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技术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

时间:2023-05-30 09:3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技术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技术培训

第1篇

1.1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别是基层村级干部将村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开展农业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的提高。而做为培训主体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员从业水平并不高,对农业技术培训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接纳吸收农业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识,部分农民缺乏培训兴趣,决定了培训组织难度增大,成效不明显。

1.2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分散,培训经费不足

目前农业、劳动、妇联、成教等部门都开展培训,培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个别参与培训的机构敷衍了事,培训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影响了培训效果。农业培训经费财政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影响了镇村一级的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方式变化不大

目前的培训师资力量和数量和质量都比较薄弱,主要来源是高校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当前的农民培训模式及内容与实际联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信息技术运用少,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培训的要求。

1.4农业科技培训内容多样,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上级农业部门先后推出了多项培训工程,从我镇的几年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这些培训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开展,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抱有应付的心态,造成了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增强为农培训观念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农业培训工作,消除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访就够了的消极认识,树立科技培训不仅是让农民掌握技术和创业本领,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观念。

2.2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

农业、成教、劳动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综合优势。加强同涉农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吸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联合办训,最近两年我们同成教联合市讲师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拓展了广大农民知识层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支持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保证培训的经费投入。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师资除聘请院校专家、教授外,应以本地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培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者,还要是实践生产中的操作员,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培训的中坚力量,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渠道加强农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学习掌握新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4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效果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计划,展开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业合作社、农民创业等培训,要以农民看得到、学得会,实效强的内容为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何更好地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收入,因此要注重针对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等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第2篇

 

农业生产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要使其形成规模、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必须依托科技平台,加以拓展农业的水平,为县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农业生产中,只有掌握了实用技术,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农业问题, 实现科学生产,获得丰收。因此,加强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增强农民的农业技术的运用能力,转变他们的生产观念,对县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农业培训中, 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培训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一、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1.宣传不足,对培训关注少

 

对于县市农业使用技术的培训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宣传,以获得广泛的关注度,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做足准备。但是在县市具体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由于不注重宣传,实际受训的人数较少,培训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农民普遍不知道实用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培训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了技术培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受训人数过少、受训范围小也使得培训对县市整体农业的生产状况没有太大的改观。

 

2.投入不足,技术推广力度小

 

任何形式的培训都需要资源的投入,包括师资力量、资金的保障等。当前在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其投入的严重不足,培训人员不到位,投入的经费也非常有限,技术推广需要的设备不够充足,使得实用技术培训难以持续开展。对培训投入的有限性也使技术推广力度过小,达不到培训的效果。

 

3.方法不足,培训效果不佳

 

由于受训对象基本上为农民,其对理论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而培训注重方法的运用很有必要。但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过于单一,虽然参与培训的人员较多,但能够真正掌握知识,且将其实际应用到农业活动中的寥寥无几。而且培训方法的不足也使得培训效果不明显,直观化讲解没有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难以使农民理解技术的要点。

 

二、加强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践的应对措施

 

针对县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应对,以提高培训的实践性。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强化宣传,提高对培训的重视

 

在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上,政府等有关方面应当足够重视,在培训前完善组织、做好准备工作,使用多种宣传手段进行培训宣传,例如海报形式、挨家挨户动员形式、电视广告形式等。则可以让农业人员对技术培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及时转变他们原有的农业观念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技术带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宣传到位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实用技术培训经验,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设计培训课程,根据培训目的,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工作。宣传工作越到位,人们对培训的重视越充足,参加培训的人数也就会越多,有了培训人数的保障,再结合县市的农业生产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技术,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2.丰富培训手段,增强培训效果

 

培训手段的恰当应用是产生良好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培训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形象性,使讲解深入浅出,让人一听就懂。在此期间,可以搭建咨询平台,对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文字等使培训更加直观化,增强实用技术的推广效果。此外,培训可以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培训员在讲解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相关资源设备进行示范,让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也能在培训中掌握实用技术的操作方法。在组织培训班等集体形式推广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帮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碰到的困难与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使其弄清具体的作应用。

 

3.培训与实际应用并举,提高参与度

 

培训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应当根据受训人员具体的农业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农民在培训中的参与度。要把培训与服务结合起来,通过讲解等环节,然后根据农民的实际农业活动,到实际环境中进行技术的推广,配合具体农业的生产。如某县市的农业以生产水稻为主,则在水稻现场,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用技术应用的引导,可以在其中划出一小部分的试验区,采用培训中介绍的对应技术进行实施应用。这个过程既使受训者能够清楚技术的具体操作,也能通过对比将农业实用技术的优势突显出来,使人们愿意在农业生产中主动采用新技术,从而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推广技术的目的,推动县市农业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加强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应当在农业生产中进行新技术的应用。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而要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就必须加快农业推广服务。因此,加快农业推广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加强对县市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使更多农业人员掌握新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增强培训效果,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当在培训过程中加大宣传与投入,采取多种培训方法增强效果,与此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培训方式,转变思维,大胆创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培训效果,实现县市农业生产的增收。

第3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技术培训

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为低下,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难以提高。因此,需要各乡镇建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大力推广农业技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1农业技术推广概述

农业技术推广,就是把科研机构研究出的有关农业技术,通过授课或者讲座,和农民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对农业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将相关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1]。同时,应用农业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农民劳动的时间,降低农民的疲劳程度。

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目的和原则

2.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目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以往传统的劳作方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水平,可以使农民对生产知识有所掌握,从而将农业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劳作中,大大提高劳作效率,提高总体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与进步[2]。

2.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原则

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够将自身的想法强加在农民身上,让农民自主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通过实验示范,然后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技术推广;在推广农业技术时,要注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3]。

3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原因

由于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人员力量不足,年龄整体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使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因此,要充分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使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使农业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

4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4.1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民技术培训

农民技术培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途径,要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民技术培训。可以针对农民对于农业技术了解不足以及农业技术使用的相关问题,开办培训班,使农民对于农业技术的相关问题有详细的了解。同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开办培训班的过程中,要把农业技术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使农民有整体的认识,知道如何进行操作。通过这种培训班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方式,使农业技术得到推广,最终使农民适应现代农业生产。

4.2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技术推广试点工作

要想使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就需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试点工作。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同意在自己的田地上建立试点。在农业技术的帮助下进行耕种,以及后期对于田地的管理工作等。通过试点使农民看到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然后按照试点的工作模式对自己的田地进行管理。通过农业技术推广试点工作的开展,使农民改变传统的劳作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劳作,使农业技术得到大幅度的推广。

4.3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服务模式,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时候,可以签订一份有偿的服务协议。可以根据当地的发展状况、土地质量及种植的农作物进行统一的管理,比如,可以统一进行种植、统一进行收割等。对于规模较大的田地,采用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技术的效果,使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有全面的认识。

5结语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生产经营组织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使农业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第八届全国人家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R].2013.

[2]张晓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政府与市场的供给边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第4篇

关键词:现代农艺;培训;策略

我国经济若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让更多的人才更倾向于有关工业方面的生产工作,从而让农业生产人才逐渐成为了稀缺资源。面对这样的局面,相关工作者必须要加大对现代农艺的培训力度,以此改变目前的这种局面。

一、现状

现代农业技术能否得到提升和有效的推广,农艺培训水平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提升农民收入以及劳动素质,是加强农产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1.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正在一步步的加强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农业生产需要在技能上进行不断地更新,并加强相应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我国的农业技术跟得上时展的脚步。现在,农艺技术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因此让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逐渐的得到了提高,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2.农业生产以经验种植为主

尽管目前很多农民都接受了农业培训,不过他闷闷仍然在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原因则在于大多数的农民文化水平程度不高,很难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所以只能继续采用体力劳动的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尽管一些农业试图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来进行生产,但苦于得不到系统的专业性指导和相应的配套设备,因此让农艺技术的推广工作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相关策略

1.完善工作思路,把握基本原则

在培训工作方面,应该利用好国家大力发展农艺技术培训工作的有力时机,搞好对内加强培训,对外提高输转的工作,这样既能够提升农民的素质,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目前,农民现代农艺技术培训要遵循三个方面的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要通过对市场实际发展情况的了解,去合理的安排培训内容,这样就能够确保培训内容符合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最好能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让农民去了解一些其他技术,这样的话,就可以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从而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2)加持整体规划的原则。在培训的过程中,要通过对每个乡镇实际情况的了解,来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就会保证培训方式能够符合当地农民的需求,而且也可以防止出现重复同一种技术培训的情况,从而有效地节约市场资源。

(3)坚持理论与实践内容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说不但要加强农民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这样就会进一步的加强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识,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让培训的效果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2.创建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

在农民现代农技艺术培训工作中,创建一个具有广泛覆盖面的工作运行机制,以此保证各种培训环节能够按时进行,同时还要加强资源的整合力度,并创建农村工作部前头的工作机制,这样就能够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要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以便可以对培训期间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3.注重以现代化的方式来进行传播

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时效性,采用比较便捷的形式将全新的现代农业技术传授给接受培训的农民,例如在培训有关农业种植方面的内容的时候,最好不采用集中学习的形式,这么做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很难让农民全面掌握培训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相关培训人员可以采用网络手段以及创建农科知识传播体系来对农民实行在线学习和指导工作,比如再讲有关病虫防害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段相关的教学视频,这样就会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如此一来,不但让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农艺技术,而且还会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另外,培训人员还能够利用网络对他们进行在线辅导,从而可以让农民对知识掌握的更加透测。

4.创建长期农业服务体系

创建一套完善的农技艺术培训考评体系,并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同时,还要增强对所有地区培训工作的监管力度,这样就能够保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农民在进行农艺技术考核的时候,要将培训工作是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做为主要的参考指标,以此来全面的衡量培训的实际效果。在培训期间,真正的做到有监督、有考核、有效果,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增强现代农艺技术以及农民的生产水平。

5.构建长期农业农艺服务体系

要创建一个完善的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服务体系,保证培训费用能够更加的合理。同时,还要借助政府的协助来推动农艺技术的培训工作,这样就会更好的加强我国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提升。总体来说,就是要强化农艺技术的设施建设,推动农艺技术信息化培训的水平,并创建一个农民创新运用指导中心,目的就是要把农民在生产期间所掌握的经验运用到现代农艺技术的推广工作中,从而让农业的生产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Y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现代农业技术能否得到提升和有效的推广,农艺培训水平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想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要完善工作思路,把握基本原则、创建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创建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及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等相关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努力,认真探索,争取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方案,从而让现代农艺技术的培训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三炳.浅谈如何加强农民现代农艺培训[J/OL].学周刊,2016(08):21-22.

[2]史方冉.浅谈如何加强农民现代农艺培训.[J].新农村:黑龙江,2014(14):286-286.

第5篇

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财政支出的紧缩、事业编制数目的减少,目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普遍存在人员力量不足、年龄整体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优势,对弥补基层农技力量不足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民技术培训

农民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从事一线生产劳动及生产作业服务,一般具有市场营销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生产信息灵通等特点。在农民技术培训上,由县级农业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买单,社会法人培训,农民受益”的原则。择优选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服务。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内容可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能等。

2、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农业技术的推广是需要做出努力的,在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该立足于现代的科学技术,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符合当地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的农业生产基地,并通过适当的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品种以及相关的新兴产品应用于整个实验基地的建设、技术的使用当中,使其成为农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支持。通过对当前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合理建设,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民心中的安全性能,扩大影响力,使农业技术在推广中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3、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吸纳广大农户参与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所具有的优势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生产中大量的应用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并在农业的生产中推行了机械农业化的开展,在农业技术使用中也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其在农业发展中已经充分的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模式相融合。为了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的速度,可以通过支持农业经营者主动的加入或者吸收一部分农民经纪人等方式进行农业技术的传播。在选择农户的时候还应该重视他们的个人素质以及自身的文化程度,就一些喜欢帮助别人的农民进行优先的选择,并将这些具有上进心的农民培养成为农业科技用户的示范楷模,使其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的进行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推广交流,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生产技术运用水平,使农业发展走向现代化、科学化、技术化的有效途径。

4、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时候,应该建立一种共同探索的技术服务模式,这种服务状态应该是互利共赢的,所以在进行农业技术传播的同时应该签订一部分有偿服务协议,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发展状况、经营的规模、土地土壤的优劣进行管理,通过实行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方式进行农田的建设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对于农田种植面积较大的使用效果好,并能够充分的发挥技术的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等特点,在社会发展中是可以进行大力推广的。

5、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先进的农业技术往往具有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推广应用难等特点。为此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从资金上、物质上、技术上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支持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指导,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农民,把农业的优良品种推荐给农民,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到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的要求,通过农业技术服务和各项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真正把农业良种加良法转变为农业生产力,有力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能够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农业生产先进的实用技术和农业生产实践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处理在萌芽中,减少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培训内容规模

粮油、蔬菜、果树、茶叶、水产、畜禽、蜜蜂、农机是我县主导农业产业和农业行业,结合我县的农业产业现状,将上述产业和行业作为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其中:粮油高产栽培技术、绿色植保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良种良法配套等内容16期800人次;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等内容12期共600人次;果树丰产栽培技术、果树病虫统防统治技术等内容12期共600人次;茶叶高产栽培技术、高档名优茶制作技术等内容12期共600人次;水产养殖技术、鱼病防治技术、种草养鱼技术等内容8期共400人次;畜禽养殖、防疫等内容16期共800人次;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保养等内容14期共700人次;上述产业开展技术指导4500人次。

四、培训资金的安排和使用

1、粮油培训6万元;2、蔬菜培训4.5万元;3、果树培训4.5万元;4、茶叶培训4.5万元;5、水产培训3万元;6、畜牧培训6万元;7、农机培训5万元;8、科技宣传1万元;9、教学设备的配置1.5万元;10、物化技术补贴3万元;合计39万元。

资金的使用主要用于技术手册及相关培训资料的编印,科技宣传,教学设备的配备添置,培训教师授课、农技人员下乡技术指导补贴、物化技术补贴、用车燃料费等。

五、培训措施

1、加强领导和监督。为了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成立县农业技术服务领导小组。

2、广泛开展宣传,加大送科技下乡活动力度。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备耕期间,充分利用宣传车、标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农业技术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同时,将派出6组农业技术队伍到镇(乡)集镇农贸市场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免费发放优良杂交水稻种子、蔬菜种子500斤,农药、化肥0.5吨等物技结合的方式,促进农业发展。

3、确定服务重点对象。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的现状和产业分布,从全县农业产业和行业中挑23个村、场或镇(乡、街道)中的一些种养大户,生产技术骨干,致富能手,村民小组长农机手等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培训能起到传、帮、带示范推广作用,达到以点带面效果,推动产业的发展。

4、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为了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课堂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全县农业技术力量,充分调查研究,结合我县当前实际和农民生产需要,编写《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油料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生猪养殖技术》《果树丰产栽培技术》《茶叶丰产与加工技术》《实用水产养殖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蜜蜂饲养技术》《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保养知识》、《绿色植保手册》等实用技术手册和培训资料。

5、开展集中培训和跟踪指导服务。根据各产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季节,以行政村为单位,及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培训,当前农民生产技术需要,同时开展现场跟踪指导服务,解决他们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边学边用边指导,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真正把农业科技变为生产。

6、加强技术服务的监管和考核机制。为了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取得实效,对培训教师和农技指导人员实行考核制度,一是推行培训登记表,每次学员参加培训后,必须在培训登记表上进行签字,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地点等情况,确保培训次数,和学员进行考评。二是推行服务对象签名制,农技人员开展下乡指导服务,被服务对象要进行签名,对服务质量和次数也进行考核,项目结束由县农业局和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比,农业局对考核结果优的,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通过开展督促、检查激励机制等手段,确保培训效果和服务质量。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措施;西部山区

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实际包含着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传递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全过程。农业科技成果要实现有效推广并取得实效,必须正确处理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技术供给系统、传递系统、接受系统和组织协调系统之间的关系,认真抓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的每个环节。农业科技推广的最终目的是使农民接受农业技术的操作规程,并改变传统的生产行为,采用技术、应用技术于生产,依靠技术实现增产、增收。现就西部山区农村的农业科技推广作一探索。

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

农业和农业技术都具有区域性的特征,每一项农业技术都只能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推广,在任何一个地区都适应,都能取得较好技术效果的技术,在立体农业特征极为明显的西部山区是很少见的。因此,作为西部山区农村,在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选择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的、群众易于接受的技术作为推广突破口,取得实效后再逐步试验、示范其他的农业科技成果,做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协调发展。

重视试验示范

一项新的农业技术成果进入西部山区农村后,首先要进行试验,然后在扩大示范和推广,切忌一哄而起,以提高技术推广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一个县、市或者是一个乡、镇,经常组织开展一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进行示范,其作用:一方面进一步验证技术成果在当地的增产增收效果,另一方面为农民群众做出样子,使农民群众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后跟着学、跟着做,产生辐射效应。作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山区农村,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起步阶段,应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一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供群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

注重宣传和技术培训

一项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进入生产领域之初,它是不被应用者所掌握的,需要农业技术推广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和媒体,大力宣传,特别是在当地试验成功并且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更需要大力宣传。既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也可在当地农民群众居住密集的地方或者集市办宣传专栏、黑板报、宣传车等,使农民群众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面向农民的技术培训;在示范推广之初先培训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及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知识青年,然后再逐步展开,不断深入到村、组的农民群众。培训的形式,既可以举办培训班,请省、地、县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和研究工作的中高级专家授课,也可采取召开现场会、小组群众会,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只有向群众讲清楚道理,他们才会主动应用农业科技。

充分发挥农业职能部门的作用

乡镇农业职能部门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部门的农业科技人员肩负着收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的任务,他们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使用和组织指挥对农业发展十分重要。使用得当、指挥得好,农业科技的发展就快,使用不当、指挥不力,农业科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要取得成效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建议西部山区农村,从农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出发,认真使用好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创造开展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工作条件,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支持他们,努力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强化行政领导、技术干部和农民群众相结合,政、技、物相结合,农业科技的推广才能取得成效,农业才能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组织推广

农业的发展没有粮食不行,但是只抓粮食,农民虽然可以解决温饱,却难以富裕。在西部山区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方针非常重要。一方面依靠大力推广粮食增产的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当地的农业资源,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按照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组织科技力量,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好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使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地方特色,防止产业趋同,要寻找市场空白,使开发的农产品在地方及其省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戴聪,佘宇平.云南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与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窦铁岭,张笑归,王铁征.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柴天祥.农业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J].耕作与栽培,():-.

第8篇

论文摘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宝应农广校成为主要的农业科技培训阵地。“十二五”期间让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

一、农业信息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技术加速了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管理

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中国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繁,农户规模小而且分散,再加上几千年传统的生产方式,因而呈现出生产的分散性,很低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而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将农业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大大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

2.农业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随着农业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网站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建立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的快速交易通道,农民在网上洽谈,交易在网上实现,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在网上获得农业生产订单,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与不同产业结盟,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打造品牌,稳定市场占有量,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可以说农业信息技术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技术之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2]。

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就宝应县来讲,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出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生产者在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农业信息采集上传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才能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农广校是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

宝应县农广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2005年宝应县农广校实施了农业信息技能培训工程项目。累计培训学员3500人,培训对象从对农民的培训向农村干部、农村加工、流通、生产经营等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延伸。宝应县农广校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通过问卷调查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涉及14个乡镇。从调查的学员分析看,90%以上的学员都掌握了农业信息技术,80%的学员,特别是村干部学员能用所学的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能发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一大批学员成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典型户。学员祁国银入学前种粮为主,零星张了5亩田藕,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观念,藕难卖。通过两年培训学习后,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网络信息,发展了200亩藕田,而且带领全村发展荷藕产业,兴办了荷藕加工厂,系列藕制品出口国外。带动全村经济大幅上升。学员陆书咏,经营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有很多年,通过培训后种植面积达150亩。一家日本公司为辣蓼的生产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陆书咏在网上看到这信息,立即和对方取得联系,经过多方的交流,双方就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目前,日方对宝应进行现场调研后,决定与陆书咏就辣蓼项目进行长期的合作,项目一期投资200万元,实施规模达300亩。像这样学以致用、致富的学员还很多。

3.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在终身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新世纪,随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农民的广泛需求,农广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实现各层次教育的连贯和沟通。采用更多为广大农民乐意接受,为广大农村干部和科技人员所欢迎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网络教学,增强培训手段。如农广校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借科技之力传播科技之业的好形式,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

部分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一是求稳怕乱的农本心理,就是认为种庄稼、种粮食是本分,结构调险大,不如种粮食稳;二是直观务实的从众心理,别人种什么他就种什么,不敢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看到别人成功后才模仿采用;三是盲目求快的过急心理,对新东西敢于大胆尝试,但一失败就放弃,比如今年收获的农产品价格一降低,下一年农户就不种了,经不起市场条件下价格波动的冲击。

2、农民获取知识途径少,农业技术含量低

一是培训力量不足。县级农技培训机构主要有县职业中专和农业系统有关部门,乡级农技人员仅有部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而且农技人员浮在机关上的多,兴办基地、深入一线与老百姓面对面指导的少,影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二是培训内容模式单一。农民培训通常采取举办培训班、赶科技大集、咨询解答、散发资料等形式,模式单一,农民不易接受。有些培训内容往往只注重单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不能够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造成了部分农民只讲相信科学,而实际上不付诸于行动;还有的培训不结合当地实际,盲目照搬引进外地经验,解决不了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影响了群众学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培训设施落后。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设备还不普及,特别是村一级,农民没有长期的学习资料和固定的技术培训场所。科技成果转化率、入户率低,农业生产中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3、农技推广资金来源渠道少,缺乏有效保障机制

随着农村各项改革日益深入,农技推广部门逐步走向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不再享有财政经费,难以承担技术推行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当前除了各级对农业的政策性资金外,基本上没有任何资金可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技推行体系建设、服务条件亟待改善,迫切需要资金支持。

4、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技人员知识老化

近几年专职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逐渐减少,目前各乡镇农技人员有部分被抽调去从事包村、招商等其他工作,常年专职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现有的乡镇农技人员多数仅仅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只会简单的农业适用技术指导,缺乏市场预测、行情分析及经营管理指导能力,而且接受再教育、再培训的机会少,知识老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展要求。

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建议与对策

1、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政府组织、农业部门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合理配置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农广校、村文化大院等在农村成人职业教育中主渠道作用,动员和支持各类科研机构和有培训能力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

二要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法。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科技宣传等各种形式和载体,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扩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覆盖范围。利用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覆盖面广的优势,直观、快捷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培训等服务。成立科教放映队,针对不同时令、不同农作物,有针对性的选择科教宣传片到村进行播放。

三要拓展培训范围,突出培训重点。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

四要尊重农民意愿,拓宽培训内容。要根据时令季节,开展配方施肥、合理用药、秸秆还田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要继续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扩大阳光工程的培训规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2、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加强对农技人员的使用管理,县乡农技人员必须在其位、尽其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工作业绩与工资、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农技人员给予一定补贴,确保他们在农村蹲得住、留得下。大力推行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农技培训专项资金,每年对现有从事公益服务的农技人员进行分层次、多内容的继续再教育,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其成为基层农技推广带头人。加强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推广条件,应下拨适当的经费,帮助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不断提高农技推广的现代化水平,使农技人员办公有场地、工作有设备。

3、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开展科企合作,发展农科教示范企业。鼓励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各类农业技术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引进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先在科技示范园区试种试验,成功后再向农户推广,探索一条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重点抓好科技示范户的选拔培养,带动更多的群众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入户率。

4、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继续坚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千名干部包户富民促调整工程,选派科技人员到村、到户、到企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直接融合。县乡技术人员成立科技服务队,村级成立由科技村主任为组长的科技服务组,围绕主导产业,通过分层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开通农科热线、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服务。指导农民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营,切实发挥服务功能,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5、健全农业信息系统,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村村通有线电视,大力推进村村通宽带,设立科技服务热线,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资源,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村民代表、青年人收听收看农业科技节目,搭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生产信息化,提高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

第10篇

科技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了进农业的发展。为探究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形势,以当前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具体推广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农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推广机制成为农业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农业发展现状入手,满足农业推广技术的要求。由于技术形式本身比较特殊,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会存在技术推广困难的情况,严重影响农业的后续发展。

1影响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因素

基于农业发展形势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的要求,确定消极影响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推广措施。以下将对影响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1.1基层技术推广困难

在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但是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的技术,进而对技术形式的推广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基层工作人员在为农民讲解先进的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热情,没有认识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导致技术推广工作寸步难行,增加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难度[1]。

1.2推广方式落后

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农户了解更多的农业技术,发挥生产的最大化作用。因此需要以新型的推广方式为主,落实具体的技术类型,不断扩展技术的应用范围。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推广方式落后的情况,导致推广内容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后续应用,阻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1.3推广人员素质低

技术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对技术推广工作的落实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告知广大农户相关技术的类型,增加农户的知识程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技术推广队伍素质低的情况,多数农业技术人员不重视推广工作,因此无法满足技术推广工作的相关需求,导致推广队伍的素质比较低,无法达到理想的推广成效。

2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了解技术体系的类型,从实际情况入手,减少干预因素的消极影响。以下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进行分析。

2.1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技术体系的不断更新发展,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农业要想取得理想的发展效果,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对技术形式进行更新,掌握新型技术推广原则,并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营和发展形势无法适应已有发展体系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要将现代化农业技术落实到实处,强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2]。

2.2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地域面积比较广,农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必须不断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化风险体系的应用。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其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在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合理应用现代化推广技术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先进有效的技术体系能改变当前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升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经济收益能力低一直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农业发展阶段,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能不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我国的农业建设是一条特色的发展道路,以往的农业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必须实现转型,在现有的技术形式基础上,创新科技形式。不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并加大力度推广能够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全新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上,我国农民的收益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3新形势下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分析

针对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满足技术形式的整体性要求,确定有效的推广策略。以下将对新形势下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进行分析。

3.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满足技术体系的整体性要求。由于农业发展竞争力比较大。因此,必须落实农业科技的创新工作,将农业科技的相关创新工作落实到实处。政府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满足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此外,不能仅进行试验探究,要将科研形式和生产发展体系结合在一起,进而保证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

3.2落实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本身比较复杂,由于农民本身素质比较差,因此要想落实技术培训工作,必须从农业实际发展现状入手,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的手中。此外,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指导培训,强化农业对基层生产技术的认识,保证生产技术落实到实处。部分地区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了解来自于农民间的交流,因此需要鼓励农民做好日常交流和互动工作,不断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的调整。必要时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的形式,亲身进行演示,让农民对其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保证后续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3]。

3.3增加农业社会保障

由于农业生产形势比较特殊,为了促进基层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适当增加农业社会保证,从技术形式的应用现状入手,满足新形势发展体系的具体要求。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措施,减少农民应用新技术的风险。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新型技术形式,从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入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责任负责人在工作阶段要以技术形式为准,根据农作物类型,合理应用不同的农业技术[4]。

4结语

基于现代化在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控制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作形式比较特殊,在优化管理阶段,要及时调整农村的生产结构,保证基层农村的推广和建设工作符合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的要求。政府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不断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提高。

作者:曾凡宇 单位:贵州省仁怀市九仓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夏刊,张爱华,王美英,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2]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第11篇

2009年我单位按照省农业厅、州农业局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结合我单位实际及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开展工作。在抓好重点农业科技示范,确保18万吨粮食生产目标实现的同时,积极发展粮食作物间套种小杂粮、蔬菜等特色农业10万亩,做好玉米、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建立4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乡镇,4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乡镇,抓好“百、千、万”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建设。

一、主要实施和完成的项目工作

1、玉米新组合示范种植工作:结合我州生产实际与州种子站合作,对选育出的玉米新组合组织安排在**县**村示范种植100亩。

2、州级农作物高产创建工作:州级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我单位共派出技术骨干四名,组织泸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老窝乡和鲁掌镇农技站十六名技术人员在泸水县老窝乡荣华村委会的下白嘎自然村和箐地自然村建设了100亩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区和在荣华村委会建设1000亩玉米高产连片展示区,带动全乡8000亩玉米高产示范区;在泸水县鲁掌镇的鲁掌村委会建立了一个100亩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区和1000亩的玉米高产连片示范区,建设5000亩玉米高产示范区以带动全镇12000亩玉米高产示范区。示范区11800亩玉米全地膜覆盖栽培;5000亩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00亩实行统一病虫害防治。指导全县12万亩玉米生产。以两个乡镇的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区和万亩示范区带动全州35万亩玉米生产。示范区参与农户5905户,涉及人口23000人,实现增产50万公斤玉米,示范区人平均增产玉米13公斤以上。

在**县组织了1000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在贡山县组织了1000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目前州级玉米高产创建面积共计种植完成22000亩,完成计划的110%。州级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已进入苗期中耕除草管理阶段。四个示范区共组织现场培训221场次,参加培训人数4753人次。其中鲁掌150场次,培训2123人次;老窝51场次,培训193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4531份;**贡山组织20场次,培训700人次。

3、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结合高产创建、农作物间套种、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2009年上半年我单位组织和参与以现场为主的培训201场次,参训群众4053人次,发放技术培训材料5400多份。同时根据工作情况我们和兰坪县农业局于2009年3月30日联合组织请**农大教师对79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以农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为主的技术培训;于2009年4月2日与泸水县农业局联合组织请**农大教师对75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以农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为主的技术培训。

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按州农业局的安排,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推广农业科技”问题的再认识,把“推广农业科技”工作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事来抓,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全体农业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进农村破解农村经济发展难题、走近农民破解农业发展难题、走进农业生产一线破解农业生产技术难题,早谋划、早深入、早安排、早落实,突出六个重点,全面做好农作物高产创建、间作套种工作,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实现。2009年5月13日州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督导组组长牛裔光和州农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主任胡学花等一行五人到州农科所检查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检查指导组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查看了党支部的学习档案,同时还到州农业局科技示范园、泸水老窝乡荣华村和分水岭对州农科所玉米高产创建、间套种核心示范区现场进行了检查指导。检查组对州农科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提出了要求。

5、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通信、宣传单、组织干部进村入户等宣传方式,积极宣传中央和省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技术的宣传力度,目前已在电视上宣传报导高产创建、间套种相关新闻泸水县3次,兰坪县2次怒江农业信息网15次,省农业信息网4次,**农大网1次,中国农业信息网1次,新农村商网1次,农博网1次,第一食品网1次,印发技术资料5450份等使示范区家喻户晓,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大会精神,通过举办科技培训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农业技术培训活动,突出宣传农业技术创新,大力普及农业技术知识,广泛弘扬农业技术精神,深入宣传农业技术思想,为"保增长,保民生"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我县农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技术支撑及农业技术服务。

二、培训时间

农业科技110培训活动时间为年1月至12月(详见附表)。

三、培训期数和人数

年全县计划举办农业科技110培训班321期,培训人数达到25240人次。

四、培训内容

1、龙眼、荔枝高产栽培技术

2、水稻新品种栽培实用技术。

3、良种木薯栽培技术。

4、甘蔗良种栽培技术。

5、橡胶割制改革技术。

6、果园化学除草剂的应用。

7、生姜栽培技术。

8、四季竹、大叶麻竹栽培技术。

9、南药栽培与管理技术。

10、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1、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治技术。

12、新农药使用知识技术。

13、西部蝗区的综合防治技术。

1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五、培训对象

1、各类农业技术员。

2、乡镇干部及农村党员干部。

3、各专业协会及农村专业户。

4、农村农民。

六、培训地点

全县11个乡镇科技培训中心及各个村庄田间地头等地点。

七、培训方法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形式,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从县到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逐级培训。

八、科技110示范基地

根据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培育农业产业新亮点为重点,以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决定推荐以下基地为我县年科技110示范基地.

(1)镇凤凰山龙眼、荔枝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镇木棉村内,示范种植面积600亩(其中荔枝200亩,龙眼300亩、速效林100亩),主要推广储良、石硖等龙眼品种,白糖婴、妃子笑等荔枝品种。主要推广的技术是控梢、保花保果、着重施用农家肥和生物肥等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荔枝、龙眼种植2000多亩,全县已推广面积达15000多亩。

(2)镇南征橡胶间种生姜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镇南征村内,示范种植100亩,主要推广小黄姜高产新品种,主要推广的技术是预防控制生姜种植气温(温度),防治线虫为害等技术,示范带动全镇种植生姜1000亩,全县利用幼龄橡胶行内间种生姜面积达4900亩。

(3)乡香蕉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乡什冲村内,种植面积150亩,主要推广香蕉巴西抗病高产品种,着重推广水肥施肥,增加香蕉抗病力,减少农药使用,利用套袋保果等技术,示范带动周边村庄150户种植香蕉500亩,全县推广香蕉种植面积已达到8000亩。

(4)乡麻竹间种生姜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乡印妹村内,示范种植120亩,主要推广小黄姜、大黄姜等高产新品种,主要推广的技术是预防控制生姜种植及生产气温(温度),重点防治线虫为害等技术,示范带动全乡种植生姜600亩,全县利用竹行间种生姜面积达2100亩。

(5)乡橡胶套种益智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乡保优村内,示范基地180亩,主要推广益智品种,着重推广分株种植,培土施肥,消除病株和残叶等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全乡利用橡胶套种益智4500亩,全县已推广面积达1万多亩。

(6)镇四季竹高效种植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县二中旁,示范基地70亩,主要品种是四季竹。重点推广技术:①笋前管理技术(第一年内):种植、及时补苗、抗旱防涝、除草培土、留母竹和防治虫害。②笋后管理技术(第二年后)施肥、培土、抗旱防涝、采笋、合理留母竹、防治病虫害。示范辐射带动周边种植400亩,全县推广面积达9000亩。

(7)镇木薯高产栽培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镇南班村内,示范种植400亩,主要推广华南5号、华南8号等品种。着重推广种植规格、选择种植季节、施肥等技术,示范带动邦溪镇种植木薯1700亩,全县推广木薯种植6万亩。

(8)镇橡胶高产管理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牙叉镇什奋村内,示范基地170亩,主要推广热研7-33-97等橡胶品种,主要推广修整平台、挖沟施肥压青等技术,示范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橡胶高产管理基地400亩,全县推广橡胶高产管理基地2500亩。

九、培训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副局长任副组长,负责具体操作;科技局技术人员为成员,负责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