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0 21:2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本科医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论文的写作对于大多的中国本科毕业生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更别说是医学英语论文了。其实不然,经的整理发现,只要清楚的了解医学英语的特点,本科论文,医学论文也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不信大家可以试试。
通过整理,发现医学英语论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医学英语本科论文:英语词汇常用意义在医学英语中的转变。
例如,(Stomach)Ulcers are wounds in the stomach that are similar tosmall cuts or tears.
"tear”在通常英语用法中,指眼泪,但在这个句子中指“撕破的洞或裂缝”,这句话的意思是“(胃)溃疡是胃中类似小割伤或撕伤的伤口。”
(2)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多用书面语,少用口语中的动词短语,尤其是在动词的使用上。
如:用evaporate,而不用to turn...into vapor;用discover,而不用to find out;用absorb,而不用to takein等。
(3)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医学英语中多动词或名词的派生词。
描述某种物体或医疗现象的特征或某物的数量、大小、程度、性质、状态等的形容词,很多是动词或名词的派生词。
例如:名词加-ic,- ious,-al;动词加-ing,-ive,-able等。
(4)医学英语本科论文:语言应简洁精练,逻辑清晰,内容准确而客观,专业性较强。
(5)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医学英语应多使用长句和定语从句
长句和定语从句能够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信息连贯,并且能够强调重要信息。
例如,Extrinsic asthma occursin atopic individuals who often have a strong family for allergic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asthma, hey fever, and urticarial erupdons.
意思是外源性哮喘常发生于有明显家庭过敏史,包括哮喘、枯草热及尊麻疹等的遗传性、过敏性个体。
(6)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名词作定语以及大量的专有名词的缩写,使得语句精炼,且信息量增大。
例如,CR意思是Complete response,完全缓解;ECG意思是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CRF意思是CaseReport Form,病例报告表等。
(7)医学英语本科论文:多用被动语态,能够增强文章客观性。
例如,Muchhas been learnt about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course and prognosis.
意思是:关于他的临床特征,病程及预后,已经了解得很详细了。
相信了解的医学英语本科论文的写作特点,医学英语论文的写作对于现在的你已不是件什么难事了。
本科、硕博、职称
南大核心:《云南社会科技》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党建与思想教育》
关键词:医学检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医学本、专科院校相对侧重于对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今后学生科研能力养成的重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教育理念上实现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与科研的无缝链接,培养出兼顾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医学类人才,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缺乏科研思维能力
因为医学检验技术本身的专业特点,大部分检测项目向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化进行发展,而且常用检测设备价格昂贵,更新代谢很快,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化,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本、专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注重理论基础的教学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采用灌输式、练习式教学方法,而缺乏对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与学习。而且,由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起步晚,在学科设置上对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对欠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也明显不足,不能将临床上目前采用的先进的检验方法、技术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
2.缺乏对科研的相关知识、流程了解
医学科研的一般流程包括:(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2)通过查阅大量相关问题的中、英文文献,了解国内外对本问题的研究进展;(3)对查阅的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准备研究的内容;(4)对课题进行设计,分别针对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重点探讨;(5)进行试验,并对实验资料进行整理、数据选择合适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3.缺乏明确的考核目标和系统的培养方案
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了科研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却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当作学生活动来抓,科研创新活动的种类、数目很多,但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监督实施,缺乏好的科研设计,开展的大部分科研创新活动会中途夭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目几乎没有。学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早安排学生接触了解学科前沿的科学问题,对当今医学领域存在许多疑难问题加以了解,从中分析、感悟科研工作的可行性、重要性,进而培养、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如何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
1.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对最新前沿临床研究动态和相关科学技术进展进行了解的一种快速有效方法是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课题组可以通过举行组会的形式,每周一次,在组会上由2、3名学生对自己最近阅读、浏览的文献中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实验具体情况与研究进展进行讲解、汇报。老师与其他学生再针对文献的优点或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对不同的见解进行沟通学习、发散思维,最终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解决措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报告会,通过参加这些报告会,学生可以对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前沿资讯进行快捷地了解,并且增长了见闻、阅历。
2.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应当从传统的灌输式向引导型转变,不仅要对知识本身进行讲解,还应联系当下的科研背景,将理论知识与科研进行知识链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进行查找、整理,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是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良好的师生沟通、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充分肯定其创新精神,并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强化对学生的科研素质、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
(1)加强文献阅读能力的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课本上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探索性问题列出来,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学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解决问题,最后同学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老师进行总结。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该问题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进而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练习,不但使学生习惯用发散思维的方式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历,让学生学会了在克服困难中成长,进一步实现素质、知识、能力的一体化培养。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加强。
(2)加强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训。写作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技巧性,写作之前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热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概括介绍,或将自己的实验进行系统、简要的说明。学生可以通过综述的阅读或写作想要研究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有较全面地认识。有很多人因为不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适当的表达而错失良机,因此,应该开展医学论文写作的的相关课程或培训讲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书面表达能力;对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规范有最基本的了解,提高论文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研能力,是医学院校及个人双赢的举措,随着医学检验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为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分析了解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寻求解决办法。科研与临床实验室检验是相辅相成的,医学检验诊断学的总体发展趋势就是培养同时具备优秀临床检验技能和科研水平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玲,赵艳华,徐克前,李闻文,侯珏,高戈,龚道科,阎祖炜.医学检验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概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02:66-67.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内涵建设
3.如何提高本科生基础医学课程的课堂注意力
4.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 促进基础医学实验设计课程建设
5.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6.基础医学师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7.长学制医学生基础医学教育PBL教学体会与实践
8.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
9.转化医学理念下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
10.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初探
11.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12.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13.实习护生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评价的分析
14.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5.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基础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体会与反思 优先出
17.网络环境下PBL模式在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18.用创新思维引领基础医学课程的系统整合——以循环、消化系统整合课程为例
19.以问题为中心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本土化”的探讨
20.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考试试题分析
21.高校扩招对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22.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
23.改革与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的思考
24.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的建议
25.创新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优
26.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7.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28.PBL教学在基础医学免疫与感染模块教学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优
29.编写基础医学PBL案例的体会
30.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31.“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初探
32.八年制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现状调查与分析 优
33.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4.医教协同模式下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优
35.我国高等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的讨论
36.地方本科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37.理工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医学知识的教学模式探讨
38.以“运动系统”为例探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39.临床实践渗透于基础医学教育与培养大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研究
40.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的探索与实践
41.以能力提高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42.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效果分析
43.基础医学实验的构建及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44.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问题及对策
45.以终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思考
46.临床医学生培养目标分析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考核评价方法思考
47.基础医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实践与体会
48.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整合与实践
49.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50.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
5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2.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53.高等医学院校创建基础医学实验平台的探索
54.提高基础医学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探讨
55.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56.在医学院校非临床专业中实施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57.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58.基础医学与临床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59.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在非临床医学专业应用中的体会
60.提高基础医学英语阅读能力探讨
61.基础医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与价值
62.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在药学职业教育中的实践
63.在高校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
64.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探讨
65.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66.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67.以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68.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69.PBL教学法在我国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70.数码互动系统在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的应用
71.情景式模拟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72.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对接问题的研究
73.基础医学教学方法的浅析与改革思考
74.构建现代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75.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76.“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77.培养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
78.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9.TBL模式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探讨
80.某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优
81.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在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应用体会
82.基础医学教育中研究生自主实验设计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83.对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84.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技能
85.现代医学教学理念:比利时基础医学教学分析
86.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初探 优先出
87.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8.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整合与教学设想
89.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90.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建设与效果评价
91.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调查分析
92.关于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93.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94.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
95.PBL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96.综合性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97.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98.改革基础医学教育理念,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要从解剖学、高原病理生理学、高原流行病学、内科学等作为授课的着重点,让学生充分理解高原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及预后,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对高原病有充分而全面的认识。二是重视实践教学。要有所偏重的在高原现场医院的高山病科(心肺内科)、普外科、皮肤科及麻醉科等科室延长实习时间,因为这些科室都是处理高原多发病、常见病且处理方式方法与内地不同,因此很有必要加重在这些科室里的实习力度。三是重视参加一线救治。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时间短、病情重、救治原则性和实际操作性很强,强调准确诊断、正确分析,及时处置,经验救治和实际操作都很强,因此,必须加强学员在临床救治方面的实习。
重视体验部队生活与了解藏区卫生需求相结合
基层军医的医疗工作涉及范围广,要求高,因而需要军医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较扎实的理论及实际操作水平、较好的体能素质:一是重视体验高原部队基层生活。高原医学专业学员大多为高中毕业后直接考入军校,对基层部队基本不了解,缺少基层当兵的经历,不清楚高原部队军医的日常工作内容,使得学习方向不明确。为此,根据学员任职需要,每年均需安排学员到高原基层部队卫生队参观调研,了解基层军医的职能,明白基层军医承担医疗、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过硬的军事素质,时刻要做好参加军事演练及斗争的准备。二是重视了解藏区居民卫生需求。通过在社区调研,与高原居民交流,了解高原常见病、高原特发病的发病情况以及高原人群卫生的需求。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员基本明白他们以后工作的内容、所需的知识,以及必须具备的任职能力,使他们懂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原军医,除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需要掌握较多的人文知识,才能成为“上得去、打的好、打得赢”的联勤军医。
重视抓好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高原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等比内地落后,也正是这些差距,高原地区更需要有用高科技的产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医学的进步,高原地区的繁荣昌盛同样需要高原医学的保障,尤其要解决不同人群快速进入高原后的快速习服及长期适应问题,这是当今高原医学研究的难点,也是重点。未经习服的平原人群快速进入高原地区后,将面临缺氧、寒冷损伤造成的劳动作业能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着力培养高质量的高原医学人才,积极开展高原医学预研究,对今后全面提升高原地区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我系在培养学生时,专门成立本科生创新基金,对那些有兴趣、有需求、有前景的学生提供适当的资助,指导学生在本科期间参与并研究部分课题,并撰写医学论文,以此激励和鞭策学生多学习、多思考,今后多做贡献。回顾调查发现,参与创新基金的学生,大部分无论本职工作岗位上还是后续的继续深造学习上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科研思维的培养,为“科技为军、科技兴军、科技强军”做准备。
重视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抓好教学质量
一是通过高原部队调研与专家论证,结合实际,修订高原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在高原医学学科体系下新课程的增设。二是探索建立高原医学资料库,完善《高原病理生理学》、《高原军队卫生学》、《卫生勤务学》、《高原疾病学》、《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和《高原流行病学》网络课程建设。三是拓宽本科生创新基金的资助面,加大资助力度,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标准化培养模式。使导师制和学员创新科研活动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总之,抓好高原医学现场教学:一是要全程重视PBL教学在高原现场教学中的意义[5-6]。通过“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员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一教学思路,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重视临床教学在高原现场教学中的意义。面向高原临床医学人才的匮乏,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高原通科医生尤为重要。特别要重视高原常见病、多发病及高原急救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在实习医院就要对学员进行专人、专职、专项严格管理。三是严抓培养质量,确保培养出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现代军医。
作者:吴金春 官立彬 罗荣
[关键词] 循证医学;临床中药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2-0123-03
The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about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in the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XU Chang1 MA Zhijie1 ZHOU Li2 ZHONG Meng1 XIE Junda1 LI Jian3 ZHAO Kuijun1
1.TCM Pharmacy Department,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2.Cardiology Department,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3.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we teach the graduate student 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 knowledge. Teaching methods are as follow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cture combined to impart knowledge of EBM, using the network resources to enrich the knowledge of EBM, the idea of training EBM in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teaching, combination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method(PBL) and EBM in teaching, encourage graduate students to write EBM papers. Although it has achieved a wealth of teaching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the following teaching difficulties: the lack of high-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 clinical data in China, graduate students' statistical ability is relatively weak, graduate students lack the ability to discover,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 gener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s helpful to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difficulties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指应用现有最为可靠的研究证据,结合医师的临床技能及既往经验,在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对患者做出的医疗决策与诊治方案[1]。自1992年Gordon Guyatt于JAMA杂志首次提出此概念始,循证医学迅速与临床各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在不断丰富与完善自身体系的同时,更促进了传统临床教育模式的转变[2]。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3]。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临床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及内容尚处于摸索阶段[4]。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依托本科室课题背景及首都医科大学教学资源,在研究生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培训与锻炼,且硕果颇丰。现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中药学教学的方法、成果及难点做一归纳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中药学的教学方法
1.1 课堂教学与讲座相结合系统传授循证医学知识
在临床中药学的常规教学中,带教老师将循证医学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系统地传授让医学生正确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再依靠本院循证医学中心及首都医科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针对循证医学的重点及难点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专家的讲解及答疑使医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1.2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循证医学知识
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以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新型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5]。带教老师通过微信群、QQ群等流行社交软件,将循证医学相关课件、文献、资料推送给研究生。这样不仅可以将带教过程中没讲到的、忽略的、重要的知识点在群组中详细讲解,还可以实时回答研究生在学习循证医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与不解之处。另外,这种线上学习交流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学生“羞于问、不敢问”的常见教学难题,还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1.3 教师带教过程中培养循证医学理念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知识更新速度往往较慢,而医学及药学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却是极快的,如在教材还未介绍他汀类降脂药物在防治冠心病上的里程碑式突破时,在临床诊治冠心病的过程中就已形成强化降脂的理念[6]。所以,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需让研究生亲身感受到医学、药学知识不断更新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再通过具体的循证医学案例使其掌握获取知识、辨别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1.4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方式(PBL)与循证医学教学相结合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PBL)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模式[7]。PBL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获取知识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与他人的交流方式。
在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中,将PBL教学与循证医学教学相结合,即“向研究生提出问题,并告知问题的解决手段(循证医学),让其自行寻找答案、甄别答案”的过程。这种模式的核心内容旨在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及实战能力。在此模式下训练的研究生不仅拥有严谨的临床思维,而且在查阅文献、分析总结、语言表达及科研写作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8]。
1.5 鼓励研究生撰写循证医学论文
在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今天,唯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含金量才能于万千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而研究生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之余,无疑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9]。因此,鼓励研究生对临床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不仅有助于其对循证医学知识、手段及理念的理解,更有助于丰富自身能力、提高自身含金量。
2 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中药学的教学成果
自本专业研究生入学一年以来,循证医学教学不仅激发了研究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知识;同时还提高了研究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可贵的是,一方面,循证医学教学可使研究生养成缜密且灵活的临床思维,促进其在今后的查房、医嘱审核、会诊及科研等工作中做出正确、先进的用药指导意见;另一方面,研究生通过循证医学研究会亲身感受到医学、药学知识海洋的广阔与多变,促使其养成孜孜好学、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对新一代医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循证医学教学的同时也增强了带教老师的循证医学理念,不仅促进其在临床中药学的工作中做出科学的用药指导,还促进了循证医学及流行病学科研的开展。在进行循证医学教学的一年来,本教学点已于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循证医学论文2篇,分别为盐酸小檗碱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Meta分析[10]及雷公藤多苷联合甘草酸单铵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11],不仅拓宽了盐酸小檗碱片及雷公藤多苷的应用范围,还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银屑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3 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中药学的教学难点
3.1 国内缺乏优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资料
循证医学的研究基石是通过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以评价某种药物或疗法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12]。由此可见,循证医学重视证据,不迷信权威。现行医学各学科诊疗指南的证据主要来源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但由于人种、饮食结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这些指南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患者。然而,正规的临床试验所需样本量大、研究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还需避免商业利益对结果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循证医学概念引入较晚,现有的严格、正规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资料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有关中药的临床报道仍以观察性研究为主,导致在进行中药的循证医学研究中,缺乏优质、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原始资料。
3.2 研究生的统计学功底普遍薄弱
循证医学与统计学是紧密相连的,数据的筛选、方法的选择均离不开统计学基本原理[13,14]。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带教老师必须在阐述相关统计学知识后,方可讲授循证医学知识[15-17],表明现有的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与实际应用多有脱节,其所讲授的知识过于陈旧、繁杂,且应试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老套,导致研究生难以把握统计学的重点与难点,无法掌握实际科研工作中所需的数理统计知识。故应加快《医学统计学》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增强研究生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3.3 研究生缺乏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限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研究生的主动性普遍较差,带教老师需向其布置具体的任务,交代具体的研究方法与软件,甚至还需对结果进行分析思考[18,19]。研究生大多不具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仅满足于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导致离开教师及学校,研究生无法独立开展循证医学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带教老师一方面要向研究生传授具体的循证医学理论与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研究生学习及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学以致用。
4 展望
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中药学乃至各科临床教学中,对研究生的临床诊治、科学研究、人文关怀及个人发展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作为首都三甲教学医院,我们肩负着向社会输送高水平医学、药学人才的重任,而循证医学无疑是现代医学与药学的发展方向与诊疗理念。因此,于本硕士点内开展循证医学研究,贯彻循证医学理念,推动循证医学与临床中药学教育的融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深化对循证医学的教学,大胆尝试新型培养模式,同时望能给业界同仁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 Montori VM,Guyatt GH. What is evidence-based medicine[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02,31(3):521-526.
[2] 方冠毅,刘宇军. 循证医学教育在医学生临床素质培养中的探讨[J]. 华夏医学,2009,22(3):521-522.
[3] 赵宇昊,唐燕,李书珍,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2):1891-1892.
[4] 王建. 基于中药学专业《临床中药学》课程的教与学思考[J]. 中药与临床,2015,6(4):37-39.
[5] 刘涛,李冰. 发挥教育信息技术优势改造医学课程教学模式[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4):411-413.
[6] 康俊萍,吴嘉慧,李培Z. 心内科研究生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的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46-48.
[7] 辛萍,王建,王忠宽,等.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对未来教育的挑战[J]. 中国科技信息,2008,15(1):234-235.
[8] 田金徽,罗小峰,李琳,等. PBL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92-395.
[9] 高小明,姜春梅,夏淑霞,等. 浅议临床中药学学科内涵建设[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139-140.
[10] 续畅,刘学龙,倪建腾,等. 盐酸小檗碱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国药房,2015,26(30):4232-4235.
[11] 续畅,赵奎君,吴真,等. 雷公藤多苷联合甘草酸单铵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J]. 中医药导报,2016, 22(2):101-104.
[12] Straus SE,McAlister FA. Evidence-based medicine:Acommentary on common criticisms[J]. CMAJ,2000,163(7):837-841.
[13] 陈晓阳,李晟,刘平安,等. 《临床中药学》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建议[J]. 中医药导报,2014,20(2):151-153.
[14] 李洁,张虹. 加强医院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0):1048-1049.
[15] 周蓓,吴燕春. 临床中药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138-139.
[16] 顾晓玲,朱江,陈丽华. 中医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初探[J]. 中国执业药师,2014,11(10):54-56.
[17] 王安香. 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师作用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28-129.
[18] 胡小勤,曾学文. 提高《临床中药学》学科教师兴趣激发能力的方法[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3):61-63.
关键词:循证护理 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144-03
循证护理学(Evidence based Nursing, EBN)是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最先使用的,1992年加拿大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对个体病人医疗做出决策[1]。将循证护理学引入临床教学,将大大提高临床教学的效果和护生
的能力。本文将总结作者所在科室的教学经验,重点探讨循证护理学在护理实习生教学和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
1 帮助护生认识和使用循证护理学
循证护理学[2]即“遵循证据的护理”,其概念是护士应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能够获得好的护理学研究证据,结合护士的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能充分考虑病人的价值、意愿、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就其概念而言,EBN的核心是强调证据。遵循的证据是[3]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以及病人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EBN包含了三个要素:(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三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这才是EBN研究和实践的核心目的[4]。
如上所述,EBN主张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并将所得证据用于指导病人的护理。那么,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在提出问题后,如何寻找证据呢?答案似乎很简单,就是利用现有的医学信息库和文献检索。但目前全世界有25000多种生物医学杂志,每年发表的医学论文有200多万册。期刊杂志和文献的数量每年以7%的速度递增,这些浩瀚的信息都有各自的有效周期----医学教科书和专著的平均半衰期为5年,我们每天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保证跟上医学发展的速度。而无论从时间和精力上而言,这对于绝大多数临床护士和实习护生是不可能的。EBN的产生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途径和手段,现在临床护士可通过专门的循证医学期刊、数据库、网络资源查找最佳证据。
目前循证医学的专业期刊有:(1)美国医学会和英国医学杂志联合创办的《Evidence-based medicine》,主要为医疗卫生人员提供大量的来自国际性医学杂志中筛选和提供内科以外的全、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方面的研究证据;(2)美国内科医师学院创办的《ACP Journal Club》,主要提供临床科研最佳科研成果的二次摘要并有专家简评,内容以内科为主;(3)国内循证医学的专业杂志为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目前循证医学最好的数据库为循证医学评论(Evidence-Base Medicine Reviews,EBMR),由Ovid科技公司制作。此外,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iline也增加了一系列有关EBM的医学主题词,以保证全面有效地检索到相关文献。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期刊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等也都是很好的数据库。
2 循证护理学观点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重知识传授、重课堂教学、重教科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科书从编写、印刷、出版和发行周期较长,往往不利于新信息的传播。同时,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快速的知识更新,尽管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EBN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护理教育的弊端,丰富了护理教学的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行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讲座,实践论证,临床实践等形式,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及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为将来实施EBN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由于循证护理是在查阅大量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之后做出相应的护理,有着科学的依据,能够告诉护士哪些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护士全面掌握多学科知识和综合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极大地促进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护理临床教学中,运用循证护理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参与循证的过程,约有80%的护生认为能帮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弥补了教材内容的滞后和不足,缩短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认为新的教学方法效果好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改进临床思维和提高临床技能。
3 循证护理学观点在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
近年,随着循证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影响和应用已经逐步延伸到了各个相关领域,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制高点。在本科室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探索了EBN在本科生培养、特别是提高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本科生教育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科研工作重复较多。这一现象在临床科研工作中尤为突出。目前临床科研课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选题不佳,没有阐述重要的或有价值的科研课题;(2)原创性差,即重复他人的研究或类似的研究;(3)科研设计错误或不合理;(4)统计学分析方法错误或不恰当等等。而这些问题也是目前本科生科研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EBN的观点引入临床本科生课题的设计和研究中,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我们根据本科生自身临床工作经验的不同,安排不同长短的临床工作实践。在临床工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一些有争议的临床护理方面的问题或有意义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去在循证护理相关杂志和数据库以及其他相关进行检索,经过反复筛选,选出有价值的课题,并按照循证护理的要求,严格的科研设计与评价的方法,开展科研工作。经过教学组和本科生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我们培养的临床型本科生发表的论文改变了以往以临床回顾性总结性质论文为主的现象,并在创新性方面有了一定突破。
综上所述,我们将循证护理引入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和临床型本科生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相信,随着循证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大家对EBN认识和利用的加强,EBN将在包括诸如护理继续再教育、病人自我护理等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宋永春.循证医学―21世纪的临床医学[J].护理研究,2001,15(4):187~190
[2] 王艳,成翼娟.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4~6
[3] Closs SJ.Cheater FM. Evidence for nursing practice: a clarifi cation of the issues [J]. J Advanced Nursing, 1999,30(1):10~17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学术英语(EAP);课程改革;分级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医学院校英语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的专业领域英语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薄弱,不仅难以满足专业双语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而且也难以达到当前医学院校“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鉴于此,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重心应从通用英语转向专门用途英语,即“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医学英语教学。只有进一步强化医学英语教学,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实质上的突破,才能在学生的通用英语能力与专业教学、医疗、科研实践需要的英语能力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
由于多数医学工作者快速准确获取先进医疗信息和传递自己研究成果的主要渠道是以英语为媒介的互联网、国际性学术会议或期刊,因而具备一定的医学英语交际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将教学重心逐步朝应用提高阶段转移,向学生提供学术英语技能型课程和医学语言知识课程等系列衔接性课程,为他们搭建一座顺利进入双语课程学习的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与部分研究生的访谈过程中还了解到:发表文章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内容,而发表SCI 文章最重要的是用英语表达自己的选题及论证过程。……但是如何用英语的思维方式、习惯表达和写作规范去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以及在投稿过程中与编辑进行有效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上感觉还有较大差距。”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常缩写为EAP)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大分支,是以应用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学术英语E AP的特征之一是:学习者常常是成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学习的时间周期往往有限,学习的主题内容和学习者的职业背景(或即将从事的职业)有着一致性。
在当前,学术英语已经成为国内外大环境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实际上,在美国、英国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国际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前一般都要进行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在日本、香港、台湾、泰国等英语为外语的国家或地区,一些著名大学也都开设了学术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在国内,清华大学从2010年起对其公共外语的本科生进行了需求分析,其必修课已经由学术英语系列课程构成。
当前大学英语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对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不作相应的改革,就不能与时俱进,就必定会落伍于现实的需求。这种要求把学术英语的分级教学推向了教学改革的首位。“如果把入校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按其实际起点水平分作几个不同的教学层次,如基础教学层次、较高教学层次和以满足特殊需要为目的的教学层次,并且为其设置一些相应课程,如为起点较低的学生开设英语基础课,为起点较高的学生开设高级英语课程,为起点更高的学生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这将更有助于个性化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具体需求。”
因此,对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公共外语进行学术英语的系统教学,切实提高其医学英语方面的学术写作,文献阅读,国际交流等实际能力,显得势在必行。本项教改研究实践,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展开的。“应该在外语界内达成共识的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和一般综合应用能力只是手段,而用外语来学习科技知识,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才是目标。”
二、读写译课程改革的目标
只有让全体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都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课改的方向和任务,才能保证课改进展顺利。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外语部的读写译课程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改革课程内容,以专业内容为依托,使学生掌握学术英语阅读,论文写作与翻译方面的一般要求与要点,使学生从“学习英语”向“用英语学习”转变,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动机,适应其在自身专业领域内的科研需要。
(二)使学生掌握医学英语词汇、句法和语篇特点,有能力进行医学学术论文的阅读与写作,培养其对于社会医学问题的思辨能力。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具体目标:中等及以上的学生在巩固基础写作技能的基础上,具有基本的医学英语学术写作的能力,懂得向国际期刊投稿与编读往来的语言要点;基础一般的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得到提高与巩固,掌握基础写作的词句语篇要点,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掌握医学论文标题与摘要写作的要点。培养通用英语基础之上,学术英语水平同样良好的新世纪医学专业人才。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采用课堂表现与期末笔试、网络作业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使学生适应新评估体系,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调查,评估教改的成效。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学术素养,更新教学观念,学习医学英语,调整教学重点,学会新的科学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三、读写译课程的改革内容与方法
相对于本科生来说, 研究生具有更高的学识水平、更强的概念化能力、更好的理性思维能力, 在学习上也更自觉、自律、自主; 同时, 研究生面临更多的阅读专业书籍和科研论文任务, 对英语重视程度和课时安排相对低于本科阶段。也就是说, 研究生在学术英语写作方面具备了较好的思想、内容、概念上的储备, 同时紧迫的教学课时不允许写作教学内容面面俱到, 而只能将教学重心放在学术英语的表达层面。
束定芳曾多次提出:中国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集中学习、强化训练。即把原来分散在若干年的外语课程相对集中到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学习。“只有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取得一定的熟练度。”医学院校的学生专业课程多,科研任务重,客观上也要求外语课程压缩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跨度内完成学习,在此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里应达到能应用英语主动进行专业学习的目的。故此,对研究生一年级当中英语水平为中等及以下的学生进行为期半到一年左右的英语强化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校自2010年以来就开始了对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的教学改革尝试,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和分级教学的试验,并在逐年完善改进外语课的设计和质量。在经过了两到三年的不断改进修正之后,逐步进行了扩展。我校将新入学研究生按入学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三个等级,免试保送研究生也属于A级。将其学时压缩在半到一年的时间内进行集中授课。重点内容是:
(一)将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与医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需求相结合。尽量采用经典的国际期刊以及医学科普类范文加以讲解,指导其语言特点,结构模式等,通过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增加实践内容。在课内增加学生就专业内容、前沿科技成果用英语进行自主学术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自觉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后增加学生学术英语写作与翻译的实践机会,并且由教师依次详细进行批改,就学生作业中的真实用法示范改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具体课程设置方法:
(一)A级学生采取自主选修学术英语写作课的方式进行学习。该选修课由研究生外语部所有英语老师共同担任,轮流进行医学英语论文各部分写作要领、常用结构等知识的讲座。并由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管理老师定期外请国内外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传授实践经验。由于A级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习自觉性强,故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专业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尝试向国际期刊进行投稿尝试。
(二)B级学生在巩固基础写作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强化学术写作和翻译的能力,于第一学期集中授课,讲授学术论文写作标题、摘要及正文各部分写作要点,以及向国际期刊投稿信函往来的格式、语言重点。第二学期采用网络学习为主,面授为辅的方式,布置学术写作或翻译篇章练习,教师逐篇逐句批改,集中讲解典型问题,对作业进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及翻译实践能力。网络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写作课的师生交流上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学生不必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交作业,而其作业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不同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可以实时得到教师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
(三)C级学生着重强化英语基础,在阅读,基础写作方面帮助其提高英语水平,从学术英语阅读开始,以阅读带动写作,并进而进行学术英语标题和摘要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授课时间为第一学期。
2012年起,在第一学期采用2+3的授课方式,即读写译课B级采用2节基础写作+3节学术写作/学术翻译的方式进行,C级采用2节高级阅读+3节基础写作/学术写作/翻译的方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英语课混排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厌烦情绪,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的集中。
要注意的是:C级学生可能出现负面心理因素,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在普通班的学生中, 学生主观地加强应用能力的要求和其自身的语言基础影响到其在课程上的表现和进步, 从而产生课程要求和学习主体、客观实际的矛盾,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积极性。”所以,负责C级学生班级的教师要注意对其进行开导和鼓励,实验证明:“分级以后对低级班学习者采取情感疏导和沟通可以有效改善低级班学生的消极心理感受。”
四、读写译课程的评估体系
由于该课程有5个学分,对学生来说最终成绩非常重要,我们对学生的评定采取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到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要求不同。表1表示我们对不同级别学生的不同评估方法。
其中的期末笔试内容主要以与医学英语相关的读写译为主,题型除与医学话题相关的词汇、完形填空、阅读等以外,还包括医学英语论文标题优化、英汉摘要互译、社会医学热点问题写作等,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综合检测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后学术英语的能力水平。
另外增加学术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估。如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英文),可在总评成绩中获得加分(10%-15%)。
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让学生评估教学质量,评估该课程是否能满足其学习需求和期望,利用专业软件分析学生的进步率评价教学绩效,以及抽样调查教师网上辅导的实际情况等对教师进行考核。同时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让教师进行自我评估,对课改提出意见,发表建议。
本项课程改革在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实施以来,学生反响良好,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在各自专业方面的学术英语读写译能力。但是由于我部进行学术英语分级教学的时间尚短,学术英语的教材开发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师资队伍也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尽管面临各种困难,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会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学术英语教学队伍,给医学研究生从事将来的科研与交流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女丹,刘宓.浅谈医学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11(11).
[2]龙芸.学术英语课程在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的定位研究[J].外语界,2011(05).
[3]卢易.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及其教学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06).
[4]Hutchinson, T. & A.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M].Cambridge: CUP,1987.
[5]Robinson, P.ESP Today: A Practitioner Guide [M].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6]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05).
【关键词】语言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生;英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增多,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学好医学英语与掌握好临床专业技能同等重要,其有助于提高医学英语文献的阅读和翻译能力,进而服务于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国际学术的交流[1]。但医学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其为专业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已积累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术语体系[2]。医学英语在词汇构成、语法、句型等方面既与基础英语存在共同特点,又存在自己鲜明的特点[3]。所以对于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来说,学习医学专业英语仍存在难点也是情理之中。本文从主观及客观2个方面探讨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学英语学习的难点与对策。
1主观层面原因分析及对策
1.1学习态度消极
1.1.1原因临床医学研究生是经过5年本科基础医学学习后筛选出来的佼佼者,心理上均存在一定优越感。但研究生初期,无论是在临床上还是医学英语学习上均或多或少存在挫败感。究其原因:本科阶段基础英语虽是必修课,但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2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本科注重基础英语教育,以通过四、六级为目标,其并未涉及过多的专业医学英语;而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学生具备大量专业词汇,以专业英语实践能力“论英雄”。1.1.2策略首先,放低姿态,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其次,充分利用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医学英语课程,虽学时不多,但若做到物尽其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也会对专业英语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最后,一定要时刻认识到医学英语对医学生涯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专业英语与学习医学一样,是一项终身事业,随时都不能放松。
1.2缺乏学习兴趣
1.2.1原因与基础英语不同,医学英语用词严谨、语法晦涩、句型复杂,内容上也相对于基础英语枯燥乏味。因此,临床医学研究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逐渐对医学英语学习失去兴趣。1.2.2策略多看医疗美剧。作为医学研究生,虽不能全信医疗美剧中的专业知识及诊疗程序,但其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医学专业词汇,且往往伴随着生动的语境或临床实例,不失为一个学习医学英语的好途径。例如《实习医生格蕾》中的一个场景:(InsideJoe′sOR)Derek:Damnit.Ican′tgettheclamptohold.Givemethebipolars.I′mgonnagoinatadifferentangle.Burke:Timeremaining?Derek:Irrigation,please.这段对话发生的背景是一位外科医生为一位脑动脉瘤患者做深低温停循环(deephypothermiccirculatoryarrest)下脑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过程。这里的OR,是operationroom(手术室)的缩写;clamp意为“钳子”,此句中意为医学专用的“血管钳”;bipolar本是“双极”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外科医生常用的双极电凝钳;irrigation本意为“灌溉”,医学上引申为血流灌注的意思。通过这段简单对话,营造了一位外科医生正在做高难度手术,普通血管钳止不住血,而需要双极电凝钳的生动场景。同时学生可以理解性地记忆多个医学术语,并且不乏趣味。因此,从美剧中记单词是个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2客观层面原因分析及对策
2.1缺乏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的环境
2.1.1原因缺乏对应的语言环境,对于医学英语教学来说,语言听说能力应该是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4]。由此可知,语言学习离不开自由真实的语境,语境理论认为,语言只有在语境中才是活跃的、运动的、有生命力的[5]。想要真正学好英语,特别是医学英语,就必须置身于英语学习的语境中,并且真正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我国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语境的构建[5]。缺乏听说读写的环境也就是缺乏医学英语的应用环境,随之而来的是医学研究生对医学英语的懈怠,也就不会主动去探索其学习方法,最终导致医学研究生认为医学英语越来越难,而且越来越不重要。2.1.2策略随着我国教育对英语重视度的提高,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6];但在专业医学英语方面,想在我国大环境下构建其听说读写的真实语境可能性不大。但是,对于高素质人才相对集中的医学高等院校,构建一个局限于小团体或是个人的医学英语学习“微环境”[7]还是有可行性的。(1)听:听专业医学讲座。医学院校或其附属医院通常会经常邀请国际上知名的医学专家来开展专业讲座,作为医学研究生,应积极抓住每次机会,因为讲座上会涉及大量以医学英语呈现出来的医学知识,在听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思维,尽快将医学英语与头脑中的专业医学知识联系起来[4]。这种方式对于医学英语听力理解的能力会飞速提高。(2)说:①与留学生交流。通常高等医学院校均有各国留学生,只要主动与之交流,就会有大量“说”的机会,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医学研究生对医学英语的敏感度得到提高,口语交流的技巧也会不断强化。②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阶段会得到不少参加国际医学会议的机会,学生可勇于提问,或是私下与国际医学人士交流。相比于留学生,这是更上一层楼的交流,涉及更多专业医学英语,当然,对专业英语的交流能力提高也很大。(3)读:阅读大量专业文献。阅读高质量的英文专业医学文献既是医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获取医学领域最新知识的途径。通过每天坚持阅读文献,在保持专业知识更新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医学英语阅读能力。(4)写:专业论文的撰写。医学研究生作为临床与科研结合的高级人才,专业论文的撰写能力必不可少[6]。从研究生的第一学期开始就应该经常以练笔的方式,用医学英语撰写专业文章,并且在研究生期间争取发表一些英文的专业医学论文。发表的论文质量越高,对以后的职业生涯越有益。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论文写作的技巧,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利于医学英语写作的氛围。
2.2医学英语专业词汇难于记忆
2.2.1原因在所有专业英语中,医学英语词汇量最大,仅病名就有3万多个,而新术语还在以每年大约2000个的速度增加[9]。因此,对于医学研究生来说,需要记忆的词汇很多。再加上医学词汇往往偏僻复杂,晦涩难懂,记忆起来就更是难上加难。2.2.2策略(1)举一反三,学会归纳:①普通词汇的专业释义。某些普通词汇的原始意义与某种医学现象或活动有着相似性,于是就赋予其医学上新的含义。学会联想和归纳二者之间的联系可帮助理解记忆此类单词。例如:plastic普通英语中意为“塑料”,由此引申出其医学释义“塑形、整形”;angry原意“生气、愤怒”,联想到“伤口的愤怒”就是其医学释义“发炎”;类似的词还有:shock(休克)、stroke(卒中)、union(愈合)、tender(压痛)、labor(分娩)等。②一义多词。医学英语中也存在着一义多词的现象,例如:“疾病”一义,对应多个单词:disease、illness、sickness、trouble、disorder、ailment、malady。此类现象必须在阅读文献过程中注意积累与归纳,并尝试去理解各个单词之间微妙的不同。(2)学会构词法:学习医学英语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即越是复杂的医学英语词汇越是“纸老虎”。因为其构词十分有规律可循,只要分析单词的各个结构,迅速掌握该词并不难。应掌握医学英语最基本的构词法,一个医学词汇多由这几部分构成:一个或多个词根,前缀和(或)后缀、连接元音。大量的词根、词缀大多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8],词根决定单词的基础含义,前缀改变词意,后缀改变词性[9]。以thyroid(甲状腺)为例,一切含有此词根的单词含义均与甲状腺相关,加上不同前缀有不同的词意,如hyper-thyroid(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或hypo-thyroid(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加上不同后缀则变为不同词性,如:thyroid-itis(甲状腺炎)或thyroid-ism(甲状腺素毒症)。另外,由多个语素连接而成的长单词往往需要一个元音字母作为中间连接,以方便拼读,称之为连接元音,通常为“-o-”(若连接后面部分以元音字母开始则不需要连接元音)。例如:hepat-o-carcinoma(肝癌);pyelo-nephritis(肾盂-肾炎);而prostat-itis(前列腺炎)和gastr-algia(胃痛)中的-itis(炎)和-algia分别以元音字母“i”与“a”开始,因此就不用再加连接元音了。如此,只需记忆数量有限的词根及词缀,再通过构词法便可轻松地拼出大部分医学词汇的含义。(3)学会缩略词代替:越长、越复杂的术语在实践中越会被缩略词代替[10],拿泌尿外科来说,常见的缩略词就有“下尿路症状LUTS(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rostatespecificantigen)”等。无论是在实践中使用或是研究中使用,缩略词无疑会给工作减轻很大的负担。实践中多积累会让专业术语的记忆任务与压力减轻许多。
2.3医学英语长、难句和文章的理解、翻译困难
2.3.1原因医学英语为了精确表达、避免歧义,往往会用上各种从句来限定句子各个成分之间的明确关系,有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主句+从句就构成句子较长的主从复合句。扩展后的后置定语可以是带从句或较长修饰语的复合句。有些句子结构复杂,插入成分多,修饰语长,从句套从句,这些均是造成英语句子长而复杂的原因[11]。因此,医学英语的句型往往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假象。很多医学研究生由此产生了急躁、畏难情绪,造成不能冷静分析句型结构,分不清主干和支系,对句子各个成分关系的理解也产生偏差,从而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12]。句子的理解偏差放大到文章上,就与原文产生了巨大的误解,这在医学上是致命的。2.3.2策略(1)分析结构。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越是复杂的长句越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句子各层次的关系,更应该有清晰固定的语法结构[10]。经过对句子结构及层次的仔细分析,做到正确理解及翻译。(2)拆分与重组。医学是严谨的科学,做医学翻译一定要做到完全理解原文后再翻译,先拆分,理解后再按照中文习惯重组,切忌断章取义。按照这种方法,先归纳这种方法为“拆分重组法”[13]。常见的拆分点有:①并列连接词:and,or,but等;②从属连接词:when,while,as,since,untilbecause等;③关系代(副)词:who,whom,whose,which,when,where,how,why等;④介词:of,about,for,on,with,by等;⑤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常常引导状语或定语[13]。下面举例说明拆分方法。例:thus/dilution/,byair,waterorothermedia,/whichreducesthenumber/ofpathogenicbacteria/takenintothebody/belowthemini-mumnumber/necessarytoinfect,explainswhy/infections/andparticularlythose/enteringbyrespiratorytract,/arelesslikelytobecontracted/intheopenair/thanundercondi-tions/ofovercrowdingindoors.首先,分析句子主干:dilu-tionexplainswhy.支系有2个:(1)which(dilution)re-ducesthenumberbelowtheminimumnumber;(2)infec-tionsaretobecontracted.每个主干或支系里均有独立的先行词,由各种修饰词或从句修饰,主干里dilution为主语,byair,waterorothermedia为修饰主语的定语;支系里which指代dilution,后面2个number均有修饰语修饰,单独翻译出来不难;另一支系里把infection当作主语,由lesslikelyto限定,引出2个环境的比较。把3个部分当作3个独立的句子处理,既突出每个部分的重点,又能降低整个句子的难点。每部分翻译如下:(1)稀释作用解释了为什么;(2)稀释作用能使进入人体的病原菌数量减少到能引起感染的最低数量以下;(3)感染,特别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感染在户外传播的可能性要小于人群拥挤的室内。最后,总的理解该句的意思,依照中文成句习惯,将3句话融合成一句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且句义清楚的话,即由空气、水或其他介质产生的稀释作用,能把进入人体的病原菌的数量减少到最低有效感染数量以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感染,特别是经呼吸道而入的感染在户外的传染概率低于拥挤的室内。这种方法脚踏实地,刚开始时虽耗时较多,但若加以练习,熟悉方法后自然会变得得心应手,而且在最后一步重组的过程中,英语学习中最为推崇的“语感”也会得到极大的培养[14]。只有做到每个句子准确理解,并以目的语翻译还原句子原意,对整个文章的把握才会称得上严谨[15]。
3小结
临床医学生八年长学制与以往临床本科生教育在医学生培养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对其在临床上的要求是在毕业前达到住院医生第3年的水平,同时要完成临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标准临床医学生八年长学制与以往临床本科生教育在医学生培养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对其在临床上的要求是在毕业前达到住院医生第3年的水平,同时要完成临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标准,而生产实习的时间并没有因为对其要求的提高而延长。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进入医院后真正开始接触患者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在掌握医学知识、医疗技能的同时,还需要转换意识,要逐渐从以学习为目的向以为患者服务为目标的转变,需要培养与患者及相关人员的沟通能力,与上级医生的配合能力,是逐渐由医学生向医生过度的重要阶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保障完成大外科基本技能培训及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的临床、科研、教学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学博士,是临床八年制学生教学培养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能够解决面临的这些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自2007年6月开始,在创伤骨科临床实习的学生中试行《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全病程管理》的实习模式,使学生在完成目前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全程管理1~2名典型患者病例,了解骨科疾病的诊治过程,掌握该种疾病的诊治方法及国内外进展,并真正履行一个临床实习学生的职责。
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在创伤骨科的医生中选拔优秀的高年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作为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实习带教老师,使其全面了解和掌握《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全病程管理》模式的意义、内容和操作方法。在临床八年制学生进入创伤骨科开始临床实习的时候,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由带教老师与实习学生共同选择1~2名创伤骨科典型患者病例,由实习学生全程参与该患者的门诊就诊、入院检查、入院诊断、鉴别诊断过程,在结合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制定治疗方案,参与治疗的各个环节,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跟踪随访,整个治疗过程结束之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书面完成一份完整的病例报道,对病例报道的内容及质量进行筛选后,将优秀的病例报道推荐到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本模式的特点是:实习学生对该患者的管理不以在创伤骨科临床实习时间的结束而结束,一直要持续到整个治疗过程的终结,即便是学生实习轮转到其他科室,也会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到该病例的整个治疗过程中。
实习学生作为患者的第一线“主管医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于患者入院之初就全程与患者沟通交流、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并完成大病历书写、评估伤(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并参与到患者随后的治疗过程当中,在患者完成住院治疗出院或转到康复中心之后,仍然与患者保持联系,定期随访,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直至完全康复。整个治疗过程结束后,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该疾病在诊断、治疗、康复及流行病学方面国内外的治疗进展,回顾本次病例的治疗过程,总结经验及该病特点,书面完成该病例的个案报道。创伤骨科在科室网站上建立了学生病例讨论园地,将每位学生撰写的病例在网络上开放讨论,让实习学生与其他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治疗过程、获得的经验与切身的体会,也使得学生们更加方便了解更多骨科疾病的治疗过程,并定期举办全病程管理学生论坛,为学生们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讲述自己的病例,由创伤骨科组织教学管理的老师,内、外科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及多个年级的学生代表共同组成评委。对于有代表性的特殊病例,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由实习学生撰写成病例报道的论文形式,投送国内外骨科专业期刊,争取发表,让学生了解临床科研的一般过程。
“全病程管理”首先提出要在临床实习阶段转换学生的思维模式,由将患者视为学习的对象逐渐转变为服务的对象,真正完成由学习型思维向服务型思维的转化,从而完成由实习学生向实习医生的转化,包括参与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全部过程当中,使学生对骨科疾病的了解更加系统、全面、深刻,而不是疾病在诊治过程中的某些片段。在全病程管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的接触患者,培养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将患者的“病”与患者的“人”有机地结合,而且培养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从而培养医学生的奉献精神。医学生在全病程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患者、家属、上级医生及相关科室沟通,培养了其社会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学生全面参与整个诊治过程,将自己作为真正的“一线医生”来要求,主动思考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康复的各个环节,为全面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打下基础。此外,医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知识,了解该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并增强了幻灯制作、演讲及表述能力,为以后的学术交流及教学打下基础。在后期总结过程中,通过将优秀病例报道投送期刊发表,医学生可以了解文章发表的各个环节及注意事项,锻炼文章的写作能力,更由于可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文章,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网络的教学论坛将学生们自己的病例开放讨论,与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认识疾病的平台。在教师方面,带教老师在指导实习学生完成全病程管理的过程中,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在带教的压力和动力下,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医、教、研的能力。
全病程管理自2007年试行以来,已经有4届实习学生参与了全病程管理项目,共计200余人次,完成病例报道150余篇,完成《全病程管理病例报道汇编》4册,评选出优秀的病例报道向国内骨科专业期刊推荐了22篇,已经接收或正式发表6篇,其中田雪同学有关犬咬伤的文章被《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接受并发表,其内容也被《北京晚报》采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外,我们还完成了关于全病程管理模式的相关教学论文4篇,分别发表在《中华医学教育》及《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杂志,组织了全病程管理病例报道学生论坛2次,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全病程管理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逐渐被其他学科了解和采纳:胸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也组织生产实习的部分学生实施全病程管理,并撰写了病例报道。2011年,通过对参与全病程管理的医学生及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3%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有帮助,70%认为有助于医学论文的写作,66.7%认为该项目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8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骨科专业临床实习效果,90%的医学生认可并愿意接受该模式。所有参与带教的老师都认为,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很大程度上增加教与学的相长,提高了带教老师自身的医、教、研的能力。
此外,全病程管理模式也得到了专家、医学教育前辈以及各级领导的好评。
2011年,全病程管理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所属教学医院参加的教学讨论会上做了专题汇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模式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冯传汉老先生的关心、支持和肯定,冯老曾多次了解全病程管理的实施情况,并针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冯老希望全病程管理这一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能够持久地开展下去并且能够在更多的学科进行推广。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 医学英语 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许多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普通中小医学院校,由于师资不足,加上教学时数及对医学专业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医学英语教学工作进步缓慢,成效不显著。目前,高等学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包括:教学手段落后、内容单一,学生医学英语实际能力低,教材与医学发展脱节,与公共英语教学脱节,对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应用不足,利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的不充分等。同时,医学英语教师对于医学专业知识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少教师认为,自己需要拥有医学专家一样的医学专业知识才能教好医学专业英语。另一方面,与大学普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相比,医学英语的教材及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目前尚缺少个性化的医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缺少集视听说为一体的多媒体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及相应的教改实验研究。诸如此类因素,制约着医学英语教学的进步。
上个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传入我国后,给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带来强烈冲击、开拓性的发展和变革,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认为:“认知是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它总结、批判并汲取了不同认知学派的教学理论精华,深入揭示了教学过程的认知规律,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在该理论指导下进行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院招收的肿瘤学研究生对医学英语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的分析,作者在建构主义教学观和教育学迁移理论的指导下,对当前我院肿瘤学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力求医科院校学生的医学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明确学习目标
任何教学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目的明确了,加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明确的学习目的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为此,在进行肿瘤学研究生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首要步骤是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临床肿瘤学研究生的专业医学英语的学习,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一般本科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显著特点,那就是“专业化程度高、实用性强、与国际医学前沿”联系紧密。研究生医学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能顺利查阅国外专业文献、用英语撰写医学专业论文、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上和国际学术交流大会上流利发表自已独到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进行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客观要求。这一点与建构主义追求的教学目标具有“高水平的思维、有深度的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等相吻合。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意味着研究生的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绝不能只是让学生熟记一些定义、概念和原理,也不等于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毫无关联的内容,而是要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使学生有能力解决知识变式问题,并将所学专业医学英语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广泛而灵活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之初,就鼓励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目标后,再次形成新的目标,如此循环往复,使目标呈螺旋式上升。而在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强化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论文的写作技巧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医学专业贡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选编合适的教学素材
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医学的进步更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因此,要求医学从业者不仅有高水平的医学知识,同时还应有高超的外语水平和交流能力。目前,各高校采用较广的医学英语教材主要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医学英语》、《临床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听与说》、《医学英语写作与翻译》等4册组成的系列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英语读写教程》和《医学英语听说教程》等。随着各种医学英语优秀教材的不断涌现,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从单一的阅读翻译模式转变为集听、说、读、写、译为一体的综合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大推动了大学医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但是,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相比,医学英语的教材及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现有教材已满足不了学生对医学英语的需求和临床实践的需要。针对肿瘤学研究生毕业后将主要从事肿瘤防治研究的特点,根据当前肿瘤防治的主要手段: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中西结合及综合治疗等,增编的医学英语素材应包括上述领域的医学术语学、英文版经典医学教材、国外主流期刊文献(例如,《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The lancet oncology》,《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医用口语、医学论文写作、学术报告等具体内容,着重突出专业特点,做到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并做到“与时俱进”,始终紧密联系当前医学发展最新前沿,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再通过应用来促进教学。
三、组建高素质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有资料表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从公共英语教学转向医学英语教学后,许多教师都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根据上述肿瘤学研究生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素材的特点,并考虑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普通外语学院毕业的英语教师,难以充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为此,必须组建组建高素质、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1)有计划地、分次分批送医学英语教师外出进修和培训,着重培训相关医学知识和教学技能,快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医学专业知识。(2)为医学英语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之间建立横向交流的平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双方在医学知识和英语能力上都取得提高,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医学英语教学的师资水平。(3)聘用本院留学归国的相关医学领域(如外科、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的高级专家、或者具有高超外语水平高的医学专家,担任研究生的专业医学英语的部分教学工作。这些专家,不但其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会促进专业医学英语的教学,而且,这些高级专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对提高研究生学习专业医学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言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真正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现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的学习者的主动性在认知建构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医学英语教师从原来单纯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而学生则从“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进步的快乐,达到教学的目标。
四、充分利用迁移理论
根据教育学的迁移理论,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在任何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并合理应用这一理论,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研究生专业医学英语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首先,要充分利用研究生入学考试已有的公共英语基础知识,加深他们对医学英语的理解;一般来说,能通过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者,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已达到大学英语六级合格水平,掌握了大约6000左右的英语词汇,所以,在进一步的专业医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对医学专业英语的正迁移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肿瘤学研究生经过了多年的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临床专业技能的实习,因此,已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让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应和他们已学过的、或正在学习的医学专业课程结合起来,通过相互联系,实现医学专业知识与医学英语的正迁移,达到相互巩固的目的,所以,在选择医学英语教学素材时(如采用《Nature medicine》、《Cancer》、《Cancer cell》等登载的专业论文),紧密结合当前的医学专业内容,从而不但可以体现医学英语的实用性,加深记忆,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并同时掌握了国外最先进的医学研究进展,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为了使这种侧向迁移取得良好的效果,医学英语教师需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医学专业课程的内容概述和学习进度,从而科学地组织医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真实学术交流情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不可以独立于特定的情境而进行,学习者必须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在现场情境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目前,国内、国际医学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大部分肿瘤学研究生毕业后都将长期从事肿瘤防治临床工作、或研究工作,在国际学术交流大会上报告他们的工作经验、研究成果、临床发现等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因此,在肿瘤学研究生的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与现实情况最类似的学习情境就是:在医学专家的帮助下,模拟国际学术交流大会。让学生在模拟大会上,完全按照正规的国际学术交流方式,进行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大会主持、学术讨论等。同时,学生轮流充当主持者、论文报告者和听众(参与提问和讨论),教师则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帮助、纠正。开放的交际场所和语言实践实验还可以延伸至门诊、病房等情境中,通过生动逼真的情景模拟(如模拟英语环境下的临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体检、实验等),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语境氛围,积极、快乐地完成医学专业英语知识的建构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克服了照本宣科式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学生能强烈地意识到英语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至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任何模拟都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环境,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广州本地或异地真正的国际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在大会现场去观摩、感受、体会、锻炼。这样的真实的社会环境下的医学英语学习,会使学习者生发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在人与人的交互作用中建构更加灵活、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语言规则系统;它把语言习得与社会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对接,势必更加有效地促进英语转化成高层次医学人才得心应手的交际工具,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通过反复模拟演练和实践,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生动、鲜活的场景中成为瞩目的焦点,把传统概念上的教室改变成为人人参演、个个登场的舞台,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扎实、过硬的医学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
六、全面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
21世纪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同时对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也为以多种技术手段开展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集成于一体,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一种更合乎自然习惯的交流环境和方式。全面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后,学生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信息,从而加速理解和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并有助于学生在联想的基础上加深记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获取医学英语教学素材,并利用电脑技术制作虚拟的语言情境,用于培养学生的医学英语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等。
参考文献:
[1]刘斌.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6(8):745-746.
[2]尤永超.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23-25.
[3]赵跃君.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9-10.
[4]罗永合.建构主义理论对七年制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2):185-188.
[5]许瑾.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述评[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82-484.
[6]赵庆红.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5,18(6):64-65.
[7]Brown JS,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1989,(18):32-40.
【关键词】中医认证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实践
一、中医学专业认证和中医英语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医学专业认证是国家教育部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对中医学教育状况进行全面客观“诊断”、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中医学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校中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认证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中医药国际化和全球化。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世界各国不仅逐渐得到认同和欢迎,而且已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医英语人才的缺乏,中医药尚未得到西方各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要促进中医药产业在世界各国的健康蓬勃发展,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交际应用能力的医学英语人才势在必行。
二、对中医英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只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英语竞赛成绩获奖率。并把它们看成是衡量英语教育成败的标准。单一认同英语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忽视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人文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片面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开设一些专业方向课程而忽视了语言基本功训练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中医院校片面追求过级率和获奖率是对中医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外语教育的特点认知模糊所造成的。一方面,中医学从专业上来讲,被认为是“国粹”,不需要用英语去检索搜集文献资料和拓宽专业知识。学生工作以后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学不学英语对中医专业的学生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模糊了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素质性。外语教育培养学生汲取国外信息和交流信息,扩大视野,吸纳世界优秀的文化科技成果。如果仅仅把英语看成一门工具是培养不出来上述能力的。
Flowerdew和 Peacock(2001)曾指出:英语已成为国际上各学科研究成果、科技文献和学术交流的国际通用语,不管这所大学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还是母语,只要不想与国际学术社会隔离,一个合格的本科大学生都必须有能力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最新发展。在中医英语教学中,中医学科知识的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获得和积累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更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所以,对中医英语的认识要放在国际视野的层面上,不能仅仅认为它仅仅是中国特色或者中医的东西。
三、专门用途英语
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大学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大学通用英语被称作传统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它的教学是“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其教学水平的检验通常定位在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上”。它针对性不强,也不能满足人们用英语开展某些特殊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是一N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服务性教学”(Pobinson, 1989),具体地说,它是以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大学通用英语相比,专门用途英语更有满足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方向性。经受过良好ESP培养的学生在将来从事的职业和领域里,比那些只接受过EGP教育的学生能更准确,更有效胜任工作。
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学校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能力,并未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作为ESP的一个分支,中医英语教学目的是经过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之后,继续巩固和不断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掌握中医英语的基本特点和表达习惯,搜集中医专业的文献资料,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用英语从事医学的学习研究、实践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促进行业的发展。
四、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学实践研究与探索
1.课程设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也有着它特殊目的和特殊用途,其课程设计就要考虑学生的特殊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课程设计活动。这一点和《方案》是一致的。一般中医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形成了大一大二实施大学英语学习的的局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能力,三四年级开设与中医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在语言基本知识不牢靠,就很难消化和吸收中医英语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英语类课程的开设就仅仅是用中文翻译中医基础知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就被忽略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很多中医院校不断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已达到教学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课程设置还是存在许多代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只开设了一或两个学期,学生只能入门,却无法深入、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就是一边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文化人文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两者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本科阶段无法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更不利于研究生阶段的医学英语的相关学习。
(2)课程设置缺乏目的性。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对特定领域的英语技能的需求,而不是将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混为一谈或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大同小异。在设置中医英语类课程的时候,很多老师和高校的行政人员没有意识到中医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特定领域英语技能需要,即在中医诊疗领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阅读外文期刊了解国内外中医发展动态的一种技能和能力,而是将中医英语仅仅作为一种中医和英语的简单结合,通过中医英语的学习让学生们掌握点基本的术语和表达法就可以了。他们会将一些实用的必修课设置成选修课或是缩短中医专业英语学习的学时。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学生要么觉得课程枯燥不实用,缺乏重点,要么觉得学时太短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因此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3)课程设置时间分布不合理。专门用途英语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特定领域内的语言技能,特色在于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中医领域内的语言技能,其特点就是将英语语言与中医专业知识的结合。很多医学院校在本科阶段前两年设置了体系完整的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到了大三、大四面临着考研、找工作和写论文等问题,没有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因此作为重点的中医英语只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在学习量剧增,就业压力打的情况下进行中医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系必须注重课程计划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体现加强基础、提高能力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医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注意学时的足够,课程的连贯性;学时的设置要考虑师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分类,分阶段进行教学。笔者赞同中医英语的分阶段教学,但是在课程设计上不要那么泾渭分明,大一大二亦可以开设基础英语和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可以开设中医英语口语、听说和简单中医知识的英语阅读之类的课程。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视听说》《外国医学影视经典赏析》等医学英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三大四可以多开设些中医类英语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文献检索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比如《医学英语词汇解析》《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基础大一大二的学习,不仅扎实英语基础,对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有个大致的了解,培养对中医英语的兴趣。到大三大四接触到中医英语的时候不会感觉突兀不适应。中医英语在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就业升学实施循序渐进分层次培养和分级教学。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达到培养“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应用能力”这个总目标,实现《方案》里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2.师资。从教师层面上来说,我国中医院校从事医学英语的老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毕业。在医学院校他们承担着繁重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医学知识缺乏,进修经历有限。在中医英语的教学中自认医学知识缺乏,实际教学中讲授语言多于鞯葜幸叫畔。学生在学习中医英语的过程中学而不获,挫伤了学生学习中医英语的积极性。其实,与大学英语教学相比,中医英语在教学内容上有其特殊性,但是两者都是在提高英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知识的水平,满足学习的需要。所以,对于教授大学英语的教师,不必要像医学专业教师那样系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方法在一般用途中医英语的教学中更为重要,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效果。
根据《方案》要求,近三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订了《师资队伍“十二五”规划》,为教师的培训设立专项基金,为教师进修、学习、交流培训提供保障,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英语老师通过培训巩固英语基础、积累中医学科专业知识,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医英语之路。
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不是太深刻,存在很多误区。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存在一定的误区。结合广西中医学大学中医认证为背景,从课程设计、师资和教学三个教学实践方面研究和探索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中医专业培养目标,促进教学管理者和医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中医学科知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网络平台,促进中医教材质和量的提高、中医知识的普及、把握中医发展方向。中医英语的发展能促进中医药对外贸易和交流,传播中医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许谨,孙宏.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述评[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82-484.
[2]赵跃君.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9-10.
[3]徐育年,孙晓玲,侯建人.医学英语教学的评估理论和指标[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0-2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对外学术及教育交流也日渐活跃与频繁,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留学生留学,留学生教育成为了衡量高校知名度、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医学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近50%。重庆医科大学从2001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留学生规模逐渐扩大,留学生生源从最开始的尼泊尔逐步扩展到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628人。
本院从2005年开始承担重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留学生的口腔医学教学工作。纵观全国各医学院校,海外留学生的课程设置目前没有统一安排。就口腔医学来说,有的院校如首都医科大学将口腔医学设为必修课,有的院校则没有将口腔医学纳入海外留学生临床专业学习的内容,本院是起初将口腔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选修课程,逐渐过渡为必选课程,到现在的必修课程。未来的医学模式是多学科、多序列的综合治疗,口腔医学虽是独立于临床医学专业之外的一级学科,但口腔医学的知识与许多临床学科密切相关,如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内分泌科、血液科等,很多全身疾病在口腔有特殊的表现,因此,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的有益补充,掌握口腔医学知识也是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者从2005年来一直承担重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留学生的数量从开始的40人增长至120人,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回顾近10年的教学过程,本院留学生的口腔医学教育正逐步走上正轨,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稳步提升。
1.留学生的特点
由于教育经历、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留学生和国内学生相比有自身的特点。留学生大多来自于英语为母语或通用语言的国家,其英语口语大多非常熟练,但很多留学生的英语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并不是标准的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这就对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其中文能力普遍较差,大多数只接受过短期中文培训,只有个别留学生能用中文交流,所以授课必须采用全英文教学。
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及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一部分留学生听课非常认真,理解能力强,能认真记录及提出相应的问题,临床 见习也非常认真有兴趣。一部分留学生课堂纪律较差,体现在上课迟到、早退甚至缺席。但留学生普遍思维活跃,上课提问积极。分析原因可能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外教育体制不同所导致。针对以上特点,本院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了重新梳理及改善,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2.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教育的体会
2.1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教学部门对留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学籍制度等。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针对留学生个性及课堂纪律较为散漫的特点,本院选派综合素质强的教师专门负责管理,协调留学生教学课程安排及具体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并将考勤情况和考核成绩适度挂钩;严肃考场纪律,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对学生的考试进行形成性评价,出勤及课堂表现等均纳入考试成绩范畴。课堂秩序改善,教师的积极性及授课效果也相应改善,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2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教师是留学生教育的实施者,良好的师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英语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教师的授课水平。本院2001年并入重庆医科大学,在留学生教育初期,口腔医院还是一所年轻的教学医院,虽然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英语阅读能力都不错,但有的教师英语口语差强人意,课堂上基本只能按照备课的内容进行照本宣科,限制了课堂上的自由发挥。近年来,本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包括选送年轻医生参加学校的高校教师英语培训班;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全英文教学竞赛;聘请优秀的国内外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英语授课培训;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名校培训学习;通过学生及同行评价的反馈结果,遴选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性授课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教学氛围逐渐浓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教学水平提升。近5年来,本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工程启动,逐年选送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及深造,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本院应进一步加强留学生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如:借鉴天津医科大学在全国首推的《留学生英语授课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进一步优化本院的留学生教师队伍。
2.3狠抓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多年来本院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及课前试讲。授课前的集体备课非常重要,在上课之前,集中教研室优秀教师及相关授课教师对这门课的授课的方式、内容进行详细讨论。在集体备课时,教师相互启发和解疑、相互借鉴课件制作和教学经验,使教学资源的利用得到最优化。每个新教师正式授课前进行试讲,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没有达到要求的必须重新试讲。同时对授课环节进行监管,在留学生、院内同行专家和学校教务处3个层面建立留学生评教制度,组织督导专家听课,及时开展同行评教和学生评教,切实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2.4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技巧教师的授课技巧会让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让学生收获全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体系。在初期的教学实践中,本院大多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但逐渐发现,留学生更容易接受西式的教育模式,对相对枯燥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较为反感;加之留学生《口腔医学》的教学不同于国内本科生的专业教学,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不可能系统地传授口腔医学知识,只能对重点疾病进行重点讲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本院逐渐将传统讲授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BL)方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叭采用引导式、问题式等手段,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教学,探索一条适合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的模式。比如在讲授牙周病章节,传统的教育模式可能是逐一讲授牙周炎的病因、病理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内容多,抽象且枯燥。本院采用PBL模式,在授课之前叫学生预习,同时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学生自己也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如: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的原因是什么?牙齿为什么会松动?牙齿松动了怎么办?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牙周病呢?洁牙会损伤牙齿吗?等,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课后简单小结,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事倍功半。同时口腔医学是一门很形象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时尽量少用文字,多用图片、动画、视频、教具等进行讲授,这将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化,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消化。如讲解龋病窝洞的制备,可以根据典型的临床病例制作一个视频课件,在课堂上边播放边讲授,效果远远优于单纯的文字讲授。在口腔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此教学实例不胜枚举,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必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5留学生口腔医学教材的选择如果说好的教师可以为这门课程增光添彩,那么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是课程的血脉,是根本。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针对留学生的口腔医学课程均没有统一的教材,纵观一些兄弟院校,一般指定2本教材,一本是留学生生源国的原版医学教材,内容系统详实,类似学术专著;一本是学校自编的医学教材,采用提纲式结构,注重条理,2种教材相互弥补,教学效果很好。国外的口腔教育属于毕业后再教育,口腔医学教材类似于我国研究生的教材,原版医学教材内容虽然详实,系统化,但深度及广度高于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的大纲要求。鉴于此,推荐在参考国外经典教材的基础上采取自编教材的模式。本院一直采用自编教材,内容涵盖口腔医学各个专业的各种重要疾病,内容简洁、条理清楚,易于理解。但10年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医学知识快速更新,教师应与时俱进,借鉴口腔各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经典的教材,统一格式,结合临床重点疾病及新进展对留学生口腔医学教材进行重新编写,以便更好地满足留学生口腔教学的需要,给学生传递准确的知识,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真正受益。
2.6从政策上提高教师参与留学生教学的积极性留学生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2个学时的全英文授课,课后起码要花费数倍于此的时间去准备,对于同样的授课内容,英文教学的备课时间是中文教学备课时间的4倍'基于此,为了培养及稳定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本院在课时津贴和业绩评价上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切实提高全英文授课教师的课时津贴和课时系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使英文教师队伍得以持续、良性发展。
3.留学生口腔医学教育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