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5: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写一处自然景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114―01
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的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接触的写作题材有许多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换句话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善于观察,发现家乡之美
1.善于观察田野风光之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观察、写景的好题材。小麦抽穗、油菜开花、小麦孕果、菜地碧绿、山坡青绿……各具姿态风韵,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各具特色。春天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夏天骄阳似火,热人;秋天硕果累累,金黄一片;冬天寒风刺骨……只要老师能够适时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
2.善于欣赏自然景观之美。让学生欣赏自然景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喜欢的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细致描写。首先要明确写作目标:一是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二是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三是哪处景物是你喜欢的。这样学生就明确了“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
3.善于发现农家新居之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要反映家乡的发展变化,不能说大话、空话,而要采集实实在在的事物,去反映家乡富了、变了,要以小见大。一幢幢新式农家小楼或掩映于青山之中,或镶嵌于阡陌田园之间,厅前小果园、后院依青山,配套一间标准厨房、一栏猪、一沼气池、一冲水式厕所、一卫生澡堂,这就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写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1.亲身体验,积累素材。如今的农村生活条件大多都很好,不少孩子也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也常常不让孩子到田间地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生动。我通过让学生帮家人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麦等一系列劳作,让他们亲自体验劳动的辛苦,感悟“粒粒皆辛苦”背后的艰辛,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学习父母勤劳纯朴的好品质。
2.学农民智慧,选取素材。作文要善于选材,选取有特色的材料,写有特色的作文。“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就概括了栽种的规律;“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大雪勿施肥,冬天大雪时不能给麦苗施肥,因为大雪盖麦有利于麦苗过冬,施肥会加快大雪的融化。这些经过农民长期积累而来的智慧,就要让学生边学边做,边想边记,从亲身感受中,表达赞赏之意。
3.躬身实践,培养兴趣。写劳动,就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不能任其自由“发挥”,造成害怕作文的负面心理。通过让学生亲手做,出力流汗,得到劳动果实,他们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番茄等等,学生会天天盼、天天看,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对这样的素材,学生饶有兴趣,作文才会有物有情。
三、了解乡情,抒发真情实感
1.了解乡情之浓。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像赶农时、互帮抢农活、乡邻间的茶会、修桥筑路、出资出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间的大同小异,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
无论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不外乎是写人的,记事的,写活动的,写景的,状物的,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应用文,想象作文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写好作文:
1.审清题意。包括审对象(写人?写事?写活动?写物?);审范围(时间、地点、数量、人称等范围);审重点(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即题眼)。
2.明确中心。一种是题目本身就规定了文章的中心(如,《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另一种是只规定了写作范围,写什么内容,确定什么中心要靠自己来定(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同学)。
3.选择材料。材料要能反映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材料要真实;材料要有代表性、典型。材料的筛选要经过几个回合,反复思考。可以先将能用的材料一起罗列出来,再根据题意的需要,选择最有表现力,最具体而新鲜的材料,并安排主次详略。
4.组织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之前先列好提纲,明确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怎样分段,怎样衔接过渡;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等等,一一列出来,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
5.认真修改。文章写好后,必须认真读几遍,边读边查边改。修改文章包括改正错别字,改通句子,正确标点,注意条理清楚,以及重点部分是否具体等。
当然,文章的类型不同,写作时具体的要求也不同。如,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事件来写,写好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能表现人物特点的细节要写具体。记事的作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要把事情的主要部分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写活动的文章,关键要写好活动中的几个场面。写景的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形象、生动,要借景抒情。看图作文关键要看清图意,合理想象。想象作文关键要大胆展开想象,既是想象、幻想,又对现实有着意义,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应用文则要掌握一定的格式,明确写作的目的等等。
一、本年级本学期习作类型:
1.写实的习作:写一处自然景观、写观察中的发现、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导游词、写成长故事、写回信。
2.写想象的习作:写童话、看图作文、写奇思妙想。
二、本年级本学期复习内容简要概述:
根据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帮助学生进行有效习作,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三、复习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行制定个人复习计划,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
3.重视针对性补差工作,加强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注重后进生的心理疏导。
4.尝试新复习法,探索有效复习新策略。
四、习作复习具体措施
1.内容:进一步提高审题、选材能力,对本学期自己的习作进行,进一步修改。
2.形式:习作欣赏、修改和临场指导
3.措施:
(1)对于中下生加强写得出的个别指导。
(2)书写习惯的纠正。
温謦提示:
古都邯郸,曾是中原的贸易中心,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繁荣富饶。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庞大的民窑体系,装饰艺术以黑白对比鲜明为特点,其独树一帜的烧制技术,对我国北方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上曾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誉。邯郸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天然博物馆,也是世界陶瓷文化最壮丽的一处遗存,现代仍跻身全国瓷区之列。
千年炉火未中断
磁州窑千年炉火从未中断,千年文化流传有序,实为奇迹。磁州窑创烧于北齐,一直到今天仍在烧制,从未间断,这是十分罕见的。它面向大众,品种繁多,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艺术,开拓了古代陶瓷美学新境界。磁州窑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一代名窑。
宋初磁州窑遗址发现纯属偶然,它是著名考古学者陈万里先生1951年在观台的旧渡口等候渡河时发现的。这位老前辈对河边的一大片完好无损的窑址勘察后,了一条轰动世界的消息:这是目前尚存的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磁州窑观台窑址。
迄今人们已经发现,在观台镇和彭城镇两地,古窑场多达200多个,在方圆百里之内,古窑遗址一个挨着一个,密密匝匝,层层叠叠,蔚为大观。馒头窑炉是外表用废匣钵装土后垒起来的,像一串串铜钱,既是废物利用,又起到装饰效果,古朴而美观,让人不得不敬佩古人的创造力。由于开发建设,大量的“馒头窑”被拆毁,如今这里已剩下不多了。我们走进元代馒头窑,可见到当年的炉膛,烧红的炉壁、灰白的残渣和散乱的元代黑花白釉瓷片,有些瓷片上清晰地写着“酒”等文字。当我意外地看到竹刀、竹篦等生产工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精致均匀的纹饰是用特定的工具刻画出来的。
黑白呈现风俗图
白昼与黑夜交替,黑与白是大自然永恒的色调。磁州窑器物宋元以来,诗文写在黑白瓷器上,以白当黑,装饰的虚实由黑白来互补。简单的黑白,时尚而经典,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现今不少人同样喜欢黑白,但对黑白的认识却远不像先哲那样深刻。
宋代,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艺术得到发展,“市井文化”也得到了体现,产生了众多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民间艺人,这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文化市场。宋代几位皇帝对书画等艺术的推崇,更使社会文化氛围浓厚。磁州窑打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开启了陶瓷装饰的先河。匠师们采用了人们喜爱的传统水墨画和书法的技法,用黑白两种釉色描绘精彩的世界,生动鲜明,一目了然,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磁州地处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宽阔的漳河从太行山深处缓缓流出,形成一片扇形的冲积平原。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和优质的煤炭资源,水运便捷,是理想的瓷业基地。北宋早期,磁州窑瓷品胎骨粗疏,炼釉不精,留下斑点孔隙,缺少竞争力。窑工学习南方青瓷施白化妆土来弥补其缺陷。当地人把这种化妆土称之为白碱,实际上是含铝量较高的一种高岭质岩石。通过精心淘洗的化妆土施在胎体的表面,以遮掩胎体的凹凸不平,然后再施上一层薄薄的透明釉,烧成化妆白瓷,呈现白中泛黄的暖白色,具有象牙的质感。
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体现出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宋代的磁州窑产品装饰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寓意丰富。元代器物造型硕大,胎体厚重粗犷,装饰仍保持宋金以来的传统,从民间艺术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各式各样的图案鲜活生动、自然豪放,题材都是广大人民所熟悉的,有历史故事、戏剧场景、山水景致、婴戏图案、龙凤呈祥、飞禽花卉等。工匠们巧妙地将陶瓷技艺和美术融合在一起,将瓷器提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
磁州窑的画工不是从临摹画谱入手的,而是从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为切入口,直接取材于乡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宋元时期田野生活的再现。尤其是自然小景和动物写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于细微处见功夫,质朴感人,生动传神。我在邯郸市博物馆和磁县文管所库房里欣赏到大量珍贵文物,那一幅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既有乡民自娱自乐的表演活动,又有流动艺人的精彩演出,可以说是对《清明上河图》长卷的拾遗补缺。戏剧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大量选用,对于研究宋元时期民俗民风具有重要价值。尤其以婴戏作品更是惹人喜爱,儿童天真烂漫、顽皮天性呼之欲出。如放飞风筝、双婴戏鸟、顽童蹴鞠、背荷牧鸭、拍扑蝴蝶等,画师用简明的黑白两种色彩将乡村生活理想化、牧歌化了。如果想了解宋元时期的民俗,恐怕没有什么比磁州窑器物上的反映更直观和更丰富了,磁州窑不但烧出了当时最美丽的陶瓷,也打造了一个世界性的神话。
书法提升其品位
宋代磁州窑继承了唐代长沙窑的书法艺术传统,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短语,笔墨豁达,气韵生动,自成一格,构成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风貌。
用书法来装饰磁州窑器物可谓别出心裁,真、草、隶、篆、行等字体都可见到,所书文学内容有诗、词、曲、赋、格言、吉语及《论语》,甚至还有符咒等。从年代和书写内容上分析,宋代有书写单个大字的,如“春”、“枕”、“忍”、“酒”,书写多字的,如“福德”、“长命枕”、“长命安乐”、“清净道德”等;宋末至金代以书写吉语、格言、诗词为主;元代以书写元曲为最多。如枕形,宋代以叶形枕、豆形枕、八角形枕居多;金代以八角形、豆形、如意头枕为主;元代则以长方形枕占绝对优势。元代长方形枕,有的“书画合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量的题字绘画装饰,明确地标明了器物的用途或表达了当时民众的内心活动,也为今天研究古代民间文学、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提供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宋代早期书风中可见不少颜体的烙印,如出土的一个瓷枕上书“见贤思齐”四字,横画瘦劲,竖画粗壮,朴茂宽博,笔力遒劲,呈现颜体特有的风貌。
在广州西汉越王墓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椭圆形瓷枕上,书写着苏轼早年的一首回文《菩萨蛮》词。这首词的书法颇似黄庭坚中年的书风,这时他的字体还未表现出他晚年所特有的横画长笔,尤其是“弄”、“春”、“回”等字与黄庭坚的行书《九陌黄尘》帖中的字一笔不差。整幅书法舒缓俊秀,苍劲开朗,较好地体现了黄书的风格。河北巨鹿出土的金代瓷枕上,写着一首打油诗,“欲向名园倒此瓶,主人嫌客户长闭。何如柳下眠芳草,布谷啼壶唤不醒。”此诗学写黄庭坚的行书,以横画斜长,撇捺拖出,姿态荡逸,模仿得十分逼真,应是写黄书的高手。
金元是磁州窑器物诗文最为繁盛的时期,也是书法水平最高的时期。在当地库房里我看到大量元代瓷枕上的书法作品,不少有赵孟頫的笔意。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课堂教学上的一个薄弱点。自从多媒体进入了作文课堂后,对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师生也觉得在多媒体网络下作文轻松多了。
一、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斯多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能改变过去把作文当成是一个沉重包袱的畏惧情绪,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驰骋,写出更好的文章。如:为了写好一处自然景观,,上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事先收集的图片音像资料,有美丽的星空,有神奇的溶洞,有奇形怪状的群山,有飞流直下的瀑布,看了令人心弛神往,唤起了学生想把看到的告之于众的欲望和无穷的想像力,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又如:写表扬稿前,我把事先录制好的有关同学们热心帮助别人,拾金不昧,为同学、老人送温暖等的感人场面重现在大家的面前,同学心中除了有敬佩之意,不约而同地表示要写一份表扬稿表扬一下这些身边的好榜样。可见,巧妙地使用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欲望。
二、巧用媒体提供素材
学生一到作文老是搜索枯肠,抱怨没得写,这主要是学生平时缺乏观察,缺乏搜集、记录再加上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许多社会活动,家庭劳动参与率少,手头的《优秀作文选》各式各样,所以,同一内容一字不差的文章经常出现,哪能出现什么优秀的习作。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从狭小枯燥的教室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到火热沸腾的社会生活中亲身感受,去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这是作文教学中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现时,老师们都注意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取材。可时间、学生人数局限了这样的活动并不能经常开展。多媒体进入课堂后我们的问题得以解决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把学生所经历过的事物通过计算机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细致观察,唤起其形象记忆。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中,我们录制了学生体活课上拔河比赛的全过程,并编辑、剪接好配上字幕制成软件,上课时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画面,主动地接受信息,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比赛的全过程中,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更清楚无遗,场内、场外热闹气氛,同学们一言一行更令人兴奋,达到了不吐不快之感,激起了写作愿望。当学生写作时要重点描写某位运动员,可以单击按键与该运动员有关的画面又重新出现在眼前,便于更细致地观察写出逼真的场面。又如:在指导同学写《我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课前,我了解到班里有很多同学都选择写兔子。(因为兔子特征明显,有关的参考资料多)为了改变这单一、枯燥的现象,当上课时,我把事先已录制好的动物短片播放给同学看,有动态的、静态的,有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同学们看得兴味盎然。全看过后,再选定画面反复地观察,课后原来打算写“兔子”的同学都在屏幕上找到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写出精彩之作。的确,在多媒体电脑网络下,学生作文素材丰富极了,再不是没得可写了。
三、巧用媒体讲评作文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上,讲评作文总是老师罗列出一些习作中出现的毛病,进行空洞的讲解,不直观,效果不明显,如果个别指导,效率又太低,而且习作中一些鲜明的弊病又没有让全班同学有个直观的了解,失去了一些进行作文辅导的良好机会。对于学生中一些优秀的作文,也无法在课堂中及时展出和共赏,现在,我们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以上的问题就不再是难题了。作文讲评课之前,我经常将学生中的典型例文输入电脑,这里的所谓典型例文,是指写得特别好的片断和存在着明显问题的片断,上课时,将其播放出来,让他们阅读共同评议,既可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开拓,更有利于差生借鉴、参考,使全体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全面提高。,这样,学生对文中出现的问题印象深刻,以后自己作文时,就可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对于优秀的片断,则全班共同品析,欣赏,对于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激励,人人都有希望自己的作文能作为范文给大家欣赏。同时,来自自己身边的优秀习作,更能激起其它同学的佩服,更容易吸收到其中的优点。因此,我认为这样的讲评是很有效而且切实可行。
关键词:《老残游记》;城市书写;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2007805
刘鹗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其内容丰富,意旨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在近代小说界,它也一直备受关注,对刘鹗及《老残游记》的研究在近代小说研究中属于热点,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都使这一课题逐渐完善。从城市书写这一视角来看,《老残游记》尚有待挖掘的余地,本文权作“引玉之砖”,希望能对此有所裨益。
《老残游记》中对城市及城市文化的描写主要集中于山东五府――登州府、济南府、曹州府、东昌府、泰安府,其中对济南的城市描写应是最出色的。无论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还是对人文风俗的叙述,甚至涉及的近代城市中的舶来品,刘鹗总能以其独到的眼光、老到的文笔,借老残之耳目口舌述说对这些城市的深刻印象,不仅融入了自己的城市生活体验,也寄寓了深厚的城市文化群。本文便以山东五府为背景、以济南为中心,对《老残游记》中所涉及的城市书写进行梳理。
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城市风景的书写
《老残游记》中对城市风景的书写首推济南,笔者便以济南为重点来看刘鹗笔下的晚清城市风景。
“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作卷中人”[1]370,“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常作济南人”[1]369,元好问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济南的向往,也成为历代文人游历济南的集体印象。作为济南城市地标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名胜在《老残游记》中也成为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
济南给老残的整体印象如何呢?《老残游记》第二回讲老残一到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2]7。根据文本,我们基本可以理清老残游济南大明湖周边风景的路线。午后,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小船朝北到历下亭,那句著名的“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3]正是历下亭的一副对联。游完历下亭,复下船西行,不甚远,到铁公祠,在此老残欣赏到了“历下八景”之“佛山倒影”: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2]7
这美景就在大明湖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楹联书写处,正是铁公享堂。从铁公祠向东过一个荷花池到古水仙祠,从此依旧上船,荡舟到历下亭后面,再返回鹊华桥畔。
在这部分的描写中,大明湖胜境(历下亭、铁公祠、明湖居等)和千佛山是其描写的重点。在刘鹗笔下,老残的游历路线明晰可辨,文中所记景观及地名大部分现在还可寻见。大明湖和千佛山作为济南的城市名片,在晚清刘鹗的笔下以“佛山倒影”的形式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济南以泉水著称,七十二名泉胜景使它被冠以“泉城”的美名,泉水的描写在《老残游记》中也是俯拾即是。暂不说“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整体印象,单是对趵突泉、黑虎泉、金线泉等的描写,即让人心生向往。刘鹗这么写道: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第33卷第2期郭小转:城市书写:作为一种视角这趵突泉乃济南府七十二泉中的第一个泉,在大池之中,有四五亩地宽阔,两头均通溪河。池中流水,汩汩有声。池子正中间有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据土人云:当年冒起有五六尺高,后来修池,不知怎样就矮下去了。这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池子北面是个吕祖殿,殿前搭着凉棚,摆设着四五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卖茶,以便游人歇息。[2]12
趵突泉如今依然是济南的名胜,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与大明湖、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三股涌流不止的泉水给济南带来了无尽的灵气。以今天的景观印证当年刘鹗所描写的盛况,更觉得古人诚不欺我。接下来,随着老残的游走穿梭,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将济南城内四大名泉做了交代,“你道四大名泉是那个?就刚才说的趵突泉,此刻的金线泉,南门外的黑虎泉,抚台衙门里的珍珠泉:叫做‘四大名泉’”。[2]12除了对趵突泉的集中描写外,刘鹗对黑虎泉也有较为细致的描述:
老残果然望外一看,原来就在自己脚底下,有一个石头雕的老虎头,约有二尺余长,倒有尺五六的宽径。从那老虎口中喷出一股泉来,力量很大,从池子这边直冲到池子那面,然后转到两边,流入城河去了。[2]13
对四大名泉的描述中,作者通过老残与一个士子的交谈对金线泉的名字来源做了交代,对金线泉那游丝一般的金线的形成做了说明,展示了作者受近代文明影响的科学思维。1903年刘鹗自评《老残游记》:“第二卷前半,可当《大明湖记》读;此卷前半,可当《济南名泉记》读。”[4]166在此作者明确指出对书中的风景描写可做山水游记读,将游记引入小说的创作中,随着老残的游历,不同的人物、地点、事件、场景等都可以老残为枢纽连结成一个整体。老残是作者的艺术化身,是作者抒情写意的寄托。这些城市风景的书写也通过老残的观察和体验,成为认识城市的一个手段。作为济南城市地标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胜景,在老残的游历中被作者或浓或淡地勾勒描绘,像一幅幅中国画呈现在读者面前,成就了刘鹗对济南城市风景的书写。《老残游记》中还有对其他城市的风景描绘,如淮安城内的勺湖风景,虽也值得关注,毕竟在小说中不像济南府内的风景这么集中和典型,故在此不再详述。
王国维曾说:“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5]葛永海认为“城市书写”是指“以城市为背景,正面或侧面叙述城市的物质景观与精神生活的文本内容”,它的内涵,“不仅在于文学场景的城市属性和故事人物的城市属性,更在于带有反思或批判色彩的城市意识,这是城市文学的核心内涵”[6]。济南城与它所包含的城市文化也不例外,在解读了《老残游记》对济南城市自然景观的书写后,我们自然会将目光锁定在城市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城市意识为中心的城市文化的书写上。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城市文化的书写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远在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是黄河下游的一座古城。[7]建城时间在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距今两千多年。[8]济南地理位置优越,东通大海,西接内陆,山水秀丽,有七十二名泉之胜景,号称“泉城”。秀美的山水吸引了众多的名士流连忘返,故而有“济南名士多”之誉。以泉水文化和名士文化为契机,济南的城市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在《老残游记》中,对济南城市文化的描述也为我们了解晚清济南提供了方便。在刘鹗笔下,透过老残的耳目见闻,济南府内广告、说书、喝茶、泉水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美国城市学家芒福德曾指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9]91济南城里的文化气息在老残初到济南时便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看^了湖光山色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自然景观后,老残便得知当地说书明星――白妞即将登台的消息,一下子便将读者带入了济南的“梨花大鼓”文化氛围中。
在白妞说书一段中,戏班子的广告颇为引人注目,作者写道:
一抬头,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有一尺长,七八寸宽的光景。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纸还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有见过这样招子。[2]8
这里的“招子”便是古代的广告,这已经接近现代商业宣传的广告文案了。老残在别处不曾见到,说明济南的商业文化和说书艺术在晚清城市中是走在前列的。接下来的描写是当时白妞的“明星效应”的写照:
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2]8
卢梭曾说,“房屋只构成城镇,市民才构成城市”[9]100,在市民们翘首以待的这场演出中,真正值得期待的是白妞说书的艺术享受,而《老残游记》中这段对音乐的描写历来备受称赞,成为小说中的亮点。
白妞出场前,先由黑妞做了铺垫,而当她姗姗出场时,刘鹗给了她一个特写画面,只见她“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她向台下那么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白妞所演奏的是山东梨花大鼓,是一种个人说唱艺术,这样的容貌为表演的成功做好了铺垫。老残是由街头宣传的广告得知白妞说书的消息,再加上周围人的议论,明湖居说书在白妞上场之前已经做足了商业宣传,这种宣传效果不仅来自于白妞本身精湛的说书艺术,也得益于戏园子的宣传力度。有了这样神乎其神的宣传铺垫,当容貌清秀的王小玉一出场,便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接下来的音乐描写堪称经典: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2]11
在对白妞说书的具体描写中,作者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打破了感觉的界限,视觉、味觉、听觉等的交替使用,使梨花大鼓的美妙艺术境界吸引了每一个读者。这段音乐描写不但成就了《老残游记》的文学价值,也成了珍贵的音乐历史资料,为后来研究王小玉及其山东大鼓艺术提供了参考。白妞说书的盛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济南城市文化中的曲坛盛况,听书俨然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即便是店铺的伙计或是引车买浆者也对此高度关注,说明说书文化已融进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年济南城中的一道风景。
作为文化空间的城市,融进了市民或多或少的城市意识。市民是城市日常生活的主体,丰富的日常生活使城市空间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晚清济南人对说书艺术的向往往往伴随着另一种文化悄然流行,即茶馆文化。《老残游记》中的茶与茶馆零星穿插于作者的叙事中,随着老残的脚步慢慢呈现于读者面前。济南被称为“泉城”,这里既然“家家泉水”,茶馆的盛行自然并不奇怪。在老残游历的路线中,趵突泉、黑虎泉等处都建有专供游人休息喝茶的茶馆,在白妞说书一节中,茶文化也暗含其中。无论是弹弦说书者,还是听书议论者,在弹唱、品乐之余都会有茶水相伴,大家边品香茗,边赏妙音,真是绝妙享受!而景区沿途各地所设的茶馆,不但为游人品茶赏泉提供了极大方便,也成为城市一景。
《老残游记》中对城市文化的书写,除了说书、茶馆因素外,泉水文化与饮食文化也是作者着意描写的地方。在城市风景的描写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有关泉水的景观,融于这美妙自然景观中的泉水文化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灵气所在。小说中饮食文化的书写则体现了典型的齐鲁风格,小说的写作背景是鲁菜的发源地――山东,地域上的多样性与物产的丰富性都为它的饮食文化打好了基础。《老残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齐鲁两地不同阶层的饮食生活,有官僚缙绅,有平民百姓,也有独特的宗教饮食文化,其中重点反映的是官僚士绅的饮食。如第四回写到山东巡抚给老残送来一桌“燕菜鱼翅席”,第六回文案上委员申东造请老残吃涮火锅,第十二回同知黄人瑞请老残吃“一品锅”等内容,都展示了中上层饮食的特点:名贵、丰富、精细。而另外所描写的老残请店伙喝酒,在桃花山_姑招待申子平的饭食,许亮、吴二赌钱后在小金子、小银子家的饭食,以及轿夫只买大饼咸菜蹲着吃等的描写,则体现了晚清山东下层百姓的饮食特点:便宜、简单、粗糙。[10]小说中饮食文化的阶级等级分明,精粗有别。从饮食所体现出的市民生活的差别,也可以作为反观市民文化生活及内涵的一个视角。
三、“西学东渐”――近代文明的书写
《老残游记》书写的年代,正是中西文化猛烈撞击的年代,西方文化与近代文明对中国知识界的冲击无处不在。在小说中,当老残穿梭于山东的城市间,那些体现近代文明的报纸、外语、西药等新鲜事物也透过他的见闻崭露头角,显示了近代小说的特质。
城市往往是相对于乡村而言,城市空间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地理方位,如自然景观、地标性建筑等,更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摒弃了传统社会地缘、血缘纽带而形成的独特的、不同于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11]作为晚清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的济南城,市民生活中不时会出现一些带有近代文明气息的新事物,这些新事物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西方文化的新奇,更多的是一种中西文明交流所产生的新思维。
《老残游记》第一回在记叙梦中大船时,便已经提到了指示方向的罗盘等西方仪器,还有天主教等新鲜事物。后面随着老残的游历,报纸也多次出现。报纸和期刊作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新闻传播、文学教化、大众娱乐等多重功能,最能体现晚清城市的近现代性。第九回申子平在桃花山_姑的住处看到墙上黄龙子的草书七绝诗,很感兴趣,看到书案上有现成的纸笔,“遂把几首诗抄下来,预备带回衙门去,当新闻纸看”,此处的“新闻纸”便是报纸的代称。第十二回中说到“太谷灯”,作者也发了感慨,“可惜出在中国,若是出在欧美各国,这第一个造灯的人,各报上定要替他扬名,国家就要给他专利的凭据了”。这里不但提到了报纸,还言及了发明专利,愈发带有近现代性。在《老残游记外编卷一》中已明确提到了天津的《日日新闻》,这更是说明了作者在小说中对报纸这一新鲜事物的关注。报纸作为新兴的、抽象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也凝聚了作者对正在转型中的晚清城市文化风貌的微观视角。
在第十一回中,作者借黄龙子之口说出了当时少见的外语学习情况,“其读书不成,无着子弟,就学两句爱皮西提衣或阿衣乌爱窝,便谈家庭革命”。这里的“爱皮西提衣”指英语,“阿衣乌爱窝”指日语,晚清时期的外语学习毕竟还是少见,以这种被批判的对象出现并不为怪,不管怎样,《老残游记》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学习外语的现象,如此记录城市进程中的转化已经意义重大。
此外,这一时期的舶来品出现在小说中的还有很多,如东洋烟火、洋灯、洋蜡、天主堂、福尔摩斯、中西大药房、化学名目、表、留学生等。这些对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的真实描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说的描写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思维也都在发展变化。当这些事物出现在小说的城市书写中时,城市就不只是一个喧嚣的场景了,它确实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一种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走向近代、走向现代化的文化。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12]在我们感知城市的过程中,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书写对于城市的印象,城市意象中的诸多近现代因素在不觉间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当这些近代文明被化作文字出现在作品中时,我们对城市的印象或者说城市在我们眼中的印记便愈加深刻。
这里要提到小说的叙述方式,对于此,历来颇为研究者所重视。鲁迅先生曾指出“其书即借号老残者之游行,而历记其言论闻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信仰,并见于内”[13]。夏志清进一步说刘鹗“脱掉传统的小说家那件说故事的外衣,又把沿袭下来的说故事的所有元素,下隶于个人的识见之内,而为其所用”[14]。樽本照雄则更断言“作者的‘视点’基本固定在老残身上”[15]。三位所用术语虽不同,但都指向第三人称限制叙事,徐鹏绪更明言道:“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老残游记》是第一部比较自觉地在完全意义上运用了第三人称限制叙事方法的书。”[16]作者对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在叙事学作品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作者基本上将故事限定在视角人物――老残的身上,在老残缺席的场合,则由老残耳目的延伸――申子平等人去体验音乐的妙处,其他人只录其言行。“尽管偶尔跳出个别全知叙事的段落①,仍可明显看出作者是有意识把描写局限在视角人物的视野之内。”[4]74小说叙事模式有了不同以往的转变,作者借助老残这一人物的摇铃游历,一以贯之,并掺合中国笔记小说录见闻的方法,力图将整个故事纳入贯穿始终的主人公视野之内。这一转变使通过老残所见闻的城市书写更有真感,由第三人称的老残所描述的城市风景与城市文化等城市意象也更丰满形象。
《老残游记》中的城市书写,特别是对晚清济南的书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将晚清城市生活中的种种画面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小说中的这些文字塑造了济南城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城市意象,秀美旖旎的城市风景,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新奇时尚的近代文明,这些意象成为城市阅读群体共享的生活体验和文化想象。刘鹗和他的《老残游记》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晚清城市书写中的一个范例,也为近代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虽然不像《风月梦》《海上花列传》中对扬州、上海的书写那么典型,但至少为我们了解晚清济南以及济南的城市文化提供了资料参考和独特视角。
注:
①如第二回写王小玉出场:“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参考文献:
[1] 元好问.元好问全集 (卷第十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 刘鹗.老残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全唐诗(卷二百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0:2253.
[4]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M]//观堂集林 (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51.
[6] 葛永海.以城市书写为视角的明代奇书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9128.
[7] 栾岭雪.《老残游记》与济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8] 于涛.《老残游记》中的晚清济南[J].春秋,1995(3):55.
[9]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 王慧.从《老残游记》看晚清齐鲁饮食文化[D].无锡:江南大学,2007.
[11] 施晔.晚清小说城市书写的现代新变――以《风月梦》《海上花列传》为中心[J].文艺研究,2009(4):4149.
[1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
[1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238.
[14] 夏志清.《老残游记》新论[M]//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477.
[15] 樽本照雄.试论《老残游记》[M]//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503.
[16] 徐鹏绪.论《老残游记》的艺术形式革新[J].东方论坛,1995(2):5258.
Abstract: The Travels of Laocan is the model for condemnation nove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s writing about the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especially Jinan ci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erspective. However, research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are relatively rare, though researches on Liue and The Travels of Laoca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re rich. In the novel,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city scenery, the urban cultur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through Laocans eyes and ears when he walked through cities in Shandong. It unfolds the rich imagery of city life of that time before the readers eyes and opens a window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cities and urban cultur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教学策略 写作兴趣 语言积累 课内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师生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更难,为了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笔者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习作要求,加之多年来在作文教学路上的探索,逐步形成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就谈谈教学中积累的看法。
一、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喜欢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对写作缺乏兴趣。这就要首先培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喜欢写作,打开写作思路。
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组织小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使作文写作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写作来源于生活,作文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作文写作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例如,要求学生学会写连续观察日记。在制订作文要求时,语文老师可以让每位学生亲自种植一种植物,根据植物的生长变化进行记录观察,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也在教室种植植物,让学生可以天天观察,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有不同的感受,然后带着兴趣,很好地写观察日记。这样的写作要求,给学生带来很多益处,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让学生写作贴近生活,作文因生活而美丽,否则就会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习作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一方面教师不要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而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习作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同时,也让学生习作题目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习作就会“美丽”起来。
二、夯实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习作能力的提高,而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只能靠语言的积累。学生只有在大脑中储备足够数量的语言材料,才能保证运用时随意支取,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精练。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呢?
1.强化课内积累
随着小学语文课改的深入,许多编者巧妙地抓住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时代特点,编排文质兼美,语言典范的文章。这些文章充满童真童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爱读。为此,在教学这些文章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细细品读,仔细推敲,把培养学生熟读、精思、深思的读书习惯作为教学重点,引导他们反复阅读,冷静思考,大胆想象,悉心体会,使学生在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语言。同时,课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段,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议一议、抄一抄、背一背等形式积累语言。
2.抓好课外积累
从温和敦厚的儒家经典,到大气磅礴的诸子散文,再到雄奇瑰丽的唐诗宋词等,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经典,都是学生课外积累的良好素材。这些国学经典,都以练炼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或抒发真挚的情感,表现深邃的哲理;或写人叙事,跌宕起伏,或描写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栩栩如生。学生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时,不仅可以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感受到古人语言的凝练,意境的幽远。当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其他名家精品,以拓宽思路,充实自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非常有限,枯燥了。”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增加语言储备,丰富语言积累。
3.拓展生活积累
“大语文观”提示我们学习语文不应局限于有限的40分钟,囿于窄小的教师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要把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语言既来自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学习语言只有同生动多样的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学生的语言才真正是生活的语言,才是富有灵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才更有生命的活力。因此,充实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融入大自然,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等;鼓励学生多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名言警句、成语格言等;并且引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语言,用语言,增长见识,表情达意。逐渐地,学生的语言会积累得越来越丰厚。同时,教师还应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对生活所感所得。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对生活关心的越多,生活给予你的就会更多。
三、结合课内阅读,渗透写作方法指导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习作练习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模仿和创造性地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显著。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阅读中渗透习作练习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
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习作训练是以写片断为重点,要做到怎么说怎么写,把片断写具体,写清楚。在教学中应该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读写结合,训练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还会遇到其他形式的结构段,在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循序渐进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跟着“樱花前线”享受嘉年华
4月最值得去的地方是日本,因为正是日本樱花绽放的季节。飞机进入东京上空,就会被地面上的樱花景色熏醉了,一树树的樱花,仿佛一团团粉红的云霞,飘在山坡上、大路旁以及田野的沟沟壑壑,使得如盆景般精致的日本越发显得娇美。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代表热烈、纯洁和高尚。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每到樱花时节,日本便是举国欢腾,电视、广播、报纸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樱花开放的消息。日本气象厅及各种网络都有专门的樱花预报,足见日本人对樱花的重视。樱花也带来大量的商机,就连7-11便利店,也对樱花的开放时间做独立的监测,而各家商店和便利店内的快餐用具、时令小吃、酒类和樱花纪念品也要成几倍地备货,以应付樱花季节几百万人赏樱花所带来的消费。旅行社也届时会推出观赏樱花的旅游专线。
樱花在日本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到江户时代,赏樱更成为一项重大的民间活动,逐步形成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在日本,比新年更热闹的节庆在4月,因为4月是樱花盛开的时节。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樱花歌》:“墨江泼绿水微波,万花掩映江之沱。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樱花歌⋯⋯”写尽了日本人春日赏樱时举国若狂的盛况。
春季的日本,从3月初的九州开始,直到5月中旬的北海道为止,一路由南而北,这一条“樱花前线”推进到哪里,樱花就轮番张扬到哪里,热闹的樱花宴也由南而北蔓延。樱花由绽放到凋谢,只有近10天,一旦下雨,灿烂樱花可能翌日就纷纷零落,虽然花期短暂,日本人还是热热闹闹地设宴庆祝,宛如一场快乐的樱花嘉年华。
樱花绽放时,在公园及街道边,便可闻到淡淡的樱花香,日本各地也会举行大大小小的“樱花祭”,亲朋好友围坐在樱树下,取出各自准备的便当(饭盒),饮着香槟或清酒,谈笑风生,身边还不时有花瓣随清风掠过,赏花的人群无论是认识或是不认识的,都会不时点头打招呼,甚至交换食品。与其说是赏花,不如说让大家有一个真正的“家庭日”或“友谊日”,难怪日本人乐此不疲,甚至有些公司将观赏樱花列为公司的“指定项目”。
不一样的地方有不一样的樱花
赏樱也有不同方法。有人喜欢在她初绽去欣赏,也有人喜欢看她开到整株约八成左右的‘满开’时期。樱花清晨带露很美;白日倚蓝天伴清风有风韵;夜晚打上灯光的夜樱最妖娆神秘。一天之中不同的时刻都能发掘樱花不同的美感。
京都的岚山是赏花的绝好去处。樱树下有若干身着和服的女子殷勤奉茶。据说,古时樱花树下奉茶的多为经过严格训练的艺伎,今日奉茶的女孩则以在校大学生居多。花瓣飘落的樱树下,翩然一顶红伞,几个风华正茂的女子手捧漆盘和精致的茶盏,和着轻柔优美的乐曲穿行于游客之间,营造出一种曼妙的意境。缤纷盛开的樱花,给了人们几多诗情画意、几多温馨浪漫、几多美好憧憬⋯⋯
在伊豆半岛的箱根赏樱则别有一番情趣。海岸、山峦、瀑布和高原构成了极美妙的自然景观。高速公路的一边是浩瀚的太平洋,另一边的路旁则有许多竞相绽放的樱花,绚烂的樱花同绿色的山峦和蓝色的太平洋相互衬托,远处清晰可见的则是白雪覆盖的富士山,这样的景色就好像一幅画,使人赏心悦目。
所谓细节描写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或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细致描写。它包括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进行的细致的描写。它着力捕捉人物特征在某一时间场合的具体表现,它要求精细地刻画出人物特征在具体情境中的生动体现。
细节描写要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若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生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能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
写作时选择细节的方法有:
1.选真实的细节。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真实生活。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视为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2.选精细的细节。细节在精而不在多。杜鹏程说:“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细节描写贵在传神。取材要小而具体,描写要细致入微。
【技法指导】
一、选典型细节,突出人物特点。
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典型细节,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有一段关于肖像的细致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于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由此也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二、选典型细节,展示故事情节。
话剧《市长》中,一开始介绍齐仰之的家时,特别提到了墙上那醒目的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这个细节的出现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开始市长好不容易“破门”,又受到“三分钟”的限制,而后市长采用激将法迫使齐仰之“破例”,由“三分钟”而到后来的“秉烛夜谈,三天三夜”。正是这个小小的字条而使剧情波澜起伏,故事情节也围绕这小小的字条而得到展示,人物性格也在矛盾中得以彰显。
三、选典型环境,渲染烘托主题。
典型化的细节,有助于描绘典型环境。《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作者在写竺可桢到住处时,有一处细小的景物描写:“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寥寥几字就点明了当时虽是冬日,却温暖如春,从而烘托出会见竺可桢时的融洽气氛,衬托出人物的愉快心情。
【典例分析】
1.肖像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节描写。
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分析:很简练的一段关于肖像的细节描写。把“他”比喻成“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突出了“他”“淳朴可爱”的特点。
2.语言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
(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鲁迅《孔乙己》)
分析:四次反复说到“还欠十九个钱”,极其鲜明地刻画出掌柜自私冷酷的嘴脸,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点明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性,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3.动作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动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
(吴敬梓《范进中举》)
分析: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的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传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4.服饰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的描写。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
分析:“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是写罗敷服饰之美。上身穿的是紫色花纹的丝绸短袄,下面系的是黄色花纹的丝裙,给人的感觉是素雅、高洁,落落大方。由衣着可想到罗敷是一个文雅、高洁的女子。
5.神态的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绘。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分析:文段着重描写了诸葛亮的神态和语言,尤其是采用了把诸葛亮的神态“笑”和鲁肃的神态“吃惊”相对比的写作手法,更突出了诸葛亮胸有成竹、神机妙算的特点。
6.心理活动也属于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都德《最后一课》)
分析: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7.场景的细节描写。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场景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在见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开头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结尾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
【实战演练】
1.请用几句话描绘出一位老师的独特风采。
他(她)……
思维拓展:只让用几句话描绘出一位老师的“独特”风采,这就要求我们精心取舍,选取最“独特”的细节,也唯有最“独特”的细节才能表现出这位老师不同于他人的风采。选取了“独特”的细节,再把它写细致,用上恰当的修辞,让语言更生动,更吸引人。
2.把下面几个平实的句子进行细节描写,使它生动、细腻、具体。
①自习课,教师有事迟到,同学们吵闹得不得了。
②这次考试考砸了,我忐忑不安地回到了家。
③他的篮球打得棒极了。(她的歌唱得很好。)
思维拓展:所给的三个句子都非常平实,要使它们生动、细腻、具体,就必须进行细节描写。做题时首先要明确,是进行哪方面的细节描写。通过审题得知:①句是要进行场景的细节描写,②句是要进行心理的细节描写,③句是要进行动作的细节描写。场景描写关键是写出氛围,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心理描写关键在于“掏心窝子”,把内心活动真实地描摹出来,让人感同身受。动作描写的关键在于“炼字”,精确地运用动词,描写出动作过程,让人如同亲身经历。
关键词:诗歌鉴赏;诗歌意境;开掘诗情诗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4―0179-02
中考诗歌鉴赏作为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举足轻重。我们知道,这些年来对诗歌鉴赏题的考查,主要还是从诗歌的特点这个角度命题,诗歌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把握。中考诗歌“鉴赏意境型考题”一般会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描写了什么景物?也有简单的直接问这首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复杂一点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就是“意境”中客观事物的“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就是“意境”中主观思想、主观情感。这就势必要求教师在讲授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学生什么是诗歌意境;诗歌意境的开掘之法。古典诗词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诸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读起来使人如临其境,如触其物,如闻其声,获得一种美的感受。那么教师又怎样教会学生去临其境、触其物、闻其声呢?答案只能是教师要寻找开掘诗歌的意境之道、之法。如何开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一二。
一、结构组合法
结构组合法也就是传统诗歌教学中所提到的写景与抒情。因为诗歌大都要以写景抒情为目的,景为情生、触景生情――别有风情暗恨生。例如,杜甫的《望岳》首句发问:“岱宗夫如何?”接下来写到“齐鲁青未了”――泰山的苍翠山恋,连绵不断,写出了它的峻秀、无际的特征;颌联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天造地设,阴阳昏晓,可堪鬼斧神工。此句道出泰山神秀的景色;再看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如归鸟”――俯瞰层云叠起,倦鸟归倦,心生激荡,顿发感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触景生情,理想重开,此为结构组合法。
二、画意摹境法
古典诗歌除讲究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还有很重要的一处是形象美。诗歌的形象美靠的是对象的具体化、知觉的意念化而产生的,正因为有了知觉的意念化(视、听、触、嗅)诗歌的形象美才得以极富想象力,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的“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年?”而在教学中这种形象美的展现除了用文学描述外,还有一种更为妙传之法――图画展示。在教材中,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寥寥几句配以图画,画中有“杨柳依依,小桥流水,茅店社林、亭台楼阁,阳关在望。”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短短四句,也设一图画,放置书上诗旁,只见烟花三月,春强大地,山势峻立,楼立江边,人望江上,几叶扁舟,风正帆悬,友人离去,诗人怅望。画面清晰可见,真可谓诗情画意,图文并茂,情从此生。这就是以画意解诗情摹意境。
三、意象推敲法
意象是诗人眼中的景、心中的情、人化的自然景观。
余光中的《论意象》文中指出“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诗的意象必须借助语言来完成,而意象的选取与设置是受了诗人主观感受的影响,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诗中的意象,然后对意象前后的修饰限制词进行推敲,从而分析意境理解诗情。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加横线的字教师分别在其下面换上“青藤绿树乌鸦、溪水、大道、春风、骏马、太阳”等字眼,让学生比较辨析这些意象前的遣词有何妙用?学生学会在辨析中明意境、会诗情、此法即为意象组合推敲法。
四、拆象组合法
象还是意象,不过这次是拆开意象,各个击破,添加文字,使得意象更加鲜明,诗情画意更为凸现。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将词中的意象拆开添加,变为“回忆往事,游览溪亭,日暮迟归,沉醉忘归,兴尽才回,误入荷花,迷路争渡,惊飞鸥鹭”。学生既领会诗意,也明诗情,意境也更加明朗。再比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鸟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出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了《如梦令》后仿此拆象添加再现意境,通过学生互相讨论最后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明月当空,鸟鹊惊飞,清风徐来,夜半蝉呜,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喜说丰年,星稀天外,点雨山前,骤雨将至,旧时茅店,溪头忽见。”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上片着重从听觉感受,下片从视觉描摹,此法又叫入境。
红叶前线的奥秘
在日本,红叶的观赏期与气温的关系极为密切。通常最低气温低于8摄氏度,叶子就开始上色,低于5摄氏度,叶子就能迅速变红。红叶的颜色若要好看,还必须同时满足充分的日照、适度的水分和气温骤冷三个条件。一般来说,红叶首先出现在日本北部,然后向南延伸。每年9月,日本气象厅就会向全国“红叶前线”,预告日本各地的红叶变红时间。“红叶前线”的预测基准,是在日本全境种植甚广的原生械树“伊吕波枫”。每年9月,北海道的大雪见公园里红叶最先飘舞,随后一路南下,到11月下旬蔓延至九州。色彩斑斓的叶子萦绕在山脉、公园、湖边、寺院、街景和热气蒸腾的温泉边,把日本的秋天装点得格外绚丽,引得游^争相追逐红叶美景的万千“枫情”。因此,“红叶前线”成了人们赏红叶的“圣经”。
日本红叶的“风、雅、趣”
日本的红叶景观大致分布在原野和庭园。也就是说,一部分属于原野自然景观,另一部分与人文景观交融,形成庭园景观。原野景观有澄澈的蓝天、豪迈的群山、灵动的湖泊溪流为伴,俯仰千变,美景醉人。庭园景观中古朴的建筑与红叶交相辉映,宁静典雅,韵味十足。其中,北海道、青森、秋田、福岛、富山、长野、东京、广岛等地是负有盛名的赏叶佳地,而每个地方的红叶景观、赏叶传统、红叶文化又各具特色,带给人们不同的观感享受。在日本,红叶的魅力,似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风,即红叶的美丽风景,雅代表着赏红叶的文化气质,而趣则指赏红叶的乐趣和新鲜体验。请跟我们一起,走进红叶的“风、雅、趣”世界。
风
东京
都市中的赏枫之旅
作为日本的首都,东京虽然是一个繁华喧闹的现代大都会,却不妨碍它成为一个赏红叶胜地。东京散落着一些建于昭和年代的庭院,进入秋季,深秋的红叶开满各个公园的湖畔与山坡。当枫叶变红时,你可以很方便地就在地铁站拿到一份关于东京市区红叶名所的介绍,按图索骥极其方便。在东京赏红叶的魅力,在于这是一次都市中的赏枫之旅。
高尾山
从市中心驱车1小时即可到达离东京最近的山――高尾山(海拔599米),这里深受人们喜爱,是观赏红叶的著名景点。既可以徒步郊游,也可乘缆车或吊椅饱览满山的红叶美景。如果您徒步登山,中途有茶屋和药王院等寺院的线路最受游客青睐。11月1日至30日举行“红叶祭”,周末有大鼓和舞蹈表演。
明治神宫外苑
长达300米,闪耀着金黄色的银杏树笔直地向前延伸,是东京秋季的代表性红叶景点。明治神宫外苑离原宿和新宿很近,是电视剧等的取景对象。周边除了有著名的圣德纪念电影馆之外,还有神宫球场、练习用高尔夫球场、溜冰场等运动设施,以及儿童游乐园、餐厅等,从早到晚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散步。
六义园
六义园是17世纪将军赐予其家臣柳泽吉保的住宅遗址。日式庭园修整后成为公园。庭园依池而建,种有400棵红枫。身处繁华都市中心却可享受到风雅别致的美景。此外,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会为红叶点缀上灯饰。
长野
阿尔卑斯山的红叶物语
素有日本脊梁之称的日本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日本中部地区的长野中心,高3000多米,这里有绚烂四季的景色。每年的秋季,光临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一簇群的红叶染红了整个山野。惠那峡山谷、驹岳高原都是人们来到长野的驻足之地。此外,你也可以到江户时代德川幕府设置驿站而发展起来的宿场――妻笼欣赏红叶衬托下的古韵。
天龙峡
古有泛滥之河之称的天龙河两岸,激流冲出的悬崖高高耸立,岩石上覆盖着红叶。沿途远眺的美景自不待言,乘船游江更是不错的选择。乘坐木制的小船,坐在船头划桨前行,感受着溅起的水花,1小时便可到达峡谷下游。清澈的河水配以倒映在水面上的红叶,此情此景将成为您一生的记忆。
千叠敷Kaaru
活像一个擂钵形状的洼地“Kaaru”是冰川冲刷过中央阿尔卑斯山主峰――宝剑岳东南面后而形成的。驹岳索道仅需7分30秒的时间就可从山下到达坡度950米处的千叠敷。山顶的红叶是绝色美景。游览时,不忘山脚还有早太郎温泉哦。
北海道
最早“邂逅”红叶
北海道的大雪山国立公园是日本最早可以观赏红叶的地方,被称为“众神游玩的庭园”。那里有断崖绝壁连绵的层云峡峡谷、标高2290米的旭岳山、以姿见池为代表的高原地带等地。公园占地约23万公顷,园内2000米以上的山脉连绵起伏。您可以在黑岳山乘索道俯瞰斑驳如画的红叶,也可以到位于赤岳登山口的银泉台眺望红叶美景。
旭岳
大雪山连峰的主峰,引以为豪的北海道第一高旭岳山,通过登山、滑雪等活动享受四季。夏季可以观赏到高山植物花田,秋天可以观赏满山红叶的群峰。只要一跨出旭岳缆车“姿见”站,就可以在云上乐园、大自然的怀抱中漫步。
定山溪
地处充满绿色的美丽溪谷中的温泉街定山溪是札幌市最南端的全国有名的温泉乡,有约130年的历史。秋季红叶似锦如云,泉质为盐化物泉,对体弱、皮肤病、外伤、烧伤等有一定疗效。
富良野山
位于大雪山系最南端,标高1912米的山。登山的路线被分开,瀑布路线可以边登山边观赏7个瀑布。春季杜鹃花,秋季红叶,通过四季变迁向人们展示着美丽的景观。山顶附近的群生高山植物非常漂亮,中腹是原始高层湿地,是一个幽静的自然宝库。
秋田
与秋结缘的红叶胜地
与秋田结缘,从秋田的名字中就可见一斑。秋天的秋田,在漫山红叶的掩映中安静地散发着魅力。你可以一路沿着溪流向上游,一路上尽赏枫树、山毛榉、红秋葵、七度灶等不同种类的红叶,美不胜收。抑或泛舟田泽湖上,享受红叶倒映在清澈湖水中的别样景致。
八幡平
八幡平是横跨秋田、岩手两县的山岳,周围包围着深深的树海。沿着八幡平火山道或是国道341号,可直接从车窗眺望红叶之外,沿着大沼或后生挂的自然研究路散步寻访红叶,或是泡在位于八幡平山麓的八幡平温泉乡,轻松愉快地欣赏大片红叶,也是一种玩赏之旅。
田泽湖
田泽湖是位于奥羽山脉中的圆形破火口湖,是日本最深的湖泊。田泽湖畔山形优美,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色彩,秋天时刻满山红叶在澄澈的湖水映衬之下,交织成一幅迷人的景致。田泽湖湖水透明度极高,因此搭船在湖上赏红叶可以说是一种特别的享受。湖畔散布着鹤之汤温泉等秋田最具代表性的温泉。
其他著名的赏叶胜地
十和田湖、奥入濑溪流
环绕属于双层火山湖的十和田湖的山脉被红叶染透,倒映于湖面上的红叶也甚是美丽,建议您乘游船慢慢观赏。如果有时间,除了可以泡附近的温泉外,不妨沿着十和田湖的奥入濑溪流散步。这里因有14条瀑布交织而成的绚丽风景而被称为“瀑布街道”。铺天盖地的红叶不得不让人赞叹大自然的伟大。
盘梯吾妻天际公路
据说高汤温泉可以使肌肤变得滋润光滑,从高汤温泉到土汤岭的长达29公里的收费公路“盘梯吾妻天际公路”是游山赏红叶的著名路线。沿线有几处红叶景点:TSUBAKUR0谷、净土平以及可以眺望四个湖的“湖见”。其中从高84米、全长170米的不动泽桥俯瞰到的红叶美景最佳。
箱根
因温泉著称的箱根同样是红叶的著名景点。推荐您在观赏红叶之余,顺便游览―下芦之湖、仙石原和这里的几家美术馆等,特别是箱根美术馆的日式庭园更加红叶似火。从箱根登山铁路、高空索道观赏到的红叶亦是美不胜收。在日式旅馆住上一宿,欣赏庭园里的红叶,品尝秋天的时蔬同样其乐无穷。沿“东洋轮胎高速路”出游,一览富士山、芦湖的风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栗林公园
位于香川县高松市的公园、日本庭园。被指定为国之特别名胜、高松历史文化道。春季是赏花、秋季是红叶的名所。据说这座名园前后花了100年的时间才完成。庭园内有6个水池、13座假山。与公园后方的紫云山风景遥相呼应,仿佛是一幅美丽的日本画。南园是纯日本式的庭园,池边茶道用的小房子“掬月亭”作为秋天欣赏满月的好去处而众所周知。北园经过大规模的改建,现已成了一座西式庭园。
雅
“红叶狩”的传统
日本人喜欢观察、感受四季的斗转星移,并将其反映到自己的一生及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能从“红叶”中感受到秋之浓韵。尽管书面上写为“红叶”二字,但红叶并不一定就是红色。在日本,树叶入秋后变色的树种很多,树叶也呈现出红色、黄色、褐色等多种颜色。这些颜色交汇在一起,绘制成一幅自然风景画。
红叶虽非日本独有,但由于日本树叶变色的落叶树种类繁多,而且冷暖温差大,因此树叶呈现出的颜色格外美丽。
为寻此美景,日本人特意到山里或林中观赏红叶,日语称为“红叶狩”。尽管写为“狩”字,但并非狩猎之意,而是寻访之意。日本人将在手中把玩红叶,放在手中欣赏红叶的情形比拟成狩猎。直至16世纪左右,“红叶狩”还仅仅是贵族们的乐趣。但是到了17世纪以后,普通市民也开始出游赏红叶,于是“红叶狩”便渐渐成了人们的秋游项目。
在古代日本,从最古的诗集《万叶集》时代开始就有喜欢红叶出游赏红叶的习惯,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中也描写了华丽的赏红叶的场景。《古今集》(秋下)中几乎全部都是关于红叶的和歌。四季的“季”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确定的,如同樱花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花儿一样,红叶也成为了代表秋天的景物之一。
红叶与日本文化
和歌与俳句
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体。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红叶跟月亮一样,是代表秋天的字眼。和歌和俳句在赞美红叶胜景的同时,还寄托了人们的种种情思。比如日落时间开始变早的晚秋会让人感到留恋、感伤。因此,红叶愈火红愈使人感到自己如孤家寡人,无人惦念。
脚步落在如绒毯般铺了一地的红叶上时发出的声音、红叶舞落时的情景和落叶随水飘零的光景等向来是短歌和俳句吟咏的对象。可以说,正是这种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体察及感悟缔造了今天的日本文化。
使用红叶的比喻句
日语中有很多用红叶做比喻的表现手法。形容婴儿可爱的小手时会说“红叶一样的红彤彤的小手”,形容因害羞而脸红会说“像红叶一般”。
和服花纹:红叶经常被选为和服花纹,经常被用在和服的图案和花样中。
红叶和鹿:“红叶和鹿”被人们认为是十分和谐的搭配,经常会作为绘画和工艺制品的主题,而且在日本的纸牌游戏花纸牌中也很常见。
京都
千年赏叶古都
京都曾作为日本的国都历时1000余年,享有“千年古都”之称。京都有数百间有名的神社、神阁和古寺名刹,拥有日本两成以上的国宝,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培育起来的古都让人感受到无穷的魅力。
京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赏红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京都的红叶,在深山,更在寺院。深秋时节,神圣的寺院、古朴的建筑与娇艳的红叶相得益彰,诱得游人不惜远足而来。
保津峡
横跨保津川两岸的保津峡,是一处长达16.2公里的溪谷。推荐您乘坐小火车,从嵯峨站到龟岗站约需25分钟。坐在没有车窗的乘客席上感受秋风习习,车外的树木仿佛触手可及,沿岸的红叶景区夜晚还会点亮灯饰。此外如果乘小船泛舟河上,还可以体验1000年前日本贵族们赏红叶时的心情。如果是自驾出游,建议您不妨游览一下可以将保津川尽收眼底,设有望台的“岚山-高雄公园线”。沿途的红叶也同样红得恰到好处。
岚山
岚山是1000年前贵族赏红叶的著名景点。贵族们喜欢岚山的四季,并在其附近建起了别墅。您可以隔着渡月桥远眺红叶,想象当时贵族的生活。观光园内红叶与竹林红绿相衬的天龙寺、常寂光寺等寺院或景区内的古神社也是岚山独有的红叶之趣。11月的第二个周日岚山会举行红叶庙会。午餐或晚餐可以在周边的日式酒家品尝秋天的美味。
金阁寺
金阁寺是被列为世界遗产的禅寺。外层涂有金箔的舍利殿,在红枫的映衬下,呈现出日本独有的别致美景。建议您在沿池而建的日式庭园里悠闲地散会儿步。
神护寺
该寺位于京都市区西北部高雄山的山腰上,是一座山岳寺院。因从中国唐朝回来的空海曾在此寺做了14年的住持而远近闻名。沿陡峭的石阶向上攀登约15分钟,便到了在日本也是屈指可数的红叶风景区,从地藏院的庭园向下眺望,可以看到清淹川的溪谷被红叶染得通红,因而被人称作锦云溪。另外,寺院内的高雄枫等古树,红叶飘飘,其景致也甚为壮观。而且在此处还可以进行一种叫“扔土器”的仪式,即把一个素陶小碟子扔向宽敞的庭园,据说可以消灾,因而深受观光游人的喜爱。
趣
红叶与庆典
日本赏红叶的丰富历史文化,也体现在与红叶有关的各种庆典之上。进入11月,日本各地开始举力形式多样的红叶节。其中,以京都岚山的红叶节最为著名。
京都岚山
秋深时节,岚山小仓山、嵯峨野漫山的红叶,鲜烈壮阔的美景倒映在了大堰川上,这成为京都一大景观。而在从前,这里是平安时代王公贵族的赏枫胜地。红叶节的这一天,五彩缤纷的船只聚集在大堰川,锣鼓喧天、丝竹绕耳。身着和服的音乐家,坐在船头演奏日本筝和尺八(竹笛)。伴随着悠悠古韵和远处红黄相间的漫山红叶,传统舞者在船上翩翩起舞,美轮美奂在大堰川的河岸上,还设有大舞台表演“嵯峨大念佛狂言”的艺能。
奈良县谈山神社
红叶节举办周期最长的是奈良县的谈山神社,从10月1日至11月30日,历时整整两个月。日本国家旅游局海外宣传红叶季旅游时的海报之一,便是以淡山神社最为著名的橙色亭阁与火红枫叶相映成趣为背景。谈山神社最为著名的是橙色的建筑物和木造的13层重塔。神社内还种植有很多枫树,每到秋天,这些枫树的叶子就会变成深红色,神社建筑群也因此呈现一片精妙秀丽的美景。
和歌山熊野那智大社
熊野那智大社是和歌山县的知名景点之一,大殿背靠着那智山的浓雾深山,在青山映衬下朱色涂漆尤其显眼。从青岸渡寺的前面可以在那智原始森林的背景下尽情欣赏三重塔与大瀑布的美妙融合,是熊野那智大社的亮点之一。熊野那智大社红叶节则最具乡野特色,当地民众会在长纸条上写下描绘秋景的短诗,把它们系在树枝上,然后让它们顺着当地的名胜――那智瀑布而下,寓意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红叶美食
红叶馒头
广岛县著名的纪念品――红叶馒头是与红叶有关的著名糕点。用蜂蜜蛋糕般的外皮包裹着红豆内馅,放入枫叶形状的铁板去烧烤而出的做法,据说是明治时代宫岛的日式点心师傅想出来的点子。除了红豆馅,还有起司、巧克力、奶油、抹茶、水果等不同口味的馅料。
传说在明治时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问宫岛的时候,曾对红叶谷茶馆送红叶馒头的女侍开了一个玩笑:“如果把这个双可爱的手烤来吃应该会很好吃。”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却相当脍炙人口,在广岛县内许多的红叶馒头店中也会招贴这个小故事。
你可走进路边的蛋糕店,去品尝刚刚出炉的热乎乎的红叶馒头,也可以到宫岛上的传统产业会馆,除了购买当地名产,还可以亲自体验制作红叶馒头。
【关键词】日本人;缩小意识
缩小意识在文学上的表现,通过日本文学的代表童话故事、随笔和俳句三个方面来举例说明。
提起故事,桃太郎、一寸法师、赫映姬等人物的样子就浮现在了脑海里。从桃子中诞生出来的桃太郎,从竹子中蹦出来的赫映姬或身高只有一寸的法师,他们的外表特征都是相同的,都很小。在日本民族文化历史中,童话故事被代代相传,这其实就包含着日本民族对民族思想、道德文化、思考方式的重视。在日本,童话故事是很受日本人喜欢的。原因也许就是童话故事本身就是反应日本人精神的代表物。像这样的童话故事就能够引起日本人的共鸣。日本的民俗学者把特殊出生经历的英雄桃太郎当做古代日本人信仰的重要物件,也就是说只有这种神性的英雄,才能祛除可怕的鬼。日本人喜欢这些故事,不单是由于古老信仰的原因,也是在体验一种非日常的“以小搏大”的神奇力量。
《徒然草》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并称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写于日本南北朝时期《枕草子》和《徒然草》是日本随笔文学的代表。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集。内容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文章是用单语、单句、短章作成,但是把文章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徒然草,全书共243段,由互不连贯、长短不一的片段组成,由杂感、评论、带有寓意的小故事组成。这种短片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就体现了“缩小”意识在文学上作用。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作者通过短小的诗型简洁的描写出事物,读者就可以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来充分享受诗歌残缺的意境之美。秋尾敏说过俳句是不同于一般的诗歌,写俳句的人是少言的。俳句只用仅仅的17个文字就能表达出作者复杂的心情。这也是“缩小”的一种表现。
通过对日本人生活的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文化方面体现缩小意识的例子无处不在。从庭院、茶室,从折扇、便当、袖珍书、胶囊旅馆到笔记本电脑、机器人等等都是日本人缩小意识的具体体现。日本庭院分为三种类型,池泉庭院(池庭)、茶庭(露地)、枯山水庭院三种类。
川端康成在《美丽的日本中的我》中这样叙述道,“日本的庭院象征着美丽的大自然。西方的庭院大部分都修剪的很整齐,与之相比,日本的庭院建造的都不均整,给人的感觉往往很宽广。”日本建造园林的方法复杂、多趣、细致。枯山水庭院从它庭院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没有山和水的,庭院的特征是把岩石和白砂作为主体,象征了各种自然景观。例如白砂象征着河川、大海、天空中的云雾,石象征着山和小岛。这种样式的庭院没有水。枯山水庭院只是把岩和石组合在一起的建造方法,依据这样的造法,在庭院里虽然没有山和川、却呈现出了大海上波浪起伏的景象。这就是凝缩的极致。日本的盆栽和盆石艺术也是这样的。日本人在枯山水庭院上表现的浓缩精神也就是缩小的表现。这种造园法既节约了真正的山水所占的空间,又减少了成本,又能增加艺术的氛围,这方法对发挥了枯山水的魅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插花艺术是通过鲜花来表现自我的。与其外观的装饰相比,人们更注重它内在的精神韵味。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小原流”“古流”“草月流”等构思各异的种种流派,他们师承之间的相互竞争促使插花艺术发展至今。各流派的共同之处则在于,它们都是将有生命的花草作为素材的瞬间艺术。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花道的各大流派,各自拥有自己的特点日本明和、安永年间以投入花为基础,相继涌现不少插花流派。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一种流仪花。根据它的流仪和理论,起名为生花(把带枝的花艺术地插在瓶里或盘里的一种插花艺术),亦称正花、活花。插花时花形整体必须呈^形即三角形。加之生花流仪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最正统的流派。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当年六角堂内的许多僧人都擅长专庆的立花。所以池坊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别是战后建立了池坊学园。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养花道人材。未生流派是日本江户初期由未生斋一莆(1761-1824)创立的另一个花道流派。今天,未生流派已发展成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于花道知识的普及工作。未生派将儒家的天地人合作为插花的原理。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统一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发挥。其作品的特点是明快、简洁。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小原插花术的诞生是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学的反映。但是,小原的插花试一直受到正统派的指责。但至今小原流派的自然主义插花术仍受到不少日本人的喜爱。由使节河原苍风(1900-)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今天它同未生流派、小原流派一样。使节河原苍生批判了形式固定化的传统流派,提出自由地使用花器,自由处理素材的新理论。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组织造形,将西方的艺术观点糅合于插花艺术之中。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均成为草月流派使用的插花辅助材料。今天尽管日本人对草月流派的评价各不相同,但它仍然是有实力的花道流派之一。日本的花道是用缩减、裁剪的方式把大自然的美移植与室内的一种艺术文化。
日本人有着“家窄心宽”的住宅观日本传统的住房观和住宅空间感确实与西方人不同。中世纪伊势地区日本庶民的住宅小的有1.5坪,大的也只有35坪,平均是5坪。建造四张半榻榻米大的茶室,特意让许多人挤在一处狭窄的空间里,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体会不到的享受欢乐的方式。窄小反而让人心里踏实,正因为是处在像火柴盒一样狭窄的空间里,所以才能够理解辽阔无垠的宇宙。对凡事只认证据的欧洲人来说,这里再多举些例子大概能说明问题。明治时代曾经掀起了一股建造洋房洋楼的热潮,前田侯爵花费了19.5万日元(相当于现在的6亿日元)建起了占地204坪的豪华洋式住宅,但它只用于接待客人,侯爵本人却依然住在狭窄的"用纸做的和式房子"里。 如果这还说服不了你的话,我们可以再引用一下传统主义盛行的中世纪时期严肃的古典学者鸭长明在《方丈记》中的记述:"临时的住宿……像牵牛花上的露水。"鸭长明在介绍了他的居住观之后又说:"且以鱼鸟为例,鱼不厌水,非鱼则不知心;鸟愿树成林,非鸟亦不知心;闲居之心情亦如此,不住则难悟。"这里的"闲居"意为鸭长明住的"方丈"(房子的意思),而这房子便是指那有四张半榻榻米大小的房间。
日本人的居住空间意识是由日本特有的榻榻米的形状决定的。"起来占半张,躺下占一张"这一谚语便说明了所有的一切,另外这也是对一个人在世界上所占最小生活空间的形象描述。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亚历山大大帝在与臣下玩摔跤时的故事,他被摔倒在地后哇哇大哭,面对手足无措祈求原谅的下臣,他是这样讲的:"我之所以哭并不是因为输给了你,而是因为我想到,即使我征服了天下,而最后我所占有的地盘儿也不过像我摔倒的地方一样小。"榻榻米不仅是铺在房间里的材料,它还是住房空间的一个基本计量单位。早在16世纪末就有按榻榻米分配、修建房子的做法,脑子里要先有一张榻榻米是多大这个概念,然后再设计房子的空间。据说过去在京都,房屋税的多少是按榻榻米的张数来决定的。古今中外无论在哪儿都有逃税这一说,所以关西地区的"京间"每张榻榻米的尺寸比农村的榻榻米大的理由就在于此。平安时代,房间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铺榻榻米,只是铺边上的一圈,而且榻榻米的大小是根据身份规定的。据《延喜式》中记载,最大的为6尺和4尺,其次为5尺和4尺,第三位为4.6尺和4尺……由此可见,榻榻米是日本人生活中占有空间的象征。这一习惯直到江户时代才有所改变,元文三年(1738年)的关于大名建房占地面积的命令中,便以俸禄额为标准确定榻榻米的大小和多少。
孕育了希腊广场文化的西方人在辽阔的空间里寻求安定,而日本人却在狭窄的空间里找到宁静。推销室内空调器的美国推销商最为头疼的是那些患闭塞恐惧症的消费者,因为一旦安装上空调就必须紧闭门窗,对那些具有“广场体质”的西方人来说,把他们关闭起来要比挨热更难以忍耐。但是,日本人中却有许多患广场恐惧症的人,他们一到辽阔的地方,便像放了气的啤酒一样失去判断力,坐卧不宁,不知该如何是好。据说某位日本优秀的职业棒球选手在上场参加比赛之前一定要去趟厕所,如果不去一下狭窄的厕所就稳不住神,像这种不钻进狭窄的空间心绪便难以平静的日本人很多。而且孩子钻入轿车后尾箱、冰箱那样狭窄的地方而导致死亡的事故,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这样多。日本有一种简易旅馆,经营得非常红火。简易旅馆的房间1米宽、2米长,大约只有像火车卧铺一样大小的空间,但里面却备有电视、收音机的电源插头、数字警报器、与服务络的电话等。使用这种简易旅馆的人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情况:或是把那儿当作茶室在里面冥思苦想;或是把那里当作舞台带上吉他和小型乐谱练习弹奏;或是作为阅览室带上两三本书来这里看书。
另外,从惩罚孩子的方法也可以明显反映出差别。西方人常常这样威胁说:“如果不听话就让你进仓库!”但是日本人恰恰相反,他们是把孩子赶到外面去(这和韩国一样)。“像你这样的孩子,给我滚出去!”意思是让他们到房外宽阔的地方去。一首《挨骂》的童谣中这样唱道:“傍晚离开寂寞的村庄,这次不会再遇到狐狸吧。”表现出孩子们的不安和恐惧。
在中国,有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培育出人特定的性格。日本四面环海、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交通不便,和其他的国家隔离,处于性对孤立的状态。在近代史上,日本的统治者以地理条件为理由强制性的与外部隔离,实行锁国政策。给在这种自然环境和被长期锁国的社会环境下生活的日本人,形成了不安感的性格。并且日本有多台风、火山、地震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使人们有着强烈的无力感。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地理上的孤立性。并且小的国土面积就限定了日本人的移动空间。中国的高山、大川有很多。和中国不同,日本的自然景观小、高山也不多,最高的富士山只有3776米。中国的诗人以扬子江、黄河、五岳为题材,作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而对于日本人来说没有那么大的素材,像中国那样有气魄的诗句他们是不易做出来的。因为自己身边净是些小的事物,所以日本人对小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敏感度。这个原因就决定了日本人的性格,迷恋小物、重视细节的特征。日本人从古代起就确立了认为小东西很美的美意识。例如《万叶集》、《枕草子》中作者描述的美意识。
通过上面的的论述,能看出缩小意识在日本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意识的存在给日本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里主要叙述一下积极的影响。具有缩小意识的日本人,性格上细心周到、专心致志、做事认真并且有集团意识。这就是日本国民性能进一步发展的一部分。大家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仅仅用了20几年,日本就发展成为了资本主义第二大国。日本的国土不大,国民的力气不大,但是每个人的力量团结起来,那就有无限可能的力量。这种缩小的精神力量就是促使日本一步一步强大起来的吧。
童话故事、俳句到日本的庭院建造都表现出了日本民族的缩小意识。并且缩小意识也在日本文学、文化方面体现了出来。一方面,战后缩小意识对日本经济、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是战后短时间飞速成长成的世界第二大国。缩小意识的影响,也使得日本制造出了优质的商品,日本制造在世界制品中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李御寧.「縮み志向の日本人[M].知研,1982.
[2]増田悦佐.高度経済成長は復活できる[J].文藝春秋,2004,7.
[3]池田亀鑑·佐藤春夫.枕草子·徒然草[M].新学社.
[4]斎藤忠一.図解日本の庭:石組に見る日本庭園史[M].東京堂出版,1999.
[5]张琳.浅谈日本人的缩小意识[J].考试周刊,2011(90).
[6]姜道章.「日本歴史地理学研究述評『中国歴史地理論叢[M].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3.
关键词风水林,绿化思想,产生,意义
风水林就是古代人们深受风水思想的支配,认为对平安、长寿、多子、人丁兴旺、升官发财具有吉凶影响的人工培植或天然生长并严加保护的林木。它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古代中国人对风水林的培护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的绿化思想。这些风水林木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对我们今天开展植树护林、绿化环境、积蓄资源都很有借鉴意义。本文对此作一深入的探讨,敬请诸方家指教。
1.风水林的类型
风水林主要有村落宅基风水林、坟园墓地风水林、寺院风水林等基本类型。
1.1村落宅基风水林:在村落宅基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生长保护的风水林木。福建闽西南客家人的山村后面,几乎都有一片古老的树木,少则几亩、多则几十、几百亩。这些树木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树龄已有百年以上,经历数代人而至今仍郁郁葱葱、茁壮成长。村落的主人称之为“风水林”。安徽祁门县祁红乡松潭村有一片三百多年历史、面积达140余亩的风水林,宛如一道绿色屏障,庇护着全村的世世代代。又如福建南靖和溪乐土村黄氏家族在建村当时,将村周2000多亩山林定为风水林,现在黄氏祠堂后还有300多亩保存完好,成为罕见的原始森林景观,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村落宅基风水林主要有四类,一是水口林,主要种植在村落的水口处,具有护托村落生气的风水意义。水口是村落的总出入口,也是一村一族居民盛衰荣辱的象征。水口常常是三向环山、一向出口。只有在水口处种植大片村落水口“风水林”,才能保护一村生民之命脉,抵挡煞气(东北风和北风)的侵入。水口林又有“抵煞林”只称。在村口(即水口)往往建有亭、楼、桥、坊、寺、庙、塔、书院等建筑,与水口林共同构成水口园林景观。二是龙座林,主要是指座落在山脚、山腰的村落或村落后山的风水林。三是垫脚林,主要是种植在村落前面河边、湖畔的“风水林”。四是宅基林,古代人门在宅基周围和庭院里种植的风水林木,主要是护卫居宅和庭院环境。
1.2坟园墓地风水林:古代人们在坟园墓地或皇家在陵地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保护的林木。江西婺源的古杉木群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于淳熙年间在文公山祖墓所植的风水林,共有16株,是国内较为罕见的古杉树群。山东曲阜“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各持家乡异种树木来植,二千四百多年延续下来,如今方圆二百万平方米,古木参天,有古树10万多株。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有古柏林89公顷,古柏树8万余株。这是中国最大的古柏树林,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约3万株。
1.3寺院风水林:古代僧侶道士们在寺庙宫观庵周围人工栽培或天然保护的林木。安徽九华山和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和峨眉山、浙江普陀山、河南少林寺、江西三青山、湖北武当山等寺院,都有大片的风水林木保存分布。
2.风水林的产生及渊源
2.1风水林的产生:风水林是风水意识的产物,它是受传统风水观支配的。所谓风水观是中国人在长期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其目的是追求理想的生存环境。理想的生存环境必须“藏风”、“得水”、“乘生气”。中国古代人们对居宅、村寨、城镇、葬地的选择,都强调地形地貌对“藏风”、“得水”的功用,注重选择风、水结合和富有“生气”之地,特别重视对挡风聚气、藏水聚水的环境选择。风水理论认为好的风水地不仅形局佳、气场好,而且山清水秀、环境宜人。林木茂密就是好的风水环境的表现。帛书《周易》“林”卦就记述了周人的这种观念:“知林,大君之宜,吉”;“禁林,贞:吉”;“甘林,无攸利;既忧之,无咎。”[1]可见,古代先民们早就认识到林木植被对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的功能,把禁止砍伐森林看作是“吉”的表现,把肆意破坏森林看作是“凶”的行为。因此,风水理论常把“土高水深,郁草林茂”(《葬书•内篇》)的生态环境看成是理想的风水环境,并且把“气好---林茂---大吉”相联于一起。所以古代先民们一方面通过“好气场”的外部表现,即林木茂盛来寻找理想的生存环境;一方面通过广植林木或保护林木来获得好
风水。古代人在风水理论的实践中常常通过保护龙脉来维持风水,并把它转化为有目的地保护山、林的实际行动。所谓“龙脉”,即依拒山脉的走向延伸趋势而确定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福祉的山脉和山岭,要求山势高大绵长,不能有断山、石山、过山,山上必须林草郁茂,能阻挡北来寒风寒气。四周林木茂密,则村中不受凶风恶暴。否则就没有“生气”、“生机”、“气不和,山不植”[2]。所以“龙脉”就是“藏风”、“得水”、“乘生气”的山脉和山岭。“龙脉”又被冠以风水山之名,山上的郁草茂林就是风水林。风水林则是保护龙脉的龙之毛发,也是村落藏风得水的关键。传统风水观中对“龙脉”的培护,实际上就是对风水山、风水林的培护,通过培护风水山上的林木,来防止山上的水土流失,保持风水山的稳固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山有水而无林木,有如人之失却衣饰与毛发。山青水秀,人文才能康健发达。故此,风水林就是基于培护“龙脉”的目的,而进行人工栽植或保护天然生长的林木。
2.2风水林的渊源
2.2.1村落宅基风水林:此类型风水林是渊源于上古时代的社神崇拜。《礼记•郊特牲》言:“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可见,“社神”是土地神,是古代社会里一位非常重要的神袛,它是古代人们的衣食父母。古代人为了捕捉社神的存在,以便祭拜祈祷,用社主作代表的实体,作为社神的依附对象和标志。社神的标识多种多样,或以大树为主称“社树”,或以丛木为主称“社丛”,树木便成为“社主”的标识。早期的社主大都选用丛林中五大三粗、枝繁叶茂的自然树木。《墨子•明鬼下》:“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位。”这里“丛位”就是“丛社”。社必有树,不同时期不同的社,所植树木不同。《论语•八佾》载:“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可见,树木与社不可分地相联系于一体,社的神灵当然也就要附于树上。《汉书•郊祀志》曰:“及高祖祷丰、枌、榆社。”颜师古注云:“此树为社神。因立名也。”在长期宗教生活中,社树就具有社神的宗教意义,如福禄、国祚、国运及宗教祖先、故里亲亲等内容。所以社树作社的标识,易为人们所接受,无论是本地人、还是迁徙的流民,多受到树木的恩惠和庇护。把树木种植在村边和宅旁,久而久之便成为村寨和居宅的象征。村落宅基风水林就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社神或氏族祖宗崇拜的延伸与派生,相信他们的好坏会预卜未来的祸福吉凶。培护村落居宅风水林成为封建宗法制度下祖先崇拜的表现,为民间接受仿效。广西、湖南、贵州苗族地区在每一村寨中都植有风水林或树,相信这些树木支配着人们的命运。云南沧源班洪地区的佤族人村寨都有“鬼林”(即“神林”)被称为“龙木依吉”,即树木之神的意思。[3]
2.2.2坟园墓地风水林:该类型风水林是起源于我国早期殷周时期的“封树之制”。积土为坟,封也;种树以标其处,树也。西周初期的《周礼•春官》载:“冢人掌公墓之地,……以其爵等为封丘之度与其树数。”冢人是当时管理坟墓政令的官员,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国家对墓地植树规定得很具体。晋张华《博物志》云:“秦穆公时有人掘地得物若羊,将献之。道逢二童子,谓曰:‘此名为蝹,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东南枝插其首。’由是墓冢皆植柏。墓植柏,自秦始也。”说明秦时墓地开始种植柏树。但是,在秦以前皆为王家所为。西汉时期儒家强调等级礼仪,对墓地植树规定更为明确。《礼记》载:“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天子坟高三刃,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可见从西汉时期起,除皇家之外,显贵富豪、平民百姓,也均效仿,开始于祖宗坟地植树。《汉书•祭祀志》载:“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台榭连阁,集观増楼;中者祠堂屏阁,垣阙罘罳。”这些祖庙建筑开民间墓地园寝林木之端倪。反映东汉末年发生在安徽潜山县的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故事的长诗《孔雀东南飞》,诗中有“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的诗句。古代人为何于墓地植树,其原因之一是基于一定的风水观念,因为古代人认为“木之茂者,神所诜。”在墓地植树除作死者尊卑标志外,还基于祖先崇拜的原因。培植风水林自然成为子孙后代和皇亲们孝敬祖宗的具体行为,亦是死者亡灵得以安息、生人得庇佑的宗教活动的外延。所以古代人们把祖宗坟墓置于具有良好风水环境景观的风水山上和风水林中加以保护,或在祖宗坟墓四周依方位种植树木,作为该家族的风水林或风水树,并把风水林木长势的好坏与家族命运好坏结合在一起,风水林(风水树)和祖宗崇拜融于一体,使其更具有神秘意义。
2.2.3寺院风水林:寺院是我国古代人崇佛敬道和信奉其他宗教的活动场所。寺院风水林是在宗教和风水意识共同支配下营造和保存下来的寺院林木。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其产生之时,道教的所谓仙山和世外桃源与人间的名山秀水有广泛联系,把这些“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的山林川谷丘壑尊之为神,通过神的点化,进而坐化成仙,是道教徒的信仰和追求。道教徒们自然备加爱护这些覆盖川谷丘壑的林木,莳花植竹,以期达到出神入化的神仙境界。佛教是东汉初年从印度传入的外来宗教,出于教义僧徒们为效法佛祖、超脱红尘,潜心修持,达到“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涅槃境界,必须选择安静优雅的自然环境,以示不受凡尘干扰。如佛经《坐禅三昧经》云:“闲静修静志,结跏坐林间”。《禅秘要法经》亦云:“出定之时,应于静处,若在冢间,若在树下,若阿炼若处。”可见,僧侶道徒们对林木都有一种特殊的亲情,借此创造出一种修持、静修的幽静环境。所以宗教意识中的林木培护一直为僧道徒们継承发扬,因而寺庙、宫观、古刹往往林木翳荟、乔树葱倩,更显得宗教胜地幽深、庄严肃穆。六朝以后,因受风水意识的影响,在寺院周围的林木就被僧道徒们冠以保护寺院“龙脉”安全的风水林和风水树。
中国古代人对风水林的培护活动主要从三方面体现了中国风水的绿化思想。
3.1体现了古代人注重林木景观、推崇绿化环境的风水思想
风水理论主要是相宅术,追求理想的风水环境。宅有阴、阳之分,阳宅是指居宅、村落、城镇,阴宅则专指坟园冢地。按照风水理论,理想的风水环境都是林木茂密,绿化甚佳之地。风水理论认为:“草木郁茂,吉气相随,……或本来空缺通风,今有草木郁茂,遮起不足,不觉空缺,故生气自然。草木充塞,又自人为。”[4]《宅谱尔言》也有阐述:“乡居宅基以树木为毛衣,盖广陌局散,非林障不足以护生机,溪谷风重,非常林障不足以御寒气。故乡野居址,树木兴则宅必旺,树木败则宅必消乏,大栾林大兴,小栾林小兴。苛不栽树如人无衣,鸟无毛,裸身露体,其保温暖者安能在欤。……惟其草茂木繁,则生气旺盛。护阴地脉,斯为富贵坦局。”[5]北宋李思聪撰《堪舆总索杂著》书有:“树木荣盛可征山有气至,朱侍郎祝禧寺祖莹,先是植木皆枯,人疑为不祥。乙未前,树木或皆葱茜如油,公发大魁。”[6]可见林草是产生“吉气”和“生风”的源头,具良好的林木景观的绿化环境是形成“吉地”、“龙穴”的必要条件。不吉的凶地是不可居、葬之地。《葬书•内篇》中说:“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行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这是说无草木的童山不可以葬,同样断山、石山、过山、独山等也不可以葬,认为这些山没有“生气”、没有“生机”,气不和则山不植。而林木茂密的地方则是后代儿孙显贵的发祥之基,所以这是古代人在村宅选址时优先考虑的条件。徽州裴氏宗族在村落选址时就注重林木的景观,谱云:“鹤山之阳,黟北之胜地也,面子而朝印山,美景胜致,目不给赏,前有溪,清波环其室,后有树葱茏荫其居,悠然而虚,渊然而静,……惟裴氏相其宜,度其原,卜筑于是,以为发祥之基。”[7]徽州方氏宗族荷村派始祖见此处是:“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而特立,后有幽谷然而深藏,左右河水回环,绿树阴翳。”遂“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8]所以,重视林木景观、讲究绿化环境是古代风水理论展示其绿化思想的一大内容,体现了林木景观与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培植和保护风水林的理论基础。
3.2体现了倡导植树的风水绿化思想
由于林木景观对形成所谓“吉地”、“龙穴”的风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风水理论注重倡导植树、培植风水林。表现在阳宅方面有:福建莆田浮山东阳村的村落,“自公卜居后,凡风水之不足者补之,树林之凋残者培之”,最后变成了所谓的“真文明胜地”[9]福建龙岩县的银澍村在村落背后种有各种树木,形成了“峦林蔽日”、“翠竹千宵”、“古木荫蔚”、“茂林修竹”等林木景观。[10]建瓯县的古村落则喜欢在水口处广植树木,形成大片水口林。因为树木的种植可起到挡风聚气的功效,还能改善和维护小环境的生态,使村落小环境在形态上完整,在景观上显得丰富和有生机。所以风水典籍对风水林木的种植有如下的规定和要求:“如四应山环局窄,阳气不舒,不可有树以助其阴,即或堂局宽平而局外有低山护卫者,亦不可种树;惟于背后左右之处有疏旷者则密植以障其空;若上手不是障空,不必种树以闭天门。”[11]表现在阴宅方面:风水理论强调在坟园墓地周围种植风水林木护坟,保全生气。仡佬族人死埋葬后,在坟地栽植枫树或柏树作风水林或风水树。湖南土家族人墓地四周植以松树。皇家陵园种植风水林更为兴盛。明朝十三陵植树不断,《明史•刑法志》载当时朝廷采取植树赎罪的方法,动用犯人种植皇陵风水林,“发天寿山种树赎罪者:死罪终身;徒、流各年限;杖,五百株;笞,一百株。”使得十三陵的风水林景观至今仍郁郁葱葱,古木繁茂。南京钟山明孝陵:“孝陵之建,有松十万株,长生鹿千。”[12]到“崇禎十年,修孝陵,凡树有二千九百五十七株,删枯树五百八十六株。”(《枣林杂俎》)足见明孝陵当时风水林木之盛况。
风水理论对风水林木的种植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种植的密度、高度、方位和树种的选择等。清人林枚说:“村乡之有树木,犹人之有衣服,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和。”[13]强调风水林木种植数量要适当,不要过密或过稀。还规定不可在大门前、天井中栽植树木,主要隔挡阳光、使室内阴气不易驱除,进出屋不方便。在树种选择上,风水理论有:“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柰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邪”;“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14]等等,看似无稽之谈,实际上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符合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特性,又满足了改善村落和居宅小气候以及观赏的要求,还给人以积极的吉祥寓意。
3.3体现了禁止毀林的风水护林思想
风水理论认为“吉地”虽然“本自天成”,但仍然须辅以人力的保护,否则“龙穴河水一处受伤,则体破气散,焉能发福。”[15]《宅谱指要》则说:“每见有村落自来不发者,一旦人旺财兴,双榜联科,只因宅合元运。树长林茂,烟雾团结,岂非吉气钟于此地者乎?使木尽伐,屋稍解,风吹气散,又未有不败者。”[16]所以风水理论十分重视对风水林木的保护,坚决反对伐树,即使需要伐树也只能渐渐除之。正如《阳宅会心集》所言:“乡中有多年之乔木,与乡运有关,不可擅伐,……或有高密之树,当位之不吉而应伐者,……于随年岁宫交承之际,渐减去之,不可一旦伐清。盖树之位吉者,伐则除吉;位凶者,动亦招凶。”[17]所以古代不仅对村落居宅的风水林、风水树严加保护,禁止砍伐。而且对坟园陵地和寺院的风水林木也严加保护,禁止毁坏。在坟园陵地方面,最为严厉是对皇家陵园风水林的保护。《明会典》载:“正统二年(1437年),谕天寿山祖宗陵寝所在,敢有剪伐树木者,治以重罪,家属发边远充军。命锦衣卫官校巡视、工部同钦天监官,环山立界,界外听民樵采。”又载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令于天寿山前龙脉相关处所,大书禁地界石,有违禁偷砍树木者,照例问拟斩、绞等罪。若止是潜行拾柴拔草,比照家属事例,向发辽东地方充军。”清东陵、清西陵周围都树有层层界桩,并有驻军看守,界桩内严禁樵采,至今陵园内仍树木常青,如一幅山青水秀的画卷。
对寺院风水林木的保护,僧道徒们也制定有许多戒规。《五凤山庵记》中说:“山以五凤名,……脉发大霞岭,……铭学二祖因天之时、选地之胜,原建一小庵,……名曰五凤庵。…左右前后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桐茶也、松柏也、各色树竹也,倘有入山悄伐者,寺僧固不得诿其咎,族人亦不得徇其情。”[18]浙江《普陀洛迦新志》中强调的禁令更为明确:“凡本寺前后左右山场,不但不可侵渔,且风水悠关,竹木务悠久培荫,斫石取泥,俱所当慎。”[19]所以至今寺院的周围仍古木参天、竹树葱倩。
4.研究和保护风水林的现代意义
4.1风水林表明古代部分地区对林木培护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风水林是在宗教意识和风水意识共同支配下营造和保护下来的历时久远的林木。宗教本身具有严格的教义,对风水林的关照和保护发展在自然和情理之中,并被赋予了特定的宗教意义和迷信色彩。在文明程度不高的古代人看来,这种带有神秘性的迷信色彩的约束力比世俗的约束力更为有效。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对古代部分地区的林木培护立下了汗马功劳,对这写地区的林业事业和园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地区残存的风水林是古代人们培护林木、发展林业的历史见证,对考察和探讨地方林业史和林木培护史及园林史,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2风水林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开展风水林的研究给现代人们在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林业科学等方面以有益的深刻启迪。风水林的最大成功和最深的教益是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达到平衡、达到天人和谐。它是风水理论中科学成份的发明与成功实践,是古代先民们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林业科学的重要贡献,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的模式和生态平衡的样板。现今残存的风水林木一般都有千百年的生存历史和得天独后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较为壮观的古树群落。它能反映所经历悠久岁月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是研究探索一定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的历史变迁和森林植物区系的发生发展以及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重要实物;也是考察古代气候、地质、水文、地理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旁证和依据。所以研究探讨风水林,对丰富和发展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林业科学和园林科学,造福于现代人类社会,无疑是非常有益的重要的科研课题。同时对于制订一定地区的林业、园林区划和规划,发展园林绿化和林业生产也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借鉴作用。
4.3风水林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文化价值
风水林历时久远,它代表着一定地区的文明和历史,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兴衰,是绿色的历史文物,是大自然和古代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所以具有景观文化的价值。风水林木和周围的建筑(如寺院、民居、桥亭、塔)达到和谐浑融,还具有景观美学价值。徽州古村落水口处的风水林为主体组成的水口园林就是典型代表,它反映了风水林木等组成的自然景观与建筑等人文景观的高度和谐,表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
4.水林具有旅游观光价值
风水林是风景资源的典型代表.现今留存的风水林木一般枝体苍劲、奇姿异态,与周围的建筑构成别具一格的园林风貌景观,集科学、历史、观赏、文化价值,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们去游览饱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情趣,今日已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旅游观光价值。许多保存完好的风水林景观现已被规划、建设批准为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如陕西黄陵县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清东陵和清西陵、明十三陵等陵园风景名胜区,徽州地区的歙县唐模檀干园,黟县的宏村、西递村等古民居村落的风景名胜区,安徽九华山、齐云山,四川峨眉山、青城山,江西三青山,湖北武当山,浙江天童山、普陀山,河南嵩山等宗教寺院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都是国内重要的风景名胜区。
注释
[1]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宋黄妙应:《博山篇•论穴》。
[3]田继周、罗之基:《西盟佤族的自然宗教》,载《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4期。
[4]《青乌先生葬经》(题金丞相兀钦仄注)。
[5]清乾隆年间《宅谱尔言》“阴阳宅树木》。
[6]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第170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7]徽州《湾里裴氏宗谱》卷2“鹤山图记”。
[8]徽州《尚书方氏族谱》卷3“荷村派基图小引”。
[9]福建《莆田浮山东阳陈氏族谱》卷二。
[10]福建《银澍王氏族谱》。
[11]清林枚:《阳宅会心集》卷上“种树说”,嘉庆十六年刻本。
[12]陈文述:《秣陵集》,引自罗宗真《明孝陵》,载《东南文化》1997年第1期。
[13]清林枚:《阳宅会心集》卷上“种树说”,嘉庆十六年刻本。
[14]清高见男南:《相宅经篡》卷四“阳宅宜忌”,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
[15]徽州《明经胡氏龙井派宗谱》卷首。
[16]《宅谱指要》卷二“宅基纳气”。
[17]清林枚:《阳宅会心集》卷上“种树说”,嘉庆十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