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融让梨的启示

孔融让梨的启示

时间:2023-05-30 09:3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孔融让梨的启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孔融让梨的启示

第1篇

文本解读方面的情势比较严峻,在学生天马行空的“体悟”面前,教师讲授失去了合法性,学生观点即使错误甚至荒谬,教师也不加以纠正。武汉特级教师洪镇涛举过例子,讲完了《皇帝的新装》,教师问应该向谁学习,一部分学生说应该向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敢讲真话;一部分学生说应该向骗子学习,因为骗子骗了国王和大臣,是为“义”骗。在《愚公移山》课堂上,学生提出,愚公移山的原因是大山挡在家门前,与其移山,不如搬家,移山破坏生态环境。对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则认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此等父爱不足为训。按照多元解读原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没有批评的权利。有时,学生信口雌黄,教师囿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一味给予廉价的表扬。至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课文,如《再别康桥》,教师普遍反映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朗读中进行独特的体悟。[1]

在教师完全失语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是真正被调动起来了,还是被遮蔽了,甚至被歪曲了?从真语文的观念看,这样的主体性是真主体性,还是伪主体性?值得我们深思。

主体性作为一种哲学话语,旨在人的精神的自由创造,阅读主体性的真谛,乃是不受潜在成规约束的、对文本深层独特的发现,绝不是脱离文本的随心所欲、信口开河。[2]由于这个基本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澄明,近年课堂教学上,师生之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比比皆是。更严重的是,这种混乱近来还有披上理论外衣的趋势。为了细致深入地揭示这种趋势的严峻性,笔者试以目前颇受重视的个案进行剖析。

《读者・原创版》2013年12月号刊载“心路独舞”的《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美国孩子对此故事质疑颇为纷纭:1.孔融父亲的朋友为什么不给孔融家送一样大小的梨子?2.孔融的父亲为什么叫孔融分梨?他分不公平怎么办?3.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谁想吃让谁拿不是更好吗?4.孔融这样分梨,剥夺了兄弟们选择的机会,可能是想吃的分到了小的,而不想吃的却分到了大的。5.孔融的目的是公平,但却不公平。6.孔融在逻辑上自相矛盾,他年龄小,拿最小的,但还有一个比他更小的弟弟,却没有拿到最小的。7.孔融表现谦让,剥夺了兄弟谦让的权利。8.孔融不诚实,他很可能是自己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9.孔融的父亲不负责任,让一个孩子去做这样的事,而且不民主。

作者表示困惑: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推崇特权、践踏平等和虚情假意的典型,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此文引起了较大反响。先是《教师博览》2014年3月号转载,同年中语会会刊《中学语文教学》刊出《中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以〈孔融让梨〉的解读为例》,作者将青岛大学宫振胜和卢文丽在曲阜、湖北小学与初中以此题材所做的对比研究结果,在当年7月全国“批判性思维教育”讨论会上公布:中国学生几乎一致认为,孔融很谦让,不自私。作者的结论是:“美国的孩子有着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他们自觉地质疑孔融的行为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原则,质疑孔融父亲的行为,甚至质疑故事本身的合理性,质疑故事作者的立意及其价值偏好。”[3]也就是说,他们强大的主体性与中国学生形成反差。

问题在于,中国学生尊重文本,从中读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无疑是符合文本内涵的。[4]美国学生则背离了文本的核心内涵,脱离文本的质疑本身就经不起质疑:孔融父亲的朋友为什么不给他家送一样大小的梨子?这是对历史的无知,当时根本不可能提供当代美国超级市场那样同样大小的梨子;就算送来的梨子是同样大小的,按美国学生的逻辑,同样可以质疑,为什么要送一样大小的梨子?至于父亲为什么叫孔融分梨,问得更幼稚:可能是有意考察他的品行,可能是随意的,不料孔融有如此意外的表现。不管哪一种,都与文本的主旨无关。至于分梨不如谁想吃就拿,问题也不能成立,因为这个问题的前提隐含着梨子很充足,谁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文章前提是梨子有限,如果不分,大小不一,可能引起纷争。说孔融剥夺了兄弟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更是弱智,愿意吃小梨却分到了大梨,完全可以和分到小梨的交换。说孔融自相矛盾,比他更小的兄弟却没有拿到最小的,这种矛盾是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不同,强化了他对小兄弟的谦让。说孔融这样谦让,剥夺了其他兄弟谦让的权利,其潜在的前提是,每个兄弟都像孔融一样谦让,则是对孩子人性自发性的肆意强加。说孔融不诚实,自己不想吃大梨,伪装主动拿小梨,在逻辑上是或然性极低的猜测,不能成为推理的前提,在伦理上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

美国学生的质疑,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脱离了文本,置情节逻辑于不顾;第二,脱离了文本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语境,为当代美国生活经验所局限;第三,质疑的前提莫须有,几近无理取闹;第四,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理性思维,起码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符合逻辑),导向文本深层,而不能满足于感性的、无序的、随意性的游戏,甚至是恶搞。此课例的背后明显带有西方解构主义反本质、去深度、废真理的性质。作为文化哲学,解构主义以绝对的普遍性为特点,因而其解构的对象不仅是文本,而且包括作者和读者主体性。解构主义,无所谓真假、是非,颠覆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价值是必然的。然而,此等虚无主义与我国实践乃检验真理的立国之本背道而驰,真语文恰恰是要唤起学生主体自觉,以辨真假,明是非。

美国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看似机智,实质都是伪问题,这些学生的主体,也不能不是伪主体。

本来,美国的母语教育在全世界就没有什么优势。1992年笔者在美国听老布什总统演说,他深为美国中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落伍感到忧虑,希望到下个世纪“我们的孩子”(our kids)能够赶到世界前列。21世纪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在欧盟主导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测试阅读(和计算能力),占据前列的最初是北欧,后来则是中国上海和北欧、日本、韩国等国家,美国中学生总是排到二十名以后。在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阅读平均496分,上海学生平均570分,而美国学生则为498分,低于上海学生72分。美国教师联合会主席兰迪・温加腾在一份声明中说:“可悲的是,美国忽视了表现出色的国家的经验。”[5]人家明明是在检讨自己对“出色的国家的经验”(中国、北欧和东亚)的忽视,而我们却妄自菲薄。这从心理上来说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轻自贱,从哲学上来说是缺乏民族文化主体性自觉。

当然,就美国而言,在特殊地区,他们也确有不在少数的杰出教师善于对文本进行批判性的具体分析,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有位教师讲读《灰姑娘》,学生认为后妈是坏人,持厌恶态度。这显然是学生出于自发共识,并不意味着独立思考,主体性处于潜在状态。要有独立的主体性思考,就得具体分析,提不出问题就无法唤醒主体。这位教师提出:如果你是后妈,会阻挠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吗?孩子的主体表层被触动了。有孩子诚实地承认自己也会阻止。教师继之以因果分析,提出为什么?学生说,因为爱自己的女儿,希望她当上王后。这就把矛盾推到学生面前,动摇了学生原生的共识,激活了学生潜在的主体性。这位教师不像我们一些教师那样不敢对学生进行教导,而是具体分析后妈的坏中有好:后妈看来是坏人,但她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不能同样爱别人的孩子,因而,不能绝对说是坏人。接下去教师提出,后妈把辛黛瑞拉锁起来,为什么她还是去参加了舞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上,学生很快回答:有仙女帮助。这样的问答似乎多余,但这只是一个铺垫,为了从相反方面提问题:如果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是就会放弃参加舞会了?学生做了否定的回答以后,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反面:如果因后妈阻挠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说:不会!这就把学生的主体性在进一步的反思中推向更深层次:是谁决定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说:她自己。学生主体被教师从感性推向理性的临界点上,后妈的阻挠只是外部条件,关键是她自己,这是内因。教师因势利导系统性地推向新层次: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的爱,后妈也不爱她,这并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因为她非常爱自己,她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到这里,教师超越文本的具体人物的命运,将之普遍化概括为:如果你们觉得没有人爱,或者有一个不爱你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学生说:要爱自己!教师总结,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这里所讲的已经超越了灰姑娘的故事,而是人生哲理了。到达这个高度,学生的主体性不但被激活,而且得以升华。

这位教师对文本层层深化的分析都在触动、深化学生主体的原生感受,第一个层次是,后妈并不绝对是坏人;第二个层次是,光有仙女等帮助的客观条件,她若不去舞会,还是不能成功;第三个层次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她自己在任何逆境下都要去舞会;第四个层次是最重要的,即一切外在的逆境微不足道,成功的关键在于顽强地爱自己;第五个层次是,除了她自己,没有人能够阻挡她走向胜利;第六个层次是,越处于逆境,越要爱自己,坚持自己的追求。这个结论相当深刻,显然带着美国式的成功哲学的特点。然而,这位教师的杰出在于,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实现货真价实的批判性思维: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陷入深思,(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直到这个时候,教师才难得地在表扬学生时,把遥远的童话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天哪,你们太棒了!连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孩子们欢呼雀跃。此时,学生自发的、无序的感性主体性已经不知不觉地被颠覆了六次,提升到了第七个层次,这个层次才堪称自觉的理性主体性,这才是美国式的批判性思维精粹。自发的主体性获得了自觉的活力,这正是教师主导性的胜利。这位教师并未一味放任学生自我体悟、合作探究,而是凭着自己的学养,以层层深入的问题主导学生的思维。这种主导的魄力来自教师对文本深邃的理解,柳暗花明的分析能力,循循善诱的方法,以及对经典文本疏漏的洞察。

相比起来,那个讲孔融让梨故事的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自发主体的漫游,实在暴露出其专业主体的贫弱、阙如,甚至可以说是零主体。

把美国教师的失误当作成功,且由大学教师将之披上“理论化”的外衣,还拿到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去展示,居然没有引起质疑,这种低级失误并非偶然。在引进西方教育理念时,如此这般的荒谬有其普遍性根源。第一,思想方法上的形而上学,从一个极端到另一极端,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从教师霸权到学生霸权。第二,对主体性哲学范畴缺乏清醒的具体分析。学有学的主体性,教有教的主体性,这本该是常识。第三,对主体性的局限缺乏批判,主体性乃是一种启蒙主义哲学,故当代哲学前沿已经是主体与主体的对话,这叫作主体间性(inter subjectivity)。第四,对平等对话的内涵缺乏清醒的认识,对话的前提乃是双方均具主体性,回避、抹杀教师主体性,导致教师主体性缺失,甚至变成零主体,教师就不能不成为学生的尾巴,学生主体性也就不能不落空。第五,学生的主体性是自发的、感性的、潜在的,教师的主体性则是自觉的、理性的、专业的、自觉的,从学养的意义上说,二者并不平等。第六,对于平等必须具体分析。平等对话是人格的平等,并不是专业修养的平等。第七,教师主体的任务乃是以自觉主体性主导对话,把学生自发的、潜在的、感性的主体提高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

美国《灰姑娘》教学中师生对话,双方人格是平等的,可教师一直处在主导地位,驾驭着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美国教师虽然在实践中达到了这样的水准,但在理论上没有做出原创的概括。倒是中国的钱梦龙先生早在基础教育改革以前即1981年就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6],这不但为实践所证明,而且也是我国教育传统在新时代的新概括。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是,不到学生百思不解时不去开导他,这也就是他所说的“困而知之”。首先,诱导学生“愤”“悱”“困”的不是学生自己,而是教师;其次,“启”“发”“知”的主体也是教师;最后,“启”“发”只是告知学生一面,目的是把学生的主体调动起来,让他们拓展向其他三面。这种比西方要深厚、悠久的传统理念,被钱梦龙先生原创性地概括出来,本该得到器重,可在基础教育改革发轫之时,被迷信学生片面主体性的人视为“反对基础教育改革”,故在初期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但讳言教师主导,而且连教师主体也刻意“回避”。然而实践粉碎了洋教条,仅仅十多年以后,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一起写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

历史已经把教师主导的任务明确放在了我们面前,故真语文提出,落实学生主体,只有排除伪主体,才能提升真主体。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任务,多媒体的豪华包装和弱智的满堂问并不能掩盖教师贫乏主体的尴尬。有出息的同人,只有在主体的深度、高度上,以毕生的精力积累学养,才能驾驭学生自发、无序的思维向自觉的高度提升。这就意味着,在文本的学术资源上,在哲学修养上,在对话时口语、书面语和古代汉语的运用上,在雄辩和幽默感的把握上,以毕生的精力不懈攀登。

参考文献

[1]关于《皇帝的新装》《愚公移山》《背影》的解读,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不便详论,请参阅福建教育出版社《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有关文章。《再别康桥》的解读,请参阅语文出版社《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有关文章。

[2]主体性来源于德国康德启蒙哲学,1981年由李泽厚在《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中揭橥,1985年由刘再复作文学范畴的阐释。此处不赘。

[3]刘桂萍.中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以《孔融让梨》的解读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4(12).

[4]当然,《孔融让梨》也是可以批判分析的,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不便展开。请参阅张永刚.“孔融让梨”政治生态观念的嬗变[J].兰台世界:下旬,2014(10);钱文忠.孔融让梨,该让不该让?[J].中外童话画刊,2015(2).

第2篇

众所周知,幼儿德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当前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落后,使得我国的幼儿德育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教学手段的单一化、模式化与形式化。其次,幼儿德育的目标表现出过于理想化的缺点。第三,当今幼儿德育的内容空洞陈旧,脱离现实。

面对现代幼儿德育的缺失,我们可以从传承了2000多年的中国主流传统思想――儒家德育思想中去汲取经验与养分。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敬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学理念中,伦理道德教育是先于文教,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在儒家德育思想中,“学者为己”“知行合一”“孝悌之道”等观念值得现代幼儿德育借鉴和学习。

一、学者为己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的大意是,古代的人“学”的目的是为了自我的完善,成就一个道德高尚的自我;而当今的人“学”是为了迎合他人,获取称赞。这句话代表了孔子“己”为先的教育理念。孔子编撰的《礼记・大学》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要先“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观主张学“为己”,体现了儒家教育观对主体的重视以及在其道德教育方面关注个体道德建立的价值取向。

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学者为己”的思想,让孩子形成明确的主体意识,并且对自身有道德方面的要求与考量。这样,既有助于孩子自尊与健全个性的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知道如何恰当地与人相处、共情,又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与自我反省的机制。

二、知行合一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王阳明曾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即是认知与行动的统一,认知与行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要实现“知行合一”就需要对孩子从听见、看到、做过三个层次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诵读教学、讲授教学等,这样,从“听”的角度完成了德育思想的灌输。其次,要让幼儿看到,即“榜样”教学。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或者是用影像、图片等资料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们将听到的内容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印象,这样就加深了孩子们对于德育观念的理解。最后,要注重孩子实践体验的深刻性,倡导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化,让孩子亲身地实践,或者模拟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就能获得真切感知。孩子做过尝试,就能融入其中,就能够有深切的体会。由于幼儿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家长的教育对幼儿也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将德育融入生活。这样,校内校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为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道德执行力,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三、孝悌之道

“礼”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出人的性情与道德。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指的是孝敬父母,“悌”指的是兄弟之间友爱和睦相处。在孔子看来,“孝悌”是最基础也应该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只有建立了孝悌的观念,才能够学习到其他的道德观念。根据“知行合一”与“校内校外结合”的原则,在校内,教师应该给幼儿灌输“尊老爱幼”的观念。在课堂中设置特殊的情境,如让孩子在公车上扮演给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的角色,跟孩子们一起表演《孔融让梨》的故事等,这种情境教学直观、简单,使得“孝悌”这样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实际的行动,存在于孩子的生活中。在家中,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在餐桌上礼让老人,在家发起为长辈洗脚的活动,言传身教,营造一个和谐、和睦的家庭氛围。这样,“孝悌”观念就能够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中。

现代幼儿德育集中关注的是幼儿的伦理道德教育,其中包括两个关键的部分,一是独立人格的建立,二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由于幼儿德育的实施具有连续性和复杂性,建立幼儿独立人格和培养高尚道德品质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德育中。通过借鉴传统儒家德育观中“学者为己”的思想,树立起孩子的自我意识,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帮助其建立独立人格。同时,也要坚持“知行合一”的观念,让孩子从认知上对高尚道德有深刻的体会,从行动上有相应的道德执行。儒家传统德育观对于现代幼儿德育有着深远的启示与影响,我们应该重视并进行正确的幼儿德育,使孩子终生受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幼师附属幼儿园 责任编辑:庄严)

第3篇

“榜样”,《说文解字》中认为“榜,所以辅弓弩。”即一种矫正弓弩的工具,也就是所谓的“榜者,所以矫不正也”。“样,栩实”,即指样式、范式。“榜”与“样”的结合,可理解为一种矫枉过正的范式或样式。榜样一词最早出自宋代张磁《俯镜亭》诗: “唤作大圆镜,波纹从此生。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即为“样子”或“模样”。现代意义的“榜样”多指“楷模”或“典范”。榜样教育是德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一种融审美、情感、道德理论于一体,从学习主体的需求、感受、体验出发,将说教式、灌输式的德育形式衍化为由学习者内心仰慕而产生情感共鸣,并主动效仿和内化榜样精神品质的教、学、做相统一的活动,榜样教育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为古今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蒙学教材是进行榜样教育的有效载体

古人认为,蒙养教育最根本是“养正”教育或曰品德教育。为了系统地对儿童进行教育,上至周秦两汉,下迄民国初年,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后世历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历代学者的不断增删纂辑下,蒙学教材内容不断丰富,数目逐步增多,逐渐形成了门目繁多、版本芜杂的局面。有研究者称,我国所著的蒙学教材近两千种,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有的蒙学读本荟萃了前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宝贵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成为传世经典。如,1990 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可与《三字经》比肩的另一本重要的蒙学教材是《千字文》,《千字文》脉络清晰、婉转有致、辞藻华丽,在文采上独领,堪称蒙训长诗。《千字文》自南朝周兴嗣创作问世以后,在我国沿用了千年之久,成为中外教育史上问世最早、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蒙学教材为整个人类的文明开化与发展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在编撰蒙学课本的时候不仅采用了押韵的手法,使其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历史人物的事迹融入文中,在文中大量运用用典的修辞方法。据统计,《千字文》共 1000 字,其中典故用了 62 个。《三字经》也是如此。生动感人的历史人物的事迹不但增强了文本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而且能让儿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地效仿古圣先贤的嘉言懿行,从而敦德励学,涵养人格。朱熹在《小学》中引用杨忆的话论述道: “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人之言为主。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只如俗说,便晓知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传统蒙学教学别重视运用历史人物的事迹、伦理道德教化进行榜样示范教育。

二、蒙养教育中榜样类型及特点

1. 重教的榜样

相传尧舜在位的时候,就曾任命契作为司徒,担任起育人的重任,所以有“敬敷五教”这个典故。由此可见,重视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备受重视。在尚学重教的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身作则、严慈相济、环境影响等教育方法。《三字经》中云: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这里所说的就是脍炙人口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给小孟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孟子的母亲曾两次举家搬迁,最终把家安置在了学堂旁边,从而有利于孟子学习礼节和知识。而“子不学,段机杼”则是讲述孟母将织布机上的梭子拆断,从而让孟子明白持之以恒、专心学习的道理的故事。孟母的故事不仅告诉我们环境因素对儿童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简单而重要的教育问题,更主要的是它告诉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并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孟母教子的故事被传诵两千多年,作为中华贤母的突出形象,孟母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我国历代都有石刻颂扬她的坚贞志节与慈母风范,并建有孟母祠供后人瞻仰追思。近年来,更有一些儒家学者和相关组织强烈呼吁将孟母的生日定为“中华母亲节”,不只是为了教育年轻一代感念母爱,更是让母亲学习、感悟贤母品质,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大家都知道,儒家重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养不教,父之过”成为妇孺皆知的道理。因此,《三字经》在褒扬了孟母教子的懿行之后,接着说: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因家居燕山一带,后人称其为窦燕山。据说,窦燕山年轻的时候为富不仁、欺压乡里、多行不义,到了而立之年还未得子。一天晚上他做梦,梦到自己的父亲告诫他要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于是他将梦中之言谨记在心,从此乐善好施、行善积德。后来生了五个儿子,并在他的教育下都成名成材。窦燕山将 5 个儿了培养成材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赠诗一首说: “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高度赞扬窦燕山“五子登科”。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的人格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只有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良好的言行举止,才能对子女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自然而然地将子女引入正途。窦燕山教子成材的事迹,被历代人们津津乐道。窦燕山也成为深受中国父母崇敬的楷模,尤其是为人父者学习的榜样。

2. 孝悌的榜样

“孝”的观念在我国古代就产生,它是指回报父母的爱,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是一本论述孝道的专著,它对“孝”的重要性讲得更为透彻。它说: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句话强调培育爱敬之情要从孝“亲”开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孝”历来受到普遍重视。“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从辞源上来说,悌,从心,从弟; 本义作“善兄弟”解。具体说来,就是弟对兄当恭顺,而兄对弟亦当爱护,顺其正而加以诱掖之。《三字经》也列举了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故事,如: 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历史故事。

3. 德治的榜样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尧舜禹作为贤明君主的代表,一直受到后人的崇敬。《三字经》也将其列入其中,“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尧具有高尚的仁德,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这样赞誉尧: “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天,望之如云。”意思是说尧的仁德如天那样高大,他的智慧像神明那样英睿,人们靠近他就像靠近太阳一样温暖,远远瞻望他如同灿烂的彩云一般绚丽。尧在位时,允公克让、明察四方、温和宽容、善治政事,使四方安定,万邦和睦相处。尧舜无私禅让,这种传贤不传子的公天下思想,博得后人崇高的赞誉。“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他们因为贤能而被尊称“三王”。无论是夏朝的禹、商朝的汤还是周朝的文王与武王,他们都是道德崇高的圣人和建功立业的君王,其高尚的德行和伟大的功绩赢得了后人的瞩目。

4. 勤学的榜样

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古人刻苦勤学的故事俯仰皆是,如《三字经》中描述汉代路温舒的 “披蒲编”,公孙弘的“削竹简”。西汉时期的孙敬的“头悬梁”,战国时期苏秦的“锥刺骨”等历史故事为后人提供了克服困难,埋头苦读的榜样。还有为了鼓励后进者学习的信心,《三字经》还列举了苏老泉二十七岁奋发读书和梁灏八十二岁考中状元的故事,以此鼓励学子只要奋起直追,学而不倦,还是能举得很大成就的。同样,在《千字文》中也列举了勤学的楷模———“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汉代学者王充。意思是说,王充在街市上迷恋于读书,入得眼中的都是书袋和书箱。

5. 立志的榜样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古人特别重视志向的树立。孔子曾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墨子曾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前者说明了树立志向的重要性,后者说明了坚强的意志对发展智慧的重要性。两千多年来古圣先贤关于立志的格言警句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地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还有《三字经》中列举的“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唐刘晏,方七岁。举神通,作正字。”等故事为人们提供了从小树立鸿浩大志,脱颖而出的历史榜样,让这些早慧者成为儿童自己用心读书,奋发向上的榜样。

三、古代榜样教育对当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1. 注重选取生活中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其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对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仿,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学前期是一个人品德开始形成的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将难以形成。由于学前儿童模范性强,生动形象的典型易于感染,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而榜样学习有利于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当然不是所有的榜样儿童都容易模仿,对于儿童来说,榜样的地位越高,越具权威性,就越容易被模仿; 榜样与观察者越相似,被模仿的可能性越大。另外,儿童的榜样模仿还存在着这样的一般规律,即先开始模仿周围亲近的人,随后模仿距离较远的人; 先模仿父母、教师,后模仿社会上的人; 先模仿现实存在的人,后模仿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等。所以,教师在为儿童选择榜样时首先要为儿童提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父母、老师、亲友和周围优秀的人,这些榜样让儿童可敬、可信、可亲,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吕本中在《童蒙训》中提到的道德榜样几乎都是他的家族成员和家族成员的老师、朋友等,如他的曾祖正献公、祖父荥阳公、父亲东莱公和程颐、程颢、张载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的人物事迹有些是生活中的琐事,如孔融让梨、亲尝汤药等,但是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而今天我们所选取的榜样大多是同一类型、同一脸谱,其先进事迹也大致雷同,缺乏真实感、吸引力和公信度,甚至离儿童生活较远的榜样,这就容易降低了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榜样教育的时候,要注意选取生活中身边的人和可操作的具体事件,从而实现榜样的示范效应。

2. 重视在实践中实现榜样教育的价值

道德教育的基础是实践活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反复行为训练、反复强化而逐渐养成、稳定下来的。光凭说教,不让儿童承担任何工作,不从事任何活动,好的行为就很难得以稳固,习惯也不能够形成。孔子就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通常认为这里的“习”是“温习”的意思,其实,这里的“习”是“践行”、“实践”的意思。众所周知,在《中庸》中,“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儒家主张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朱熹认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反观我们今天的榜样教育往往流于表面形式,要么重物轻人,要么重宣轻教,要么重形式轻内容,要么重说教轻践行。因此,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也要遵循实践性。儿童只有在与成人交往、与小朋友游戏、独自游戏、集体游戏或在盥洗、进餐、娱乐等等实践活动中,接受教导,相互影响学习,积累个人成功与失败体验,受感化,受训练,受奖励等。我们必须改变说教式的教育,改变成人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改变孤立的教育活动。将有目的、有计划的道德教育融于多种实践活动中,增强多种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教育性、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组织学前儿童亲自参与某项活动,感知、体验或学习某种社会实践技能的社会教育活动。

3. 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

第4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传统文化 必要性 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35-01

新课程改革注重广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以此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为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更新,在新教材中新增了展示传统文化的篇目,这些篇章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高尚情操、美好心灵等有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凸显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必要性:

一、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凸显传统文化必要性

(一)传播传统文化淡化不良之风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少年在优厚的物质条件下顺利进入中学时代,这些学生个性十足、敢想敢做、开放自由,喜欢追求歌星、靓女、韩剧,这些孩子愿意在流行音乐中陶醉,喜欢在盛行舞蹈中疯狂,敢于在奇装异服中超越……感觉他们这是在为流行而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精神世界近似空白,诚信可以在叛逆中丧失、谦虚可以在虚伪中泯灭、自强在音乐中迷失。优越的生活让这些未谙世故的青少年意志薄弱、精神不振,不思进取,迫切需要精神营养使他们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在语文教材中融入具有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篇章,激励中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意志坚强。语文教师一定要担负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担,通过语文教材中精神力量淡化并纠正青少年中的不良之风。

(二)学习传统文化强化社会公德

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一般都是家庭中的宠儿,在幸福生活中享受有余,责任欠缺;奢侈有余,节俭欠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置若罔闻,这些学生眼中的集体观念不强,公德意识较弱,自我思想严重,只要能玩得尽兴、尽情、尽意,不在乎社会公德的约束。这种做法甚是可怕,现代社会接班人未来令人担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唤醒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爱护公务、关心集体,号召要时刻以大局为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二、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彰显传统文化

(一)经典散文渗透民族精神

初中教材中经典散文是道德的范本,是很好的道德教科书。学习欣赏更多的传统经典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如《孟子》,尤其是其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名篇,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表现了自立自强、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精神。《陋室铭》中刘禹锡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令现代物欲为重的价值观的学生学习敬仰;《爱莲说》中周敦颐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倚世独立的脱俗精神多感染。经典散文中的人物历代传承,如卧薪尝胆的勾践、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鸿门宴上能屈能伸的刘邦,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还有六出祁山为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故事。我们借用这些古典文化人物,拓展延伸单元主题,凿通历史和现实,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精髓时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经典作品是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而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也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教师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就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而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也不仅仅是文言的知识,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共鸣、净化与升华。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传递的是一种孝悌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播的是博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学生要学会推己及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让学生懂得了见利要思义。在《论语・微子》中看到孔子积极入世救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更看出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心忧天下,大济苍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当代莘莘学子应该继承,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二)精美诗词塑造高尚情操

中学语文新编教材中极大一部分精美的古典诗词,意蕴丰富、意境优美、情感炽热,很多爱国诗篇深刻表达对伟大山河的无比热爱。

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传统文化是照亮中华历史天空的璀璨明星,更是文明发展的夺目瑰宝,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放射着无与伦比的耀眼光辉,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巨大财富。在新课改指导下,中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传统篇目,这无形中是用中华民族的瑰丽文化净化现代青少年的思想,提升未来接班人的文化精神,健全新时代栋梁的人格。课程改革恰似和煦的春风,吹拂传统文化的嫩芽,吹红艳丽夺目的精神之花。

参考文献:

[1]梁振桂.试论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9).

第5篇

1蒙学教育思想中的精髓

1.1重视道德的养成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道德教育,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在接受系统教育之前儿童对许多事物都处于探索发现的状态,启蒙教育是奠基阶段,根基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成长,所以古人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教予儿童知识之前,先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蒙学教材中渗透着众多的德育思想,如《三字经》中就包含了“仁、义、诚、敬、孝”的思想,通过学习这些教材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帮助他们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保持积极向善的本心。

1.2注重朗读与背诵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主张多读书,注重读者的自我体验。古代蒙学教育也是如此,主张儿童多读书。与现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课文分析的教学方法略有不同,蒙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朗读与背诵。蒙学教材选文对仗工整、注重押韵、富有节奏感,适合儿童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夫子不但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还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从而培养童蒙的语感以及自学能力。音乐性较强的蒙学教材利于儿童的背诵。如:《三字经》、《弟子规》都是整齐划一的三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相较于深入分析课文,夫子更加注重童蒙的自我阅读体验,往往在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后,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与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参悟课文的内涵。

1.3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立人的事均无小事,万丈高楼平地起,对童蒙的教育就应从点滴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洛克认为:“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长久积累而成的。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好的习惯能够促进儿童的成长,是儿童取之不尽的财富,所以古代教育家十分注重童蒙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就分别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这五个部分对童蒙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从生活细节着手,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1.4内容丰富的蒙学教材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有着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他们去发现探索,古代蒙学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向儿童展示着大千世界,扩展童蒙见识,培养他们的兴趣。除此之外,依照儿童的年龄特征,童蒙教材还引入大量贴近生活的故事,对儿童进行人文思想的熏陶。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五子登科”这些故事让童蒙在寓教于乐中学有所得。

2蒙学教育对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历史的车辙不断向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回顾过去,吸取蒙学教育的养分能够更好地滋养小学语文教育的根基。在课程改革不断前进的浪潮中,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也给教师带来怎样才能教好语文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崔峦先生曾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怎样简单而又扎实的教语文呢?我想我们可以从蒙学教育精髓中得到一些启示。

2.1注重读与写的训练何为语文?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而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新生一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当为基本功训练,朗读与书写就是语文基本功中必不可少的两项。通过朗读能较快的将学生引入教材选文特定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去积累字词、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特级名师于永正认为:“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要把孩子教聪明,就得好好朗读,朗读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具体的课文以及教学目标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科技性较强的选文,应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切忌让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对于人文性较强的选文,则应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力不足的小学生来说,对于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用字艺术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过多的分析会让他们感到云里雾里,蒙头转向。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对于此类文章应提倡学生多读,教师进行范读,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范读还能揣摩教师的朗读技巧,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除了提倡朗读教学外,还应要求学生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不得不下的苦功夫,教材中不乏优秀的选文,这些优秀的选文无论在语言还是内容上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对于这样的选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能帮助学生将优秀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小学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小学语文教育除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外,还应该注重书写训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使用的普及,下笔写字的机会逐渐减少,人们的书写水平也有所下降,有时还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音形义结合于一身,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能正确工整的书写祖国文字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小学教师应遵循书写规律,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书写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2培养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古代蒙学教育主张童蒙多读书,通过阅读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有益的书籍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思索问题的方式都值得学生学习,学好语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教师与其让学生在题海中把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不如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优秀的书籍,在语言实践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虽然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但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仍然重要。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在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后,儿童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这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能在愉悦的心情下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推荐他们阅读优秀的书籍,在需要的情况下予以指导。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有望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能让他终生受益。

2.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多元教材教材的内容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儿童,虽然儿童的注意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注意的稳定性不好。课堂上除了需要教师时常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外,教材的选文也很重要。过于艰深枯燥的内容不易引起儿童的注意,相比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的选文更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启蒙阶段的教育要注意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材选文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关系密切。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历史教学;传统文化;美德教育

一、初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产生的就是新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注入到人们的思想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们的脑海中不断地丢失。纵观现代人的生活,我们发现金钱与权力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的现象屡禁不止,安逸享乐、相互攀比的现象时有发生,错误与丑恶的思想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一代代的新青年也在不断地受到这些思想的腐蚀,不懂孝顺父母、尊重他人的孩子越来越多。初中学生处在青少年的发展时期,是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与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更高的模仿性,可塑性极大。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初中生很可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被错误、丑恶的社会现象所影响,被消极的社会思想腐蚀。加之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使得青少年好吃懒做,缺乏孝、礼、勤、诚等传统美德。品德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学又是培养学生品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注重培养初中学生道德素质,使初中生道德素质不断升华,为他们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改后初中历史与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联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以老子、孟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等多种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道德品质、优良传统、民族气节等的总和。如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应努力构建高度的精神文明,为传统美德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注重历史知识文化的传授,还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与个人思想道德的教育,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融入到初中历史知识的传授当中去,将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三、如何将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历史教学当中

(一)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不自觉地通过传统的教学理念和主观思想把历史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其实这是传统教育的影响,使教师缺失了创新意识,思想老旧,方式老套,不能把历史文化知识的精髓真正地教给学生,造成学生对历史文化丧失学习兴趣,使之积极性大大下降,对学习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历史课堂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关键,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教学义务,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改变、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通过多种自由开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然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耐心与责任心是必不可免的,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学好历史文化,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二)深度挖掘历史教材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包括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等,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拥有足够强大的耐心,通过不断观察,在分析了学生的特点以后,根据历史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把传统美德融入到历史知识中,深度挖掘历史课本中的内涵,引用各种历史典故,如愚公移山、孔融让梨等,向学生讲述传统美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利用榜样的力量,使学生积极学习传统美德。此外,教师可以用理论知识教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启发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实例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例如,当同学之间起了纷争,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来教导学生,帮助他们化解矛盾,分辨是非,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三)找准教学切入点

在深度挖掘初中历史教材之后,教师还应该找准切入点,适时、适当地进行传统美德的渗透。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机智,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机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这样才能可获得更好的效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例如在学习战国七雄时,教师可以借此发挥,为学生讲解一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然后借此告诉学生荆轲具有一种忠义、执着、不畏、敢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再如,讲到“郑和下西洋”时,教师刻意强调一下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这可以展现出我国明朝初期强盛的综合国力和航海技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热情。

(四)采取合适的手段与方法

在找准切入点,认准恰当的时机之后,教师还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不断地增强传统美德的渗透效果。

1.史论结合,触动学生的心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传统美德的渗透,首先应该注重历史与理论的结合,不能仅仅是单调的说教。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某一历史事件反映出哪些问题,用具体、生动的事实说话,以此引出相应的美德或传统,进而渗透到学生的脑中。例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不断尝试新的治水方法,表现出他有舍小家为大家、坚持不懈、舍己为人、敢于打破传统与权威等精神。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做到启发学生,有时学生并不是不能理解某一问题,只是缺乏老师的点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单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就算记住也不能真正理解,而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启示,引导学生自发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情况,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质疑,对不同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各方面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例如,学生在问到是否应该无条件的尊崇长辈的意见时,教师应告诉学生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地崇拜与遵从。

2.品评历史人物在进行完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讲解之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在学生可以深度理解、感悟这一人物事件时,品评此历史人物,让学生判断分析历史人物所具有精神品质,对他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例如,在学习抗美援朝时,教师可以列举出等多位英勇就义的英雄,让学生感受舍己为人的民族情结与爱国精神。总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历史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地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渗入到历史教学中,为我国传统美德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建虎 单位:甘肃省临泽县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第7篇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社会,华人占70%左右,其次为马来人和印度人。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如何体现文化间的差异,如何在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各社会阶层思想与价值观的同时,将主流思想、价值观与少数民族的思想整和起来,成为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所以,新加坡自建国以来的学校德育目标就是围绕着多元文化这一国情来设定的。

一、新加坡小学德育的内容

新加坡政府把包括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加坡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统一指导,全面干预,每一项内容都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把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其学校德育目标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这是最基本的层次,也是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的出发点。他要求移民及其后裔,不仅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文化传统,而且以认同之心看待同处这片国土上的他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这种对民族及文化传统的认识,并不是强调各民族、各文化间差异及由此而导致的优劣,而是强调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共处应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树立亚洲人的观念。这是为了在引进西方技术中保持独立性,不致使新加坡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

第三层次的目标是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加坡人”。这是最高的层次,是以前两个层次为基础的。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前两个层次的目标都只是手段和方法,第三层次的目标才是最终的目标。可见培养身心健全的个人,使他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对社会做出贡献是新加坡德育目标的宗旨。

新加坡自治时期,小学道德课程的名称为“伦理”,独立之初,改为“公民”。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西化”的倾向日益严重,从1972年起,政府提倡学母语,以增强亚洲价值观。1974年,政府在小学和中学分别开设“性活教育”和“公民课”,以灌输节俭、孝梯、服从权威和忠于政府的亚洲道德价值观。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加坡重新提出要实行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小学阶段设“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课程,学校可选择其中一种课程,全部以母语进行教学。“好公民”教材也几经修改,不断完善。之后新加坡政府于1991年1月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根据它的精神,教育部颁布了“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至1992年,新加坡小学各年级均使用新的“好公民”教材(涵盖7个主题,15个领域,35个德目)。新世纪伊始,新加坡再一次进行课程改革,小学现行的学校德育课程是“公民与道德教育”,与以前的“好公民”相比内容发生很大变化。

改革后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涵盖了五大主题:个性塑造,与家庭的联系,对学校的归属感,作为社会一分子,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

“公民与道德教育”具体包括了十个方面28个德目,它们是:

(一)了解自我:自尊,自我肯定;

(二)廉洁正直:诚实,勇气,信用,公正;

(三)自律:毅力,耐性,礼貌;

(四)责任感:对己,对他人,对学校和社会,对国家;

(五)爱家:孝顺,家庭凝聚力,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声誉;

(六)爱校:学校为荣,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

(七)团队精神:合作;

(八)社区生活:种族和谐,互敬互重,关怀和体谅;

(九)爱国: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应变能力;

(十)认识与了解邻国:相互依存,和平及稳定。

为了达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各个德目的要求,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即将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视为一个整体。并且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用看图讲故事等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新加坡中学德育的内容

80年代,新加坡在中学阶段的中一、中二开设“性活与成长”、“公民与时事”作为必修课,这基本上是对小学德育的延伸和深化;中三、中四则开设“公民学”并为了抵御“西化”,使国民形成巨大的凝聚力,1982年又在中学强制实行宗教教育。同年8月,在国内外新儒学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监督编写的华文《儒家伦理》(第一册)课本于1984年出版,并在15所中学试行,第二册于1985年出版,供全国各华校中学使用。新加坡在中学三四年级开设《儒家伦理》课程长达8年之久。之后,随着1991年1月《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的发表,“五大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新加坡政府宣布取消“儒家伦理”与其他宗教课程,而代之以统一的科目“公民与道德”。教育部为此颁布了“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规定所有中学都必须按照该大纲实施教育。

新加坡教育部根据“五大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规定了中等教育的五大道德价值观念,分别是;

(一)国家利益高于社区利益,社会利益先于个人利益;

(二)家庭是社会的基础;

(三)支持社会、尊重个人;

(四)珍视团结、防止冲突;

(五)实现种族和宗教平等和睦。

为了培养上述观念的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教育部认为,中学的道德教育必须注重道德知识、道德技能、道德态度等三方面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的行为符合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在中学德育中,也重视个人与家庭、与学校、与国家社会、与世界的关系。

课程中始终贯穿着七个主题:培养良好品德;发挥个人潜能;促进人际关系;肯定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发扬社区精神;加强对文化与宗教的认识;培养献身国家建设的精神。中一、中二注重学生个人价值观和品德修养,中三、中四的重点则以灌输公民与社会意识。如在第七个主题中的具体目标有:与建国理想认同,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学习法律条规和社会纪律的关系,明白选举过程、国会运作方式及新加坡宪法,为国家建设作贡献,认识全球性课题,明白世界局势对新加坡的冲击。

现行新加坡中学德育课程也称为“公民与道德教育”,每个年级包括6个范畴,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明的各个主题,而每一个范畴又划分为若干单元,教学内容安排很明确。

三、新加坡对儒家伦理的发展

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比较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就一直致力于弘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传统。但是,这种弘扬并不是对儒家伦理采取墨守成规、全盘吸收的态度,当代的新加坡人是按照“为我所用”的原则,选择儒家思想中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内容,并通过现代语言赋予其现代化的阐释来进行教育的。

新加坡政府虽然也以儒家伦理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作为新加坡的社会道德标准,但是其含义已得到新的拓展,远非旧时可比。比如“忠”不再是忠于君主,而是要忠于国家,具有国民意识,即把新加坡看作是自己的乡土而扎根于斯,增强群体意识,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孝”不再是“父母在,不远游”,而是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孝顺长辈、尊老敬贤;“仁爱”就是要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尊重关心他人,在处理种族、宗教、劳资及新老两代之间的关系上要坚持“和谐至上”的人际关系准则;“礼义”就是待人接物不仅要以礼相待,而且要坦诚守信,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廉”就是要秉公守法、清正廉洁,杜绝贪污受贿和裙带风;“耻”就是要有羞耻之心,分清是非荣辱,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经过改造后充实的“八德”,不仅内容具体,而且体现了新加坡的国情,有利于变成人们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新加坡专门设立了儒家教育与东方哲学研究所,成立了“儒家伦理委员会”,并在新加坡课程教育部发展所的监督下编写了《儒家伦理》,供全国各学校使用。《儒家伦理》系统地向学生讲述了儒家的做人道理,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并把儒家的思想与新加坡的社会现实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青少年做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

此外,新加坡还出版了一批道德文明教育的通俗读物,如《道德教育文选》丛书,就收入了中国古代的“劝学”、“孔融让梨”、“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著名道德教育故事,并配上英文。1990年,新加坡教育出版社还出版了第一部英译《三字经》,后来《三字经》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之中。20世纪90年代初,一方面,为了抵制西方消极颓废思想的腐蚀,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敏感的种族问题,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1991年1月,新加坡政府发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推出了各民族不同信仰的民众均能接受的“共同价值”,并将它作为新加坡国民的行动准则加以倡导。在白皮书中,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五大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协商共识;各族和谐,宗教宽容”。目的是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寻求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协助政府建立一个具有道德意识和凝聚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