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

时间:2022-09-10 20:3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技术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技术课程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思政;信息技术教师

0引言

我国以培育师范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程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格局尚未真正有效形成。有关调研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专业课教师,所以研究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途径意义重大。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各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明确的路线图。《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关于课程“教什么”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这只是一门讲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课程,事实上,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有教书的本领,也需有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同时,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特性,它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而信息素养在这个时代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国家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也非常重要。所以,需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虽不能像科学家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可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技的种子,发现一种积蓄中的能量,期待他们成为未来的科技新星。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育人先育己,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师本人必须提高思政修养,通过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重新认识课程的价值,对教师自己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师范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未来的执教者,所以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既要努力做到润物无声,还要将育人理念显性地表达出来,师生共同思考和探讨如何自觉践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理念,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与学生共勉、共同成长。

1.2培养未来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学习者亦是未来的教师,他们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将影响其所教授的中、小学学生群体。这里的思政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健全人格、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团结协作等内容外,还有作为一名数字社会的合格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思维、批判思维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内容。如今,智能时代的大幕正在拉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集群加速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无疑能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造福于人类,也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必须秉持“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科技向善”等理念去创造和使用新技术,人类社会才能有光明的未来,这些理念都需融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本门课程的思政建设将有助于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把握好教学的方向,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

1.3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内动力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地方高校,由于生源因素,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理想未树立,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缺乏自信和认同感,缺乏学习内动力,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不高,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上课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获得学分,学习内动力严重不足。其中有社会需求的原因,也有专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择业观念的影响,所以既需更多合力的形成、也需教师的引导,研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思政元素与教学有效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2.1以信息技术教师职业道德观引领课程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缺少思政教育功能,就可能使教学迷失方向,所以必须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融合。《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将信息技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理想的树立贯穿始终。教导学生在决定从事教师工作的那一天起,就应该从内心接受这个职业,寻找职业的价值和乐趣。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将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四个统一”,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成为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才能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中传承下去。

2.2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尝试以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环节为主线,将课程各章节内容进行梳理和重组,在每个环节,不仅学习如何做的知识,同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为何做,比如在“备课”环节,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让学生理解备课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教材、正视学生差异以及教学方法的恰当选用等知识后,再以小组集体教研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体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在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注意发掘其价值性,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多数与技术有关,而技术本身是有价值的,所以课程本身就是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更要掌握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德”不仅仅是品行、道德和师德,更在深层次体现着“大德”———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客观审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只有掌握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核心信息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信息产品,才能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作为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师,需有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做的技术”,也应关注“为何做的技术”,需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内化学之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体会信息技术发展、创新和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方法。

2.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新时代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除需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还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课程思政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在授课方式上,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交叉进行互为补充,教学方法上,在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结合点设置教学问题情境,变被动说教灌输为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方法和职业规范,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情感共鸣,从而实现价值引领。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案例观摩、分析、模拟教研,分组到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和说课等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渗透职业道德,学生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教学反思中不断历练,体验过程中所蕴含的知识、方法和育人理念,将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未来教授对象的学习负责的意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4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思政教育

第2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定位;特征;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73-07

每个国家(地区)学制不同、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名称不同,我国普通高中阶段课程称为信息技术,中等职业教育称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文选取美、英、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高中阶段(中等教育阶段后半段)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功能及其目标三个方面对课程定位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修订提供有益参考。

一、中英美澳信息技术教育历史追溯

(一)英国信息技术课程在国家战略指导下发展

英国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学科起源于计算机科学学科,20世纪60年代英国中学开始开设计算机科学课程。1988年设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国家课程,1999年,英国政府公布了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课程标准(The National Curriculumfor England: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该标准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6月,资格与课程局(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QCA)提出一份名为《中学课程的反思》的报告书,并公布了新的中学ICT课程标准。

2012年英国CAS组织公布了《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课程框架》(A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该文件明确了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信息技术、数字素养和计算机科学,强调计算机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不只是信息技术使用者,更应该进一步成为信息技术创造者。并于2014年颁布新的ICT课程标准。

1.2007版新中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课程定位

英国新中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是基于中学课程的反思、《每个孩子都重要》以及14~19岁教育改革。2006年,英国QCA出版了一份名为《课程:展望未来》(The curriculum:QCA looksforward)的报告,提出对于中学课程的重新审视。

新中学课程的目标主要有三点:①能够享受学习,取得进步和有所成就,成为成功的学习者;②能够安全、健康地生活,并且努力自我实现,成为自信的个体;③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这也是对所有年轻人提出的总体目标。

与1999版比较,新中学ICT课程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关注学生安全地使用ICT以及信息安全;面向真实生活情境;使用ICT支持合作,特别是使用ICT来交换信息以及支持合作学习;理解ICT对社会、道德、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2013版ICT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课程定位。

(1)课程改革背景

英国的ICT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ICT能力为核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各界对ICT课程产生了批判的声音,信息技术课程的重心偏向信息技术应用和软件操作,忽略了计算机科学知识,而这才是能够支撑学生未来生活的知识。与2007版不同,2013版新的Computing课程标准重新界定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数字素养的领域范围,并且基于这三个领域为各个学段制订了明确的课程目标,强调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目的是让学生成为技术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使用者。

(2)2013版国家课程Computing目标

2013版国家课程Computing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能使用计算术语来分析问题,并能够编写计算机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能评价和使用信息技术,包括新兴的或不熟悉的技术,分析性地解决问题;成为有能力、有创造力、自信并有责任心的ICT使用者。

通过上述分析,英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从早先的重视专业变革及应用为主,现又重新回归至强调专业学习。

(二)美国信息技术标准为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而研制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1967年开始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1983年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提出报告《处境危险的国家: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明确提出“普及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科学、数学和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目标”,1996年,美国教育部发表了《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面向信息素养的挑战》,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国家目标。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目标取向多样的教育领域,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无直接管理各州教育的权力,因此全美并无统一的计算机教育标准。目前美国涉及K-12计算机教育的标准就其覆盖范围而言可大致分为三类: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整体素养标准、计算机科学教育标准(表2)。各州可选择采用各标准或参照部分标准自定本州标准。

1998年,ISTE(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即NETS・S-1998。同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CSTA(信息技术教师联盟)对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标准作出界定,即CSTA K-12 Computer Science Standards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并于2003年提出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模型。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2007年ISTE公布了新版《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并于2009年出版发行,即NETS・S-2009。2007年11月,“21世纪学习者标准(Standards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er)”由美国学校图书馆馆员协会。2011年CSTA推出新版的CSTA K-12计算机科学标准(第二版)。如表2。

1.美国信息技术教育新版标准的背景

进入21世纪,竞争力(competitiveness)和创新(innovation)成为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2006年2月,美国总统正式签署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为了创新和竞争力需要,美国教育部在2006年1月公布并在4月修订了《回应变革世界之挑战――为21世纪而加强教育》,ISTE(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等机构先后《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1世纪学习者标准》《CSTA K-12计算机科学标准》等新版标准,分别代表了美国计算机教育的三类标准,如表2。

2.美国信息技术教育新版标准的课程定位

(1)《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NETS・S-2009)反映了当前美国的创新教育战略走向。NETS・S-1998版注重技术工具的使用,NETS・S-2009将“创新与变革”作为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首要评估维度,从NETS・S-1998版强调技术应用技能转而强调如何利用技术实现创新与变革,对学生的要求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高效生活做出长远的规划与准备。(表3)

(2)《21世纪学习者标准》是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出色表现的能力标准体系。21世纪学习者必备的技能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信息、媒体和技术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其中,信息、媒体和技术能力指的是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和ICT能力,具体包括以下技能:信息获取与评价、信息应用与管理;多媒体评析、多媒体作品制作;有效应用信息通讯技术等。

(3)《CSTA K-12计算机科学标准》(第二版)强调计算思维的培养。“计算思维”这一概念是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首次提出的,随着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与对其研究的加深,美国计算机教育转向计算思维,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利用计算思维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计算机验证与修订方案,新版《CSTA K-12计算机科学标准》包含计算思维、合作、计算实践与程序设计,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社区、全球及伦理道德影响等五部分。

通过上述分析,美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从强调对技术工具的使用,转向利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变革能力,发展计算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定位正从计算机应用向计算机科学转型。

(三)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课程向设计与计算思维发展

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6个州中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是澳大利亚教育的典型代表。《课程标准框架》(CurriculumandStandardsFrame work)是 1995年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学习委员会(theBoardofStudies)制定和颁发的。2008年,澳大利亚国家教育部了《关于澳大利亚年轻人教育目标的墨尔本宣言》,同时授权国家课程主管部门――课程、评估与报告管理局(Australian Curriculum,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缩写为ACARA)开发新的澳大利亚课程,2012年公布最新版本的《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新《框架》强调培养澳大利亚年轻人具备能使他们有效应对全球化的世界的技能、知识和理解力。

1.《课程标准框架》新旧两版技术课程定位比较。

(1)《课程标准框架》(1995版)技术课程定位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1995年版)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技术学科的三大分支之一。技术学科的核心学习领域包括三个分支:信息、材料、系统。课程目标定位为学生要运用广泛的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及程序来处理及交流信息以满足特殊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在向学生提供制作高质量产品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课程标准框架》(2012新版)技术课程定位

新版课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设计与技术”,二是“数字技术”,前者着重培养设计思维,后者培养计算思维。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积极的、知情的公民与消费者,使学生能够成为自信,进取,创新,有道德、有环境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者。《框架》中针对不同年级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学习成果要求与范例说明。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为两种形式:分别是创造数字信息产品和设计数字解决方案。学生创造(生产)的最终产品将是有效和真实的解决方案。

2.澳大利亚技术课程发展分析。

(1)注重能力的培养,将能力培养划分为七项基本能力与两项重点能力。新《框架》中描述21世纪需要七项基本能力,分别是真实生活场景中的算数能力、基本技术素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信息通信技术(ICT)能力、道德与社会责任、个人与社会学习能力、跨文化理解。两项重点能力为设计思维和计算思维,强调项目管理。

(2)注重当下学习与创造最佳未来的关联。《框架》总体理念是“创造更优质的未来”,特别提到了对学习权益的描述,把学生学习权益描述成“为将来的学习、成长和积极参与澳大利亚社会打基础,创造最佳未来”。课程框架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注重学生道德、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步培养。

(四)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1.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从计算机课程发展为信息技术课程,以学习程序设计为主发展为以培养信息素养为主。我国高中阶段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也相应分为两类,基础教育从1984至2012年分别颁发四版课程指导纲要(标准),见表4,其中《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2012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是我国教育部于2009年颁布的。

1999年计算机课程更名为信息技术,在2003年课程改革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版标准强调内容目标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注重技术内涵和技术文化的渗透,引导师生关注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关注个性发展。

2.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09版)分别对我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定位。

(1)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将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定位为: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同学段,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高中阶段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强调领域应用,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

(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定位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中英美澳信息技术课程定位比较研究

(一)中英美澳信息技术课程特征分析

中英美澳信息技术课程都结合各自的国情、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内在要求等因素,在课程发展、课程形式、课程定位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但都随着技术进步而进行变革,承载应对挑战的责任,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呈现出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课程随着技术进步而进行变革。英、美两国都经历了从计算机专业到信息素养,又回归专业的历程。美国计算机教育从注重技术工具的使用,到注重创新与变革能力,发展计算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由技术本位向能力本位发展,强调创新和创造力培养。美国新版《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将“创新与变革”作为对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首要评估维度。英国课程强调计算思维,突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目的是让学生成为技术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使用者,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能力、自信的、有创造力的ICT使用者。澳大利亚技术课程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让学生生产(制造)最终产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我国普通高中课标中提出“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中职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英美澳相比,需要深入研究和细化能力培养要求。

3.建立当下学习与未来高效生活的关联。澳大利亚课程框架中,把学生学习权益描述成“为将来的学习,成长和积极参与澳大利亚社会打基础,创造最佳未来”。美国《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强调技术应用技能转而强调如何利用技术实现创新与变革,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高效生活做出长远的规划与准备。英国课程强调学习支撑学生未来生活的知识。

(二)对我国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启示

通过和英美澳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比较(见表5),对调整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得到如下启示:

1.加强计算思维的培养。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有“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中职课程中对程序设计并没有涉及。建议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在进一步加强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的同时,增加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加强计算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学习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学习者必备的技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建议借鉴澳大利亚做法,在教学中增加设计思维的训练,通过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产生创造性和创新的想法、计划;借鉴英国做法,开展创造性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选择、使用、并结合多个应用程序,最好运用一系列设备,来达成有挑战性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满足已知的用户的需求。

第3篇

【关键词】 Moodle平台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教育设计

Moodle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对象动态学习情境)的简称。它是一种开源、免费且功能强大的课程管理系统,以其教学方式生动、课程内容丰富的特点,迅速成为教师建设课程学习平台的理想选择。引入Moodle平台,并结合电子教室管理软件,能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优化教学效果。

一、Moodle平台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优势

首先,Moodle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平台能以各类软件,比如文本文件、PowerPoint、音频文件等为载体,为学生提供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学生感受到来自视听觉的刺激,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Moodle平台模块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自由组合,也可以将教师所需要的有关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资源整合到Moodle相应模块中,有效地实现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还可以保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今后教学所用,作为后来教师教学的参考。再次,Moodle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与学生、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学生在平台上不仅可以学习课本知识、下载相关资源,而且可以在课程学习平台上与同学协作完成某些任务。Moodle平台搭载了聊天室、讨论区模块,成员之间可以共同讨论,完成学习任务。最后,Moodle平台具有很好的学习评价功能,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也可以查看上传的成果,进行互相评价。此功能可以记录每名学生登录次数、在线时间及阶段性学习报告等,便于教师根据追踪结果,为每名学习者安排个别化的学习资料和活动。

综上所述,Moodle课程管理平台是拥有全新教育理念,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工具,它具有组织、呈现、跟踪、管理和评价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功能,所以选择此平台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以及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Moodle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流程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设计流程方案。1、整体设计。按照Moodle设计要求,安装要简便,且能支持多种类别的课程,更应重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教学应用平台的界面设计应贴近高中生,具有简单、高效等特点。可选一台CPU为3.0GHz、硬盘容量为500G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运用win7系统操作系统。2、网站管理。Moodle平台的管理工作是由初始设置的管理员负责,管理员可以添加多种网站颜色、字体、版面等。用户进入平台后,可选择字体、颜色等,拥有自己风格的界面。3、用户管理。为注册用户建立一套系统的在线档案,记录学习者登录时间及学习次数,如果未登录时间过长,管理员可以通过相关记录取消其注册信息。设定独立的登录密码,并通过安装验证插件,支持验证机制,保障用户隐私。4、课程管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分为两个子课程:信息技术基础算法和程序设计。为使用户有不同体验,课程版式可设置不同呈现版式、课程活动等,同时提供论坛、日志、测验等文件下载。5、任务模块。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每个模块编成任务模式,每个任务都有完成期限和等级。设置作业提交时间,迟交或不交作业,系统会自动进行统计,发送至教师的客户端,使教师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6、聊天室及论坛模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聊天室进行流畅、同步的文本交流,也可以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向教师和同学求助。 7、检测模块。Moodle平台提供检验模块,对用户操作及管理措施进行检测,如果操作出错,将会发送错误报告,从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技巧,保障平台的安全使用。

结论: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已卓见成效,但是如何将其真正地融入高中教育却一直处于瓶颈。Moodle平台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拟合度高、交互性强,将会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道路。

参 考 文 献

[1]夏清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4):9.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知识模块整合;教材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35-01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实际上就是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的技术,也是人类处理信息的技术。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伴随“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作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面对知识经济的强大冲击,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贮、再生和施用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笔者在长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开发进行了创新和探究。。

一、打破常规知识系统,六大模块互相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角度讲,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根据教育部2000年11月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将信息技术课程学科化了,使学生产生一种“爬台阶”式的感觉,增加了实际教学中的操作难度。新时代的学生认知规律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广泛性大大增强,感性认识依然在学生的第一认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感性——兴趣——具体”的转化过程逐渐加快。在信息技术教材中,应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模块为基础,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主线,在学生认知中已有所接触了解的知识在教材中不必太重,同时提供教材中所需教学软件及作品范例,增加信息技术教材的可行性。

二、实现教材多样化,提倡电子教材、自编教材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而各校的师资设备条件参差不齐,这样,信息的更新速度、学校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决定了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课程建设均未定型,有待进一步探索。2000年11月,教育部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鼓励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多样化”。

当前,“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材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优秀书面教材,现行的《信息技术》新教材就是一套优秀的信息技术教材;

2、电子教材,如多媒体教学光盘、教学软件等;

3、自编教材,包括自编(组合)教材和自制教学课件。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本校实际,选择优秀书面教材与电子教材。同时笔者倡导:

1、在深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现有教材进行知识结构的重组、增删,以适应儿童的认识规律,同时添加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知识的“刷新率”。

2、根据需要制作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增强课堂的交互性与生动性。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

“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是当前主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初期,它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弊端:

1、拘束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

2、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不能得到培养。

“任务驱动”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有目的地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进行各门学科的学习,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尝试,总结出以下操作过程:

1、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A、简单技能的学习:任务——尝试——讨论交流——启发指导——新任务

B、复杂技能的学习:任务——启发指导——尝试——讨论交流——新任务

其中的启发指导过程可适当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来进行,教师加以点拔。复杂技能在关键、难点处要作较为详尽的指导。

2、巩固提高学习阶段:

A、操作质疑——分析解决——尝试——新任务

其中的操作质疑是由学生在演示者(教师或学生)的操作中发现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新知——知识迁移的过程。

B、小任务a——小任务b——小任务c——组合任务

这是由完成多个小任务向多元化、集成化任务的转变。如在学生学会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及图片的保存、复制、粘贴后,要求学生完成将几个图形绘制好,使用复制、粘贴将几幅图片组合成一幅图片。

在这四个操作过程中都有一个从“尝试”到“新任务”的递增过程,新任务适当增加了难度,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提高,同时有

C、主题——自主尝试——讨论交流——修改完成

这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阶段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个自主、合作、创新的过程。主题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自定,并要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留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制作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小队报”,使学生通过使用学会的操作技能,及与同学的讨论、交流、借鉴,创作出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第5篇

课程目标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经历了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阶段与计算机工具阶段。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始,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其目标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但是字里行间容易让人把信息素养看为主要是信息情感和态度问题。2002年,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实验中,组织人员编制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属于高中《技术》领域)。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人文修养、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构成的综合素养。”完成了课程目标是信息素养的确立,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释。从此,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一直定位为培养和提升包括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信息技术与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信息技术的人文修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中小学生综合性信息素养。广大关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行政人员、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已经认可了这个总目标。

但是,由于义务教育阶段遵循的指导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的差异,还由于目标的描述尽管全面但不可能非常详细精确,所以十年来目标问题仍然是课程研究与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多种因素,全国性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现在还没有制定和颁布,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相当混乱,笔者认为即使颁布,各个地区也需要自己根据当地情况具体化执行。而首要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段的具体目标究竟是什么?江苏省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以后,制定了自己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进行了各个学段的细分,其特点是提出要“注重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培养”,突出了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反映了该省的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水平、需要。

研究者对于信息素养目标的讨论也在深入,有的研究者提出了“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有的提出应该关注信息科学的素养,都希望以其为课程的目标。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其目标任务,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只是在强调信息素养的维度和程度上偏重不同,如果我们认识到信息素养本身的发展和层次性,所有概念还是可以统一在信息素养的范畴内。笔者认为当前重要的是厘清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对于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不同的基本要求,以及对于不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的不同层次要求,这样有利于我们建设一个完善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的发展

各种教材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发展。在计算机课程阶段,无论其目标是计算机文化还是计算机作为工具应用,指导纲要所规定的课程内容都是围绕着计算机而组织的,除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外,主要的是计算机各种应用软件系统的使用,因此产生了部分教材变成了某些应用系统的使用说明书的现象。2000年的指导纲要虽然名称上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也有了信息素养,但是不可避免地沿袭着过去的影响,小学内容的6个模块中有4个模块是计算机内容;初中内容的7个模块中有5个模块是计算机的内容;高中内容8个模块中有7个模块是计算机内容;而且名称都是“用计算机… …”。2002年的课程标准则比较根本地完成了从计算机课程内容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转变。例如,规定为必学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由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四个主题组成;内容按照信息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进行组织;而其中,信息获取的内容标准是:①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其例为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②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③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检索并获取网上信息。④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明确了以信息活动为中心的内容体系。而且,第一次把人工智能列入了中学课程选修模块中,无疑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先进性和基础性相结合的学习目标。

由于2000年指导纲要的简略和过于空泛,教材的编写与审查工作依据编写与审查人员的经验性成分相当突出,高中教材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审查通过了十几套,它们是从送审的上百套教材中评选出来的;通过审查的教材有的比较突出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的仍然以突出计算机作为技术工具的内容体系编写。而2003年的课程标准颁布后的审查则有了明确的依据,审查通过的5套教材内容体系上符合要求,而内容组织安排上各具特色。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基本上由各个省市进行审查,因为依据的主要文件仍然是2000年的指导纲要,所以现在各个地区的教材品种很多,内容差异相当大。根据高中课程内容建设的经验,目前义务教育课程内容需要比较明确的、围绕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的体系建设。江苏省进行的工作提供了一个范例,他们的指导纲要把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选修的拓展内容包括主题活动、程序设计和机器人3个模块,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条件和需要进行选择,内容围绕信息素养的发展而形成体系,以与高中标准相衔接。

课程的地位问题

从信息技术课程设立以来,关于它的地位问题就一直在讨论之中。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现在语文等学科中已经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学生从小就接触信息技术,所以不必设置信息技术课程了;另一方面,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科是学校的重点学科(大学科)。

首先,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是否取消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现在是不可能取消的,一方面它承担着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系统地提高与归纳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并上升到理性应用的程度,同时不断发展的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需要专门的信息技术课时学习;另一方面,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人力资源的流动性需求又非常大,不是所有学生都可能在学校外接触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义务性要求我们必须在学校提供未来劳动者所必需的信息技术课程。值得思考的是,信息技术课程所要培养的信息能力的核心是什么?笔者认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类学科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追求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的可实现、可操作的算法思维与创新精神。而这些是不能由其他学科替代的。

同时,理性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目前只能是小学科,不过这个小学科大有作为。纵观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其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据的课时都比较少,各个学段均不到100课时,平均每周1~2课时左右。为什么课时少呢?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是新课程,要在原来的课时计划中再挤出时间已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随着其他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这些隐性的信息技术活动实现。而信息技术教师就是要在课程内努力上好课,为学生打好在各个学科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同时,也要积极帮助和支持其他学科的教师做好其他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工作,这样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价值,更加有利于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也有利于他们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也能在这些活动中体现出来。

教师队伍的成长

也许,最大的课程建设是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发展,由不到10万教师,10年内发展到百万人的庞大队伍,而且,面临的挑战包括课程的名称、目标、内容体系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各个方面,还包括学校信息化过程中的方案论证、系统环境的检查验收、校本信息技术培训等工作。值得高兴的是,他们不仅比较好地完成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并且在各个学校的信息化过程中,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第6篇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医疗卫生各个领域。医疗信息化是实现医院科学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改善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人才的信息能力培养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重要。医院护士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护生开始抓起。护理信息技术是针对护理专业开设的,以计算机基本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依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培养护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操作,并能熟练掌握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与操作的通识课程,是培养护生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

1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1.1学情分析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为女生,她们有着思维活跃,处事仔细认真的特点,但问题分析与归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差。教师的演示操作成为了学生模仿的标准,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老师规划的步骤一步一步完成,思维与动手操作方式缺乏发散性与创造性。

1.2课程学时设置不足

随着我国近几年大力提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职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火爆。由于生源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参差不齐,且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类课程的学时占有量大,专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往往倾向于缩减信息技术课程学时,导致信息技术课程学时严重不足,无法完全达到护理岗位所需信息能力的培养目标。

1.3教学素材选取与专业脱节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一般由计算机专业教师组织授课,这些老师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在授课内容上不能很好地结合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教学素材实施授课教学,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重视度严重不足,难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4教学方式与手段陈旧

虽然本课程能够很好地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但由于护理专业的火爆招生现状,造成每一班学生多达50人以上,其教学组织的难度可想而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所难免,所以形成了部分学生跟着老师操作练习,部分学生在下面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长此以往在该课程上的学生缺课率居高不下。这样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已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

2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途径及措施

课程教研组成员通过对北上广和长株潭地区的三乙以上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的护理人员进行了护理人员信息能力的专题调研,分析得出现代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

1)基本计算机操控技能: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文档的编辑、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制作;网络资源搜索和共享等技能;

2)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处理与有效利用的能力;

3)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灵活运用各种护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2.1 重构课程内容

通过调研护理工作岗位,分析工作岗位对信息技能的需求,重构了护理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内容,确定了7个教学模块,如表1所示。

通过对护理信息技术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优化,在不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新增了“信息检索”和“医院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两个模块,重点突出学生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能力及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示范课、集体备课、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和提高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为护生的信息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2.3 创新教学方法

护理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所有的教学安排在计算机房完成,具备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法的条件。以一个案例为一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采用“提出任务”“分析任务”“知识构架”“任务实施”“总结提高”五步法实施教学。例如在讲授演示文稿的制作内容时,教师可以演示操作优秀医院病案,引导学生进入护理工作岗位制作情境,身临其境体验PPT软件在演示文稿制作方面的强大功能。教师负责任务的下达、任务实施指导与考核评价。学生分组细化工作任务,通过小组任务分析讨论、资源搜索整理、计划与实施、结果汇总与互评、教师考核与总评的过程来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全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全程参与,而且个人完成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全组最终实施的效果,队员间的相互监督与团队协作,使课堂的活跃度和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原来教学中一些简单的、学生提问重复度较高的问题现象明显减少,学生间的相互协作也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间的讨论和网络资源搜索操作也锻炼了学生的信息交流,资源获取,资源利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护生间的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2.4 开发MOOC资源,实现泛在学习

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现已成为现代人的必配物,人手一机的普及,已经成为了当代高职学生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这也为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奠定了基础。计算机教师积极开发信息技术课程的MOOC学习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并不局限在课堂,随时随地打开手机,选择自己感兴趣、需要使用的知识点去学习,有效弥补课时不足的弊端。同时,通过交流平台的互动,不仅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得到及时有效联系,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了良好的互动,实现共同进步。

2.5 优化课程教学评价

采用“345模式”的评价模式,“345”是指3个结合、4个评价项目和5性目标。3个结合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技能训练与态度习惯,学生之间他评、自评、互评。4个评价项目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实践、单元实践、综合实训;5性目标包括有效性、可靠性、一致性、公平性和客观性。形成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实践、单元实践,占50%。终结性评价是指最后期末的综合实训,将针对护理工作岗位设计综合案例,占50%。如“制定心肌梗塞患者护理计划”要求先使用WORD进行编辑排版并打印,然后用演示文稿的形式进行汇报,同时考核了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也为将来护士业务工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70-0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等。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课程开设的起点不同,内容重复建设

查看中小学学生的信息技术开设的时间发现:有的学校小学二、三年级开始,有的学校小学四、五年级才开始,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起点上是不同的。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的讲述,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像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内容分别有74%、18%、29%的初中生在小学阶段都学过。看来升入初中后仍要重复学习这些内容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访谈中得知许多被采访者认为重复学习是没有必要的。编写教材时为照顾起点低的,导致不同学段教材内容上的反复,教材建设的不合理。

2.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各中小学都相应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但是由于这门课程在初中开设的时间还很短,使得有些学校的领导以及相应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在意识上不够重视。

2.1教学观念的滞后。从和教师的交谈中就能感觉到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他们始终将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从而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建设。这在问卷统计中也有所体现,只有11%的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信息技术课,并能经常举办有关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竞赛。8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能保证信息技术课按时按量完成,重视程度还是不够。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走访得出,由于初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校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的主科科目上,大多数的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在讲完每节课程内容后都会留出10多分钟让学生做其它课的作业。由此可见,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阻碍了其发展。

2.2机房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有21%的初中学生认为学校机房机器配置太差,有的甚至都开不了机,30%的学生反应电脑上安装的软件基本都过时了,更严重的是有6%的学生选择不怎么上机,机房就是一个摆设这个选项。这就说明学校的硬件设施并不完善。

2.3信息技术教师受到多方面限制。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但是,在很多中小学里,他们的地位和现状却令人担忧,甚至被视为"弱势群体"。在这样的情境下,他们很难在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创新和改善。

2.3.1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低、师资力量薄弱。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总结,有26%的学生认为其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仅仅是一般水平,4%的表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是中途转岗过来的,没有专业知识技能,甚至有22%的学生说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教师都不讲课,只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或上网。

2.3.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单调。通过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讲课方式仍然是传统古板乏味的方式,甚至板着脸,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有14%的学生认为自己都是被动地听课,仅有30%的教师使用"讲练结合"的方法。

2.3.3评价的体系单一不健全。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主要还是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但是从问卷调查中发现,15%的学生反应信息技术课程每学期都不考试,这就造成了不考试的科目难以发展的局面。而在访问中发现,有的学校的即使是考试,其评价方式也只是停留在上机考试或考卷考试。评价的体系单一不健全。

2.4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提不起兴趣。

2.4.1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初中生来自于不同小学,由于在小学的课程中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等等都不相同,这也使得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不同。

2.4.2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提不起兴趣。有4%的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兴趣。这只是以200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似乎数据的比例不高,但是若把受访者的数量扩大,想必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了当下刻不容缓的事。

3.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的具体改进策略

3.1转变教学理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 。哲学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还应当积极回到实践当中,指导实践更好地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同样可运用于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育过程当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教材理论与学生上机实践两大部分构成,那么,作为教师来讲,就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争取做到以教材理论指导学生上机操作,以学生实际的上机演练巩固教材理论的掌握与吸收这一具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3.2实施分层次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计算机教育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此外再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教育程度的不同,这就使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计算机基础,层次差异明显。因此,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讲,我建议各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能采取"分层次"这一优秀的教学方法。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A层次的学生接触电脑的时间较早,因此他们的计算机基础也相对来说比较牢固。针对这部分学生若是单单向他们讲解教材大纲上规定的"word创建""excel表格制作与整理""PPT制作"等基础知识的话,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和进一步的发展欲望,因此,在开展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尝试着指导他们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如计算机程序编码、创建网站等,这类知识点虽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但是却能充分满足这些基础较好学生的发展要求,对于他们日后计算机专业素养的长期发展来说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8篇

与其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和技能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任务具有开放性特点。其他学科的评价可以通过试卷等方法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评定,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除了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兼顾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评价标准,在操作上难度更大。

结合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特点,在评价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理解评价对教学的作用

在教学中,评价可以起到检验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等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在评价的时候,要强调其对教学的激励、诊断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尽可能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找到努力方向。在呈现评价结果时,不要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要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评价来评估自己的教学工作,好的方面要保持,不理想的方面要进行反思,找到改进的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提高评价效果,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

为了提高评价的效果和质量,在评价中要避免单一化,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其他人员。要充分考虑和设计学生的自我评价,并且最终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客观的、主动的自我评价能力。

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中,学生可以通过介绍、评价本人或本组的研究进程、创作思路、作品优缺点等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达到认识上的深化,进而分析、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不仅如此,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学生的互评可以以叙述自己观点、介绍自己的设计(修改、研究)思路为主。既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又要引导学生欣赏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学生通过互评,可以开阔思路,提高鉴别和欣赏的水平,增强自信心,通过他评和评他有力地促进自我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虽然减少了相应的评价工作量,但却达到了更好的评价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观察,对于一项学习研究课题,允许有不同的结论,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分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评价标准,制订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教学方法。

三、评价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高中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考虑到这种差异。同时,高中学生个性特征分化更为明显,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强烈,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

一方面,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和鼓励。

第9篇

—钟义信

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吴正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自从2000年以后,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基本得到普及,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为单独的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了技能化倾向,您如何看待这种倾向?您认为课程的理想内容应是什么?

钟义信:“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技能化倾向”这个提法可能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科学技术教学的现状。我觉得,这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状况,应当加以引导。

中小学信息领域课程的“理想内容”是什么?首先,我认为,中小学只讲“信息技术”不讲“信息科学”,看来不是很合适。信息科学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只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不等于懂得了信息技术本身;更不等于懂得了信息科学技术。如果不讲信息科学,只讲信息技术,确实很容易就会走向单纯的“技能化”。因此,小学的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入门”,中学则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初步”。其次,“信息科学技术入门”和“信息科学技术初步”课程的内容,都应当给学生讲清楚“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小学讲得浅显易懂,中学讲得稍微深入一些;小学可以通过形象亲切的“应用”来引起兴趣,通过“应用”来引出概念和原理,中学则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引出原理和应用。

从小就对信息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然而又是浅显易懂的)概念,这很重要。这是因为,如果从小学一开始就把概念搞偏了,将来纠正起来就会很麻烦。所谓“开始差之毫厘,将来失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至于开始的时候学到的概念比较浅,这没有关系,将来到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就会一步一步深入下去。怕就怕一开始就把概念理解偏了。

当然,“入门”和“初步”课程的具体内容安排是一个很细致也很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不过,我相信,只要发动中小学的相关课程的教师们,同时邀请对此有研究和有兴趣的大学教师、专家学者以及教育主管人员共同研究,这个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同教材内容一样重要的是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总的来说,都应当遵循中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的结构和层次规律,通过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生动形象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进“信息科学技术”的广阔天地。一方面要让学生对信息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科学技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应用无穷,魅力无穷”。

王吉庆:如果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含计算机课程)的发展来说,普及计算机文化和提高应用计算机作为人们必须使用的工具的能力和态度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目标与任务。而进入21世纪以后,应该说,信息素养的形成与不断提升已经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高中课程标准的颁布说明了新阶段的到来。但是应该看到,目前教育界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是不一致的,相当一部分具体工作者是根据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理解课程的目标的,而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课程指导纲要的制定太早又仓促,没有明确信息素养的提升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而教材内容上工具论的痕迹十分明显。因此,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和实施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首先是目标和任务的学习阶段分解。

吴正己:其实资讯科技课程的发展轨迹,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非常相似。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问世不久,软件及操作系统(DOS)的使用接口为文字指令,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大部分都需要用户自己撰写程序或加载软件包,1984年台湾的高中职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课程内容自然是学习程序设计。20世纪90年代窗口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开始发展,台湾的小学、初中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课程内容很自然地是以应用软件操作的技能教学为主,让学生能直接将计算机应用于学习与生活当中;而高中职的课程纲要虽锁定为计算机科学,但在学校中的实际主要却是以应用软件为主,少部分还教授程序设计。

到了21世纪,个人计算机在家庭中已非常普及,应用软件操作接口愈来愈简单,使用计算机所需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多数小学生甚至在入学前即已使用过计算机。很自然,大家认为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简单易学,实在不需要把它视为一门学科来教学生,它应该是作为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工具即可,于是在2000年,新定的台湾初中小课纲中资讯科技课程被删除了,仅将“资讯教育”列为应融入各学习领域实施的重大议题。也就是说,2000年后台湾的小学、初中课纲中已经没有资讯科技课程。虽然正式课程没有了,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学校仍是以自己的弹性课程时间继续教授计算机。高中的资讯科技课程也曾一度被删除,但后来以两个学分必修的方式保留下来。如果资讯科技课程的目的是工具性的,那么,由计算机未普及、缺乏软件时代,发展到计算机普及、软件易学易用时代,资讯科技课程内容由程序设计转变为软件操作技能,无疑是必然的倾向。但是,资讯科技课程如果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则不能仅局限在工具性或技能性的目的,因为软件工具愈来愈容易使用,课程存在之目的也必然受到质疑。我个人认为,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第10篇

本文研究基于两条线实现:一条是网络教育游戏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体验式互动平台建设,此为“明线”;另一条是课程整合中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此为“暗线”。本文研究着眼于“明线”研究。

1基于MMORPG的体验式互动教学模型

根据互动平台建设需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总结设计和构建了网络游戏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型。

2游戏设计

基于MMORPG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构建体验式互动平台,可较好实现“教”与“娱”的平衡。网络游戏作为教学内容载体,既能够提高游戏目标达成度,保持游戏的“可玩性”,又可达到自主知识探究和知识传达的目的。MMORPG是一种多人同时在线扮演角色的网络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根据提示完成任务。作为教育游戏,在场景设计时,选择使用学校真实背景虚化的图片作为游戏与场景背景;设置学校真实存在的班主任、辅导员、宿管员、班长等角色作为游戏NPC;通过模拟学校生活真实场景折射学生真实生活;采用风趣、诙谐和生活化的风格语句实现与NPC的任务交接,使学生有真实代入感,某种程度上可提醒学生体验游戏的根本目的是为完成学习任务,不可本末倒置。游戏任务设计时,为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游戏的娱乐性和可玩性,摆脱对枯燥知识传递中说教的抵触情绪,我们将教学内容与游戏任务进行深度融合,采用常见的游戏任务表现形式,主流RPG游戏的表现手法,通过与NPC的交流,在NPC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使游戏具备良好的教育性与游戏性。

3任务设计案例

在进行游戏的任务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4]:紧扣主题,目标一致;积极鼓励参与;任务要时间简短,简单易行;注重任务的安全健康;注意游戏者的分享与体会等。任务执行的流程如图4所示,通过与NPC的交流实现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设计相关任务。下面以一个Word操作任务案例为例简单阐述任务设计思路:(1)任务名称:班长的烦恼(隐含任务:计算机老师的道具)(2)任务过程:班主任请玩家去帮助班长完成一个任务,班长描述具体任务,如有需要帮助,可以寻求计算机老师的帮助。(3)任务描述:班主任NPC:班长那边好像出了一些问题,可能需要你的帮助,他的位置是**。班长NPC:1)Ohmygod!班级需要完成一个电子月报,愁死我了!Word操作不是很熟,搞不定,大侠是否愿意帮我这个忙呢?当然不会让你白忙活的,任务完成后,你可以找班主任领取任务奖励,他的位置是**;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找计算机老师帮忙的,他是一个活雷锋,他们位置是**!。2)谢谢你愿意帮助我,我这里有电子月报的文字内容、图片及排版要求,最终效果样张也在这,麻烦你了!计算机老师NPC:同学你好,我这里有你正在完成任务的相关教程,你可以根据描述进行学习,然后完成班长的托付;教程学习完了,会有惊喜的哦。(4)任务奖励:100个金币,50经验值,一个开启后续任务的道具;隐含任务奖励:一件装备。任务中主要包含的三个NPC交流,可看作三个子任务,其中班长的任务描述和计算机老师的学习指导是关键子任务。从这个与Word操作整合的游戏任务可以看出,任务设计是信息技术课程与游戏整合成败的关键,它既需呈现课程基本学习内容,又需保持游戏操作与表现的娱乐性和可玩性,从而达到既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布置,满足课堂教学,又可以提供学习指导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要求的目标。

4结束语

本文以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高职实施课程整合的可行性,构建基于MMORPG的游戏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型,进行体验式互动平台设计,以Word操作为例对游戏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开展研究。体验式互动平台是常规教学的补充,可作为丰富教学手段及学生自学和强化的途径,若想在课程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则还需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

作者:顾大明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11篇

一、组织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指导他们从事学习活动,实现互相促进的目的,这种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学形式就是协作学习,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通过组织协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创作图画”的教学中,有一个小组的同学以有关“美丽的家乡”为主题创作图画。他们确定主题后,就进行了分工。由知识比较丰富且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收集方法的同学负责收集资料,由美术细胞浓厚的同学进行美术设计,最后由信息技术技能较高、操作速度快的同学负责操作。由于大家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了效率。最后,在本节课的评价中,这一小组同学的作品获得了全班同学的最高评价。在总结本课时,我请这一小组的同学发表成功感言,他们一起走上前来,告诉大家,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我们的目标是尽自己的努力争取最快完成任务。因为全组的成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我相信,在他们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会有自信、欣赏、愉快、陶醉的情感体验,因为他们成功了。

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对象,是一群从事学习的小学生,小学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应该是处于接受知识的地位,但是如果把学生当成被动的装填知识的“容器”,或者是接受教训的“听话机”,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觉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小学生的特点来讲,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他们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他们的无意注意还是主要倾向,而学好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小学生有意的、稳定的注意。因此,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是学好的关键。

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为主体,因此,变抽象为具体,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充分发挥和利用,是在教学上一定要注意到的。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创设情境――协作操作――会话商讨――意义建构”为主线,贯穿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比较适合的教学模式。有很强的好奇心是小学生面对新生事物时最典型的表现,在开课前要给他们“创设情境”,能够把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没有很强的克制能力是小学生的另一个特点,他们天生好动,无意注意还远远强于有意注意,可以利用小学信息技术课操作性强的特点,在讲授新知识时增加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他们去探索、发现、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各个软件窗口的操作方式。由于知识性、概念性、科学性、严密性、准确性都比较强是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学习中要求规范使用专业名词,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可以通过商讨,让学生描述操作的步骤和出现的现象,形成“协作操作、会话商讨”的教学模块,同时训练学生使用专业化的语言。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适当选取,可根据各地区教学目标的不同和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秦皇岛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程为例,对小学信息技术所选内容进行分析。小学教材共分四册,概括起来为六大模块:一是信息技术初步(包括计算机、键盘、鼠标等的认识和应用);二是操作系统简单介绍(包括 Windows 、汉字输入的基本操作);三是用计算机画画(包括 Windows 中画图工具的制作);四是用计算机作文(包括写字板和 Word 软件的基本操作);五是网络的简单应用(包括 Internet 基本知识和网上浏览);六是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主要是 PowerPoint 的简单运用)。从以上内容来看,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把知识性和技能性紧密结合,整体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还同时容纳了基础文化、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等相关课程的特点,它把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融为一体。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学习计算机高深的知识,而是主要以计算机的应用为主,还要整合其他的学科或活动,有非常强的综合性。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以学生的实践和操作为主,更要大幅度地改革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如、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在教法上,首先要放弃“先讲后练、或只讲不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观摩――操作”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将这三个环节并重,解决理论与观摩、操作相分离的问题,而且通过对这三个环节的顺序和过程的随机调整,来应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实现最有效的教学。

四、鼓励自我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他事务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要用,要学会用,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触信息技术、体验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课程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体会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信息技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2、能够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加工、表达的能力。如因特网的基本操作;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简单绘画;简单的文字处理、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合理规范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能初步运用已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三、课程内容

1、信息与计算机常识

本模块主要由认识计算机的主要设备、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发展,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日常中的应用等内容组成。

2、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本模块主要由启动和关闭计算机、认识与使用鼠标、键盘与键盘的使用,指法和英文打字三部分组成。使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的正确姿势、基本操作步骤、熟悉键盘、逐步形成正确和比较熟练的键盘指法,让学生终生受益。

??3、WINDOWS的初步使用

本模块主要由初识WINDOWS、窗口的基本操作、文件的简单操作三部分内容组成。让学生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作用,学会Windows窗口的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简单操作。

??4、用计算机画画

本模块介绍使用WindowsXP的画图软件进行画图。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画图”程序,学用基本画图工具,画图的技巧与组合处理,创作画画。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并与美术整合,学会使用画图软件对图画进行编辑、组合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运用画图工具画画的技能。

5、用计算机处理文字

本模块主要由使用WPS2003输入中、英文和标点符号,输入文章、编辑文档、制作表格和电脑小板报制作四部分组成。

6、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本模块由认识因特网,上网浏览、收集信息,网上搜索、保存信息,使用电子邮件和使用网络开展主题探索学习五部分内容组成。

*7、多媒体作品(选修)

本模块由认识金山演示、建立演示文档,插入图片、加入背景音乐,动画设置和演示播放四部分内容组成。

四、教学实施建议

1、把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

正确理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基础年级的教学,抓好基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正确区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哪些目标应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则在某一阶段仍至整个小学阶段才能达成。例如,有些操作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在不同的年级分别作出要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2、加强教学的整体规划

要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把握好课程的重点,合理分配课时,结合小学学生的初始能力、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处理好教学内容,使教学有序高效推进,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对课程的内容选择、调整、深化、拓展,重组教学内容,开发、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总体安排

?认识计算机4课时

?WINDOWS的初步12~14课时

?用计算机画画16~18课时

?用计算机处理文字16~18课时

?因特网的简单应用10~20课时

?*多媒体作品5~7课时

3、树立新课程的教材观

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教师要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涵,正确把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方法和措施,结合学校现状合理处理教材。

4、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优化课堂教学

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把握各种课型的特征,合理选择、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莫把“任务驱动”当作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唯一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措施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及时做好点拨、归纳、小结,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水平。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

五、课程评价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现评价的诊断、反馈、调控等功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应在教学设计阶段即对学习评价进行设计,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要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业评价的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业评价应结合学科特点,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又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对学生在一学期中参与学习过程的情况及表现做出评价。内容包括:出勤、课堂纪律、练习完成情况、思维状态,以及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进步幅度、与人合作的意识等情感、态度等因素。评价主体,从只强调教师评价到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利用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等发展群体合作技能,由只注重对个体学习的评价到注重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或协调工作的结果,利用学生自评发展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评价信息的搜集,从一次性的总结性评价转变为使用档案袋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取样。将档案袋作为教师评价的基础,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将档案袋作为与家长、社会及其他相关机构沟通交流并组织多主体评价的基础。

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个学习阶段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检查。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应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三方面去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内容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常识等;基本技能主要考查内容为:中英文输入、窗口操作、文件(夹)管理、文本编辑、简单表格制作、信息的搜索、保存和处理等;综合运用主要考查内容为:让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画图、金山文字或金山演示等软件制作主题作品。在考查命题的内容应结合实际,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生活。考查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

(2)学业成绩的评定

①学业成绩,建议过程性评价成绩占4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60%,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②过程性评价成绩可根据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的成绩综合评定。

③终结性评价分为知识与技能和主题作品制作两部分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可安排在期末堂上一课时内完成,成绩由教师评定。主题作品制作应注意主题开放,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允许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成绩可根据实际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和教师等根据一定的标准及比例共同评定,以体现多元评价主体的发展性评价观点。

(3)注意事项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价信度和效率。如通过电子档案袋保存学生练习,为整个学期的表现性评价提供评价依据。

终结性评价不能只强调机械记忆,应允许学生在开卷、开机的状态下完成。

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分析:从单一归因到多维度归因,从学生多种能力和多个维度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重视学生的潜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和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控,重在实现“以评促学”的目的,而非仅是甄别。

六、努力创设新课程实验的保障条件

1.建立课程资源的汇总、筛选、开发与使用指导,形成资源共享机制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时要注意下列事项:

(1)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要引导教师主动积极用好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资源。

(2)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教师要注意做好教学资源的开发、积累工作,把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辅助教学软件、网上教学资源、学生作品等进行积累、整理、保存、交流、共享,逐步建立起学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资源库。以会员制方式,组织教师把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成果、课件、教学资源包、测试题、试卷、学校本课程资源等,可放在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网上供教师们下载、参考使用,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3)根据教学需要,对已有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对已有课程资源,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二次开发,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使之有利于解决重点难点,有利于拓展。

2.加强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制度、教学设施配备、实验与活动的组织。

信息技术教学要纳入学科教学的。教学督导要检查学校执行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的情况,各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与教学管理的情况。学校计算机教室的软、硬件条件是否达到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要把以上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估范围。市、区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要建立检查信息技术教学设施配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机实习和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开展的机制,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研究解决。

评价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要努力建立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评价的改革保证课程改革在信息技术学科顺利落实。

我市小学信息技术学业质量监测实行市、区(县级市)、校的三级管理。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目的的表现性评价,主要由学校负责实施,区负责指导和抽查。以检测目标达成度为目的的水平性评价,由学校、区共同负责实施,其中学期、学年等考查由区提供考查指导意见和样题,由学校命题并组织考核实施;学科竞赛,一般由市负责命题并组织市一级竞赛实施,区负责区一级的竞赛。

建立全市性小学信息技术学业成绩上报和专项测试制度,是质量监控的重要管理措施。它通过对我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检测,及时反映教学中存在问题,以便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

①学生学期考查成绩

小学阶段的毕业水平考查,由市、区指导,学校命题,学校自行实施考核。各校测试后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指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经区汇总后将全区的情况上报给市教研室信息技术科。其他学期的学业考查命题和成绩分析工作由各学校自行安排,考试结果向区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各校成绩统计结果不对外公布,不进行排队。

???②专项抽测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是全面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考查内容为:中英文输入、窗口操作、文件(夹)管理、文本编辑、表格运用、信息的搜索、保存和处理等。全市性的专项抽测,一般一个区只选择一个项目由部分学校的一个年级部分或全部学生参加抽测。

抽测工作由市、区负责命题,学校实施。抽测的年级和具体内容在学期初公布,抽测的学校在测试前一个月前公布。

3.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条件,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⑴形成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继续教育系统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组织参加新课程实验的老师进行岗前培训,以专家讲座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通识培训、新教材培训,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掌握新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式等。

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如通过讲座、课例研讨、现场展示、专题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

培训内容应全方位,包括现代教学理论学习、教材教法培训或专题技术培训、教学技能、教育科研培训等。

???培训对象应分层次,骨干教师以教育科研、教学专题研究为主,新教师以对新教材、课程学习研究和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设计能力为主。

⑵构建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有机互补的教研体系

要构建市、区、学校的三级教研网络。

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负责市一级的教学专题研究工作和教研活动的组织,对各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研工作宏观指导,促进区际的教学、教研交流。

各区教研室、教研会要做好区教研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负责具体指导区所属学校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研工作和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指导以学片或学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等教研活动。组织区一级的专题教学科研工作。

学片与校本教研。因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较少,制约了校本教研的开展。在学校除了以本学科教师的集体备课外,还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吸取可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利元素。学片教研由学片负责人组织,以课例研讨、集体备课和片内教学经验交流为主,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片的老师开展教育科研专题活动。

总的来说,以区、学片教研为主,以中心组为核心展开,教研工作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使教研工作植根并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⑶通过开展教育科研引领新课程实施

1)重视教育科研培训,增强基层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普及教育科研的知识与方法,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能力。

2)教育科研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达到科研促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