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李白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古至今,论风华才气,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这个人媲美,他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潇洒脱俗的风采,奔放自由的思想,浪漫无比的言语,毫无拘束,雄奇飘逸,无不让人为之赞叹,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正是继屈原之后中国第二位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
李白的诗歌在中华历史中成就最高,正是他的性格所致。他笔下的文字放浪不羁,毫无拘束,随心所欲的任他而行,变幻莫测又万变不离其宗,而他又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痛斥黑暗的权贵和残酷的社会,摆脱桎梏,追求心的自由。同时他又乐观向上,坐船荡漾,喝酒吟诗,不同于杜甫晚年的苟延残喘,李白的死也是干净利索,喝醉酒的他不慎坠河,连生命消散也是如此痛快,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
细品他的文字,像是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剑阁中融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夸张手法,凭借李白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将蜀道之难的险峻高大描绘的淋漓尽致。李白与大自然有着理不清的联系,他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加上他潇洒的性格,使他笔下的山水超凡脱俗,即使是苏轼对大自然的描写“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似乎也无法相比于李白,诗仙就是这样先声夺人,因为自由,所以他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游荡时间,造就他奔放乐观的精神,他的诗句,怎样一个雄奇了得。
李白一生的经历坎坷,他也有过报效国家的理想,但却因为权华富贵的黑暗而漂游江中,游历各地,李白自爱喝酒,一生嗜酒如命,甚至说过“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喝酒的人潇洒,没有杂念,饮酒时酣畅淋漓,下笔如神,纵使再多坎坷曲折,他乐观向上的性格,永远伴随他,选择自由。
李白的内在永远有一颗高尚自由的心,更多的剖析无法体现出他的伟大,只有仔细品味他的诗句,才能理解他的精神。用一个字了来展现李白,就是“奇”。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这正是远扬中外的诗仙李白。"
一、比较时代经历
李白比杜甫早l1年,在李白身上带有大唐盛世前期培育起来的富于幻想和乐观的特点;杜甫则在“安史之乱”中更多地看到庸王朝的江河口一f干戈离乱。即使是表达悲愁,李白也仿佛是巨人似的哀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苦闷写得也豪迈;杜甫是家国之思郁积满腔,铸成的诗句自然沉郁:“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李白25岁仗剑去国走出蜀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杜甫近5o岁辗转颠沛流落蜀地,后又“漂泊西南天地间”。李白半生游历,杜甫半生漂泊,二者看似相似。133229.cOm从外在形态上看都是没有根基的离乡在外。而内涵却大不相同,心境有天壤之别,游历往往注目天地山川壮观奇景,诗句当然飘逸;漂泊常常饱尝人间苦难黎民忧患,诗句自然凝重。
二、比较个性特点
李白个性率直自信、狂放不羁;柱甫性情敦厚、忧国伤时。李白被召人长安时写诗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蓠人!”狂喜自信溢于言表。当他受权贵们排挤被皇帝赐金放还时,不只是愤然,而且毅然决然,同时也很悠然飘然的离开长安。杜甫曾在长安困守l0年,动乱中被叛军俘虏逃出后,又忍辱负重麻衣敝履去见唐肃宗。
关于作诗,李白说自己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苍洲”,自信又高傲;杜甫说自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刻苦又执着。李白的诗就是他胸襟抱负、个性气质、心理特征的自我写照,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表现意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杜甫旅食京华的辛酸屈辱。颠沛之中的饥寒凄苦,是唐代许多诗人不曾体验过的人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患意识虽说是时代、遭遇使然,但诗人自己说“物性固难移”,与自身的个性特点是分不开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分别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前者可见李白蔑视权贵的傲骨,后者看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甚至我们从二人互赠的诗中也能见出不同的性格特点。李白纵情喝酒,杜甫劝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恳切关心;杜甫苦于作诗,李白笑他:“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亲切随意。李白自言“青莲居±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杜甫曾写“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从“青莲居士”和“少陵野老”的自号中,也能感受到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三、比较思想意识
虽然李杜二人都是从小就有济世报国的雄心抱负,但李白的思想更复杂一些。儒家和道家学说对李白思想的影响都很大。当他想建功立业的时候,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当他觉得“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时候,就想“明朝散发弄扁舟”,道家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儒家的思想经他自身的变形走样,就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了,所以在他的诗里,有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也有执着:“欲济苍生应未晚”,而这些和“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放纵,“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消极,“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激愤,常常是矛盾地出现。
与李白不同,杜甫的世界观中儒家的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仁者爱人”、“民为邦本”使杜甫一生都把关心人民的苦难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使终身不被用,还是“一饭未尝忘君”,忠君思想虽然很重,但对儒家的教条准则他又有所突破。儒家有“穷则独善其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之说,杜甫却始终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直到最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境地,登上岳阳楼,想到“戎马关山北”时,他仍旧是“凭轩涕泗流”。
四、比较文学主张
[关键词]形容词;动词;拟人;喻体;和歌
[作者简介]曾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100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llO―03
韩国学者李御宁先生在研究日本人的意识时提出这样一种新奇的观点:“土壤分析不总能解释花的美丽……与其说深刻分析、探索文化的形成原因,注重因果评论,不如从更深的角度去探讨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系列现象。”暂且放下对历史文化以及潜意识的研究,而只是将现存的种种文化现象连缀起来,应该有助于我们对某种文化形成一个宏观的认识。同样,这也不失为一个品味诗歌的好方法。如果我们暂且放下作者的人生经历、所属派别等等巨细的背景知识,而单从诗歌本身着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因此,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赏析中国的部分唐诗,以期获得新的感悟。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萨特的“存在主义”是最合理又不失艺术创造者之感性特征的。他说,人首先存在,然后创造自己的本质心。换言之,你可以决定自己之为何人。同样,你也可以决定自己所见之物为何样。这虽然是唯心的观点,却适用于解释文学艺术领域的气象。比如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也有“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阴晴雨雪、四季轮转本是自然规律,诗人却让其与人间情感建立联系,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月”在诗歌中属意象。《周易・系词》有云:“圣人立象以尽意。”我国清代文论家叶燮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与前者也。”可见,文学艺术追求的是那种最能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高级意象。单个的意象很难表达作者的情感,月只有配以“幽篁”(王维《竹里馆》)、“江波”(王昌龄《乌栖曲》)、“子规”(李白《蜀道难》)、“金樽”(李白《将进酒》)、“碧海”(李白《哭晁卿衡》)、流云(韩愈《谒衡遂宿》)才能营造出一种意境。诗人在选取月为意象的同时又配以哪些意象,就取决于作者的心境了。这便体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
不同的诗境中,月以不同的模样出现,如“素月”(王昌龄《乌栖曲》)、“孤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明月”(王维《竹里馆》)、“清月”(韩愈《山石》)等。有的诗中,月还被赋予人的情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有的诗人也以月喻人,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中说:“长安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再如李白的《哭晁卿衡》中有“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秋色满梧桐”,等等。这里,笔者从五个方面来品味唐诗中的“月”。
一、与“月”有关的形容词
前面提到过一些形容月的词,如“素”、“明”、“清”、“冰(bing)”、“霜”这些表色彩和光泽的词;也有富于感彩的“孤”、“徘徊”这类词;有时,诗人会直接用其他景物来与月相互衬托,如“孤城月”、“江月”“夜月”等。
其中,“明月”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明”是一个有光泽又略显清冷的形容词,因此常与孤独的意境相关。沈俭期的《独不见》中有:“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想念之人迟迟不归,唯有窗之月光关照着主人公。试想,如果这里不用“明月”,而用“素月”或“缺月”会有什么不同的意味呢?
“素月”在李白的《乌栖曲》中出现过:“起看素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晓何!”延绵的江波配以“素月”,将清晨来临时的景色细致地描写出来了。在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素月“应该是一个远景,而且缺乏光泽。《独不见》中,已有一个不归之人,我们暂且把他作为“远景”,如果将月亮也置于主人公不可及的位置,笔者认为就不符合远近相生那种和谐之美了。同时,富于光泽的“明月”,使得分隔两地的人儿那种思念之情更彰显于沉沉黑夜,在色觉上产生一种明丽的悲伤之美。
再来看“缺月”。苏轼的《卜算子》中有诗云:“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这也是一首含有孤独之意的词。“疏桐”与“缺月”构成了绝妙的意境,但如果这里用“明月”呢?其实,在我来看,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只是那样的话,首联营造的气氛就不一样了,“明月”的孤高清冷之感将代替“缺月”的哀戚深幽之感。如果再将“更教明月照流黄”替换成为“更教缺月照流黄”,就更差强人意了,因为“缺月”并不符合“照”这个动作。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沈俭期这首《独不见》很有色彩美,其提到地名,也选用有颜色的词,如“白狼”、“丹凤城”以及最后一句的“流黄”,这些词都会给读者不自觉地在潜意识里绘制一幅富有色彩美的图画,我觉得正是“明月”给这些颜色增加了光泽,这是“缺月”不能代替的重要原因。
二、拟人化的“月”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出现了很多“月”。其中有一句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我觉得,这个“待”字用得极好,与日本俳人松尾芭蕉的那句“日月是百代之过客”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待”字,将月亮描绘成含情脉脉的少女,又体现了时间的流逝。王维的《竹里馆》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个“相”字,也将月拟人化了,显出一种殷勤乖巧的模样。李白的很多诗中都有“月”,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一个“送”字,使得天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这里的月仿佛是一位女神,助凡人一臂之力。
韩愈的《八月十五夜》则将月与人情置于对立的关系:“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这与李白那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娱之情形成鲜明对照,充满愤懑之感。
三、与“月”相关的动词
在收集与意象“月”相关的唐诗歌时,笔者对这一部分最感兴趣。人与月、山与月、江与月、鸟儿与月、碧海与月皆因巧妙的动词的使用而充满了和谐之美。现在,试举几例:
首推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诗云:“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宣州谢眺饯别》有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应是少有的几个将月作为“友人”的诗人。月可以送他前往剡溪;月可以为他所揽,与他相拥;月也可以做他的信差,想好友传递愁情;月也可以与他举杯对饮。在李白心里,月应当是人格化的仙子。那种天人和谐之美在李白的诗中有很多。他还曾将逝去的好友比作明月,在《哭晁卿衡》中有诗云:“日本晁卿辞,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梧桐。”晁衡便是作为遣唐使来中国的留学僧阿倍仲麻吕。他几次因遇海难归国不得,这一次又再次遭遇灾难,但是后来流落于他方辗转回到中国,最终终老于斯。李白当时听到他遇险的消息,以为他已经遇难,痛不欲生,故作此诗悼念之。
其次应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笔者觉得,这首诗有日本“物哀”的意味,没有什么更深刻的不安或孤愤,只是随着景物而发生的关于思念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因此显得纯净又优美。江月待人,斜月藏于海雾,人儿乘月归来,这种种与月相关的描写皆因这几个动词“待“、“藏”、“乘”使月亮活了起来,显得绰绰约约,含情脉脉。
最后,有一些比较相似的诗句。王维的《鸟鸣涧》有云:“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李白的《乌栖曲》有云:“起看素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晓何!”还有《将进酒》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韩愈的《山石》有云:“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白居易的《琵琶行》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几处的共同之处是,诗中有包括月在内的两个意象相互结合来构成美丽的意境。月与山鸟,素月与江波,金樽与明月,清月与山岭,江水与夜月,这两两一对的意象都因恰到好处的动词实现了完美组合。其中,笔者最欣赏白居易用的这个“浸”字――“别时茫茫江浸月”,读来有一种湿漉漉的悲戚之感。
四、作为喻体的“月”
前面提到过,李白将归国途中遇难的日本遣唐使晁卿衡比作“明月”,相同的将“月”作为喻体的例子还有一些。比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中有句诗云:“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这是描写家门前来客云集的诗句。这里用“月”来形容妓的美貌。我觉得“月”与“云”相呼应,还隐隐暗示着男女之欢。
张籍的《节妇吟》中也有诗句说:“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拒绝他人招纳之诗,但是以女子拒绝男子求爱的口吻写就的,比较有情趣。诗中将男子的心地比作太阳和明月,读起来可知道这位坚贞的女子原来内心里也是充满矛盾和无奈的,更让读者顿生爱怜之心。
五、唐诗与和歌中的“月”之比较
日本曾经师从汉学,以会作汉诗为身份高贵的象征,《和汉朗咏集》便是以汉诗某句为题,拟作和歌的集子。但是,日本人喜欢的汉诗诗句多以吟咏风物的为多,比如杜荀鹤的“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金立之的“山人见月宁思寝,更掬寒泉满手霜”,白居易的“不明不安朦胧月,不暖非寒慢慢风”。这些是收在日本人编的《文华秀丽集》中的汉诗诗句。可见,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文化观念。这里仅从“月”的意象稍作比较。
日本的和歌中也时常出现“月”这一意象。以松尾芭蕉的散文和歌集为例,里面的和歌俳句中,有21句提到了“月”。有的诗句中,“月”的角色与唐诗中的相似,如“雪中卖豆腐,归途月相映”,再如“马上惊残梦,月远茶烟升”,又如“月圆酒杯满,一饮共三名”,等等。后面这一句,其实是受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启发。在平安时代,自居易的闲适诗和感伤诗在扶桑很受欢迎,到了幕府统治的镰仓、室町时代,李白、杜甫之诗流行起来。
也有一部分诗句体现了他们对月亮不一样的情怀。如“红月属谁有,孩童竞相争”,“盗贼进我家,惟剩窗之月”。可见,他们将月亮当成了自己袖中的宝物,争抢她、怜惜她。松尾芭蕉也有诗云:“开锁引月入,光映浮御堂。”他们降低了月在空间上的高度,试想,这与小国意识有关吧。
前面提到过的阿倍仲麻吕在中国也曾寄思乡之情与明月:“翘望东天月,神驰奈良三笠山,皎月一样圆。”作者凝望着大唐的月亮,慰藉自己家乡的月亮也如此这般。
[参考文献]
[1]李御宁,日本人的缩小意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2]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现代西方批评理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那么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一个作家或者艺术家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这种特色和个性的形成,往往与个人的身世与人生际遇有关系。所以,了解一个诗人的艺术风格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能够知晓一点有关这个作者的知识,比如他所生活的时代,他一生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这些作品有无因时代或者生活变故而发生风格上的改变?贯穿此人一生的有那些重要的人生理想或者抱负,这些都是了解一个作者一首诗歌的一些必要前提。
再者,艺术风格分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表现手法,比如修辞手法,比如其他的表达技巧等等。
在这里以李白的诗歌为例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
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
我们细读李白诗歌,就会发现他的许多名句的确不同凡响,豪迈旷达,傲睨万物,恣肆,咄咄逼人,字里行间透射出一种从天而降的霸气。给人的感觉是气盛辞放,潇洒出尘,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垄断之势,倾笔一吐,一气呵成,不等你们帆樯如林,我这里就“直挂云帆济沧海”、“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我们必须弯腰。在李白诗歌的城阙中,诗仙的作品几近于金口玉言,真的是“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没有给别人留下发挥和延伸的空间,叫人读后净是理屈词穷,净是跪拜,净是雌伏,净是惶恐和唯唯诺诺。从此创意不敢抬头,突破不敢抬头,探索不敢抬头。
自古以来,许多人把李白诗歌中这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宏大的气势视为诗人浪漫气质的一种超拔,为他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诗风所称颂不已。
但这恰恰应了哲人所言:真理向前迈进半步就沦入谬误。李白诗歌之短其实就隐于其绝对长处之中。他在一味酣畅淋漓地倾泻才华之际,忽视了三个方面的把握。
一、有生命的诗歌需要呼吸吐纳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用李白诗句解读李白实在是有一种西望长安到日边的透彻。读李白的诗有一种喷发而出、一吐为快的酣畅感,可以把人引入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的境地。
李白的诗歌是气血喷涌的,像高浓度的伏特加烈酒,是文学艺术园地里裂帛的秦腔,出天外之音,可声震寰宇。有大秦帝国兵马俑的阵势,是从灵魂的丹田里吼出来的文化底蕴,但它太注重“长风万里送秋雁”的直抒胸臆,把每首诗写得大气磅礴,壮哉伟哉,于作品就带有几近相同的模式,一气呵成,一吐为快,一竿子插到底,一语定乾坤,丢失了诗歌极为珍贵的含蓄和朦胧。就像而今一些学术讲座,把里里外外都讲了,交代得明明白白,好像自己最周全,别人不需再思、再想、再作任何揣度。默默无语、顶礼膜拜成了读者惟一的反馈模式。
看来只顾主观痛快地一味倾吐,忽视了别人喘息的权利,使应该有呼有吸的诗歌艺术丢失了吸入功能。不知不觉把吸收的任务全部转嫁给客观对象,扼杀了彼此的交流。
我们只把唐初著名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一呼一吸于诗歌与读者的交流有多重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我们看陈子昂多高明,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把历史和未来拉到一个切面,然后发一声慨叹,再描绘出自己愁状情态,就此戛然收住,把一切想象和连缀权利交给了读者,成为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共同思考和共同慨叹。
而李白则不同,他尽显自己更高明,一副我为真圣贤,别再无圣贤的诗坛霸主气概。把自己复杂的心绪反复书写之后,就蹦上了一个绝高的台阶,着眼宏观发一番感叹,又折回来,极言现实境况之艰难,然后用两句高级牢骚煞尾,可谓前后呼应,精密周到,把该出现的句子全部写成了绝句,让你就此不再生发异想,不再构思出奇,惟一要做的,是借用诗人名句,当成品牌味精添加到自己的文章里,以求锦上添花、增光加彩。
我们看,只呼不吸,多么残酷,剥夺了诗人和读者交流的权利,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绝对不会想到:“太有才了”恰恰是他的诗歌长处中的短处。
二、海潮应在一进一退间回肠荡气
李白自诩为楚狂人,是名副其实的,这种狂放生于他的傲骨,并支撑他的人生理念,使他的品格和灵魂具有一种不容侵犯的高尚和贵重。但这种狂放如果一味地放纵开来,进入了诗歌创作本体,就可能是一种破坏力,会践踏诗歌的含蓄、婉约和唯美。
我们看看李白几例极具代表性的句子: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想象力和夸张力确实超人,但是太过直露,丧失了诗歌视之为灵魂的唯美。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用于彰显李白不畏权贵的傲岸人格确是恰到好处的,但作为诗句,则太过直白,完全是与人争辩时脱口而出的口语,显得剑拔弩张,少了委婉含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完全是酒后的信口言说,话的确一针见血,但三句之间毫无逻辑关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给人一种突兀而至、无头无脑的感觉,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应该钦佩李白浩大澎湃的浪漫主义气势,他的诗句总是豪情充沛,少有晦涩,单刀直入,咄咄逼人。李白诗歌的软肋恰恰也藏于他诗歌的最长处,就像海潮如果只有进没有退,这叫一鼓作气,结果人们看到的只是一波接一波地覆盖和淹没,少了一轮又一轮的潮起潮落,对诗歌而言,就少了隐藏于委婉含蓄中的荡气回肠。
诗有多种风格,但唯美是必不可少的共性。豪迈奔放可以呈现刚阳至上的唯美,但如果走极端路线,彻底丢失了委婉含蓄的阴柔之美,就是诗性唯美的自杀。就像海浪,只有涨潮的奔涌,没了退潮时的回环,就失去了一波三折的绵长和回味。
三、直抒胸臆和直奔主题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思维力和想象力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以特有的豪放直抒胸臆,使诗歌从楚辞的奇崛诡异和谲怪晦涩中跃离出来。李白的许多作品是以一根直肠和直言的口语入诗的,如“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要表达的心迹一语道破,不留情面,不考虑被责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的悬念和包袱让你去抖。
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人生漂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诗人当时的情感借助一定的夸张和比喻,明明白白地说出来,绝不搞那种“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的欲言又止。
就李白这种直抒胸臆、无所顾忌的诗歌秉性看,他堪称诗歌狂人,而且接近了诗歌“疯子”的边缘。许多常人、凡人不能说、不肯说、不敢说,天天压抑着、委屈着、埋伏着的话,他借了一樽酒培养的诗胆,一偏脖子就吐了出来。
我们如果认真地去唐诗宋词的珠玉铺里捡拾一下,留下绝美佳句最多的诗人,非李白莫属。
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这种不会拐弯的直抒胸臆,如果信马由缰,废弃门窗地直奔主题,那么就可能把诗歌的意境情态、语言技巧和字义后面的画面破坏掉了。
如李白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开头就是直奔主题写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如果不分行,这完全是散文的开篇,这种写法太直白,太直趋而入,这种自大的口吻,对读者欣赏性来说是一种蔑视。
其实读者在进入诗歌审美消费之后也是一头牛,他有自己强大的消化功能,他希望反刍,你的直奔主题于你来说是痛快极了,但对读者来说,他就丧失了那种读着、读着,心猛地睁开一双眼睛,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发现感。
早期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曾说过一句很绝对的话:“诗只能暗示,如直呼其名,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之三。”李白一些诗歌的毛病就在这里,缺乏隐喻,太过直露。如果不是诗人在作品中频频有让人拍案惊奇的佳句和绝句出现,那么李白的诗歌是会被历史大打折扣的。
为了验证我的观点,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汉乐府集》里有一首《陌上桑》,有描写罗敷之美的句子:“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句子来看,作者在写罗敷之美,但没有一笔直接写罗敷。一切都是隐喻和借喻,但在读者的想象中,每一笔都勾画了罗敷的美,美到什么程度,一万个人可以有一万个想象。
实事求是地说,这首诗的作者没有李白那种冠盖天宇、气势夺人的才华。他和李白不在一个重量级,但他此诗里的这种零度情感表达和让局外人的行为举止说话的描述方式,却是李白应该学习的。当然我在这里说了也白说,李白已经作古,无缘与他相会、商榷。
写到这里,我对李白诗歌短处的挑剔就一笼统倒出来了。挑刺者不疼,被挑者已无感觉。但很多旁观者可能会心里不舒服,认为这样评价,超越了诗人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段,是不近情理的苛刻,是用今天的艺术标准给1300年前的古诗人打分。其实我就盼望有人打这样的抱不平,如此我心里才踏实。它可让我断定,我的挑刺行为不会让李白的艺术形象毫发受损。但李白如果转世再来一次,按照我的论点去修正自己的诗歌,那么李白就不是李白了,李白的诗歌也就无以成千古不朽之作,唐朝会倒塌一座丰碑。
《杜甫诗选评》编辑完毕,我与资深编辑盖国梁先生有过一次长谈――
杨:李白与杜甫,您更喜欢哪一位?
盖:李白。读李白的诗感觉很轻松,读杜甫的诗则感觉到很沉重。李白诗中除了醇酒美人就是游山玩水,很酷,也很有现代生活气息;杜甫诗中都有些啥?不是国破家亡就是生老病死,读着不开心。
杨:您的话部分有理。李白的诗确实是盛世文章的模范,全国人民都爱看,但不是说杜甫就没有盛世文章。杜甫早年写的诗如《望岳》、《赠李白》、《饮中八仙歌》等都透露着势不可挡的盛世豪情,想想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气概!直到老年,杜甫对这一段美好生活还念念不忘。只可惜杜甫比李白晚生十年,生活在盛世的时间不如李白长,反而在乱世中浸泡得最久,动笔就不由得不苦水涟涟……
盖: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杜甫难道不可写写生活的积极面,鼓舞士气?
杨:这不但关系到作家的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更与作家个人的独特经历有关。李白出生于富商之家,玩的都是雄厚家底;杜甫出身于破落小官僚家庭,除了值得炫耀的那句“我祖上比你阔多啦”以外,说话办事并没有现实力量作支撑,所以难免带有自卑感,对生活中的苦难就格外的敏感,特别是在京城十年跑官要官不得其门,备受冷落与嘲笑,怎能叫他在文章里高兴得起来?
盖:所以啊,我觉得杜诗已不适合当今读者的口味。你大概还记得“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这句话吧?对,现代读者的口味就是要“轻”,轻松、愉快、休闲,一句话:“闲并快乐着”。你看看杜诗,《哀江头》、《悲陈陶》、《北征》、《无家别》、《垂老别》,一派苦大仇深的样子,更不要说其中“国破山河在”、“牵衣顿足拦道哭”之类的诗句了。小康社会的葛格、美眉们哪能承受得了?
杨:先苦后甜,自然之道。没有过去的苦,哪有今天的甜?越是小康,越要读点杜诗,明白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当今时代,更加珍惜目前安定团结的美好局面。再说,能像杜甫那样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的伟大作家,现在已不多见了。杜甫也不是不知道休闲,更不是不要休闲,相反,杜甫还是“休闲文学”的先驱,杜诗中如《江村》、《江畔独步寻花》七首、《赠花卿》、《解闷》十二首等等,都写得神闲气定,其中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自去自来堂中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等,历来脍炙人口,老幼皆知。
盖:可我总觉得杜甫短于言情。
杨:凡是伟大作家,没有一个是短于言情的,关键是怎样理解“情”。杜诗如《哀江头》、《春望》等等,抒发的是对国家的无限热爱之情;《石壕吏》、《兵车行》等等,抒发的是对劳动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望月》、《羌村》等等,抒发的是对家人的无限亲情;《梦李白》、《八哀诗》等等,抒发的是对朋友的无限友情。这种感情是那样的深沉炽热,千百年来,一直在感动着无数的读者。
当我第一次读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时,我不自觉得愣了愣。这样傲气不羁的诗句,正中我的心意,恍然间似乎寻得知己。
查了查这句诗的作者,却找到了被我胡乱定义为“绝不会多伟大”的太白。于是我爱上了这个诗人,开始读他的诗,读他的一生,读他。
我曾听闻许多李白名字的由来,但是唯有这一种深得我心。有一次,他与父母亲在庭院散步,他的父亲见夕阳下的春色美景,随口吟了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李夫人随之吟作:“火烧杏林红霞落”,7岁的李白见院中李树繁花盛开,马上接上:“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听了非常吃惊,赞叹不已,并感觉最后一个“白”字实在妙极,正好自家姓李,于是给儿子改名为“李白”。
正如其父所言,这单字白,实在太妙。
果然,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难说是李白造就了盛唐,还是盛唐成就了李白。但是李白与盛唐确是密不可分,成于盛唐亦毁于盛唐。月和酒,造就了李白——中国千年文学殿上的一朵不朽奇葩!
我懂的他的每一句诗的意思,懂得他每一首诗的主题思想,懂的每一个字的解释,懂得他的愁喜。于是我一直固执的认为,我读懂了他。读懂了他的怀才不遇,读懂了他的追求抱负,读懂了他的流离心酸。
可逐渐长大,我渐渐明白我懂的那些,不过是普天之下都明白的表层含义。
我从未透过诗句,穿越时空,去触摸那一个寂寞的灵魂。
他不拘于礼节,“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狂傲,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用独特的方式向这些丑陋提出抗议。他不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气万丈曾经鼓舞了多少迷失的人。
他以仙人的姿态飘忽于红尘之间,用一种高度去俯瞰。他敢于迷离,敢于批判,却总能分清现实与梦。他看起来狂放不羁,实则在暗中戚戚不已。这就成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体,成就了千古留名的谪仙——李白。
曾听人说,李白豪气浑然天成,任是这世间谁也无法将那种语气模仿出一二分,就算朗读再好也没办法将那种凌然豪气重现于世。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狂。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体现的狂是年少时的雄心壮志;贺知章的狂是“知章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辛弃疾的狂是不流于世俗不屈于现实。
那么李白的狂呢?没有什么语言能描绘了。他正如青莲般,不染。
梦中恍然见了李白,乘着仙鹤而来,踏着云梯而去。我急切得呼叫:“仙人,如何才能读懂您啊!”他停顿了一下,紧接着仰天长笑,头也不回地走了。那火烧的红霞和闪着金光的太阳目送着他的离去。
我怔在原地,看着他消失的地方半晌,豁然笑了,笑出声来。
风徐徐地吹过,夹着点点雨丝,搅乱了倒映在酒中的狼牙月。此刻,他的心,却如此纤巧而明亮。
他曾经豪情万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曾感慨万千,“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淡泊一切,“钟鼓馔玉不足贵”;也曾借酒浇愁,“与尔同销万古愁”。他曾劝慰我们,给我们无尽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曾自发感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曾潇洒淋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曾浪漫高雅,“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这就是李白,豪放不羁的李白。
然而,人生的路不尽是平坦的,他惜自己怀才不遇:“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他了解仕途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他还把友谊歌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这也是李白,在人生十字路口,却坚持到底的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是苦涩的酒;月,本是美丽的,倒映在酒中,就成了凄凉的月。二者相融,铸成了他悲壮的一生。而他,透过这酒中月,学会了坚强,不气馁;为了信念,不放弃。他爱酒,只有酒能浇灭心中的一切愁,然而,当他醒来,望着这酒中的月,却越来越愁……
从“举头望明月”认识李白,从“天生我材必有用”敬佩李白,从“但愿长醉不愿醒”理解李白。喜欢他,喜欢他的诗,喜欢他的豪放浪漫,喜欢他的诗仙风范!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一生的不得志居然成就了你永恒的传世佳作,悲耶?幸耶?
月下,一杯酒,一个人,一颗心。
风无声,雨无息,倒映在水中的狼牙月那么清澈,他的心,却乱了……
(指导老师 刘 勇)
简评
友情是金子,友情不像铁,越练,越氧化,最后化成一缕轻烟。它像块金子,越练,越纯,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的有一知己,才会更多体味人间那点点令人动心的美。
朋友是身边那份充实;是忍不住时刻想拨的号码;是深夜长坐的那杯清茶。。。
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牙的琴声,激跃之处,便说浩浩乎志在高山;当听到琴声回转千叠处,便说荡荡乎志在流水。二人于是成为莫逆之父。后来,子期因病而死,伯牙悲叹没有了知音,便摔掉他珍爱的琴,再不弹琴。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诗句;李白应该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中出现。这里好像出现了一种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友情,也许不会天长地久,也许会淡忘,也许会疏远,但却从来都不应该遗忘。
来一次世间,容易吗?
有一次相遇,容易吗?
叫一声朋友,容易吗?
我们只能学会珍惜!
崇高是美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诗歌教学中,美学理论能够辅助我们将诗歌教学引领到更广阔的审美层面,尤其是在鉴赏李白诗歌时,我们能够更充分地感受到李白诗歌独一无二的风格。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崇高”二字本身就含有抽象化的直观形象。“崇”字从山,宗声。山的本训是“有石而高者”,“高”字为高地上的房屋之形。
崇高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刚健、雄伟的特征,它是一种以力量和气势取胜的美。大唐盛世以其独特的时势造就了李白这样一位天才的诗人,再加上他豁达的个人品格和气质,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豪迈飘逸之性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明。
二、李白诗歌的崇高之美体现在所选取的意象上
崇高在外形上来说的,它表现为事物空间上的巨大和时间上的无垠。那么体现在李白的诗歌中,则是对雄伟阔大、奇特壮美的意象的追求。
“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唤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愁何其广阔、难以排遣,以至于像万古那么长久。“万古”是时间的无穷,是崇高的美。“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以天为盖,以地为庐,多么洒脱畅情!“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头似个长”“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李白的诗中经常用到“九千、九万”等量词,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这是怎样壮阔的世界,容得下如此浩瀚的事物。
对象的无限巨大与自身的渺小之间的对立也成为一种崇高的美。
李白还喜欢写大山大川,山就是大得望不到边的,河必然是长得看不到尽头的。你看他写天姥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李白的笔下,天姥山气势逼人,不仅遮断天空,直插云霄,甚至高过五岳,“一览众山小”。这样说还不够,通过和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相比,天姥山甚至以其雄伟之姿压倒了天台山,岿然屹立。几个动词“横”“拔”等连续使用,更使天姥山的形象跃然纸上。接着作者进入梦境,在奇花的迷恋之下,又不由为所见的壮阔景观所激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此处描写尤为大气磅礴: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大雨将至,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字里行间裹挟着巨大的力量,具有一种奇伟的美。
三、李白诗歌的崇高之美体现在他的意境上
从美学意义上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李白在诗中常常捕捉着不寻常的意象,在有限而微浅的酒杯中蕴藏着无限而深沉的意境。如《把酒问月》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一、结合自身的体验加以想象
学生欣赏诗歌时,要对所欣赏诗歌的内容加以想象。古代诗歌不像古代散文那样直白及容易理解,是借助于赋比兴的诗歌欣赏手法加以表现。某些诗歌中的某个字也就能够表现出整篇诗歌所具有的精神境界。其中还有某些不曾道出的感情,使得情深立现。比如:李白所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歌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加以想象,有没有独自出门的时候,当只身一人游走在长江,只见一艘帆船的孤寂。学生则会体会到诗人的一往情深。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要对诗歌中的个别字准确把握,因为诗人主要是借助于某些字来寄托自己的全部情感。
有些诗人,主要是喜欢寓情于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所呈现出的景象加以体会,然后在景象中对体会到的作者全部感情加以体会。通过自己的感受,对诗人的感觉有所体会。
二、找寻“诗眼”
古诗词中的某个字或者某个词有时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其中包含着许多说不清道不完的深深意蕴!欣赏古诗词词语所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对画面加以想象,把画面与体味含义加以统一。一首词中值得欣赏的词语有很多,这些需要有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选择,不用字字求得解释。如果在选择重点的欣赏词语时,应当在学生对全诗的画面加以想象后,选择某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就是找到我们所谓的“诗眼”。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忆”字为主,让学生说一说诗人在“忆”什么,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要请学生在诗句中找出和“忆”有关的字眼。有些还可以与诗中的“思”字及“知”字相联系,进一步感悟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中,其中的“绿”字是诗的“诗眼”,这使得全诗的境界全出,因为它妙在形象,妙在自身的意味上。这样让学生学会了反复推敲与研磨,使学生领悟到诗人的用字之妙,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意境。诵读大量的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三、研读古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了解写作背景
小学阶段所学到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古诗词有不同的作者,也
有不同的背景,表情达意也有所不同。以“送别”诗为例,在学白的《赠汪伦》时,诗中以汪伦的歌声送友,李白借用潭水抒发对友人的深深感情;在学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目送自己的朋友,用长江的水比喻与友人间绵绵不绝的情意;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王维借酒送友人,借朝雨、青柳以及美酒来表达对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从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所具有的恋恋不舍之情。
再例如:翁卷在《乡村四月》、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以及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为我们所描绘出的田园风光真是风景优美,也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在写景诗中,不同的是李白所写的《独坐敬亭山》,除了对敬亭山秀丽风光的赞美之情,还有“尽”“孤独”以及“只有”等词都体现了诗人非常孤独寂寞的心情。在背景资料的了解中,我们了解了李白的才华横溢,青年时的雄心壮志,但是遇到这样无奈的朝廷,在黑暗的统治中感觉到了世态炎凉,在长期的漂泊生活中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产生了孤独寂寞的情感,在读其诗时,要有压抑孤独心境的
表达。
2.课外拓展
以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为例,我主要是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理解诗句。在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搜集了大量江南的美丽风光,用这些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为何对江南难忘,进一步读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送别诗主要通过学生与朋友分别的故事及心情,体会到朋友间的恋恋不舍及离别之情……古诗词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但是,古人的心情和感受都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深远的诗文中,这些贴近人们心灵的诗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通过它与我们生活进行比照,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文。
总之,中华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及作用,在古诗词教学方面除了提高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优秀文学的表现手法及技巧,还要能够担负起培养年青一代的情感这一重要责任,让学生在健康美好的情感熏染下,能够提升人生境界。在古诗词中运用理想、道德及情感意志等的见解,能够比较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心灵,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北京出版社,2012.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号称“斗酒诗百篇”,一生中与“酒”相伴,创作了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歌,他的诗与酒往往是一体的,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他的诗歌始终洋溢着一种浓郁的酒香。
一句“与尔同消万古愁”,痴迷了几代豪杰,“举杯邀明月”的意境,醉了整个世界。李白一生爱酒,就如热爱诗歌一样。他的诗词沁满酒的浓香,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又如《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如《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在以上李白的诗歌中,都溢满、荡漾着酒的醇香。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李白被后世尊为诗仙,而此《将进酒》一诗,则是太白借酒消愁、以酒抒愤的名作!此诗成于太白被赐金放还长安之后,仕途中的伟大抱负无法施展,诗人只能借酒消愁。在这愁苦的意境中,诗人却从反面述说忧愁使人衰老,以黄河水之流逝联想时光蹉跎,而后,“人生得意须尽欢”,豪放的诗句表现了对权贵的不屑。依稀仿佛,还能看到太白轻蔑的笑。“古来圣贤皆寂寞”,又有一种哀愁。无言,却愈加悲伤。特别是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任情倾泻,真可谓“天然去雕饰”,酒这时已经不是单纯的酒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李白诗歌中在写酒时都在言志或写壮志难酬后的悲慨、消沉、失落、苦恼,都是诗人那一颗积极愤世之心的具体体现。
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尽情的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何等自在逍遥,李白的诗似一壶壶醇厚芳香的佳酿,多么沁人心脾啊!李白借酒抒发自己的旷放豪情,表明对不合理的社会人生的藐视。“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上高楼”(《梁园吟》),何等洒脱!李白用酒向世人表达自己的激烈壮怀、难平孤偾,发泄自己的郁勃不平之气和抑不住的万千悲慨。“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何等悲怆!李白借酒展示自己裘马轻狂的青年时代,描述自己恣意行乐的放诞生活。“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何等痛快!李白借酒向青天发问、对明月相邀,在对宇宙的遐想中探求人生哲理,在醉意朦胧中显露自己飘逸浪漫、孤高出尘的形象。“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且停杯一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等潇洒!李白借酒抛却尘世的一切琐屑和得失,忘情于山水,寄心于明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何等的逍遥和洒脱!
在“一杯复一杯”中,在半醉半醒之间,李白笑傲度过一生,但毕竟是“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和诗、花和月、山和水,郁结与旷放、失意与孤傲构成了整个李白。酒,是李白人生中除诗歌外的又一大人生支柱,他爱诗成性,爱酒至狂,他明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他的诗多半是以酒助兴,由兴而发,如果少了酒这个东西,我想中国古代文坛不会这么兴旺,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好诗为后人所传诵。李白的诗酒文化,是他人生体验的最好记录。他一生用酒当墨,用心作笔,写下了许多令人心惊和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字,在诗坛上成为一件又一件亮丽的瑰宝。李白一生关心国事,但为国立功的理想和不满黑暗现实的秉性,又构成了他特有的“诗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