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6: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教学优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下面谈谈多媒体CAI在英语教学中的优点:
1、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呈现是多通道、多元化的,集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于一体,这样,抽象或枯燥的语言内容具有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英语学习中,如果能把人的各种感官都触发起来,那么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三册设计Unit 4 Lesson 14一课时,为了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投影三幅网上下载的北京风景图:北海公园、颐和园、长城,美丽的景色配上美妙的音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向往饱览大好风光的欲望。然后请同学们跟着录像和Jim一家人去旅游,游完北京又赴成都。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请学生们进行讨论,一是Jim一家人在北京游玩了什么地方?二是他们打算到成都旅游,在途中进行了什么活动?三是为什么人们喜欢旅游?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认识到现在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在工作之余休闲、旅游,使生活别有情趣。
2、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更有利于口语培养
运用多媒体系统设备和直观教具进行英语教学,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扩大课堂的活动面,从而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束缚,学生摆脱了被动局面,积极地加入整个课堂操练当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大扩大了口语训练的机会。如:初一英语第一册(下)Unit 29 Shopping,要求学生掌握买东西的口头表达,但由于环境和物品的局限,很难使学生能进入状态。运用多媒体教学,所有课件设计到一个商场里,里面摆放着大量的水果、衣服、鞋子等。
当老师问道:What can I do for you?学生自然会回答:I want some fruits.a pair of shoes and so on…
3、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跟其他学科一样,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即“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哑巴英语学习者,学习者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材甚至学习方法都是由教师控制。学生们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缺乏真实的语言输入。学生没有选择学习进度的自由,教师是课堂操纵者,也是学习进度的控制者,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英语产生畏惧、焦虑、厌烦甚至绝望等一系列负面情绪效应,从而导致学生们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创设和模拟真实生活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虚拟课堂讨论、网络交谈、角色扮演游戏、实际学习和反馈等多种手段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方式。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一方面学生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上控制英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把握学习的进度。
4、培养学生正确地辨认和运用英语语音、语调、重读、连读能力
语音、语调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英语是语调语言,语调的抑扬顿挫是英语课区别于其他课的明显特征,利用计算机网络制定的英语课件,语调、语言规范标准,其课本有关语言材料的录音都是由英语语音较标准的外国人读的,这样学习过程中就可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通过模仿学习、辨别英国音和美国音,培养、训练标准的音调,通过运用得体的英语语言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例如,在学习英语句子Excuse me时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调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要从语音、语调中辨别说话人的态度。这样,学生既学到了英语语音知识,又学到了语言功能方面的知识。
5、有利于扩大学生信息量
多媒体CAI以图形和动画为纲,屏幕图像中的新颖的色调、合理的画面和频率,不但传授了大量的英语教育信息,而且给学生清晰、明快的感受,同时,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克服了传统的反馈方式单调、迟缓、信息通道狭窄等缺点,发挥了它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信息大、反应快、反馈方式多样化的优势。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4-02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对社会经济乃至教育发展均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传统高校课堂教学模式难免会受到冲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很多高校教师均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定改变,希冀可以进一步适应“互联网+”。那么,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究竟是变还是不变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
一、传统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并不依赖于互联网,是传承多年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师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差异教学法及兴趣教学法等。上述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验证,均表明是极为有效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很多高校教师已然习惯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在“互联网+”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并未试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互联网+”是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前社会已然非常受欢迎。从社会发展到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升级到消费方式的改变均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不可逆转的时展潮流。如今,很多大学生业已逐渐适应“互联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不试图改变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适应“互联网+”,那么则很可能跟不上时展潮流,让大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更多诟病。传统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其缺点也暴露无遗。传统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机械,大都依靠高校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缺乏“互联网+”的灵动性。无法真正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及发展需要。
二、“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优势,是一种符合时展潮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当下较为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它即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后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也不在少数。实践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通过在线教学视频让学生提前进行课前学习,然后再由教师在课堂上展开更加有的放矢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更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因此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除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外,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还可以采用课堂与互联网联动模式、课外与互联网联动模式等。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教学资源,是对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一种充分利用。如今,很多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在课余借助互联网进行学习。笔者曾经对310名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7.13%的大学生均在课余利用互联网进行过学习。由此可见,“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是符合大学生学习需要的。它具有很多优点:(1)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2)它更符合大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一种符合时展潮流的现代教学模式。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变与不变的思辨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究竟是变还是不变呢?由上述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弊端,“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其优点。基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应是适度改变,不能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彻底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可以长期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必然有其优点。对于高校课堂教学来说,在未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应占据重要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这样的做法更为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就该问题笔者也对3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1.35%的大学生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应作出适当改变。这是大部分大学生的心声,因此必须要引起一线高校教师的充分重视。
四、结语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上述研究充分表明,在大学生普遍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的高校课堂教学仍固守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作出适当改变,从而有效满足“互联网+”的时展需求,满足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但“互联网+”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未真正成熟,在未来仍需对“互联网+”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竹立. 包容性思维:网络时代学习的一种新思维方法[J]. 开放教育研究. 2014(06).
[2] 詹青龙,杨梦佳.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客教育2.0与智慧学习活动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5(06).
[3] 王竹立.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 远程教育杂志. 2014(02).
项目编号:2015JSJG171
评价课堂,要讲究课堂观察分析的艺术,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以理服人。表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两点”分开法(优点和缺点分开):优点是扬弃分明,缺点是容易产生关注“好课”和“坏课”的负面影响;“两点”合一法(优点和缺点合一):优点是领略过程,缺点是操作有一定难度;假设法:优点是提出期待,让大家看到理想中的好课,缺点是扬弃不太分明。下面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试以“两点”合一法进行表述,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教师教育智慧
首先,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与物理思考方法,因为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是“课标”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一目标没有落实好,就不能算成功的课。其次,要关注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否充分展现,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以及捕捉动态生成资源的能力。
2.关注学生探究过程、教师有效引导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教学方式,变教师主讲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观察者应关注教者是否恰当处理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是哪些情况需要学生探究?一般说来,形成性知识需要学生探究,即形成物理概念、定律或公式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规定性知识不需要学生探究,即概念的约定属性和概念的自然属性。
问题二是如何组织学生有效探究?应关注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①教师提供最佳的探究时空;②学生采用有效的探究学习方式;③教师搭好探究的“脚手架”: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的问题式“脚手架”――师问、生问;引导学生探究的实践式“脚手架”――操作、实验、填表、记录;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的参照式“脚手架”――教材、他人。
问题三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一是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是否适时:①妥善处理先与后的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传统教学一般是教师指导在前先,学生模仿练习在后;新课程一般是学生尝试探索在先,教师引导在后,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②妥善处理主与次的关系,体现物理学科特色。当学生的思路偏离物理知识技能、物理思考方法重点时,教师必须引导转向;当学生的思路出现障碍时,教师必须进行排忧解难、点拨指导。③妥善处理多与优的关系,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当学生的思路与他人重复时,引导学生另觅新法;当学生的思路开阔、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时,引导学生吸取别人的优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方法。
二是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是否适度:①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原则。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采用个别辅导,轻声、耐心地讲解;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进行面向全体的“公众引导”。对于知识、能力水平较低的“学困生”,应采用个别辅导,引导模仿学习;对于优、中等学生,可以引导自查自纠,再做一遍、查一遍,自己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②以《物理课程标准》为准则。对照“课标”,不能“降标”也不能“超标”。
三是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是否适法:①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自评。②学生与学生对话。当遇到难度一般的内容或问题时,学生有解答的欲望和能力时,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引导学生讲述,既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又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③学生与教师对话。当遇到起始的教学内容,或难度较大的内容,或规定的术语,或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讲解、分析、概括。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可以随时质疑,对教师的讲述可以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体现对话的平等性。
3.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教师有效激励策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师生感情融洽和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活跃的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创造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拓展想象思维,焕发课堂活力。一个宽容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成功喜悦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愿意活跃课堂气氛,喜欢采用灌输式的教育“老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基本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沉闷,缺少师生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师与学生往往处于一种对立状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课堂气氛融洽、民主、轻松、和谐,才更有利于让课堂活泼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自觉思考,主动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才有利于学生踊跃发言,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让课堂充满成功喜悦。活跃的课堂气氛,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要发自内心地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同时,教师还要留心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信心努力学习。如果教师不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习惯于用指责的口吻与学生说话,冷淡、责怪、不适当批评,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动起来。小学三年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还比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比如,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回答正确,要马上加以表扬,表扬他的进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逐步加大训练难度,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如,“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你的看法很独特!”使每一位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兴趣,喜欢语文教学。
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赵州桥》一课时,就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笔者首先考虑到学生没有去过赵州桥,对于赵州桥在思维上比较模糊,就在网上获取了一段声音浑圆优美、画面清晰的赵州桥建造工艺视频,课堂上学生认真观看,兴趣盎然,优美有趣的图片、动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赵州桥的印象,还极大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知识,此节课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还有,在讲授第五单元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笔者也采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为让学生真实感受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美景,笔者通过互联网,搜集到许多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图片,配上合适的音乐,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色。大量的图片、文字,加深了学生的印象,通过多媒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描绘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增强学生对这一课时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爱上语文,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有效评价,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注意有效的激励,使评价落到实处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要注重情感投入。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
(2)灵活运用评价语言。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的运用评价语言,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能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内容要实事求是。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该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真实情况,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等多方面的材料,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
二、评价须因人而异,注重针对性
(1)注意纵向差异。评价应根据所评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高年级语言丰富优美,而低年级语言则简洁明确。有位教师多年站在高年级段语文讲台上,首次与低年级学生零距离接触。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你的领悟力真强”“真看不出来,你平时深藏不露啊,还有谁敢与他一决高下”等语句,学生听后一片茫然。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词汇量少、社会经验浅,对教师所说的“领悟”“深藏不露”“一决高下”等词根本无法理解,自然听得一头雾水。这样雾里看花似的评价,几乎没有什么成效可言,而一句简单的“你真棒”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因此,“因人施评”很重要。
(2)关注横向差别。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个体,淡化学生的横向比较,提倡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建构不定势评价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三、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积极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即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事实证明,来自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美国著名教育工作者海伦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时,想了一条“妙计”,她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再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这张并不起眼的小卡片,让优秀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使他们更加自信,同时也使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加了自信。
四、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共同活动,所以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因此,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
(1)教师的评价。课堂上教师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支持学生敢于创新,宽容学生的错误理解,解决学生的困苦,善待学生的缺点。这样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2)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现在的学生有思想、有意识、有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想法以及对问题的认识是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3)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落实到学生学习的主体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自己反省自己。语文课堂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一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
总之,课堂评价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如果教师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课堂评价的方法,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在评价中全面发展、享受成长,而且也将会使小学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绚烂夺目,充满生命的涌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
教育技术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就是综合运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实现信息技术载体的多元化,它集各种媒体之长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活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将抽象具体化、形象化,同时还可以实现互交式教学
它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构建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它的应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也能激发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这无疑对于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探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
多媒体教学能以自己独特的优点和功能,恰到好处地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够极大地缩短人思维领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距离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有关《甲烷》的教学,新课的引入首先可通过插入煤矿因瓦斯爆炸而发生矿难的新闻剪辑,这样引入自然,不但能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后面学习甲烷的性质和天然气应用应注意的事项设下了伏笔。
3.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复习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板书大量的教学内容,出示好多的教学卡片,所有这些活动对于时间无疑是一种浪费。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可以直接展示事先做好影像资料或者文本文档等,可节约大量的时间,能把课堂的无效时间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它的应用是集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形式的综合于一身,为学习营造了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的多元化的展示视角与仿真情景,极大地优化了学习形式。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形成性、互交性、同步性、协同性等主要特点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协调功能,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平衡人的发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能较好的克服时空的局限,模糊课堂学习与真实情景的差异,使学习者有可能身临其境的投入到学习内容的真实场景。这样无疑会加深学生学习的感受,深刻感知学习过程,强化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但是我们在看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的同时,也要不可忽视的看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
二、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脱节
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它独特的功能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的应用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是无数教育工作者通过长期的积累实践,总结归纳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不能过分的夸大多媒体课件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恰当的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其在真正的意义上起到推波助澜、辅助教学的作用。
2.课件设计注重形式,华而不实
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要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设计,精心策划,切记茫无目的,漫无边际。从一些公开课教学中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来看,有的所谓多媒体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从开始的目的,新课讲述一直到作业的布置,每个环节都应用了电脑,表面上是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是还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我国当前所提倡的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所以应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如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课堂教学。文章从翻转课堂的发展现状、翻转课堂的优势、对高中生创造性能力的理解、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生创造性能力表现几方面研究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中生创造力表现,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学生;创造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01-02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相应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翻转课堂的兴起给传统教学带来活力,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新的契机。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起源于国外。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执教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为了解决部分学生由于个人原因如生病、有事等情况下不能来学校上课缺课的问题,通过对教材进行录音以及制作相应PPT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络授课,这可以说是拉开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大门。从此,国内外学者开始逐渐关注这种教学模式,并得到了更多的认同。
一、翻转课堂的发展现状
翻转课堂在国外发展现状与国内相比,比较成熟和完善。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不再是对翻转课堂定义以及优缺点进行简单概述,已经深入到实践,更多地关注翻转课堂如何运用于课堂实践中,以及如何与其他信息技术相融合,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更加关注理论探究等问题,但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也逐步上升到实际应用上。要真正理解翻转课堂,就要知晓究竟何为翻转课堂。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师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创造一种网络授课以及学生自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视频以及课件、录音的形式在课下以及课前进行学习,并且在此种教学环境中教师授课讲解的时间由学生自由讨论替代。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教师录制视频、课件、讲座等多种电子资料的方式,实现了学生课前自我预习,课上与老师、同学互相讨论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授式的教学模式,并且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实现资源共享,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二、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被国内外重视,是因为其自身有着许多优点。一般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如下几个优点:一是翻转课堂实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学生不再是接受者,学生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选择自由的学习时间。二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充分选择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课堂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有利于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提升与表现。三是充分利用当前的电子信息技术。电子资料与传统资料相比,具有信息承载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可以共享等多种优点,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各个地区、各个学校资源共享,对于一些教学资源贫乏的偏远地区尤其有益处。四是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一系列弊端。比如,传统课堂氛围较为死板、严肃,而翻转课堂氛围较为轻松;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关系较为紧张,而翻转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等。
三、对高中生创造性能力的理解
在了解了何为翻转课堂及翻转课堂的优点的前提下,要进一步考查其对高中生创造性能力的影响,就要进一步探究何为高中生创造性能力以及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表现的特点。所谓的创造性也叫创造力,它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是由创造性认知品质、创造性人格品质以及创造性适应品质所构成的。所谓高中生创造性能力就是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高中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不断进行发散式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和特性。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从总体来看,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具有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生理、心理状态相对稳定成熟,思维能力较为流畅且稳定。而且高中生个性化特征比较鲜明,思维具有其独特性,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况、环境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高中生创造新思维所呈现出的诸多特点,究其根本还是与其年龄发展特征以及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相一致。
如何培养高中生创造性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是很多教师所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比如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如大脑风暴法)以及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其次,要注重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创造性教师、开设创造性课程、培养创造性人格等一系列措施。
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中生创造性能力表现
当前我国十分重视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改革重点是要改变传统的偏重于知识学习的倾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所重视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些实践。如重庆某学校对翻转课堂的实践,该校将教学流程分为:教师录制并上传视频、学生下载视频、学生自学或者组内讨论、组长收集问题并反馈给教师、课堂讨论、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是对翻转课堂的完美实践。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他们可以针对视频课件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进行反馈,并且能够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进行积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更加x跃积极,思维更加活跃,这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能力。再如,河南某附属中学以高一学生为实验对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针对的是高中生物“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节,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资料的开发以及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如在教学内容的分析环节,首先明确教学任务,接着找出章节知识内容重难点,然后进行PPT制作,再以微视频或者文档的形式上传给学生。在教学资料的开发层面,进行课件制作过程中可以整合网上许多有关此章节学习的优秀课程资源,然后根据本章节内容进行系统设计组合,再将课件提供给学生学习,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在具体的课堂讨论环节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比如,学生对细胞的能量供应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具有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如学生会创造性地绘制细胞能量供应图,以加深自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领会。同时教师可以发现,在这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创造性能力得到提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增添高中课堂教学的活力,更加有利于学生表现自身的创造性,更加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表现,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自己安排时间,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有利于他们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二是翻转课堂所应用的视频及音频资料,具有信息量广、效率高、知识丰富等特点,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三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中主要采取讨论的形式,教师作为引导者、答疑者而存在,教师还要在讨论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种各抒己见的开放式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这种开放式的注重热烈讨论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促进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
[2]汪伟玲.翻转课堂的实践及认识误区分析[J].教育观察,2015(03).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逐渐的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并且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变革和发展。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不仅仅不在适应学生的需要也不再能够发挥其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面对这种情况,采用新式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点进行分析,为更好的应用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提供建议。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翻转课堂之所以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就说明它是有特点、有优势的。首先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式教学模式,它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和老师的地位进行了翻转。老师不在是学生的直接传授者,而学生成为了自己的教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 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投入到学习中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重构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学习,对知识进行反复理解。在理解不了的地方做出标记,第二天到学校后与同学们相互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无法解决后请求教师帮忙,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增加理解能力、协作能力、自我思考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
目前,中职语文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利用率并不高,主要是因为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颇深,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度不高。但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并且它能够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听、说、读等。笔者将从各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听说训练中的应用
听说能力是每一个学生的基础能力也是重要能力。听并不是简单的听更是要有耐心的倾听,既要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又要抓住说话人的重点。而说则是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够说出来,能够转换为自己的词汇。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一节课45分钟,难免有说废话的时候,这样容易让学生走思并且不认真听讲。但是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把所要学习的课文重点录制视频让学生提前自我学习,由于视频短小,所以学生必须对视频认真听讲,才能够把握每一个知识点,这样能够训练学生的“听”能力。而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对迷惑的知识点进行积累,在第二天进行课堂讨论这样就需要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将自己迷惑点表达清楚,并且还要通过倾听别人的回答,来解决自己的迷惑点。在这种能力锻炼下,学生不仅会对文章知识点充分把握,还能够提高中自己的交流和倾听能力。
(二)翻转课堂在中职语文读写训练中的应用
读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方法。在语文学习中既要通过通读、诵读、默读对文章进行不同层次的熟悉,还要让学生通过读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子。翻转课堂能够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对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主的解决其中不明白的字词,还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发音、锻炼语言流畅能力。而写是检验学生自我学习的最好方法,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题目,这些题目是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所必须解答的题目。因为单纯地依靠自我学习,学生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但是如果通过书写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自我学习是否有效。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
当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说忽略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虽然出场次数少,但是却起着引领全局的作用。教师既要为学生的自我学习录制视频,还要为学生的自我学习进行练习题目布置。在学生讨论迷惑点的过程中还要为学生答疑解惑,在课堂的最后为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将教师的作用抹去,而是说提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与新课标教学要求相符合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l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让中职语文课堂呈现不一样的色彩。
关键词: 板书 多媒体 有机结合
电脑的发明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教学领域,主要体现为出现多媒体课件。“三尺讲台,一根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被“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替代。有些学校甚至将是否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多媒体的局限性并思考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
(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1.多媒体教学的容量大
与常规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通过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呈现给学生。多媒体的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拓展了课堂的有限空间,大大增加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有些院校还利用互联网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加强课后教师、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课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辅助学习。
3.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文、图、声、色、像等因素,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变成直观、生动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图文并茂,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既提高课堂吸收率和理解程度,又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缺点。
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动态的、有声有色、鲜明活泼、具有真实感的内容,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促进了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两面性,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局限性。
1.阻断了师生课堂交流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动态的、互动的过程。多媒体教学中,操控电脑设备和课件成为教师的主要课堂工作。上课时,为了增强屏幕的清晰度,拉上窗帘关上灯,教师就看不到学生的面部表情,观察不到学生的听课情绪,掌握不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理解程度的反映;学生盯着屏幕,观察不到教师的眼神、情感及肢体语言,这一切阻断了师生的互动交流,抑制了师生理性思维的碰撞,影响了师生智慧火花的发挥。
2.滋生了学生的学习惰性和疲劳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教学内容通过文字、表格、插图、动画等组成文稿展示给学生;教师则通过对课件不断翻页并伴以讲解进行授课。因此,教师会不自觉地加快教学信息呈现的速度,高频率的页面转换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速度,学生思考的缓冲时间被剥夺,难以深入思考,更不用说有充足的时间记笔记和向老师提问请教,不得不把复制教师的课件作为课后自学的“捷径”,滋长了思维惰性和表达惰性,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疲劳,严重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复习巩固,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掌握。另外,多媒体教学需要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进行,师生容易产生视力和心理疲倦。
3.降低了教师授课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变化的生成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计划进行。而多媒体课件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固定的教学内容,必定在课前制成,在课堂上按设计逐个放映;如果教师讲课时突发灵感,或者学生提出教学设计以外的问题,或者学生上课时对某些知识无法理解,需要详细讲解等,教师就不能及时地进行灵活的调整,课堂教学质量必将受到影响,甚至如遇停电或多媒体设备故障,教师就束手无策,不会讲课。完全依靠多媒体进行的教学是死板的,会扼杀教师宝贵的创造精神。
4.减少了学生有深刻记忆的东西
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给师生带来了强烈的视听享受及感官刺激。利用多媒体教学,大多数教师会明显加快讲课节奏,传递的信息量随之成倍增长。虽然课堂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但是上课时学生往往目不暇接,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动手记笔记。只有最直观、最刺激或是最吸引人的图像或影像在课后才能够仍然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教学语言与板书有机地相结合,形成了学生听讲、思考、记录的学习方式,其中有很多合理的成分,也有很多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和认识规律的成分,具体讲,板书具有如下优点。
(一)概括性。
板书是教师对授课内容研习后进行高度概括,精心构思、整体设计,并用简捷的文字、图表等方式合理布局在黑板上,具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便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和知识脉络。
(二)持久性。
板书提供的信息可以驻留,不像口头语言、教学演示那样转瞬即逝,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板书的生成过程是随着教学进程展开的,教学内容结束,概括教学内容的板书整体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可以利用板书进行总结,板书带来的刺激是持续的。
(三)生成性。
板书的书写过程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由于板书易擦写、易修改,教师可以通过修改板书、书写副板书,解决学生随时生成的问题。因此,教师的教学板书始终是动态的,可以随着教学的生成性而变动。
关键词:微课程;对分课堂;理论课程;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69-02
一、引言
自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2015年全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000多万人,中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但是,大规模的扩招,也使得学生层次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看电脑,不认真听课的情况普遍存在[1]。尤其是理论类高校课程,由于难以理解,目前仍然偏重于讲授式教学。但是,讲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跟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由于理论类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每节课涵盖的知识点过多,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微课程与对分课堂的优点,本文探讨了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微课程与对分课堂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2]。作为一种简短而高效的学习资源,微课程能够有效提高知识传输的效率,压缩知识传输的时间,使得学习者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知识内化,开展更多的探究式、协作式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分离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课后学习两个过程,师生交互很少,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低,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讨论式教学[3]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符合大学教育对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培养的这一主要目标。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对分课堂这一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4]。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时间分配一半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和讨论的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而且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
将微课程用于诸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体现,为解决当前高校理论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微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1.课堂实施方案。目前笔者所主讲的课程是《自动控制原理》,面向的对象是测控技术及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以及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班级人数35人左右,每周上课1次,连续3节。本课程是学院平台课,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学习的侧重点都不一样,所以采用讲授式教学,统一授课标准和考试标准并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另外,由于每次课连上3节,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对教师的注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为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拟采取对分课堂的新型教学形式,并结合微课程的优点,为学生课后突破重点、难点提供指导。具体的对分课堂教学形式如下:第1周前1节半课由教师介绍第1章中的课程性质、特点、学习内容,并对学生按相同专业进行分组(每组4~5人,每组由小组成员选出组长)。后1节半课由教师讲授第2章第1~2节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第2周第1节课,由学生按小组开展讨论,温习课本内容、分享学习体会、互相解答疑难,并讨论上节课布置的课后习题。第2节课前半节,随机抽取1个小组分享学习体会及课后习题讨论情况,师生共同讨论并解决疑难问题。后半节课以及第3节课,教师讲授第2章第3~4节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第3~15周的模式与第2周类似。
2.课后实施方案。《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要求较高,而且课程内容抽象。为了提高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本课程在课后具体实施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首先,教师在每次课后提供2个微课程供学生线上学习:(1)上节课教师讲授章节的微课程,包括重难点讲解和布置的课后习题。(2)上节课师生共同讨论的疑难解答以及课后习题的典型错误分析。
其次,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不同,本校采取坐班答疑和自习答疑的措施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之初,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答疑,为不同专业及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帮助。
最后,考虑到不同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本课程将小组作业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各小组根据自身专业背景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运用本课程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通过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3.考核实施方案。本门课程总分100分,采取形成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突出过程性又充分考虑不用学生之间的内在差异,促进所有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上获得充分的发展。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出勤(10%)、课堂讨论(10%)、课后作业(15%)、小组作业(15%)、整章测试(20%)和期末考试(30%)。课堂讨论环节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讨论,对取得进步的后进生要给予充分肯定,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小组作业由各小组代表在课堂进行展示,根据各个小组的选题、分析过程以及获得结果由教师和其他小组代表进行评价,最终确定每个小组作业的成绩。在每章结束后抽20分钟左右的时间出1~2道题进行测验,允许小组讨论但不允许抄袭,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按照回答最差的学生成绩确定。本项考核措施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优生去主动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期末考试实行开卷考试,在出卷时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四、微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了讲授式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既能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对分课堂的讨论环节安排在学生自主学习一周后,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思考并发现问题;师生通过课堂讨论环节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课程作为一种简短而高效的学习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结合微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兼顾两者的优点,为提高当前高校理论类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利萍.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16-117.
[2]金陵.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33.
关键词:问课;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教学窄化(或弱化)了教学反馈的渠道。为此,我建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多“问课”。什么是问课呢?就是教师在上好课的基础上,主动询问学生、同行、家长等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
问课的对象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状况,应该询问的对象包括:首先,问自我。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坚持“课前问”,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向自己发问,例如,“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这堂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三思而行,定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坚持“课中问”,就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这样,可以克服教学预设带来的机械呆板的弊病,让课堂教学随时产生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与活力。再要坚持“课后问”,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两方面的问题,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其次,问学生。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这样便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式可以兼顾个体,注重教学的多样化,尽最大力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当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学过程,对待学生幼稚的意见,教师不要简单适从,要善于倾听意见,去伪存真,否则,反而会降低教学绩效。
第三,问同行。教师应倾听同行和领导对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这是站在专家角度提出的观点,这种意见科学性强,便于自己长善救失,有利于教师很好地改进教学工作。这种方式要求教师要有谦虚的品德,使同行愿意给你提看法,让大家坦诚交流,这种意见的含金量较高,教师要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教师问课应指向两方面:一是问有关自己的课。教师应主动询问大家对自身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自我的反思、听课学生的意见,还应该询问学校其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学生家长、同行(因为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人士之间对教师的教学是相互沟通的),寻求一般的教学规律,广纳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二是问同行的课。教师应向同行学习,主动询问大家关于同行课堂教学的意见,便于博采众长。这样,有利于克服孤陋寡闻的弊病,克服孤芳自赏的心理障碍。
问课的形式种类很多,包括:1.对话式。意即教师与问话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方式有利于双向交流,谈话自然,比较随意,缺少预设,容易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对话,有利于情感沟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问卷式。意即教师设计成问卷进行问课。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问课设计的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容易全方位了解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还避开了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容易看到问课对象对课堂教学的真实想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了解课堂教学评价,便于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想设计。3.书信式。意即问课对象用书面交流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发表意见。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就临时产生的教学问题发表看法,不受时空限制,反馈及时,而且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较深入,有利于教师较快地改进工作。这种形式还可以利用现代通讯设备进行交流,例如电话交流、发短信、发电子邮件等。书信式也可以克服人与人交流产生的心理障碍。
总之,教师要转变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发挥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教师进行问课,就是要拓宽反馈和教学评价的渠道,就是要努力实施“功夫在课外”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表明主动合作的意愿,体现坦荡宽广的胸怀,展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49―01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因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利用教材、教具,通过板书、语言、形体向学生传授知识,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科教兴国的时代需要。课堂教学是授课的主要形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备好课、上好课。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源于前者,又高于前者。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善于组织教学
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一堂课,就是教师导,学生演,师生共唱一台戏。搞好组织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热情、亲切和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艺术,并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旨,教材为主源的教学原则,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 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教师在弄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后, 要抓住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有吸引力。板书要设计得形式优美,布局合理,有概括性,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精心组织一堂课的教学。做到每堂课要求明确,讲得少而精,练得多而活。所谓课“少而精”,就是指抓住教材的精华;学生练习要多而活,其含义指教师要相对地少讲,只讲重点难点和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主导作用要发挥在点子上;应尽量让学生多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需经学生反复实践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因而,某些知识应以不同方式循序渐进地反复多练。
二、改进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过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那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知识死,能力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是教学生好学、乐学、善学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电教化教学手段,创造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使学生热爱教学活动。另外,指导学生建立起定向预习、听课、复习、自查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最后由学生自己说清为什么(即说学习过程),由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发展,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三、加强辅导,转化后进生,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基础教育中,后进生是无校不在,无班不有。要想大面积地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必须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有意识地缩小与后进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优点,作为后进生也不例外。教师应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加赞扬,为其树立自信心。同时,善意地指出他们的缺点,积极创设和提供显露他们的优点和本领的机会、环境和条件,从而促使他们取得进步,转差为优。
四、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员、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它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