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翻译教学

英语翻译教学

时间:2022-08-26 08:10: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翻译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翻译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翻译 商务英语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起来,那么,商务英语翻译便成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等的手段,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搞好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作者发现在实际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却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在岗位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胜任实际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欠缺。21世纪的职业商务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一般性的基本翻译能力,如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查找资料获取相关信息与专业知识的能力等,更需要具备从事职业商务翻译工作必须具备的个人心理素质,包括团队工作中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为主要目的,没有实际的或模拟的翻译情景,使用的翻译材料也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真正适应岗位的需求,胜任他们的翻译工作。这样的教学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调动教师的教学激情。翻译教学变成了简单的译例分析、讲解,然后模拟练习的过程。因此,这样的翻译教学急需改进。而改进的关键首先在于改进教师的教,然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合适的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商务英语翻译改革浅谈

1.改进教师的教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鼓励教师向双师型的方向发展,鼓励教师进修商务知识,担任商务方面的课程以及深入企业了解商务活动的全过程,这样才不会造成教师知识片面,对商务活动一知半解。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或是一缸水,要把商务英语翻译讲精讲透,必须掌握充足的商务知识。因此,作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进修,不断提高自我。

应运用任务法、项目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翻译实践,向学生演示工作中遇到的翻译难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翻译实训实践机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翻译教学中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牢记这一点,对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味地讲解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基本技巧或是相关的商务知识,都不能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高。

可以让学生先搜集一些翻译资料,找出文化色彩对翻译的影响,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译,然后让学生翻译一些商务资料,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其中的文化信息。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纯粹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为了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商务翻译活动的情景,创造一些活动情景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须了。在模拟或仿真的情景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协商完成一定的任务,从而把翻译贯穿其中。学生既可以了解真实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又可以体会翻译工作的不易,同时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从课堂教学的方法入手,改变现状。首先,更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翻译活动。如采取一些激励手段,如把翻译得好的句子、段落张贴在教室里,或成立班级翻译网页,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翻译作品上传;或鼓励学生大胆修改他人的译文,只要提出更好译文的,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获一致好评的,作为范例公布在班级里或网页上,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表现。其次,除课堂教学外,可建立模拟翻译实验室,或是联系校外翻译工作室或校外的实训基地,零距离地接触翻译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有很大的触动。转贴于

3.合适的教材

现有的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大多是只专注于翻译理论及技巧的讲解,不重视学生实际工作中应用能力的训练。这就严重地限制了教师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要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教材。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有能力的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自编教材,为本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量体裁衣地编写一套翻译教材。无论是自编教材还是购买已有教材,必须坚持教材内容新颖全面,以商务知识为主体,重点突出且有针对性,难易程度能适合本校的学生水平。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际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深化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加强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课堂效率已是势在必行,而做到这几点就必须首先从教师入手,从学生入手,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符合高职工作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式。同时,改进商务英语翻译的教材、教学方法;加强商务英语翻译教师的专业素质;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出更多能适应岗位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国新.职业教育 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8,2

2.宋兴崎.试论我国高校商务英本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8,8

3.张静.商务英语课堂讲授及实践教学方法的构建\.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第2篇

1.教师的教学方法滞后。在翻译的教学中,教师侧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如词性的转换、增词法、减译法等,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练的模式,所学的内容局限于课文上的内容,未能真正地引入学生进入某个具体的工作情景进行翻译,不是以情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2.师资力量薄弱。要为企业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理论知识,熟悉国内外最新的知识动态,较高的翻译理论知识素养,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然而,讲授翻译课程的老师,大多数没有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不能准确的把握经济贸易活动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真正含义。

3.学生翻译基础差。由于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不是很透彻,缺乏国际商务知识,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不强,对商务英语翻译与岗位需求的认识不足,使得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理清句子结构,不能很好的转换双语,导致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原文所表达的意义。

4.缺乏实训基地。在很多院校,针对一些工科专业,都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供学生开展实训,如汽车专业提供了大量的汽车和生产以及维修设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汽车的性能和构造;在模具、数控专业提供了机床、车床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然而,却很少有学校为商务英语专业提供翻译实践的场所,使得师生没有实践的机会,无法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岗位实践上去。

二、开展实践教学,提高翻译能力的策略

教师讲授翻译技巧,学生进行翻译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显得不适合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要培养可以真正参与到商务往来各个环节的优秀毕业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实践教学:

1.在课堂上,老师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根据企业提供的真实的翻译材料,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以任务为导向,来进行单证的填写,合同的翻译,名片的制作,公司的介绍,产品的说明有等,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组建翻译精英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联系校内外组织机构,展开翻译服务,承接校内外翻译实务活动,为他们提供翻译服务,让师生不仅可以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同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3.安排专业实习周。在翻译课程的安排上,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安排,安排1到2周的专业实习周,打破传统的学生在教师规规矩矩的课堂学习模式。利用实习周,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翻译公司、旅游公司、会展中心进行参观学习,或者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组织学生去参加商品交易会,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翻译能力的重要性,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操练。

4.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创建翻译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把翻译公司提供的笔译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利用教师以及公司一线外贸工作人员的人力物力资源,共同开发实用的翻译教材。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在寒暑假有机会深入到企业进行实习,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实际锻炼机会,有有利于培养符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

三、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翻译教学 翻译特点 语言能力

    一、翻译教学的目的

    近年来教学法在不断改进,大多数人都在以听说为主,而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法——翻译教学法。实践证明,在外语的基础学习阶段,翻译法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但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情况下,教学中应适当加强翻译练习。只有通过英汉对比分析和翻译,学生对语言才能从整体上作深刻理解。

    翻译也是一种具有交际能力的语言行为,是利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翻译过程是将原语义进行语义和语法分析,然后找出目的语的对应结构并按目的语的语义和语法规则重新组织语句,最后整理出语篇,如果不了解其中规律,即使掌握了外语,翻译时也会有困难。可见,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现象,是一种细致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利用另一种语言予以再现,因此它涉及到语言的研究及文化背景的研究。翻译教学则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的探讨,以有目的的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各种综合能力。这是翻译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翻译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第一,翻译时确切地再现他人的笔意和笔法。所以译者翻译时既要对原文忠实,又必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可止予形同,更要追求神似。翻译是再创造,而不是照相式地机械重复,所以翻译必然能够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第二,我国传统的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于知识的授受,而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翻译课虽然也讲一些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以及方法和技能技巧等,但它们大多数只需理解而无须硬记。在翻译中没有解决一切翻译问题的“万能钥匙”,只有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逐步认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异同,从而有效地提高翻译能力。

    第三,翻译除了要研究语言形式以外,还要研究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思想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往往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可见,翻译教学以语言学,翻译学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主,旁及其它许多学科知识,因而较有利于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翻译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注意启发学生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就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进行翻译教学

    根据成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尤其是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无论我们采用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还是交际法,学生总是本能地进行外语和母语的对比。实践证明,除了一些较简单的会话,学生可不借助母语思维,直接用外语反应外,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进行两种语言对译。即使是高年级学生,甚至研究生笔下的英语句子或简单的文章中仍然错误不断,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汉化英语”。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提高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另一方面却不可忽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这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和文化方面距离都较大,两种语言转换时,形式的变化就很大。学生在翻译时常犯的毛病如:

    1、The young man standing on the stage is our teacher.

    (误):那位年轻人正站在台上的是我们的老师。

    (正):那位站在台上的年轻人是我们的老师。

    2、我有几篇文章要写。

    (误):I have some articles want writes.

    (正):I have some articles to write

    学生错误的原因就是不了解语言的区别。汉语的定语习惯上都放在被修饰词名词前,而英语的定语,如果用形容词、代词、数词,现在分词、名词所有格等单个词或用“量词+of”短语来充当,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即前置定语;如果用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及限制性短语从句来充当,一般则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即后置定语。另外,学生没有很好掌握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和用法,结果把英语的动词和汉语动词等同起来,所以译出来的句子不合语法规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结合语法和词汇进行教学,系统的讲解一些翻译技巧并多做一些英汉对译是十分必要的。  就翻译实践而言,包括理解和表达两方面。汉译英和英译汉练习是一种强迫性造句或作文,培养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知识、句型及更多的词汇,学生只有达到对英语的真正理解才能写出合乎英语习惯的句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汉语基础不够扎实,知识面不够广泛,翻译时往往受英语原义形式的束缚。另外对原文意思的理解也包括对其文化的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也要学习和了解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

    四、围绕教学环节坚持启发教学

    1、讲课:讲课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共同进行科学思维,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来精心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适时发问,启迪思维。提出带有关键性和引发性问题,以问开始、利用学生求知欲急切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当然问题不在多,贵在适时。二要注意例句的典型性和新颖性。典型和新颖的例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一例多用或一味重复书上的例句则极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三要讲课不偏执一说,适当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让学生有机会博采百家之长,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增长见识。对学生有创建的翻译,要特别注意褒奖。对于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应当倍加爱护。

    2、辅导:辅导的主要任务是释疑。就是说要在学生要解决问题或表达思想而又难于解决或难于表达心里状态下尽可能避免直接答疑,给学生指出思考方向,由学生自己探索。二是向学生提供查考线索,让学生自己获得结果。三是提出几种可能,要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四是否定一些可能性,缩小学生的思索范围。五是组织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领略到思考活动是乐趣和享受。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翻译教学问题探讨;教育对策分析

1前言

英语教学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英语教学工作主要分为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组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实际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差异,导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的教育工作并不能同步进行。这就导致英语教学工作的缺失。在翻译教学中,这种教学差异更是特别明显。由于地区差异的原因,导致翻译教学的落后。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加强对翻译教学的探讨。

2大学英语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翻译教学是重要的教学部分,对大学英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学生中西方文化的的认识,理解和提升。英语是中国教学事业中要求的第二语言,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导致了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很大的学习障碍和接受能力。但是翻译能力的提升就是对英语语言环境和文化内涵的再一次深入了解,在翻译中对字句的斟酌和把控都是对语言背后存在的历史,文化,国家等文化深入认识,从而整体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其次,学生终于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英语教学翻译能力的辅助。英语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单词的直译,而是语言思路的整理。在英语翻译中,不但要考虑单词在句子中的恰当意思,还要考虑语言环境所表达的情绪,再者及时对语言思路的整理。所以在英语翻译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最后,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在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内容涉及了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等,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

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不仅包括了笔译还包括着口译,这将大大增加翻译工作的难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能被忽视的教学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1)翻译教学没有和社会文化相融合。语言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以在进行语言翻译之前,应该对这门语言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了解。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语言的语法构成,单词的意义衍生,却很少将英语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教学融入到教学中。(2)直译导致文字魅力缺失。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学只是教授英语翻译直译。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翻译方式在英语学习的初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大学英语教学更多地是面向社会,如果英语翻译教学只是教授直译,那将导致英语本身和汉语魅力大大折扣。(3)文化内涵缺失,导致翻译缺少内涵。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由于教师重点讲解句子的语法构成,时态的变化,而往往忽略了在翻译中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导致在英语在翻译中往往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更多的是面向社会和实践,所以在翻译教学中加大对英语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

4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教学工作中也是在积极培养这样的人才。但是高质量英语翻译人才却很少。那么,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如何做好翻译教学工作呢?首先,优化课程设计,加入文化知识学习。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够只是依照课本进行翻译教学,在翻译教学中应该对现有的教学设计优化,补充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从而为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中营造语言氛围。其次,教师应该不断的完善翻译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完善是保障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工作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依照社会发展的趋势对自身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这种提升对语言文化内涵的了解。最后,提供课堂和课外翻译实践在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过多的课堂翻译练习和课外的翻译实践。

5结束语

英语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的对照,而是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对照,是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的对照,如何在英语翻译中找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的平衡点,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重点把握和探索的。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应该深刻认识到英语翻译教学要做到两种不同质的文化间的互通有无,就要保证对英语语言所处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深入了解。参考文献:

[1]单宇鑫.关于本科生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英语广场,2016:5.

[2]蒋丽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48-149.

[3]李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基于2013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目调整[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6:281.

[4]柴玉英.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思考[J].新西部,2013:213-214.

[5]姚中平,段利勤.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思考[J].九州学院学报,2013:106-108.

第5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球化水平的不断加深,英语作为世纪通用语言,其重要性在不断提升,英语翻译也已经成为英语学习和应用的必备能力了,面临当前市场日益剧增的需求量,相应的教育和人才供应却迟迟无法及时跟进。据本文旨在探讨英语翻译教育中理论与技巧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大学师生提高翻译水平,不断归纳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对人才技能的需求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举措,为推动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做助力。

关键词:

英语翻译教学;理论渗透;技巧渗透;翻译能力

通俗来讲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表达通过对应的含义映射成之外的其他语言表达的过程,但究其本质也并非是单纯的多种信息的转化,要想顺利高效的完成一项翻译工作,不仅要了解不同语言单独的特性,更要讲究相应语言存在的文化环境,,除此之外还有这些不同语言的交融,可见翻译不是纯粹、机械的信息转变,那么要做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就要具备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否则即使生硬的实现语言的转换也不可能达到不同语言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换和理解。那么如何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

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通过对大量院校的走访来看,目前大学普通英语教学集中表现在听力、阅读和写作部分,在翻译板块的教育和学习基本是空白,既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也没有对应的课外练习机会,究其根本也就是校方对翻译英语重要性上的认识严重不足。再有就是有些院校根据近年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认识到翻译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但仅仅体现在英语专业的师生,所以出现校方只为与翻译专业有关的院系设置了相应的翻译课程,而对其他英语以外专业的学生仍然延用之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长此以往,英语翻译教学仍然被一再搁置,无法走进所有大学生的课堂受教,这些对未来学生就业后将面临来自英语应用的巨大挑战。

2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对策

2.1英语翻译教学理论渗透

就大学英语翻译现在面临的状况,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在校生整体语言翻译能力,激发学生全面学英语的热情,引导其应用、学习英语种语言,而不单单为每年培养几个翻译专业的人才给社会,因此高效的教育应该讲翻译纳入其教材,与其他课程并驾齐驱一视同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基础翻译知识,让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把理论慢慢渗透给学生,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译文练习,为以后深入学习和提升打基础。比如讲述一些基本翻译知识,在开课之初让学生意识到两种文字内容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含义对应即意译;一种是文字对应即直译。两种翻译方式在翻译工作中都是常用的不分你我,因为不管选择什么方式最终是殊途同归,充分的表达原文的内涵而不可改变原文要表达的含义。依照理论的说法,翻译工作是为了将陌生的事物表达为人们熟知的事物以被人接受。

2.2英语翻译教学技巧渗透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可以总结出很多翻译时用到的小技巧,以下把增减译法和分合译法当做典型给大家做下基本介绍。

2.2.1减、增译法

参照翻译教程,翻译的效果讲究的是娴熟、顺畅,但更要求不可悖逆原文的意思和规范,对原文讲究从一而终,这也被人们叫做忠诚翻译。有时为了兼顾英汉语之间转换的差异会增减一些合理的词汇,是的译文更明快简介被人们快速理解,而不是为了使原文内容得到不合理压缩或者扩充,这就是翻译工作中常用的减、增译法。

2.2.2分、合译法

相对增、减译法而言分、合译法则是对立的。通常用合译是为了将多个简短的词句合并,比如在汉语中我们常碰到一连串短小的词汇,翻译成英文时会发现将这一串小词汇合起来一起翻成一个完整的英文句子会将意思表达的更充分。而分译则正好反其道而行,习惯被用于翻译语句较长的部分,比如我们在英译汉的时候常遇见又长又绕的英语长句,这时可以用这种译法把英文长句断开成几个简介的短句,使得意思被人们更有效的理解。实际上汉语确实注重使用简单句表达含义,英语习惯用一层一层套起来的长句来表述事情,这样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在汉英翻译中碰到英语转汉语用分译,相反用合译。当然根据实际的翻译训练情况而定,老师应该学会使用更多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思维,将这种技巧渗透到学生的实践过程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对社会性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要想顺应时代潮流,就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素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翻译能力也就是社会工作者的必备语言能力之一,但是现在高校教学实践显示学生翻译能力严重不足,更有甚者连最基础的英汉互译工作都无法胜任。这些弊端和不足一方面源于多数高校没有给英语教学中翻译课程充分的关注,造成教育理念的滞后;另一方面是由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的渗透不够充分造成的。面对眼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对英语应用人才的需求的巨大挑战,上到高校教学意识下到学生自身锻炼都应该深刻反思,以思求变、以变求通,制定出更多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无论高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实自己的学习,老师应该掌握更丰富的教育理论做基石,在实际的教授学业过程中有效的将基础理论和技巧融合起来渗透给学生,与学生进行学业交流保证翻译教育高质量的完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英语应用能力过硬的优秀人才。

作者:邢楠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卓江.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1(4):89.

[2]王芳,陈先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5,10(12):83-86.

第6篇

一、翻译教学要注重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

英汉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发展、、社会习俗不同而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事物的观察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即不同文化导致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语境对事物的认识提供了不同的框架和视角,展现了中西文化发展的独特性。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翻译过程中句式选择、遣词造句、词句省略的不同。翻译是一种细致的思维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此,翻译要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利用另一种语言予以再现,同时涉及到语言及文化背景的研究。翻译中许多微妙的语义变化源于根深蒂固的文化倾向性,只有充分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内涵,才能深入了解语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克服不同的文化障碍,从而做到英汉翻译对等。基于此,教师要把英美文化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介绍英美历史、英美地理对英语词汇的影响,增加中外语言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做到翻译顺畅,表达准确无误。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不断传输和熏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状况,减少学生理解翻译材料的障碍,有助于提高交际能力和翻译水平。在正式的商务场合,面对来自不同民族的合作伙伴,针对不同情况如何表达、哪些话题需要回避等问题都需要慎重考虑。若对英语词汇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容不了解,容易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若忽视文化差异会导致译文孤立而不被理解。为此,在日益频繁的商务交际活动中,要关注文化背景差异,把语言翻译与社会发展背景联系起来,这直接关系到今后与外商交往的结果。在经济、营销、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课堂上除了讲授词汇的文化内涵外,还要导入相关的商务文化,包括英美民族在商业活动中的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方法、商业心理、商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教师可利用英语视频和电影进行文化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日常交际情景,从中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蕴。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多与外籍教师交流,积极参加英美国家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使英语学习从课本延伸到实际生活,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翻译水平。

二、翻译材料与方法要适应各专业需求

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把英语教学与大学生专业特色和职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为适应不同专业需求,翻译材料要和各专业课程相联系,以实用性为主,这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真正期待,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表意清楚,让所有读者读懂翻译内容。翻译文章前,先通篇阅读掌握英语文章大意,正式翻译时要仔细读懂每段的大意。同时,翻译文章还要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另外,做到正确理解原文含义,准确表达原文内容,精通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掌握各专业语言表达特点及规律,并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当然,不同专业翻译的标准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充实翻译材料,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搜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用材料,并讲授一些专门用途英语词汇、常用句式和翻译技能,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下面着重谈几个专业的翻译选材与方法。目前,不少企业事业单位招聘会计人员,都要求其精通会计英语翻译,运用英语处理会计业务,用英文对经济业务进行记账、算账、报账、账务处理等。会计专业的英语翻译材料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特殊句式,如翻译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账表单据。且会计英语文献中复杂长句较多,为了表意清晰,翻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倒译、分译、增译、省译等方法。旅游英语翻译是指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旅游景点、特色民俗等相关内容,便于外国游客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为其选择关于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历史著名人物、各民族人文风俗、文化常识、各地区地理风貌、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现状、教育制度、各民族家庭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材料。旅游英语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表达准确明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便于外国游客的理解和领悟。由于旅游资料的独有特点,为了使景点和风俗在翻译中不失去原来蕴含的内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在忠于原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增译和意译,以帮助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法律英语翻译主要涉及法律知识、英汉语言和翻译技能三个方面。译者除了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外,还要擅长法律英语这一专门用途英语。法律翻译材料通常包括法律文书翻译、合同翻译、诉讼类文书翻译、判决翻译、法庭口译、法学论文翻译、涉外公证文书翻译、判例翻译等。法律英语具有规定性、约束性、用词严谨、行文庄重的特性,所以,法律英语翻译要求客观、精确,不能添加感彩,确保翻译内容与原文等同,以保证法律的权威性,维护法律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在新闻专业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可选择美国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英国的《金融时报》等财经新闻报刊作为教学补充资料。由于思维习惯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报刊的新闻标题不一定选择直译,必要时可依据整篇文章的主体内容进行重新命题。

三、翻译实训要适应各专业需求

实训是一种综合化、个性化、主动式的学习模式,是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实训可以增加实践经验,降低就业风险,增加就业机会,帮助学生缩短工作适应期。翻译教学本身枯燥乏味,但翻译实训是情景教学,可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翻译实训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度概括能力。翻译实训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在英语语言表达、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都有所提高。非英语专业的翻译实训强调英语语言结合专业技能,突出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不同专业的英语翻译实训内容、模式不尽相同,教师应组织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内外英语翻译实训活动。

(一)校内翻译实训校内翻译实训主要是指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定期组织各类英语翻译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发展水平提供实训资料,创设任务情境,组织安排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任务分配、责任落实以及如何进行信息资料的查找和分析等指导工作。对于经济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可围绕经济专题展开。经济翻译专业性强、难度大、要求高,翻译实训要注重训练专业用词造句的准确性、语法的正确性。通过翻译专题文章,模拟经济业务交易,可拓展学生经济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经济管理能力和经济专业的英语表达能力。另外,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求职面试训练,演练面试的全过程,以锻炼学生制作英文简历、语言表达和应对考官的能力。也可采用模拟训练法,指导学生分组成立模拟公司,进行商务、贸易活动,包括从建立业务关系到签订合同、安排装运、交货等各个环节的演练。国际商务专业英语强调商务沟通能力,能用准确、清晰的语言与同事、老板以及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商务英语还涉及很多西方的先进管理思想和工作方式。商务英语翻译主要应用于正式的商务交流场合,用语和格式正式,行文格式标准、规范,尤其是商务英文邮件的翻译、商务合同的拟定、商务谈判、接待外商等更是如此。学生在实训中利用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和基本的商务谈判技巧完成交易过程。商务英语翻译实训内容主要有:(1)列举日常用品的商标,从翻译标准的角度对商标的翻译进行评价。(2)翻译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名称、公司性质、经营范围、商业宣传、公司地址及联系方式,并学习公司简介中常用词汇和表达法的翻译。(3)翻译商务信函,介绍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商务信函翻译的原则和标准。(4)收集产品说明书及英文对照翻译材料,学习说明书的结构和语言特点。(5)翻译商务合同,了解合同构成、语言特点及翻译原则。通过校内实训,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发现自身的价值、找到学习动力、获得成就感。

(二)校外实学生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需要到学院联系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实习,观摩参与实习单位的贸易活动,亲身体验英语翻译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如联系外国客户、介绍产品、讨价还价、外贸谈判、签合同、备货、制单、商检、报关、发货、催款、导游、文秘、管理工作等。大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初步接触社会,了解企业商务活动、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及各种销售手段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校外实习,增加了学生社会阅历,积累了工作经验,培养了竞争意识,了解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其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司月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第7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翻译教学 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01-01

翻译是功能语言学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困扰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翻译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如果仍将翻译对象停留在传统的脱离语境的单个的句子层面是不够的。然而要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不是只遵循某个翻译原则就能达到的。因此有必要打破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革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教育部高教司,2007)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本文立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际,以《要求》为指针,针对非英语专业各级学生在英语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切实提高各级学生翻译能力的策略。

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中发现,非英语专业的各级学生在英语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受单词量、语法知识、文化知识等的限制,无法把握原语篇的主要信息;(2)缺乏一定的功能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语篇类型、语篇语境、信息结构、主位结构等。因而,在分析英语的句子结构时,常常不能合理地组织译文信息;翻译时常常无视目标语篇的文化背景、语法和表达习惯,就象机器翻译一样,只是将译文的信息胡乱堆积。

2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功能语言学派认为交际中的语言作为一种意义资源具有组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 即根据不同的情景语境(context situation), 选择不同的语篇类型(text type)生成意义;语篇意义的实现是由小句为起点展开的。

语篇的形式和意义是相互依存的;语篇的意义是逐层实现的[2]。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观”和“层次观”对翻译教学有以下两点启示。首先,翻译教学应从语境出发,以语篇为单位展开。其次,在英语翻译的实际过程中,应遵循逐级翻译的原则—— 先从语言系统中处于较低层次的语言单位入手,逐层翻译(词/短语—句子—段落—语篇)。由每一层次上译文的质量,逐级保障译文整体的信度和效度。此外,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各专业、各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向学生输入英语的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浅出地向学生渗透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继而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逐步对各专业、各级学生的翻译实践分类指导。

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

3.1 课内翻译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3](第三版)课后的汉译英翻译习题融合了英语学习者各层次翻译技能的训练。教师可以借助教材这一模块的翻译内容,将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观”和“层次观”渗透到课内翻译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分析英语中各级语言单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结构特点及各级成分的功能,尽量尊重原语篇的结构特点。此外,每个单元翻译模块的句子类型丰富、难易适中,且均取材于主讲课文(TextA)。这省去了教师在翻译教学之前为学生扫清生词、语法障碍和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等准备工作。

3.2 课外翻译教学设计

翻译能力是英语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差,主要不是“重阅读”和“重语法”所致[4],关键在于走出了英语课堂的小环境,没有强化和巩固翻译能力的氛围。因此,在完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内“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学生的特点,布置相应的课外翻译任务。

课外翻译任务的内容主要有:英语习语汉译与汉语成语英译;英诗汉译与汉诗英译(诗句的选取应略微高于同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学生在完成课外翻译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BBS、QQ群、E-mail等多种方式及时与教师讨论翻译方案;相应地,教师也可以通过上述网络平台了解各专业各级学生在翻译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反馈并改进翻译教学模式。对于学能较高的A/B级学生,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课外翻译方案及相关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以不少于五页的PPT课件呈现。学生在利用音频、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媒介呈现本组翻译方案的过程中,同时锻炼了对语言材料的整合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且调动了小组以外的同级学生主动参与英语翻译活动的兴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小组翻译方案展示之后,教师需要对原文中的关键词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如历史、习俗、思维模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拓展;还可以组织小组以外的同级学生对于翻译方案进行民主讨论和互评:对于翻译方案中的不足要及时纠正,避免语用失误的石化现象;对于翻译方案中的成功之处则要及时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存续。

实践证明,结合各级学生的学能特点和教材特点,设计相应的课内外翻译活动,能使非英语专业各级学生的翻译速度和翻译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内翻译活动使学生明确了翻译的方法;课外翻译活动的强化,则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原语篇信息,循序渐进地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逻辑性和连贯性。

4 结语

本文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析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革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结合课堂翻译教学实践,探讨了利用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革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策略。

受授课班级覆盖面和各专业各级学生个体差异的限制,目前只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A、B两级学生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基于功能语言学的翻译教学模式推广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其他方面,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修订版[M].上海: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1,61.

第8篇

关键词:CET新题型;翻译;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分类号:H159

自2013年12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中正式出现了翻译的新题型。翻译部分由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与旧题型相比较,新题型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更具有挑战性。

新题型的段落汉译英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翻译部分在全部试题中的分值比例由原来的5%增加到15%。这种段落翻译要求考生以词、句的翻译为基础,扩大到对整体段落的翻译的把握,段落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独立。翻译时要把整个段落当作一个有机的语篇,注意各句子之间的衔接和段落间的过渡。

现在翻译新题型已考过两次,学生的反应普遍是题目难度增加,要求提高了。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根据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综合语言能力。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翻译过程不是单一孤立的转化过程,而是一个复杂,全面的动态过程。涉及到英语学习的诸多方面。学生在进行翻译练习时,首先要全方面的分析原语的语句从段句,逻辑,文化背景知识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语法分析。而语法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扎实的翻译练习无疑会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加强和巩固他们的语言基本功。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翻译是一个重新组织,加工和整理的再创作过程,是一种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表达的前提是要理解原文的含义,理解准确了才能够表达到位,而在选择用何种形式进行表达时,势必会依据自己的判断,充分调动相关背景只知识,尽最大可能去搜集最精准的词汇,最恰当的表达,最符合逻辑的句式结构去进行语言的转化。这自然也会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修辞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另外,翻译练习会涉及大量的文学作品,历史典籍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翻译教学和实践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翻译一直是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究其根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指导思想上不够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一贯注重阅读,其次是听说和写作,在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中“译”处于一种几乎被完全忽视的地位。

二是大学英语教材中缺乏翻译的独立单元。当前国内流行的几套大学英语课本都是以英语文章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本内很难见到全面而系统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间或穿插一点,也只不过是围绕课本开展的零星翻译练习。所以学生的翻译都是自己摸索着进行,缺乏本土性,翻译的生硬,很不地道。

三是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方法单一。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讲解课文时片面强调翻译出的内容,没有传授翻译方法,也没有专门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课堂上的翻译实践更是相当有限,教师很少当场提问学生来翻译课文,更不用说及时纠正学生的翻译问题了,这自然就导致了学生缺乏翻译技巧,翻译能力不足。

三、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1、讲解基本的翻译技巧,奠定学生扎实的翻译技能

在长期的翻译实践过程中,人们已经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翻译技巧与方法。如增减法,重复法,分和法,溶入法,语序调整法等。通过全面的学习和掌握这些翻译学上的成果,并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可使学生的翻译思想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翻译时能够做到形神兼备,贴切到位。并逐步使学生们的翻译能力更加完善,译文变得愈加规范,最终实现翻译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2、培养文化对比意识,重视汉语文化

翻译理论家谭载喜曾说过:“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由此可见,翻译过程一定会受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制约。所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强调对学生的文化导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让学生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获取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注意研习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反映,熟悉英语语言形成及变化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并了解中西方在价值理念,和风俗习惯上的种种差异。

从CET的翻译新题型来看,考察内容有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中国茶文化,丝绸之路,剪纸艺术,传统节日文化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熟悉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汉语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理解了汉语原文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才能用英语进行文字信息的转换,才有可能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

3、在翻译训练方法和过程上追求创新

教师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促进教学效果。例如,找到合适的翻译材料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就翻译任务进行讨论。由于翻译作业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样的分组讨论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见解,互相比较翻译成果。比较的过程也是鉴别的过程。在比较之中教师指点迷津,何处欠佳,何处过火,何处拘泥,何处酣畅。有比较,有鉴别,也就有了欣赏,也会使翻译教学呈现生机盎然。

总之,教师应该抓住CET考试中翻译题型改革这一契机,利用合理的方法与手段,改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从而加强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富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黄权.翻译艺术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第9篇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必要的条件之一是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新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解释和分析当前的问题,从而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做出检验。这一过程为新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路径。前期一些建构主义研究对于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环境要素进行了相关描述,理想的载体要素为“真实任务”,学习目标要素必须符合“清晰明确”的条件。而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项目教学作为一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途径,为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情景、载体和问题学习型的情景。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也是有一定结构的项目,特别是源自真实工作中的翻译项目,不仅具备真实性的特征,反映了社会和学习的真实需求;此外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具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指引,译文必须符合一定的翻译标准、能完成特定的交际功能,必须遵守国家公布的《翻译服务规范》,具体的翻译项目产出的译文还应适应具体的翻译生态——含译者、读者、委托人、社会文化因素等在内的翻译生态整体。从项目教学、国际翻译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真实情景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不仅符合最新的教学发展趋势,也为翻译课堂中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问题解决性的情景。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的有效条件之一是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围绕当前问题获取有关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同时又要不断运用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建构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对学习者个体的有效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团队合作互动,相互学习,共同协作,引发学习者个体不断反思,促进个体主动内化,最终在解决问题中完成“意义建构”。在真实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中,翻译学习者团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协作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分析翻译项目中需解决的问题,解读源语项目文本,通过查找翻译工具、网络资源获取背景知识、平行文本等,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完成译文初稿,共同按照翻译的标准、发起者的意图、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检查润色译文初稿,最后完成翻译项目,并完成交稿。在合作完成翻译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学习者个体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所建构的翻译知识、技巧和经验也将更加完善。

    二、教学实践

    1.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过项目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翻译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从结构走向建构的趋势。传统教学体现的是一种传授知识的倾向,要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和素质,通过简单的语言对比、知识传授、技巧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而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能更加有效地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能体现翻译学习者目标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涉及翻译学习者思考、协作、翻译和决策的过程,需调动翻译学习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能使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完成学习者能动建构。在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应特别特别重视内容的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实效性。因此,需广泛开展企业单位对翻译人才具体需求的调研、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等,确定课程的项目。基于广泛扎实的调研,针对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选取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实际工作的项目。鉴于以上考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现已编写并使用了《商务英语翻译实务》项目教材,主要涉及商标商号、商务名片等13个翻译项目。在项目来源方面,商务翻译教学团队还可以通过行业兼职教师咨询、专职教师实践等途径获取真实翻译项目。例如近年来,来自金融、商务、旅游等行业的资深行业兼职教师参与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也为翻译课程带来最原始的翻译项目教学材料;同时,我院还通过虚拟实体的翻译社“金苑翻译社”对外承接学院内外一定量的翻译业务,这些翻译业务经过委托人的允许也可以作为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的材料。此外,教师在开展翻译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以上途径对项目不断更新,以保证翻译项目的时效性。项目要素把握方面,根据德国翻译家斯蒂娜·莎弗纳的“模仿真实情景”教学法,真实翻译项目教学中再现必须具备项目中翻译情景的各个要素,如翻译项目的发起者(翻译社、企事业单位等),译文使用者(英美游客、某产品的外国使用者等),译者,翻译目的(某文本翻译需达到的目的)等。这些要素将为翻译项目学习者进行学习时提供学习情景,同时也是学习在解决问题完成翻译项目过程中必须兼顾的因素。2.以过程性为导向,引导学生能动建构。依托真实项目的翻译项目教学中,翻译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主动建构的过程。可见在项目教学中,应以过程为导向,参考经验译员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阶段,将项目任务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或者环节,让学习者按照工作环节解决翻译问题。国内外翻译研究已经对翻译的过程有较多的研究,大体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重新表达阶段和检查核实阶段。但是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无法体现e时代下翻译工作者的工作环节中某些信息化的元素。例如在完成某公司简介汉译英的项目中,译前查找国内外类似企业的公司简介译文,作为平行本文进行参考,将对翻译项目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环节就没有被归纳在传统的“三阶段”之中。此外译前对翻译生态的解读,译中翻译决策和网络等资源的使用,译后反思总结,都成为了译者翻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将这些具体内容与传统翻译过程进行整合是翻译项目教学的重点所在。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首创性地将传统译论中的三阶段论和行业资深译者的经验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的PWP模式教学模式。PWP分别代表译前(pre-translating),译中(while-translating)和译后(post-translating)三个阶段。课程的内容组织以课程组自编教材《商务英语翻译实务》中的13个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和PWP的翻译过程为两条交叉的主线,将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渗透在这两条主线之中。在某一个项目教学中,PWP项目教学中以过程为导向,让翻译学习者能在翻译学习中针对翻译项目的每个阶段,通过翻译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主动建构(如下表)。3.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互动建构。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如采用工作坊、头脑风暴赛等开展教学。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监控者,翻译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中心,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共同完成翻译项目。(1)翻译工作坊。翻译工作坊是指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机构,由若干名翻译者共同完成翻译项目的形式。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5~6人的小组,即虚拟的翻译社,并让各组为自己的翻译社命名。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训中,根据真实翻译项目需求的情况,每个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讨论分工。每组一名同学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将翻译项目分解分配给小组各个成员,联络项目需求方,并完成最终交稿。每组中翻译水平相对较好的同学负责后期统稿和审稿。在完成某一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共同完成了最终的翻译项目译文,且共同讨论、协作,与需求方进行交流,工作坊的形式能够促进翻译学习者就当前的翻译项目进行沟通和学习,促进学习者个体在互动中进行建构。(2)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集体主动建构的方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中,可以运用全班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尽量多地收集同一项目的不同版本的译文,并向学生展示,让全班同学畅所欲言,对译文的优劣进行点评,最后共同分析总结和反思。笔者曾使用商号翻译、商标翻译等进行尝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主动建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在翻译中常常有畏难的情绪,导致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行主动建构。教师在设计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项目教学的每个环节或阶段设计和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项目学习起到一定支柱作用,同时学生也在完成任务时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知识构建。例如在安排学生进行某公司简介翻译项目学习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资源:公司简介翻译常用词组列表,公司简介常用句型列表,平行文本等,甚至可以提供专业词汇对照列表。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学生完成翻译项目的焦虑度,支持学生主动建构。5.以多元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课程的考核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导向。因此在项目教学中可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首先,注意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将学生平时在项目学习中的参与度、个人表现、小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内,激励积极进行项目学习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重视项目学习过程和小组合作;在终结性考核中体现项目考核的导向,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其次,注意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的结合,让小组间进行项目作业互评,通过互评促进学生进一步反思和总结,主动建构。

    三、总结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否进行有效地主动建构是评判教学效果的重点。无论从建构主义教学观、项目教学理论还是最新理论来看,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该开展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并且从项目教学内容、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着手,有效地激励和促进翻译学习者的主动建构,使学生尽快掌握满足目标就业岗位的基本商务英语翻译技能。

第10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慕课;翻译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合作增多。国际商务领域事务和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势必需要高质量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因此各高校应以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为己任,培养符合时展的人才。商务英语翻译是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务英语的一个重要技能。学好商务英语翻译是提升商务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慕课是21世纪“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具有鲜活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资源配置。将慕课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有新的认知。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商务英语的实践却已走过近五个世纪。商务英语的起源和发展无论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与各国间的商贸交往的实际需求紧密相关。商务英语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商务英语词汇教学、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等课程。其中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日后工作重要的技能之一。然而,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于侧重两种语言技能的教学探讨,汗牛充栋的教程、津要、指南、过于条分缕析的授课环节,导致死板和呆滞的单方面输出。在慕课大环境的冲击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之处愈发凸现出来。首先,在目前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角,主导课堂的安排和进程,学生多半是配角,按老师的要求预习所讲内容,听老师的讲解,完成课后作业,把系统的课堂知识机械地应用到纷杂多变的翻译实践中,结果可想而知。其次,面对授课对象,不同班级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也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个班的学生也会存在个体差异,那么教师以统一的教学模式授课带来的教学反馈也甚少,无法权衡学生真实学习程度。最后,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切都在飞快的改变,同样今日的他们接受能力、思考模式、交际认知能力远远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教师不能再以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模式来讲授课程,如若一如既往,势必带来不堪想象的后果。从学生的视角看,我们会发现多数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考试结束后就不再关注此门课程的学习。有的学生为了拿到某类证书就会突击复习,课上没有认真思考课下没有系统地梳理知识点的连贯性,后果是这样的学习模式必然不会带来成功的结果。为了弥补这种现状,教师在课上安排了模拟商务英语谈判、同声翻译、限时翻译、英语小短剧、英语电影配音等多种辅助课程的环节,意在增加趣味性同时模拟实践练习。即便这样也不能完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时间有限,参与学生也有人数的限制,不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也有可能会影响教师本节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在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双方都要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慕课模式是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手段,是激发师生和生生之间双向交流沟通的媒介。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平台的评价与反馈和在线学习团队,势必有利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慕课

2012年,被称之为慕课元年。这场教育界的海啸冲击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并改变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所谓慕课是指某一研究领域的课程资料在互联网络的平台上,注册的学员就可免费学习。MOOC对视频高质量的制作,对学习者提交数据采集、分析和整理相较于单纯网络教学更具规模、更加实效。慕课是音译词,从英文缩写MOOC而来,英文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中文意思是“大规模的、开放式的在线课程。不难理解,Massive(规模模式)是指对注册的人数没有限制;Open(开放模式)是指不受年龄、职务和受教育程度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Online(在线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络在线学习;Course(课程模式)是指在某研究领域中的围绕一系列学习目标的结构化(Structured)内容。慕课以其巨大的优势冲击全球。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导论”免费课程。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大学等也加入慕课平台,开始自己的慕课探索与实践。

四、搭建慕课平台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一)依托慕课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学生必须自己主动学习。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实践探究、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慕课教学模式摒弃以往教学中只关注文本材料、忽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而是利用多元媒介,激活学生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主观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职场中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依托慕课平台定位教师的职能

依托慕课平台,教师要主动定位在课堂中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配角,课堂教学任务的谋划者和监控者。课前教师可以跨平台、在线、多屏幕应用向学生提供优质的商务英语翻译的慕课资源,如BBC/VOA新闻和答记者问的翻译现场,国际大型贸易交流会场的同传播放,中国日报英语点津和可可英语等网站。通过慕课的连接,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的内容和时间,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课上,教师应是一名合格的组织者。依据课前慕课模式的教学设计,教师要营造出模拟真实情景的教学环节,如交传现场、贸易谈判、中美记者招待会现场等具有实战意义的模拟训练。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也能主动地参与进来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依托慕课平台建立评价机制

慕课平台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匹配了多元评价机制、平台小测、平台自评、网络数据分析和考核等。各门课程均配有适时相关小测试,按学时配有的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不同班级的学生成立了网上互动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定时安排学习与交流体会。师生互评的机制使得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教学环节中某个知识点需要拓展或者需要改进,学生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在哪方面的欠缺并及时补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享受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质学习资源和更加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四)依托慕课平台组建学生商务英语翻译小团队

教学中引入慕课环节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程度组合学习团队,彼此间互相提携,就能避免自控力差的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状况发生。商务英语翻译小团队还可以进行商务案例展示,比如进行商务谈判,首先,学生借助慕课平台下载相关视频和案例的基本流程并分析整理。其次,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的报价与磋商。最后,对模拟商务谈判的效果进行评价,找出不足而后改进。小团队的存在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们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内容的兴趣,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

(五)依托慕课平台组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团队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团队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翻译理论基础,还需要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自制视频和精美的PPT,使学生能感觉到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的乐趣,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区别,有助于学生在商贸活动中避免陷入东西文化误区。在此基础上,团队教师定时定期应接受外贸公司、商贸集团、翻译社等人员的实践指导,使教师获取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应意识到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还很薄弱,团队教师应担负起监控和管理的责任,使学生能够逐渐调控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机制的衔接。为了能更好地与国际商务视野融合,更新思想观念,优化商务知识结构,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商务英语翻译专业技能培训、教学经验交流、校际间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依托慕课平台合理配置商务英语翻译教材

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的优劣对能否培养优秀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依托慕课平台资源的同时,商务英语翻译教材也需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应以功能语言学、认知语用学、应用语言学等语言学理论夯实商务英语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与实际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联系起来。教材内容应以满足社会需要原则,如商务、经济和贸易等。逐步改进目前只关注于商务翻译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无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的现状。

五、结语

总之,慕课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国界的限制,抛弃了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模式,迎来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前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7):153-155.

〔2〕刘秀明.英语主述位结构对语篇理解的影响[J].外语学刊,2010,(2):51-54.

〔3〕李晓明.MOOC:是橱窗,还是店堂[J].中国大学教学,2014,(5):15-18.

第11篇

[关键词] 期待视野 商务英语翻译 教学 创新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是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汉斯・罗伯特・姚斯在其论文《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使用的一个支撑其理论体系的“方法论顶梁柱”。主要指“由接受主体或主体间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文本及文本创造的预期结构。”它包括阅读主体的认知结构(即读者阅读前所具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思想水平、审美能力)和阅读需求(即读者阅读时的动机、目标、问题、兴趣)。任何读者总是带着自己的认知图式去阅读的,这种“阅读期待”潜存于读者的大脑,支配着阅读活动的全过程。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接受范围的扩大、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不断地建立、调整并发展变化。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就要求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学习期待”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期待视野”,科学设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内心都有一种期待,或期待从中获取信息,或期待从中获得审美享受等。姚斯认为,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一致,读者便感到作品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寡味,相反,作品意味超出“期待视野”,读者便会感到兴奋。这种“期待视野”的“超出”现象也可以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论上为我们提供启示,学生每次在接受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思维定势,他们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心理期待”,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心理期待”,学生就会产生兴趣,顺利地接受教学,反之接受效果会大大降低。同时姚斯强调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之间存在“审美距离”,并不断发生变化;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的“审美距离”为零时,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获得审美享受;相反,当这种距离增大,“期待视野”对接受的制导作用趋近于零时,接受者则对作品漠然。联系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这种“审美距离”可理解为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教学内容的实际距离,这种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不上,会感到困惑,产生抵触情绪,处于“漠然”的状态;过小,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就会失去意义。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期待视野”保持适度的审美距离,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促进接受效果。笔者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精心设计兴奋点,导入新的教学内容;二是恰当安排每节课的,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心理期待”,导入极其重要。如笔者在强调商务英语翻译要在语法层面注重译文的准确严密性这一要求时,让学生先翻译Both heavy-duty trucks and platform trucks enquired for in your Fax under reply are not available for supply这一例句,很多学生译为“贵方传真所询载重汽车及平板车都无货可供”,随后笔者给出另一个例句Neither heavy-duty trucks nor platform trucks enquired for in your Fax under reply are not available for supply,学生此时觉得困惑了,议论纷纷,感到第一句的翻译可能有问题,因为他们对第二句话的翻译是有把握的,于是就向他们解释,第一句话是部分否定句,理解为全部否定就会导致误译,而neither…nor才是真正的“两者都不”,所以第一个例句应译为“贵方传真所询载重汽车及平板车只有一种有货”。这种导入同学们既兴奋又信服,满足了他们的“期待视野”,枯燥的翻译理论也变得生动、易于理解了。同时,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推向更新更高的境界,使师生对教材产生共鸣,实现对学习内容最充分的理解。

“期待视野”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能动性,使潜在的创造力激发,从而变外在知识为经过主体创造性地加工后的内在知识。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师激发并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不仅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要体现在教学形式、方法、手段上。只有通过整个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激发起学生学好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浓厚兴趣,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体验“期待”变化,提高学习效率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作品的阅读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的创造。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是通过读者来揭示的,而读者又是通过自己既往的“期待视野”来对作品进行理解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部分会被证实,部分会被打破或全盘否定,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师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好引导作用。学生的“期待视野”被证实,其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正确的“期待视野”产生的因素,使之成为下次类似学习的前期经验,并在下面的学习中检验其是否与新的学习内容相符。学生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此时学生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受到挫折,影响继续学习,一种是产生好奇,迫切想要继续学习,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期待视野”被打破的原因,鼓励学生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并在下面的学习中进行检验。这样,学生在“期待视野”被证实与打破之间,不自觉地带着求知欲审读完学习内容,既提高了效率,又激发起了学习的兴趣。

三、注意教学内容选择的时效性

姚斯在其代表作《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曾说,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也就是说,作品的意义在接受者“期待视野”的建构活动中,会因时代不同、读者不同而有不同的立意与新意。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内容也一样, 课程内容自身的丰富性和接受主体层次变化、社会的发展,以及接受主体自身的变化都要求教师注意教学内容选择的时效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期待视野”。

四、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个体“期待视野”的差异,解读文本的多元化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作品本身,还包括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对它的增补、丰富、创造与创新。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不能受一家之言的束缚,对同一文本出现的不同翻译,不能简单地否定,要认真分析对比,肯定并鼓励其中的合理成分,还要注重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与创新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真正变教材的讲解者为学生解读学习材料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引导者。“期待视野”理论启示我们,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多项同构特性,不仅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要,参与过程中的创造与创新更重要。

将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引入到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需求。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学生平等的读者角色,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通过学生的积极创造,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开启智慧,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合力挖掘探索,这样的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也是新时代所呼吁的创新型教育。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引入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还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商务英语翻译课教与学的机制,探索教学规律,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期待视野”理论对学习主体的尊重和重视, 对改变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重教材、重教师的现象,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只是在此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期待着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个研究行列中来,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章国锋: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接受美学[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3

第12篇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社会各界对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也越来越高。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培养学生一定的翻译能力明确列入教学目的之中,还对学生在“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应当具备的翻译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1]培养和提高翻译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精确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提高翻译能力会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学生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练习而获得大量的语言知识,并通过翻译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使学生在熟练汉语思维的同时,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英语讲课以减轻母语的干扰,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但当前的大学生己进入成年,己超过语言习惯的关键期,母语的干扰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在听说过程中都必须借助翻译得到准确信息,并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英汉互译,翻译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准确信息的获得、明确思想的表达以及对原文的正确理解。(二)翻译有助于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丰富英汉语言文化,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文化差异是我国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翻译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了解英美国家及中国历史和文化知识,在翻译中可透过词汇的字面意义去理解词语的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以帮助学生了解英汉在文化及语言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通过一定量的翻译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特征,不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英汉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提高运用英语的自觉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三)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也是时代的要求在改革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没有翻译,中国无法了解世界,也无法让世界了解中国。就各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在毕业后不仅需要阅读大量的外文专业资料为己所用,还要承担信息的“传播者”———语言交流的角色。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从而对我国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分量很小。学生学起来漫不经心,认为用处不大;教师教起来不痛不痒,无可奈何,这使得翻译教学一直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1996年1月起大学英语考试增加了英译汉新题型,这一措施确实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从学生平时练习和各种测试中我们发现,在翻译中,有不少的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不懂翻译常识,句子生拼硬凑、搭配别扭或逻辑含混不清,语篇缺乏连贯性,等等。这些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现行《大纲》这样描述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大纲》在阐述阅读与听、说、写、译的关系时是这样说的“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1]由此可见尽管《大纲》承认提高大学生的听、说、写、译等技能越来越重要,但是读的能力始终是第一位。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主要是围绕培养读的能力与传授语言知识来进行的。从课程设置来看,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也很少有翻译教学的位置,教材中没有任何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和要求等基础翻译理论知识以及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尽管现在的精读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几个汉译英句子,但这些翻译练习实际上是一种造句,目的是复习和巩固课文内容所涉及到的词汇、短语、句型、句法结构等语言知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练习不是翻译,而是一种语法词汇的综合练习。从考试项目设置来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测试,在1996年前的数年间都没有涉及翻译这个重要的检测标准,其直接结果是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受到不应有的冷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改变客观题较多而造成的“高分低能”现象,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进行了改革,从1996年1月起后增加了英译汉新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部分的英文原文中把指定的几句话译成汉语。但英译汉并没有作为一个常设题型固定下来,只是每隔几年才考一次,与同时宣布增加的其他两个主观题项目复合式听写和阅读简答题相比,翻译题型大大低于其他两项主观题的使用率。翻译教学并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因此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并不大。三、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对策根据现行《大纲》,所谓一定的翻译能力,是指能借助词典将有一定难度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译文通顺,表达清楚,译速为每小时400英语词。并且能借助词典将题材熟悉的汉语文章译成英语,内容完整,译文忠实原意,语言通顺,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1]但这一要求对学完大学英语教材的学生来说,并不容乐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常会见到这种现象:对于某篇英语文章,以及文章中的某些段落和句子,学生懂其英语意思,做阅读理解或选择填空这一类客观性练习时还觉得比较顺手,但要用母语准确地翻译出来,就不那么轻松了。翻译时,学生不是脱离原文、异想天开地去发挥,便是拘泥于原文句子的结构和词序进行直译。若要学生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更是困难重重。学生的翻译水平极大地影响了语言习得中听、说、写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师,要解决学生翻译上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提高其翻译能力,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要求和相应的措施。(一)加强汉语语言文化修养,提高英汉翻译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学生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都较差,他们的翻译水平受其语言功底的制约。就汉语语言水平来说,虽然他们进大学前经过了12年的正规文化学习,已可以用汉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语句、篇章也能很快地断定是否正确、通顺,但让他们进行英汉翻译,译出的汉语总是磕磕绊绊、不尽人意,更说不上生动、活泼并具有生命力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She is a man.学生普遍译成“她是个男人”,却想不到译成“她不像个女人。”(二)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共性和个性,掌握必要的翻译技能英语和汉语之间有着由人类共性所决定的语言共性,这是英汉语之间得以互译的前提。但英汉语言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各方面差异很大。[1]尤其是两种语言根据其语法关系的习惯用法表现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给两种语言的顺畅互译带来了障碍。如:American educationowes a great debt to Thomas Jefferson.学生原译为:美国教育大大归功于托马斯·杰佛逊;指导后译为:托马斯·杰佛逊为美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生缺乏对英汉思维差异的了解,过分拘泥于原句的框架结构,导致汉语译文并不十分通畅。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对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对比,增强他们对英汉语言差异的理性认识,力求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自觉探寻并逐步掌握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常用技巧,以便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三)了解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加强对中西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所生存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不注入文化因素的外语教学无法使外语学习者在日后的学习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我们之所以强调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分量,是因为“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2],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也会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可能因此而产生障碍。在进行翻译这一跨文化交流的活动中,中西文化知识及其差异对两种语言的语义信息转换具有很大影响。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中英文化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语言能力是基础,文化知识是关键。只用语言技能而不从文化角度去理解英语,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形成文化障碍,影响语义信息及文化信息的获得。(四)结合大学英语精读、泛读,加强翻译实践教学翻译是一种实践,而技巧只有在课堂内外付诸实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由于大学英语课时有限,不能抽出一定的课时单独进行翻译教学与练习。因此,教师可结合教材,在平时的精、泛读教学中穿插英译汉的教学,讲授一些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和要求等基础翻译理论知识以及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练习,有意识地以课文中的句子、课后阅读理解文章及泛读课本为英译汉的主要来源,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大量的翻译练习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总之,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使其与其他四项基本技能同时发展,相得益彰,使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张伊兴,李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外国语,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