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5: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呼兰河传全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她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色彩词语,这与她对绘画的热爱有着巨大的关系,她有意地运用色彩词语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表达她对生活的体悟与理性思考,就是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使得她的作品在中国文坛上走得更远。
关键词:萧红;色彩;意蕴
萧红用她那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充满诗意的小说画卷,向我们展现了东北这片广袤大地上生存着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抗争与无奈,他们的辛酸与苦难。翻看萧红的作品,往往会被她那不符合小说特点的特质所吸引,这种特质便是她诗性的话语,而这种诗性来源于她在小说叙述中色彩词语的独特选取与运用。
一、早年的绘画经历培养了萧红对色彩的敏感
萧红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县,童年时与祖父在后花园的玩乐的经历为她日后喜欢绘画奠定了基础,而萧红真正与绘画接触还是在她考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校与当时的美术老师高仰山认识之后。在学校里,“萧红虽然不是学校美术小组的成员,但是酷爱绘画,有一次在校园里写生被高仰山,发现将她列入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就是这样一次机会开始了萧红真正的绘画学习。从那以后,萧红结识了很多同样对绘画有兴趣的同学,如徐淑娟,沈玉贤等,他们组织了一个野外画会,经常相聚一起背着画夹到松花江两岸去写生。萧红在美术课上得到了专业的训练,主要学习西画,“第一年学铅笔画,第二年学水彩画,第三年学油画。”这样的专业训练让萧红对绘画有了更大的热情,甚至曾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画家。后来,与萧军在哈尔滨相依为命时,萧红曾成为金剑啸的助手,帮助其承接绘画和广告业务,负责画插画等工作来贴补家用。这些经历一方面说明了萧红对绘画的热忱,另一方面说明了她在绘画上的造诣,正是这种绘画天赋和专业训练,让她对色彩具有特殊的敏感,在对生活的观察中也能捕捉到别人看不到的色彩;同时用绘画来表达感情,也为她在日后文学创作中选用色彩词语进行表达奠定基础。
二、作品中色彩词的运用表达了萧红对生活的体悟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创作的带有自传色彩回忆性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她尽情地表达了对自己童年、少年时的全部记忆与体悟。小说开篇便将读者带入到了东北的寒冬岁月,一种天寒地冻随着文字扑面而来,大地是冻裂的,人的手是冻裂的,整个世界被白色的冰、白色的霜覆盖着,“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在灰白的氛围下,作者回到了故乡,开始了看似散漫的叙述。在作者的记忆中,故乡并不是美好的,那里有冷漠的父亲、难应付的继母、不亲切的祖母,所以在回忆故乡时,作者选用了灰白这种具有强烈压迫感的颜色,笼罩着全篇小说,在呼兰河生存的人们仿佛也被笼罩在这种灰白之中。面对自然、人生,他们是麻木的、冷漠的、不求甚解的,他们的生命就像由各种颜色混合而成的灰色,自然、命运给了他们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生命对于他们,只不过就像四季一样,是一种生与死的轮回。“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这种灰白之色在《呼兰河传》中还有另一种替代――“刮风和下雨”。在小说中多处可见“刮风和下雨,这院子是很荒凉的了”的描写。刮风下雨的天必定是阴沉沉灰蒙蒙的,在这种氛围的包围下,后花园是荒凉的,“我”的家是荒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虚空,颓败。萧红对故乡的回忆是感伤的、沉重的,她批判地忆述故乡的事、故乡的人,故乡的一切封建陈腐、愚昧麻木,所以在《呼兰河传》中才会随处可见灰白的颜色。然而,萧红的童年并不完全是灰白色,祖父给了她无限的温暖与疼爱,“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和祖父在后花园的日子是萧红尤为珍视的,那段日子对童年的萧红来说是最快乐的,所以那段时光在萧红的记忆中是明亮的、鲜艳的、温暖的。在《呼兰河传》中第三章是对那段记忆的描写,在文字处理上明显地亮丽起来,色彩鲜艳起来。“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与《呼兰河传》全文笼罩的灰白颜色不同,这段描写情感上十分欢快,色彩上也很明艳,这种鲜明的色彩反差,使得悲凉格外悲凉,明艳更加明艳,充分显现了萧红在色彩的把握上的独到之处,和她在用色彩表达情感上的匠心独运。通过运用不同色彩展现对生命、生活、人性的不同体悟,在萧红这里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
三、色调背后暗含着萧红的理性思考
萧红从呼兰河逃出、从那个颓败封建的家庭中逃出,在离家的决绝中是无畏的反抗精神在支撑着她,在她的早期作品中也集中的显现了她对封建、父权的反抗,对希望、美好的追求。这种对颓败封建的批判和对美好希望的追求的思想的两面在萧红色彩的世界中就形成了黑与红、黑与白这种明与暗,消沉与新生的鲜明对比。《生死场》是萧红早期的代表作,在小说中她选用红与黑作为主色调。“像红色的水晶,像红色的梦”,“菜圃上寂寞的大红西红柿,红着了。小姑娘们摘取着柿子,大红大红的柿子,盛满她们的筐篮”。这些火红的东西是具有生命的,是能给人希望的、憧憬的、美好的,然而在这种生的希望中死神也悄然埋伏在人们的周围。“女人突然苦痛得脸色灰白,脸色转黄,全家人不能安定。为她开始预备葬衣,在恐怖的烛光里四下翻寻衣裳,全家人为了死的黑影所骚动。”“这边孩子落产了,孩子当时就死去!佣人拖着产妇站起来,立刻孩子掉在炕上,像投一块什么东西在炕上响着。女人横在血光中,用肉体来浸着血。”在红与黑的交织对比中,萧红表达出了对生与死的理性思考,对半生半死的人们的强烈的批判,对木然乏味的人们的深刻的抨击。在这种批判与抨击中又含有她对人生命的一种悲剧感的体悟,她把自己的遭遇与人物相联系传达出一种更深层次的人生悲凉。由此,这种红黑对比的色调中就一方面表现了萧红对温暖的渴望与对封建、麻木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将萧红的思考引向深处,开启了对生与死、文明与愚昧、光明与黑暗、精神与物质、人性的高贵与卑琐,以及人与命运等对立关系的思考。
翻看萧红的小说,总能感受到小说中扑面而来的黑、灰等颜色营造的压迫感与窒息感,但同时也能在这种压抑感中看到红、绿等新鲜颜色的存在,也能通过这些颜色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萧红小说中的这种黑灰主色调与红绿副色调交织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使得黑灰更沉重、红绿更鲜亮,这反映出萧红一种理性思考,她清楚的看到东北人民的悲剧,意识到他们身上那种冷漠、木然、周而复始的混沌的生命存在状态,在进行猛烈抨击、批判、反抗的同时她也渴望看到人性温暖的一面,萧红这种主题思想的矛盾性将他的的理性思考引向到了更深的层次,这也使得她的作品具有多重深刻的主题意蕴。(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季红真:《萧红全传》,现代出版社,2012年版。
语文是人学习语言文字、接受文化洗礼的学科。语言和言语以及其中所包蕴的人类优秀文化,都本源于人的心灵。学生心灵的成长,需要成长的资源,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扎实、真实、丰实的言意融合,感悟言语文字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思想内涵,即学习和品味言意融合来帮助学生将已经积累的但并不系统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充盈自身情感的、彰显自身个性的“话语”,可以成就一个个乐观向上的、鲜活的心灵。健康的心灵用豁达面对生活,用真诚待人接物,用宽容对待同伴,他们的语言和心灵一样可贵。那么,我们如何找到一个契合点,让言意融合与学生心灵同筑共生呢?
一、心灵所需――剥丝抽茧,找寻适合的言意融合点
言语文字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思想内涵是值得我们去深究的。鼓励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去读懂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寻找到适合的言意融合点,才能真正获得认识水平与思想内涵的提升,获得心灵的成长。
语文学科具有提升学生语言和人文素养的价值,有了人的主动发展,才有言语的主动发展,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作品人物,作品中人物的健康心灵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灵发展,一旦遇到恰当的语境和贴近自己的话题,学生就能运用言语,在言语中表露自己的观点,宣扬自己的生活态度。
例如:《姥姥的剪纸》一文中,全文洋溢着姥姥与孩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但是文章语句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学生很难进入情境。为了让学生看到姥姥对“我”无尽的关心与宠爱,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读文章,划出姥姥给我创作的三幅剪纸。让学生读,并且设身处地地为姥姥想一想,姥姥为什么要创作这些剪纸?用“就是”说一说。
经过默读,学生若有所思:
“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就是姥姥背着‘我’。”
“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地上啃食青草,就是姥姥和‘我’在一个锅里吃饭。”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就是说姥姥心里牵挂着远在他乡的‘我’。”
“姥姥剪的兔子都是蹦跳的、奔跑的、睡觉的,而老牛总是拉车的、耕地的、干活的,这么多关于兔子、老牛题材的剪纸图样,其实就是姥姥在表达自己对‘我’的爱。”
……
我感动于孩子们的善良,也惊喜于他们敏锐的感受力。孩子们自己也进入了文本,好像文中的姥姥就是自己的姥姥,他们为姥姥的付出而感动,真切地感受到了姥姥的百般宠爱。
抓住这个契机,我鼓励孩子写写自己的亲人,于是,平时的点滴涌上心头,一些小事,一些孩子们认为大人理所当然该做的事情都成了他们感动的源泉,文字在笔下流动起来。
二、心灵所享――细嚼慢咽,品味真实的言意融合点
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由言表意的过程。我们坚持言意融合训练中的学习和表达,就是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说了什么,更要学会关注课文是怎么说,怎么写的。
阅读理解的首要任务在于对“文意”的追寻,而对“文意”的追寻始于对言语的感知。想要让学生体会到言意融合的精妙,就必须让学生反复朗读和揣摩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
例如选自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中的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文字清新自然,回忆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着祖父在园中劳动和玩耍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自由感觉。这样的自由,对于如今城市里学业压力颇为繁重的孩子来讲,很是遥远和羡慕。如何让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这一份自由,进而感悟到是祖父的爱放飞了“我”的天性,使“我”的心灵都是自由的,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自由”,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三、心灵所至――畅所欲言,表达全新的言意融合点
学习张晓风的《我喜欢》一文时,学生在据言得意的过程中,美好的生活已在眼前鲜明起来,同作者一样,学生对生活也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情动而辞发”,意的充盈,心中便有了表达的欲望。这时候,就必须以言的介入来实现意的表达。于是,我适时地要求学生也学着作者用上“我喜欢……但我同样喜欢……我还喜欢……”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学生习作中摘取的部分语句:
我喜欢不畏风雪、生命顽强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但我同样喜欢那默默无闻地开放在墙角、砖缝里的野花。我认定伟大的上苍在创造牡丹、玫瑰这等艳丽妖娆的花朵时,也不会忘记为这野花倾注一份独到的朴素之美,并赐予它一种别的花不可取代的特殊尊荣。我还喜欢另一种常青的植物,它在人们的身上蓬勃生长。当我在课本中读到海伦凯勒身患残疾却努力学习时,我知道,这种植物也在海伦的身上顽强地生根、发芽、开出坚强之花、胜利之果。(谈颖萱)
我喜欢在阳春三月与小伙伴们结伴出去郊游,但我同样喜欢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呆在空调房里,和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故事,我还喜欢在萧瑟的秋天,拿着一本好书,与朋友一起静静分享,在寒冷的冬季,和他们沿着学校的操场慢慢跑步。(陈博文)
我喜欢人与动物的友好共存。地球不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它是我们和动物共有的美丽家园,是大自然中一切生灵的栖息之所。但我同样喜欢家人的和睦相处,所有的人相敬相爱,其乐融融,没有面红耳赤的吵架,没有大声嚷嚷的喧哗,使欢声笑语飘荡在每一间屋子。我还喜欢同学间的亲密相处。当同学遇到了困难,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你摔倒了,我扶你起来;我落泪了,你听我诉说。(陈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