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5: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名言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1、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1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4、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1、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22、知耻近乎勇。——《中庸》
2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语·卷上》
2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3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31、好学而不贰。——《左传》
3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3、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9、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40、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4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4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4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50、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5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5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5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5、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5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5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59、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60、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6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6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6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6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6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6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7、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7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7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7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75、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7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7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78、三思而后行。——《论语》
7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8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8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82、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8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4、学不可以已。——《荀子》
85、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
8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87、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8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8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9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9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92、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9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94、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9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9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9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9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2、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4、教师与画家不同的是他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5、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孩子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6、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9、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来源:文章屋网 )
女人用友情来拒绝爱情,男人用友情来换取爱情。
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傻与不傻,要看你会不会装傻。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经典诗文 语文素养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定位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确,语文素养既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让学生从小学习经典诗文,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学习经典诗文重在储备积累,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渗透迁移,激发其表达欲,给他们提供运用的机会。
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吟诗引句
大自然是绚丽多姿的,是诗文的源泉。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大自然,在自然中观察体验,在大自然中观景吟诗,也就是说要把孩子引入诗的意境。
自然界到处都有美的足迹,历代诗人的慧眼彩笔留下许多赞美四季风光的不朽诗篇。在春季,校园里的几棵柳树抽出了新绿的柳枝,孩子们立刻捕捉到这一春意,吟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田野里,孩子们望着飞上蓝天的风筝,体味“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愉悦。在夏季,新荷尖角出水,蜻蜓萦绕之时,把孩子领到池边观赏,在那蜻蜓站立荷尖的瞬间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惬意怡神。夏日雨后,指点孩子们去观赏雨后青荷,微风中吟诵诗句“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在秋天,金风送爽,层林尽染。拾级而上,于萧瑟的秋风中惊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于阵阵菊香中品味“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的铮铮傲骨。在冬天,去品味“风雪夜归人”的温馨,去感叹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
引导孩子在广泛接触大自然和观察大自然的情境中发现美,引用诗句表达美,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强表达效果。
二、在生活实践中品诗悟理
人们在政治、经济、外交及交友处事等诸多场合,常引用诗句名言陈述事理,传递心声。《唐诗一句免税千金》的故事说的是,一位留法研究生几经努力,使我国葡萄酒打入法国市场。在出口时,中国的葡萄酒被认定为“洋酒”,需增收关税。在交涉的关键时刻,他急中生智,吟诵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一诗句,说明我国在唐代就已经酿造、饮用葡萄酒了,是葡萄酒的原产地之一,而法国、美国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比中国要晚得多,终于说服了法国海关官员,免去了高额“洋酒税”。
学生对这样的小故事不但感兴趣,而且很受启发。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捕捉时机,指导学生引用诗句名言表情达意,如在学校见到一位孩子浪费食物,晨会课上动情地谈及此事并由衷地吟诵《悯农》中的“锄禾”诗句,不但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会逐步将诗句融入孩子的语言中。
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中积累古诗文
在语文教材中不乏古诗名篇,如《晏子使楚》、《将相和》等历史故事,《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寓言故事,教师可配合教材,让学生有机会辅读与之相对应的文言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二”中的成语故事《鹏程万里》后,补充庄子的名篇《逍遥游》,让学生欣赏、背诵,加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其他如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南辕北辙》及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也可效用此法。
为避免遗忘,教师应把所学古诗按教材内容、表达形式等归类合并。如有的教师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后,再赏读《赠江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送友人》等一系列送别诗,并引导学生背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使学生对离情别绪有更多的体会。又如将《悯农二首》、《伤田家》、《蚕妇》、《陶者》归并为艰辛篇。还有童年趣、思乡曲、枫叶情等,这样归类辅读,以熟带生,新旧渗透,融会贯通,可以收到系统积累的良好效果。学生定会随着年长事更,逐步明之、解之,融于心,调于笔。
四、在写作练习中指导引用诗句名言
恰当地引用诗句名言能增强表达效果,给文章增色添彩。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引用诗句名言可采用例文评析的方法,即将学生引用得好的例文抄录出来示范讲评,以典型引路。如学生在写《一件好事》一文时,不自觉地引用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既使文章增色不少,又使人明晰了文章的主旨。教师还可采用提示阅读资料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文章供学生阅读参考。如写《我的理想》,可引领学生阅读人生传记,寻找身边的榜样,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透过古诗文的阅读,学生可感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平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教师还可采用引文指点的方法,即根据某次作文的具体内容,启发学生在文中引用恰当的诗文警句。
新《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中优美的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于学过的古诗文的灵活运用。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制作卡片等。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蕴意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归类集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 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知汝远来应有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 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惶恐滩头说惶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12. 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牧人驱犊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因思杜陵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 《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比较默写
1.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 《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期无期的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的坚定决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着的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运用型默写
1.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 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的最好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李商隐《无题》句)
5.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化而来。
7.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8.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四、开放型默写(除5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二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也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9.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感悟经典,传承文化,开启智慧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文学经典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也找回了忘却的梦想和沉寂的激情。
二、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吟诗引句
大自然是绚丽多姿的,是诗文的源泉。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自然的情境中观察体验,到大自然之中去吟诗观景,就是要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自然界到处都有美的足迹,历代诗人的慧眼彩笔留下许多赞美四季风光的不朽诗篇。在春季,校园里的几棵柳树抽出了新绿的嫩枝,学生们立刻捕捉到了这一春意,吟诵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田野里,学生们望着飞上蓝天的风筝,体味“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愉悦。在夏季,新荷尖角露出水,蜻蜓萦绕之时,把学生们领到池边观赏,在那蜻蜓站立荷尖的瞬间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惬意怡神。夏日雨后,指点学生们去观赏雨后清荷,微风中吟诵诗句“微风忽然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在秋天,金风送爽,层林尽染。拾级而上,于萧瑟的秋风中惊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于阵阵菊香中品味“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的铮铮傲骨。在冬天,去品味“风雪夜归人”的温馨,去感叹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
引导学生在广泛接触大自然和观察大自然的情境中去发现美,引用诗句表达美,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强表达效果。
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中,积累古诗文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古诗文名篇,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三峡》《小石潭记》等,抒发自己豪情万丈的《登幽州台歌》《观沧海》《水调歌头》等,充满哲理性文章的《陋室铭》《爱莲说》《孙权劝学》等。教师可配合教材让学生有机会辅读与之相对应的文言文,如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可推荐学习其《后出师表》深切体会“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情怀,让学生欣赏、背诵,使学生在绚丽的语言中加深理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也可效用此法。
为避免遗忘,教师应把所学古诗按教材内容、表达形式等方面归类合并。如有的教师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后,再赏读《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送友人》等一系列送别诗,并引导背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名句,使学生对离愁别绪有更多的感受。又如将《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坡羊潼关怀古》、《朝天子咏喇叭》等归并为忧国忧民篇,这样归类辅读,以熟带生,新旧渗透,融会贯通,可以收到系统积累的良好效果。学生会随着年长事更,逐步明之、解之、融于心,就能调度于笔。
四、在写作练习中,指导引用诗句名言
文章恰当地引用诗句名言能增强表达效果,给文章增添色彩。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引用诗句名言可采用例文评析的方法,即将学生引用得好的例文抄录出来示范讲评,以典型引路。如学生在写《一件好事》一文中,不自觉地在文中引用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既使文章增色不少、又使明晰了文章的主旨。教师还可采用提示阅读资料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列举一些文章篇目供学生阅读参考。如写《我的理想》可引领学生阅读人物传记,去寻找身边的榜样,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透过古诗文的阅读,他们可感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平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还可采用因文指点的方法,即根据某次作文的具体内容,启发学生在文中引用恰当的名言警句。
最受启发的诗句
在我的记忆盒里,我一直珍藏着许多优美的诗句,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但是在我记忆深处有一句诗句令我终生难忘,那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我的爸爸对我的爱如海中之水,取之不尽。
“哗啦啦,哗啦啦,刷啦啦!”阴沉的乌云笼罩满天,天上坠落下黄豆般大小的雨滴。呼啸的寒风吹得雨棚哗哗直响,让人不由得涌起一阵寒意。我躺在船上,细菌在肚子里面玩滑滑梯。可能是因为吃多了一些糯米饭,消化不良。我只痛得腰也起不来了,摸着肚子不停地。我皱紧眉头,咬牙切齿,那两只炯炯有神也生气不起来了。
爸爸安慰我说:“一点的小痛不算得了什么,”边说边摸摸我的肚子。
我趴在床上,使劲地打击着我的肚子,可是肚子里就好像被针扎,有剑在刺,就像千万只蚂蚁在啃咬,痛得在床上打滚儿。
爸爸用温暖的大手,摸着我的额头,关切地说:“孩子,你是我的太阳,你要坚强,吃下药好了。爸爸不停地往我的背上擦油按摩,减少我些许的疼痛。我抬头看着爸爸那清秀的脸,不禁想起“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个诗句,的确,我们是父母身上的肉,时刻被父母牵挂着,我们又能有什么来报答父母呢?我的心里得到了洗礼,内心受到了尘埃的荡涤。还不停地抑制自己,让自己忘记疼痛。
从此,当看见父母下班,我总会倒来一杯热水,又是还会陪他们聊聊天,逗他们开心。在学习上,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好成绩。在吃饭的时候,我一定会把好吃好喝的留给他们。“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名言让我一生铭用,让我以真诚的心对待我的父母
初一:梁思培
(100423周记)书给我力量
你喜欢读书吗?你知道书中描绘的纯洁美好的世界吗?你体会过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那无穷的乐趣吗?朋友,读书吧!你会受益终生的。
我很小就开始读书了,先是父母要求我读,后来我被书中的世界迷住了,慢慢地喜欢上了读书。读了书中的至理名言后,我掌握了不少知识,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你先看看我书桌上的名言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它告诉我,时间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必须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今天,珍惜现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要紧紧抓住现在,不让光阴虚度。
书籍给我力量,教我如何做事,教我如何做人。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诗句,使我明白了:人要有所作为,人能有所作为;孙膑修兵法、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告诉我,做人要自尊自爱,力争上游,不甘落后。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变耻辱为光荣;
名人给我力量,名言伴我成长,人类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与智慧,在知识的彼岸在等待着我们,等待我们去采摘去吸收。而到达彼岸的航船就是读书。开卷有益,让这些名人名言作为我们心中的灯塔,为生命之舟导航,让我们在生活的波涛中不畏困难,劈波斩浪,驶向理想的彼岸 。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古诗词名句,积累运用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能让人知古鉴今,开启心扉,体味情趣哲理,涵养道德品行,能给人熏陶和滋养,使人终生受益。
古诗词名句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兼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古典文化的精粹。对于这些名言诗句,如果仅仅为考卷上的8分而疲于诵记,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机械记忆阶段,没有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古诗词名句的诵记和说话、写作活动挂起钩来,并运用于其中,完成诵记、理解和应用的一步到位。
然而,在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中,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朗读、理解、背诵三位一体的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仅知识无体系,能力无层级,连过程方法都被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被生硬移植。这还是好的,有的学校有的教师,甚至不曾正式、完整地上过一节古诗词的阅读教学,直接就告诉学生背诵默写,更不要说是否会用心设计教学,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魅力和传承民族传统经典的使命更是遥不可及了。
这种随意性极强或者老套的教学模式和以会背能默写的机械目标致使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因为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诗词的关注度自然不高,更不要说理解和运用并且养成良好习惯了。
下面是我多年来关于古诗词名句积累与运用的实践:
1.要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因此,古诗词阅读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上,从对学生的引领上,从古诗词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探索新路,改革和创新古诗词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探索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最终让学生形成自觉积累和运用古诗词的习惯,让学生吸收并传承民族文化经典,让积累和运用古诗词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本能的习惯和自觉的需求。
2.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古诗词的习惯
2.1 要激发兴趣,多途径积累。
2.1.1 开发网络资源,广泛积累。每天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上网查询,寻找有关诗句。选择5至10句名言摘录到笔记本上。
2.1.2 开发课外书籍资源,看见感受深刻的诗句都摘录下来。
2.1.3 利用黑板一角积累。把黑板右下角留出一块,专门用来书写名句,采取学生轮值书写制度,按座号顺序上去书写,每天一人,书写的内容不能重复,既锻炼书写,又加强了积累。一年来,班上50多位学生每人都写了4句以上,单在黑板上出现,学生抬眼就能看见的名句就有220多句。例如: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2.1.4 举行朗诵、默写、仿写古诗词名句比赛,刺激学生加强积累。在仿写比赛中,有的学生还写得特别好。如:仿写岳飞《满江红》句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勿虚度,废了年轻时,徒哀叹!”……
2.1.5 分类整理,方便记忆。如古诗词中关于春、夏、秋、冬、花、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春花秋月何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2.2 采用串联记忆法,高效积累。
采用串联记忆法,化“点”记忆为“线”记忆,在短时段内完成高效的学习。
2.2.1 教师示范,学生仿照。
课堂上,教师先作示范:每堂课定一个主题,选择4-6句名言,用一段话将它们串联成一则有意义的识记材料。学生在这过程中要做的事就是找到相应的名言,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由背诵。由于目标集中,又已经具备对材料一定的熟悉程度,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另有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建议他们在下课后或者早晚读抽几分钟时间强化,其他同学也要在课余及时巩固。
2.2.2 学生写串联短文。
串联短文的写作主要在课外完成,上课前同学之间先互相交流,并进行修改,推荐出妙文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学生们也在展示自己作品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感觉,大大地提高了写作兴趣。常有充满奇思异想的妙作出现。例如:
(1)绘月。在旷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在大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在密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在大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环保。眼下的环境恶化已经十分严重。由于空气污染,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情景;噪声污染使我们难以进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地;林木被砍伐,植被大大减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样的地方难得一见,真怀念“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环境。
2.3 灵活运用,提升效果。
教师要鼓励学生活学活用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和优美词句,大胆地运用到口语交际中,尝试写进习作中。让学生在“主动积累——活学活用”的历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每次作文,学生习作中都不乏“引经据典”的佳作,如写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很多学生就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名言名句。名句的恰当运用,让学生的作文显得才情飘逸。
2.4 开展诗歌朗诵会、唱诗会、写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兴趣和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的引领和日常练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课,给学生展示学习古诗词成绩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积累与运用的兴趣和自信心。在诗歌朗诵会上,为学生的朗诵编配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利用音乐和图片做背景,使学生的美的享受中感悟诗歌的情境。在唱诗会上,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让学生的音乐的引领下自由歌唱,学生唱得很有气势,也很快乐!
总之,古诗词积累与运用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用心教学,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积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目标” 中又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 好 的 语感”。每一个阶段目标都规定了要诵读儿歌、古诗、优秀诗文等,“积累”已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下面想谈一谈自己对于“积累”的一些理解。
一、要积累语言,更要积累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发展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所以茅盾说,读书应当一边读,一边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中去看。萧乾则有阅读是用“库存”去兑取“现金”的巧妙比喻。就作文而言,生活是作文之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更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目前,积累生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现在的学生生活积累并不富有。这使他们很难理解那些内涵丰富的文字材料,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经典成了他们难以消化的“残羹冷炙”,影响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削弱了积累的欲求,从而也影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儿童观察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和周围人们的日常活动,扩展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二、要积累古典诗文,同时要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
我们应该认识到,现时的积累应该区别于过去私塾时代的背诵,因为学生面对的文化语境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不学诗,无以言”。出口言诗,是当时文化人的“集体无意识”,相沿下来,知识分子言谈、交往、抒情、论政,都离不开诗──或者引用诗或者创作诗。在这种环境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是可能的。而现在,整个文化语境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众传媒文化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如果不作引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古典诗文,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现时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应该赋予古典诗文以新意,注重联系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表达的愉快,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
三、要重视积累,更要重视运用
叶圣陶指出,旧式考试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的“人型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积累不能重走旧式教育的老路。从内容上说,应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能让他们怦然心动、会心一笑的内容。从要求上讲,记忆一些名言警句,对一些经典名篇有所印象就够了。我们要引导学生积累的东西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尽可能地用过了,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因此,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运用语境。如,通过一些活动,展示一些场景,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警句名言;带领他们置身蒙蒙春雨中或是烂漫的春花中,让他们说说想到的有关诗句,这比单纯地让学生死背名言、诗句要有效得多。
(胡振燕)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有时也会进行惩戒教育,但只要“罚”无恶意,“罚”得巧妙,“罚”得适当,“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回放
一个星期一的语文课上,我检查上周布置的家庭作业――每人自带一本课外读本,进行班级交流。想不到全班竟有一半的同学没有完成。看着教室里站起来的这一大群人,我知道有的同学感到惭愧,还有的在自鸣得意,觉得法不责众,老师也不能拿我怎么样。于是,我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很正常,但忘记的次数多了就不正常了。为了让大家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有必要给点惩罚留作教训。我的惩罚是:站着的同学用一句诗或者成语、俗语、歇后语、幽默话、对联等形式表述未带课外读本的感受,表述恰当者就可以坐下。”同学们听后立刻兴奋起来,先前沉闷的课堂气氛一扫而光。学生仿佛不是在受惩罚,而是在进行一场智力抢答比赛。一些同学很快就想出了诗句,他们巧妙地改变原诗句中的一两个字,读出来饶有趣味。如“坎坎寻书(伐檀)兮,置之家(河)之桌(干)兮,彼学(君)子兮,不素惭(餐)兮。”“无可奈何书(花)落去,似曾相识燕不(归)来。”用名言俗语的表达也恰如其分,如“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方知书(输)不起。”很快,大多数同学坐了下来。有一学生久想不出,看到许多人都坐下了,心中着急。这一急使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幅对联:“课桌讲桌桌桌有书,唯吾桌无书;你坐他坐人人能坐,独我方无(座)坐。”此联词性对仗上欠些工整,但能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也算过关。最后一位同学在大家的启发帮助下,终于用崔颢《黄鹤楼》一诗的首句“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不才(黄鹤)留(楼)”换来了落座的资格。这节课虽未按教学计划进行,但学生的收获并不少。
案例反思
对于这样的“惩罚”,同学们并没有感到恶意,也没有反感或对立,而是很乐意地就接受了。这样的“惩罚”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罚”中呵护,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依常理,学生忘记带书,老师心中自然有气,批评教育学生几句,理所应该。但此时的批评不仅改变不了学生未带书的事实,反而会增加其内疚自惭的心理负担,甚至有的同学会产生对抗情绪,亦使课堂气氛沉闷低落。反之,转换形式来解决问题,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将“罚”变成了智力比赛,学生的心境立刻发生了变化,身心进入了新的思维境地。先想出来的学生还会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自喜呢。事后他们会明白老师的这种“罚”其实是顾及他们的脸面,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于是他们就会对老师充满感激和亲近之情,师生感情也更融洽。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提出新的要求,他们就会乐意去做。顺势,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罚”的启示》,让全班学生写,结果绝大部分同学写出了真情实感且都具有一定的深意。
二、“罚”中生智,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常言道:“急中生智。”“急”的出现是一种环境和事件逼迫而形成的心理现象。人“急”之后,就会加快运转大脑机器,想种种办法去解决问题。平时爱动脑筋的人,受“急”之后,才智更能得到极大的发挥。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被逼出来的智慧之策;曹植的“七步诗”也是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逼出来的智慧名诗。当然,急中生智并非人人能做到,它还需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知识底蕴和生活经验。如果胸无点墨,肚腹空空,那么即使再逼也是难以急中生出“智”来的。“罚”学生也是“逼”学生,这一“罚”,考察了学生的才智,检查了学生平时积累诗词、名言警句等情况。那些腹中诗文装得很多的同学,自然可以轻松愉快地过关。
三、“罚”中体验,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只有学了知识后能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才能称之为真正学懂了知识,而能力的提高则是在实践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语文课上,学生能用诗句来表达心情,就是运用能力的体现。故能改换字词的同学,其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不知变化者,其能力就弱。而那些在别人启发下能依葫芦画瓢的同学也得到了一些锻炼。那个能不依赖前人诗句自作对子的同学,其能力更胜众人一筹。
只要我们把握了“罚”的技巧和尺度,变“罚”为激励、为竞争,那么“罚”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常常在网络影视文化,或文学著作里面看到。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句话一直被大家误解了。听到这句诗,恐怕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男女共度春宵或洞房花烛夜。咱们先来听一下这首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句诗是出自宋代苏轼的《春宵》,本来诗文的意思是说:春天的夜晚,极短的时间,所以十分珍贵。花儿在夜里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在那楼台的深处,有些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夜色中弥散着这细细的歌声和管乐声。只有夜很深了,庭院里千秋才不在摆动,四周才真正恢复一片寂静。这里的“春宵”,其实是指春天的夜晚。一刻呢,是计时单位,常用来比喻时间很短暂。你比如说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就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还有那句:“春宵一刻,万金难夺。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春宵,春天的夜晚,一刻,一个计时单位。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春宵好像变成了专指男女共度或洞房花烛夜了。嗨,这东西啊,时间久了,自然也就约定俗成了。要真的去纠其具体由来,恐怕早已无从考据了。咱也不用那么较真,知道苏轼的真正意思就可以了。
咱们接着往下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咱们生活中也经常说这句话,这话是出自宋代的苏麟,麒麟的“麟”您可能要问,他和苏轼有什么关系么?我只能回答你,没什么太大关系,正好俩人都姓苏而已。但是他和范仲淹还真就有点关系了。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提拔,受到过他的关心帮助,对他都很崇敬。惟有苏麟,他在外县担任“巡检”,就不在杭州城内,所以没有得到过什么照顾。有一次,苏麟因事来到杭州,那能不见一见范仲淹么,哪怕是混个脸熟呢是不是。但是见了面说什么呢?太直白了也不好你说,直白白的说:范老啊,你看你提携那么多人,也顺带提携提携我呗。这话怎么好说呢是不是,面子薄啊。
那怎么办呢,得,把意思寄于诗中,于是乎,献诗一首,其中有两句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看了,那能不明白么。于是便征询了苏麟的一些意见和想法,满足了他的一些需求。后来,人们就把“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作为人事关系接近因而易于获得方便的意思,也可以简作“近水楼台”。至于苏麟当时写的全诗,似乎并没有留传下来。在流传中“易为春”也常常写作“早逢春”。就是你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也行。
说到了范仲淹,咱们就接着来一首范仲淹的诗。《扇示门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这里面的“前人田地后人收”,咱们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表达的意思也是很浅显易懂。说到前人,咱们就来说一位前人,杜甫,唐代大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是咱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句话,这句话并不是什么网络语言,它正是杜甫的诗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给您大概翻译一下,说这个:我,为人情性孤僻,醉心于作诗,写出来的诗句一定要惊人,否则就不肯罢休。到老来作诗还是很平庸,就不用再为春花秋鸟增添愁怀了。前不久哇,门前修了个水槛,供凭栏垂钓之用,有时乘上木筏子也可以当做小船用。真希望能找到陶渊明和谢灵运这一类人做朋友,跟他们一起吟诗,同游山水才好呢!“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语,后人引用为对自己写作的严格要求。现在很多时候使用这个词呢,多数是形容语出惊人,说的话使人很惊讶,别人未曾想到。
今天的节目给大家说了一些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句子的出处,我呢暂时就想到了这些,如果您也想到了一些,可以在评论区中留言,很多朋友都会看到您的评论。我发现特逗的一事儿,这个网上啊,基本上,外国的名言都是莎士比亚说的;古代的名言都是李白说的,民国的名言都是鲁迅说的,现在的名言都是马云说的。估计这老几位肯定正犯嘀咕呢,我一天说过这么多话么?没事啊就多看看书,别像晶宝似的,心里啥事不装、脑子空空如也。这期节目就到这里,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