而自动更改图画和调节气温的神奇屏风,显现出奇特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并提供一个充分展示学生才能的平台,这样的课堂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人人参与、个个思考。

总之,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使语文课堂教学大放异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了教学过程,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智慧的课堂。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微课;自主学习;数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56-02

1 前言

目前,随着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各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一种新形式的教育课堂。而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中,以“微课”教学为辅助的新形式课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课紧紧立足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视频形式的知识点的讲解学习中,能够涵盖课堂内外,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2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按照课堂流程来划分,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等。

课前复习类 在语文课中,那些线索明晰、重点突出的散文类文章,以及篇幅较长的小说类课文,都适合应用这一类型的微课。如教授经典散文《背影》,学生通过全文的学习,已经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亲情有了很深的体悟,在此基础上需要的是对重点知识的归类复习。教师制作一个微课,内容为“父亲的背影”,依次呈现点出背影、细划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的简单整合,学生对本文的重点知识就会有个更全面的把握。

教学散文《老王》也是这样。通过第二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老王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把握,第二课时则是对“送鸡蛋”这一环节的重点突破。为了最短时间内调动起学生新的情感体悟,弥补课时时间间隔导致的遗忘现象,教师在第二课时授课之始,呈现数字故事形式的微课:特殊的年代里,一个普通的不幸的人,他的悲苦(工作,亲人,精神的空缺,外界的冷漠),他的善良(他的感恩,他的认真,他的无怨无求)。当微课的文字、音乐与教师设计的动态图像一一呈现,不用教师复习回顾,学生早已进入学习状态。

同样,在教学《阿长与》时,在第一课时全面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教师把课文的基本结构做成一个微课的形式,呈现在第二课时授课开始。这样,学生就能实现长文快速地复习掌握,进而顺利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而语文课中的生字词的学习,也可以由教师结合学生情况,将读字词或讲解字词的形式制成微课与学生互动,效果也会不错。

新课导入类 这种微课适合于绝大多数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可以以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为素材制成视频,在那驼铃声声中,在那长亭外的歌声里,学生很快进入那个年代,重返小英子的童年。又如教授《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等科普知识较浓厚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时观看“太空授课”,利用这短短10分钟左右的内容,利用特殊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对新授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会很积极地投入新的课堂中去。

数学亦如此,通过设计适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而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教授“指数函数”一课,用微视频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这样就使自己的教学置身于一个生动而又活泼的情境,进而让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探究欲。

知识理解类 数学课“克、千克、吨”的教学,教师在讲课中穿插运用录制好的关于天平的微课。通过观看教师在微课中呈现的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才能完成课堂中需要的对各种物品的称量。这样的实效要远远高于实物天平的呈现实效。

语文课也是这样。以作文课为例,关于习作手法、语言特点的呈现,微课非常适用。正如作文课,把一学年的学习任务、训练重点拆分为若干个微课的形式,这样既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训练指导,又保证了学生的写作时间,一学年下来,学生收获该多大!

同样,语文课的各知识点都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如说明文、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有关的基本文体知识,人物描写、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文言知识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微课,效果也会非常好。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保证重点知识的落实。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利用微课配上比较俏皮搞怪的音乐,将文章中皇帝几次换衣服的地方呈现出来,使学生更清晰明白这些地方正是文章所讲的重点。特别是最后皇帝光着身体游行时,小孩子点破谎言,这个地方更是可以应用微课进行突出。这样使得学生在短时间里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主旨,阅读起来更加深入透彻。

练习巩固类 数学课的“相遇问题”等难题处理时,可以采用点题精练的形式,设计一个典型例题让学生观摩,进而对这一类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相对更需要灵活性的题,教师多设计一些互动型的微课。如在推导球的体积公式时,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教材中也缺少原理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借此把它做成微课,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的数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类比、转化意识也有很大帮助。

英语课教学“colors”,教师讲完新授课后,可进行这样的练习: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带着不同颜色的花或水果出场,如憨厚的大熊猫抱着红玫瑰慢慢走出来,顽皮的小猴子拿个黄色的香蕉快乐地跳出来,漂亮的小白兔捧着黄色的橘子蹦出来……每只小动物的出场都给学生带来教师新教的颜色单词的练习,同时配上相应的声音效果。如果学生答对了,小动物还会为他鼓掌。就是这种有着绚丽的色彩、有趣的声音和可爱的小动物的微课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将机械的记单词练习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生动鲜明的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1]。

小结拓展类 在语文课《新闻两则》教学结束后,教师梳理课文的整体结构,并辅以新闻的相关知识加以补充,学生对新闻这一新文体就完全理解了。更重要的应用应是语文的深度阅读,不管是以名家杨绛、、鲁迅、朱自清、苏轼、李白、杜甫等人为切入口也好,或以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为切入口也好,总之,教师以此展开,对不同的诗文进行整理,从而实现学生的深度阅读。另外,语文课本的单元性整合学习和每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也非常适合采取这一形式的微课。

3 微课应用的原则

教育的变革是一项十分复杂、操作较难的工程,它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坚持、思考与创新。微课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不管怎样设计处理,都应该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旦脱离这个根本,变革就会走向误区。好的微课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把问题解决。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设计、创意和教学智慧以及学生真正所需要的,只有把这些做好,才是真正贴近教育,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现状,而这正是需要教师努力去做的。

参考文献

第7篇

浙江温州的杨聪老师教授此课时紧紧抓住一个“才”字,让学生从“字缝”里读出“杨修之才表现在哪里”。再围绕“恃才放旷”与“数”这两个词,引导学生历数杨修恃才放旷的事件,并根据重点词语分析理由,加深学生对杨修之死的进一步理解。以“一字评杨修”的环节,表选自己对杨修的评价。然后通过相关评论,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杨修的“放旷”反思韬光养晦的这种人生哲学。从而让学生建构起一种“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的文化心态。

浙江金华的张震霄老师对《杨修之死》的课堂设计另辟蹊径,抓住文中“真知”两字,串起全文,串起了整堂课。以三张幻灯片简单地显示了“真知”两字和不同的标点:“真知……”(杨修的“真知”从哪里看出?)“真知?”(杨修真知魏王肺腑吗?)“真知!”(假如你是杨修,怎样与曹操相处相安无事?)来开展教学,引发学生对杨修的个性和结局展开思考。启示学生“张扬但不张狂,独立而不特立”的人生思想。

综观这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令本人感触最深的是教师“异”中有“同”:他们都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觉解读文本。处理教材,以挖掘文本关键词句的方式来优化教学,引领学生漫溯到文本的核心语文价值,绽放出别样的美丽和精彩。

语文的内核是语言,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符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做到言文合一。就具体的阅读课堂而言,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捎摩文字、品味语言,去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思想内容,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因而深入文本,选取关键性的词句,揣摩语言和细节,以理解和思维发展为本。人文性渗透其间,这是语文课堂的正途。

选择关键词句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教师从文本角度和教学目标出发,根据自己感悟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视觉和体验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处理教材的过程。挖掘关键词句,就是确定关键的字、词、旬,通过对这些关键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感悟来剖析与理解课文。体会课文言语的意图感、意义感和意味感,让学生找到通幽的“曲径”。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在语文教学中,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有时就是殷勤助兴,“扶”主而行的“杖藜”。教师有效地握住了这根“杖藜”,课堂教学就可尽赏“杏花雨”、“杨柳风”等美好境界。

一、关键词句成为感知文本,深层探究,组织有序教学的着眼点。

语文课堂教学从字词句切入,熔词句与内容于一炉,语文课可上得厚实,就会有鲜活生命力。把关键词句作为课堂教学的切人口,是立足文本,以言语方式深入文本开展教学的有效方式。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感知文本,开展探究,从而有序地展开教学环节,向文本的更深更细处探询,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行之有效地带领学生深度挖掘文本,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从“紧贴文本的地面”进入到“文本的底层”,通过深入探究,去触摸文本的灵魂和文化,从而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精神的享受。

例如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可把文中舟子对作者的评价“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为贯穿全文的关键句。以“痴”作为“文眼”和“课眼”,进行以下教学设计:

1 抓“痴”字。张岱如此痴迷的是什么?景(奇、梦、美、妙、趣……)会令张岱如此痴迷?(赏景)2 抓“似”字。张岱与湖中二人有何相似之处?(清雅脱俗、任性放达、特立独行)3 抓“更有”一词。张岱与湖中二人更有何相似之处,仅是性情兴趣爱好吗?“是金陵人,客此”(隐情苦衷,用笔曲折,故国之思。),湖中人鸟声俱绝(景绝、境绝,心绝)更有痴情于故国往事,还有故国之思、离黍之悲(志向、操守)。

让关键词句成为教学的着跟点,打开感知内容、探究文本的通道。以研读让课堂的线性推进出现转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层感知进入深层探析。教学环节顺畅自然,通过文本感知,深层探究,让语文的“意义”和“意思”不再呆板,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揣摩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实现教学了过程优化。关键词句成了有序展开教学的着力点,使课跟如泉眼,用语文的甘泉滋润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课的语文味充盈。

二、关键词句是浸入文本,点燃情薏的突破点。

于漪老师认为:“语言、思维、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探究其中内涵,是加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深化情感的重要方法。关键性词句作为核心“语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点、燃烧点,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文字,沉浸其中,借助关键词句去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自己心中的情感点燃。

杭州李明老师在教《香菱学诗》时,通过文本解读,独具慧眼地将“笑”作为作者情感的集中点、燃烧点:他找到文中15次笑,重点用了三次“笑”,引领学生沉浸于文本,深入到香菱的内心深处,“笑”中之“悲”。“苦”中作“笑”,由这个字把学生带进了香菱的内心,懂得了香菱的苦和雅,突然悟到曹雪芹塑造香菱的用心。“笑”字把课堂带人一种沉重悲郁的气氛中,把文中人物、作者和读者的情感都聚焦在一起

关键词作为作者情感集中表现点,仅存于文本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和朗读。应构成教学细节的主体。通过关键词句点燃心中的情感,于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情景描述,通过品味和朗读,把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暗藏的情感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真正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

三、关键词句是解读文本。深入人物内心,深化思想主题的金钥匙。

教师对文本独到的解读是实行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教师,通过解读文本,凭借自己对教材的独特钻研和个性领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感受文中语言所流淌的情感,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体会与品味,才能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内容的感悟有机结合起来,读懂文中人物,读懂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师引领学生紧贴文本,从关键字词句里去发掘人物的内心,从浅层内容升入到人物情感深处,感悟作品的思想主题。这样的教学策略,不致于产生浅表层面的教学效果。

《台阶》中我们可以把“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从没觉得因为台阶的造成自己的地位有了提高。”这一关键句子,作为解读人物的一把重要钥匙。因为“我们家的台阶低”,造一个高台阶

的屋成了父亲的人生目标和最高理想,他花了大半辈子尽心尽力建造好了房子。希望听到他人的赞语,来满足实现自我的成就感。可是支撑“父亲”辛劳终生、凝聚“父亲”一生价值的台阶根本没有得到他人重视,“父亲”最想得到的对其人生价值实现的肯定和尊重,就这样被别人漠视,“父亲”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地,导致他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改变,变得“粗暴”,变得“烦躁”,连原来坚强的形象也没有了……

我们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有效进入文本,读解人物、感知主旨,领会作品内涵。紧密把握这些关键词句,就是打开人物心灵、思想主题的钥匙。从言人手,披文人情,将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统一起来,把对词句的理解融入对人物的品鉴过程中,引领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充分挖掘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挖掘语言背后丰富思想内涵,课堂就会领略到柳暗花明的美好境界。

四、关键词句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聚焦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互相依存,不可机械割裂的。工具性盈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要在语文实践中把握“两性”的平衡,在凭借字、词、句、篇培养各项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凸显人文性。

抓住语文关键词句教学,由关键词语、句子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是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的成功策略,也是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聚焦于关键词句,从字缝句行里去读,读出深度,这样才能使语言层面走向文化层面,正确解读文本言语,理解文化内涵,领会作者写作要旨。

《老王》是杨绛记录时期人和事的文章,学生阅读有难度。郭初阳老师解读文章很好地抓了四个关键词:1 “不幸”。老王的不幸是显而易见的:一贫半盲,既老且孤;然而扬绛是“幸运的人”吗?2 “善良”。老王的善良体现在他的三次“送”的行为,而杨绛及她家人善良,又掩藏在文中的哪些细处呢?3 “愧怍”。作者的傀怍从何而来?4 正义。并把文中两句话作为理解那个非正义时代最为精当的象征:那是一个让人“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动弹不得的时代,那是一个“把自己降格为‘货”’的非人的时代。

第8篇

【关键词】课堂沉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50-02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应该注重“教什么”,还是应该注重“怎么教”?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但不管是注重“教什么”,还是注重“怎么教”,最终的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任何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根本目标,脱离了这个目标的课堂必定是空洞无效的课堂。所以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文能力得到训练的课堂,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的课堂。但一直以来存在着一种客观的课堂现实,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无所感,学无所思,学无所得。有时老师一厢情愿地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但是学生却不愿接受这种主体的地位,而是情愿或不情愿地充当语文课堂的“看客”,不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参与同学间的讨论,更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造成了一种语文课的“课堂沉默”现象。

二、课堂沉默的原因

现象的背后往往有着多重的原因。有人认为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默现象主要是由当前僵化的高考制度,以及打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却践行着“分数至上”的教育怪象造成的,但也有人认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谦虚和好面子等思想有关。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想还是应该从与语文课堂本身直接相关的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思考一下“沉默”背后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从而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造成语文课堂沉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学生没机会说;学生不知道怎么说;学生不愿说;学生不敢说。

(1)学生没机会说。学生之所以没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教师讲的太多。这就会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而不愿独立思考,不愿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导致课堂沉默。语文课堂最终成为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学生从课堂里学到的只是死板的“知识“,但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2)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这主要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关。对于语文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如果教师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学生就会无从回答教师的问题,而造成课堂沉默。但对于语文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太过于浅显,无法激起学生的回答欲望,就会导致学生不愿回答。

(3)学生不愿说。这还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错误观念有关。语文课作为一门母语课,经常被视为一门鸡肋课。有些学生主观上轻视语文课,认为语文课上与不上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这种错误观念造成的结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消极回避,不愿思考,更不愿回答。这也与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关。现实的高考压力,使得学生一切向“分数”看。过分的看重分数,使得学生忽略了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这种学习动机上的偏误,反过来必然导致重分数,轻思考,轻表达,课堂不愿思考,不愿发言。除以上两点以外,其实课堂沉默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有关系。有些学生理性思维强,但缺乏感性思维,天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这就更谈不上要求他在语文课堂主动发言了。

(4)学生不敢说。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主观因素上的原因。有些学生是因为性格内向;有些学生是因为自信心不足;有些同学因为面子问题,害怕自己回答错误,被同学或老师嘲笑,等等。

三、课堂沉默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让不会发言的同学能够发言,让不敢发言的同学勇于发言,让不愿发言的同学主动发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生机盎然,充满智慧火花的高效语文课堂,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打破语文课堂的沉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成就一位优秀的教师,但落后的教学理念会败坏一群学生。

教师在教学的理念上,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做的是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而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一切。比如说,诗歌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点。由于学生缺少一定的文学文化理论知识,不了解一定的时代背景,没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有时候很难理解一首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或道理。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从诗歌当中体会诗人营造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抒感,感悟诗歌中蕴含的道理。而不是以权威自居,以“授”为主,“一言堂”、“满堂灌”,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只注重“讲了什么”,却忽略了学生“学到了什么”。这种脱离学生的课堂必然导致学生的消极应对,不愿思考,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导致课堂沉默。所以,语文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所为,有所不为”。“为”的是组织、引导、促进;“不为”的是包办、灌输、强加。

(2)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强调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所以打破课堂沉默,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学习阶段,合理设计。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梯度性。设计的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就会造成学生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形成课堂沉默。如学习《香菱学诗》过程中,教师会自然拓展一些关于《红楼梦》的知识,但如果教师设计问题时,问到“《红楼梦》表达了怎样的深刻主题?”这样的问题显然难度太大了。这个问题对于成人来说都是个难题,又怎么要求刚入高一的学生能够回答呢?相反,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就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造成课堂的“冷场”。所以问题设置要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可以避免“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可以从自身的知识水平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用太过于顾虑对错的问题。如小说《项链》的结尾,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续写方法;对《老王》里杨绛的“愧怍”,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应该根据文本,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回答,从而有所思,有所答。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探究性。兴趣是学习最后的动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创新的精神。有了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对老师的质疑,对权威说法的质疑,也就有了充满思想火花的课堂,这种课堂是不会沉默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会通过分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概括蔺相如大智大勇,忠君爱国,“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光辉形象。但有时不妨反弹琵琶,让学生试着探究一下三个故事背后,蔺相如的举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这种设计不是让学生否定蔺相如的光辉形象,而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培养辩证思维。从而理解有瑕疵的蔺相如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正的蔺相如。这可能会比单纯地唱赞歌,更能对学生具有启发性。

所以,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知道怎么说,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探究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兴趣地说。有了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有了学生思考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所以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有助提高课堂效果,打破课堂沉默。

(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无定法,打破课堂沉默,实现高效课堂,需要语文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组织课堂演讲。我经常鼓励学生要“大声大胆大方”地回答问题,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但光有这种心理暗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从而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我认为课堂演讲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5-10分钟,或每周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主题演讲。主题不限,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这不仅给了学生充分的选题自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给了学生训练口语表达的机会。特级教师曹永军在课堂演讲方面做出了全新的探索。曹老师在高三理科班利用每节课课前8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时事演讲”,结果创造了高考语文均分比江苏省高考语文均分高出20分的记录,让人叹为观止。他在《高三(10)班在六楼》一书中讲到:“时事演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能不是培养演讲家(当然能培养出演讲家更好),而是在提高他们思考分析能力的同时,适当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进行阅读交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适当的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著作或文字,然后进行班级的阅读交流。有了一定的阅读体会,我想学生是愿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比如在上《合欢树》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秋天的怀念》、《病隙碎笔》等文章,然后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能让课堂灵动起来。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英国数学家、教育理论家怀海特说过:“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有深度地思考,以避免让我们的学生的思想变得呆滞。有了质疑,才会有思想的交锋,有了思想交锋的课堂肯定不会是沉默的。同时教师要敢于接受学生的质疑。不要因为学生的想法偏颇而打断学生的发言,也不要因为学生质疑自己的说法另眼相待。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引导。学生的质疑精神值得表扬,但教师要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如上《群英会蒋干中计》时,我们通常认为周瑜的形象是一个足智多谋,潇洒倜傥的。但有些同学学完文章后,提出质疑,认为周瑜太过于奸诈,不但欺骗自己的同学,还利用自己的同学,实际上是一个伪君子。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怎么应对呢?我想一方面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理解目的和手段之间复杂关系,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我觉得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多阅读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掌握一些心理沟通的技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那些不敢在语文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同学给予充分的关注,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给自己不断充电,用渊博的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用这种魅力去感染哪些对语文缺乏兴趣的同学,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四、结语

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道“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自我发展”不应该只是知识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知识、技能、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雷实《谈谈“语文素养”》课程・教材・教法。2004.12)所以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帮助学生“自我发展”的课堂,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语文能力的课堂。要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要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什么时候学生敢于“大胆大声大方”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质疑教师的说法,据理力争,侃侃而谈,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已经成功多半了。

参考文献:

[1]曹永军《高三(10)班在六楼》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第9篇

    文章都是由字句组合成篇的,而字句在文章中却有轻重主次之分。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刘熙载认为,“多句之中必有一句为主,多字之中必有一字为主”(艺概·经义概)。这些“为主”的关键性字句,或是表现主旨的致力点,或是情景双关的纽结,或是一枝出墙的红杏,或是作品意脉的焦点。总之,通过它们可以窥视中心,提携全文。因此,语言文字的教学切忌等量齐观平均使用精力。若启发学生以“为主”的字句为突破口,锲入进去,深入发展,生发开来,就可以揭示作品的内蕴和艺术特色,探明作者的创作意图,显示出沉着而飞动、简要而丰富的教学风采。现辑录几例,以现一斑。

    一、锲入人物的性格

    课文景阳冈讲的是武松打虎的事,其主题是赞扬武松智勇双全。那凶恶的大虫进攻武松使用的是“一扑”、“一掀”和“一剪”。而武松对付的办法均是“一闪”。这“一闪”两字,“看似寻常最奇崛”,因为一般人独自于山冈丛林之中遇见大虫,恐怕早就魂飞魄散,浑身哆嗦,即使有点拳脚功夫此时也使唤不灵,而武松在这生死关头,不但镇定自若,而且表现了绝顶的轻功。“闪”者,如影之一过无踪,如光之一现即灭。前面冠以“一”字,说明一步到位,干脆,利落,准确,不必再加挪动,正如那书法家下笔则点如瓜子捺如刀,无需填填补补。同时武松三次以“一闪”对付大虫的三招,让它“气性先自没了一半”,然后相机进攻的防御策略是正确的,如同两军对垒必到敌方“三鼓”“彼竭我盈”之际才发令进攻。———别看这“一闪”两字极普通,由此锲入,结合上下文,分析却有板有眼,揭示了丰厚的内涵。至此,我问那些听得入神的学生:“‘一闪’两字表现了武松哪些性格特征?”学生兴致勃勃,发言此起彼伏,最后归结为三:非凡的胆量、精湛的武功和正确的策略。

    在武松进攻的阶段,他那“一跳”是制胜的关键,当大虫咆哮着再度扑过来,武松“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正好让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妆,一按按将下来,然后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打死大虫。很清楚,武松的这“一跳”,跳远了不能就势揪住大虫的顶花皮,跳近了则会葬身虎口———“为什么不远不近恰到好处呢?”在这节骨眼上,我有意打住,用一提问促使学生钩前连后,主动分析,讲出答案:原来这与大虫头次扑过来武松留心观察分不开,当时虽是以“一闪”护身,却不是消极防御,防御中注意了虎扑的起止距离,作好了进攻的思想准备。“一闪”和“一跳”是描写主人公的“为主”的字词,因此,由此锲入进去,能引导学生由行动到心灵完成一种逐步深化的认识,使一个智勇双全、胆大心细的古代英雄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地活跃在学生脑海之中。

    这样分析人物性格,突出了常见常用的字词,使它们展示出气敛神藏、义深意远的艺术特色,显示出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力,能改变学生重华丽辞藻轻常用字词的偏见。

    二、锲入作品的底蕴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已串讲完了前面两个故事。在这个当口儿,我小结了一下:

    “在‘完璧归赵’中相如一发现秦王无意偿城于赵,就设法取回和氏璧暗中送回赵国,后来还廷斥秦国二十余君,然后请就汤镬之刑。在‘渑池相会’中,相如面对拒绝击缶的秦王,置生死于度外,扬言‘以颈血溅大王’,终于迫使秦王就范。在这两个故事中,相如大智大勇的形象呼之欲出。是什么力量使得相如的智慧和勇气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呢?换句话说,他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呢?”

    学生议论纷纷:

    “显示人生的价值!”

    “爱国!”

    “憎恨秦王!”

    都能说出一些道理,但谁也拿不出确凿的论据,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一反常态,未加点评,更未作结,留下了这一悬念,却去串讲第三个故事“将相交欢”。在分析中突出了相如忍让回避不与廉颇争列的可贵言行,板书了相如向门客交心的直接引语“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并问学生:“相如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把什么放在首位?”

    “国家利益!”学生齐答。

    “如果说前两个故事表现了相如的‘伸’,那么后一个故事则表现了相如的‘屈’,两者好似相反,实质是一致的。你们说怎样理解这‘一致’呢?”我进一步启发学生。

    学生:“哦,老师,我知道了,相如能伸能屈都是为了捍卫赵国。”

    “爱国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只有爱国精神才能使他大智大勇大忍让!”

    “廉颇能负荆请罪也是被相如的爱国之情感动!”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地赞扬了两位主人公的爱国之情。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总结,三个故事都突出了“国”字,其内容如次:

    完璧归赵,出使不辱国;

    渑池相会,相君不辱国;

    将相交欢,团结卫赵国。

    在这段教学中,是否启发学生以蔺相如“先国家之急”的直接引语进行锲入,效果大相径庭。不锲入,它仅能解释蔺相如不与廉颇争高下的原因;锲入开来,则显出文章“立片言居要”以警策全篇的匠心,使爱国精神从不同的角度辐射学生的心灵。

    三、锲入诗歌的意境

    白居易的琵琶行串讲完了。我表情朗读琵琶女自我介绍身世那段,读到“绕船明月江水寒”一句时,板书了个大“寒”字,并启发学生:“优秀的诗歌写景总是与感情密切融合,创造出深远而统一的艺术意境。从这一认识出发,你们思考一下,在琵琶行中,环境景象的特征‘寒’与琵琶女的衷情有何相通之处?与白居易、众听客的心态有何一致之点?请从这两个问题中选择一题,写一段话,然后读给大家听。”

    十分钟后就有十个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语段,现择其认识深刻、文字畅达的两段抄录于后:

    “诗中的‘寒’字,一方面反映了环境景象的特点,因为秋夜气温下降,江边更是寒气袭人;另一方面还透露了琵琶女那昔盛今衰、暮境凄凉所形成的心境。当她年轻貌美之时,‘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那些阔公子不惜财帛,尽力抬举捧场,琵琶女过着‘今年欢笑复明年’的放纵生活;而一旦年长色衰,则‘门前冷落鞍马席,只得嫁给‘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以至江边孤守空舟,‘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怎不令人心寒?”

    “不仅如此,两位天涯沦落人的心情在诗中虽有不同形态的变化,但终归达成感情共鸣而使读者的神思聚集于一点。可不是,那琵琶女动手弹奏就‘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声暂歇稍停,就‘别有幽愁暗恨生’;而同病相怜的诗人呢,平日则‘往往取酒还独倾’,送客舟中也‘醉不成欢惨将别’,听演奏竟叹息连声,青衫湿透,还有那满座听众的掩面抽泣,这些散见于全篇的叹息、怨恨、愤懑、悲戚都是由心寒演变激化而成的,与寒江秋月的外景形成了韵致翩跹而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氛围。”

    我见火候已到,小结如下:“根据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到,‘寒’字虽为一普通形容词,却十分出色地凝聚了感情,描绘了景象,揭示了题旨,渲染了气氛。一身数任,四通八达。诗歌的意境创造把‘寒’字推向了制高点,为它确立了全篇独尊的艺术地位,它也就无往而不适地解释着一切,笼罩着一切。因此,我们从通体出发感受全诗,一个‘寒’字可以了得。”

    至此,不由学生不惊诧这篇把两人心灵共振倾吐得酣畅淋漓、委曲动人的千古佳作竟能如此高度集中,从而真正领悟到白居易穷究人情、体察物理、融铸汇合和高度提炼的艺术功力,真正钦佩诗人“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创造统一意境的独到运思。

    四、锲入作者的心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接近尾声。我问:“‘孤帆远影碧空警一句只提到了‘远影’,难道李白目送孟浩然只看见孤帆的‘远影’么?你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看法。”

    学生:“老师刚讲过,远去的小船在诗人眼中是由近及远,由大变小,最后消失。因此,诗人既看见孤帆的‘近影’,也看见‘不远不近之影’,当然还看见‘远影’。”

    我问:“那为什么不把三者全写出来呢?”

    学生:“诗只四句,写不了。”

    “全写出来就嗦了,要剪裁。”

    “全写出来就没有想头了,没有余味了。只提‘远影’,正是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

    回答一个比一个精彩!

    我又问:“‘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有一‘见’字,主语当然是李白。小船已消失了,他只看见浩瀚的江流奔向天际,你能想像出诗人的位置和神态吗?”

    学生:“伫立黄鹤楼。”“临江极目远望。”

    我再追问:“诗人为什么还伫立黄鹤楼,临江远望呢?”

    学生:“感情深。”

    “舍不得。”

    “依依惜别。”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文传情;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10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66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德育先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要求“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该如何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把作品中的德育内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等方法,将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

语文课本是文章精华的荟萃,所选作品是经专家精心选编和长期教学实践的典范之作,作品中有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勤奋刻苦、热爱生命等。对此,语文教师应运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实际教学浅谈几点经验。

一、以作品中美的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思想,使之受到感染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心怀天下、高风亮节的人物,他们是学生心中崇拜的楷模,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当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富贵不能”留下浩然正气的文天祥,有英勇善战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等。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感知,语文教师决不能停留在表层,而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现实,对其进行思想熏陶感染。如有一年我任教班内有位学生纪律散漫,上课常迟到,对语文学习也漫不经心。我曾多次与他交谈却收效甚微。我想,这样“无动于衷”的学生应该采用攻其心动其情的办法。当时,我正好上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文中原本不爱学习经常逃学的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节课上才明白了学习的可贵,为自己不能再继续学习母语而深深懊悔。这与班内的这位学生有相似之处,于是,在课堂上我请他来朗读描写小弗朗士心理活动变化的语句。我启发学生思考:假如有一天,你们不能说汉语时,会有什么感想呢?在交流展示中,我有意请这位学生来发言。他说:“我觉得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今后我要努力学好她。”这样的回答表明小弗郎士的形象美已经触动了他的心灵,激起了他的求知欲。这让我十分惊喜,顺势给予他热情的肯定和表扬。

二、以赏析、朗读领会作者的强烈感情,激起学生心中的爱国激情

《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在语文教材中情感之美的文章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一些诗歌作品与散文中,如的《沁园春・雪》、辛弃疾的《破阵子》等。作者的“情”深深地蕴含在诗文的优美言辞之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品读诗文内容外,还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内涵,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获得思想体验呢?我认为,首先应是赏析。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是诗人对祖国的恋歌。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赏析内容:诗人把自己比作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一片“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最后死了“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苦难祖国强烈而深沉的爱。其次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诗作的节奏美、情感美。学生在美读中可融入角色,更深刻地体味到诗作丰富的情感意蕴,使内心受到更深刻的感染。再次是启发学生想象,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丰富深厚的情感内涵。如此通过赏析、美读、想象来领会文章中作者的强烈情感,学生的爱国之情怎能不被激起?

三、以课文之情融合学校德育教育系列,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

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简单宽泛纯粹的说教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而抓住时机巧妙地结合课文的情感教学,能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心理,从而产生共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讨论交流如何面对并解决成长路上遇到的困难挫折;学习《紫藤萝瀑布》,引导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感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学习《傅雷家书》,教育学生要用心体会生活中父母对我们的各种关爱。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文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与课文教学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品读交流中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力量,进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

四、以教师美的言行,扣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之信而行

第11篇

【关键词】 现代汉语;是非问句;对外汉语教学;分类;语调;功能

是非问句是疑问句中的一部分,此类问句一般要求对方在回答时有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因而名为“是非问句”。是非问句的出现应追溯到20世纪中期,吕叔湘先生在其《中国文法要略》中首次将疑问句分为“特指问”和“是非问”两部分,“是非问句”由此出现在国人的面前。可以说,吕叔湘先生对疑问句的划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随着对语言现象认识的不断增加,学者们对疑问句内部系统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认识,及至20世纪70年代,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提纲》中,将疑问句分为四类,即: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以及选择问。自此之后,疑问句的四类句型初步建立起来。在对外汉语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对于是非问句的理解往往成为学生,尤其是印欧语系的学生学习的难重点难点,因此,系统理解是非问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大重点。

一、是非问句的基本分类

根据《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解释,是非问句可以分为“用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用‘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的是非问句”、“用语调表示疑问的是非问句”这三类:[1]

1、用语气助词“吗”的是非问句

陈述句的末尾加上“吗”,构成疑问句,这是汉语中比较简单的一类是非问句,例如:

“这是陈晨的书包。”------------------“这是陈晨的书包吗?”

“明天要下雨。”-------------------------“明天要下雨吗?”

“她喜欢看明清小说。”---------------------“她喜欢看明清小说吗?”

“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风雨后吗?”

在回答此类问句的时候,一般用“是”、“嗯”、“不”“不是”、“没有”、等回答,比如:

问:“这是陈晨的书包吗?”

答“是,这是陈晨的书包。”、“不是,这不是陈晨的书包。”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了达到方便简单的效果,往往会直接省略掉后边的句子或者只保留谓语的主要成分,例如:

问:“她喜欢看明清小说吗?”

答:“是。”/“嗯。”/“不是。”或:“是,她喜欢”/“不,她不喜欢。”

同样,当陈述句的否定形式在句末加“吗”时,变成“是非问句如下:

“昨天没有下雨。”------------------------------“昨天没有下雨吗?”

“李老师不喜欢说谎的学生。”-----------“李老师不喜欢说谎的学生吗?”

“你没跟他解释清楚。”----------------------“你没跟他解释清楚吗?”

“她不愿意和这个人合作。”---------------“她不愿意和这个人合作吗?”

在回答是非问句的时候,学生容易在回答是非问句的否定形式时犯错误,此时要向学生说明,在现代汉语中,不论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当回答者同意问句所表达的意思时,就用“是”、“对”等肯定回答,如果不同意,就用否定回答:“不”、“不对”、“不是”等。

例如:“昨天没有下雨吗?”假如回答者同意昨天没有下雨,那么就回答:“对,昨天没有下雨。”如果不同意,就回答:“不,昨天下雨了。”有的时候,答句中“是”、“不是”与后面的句子肯定或否定相一致,但如上述例句中的“对”或“不”却并不与后面的句子一致,这是因为它们在语义上是与问句发生关系而非其后的句子。

当陈述句后带有语气助词“了”、“的”时,句末加上“吗”,同样可以构成是非问句。例如:

“他已经同意了”-----------------------------“他已经同意了吗?”

“妈妈的病好了。”------------------------“妈妈的病好了吗?”

“这款手机是最好的。”----------------“这款手机是最好的吗?”

“知足的人是幸福的。”---------------“知足的人是幸福的吗?”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问句:“你该不会是考砸了吧?”、“你这台电脑应该是你的吧?”,这一类问句以语气助词“吧”做结尾,往往表示一种揣测和推断,同样也是陈述句末尾加语气助词的形式。

2、用“好吗”、“行吗”“可以吗”做结尾的是非问句

此类问句中,提问者带有询问的态度,希望得到回答者的应允或同意,例如:“嫁给我,好吗?”、“你别闹了,行吗?”、“麻烦让一让,可以吗?”在回答这类问句的时候,表示肯定就用“行”、“可以”、“好”来回答,但是当表示否定时,一般只用“不好”、“不行”来表示,一般不会用“不可以”回答。

3、用语调表示疑问的是非问句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三个例子:

“你今天不开心?”、“那本书还没找到?”、“我哥哥来了?”

以上三个句子叫做语调是非问句,我们可以看出,假如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那么上面的句子就变成了三个陈述句。刘月华老师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对语调是非问句做了解释“一个陈述句只要带上一问语调,即句尾语调上声,就可以构成疑问句……这种疑问句对语境和上文的依赖性很强……一般都包含惊讶、怀疑的成分。”[2]

二、从语调角度分析是非问句

从语调角度上来分析,上面三个句子不同于陈述句句末以“吗”和“吧”结尾的两种是非问句,用语气助词“吗”、“吧”的是非问句中,句末的语调既可以高扬,也可以是平的或降低音调。这是因为汉语是表意文字,“吗”和“吧”已经在句中承载了疑问信息,因而就不需要语调加以负载。但是对于语调是非问句而言,由于没有了语气助词,那么这个句子要想表达疑问的含义,就必须依靠高扬的疑问语调来负载疑问信息。语调是非问句可以写作:“S+?”的形式,它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

1、“S1+?”形式

A:你毕业后有什么安排,你准备去哪儿工作?

B:安排?大不了当家里蹲呗

A:家里蹲?[3]

B说的“安排?”是对上面周蘩漪说的“安排”的重复,S1+?是一种重复性问句,是由重复对方刚刚说过的话形成的。另外,还有重复整个句子或者只重复所关心的部分。例如:

A:刚才发生了什么?

B:警察来了。

A:警察来了?

A:你简直无理取闹了!

B:我无理取闹?你血口喷人!

B中的句子就是重复了整个句子,而c中的例句中则是只重复了说话者所关心的那一部分。

2、“S2+?”形式

这类问句是接引性问句,它并不重复上面的话,但是却要由上文或者语境来引起:

A:我看他志得意满的样子,想也没想就拿水泼他。

B:你还拿水泼他?

这里的问句,就是由上文引出的。

C:这样对人家,该不会生气回去了吧?

而这句话,则是根据说话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而引发出来的疑问。

三、否定形式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关系

“否定形式是非问句是根据语法要求,并以否定形式来提问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是非问句。否定形式是非问句具有特殊的结构形式和语用价值。”[4]而正反问句是用肯定和否定的词语相叠的方式提问,一般让人选择一项作答。不少语言学家在深入研究疑问句时,对于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关系产生了分歧,本文简单的将主要的极为语言学家的观点列举出来:

50年代初吕叔湘先生在《语法学习》中将反复问和抉择问合并作一类,即“选择问”,他认为选择问是重叠或融合了两个是非问句而成的。1982年,范继淹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指出“现代汉语除了特指问句、其他疑问句都是一种选择关系,疑问句系统就是选择问句与特指问句的对立,而是非问句是选择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5]

之后陆俭明先生指出特指问句与选择问句并不是是非问句中的一类,他认为正反问句、选择问句(包括正反问句)以及特指问句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袁毓林又从结构方式和语义表达层面入手,结合过去的研究,他将疑问句划分为特指问句和非特指问句两类。又将非特指问句分成是非问句和非是非问句两类。再将非是非问句划分成正反问句和非正反问句两类。我们可以认为,他将正反问句划分在了是非问句之下。

1996年邵敬敏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所有的疑问句都可以看作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又可以分为是非选择和特指选择,前者要求做肯定和否定回答,后者则要求作针对性的回答。是非选择问又可以分为单项式选择问(是非问)与双向选择问(正反问)。”[6]这样看来,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又被划分在了同一个层级中了。

关于是非问和正反问的关系研究,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相信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学者们的努力,在这个问题上会有更大的进展。

四、是非问句中的非疑问功能

从疑问程度来讲,疑问句被分为“有疑而问”、“半信半疑”、“无疑而问”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从疑问程度上来讲是层层升的。是非问句同样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划分:

这是你的书吗?(有疑而问)

这不是你的书吧?(半信半疑)

你们一母同胞,就一定要搞得老死不相往来吗?(无疑而问)

是非问句中的无疑而问一般有:沟通交流、祈使请求、威胁恐吓、挖苦讽刺、训斥恼怒、抱怨牢骚、提醒警示、惊讶感叹、建议劝告这几种形式,例如:

A:老王,一早就来了?

B:是啊,反正家里也没啥事儿干。(沟通交流)

A:天气变冷了,我给你买件大衣吧?

B:嗨,花那钱干什么。(祈使)

A:咱家的冰箱坏了,再买一个吧?

B:行啊,你管钱,你说了算。(委婉请求)

A:你敢不听我的话?仔细你的皮!

B:哪能啊,您是我的活祖宗啊!(威胁)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于语境因素“会消解其正常的疑问功能,使其衰变或发生转移。”[7]因而在使用是非问句的非疑问功能时,上下文以及语境作用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在中级学习阶段产生瓶颈,这要求教师在讲解的同时,根据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进行有选择的筛选出学生本阶段需要的信息知识,以防止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过大而对目的语学习产生倦怠和反感。反之,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而有趣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完成目的语知识的输入―内化―输出过程。

【注 释】

[1][2] 刘月华,潘文娱,故|.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4增订本.787-789.

[3] 刘月华.语调是非问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2.

[4] 孙婧.浅析否定形式是非问句.教学大参考,2006.7/8.

[5][6] 王惠.疑问句的分类研究简述.语言理论研究.

[7] 孙帮俊.疑问句及其非疑问语用功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参考文献】

[1]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 李艳.对外汉语四类疑问句的习得顺序[M].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 高华,杨欣欣.再谈英汉否定是非问句的答句[M].合肥学院学报,2010.3.

[4] 汤淑珍,丁锐.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疑问句教学如何有效的完成[M].宜春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