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5: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陆漂移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话说某年某月某日,玉皇大帝召集天下的各类成功人士盗凌霄宝殿一聚。
来的有哪些嘉宾呢?诸葛亮、陆逊、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
正在谈说之间,以个人,摇着羽扇,一看就只是诸葛亮。诸葛亮说:“想当年,曹操老贼又有雄兵百万,战将数千,还不是被我和周瑜烧得一干二净,闻风丧胆。曹操兵败,是因为我多想了一步:北方人只会骑马射箭,不熟悉水性,而南方人熟悉水性。抓到了曹操的弱点说以就赢了。”
着魏格纳说:“我的智商也没像刚才那位诸葛先生,但我每天都望着世界地图看,比别人多想一步,结果让我‘瞎猫碰见死耗子’让我浮现了惊天动地的‘大陆漂移说’,就是因为我比别人多想一步,所以我发现了这个‘大陆漂移说’。” 接着各路人士都纷纷说明自己的成功是源于多想一步。
等各界人士都说完了以后,玉皇大帝宣布:每个神仙都必须坚持每天喝“增智口服液”。
自从我发现南极大陆的轮廓和南极大陆是创造的后,就提出了与漂移理论相对立的“大陆创造说”。这个新学说是我2013年提出的。同魏格纳一样,也是由世界地图引出的科学发现。一直以来,对这个学说充满了信心。并且认为它是正确的。
那么,什么是“大陆创造说”?简单来说,就是大陆是创造的。如果详细讲的话,我的理论含义是:地球最初形成后,其表面都是陆地,造物者挖去了百分之七十点八(不包含岛屿),剩下的陆地就是大陆。由此可知,地球是物质凝聚的。地球刚形成后,不是海洋包围着泛大陆,而表面都是陆地,泛大陆是不存在的。既然,没有泛大陆,那大陆就不是漂移的。“大陆漂移说”就是错误的。
这就是我提出地关于大陆形成的学说,它自圆其说地解释了地球上大陆的形成,成为推动地理学前进的一大动力,该理论的出现告诉我们,大陆是创造的。至于创造者是谁?我觉得是神,也可以说是造物者或者是外星人创造的。
究竟谁在我们脚下制造不安宁呢?
大陆在漂移
我们先讲一件一百多年前的事:1910年的某一时期,年轻的德国地质学家阿道夫·魏格纳住进了医院。由于闲得无聊,他经常面对病房里的地图呆呆地出神。有时,他就用食指沿着地图逐个画各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一天,他画完了南美洲,突然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南美洲巴西的一块突出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瞧!两者的形状竟是不可思议地吻合!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一口气将地图上所有一块块陆地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形状上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病中的年轻人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惊人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大陆碎裂并各自漂移,才形成今天的格局。这个思想就是所谓的“大陆漂移说”。
尽管魏格纳后来又提出了更多强有力的证据,但在当时他的观点却被认为是荒谬的,原因是他不能解释这些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何处。
不安宁的地幔
这个问题直到1960年代,才给出答案:原来在“坚实的大地”底下,竟然是滚烫、粘稠的液态层,地质学上叫“地幔”。我们日常生活的地面是薄薄的一层岩石圈,叫地壳,地壳漂浮在地幔之上。
地壳是由板块组成的,因为地幔中的熔岩处于对流状态,所以高温的熔岩升到地幔的上层后,就向两边分开,驱动浮于其上的板块向两侧漂移。这就好比煮饺子的时候,锅中央的水沸腾之后带动饺子漂向两边一样。当然,地幔中的熔岩对流没那么快。
处于对流状态的地幔熔岩,因其对流的路径很像羽毛的样子,故科学家称其为“地幔羽”。所以,地幔羽就是板块移动的“传送带”。
这个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完善起来的理论叫“板块构造理论”。即大陆板块是由地幔熔岩对流而产生漂移的。由于这个理论不仅能够阐释许多地方的地貌特征,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地震和火山都集中在板块交界处,故它就成了当时地质学上的权威理论。
难以解释的地质现象
但是,有许多现象却无法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
如1812年1月23日,美国中西部的密西西比河谷地带发生了一系列强烈的地震。但2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对此依然无法理解,因为这一地区并非处于两板块交界处。令人费解的还有位于太平洋的美国夏威夷群岛。这些岛屿历来火山频发,但要知道这一带离太平洋板块的边界有几千千米远哩。
200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地震波检测发现,苏格兰西面海底的地貌呈现出绵延的群山、峡谷和河流网络。通过分析显示,这一地区原来是高出海平面1千米的陆地,而沉没仅发生在最近的1百万年内。对于板块运动来说,要把一座海拔1千米的山沉到海平面以下,1百万年的时间未免太快了。
此外,像诸如“为什么南太平洋中部的大洋地壳要比周围高出1000千米?”“从非洲刚果南部一直到南非南部,包括马达加斯加,这整片地区的地貌为何像装鸡蛋的盒子,高低有规律地起伏?”这些问题都是仅靠板块运动所无法解释的。
地球深处的折腾
既然“板块构造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现象,那么,我们必须考虑地球内部更深处的活动对地表地貌的影响。
1980年代中期,地质学家开始利用地震波给地球内部“拍照”,才发现地球内部的活动并不简单。
我们知道,地震波在不同密度和温度的物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过在地表测量地震波到达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构建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3D图。尽管目前用地震波“拍摄”的图像粗糙而模糊,但最意想不到的是,科学家在地幔和地核的交界处发现两个由炽热物质组成的、直径都有数千千米的地幔羽在朝着地表上升:一个位于南太平洋底下,另一个位于非洲大陆底下。
我们知道在汽缸里,当气体膨胀时,就把活塞往上推;而当气体冷却时,活塞就降了下来。
如果把薄薄的地壳比做汽缸的活塞,那么我们就可以解释南太平洋中部的大洋地壳为何要比周围高出1000千米,因为那儿正好是被朝上喷涌的超级地幔羽顶起的部位。类似的是,在阿根廷的西海岸,那里的大洋地壳比周围下沉了1千米,而根据地震波成像判断,那里正好是地幔羽物质冷却和下沉的地方。
如何解释非洲南部像鸡蛋盒子似的地貌?地质学家是这么认为的:虽然整个非洲南部是被超级地幔羽支撑起来的,但在整个超级地幔羽的顶上,又会产生稍小局部的冷热物质对流,换句话说,就是大地幔羽顶上又“长”出小地幔羽。在小地幔羽物质朝上喷涌的地方,地壳就被抬高,而在冷却的地方则下沉。这些地幔羽物质上喷和下沉的位置,正好与当地地势的高低对应。比如刚果盆地,就位于地幔物质冷却的区域,因此比它周围的地势平均要低几百米。
为什么大地幔羽上会长出小地幔羽呢?这是因为大地幔羽涉及的范围太大了,中间的热物质冷却之后没等移到大地幔羽的边缘就开始下沉,但还下沉不太深,又受底部物质的加热而升上来,所以就形成了局部的物质循环,即小地幔羽。
地震波成像揭示,在夏威夷底下,一个稍小的地幔羽在朝上扩展——这或许可以解释这个地方为何会出现海岛,以及火山。
所有这些例子表明,地球内部纵深处地幔物质的垂直运动,在重新塑造地表地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是“板块构造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
地球的立体运动
从地震波成像来看,两个超级地幔羽是沉积在地幔与地核交界处的两团物质被地核加热之后形成的。那这两团地幔物质究竟来自何处?
板块理论认为,在两板块相撞的地方,一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底下,俯冲进去的部分随即熔化,沉入地幔,然后在地幔的浅表层形成对流,通过火山等活动重新钻出来,形成新的地壳。
但地震波成像显示,由地壳熔化的地幔物质,一部分在地幔浅表层活动,构成了板块理论中的地幔羽(即小地幔羽),但还有一部分会一直朝着地心更深的方向沉下去。这些不断下沉的地幔物质,沉积到地幔与地核交界处。然后受地核加热,就升腾形成了超级地幔羽。
根据这一理论,一位德国地质学家通过模拟演示发现,一段从北极阿拉斯加附近下沉的板块抵达地幔与地核的交界处后,又被加热形成地幔羽,上升至夏威夷群岛附近,点燃了这里的火山。
如此说来,更完善的理论应该把板块的水平运动和地幔物质的垂直运动综合起来考虑。
关键词: 科学史 探究 初中科学课堂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制订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中,提出了要使学生“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目标的四个方面中更是将“科学探究”列在首位。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在科学史中,有着无数灿烂辉煌发现的诗篇,无论是海王星的发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建立,还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和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完善,等等,其探究过程都充满了艰巨性和创造性,闪烁着科学的光芒,渗透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发明发现,对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都是宝贵的财富。教师让科学史上的探究走进科学课堂,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天空的方法,了解科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培养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引领学生走向探究的样板
对于初学科学探究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个科学性、趣味性俱佳,科学探究思路清晰,基本环节完整的科学探究史实作为学习样板是最适合不过。
初中科学第一册第一章第7节“科学探究”图文并茂地再现18世纪英国医生琴纳探究预防天花的过程:当时天花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但没有治疗天花的有效方法。第一步,提出问题:哪些人能抵御天花?琴纳开展广泛地调查,发现有两类人不会患天花,一类是已经得过天花的人,另一类是养牛场的挤奶女工。第二步,琴纳作出科学猜想: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第三步,琴纳对这一猜想进行理论分析:挤奶工得了一次轻微的天花,就有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得过天花的人也是因此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所以他们都不会再感染天花。第四步,琴纳做出假设: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们身上,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第五步,进行科学实验: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的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男孩的胳膊上,一个月后,这位男孩具有了抵抗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虽然当时的琴纳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探究,但我们在教学中无法再次以实验为载体进行重现。教材列举这一经典的科学探究,形象地说明科学家所进行的探究活动通常比较复杂,但其基本过程相近,即发现和提出问题――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建立猜测和假设――依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事实与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对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七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科学探究”这一名词,尚未形成完整的概念性认识,教师以形象的事例来表述“科学探究”而不是概念描述,可消除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这一科学故事,感受琴纳不怕天花,敢于探究,遵循科学探究方法,从而取得成功的科学情感,共同分析琴纳取得成功的科学途径,从而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学生展开模仿型的科学探究提供“参照物”。
科学史上有许多探究案例具有严谨的科学探究环节,是引领走向探究的良好样板。
二、科学史上的探究是组织学生探究学习的素材
任何科学知识的形成都曾有过曲折的探究历程。浓缩这些科学史上的探究历程,本身就是最具说服力的学习素材,也是学习过程的最佳路线。
第二册第二章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一个基本问题: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的状态。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是不是立即停止运动了呢?并指出:“这个问题难以直接通过实验作出回答,因为我们很难为运动的物体创造一个‘不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条件。”这就促使我们改进通常的以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采用新的策略,即“实验加推测”的教学策略。
这种研究策略在科学史上也曾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历程:300多年前,伽利略设计了“斜面实验”,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后来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实验”,是无实验载体的探究。教材引用了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的设计思想,通过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为什么最终会在水平面上停下来等问题探究和改变斜面材料猜测探究小车运动速度变化的讨论,重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以及推测改变水平面的光滑度小车最终的运动变化,从而大胆提出设想:假如小车在运动中不受到任何阻力,运动情况会是怎样?
依据实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思想探究进行深化,类似的教学活动还可以在课外让学生探究是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或是两者一样快。教师可以介绍伽利略另一著名的思想实验: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些教学活动侧重点不仅是让学生建立起科学认识,而且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具有多种形式,某些无法用实验来完成的探究可以转换思路,巧妙设计和大胆推测,甚至利用逻辑推理来完成。
三、科学史上的探究是渗透科学方法学习的载体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改变“重科学结论,轻探究过程”的模式,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倡导探究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依赖探究,让他们像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那样来学习科学,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英国学者贝尔纳在1939年就指出:“在科学教育中,以普遍的思维指导教育过程,重视探究和发现,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根本途径。”
第四册第一章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以粗线条的形式介绍了从1897年发现电子,直到1913年波尔提出现代原子结构模型,以及当代夸克理论的研究历程。教材为什么不是直接提供现代得到公认的原子结构模型,而是提供了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呢?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知道知识是怎样得来的,知道科学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通过探究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真理的终点更重要。这一点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自主探寻、辩证地看待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认识原子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求索的历史进程。与其说提出原子结构是一个事件,还不如说是一个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原子结构理论正是通过几代科学家不断地经历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获取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等环节,不断修正而得到发展的。通过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掌握原子结构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精神。教师要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沿着原子核发现的历史长河组织教学,让学生了解每一阶段的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从而对已有知识产生怀疑,重新建立新的假设,获取证据,从而形成新原子模型观的。这样在模拟探究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观。
四、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学生感悟科学本质的渠道
科学史上的探究充分说明了科学需要探究,自然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对自然现象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而言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检验,对自然的这一理性态度可促使人积极地去探索自然。从过程的意义来看,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是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修正错误,是不断的创新。
第二册第四章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以阅读材料的形式提供了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但由于大陆漂移学说形成及其发展在探究方法、经受的曲折都极具代表性,因此教师需要作适当的补充介绍:19世纪大陆固定论在关于地壳构造理论中占统治地位。它认为地壳只有地槽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而没有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地台是稳定不动的)。20世纪初,向大陆固定论发起挑战,首先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
有一天,魏格纳躺在病床上,被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所吸引,他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线有惊人的相似性。次年他又在一本文献中看到有人根据古生物学的证据提出巴西和非洲曾有过陆地连接的观点,这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于是他产生了大陆漂移的猜想,并开始收集资料和配搭证据。他从古生物学、地质学、古气象学方面搜集证据:大西洋两岸存在许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如有海牛、肺鱼、鸵鸟等;在非洲和南美洲发现了两亿多年前小型的爬行动物的化石;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皱褶构造有许多相似性和连续性;两极地区有过热带沙漠,赤道地区有冰川的痕迹。最终他大胆地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海底扩张说的板块理论建立起来。从大陆漂移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构成了一场名符其实的现代地学革命,被认为是地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堪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
五、科学史上的探究是学生汲取科学精神的源泉
科学史上的探究中蕴涵丰富的精神资源。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史上任何一个成功的探究都离不开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科学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如海王星的发现是抽象思维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典例,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各抒已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合作、交流在探究中有助于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当今科学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教师要培养学生关于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当然,科学家通过重复他人的实验来验证其结果,就要对问题、步骤、证据、提出的解释和对其他解释的评价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使自己的研究能够经受更多的质疑,也为其他科学家用这些解释来研究新问题提供机会。在科学探究学习中通过成果的交流,学生能在归纳问题、表达、口头表达、交往、自信心、宽容心等一系列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
第六册第一章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渗透了太阳系行星的发现史介绍,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汲取科学精神都有积极作用。
从天王星到冥王星,其发现历程漫长曲折,是科学力量的生动写照,提示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科学只有不断求真的过程而没有终点的科学精神。
科学史中的探究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开发利用教材中蕴含着科学史上的探究案例,让这些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科学探究史料激活我们的初中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项红专.科学教育新视野.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刘德华.“点击”科学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用计算机演示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先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再演示板块运移过程,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难点知识时,播放利用电脑制作的模拟演示教学软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配上简洁的解说词,再辅以一些形成性练习加以巩固,学生注意力集中,印象很深,学得兴趣十足,掌握得也比较牢固。
二、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想象的复杂性,通过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复杂的现象注意特定事物的能力,使注意力在各种事物中集中到所要了解的事物中去。在地理教学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较多,有利于注意力的全面发展,在地理学习的意向、感知、理解等阶段都应加强注意力的培养和发展。培养注意力时应注意:
⑴适当扩大注意的范围,如观察"天山牧场"图片时,不但要注意羊群和草地,还应注意草地和林带的位置关系,才能理解高山草场的垂直分布。
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来提高注意力,如褶被和断层中的部分内容,涉及到形态和成因,学生不好理解,若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和录像交替演示,可以既通过有意注意,又通过无意注意进行感知,同时不断引起兴趣,使注意力得以保持。
⑶难易要适度,环境要安静,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四、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有趣
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或方法,几乎同时都要有教师的生动语言。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是未经感知过的,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诗词,则能把一堂课上得诗情画意,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增强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学“水循环”时,我用了杜甫的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新课。再如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山地垂直地带性。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教学中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的正向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同时,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移时,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新建立心理过程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
能力和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大胆猜测想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和能力呢?笔者通过地教育实践中的尝试大胆提出了一些方式方法。从猜想的重要性、猜想的特点、培养猜想思维的几种方法这几主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猜想
创新
思维
培养
当时代的步伐迈入二十一世纪,人们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科技产品已悄悄走进平常百姓家;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陈旧的观念、陈旧的思维已不适应新的时代;创新思维、创造力已盛典为当今的热门话题。然而在众多培养创新思维、创造力的方式、方法中很少见到猜想能力的培养。笔者粗浅地认为猜想能力的培养也是创新思维、创造力培养的一个很得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新教材已把“假说”合适为一种科学主法列入教材内容。什么是假说?它是一种科猜测。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猜想思维的培养应引起自然科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猜想的重要性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事实基础上,对未知的事往返及规律作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或提出预批语的看法。它出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综观自然科学的发展史,猜想思维在基础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并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如:爱因斯坦的量子假说: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道尔顿的原子假说;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假说;天文学中太阳系起源假说;地下学中的大陆漂移说……伟大的猜想造就了非凡的智慧,掀起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由此可见,自然科学实践中有意识、有计划地鼓励、培养学生科学猜想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猜想的特点
1、科学性
猜想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并非胡猜瞎说。如:道尔顿原子论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理论综合,它以一些化学基本定律和化学实验为依据;阿佛加德罗在新的科学事实和原子论的基础上,以盖吕萨克的实验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推论,引入了分子的概念,提出分子假说。再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对对苯分子结绝的猜想:有一天凯库勒苦苦思索苯分子结绝进,在炎炉边朦入睡,梦见放全碳原子组成“蛇”,断地“弯弯曲曲地蠕动着”,突然咬住自己的尾巴不动了,凯库勒由此猜想到苯的环状结构。如果没有凯库勒如十二年的苦苦研究和深厚的化学知识作为基础,仅凭“南柯一梦”是得不到的。
2、猜想性
猜想是一种超前思维具有一定的猜测性,与已成为确实的理论相区别,它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才能确定。如:分子说,在开始形成时就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但还不完善,还未完全得到证实,因为人们还无法直接观察到分子,还没有从间接方法证实分子的存在。随时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分子有了理一步的认识,人们用电子显微镜已经能观察到某些物体的分子,这时分子说得到充实和完善井由猜想转化为理论。
3、创造性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一切创造活动都需经认真思维,作大胆猜想才能实现。猜想思维往往能透过纷繁的现象直接涉及一物本质,重新安排已有认识,创造出新的以验形象,或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三、培养猜想思维几种方法
1、丰富知识,奠定猜想基础
猜想的科学告诉我们,猜想并非凭空捍造成,需要科学依据,故在教学法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先要奠定猜想。即要有各种经历、各种经验,广泛的生活面、知识面和阅读面。这些潜在的东西一旦被特来的住处激发就产生思想的火花。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得威尔逊的成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青年时期他曾到过英国本内维斯峰天文台,山上云雾飘渺的景象给他级深的印象。在他研究显现电子路径仪器时,云雾成了他猜想的一个闪光点,后来他成功地研制出电子云室。
自然科学这门综合学科能很好提供给学生包罗万象的知识:一彩缤纷的生物世界、变幻莫测的化学世界、奥妙教材本身即为学生的一个很好的知识宝库。我们惊喜地发现,自然科学新教材已不是一本“死书”,它把同学们引进大自然,融入生活,所以我认为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要把“活书”教“死”是学生建立扎实、广阔的知识基础的一个有力保证。其次,教师要把“通才”教育作为教学和指导思想,正确引导学生,要广泛涉猎多门学科。
2、改变观念,培养猜想信心
有这样两个故事:一个中国的幼儿教师要小朋友模仿他画画,其中有个小朋友画好后添了与图不相称的一只小鸡,结果遭到了教师的批评;同样一个美国的幼儿教师要小朋友画一个苹果,有个小朋友把苹果成“方”的,教师问他:“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小朋友说:“因为圆苹果总是人桌子上掉下来”,老师真诚鼓励他说:“希望你以后培养出‘方’苹果。”中国教师偏爱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学生,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大胆思维的自信心,我们何不学学美国的那位幼儿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每一册自然科学课本中都有一些“探索与研究”的题目,这些都是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测的教材。例如:第三册课本《探索与研2》:收集生活和生产中增大、减少摩擦的实例,在收集的同时,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一个没有摩擦的世界是怎样的?再如:第四册课本《探索与研究2》: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在实验前,凭对铜、锌、铁、铝这些金属的了解,先猜想一下:谁产生氢气最快。不管结果是否正确,老师都有要折住他的某个创意加以表扬,培养其猜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诱导启迪,激发猜想兴趣
自然科学教材有的阅读材料,有科学家的介绍、科学史的介绍、科学史的介绍、科技产品的介绍。例如:第三册阅读材料中介绍了牛顿,第四册课本阅读介绍了道貌岸然尔顿的原子论,第五册阅读材料中介绍了钱三强和邓稼先,这些科学家的三究生涯中都在运用猜想这个武器去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渴望自己能运用猜想去探索世界。
这种情感若能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亲身与慢能使学生兴趣大大加强。例如:第一册课本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一节内容,教师先不要把这种学说搬出来,在课堂上先展示一世界地图,观察海洋与陆地全貌,然后第个同学发下一张小地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胆猜想:地求上的陆地和海洋自三以来就是这样吗?其间给同学两个提示:1、南美洲和非洲都有一样的鸵鸟,而鸵鸟不会飞:2、大家可以把地图上的陆地剪下来拼一拼。结果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也提到:地球上的大陆原来是连在一块的,后来收于各种原因,分成必块在海洋上漂移分离。这时老师大中赞赏地说:“你们猜测得很好,跟德国著名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一模一样。同学们一听跟科学家上提并论,兴致大增。
4、勤思善论,提高猜想能力
猜想也是一种思维,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自然学教科学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实习、调查等汪些方法手段提高猜想能力 。自然科学新教材中有大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兴趣小实验和实习编排等,教师在实验前习惯地要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猜测结果,或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然后用实验加以证明。例如:第五册实验实习册中,验证浓硫酸特性——脱水的性的一个兴趣小实验,实验前要求同学们依据:蔗糖的结构和浓硫酸的脱水性,猜测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出现的现象,然后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再如: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一个喷泉实验,实验前要求民学们结合:氢氧化钠要吸收二氧化碳:大气压:酚酞变色的性质,猜测实验田结果,然后验证。经常驻性的锻炼,可能提高同学们的猜测能力。
5、注重实践,正确评价猜想
猜想的猜测性告诉我们,它的结论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的检才能确定。故在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同时,必须注重实践正确评价。例如:铁在潮湿环境中容易生锈,但在干燥环境中却难生锈 。根据这个现象进行猜测:1、是铁跟水作用的结果:2、是铁跟水空气共同作用的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结果第一种情况正确,那么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跟水接触就会生锈:第二种情况正确,那么铁就必髯在既有空气又有水的打件下生锈。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取三支试管,三块铁片。在第一支试管中放少量蒸馏水,把铁片放入,让其一半露出水面:第二支试管中放满蒸馏水,把铁片放入并加塞;第三支试管放入生石灰和铁片并加塞。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的原因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猜想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但猜想这种思维具有独特价值。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这类思维形式,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待于我们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1、中国三峡版社《教师教学基本全书》
主编:冯克诚、田晓娜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不开地理科学。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于是就有兴趣去学。
二、通过直观的教学和科学的记忆方法,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则可降低难度,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九月星空图》时可这样描述:晴朗的夜晚,遥望苍茫的天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暗蓝的星空天幕上,银河闪烁,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互相辉映,大熊(座)、小熊(座)母子相偎。色彩鲜明的挂图,伴以形象生动的描述,给予学生的已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拟人化的情景,学生学来有趣,记忆牢固。
三、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
四、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主要之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这个因素,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高中地理相较于初中地理而言,学习的知识更多,更为复杂,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如洋流分布图、地形分布图等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都十分明显,在讲解许多地理知识时都离不开地图。简单谈一谈高中地理地图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有效性
地理在高中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好地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在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应用也极为广泛,通过地理知识可以准确判断出某一个地方的地形,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而地图在高中地理中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高中地理的推理性比较强,被誉为文科中的理科,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通过既有的知识,联想其他的知识,空间感比较强。在地理教学中,地图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地图的兴趣都不大,密密麻麻画着无数条弯弯曲曲的线条的地图,在不少学生心中犹如一本看不懂的天书,让人难以生出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高中地理地图教学中,首先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兴趣,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即使将地图的优点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没有学习的欲望,一切还是等于零。所以,增强地理地图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从简单的地图开始。例如,提到板块构造,可能很多学生都会想到大陆漂移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地理学家魏格纳的主要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将大西洋两岸的地理轮廓图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归纳和分析自己的一些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图技巧。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读图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地图的种类很多,有洋流分布图、地形图、交通路线图和人口分布图等,不同的地图向人们提供的信息不同,因此,读图的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别。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地图种类,让学生分析地图。
二、增加读图方法和技巧
在地理教学中因为有了地图的参与,地理教学才变得更为有趣,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也在读图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而且不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都有较多的题目是通过阅读地图来解决的。学生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学会将地图中潜藏的一些地理信息寻找出来,也有助于学生地理能力的提升。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增加读图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笔者认为在增加读图方法和技巧的时候,首先就要让学生多看多练。俗话说熟能生巧,如果学生不了解地图,连地图上一些基本的标示都看不懂,那么即使读图方法再出彩,对学生来说依然毫无意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能力,教师可以选取一本值得学生学习的地图册,让每个学生都购买一本,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就翻一翻地图册多看一看,这样学生在自己观看和学习的时候,可能就会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观察阅读地图的方法。其次,教师在结合地图讲解地理知识的时候,必须要选择好恰当的地图,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会合理地运用地图。例如,在学习洋流知识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洋流分布图,联系气候、地区差异等分析洋流形成的原因以及分布规律等。
三、灵活用图,拓展知识
不同的地图虽然描绘的是不同的内容,学习的也是不同的知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许多地理知识都是相互联系和渗透的,例如,在学习地形分布的时候,学生可能发现地形的差异会对气候和降水等产生影响。因此,在学习地图知识的时候,不能将知识僵化而是要学会注意到不同的地图之间的联系,学会通过运用已有的一些地理地图知识联系其他方面的知识,拓展自己的地理知识水平。例如,在学习亚洲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形成原因的时候,还可以联系其他的大洲看一下同一类型的气候,在其他大洲上表现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当前知识的学习,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之,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地图中所包含的地理信息和知识十分广泛,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认识到地图对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做好高中地图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图知识,提高其地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艳辉.浅析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关键词】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1.如何提高中学生科技素质
科技素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水平;二是有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主要表现在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信一切事物都有客观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可以被认识,不做违反客观规律的事,能够坚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研究的态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则;三是有用科技知识处理问题能力。这种能力突出表现在善于正确使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就是以一定的科学结论为依据,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有关问题,并用实践进行验证。科学方法即符合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的研究方法。
基础地理知识,无论是哪一方面,哪一部分的哪个课题,无不融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为一体。如果教师善于挖掘教材的内涵,发挥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就能够通过教学,使以上所述的关于科技素质的主要三个方面同时到位。下面就略举几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知识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跟现代社会生产关系越来越密切。地理知识的传授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源泉。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可使学生在明白了"昼夜、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同时具备了批判的科学精神;探测月球和其他行星的地理意义、厄尔尼诺的发现等。可使学生在明白了地球上气候异常是怎样形成的同时,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建立了环境意识;而对直然灾害的斗争及其保护环境的认识又使他们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
许多地理过程就是矛盾统一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地理学史表明,人类对地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都是不断地通过错误、否定错误而逐步深入的。从古希腊托勒玫的“地心说”到15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陆桥说”到“大陆漂移说”到“海底扩张说”,再发展到“板块构造说”,都是认识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向学生阐明认识的过程,就能够使他们懂得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自觉地克服机械唯物主义,免于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心明眼亮。更有效地学习和研究。
地理学处处充满着观察、假说、验证、类比、模拟、科学抽象、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数学推导等科学方法。比如地球仪是经过科学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伽俐略通过望远镜证实了太阳上有黑斑这一现象。科学史表明,往往不是先设计出验证方法,然后才发现规律,绝大多数情况总是先提出了假说,然后根据假说来设计检验方法证实它或它。雅鲁藏布江瀑布群的发现证实了假说,日食的观察了假说。假说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了假说在科研中的作用,并且使他们具备了运用科学假说的能力构思和设计验证性实验的能力,那么他们在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就会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水平。当代世界飞速变化,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学习怎样学习,懂得如何学习,具有重大意义,更甚于学习知识本身。而科学方法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更加显示出科学方法论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
地理知识和地理知识的演绎、延伸及其所渗透的、所产生的许多更高层次的认识,使得地理知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这些功能和价值范围之广阔是没有定界的,而是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而不断地向纵深推进。比如学生对气旋与气旋的气流难以掌握,如果我们大胆地把物理学中的“右手定则(北半球)”和“左手定则(南半球)”思想引用到这里来,同学们不但可以将疑难简单化、形象化,而且可以培养他们辩证思维的方法。
2.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使人真正成为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或愚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地理学科的内涵,发挥其特点和优势,就能够使我们的学生具备了上述的三个品质。下面略举几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地理知识的传播为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具备了能源意识就会懂得节约能源的意义;了解污染和噪声的危害,就会树立文明的环境意识。
科学思维方式的形式对学生心理品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学生学会了用辩证、运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他们在成功的时候就不会骄傲;在失败的时候就不会气馁;在顺境中不会得意忘形;在逆境中也不会失去信心和希望。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客观材料要有新颖性,才能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不协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设计问题时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反差,让问题富有刺激性和新颖性。如讲世界气候的季风气候之前,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问题: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怎么能成功“借东风”呢?新奇有趣的问题,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兴趣倍增,顺理成章地进入的教学中。又如讲完《时区和日界线》后,设置悬念: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时惊奇发现,航行日记上明明写着这一天是1992年9月6日,而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1992年9月7日,这是为什么?如果船队当时是由西班牙向东航行,环球一周回到出发点时,则航海上的日记与当地日期又有何区别?为什么?
2.启发诱导,培养兴趣
古人云:“学贵要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着,觉悟之机也,一番长进。”这就是说,各种授课方式贵在巧设疑问,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形成。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善于多疑,善于设问,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如分析地貌的时候,许多学生虽然知道有大陆漂移说,但对这种学说的依据不清楚,此时教师应加强引导,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学生就会顺着引导分析,这时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动力何在?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能漂移?学生提出很多新假想,最后让他们沿着教学思路,参照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就能明白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3.幽默讲述,鲜活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引入教学幽默,则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诗词,则能使一堂课充满诗情画意,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提高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学“水循环”时,我引用了杜甫的一句“君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新课。再如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山地垂直地带性。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加强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八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按谐音说成“养闺女贴给那家美”,可以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记得既快又准。例如,在“二十四节气”的教学中,可以引用民间流行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加深学生对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利用媒体,拓展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兴趣相辅相成。兴趣依赖于成功带来的愉快,持久的兴趣反过来会促进学习活动获得更大的成功。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再现地理事物的成因、变化、发展。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中实践应用电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其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如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难点知识时,播放利用电脑制作的模拟演示教学软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配上简洁的解说词,再辅以一些形成性练习加以巩固,学生注意力集中,印象很深,学得兴趣十足,掌握得比较牢固。这种效果是过去洋洋万言的描述,仅仅用地球仪演示无法取得的;学习“宇宙中的地球”时,先放映有关宇宙的奥秘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有关录像如《宇宙与人》和其他视频片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极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教学语言,增强了学生学好知识、探索宇宙的决心。
5.贴近生活,提高兴趣
立足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大视野、多渠道地收集以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为素材,用生活的内容和时代化的“活水”丰富教学内容,搭建生活平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体验地理乐趣和地理魅力,认识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讲“大气的热力作用”时,联系生活常识:“汽车尾灯为什么是红色?”“交通指示灯为什么选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多云的夜晚为什么比晴朗的夜晚闷热些?”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对生活有用”。引导学生思考“三农”问题等社会热点,让学生感悟到“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
【摘 要】新教材承乘了老教材的优点、长处,增加了不少“亮点”;教材、地图册、填充图册这三者互为补充;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素质教育最优化,师生互动活跃化,创新教学智慧化;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关键词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要我学”“我要学”;“三合一”“三结合”;单一、被动接受;质疑、探究、想象
素质教育、课堂教改等新名词新提法不一而足。教坛新手、老将们纷纷在为此众人拾柴。这当中确实也不乏理论性强、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大的上乘佳作。这无疑对新手上路、学术交流、理论探讨不无益处。这里谈谈我个人从教20多年——其中主教初中地理近10年的教学生涯中,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如果说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好比硬件,那么,历史、地理、政治和体育、音乐、美术等就好比软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作为一位老“地理”,这里我要特别说的是我对初中地理课的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等内容的看法。也许会对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有所裨益。
首先,在课程内容上,新教材秉乘了老教材的优点、长处,增加了不少“亮点”,比如图像,“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如果教者运用得当,配以恰当的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实具有明显的效果。例如在讲《地球在宇宙中》一节时,先引导学生读“人们在地球上看月亮和星星”和“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地球”两幅图,然后以我们是生活在“天上”还是“生活在地球上”为争论话题引入新课。学生主动学习新课营造了最佳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课程内容上,编审者可谓别具匠心,别具一格。“三合一”的模式,即教材、地图册、填充图册这三者互为补充,既独立成书,又密不可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者只抓住了教材而忽视了地图册的作用,或者重视不够,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地图册分为上下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总记,后部分是分论。最初笔者也曾有过对地图册的“忽视”,随着对教材钻研的加深,经验的积累,愈来发现和认识到地图册的重要性。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这样处理的:每一节课用三到五分钟时间布置、要求、点拨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地图册进行相应预习、检查。每一节地理课都穿插五到八分钟地图册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我基本都是“三合一”、“三结合”,即让学生同时使用教材、地图册和填充图册。一堂课从始至终动脑动手,紧张兴奋。课后学生说:“这样教,我们越来越会学,不用死记硬背。”
我发现,自我重视了地图册,我所教的班成绩在平行班级中往往是一马当先,地图册确实功不可没。
其次,我再谈谈地理课的课堂教学。在地理课上,确实至今还存在着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现象。现在,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
总之,教无定法,我们倡导在地理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多变换不同的教法。尤其是前后课,尽量采用不同的方法授课。如在讲“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意义”一节时,上课伊始,我说:“现在正值改革开放,经济大潮之际,假定我们地区在新疆合资办个制糖厂,需要200名技术干部。当务之急,是需要培训人才。请你们各抒己见,派人到什么地方去学习制糖技术。”学生发言热烈,有主张去广州、深圳的,有主张去东北吉林的。一个值得讨论的趣味问题,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他们引入新课要解决的内容。我把这种导入法叫做“趣味性”导入法。
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好世界地形图,并将剪好的各大洲轮廓图准备好。上课后,我说:“现在全球的陆地分为七大块,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说着就把剪好的南美洲的轮廓图,先放在该洲的位置上,然后将它逐渐向非洲的西海岸移动。学生们表现出惊奇的神态。“可以合在一起。”终于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是的,但这种吻合绝不是巧合,这一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的。以后,他通过调查研究,积累大量的论据,终于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简介这个假说,是今天这堂课的一个主要内容。”上述的新课导入借助教具和演示,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课做了铺垫。我把这种导入法叫做“三合一”、“三结合”导入法。
远离身边的事物,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过音像教学表现出来。如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教师上课后就拿出地球仪,学生们立即被吸引住了。老师简单介绍后,就开始操作,并说,这节课就要观察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转的,搞清楚地球上的五带以及它们的成因……学生们异常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
教法之多,何在于此。我们不要简单地说哪一种教法好,哪一种教法不好。我认为比较切实可行的是把握教材,选择恰当的媒体,恰如其分地选择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素质教育最优化,师生互动活跃化,创新教学智慧化。
关键词:解题教学;数学;直觉思维;培养
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数学竞赛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竞赛只是培养少数尖子学生,甚至有人认为竞赛与高考相对立,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做竞赛题花时间太多,影响高考成绩。本文从解题的角度探讨了培养数学直觉思维的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笔者发现常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经常在黑板上刚把题目写完还没来得及解释题意,就立刻有学生说出了答案。这样的学生有的基础并不好,但却能凭直觉判断出结果,你问他为什么,他也回答不上个所以然,只是傻傻地摸摸脑袋说:“大概是这样的。”人们之所以认为数学难学,其实是因为数学最本质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抽象和概括构成了数学的实质。因此,抽象概括能力构成了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还有推理能力、判断选择能力和探索能力。
一、在数学竞赛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直觉思维能力的定义
“直觉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你看到一个人,马上就能看出他的基本特征:高矮、胖瘦、美丑、性格等等,这种“看”其实就是感觉,也是人的思维特征之一;伊恩・斯图加特说:“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许多重大的发现都基于直觉。例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式都是基于直觉,从而建立起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栋辉煌的大厦。利用直觉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直觉思维不受固定的逻辑思维约束,对事物的敏锐洞察、本质理解和综合的判断,是一种直接的思维或认知。直觉思维没有严格的步骤和规则,可以突破常规定式,“跳跃”过某些思维阶段,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1910年魏格纳在查阅地图时发现格陵兰岛附近一个小岛的位置46年间相差了四分之一英里,他马上意识到这不是误差造成的,而是大陆漂移形成的,这就是大陆漂移说理论的最初产生。
2.直觉思维能力的特点
笔者认为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从培养直觉思维的必要性来看,笔者总结了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创造性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按照单向思维方式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联想到已知的公理、定理、公式,从某一方向思考问题,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长久以来按这样的方式思考问题会形成思维定式,严重制约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要逐步养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经常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法去解题。
(2)简约性是思维对象从整体上思考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做出快速而大胆的假设和判断,它省去了繁琐的中间环节,利用跳跃的方式使思维擦出火花,是思考者的灵感和顿悟。
(3)自信力: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数学本身的魅力,一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但兴趣更多来自于数学本身。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物质的奖励或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现在的中学生极少具有直觉意识,对有限的直觉也半信半疑,不能从整体上驾驭问题,所以也就无法形成自信。以下面两道竞赛题为例:
例2.已知a、b、c是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且关于x的两个方程ax2+bx+c=0、bx2+cx+a=0恰有一个公共根,那么抛物线y=cx2-ax+b必过定点 .
分析:这是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改编题。观察两个已知方程,凭直觉思维x =1就是其公共根,所以抛物线必过定点(-1,0)。
其实当人们解一道数学题时,往往要对结果或解题方法先作大概的估计(估量)或猜测,这就是一种直觉(思维)。在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时,要时刻注意利用直觉思维解题,以培养自己把抽象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的关键是先学会审题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材料中反映的数和形的关系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来,做好抽象概括的示范工作,要特别注意重视“分析”和“综合”的教学。
在解题教学中要注意发掘隐藏在各种特殊细节后面的普遍性,找出其内在本质,善于抓住主要的、基本的东西,教会学生善于运用直觉抽象和上升型概括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总结概括的习惯,激发学生概括的欲望,当遇到一类新题时,经常把这种类型的问题一般化,找出其本质。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要随时注意培养,有意识地根据不同情况严格训练和要求,逐步深入,提高要求。
二、在竞赛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普通的数学教学一般都是讲数学中的典型范例,例如在“数列”这一章,我们的教育者一般只讲两种典型的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而在竞赛教学中我们要研究一些“非典型”问题,比如同样在“数列”部分,我们就要研究递推数列、高阶等差求和等问题。在研究“非典型”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探索能力是在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基础上发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提出设想、验证设想、设想、修正和发展设想的过程。在数学中,它表现在提出数学问题、探求数学结论、探索解题途径、寻找解题规律等一系列有意义的发现活动之中,而数学探索能力就集中地表现为提出设想和进行转换的本领。从具体的探索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在探索过程中要应用各种思维方式方法,如分析、归纳、联想等,要重点给学生介绍逻辑的探索方法,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索,善于发现的精神,提出独立见解。
总之,数学竞赛教学与思维息息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竞赛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还要更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