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运作管理论文

运作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23 17:5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运作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运作管理论文

第1篇

长久以来,国内企业要在全球经济竞争潮流中培植高端品牌所面临的挑战是难以想象的。除了企业产品与服务本身的竞争力以外,影响企业品牌培植能力的关键因素还在于营销渠道的管理。高端营销渠道优势以及精细化运作能力可以为企业后期在高端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撑,在品牌战争中,提高营销渠道的管理效率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催化剂。

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品牌运作下营销渠道的开发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据此对渠道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对策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品牌;渠道;精细化管理

引 言

在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渠道的品牌精细化推广与管理,是保持企业经营业绩稳定并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对企业营销管理者的重大考验。随着企业竞争领域由产品价格转移到产品质量与服务等软实力方面,企业的品牌之战一触即发。但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国内企业难以在全球经济竞争潮流中培植高端品牌,这除了与企业本身的产品与服务竞争力整体偏弱有关,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企业对品牌运作下的营销精细化管理略显欠缺,在国内,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营销精细化管理体系,品牌培植的大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对后期品牌的运作缺少科学的系统规划。基于此,笔者拟通过对品牌运作下营销渠道的开发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据此对渠道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对策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品牌运作下渠道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成熟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渐从“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客户驱动”转化。面对客户的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需求,大众化营销己失去优势。基于客户信息、客户价值和行为,强化品牌运作下的精确化管理成为各企业贯穿营销管理活动的重要理念,这也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多元化品牌战略在客观上要求渠道实施精细化管理

随着企业竞争在价格战上的转移,当前,各企业在产品质量与服务等自身方面的差异已经不大,竞争的焦点也从资源竞争逐渐转向品牌竞争和渠道竞争,品牌优势有丰富的内涵,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它包括企业的规模、实力、文化、管理水平、网络支撑能力、市场细分能力、业务包装和推广的水平以及对客户周到的服务等内容;而渠道竞争则在品牌运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从客户信息反馈到市场竞争信息收集,从基础语音业务到增值业务推广,从存量客户稳定到新增市场拓展,无不体现渠道竞争的重要。

(二)推行精细化营销渠道管理是市场消费特征转变的必然结果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呈多元化并上升到更高层次,这可从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可以略知一二。概括起来说,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决定了市场的复杂性。首先,我国的市场发展环境很不平衡,城市发达市场和乡镇农村落后市场并存,其次,消费者的需求层次有高、中、低档之分,企业可以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展开竞争,来满足某一个特定的消费群体的需求。企业如何将这一个市场做深做透是企业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关键是用心研究市场和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让产品尽可能多地接触消费者。这就意味着粗放型的营销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在打造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行精细化营销,进行营销模式的彻底变革。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实现向精细化营销管理的过渡。

(三)渠道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市场控制力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企业对市场控制力量取决于很多因素,诸如品牌的力量、企业对渠道成员、市场文化的了解程度、消费模式的把握、消费趋势的敏感力等意识层面和对市场的渠道规划、 维护方法、文化灌输、渠道培训、拜访频率及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等内容。精细化渠道管理从精细化市场调研入手,进行精细化渠道规划、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核算和精细化分析,直接从终端取得第一手资料,随时发现各个环节的问题,及时解决。这既使企业能准确定位,制定适应本企业市场特点的发展战略,又使得企业对营销平台成员的服务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柔性和服务的快捷性,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

二、渠道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实现模式

有价值的渠道精细化管理通常需要具备几个特点:首先,要有庞大的基础数据资源,基础数据资源涵盖面要足够大,这是前提;其次,要有专业的直效营销沟通能力和资源,如直效行销专家需要有比较丰富的策划、管理和运营经验;有专业的电话营销员团队,且项目经验丰富;再次,要有营销咨询能力,在进行数据库营销执行之后,要有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发现问题提升价值的能力;最后,也要具备整合的营销服务能力,要有基于在营销咨询、数据、营销沟通方面的能力和资源,研究者应该可以提供从咨询-数据-实施整合式服务,达到对服务过程最大程度的控制,保证服务质量和进度。

具体而言,渠道精细化管理实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构建完善的数据仓库系统。在信息获取过程中,需要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完善的数据仓库系统为基础,真正将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进行清理、转换和组织,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客户信息中心。

第二步,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之上,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充分发现客户个性化需求。在客户分析中,利用数据仓库中完备的客户信息数据这一重要资源,借助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从客户的基础特征描述开始,进而判断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识别出客户之间的差异,挖掘客户特定需求,最终实现客户的个性化交叉销售和个性化的产品定制,以超出客户期望为目标满足客户需求。在客户差异化分析方面,主要是在对客户深度洞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客户细分,将看起来都一样的客户按照客户的业务行为模式和价值区间进行合理区分,使客户特征鲜明,目标精确,把“大众地毯式,,营销模式转变为针对目标人群的差异化营销模式;在客户个性化需求发现部分,主要通过发现客户潜在需求和各产品线之间的交叉销售机会,通过规模产品定制,来满足或者超过客户需求。

第三步,充分利用营销平台,通过有效的营销活动,将满足客户个性需求变成实际的销售行动,并通过有效的it支撑技术帮助实现这一过程。

三、品牌运作下企业渠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中国移动为例

由于品牌培植市场的不完善性,目前我国企业渠道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但由于各企业的渠道管理模式并不完全统一,一概而论并不具备参考价值。基于此,笔者以中国移动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移动当前渠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移动是最早进入移动通信行业的先行者,渠道建设历经通信运营企业渠道发展的两大阶段--自然增长阶段和专营化阶段,从原有简单提高渠道覆盖率,粗放管理,缺乏理性规划、无差异化定位到提高对渠道的控制,统一品牌、规划、管理、规范、流程、标准和评估等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特别是加大了在服务上的管理力度。但在“打造卓越渠道运营体系”的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

(一)现有管理模式影响大客户业务深入开展

在中国移动的省和地市公司都成立了客户管理组织,但客户管理组织的设置与分工不尽合理。其市场部与大客户部功能和职责有重叠,不利于业务的深入开展。地市级客户组织设置差别很大,职能各异,使得指标贯彻脱节,监督乏力,不利于省公司做统一营销指导,加剧了省公司对本地网的管控难度。地市的区域中心担负全面营销任务,在人员配备和人员能力上很难做到对各类客户进行精细化管理,导致大客户行业开发深度不够,客户经理精力放在发展公众客户身上,大客户营销服务专业化还比较欠缺,区域营销服务属地化和跨区域的大客户分别形成一定矛盾。

(二)流程管理急需优化

流程管理具体体现在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支撑流程三个层面。常言道:数据说话,制度管人,流程办事。管理流程方面体现为各类客户业务指标的贯彻不彻底,执行力较弱等问题。业务流程方面体现为客户业务开发、试验、推广、评估、反馈的模板建立能力,营销推广方案不健全等问题。支撑流程存在业务协调期限过长,反馈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与此同时,缺乏横向部门协作流程和纵向管理流程,更多靠个人和部门沟通。

(三)增值业务的营销手段缺乏

实体渠道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客户,源源不断的客流中同时也蕴藏着无限商机。但增值业务手段却仅仅停留在营业厅led屏、大小易拉宝、宣传手册及横幅的宣传上,窗口服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无法做到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做最合适的通信解决方案,因此,无法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客户感受到超值服务,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四)电子渠道的混乱性和割裂性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中国移动的电子渠道大部分是由于新业务产品上线而随之建立的,在此基础上不断自我完善而向其他功能扩张。这种方式决定了企业的电子渠道必然是混乱、缺乏整体规划和清晰定位的。独立发展、自我完善的电子渠道发展思路,强调给客户提供更多的渠道选择,强调每个渠道都能完成尽可能多的功能,而忽略了各种电子渠道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例如,短信平台开通某些移动新业务的时候,可能需要用户和短信平台间,来回四到五个回合的短信交互。这些短信代码抽象、难记,大量客户在受理业务流程中的某一步悄悄流失。

这种渠道的混乱性和割裂性导致了各业务、各类型的渠道不能共享资源,无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上述中国移动在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也是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挑战,如何在品牌运作下实现企业渠道精细化管理也就成了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大课题。

四、品牌运作下加强企业渠道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渠道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确定冲突的根源及其潜在隐患,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渠道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回报,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具体而言企业在对整体经营市场环境有了一个细致的认识以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市场进行精细营销,以便更好地进行市场开发,有效管理经销商,达到产品的销售目标和市场占有率,其实渠道精细化管理也是企业的一个营销总体战略。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制定一个总体的策略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公司全员的积极参与,齐心协力。

(一)对渠道体系进行整体优化

渠道精细化管理中渠道规划和布局是其重要的环节。对渠道规划和布局的精细化操作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渠道资源进行详尽的调查。通过全面的普查方式了解和把握一定区域市场内的经销商、零售商资源。

(2)对目标合作伙伴进行评估。从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考察其综合素质和成长潜力。

(3)制定结构化的渠道营销方案。从渠道系统总体效能(销售效果、运行速度等)出发,规划出组合合理,长度、宽度适宜,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渠道体系。

(二)要同经销商建立分销联合体

企业在对区域市场进行市场精细化运作,就必须依靠当地分销商的支持,同时给予分销商各个方面的指导和协助,进行渠道建设,建立关系密切的分销联合体。帮助分销商进行分销和存货管理,建立完善的分销商管理和服务体系。

企业的业务员要对分销商进行管理。业务员要配合经销商作好渠道基础建设和管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经营规划、存货管理、零售覆盖、运输与仓储、售点广告与促销支持这五项工作,企业应明确各项职能在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分配,并确定各自的工作重点,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分销商,共同开拓市场。对于大的分销商,委派客户经理进驻其总部办公,小的分销商则由一个业务人员同时管理几个分销商。

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同分销商建立起一种关系密切的分销联合体,依靠分销商的渠道网络和分销能力,更好地促进产品的深度分销。

(三)注重渠道终端精细化管理,打造渠道品牌力

企业决胜于渠道终端,渠道终端对于品牌价值的塑造至关重要。打造渠道品牌力,需要企业对渠道终端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管理如下:零售价格统一化,严守渠道价差。精细甄选渠道终端,符合产品和品牌定位,同时把控渠道终端动态,培训专业有素质的业务人员,维系客情关系。与此同时,可以制定一些渠道终端的激励策略,最重要的是精细化执行下去。在渠道终端中,利用各种激励手段和措施,形成注重品牌与服务的氛围和习惯。

总体而言,渠道精细化管理既需要有战略上的精细化远见,也要有策略上的精细化思路,还离不开执行上的精细化掌控,唯有三者完美统一,企业才能实现渠道管理精细化。

参考文献

[1]年渊.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精细化思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0)

[2]韩义民.中小企业精细化品牌营销策略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3]张臻,齐德义.浅议营销渠道的不足极其精细化管理[j].山东纺织经济,2010(10)

[4]曾献东,张晓敏,姜哲.从箭牌公司市场控制看快速消费品终端渠道分销管理[j].企业活力2010(1)

[5]陈建中,李隼.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精细化管理之浅谈[j].企业家天地,2008(6)

第2篇

一、既有研究综述及本研究概述

学术界一般将以1992年由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和扬州医学院等10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的扬州大学的出现作为多校区高校的开端。[1]因此,关于高校多校区运行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通过既有研究的批判性梳理发现,关于我国高校多校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多校区运行模式分析;[2]二是多校区的学校管理文化构建。[3]本研究基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证研究,剖析现存两校区(将军路校区和明故宫校区)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和谐运行的策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个校区分别发放了500份问卷,共计1000份,有效回收899份,有效回收率89.9%,主要通过“偶遇抽样”(accidentalsampling)的方式进行,随机在食堂和路口对路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之以对后勤工作人员、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进行结构性访谈,重点关注他们对多校区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二、建构和谐的多校区运行机制之对策

课题组结合自身调研实践认为,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建构和谐的多校区运行机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改变高校发展理念、转变高校发展思维,秉持高校整体性原则,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科研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摒弃盲目合并、盲目扩建的高校发展思维,将有限的办学资源集中在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王牌专业上,比如引进优秀的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科建设模式等;另一方面,在高校多校区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从高校长远的整体发展规划角度出发,合理定位各校区的发展前景,平衡各校区之间的资源分配。比如,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明故宫校区作为学校行政中心,更多地承担学生日常管理和学校行政工作,并将其定位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这样不但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办学设施,还能将学校科研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而相比较而言,将军路校区土地资源和办学设施相对丰富,可以将其定位为本科生培养重镇,让本科教学工作在宽阔、舒适、美丽的将军山下发展。其次,加大高校民主决策机制,尤其完善各校区资源分配机制。一方面他们会向学校积极争取自己的发展机会,获得学校高层更多的认可,从而得到更多发展资源。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宇航学院,一直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和种子科学,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学校不但倾注了大量的资源,还为其提供一些其他学院不具有的特殊发展权利和机会;但另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和发展资源的分配方式也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部门利益,从而阻碍高校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共同提升,阻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不得不引起学校决策层的高度重视。第三,合理规划部门职能,尝试组建合理高效的新型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各校区日常管理事务,保障高校日常管理高效运行。多个校区并存的情况下,工作重心必然会向多个校区分散,原来的管理手段势必不能适应多课程、多学生、多环节、多协调的发展趋势。综观国内大多数大学多校区管理实践,基本都是在部门职能延伸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一个综合协调的机构进行多校区管理的。这种模式保证了大学多校区的稳定和发展。最后,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文化是提升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它既是个体建构自我认同的关键因素,也是个体自我认同的结果,因此,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求多校区间加强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互动,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应通力配合,协调各校区间的交流和互动,保证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在多校区运作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互动和交往,这也是文化作为建构自我认同重要因素发挥作用的必要途径。

三、小结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打破现存高校管理体制的约束,就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我国多校区运行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以及文化认同校区化等困境,不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楚广兴唐志文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从百年大计看当前建筑管理中的项目控制

在施工项目工程工序的建设中,施工项目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百年大计和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其实,施工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所以,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施工项目工程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从百年大计的角度,针对建筑管理中的项目控制问题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实施项目控制的必要性

项目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可能与预期目标不符,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必须及时调整人力、时间及其它资源,改变工作方法,以期达到预定目标。如果这样做仍不能奏效,就不得不调整或修改目标。这个过程就称为项目的控制。我国基本建设中浪费现象十分惊人,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失控、工期失控、质量失控的情况相当严重,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项目管理论文,因此加强项目控制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干扰因素很多,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这些干扰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材料设备的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环境因素。在国内,一般认为人的因素对实现项目目标的干扰最大,如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用行政手段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项目,使项目失误;或者工人技术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责任心差等。其次是材料、设备因素的干扰,如材料价格上涨,引起成本失控;材料供应跟不上,延误工期;设备制造企业不履行合同,设备质量低劣;设备不能按时到货等。如果我们能设法找到项目干扰因素,试图预先控制中间结果对预期目标的偏差,就可以对项目实行主动控制。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二、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涉及生产人员人身安全的目标管理,应给予高度重视论文怎么写。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类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近年,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生产实践表明: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起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专职机构,加强安全部门的领导,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这是搞好安全生产有力的组织保证体系。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事事有其主,人人有其责”。每个施工项目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和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并配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和兼职安全管理员项目管理论文,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同时随着项目的推进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

2、合同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如:单方面强调质量,忽视了成本;单方面做到供货及时,但忽视昂贵的价格等。因此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并确保工资发放到工人手上。

3、信息管理

由于施工管理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各部门和单位需要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频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施工管理中,目前采取的还是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是基于纸介质进行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信息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流动。这往往影响到获取工程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各种信息化技术引入项目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有着各种各样关于进度、合同、材料、预结算、工程资料等的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论文,通过这些软件将项目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变成一个端口,利用Internet将各端口相互连接并汇总到一个终端(项目经理)。即有信息的互通又有集中的管理使项目运行的每一环节符合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4、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建设阶段的工作顺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动用时间目标的实现。为了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施工,需要制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也就是说,控制是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对于工程进度,项目管理中主要是督促承建单位,在开工前按合同要求,安排整个工程的进度计划,检查其合理性。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承建单位按季、月安排实施计划,检查其执行情况,与此同时对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的实际情况也给予充分的注意,及时掌握其动态,当发现某一环境脱节时,除在有关的人员参加例会上加以阐明外,同时还应及时向承包单位计划部门及至上级计划部门提出,以便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承建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从最初的报价到项目竣工、验收,应始终抓住计划这个环节,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进度控制,以实现合同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要求。 5、质量控制 项目的质量控制项目管理论文,是为了确保实现合同商定的质量要求,质量标准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论文怎么写。建设项目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施工质量,而且还取决于勘察、设计质量、材料、设备的质量以及项目投入使用过程的质量。因此,它是由建设全过程中各阶段质量组成的一个整体概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有质量控制的任务。 6、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应充分运用企业自身优势尽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取得最大利润。施工阶段资金需求投入量、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方面应有计划、有措施地协调运作,努力达到合理稳妥地控制投资。项目部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工程单价或总价的构成,掌握施工中的资金流动。施工过程的资金运动不是资金简单地循环和周转。在施工过程中,资金不仅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而且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从成品资金的形态最后转变为货币形态—最终结算和支付。在流动资金形态转变中分离出利润,给工程带来生产能力,通过工程运行获取收益。

7、组织与协调

组织协调是指在一个工作系统内,通过信息交换、会议沟通、函件往来、感情联络和研究讨论等方式,消除系统内机构运行产生的矛盾、问题和障碍,确保系统内各个组织机构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段。利用会议进行协调。工程例会是进行协调的重要方法,参加会议的各方对工作的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除例会之外,专题会议也是协调的方法之一。

项目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管理,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古今建筑业的结晶,其形象状态从古代人居住的石穴、草房过渡到当今的高楼大厦以及地下建筑。施工管理科学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积累中不断的得到发展,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程建设管理者应不断积果经验,学习高效的管理技能,努力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1]陈恒.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6(01) [2]吴向东.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战略成本管理[J].2002(01) [3]王生谦.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4)

第4篇

关键字:行政法学;控权论;权力限制

一.关于控权论

(一)控权论的历史起源

控权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是控制和限制政府权力,司法审查是重要的手段,同时重视行政程序。其主张行政法的基本目的在于保障私人的权利和自由,要严格限制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没有自由斟酌,自由选择的余地,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控权论起源于英美等国,它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的迅速扩张相关。行政权力的扩张有可能给社会带来福音,增强了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对社会和公众的危害。在为了限制政府权力夸张,胡作非为的背景下,不少学者提出了通过行政法来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的主张。英国著名行政法学家H.韦德是传统的控权论主要代表人之一,他对于传统控权论的分析清晰且深刻,指出了控权论产生发展的历程。[1]“因此,行政法的最初目的就是要保证政府权力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防止政府胡作非为,以保护公民。”[2]

(二)管理论及平衡论的介绍及弊端分析

1.管理论

管理论是从前苏联、东欧各国及我国早期的一些行政法学者提出的关于“行政法就是国家管理法”的定义和相关的理论体系中进行抽象、概括而命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前苏联学者马诺辛等在其所著的《苏维埃行政法》一书中认为:“行政法作为一个概念范畴就是管理法,更确切的说就是国家管理法”。并进一步认为,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管理关系。[3]

这一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现已逐渐退出了主流理论的行列。首先,管理论对于行政法价值的判断有失偏颇,强调行政主体的权威,忽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与现代法治发展背道而驰;再次,管理论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其以管理为本位,把法律视为管理公民的工具,过分强调行政特权,缺乏严格的行政监控手段,必会放任行政权的肆意妄为;最后,管理论有悖正义,“正义否认为一些人分享更大的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不承认许多人享有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4]

2.平衡论

平衡论是罗豪才教授等在论文《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平衡》中首次提出的。基本内容是在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力和义务的关系中权利义务在总体上是平衡的,它既表现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平衡,也表现为表现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义务的平衡;既表现为行政机关自身权利义务的平衡,也表现为相对一方自身权利义务的平衡。

平衡论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第一,平衡论没有揭示出行政法功能的本质特点,其平衡是对于利益关系的平衡,这是其他法或者宗教、道德也可以具备的功能,没有说明行政法的个性化的平衡功能所在;第二,平衡论缺乏行政法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在行政领域内,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因各自扩张而出现矛盾,外化为行政权和相对一方权利之间的冲突,平衡在现实中往往是难以达到的。

二.控权论的现实价值

(一)控权论在行政立法上的运用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和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行政立法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5]:

1.依法立法原则

2.民主立法原则

3.法制统一原则

(二)控权论在行政司法上的运用

行政司法在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司法职能,依法居中对行政争议和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公平、公正裁断的准司法行为的总称,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仲裁旺行政调解等。

(三)控权论运用上的现实性难题

行政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常常会受到各种干扰、阻力甚至损害,而有些干扰和阻力是行政权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排除和克服的,比如,“以党代政”的干预、其他国家机关的干预等等。有些组织和公民当中,有一些是握有相当大的权力的人,尽管在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上他们手中的权力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事实上他们却可以倚仗权力来对抗权利,使行政权的运行受阻。这些干预和阻力使行政权不能有效的行使,行政职能无法实现,因此在控权的同时,仍应思考对于行政权的另一方面保障。

三.控权论运用的完善建议

(一)英美法系的相关经验

1.代议机关的审查和控制

在《美国行政法的重构》一文中,斯图尔特教授对美国行政法“传统模式”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描述:第一,行政机关决定对私人予以制裁的行为,必须得到立法机关的授权,授权的方式是制定控制这些行政行为的规则。第二,行政程序设计的宗旨应当是促进行政机关中立、准确、合理地将立法机关的指令适用于特定情形。正因如此,有助于查清事实的听证程序得到普遍重视,正式的案卷记录得到强调。第三,行政机关作出决定的程序必须便于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以便通过司法审查来检验和确保行政机关遵守立法机关的指令。[6]

2.激发公务员的能动性优点

第5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内涵;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29-02

知识管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的,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知识为基础的,企业在竞争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研发生产出具有知识含量及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保持其长期的竞争优势,曾经的单纯的价成本降低和表层的差异化竞争的时期已经渐渐退去,对于知识资源的管理,使其发挥出强大的创新力,成为企业面临的新的管理问题,它不同于常规的对组织的管理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知识管理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管理学界及企业的研究重点。

1 知识管理的内涵

1.1 企业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范式,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各方面的转接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种定义。总体看来企业知识管理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管理的延伸,这种观点认为知识管理是着重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将员工个人的需求、愿望、目标与企业组织发展的目标相结合的管理。这种观点认为,每一位员工都有被重视、尊重的需求,都已经从马斯洛的五需求层次论中的低层次需求转向了中,高层次的需求,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中的员工尤为如此,他们希望自己成为知识管理的主体而不是被管理者,因此知识管理应该以员工为中心,最具代表性的是张海峰等的观点,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使的员工自愿合作,共享和开发知识资源去完成更艰难的任务,达到更高的目标和产生更好的效益。

(2)企业组织的经营活动。这种观点强调知识管理是一种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如何更好的利用知识资产,挖掘员工的内在知识和潜力的管理活动,它是从企业组织的角度出发来定义知识管理的,企业知识管理就是通过掌握、捕捉、共享和使用企业的知识资产,进行评估和利用,以此强化组织力量的经营活动,它推动企业中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使知识螺旋不断地向前延伸。它既包括将企业中现有的显性知识编码化,也包括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或者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由于显性知识容易沟通和共享,因此也极易被竞争对手学到。对于企业来说,显性知识显然不可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基础是建立在隐性知识基础的,所以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是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3)企业组织的沟通交流手段。《知识的进化》作者维娜・艾利认为:知识管理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发展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知识的交流。

1.2 知识管理的特点

1.2.1 综合投入性

知识管理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管理方式。由于知识管理需要计算机和通讯系统的支持,同时有需要有知识储备的员工,因此,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巨大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知识、财力等方面的综合投入。既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知识管理所需设备的基础建设,又需要大量的经费进行引人和培训知识型人才,既需要大量具有知识储备的知识型员工又需要掌握不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

1.2.2 管理容的复杂性

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是知识,而这种知识是分两种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企业组织中已经存在的、大家可以共享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知识型员工自身内部的、非共享的知识,知识管理不但要将显性知识显性化,使企业现有的知识能够普及给每一位员工并使之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又要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让每一位知识型员工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给员工共享,使得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企业减少财力、物力、人力等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因此,知识管理管理的内容是很复杂的,是需要更多方法、手段和技巧的。

1.2.3 组织机构的特殊性

知识管理需要有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这个管理知识的组织机构具有其特殊性,是以往的组织机构中不存在的,知识管理的机构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分类、形成知识库供员工分享,同时还要监督知识的流向和具体的使用情况。

1.2.4 运作方式的博弈性

知识管理是将知识员工的知识储备贡献出来实行知识共享,这对于依赖自有的知识获取利益和地位的知识型员工来讲是困难的。因此,在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存在博弈,只有组织设计出良好的博弈,才能够使员工具有强烈的需求性,形成知识共享的意愿,促使知识管理的运作效果达到满意。

2 知识管理的研究方向

知识管理近年来成为企业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不断的完善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探索知识管理的实践性,研究知识管理的发展方向。

2.1 知识管理的研究论文数量

知识管理的研究论文比较多,尤其是近些年来,通过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可以得到下表的论文数量分布。

表中可以显示,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直至2008年,共有637篇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论文。论文数量的分布特点有;

(1)研究总量较多。知识管理是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的新生事物,因此,学术界的研究人员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是比较多的,论文的数量较多,截止到2008年10月,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显示的论文数量是637篇。

(2)发表趋势呈逐年上升,从表中可以看出,论文的数量是呈逐年上升的,从1999年前的总量16篇到2007年总量达到107篇,数量上上升趋势非常快,2007年的论文数量几乎达到了1999年以前的近7倍,(2008年由于统计时间非年底,因此不全面),从相对角度来看,论文数量从2.51%上升到16.8%。

(3)论文数量具有阶段性。在2002年以前,可以看到,知识管理论文是在不断增长的,说明这时是知识管理的刚刚出现的时期,并且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到了2003年-2004年是知识管理研究的稳定期,知识管理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形成研究重点,2005年一至今,是知识管理研

究的又一个新台阶,这个阶段与上个阶段比较,是的论文数量突增,并且稳定,说明学术界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方向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研究人员及研究论文数量稳步发展。

2.2 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

知识管理研究的内容很多,并日趋完善,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企业知识管理的运作环境、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战略、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型框架及具体运作。

2.2.1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研究包括对知识管理的含义、知识管理的特点、知识管理的原则、知识管理的运作环境等。知识管理是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其运作环境涉及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合作网络等方面,从企业知识管理的范围来看,它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积累和生产的知识,还包括其它协作机构的外部知识。

2.2.2 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型框架

基于企业知识管理模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基于知识的管理模型;基于知识管理工具的管理模型;基于组织绩效的管理模型。(1)基于知识的管理模型(KBM)。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知识的类型、形式及知识的流转机制,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组织知识的产生、转移、再造的“知识创新”模型(SECI模型),(2)基于知识管理工具的管理模型,基于知识管理工具的管理模型大多是知识管理模型的延伸和扩展。(3)基于组织绩效的管理模型,将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相结合,以组织的财务目标和知识资本存量的变化来评价组织的知识管理。

2.2.3 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战略

对知识管理战略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侧重于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和实施,(2)从企业知识管理的时代内涵和目的出发研究知识管理战略的组成内容,(3)从知识管理的“人”的因素出发,研究既涉及“技术”又涉及“人”的知识管理实施战略。

第6篇

一、平衡论“虚”“实”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行政法学界,尽管同意“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平衡论”

这一命题的学者越来越多,但暂时仍持相左意见者也为数不少。行政法学界关于现代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理论分歧主要针对平衡论的研究方法与现实基础。平衡论者并不否认平衡论有理想成分,但更不容否认的是作为整体的平衡论无疑是来自现实、服务现实、指导现实的;暂未接纳平衡论的学者则认为平衡论避“实”就“虚”,其研究方法不太科学,理论主张也缺失现实基础,故将其视为“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言过其“实”。

评判平衡论的“实”与“虚”,首要的问题是达成评判标准上的大致共识。作为理性思维的产物,任何理论都不可能与实践一一对应,理论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并通过标明现实的完善方向与完善方式而体现其理论指导价值。平衡论亦然。而且,较具体的行政法理论而言,作为理论基础的平衡论只有更具抽象性才能更好地起宏观指导作用。因此,行政法理论基础必然是形而上的,而非形而下的,但绝对不能据此就认为平衡论就是“虚”的。如果将平衡论的“实”定位为对行政法制现实的消极反应,就正好否定了平衡论的行政法理论基础地位。因此,评判平衡论的“实”,关键在于考察平衡论是否揭示了行政法制的“真际”-隐藏于行政法深层次的“理”或“道”。

由此可见,评判平衡论“虚”“实”的标准主要有三:

第一,平衡论的研究方法是否符合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

第二,平衡论是否成功地揭示了行政法的历史延续性;

第三,平衡论是否回应了来自经济、政治、社会与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的现实要求。

与此相对应,关于平衡论的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平衡论的研究方法;平衡论的现实针对性;平衡论的经济维度;平衡论的政治维度;平衡论的人文精神维度;平衡论的实践性;平衡论的法治意义等。以下分别进行讨论。

二、平衡的研究方法:平衡论远离实证?

质疑观点:平衡论只是一组纯粹应然命题的集合,整个理论体系缺失实然层面;或者,平衡论的构建方法是纯粹规范性的,缺少实证分析。

对照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种缺少实证支持的规范性理论很难经得起实践考验,行政法基础理论的形成也必须遵循社会科学方法论规则。平衡论是由一组具有内在逻辑性的、相互支持的观点而构成的理论体系,平衡论者坚持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哲学思维,这就保证了每一重要理论观点的形成都既有实证支持(事实),也有规范分析(价值判断)。大致说来,平衡论的研究方法至少有三种:矛盾分析方法、理想类型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

(1)矛盾分析方法。平衡论认为,行政法是一个围绕行政主体与相对方这一行政法核心矛盾而展开的规范体系,行政主体与相对方是行政法内部的两个矛盾主体。平衡论采用了辩证思维,将行政主体与相对方视作对峙互动的矛盾双方,既正视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又顾及矛盾双方的合作性。

(2)“理想类型”方法。实践证明,韦伯提出的“理想类型”

研究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科学方法,它已被国内外行政法学者所广泛运用。平衡论者提出管理论、控权论与平衡论等三种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理想类型”,以及管理法、控权法与平衡法等三种行政法“理想类型”,与“理想类型”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谋而合。作为平衡论的对立理论形态,管理论与控权论也是平衡论首先提出的,这“两论”本身也是平衡论的基本理论主张。尽管有些学者一方面断然否定平衡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却又在事实上接受了管理法(论)与控权法(论)的理想类型,此即反证了他们实际上是承认平衡论者采用了“理想类型”方法。

(3)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平衡论者在型构平衡理论的过程中,既通过探究行政法制实践,以实证的方法得出一系列理论主张,又并不隐瞒自己的价值判断,力求以实证分析保证理论的现实性,以规范分析保证理论的前瞻性。惟此,平衡论旨在揭示行政法背后的“真际”,其理论构建方法符合思维规律,基本上做到了(从行政法制实践中抽象出共性的)形式逻辑与(以行政法学理论指导行政法实践的)辩证逻辑的统一;而且,还强调具体理论观点与(经济性实证分析的)数理逻辑要求相吻合。

三、平衡论的现实针对性:平衡论回避了现实?

质疑观点:平衡论是一种简单的“否定之否定”的结论,是一种对管理论与控权论的折衷处理,是一种回避现实的中庸作法,缺乏反映中国行政法制现实的针对性。

作为一种在回应时代需求的行政法哲学,平衡论的确是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在“管理论”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消亡而衰微之后,“控权论”曾一度活跃。然而,在现阶段的中国推行“控权论”

并不实际,这不仅归因于英美控权法是以健全的司法审查制度与完善的行政程序为主要控权手段,而且还具有权利本位、自由主义、消极政府、企业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等现实基础,而这些思想观念与制度环境,在90年代初的中国并不具备。此外,发端于70年代末的世界公共行政改革了也要求各国重塑一个“有活力”的政府,英美传统的控权模式也因此处于修正之中,以谋求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由此可见,管理论与控权论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中国行政法学界只能直面现实,构建自己的理论基础。正是迫于这种理论困境的压力,平衡论才应运而生。可以说,平衡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行政法学界针对中国的实际,选择了超越管理论与控权论的“第三条道路”。

熟悉平衡理论体系的人是不会提出“平衡论只是对管理论与控权论简单折衷处理的产物”之质疑的。实际上,管理论与控权论作为两种极端的理论模式,它们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动作机制、制度体系等都迥然不同,二者在理论模式上无法进行折衷、整合。平衡论之所以能超脱原有的理论困境,只能归结为其理论框架的超越性,突破了管理论与控权论思维定势,凭借全新的辩证思维来考察具有互动内倾的、对立统一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形成自成一体的关于现代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价值目标、功能定位、运作机制、制度创设与变迁等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平衡论与管理论、控权论,可谓存有天壤之别。

四、平衡论的经济维度:平衡论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模式?

质疑观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推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平衡论提倡在行政法内搞平衡,是一种不关心市场经济的表现,置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于不顾。

毫无疑问,经济是基础,行政法必须面对经济、适应经济需求;

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就会有什么样的行政理论基础与行政法律制度体系。众所周知,平衡论一直关注市场经济,并依据经济规律构建其理论模型。平衡论的经济维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顺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呼应“对策均衡论”的博弈主张。

(1)顺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

平衡论顺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为制约与激励机制的构建。市场经济是一种以理性开发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之所以愿意去努力发现信息、利用信息,可归结为信息的回报性,此即市场背后的激励。钱颖一教授认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本质的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同;简单来说,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安排来给经济主体提供强有力的激励;同时它又对每一个经济决策者产生约束,使得他要对自己的经济决策后果负责,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法治的作用在于既约束政府又约束经济人。据此,平衡论认为,现行行政法应该有助于政府与市场的“双驱动”,现代行政法机制应由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整合而成,以适应市场经济之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化要求。由此可见,平衡法的制约与激励机制,主要是对市场经济的制约性与激励性的积极回应,平衡法的既制约双方、又激励双方的制度体系,有助于形成一个有活力、有效率、有秩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鉴于此,质疑平衡论不关心市场经济毫无根据。

(2)呼应“对策均衡论”的博弈主张。主张博弈的“对策均衡论”,以当今主流经济学的姿态主导和预示着未来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平衡论分享了“对策均衡论”的博弈主张,二者具有相容的内在机制。这既包括方法论上的共通性,也包括利益动机、行为环境、主体、行为等各种理论前提上的异曲同工:

第一,方法论。对策均衡论与平衡论都旨在通过对内在的经济规律的认识,促成经济主体行为更趋于理性。平衡论与对策均衡论所主张的博弈观,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博弈主体的讨价还价以公平地分配利益,更在于通过双方的真诚合作以创造更多的利益。

第二,利益动机。主体行为直接取决于利益驱动。公益与私益的统一性是对策均衡论与平衡论的共同理论基石:利益对立性表现为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竞争性与斗争性;利益统一性表现为双方合作有利于利益增值。理性博弈既有助于节约因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又有利于实现公、私益的“双赢”。

第三,环境。任何主体都是一定环境之中的主体,主体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特定环境的影响。因此,平衡论谋求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结构性平衡,就必然要如同对策均衡论一样关注环境与主体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二者都持有一种与现实背景相对应的、涵义常新的、动态的均衡观。

第7篇

企业管理论文3000字(一):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这些挑战,企业一定要形成认识,通过合理的对策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论文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首先针对管理会计的内涵展开分析,然后论述了目前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会计;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1引言

管理會计最初由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两部分组成,即管理控制功能在成本会计上的叠加。管理会计在会计上比较灵活,运用使用的会计方法比较新颖,并利用统计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对企业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在考虑到会计的及时性和相关性特点的基础上,为财务会计、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这也主要受益于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

2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对大数据在管理会计的运用认识不充分

提到大数据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大家会很自然地将其归结为大企业的专利,许多中小企业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与自身关系不大,没有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大数据的正确认识。目前数据处理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如何将其与管理会计融合,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很多企业管理者人还认为财务会计为主,管理会计作用可有可无。由于对大数据认知不足,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效率较低,在中小企业的现象更加明显,这些企业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达到管理会计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以上对于管理会计的忽视和对大数据运用的不充分直接制约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2.2信息储存空间有限,分析方法欠缺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企业信息收集加工的能力。在信息海量增长的今天,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和处理。数据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信息。信息技术分析方面的短板致使企业自身难以保存太多的数据量,让数据分析变得困难。目前管理会计和数据处理没有取得很好的融合,或者没有很好地利用数据技术的强大处理能力,这也是让管理会计难以发挥帮助企业决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的原因。想要使信息化取得显著的进步,需要海量的资源分享平台作为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其核心云计算刚刚起步,发展距离实际运用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必然会限制信息技术的发展。

2.3有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作为一种管理技术,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基于成熟的人才。这就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基于传统技能的数据处理和现代的分析技术能力。只有两者都具备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将管理会计带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我国这类人才很少,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实际情况是,许多管理和会计职位仅从财务会计转移到会计或直接兼职。这些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导致管理会计的效率低下和绩效低下,并且无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还有一类员工,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程度低,甚至更多会直接抵制新知识。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2.4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存在风险

大数据技术一方面合通过网络搜集海量的信息,并将其分类汇总,这给传统管理会计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网络收集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有待商榷,过度的寻求网络信息会不会侵犯企业的隐私信息也值得关注。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的核心秘密,高难度的数据处理、病毒、黑客攻击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安全性,导致会计信息的丢失或泄漏。要想确保企业管理会计信息不被窃取,需要面临的困难重重。首先,企业的信息越来越多,保证所有信息的安全成本巨大;其次,移动智能产品的层出不穷让企业的信息接入端口和接入设备增加,难以对所有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后,外部获取信息的手段在不断改进。以上三点造成目前的现状就是企业信息安全性不高。

3大数据时代下解决管理会计发展问题的对策

3.1树立对大数据的正确认识

随着技术的进步,单一的传统财务会计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多样化的会计管理模式已成为许多业务会计改革的重点。管理会计服务于公司的管理,并集成了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功能,在公司的决策中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大数据技术为管理会计的转型提供了机会。一方面,其带来了思想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带来了管理技术上的创新。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如果公司希望在复杂的经济浪潮中快速发展,则必须实时更新业务管理的概念并增强关注度。因此,经理层需要更新观念,发展创新观念,增进对行政会计理论的理解,制定有效的企业管理会计制度和公司章程[1]。

3.2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信息化的发展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想要实现管理会计的发展就必须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不断涌现,用科学方法整理数据,从不同角度准确分析和判断企业管理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设具有较强数据共享能力的信息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把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信息、财务数据、人力数据等进行处理和共享[2]。企业需要哪些信息可以随时从平台获取,从而提高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3.3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加速转型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解决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的关键。首先,轉变轻视管理会计作用的意识。如今,许多业务经理专注于在公司任职期间的短期利益,忽略发展管理会计和员工培训。这将导致公司财务管理混乱,阻碍管理会计的发展,并不可避免地给公司带来不可控制的风险和损失。其次,进行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培训,招募高级人才来培训公司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技术水平。这样随着其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将为公司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型和概念,提出创新的想法,并增进对管理会计和大数据的正确理解。最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训,促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3]。

3.4加强会计信息安全管理

会计管理方面的数据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为有效防范信息安全风险,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遵循实施[4]。首先,有能力的大中型企业可以开发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系统,并引进相关安全技术人员,不具备自身开发信息安全系统的中小企业,可从可靠的供应商购买安全的技术软件,并运用到信息安全防范中去;其次,企业应提高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加强网络的安全监管力度,对管理会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对存在风险的环节及时预警,这样可以尽早发现会计信息中的安全问题;第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去约束泄漏和盗取企业信息的行为,对违反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单位按照法律严惩。

大数据时代对社会的经济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等都受到了挑战。要积极面对和解决管理会计在大数据时代遇到的问题,转变观念,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保证信息的安全,促进管理会计的高质量发展,以进一步在新时代背景下增强管理会计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如何实现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论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力量,而且还能引领员工思想状态和价值观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在以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的同时,更要密切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开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保障企业管理,为企业营造和谐氛围。

关键词:政工工作;企业管理;共同发展;研究对策

一、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中重要意义

政工工作不仅可以促使企业员工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获得教育的前提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提升企业凝聚力,更好的发展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推进企业的整体发展。开展政工工作,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精神的提升以及企业内部文明精神的提升,可以通过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系列的文化宣传和企业活动;加强员工之间在交流以及思想的统一,减少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的距离,以达到强化凝聚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开展政工工作,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以及积极性,挖掘企业的增长潜力,以达到提升竞争力。同时党员要在政工工作开展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等形式,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将工作有序的推进。可以说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实现企业长效发展是至关重要。

二、企业政工工作现状

(一)政工工作理念僵化

政工工作被忽视,政工人员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很多企业由于政工工作的滞后导致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部门之间关系没有理顺,员工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没有形成健康、和谐的工作关系。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主动性差、随大流的思想,个人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动力不足。政工工作的不被重视,与部分企业落后的、僵化的工作理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政工人员素质不高

大部分企业的政工人员的自身专业素养不高,导致无法提升政工工作的质量,再加上政工人员本来就比较少;另外企业对政工工作的忽视,导致政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政工人员也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在工作上趋于形式化,创新的力度也不够,严重的形式主义再加上专业知识的退化,导致政工工作在企业的成效显得微不足道。

(三)政工工作方式缺乏创新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信息互动的方式也越来越媒体化,网络已改变了多数人阅读的习惯。而企业没能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仍停留在以学习报刊、纸质文件等为主的宣传模式来开展工作,导致上令不达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政工人员到生产现场较少,与员工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不了解员工真实想法,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针对性,工作效率低,而且也难以有效激发员工参与的主动性。

(四)政工队伍建设不重视

企业忽视对员工思想的引导,导致企业内部出现小团体等不和谐的情况,甚至可能还存在一些比较自私的政工人员,对自身的小利益斤斤计较且不顾全大局,由此阻碍了政工工作的开展。另外,由于大部分企业缺乏政工工作的奖惩机制,从而导致政工人员的热情降低,从而导致政工工作的效率降低。

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共同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对政工的思想认识

要重视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并对企业员工做到人性化且科學化的管理。在工作的过程中,员工作为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不仅仅决定了企业的运行生产,还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所以应当对企业员工积极的开展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并且重视政工工作的价值及其作用。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起到领头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政工教育,为企业的政工工作做好表率,结合自身的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转变企业老旧的管理观念

管理人员应当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并对于员工所提出的建议适当性的进行吸取,从而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企业的运作当中;员工通过参与培训,从而了解到自身的价值,充分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在充满热情的情绪下更加配合企业的管理,使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提升企业凝聚力

很多企業都只注重于业务的发展,从而忽略了政工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导致政工工作人员素质都普遍较低。政工工作对企业业务有着积极的因素,不仅促进了企业业务的发展,并且提升了员工的政治觉悟,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这样不同部门的合作效率也会随之也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工人员能够具备高的工作素养,并且对企业内部的业务工作越来越熟悉,使员工能更快的融入到其中,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实际开展政工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的做好党员模范的带头作用,且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得政工工作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更好的开展,保障了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对政工工作积极配合的员工进行评选,针对这些优秀员工进行适当性的奖励机制,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促使其他员工对自身要求的加强。

(五)完善企业政工工作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企业的评价管理机制上的工作实效性,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经济效应,但是政工工作的开展却总是被忽视,甚至有的企业管理项目并未包含政工工作,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完善政工工作,另外还要及时转变企业思想工作人员的观念和方法,并积极鼓励创新,不断地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使得政工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能够达到理想的发展效果。

第8篇

关键词:组织战略;财务管理;功能性;绩效管理

在当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两个核心部门。从系统论的相关方面来看,企业内部的不同管理职能及要素都具备了相关的联系。可是,就目前我国企业来讲,由于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两个平行的存在,所以对于财务管理功能的强化方面比较不利,对于提高绩效管理效率也比较不利。文章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

一、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

财务管理属于组织企业财务活动、解决财务关系的一种经济管理方式,是企业为达成优秀经济效益所采取的科学预测、决定、规划、掌控、协调、核算、研究及考核的一系列内容的统称,部门工作的重心是组织财务。绩效管理是针对组织财务及员工的行为和结果采取管理的一种方式,可以将每个员工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并且将其绩效加以提升,通过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组织绩效。可是,不论是组织财务还是组织绩效,都是围绕组织战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展开的。从宏观来讲,二者的统一在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从微观来讲,二者在各自具体的职能活动中具有各自的分工,但由于共同的组织目标,二者在相应的活动中具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需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从本质上来讲,绩效管理属于一种具有战略性的管理工具,它的所有活动都以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进行展开;财务管理则通过组织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从战略目标的制订到战略的进行都需要财务管理融入其中。

二、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性

企业的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规划、管理、审核及绩效反馈等工作内容组成的。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注重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以员工目标为辅,以二者相互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不管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改进。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于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直接表现出企业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同时,加强功能性的提升,这样才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提升上去,将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

1.在绩效规划阶段的功能

在进行企业绩效管理规划时,体现出了绩效目标的认定和绩效标准的制定。在进行目标认定时,一切部门和员工的目标都要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线,而企业的目标核心点应当放在财务目标方面。在进行企业绩效标准和管理目标的设定时,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所有人员的具体需求进行目标分析,分析出部门目标及个人目标。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应通过相应的绩效给予评判,对于是否达成了企业的绩效目标采取相应的奖惩,针对没有达到企业组织目标的,必须进行适当的惩罚。只有通过这样赏罚分明的做法,才能真正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才会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才可以让员工和企业获得真正的进步。

2.在绩效进行阶段的功能

绩效进行阶段恰恰体现出绩效管理的成功,重点应根据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绩效进展状况,给予适当的指引和辅导,使绩效的成效通过企业财务的资料及支出情况展现出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这样才可以真正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企业在进行绩效审核过程中,要以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审核的核心,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审核可以通过量化的标准体现出部门员工的财务工作状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以员工实际的绩效作为审核的成绩并给予奖励或处罚。

3.在绩效改进中的功能

当前的企业绩效管理以绩效改进作为最终环节。所有部门和员工的绩效改进通常是通过绩效来完成的,这使得改进具有可靠的可操作性。企业绩效在审核过程中体现了绩效在管理方面的改进,对于难执行、模糊不清、同企业经济效益的规章制度不相符的均需要改进,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获得更好的成效,也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进行绩效审核改进时,不但要运用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还要通过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绩效管理的执行,针对完成企业规定目标的企业员工给予适当的鼓励。在绩效管理体系当中,一切功能性活动都要将财务管理活动融入其中,要将企业的目标及战略作为中心,将企业的绩效管理举措提升到更高的阶段,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

三、绩效管理中财务管理程序设计的研究

怎样以更好的状态在企业组织战略中的绩效管理上使用财务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设计。

要明确企业组织及部门的绩效目标,通过组织会议等方式对目标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绩效的目标中。通过合理的方式运用财务预算的作用来实现绩效目标认定的科学化。进入绩效的监控阶段以后,就要通过成本支出将财务部门在控制和监督上的作用发挥出来。当绩效管理进入第三个阶段时,即绩效审核阶段,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数据进行审核并对质量提供证明。通过分析考察,需要针对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检验,而且要为下一步的绩效反馈准备需要的材料。在最终阶段,即绩效改进阶段,财务部门要对改进计划在财务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检验方面起到监督作用。

企业绩效管理是许多企业都会运用的管理形式,为了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资源进行绩效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经济的效益。可是,由于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企业与资源连接的纽带,所以怎样将财务管理当中的绩效管理功能发挥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由于绩效管理以及企业的组织战略管理都具备了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基础上应当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将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进行结合。

参考文献:

[1]贺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管理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

[2]文京艳.浅析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

[3]高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策[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4]朱永玲.战略绩效管理工具的比较与整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5]常慧芬.绩效管理发展及制度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一.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作为国有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国有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不足、效益不高,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究其原因,除了历史因素外,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不适应症”的问题。具体来讲,如国有企业在长期运作中所形成的一整套企业管理方式难以得到转变,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管理粗放化,管理水平低下,效益流失严重,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大大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及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1]。因此,通过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及深入改善国有企业管理不佳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随着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的迅速发展及壮大,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格局和环境使得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从需求方面来看,为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高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本质上来讲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模式等进行根本性的、深层次的改变与改善,是培育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和有效途径。同时通过管理的创新活动,自觉除去各种阻碍企业发展的消极因素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带动和实现企业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以最大化地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有助于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供给方面来看,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和精神的出台,加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等在为国有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开展提供了动力支持、物质基础和管理方法理念上的支持等。

二.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如受传统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仍有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对于创新的认识只简单地停留在表面,甚至存在着认识误区,将管理创新工作看作是可有无,忽视管理创新[2];管理技术和方法落后,如决策时主要是依靠个人经验及主观判断,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整体不平衡;缺乏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有效机制;缺乏高素质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等等,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企业创新的不足。在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及管理创新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加大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长期以来,鉴于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给予国有企业诸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优先权等,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和官僚思想,效益观念差,对于主动进行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缺乏足够的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管理创新首先需在理念上进行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具体来讲,管理理念的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只有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有企业要重塑和增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理念,积极主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观念上的支持。通过管理理念的改变和创新,搅动国有企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企业氛围,给国有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加速国有企业的新陈代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时刻把握时展趋势积极,树立起参与国际化大市场竞争的理念,同时立足于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

二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人力资源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和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为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在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需改革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战略规划。尊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科学方法深入了解和把握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建立起高效科学的激励机制,彻底改变平均主义负面思想的影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另外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管理理念等核心期刊目录。

(二)管理创新应立足实际

企业管理创新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从本质上来讲管理有其内存的逻辑和规律,管理自身最本质最基本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过程。因此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进行调整,通过持久、系统的管理创新活动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二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积极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理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第三,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发展需求,以及市场要求等,选择适合企业文化特性的管理方式,以形成个性鲜明的管理模式,坚决杜绝单纯模仿某一种管理模式情况的出现。要认真分析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尤其大部分国有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都有待提高,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要紧密结合企业管理的改革工作,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才能真正以管理的创新带动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另外,要制定和明确切实可行的管理创新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有效指导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多管其下营造有利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

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发挥离不开一个鼓励和支持创新的企业氛围的支持。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家、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等才可能做到思想活跃,积极主动地将创新的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工作的任何环节中。一是国有企业管理领导层要重视和鼓励管理的创新工作,以身作则,寓管理创新理念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培育员工追求优秀的价值观和使其具备良好的心智模式,包括健全的心理、优秀的品质及较高的文化素质及合理的能力结构等,激发创新意识理念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三是,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培养和形成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责任感及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认识到管理创新对于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配合和推进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和参与企业的管理[4]。另外,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时所产生的思想碰撞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及新方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改变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建立起宽松方便的沟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意识。总之,在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全体员工所认同和认可的企业创新文化和鼓励支持创新的良好企业氛围是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有序开展的根本保障。

(四)夯实国有企业内部基础管理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开展不是毫无基础的虚无创新,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除了理念和企业良好氛围的支持,往往需要基于基础管理较好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产生。换句话来讲,如果企业缺乏良好的管理基础,那么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也难以有效开展。因此针对国有企业当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需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为向更高水平的管理层次迈进和为管理技术、方法创新等提供保障。一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国有企业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落实股东大会制度,理顺企业内部管理关系。二是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以信息化发展为基础,通过流程再造工作,优化和完善组织结构,逐步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及网络化,改变管理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的状况,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及对外界的快速反应能力[5]。三是,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关于基本流程、岗位职责、信息收集等的规定,实现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是岗位责任制度,形成权、责、利相结合的管理格局。

(五)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国有企业在管理技术方面也有了质的突破。管理创新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手段,不断地改进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6]。一是,管理的信息化,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及数据库等。二是要不断地总结现有的经验和教育,在归纳总结中不断升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要给予积极借鉴和吸收。三是建立健全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收集、处理的自动化及高效化,及时全面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丰富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四是,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并不断地优化其管理功能,促进企业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及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1.李昶.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刍议[J].经营管理者,2010,15,12-13.

2.朱新杰.开拓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新局面[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2-34.

3.孙丽华,张野.谈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16-17.

4.赵玉莲,李立宏.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9,4,32.

5.李文国.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19-20.

6.张国柱.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9,9-11.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 功能监管 有效性监管 银行业监管体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世界银行监管理论在近些年出现了新的发展,以对抗银行与存款者之间,银行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信息披露制度在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正式确立。同时,监管合同理论出现,该理论认为,监管是一种存在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合同关系,这是一种隐形关系,包括银行和存款者,银行与监管者,监管者与社会三种关系,合理的合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完善银行监管,反之,则会加重或者产生系统性风险,破坏银行监管。银行监管的经济利益问题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有效监管成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实践中,这些理论问题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世界银行业监管理论的发展

(一)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再到目标监管的转化

即从对不同金融机构的块状监管到对不同金融机构相同业务的条状监管再到对经营结果的目标性监管。这个过程也是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的转变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银行监管真空地带,防止风险监管部门推诿责任,减少银行业潜在风险。

(二)安全性监管向有效性监管的转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各国银行监管的重点在于建立安全的金融体系,各国纷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构建本国的安全网,七十年代末,各国开始进行金融改革,将安全性监管转向以有效性监管为重点,兼顾安全性监管。如,日本的金融“大爆炸”改革。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年制定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相关规定,银行业有效性监管的前提是:监管机构设定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具有履行其责任与目标的独立性和充足的人、财、物、信息保证、法律支持等。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外部监管的力量、作用、影响、监管的程度远不如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同时,银行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也逐渐受到各国普遍重视。

(三)监管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全球一体化的速度加快,世界各国之间金融市场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增强。在这种形势下,西方金融监管理论逐渐注重金融监管的国家化,注重国与国之间在金融监管上的合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技术的更新与广泛应用,在促进金融创新,加速资本自由化,推动国际银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危机更容易在各国之间蔓延与转嫁,比如,墨西哥金融危机、BCCI事件等,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要防范金融危机,仅从一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入手是远远不够的,监管全球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地位的加强,会员国的增多就是最好的证明,国际间的银行业监管规则也成为各国制定本国监管政策的重要依据与基本标准。

(四)监管市场化的趋势

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加速使得银行业综合业务不断发展,出现了跨国市场的融合,这就使得原来由一国政府对本国银行业实施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金融风险,提高了监管的成本,势必从整体上加大兼容监管的难度,使得市场监管变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市场监管正在帮助并部分替代政府监管,监管市场化成为世界监管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事实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许多国家便纷纷取消政府的严格监管制度,越来越重视发挥市场力量,例如,美、日、韩等国相继进行了包括利率自由化、放宽业务范围限制等在内的放松管制的改革,以增强市场在实现监管目标中的作用。但是,这并非是完全弱化政府的作用,而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下,平衡市场与政府的监管作用,银行监管不是替代市场监管,而是强化市场机制的宏观手段,同时,市场监管也不是取代政府监管,而是市场监管的微观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即实现政府监管制度的优化,又加强市场的导向性,最终提高监管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实现监管的有效性。

(五)监管体制统一化趋势

这也是金融监管模式由分业化向部分混业化及完全混业化转变的趋势,但是这并非是否认分业模式,在一些国家里,分业的监管模式依然存在并适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又一次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监管体制统一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六)注重风险性监管

风险性监管是相对于合规性监管而言的,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监管正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合规性监管是一种事后补偿与处罚的监管方式,是指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风险性监管则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是指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产集中、流动性、内部控制等所实施的监管,是一种持续性银行监管。“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二、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转变

“银行业监管体制,是指国家对银行业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分的方式和组织制度,与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宏观调控手段、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各国确立了各自不同的银行业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结构的变迁是个急剧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国银行战略研究部副总经理宗良在2010年2月27日举行的“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优化设计研究”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危机中的损失最小,不代表监管水平最高;被我国长期以来效法的英、美等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也值得反思,西班牙、新加坡等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金融危机是层级递进的,银行监管要努力跟上金融产品的发展。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的监管体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和结构领域有很多问题尚无透彻的理论研究,比如说,监管制度的事前评价体系;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的关系;监管的边界问题;多头监管、过度监管、监管真空、监管合作以及监管制度优化问题;对银行监管机构的再监管问题;银行监管的适用性;银行监管的测度问题;监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关系;金融创新的监管问题等。因此,专家学者对于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提出了诸多质疑,同时,针对目前整体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学派,要求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的修改,促使银行监管体制的转变。这些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一统监管制度,忽略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之间的差别,即典型的单一监管模式,该模式是不同的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均由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单一监管在监管目标和手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投入,有利于取得规模效益,防止监管真空和交叉监管现象,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使监管机构更有效地行使监管职责。但是,单一监管模式下,金融机构缺乏竞争,不能体现不同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之间的差别。监管机构难以形成集中明确的监管目标和采取正确合理的监管方法,且易导致,这也是我国取消单一监管模式的原因。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维持我国法律目前所确定的监管模式即仍以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为宜。这种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业务领域内分别设立一个专职的监管机构,负责各行业的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的模式符合目前我国目前金融业发展的情况。虽然金融全球一体化、混业监管和经营成为一种趋势,而且我国现在的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实际上已经出现交叉,但是,一定程度上混业经营不仅表现为“混”、更表现为“乱”。同时,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出于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的考虑,应该维持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格局。

第11篇

【关键词】 货币银行学;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毕业后寻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点。结合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类、管理类学生的实际,笔者在本科教学中以《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为契机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将“能力培养”贯彻其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确立“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培养能力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作为新的教学理论和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被引介到国内,一直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并加以研究和应用。

从“教学”和“设计”最基本的含义来看:“教学”应当是一个有目标的活动;“设计”则是为实现某一目标所进行的决策活动。因此,教学设计可以理解为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教学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制定教学方案,并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的工作。现代教学设计理念的精髓在于,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需要对教学活动作出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

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有着根本不同,既要给予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也应致力于帮助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能够自我生存和发展。因此,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综上所述,《货币银行学》在现代教学设计方面应该凸显如下特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强化金融学的思维方式,运用金融学基本原理引领、培养学生的思路,将相对枯燥、复杂的金融学理论兴趣化、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明确教学内容设计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教学体系的适应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坚持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双向性,突破传统的单项式教学程式。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技术手段,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的场所;确立激励导向的评价观,使教学评价机制、考核机制不断完善。

二、明确教学内容设计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及时调整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开放性特征,主要指其具有动态发展和弹性调整的特点。建立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指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而是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新知,课堂与社会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作出恰当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金融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当前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因而金融学必然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开放性学科。作为金融学中最基本的专业核心课,《货币银行学》应当全面反映金融领域中的新变化,全面深入地阐述和介绍重要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当前金融发展的基本机理、实际状况及最新成果。故而,伴随金融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面对原有内容的不断分解和新兴内容不断产生的冲击,《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的改革是必然的。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材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来运用。当然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要考虑到“先进性”和“适用性”即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同时所选择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金融实践和大量的金融资讯,仅有教材学习资源,就显得滞后和单薄了,这就要求在课程信息资源设计中有多元化、多渠道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所以除了主讲教材外,应该向学生提供多种教学资源:一是教学基本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程讲义;二是每章学习要点指导、习题集、资讯与案例、相关法律法规、实验指导、文献选读等扩充性学习资料;此外还向学生推荐经典著作、参考书目、网络资源等。

在进行教学体系设计时,我们应该坚持货币理论的基础性地位,既重视银行体系在当代经济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货币政策的主导性地位,也重视金融市场在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地位。

传统的《货币银行学》体系主要包括货币、信用的基本理论、金融市场和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需求以及供给、通货膨胀和紧缩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改革日新月异,金融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相关的金融市场理论成果异常丰硕,诸如资产定价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等。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寻求突破性发展。在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大前提和框架下,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怎样合法合理的进行混业经营,提高竞争力?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在2010年触发了“欧债危机”,进入2011年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再次出现变化。金融衍生工具和新的金融组织的快速挺进,对传统金融理论和金融伦理提出了严峻挑战,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补充或调整相关内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利率理论及我国利率体制改革、金融市场理论的最新发展、金融监管理论及制度、金融衍生工具、新兴金融组织、金融危机理论、货币理论的新发展等。

此外,在教学体系和内容的确定中也应结合专业特点。经济类、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货币银行学教学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就政法而言金融学、国际贸易、经济学专业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要求较高,除了全面掌握货币银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还要了解更深层次的金融理论、更广泛的金融实践案例以及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而对市场营销等管理类专业而言,则应更侧重于金融实践的内容,如商业银行的业务运作和收益比较、风险资产的定量分析以及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性分析等等。

三、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倡导参与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即在肯定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课堂发言和讨论—课前准备时,教师应结合每章内容,从经济生活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学习了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后,提出准备好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认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他们参与到讨论中。

2、运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教学相长”即是教和学之间相互促进、彼此作用的互动过程。案例教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也是当前高校教学中较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专业性强,且涉及面广,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大量的金融基本理论和知识,案例教学则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货币政策时,围绕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实际案例进行主题研讨。下面简单介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主题研讨法”。研讨前(一个月左右),教师要求学生分成团队小组(每组不超过六人,明确主讲、副讲),在课绕相关知识和实践确定主题、搜集资料、整理筛选、内部讨论,形成研讨材料和意见,并制作PPT;正式课堂研讨时,主副讲阐述发言后,由其他组成员提问并由该组其他成员回答。整个过程,教师随时关注并掌握时间、控制节奏,适时调节气氛,注意学生讲、答、辩中的亮点、疏漏甚至错误等。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在课堂中推行“全体参与、分工明确、有讲有辩、结合现实”的主题研讨及学生讲授等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吸取”,显著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提高单位学时内教学知识量的传递速度和信息总量。任课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摸索,以期不断提高和巩固教学质量。而除了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扎实,讲授方式的灵活易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外,教学手段的先进和多元化日渐重要。教师对文字、图片、视频、色彩等信息载体的综合使用,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促进了多样化信息的传递。同时,教师利用电子邮箱、QQ和电话与学生进行课余的沟通,从而起到答疑、提示思路、激发兴趣组织课外研讨,批改作业论文,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辩性,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金融实验室建设,开展模拟教学

这个环节是理论性和实务操作性兼具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实验室模拟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微观金融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银行实务操作、证券交易等基本技能;每学期聘请业内人士授课,邀请专业学者做各种学术讲座;假期组织学生围绕我国金融发展的热点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竞赛,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和掌握资产组合及定量分析;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沟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条件。

四、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考核机制,体现激励导向的评价观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不断地强化学习,对教学应具有诊断、激励以及调控功能。现代教育更强调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出及时、综合、全面的评价,这种评价不是简单地针对知识的学习结果,还可以包含知识学习过程的方法、情感、心理等方面,这种评价方式的改进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态度,成为个性化学习的重要途径。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提升学习过程评价的比重非常重要。①改变课程分值结构。根据政法大学目前:“平时成绩不超过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不超过70%”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可适当提高。并且课程分值可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基础分值包括平时成绩30-40分, 期末考试成绩60-70分;加分分值包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言、竞赛等,按级别不同可以加5-10分;减分分值主要包括旷课、迟到、早退、未完成作业、小论文等,扣减5-10分。②考评方式多元化。平时考评主要有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主题研讨、课后作业、小论文、调查报告、阶段测试等,评分标准也应尽量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提高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效果。

当然,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机会不均,尤其是那些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更应得到锻炼和鼓励;总课时偏少,若能增加至周学时4课时的话,就能提供更充分的时间保障。

【参考文献】

[1] 金洪,朱晓俊.应用型本科院校货币银行学教学模式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2] 孙桂芳.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念的探讨[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6.11.

[3] 张绍云,张家胜,陈会荣.《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第12篇

关键词:新时期;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策略。

市场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促进了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当前经济建设的新时期,很多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核心实力、往往通过重组、联合、并购等资本运作形式,形成共同合作与发展的集团式经济实体,以便于在相关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针对当前很多大规模集团企业来说,创新和优化财务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强化集团财务管理效果,对于促进集团型企业经济稳定经营和发展尤为关键。

1、集团财务管理的内涵特征。

作为当前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集团是以具有控制能力的母公司为核心,由相关控股、参股公司以及其他相对独立的企业组织共同组成的企业联合体。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理财模式,集团财务管理通常是指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通过运用一定的方式针对集团企业资金的筹措、运用、分配、控制和预算等财务方面进行管理的活动过程。由于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集团财务管理以资本运营效益为中心。针对集团企业的资金运作过程实施全程管理,渗透于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环节之中,相对偏重于企业资金筹措、运用和控制的过程效果。集团财务管理直接影响着集团企业的稳定经营程度。集团企业的财务业务具有协同特点,同样承担着提供公正、准确会计信息的责任,以满足集团资产优化运行的客观要求。

由于集团企业通常包含多种行业组成,其内部理财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具有较大迥异性。针对实施资产经营一体化的集团企业内部子公司进行优化调整资源结构,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加强集团企业的税收筹划和管理,使子公司能在授权范围内通过集团财务管理达到良好的资产经营状态,并充分反映其产业特性和资金运动规律。传统的财务管理一般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基本上是以记账、核算、报账为主的核算型财务管理方式,由于集团企业在资产组合上体现了多行业并存、联合经营及规模经营的特点,原有被动式监督运行模式应向主动式理财及资产经营方向发展。

2、常见的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通常需要一定的模式途径去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关系到集团企业的正常经营效果。常见的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2.1 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团企业实施集中财务管理,将各项财务经济决策进行集中管理,便于统一财务政策,充分发挥母公司的财务导向和调控作用,协调集团资金,发挥资源优势,降低资金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完成集团统一财务目标,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集团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容易挫伤和抑制下属企业积极创造性。

2.2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团企业根据内部各企业的行业特点,将财务管理决策权下放给子公司,充分发挥其财务管理的职能,母公司仅间接监督和管理子公司的财务运作。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下,各下属子公司在融资、投资和使用调配等财务决策权上具有很大的激励性和灵活性,能够保障财务决策的适应性,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

2.3 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混合型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将资金筹集、使用、回收与分配融合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属于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相对理想化的集权模式,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有利于克服过分集权或分权的缺陷。

3、新时期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策略手段。

新时期,为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有效合作与发展,集团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应注意落实如下策略:

3.1 优化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明确财务管理权责。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效果影响着集团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集团企业要想基于市场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转变传统式财务管理观念,加强自身财务管理职能建设,强化财务风险意识,集团母公司在获得经营控制权后,应及时构建集团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基于债权利相结合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和发挥集团企业内部各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提高集团财务管理效益。

3.2 加强集团内部产权结构调整,实施经营授权控制。

企业集团组份之间主要通过资本纽带连接关系来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企业内部投资是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集团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梳理和调整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优化财权和收益分配机制,强化集团战略决策等财务管理职能,对子公司对外投资等具体经营活动实施授权控制和分权管理,确保下属企业经济活动及财务管理的相对独立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完善集团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集团应根据集团内部各子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规模、经营水平以及公司成本控制特性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整体财务管理目标,根据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督促子公司经营活动的自我管控,评价和调整,加强下属企业财务运转的动态监管和审计控制,及时发现解决相关问题,防范经营风险和资产流失,保证集团目标计划的有效实视。

3.4 强化集团财务资金预算管理,规范财务管理程序。

资金运营管理是集团财务管理的重心,集团主管部门应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构建财务资金结算中心,针对集团生产经营等资金进行筹资运营和动态监控,规范和完善财务资金的审批程序,强化集团资金金的集中管理,实行统存统贷。严格各子公司的财务运作程序管理,杜绝资金账外循环。充分发挥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融通和调控管理效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集团资金实力。

结束语:

总之,企业集团属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时期,构建和完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加强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和策略研究,对于促进集团企业稳定发展和高效运营有着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