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

时间:2023-05-30 09:36:34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内容

第1篇

关键词:高职 女生 排球教学质量

一、排球普修课教学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1.排球教学受场地、教学时间以及学生水平的限制,教学内容不甚合理

我校虽然开设了排球课,但排球教学的场地有限,室外三块。如果同时上课的人数太多,只好挤在篮球场上实施教学活动,而且授课的内容仅限于传垫球等;教学方法也是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的传统方法进行,也就是人们常指责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这种内容和方法用于几乎全是女生的护理系,显得缺乏针对性了。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很多学生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甚至没有接触过排球。然而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学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而排球教学的时间只有2个月,16次课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传垫球、发球的教学,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如此多的教学内容,不能运用所掌握的简单技术进行比赛,即使进行排球比赛,也只是变成了发球大战。学生参加这种低水平、低质量的比赛,活动效果和心理满足感是可想而知的。

2.考评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篮球水平及检验教师教学质量

我校的排球考核内容和教学内容相映衬,主要考查学生完成的次数来衡量学生的排球水平。在16次课以后,学生要考核传垫球和发球。传垫球变成了托扔球,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这种考试不能检测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内容单一、陈旧的考核已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我校高职女生的排球课教学存在一些小问题,我们要认真地思考排球教学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健身和竞技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系。我们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球技能,还要挖掘排球项目的广泛适用性,使排球课成为融竞技、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课。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高职女生排球课质量。

二、新时期提高高职女生排球普修课质量的具体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排球课教学目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排球课以往的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方法刻板,导致许多学生并不喜欢排球课,能够坚持锻炼的学生更少,许多学生在排球课结束后,不再触摸排球,这种教学是失败的,所以排球课教学应该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动作规范与否并不重要。

以前的体育教学常围绕竞技内容进行,竞技运动的知识较多。我校主要是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她们将来的工作可能需要长时间地站立、行走,手指可能做一些精细的操作,滚球游戏等可以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传球等可以增强上肢的协调性,同时排球运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护理专业的排球课应该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注重排球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变成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比如降低排球网的高度;减小排球的场地,让多数学生都能发球过网,把排球换成气球;女同学移动慢,教学比赛时,场上队员增加等,多围绕排球进行的一些趣味游戏等的功能,而且要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的教学目标,根据社会的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问题具体落实到实处。

2.排球课教学质量标准要有明确的导向――追求评价的有效性

长期以来,不单我们,很多学校排球的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主要是考虑动作的规范性、完成的熟练程度,一方面,多数的学生成绩优良,另一方面,学生不会打排球。更不用提上场比赛,这种矛盾主要是排球的考核方法不能为教学提供可靠的教学反馈信息。考虑到排球普修课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评价手段应做出一些调整,如降低达标的标准;看学生的进步幅度;降低动作难度等等,从而改变排球课的重竞技的教学倾向。

第2篇

关键词:快乐体育;篮球教学;游戏;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120-02

篮球在高校是深受大学生青睐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课余时间打篮球已成为大学生的时尚,篮球选项课也成为学生体育选课的热门。“快乐体育”倡导学生自主、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身体锻炼,可以说“快乐体育”是对传统的“锻炼式体育”和“强制式体育”的一种反思,也是一个体育教育思想转变的过程。篮球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体质,提高技术水平,从中体会运动的乐趣,培养其终身体育能力。那么,如何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笔者经过多年体育教学实践,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和专项特点,科学地借鉴“快乐体育”的思想和方法,为“快乐体育”构想在高校篮球教育中的运用提供一个新的认识平台。

一、快乐体育在篮球选项课中的实施

1.精选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选用的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战术水平,满足他们现实的体育需要。篮球的技战术内容很多,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每样都教,所以教材的选择就很重要。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由易到难的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教学,甚至可以放弃一些较难的内容,并且男女生也要有所区别。如学习运球技术时,重点学习运球急起急停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而跨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运球等因其动作难度较大,只作为介绍内容。对重点内容,要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能清楚的看到自身的进步,从而找到自信,找到快乐;对介绍内容,不必安排专门练习,只介绍动作要领,可以鼓励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自行练习并在比赛中运用,从而刺激其他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2.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

(1) 知识要全面,备课要充分

进行篮球选项课教学不仅要传授篮球技术,还应把篮球理论知识、战术运用、裁判规则及当前世界篮球最新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国内CBA、CUBA联赛情况,还要了解NBA联赛、世锦赛等重要赛事。当今篮球的发展不只局限在体育范围之内,还涉及政治、经济、新闻、暴力、赌博等诸多领域。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兴趣不一,追赶时尚,猎奇心强,常常从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提问并想得到满意的答复。只有具备全面的知识,才能使学生满意,既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又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仅要熟悉课的主要内容,还要了解与其相关的历史渊源、名人典故和经典战例,上课时适当予以讲解,不但能活跃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传统的篮球教学中,篮球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主体和中心是教师, 学习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甚至是一种单向的输出过程。篮球教师懂什么就教什么, 学生是一个等待加工的客体, 而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 无法提供个性充分的发展, 学生运动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不能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快乐体育强调要以快乐的情绪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热爱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师应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以致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篮球教学, 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 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 教学必须首先承认个性的存在, 以便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教学, 让每个学生都能与众不同展现出自己的个性, 满足他们的不同要求。在篮球教学活动中, 学生在练习中的合作与单打独斗, 好动与好静, 理智与冲动, 进攻与防守无不体现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因此, 教师必须做到认真思考分析, 因人而异的确定教学内容、运动负荷、知识与技术的深度, 进行分类施教。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3.更新教学方法,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追根溯源, 篮球源于游戏, 最初以简单的比赛形势出现, 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有广泛影响力的竞技运动,100 多年来篮球运动始终没有脱离游戏的基本特征。长期的篮球传统教学扭曲了学校篮球“普及”与“娱乐性”的本来面目。篮球选项课上应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大学生得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既有苦和累的磨砺,也有轻松快乐和满足。篮球选项课应该侧重于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建立以篮球游戏, 娱乐性比赛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环境, 创设突出“普及”和“娱乐性”特征的教学模式, 让大学生玩得高兴,练得有趣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不必太注重动作的规范或细节。当然,玩要有一定的章法,更要有新意,是大学生所乐意接受和参与的形式。在具体教学中,将完成教学任务与游戏、娱乐和一些非常规的教学内容及形式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借鉴国外练习方法,进行创编组合,给大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激发起大学生想学想练想参与的意愿,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篮球选项课的学习活动中。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学生特点,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以及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灵活而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可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改革考核办法

现阶段篮球选项课的考核内容仍以运动能力测试为主,考评标准未摆脱竞技体育的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身提高幅度和努力程度。现代学校体育要注重学生增进健康的近期效益,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健康意识的远期效益。篮球选项课的考核办法,不仅要评价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作出正确的评价。特别应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高幅度作为一重要评价指标,以减轻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高质轻负”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篮球选项课的兴趣。

快乐体育在篮球选项课中的实施要突出“普及”与“娱乐性”的教学特征, 满足学生心理与生理同步发展的基本要求, 充分发挥篮球运动最基本功能, 建立与完善以篮球游戏、娱乐性比赛和比赛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环境。大学生通过篮球选项课能够玩得开心、尽兴,玩得有情趣,玩出一副健康的身体,玩出一个愉快的大学生时代,练就一个乐观开朗坚强勇敢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孙民治. 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第3篇

一、足球普修课技术教学内容

在足球教学中,基本技术部分的教学是实现足球普修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普修课教学的关键部分。基本技术部分教学的合理性和系统性是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23项足球基本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中,足球基本技术不但多,且之间联系复杂。根据现代运动训练学的有关理论,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确定各项基本技术的主次关系、顺序安排和集体的整合与优化对足球普修课的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规律性,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出主要环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足球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

二、足球普修课技术教学难度分析

然而,教学的难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教学的难点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提出来的,对足球普修课教学质量有重大影响,发现并解决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教学内容难点和难度十分必要,也是衡量一个教师基本能力的一个标准。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一定就是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也不一定就是教学的重点,但教学难点解决不了,会影响教学重点的学习,甚至会造成整个教学过程的难以进行。设计调查问卷,向有关足球运动的专家学者发放问卷,对体育院校足球普修课基教学内容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行调查研究。足球基本部分教学内容多元素的组合技术难度高于单元素技术,对抗性内容高于非对抗性内容。比赛中运用频数少的技术内容高于运用频数多的。另外,单元素技术,动作的外部结构和参与动作的肌肉群也是影响技术难度的重要因素。动作的外部结构形式越多、越复杂,动作的难度越大。要求参与动作的肌肉越多,动作的难度也越大。根据聚类分析树型图,参考其难度得分值,发现运球过人、脚背外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接球、断球、侧面抢球等六项技术动作应确定为技术内容中的高难度内容。脚背外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接球动作方式复杂,和正常人的行走方式有很大差别,对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内旋、外翻以及紧张程度,用力大小、方向、参与的肌肉群和类型都有很高的要求,学习难度较大。运球过人、断球、侧面抢球由于在比赛中应用较多,对临场环境要求全面考虑,比如人和球的距离,对手所在的位置及球速和人速等时间和空间特征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足够的联系和实践,以及准确的临场时间、空间判断很难掌握,在足球普修课教学中相对来说属于学习难度较大的部分。脚背内侧运球在实际比赛中运用较多,其动作结构比较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只要在练习中加强练习就能较好掌握。脚背正面踢球的动作结构与脚背内侧踢球基本相同,只是其助跑和出球方向在正前方,踢球部位是脚背正面,脚背正面较脚背内侧的面积大,且平坦,容易踢准部位,故其难度略低于脚背内侧踢球,为中等难度。正面抢球在实际比赛中运用的频率较高,虽然动作简单,但在运用中不但要求使用者正确运用动作避免犯规,还要求运用者观察对方的行动,把握抢球时机,对足球意识和临场的观察要求较高,在教学中为中等难度。脚背外侧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内侧踢球、脚内侧接球、脚内侧运球等几项技术内容是几项常用的技术,因为常用所以要求更高,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动作规范合理,更要能熟练应用,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以难度相应增加,为中等难度。原地正面头顶球、胸部接球、大腿接球三项接球技术也是比赛中常用的动作之一,因为这三项动作并不是用“脚”支配完成的,而是用身体的头、胸、大腿等部位完成,难度比其他一些常规技术较高,所以三个接球技术可以列为中等强度,在教学中要加强练习。

三、结语

守门员下手、上手接球是守门员技术的重要内容,因为守门员接球技术是用手支配完成,手较脚更具灵活性,在足球普修课的教学中,此内容难度较低,守门员选位、移动属守门员无球技术,主要检验守门员的整体战术意识、临场观察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在足球普修课教学阶段应列为低难度内容。脚掌接球动作使用较少,且动作简单,脚掌的触球面积大,不需要其他辅助动作,较为单一,难度偏低。原地掷界外球因为是使用上肢双手将球掷到理想位置,只要熟悉规则和动作方法,完成起来比较容易,难度低。

作者:时屹恒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第4篇

关键词: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18-02

随着社会进步,网球运动从简单游戏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精彩纷呈、对抗激烈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在世界广泛而又蓬勃地发展,其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体育和游戏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社会因素。本文对广州市26所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据此对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的现状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找出影响该市普通高校网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的现状分析

1.网球课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实践和理论。

(1)网球课实践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课实践部分内容基本类似,只不过是各个高校的课时安排不一,侧重点不同,其主要以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发球与接发球、正手截击、反手截击等技术动作内容和一定量的身体素质练习等辅助教学内容。其中只有6所高校网球实践教学内容全部是网球技、战术练习,其它高校都还包含一些辅助教学内容。另外,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实践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是在室外集中授课学习。

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满意的占30.3%;较满意的占29.4%;不满意的占40.3%,说明目前广州市高校网球实践教学内容存在较多的问题。大学生普遍认为:网球课实践教学内容的技术动作的重复性练习过多、单调,网球实践课变成了网球运动竞技目的的训练课,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激发学习激情。

(2)网球课理论内容与形式的现状分析。通过调查统计看出,广州市26所普通高校都有各自的网球理论教学内容,只是各校的侧重点不同。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理论教学内容大体包含以下内容:网球运动概述、网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竞赛的组织、网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价值、意义,等等。各个高校的理论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高校在室内集中讲解,有的室内外相结合讲解,有的采用视频与讲解相结合的形式。从走访调研看,各个高校都有相应的理论体系。但是,进一步了解发现,有些高校网球理论太陈旧,流于形式,往往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实效性内容太少,与终身体育发展的内容不多。因此,各个高校要加强网球理论的建设,使当代大学生能真正了解网球运动的价值,能掌握科学地进行网球锻炼的原理和方法。

2.网球课形式、教学时数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课开课形式的调查结果可知,作为选修课形式授课的有3所学校,作为选项课形式授课的有6所学校,二种形式都有的有17所学校,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1.5%、23.0%、65.5%。通过访谈得知,大学一年级开设网球课的有14所高校,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开设网球课的有10所,在大三、大四开设网球课的一共才2所,可看出,广州市网球课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课率较高,而三四年级开课率相对较低。从以上数据说明,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课开展较好,同时也说明网球课的开设率不均衡,主观原因是学校相关体育教学的领导对网球课的目的、价值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客观原因是高校网球教学师资、场馆设施等方面存在不足。

其次,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课的课时偏少。每个学期在完成网球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教学外,网球教师很难有时间再进行辅助内容的教学。被调查的广州市普通高校中,网球课教学时数总体偏少,表面看有18所高校每学期教学进度中安排达到了32学时,但是由于受阴雨天气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网球课教学时数还是不足,与教育部规定每学期教学时数一共不得少于32学时相比偏少。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状分析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手段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被调查的教师中,大部分教师喜欢用传统教学方法,有32.5%的教师喜欢用录像多媒体教学法,还有17.6%的教师采用网络教学法等其它方法。显然,传统教学方法仍然是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教师首选的教学方法,而一些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用率相对较低。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网球教师长期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已养成了习惯,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经验,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现代网球运动与比赛并不是单单体力与技术的对抗,而是运动者智力和意识的较量,需要从事网球教学与训练的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教学与训练方法,使高校的网球教学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满足广大学生对网球运动的需要。

4.教学场馆与器材设施现状分析

硬件设施是高校体育教学和群体工作开展的基础,硬件设施否完备直接影响到高校网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调查得知,目前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场地主要有塑胶、硬地(铺水泥或沥青)和沙土地这三种类型,其中塑胶场地最多,沙土地最少。这可能和各高校本科的教学评估有关,大多数网球场地是新建场地,要求的标准相对较高。调查得知:24.7%的高校拥有6块场地以上,57.7%的高校拥有2~6块场地,19.2%的高校拥有场地低于2块。从各个高校拥有场地数量与学生人数的比例来看,与教育部的要求(场地数与学生数之比是1:1000)相差较大。在调查中,有84.5%的学生对场地表示不满意。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场地的配备存在严重的不足现象。

在器材方面:好的球拍对掌握技术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各高校对此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明显不足。在被调查的26所高校中,近9成的学校网球课没有给学生提供球拍和球,由学生自己负担,势必影响学生对网球的兴趣。学生购置的球拍,一般是价位在100K左右,多数是较差的铝合金材料,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使用较为高档的球拍。球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弹性很低,有的弹性很高,平均每个学生才拥有2个球,平均有3%左右的学生没有网球。这些充分说明,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课的器材配备非常缺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二、发展对策

1.深化网球课的教学改革

建议对高校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网球选项课,主要以网球运动技能为教学内容。对三四年级学生开设网球选修课,主要是网球竞赛法、规则裁判法、网球技战术欣赏等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网球的技战术和理论水平,对兴趣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第二要合理安排教学时数(每学期要大于32学时)。应转变“传统型”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钻研和利用,掌握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初级班的学生可以采用“软式网球”,以降低初学者的难度,使之较易掌握技术动作,对网球动作定型非常有益。

2.加快网球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

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网球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快广州市网球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相关职能部门应重视并加大对在职网球教师的培训力度,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到师资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有序进行,整体提升广州市普通高校网球教师的教学、科研、学历、裁判水平。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直观教学板图教学开放教学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空间性强,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较容易、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觉得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法的改革和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才能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积极性,促进地理知识网格状的构建。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通常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学习,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地理研究的对象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电脑合成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各种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例如:在七年级开学第一堂地理课上我利用电视录像播放《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地球的各种景观地貌,以及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并伴有动感优雅的乐曲,加上声情并茂的讲解:“在浩渺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她在太空中怎样遨游?她怎样形成了今天的面貌?生命为什么可以在地球上存在、繁衍?人类是怎样认识和改变地球的呢……”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和动机,打开本节内容,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堂效果明显提高。在对初中学生讲述时,由于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更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需要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经常加上一些小插曲,如联系时事热点,学习的一些诗词句子,使课堂更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板图教学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板图教学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使板图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就能做到内容生动具体,概念深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但出现的地名较多,采用怎样的教法才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记住呢?首先,我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大的中国轮廊图,然后让学生分别绘出各行政区的位置轮廊,标出其省会和简称,利用区域轮廓使学生产生联想,把抽象的材料加以形象化教学,祖国版图轮廓像一只报晓的雄鸡,傲视东方,东北三省是雄鸡的头,新疆、是雄鸡的尾巴,台湾、海南是雄鸡的脚。黑龙江似一只飞翔的天鹅,山西似平行四边形,陕西似一个兵马俑,湖南和江西两省像亲密无间的伴侣,广东像伸进海洋的象鼻,青海像高原牧区的一只兔子等。再指导学生进行拼图游戏,把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图剪开各省后,再拼合,看谁拼得快。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用,在用中掌握、理解知识,既学到地理知识,又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愉快地接受知识。我还指导学生证依据下面一首七字歌帮助记忆: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西北上天,内蒙合海福定安。

加上港澳与重庆。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开放性,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开放性问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在钻研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善于对现有教材适当拓宽加深,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讲解“地球仪”这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一人准备一个小球和一支彩笔,在课堂上先指导他们在小球上绘出赤道、地轴和南北两极点,然后让他们自己在小球确定经纬线,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使学生在“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研究中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第6篇

如何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使主题图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主题图呈现方式多样

1.主题图故事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美丽的童话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小谜语是他们乐于接受和愿意思考的学习内容和表现方式。因此,对于部分有故事情节的主题图,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演绎主题图的情境,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2.主题图动态化

教材中的主题图虽然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但由于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持久,如果课堂上只是看这么一幅静止不变的图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主题图需要动态演绎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主题图处理成可操作的动态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感受数学知识鲜活的状态,使它的内涵变得更丰富、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教材第二册《乘车》一课,我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模拟现实生活中乘车的过程,使静止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过程,让孩子们觉得上数学课像在看动画片一样,觉得新奇、有趣,特别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3.改变主题图呈现顺序

北师大版第一册《有几辆车》原主题图是书本中就已有的,新主题图是本节课练习中的一道练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看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并使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为了让主题图更好地发挥作用,我改变了主题图的呈现顺序,并这样设计教学:

(1)师:请把左手伸出来,把掌心对着自己(等学生伸出左手后,让他们像老师那样把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师:认真观察,左边有几根手指,右边有几根手指,你想到了哪个加法算式?

师:把手掌翻转过来,掌心向外,再观察左边有几根手指,右边有几根手指,可以写一个什么加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1=5 1+4=5)

观察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后汇报。

小结:两个算式中交换4和1的位置,得数不变,也就是4+1=1+4。

(2)师:伸出左手,动动你的小手指,先掌心向内,再掌心向外,观察之后思考可以写出哪些算式。

小结:观察的角度不同,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3)师:淘气和笑笑也在停车场发现了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从主题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师:观察淘气和笑笑列出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为什么笑笑与淘气同样站在停车场上,却列出了不同的算式?

……

二、增、删主题图的内容

教材给我们提供的主题图和例题,仅是教师在编写教案时所思考的依据。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经验,认真分析教材,对主题图进行信息增补和删减。

1.增加主题图的内容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三册《抛硬币》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我除了利用书本的主题图外,又另外增加了一些情境图,并利用增加的情境图让学生充分体会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有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体会“一定”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球,看看是什么颜色?(白色、黄色、红色)

师:喜欢红球吗?(喜欢)。

师:如果我们想摸红球的话,你会从这三个袋子里选择哪只袋子去摸呀?

电脑出示三个口袋:1号袋4黄2白,2号袋3红2白,3号袋4黄2白。

生表示要选3号,追问:为什么要选择3号?

生:因为全是红球。提示:那我们去摸的话——摸到的全是红球。

生2:每次摸到的都是红球。(让多个人说)

总结:你们的意思是在全是红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是这样吗?

板书:一定。

(2)体会“不可能”

师:都是些聪明的孩子,都选择了3号袋子。想摸红球,我知道你们不可能会去选——1号袋子。为什么?

生:因为里面没有红球。(让多个人说不可能摸到红球的理由)

师:是呀,没有红球还有可能摸到红球吗?

生:当然不可能摸到红球了。

……

2.删减主题图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主题图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实现其价值,学生是主题情境演绎的经历者,是情境意义的建构者。但学生有时受到主题图中的画面色彩、画面内容的影响,往往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很难发现主题图中蕴涵的数学问题。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册第84页:美丽的田园。(出示主题图)

师问: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天上有12只小鸟。

生2:草地上有6只白羊。

生3:池塘里有许多白鹅。

生4:树上停着4只小鸟。

……

当五六名学生说了以后,仍有许多学生高举着手,因为本主题图包含的数学信息实在很多,如果不让学生说,就扼杀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让学生全部说完,花费的时间很多,况且本节课的重点不是找数学信息,而是让学生利用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主题图做些处理,删减一些动物,如删去羊啊、小鸟啊,这样主题图会单纯许多,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开展,突出教学重点,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灵活改编主题图

教材主题图作为一个通用教材,必定有其局限性和缺陷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的主题图不符合本班孩子的实际认识水平,脱离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因此,在利用主题情境图的教学中,本着扬长避短、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包含着丰富数学信息的主题图进行灵活改编,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情。

如,北师大教材二年级《儿童乐园》一课,书本呈现的儿童乐园的情境图信息量大,图中事物总数量少(用数数就能直接得出结果),致使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在不理解乘法含义的前提下很难找到相同的加数,凸显不出用乘法计算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这样组织教学:

师:1只青蛙几条腿?(4只)2只青蛙几条腿?能用算式表示吗?(4+4=8)

师:3只呢?4只呢?5只呢?

生:4+4+4=12(只) 4+4+4+4=16(只) 4+4+4+4+4=20(只)

师:那么9只呢?更多呢?

当学生一口气报出9个4连加的加法算式时,师接着说:老师都听糊涂了,到底是几个4相加呀?

师:这么多4相加,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

……

这样,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出乘法的必要性,同时也使学生在计算青蛙腿的过程中理解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观念

一、篮球教学观念的理论阐释

(一)体育教学观念

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先导,是人们关于体育教学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在不同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教学质量观、学习价值观都将以各自的特殊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从而对教学的价值取向及选用的教学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现代体育发展的历程,有两种不同的体育观,即手段论体育观与目的论体育观。手段论体育观把体育的目标定位于体育以外的社会目标,如以体育为手段,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目标。最典型的是德国、日本在军国主义时期,体育被当成实现军国主义目标的手段。目的论体育观把体育的价值定位在运动和运动着的人,如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实余暇生活,快乐体育课,提高自我锻炼的习惯,促进人际交流等等。这种目标定位突出了学科的特征:在初期重视技能的掌握和体力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体育理论界开始强调人的素质提高,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把教育的本位目标定位在人的发展上,这和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相一致。学校体育教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的教学观念。总的来说,由手段论体育观向目的论体育观的转化,这是世界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共同的趋势。

(二)篮球教学观念的定义

在对“体育教学观念”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后,我们还需进一步认识“篮球教学观念”的内涵。我们可以认为“篮球教学观念”是教师思考篮球教学问题所获得的结果,它包括教师对篮球教学“现实状态”的认识及思维方式,也包括教师对篮球教学“未来指向”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结果。教学是人为和为人的活动,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学的未来指向性要求我们对教学的看法、认识、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对教学现实的反映。也就是说,我们思考教学问题获得的结果不仅要反映现实,而且要超越现实,指向未来。因此,对篮球教学“现实状态”的思考和“未来指向”的判断都应该是篮球教学观念的研究内容。对篮球教学现实状态的思考是基础,未来指向的判断和选择是目的[1]。

(三)篮球教学观念的特点

篮球教学观念是篮球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在教师头脑中的反映,篮球教学观念要通过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形成和发展其教学观念的过程中,不仅研究教学现实,而且要利用和借鉴前人对教学的理解所形成的思想,作为其认识教学、从事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教师在理解篮球教学活动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观念框架”,从这个角度来说,篮球教学观念具有先在性。篮球教学观念一旦形成,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现为教师有时对新的教学理论,从主观上不愿意去理解,仍然坚守原有的观念,有时用原有观念对新思想进行“削足适履”,有时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等。但这种稳定性如果融于对先进教学理论的掌握、对新出现问题的解决之中,就会表现为教师锐意改革的坚定性;这种稳定性如果不能同先进的教学观念融合在一起,就会表现为顽固性,影响篮球教学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已死的先辈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教师中的先进人物通过吸取先进的教学理论、分析篮球教学现实,在其头脑中完全有可能树立起超越教学现实的先进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篮球教学观念又具有前瞻性[2]。

总之,教师的篮球教学观念有客观性、先在性、稳定性和前瞻性等特点。

(四)篮球教学观念的功能

研究篮球教学理论能够为教师提供关于篮球教学的各种知识,使教师对篮球教学的本质、规律有所理解和把握,帮助教师纠正错误的教学认识,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这种正确的教学观念又会促进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改革,使教学观念经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其结果又会反馈到教师的教学观念之中,进而又会影响到教学理论的革新与发展。也就是说在篮球教学理论与篮球教学实践之间的循环往复运动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发挥着中介作用。

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很多,比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教学物质条件等。教师需要以其教学观念为主导对这些因素进行统整,进而表现为教学行为。

二、篮球普修课教学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一)护理专业的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目前,我校护理专业的篮球课还是将正规化的技、战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如单手肩上投篮,单手低手上篮等等;教学方法也是也是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的传统方法进行,也就是人们常指责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这种内容和方法用于几乎全是女生的护理系,显得缺乏针对性了。护理系篮球的教学时数只有20学时左右,在短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掌握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更不用说运用所掌握的简单技术进行比赛了。即使能比赛,也只是低水平的,一场比赛只得几分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的。学生参加这种低水平、低质量的比赛,活动的效果和心理满足感是可想而知的。这里也存在着一种矛盾,一方面,学生非常喜爱篮球运动,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很不情愿上现在这种形式的篮球课。学生们感到十分困惑,其原因完全不在于篮球课本身,而在于我们没有很好的区分运动对象,选择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而且我们体育教师不了解非正规的球类运动的设计方法和要求,教学效果不好就在所难免了[3]。

(二)考评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篮球水平及检验教师教学质量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的考核内容和教学内容相映衬,主要考察学生完成动作的熟练程度,考察内容多数以完成动作的时间和次数来衡量学生的篮球水平。护理专业的女生很多甚至都没有接触过篮球,20多次课以后,就要求学生完成定点投篮、往返运球上篮等,这种考试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内容单一、陈旧的考核已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高职护理专业的篮球课存在的问题较多,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篮球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篮球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具有健身和竞技两重性的教学目标体系。上课目的是让我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简单的篮球技能,还要善于挖掘篮球项目的广泛适用性,使篮球普修课成为融竞技、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课。

三、新时期高职护理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观念的内涵

教学观念必须反映一定的教学思想。我们必须对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加以思考,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践。针对护理专业篮球普修课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从培养兴趣、明确目的、注重价值以及有效评价四个方面来考虑高职篮球普修课教学观,以此来指导护理专业的篮球普修课教学工作。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掌握培养兴趣的能力,重视教学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篮球课与其它课程不同,以往的篮球课,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刻板等因素,导致了许多学生并不喜欢篮球课,能够坚持锻炼的学生就更少,当学生走向社会后,有些人再也不参加体育锻炼了,这种体育教学是失败的。未来护理系的篮球课应当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运动技能,掌握的技术动作是否规范,并不十分重要。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护理系篮球课最重要的事情。

(二)明确护理系篮球普修课的目的

过去,体育教学围绕着竞技内容进行,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观在体育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篮球教学中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竞技运动的知识较多。护理专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她们将来的工作可能需要长时间站立、行走,手指经常做一些精细的操作,篮球的运球,滚球游戏可以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传球、投篮可以增强上肢的协调性,同时篮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护理专业的篮球课应该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注重篮球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变成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而且要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的教学目标。根据社会的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问题具体落实到实处。

(三)篮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高职护理专业的篮球课教学时数有限,我们只能根据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选择价值比较高的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现有的水平。所以,我们要把最基础、最关键的知识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什么是“最基本的”?北师大的毛振明教授给出的定义给我们一些启发。“基本运动技术“应该是某些运动,没有这项技术就不成为这项运动的技术,它包括四个要素:最小单位的技术;贯穿一致的技术;必须掌握的技术;有一定运动量的学习者有兴趣的,并比较容易掌握的技术。护理专业的篮球课可以参照以上四个方面来选择教学内容。有一些所谓“非正规”的技术动作,比如说双手腹前投篮(俗称“端尿盆”)是不是基本动作,这个问题值得商榷。美国NBA巨星里克?巴里采用这个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动作也可以采用。对于课时少、基础较差的护理系女生来说,她们学习篮球的目的是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通过打篮球来培养体育兴趣,“双手腹前投篮、双手头上投篮”等非正规的动作,普通女生也可以练习。学生投篮力量小,不能投到篮筐,可以用“双手腹前投篮”,只要能投中,学生玩的开心,使身体得到适度的锻炼,使用这种动作未尝不可。

(四)篮球课教学质量标准要有明确的导向——追求评价的有效性

长期以来,我校篮球普修课教学制定考核任务评价标准时考虑较多的是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完成技术的熟练性,一方面,多数的学生成绩优良,另一方面学生不会打篮球,更不用说上场比赛了,这种矛盾暴露出当前的篮球普修课考核方法不能为教学提供可靠的教学反馈信息。考虑到护理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评价手段应做出一些调整:降低达标的标准;看学生进步的幅度;让学生用排球代替篮球练习运球,降低动作难度等等,从而改变篮球普修课“重竞技”的教学倾向。

四、结论

护理专业的篮球普修课受体育教学观影响较大,我校现实存在很多问题,如护理专业的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科学,考评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篮球水平等等。作为高职的体育教师,首先应清醒认识到体育在学生就业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篮球普修课应教会学生培养篮球运动兴趣的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初步打球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强调教学为职业需求服务,强调教学内容的价值;建立与初步打球能力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

[2]孙伟平.论价值评价的主体性与客观性[J].求索,2000,(6).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排球运动;教学改革

一 、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排球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一项集体性的竞技体育项目,排球运动对于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判断力和团队精神更是有着非常大的益处。排球运动的传垫扣发拦网等各项技术都对人的速度、弹跳以及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有着非常好的锻炼,参与这项运动可以很高的改善人的生理技能水平,提高人对自身中枢神经的支配能力并提高肢体的协调和敏感性,而且排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要求每一个参与的人都具有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因而对于促进人际交往、提高合作精神都有着非常打的贡献。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营造良好的排球教学环境和排球运动氛围,可以很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参与排球运动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并培养出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实现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最基本目标。

二、高职院校排球教学改革的障碍

(一)排球运动的专业性和高难度超过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

排球运动是一项相当复杂的体育运动,在简单的场地和排球之外,对于排球运动的参与者而言,更需要他们有全面的技术、高超的技巧,并且身体能够承受得住激烈的比赛对抗性,而且在攻防转换意识上也不能有所欠缺,对于团队合作的精神更要贯彻到极致,在基本身体素质方面对于弹跳和短距离移动速度的要求甚至高过篮球和足球,上述种种要求相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平均身体水平而言,显得过于高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高职院校排球教学工作的成绩和发展有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排球技术动作多而且复杂,除了传垫扣发等基本分类之外,尚有很多的辅助动作,并且每个动作的熟练掌握都需要一定时间的专业训练和更长时间的复习巩固,才能够使学习者在比赛中较为良好的发挥和应用,而且技术本身不止要求学生有着诸如弹跳和速度一类的较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力和空间感知能力,这些方面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此外,对于排球运动的设施而言,也不太适合。目前国际标准的排球用网高度是男子2.43米和女子2.24米,对于非专业运动员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用这样的球网进行教学过于苛刻,大多数的学生由于身高不够、弹跳不好,面对标准球网只能“望网兴叹”,尤其是对于扣球动作,学生无法展示并感受到排球比赛最精彩刺激的部分,因而使得教学工作大打折扣。而且标准用的排球也过于沉重,多数高职学校的学生并未在入学前接触过排球,因而大多数人都是初次接触排球运动,而目前标准的排球都是由皮革制成,不但重量重,而且空中飞行速度快,手感也比较硬实,而作为初学者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刚开始技术不到位等原因经常会用不适当的部位触球,从而导致了手指挫伤,手臂部位红肿等情况,伤痛的出现极大地削弱了排球运动的魅力,从而使学生逐渐敬而远之。

(二)教师业务水平整体不高、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目前高职院校的排球项目教师的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较为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学生在排球课上大部分时间只是练习了基本的传垫球技术,而对于扣杀、拦网乃至于排球赛事中的战术组织安排、判罚以及守势等方面的知识几乎不提及,这样一来,尽管学生对于基础技术有了相当的练习,但是依然无法全面地了解排球运动,如此下去,必将导致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烦躁和反感情绪,从而丧失了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得排球教学课程的成绩以及未来发展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这类情况的出现,首先应该与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有关,因为就排球教学乃至于排球运动而言,学生对于基本设备场地的认知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思考,而更多地技战术规则等内容都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授乃至纠正的,因此教师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授课效率对于排球教学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对于排球教学重视不够

出于种种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对于排球场地设施的布置通常都非常简单,多数院校只有一个或者根本没有固定的排球运动场地,而只是通过临时拉网的方式与其他场地进行共用,这样对于参与排球运动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便的,而且即使在已有的排球场地上,也通常没有遮挡的围网等设备,这将导致学生一旦将球打出界外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捡球,同时也会大大降低排球运动的吸引力,而且体育活动本身离不开院校的支持和重视,而排球运动长球受到各个院校的冷落,很难像排球或者足球一样组织起较为高水平的比赛,在一般的排球比赛中,女子组往往都是成了发球比赛和垫球接力,男子组虽然有简单的配合,但是激烈程度和对抗性都远远小于其他球类运动,从而降低了比赛的趣味性,很难吸引更多的学生喜欢和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来。

三、高职院校排球教学改革策略

(一)大纲改革策略

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教学大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具体实施教学计划的纲领,主要涵摄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以及具体教学实践和课时分配,大纲同时也主导了教材的编订和教学的进程,并且是考核和评价学生成绩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最主要标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普遍而言高职院校的排球课程在教学大纲中一般只规定 六十个左右的课时,而其中理论课时只有百分之十左右,而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来看,学生每学期都有固定的实训时间,在此期间其他的课程都会暂停,平均每个高职院校的实训时间都在四到六周的期间之内,因而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每个学年的体育课时只有十三周左右,这也就无法达到大纲规定的一个学年六十个学时的要求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就更不用奢谈对于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了,因此笔者认为,根据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针对地调整课时,丢该大纲,相应地教材、考核以及评价等方面的也需要做出缩减或者调整,因为只有制定一个可以切实有效贯彻实施的教学大纲,才能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减少了学生不必要的课业压力,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高职院校应当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要求,体育 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意识以及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并非为了培养专业的竞技运动选手,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排球教学当中来,并能培养出健康的运动意识才是重中之重。

(二)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策略

 规定了课程的标准和教材,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教师往往照本宣章地依照教材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教材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教学内容可以依据教学受到的其他限制而灵活的改变,对于高职院校的排球教学而言,学生本身并未受过扎实的排球基础教育,多数都是仅仅凭借兴趣而加入的初学者,而且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排球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因而高职排球教学的内容,应当注重的是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具体应当是以健身和趣味为主要导向,相对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排球教材并不是针对上述的教学内容来制定的,而是往往借用了竞技运动员的培训教材,其中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传垫扣拦网等技术都对学生提出了要求,战术配合和进攻方面也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大部分课时都在进行基础技术的练习,而无法更全面地去了解排球运动的知识,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加强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让学生对于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有所了解,同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更好地观看排球比赛,从而使它们能够理解排球运动的真正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排球运动可以而且应当成为一种良好的健身方式,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对学生刻板教授,从而导致无法实现教学乃至教育的目的。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中的最重点部分,往往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很大程度上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而逐步实现的,高职院校现阶段排球教学的教学方法普遍看来是比较传统和刻板的,一般的步骤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最后由教师进行个别提示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作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专选课程而言,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的的,尤其是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久下去必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效果,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无法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运动习惯的教学目的。在近两年的高职排球教学中,笔者一直在尝试一种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轮流组织游戏活动的教学方法。每节课安排两个学生带器材,带器材的学生结合所学排球基本技术编排一个游戏。准备一周后学生利用准备活动时间带领其它学生做有关排球内容的游戏,使学生既练习了排球的基本技术,又锻炼了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材选编与应用改革策略

作为知识的载体,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目前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的教材往往是采用全国体育院校通用的教材或者是体育专科的教材,首先缺乏针对性,无法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教授的内容,其次是教材过于专业化,同样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真实运动水平,因此笔者建议应当由相关部门组织编订一步专门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排球教材,这也是一项相当迫切的需求。对于基本技术和战术的内容应当进行划分,将其中比较重要的如正手垫球传球和下手发球等作为必修的内容,而其他诸如扣球拦网等作为选修内容,这样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参与到排球运动当中来,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应当灵活掌握教学方法,比如在垫球的过程中,由于初学者缺乏基本技术,往往会导致手指挫伤以及手臂肿痛,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软式的气排球进行教学,在学生逐步掌握了排球的基础技术的时候更换成标准的硬式排球,这样不但可以让初学者很容易就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比较快地掌握住排球的基础技术,类似的情况还有球网,可以考虑适当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适当的把网降低。

(四)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策略

就考核评价方面而言,高职院校的排球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地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考核项目的门槛不能太高,应当适当的取消某些比较难的内容,在保证学生能够比较容易达到考核目标的情况下,增加学生的平时表现和互相考核评价的比例,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排球教学在高职院校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顾韶勇.当前高校排球类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2009(12)

[2]周忠高.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进[J].内江科技,2011(3)

[3]谢洪.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公共体育裸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林区教学,2008(10)

[4]梁学军.高职高专体育教材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14).

第9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

G633.96

篮球教学是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篮球因其具有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通过学生篮球课程的学习,能全面、有效、综合地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增加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此,笔者对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作了一定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的本质不单单在于传授本领,还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求知欲望,塑造健全的人格。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篮球学习与训练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做法是励志导向、以志诱趣。志和趣是学习动机的两个方面,志是理性动机,趣是感性动机,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志无趣,志就难以坚定;有趣无志,趣就难以持久。兴趣包括对学习进程感兴趣和对学习结果感兴趣。前者来自教学艺术,后者来自学习目标。教学中,我力争做到讲解和示范有趣生动,和同学相处平易近人,诙谐幽默,以个人的魅力吸引学生,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感,生成倾向心理;同时强调篮球训练对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的作用,使学生从社会责任感、个人前途、参与比赛多方面产生急切心理,自觉地投身到练习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教新队员时侧重于趣,在教老队员时侧重于志,两者不能偏废,相辅相成。训练中,我引入游戏竞争机制,从听觉、视觉各个方面刺激学生思维、观察、判断。因为观察是思维的前提,正确观察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局面,来源于广阔的视野和科学的预测,只有准确地分析判断,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及时做好攻防的思想准备。要培养这种良好的习惯和过硬本领,教师就要时常提醒队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二、强化W生的体能训练

篮球教学中,往往以比赛的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而此运动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运动强度极大的项目,它需要学生在比赛中有充足的体力来完成教师在赛前布置的战术任务。目前,篮球的发展方向是“高、快、准、女篮男性化”,初中生也不例外,只有体力跟上比赛的要求,才有可能使比赛取得主动。因此,我们在训练中应严格要求学生克服体力上的极限,每次训练课后,还要进行适度的长跑练习,以增强学生的体能储备,提高速度、耐力和灵敏等素质,锻炼他们顽强的比赛作风。从学生的篮球体能适应性训练角度来看,每次篮球课的流程为热身、伸展、力量练习、心肺功能练习、整理与放松。当然,除了完成课内体能适应性训练外,还要求学生控制练习的时间和负荷强度,尤其强调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练习,从而确保体能训练效果。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篮球教学内容选择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对女生来说,传球技术中应重点学习运球急起急停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而跨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运球等因其动作难度较大,可只作为介绍内容;在熟悉球性的练习中,方法很多,就可以经常变化练习内容,使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更高;对重点内容,要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比赛中能较好发挥。在篮球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先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教学比赛,通过比赛,让他们有发挥的余地、有创造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在感受到体育课快乐的同时,也深深觉察到自己所拥有的浮浅的篮球知识和技术距离实际运用的需要还相距甚远,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为了“学”而“学”转化为为了“用”而“学”,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求知。新课程要以运动为主线、以健康为主线,由“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

四、重视学生篮球技能的培养

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篮球意识与能力上,训练学生在场上的实战与应变能力是最为根本的目标。一方面要发挥个人特长,另一方面要有团队协作意识。篮球比赛,不是单枪匹马的行动,要靠优良的团队配合作战。一是本队处于进攻状态,自己手里无球时,应按本队的战略意图,不论在弱侧还是强侧,都要做出配合动作,如移动位置,吸引防守,自主接应,制造主攻方向上的有利条件,给同伴掩护,寻找有效投篮机会。二是防守对方持球人时,要紧紧相逼,堵住去路,给同伴创造断球机会。防无球人时,根据对方进攻情况选位,卡住对方传球路线,防止其接球,随时给对方形成强有力的威胁。三是自己持球时,要灵活机智,摆脱防守并有一定的距离,进入有效的攻击区,就要不失时机地投篮。对方防守严密无法投篮,则要及时运用多变技巧传给已处在有利位置的队友。四是发动快攻的时候,根据所在位置,迅速启动一传、接应、分散、接球、上篮等一连串程序性策略。没有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技术的运用(比如快攻时的速度、抢球时的弹跳)就无从谈起。所以,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以及战术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物质基础。在教学与训练中,要认真抓好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训练。

第10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命化 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数学课堂要体现的不仅有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还应该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正是生命化数学教育的最好注解。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应该融入到生命化的光环之中。只有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生活化的课堂文化,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营造和谐的生命化课堂: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要达到这个教育目标,首先必须强调要尊重儿童,把尊重儿童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在数学课堂中,要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确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生命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快乐成长。生命化理念下的“和谐关系”,要求教师的爱在学生成长的环境中,是一条涓涓的溪水,给学生以祥和的心态;是一股美丽的喷泉,给学生以向上的勇气;更是一片浩瀚的大海,让学生领略其宽广的胸怀,乘风破浪,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和谐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在和谐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享用者和开发者,师生的和谐互动为课堂的生命化增添了羽翼。

二、构建生命化的学习内容:体验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内容作为学习的载体,应当充满浓浓的生命气息。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富于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地进行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推理与交流”。也就是说生命化的数学内容,不能等同于现成的教材内容,而是要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创造性地使用,实现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和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这样的学习内容,能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凸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创建“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使数学课堂更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创设以下的教学情景:“我”在购物时,甲商厦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厦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厦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这时,学习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这样创设“生活化”情景来设计数学问题,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里,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享受到数学的内在之乐。

2.设计“生活化”内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实例、新闻等生活现象,瞄准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化“冰冷”为“火热”,让学生体验到身边“熟悉的风景”中蕴涵着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

例如,设计这样的应用题:某初一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摩托车速度为45千米/小时,运货车速度为35千米/小时,■■■■■”(涂黑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请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并列方程解答。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激烈讨论。教师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敢说、敢疑、敢动手操作,敢问、敢讨论,充分发挥各种智能。此时,课堂上看起来是乱哄哄的,其实正是学生自主参与过程最强烈的时候。与此同时,教师起好组织者的作用,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经讨论,得出不同的补充内容:①摩托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车经多少小时相遇?②摩托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摩托车用多少小时追上货车?③摩托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则摩托车比货车早到多少小时……就这样,学生在多维度、多层次的合作中,出现情意共鸣、信息传递、反馈畅通、思维活跃、创新精神涌动的优美情境。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生活化”内容的学习之中,既发展了数学思维,又体验了获取知识的快乐。

3.开展“生活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生活化”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设置问题:某一块梨园有两处水源――圆形的水池和笔直的河,果农应该如何选择取水地点?为该区域划一条合理取水的分界线(供当地果农取水时参考)。这样把现实问题的解决纳入课堂教学领域中,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整合。所以,“生活化”活动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也是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学交流的起因,是学生实现创新的条件。在“生活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了实践的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在不断发展。

三、倡导生命化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一切必然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即使在相同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所感悟的东西也是富有个性的。因此,课标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生命化学习方式,学生才能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1.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陶行知先生提倡“手脑并用”的教学思想,新课标也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课堂中的知识,只有与学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知识,才有真正的意义。学生只有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成数学的表达,才能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例如,探究“摸到白球的概率“一课教学片断:①盒子里装有5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白球。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白球,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这两个事件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数轴表示。②再将5个大小形状与白球完全相同的红球放入刚才的盒子中。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白球,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这两个事件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数轴表示。③如果盒子中装有4个白球,1个红球。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白球,发生的可能性比上次活动中模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大了还是小了?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发生的可能性比上次活动中模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大了还是小了?再在数轴上找到相应的区域表示出来。师:能否用一个正确数据表示在此模球活动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此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体会摸出一球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及摸到白球的结果数,体会到概率的意义。此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这些问题太简单了,老师能再难一点吗?”学生要求教师增加题目难度,反而给人一种学生“赶”着教师走的感觉,这是新的生成、新的亮点。教师说“好”,然后再提出问题。④再在5个球中(4个白球,1个红球)四人共做20次摸球游戏,记录摸到白球的次数和概率……在一个个反馈过来的动态信息中,不难看出学生已体验到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试验的每个结果都会呈现出其频率的稳定性,可以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这样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概率的含义,而不只是学会套用公式,这就是数学地思考问题。

在这节课上,让学生经历操作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来体会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既紧张又活泼有趣,他们在摸球活动中体验和学习,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活泼。

2.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数学。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研究探索新问题,再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自己意义的认知建构,并发展探索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一节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画图、测量、观察后,来发现、归纳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①画出三角形ABC。②将学生分为三组,根据中位线的定义,分别画出如右图的三种情况的图形。③分组进行观察、测量,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

这样来推导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不仅使学生参与到定理发现的全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弄清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来龙去脉,而且展示了图形的各种变式。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发现定理时需考虑的多种情况,而证明时有时仅证一种情况即可证明这一分类讨论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觉到发现定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知识对学生是新的,不必直接告诉他们结论,而是可以将原来的推导过程重演,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种价值,不低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是创新的启蒙教育。”由于定理是学生自己得出的,所以他们理解的特别深刻。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充满着个性和活力,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放了学生的思路和潜能。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的过程学习数学。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初中生乐于交往,而合作交流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多层次和多向合作交流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相互激励、补充、答疑,解决各种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因此,数学学习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与交流。只有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才能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才能相互碰撞出创新的思维火花。通过讨论交流,教师在重视采纳不同意见上为学生做出了榜样,这既是对讨论本身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小组合作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课堂也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气息。

4.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通过互相的评价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评价环节实施得好,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及时获得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为教与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在课堂中,学生的知识、思想、情感、能力都在生成,都在发展变化,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中的信息,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从外部转向内在,从形式转向实质,从被动转向主动。评价时,教师要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更美好的灵感。对于学生迸发出的创造性火花,教师要格外地珍惜和爱护,而不能泼冷水;对于那些具有创新意识而发表错误意见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谅解。学生只有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把握数学知识,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培养创新的意识。这不正是生命化课堂的精彩所在吗?

叶斓教授强调:“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必须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一个民主、自由的空间里,用新颖灵活、充满童趣的方式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命化的色彩,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111—02

一、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较宽泛,内容缺少创新

当代高校的篮球教学目标,基本都是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身体素质为核心的传统目标。其他体育项目教学目标也大同小异。但是,过于重视技术技能的教学,就忽略了篮球的娱乐功能,其实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篮球运动的健身练习,增加学习趣味性,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学的内容。否则会导致学生在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后,很难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没有体现指导思想的贯彻。在传统的教学目标制定中,很少有增加学生趣味、兴趣这样的字眼,一板一眼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内容的安排也缺乏趣味性的比重,这与篮球教学目标的创新精神是违背的。

此外,一些教学目标制定得过高过于宽泛。在一堂高校篮球课的时间里,学生能掌握的就是几个简单的技术战术练习,对于提高各项身体素质水平等目标要求,很难达到预期。

其次,教学内容缺少理论教学部分也是通病,其实许多高校学生对篮球的历史,篮球的规则,篮球的发展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但老师在备课内容中很少准备,只注重实践的教学是单一无趣的,要先让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就要让他们先了解篮球运动,知道它的好处,知道为什么做这些练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内容问题是存在的。

2.教学方法较简单

首先,现在高校篮球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单一,仍主要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以讲解法,示范法为主,学生感觉是小学中学教学模式的延续,所以没有新鲜感,缺乏学习兴趣。

其次,篮球教学法没有很好激发课的趣味性,当代篮球教学不只是学习技能与健身,娱乐性和趣味性才是支持学生长期主动去参与运动的源动力。僵化的教学手段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使得课堂变得没有了趣味性。实际上篮球有许多教学方法,游戏法,模拟竞赛法,案例教学法,心理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教师为什么很少去运用其他方法?主要一是运用新颖方法教学备课和教学都相对麻烦,二是担心对于创新教学学生对这种变化能否接受,影响教学质量。但只局部强调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 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缺乏必要的创新。

3.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不够

第一,高校学生的篮球差异性更大,经过了中小学体育的分化后,高校的学生篮球水平差异更显著。有些学生在中学就打过篮球,进入大学后可以代表院、系参加学校篮球比赛。而有些学生从来就没摸过球,毫无基础可言。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人数众多的篮球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第二,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存在个体差异。篮球课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更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观因素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息息相关。经常练习的同学占到一半以上,但这些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增强体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有极少数的学生从来不练习,而部分的学生是由于个人爱好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来练习的,剩余的大部分学生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练。由此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对篮球有更好的了解、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对象的性别差异,女性在学习篮球的接受能力上是不同的,她们身体和技术基础较差,教学内容应该区别与男生。但当前高校女生篮球课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调查发现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和人数比率与男生并没有明显差异,这就形成了高校女生喜爱篮球运动却少有人参与的尴尬局面。

4.教学质量的评估和教学成绩的考核不够完善

大多数高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度不大,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和监督相对松懈,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篮球教学考核的内容多以投篮或一分钟往返等硬性考核内容为主,但篮球能力包含了球性,专项身体素质,篮球意识,投篮传球等多种技术内容。不是一两项考试内容能综合评价的,不能很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水平。

二、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对策

1.制定贴近实际的教学目标,合理丰富教学内容

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要贴近高校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课的目标应围绕课的主要内容制定,每次课的目标不应该雷同,一些当堂课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不需要写入。贴近简单的目标能使课更好上。

随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理念的提出,我们在制定发展身体素质,学习体育技能的目标中,要融入对高校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让快乐体育的改革方向不再是口号。高校篮球需要现代教学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学任务,真正把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终身体育发展的项目。丰富篮球教学的内容,针对课的主要内容,变换练习的形式,让分组练习多样化,避免单一的教学内容,融入寓教于乐的游戏部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新鲜感和浓厚兴趣。

2.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在保留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分解法外,还要多加入更能增加课的趣味性的方法,像游戏法,演示法,情景模拟法等,使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运用新颖方法丰富了蓝球课的实践部分,对于蓝球课的理论部分教学也不容忽视。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篮球的历史、规则、发展,这样会使高校的篮球教学更立体,在学生的思维中建立起表象和实体结合的篮球技战术内容。

3.建立客观全面的评价考核方式

对教学的评价考核包括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要注意客观性和全面性,不能仅仅根据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给予打分,因为学前基础不同,要根据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和平时的课堂表现综合评定。这样能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增强以后篮球锻炼的信心。

对教师的考核方式更要注重平时的长期表现,而不只是一两次课的抽查表现,这就需要多次地考察评价,需要更深入的评课。这样能督促教师认真上好课,始终保持好责任心。

4.创建良好的高校篮球运动氛围

高校篮球教学只局限于课堂上,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需发展校园的篮球文化,把课堂教学和校园的比赛和运动队或俱乐部训练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推动促进的良好氛围。我国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俱乐部或社团来辅助篮球教学,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像组织班际、院际、校际间的竞技比赛,篮球小课堂,街球社团等,让不同篮球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会把篮球课堂的教学更好地延伸到校园的文化氛围里。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韦练珍.对新时期高校篮球课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2008(08).

[3]高学涛.浅析提高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J]. 科技信息,2011(23).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对策

1.前言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健身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足球运动主要以脚支配球为主,也可以使用头、胸部等部位触球(除守门员外,其他队员不得用手或臂触球;守门员只能在己方内,能用手或臂触球)的两个队在同一场地内进行攻守的体育运动项目,是目前全球体育界开展最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富有“世界第一大运动”的美称。足球运动有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韧不拔、机智果断、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集体荣誉感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心理品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人民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但是当前高校足球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探讨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创新的方法与对策。

2.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现状

2.1高校足球课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设置足球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并不合理,大多数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单纯地对某一个单项技术进行传统教学。主要表现:一方面高校教师在足球教学中只强调传授动作与技术,而不重视学生对技术的运用、创新与超越,激发不起学生们对足球运动的热情与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足球运动本身富有的特点,过分强调单一性的技术,形成一种程序式的教学。

2.2高校足球课教学方法单调枯燥

当前高校足球课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仍然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强调战术和技术的重要性,使得足球教学成为一种单纯性的传递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受到严重地挫伤。除此之外,教师普遍进行一刀切的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与个体差异,缺乏有针对性地教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最终必然导致基础好的学生成绩战术依然停滞不前,基础差的学生完全得不到任何提高[4]。

2.3师资力量与基础薄弱

首先,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虽然比较快,但是和其它学科专业相比,我国在体育方面的师资数量不足,特别是缺乏专业技术水平高的足球教师,整体师资力量薄弱;其次,我国高校足球的教学领域内虽然有部分有经验、有实力的教师,但是对我国足球教学的发展来说依然是远远不够的;最后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自身不够重视对足球教学进行科研,科研能力普遍不高[2]。

3.提高高校足球教学的对策

3.1精选、优化高校足球课的教学内容

遵循健身性、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设置高校足球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足球运动本身竞赛的基本特征和足球教学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基础,选择在比赛中技术动作结构与方法相对简单、使用频率较高、实用性较强、符合学生特点的技战术进行教学,精选、优化高校足球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将高校足球课分为介绍内容、选用内容和主要内容三个部分,将比赛中常用和最实用的技术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3.3完善高校足球课的教学方法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教授学生某一套动作要领使要简明扼要,然后教师以身示范一次,再由学生一边复述动作要领一边进行练习,举一反三,由表及里,触类旁通;其次,教师平时要认真仔细观察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分组、分层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个别基础较差的同学更要有耐心地加以辅导;最后,多安排各种五人制的小场比赛或是接近比赛条件的练习,促使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战中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主动性,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技术的实战能力[1]。

3.4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足球师资队伍

一方面高校要聘请在足球教学方面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教师,不断提供给足球教师多种进修深造的机会,开展足球教学经验交流会,足球教学经验丰富的前辈们积极主动加强对后辈的指导与帮助,提高足球整体的教学师资水平;另一方面足球教师自身要不断完善提高自己自身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建立科研团队,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3]。

4.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新形势下高校足球课存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调枯燥等现状,因此,必须明确高校足球课的教学目标,精选、优化普通高校足球课的教学内容,完善高校足球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足球师资队伍。(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瑞斌.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97-98

[2]李尚胥.高校足球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创新之路[J].赤峰学院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