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时间:2023-05-30 09:3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济南的冬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济南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几点:

2、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3、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比喻突出的例子,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4、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 知识与技能: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

a、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b、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领会他描绘了怎样的冬景。

二、 整体感知

1. 作家作品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样子》问世。《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2. 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A、 生字

贮zhù蓄 镶xiāng边 发髻jì 水藻zǎo 看kān护 济jǐ南 澄chéng清 伦敦dūn

B、词语

安适:安静而舒适。澄清:本课指清亮,透明。贮蓄:存放、积存。

3.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a. 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b.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 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适”的?请讲述理由。

d.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a、 温晴b、 济南冬天的山和水

c、 是。(1)阳光的普照,(2)摇篮般的地理位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d、 作者绘山景、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

三、 讨论探究:

1.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对比

(温晴)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响晴) 宝地

四、 课堂小结:

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特点。

第3篇

《济南的冬天》写景顺序如下:

文章第三段,按照空间顺序,作者从山尖写到山坡再到山腰,由高到低,多层次逐渐展现了冬天山的特点;文章第四段,作者按照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顺序,作者首先描写了城外,然后描写了城外的山坡再到山坡上的村庄,最后到小村庄屋顶上的雪,对景物的描写愈发细致,从细节处表现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文章第五段,由近而远,由小到大,作者先写水冒着点热气,再写水藻,再写垂柳,再写水面的上空以至于半空中、天空上,作者从细节出发,再到济南冬天的大体特点,采用与第四段描写顺序相反的手法,既使文章整体结构紧凑、有序,又使文章生动有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摘要:《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著名写景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固定的教学篇目,其从语言到选材,都体现出经典的意义。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经典;中学语文教育

所谓文学经典,主要是从文学阅读的结果来说的,而不是从作品创作的层面来谈的。无论作家如何强调作品的精彩,没有读者的大量持续地阅读和赞赏,很快便会被时间淘洗掉,那么经典是难以形成的。可以说,文学经典的定义主要是产生于各级各类文学教育的过程,并最终体现为教材这样一种建立在阅读共识基础上的作品选本,成为几代人共同的识读。可以说,能够入选文学教材,尤其是持续入选各种教材,超越编选者视野的局限被不同教材选本选择的作品,自然堪称经典。在这个意义上说,老舍的作品应该是代表。民国以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他的作品都是国文或语文教材里的常客,不但数量众多,而且质量堪称上乘。尤其是在众多作品中,有能够超越时空的价值限定,始终被推荐给学生诵读的名篇,《济南的冬天》即为代表。那么,《济南的冬天》何以能成为公认的经典呢?情与景的和谐融通,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老舍是写城市的圣手,济南之外,伦敦、北平、青岛、武汉,都曾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但囿于时代的残酷格局,这些城市的底色大多是晦暗和凄苦的,在价值取向上,不适合青少年读者。唯独对于济南,老舍有着不一样的情感。1930~1934年间,老舍曾经将妻携子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四年。这四年,不但是他创作上的丰收年,更是他家庭生活比较惬意的时光,这对于一生颠沛流离的老舍来说,有着梦一样的留恋,“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吊济南》)情之所至,他甚至尝试写了长篇《大明湖》来重塑这座心中的城市。“在千佛山上北望济南全城,城河带柳,远水生烟,鹊华对立,夹卫大河,是何等气象。”他此类难以抑制的情感笔触,还洋溢到了关于描述济南四季的系列散文里。以恣肆的笔法,写济南秋天的景色、市井的见闻、街谈巷语,甚至连日常食用的大葱都不放过。可以说,感情之充沛,情意之真挚,在城与人的和谐关系上,感人至深。《济南的冬天》作为写济南城市篇章中最为精粹的部分,首先用不同城市风格对比的方式,拿北平冬天的风和伦敦冬天的雾与济南冬天的静谧和响晴来作比较,并因之而有“理想的境界”,用“可爱”“摇篮”等童话格调来为这座城市的山构图。

描画这里的水呢,则是“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如此温情的笔法、拟人卡通式的语言,将温暖慈爱一如母亲看护婴儿的舐犊之情呈现于纸上。寄情于景,寓情于景,这对以实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目标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自然是理想的文本。作为写景大家,老舍写作《济南的冬天》时,已经有了独立的风格、深刻的思想、老辣的文笔,并得到了众多写景大家的赞誉。朱自清说:“写景是老舍先生的拿手戏,差不多都好。”[1](P.289)从审美感知的角度说,《济南的冬天》很完美地体现了老舍用现代汉语写景的卓越之处,温婉、细腻、幽默、风致,易于体会和经验,富于画面感,不一而足。但如果只是停留于审美的层面,显然还不是中学语文教材的良木。无论是“扩大识字量”“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还是“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都对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本提出各种条件的严格要求,以适应接受对象的认知水平。或者说,文本的语言工具性要求优先于对审美性的需求。这应该有两方面的表现。首先,文本语词的使用上应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一步说,所选文本要能在结合现实表达需要的过程中,为汉语的现代化做出典范性表率。其次,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在内容上应该尽可能地单纯、单一,主题指向性要明确,不能出现如诗一样的层叠意义。

因此,几乎所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本都要作适当修改。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选定之文,或不免须与加工。加工者,非过为挑剔,俾作者难堪也。盖欲示学生以文章之范,期于文质兼美,则文中疏漏之处,自当为之修润补色。”[2](P.131)自然,《济南的冬天》作为节选本,也有一个被修正、修润的过程。在发表不久之后的1936年1月,首次入选《初中国文读本(第三册)》[3]的时候,就以“济南的冬天”为题目,从原本节选的段落变成一个能够独立自足的文本,从语言表述系统和意义阐释系统上实现了本质性独立,并删除了与核心表述无关的文字。比如删除了原作开头“上次说了济南的秋天,这回该说冬天”这一类的联结性语句,直接入题,毫无挂碍地剥脱了和文章核心意象无关的枝蔓。对于这种必要的“修正”,有些教材的编写者采取在教师参考书中介绍原作的办法。比如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制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就在《济南的冬天》的课文讲解后面,以“有关资料”的内容,介绍了作品的出处,并作了“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的说明。其实,这种做法值得借鉴,甚至可以更进一步,以注释的形式直接放在课文中,以显示课本编选的严谨性、严肃性和真实性,也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了解现代汉语文学的历史变迁,做追根溯源的发生论探索。最后,我们可以审视该文的题材和语言。

20世纪中国文学先天性地和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反映现实世界为目的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也成为主流创作方式,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解读和规训自然成为众多作品的题旨指向。而《济南的冬天》立足于写景,写一个季候、一座城市,这都是具有超越性的选材,从而让这篇文章如饭后月下的谈天,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期待视野上的分野并不大,讲述起来也就心有灵犀了。从语言上说,《济南的冬天》多用短句、拟声词和语气词,这很适合于中学生的朗读,在音韵铿锵、节奏相谐的声音里带入情感的质地。整部作品用词素朴,无生僻字、艰涩字,日常用语如家常便饭,贴近生活,明白晓畅而又不失优美和流丽。对于实现“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的教学目的来说,《济南的冬天》都是具备典范意义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经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9.

[2]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朱文叔.初中国文读本[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6.

作者:陈爱中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5篇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初中语文;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91-01

对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语文枯燥”、“语文难学”的论调,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日益下降,初中语文教学开始陷入困境。为此,为点燃学生对语文的情感火花和激情,从而爱上语文,教师应在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授业解惑”任务的同时,运用比较教学法,丰富教学内容,开阔教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

一、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比较教学法”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是近代取得极具实质性进展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为了克服初中语文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新课程改革倡导了“比较教学法”等极具魅力和实效的教学手段,为积极响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号召,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把“比较教学法”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找到生长点,以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比较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方法表现在思维的过程之中,对于这种方法的把握,不是依靠学习者的理解而是靠感悟。要想让学生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需要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归纳,离开“参与”也就不存在“感悟”,离开“过程”也就不存在“经验”。下面,以“《济南的冬天》和《春》比较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1、从本质入手,积累观察活动经验

观察是学生思维活动经验获得的前提基础。在进行比较教学时,通过对个别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才能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才能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相似性,才能从个别对象中抽象出共同属性。“《济南的冬天》和《春》比较阅读教学”一课,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经验。

【片段一】观察“联系”

通过“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一课,让我们认识春天不仅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带来希望和力量,但是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这一过渡,引出新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引导学生观察《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课文所采用的表现手法,说说有什么发现?

【片段二】观察“共同点”

在学生观察两篇课文表现手法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进行其他方面内容的比较,并分别体会《济南的冬天》写法上与《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1)反馈,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2)观察课件所展示的内容,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片段一中的观察是本节课的首次观察。这里的观察主要作用是:观察《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课文的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片段二中的观察主要是找《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课文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归纳、比较。

以上两个片段,涉及到语文比较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是找“关系”。通过找关系,可以将不同对象之间联系起来思考,这是求异的重要手段。二是找“共性”。观察“共性”是为了发现不同对象之间共有的属性。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比较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2、比较分析,积累分析事物的经验

【片段三】比较“异点”

生:朗读《春》和《济南的冬天》中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断。

师: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阅读,以及《济南的冬天》和《春》的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和《春》相比较,本文在写法和语言上有什么不同点?

②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以上教学过程,由学生比较阅读开始,通过对两篇文章中的具体片段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进而归纳总结,获得关于《济南的冬天》和《春》的深入认识。

3、尝试表达,积累归纳总结的经验

通过表达,完成问题的提出,才能获得新知识、新结论。不仅如此,语文表达还是发展学生文字语言、语文思想、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分析了《济南的冬天》和《春》两篇课文之间的异同之处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跟随多媒体教学课件,跟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去欣赏济南雪后的美景,当学生在欣赏雪景之时,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引领学生领会同是写季节的文章,为何《济南的冬天》和《春》写得各有特色,而不同的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何各自特点?通过比较阅读教学,让学生对问题进行阐释,那么在学生在表达之中自然而然就能学习对不同文学风格的作品进行评述,学生的鉴赏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上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要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以及最大程度的能力提升,开展比较教学不失为一种好途径。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获得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维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怀揣着这样的思想,我开始教《济南的冬天》。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教学本文的一些感受和做法,来谈谈散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话题。

通过仔细的阅读分析,我认为,文中作者紧紧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情”这一特征来写。可以说“温情”是文眼,文中,山、雪、水、城、人,无不带有温暖晴朗的色彩。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温情”二字,在诵读中体悟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体味老舍的语言特色。

如何让学生体会出老舍先生那种对济南的热爱,对自己生活的满足感?

我只有一步步慢慢的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引导学生去分析。冬天按理来说万物萧条,没有春的生机勃发、夏的热烈多情、秋的清冷孤寂,但是,在老舍眼中却是那么的可爱。我补充了一点背景材料: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一往情深。对于居住的济南城是情有独钟。作者发现了济南冬天特殊的美丽。

首先,从整体上进行探究。

从结构切入: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看看作者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特点。

从关键词切入:“温情”是本文的文眼,文中的景物和人物都染上了温暖、晴朗的色彩。

其次,突破重难点。

从重点语段上突破:朗读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的?背诵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默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从寄情于景的手法上突破:提问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在这篇散文名篇的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我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具体描写进行分析。即使是整体感知,也必须面对“字词句篇”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真正的千古名文,它的“字词句篇”是一个浑然的整体。没有“字”,哪来的“句”,哪来的“篇”?没有具体的分析,哪来的整体感悟?

在我一些散文篇章的教学中,我开始强调的是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而忽略了对文中“字词句”的具体分析。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我走入了一个误区。诚然,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我认为学生对全篇的把握和感受很重要,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而不是人云亦云。但是,不能任由学生信马由缰,想到哪里说哪里,随心所欲,夸夸其谈。没有了老师的引导,忽视了方向的把握,会走弯路甚至南辕北辙。

在诸如《春》、《小巷深处》、《风筝》、《竹林深处人家》、《树林和草原》这些散文的教学研修日志里可以看出,我总是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对他们的感受,不管好坏一律认同,滞后评价。课堂上气氛倒是热闹起来了,学生踊跃发言,时不时有真知灼见闪现,我也为之喝彩。

课后,我静下心来,思考我教学的有效性,我感到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

真正科学的阅读,自然存在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标准。否则,阅读教学不仅不能创造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姿多彩的境界,不仅不能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色彩缤纷的艺术世界,反而可能陷入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泥潭。结果,创造性思维能力没有培养出来,反而养成面对名家名篇及其权威没有丝毫敬畏的随意懒散习气。

语文老师真是责任重大啊!我在沉思。我在反思。我也在摸索。

第7篇

可以说,修辞是语言中的油盐,语言有了修辞才有滋有味,才鲜活灵动,才有生命力。比喻和拟人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在阅读中,如何品味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呢?

一、抓住事物的特征品味

比喻不仅使事物变得生动形象,而且使所描绘的对象更准确、传神,富有情趣。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是传统的经典名篇,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朱自清用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来形容。人“刚睡醒”与万物复苏的情景相似,但只用“刚睡醒的样子”似乎还不够传神,于是再加上一句“欣欣然张开了眼”,一下子就使春有了人的神态。用人们睡觉醒来、困顿全消、精力恢复的具体神态,极准确、传神、富有情趣地表现出了万物受春的温暖、滋润而生机勃发的特征。

《济南的冬天》中有这样的句子:“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风儿的吹动,使山们有了动感之美、飘逸之美、羞涩之美。在这里,作者把雪后山的秀美、纯清、飘逸、典雅、娇羞的特征凸显出来了。

二、结合具体情境品味

赏析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而且在分析时也要恰当联想。如此,才能品味出比喻和拟人的精妙。

《济南的冬天》用“小摇篮”喻济南城周围的小山,把小山当人来写。“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一段描述使读者想起婴儿在摇篮里的情景,那是怎样温馨的画面!除了母亲的怀抱,还有哪里抵得上摇篮的温暖舒适呢。小山就是温暖的摇篮,呵护着小小的济南城。

文中还用比喻、拟人手法,形象描绘出小雪覆盖下小山的风韵。“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给人无限遐想,山们穿着一道儿白和一道儿暗黄的草色裁剪成的花衣,这花衣还在不时地随风飘动,在飘动中怎能不引起读者的怀想,那就是要看一看它的肌肤,那肌肤是什么,它不由得使人想起那暖暖春色,那嫩绿的小草,那点缀的野花……

总之,品味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品味,结合具体情境品味。你不妨一试。

第8篇

初中语文整体性阅读便是应运产生的一种阅读指导方法。笔者愿与大家一起走进写景状物的散文,共赏语言大观园里妙趣横生的精彩世界。

苏教版七(上)第四单元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如此经典优美的文章,赏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阅读环节,而走近编者,走近作者,走进文本,用你独具的慧眼方能打开大观园的大门,领略到别样的秘境洞天。

(一)走近编者――与编者对话

课文将四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编入教材同一个单元,意向明确:或感受多娇江山,热爱美丽祖国;或发现优美的语言,赏析语言的奇异魅力;或运用美的语言,表现身边的美景。

(二)走近作者――与作者对话

四篇课文分别描绘了四季之景。写春天,着重通过描绘五幅春景图,既有抒写春天蓬勃生机、希望和力量的自然美,又有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内在美。写夏天,着重通过描写麦浪、颜色、夏收三幅景,既有抒写夏天紧张、热烈、急促,蓬勃生长的自然美,也有人们惜时、勤作,追逐未尽之希望的内在美;写冬天,着重通过描写山水四幅图景,紧扣“温晴”的总特点,既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感激之情,也反映了作者乐观进取的内在美。写秋天,着重抓住三峡秋天的山林水枯谷空、悲寂凄凉的特点;同时结合引用渔歌,侧面表现了当时渔民的悲惨生活。

(三)走进本文――与文本对话

看着优美的文句,如何有情味地阅读?又如何品味出其中的真切意蕴?这里,笔者将自己探究的一得之法,愿与读者共赏文本之美。

1、从写法角度赏析

(1)讲究炼词造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围绕一个“妙”字,突出一个“小”字。“温晴”的特点,决定了雪是“小雪”;由于要突出“妙”字,下文描写时分别用山上松树的“矮”、雪花的“顶”,用山尖白雪的“镶”,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间,山腰光色的变化来一一照应和体现雪的“妙”不可言。匠心独运,可见一斑。

(2)活用表现手法

写景状物的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较多,本单元运用突出的有――

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济南的冬天”是题目,而结尾却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一是和标题“济南的冬天”、开头“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二是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济南的总观感,表达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给人回味的余地。

②对比衬托,主题突出。“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通过写历代文人对春、秋与作者对夏的态度对比,从侧面衬托了作者对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突出了主题。

③虚实结合,妙趣横生。“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实写桃树、杏树、梨树的多、艳、甜的特点,虚写了眼前树上结合果实的崇敬,一种喜爱、期盼之情油然而生。

④感官结合,感受深刻。“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一段就从触觉、嗅觉和听觉,分别描绘了春风和煦、芳香、悦耳的特点。如果缺乏真切的感受,这样准确、巧妙的结合,从何写起?

(3)巧用修辞手法

①比喻、拟人,赋予景物人格化,想象丰富,富于生命力,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特点,在写景散文中运用最广泛最突出。“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可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有暗喻、有明喻,并结合移觉,不仅生动形象地将抽象的颜色具体化,而且赋予深刻的哲理,既写景,也写人,将夏景的美,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人们对夏的感激和秋天的期盼巧妙地融合起来,真可谓妙笔生花,妙不可言。

②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突出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排比和拟人,内容上强调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和轮廓;结构上为下文具体描绘春景图铺垫,表达了作者盼到春天的喜爱和激动之情。

③对比,突出景物的特点。“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儿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运用对比,从夏天景物生长之快的描写中,突出夏天紧张、热烈的特点。

(4)采用不同句式

句式不同,其特点往往有别,表达效果也往往不同。

①疑问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从人们的内心感受,写济南温晴的冬天给人春天般的美好憧憬,真所谓“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也写出了人们对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②反问句,加重语气。“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反问和拟人相结合,突出抒发了洋溢着人们济南冬天善解人意、慈善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③感叹句,加强感情的抒发。“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直接抒发了对小雪下秀美、可爱的城内小山的喜爱和保护。

④整句和散句结合,使句子有参差之美,音韵之美。“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几句,既有比喻,有整句和散句。句式的整合,行文有参差之美,音韵之感,朗朗上口,并深刻揭示了景物身上包含的深意――对人的启迪作用。

(5)采取不同顺序

①由近及远。“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由近及远描写了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无限的活力和乐趣。

②由内到外。先写小雪后的城内小山,再写小雪后的城外远山,就由近及远、由内到外地描写了冬天小雪后济南两处山上的不同特点,一个秀气,一个是一副小水墨画。

③由景及人。《春》中由四幅春景图写到迎春图,就由景及人描写了春天蓬勃生机的自然美,但更由表及里地揭示了人们在春天里抓紧时光,努力工作的内在美。其他三篇课文也都或明或暗地运用了这种写法。

④由高到低。描写“春花图”、“小雪下的小山”时,都运用了这一顺序,使得景物层次分明,特点突出。而写五幅春景图时,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风筝还运用了由低到高的写景顺序。

2、从内容角度赏析

(1)从含义角度赏析

①从词句的本义角度赏析:“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正面写出了行船之快,侧面衬托了夏水凶险、迅疾的特点。同时解释了上一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原因。

②从词句的引申义、比喻义角度赏析:“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既表达了春天有充足工夫、充满希望的特点,但写在文章接近结尾处,还由景及人地启迪所有人时光匆匆,即使时间充足,也要抓紧春光,努力奋发的道理。恰似一位老者,意味深长地向读者娓娓道来。

(2)从作用角度赏析

有的词句在段落中间,往往少有作用,而在段首、段尾,大多有结构上的作用。如:

①总领全文(总括全文),并引出下文。“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也为下文具体描绘五幅春景图作铺垫――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②承上启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既总结上文济南有阳光从而“温晴”特点,又引起下文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是怎样的出奇。

③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结尾首先从颜色上照应前文“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其次更进一步突出了夏天在作者心目中分量之重、价值之大。主题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3、从感情角度赏析

(1)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有喜爱、赞美之情,且都是主要的感情,都值得好好赏读。

(2)除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还有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3)除了对山上雪色与草色相间美景的喜爱和赞美,还有对春天的向往、憧憬之情――“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第9篇

一、启迪思维———发现美

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把文章的结构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从中发现文章的立意之美,寻踪文章的语言美点———美在用词,如“”贬义褒用,极富动感、情趣;美在比喻———以最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最丰富的信息;美在开头,起笔突兀,出人意料;美在主旨———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美,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而以美的心灵去领悟美,以美的眼睛去发现美,以美的行动去创造美。

二、丰富情感———品味美

作为美的载体,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蕴含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凝聚着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缀文者情动而辞大,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为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善于“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美,产生情感的共鸣,震撼自己的心灵。中学语文教材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的审美教育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他们细细品味文章的意韵美。老舍的散文大雅若俗,只要如实地闲扯下来,便成就了妙笔佳文。他深厚扎实的生活积累让个性的灵气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炉火纯青的语言使老舍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文章本是有情物,要让读者感动,首先要作者情真意挚。老舍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处处流于笔端,溢于言表。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这样的句式,既写出了个人的独特感受,又显得语意恳切,“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他唯恐读者不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作者以情动人,令人身临其境。通篇都是娓娓道来,情恳辞切,犹如与不见面的读者促膝谈心,不时在进行着情感上的交流。这样亲切的文笔,使人们对济南的冬天倍感亲切。《济南的冬天》在老舍充满爱意的笔下,是那么明媚那么绚烂,短短的千字之文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温暖如春的济南的冬天。

三、陶冶情操———创造美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发现美、品味美的最终导向是实现创造美。在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获得的审美教育运用到写作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陶冶情操,让他们在写作中去创造美、表达美。如今的作文教学,都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在生活中发现美并且在文章中表现美、创造美,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非常不易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练就敏锐的观察力———平淡的生活孕育着丰富的生活美,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得到生活的真谛,在生活的感悟和磨练中发现美、鉴赏美。

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启迪他们在作文中创造美,“我手写我口”,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很放松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正值深秋季节,教师可安排学生去观察秋天的景色,寻找秋天的心灵感受和思考秋天给他们的启发;收集整理一些古今中外写的与秋天有关的诗文及优美语句,从中激起他们的灵感顿悟;让学生展开以“秋”为话题谈谈自己的收获———交流有关秋的诗文名句体味作者的情感、拟题训练,拟出自己欣赏的题目、交流展示题目,借以打开写作思路。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审美感受,可以把握住审美对象的特征,把对美的创造融入自己的作文中。

四、结语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似一股清泉,注入学生干涸的心,浇灌着学生心田中美的花朵。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张扬这种审美情感教育。在愉悦的审美情感教育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创造美的情感。

作者:郑立池 单位:宁晋县第三中学

第10篇

1、【词目】空灵

2、【拼音】kōnglíng

3、【解释】1、灵活而不可捉摸;透明2、在《济南的冬天》里意思为清净。3、空静而带有灵活的气息。

4、【示例】《老舍文集》——《济南的冬天》(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整个是块空灵的蓝刘田依先生作品中空灵的元素水晶。

5、小学六年级冀教版语文册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回归自然(29P):寻觅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我趴在桌子上想,谁不爱家呢?那谁又不爱自己的家乡呢?我想现在的家乡有多少人不环保、不节能呢?我们能为家和家乡的环保做点什么事呢?我想建造节能环保的房屋……

建造房屋的材料是用太阳能吸收片与水泥混合,这样它就能吸收热量了,春、夏、秋、冬的太阳热量都被它吸收,经过一个能量转化器把这些热量转化为能量储存起来。夏天炎热的时候,它释放出冷气;而冬天寒冷时它又能吹出暖暖的风;所有的电灯、电器等等的电能都可以由太阳能转化而成,而且没有停电的尴尬,因为能量是循环的,也可以说是“用不完”的。房屋的地面是用软软的树叶加工而成,这样既没有对人体产生有害气体的担忧,又节省了树木的使用,还达到了舒适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想啊想啊,我越想越美,啊!要是我能住在这样的房屋里面该是多么惬意呀!到那时候,济南再也不会因为冬天取暖而有冒着黑烟的烟囱了,那么济南的天一定会更蓝,泉水一定会更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济南的明天!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五三班姜艺川

第12篇

其实不然济南在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依旧流淌着时尚的血液,不管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还是二十啷当岁儿的小青年,不论公务员还是公司的白领,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泉城市民都有一颗时尚的心。11月20日,济南万达广场开业伊始,上百名男女青年在广场玩起了“快闪”,这种举动在济南街头前所未闻,市民惊奇的同时,也预示着济南与国际化进步接轨,这个“老城又有了“新芽”。

快闪这种行为艺术在国外的很多城市十分流行,在中国也仅仅是近两年才流行起来的行为方式而且也只在北京上海等这些国际化的大都市有所耳闻。此次济南出现了快闪的行为艺术或许是一种人为的行为,可能是某企业为了庆祝开业特意组织的活动来吸引大家的眼球也可能是年轻人时兴起组织的此类活动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次活动确实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一群年轻人在这个冬天的劲歌热舞让济南的冬天更显一份活力,也从某种程度上将济南带入了+时尚新高度。

说起行为艺术,的确是近几年较为火热的种形式,有的为了娱乐搞怪,有的为了新鲜刺激,有的则是因为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象征意义的行为艺术,比如保护小动物保护地球环境等等。不管是什么样的目的和形式,最终都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往往效果都会很好。今年以来,济南类似的行为艺术也有不少,我们比较常见的就是那些把自己全身涂满金粉,看起来就像铜塑一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是假的,但靠近之后“铜塑”忽然一动会吓人

跳。这种形式的行为艺术往往只是哗众取宠或者只是为了赚钱,在引起人们的好奇之后,便一笑而过了实际的社会意义和效果基本没有,

前不久在济南,一位乙肝病菌携带者在街头高举牌子,要请人一起吃饭,这么做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抛去以往的观念,不要对乙肝病菌携带者有歧视。这种行为虽然算不上艺术,但在从某种程度上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和议论对于行为的实施者来说,就达到了最初的效果。除此之外,济南在近几年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已经悄然的融入到了市民的生活之中,从最初的自行车极限运动开始,英雄山黑虎泉等地已经成为了自行车爱好者的练习场所,如今的泉城广场、体育中心等广阔地带成为了轮滑爱好者的乐园,不但年轻人在玩,小孩子学习轮滑更成为了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景象,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跑酷”是什么意思,但这种运动却已经成为了济南街头的一个常见景象,当你看到一群年轻人翻墙跳坑,爬高跃氐时千万不要害怕,这是年轻人生活的―部分。

这些举动不完全都是艺术,但大多都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演化成为一种新的健康的时尚运动。从去年开始,一种大型闯关栏目成为了各地电视台的热播节目,山东台的“快乐向前冲”更是成为了让山东老百姓疯狂的运动,百姓喜欢的同时,也引起了一股健康的锻炼热潮。可以说,不管是艺术还是行为,能让老百姓更快乐社会更和谐,身体更健康,就是好的结果。

“快为”济南,让济南更时尚,更健康!

链接

第一次来济南就深深爱上了这里Mark济南女婿

从我一来济南我就有了份独特的经历,那就是这里的人们对外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有许多的企业机构都模仿外国文化的某些方面来进行管理和经营,生活中也能看到这一点。而这在一些其他的城市是很难见到的。对于我来说,在济南四年的学习,已经成了我最好的礼物!

Khall J.V.公司经理

我在广州的时候,那里的外国人几乎完全都是自己一个人过生活,忙工作,所做的一切也都仅是为了自己,然而在济南我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外国人集聚在一起,一起分享快乐,共同帮助那些有困难的朋友。也只有在济南,你才能看到这些,所以我决定:只要留在中国,那我就一定在济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