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成公主进藏的资料

文成公主进藏的资料

时间:2023-05-30 09:3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成公主进藏的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成公主进藏的资料

第1篇

公元629年,藏王松赞干布统一了各地各自为政的分裂局面,逐渐建立起了强大的吐蕃帝国,为了顺应时展的需要,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随着两位公主的入藏,佛教文化也随之分别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以及中原汉地传播到了雪域吐蕃,由此,对藏族历史文化产生了及其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藏史记载,藏王松赞干布为了迎接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的到来,曾专门派遣了乐舞队。这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吐蕃时期有关乐舞表演的最早记载。《王臣记》曾描述文成公主到拉萨时:“公主身着绫罗锦缎衣服,佩戴奇珍异宝的装饰品,25位美丽之宫女弹奏琵琶、吹奏乐器,吐蕃各位大臣相伦致力迎接。”又如,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庆祝颁发吐蕃第一部法律《十菩法》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在庆典仪式上表演了由16个藏族少女组合成的歌舞演出。藏文史料《王臣记》形容说:

戴上面具装扮成狮牛虎豹,

打鼓奏乐的,跳舞献技的,

都在御前尽力显弄技艺。

还演奏天界的大鼓和琵琶,

各种曲子在半空中缭绕。

焚起沉香旃檀各种香料,

芬芳馥郁,随着风儿飘荡。

伞盖法幢的璎珞轻轻摆动,

各色旗帜林立,布满空中。

美丽可爱的十六姑娘,

佩戴各装饰举起鲜花,

唱歌跳舞使人心弛神逸。

以上所说的由16个姑娘表演的歌舞,就是吐蕃时期著名的宫廷舞蹈“谐钦”。据说,这种舞蹈是吐蕃时期宫廷内举行国家庆典时经常表演的16人舞蹈。吐蕃王朝灭亡后,这种宫廷舞蹈流散到了王室宫廷之外,开始与民间舞蹈结合,由此形成了藏族独特的大型舞蹈形式“谐钦”。例如,流传在今天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境内的“吉鲁谐钦”开场歌,便可印证吐蕃时期的“谐钦”歌舞:藏族原始苯教认为,世界是由上界、中界和下界三部分组成的,因此,表演“谐钦”时便要分别邀请三界的仙女一起进行歌曲表演,诸如唱词说:

“谐本我去了,谐本我去了,如果打开了歌的大门,天神的公主请五位,增神的公主请五位,鲁神的公主请五位,三五一共一五位,加上谐本我十六人。”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谐钦”是吐蕃王朝时期重要的宫廷舞蹈之一。但从以上的材料分析,吐蕃时期的宫廷舞蹈,同时也包括了面具舞蹈,以及模拟狮子、老虎、豹子、牦牛等的拟兽舞蹈。

从藏文史料来看,尼泊尔公主赤尊和唐朝文成公主的进藏,不但为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藏族乐舞文化的发展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从史料看。两位公主进藏时都带有各自的乐器和乐舞。大昭寺内欢迎文戒公主进藏的壁画也生动真实地记录了吐蕃人载歌载舞的喜悦场景。从大昭寺壁画记录来看,当时常见的舞蹈有牦牛舞、狮子舞、鼓舞、谐钦、以及摔跤等杂耍性质的逗乐表演。鼓舞的表演多为男性,而“谐钦”则为女性表演。谐钦的表演者着仙女式的长裙,天衣飘带,璎珞臂钗,舞蹈神态,优雅妩媚,似天女下凡,踏乐而舞。在大昭寺这幅著名的《文成公主进藏壁画》中,也生动反映出当时吐蕃流行的各种乐器,诸如,琵琶、笛子、唢呐、哔旺、扎年、长鼓,以及藏族传统的高低达玛皮鼓等多种乐器。

吐蕃时期的历史文献《巴协》,以及后来的《柱间史》、《王统世系明鉴》、《汉藏史集》等藏文文献中都记录了吐蕃时期修建大昭寺、小昭寺、昌珠寺、桑耶寺等著名寺院落成开光庆典中的乐舞表演,为我们了解吐蕃时期的宫廷乐舞和民间乐舞提供了难得的文字资料

《王统世系明鉴》曾形容大小昭寺落成庆典时的乐舞表演,各位菩萨赞颂吉祥,大梵天及帝释天等天神降下大花雨,各个仙童天女拿着宝盖、宝幢、经幡、璎珞、念珠等,击鼓敲锣,摇铃、吹笛,奏起天神音乐,并焚烧天香,如马拉亚山的微风徐徐吹来,香遍十方,仙童天女等起舞称赞。

吐蕃时期的宫廷舞蹈,自松赞千布开始,至公元8世纪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吐蕃王朝与周边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西域、中亚大食等国的经济文化交往,吐善文明逐渐走向了辉煌的顶峰。伴随着军事的进攻,贸易的往来,文化的交往,这一时期的吐蕃文化融合南亚次大陆文化,西域中亚文化,以及中原汉文化,形成了藏族历史上灿烂的吐蕃文明。

与此同时。吐蕃时期的宫廷舞蹈无论在规模上,表演上,还是舞蹈的种类上都比此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是金成公主的入藏,印度佛教大师莲花生等的入藏等都分别对后期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公元779年,在藏王赤松德赞的大力扶持下,在莲花生大师、寂护等印度、汉地高僧大德们的积极努力下,在山南雅鲁藏布江边修建了藏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

为庆祝桑耶寺的落成和佛像开光,吐蕃王室举办了大型的系列庆祝活动,有史料记载庆典活动持续了一年之久。庆典期间,进行了庞大的宫廷歌舞表演,此时,吐蕃王朝已出现了多种乐舞表演形式,甚至是百艺表演。吐蕃与大唐连年的征战。使得两国百姓遭受极大的战乱之苦,公元822年,唐蕃两国再次结盟重归于好。为了此次拉萨会盟,在吐蕃国王宴请大唐特使的宴会上,吐蕃艺人表演了宫廷乐舞。大唐首席代表大理卿刘元鼎在其行纪中记录说:

“饭举酒行,与华制略同,乐奏秦王破阵曲、奏凉州、胡渭、录要、杂曲、百使皆中国人。”

可见,此时的吐蕃帝国不但吸收了中原的乐舞文化,同时也吸收了西域龟兹、河西等地的乐舞文化,使甚乐舞文化有了重大的发展并由此形成了吐蕃时期的舞蹈风格特征。

总体看,赤松德赞时期的宫廷舞蹈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有披着兽皮进行狂舞的传统拟兽舞蹈,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宫廷大型舞蹈谐钦;还有古朴原始的白面具舞蹈,以及有说有唱,有舞的诙谐幽默情趣的曲艺表演。(见图大昭寺壁画、桑耶寺壁画乐舞)

《王统世系明鉴》记载:在这吉祥桑耶寺,举行开光庆典时,在那圆湖中心处,长出美丽莲花树。

国王坐在金座上,五位美丽的王妃,盛装打扮伴君王,卫藏各帮之民众,欢乐舞蹈幸福歌,逐日演唱无间断。黑头庶民满天地,铙钹古乐如雷震,骏马亦无奔驶处。衣着美丽手击鼓,童男少女歌且舞,又扮牛虎狮形,头戴面具舞吉祥,丝竹鼓乐献王前。如此君臣皆欢喜。(《王统世系明鉴》萨迦索南坚赞著,陈庆英、仁庆扎西译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3页。)

第2篇

一、唐卡艺术的起源

关于唐卡的起源,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意大利藏学家图齐教授提出的,认为西藏唐卡起源于印度。其原形在印度叫做pata,是一种画在棉布面上的宗教画。这种绘画常常用在宗教仪式中,并且信教者也可以通过绘制它作为善业功德的积累。这种布画作为可以移动的神像被信徒供养着,因为当时佛教传入西藏后,并没有固定的寺院用以崇拜,所以这种可以移动的神像就产生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西方艺术史界普遍认为的唐卡起源于尼泊尔的纽瓦尔绘画,这种绘画的梵语也叫pata。绘制pata时总是使用棉布,而且用做绘画的棉布是根据画面尺寸为每幅画特别织造的。所有的纽瓦尔布画都是用树胶水彩画法完成的。直到18世纪后半叶纽瓦尔绘画才开始使用纸做依托材料。但是以上两种说法都只能代表他们各自的见解,而实际上唐卡真正的渊源由于时间的久远和历史上西藏地区的灭佛运动,致使可以考证的文物几乎不存在了。所以要确证西藏唐卡是起源于印度的或是起源于尼泊尔还是起源于其他地方,是非常困难了。据五世达赖所著的《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记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幅白拉姆象,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塑白拉姆像时,将其作为圣物装藏在白拉姆像腹内。从这个史实可以看出,唐卡在公元7世纪时期就已随着西藏佛教的兴起而出现。

一、唐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艺术特色

(一)吐蕃时期

公元七世纪由于藏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与尼泊尔赤尊公主成婚,大量的佛像、佛经也随着两位公主一起进入西藏。据记载,大昭寺和桑耶寺就是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而建造的。其中的壁画、雕刻就是由尼泊尔和汉地画工合作完成,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该寺中心佛殿门楣的木雕就具有典型的尼泊尔风格,二楼回廊的法王自修室壁画,也被许多专家认定是吐蕃时期具有尼泊尔风格的壁画。[1]尽管这些雕刻和壁画与画在布上的唐卡在材质上有所不同,但也可据此了解到当时的唐卡绘画风格了。吐蕃时期的唐卡存世者极少,国内可见的唯有西藏萨迦寺保存的“桑结东厦”(SaGsrgyasltuGbCugs)唐卡,上面绘画有35尊佛像,其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与敦煌石窟中同时期的壁画极为相似。但要想全面的了解这一时期唐卡艺术风格,单凭一幅作品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我们只能依靠同时期的敦煌艺术来找寻其传承关系和踪迹。敦煌地处西陲,南与藏区毗邻,唐代中期曾被吐蕃占领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而且一度成为佛教中心。一些学者认为,榆林窟第25窟正壁《菩萨曼陀罗》为我们认识吐蕃王朝时期的唐卡艺术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从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带走的大量绘制于8-11世纪的帛画中发现有数十幅属于吐蕃时期绘画风格的作品,其中如大英博物馆所藏《观音曼陀罗》、《如意轮观音》、《虚空藏菩萨》、《观音菩萨》等,这些作品应该属于吐蕃时期的壁画粉本。而收藏于法国罗浮宫的一幅绘于8世纪中叶的《莲花部八尊曼陀罗》帛画,从其对称式的构图、本尊的排列、人物的服饰、造型、法器的描绘等都与唐卡的画法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斯坦因对这批具有克什米尔、印度风格的帛画仔细研究后认为:“能清晰地看出不同风格对敦煌佛教绘画的不同影响……很可能这一画风是从南面经西藏直接传入敦煌的”。同样,敦煌艺术也影响着西藏佛教艺术,吐蕃时期的唐卡和敦煌所藏粉本都会随着佛教和文化交流而被带到对方地域,这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交流在石窟艺术和帛画,以及之后的西藏佛寺壁画中都能明显反映出来。

(二)宋元时期

公元836年朗达玛执政之后,反佛势力抬头,佛教在吐蕃全境受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次灭佛运动使佛教在西藏销声匿迹达百年之久,直至公元10世纪东印度高僧阿底峡于1042年到阿里托林寺弘法传教。具记载曾有32位克什米尔艺术家随从大师来到阿里。无疑,这些艺术家对藏西的佛教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从传世唐卡来看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数属于印度波罗-斯那风格,主尊占据画面中央很大位置,多呈正面,面相卵形或上宽下圆,鼻子修长,眼帘下垂,双眉修长而中间紧连,嘴角上翘;围绕主尊四周对称罗列的其他尊像占据面积很小,棋格式排列齐整,不留空白;主尊两侧往往侍立着较小的菩萨,呈“s”形,稍半侧身姿,半裸,身挂璎珞,穿短小裙裤,露出优美的姿体。忿怒相护法神身材短粗,面相虽凶恶,但绘制效果如同戴了一幅假面具,髭发很短,更像一顶装饰的冠。绘制技巧很娴熟,整体效果细腻而不繁琐,虽有线条勾勒,但线条并没有特别的突出,更多的是以不同色调分清它的层次轮廓,绘制手法质朴、单纯。设色种类较少,多以暖色的红、黄为主调,蓝、绿色配合点缀,画面协调、沉稳、厚重,而且金色的应用极少。13世纪到15世纪萨迦派掌握西藏政教大权后,西藏的唐卡绘画在原有尼泊尔风格的基础上已趋于成熟,先后形成了夏鲁、江孜、古格等样式并随着藏传佛教向东发展,对西夏、蒙古甚至中原的佛教艺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

15世纪初格鲁派兴起后,开始以拉萨为中心向周边及蒙古等地积极发展,壁画、唐卡的需求也相应大量增长。到17世纪,五世达赖执掌了“甘丹颇章”政教大权后,佛教艺术达到了鼎盛。有的大寺院里,唐卡的数量可以达到成千上万幅。布达拉宫、德格八邦寺等,均藏有较珍贵的各类唐卡万余幅;大昭寺、扎什伦布寺、更庆寺等寺庙也藏有上千幅之多。这一时期不但有大量的民间画工参与绘制寺庙壁画、唐卡,而且很多僧人甚至高僧都参与绘制,以显示自己为精通“五明”者。在东部的康巴、中部的安多和西部的卫藏三大绘画区域及勉唐、钦则、噶玛嘎赤等代表性艺术流派先后形成。这些流派在原有的印度波罗风格基础上,主动向汉地明清时期的民间艺术以及重彩花鸟、青绿山水的成就学习,吸收了汉地绘画作品中的审美追求,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各具特色,促进了唐卡艺术的蓬勃发展。唐卡艺术开始由原先印度、尼泊尔样式的古朴、庄重、色彩单纯、构图简练逐步向画面华丽、设色艳丽、对比强烈、构图复杂转变。

三、唐卡的绘制及意义

藏族是全民族信教的民族,为绘制一幅唐卡情愿倾其所有。因此,唐卡的绘制过程也就十分严肃和讲究。一幅唐卡绘制前,首先要请活佛占卦,并根据生辰八字算出应供奉的佛、菩萨名号。画师必须严格按照度量的要求严格规范准确进行绘制。除要求技艺娴熟外,还要求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如颂经,献供品,布施等。画师在绘制唐卡期间严禁烟、酒、肉、葱、蒜和女色,并要沐浴洁身。因为唐卡是信徒崇拜的圣物,绘制完成后需请高僧“装藏”即在佛像的额、喉、胸的背面写上“??”、“啊”、“?恕钡牟匚幕蜩笪拿髦洌?再用彩缎装裱,最后颂经开光,使本尊或佛、菩萨附于上面而产生“加持力”,至此,一幅唐卡才算完成。[2]另外,唐卡绘制用材也十分考究,所用的颜料均为矿物、植物颜料和纯金纯银加工制成。矿物颜料有金、银、玛瑙、珊瑚、朱砂、珍珠等,植物颜料有藏红花、茜草、大黄等。所有颜料都要经过多次研磨、调胶并加入适量牛胆汁以防腐。有些画师还擅长用纯金颜料勾画,线条异常流畅美妙,并能使金色显出多层的素描效果和色度不同的冷暖关系,使画面金碧辉煌。

总体而言,一幅唐卡的制作过程、形式构成、表现内容、色彩装饰理念、审美内涵,都恰到好处的构建为一座宗教意义上的庄重神圣、轻便活动的崇拜载体,是可流动的、具有与寺院建筑同等意义和精神寄托的对境。它不但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法器,而且能将佛教经典中奥妙难解的哲理、教义、教轨,形象化、符号化、通俗化和世俗化。使信徒和非信徒都能够通过直观的视觉艺术形象接受和理解教义,以实现更完美,更直观,也更为广泛的弘法效果。

四、唐卡的主要内容及文化传播功能

诸佛菩萨、教派祖师高僧、观音度母、密宗本尊,明王护法,佛传及佛本生故事及坛城图等在唐卡中最常见。通常佛有“寂静相”和“忿怒相”两种变化。“寂静相”表现慈祥平静,姿态端庄,面如满月,眉清目秀,身材匀称,端坐莲花台上。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忿怒相”是表现佛在降伏恶魔时呈现出三头六臂、青面獠牙、怒目贲张、血盆大口的恐怖形象。如大黑天、金刚手、大威德金刚,降阎魔尊等。藏传佛教密宗神佛极多,据不完全统计,仅绘进唐卡中的各种密宗神佛就有六百多位。最常见的有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时轮金刚、大轮金刚、喜金刚等。[3]另外各寺庙都绘有本寺庙的密宗护法神唐卡,如萨迦寺的桑杰多吉唐卡,桑耶寺的普巴金刚唐卡,扎什伦布寺的团吉科洛唐卡等。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各种坛城唐卡。坛城是指诸佛的宫殿。由外到内以图形或几何体形层层相套构成。正中间为主尊或佛,外面图形以水及火焰图案装饰。其绘制难度很大,只有具备高超技艺和丰富宗教知识的画师才能完成。

第3篇

人们常讲:“正确的道路要勇往直前。”此话说惯了,似乎没什么不妥,但细想,此言差矣。若仅仅作为口号提提也就罢了,但作为指导具体行为的思想,轻者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重者,“出师未捷身先死”就不仅仅是“长使英雄泪满襟”所能寄托的了。

“正确的道路”未必就是一马平川的笔直的柏油马路,“勇往直前”也就尚未能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可事实上“正确的道路”上也有坎坷、泥泞、沼泽,“勇往”可行,“直前”不可取。正确的方法,则是能踏平的踏平,能征服的征服,不能踏平和征服的,还可以绕行,甚至原地休整,像动植物冬季休眠一样,“待到山花烂漫时”,再一跃而起,或一飞冲天。

“正确的道路”一般是指实现正确目的的正确的方式方法,为了实现正确的目的,径直走无疑是正确的,有时候后退走一步,往前走两步也是正确的,比如八路军当年的战略性转移。转移不是目的,是方法,是进攻,是消灭。为此,主席在他的《》中说:“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怎样实现目的?列宁曾有过这么一个著名的论断,那就是:“对于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是的最本质的东西,的话就是灵魂。”一个政党是如此,一个国家是如此,具体到每个人的人生也是如此。坚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之后,在正确的道路上,未必就非得一味地“勇往直前”,绕弯甚至等待更显英雄本色,大智大慧。

出生在兰州市一个工人家庭的刘慧彬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电视台记者。按人们的常规思维来说,当上一名记者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可他并不这么认为,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2006年5月,他突然提出辞职,要去藏区养猪,“无冕之王”记者不当,当猪倌,不仅家人、亲戚一片反对之声,原工作单位里的同事也非常不解,问他:“你是不是脑袋瓜子有病?”实际上,刘慧彬心里的“小九九”打得比谁都清楚,只不过是人们不了解罢了。退一步说,别人即便了解,也未必能用常规的尺度具体考量他的心理状态。这巨大的认知落差,无非就是放弃如此体面的工作跑到藏区去干那不靠谱的养殖活儿。后来妻子伤心至极,一气之下和他离了婚;父母也因刘慧彬“不争气”,弄得他们在街坊四邻面前没颜面,只好深居简出,好像过去“下第无颜回故里”的考生。

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业能让刘慧彬如此“走火入魔”呢?原来,他在电视台当记者时经常到大山深处的边远牧区采访,发现那里的很多土特产都是好东西,比如牦牛肉、野蘑菇、奶疙瘩等,但缺少知名度一直卖不出去,或卖不上应有的价钱。那时,他就有了到这里来创业带动当地牧民兄弟发家致富的念头。有一次,刘慧彬拜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户藏民,热情的主人特意宰了“小野猪”款待他,他和司机都十分惊讶,因为在牧区经常吃的是牛羊肉。他们看到在火炉上烤的冒油的“野猪肉”,焦嫩的颜色,扑鼻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主人用篮子一端上来,刘慧彬就忍不住夹起来咬了一口,只觉得这猪肉味道鲜美无比,越嚼越香,回味无穷,内地的家猪肉是无法跟它相比的,差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两个档次的问题。“奇怪,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野猪,竟然有如此绝妙的香味?城里任何一家五星饭馆也做不出这样的味道。”刘慧彬嘴里禁不住嘀咕着。主人听了这话,非常高兴地说:“这不是野猪肉而是藏豚肉,全世界只有在青藏高原上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有这种猪。”刘慧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款待他们的主人说的一点没错。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冷达到零下20℃,到处都是原始的无污染的雪山、草原。这种猪因为长年在野外拱食地底下的蕨麻(就是人们俗称的“人参果”),以及贝母、冬虫夏草、秦■等当地盛产的野生名贵中草药而得名,当地藏民几百年来都管它叫做“人参猪”。不管叫“人参猪”也好,“藏豚”也罢,它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野猪,是甘南独有的东西。

据史书记载,这种猪完全野生野长在甘南草原和河谷地带,藏民也不会用猪圈来圈养它,它的奔跑速度比狗还快,一人高的土墙一跃而过;它生性凶猛,敢于和狼对峙,三头蕨麻猪就完全可以与草原狼和雪豹一决高下。在食用上,蕨麻猪在吐蕃王朝时就是藏族蕃王及土司等王室贵族享用的贡品。想当初,吐蕃王松赞干布向唐朝请婚时的贡品中就有蕨麻猪。唐太宗许嫁文成公主,然而公主进藏后对高原上的粗糙食物很是不习惯,唯对“火烧蕨麻猪”情有独钟。这种珍品,只是在高原上自生自长,根本没有人专门管理、饲养,最终导致种群数量越来越少。近年来,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2006年藏豚被设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保护品种”。了解到这些,刘慧彬再也坐不住了,他要跃起来抓住这次难得的商机,所以才不顾一切地决定辞职到甘南高原创业!

到甘南高原创业养“藏豚”,摸爬滚打是免不了的。创业的各种艰辛让刘慧彬逐渐成长。如今,刘慧彬不仅拥有财富,还被媒体称为“藏豚大王”。问及他的成功经验时,这个不畏困难的男人开口就说: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当记者可以推后一步,但养藏豚却不能退缩。

确实如此,“人生大目标”人人都有,实现自己的大目标,走直线固然可靠,但一般来讲,能够让你在一条直线上走向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再说,就算是在一条直线上获得了成功,对自己的人生阅历有什么好处?没有这个阅历,你获得的成功能保持住吗?常言道:“不经风雨,哪能知道风和日丽的可贵;不是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在艰难困苦这个创业的过程中走过来的人,他们才有恒心,才能将成功保持下去。再者,刘慧彬假如不辞职,干好了到达社长、总编的位置,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可距离自己的人生大目标,却越来越远了。

记住吧朋友,正确的道路未必就要勇往直前,绕个道走下去或许也是个大智慧、大境界,甚至比原来的直到更便捷。

第4篇

很多风光摄影师都希望能一睹亚当斯镜头下美国西部风光的真实面貌。王建军就这样做了。他在拍摄中国西部20多年后,近两年又开始了美国西部风光摄影的探索,并以此来印证中美摄影技术及文化理念上的差异。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与美国两百年建国史的不同国度、不同民族背景下,中国西部与美国西部在王建军作品中呈现出大不相同的面貌与风情。王建军镜头下的美国西部,处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细辨他的中国西部作品,则更多地反映着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文的感知,这也透露出他对中国西部这片热血大地的深深眷恋之情。这,便是不同环境、历史背景下关于认知的差别。而正是这种碰撞与交流,使王建军深受启发,并拓展了他的摄影理念。

名家传道

传道、授业、解惑,《数码摄影》编辑通过对各摄影领域的名家实拍跟踪采访,请他们深入解读各自最为人称道的拍摄主题,来挖掘那些经典的光影记忆,并以此展开给读者讲授各自的摄影美学理论、拍摄的构思技巧,以及解答读者关于摄影方面的思想困惑。

王建军

男,1954年出生,祖籍山东。1970年参军,1995年转业开始正式职业摄影师的生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专心致力于中国西部风光,人文地理以及历史题材的拍摄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

近年来,被瑞典哈苏,日本佳能、美国柯达、日本富士等公司聘为专业形象大使,在国内外进行讲学和拍摄;多次担任全国及省,市等影赛,影展的评委工作;出版有《中国西部风光》、《康定》,《柬埔寨》、《粤赣神韵》、《中国风光》、《永恒的记忆》等画册。

欣赏王建军的西部风光作品,总会令你心生感悟――感悟到狂野西部人与自然那种和谐微妙的关系,感悟到东方天人台一以及西方崇尚自然的不同精神与信仰。

讲经传道

王建军自部队转业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后,便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中国西部主题的拍摄,他因而成名,并获奖无数。很多人都不得想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职业摄影师之路,并大获成功的,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是什么理由支撑着他一直在拍摄那些“永远不变的山”?

现实基础上的浪漫主义旋律

从事摄影的初期,王建军也喜欢参加各类摄影比赛,并获得了众多令人眩晕的奖项,然而他却清醒地意识到,打比赛只能是阶段性的,作为职业摄影师要有自己的拍摄理念和事业规划。于是他又沉寂下来,梳理思路,沉淀思想,开阔眼界,来潜心创作,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风格。

在数码时代摄影开始逐渐步入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摄影师的个性风格就越发显得重要了。然而,要形成个性与风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王建军20年锲而不舍,不断地探索、寻找新的意境和不同表现方式,并努力地跨越一条条意识的鸿沟,按他的说法这是自然,必然,自然’这一认知路上的一次又跨跃和转折。这也暗合了风光摄影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似山,看水不似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思想在不断变化,风格也就在不断变化。没有变化你就没有进步。

王建军称自己是“写正楷字”的摄影师,他总是愿意通过创作把大自然最纯美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在风光摄影中,他更喜欢写实,他认为自己的作品风格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浪漫主义,而这种浪漫主义表现,是力图揭示隐藏在壮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下的内在伟力。此时的作品已经脱离了技术表现的层面,他把西部的人文景观与当地人们所赋予其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结合起来,来阐释东方文化“天人合一”这一理念的完美境界。

拿影友的话来说王建军的作品很大气这与他在军营里成长并练就的豪放个性有关,正所谓“图”如其人。

当然,这种大气也与他的西部拍摄题材有关,王建军的西部风光作品,是中国西部人文和风光的典型特点于感受中的种展露。他将感受融于作品中,会让轻松观赏的你不经意间有所顿悟。这正应了王建军所说的话:拍摄西部风光要耐得住寂寞学会品味孤独,而这次川西高原随行采访我是深有体会。

王建军在部队期间,曾在音乐学院系统学习过音乐基础理论和长笛演奏,他对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造诣,因而在他的摄影作品中你总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这是他作品风格的一大特点。

运气、才气、大气,你也能做到

王建军经常被邀为各种摄影赛事的评委,他因此练就出一副“挑剔”的眼光,并发现了很多摄影爱好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思想困惑。他因此把风光摄影创作归结为“三气”:是运气,二是才气,三是大气。很多人都认为风光创作靠天吃饭,运气起决定性的作用。王建军自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运气只能是你将某种感受发挥到最佳的最好时机,而作为一位有能力的摄影师,要有不同环境下拍好同一题材的能力。而且,运气不是坐等来的,要不断地寻找。

所谓才气,就是摄影师必须具备干练的提炼能力和独特的感受力,以及把这种独特感受表达出来的能力,使得自己的文化修养,艺术水准,生活积淀以及个性特征得以综合体现。

有才气,抓住了运气,才能够使作品彰显大气,所以,大气是一种“广博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境界。作为一名成熟的摄影师,除了要理清三者的关系,还要善于把握好以下几点

善于发现 摄影师要善于发现,发现别人忽略了的景象,那里面可能就藏着精彩。

学会提炼 摄影人常说“摄影是减法”,就是要在构图中努力简化诸多的元素,使画面尽量地简洁,一目了然。

执着等待 在当今,要“重复”一张好看的照片很容易,只要有器材,有车辆,有足够的银子和消磨时间的心态就可以。但一张可重复的照片不是最好的照片,摄影师要勇于作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拍摄。大自然是永恒的,而创意是无止境的,“执着”和“等待”也是为了不重复别人。

赋予想象 一是摄影师拍摄过程中要发挥想象力;二是作品表达要留有余地,要说七分,留三分。王建军不愿拽着读者的思路跑,而是愿意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职业摄影师的商业经

作为职业摄影师的王建军,经常会回想起把摄影作为业余爱好的那段时光,当时最关注的是构图是否完美,色彩是否艳丽等对摄影美学的把握,那时摄影是一种享受。

成为职业摄影师,首先要对面的是生存,其次才是创作。职业摄影师所接的拍摄任务很多时候并非是自己所喜欢的,但仍要很认真地去做,因为这关系到一位摄影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一次不认真,便可能会因此丢掉一联串客户。所以,王建军说,当真把爱好与职业结合起来时,你可能就会发现那时的摄影就没那么好玩了。

王建军对“职业”两字的理解,就是尽“职”敬“业”。他成为职业摄影师后与佳能

公司,尼康公司及哈苏公司等都有了愉快地合作,出任形象大使,进行产品试用,并经常参与一些国内外的器材,技术讲座交流。王建军作为商业摄影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就在我们一起去川西高原的途中,还有摄影器材品牌厂商代表打电话与他洽谈合作事宜。

王建军始终没有停止摄影人创作基本功的修炼,摄影同行谈论他时说道:最可怕的就是他还在不间断地创作。

王建军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他肯向摄影爱好者甚至向不懂摄影的人“取经”,他说从中受益非浅。一次在瑞典的讲座中,来的大多都是瑞典的普通市民,通过交流,王建军才了解到他们都是抱着“来看中国的”的目的来的。这让王建军感触很深,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拍摄理念,并开始了改变――让自己的作品包含更多的信息量。

在国外讲座,创作期间,王建军也与很多国外当代的知名摄影师有了深入交流与沟通,而且国外职业摄影师的敬业精神让他感触很深,这个阶段王建军学会了怎样用个职业摄影师的视角来正确看待影像――作为职业摄影师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服务社会的需要以及民众的心理需求。于是,他开始频繁与媒体合作,特别是人文,地理类杂志合作,发表自己的作品。王建军的作品也开始被更多人所认知,而其气势恢弘的作品被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选用,便是很好的印证。

王建军到美国时了解到很多美国风光摄影师也有很大的生存压力,因为作为职业摄影师拍摄要讲品质,并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持。很多美国风光摄影师都选择在国家公园门口开画廊,向公园出售图片。

多年来,王建军通过接拍广告,画册,创办摄影旅行社来养活自己,他并没有放弃个人艺术上的追求,当走过了原始积累期后,他便放弃了摄影旅行的经营业务,因为他不愿意把与影友间的关系做得太商业。

王建军既不想做得太商业化,又让自己能适应市场规律,这条路王建军一直在探索。

答疑解惑

《数码摄影》:如何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风光摄影师?

王建军:如果你要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风光摄影师,首先是要热爱大自然,二是要了解大自然,三要祟尚大自然,四是对大自然要有独特的感悟能力。

《数码摄影》:中国西部最出片的景点有哪些?在西部拍摄有什么技巧?

王建军:我觉得每个地方都能拍出非常精彩的作品,当然这种精彩是相对的,这需要摄影师具有发现的能力。

在拍摄西部风光的时候,要注意满足拍摄的几个要素,所以要带上高品质相机,三脚架、快门线、滤色镜等附件,并能熟练地掌握,利用它们。

《数码摄影》:在中国西部拍摄创作,应注意哪些事项?

王建军:行走在世界屋脊,穿越在吉藏高原,时常会有很多优美的风景出现在你面前,当然这里也是最难走的线路之一,在这里创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行车安全。

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

要做功课,多看一些有关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背景资料,有备而去,才能丰收而归。

度过高山反应。高山反应不是病,少则一天,多则三天就适应了。有反应,没反应,心理准备最重要。

治感冒,腹泄,高原反应的药应带齐备。

备用器材:三脚架,电池、车载充电器。

要带防晒霜唇膏。

《数码摄影》:中美国西部有什么异同?

王建军:二者都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塞外雄风,大漠落日、冷峻雪峰、苍莽戈壁,沉寂荒野,长河横流,并于自然风光中处处呈现着一种天人台一的境界,这可能是大家对中国西部的最深感受。而美国西部风光则可概括为红妆素裹,鬼斧神工,自然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数码摄影》:作为职业摄影师,这几年是哪些方面让您受益最大,并使您的摄影风格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的?

王建军:不断学习,交流总结,接受批评,完善自我的艺术修养,而当评委和做讲座,让我听到看到了更多的来自不同层面的作品和信息。

《数码摄影》:前几年曾有过“声讨”风光摄影的论调,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王建军:现在摄影圈关于风光的批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作为风光摄影师应该去分析,他们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摄影界,有批评,有总结才可能改变旧观念,才会有相应的新理论产生,才会避免风光摄影风格的单一化,从而使风光摄影呈现出更多的视觉可能。

《数码摄影》:您是如何看待现代青年摄影师特别是观念摄影师的?

王建军:说到观念摄影,我并不认为那是青年人的专利。我也喜欢观念,它应该是个大范畴。他们的作品具有颠覆性,正是这种理念的颠覆,否定之否定,从而推出了新的理念来,这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耸立在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它雄踞世界之巅,昂首天外,俯视群山。“珠穆朗玛”藏语为“第三女神”,尼泊尔人称它“萨迦尔塔”,意为“高达天庭的山峰”。中国西部广袤而辽阔的大地,壮丽而雄浑的自然风光,是众多的摄影师和爱好者共同向往的地方。尤其到珠峰去拍摄是很多人多年来的愿望,我也不例外。

去过珠峰多少次,我自己也说不清楚。走过一段路,谁还能回过头去数一数自己的脚印呢?这张照片是我在1997年的11月份拍摄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空旷寂静的绒布河谷,一抹金色的夕阳使雄伟的珠穆朗玛峰显得更加庄严和辉煌。“S”型的绒布河蜿蜒而过,打破了居中构图的呆板;冰面的红色反光强调了景深的透视关系,在蓝色调的衬托下,珠峰更显得神圣和伟岸。“万山之祖,万河之源”的感受不言而喻。

美国加州・死亡谷

死亡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东南方,是全球最热的地区之一,年均降雨量仅比撒哈拉沙漠稍多了一点。死亡符形成约在三百万年前,起因乃由于地球重力将地壳压碎成巨大的岩块而致,当时部份岩块突起成山,部份倾斜成谷,直至冰河时代,排山作倒海的湖水灌入较低地势。如今展露在大自然下的死谷,是一层层覆盖泥浆与岩盐层的堆积。这张照片的拍摄是在盐碱地带,利用了日落后的光线。一轮明月悬挂在死亡谷天际,下面水没有阳光照射,呈现出一种蓝色,冷艳的颜色,死一般的沉寂,突出了死亡那种苍凉的气氛。

日落前天空与大地反差大,我利用了4号渐变灰镜,来压暗天空的颜色。

中国・雅鲁藏布江鸟瞰

雅鲁藏布江发源下喜玛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是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自西向东奔流于喜玛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问,在米林县派乡附近折向东北,之后又急转南下,经中国的巴昔卡流出国境。幽深、险峻。秀丽的稚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米林县与墨脱县交界处,是世界上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是高原一条美丽的大河。第一次听到它名字的时候,还是从儿时传唱的一首《洗衣歌》中知道的。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唤起儿时对雅鲁藏布江的憧憬和向往。

从事摄影以来,我无数次走近雅鲁藏布江,但在5000水的高空俯拍雅鲁藏布江,确实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在雅鲁藏布江宽阔的河滩上,如织的辫状水系,更像流淌在大地蓬勃跳动血脉,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广角镜头的宽广视野,把雅鲁藏布江尽收眼底,产生出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张力来自于大地内在的自然伟力。

美国加州・梦若湖

我去时正好没有风,再加上水的密度高,正好表现了湖水静谧的美,色彩上没有做后期加强,是由于天空的色彩倒映而形成的。于是,这种静美便与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左页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四川・红原瓦切经幡

圆形的经幡在藏区到处可见,但红原瓦切的经幡是最有特色的。经幡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作用和含义都是相同的。用广角镜头采用低角度拍摄,视觉冲击强烈,使构图趋于抽象,同时也揭示出藏传佛教自然轮回的深刻含意。

中国青海・玉树勒巴沟

勒巴沟位于结古镇东32公里处通天河西岸的群山间,“勒巴”在藏语中是美丽、吉祥的意思。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进藏就是穿过这条沟,向西南而去,沟内至今还清晰地留有当年文成公主命人刻下的岩画。藏族同胞在淘中石头上纹刻“六字真言”,以表达对公主的景仰,寄托祝福、祈祷吉祥,形成壮观的玛尼石堆。

勒巴淘的玛尼石刻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清澈的溪水从玛尼石旁静静地流过,民族文化渊源流长。面对如此精致的自然人文景观,使我叹为观止。为了找一个好的拍摄角度,我爬上了一块巨石,用250mm的长焦镜头,选择了水溪的一个局部,并注意了玛尼石刻与小溪的疏密关系,利用小光圈增大景深,慢速度突出了溪水的动感,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中国・珠峰绒布寺

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海拔5000米),他于珠穆朗玛峰北面的绒布河谷里,距珠峰峰顶约25公里,依山而建,脚下是珠峰北坡的东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西绒布冰川投部分泉水组成的冰水河流――绒布河。

绒布寺座落在珠穆朗玛峰的脚下,是一座海拔最高的寺庙,它因珠峰而出名,同时也为珠峰注入了人文元素。在绒布寺佛塔的周围有很多的经幡和玛尼石刻,人们用于祈祷和祝福。我也恳请寺庙的匠人精心雕刻到了一块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石,恭恭敬敬地放置在了绒布寺白塔下,让自己的许愿化做了永恒。

山体对角线的运用是这幅照片的构图基础,光线的利用和腾云飞雾的瞬间定格是把握气氛的关键。把绒布佛塔摆放在恰当的位置,构成了整个画面的主题。

中国四川・阿坝的早晨

四川阿坝县位于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境内山峦连绵,河流纵横,草原广袤,独具一格的农区藏房依山傍水,和谐安宁而自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给这片古老的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魂牵梦绕,顺盼流连。

把人物放人风光摄影中不是什么尝试,因为大自然与人的关系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何况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的人们。当太阳的第一束阳光照到大地上的时候,人们早已在热恋的大地上辛勤的耕耘了。藏房,田园以及劳作的人们构成了川西高原一道亮丽的劳动画卷。

美国鲍威尔湖・湖岸地貌

很多文化是相互传承的,即使两个不同的民族,在观念上也不会有太大区别。每个职业摄影师对于文化和历史的表现都一样,因为大家都心怀崇敬。我在拍摄美国的这种图腾以及人文与自然关系时,心中也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是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国度,他必然会有更多的题材可以让我们去表现,这是美国无法相比的。美国的历史很短,自然景观相对于历史景观更突出,我拍的美国的人文的东西较少就是这个原因。

中国云南・元阳胜村

中国四川康定・木格措的冬天

木格措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县城北24公里处,藏语意为“野人海”。景区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由七色海、杜鹃峡、野人海、红海等景观组成。最高处的野人海海拔3780米,湖面辽阔,水天一色,湖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草原。在我拍摄的大多数西部风光图片中,都有着令人激动的内容,自己的感受也在画面中得到释放。而这张片子恰恰相反,它是一张十分宁静的照片。一场大雪掩盖了木格措所有的景物,大地显得那样的纯洁而宁静。唯有一枝枯枝被风吹到了冰冻的湖面上,使人感觉到冬天的寒冷与孤独。在构图中我喜欢单一的色彩、单一的构成和单一的内容,这样就容易倾诉自己的感受,不至于言多则意不达。简约实际上是一种力量的储备。广角镜头突出了前景,宁静而致远。

美国亚利桑那州・红崖白宫

中国人往往主观的、内心感受的成分更多一些,美国摄影师则会更多地表现自然状态,二者往往不是由于摄影师决定的,而是由拍摄题材,不同文化决定的。中国传统审美理念中,讲求精神层面、讲求意境比较多,中国摄影师常在艺术创作中借景抒情,寄情于景,这是一种龙脉的联系。

美国则是崇尚自然为本的理念,受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他们的作品更注重结构、对光影的刻画和对质感、肌理的表现。

中国青海・青海湖

青海湖――在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古称西海。景区以商原湖泊为生体,兼有草原,雪山,沙漠等景观。湖中有海心山、三块石、鸟岛、海西山、沙岛五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尤以鸟岛闻名遐迩。湖面海拔为3266米,东西长约g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面积4635平方公里。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在教科书和《十万个为什么》里就知道了青海湖和青海湖鸟岛,没想到在几十年后,我用相机印证了儿时的想象。这幅照片的成功之处小在于它的构图和用光,也不在于它的色彩和气氛,老实告诉你,这是我趁鸟岛管理人员中午吃饭的空隙,偷偷地溜进管理区,站在悬崖边上手持相机拍摄下来的。但值得欣慰的是这幅照片在后来作为直传青海的图片中采用最多,也算是对青海湖的一个回报,同时也是对自己违规行为的最好忏悔,其结果是积极的。

第5篇

澜沧江出现两“源头”

2015年10月2日,我们来到了澜沧江源头的一片沼泽地,也许是避开了雨季,越野车驶到离源头不到3公里的一处草地时,远远地就可望见五彩经幡,旁边还隐约有两块石碑。据同行的当地向导介绍,若是夏秋雨季,我们脚下的涓涓细流,会因一场场大雨变成山洪,最终注入澜沧江源头扎曲,流到下游湄公河。当车行驶在上面,就会陷进这片沼泽里,我们来的季节,正是探澜沧江源头的最好时节。

当我们来到一处猎猎飞扬的五色经幡旗边,一块刻有“澜沧江・湄公河之约”的石碑特别醒目,立碑时间为“二O一五年七月三十一日”,参与立碑的国家和单位众多,既有“柬埔寨王国驻南宁总领使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使馆、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南宁总领使馆、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使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使馆”,也有杂多县人民政府等国内单位,让我感受这块石碑的分量。 河流密布的格吉杂多。(供图/ 杂多县政府) 澜沧江源头综合科考纪念碑。(供图/ 杂多县政府)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河流是母亲的乳汁,它涉及人类认识自己的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展,对大江大河源头的探寻考察,向来为国际地理学界关注和重视,它涉及人类认识自己的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展。当“三江源”的科学考察人员走到澜沧江源区后,都会探询这个首要问题:诸多涓涓水流从雪山冰川、高原沼泽汇聚而来,究竟哪一个源头是这条江河的正源呢?澜沧江源头的确定和长度测量,一直是国际地理学界探索的目标。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的青海省,该地区历来被描述为“中亚细亚高原上地势最高和人类足迹最难达到的地区”,由于源头地区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加之探源者或因身体状况、资金不足等条件限制,对这样一条重要国际河流源头的确定一直是国际地理学界的难题,以至于很多年来古老而美丽的“众水之母”成了让世人不无遗憾的“无源之水”。

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从20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涯,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走得最远、费时最长、游记文章写得最多最精彩的,是澜沧江、金沙江及周边地区,并在《江源考》及《盘江考》中指出金沙江为长江上源,南盘江为西江主源,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观点。但令人费解的是,他对澜沧江本身却几乎没有描述,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想到黄河、长江、澜沧江会发源于同一个地方――三江源区域,因而错失了一个重大发现的机会。

民国初年,甘肃天水人周希武深入考察玉树地区的山川风俗,形势要隘,并参考旧时档案,以类排比,写出了《玉树调查记》,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澜沧江的源头及周围水流情况:“澜沧江上流有二源:北曰杂曲河,南曰邪穆曲河”,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相对于国内对澜沧江考察,倒是国外的探险家对这条国际河流投入了更多的热情。自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法国国家地理学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等国际著名机构,先后资助了十几支探险队进入中国寻找源头。1866年,6名法国人出发去寻找澜沧江源头。这是一次冒险行动,因为当时没有关于这条大河的任何地图资料。在两年的艰辛跋涉中,从越南湿热的沼泽地,到中国西部寒冷的山区,他们跨越了近四千公里的行程。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技术水平有限,他们无法对源头的确定提供充足证据,也无法准确测定河流长度。

在对澜沧江源头的考察历程中,英国探险家米歇尔.佩塞尔(Michel Peissel)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他曾做过24次穿越中亚、西亚和的探险旅行。1994年9月, 已经58岁的他与两个法国同伴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出发,沿澜沧江寻找源头。“我们披荆斩棘闯出一条路,历经了雷暴、闪电和冰雹的洗礼”,米歇尔・佩塞尔在他的专著《最后一片荒蛮之地:湄公河源头的发现》中说,“有一夜,狼群袭击了我们的营地,三匹马和一只狗不见了,去寻找它们的一个当地向导也不见了。”

米歇尔.佩塞尔最终到达了杂多县萨日咯钦(海拔5354米)与加果空桑贡玛(海拔5499米)两座山之间的一个山口,佩塞尔称这里为鲁布萨山口,他认为那就是澜沧江的源头,并把他的发现注册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1995年,英国记者杰弗里・利恩在英国《星期日独立报》上发表题为《发现的黄金时代》的文章中称:“过去130年里,湄公河挫败了至少12次寻找发源地的努力。”佩塞尔宣布“湄公河发源的精确位置在海拔4975米的鲁布萨山口”,但对那个“精确位置”的地理坐标语焉不详,而地图上也找不到“鲁布萨山口”。不过,后来有人猜测这个鲁布萨山口,就是扎那曲的支流扎加曲的源头。

就在米歇尔・佩塞尔考察的同一年,中国科学院周长进等人在澜沧江上游的扎阿曲和扎那曲这两个主要水系的汇合处进行了水量测量,同时根据十万分之一地图进行两者的流域面积与河长比较,得出结论:扎阿曲在几方面都明显超过扎那曲。进而初步推论扎阿曲源头,并给出了地理坐标,这就是后来立碑的拉赛贡玛源头。

当历史到了1999年,两支中国科考队再次进入这里考察。6月27日,中科院遥感所的刘少创博士将一面蓝色旗帜用石块压在冰川边上,这是他发现的澜沧江吉富山源头。7月19日,德祥澜沧江源头科考队将一块“澜沧江源头”的石碑立在了果宗木查山坡上,宣布由冰川融水汇成的拉赛贡玛为澜沧江的源头。吉富山源头与拉赛贡玛源头相距约6公里,仅一山之隔。两源汇合处叫野永松多,两源水量相差不大。吉富山源头距野永松多23.6公里,拉赛贡玛距野永松多21.5公里。两者在20多公里的范围内相差2.1公里。

1999年6月19日起,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多家新闻媒体公布99中国德祥澜沧江考察队对澜沧江源头的考察结果:源头位于东经94°41′44″、北纬33°42′31″、海拔5224米的拉赛贡玛的功德木扎山上,并把带去的刻有“澜沧江源”字样的石碑立在该地。可早在5天前,即6月14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消息:中国澜沧江(湄公河)源头考察队刘少创博士认为:源头应在当地所称的吉富山上,具置为东经94°41′12″、北纬33°45′35″、海拔5552米。

科学考察过程中出现不同认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地理知识》把两支考察队的考察结果作了综合对比报道。澜沧江源区,河网密布,杂乱纵横,湖沼密布。涉及澜沧江源头的著述中,谈论到的澜沧江源头有6种以上。多年来,美、法、日等国都努力寻找过澜沧江源头,都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遥感引用给“源头”定位

在中国,有关大河正源的问题,人们通常以国家水利部的定论为据。长江源头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一锤定音,黄河源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作最终裁决,那么澜沧江有没有专设“委员会”呢?2006年第3期《中国国家地理》刊登文章《澜沧江:无源之水?》,着重介绍了周长进和刘少创对澜沧江源头的“交锋”。

据刘少创回忆,1999年6月,先后出发了两支中国科考队:一支是以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高登义为队长的德祥澜沧江考察队,另一支就是由他带队的中科院遥感所考察队。出发之前,刘少创首先和有关专家讨论了确定源头的准则。按目前广泛采用的标准,澜沧江源头的确定采用了“河源唯长”的准则,即最长的支流对应的源头就是澜沧江的正源。刘少创对澜沧江源头的考察分两步走:第一步,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对照地形图进行几何纠正,再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的长度量测工具进行河长量算。第二步,到实地用GPS进行验证核对。

6月18日,中国澜沧江(湄公河)源头考察队进入源头地区,开始了为期13天的野外探险考察。考察期间,考察队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克服了严重的高原缺氧,经历了风雪、冰雹的恶劣天气,按预定计划完成了对扎那霍霍珠地、扎那日根山、扎西其瓦湖、吉富山和拉赛贡玛等源头的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与确定源头有关的数据,其中包括流速、水深、河宽、流量等,这些实地考察获取的数据验证了卫星遥感影像的判读结果。

莫云是青海省杂多县一个边远的乡,却是近代探险史的焦点,它的名字屡次出现在国内外探险家的笔下。6月21日,刘少创和两位藏族向导尕盖和多贡从莫云乡出发,他们三人各骑一匹马,另有两匹马用来换乘和驮行李。他们在海拔4600米的高山草甸地区缓慢地前行,以防踏进泥潭或被石缝蹩断马腿。当地的牧羊犬很少见到生人,突然见到这样一行人马,便狂叫猛追起来。“马最怕狗扑后腿,受惊后没命地狂奔,我没坐稳,一头栽倒在地上,”刘少创从空中急速地落下,眨了眨眼睛,“还好,脖子没问题。”

6月26日,考察队一行沿谷涌河北上,过一处窄小山口,进入一处像巨大院落一样的山中空地。河水水量渐小,北坡有几小股季节性融雪水汇入。小河最后把他们引到一片被几座山夹在中间的积雪盆地,附近最高的山,当地藏族人称“吉富山”。刘少创认为积雪盆地即是谷涌河的源头,与卫星影像所显示的情况基本吻合。

周长进曾4次进入澜沧江源区,认为在1994年以前,澜沧江源头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扎曲上游的两大支流:扎阿曲和扎那曲,扎那霍霍珠地是茫茫草原中的一座小山,也是长期以来被当地藏民认为的澜沧江源头。扎加曲从扎那霍霍珠地北面向东流去。1994年9月,周长进第二次进入澜沧江源区,曾在莫云碰到过佩塞尔,但他却得出了与佩塞尔完全不同的结论。在澜沧江上游的扎阿曲和扎那曲这两个主要水系的汇合处尕纳松多,周长进进行了水量测量,同时根据十万分之一地图进行两者的流域面积与河长比较,扎阿曲在几方面都超过扎那曲,进而初步推论扎阿曲为源头。

1999年7月,周长进跟随德祥澜沧江考察队第三次进入源区,在尕纳松多测得扎阿曲河宽62米,平均水深0.72米,流量为117.4立方米/秒;扎那曲河宽51米,平均水深0.35米,流量32.3立方米/秒。他们对两河上述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后,宣布认定扎阿曲为扎曲的正源。可对于周长进等人的考察成果,刘少创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目前在国内,扎阿曲为澜沧江正源已基本取得共识,但要确定扎阿曲上游的两大支流谁为正源并不容易,因为它们太相近了,但承认最远河源是必要的。” 扎曲中下游生态良好,出现了大量植被。

(摄影/IBE彭建生)

对于澜沧江源头,过去人们只大致知道位于杂多县北部的冰山之间,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澜沧江源区支流之多,在扎阿曲与扎那曲的汇合处(尕纳松多)上游地区,共有近400条大小支流。到底哪一支流通达的雪峰冰川,才是真正的澜沧江正源源头呢?

1999年6月,刘少创第一次走进澜沧江源区,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结合源头地区的实地考察验证,他揭开了澜沧江源头的神秘面纱。可他后来又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寻找源头的最好时机。由于是雨季,澜沧江上游两大水系扎那曲和扎阿曲的众多支流对应的源头均有水流。但卫星遥感技术和GPS定位技术在这次确定澜沧江源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考察归来后,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院士的一席话提醒了刘少创: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来确定河流源头,但并不完全正确;有“水”才能称为“源”,要确认一条河流的源头,除了要证明它是整个流域中最长的支流外,还要证明这个源头一年四季都有水。 澜沧江源头第一弯。 (摄影/贺大明) 澜沧江源头。

2002年9月,刘少创再次进入澜沧江源区,并最终确认澜沧江发源于杂多县吉富山,地理坐标东经94度40分52秒,北纬33度45分48秒,源头高程5200米。从这里算起,澜沧江(湄公河)的长度是4909公里,跻身世界十大长河之列。

目前国际上河流正源的确定,一般要依据三个标准:(1)“河源唯长”标准,即最长的支流对应的源头为正源;(2)“水量唯大”标准,即水量最大的支流对应的源头为正源;(3)“与主流方向一致”标准,即与河流的主方向一致的支流对应的源头为正源。澜沧江(湄公河)的上游扎曲是由扎阿曲和扎那曲在朵纳松多汇合而成。通过对校正后的TM卫星影像的详细分析,同时通过计算机计算,得到了扎那曲和扎阿曲两个支流的河流长度及流域面积等精确数据。

2008年9月的三江源头考察时,刘少创已经是第三次重走澜沧江源,考察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如果以朵纳松多作为量测各个支流的起点,则扎阿曲流域内吉富山至朵纳松多的长度是101.5公里,超过其它所有支流的长度。刘少创在对扎那曲和扎阿曲的河流长度及流域面积进行精确量测的结果和实地考察获取的数据作综合分析后可以发现:除了扎那曲的水量和流域面积均小于扎阿曲的流域面积外,扎那曲的各条主要支流到朵纳松多的长度也小于扎阿曲的源头吉富山到朵纳松多的长度,这样就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扎阿曲的源头就是澜沧江正源,它位于杂多县海拔5552米的吉富山。

2008年9月20日,新华社发通稿称,经过12天的艰苦努力,一支由40人组成的中国科学考察队于今日顺利完成了以确定澜沧江(湄公河)源头地理位置为目标的综合考察,并在其源区数条重要支流的源头位置设立了地理标志,以待此次科学考察结束后准确确定澜沧江的真正源头,并建立正式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

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刘少创博士说,在历时12天的考察中,科考队先后对最有争议的澜沧江源头两大支流扎阿曲和扎那曲以及这两条支流的5条发源河流进行了全面综合考察,详细收集了这些源头河流的相关信息数据,被称为“无源之水”的澜沧江终于有了源头。

“澜沧江源远流长,泽被东南亚广大众民,穿越南北复杂的气候带谱,为多国、多民族休养生息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合作开发、资源共享,很可能成为21世纪国际河流开发的新范例。”这是刘少创从澜沧江源头考察归来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应用专家陈述彭院士在给他的贺信中对澜沧江的描述。 澜沧江源头扎曲经过昂赛时,已有成片的柏树林和奇异的丹霞地貌。(摄影/殷晓俊)

漂流澜沧江 保护“三江源”

澜沧江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因其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开展漂流、探险、竞技和旅游观光等活动的理想之地。我们来到杂多县时,当地政府特地推介了一个视频,那就是前不久中美联合漂流队漂流澜沧江源扎曲峡谷。

2015年7月3日,一支由中外人员组成的漂流队于杂多县格桑小镇的澜沧江“下水”,终点为囊谦县觉拉乡,共有来自中美30名队员组成(其中美国专业漂流人员7名),全程为109公里。担任领队的是美国漂流探险家文大川,2010年他首次来到澜沧江漂流,五年期间他多次来到这里,希望用漂流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澜沧江,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 杂多县扎青乡所立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碑。(摄影/IBE董磊)

“漂流最吸引我的是在大山大谷中静静地在水上荡桨,领悟人是多么渺小,领悟人类在大自然中应处的位置,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不能被征服的。”文大川说,他希望此次漂流可以把漂流当作一种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江源,了解中国的“水塔”。同时在漂流的过程中,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环境的认识。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这里来,通过漂流这种方式看到澜沧江源,就是尽量不影响它的生态的方式去接触,才会保留它现在所有的价值。

文大川现年30岁,出生于美国漂流世家,13岁时已独自完成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漂流,曾多次参与美国、智利、加拿大等国的漂流探险活动。2000年来到中国,目前已成功完成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通天河、大渡河等部分河段的漂流。一年中,他有半年时间在水上,半年时间行走于中国、美国的土地上,是个不折不扣的“两栖动物”。2006年,他在丽江创建了“LastDescents漂流中国”公司,是中国唯一的国际漂流组织。

在文大川看来,漂流艇漂流是相对环保的。他特别强调人对大自然的尊重,他们一般都会把洗手间设在营地的河流下游处,轮流值班者在靠近河流的岸边挖出简单的蹲厕,并备有铲子、厕纸、垃圾袋、洗手液和消毒水。河流上的垃圾是有明确分类的,包括洗手间垃圾、厨房生物垃圾、厨房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等。除了厨房生物垃圾当天回归河流外,其他垃圾都将伴随着漂流旅程,在结束时被带回城市处理。

“看到别人在澜沧江上漂(流),我也想加入其中,在自己家乡的河流上去领略一下不同的景象。”杂多县牧民桑智才让说,“光漂流我觉得没有多大的意思,应该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当地的信仰,当地的动植物,这样才有意思,这样才会有价值。”

在漂流队伍中,有位来自青海果洛白玉寺的僧人扎西桑俄,他已跟随“漂流中国”团队多次“下水”,他此行主要任务是为漂流队员们讲述藏区神山和圣水的故事。他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我小的时候在河边见过他们在这边漂流,我是三江源区的人,特别想和他们一起漂流。我也想通过漂流,希望把三江源独特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更多的人关注三江源,了解三江源。”

出发之前,当地热情的藏族居民帮助漂流队员整理装备,为他们祈福。不少藏族年轻人跳上漂流艇,近距离感受漂流的魅力,希望有天也能顺着发源自家乡的河流漂流而下。

有关澜沧江源漂流的新闻,新闻媒体不时给予报道。2009年4月23日,中国澜沧江漂流探险活动在云南省德钦县梅里雪山脚下的月亮湾大峡谷进行了试漂并获得成功。在梅里雪山脚下,奔腾汹涌的澜沧江深深切入群山之中,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澜沧江大峡谷,当地藏语称为“达曲”,是“月亮河”的意思,月亮湾大峡谷距离长、落差大、险滩多。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澜沧江江面海拔仅2006米,最大高差达4734米,也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景观。落差最大的河道中间有块大石头,水流从石头的两边急冲而下,溅起高高的浪花,翻腾的漩涡就像洗衣机卷起的水浪。

江河无动力漂流被认为是最具危险性的极限运动项目之一。中国的漂流运动始于改革开放初期,1985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教摄影员尧茂书首漂长江,单人在人迹罕至的长江上游漂流了1200多公里,不幸在金沙江段触礁遇难,在开启中国漂流史的同时,也书写了悲壮的一页。1986年,中国人完成了人类首次全程漂流6300多公里的长江,但也付出了10个生命的代价;1987年的黄河全程探险漂流,8名队员遇难。此后,中国大规模漂流探险活动沉寂了10年。

从1998年开始,随着以“雅鲁藏布江漂流”、“珠江漂流”、“怒江漂流探险”等为代表的漂流再度兴起,中国的漂流探险开始步入成熟阶段,人们已经能够理性、平和地对待漂流,以“珍惜生命”为活动的根本。而这些理念,也在2015年澜沧江扎曲峡谷漂流中得到体现。就在文大川带队漂流澜沧江源扎曲大峡谷的第16天,“漂流中国”第二批漂流小队员于2015年7月19日到达杂多县,参加漂流队员以12至20岁的青少年为主,仅有几位父亲随行,漂流活动仍在扎曲大峡谷进行。

我们来到杂多时,正遇上第三届2015中国玉树Jeep英雄会“车轮上的寻根,探秘最美进藏路活动”。杂多县隶属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一座城镇化率较高的高原牧民新城。目前,杂多县以原始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为依托,正在申报昂赛丹霞地质公园。此次“车轮上的寻根,探秘最美进藏路”活动途经杂多县,并将英雄会第二营地设定在昂赛丹霞地质公园,既可以探险最美的进藏路线,又可以体验到格吉杂多原生态的康巴文化。杂多县还有最早、最近、最美的3条进藏通道,原始粗犷的自然风光、浑然天成的民俗风情,会让你流连忘返。

本次探险之路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走文成公主进藏线暨第八条进藏线路的科学考察,主办方邀请中国长江科考漂流探险队主力队员、中国著名探险家杨勇担任活动总顾问。Jeep英雄会队员们来到昂赛丹霞地质公园,在一块草地上搭起了一顶顶帐篷。我有幸采访了老朋友杨勇。当年,他作为漂流雅鲁藏布江的队长接受过我的专访。当我谈起澜沧江源扎曲大峡谷的漂流,杨勇说,冬春的澜沧江扎曲大峡谷水量小,非常适合大众漂流,只需要短暂的培训,普通民众就能“下水”体验。

第二天,Jeep英雄们在离昂赛丹霞地质公园上游16公里处,进行了澜沧江源扎曲大峡谷漂流活动,16名队员分乘两艘漂流艇。6分钟后,第一艘漂流艇经过第一处险滩时,只见一股浪花扑面而来,船上队员们发出尖叫声。我事先站在一处山脊,从这里可拍摄漂流船过一处险滩时的全景。可漂流船驶过这段后,又稳稳地向下游驶去。我又立即乘车奔向下游,沿途拍摄这次漂流过程。当一个个队员漂流到终点时,从漂流船上竟下来5名女队员,最小的不到20岁,来自四川遂宁。当我问及她是否有过漂流经验时,她竟然对我说:“我是第一次在大江上漂流,过第一处险滩时,我死死抓住安全绳,心里还有些紧张,可经过第二、三个险滩时,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因为沿途的美景和风光让我忘记了害怕!” 澜沧江源漂流。(摄影/杨勇)

人文气息浓郁的源流

澜沧江是著名的国际河流,东南亚第一巨川,在云南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意为“众水之母”。不管是茶马古道,还是柬埔寨的吴哥文化,都是依靠澜沧江生存和发展的。澜沧江源区河网纵横,湖沼密布,流经的地区有险滩、深谷、原始林区、平川,这里地形复杂,冰峰高耸,沼泽遍布,景色万千。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当地民众对澜沧江源有诸多认识。我有幸认识了杂多县民俗专家、原旅游局局长丹玛达英。1962年7月,丹玛达英出生于那曲聂荣县,祖籍却在杂多县查旦乡仲巴部落,两岁后回到查旦乡。1984年,在查旦小学当校长,1999年到昂赛乡当副乡长,2006年任杂多县旅游局局长,2012年退居二线后从事当地民俗民族文化研究工作。

丹玛达英多年深入民间搜集资料,澜沧江有南源、北源、文化源等3种说法。不过,澜沧江南源扎那曲的说法很流行。在当地村民眼里,澜沧江像一条长长的巨龙。在澜沧江南源有座龙山,当地称它为“扎那霍瓦周地”,龙的出生地就是这里,唐蕃古道也经过此地。这座山虽小,名声却很大,有人说,天上的龙,冬天象条虫子,每当夏天万物复苏时,草原雷电频繁,认为是龙发威。有村民还讲,龙从山上飘下来,将两家人吹到20多公里远的地方,人也摔死了,当地最害怕天龙发威。每当牛羊生病,转龙山三圈后病就好了。龙山在查旦乡齐荣村境内,民间称为扎曲的南源。

丹玛达英随中科院科考队考察民间传说中的澜沧江南北两源时,发现扎曲的北源是扎青乡昂闹村境内的扎阿曲,源头海拔5160米,离县城176公里,有一条乡村土沙路。传说第五世达赖喇嘛经过此地时,见这里有一块湿地,中间有一个湖泊,水草丰美,从地下冒出来的水四季不涸,认为是块风水宝地,体现了澜沧江源头风貌,便将其命名为“曲果扎西曲瓦”,汉语即为“吉祥源”。在当地居住的活佛高僧,每年在源头举行祈祷仪式,祈祷世上的万物生灵,平安无疾,风调雨顺,让世界更加完美和谐。

扎那曲和扎阿曲交汇后便叫扎曲,意为碎石山流出来的一条河。澜沧江北源扎阿曲山上尽是红土,夏天下暴雨时流出红色的水。可扎那曲雨下得大时,流出的水却是白色。丹玛达英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若扎阿曲下雨大,流到杂多县城的水很红;若扎那曲下雨大,流到县城的水是白色,村民据此可判断南北两源下雨的状况。

澜沧江源有岭格萨时期和大食王国文化遗址,孕育了独特的高原文化。这里的文化历史,都与藏传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藏族人民,对佛教文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表现在建筑风格奇特的寺院、民宅,以及悬挂在山崖的经幡和山口路旁到处供奉着的玛尼石。 漂流艇行驶在澜沧江上游扎曲江面上。(摄影/罗洪忠)

今天,我们来到澜沧江源,沿途可欣赏到瓦里神山、喇嘛诺拉神山、大食王国遗址及火焰滩、眼睛湖、托吉药水泉等。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瓦里神山,位于县城向西5公里处的瓦热沟口。瓦里神山是在杂多地区最早认定和开光的三座神山之一,即“诺布吾巴”,藏语意为发光的珠宝。

根据现存古典文献记载,十七世纪康区著名的掘藏大师卡久多杰根据莲花生大师的预言,该山被认定为卫藏地区最著名的神山“秀度迪照”神山的分支山“诺布吾巴神山”。 神山外形在不同的方向呈现不同的形状,有像雄狮的昂然姿态,又像发光的珠宝,内显本尊续部的坛城,中间为空行母众之舞场,极密护法神聚集处。此神山埋有十七种伏藏,每处标有各种密号,神山的岩石上显示有各种坛城岩画,东面有胜乐金刚坛城,南面有法行本尊坛城,西面有金刚橛本尊坛城,北面有无量寿佛坛城,其余空间有许多佛像和文字手脚印自现岩画等,令人大开眼界,奇观不可思议。

在瓦里神山间有莲花生大师修行洞、益西嘉措修行洞、莲花生大师弟子祁琼洛扎修行洞、阳光修行洞、月光修行洞,以及莲花生神变忿怒金刚秘密修行洞等十几个禅修洞。这些修行洞附近有奇特清泉,传说莲花生大师加持神山时由空行母瓦拉赫在后藏阿里玛旁雍措神湖的湖水引到此地,以便于修行者饮用。杂多当地人历来认为,饮用此水者,可具足神清气爽、智障全消、耳聪目明、强身健体之功效。

传说在藏历每逢佛事,莲花生大师及空行眷属亲临加持,此时神山上的花草树木及水土都变成神丹甘露,一心恭敬饮食者能消除疾病,能解脱轮回,善愿供桑供灯,供曼陀罗,即能消除障难,得到如意成就,将能往生拂尘洲莲花光刹土。右绕神山中转三圈,其功德等同于口念莲师神咒十三亿。通常每一座神山有三种转法,即内转、中转、外转,外转的功德大于中转,中转的功德大于内转。但这座神山的中转功德大于外转和内转,因为卡久多杰大师根据莲花生大师的预言只开了中转道,而没有开内外二道,这是朝圣此神山的秘诀。

在瓦里神山下,有一条深深的瓦里沟,沟里有很多玛尼石堆,这些堆积的玛尼石是当地信徒为祈愿天下太平,众生离苦得乐,而将经文刻写在玛尼石上的。在杂多县每逢碰到佛事,以及藏历十五、三十,当地的信徒会到瓦里神山转山朝拜,在朝拜中会放飞风马、煨桑、磕长头。如今在神山周围,一排排五颜六色的经幡,一座座雄伟庄严的宝塔,一堆堆用心雕刻的经石,使神山显得无比庄严,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一种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宁静。

我们离开瓦里神山继续前行,沿途的景致越来越迷人了。草滩大而平整,水草丰美,是当地游牧民的冬窝子,远处草场上一片片黄色的小花,牛肥马壮、牧歌悠扬,路边的小湖泊中倒影着蓝天白云,炊烟袅袅的原生态草原生活让人的心情也跟着雀跃起来。

当我们来到喇嘛诺拉神山时,传说这里是被赤松德赞赞普供奉的藏区十三大神山之一,神山的形状就像是戴着金色帽至尊活佛,这座神山是阿里地区岗底斯山的守护神,神山有自然形成的白塔,塔上的红褐色土据说有治百病的功效,还有百年前修得圆满正果的噶玛噶举派高僧第八转世尕玛曲切岭巴在岩石上留下的手印和脚印,喇嘛诺拉神山的附近还有格萨尔王大食王国的遗址。

在这座雄伟的神山中,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金、铝、铜、铁、锌等多种矿产,也有名贵的中药材和高原土特产品,如:虫草、大黄、红景天、知母、贝母、雪莲、人参果、蘑菇等,高原野生动物和高原鸟类的种类繁多,有白唇鹿、石羊、黄羊、棕熊、棕头雁、藏马、白天鹅、雪豹等数十种。数百年来,方圆几百里,成千上万牧民如期而至,每年都至少必须去一次朝拜神山,祈求神山保佑这里的生灵兴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