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排比句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 排比句教学
一、引言
基于阅读背景材料,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最大程度地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信息、语言形式和情感因素,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进行有序的训练,旨在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是从汉语学习的特点出发,在提炼文章重要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敲词、句、段的结构,以及词、句、段的组合与文章主旨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要读懂作者说了什么,更要知道作者是怎么说的,和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二、案例片段
……
(一)学习课文《不知疲倦的人》第二段1.(出示第二节)指名读。
思考:为什么分成两种颜色?(出示:什么时候,陈景润在干什么)
2.3人合作读,体会句式。
3.小结排比句。这样的句式出现了几次?像这样3个或者3个以上,相同句式组成的句子称为排比句。24课我们已经接触到了排比句。24课中的排比句是由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同的词组组成的。今天我们学到的是排比句的另一种形式,是由分句组成的。词组之间的符号是逗号,分句之间的符号用分号。请同学们圈出分号,把这两个关键词语写在第二节的旁边。(出示: 排比句(句式相同 3句以上)分号圈出)……
过渡:课文中还有一节也用来排比句,快速阅读课文,找找哪一节也用了排比句……
(二)学习课文第五节
1(出示第五节)默读用浪线划出排比句。
2.交流判断:这句句子是不是排比句呢?我们一起来判断。首先看一看,句式是否相同?是什么句式?第二个要点是,3次以上,有几句分句?
3.朗读背诵。小组接龙读四句分句——根据提示背诵。
……
三、分析反思
《不知疲倦的人》讲的是陈景润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故事。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记叙,先总写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第1节);再撷取了陈景润生活、工作中的几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陈景润不知疲倦、孜孜以求、争分夺秒的工作、生活状态(2-5节);最后写陈景润终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最后一节)。
三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分水岭,通过前两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认字、读文的基本能力。因此本课的词语教学我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先理解“疲倦”再到“不知疲倦”的意思;从分析“攀”的字形,从而理解字义,用事物演示的方法理解“一沓”。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一读就懂。文章结构很清楚,但朗读没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文章该怎么上。最终,我把重点放在排比句的教学: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排比的句子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的。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又常用共同或相近的提示语。运用排比句,可方便地集成作文材料,能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教学排比句时,我分了以下几个环节:1读,感知排比句的句式结构,2读,讲解排比句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学生旧知的基础上出发。3读,感受排比句的作用。这并不意味排比句的教学结束了,在教学第5节时,我还对排比句进行了复习巩固,让每个学生真正明确排比句的几个要点。最后,我还请学生自己学习写排比句,让他们真正掌握排比句。
这里说到写排比句,就不得不说练习的设计要有坡度,试教时,我就是出示了填空,叫学生写。和前面的教学就毫无关联,经过凌老师的分析,这次我教学中,先出示第5课的课文,帮助学生重温写作材料,再请一个同学先完成第一分句,让学生分析句式,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写,这样的练习设计既考虑到教学与练习之间难度的逐级提升,也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练习的需要,进而达成化难为易之目的;一个练习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能力,又要考虑对新任务的准备程度,进而符合学生由低到高的认知规律。为此,练习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减缓题目坡度,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适当增加“台阶”,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逐级攀升,逐渐提高。
排比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修辞方法,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用排比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用排比抒情,能使节奏和谐鲜明,感情洋溢;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更具说服力,而且能增强语势。
【名家佳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节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节选自朱自清《春》)
年轻是什么?
年轻,是春日的竹笋、草原的新绿、出水的芙蓉。
年轻,是初升的太阳、远征的新帆、离弦的利箭。
年轻,是轰然出山的瀑布、暴风雨中的闪电、大漠风沙中的战旗。
年轻是金,年轻是银,年轻是生命中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
……
假如,你是一位真的勇士,必将亮出年轻的旗,倚天抽剑,仰天长啸,逐鹿中原;假如,你是一位真的水手,必将亮出年轻的旗,扯足风帆,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风中亮出年轻的旗,为了我们年轻的事业,
为了那绝顶的风光,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上路!
(节选自郭淼彬《风中亮出年轻的旗》)
【借鉴点】
1.排比的使用要符合规则。排比,就是把内
容密切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字数大致相等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成一串说出来,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中,在猜测家里人将他送进私塾的原因时,就连用了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句式,结构相同,内容一致。通过猜测去私塾是因为自己的淘气和犯错误,充分表达了对百草园的留恋和对私塾生活的反感。
2.排比可以与其他修辞同时使用。在写作中,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会在同一个语句中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这种手法在排比句中是很常见的。如朱自清《春》的片段中,在总写了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后,就分别用了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来形容桃花、杏花、梨花,构成了一气呵成的排比句式,把春天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美丽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排比的运用要条理分明。排比不仅可以
是排比句,也可以是排比段。无论是句还是段,运用排比时都必须从表达的需要出发,不能为了排比而排比,生硬地拼凑字句。同时要合理设计好排比中各项排列的顺序,注意各分句间的内在关系,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范围大小为序,或以程度轻重为序,这样才能使语言条理,内容表达自然流畅。如郭淼彬《风中亮出年轻的旗》的片段中,由设问句“年轻是什么”开篇引出下文,既而用比喻构成的排比作答,句式整齐,语言优美,文章激情四溢。接下来用排比段历数年轻的种种优势,一气呵成,充满气势。最后以整齐的对偶句和长长的散句结合,向年轻人发出响亮的号召――风中亮出年轻的旗,上路!形象生动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段落句式、积极向上的情感,赋予文章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快乐仿写】
1.感受肖邦用独特的心灵,倾诉一腔爱国柔
情;感受贝多芬那双神奇的手,谱写田园之曲,撞击命运之门;感受柴可夫斯基驾着俄罗斯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观赏天鹅起舞;感受舒伯特在流浪途中的菩提树下,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2.这精彩的瞬间似乎如此绵长,夏日的阳光从香樟叶片的缝隙洒落,淌过母亲的发梢,淌过父亲的目光,淌过时光的旧线条,淌过内心深处的山峦,轻轻触摸心中那最柔软的部分。
3.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生活如酒,酒将醉时笑语盈……
【你来练笔】
1.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方法,从“清泉”“小草”“白云”“清风”“阳光”中任选两个作为
“你”的喻体展开续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之与前后文形成排比,并做到语意连贯。
痛苦之前我感谢生活,它给我平安;痛苦之后我感谢生活,它给我幸福;痛苦之中我感谢生活,它给我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灵活”指的是根据所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内容的不同,在不改变原意而又通顺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增强亮点,使文章富有文采。那么,写作时如何使文章句式灵活呢?
一、长短交错,整散结合
字数比较多,稍显长的句子为长句子,反之,则为短句子;字数相同或接近,句式比较工整的句子为整句,反之,则为散句。写作时如果注意长短句交错,整散句结合,就会使文章的语言灵动起来,行文富于变化,具有形式美。例如:
“杖汉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挟驼铃声,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冷衰草间。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汉使谋反事败,哀叹;苏武拒绝折节叛国,正气;单于面对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惊诧;苏武举起“汉节”,选择做高山雪莲圣洁的守望者,执着。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两组整句:“杖……奔走于……挟……游荡于……”“……哀叹……正气……惊诧……执着”再现当年历史,表达自己的爱憎,这远比叙述历史故事生动。作者又用散句高度概括苏武的功绩,衔接两组整句,这种整散结合的变化造成抑扬顿挫的效果,读起来给人波澜壮阔的感觉;第二组整句中,长短交错,短句短到一个词,于停顿处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音韵美。
二、巧用问句,增强语气
问句或有疑而问,称之为“疑问句”;或虽问不答,称之为“反问句”;或自问自答,称之为“设问句”。如能巧妙运用疑问、设问、反问三种句式,可以强化语气,突出中心,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说服力,进而引人深思。例如:
滴水之恩,何以报?春天阳光普照大地时,用温暖回报了小河,让小河的冰层消逝,使它能够欢快地流淌。
滴水之恩,何以报?夏天烈日炎炎,甘露用泪水回报了大地,让花朵绽放得更加鲜艳,使它们的芳香沁人心脾。
滴水之恩,何以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经历了春风夏日,落花将身躯回报给养育自己的大地。
滴水之恩,何以报?冬天寒风凛冽,雪花飘落,万物皆“冬眠”,只有梅花傲雪挺立,用清香来回报人们……
大自然皆如此,何况人呢?
这段文字连续运用四个设问和一个反问,独立成段,用非常诗意的语言,以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更迭,形象生动地说明“何以报”的道理。以设问的形式构成排比句,发人深思,表达作者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的深切理解。而紧接着的一个反问“大自然皆如此,何况人呢?”实则指出,我们人应该比大自然做得更好,引发人们的思考,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三、排比对偶,酣畅整齐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叫作“排比”。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叫作“对偶”。巧妙使用排比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巧妙运用对偶句可以使语段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例如: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写《春》时使用的是排比句,一气呵成地道出了春天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特点,极具抒情性。
【思考一下】
1.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意思与整个语境相吻合。
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果实;当圣洁美丽的雪地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
2.面对落霞,你一定有许多的感想。请以“落霞”为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话,要求运用问句和对偶句。
答:
【例文展示】
对物质、精神的沉思
杨逸飞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我们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时,我们心中是自豪,是满足,还是一种深深的空虚感?在物质生活丰富、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的精神是否富足?(开头的一连串问句感情充沛,让人警醒,发人深思。)
看,我的新手机!看,我的新车!看,我的别墅!(运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形象地渲染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物质生活极力炫耀的场景。)这是现在的社会。也正因此,鲜少有人会说:看!这本书文字优美,内涵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有很多是不必追求的,有很多却又是应当保留的。生活中手机有70%的功能是无用的,汽车有70%的速度是跑不出来的,一栋别墅有70%的空间是多余的……而一本好书的妙处却是无穷的。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过度追求我们不必追求的事物。
我们需要把握的是那剩下的30%,30%足矣,多则浪费。不同的人需求不同,车手们需要高速的赛车;而普通的民众则只需要私家车,到达目的地……而那富足的精神世界却是我们万万不可丢失的。
听,风的律动!听,小鸟的低语!听,耳旁传来伟大的文人们留下的不朽篇章!(又一组排比句,这是在描摹人们追求美好而充盈的精神生活的场景。)这是理想的社会,这是一个令人放松的世界。
雨果曾在他的作品《我们都是瞎子》中这样说过:“吝啬的人是瞎子,他只看到金钱,看不到财富;挥霍的人是瞎子,他只看到开端,看不到结局……”(引用名家的对偶句,写出没有追求、不懂节制的人的悲哀。)当代社会何尝不是雨果说的那样,我们过分追求眼前的物质生活而忘记了真正应当充实的是精神世界。传统文化的不断流失与此种社会现象是分不开的。月光族的挥霍,啃老族的无能,这种在古代罕见的“病例”在当代社会却一一暴露。
物质与文化本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现在物质在进步,文化却在流失,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人啊,应该充实心灵,做一个精神饱满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表面生活肥到流油而精神世界却瘦如枯骨的人。
社会的高速发展本应带动文化的发展,可当下社会人民的精神却并不富足。幸运的是人们早已发现这个问题,人们对传统文化逐渐关注,政府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精神世界也被文化的水流不断滋润。
也许物质极其丰富而精神极度干涸的世界已经不再“流行”(长句)。我们的当代社会有着无限的可能,我们会改变,我们会创造(短句)――让我们的周围清风袅袅,好景频出,内心充实,精神富足。(长短句交错使用,使语言具有节奏上的美感。)
常见考查题型:
(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察类型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考题形式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
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四、语言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C、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另外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四)、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五)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3.排比:增强语言气4.反问:加强语气5.反复:强调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8.夸张:极力的表现。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文素养;语言策略
“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引领学生揣摩课文是如何表达的,语文课上,如果不研究如何表达,而仅仅局限于意义的获得,那么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了。”(张祖庆老师语)。可是,纵观很多的语文课,却发现,教师的教材解读、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所设计的学习活动,走的还是“内容―意义”的套路,很少从“形式”入手,探究“内容”是如何承载或表达“意义”的,这是典型的“得意妄言”。通过日常实践与思考,我逐渐清晰了在文本解读时怎么解读文本在语言表达上的独特点,并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内化文本语言,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一、文本解读关注语言表达
文本解读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成尚荣先生认为: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慢慢走,欣赏啊!”这句话原本是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风景极佳的道路上的标语,它是在提醒游人景色无处不在,只是你要学会欣赏。我们对待文本的解读,也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姿态,在语言之途悠闲地散步,置身文本其间,徜徉文字之中,品味文本语言中的韵味情调,洞悉文本内在的思想经脉,开启一扇扇语言、思想的窗户……文本解读中,我们的视野应在文本之中,字斟句酌,品词析句,这是文本解读的根本。
参加市区的多次研讨,我非常关注手中拿到的执教者教学设计的“教材解读”部分。我发现,凡是我们觉得充实、厚实的课堂,老师在文本解读中都做到了“文本细读”――品词析句,由表及里,关注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着力丰富语言素养。
【案例1】二实小的高鸣鸿教师的《春笋》教材分析,充分关注了文本的语言表达。摘录她的一段分析:
《春笋》一文展现了一声春雷后,春笋在春雨中破土而出,在春光里拔节而上的勃勃春景。文中整齐对仗的短语,不仅使文章节奏明快,韵律感强,而且读来使人感受到春的生机、春的活力。文章短小凝练,一连串的动词“冲破、掀翻、冒、迎、笑、长”不仅准确形象地再现了春笋的生长过程,而且把小春笋不畏困难、快乐向上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文末对仗的句子“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短促有力,语调上扬,简洁凝练,鼓舞童心。
【评析】高老师的这段对教材的解读,既分析了文本的内容和主题,更阐述了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这个主题和内容的。只有关注了文本的语言表达,才能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案例2】再看一位教师对《秦兵马俑》的教材分析,由于教者将这篇说明文与前面学过的说明文相比,它对语言表达上的独特风格没能进行细致解读,导致目标的制订与学生贴得不够近,课堂的生长感显得很不够,尤其表现在语言的习得上。《秦兵马俑》这篇文章与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莫高窟》相比,它的独特点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对事物的整体介绍更具体,它通过列数据、作比较等方法,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其次,在对各种俑进行描写时,与彩塑、壁画的描写不同。《莫高窟》中对于彩塑、壁画的描写用的是“扫描”式的方法,用一组排比句描写了各种彩塑、壁画的姿态。而《秦兵马俑》中在对各种俑的个性进行描写时,不仅写了其神态、动作,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一个俑单独成段,详略分明。运用短语,表达凝练。动词的运用精准地写出了将士的英勇气概。如果教师在解读过程中,能充分关注文本独特的表达特点,那课堂一定是另一番风景,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头脑中留下的不仅是那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还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力量与伟大,更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学会如何运用适切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事物特点。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堂的有价值的生长感。
二、教学策略聚焦品味语言
教师能正确解读文本的语言表达,这只是第一步。如何把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转化成学生丰富的、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来理解,内化语言,运用语言,那才是教学的根本。还是以高鸣鸿教师的《春笋》一课的执教为例进行阐述。
【案例1】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教师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春笋的颜色、形状,展开丰富的想象,练习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教师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什么样的颜色叫“浅褐色”。在理解“裹”这个动词时,教师动手剥外壳,告诉学生要用力地剥,让学生在看演示中理解并表达对“裹”字的理解。不过,我觉得如果让学生亲手剥一剥,可能对这个字的理解会更深刻,表达会更准确。
【案例2】文末对仗句的品读。教师出示“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师:自己读读,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句话都是向上长的意思。
师:真了不起,两句话的意思一样,你都发现了。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生:第三句中多了一个字,“又”“再”。
师:(指导学生写“再”这个字)这儿的“再”字与“又”意思相近,像这样的短句,要读得节奏感强一点。(指导朗读)
【评析】这个案例的价值在于,教师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与习惯:边读边思,在读中引导学生发现句式表达的特点。而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又能深入浅出地进行引导,主要依托形象的板书让学生理解语言,通过朗读指导感受对仗句的表达效果。
三、语言实践植根文本语言(模仿文本语言练习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提道: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当学生理解、内化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时,还必须及时依托相应的平台,模仿文中的语言表达形式,练习运用语言,才能真正习得语言。
【案例】《鸟语》一课中的排比句段的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段话中的三句话字数差不多,是排比句。
师:排比句有什么特点?
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师:我们一起读读看(学生朗读),还有什么发现?
生:前后两部分之间有联系,前部分说的是鸟儿的行为特点,后部分说的是鸟儿的优良品质。(教师在相关词语下划线)
生:“认识到”“懂得了”“学到了”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师: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避免了重复。
师:三句话虽然意思有关联,但它们之间是有递进关系的,越往后越深。你们从什么鸟身上学到什么呢?能否用这样的排比句段来说说?(出示句式,学生写一写:从飞越万里的鸽子那里,我……;从……那里,我……;从……那里,我……)
【评析】这个案例,教者抓住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发现中理解排比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在语言实践中使得学生由原来对排比句的不清晰逐渐清晰起来,从不会到会用,思维与情感得到了同步发展,实现了课堂的提升。
不管是写以议论为主的文章,还是写以记叙为主的文章,用排比句概述众多的事例,恰好扣合了“发展等级”中“材料丰富”一项。
一、用来说理论证,充分有力。
写800字的考场作文,如果要写成议论性散文,大可不必将事例展开写;就是写成议论文,有两种情况的事例也是不必展开写的:一种是有名的或是人们熟悉的事例,一种是不必或不能指出具体是谁的笼统事例。否则,不仅费时,还会让阅卷老师感到烦琐、有凑字数之嫌。写议论性文章,与其详写一个事例,远不如用排比句多写几个概述的事例,以说明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从而更能充分有力地印证观点,也更讨阅卷老师的欢心。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包容》:
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包容的意义,决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二、用来刻画人物,形象丰满。
写记叙类文章,常常要通过几件事来刻画人物。如果这几件事都详写,则时间和格子都不够,也无疏密有致的美感;如果都略写,则文章空泛笼统,缺乏深度,人物形象苍白模糊;如果采用详略结合的写法,详写一至两件重中之重的事,用排比句略写其余的几件事,文章就会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使得刻画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丰满突出,从而达到“发展等级”中的“形象丰满”一项。
如2004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父亲的爱》,在详写了因“我”买东西未给钱就溜走而父亲严肃地教育“我”要诚实、“不能偷”这件事之后,就用排比句概写了下面几件事:
在我犯错误后,爸爸告诉我要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在我伸手向他要钱出外旅游时,爸爸告诉我“不勤劳者不得食”,他让我去附近的酒店干临时工,让我感受辛勤劳动后收获的喜悦;在我学习遇到困难而准备放弃时,他告诉我“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就很好地突出了父亲在对“我”进行各方面教育中所蕴涵的深深的父爱,“父亲”这个形象也就丰满突出了。
用于描写,穷形尽相
记叙文、散文、小说等都离不开描写。用排比句描写,可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角度描写同一对象,也可用同一种描写方法刻画同一对象,从而使所描写的对象形态纷呈或特征突出;还可描写场面以突出某种旨意。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项王项王奈若何》:
漫山遍野的凄凉的歌声侵入项王的脑海里,四年的刀光剑影在眼前闪烁不定,他想起了自己手握长剑驰骋沙场的雄姿,想起了刘邦俯首称臣的猥琐的样子,想起了虞姬含情脉脉的眼神……
用于抒情,淋漓尽致
排比句富有气势,因此,不管是间接抒情,还是直接抒情,都能最大限度地泼洒情感,感染读者。
一、描述抒情,回肠荡气。
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天地有正气》:
我忘不了,忘不了罗马鲜花广场上,面对熊熊烈火,布鲁诺镇定自若的神情,忘不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高举手臂时,嘴角的微笑。我忘不了,忘不了卡斯特罗在法庭上高昂的头颅,忘不了江姐在刑场上整齐的鬓发。我忘不了,忘不了德国总理在犹太人墓前长久的跪拜,忘不了德兰修女同饥寒交迫的贫民紧握的双手。忘不了……
这个排比句通过对几位名人或伟人在死亡或正义面前从容镇定的神态、庄重的外貌、不凡的举动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选择正气”的高度赞美,感情的波澜也强烈地激荡着读者的心怀。
二、议论抒情,撼人心魄。
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Ⅲ)优秀作文《哀痛者・幸福者》:
刘和珍们是“哀痛者”,这好理解。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国家衰败,他们为国家哀痛!鸦片横行,人心麻木,民族积弱,他们为民族哀痛!水旱频发,家破人亡,百姓可怜,他们为人民哀痛!这种哀痛成为他们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动力,“哀痛”是刘和珍们的战斗本色!
该处的排比议论抒情,饱含了作者对“刘和珍们” 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哀痛的热情讴歌,极大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用于议论,丰富透彻
用排比句议论说理,既可以从纵向或横向单独进行,又可以从纵向和横向同时进行,从而使得议论说理丰富透彻。
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
该排比议论句从时间的纵深方向,从反面论述了心胸狭隘者、意志薄弱者和内心懦弱者因遭遇挫折而放大痛苦所带来的危害,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用于段落,尽显“风流”
使用排比手法,不仅可以组成排比句,还可以组成排比段,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展示一种建筑美。
建筑讲究结构的对称美,排比段也具有一种对称美。
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全文共五段,采用分总结构,前三段是分写,后两段是总写,而作为主体部分的前三段都采用了“我不敢说什么是……然而,如果上天给我一次机会让我选择,我愿做……我愿做……我愿做……我愿做……我不乞求,不乞求……”的句式来构建,思路层次相当清晰,结构相当整齐,令人赞叹。
二、渲染某种气氛。
用排比段来营造气氛极具表现力,这在报告文学中经常用到。
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优秀作文《关羽之恨》的开头:
经过几日苦战,活捉于禁,但关羽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正准备班师回荆州。
“报――荆州已被吕蒙袭了。东吴陆逊正引兵往此处而来。”
“报――陆逊用攻心术,本部军士多有降敌之意。”
“报――本部军士多翻墙而出,降吴去了!”
“报――麦城中粮食将尽,急需救援。”
四个“报――”构成的排比段,成功地渲染了关羽一方紧张危急的气氛,为关羽因不听他人意见而导致兵败作了充分有力的铺垫。
三、强调某个重点。
有意把每个句子单独成段构成排比段,往往就是为了强调突出某个重点或某层意思。
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德先生,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开头:
我愿把祖国比作一棵树,然而她必须扎根在人文素养的土壤里,只有这样才能根深叶茂。
我愿把祖国比作一艘船,然而她必须树起人文素养的风帆,只有这样才能乘风破浪。
我愿把五千年华夏文明镌刻在那高大的丰碑上,但我们深知它的基石是用人文素养筑成的。
【关键词】排比 引出观点 论证观点 诠释
高考文章,如果颠来倒去,老生常谈,废话一大堆,定然得不到高分。要想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迅速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除了要有好的立意外,还要有好的表达。因此,在作文中运用好语言,一定会使你的作文流光溢彩,灿烂生辉。
当然,让语言出彩的方法很多。不过,行文中若能以排比为骨架,以其他手法为血肉构成语言有机整体,阅卷老师读来不仅感觉文脉气势如虹,文风大气雄浑,而且内容充盈丰满,文面亮丽夺目。若以排比开篇,则会耳目一新;若以排比举例,则必连贯充分;若以排比说理,则能鞭辟入里;若以排比作结,则能锦上添花。用好排比可使议论的语言魅力四射。并且排比的手法在仿写中多有涉及,学生在训练中也相对容易掌握,所以,希望老师能详加指导,也希望学生能重点训练。
一、以排比开篇,引出观点
议论文引出论点的方式有许多,如讲述故事、引用诗词名句、开门见山等,但以排比来引出观点却能让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文章的气势和智慧的非凡,不但使议论条分缕析,阐述透辟,还能为文章增彩添色,迅速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例如:“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自己的,给自己一方天空。”三个比喻构成排比,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要“给自己一方天空”的观点,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篇首设问,引人思考,运用比喻组成排比句式,给以形象地回答之后,再用比喻加以分析,从而自然地引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话题,为结尾得出“生命的奇迹,看似平常意外,其实都是在情理之中”的结论做好铺垫。
二、以排比举例,论证观点
文章的观点提出之后,需要对观点进行论证。由于事实胜于雄辩,所以,学生大都喜欢使用例证法,这样才能有说服力。这时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排比,就能使议论的话题变得更有气势,说理变得更为条理明晰。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使论据更加充分有力。请看下面例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粉’是朱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选择竟有如此丰富的蕴含。”
作者运用排比,列举事例,震撼读者的心灵,同时让文章的语言文采斐然,句式整齐,节奏分明,流畅华美,又能营造出浓浓的诗意,深化议论文的主旨,让人回味无穷。
三、以排比说理,诠释观点
议论文要用事实作论据,在列举人物事例之后,必须要加以分析论证,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这样才能使叙议有机结合。如果在分析评价时能用到排比论证,无疑会使文章文气贯通,鞭辟入里,议论的文采大增。如“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奏出了易水送别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着,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民谋福的诺言,才弹出了清正廉洁之歌,诚信――中国清官恪守的戒律。”本段高扬人文精神的大旗,通过对一组经典事例的理性思辨,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透视现象背后的本质,抉择人生价值的取向,逐层反思,节节推进,纵论史实,大气磅礴,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理性色彩。这里,作者在举例时,用比喻的手法,对人物作了细腻而形象的评价,然后以排比分析论证了信念在越过艰难险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增添了行文的气势,而且使简单的事例富有深刻的内涵。
排比使议论恣肆、神采飞扬,又骨肉丰满、内涵厚重。它不仅强化了语言的表现力,更给文章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张扬了作者的个性与才情。
四、以排比作结,收缩全篇
议论文的结尾一般是总结全文,归结论点,得出结论。用平实的语言来结尾,易于照应文题,突出论点;用文学性的语言来结尾往往使人读来饶有兴味。结尾之语如用一组比喻构成排比句,更显生动形象,气韵充沛,意蕴深长。请看下面结尾段:
一、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幼儿的思维直观、具体、形象,活动带有较强的情绪色彩,在散文诗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让幼儿学习掌握优美的词句,幼儿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上。
如新授散文诗《春天是一本书》,活动前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彩色的春天”、“会笑的春天”、“唱歌的春天”,多方位感受春天,并引导幼儿与小伙伴们相互说一说;教室内主题墙上布置“彩色的春天”(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会笑的春天”(小池塘的酒窝、小朋友的笑脸……)、“会唱的春天”(春雷、春雨、燕子、青蛙……),让幼儿犹如在一个童话世界里,直接感受到散文诗中的意境美;活动中让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散文诗语言、鲜明的形象、迷人的画面……),在视听结合中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去进一步感受作品的丰富意境,幼儿注意力集中,思路开阔。
又如散文诗教学《春节是个百音盒》,活动开始,结合挂图通过谈话帮助幼儿回忆过春节时的热闹情境,唤起幼儿已有的关于春节的感受,尝试让幼儿通过从各自的理解出发表述对春节的认识,进而激活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初步欣赏的基础上让幼儿观看精心设计制作的形象、生动、快乐、有趣的课件:伴着“叮当叮当”的响声,圣诞老人的礼物车还没走远;“噼啪噼啪”声中烟花和爆竹、“哗啦哗啦”风中舞动的春联、“咕咚咕咚”锅中翻花的元宵和水饺让新春的气氛浓浓的;“咔嚓咔嚓”声中小河不停地打开透明的冰窗晒太阳;“嘻嘻哈哈”是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视听结合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帮助幼儿在脑海中建立了有关春节的立体的印象。
有时还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验、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如散文诗教学《捉迷藏》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再根据教学内容让幼儿分别扮演相应的角色(黑夜、太阳、绿色、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等),在这种氛围中,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散文诗的意境美。
二、寻觅散文诗的语言亮点,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丰富给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善于寻觅散文诗的语言亮点,然后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丰富给幼儿,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散文诗《春天是一本书》,运用比喻的手法赞美春天。第一自然段围绕“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出现了第一组排比句:“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第二自然段围绕“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出现了第二组排比句:“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第三自然段围绕“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出现了第三组排比句:“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这三组排比句意境优美,句式结构工整,语句浅显易懂,是幼儿学习的好素材。教学中,我们借助图夹文的形式,让幼儿有重点地说出图片的内容,然后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念一念,在进一步熟悉诗歌内容及结构的基础上,模仿散文诗的句式,将各自有关春天的经验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仿编诗歌,通过本活动,幼儿不仅理解了散文诗的内容,感受了散文诗所表现的春天的美,而且还掌握了散文诗的句式,有效提高了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同时体验到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三、给幼儿自主仿编的空间,以支持、鼓励的态度引发幼儿仿编的积极性
【关键词】孔子 孟子 修辞 辞巧
孔子和孟子分处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阐发其思想,并与战国中期的其他学派进行斗争。孟子运用修辞来实现有效表达,他对孔子的“辞巧”观也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但他们毕竟分属于两个时期,孟子与孔子相比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从孔子的“辞巧”到孟子的“善辩”
1、孔子的“辞巧”修辞观
(1)讲求文采
孔子“辞巧”修辞观体现在他的言论中,孔子提出“信,辞欲巧”指的是文章要有充实的内容,又要有华美的表现形式。孔子在形式上注重“辞巧”,但主张要将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他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人陈,非文辞不为功。”强调的是语言的技巧,文章的文采。
(2)反对浮夸的“巧言”
孔子主张“辞巧”,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文辞的华美。他在提倡文采同时,坚决反对那种虚伪不实的巧言妄语。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言君子言辞得和顺美巧,不逆于理,与巧言令色者异也。”他还认为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花言巧语的人缺少仁德。
2、孟子的“善辩”论
孟子在语言表达上也注重“辞巧”。《孟子》中的散文,巧妙地运用问句、反问句、排比句等多种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雄辩有力。
孟子一生不断地在和人辩。不过,他却承认自己好辩,与人辩论是不得己的“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自认为是孔子的忠实信徒,以接受孔子的传统自居。而当时,儒家礼乐学术遭到破坏,孟子自然要起来呐喊。
二、孟子对孔子修辞手法的继承与背离
孔子注重文采,语录体的《论语》呈现出简练、准确,又典雅、含蓄等特点;风格上,既富于深邃的哲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而这种独特的风格又是通过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表现出来的。孟子继承了孔子辞巧观,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实现语言表达的目的。
1、比喻
孔子大量使用比喻,而且寓理于喻,孟子也继承了这一点。但相比之下,《论语》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内容严肃深刻,有哲理,说教性强。而《孟子》中的比喻虽然也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内容上迂回曲折,主张鲜明,论辩性强。
(1)孔子的比喻
孔子的比喻取材于现实生活,较多地体现出儒家的人生观、哲学观、道德价值观,带有浓厚的说教意味。
例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在这里把非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比作虚无飘渺的“浮云”,表达了他重视儒家知识分子操守和人生价值追求。
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斯”指的是前面的“川”,即河水。孔子把逝去的时光比作日夜不停的流水,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同时又蕴含着动静相对的哲理。这个比喻形象、生动、有深意,这句话因此而成为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又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和“”是车辕前固定横木的木销,没有它就无法套住牲口,车自然也就无法行走了。孔子用比喻说明: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好比车没有“”和“”一样,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这个比喻阐述了孔子的守信思想。
(2)孟子的比喻
孟子在喻体的选材上更为广泛,往往通过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表明自己的主张,论辩意味浓厚。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译注・告子章句上》)
孟子以水的流向不分东西为喻体,试图说明人性是不分善恶的。孟子是性善论者,他在以水设喻的同时,借力打力,抓住水的基本特性,显得更有论辩性。
同为比喻,但孔子重在言教、说理;孟子更多的是言辩,用比喻说服他人。
2、排比
《论语》和《孟子》均为先秦儒家的经典文献,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有可比性。总体上说,《论语》、《孟子》中都大量地使用排比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这是两者在修辞上的共性。差别在于《孟子》的排比句要比《论语》的排比句使用得多。《论语》排比的意图是“辨惑”,《孟子》的排比的主要意图是“辩论”。
如:“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用这个排比句向他的学生子路讲述了自己的志向。
又如:“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这个排比句从做事、交友和学习三个方面为弟子们解说为人的处世准则。
而孟子用的排比与孔子有很大不同,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彩。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富有气势。
如:“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孟子连用了五个句子构成排比以蓄文势,下文又连用四个短句直接道出了齐宣王的“大欲”这个排比,宛若洪水开闸,势不可挡,使得齐王无法置辩。
3、对偶
对偶这种修辞手法是将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组成对句,通过对比来说理。《论语》和《孟子》中的对偶句都比较多。
(1)《论语》中的对偶又可以分为正对与反对两种。
正对:两句性质相类似,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相同或相近。如: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反对:两个对句的内容相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深刻的思想意义。如: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这些对偶句,工整醒目,音韵和谐,语句凝练,对比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孟子》散文中的对偶句也有正对和反对。如: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孟子・梁惠王上》)
“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同上)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对偶在数量上使用得更多,对偶句使用了200多次。有的篇章甚至全篇都使用对偶句。孔子的表述却在一问一答间使用,更加自然,不露痕迹。
4、设问和反问
《论语》和《孟子》中都大量的使用设问和反问。《论语》是语录体,因而设问和反问主要集中在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中。而《孟子》中的设问和反问往往在一个篇章的某个段落当中,以“合奏”的效果达到论辩的目的。
(1)孔子的设问和反问
孔子运用设问和反问的手法,与他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密切相关。设问是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先提出问题,然后再把自己的看法说出,自问自答。
如: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此句孔子表明自己为人磊落,自问自答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中用设问手法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反问也叫反诘,是只问不答,其义自明。文章中适当地运用反问手法,可激发读者自己去体会文中的内在含义。
如,《论语・先进》记载子路向孔子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死是怎么回事,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没有做正面回答,用反问激发子路自己去思考。恰当地运用反问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更富感彩,具有启发性。
(2)孟子的设问和反问
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段: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以“利吾国”为话题,借机提出对“王道”的见解。先提出反问“何必曰利?”接着仿效梁惠王求“利”的话语模式,仿写了三个设问。“何以利吾国?”“何以利吾家?”“何以利吾身?”阐明先讲“利”后讲“义”的弊端,指明了王者“仁义”的重要性。最后,在结尾处反问“何必曰利?”照应上文。全段将反问与设问有机结合起来,多个设问又构成排比句,更具气势。
三、孟子修辞观不同于孔子的原因
1、社会历史原因
孟子的修辞带有较重的辩论色彩,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战国时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各派对社会政治、学术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论点,“辩”成为时尚,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或其他政治主张。在这样的社会政治时代风气下,要阐明儒学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就需要辩论。
2、孟子个人原因
孟子的修辞论辩意味浓离不开他的个人原因。他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不似孔子那样深沉庄重。孟子内在精神上气概浩然,是其散文气势充沛的内在动因。另外,他思维敏捷、好辩且善辩。再加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文人自贵心理,而孟子又德才兼备,才华横溢,自然感觉自己有傲视人下的资本,可以与国君分庭抗礼、居高临下、言辞犀利。■
参考文献
①张春泉,《和排比问的语用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
②熊浩莉,《词句类比喻论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4)
③谭书旺,《从看战国至东汉的语言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1(2)
④罗宜军,《谈的修辞》[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
⑤池昌海,《孔子的修辞观》[J],《浙江大学学报》,2000(2)
⑥钱穆:《论语新解》[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4(5)
【关 键 词】 练笔;小学语文;随笔;读写
一、随文习作的意义
著名教育理论家叶圣陶说:“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这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钻研好教材,把握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作用。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准确把握课文读写结合的契机,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增加习作训练量,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那么,随文练笔就是读写结合的有效载体,是连接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二、随文习作的形式
(一)练在经典,模仿文本
1. 模仿句子。片断的描写,是作文的一个重点。要想写好片断,可以从仿句起步。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教学时学生完全可以仿写。
《礼物》一课中出现了“伤心的人见到老婆婆……愤怒的人见到老婆婆……劳累的人见到老婆婆……”的排比的句式,作者用排比句式写出了老婆婆礼物的神奇。这儿挖掘教材,不难发现有一个读写结合点,模仿用排比句式写写还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儿,收到老婆婆的礼物后有什么变化。通过排比的句式的仿写,不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婆婆礼物的神奇,孩子们也知道了如何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具体。
2. 模仿段落。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其实是学生习作的蓝本,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把教落实到“写”上,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安排、材料的取舍,借此训练学生构思成文。
《礼物》这篇课文,在介绍各种各样的人接受老婆婆礼物而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时,作者用了分总的结构,在此了解了作者的构段方法后,引导学生抓住句子“这样一个穷苦的老人,谁都尊敬她”为写作契机,鼓励同学们也用上分总的结构,用排比的句式写写有哪些人尊敬她,用什么样的方式尊敬她。这样同学们不但感受到了大家对老婆婆的崇敬之情,也实现了中段教学目标――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学生的构思成文意到笔随,挥洒自如,也真正体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3. 模仿篇章。教材中许多文章的立意独具匠心,是值得学生模仿学习的。《礼物》中的老婆婆有着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她真诚待人,用微笑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教学时,教师要有机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通过课堂上的朗读体会,学生对课文中的典型构段和谋篇已经有了深刻的领会,比较容易从范例中获取表情达意的语言模式,此时教师如选择性地指导学生模仿句段进行练笔,写写自己在生活中收到的类似的礼物,并且写出感受。
(二)拓展填补,扩写文本
1. 丰满文本。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礼物》一课在表达老婆婆勤劳时写到:老婆婆一年四季,手脚不停。当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老婆婆的勤劳,但老婆婆勤劳的具体体现同学们还是模糊的,为了使老婆婆这个形象更加鲜明,使老婆婆的勤劳更加具体,再次可以设计一个练笔,老婆婆一年四季都做了些什么,通过哪些例子具体体现了她的勤劳。
2. 拓展文本。语文教学中有一重要的板块资源,就是捕捉一些关键词,那些关键词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果适时地利用起来,进行有效练笔,更能促使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
《礼物》一课中写到:小鸟和虫儿的啼鸣驱走了老婆婆的寂寞。课文本想表达的是老婆婆生活穷苦、寂寞,但有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但老婆婆是如何寂寞的,作者并没有把它写出来,给文本留下了一片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于是,我们可以抓住一个练笔的契机,让同学们想象老婆婆的寂寞是怎样的,把它补充出来。
3. 迁移文本。教材中许多内容留有发挥的余地,存在文本的空白召唤力,在言而未尽之处拓展练笔,以整体的观照,回马一枪,在课堂的结束处,指向文本的整体,往往能给予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驰骋,充实了文本,也圆满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学习完《礼物》一课后,孩子们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感受到老婆婆善良、乐观,感受到老婆婆积极的生活态度,此处设计小练笔,得到过她帮助的人们会分别对她说些什么,你会对老婆婆说些什么。孩子们有了情感的铺垫,“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在练笔中升华了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语文课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本资源取之不尽,只要从学生、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好课程资源,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把握文本,发掘文本 ,挖掘教材的习作资源,巧妙地构筑习作训练场,都能开辟出一方新的练笔天地,学生必大有文章可为!
【参考文献】
[1] 陈白贞. 随文练笔读写训练方式例谈[EB/OL]. 江西教师网.江西教师论坛,2014(8).
答题思路
确定文段类型根据文段类型采用不同的句式概括根据题目的字数要求拟写答案
知识储备
文段类型按照表达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叙事段、写景段、议论段、说明段。
概括“叙事段”内容的一般句式为:人物+事件+结果;地点+事件+结果等。
概括“写景段”内容的一般句式为:描写了……的景物。
概括“议论段”内容的一般句式为:论述了……的观点。
概括“说明段”内容的一般句式为: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阐明了……的原理。
二、语言品析
答题思路
分析语言表达的特点分析该特点的作用结合文章分析该特点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知识储备
语言表达特点
一看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
二看句式:排比句、对偶句、设问句、反问句、长短句、整散句等。
三看用词:四字词语、叠词、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准确的形容词等。
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
排比:句式工整、增强语势。
对偶:工整对称、朗朗上口。
夸张:突出特征、形象鲜明。
对比:对比鲜明、突出强调。
设问:引人思考。
反问:强调突出。
三、词句理解
答题思路
确定词句类型根据不同类型词句的特点思考拟写答案
知识储备
词句理解题常见的词句类型有: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词句、优美的写景句、生动的人物描写句、凝练含蓄的哲理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或副词等。
运用修辞手法的词句,要先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然后用平实明白的语言结合语境把词句的含义表达出来。
优美的写景句,要分析写景句蕴含了什么内容。
生动的人物描写句,一般是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细节等,答题时要遵循“由表及里”的思路,由人物的外在表现分析该语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品格或精神。
凝练含蓄的哲理句,要用清楚明白的语言具体表述语句蕴含的哲理。
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或副词,一般要先解释这个词语的词典义或者分析它使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分析它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刻画了人物什么性格。
四、思路分析
答题思路
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层意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知识储备
如果题目要求分析文章思路,可以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作答。
如果题目问“记叙的顺序”,可从“顺叙”“倒叙”或“插叙”等角度考虑,还可以进一步说明,如“以时间为序”等。
如果题目问“结构方式”,可从“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递进式”等角度考虑。
如果题目问“文章线索”,可从“时间”“地点”“某种情感”“某件物品”等角度考虑。
五、句段作用
答题思路
确定句段特点根据句段特点找准答题角度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知识储备
在“句段作用”类题中,用来设题的句段一般是:开头段、过渡段、结尾段,或者景物描写段等。
开头段:开篇点题,统摄全篇,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铺垫,定下感情基调等。
过渡段:承上启下、为下铺垫等。
结尾段:收束全篇,呼应开头,点明中心,升华主旨等。
景物描写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舞台、营造意境、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
六、表现手法欣赏
答题思路
指出表现手法类型具体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结合具体内容指出表现手法运用的效果
知识储备
“表现手法欣赏”题多见于记叙文阅读。常考的手法有:铺垫、照应、伏笔、悬念、衬托、对比、先抑后扬等。
铺垫:为突出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而进行描述渲染、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
照应: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照应有文章内容与标题的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前后照应等。
伏笔:是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
悬念:是叙述情节和描写人物时为吸引读者而有意设置的关子。
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做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的某种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用相似的事物做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事物做陪衬叫“反衬”。
1.指导练习第1题。
(1)明确要求: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齐读字母z. zh c ch s sh
(2)自由练读。先读字,再组成词;无平、翘舌音对照读,再分组读。
(3)同桌互读检查。全班交流。
(4)总结规律。
①小黑板揭示:曾此思色采桑曹
这些字与其他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一般都是平舌音。如:思——腮,采——彩。让学生试着体会变化构字。
②小黑板揭示:正生召昌式
这些字与其他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一般是翘舌音。如:式——试,正——整,召——招。
2.指导练习第2题。
(1)完成作业 。
(2)检查。
①读词语,读准拼音。
②交换批改,订.正。
③清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
3.指导练习第3题。
(1),完成作业 本第3题。
(2)检查。
①投影或小黑板揭示答案,核对。
排山倒海 P 刂 8 除去,推开
居高临下 L │ 8 挨着,靠近
纹丝不动 W 纟 4 条纹
车马盈门 Y 皿 4 充满
②分析错误原因并随机点拨:“临”为什么取竖部;“帅”为什么不能取竖部。(“临”,左右及右边上下都没有部首,因此取第1笔。)
(3)将字义代入词语,解释整个词浯意思。
总结方法:取义是否正确?把握字不离词,并代入检查,看意思能否说通。
4.指导练习第4题。
(1)明确作业 要求。先摘录带分号句子,再体会分号作用。
(2)速读<开国大典),摘录带分号的句子,完成作业 本第4题。
(3)读句子,体会分号作用。
①自由练读,每句句子写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用分号。同桌议论思考。
②说出在什么情况下用分号。(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③逐句议论。句子中哪儿层意思是并列的?(<开国大典)中第①句:丁字形一横的北面与再北面;第②句:装甲车、坦克和战士们;练习3第①句:芦苇、蒲草倒影与天空倒影;第②句:高山旷野空气、海洋上空气、城市街道的空气、住宅区的空气。)
(4)小结:在并列分句中,一般已经用过顿号、逗号,还要用标点符号表示分句问的停顿,应用分号。
5.指导练习第5题。
(1)明确要求,仿例句改写。
(2)读例句一,讨论明确改写要求。
①改写后的句式与原句比有哪些变化?(增加了一个分句——白天,神庙怎么样;后一个分句增加了‘‘愈发”一词。)
②改写后的两个分句是什么关系? (意思递进,用‘:愈发”这个词连接。)
③再读例句,体会改写后的句子与原句比更强调什么。(神庙可怕。)
④口头改句子。(把陈述句改为递进句。)
节日,商店里的商品丰富多彩。
下雪天,狭窄的小路不好走。
——只要意思递进即可,注意纠正语病,并随机口头补充句子。
(3)读例句二,明确改写要求。
①句子什么地方作了改动?(补上了“只要……就’’这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②对比读例句,体会加上“只要……就”这个关联词有什么好处。(语气明显加强,强调按这个前提条件做,必定会得到的结果。)
(4)完成作业 本第5题。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6题。
(1)由<我的战友)第8小节排比句导人。
① 读句子,说说三个“为了”的排比,表达出什么。
② 这三个“为了什么”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体会排比句的范围由小到大,程度由轻到重,不能随心所欲,这样才能表现出排比层层推进的气势。)
③朗读、体会排比气势。
(2)审题。习题6要我们练习什么? (补充分句,分别用“努力”和“为了”构成排比。)
(3)同桌议论,补充句子。(做在书上。)
(4)交流、评价。
评价要点:①意思不重复;②句序排列由小到大;③句子结构相似。
(5)完成作业 本习题6。
2.指导练习第7题。
(1)默读短文,思考短文写什么事。试用一句话归纳。
(2)指名读短文,交流。
(3)再读短文,划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想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4)完成作业 。
(5)检查交流。
① 交流主要内容归纳,说出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
② 短文赞扬了小灵子什么品质?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