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培训机构

教育培训机构

时间:2023-01-25 12:29: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培训机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培训机构

第1篇

教育薪酬涉及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近些年来,随着教育培训行业的扩大,竞争的加剧,很多机构人员流失严重,工作积极性不高。本文从薪酬的视角出发,研究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教育培训机构;薪酬管理;公平;激励

1、研究教育培训机构薪酬管理的意义

教育培训机构为提高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水平,拥有一支高品质、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教育机构的发展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如何能够吸引、留住所需的优秀人才,一直困惑着我国教育机构管理者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组织仅依靠一个好的薪酬体系,不可能获得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优势,因为物质报酬不是唯一的员工激励机制;但是,如果一个组织没有好的薪酬体系,在人力竞争中一定处于劣势。薪酬是员工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从事职业的动力,是自身能力得到肯定的一种表现。薪酬以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把员工和雇主联系在一起,为了双方利益的实现,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者必须解决好组织机构自身积累与员工之间的分配关系,客观公正设定机构内部人员的薪酬,建立与机构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积极性,对促进组织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教育培训机构薪酬管理概述

教育薪酬体现的是教育工作者的劳动所得,同时是激励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的一种手段,也是教育工作者社会地位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更是体现和证明教育工作者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部分。

2.1教育培训机构薪酬管理的内容

确定薪酬管理目标。教育培训机构薪酬管理目标主要是吸引高素质人才,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热情,让员工获得满足感,提高工作效率,协调机构和员工的发展目标。选择薪酬政策。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者根据机构运行的目标和任务决定机构的成本投入,依据机构发展需要确定是采取扩张的人力成本政策还是紧缩的人力成本政策。选择合理的工资制度,稳定员工收入政策大多采用的是等级岗位工资制度,激励员工的政策则与绩效工资制度连在一起;确定机构的工资结构和工资水平,工资结构向高额倾斜就要加大高薪人才的比例,提高薪酬,工资结构向低额切斜就要缩减高薪人才的比例,降低薪酬。管理者对薪酬机制的决策直接影响机构的运行效率。薪酬计划的制定要与目标管理相协调,有的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制定合适的工资制度,一味模仿其他组织,薪酬管理缺乏科学性。没有通用的对任何组织都适用的薪酬模式,薪酬计划的制定要与机构的经营计划相结合。在工资支付水平上,管理者要考虑教育机构的支付能力、是否符合机构的发展目标和留住人才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要以增强竞争力为原则。工资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成本支出,压低工资一定程度上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但是过低的工资又会打击员工积极性,弱化竞争力。管理者要根据外部环境结合内部管理来制定薪酬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薪酬结构。主要指不同员工之间的分配、职务岗位工资的确定、基本工资和奖励的调整等。薪酬结构的调整要以给予员工最大激励为原则,同时注重公平性,避免给的太多或太少,给多了会造成不称职员工不努力工作,给少了会造成高素质的人才外流。

2.2教育培训机构薪酬管理的原则

公平原则。员工认为薪酬体系是公平的,产生满意度,才会从心底认同组织。管理者在进行薪酬设计时,要站在公平的角度,科学合理的设定不同职位、不同能力层次的员工的薪酬构成,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价值。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薪酬不公平,轻者积极性受挫,重者会采取对组织发展不利的行为。因此,薪酬管理尽可能做到公平。激励原则。教育培训机构在设计薪酬时必须充分考虑薪酬的激励作用,对组织内部不同种类、不同职务施行不同的发放标准,适当的拉开差距,处理好努力、成绩、薪酬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满足不同工作人员的需求,刺激员工的积极性,把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促进组织的发展。效益原则。科学管理认为,薪酬最大化能促进生产效率最大化,进而达到组织利润最大化。效益原则强调薪酬体系必须注重工资费用的收益率,即通过人工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组织经营的整体效益,以把“蛋糕”做大的方式,使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

3、教育培训机构薪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3.1教育培训机构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培训行业的壮大,外部竞争的冲击也在加大。在这种大环境下,教育内部管理上也出现了问题。

(一)薪酬体系未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

培训机构中,员工的工资基本都是由高层管理者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确立,发展至今,薪酬的发放标准仍然不够清晰,依据不同的职务层级划分的工资等级,同一职务层级里不同岗位工资的区别没有体现出来。只要到达这一层级,不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技能学历如何,都可以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这些因素导致严重的内部不公平。奖金作为浮动工资部分,在工资总额的比例较小,并且会因为经济效益不好而被取消发放,增加了员工收入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导致薪酬的外部竞争力下降,削弱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二)薪酬体系构成不合理

教育培训机构中按职位实行的薪酬体系,等级的划分没有进行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不同的岗位对员工的技能、经验、效率等的要求是不同的,岗位的价值差别可能是很大的。薪酬构成中,固定工资的比例过大,虽然体现了薪酬的保健性能,但是却不能与员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不能与员工创造的经济价值相联系。过于固定的工资构成会降低工资变动的灵活性,员工在职位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工资不变,也得不到其他方面的提升,积极性不高。

(三)非货币薪酬比重低

薪酬是对工作者付出的回报,有形的为可量化的货币,主要体现了薪酬的“外在价值”,而各种不可量化的奖励,如培训、进修等提高个人声望的机会就体现了无形的“内在价值”。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薪酬理解不足,存在偏差,把薪酬定义为完全意义上的货币薪酬,忽视了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的非货币薪酬,从而导致了非货币比重非常低。非货币薪酬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手段,通过为员工提供某种服务,保障员工福利,吸引、留住人才,增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3.2教育培训机构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薪酬管理的公平性

员工对内部公平性的感知一般以周围的同事为参照物,通过与同事薪酬的比较来判定自己所得是否公平。为避免员工由于受到不公平而离职,保证机构的内部公平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一、管理者加强与员工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让员工参与到薪酬制定中。一方面让薪酬体系更贴近他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员工了解认可薪酬体系的合理性、公平性,提高满意度。二、执行过程中尽量科学、严格。薪酬的制定根据市场规则和员工的需求制定的,在执行时要注意监管,确保薪酬体系与组织机构目标的一致性,是否一直公平、有效。

(二)实行绩效分配机制

教育培训机构要实现组织机构的长远发展,就要提高管理水平,施行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把绩效津贴分为岗位津贴、责任津贴和奖励津贴,适当拉开岗位津贴的差距,针对不同岗位职责的差别确定相应的责任津贴。根据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给予相应的工资,要注意赏罚分明,合格就要奖励不合格就要惩罚,提升员工积极性,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不断完善津贴的发放办法,津贴分配要使员工的收入与岗位、业绩结合起来,合理控制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之间的分配差距,在能者多得的基础上兼顾体制合理性,避免差距过大。

(三)调整薪酬结构,重视非货币薪酬

薪酬并不是教育工作者的唯一追求,管理者要重视他们的非货币需求。确定科学的薪酬结构,可促进组织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适时淘汰素质低的员工。根据教育工作者承担的工作任务和难度,将他们区别对待,适时给予发展性薪酬。当员工的工作年限和业绩达到一定指标后,组织通过发展性薪酬,帮助他们获得进一步进修的机会,这样在提高教育工作者薪酬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非货币薪酬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四)建立有效的内部提拔制度

教育培训机构要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在选用相关人才时,优先考虑内部员工。在组织内部建立公开公正的职业晋升制度,让员工获得晋升机会,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还能节约招聘、安置等费用。及时公布机构内部空缺职位,让员工了解职位要求,判断自己是否符合,鼓励符合条件员工申请,优先给予面试机会,让员工看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提升积极性,减少人才的流失,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国军.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全案[M].化工工业出版社,2013

[2]王宏斌.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运营与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3(8)

[3]董成.现代工资理论与企业薪酬体系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1(11)

第2篇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速,其中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尤为显著。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的《2010中国培训教育业连锁经营发展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英语教育培训的市场总值已达到300亿元,全国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总数量达5万家。截止2009年10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作为中国第一家于2006年9月7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教育机构,已经在全国34个城市设立了36所学校和6家子公司,累计培训学员近500万人次。在全国英语教育培训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国内学者开展了对国内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研究。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社会责任问题,并力图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二、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我国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社会责任现状

(一)市场准入点低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目前,由于英语教育培训产业出现多元化的竞争格局,致使国内各类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大量涌入培训市场。既有本土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新动态英语学校,EF英孚英语培训学校,巨人教育集团等,还有国外注资兴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如华尔街英语等,也有众多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的外语学校或者作坊式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如曼哈顿国际英语学习中心,瑞德彩虹英语培训中心和海德英语培训中心等,还有一些不正规的或者非法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进入培训市场,表明我国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较低,市场监管不严,导致英语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急需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很多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对于英语教学的规律缺乏科学认识,虽然一些兼职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能,但由于英语教育培训机构自身的商业性质使得他们在选择教材、安排课时、改进教学方法上无法遵循英语教育内在的本质和教学规律,容易形成浮躁的教学风气,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一方面,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较低,另一方面,在广告宣传、师资、办学条件、硬件设备等方面缺乏严格的审核和检查。例如许多英语教育培训机构打出“全外教授课”“不用出国,感受纯正英语语言环境”等广告来吸引生源,而其中所谓的外教很多并没有取得其所在国的教育资格从业证书,有的外教甚至学历层次很低,专业素养难以保证;同时,一部分外教从事英语教育培训动机不纯,流动性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师资标准和资格认证缺乏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培训市场来看,英语教育培训已形成最大规模的培训项目,主要有出国留学考试培训项目:托福,雅思,赛达等;有国内应试培训项目: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中、高考英语等;有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项目:剑桥国际商务英语等,然而,国内民营教育培训业缺乏行业标准化及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目前我国缺乏针对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要求,仅仅是按照商家即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者的要求来招聘教师。虽然在招聘信息中有注明各科任教老师应具备得相关行业资格要求,但是在实际招聘过程中,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在面对众多生源而师资缺乏时常常采取滥竽充数的办法。为了保证盈利,需要临时找人填缺来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因此聘任的外教并不具备外籍教师聘任资格,因为相关部门也没有要求外籍教师必须持有《外国人专家证》并且接受相关培训,通过有关培训测试后才能任教。

(三)监管缺乏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英语教育培训是一种经济行为,随着英语学习的人数与日俱增,培训费和资料费不断上涨。例如托福考试培训,最初一个教师教授一个班,人数为十几人,每人学费一千多元,一个培训班收入一万元左右,扣除教师授课费和管理费用,利润在合理范围之内。而如今在出国留学热的潮流背景下,参加托福考试培训的一个班达到几百人,培训收入至少几十万元。另有一些培训机构急功近利的心态非常严重,并常常以虚假的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偷税漏税现象也时有发生,许多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纷纷采取暴利运营的模式,造成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的现象。2009年10月,腾讯大楚网报道,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些不正规,缺乏诚信的培训机构,经常面临与学员及学员家长的官司问题,这是因为在学员正式学习时,这些机构经常随意更换教师及随意减少课时来降低成本,最终使得消费者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和目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缺乏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制度,而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目前,我国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依靠自定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行培训和教学管理,缺乏行业的规范和监督,消费者协会在维护培训机构消费者权利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同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只是在机构成立审批方面发挥作用,对成立之后的培训管理则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虽然我国政府在2003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但是工商行政部门对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仅限于颁发营业执照和税收管理,这样就形成了我国政府部门对于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盲区。在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外部环境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众多培训机构根本无法做到良好的自律。例如:2009年10月,百年国际语言培训品牌灵格风教育培训集团在全国一些城市教学点出现“停课,捐款逃跑”等情况[7],导致国内英语教育培训机构遇到前所未有的培训信誉危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各级教育部门缺乏对于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

三、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社会责任建设的公共管理对策

(一)提高市场准入点,加强政府监管。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中主管社会培训的部门多数隶属于教育主管部门,而工商行政部门也负责对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成立和审批。为了提高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和师资,规范英语教育培训市场,我国教育部门应该针对市场需求,按照国际标准建立教育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全面的质量监管体系,明确教育培训质量标准,规范教育培训实施流程,提高和完善对我国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审批过程中办学条件的限制标准,从各方面进行考察,提高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总体办学水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应该联合执法,对民营英语培训机构的违法事件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惩罚不规范行为,严厉打击英语培训机构中的各种失信行为,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机构吊销其营业资格;对给英语培训机构及消费者造成严重影响的机构和个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民营英语培训机构的良性健康发展。

(二)推行行业标准,建立资格认证,完善法律法规。为了保证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针对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并根据其水平制定相应的从业资格标准并督促教育培训机构的实施。如任教托福、雅思考试培训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应合格的考试证书,外籍教师应具备《外籍教师聘请资格》证明,以及相关部门颁发的《外国人专家证》,外籍教师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经过测试合格才能任教。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民营教育培训产业的法律保护体系,加强对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借鉴国外相关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我国现行针对民营教育培训机构的法律法规的条款进行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增强我国法律对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及消费者保护的有效性。针对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虚抬培训价格,乱收费,偷税漏税现象,立法及执法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制定培训行业收费标准,遏制部分不法英语教育培训机构趁势虚抬价格和恶性竞争,从而保证整个英语教育培训产业保持良性发展。

(三)按照国际标准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信用评价是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工商局对企业设立了一套评价信用等级的方法,税务部门对企业纳税,技术监督部门针对企业产品质量也各自出台了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方法。然而,企业信用缺失的现象仍然存在很大问题。据我国商务部企业信用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我国年财政收入的37%。如今,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传输系统了解企业的失信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能促使企业规范其自身行为。美国自从建立世界上第一家信用评价机构以来,在揭示和防范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及协助政府加强市场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地政府应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民营英语教育培训的市场监管,建立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教育培训市场信用评价机构,鼓励建立独立的中介组织来进行企业的信用评价,从而配合消费者加强对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同时,政府应该鼓励并监督民营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制定自律准则,倡导文明办学,有效地约束企业的教育培训行为。英语教育培训机构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事前控制,事中监管和事后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从而确保自律准则落实到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管理的各个环节。

第3篇

【关键词】简化字;教育;风险分析;对策

随着人才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对各类教育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挑战。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机构――“简化字”教育通过尝试对个性化的教育概念,探索中小学个性化辅导模式,创新中小学个性化课外辅导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培养中小学生快乐学习的兴趣,端正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绩,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在学业、应试、竞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增加竞争力。“简化字”包含如下意义:

“简”:由繁化简。一个好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将复杂的问题解析,使之成为学生更能接受和消化的简单问题,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懂,学得深,悟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化”:善于变化。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的,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知识中找到差异,在变化中间去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字”:字里行间。字里行间皆学问,在学习的时候,应懂得知识需要积累,积跬步以成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不应有速成的侥幸心志,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健成才。

“简化字”教育培训机构是由在校的大学生组建的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机构,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需面临各类的风险,由于每个成员都是年轻而有活力的、不怕苦、不怕累,总是能在各种困难中迎刃而解。

一、竞争风险分析

因为课外辅导培训行业越来越热门,不少人看好该行业的发展路线,纷纷创办大小不同的、形形的培训机构,几年内,出现了很多同个行业的竞争对手。“简化字“教育培训也不例外,同样要面对这些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竞争对手。为了能更好的发展,“简化字”教育将对症下药,开辟自己的教学风格,赢得市场的信赖。

“简化字”教育努力打造一个学生一个教学团队、一个学生定制一套教学计划的因材施教模式,最大程度地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把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学习机会,提升素质并发挥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源风险的分析

生源是支撑一个培训机构发展的支柱之一,所以想要在该行业上把“简化字”教育蓬勃发展起来,生源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就目前情况看,创业大学生学校所在地宜州市的培训机构也慢慢步入成熟。虽然市场比较广阔,但竞争仍比较大。所以必须要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招生工作来。“简化字”教育制定了如下的招生办法:

(一)上课老师带薪去招生,机构的学生多了,老师的课酬也自然有所上升。上课的老师需了解机构的各种上课制度,又因上课老师本身又是在校的大学生的双重身份,可以更有说服力的为我们学生或家长解说我们培训的课程内容,更能吸引学生和家长,从而达到双赢得目的。

(二)机构抽一定时间到各个中小学支教、宣讲,免费给学生上公开课,这样可以加大机构的感染力,同时与学生增进了感情,提高了学生对机构的信任度。

(三)招生队伍必须要怀着无比的激情和乐观去面对招生现场,特别是在招生竞争激烈的地方,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去跟家长聊本机构的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等。

对于每一个在机构培训的学生,机构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到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真正的提高。同时定时做好家访,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机构的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情况,这样可以长期的留住机构的老生,同时机构的老生也会介绍他们的同学来到本机构来一起参加培训。

三、资金周转的风险分析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创办一个培训机构所需的资金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所以资金的周转也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问题。因为“简化字”教育获得了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资助,虽有了一定的启动资金,但仍远远不够的,整个机构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勤工助学、奖助学金及向亲戚朋友借等措施以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简化字”运营后,作为团队的一员,思想上不要对收入要求太高,而是把机构能正常运转放在第一位。

四、学生安全的风险分析

学生的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学生在安全问题上出现了任何问题,都会影响到机构的运转。所以为了更好的避免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机构成立了一个安全小组负责学生的全程安全,送每一名学生上公车或者交到家长手中,并且及时与其家长联系,以确保学生安全到家。

五、教师管理的风险分析

现在跳槽对于就业者来说已经是一种很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教师的管理也是机构运转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尽量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机构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做培训或讲座,使成员能将“团队精神”放在第一位,每一位成员对机构感觉到家的温暖,并通过多种形式让每一位成员多了一份亲切感。

总之,“简化字”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课外辅导需求及学习状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和学生学习状态的分布情况,探索以“简”、“化”、“字”为核心的个性化辅导模式的可行性。尝试实施一个学生定制一套教学计划的因材施教模式,最大程度地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把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提升素质并发挥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俭,李国宇.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就业[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03),55-56.

[2]李炳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策略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47-49.

[3]杨涌滨.论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培养[J].河南社会科学,2003(04),12-13.

[4]李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1256名大学生为样本[J].现代大学教育,2008(06),66-68.

基金项目:

河池学院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3-18)。

第4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内涵分类研究

一、成人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我国的成人教育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不同,成人教育不拘泥、不限于成人的性别和年龄,通过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来丰富成人的知识、增长成人的能力、提升成人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使得成人能够更好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等。成人教育主要有四种形式,其分别是自考、远程教育、成人高考、开放大学。成人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成人教育是成人学习的过程,是由一些机构为实现某些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一套活动,它是社会实践的第一领域。成人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也在持续发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二、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的内涵和分类研究

目前,我国社会上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多是一些民办的培训教育机构,其主要在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主要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为目的,立足于社会成人教育市场发展战略前景,不断满足企业和社会成人的更高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成人教育机构经济利润的经营模式。因此,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的角度来看,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是将人力、财力、物力、产品、市场、客户、技术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总和,建立了全面的培训服务产品和信息,为社会各类成人展开教育活动。与此同时,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满足给社会成人培训各种技能,运用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实施社会成人教育,与社会上的同行、行业协会、投资人以及政府部门进行多样化的信息交流,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利益协同关系,并在合作共赢的前提和基础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经济价值取向为主,兼顾社会效益价值并存,不仅为更多成人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成人教育机构更好的发展。

三、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方略探究

1.高素质的经营团队和强大的师资队伍

社会上很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之所以逐渐发展壮大,其具有非常强大的经营管理团队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人才支撑,在成人教育教学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且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所有教职工都必须要爱岗敬业,并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行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改革,在进行成人教育的同时,也实现了经营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目标,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完善的经营组织架构

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要明确和完善自身的经营组织足够,完善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制定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使得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中的所有教职工能够各司其职,并努力发挥自己的最优价值。

3.针对市场做好经营分析和定位

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在经营管理中,要对人才市场做好定位,并制定出多样化的培训体系,针对社会企业用人标准以及人才的发展需求来调整经营战略,创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略和模式,从而不断提升社会成人教育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第5篇

关键词:培训;教材;现状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经验的累积和教学内容的总结。教材建设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育培训机构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做好教材建设这项基础性工作,既需要行业自身不断探索和积累,也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我国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满足气象教育培训发展需求的教材体系基本框架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国外气象培训机构教材建设特色鲜明

(一)根据教学模块编写模块化教材

澳大利亚气象局培训中心(BMTC)在教材体系建设理念先进,根据课程的模块化内容编写教材。以气象观测课程为例,该课程分为地面观测综述、气象学基础、机场地面气象观测、气候分析、雷达和高空观测、气象服务、操作训练、模拟实习等等,每门课程对应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就是本门课程教材,其中主要包括一些规范性手册、手册使用说明、基础知识读本,以及教师编写的BMTC培训讲义。美国国家天气局培训中心(NWSTC)的教材根据其培训计划的要求而编写,在未成为正式出版教材前称作试用讲义,每门课程都配有对应的讲义。英国气象学院(MOC)培训教材根据课程涉及的教学模块编写讲义,并配有课前学习资料,包括课前练习及答案。美国COMET是气象行业最大的继续教育资源网站。COMET教材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COMET课程总共有19个主题,519个模块,总课时数为1119个小时。几乎涵盖了气象主要学科和部分相关领域。

(二)根据培训适用对象编写分层次的教材

发达国家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气象机构在预报、观测、服务等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覆盖率均达到100%,与之相配套有完善的上岗类培训教材。COMET、BMTC针对气象业务、气象服务和气象管理,开发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教材和课件。COMET课件还根据不同学习对象所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分为四个等级:0—科普性知识,1—初级,2—中级,3—高级。

(三)教材内容紧跟业务发展

NWSTC培训教材内容紧跟业务发展需求,每年会根据气象业务与其它业务技术的发展情况,更新培训教材。MOC所用的培训教材(讲义)编写实行沿袭制度,由新教师接替老教师,严格按程序编写,讲义里修订页上记录了该讲义的起草时间和历次修订的时间和修订者的名字。BMTC教材采用活页形式保存,便于新旧知识点的更替。COMET课件资源更新及时,内容涉猎广泛。每月都会有新的课件上传到COMET网站。有的课件内容来自会议、讲座、workshop等,即对录制内容进行设计、编辑,形成结构化的教学课件。这种高效的方式及时保证了资源的更新。

(四)教材资源师生共享

MOC所有的培训管理文档和培训资料,均面向学院的教职员工公开共享,相互借鉴,提高效率。每个培训开始前,授课教师所在小组组长会挑选合适的讲义和“课前练习及答案”,打印装订,在培训开始前同课表一起,发给学员,以便于学员在正式培训之前就对本期培训的重点内容予以重视并强化记忆。COMET各个国家的学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或下载进行课程学习。为了更好地跟踪搜集课件资源的利用情况,一有新的资源更新,便会给学员发送电子邮件。学员可以通过在论坛中留言,对网站和课程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进而促使学习网站不断完善。

二、我国气象行业培训机构教材建设蓬勃发展

(一)形成了分层次、分类别的教材建设理念和思路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着力加强培训能力建设,在教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建设性、创造性的工作

截至2016年,业务类和管理类培训教材、讲义、参考书已超过200册,主要应用于干部学院和分院的上岗培训、岗位轮训、岗位专项培训、管理专项培训、基础类培训、高层次进修系列培训、工程培训、新技术新方法等类型等40多种培训班型。其中上岗类培训教材约占3/4。针对业务和干部类培训班型教材数量统计如图2、图3所示。按照上岗培训岗位类别,教材种类可分为:农业气象、气候预测与监测、气候评价与区划、人工影响天气、防雷、教育培训、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网络、预报员、观测员、资料业务人员、环境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雷达机务、装备保障、社会管理等.

(二)形成了覆盖多个领域、适用于多种班型的配套教材

干部学院教材建设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覆盖了主要气象业务领域。特别是预报员系列教材,完成了从基础知识培训、到上岗培训、岗位轮训、专项技能培训等四个层次的配套教材。自2003年以来,就有针对在气象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非气象专业毕业人员进行气象基础类的培训。现在已分别开展了针对理科背景学员的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和针对文科背景学员的气象知识普及培训班,理科班的教材经过使用和修改已相对成熟,是使用最久的一批基础类培训教材。干部学院现有教材在干部学院和分院的上岗培训、岗位轮训、岗位专项培训、管理专项培训、基础类培训、高层次进修系列培训、工程培训、新技术新方法等类型40多种培训班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三、我国气象行业教材体系建设有待健全

(一)尚未实现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教材全覆盖

与发达国家有严格的上岗培训制度相比,我国持证上岗培训启步时间尚短,与气象现代化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尚未形成。目前,干部学院已有的上岗培训项目如天气预报员上岗培训教材已相对成熟,气象观测员、农业气象业务人员、气候监测预测业务人员、资料业务人员上岗培训教材已初具规模,而气象信息网络、公共气象服务等上岗培训教材还需进一步完善,其他类型的上岗培训课程模块还有待开发。

(二)与骨干师资培训相配套的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干部学院和分院从事各类气象业务上岗培训的专兼职骨干教师数百人,近年来,已为气象部门输送了符合岗位需求的几千名职工。这些骨干教师备课、授课因缺乏该课程的教师专用书,而没有统一依据的标准,在讲课过程中,除了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规定动作”,其他有关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都完全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程度对学员进行授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造成了授课水平的差异。因此,急需增加针对骨干师资与上岗培训相配套的师资培训教材,为教师备好课、讲好课,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抓手。

(三)基础类、高级技术类、教学案例类的教材存在短板

根据现有的气象行业教材现状,以下三类教材数量较少,亟待开发。一是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气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二是数值预报技术高级讲习班、集合预报培训班、首席预报员研修班等高层次系列培训教材。三是能发挥学员学习主体作用的、直观性强、与各类培训配套的教学案教材。

(四)教材更新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与教材编写、更新速度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紧跟新形式的需要编写新的培训教材,如领导干部类培训教材,尤其像司局级领导干部轮训这类培训,每年一个主题,教材的重复利用率低,内容更新快。如何从中提炼共性、开发经典的领导干部培训教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是业务类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教材更新慢,例如:气象观测类培训教材,由于观测设备仪器更新速度快,有时教材刚花大力气编写完成、完成了出版流程,发现内容已经陈旧过时。因此,培训教材如何紧跟新形式的发展,使学员能不断获取最新的资讯,这方面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四、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科学有效的教材建设制度

目前,干部学院已经把教材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逐渐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教材规划和管理制度,对教材的编写、选用、奖励等问题进行规范。但是在教材建设执行过程中对流程的监管如何更加现代化,教材的编写质量、审核、校对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应在现有教务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负责教材建设的教材指导委员会。形成由教研室、业务部门、教材指导委员会三级负责制,对教材建设工作进行统一的指导。

(二)大力开发分层分类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配套教材

随着气象培训业务的开展,进一步开发与分层分类的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特别是开展各类上岗培训、岗位轮训、骨干师资培训、高级技术培训、气象知识普及等方面的教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需进一步统筹规划,重点扶持有发展、有潜力的特色培训课程教材建设。

(三)充分进行需求调研,开展教材立项研究

教材建设依托于课程开发,立项研究与需求调研相辅相成。通过教材立项研究,加强教学模块化、教材体系的规划,才能使培训取得较大的实质性成果,教材研究的成果只有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得以应用、推广。因此,需要充分开展需求调研,编写出真正有意义的教材。应对切实符合培训需求的教材项目进行立项研究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对教材编写质量高并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应用的给予奖励。

(四)健全和完善教材考核评估机制

长期以来,教材的建设环节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教材评价趋于主观化、经验化和机械化。因此,在今后的教材建设中,“需要完善教材评价体系,注意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相结合,单本教材评价与全套教材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认知因素评价与非认知因素评价相结合,实验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进而使那些具有较强创新色彩和开拓意识的教材脱颖而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因此,健全教材的考核评估,完善教材考核指标,才能促进教材建设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学浩,王卫群.美国气象继续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继续教育,2005(8).

[2]侯锦芳,胡宜昌,邹立尧.国外精品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与启示——以COMET学习网站为例[J].继续教育,2013(2).

第6篇

本文介绍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学校在国内的发展状况,通过五个方面分别是办学规模和硬件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评教与薪酬体系来对比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学校,对比得出高等教育学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的教育培训最初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初,有市场经济才开始有了培训。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和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也在不断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培训的需求开始显现,教育培训市场开始形成,各类机构得以发展,教育培训逐步成型。根据统计,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的需求接近两万亿元,除去正规的学校教育约占60%,培训市场的容量达到约8000亿元。培训行业市场巨大,也成就了一些规模大的培训机构在国外上市,并获得了投资者的追捧。

最近几年,相对于其他行业,培训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在教育培训各类细分市场中,高等教育培训市场都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也就是大学生成为了培训行业的主要培训对象之一。

同样,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非常的迅猛,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到2010年为止,已经超过2300所,另外,从1998年到2010年本专科学生数从300多万增长到了2000多万,同期我们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仅由40多万人增长到约130万人。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高等教育的师生却比从1998年的1比7.5降低至2010年的1比15.4,下降超过一倍,显然,高等教育扩招后师生比过高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学校两者原本就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和人才专业化需求的加强,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高等教育学校的大学生在就读大学期间或毕业之后又加入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学习,大学生的这种学习的流向性对我们高等教育学校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拥有更多教学资源的高等教育学校反而让学生觉得学不到或者学不够知识,而另外花费去培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与高等教育学校进行对比,希望从中得出一些启发。

在办学规模和硬件设施方面,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作为一个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办学规模、教学设备和设施方面的投入会有所顾虑;高等教育学校在这个方面则拥有先天的优势,土地、教学楼和师资力量都已经成型,比较完备。但是,随着这些年培训业的迅猛发展,一些大型的培训集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例如培训界的领军企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截止2010年12月,新东方已在全国设立了41所短期语言培训学校,5家产业机构,2所基础教育学校,2所高考复读学校,2所幼儿园以及1家职业培训学校。

在教学目标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大多以考试拿证为教学的目标,如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托福、GRE、雅思、商务英语等级考试等等;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目标虽然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但是仍然还是无法明确化具体化,因为没有相应的权威的考试指标或者其他指标来评价,比如初中有中考,高中有高考,这些都是教学目标的评价指标之一。

在教学内容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非常的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班分课程分阶段来进行培训,甚至现在还可以由学生自己个性化定制课程;高等教育学校在这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一方面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限制,一方面是学生能力水平可能出现的参差不齐,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把握上往往会出现学生“跟不上和吃不饱”的矛盾。

在教师教学形式和风格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中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非常的明显,教同一门课程的教师之间也经常是风格迥异;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师在这方面就显得束手束脚、中规中矩、乏善可陈。

评教和薪酬体系方面,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以教师为核心竞争力,教师的表达力、感染力以及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培训成果,因而评教大多以学生课程结束后直接进行,并制定标准分,未达到、达到或超过标准分的评教结果会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奖励;高等教育学校评教一般分为科研和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做一些科学研究,评教结果一般也不会与薪酬关联,教师在成功申请科研项目后会得到一些经费支持。

我们通过以上5个方面的简要对比,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是相当明显的,通过这些差异,我们主要是要发现高等教育学校在办学中的问题和不足。首先,高等教育学校在扩张的同时,必须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否则以学生质量下降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其次,高等教育学校应当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分班的问题上做到更加科学严谨,比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应当把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相同的班级,适当的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同时,单位班级的学生人数也不宜过多;再次,高等教育学校要更加重视教师以及教师的发展,充分发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应该重科研轻教学,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才是本职,一个无法出色的完成教学工作的教师,即使科研再优秀也无法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最后,我们希望看到高等教育学校能够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尽可能的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中国社会所需的优质人才,使高等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学校成为一种良性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7篇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领域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要想完成各领域产业的快速发展目标,必须要具备坚实的人才资源储备量。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教育产业的发展非常关注,每年教育机构都会相关教育改革文献。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培训的主要阵地,教育培训机构是依附于学校衍生出来的培训基地,以学校为主,教育培训机构为辅的这种教育发展模式对推动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

1 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培训机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实体教育培训;一种是网络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随教育改革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国考、学历认证、出国留学等热潮在我国蔓延,各教育培训机构也紧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迅猛发展起来,且其发展规模正在逐渐增大。据相关数据统计,现阶段,在教育机构注册认证的教育培训机构有二十多万家,每年有近2亿学生参加过教育培训机构,其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只注重对学生“学历”的培养,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很少做要求。现在的培训机构则不同,为了迎合社会的变革,培训机构逐渐形成了“培训与就业挂钩”的发展模式。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其发展前景也非常旷阔[1]。

2 我国教育培训连锁机构存在的问题

教育培训机构涉及到的教学类型和教学专业有很多,其囊括了成人高考、自考、考研、考博、职称考试等考试型培训,也由家教、出国留学、少儿教育等学习型培训。随着教育培训机构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其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2.1 教育连锁机构发展秩序混乱

虽然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其发展秩序却很混乱,教育监察部门对教育机构审查的力度很小,私立教育培训机构的盈利目的太强等问题,都严重背离了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的初衷。教育连锁机构管理的滞后性、增容性都让教育培训连锁机构资金和管理的矛盾愈加激烈,管理上的缺失和越权会将教育培训连锁机构的发展计划全部打乱。所以维持教育连锁机构规范化的发展秩序,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2.2 教育质量差

在教育培训机构发展之初,机构的管理者为了实现长远发展,通常会对其教育效果、教育模式极为重视,这种重视心态,能够有效的提高机构教育培训的效果,也会推动机构的发展和壮大,实现其连锁发展战略。连锁教育机构和单一教育机构不同,其机构规模很大,人员冗杂,培训专业种类繁多,这些问题都会引起教育培训机构教育效果的下降,所以连锁教育培训机构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2.3 教育培训行业竞争激烈

因为教育培训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且发展前景广阔,所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各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扩大其影响力,都会不断的增加其机构的发展链条―― 连锁机构,这种粗狂式的发展会使教育培训机构无暇顾及教育培训行业的长远发展。为了经济利益和提升竞争力不择手段,不遵守教育规则、而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3]。

3 改善我国教育培训连锁机构发展问题的合理性建议

3.1 政府应强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

定期对区域范围内的教育机构进行资格认证,对出现教育问题的培训机构给予警告处理,对出现严重教育问题的培训机构进行停业整顿处理,各省市教育部门应严格按照《促进我国培训机构发展的条例》,确定教育机构连锁发展的资格,从立法角度,强化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的正统性、规范性、法律性。同时还应制定完善的教育机构发展标准,对教育连锁机构的教育模式、师资力量、教育重点等问题建立标准化的审批规范,是政府能够主导教育培训机构连锁发展的过程和进程[4]。

3.2 实行教育培训机构保证金制度

现阶段,由于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质量差、培训功利性强等问题,有关学院和培训机构的经济纠纷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维护学员的切身利益,政府应该勒令各教育培训机构实行保证金制度,通过这个制度可以让学员在支付学费之后享有一定的教育保障,连锁机构不可在未经学员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动用教育培训经费,且还要对学员的教育承诺负责到底,教育培训机构不可无端终止办学。出现上述问题,相关监察部门要对其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还会追求其刑事责任。

3.3 推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教育培训机构要想实现连锁、长远的发展,必须提高教育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让各教育培训连锁机构都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培训师资,这种高质量的人才储备是提高教育培训机构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实行培训师资认证制度,促进培训教师队伍的正规化,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实现监管透明化等措施,进而提高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质量、实现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目的[5]。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培训;问题;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培训产业。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5.31万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812所,其他民办培训机构19395所。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完善了国家教育体系,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推动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但是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利于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

一、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由于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利润丰厚,吸引众多投资者投资教育培训行业,培训机构迅速增加,导致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发生了以争夺生源为目的的市场失范行为。首先,以虚假广告为代表的欺骗行为严重。一些培训机构以虚假承诺吸引学员,大街小巷宣传招生,闹市街头分发培训简章。其次,过度竞争,价格战愈打愈烈。培训价格竞争的白热化,导致一部分中小培训机构在教学质量上大打折扣。再次,部分培训领域存在垄断和暴利现象。这些培训机构独占了本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权和相关培训资源,成为垄断性的培训服务提供者,从而获得了大量的垄断利润,严重影响了培训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培训机构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迅速,据有关媒体介绍中国有培训机构7万多家,培训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人。在众多的培训机构中,确实有一批办学规模大、社会信誉好的培训机构,如北京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北大青鸟等已成为著名的品牌教育机构。这些培训机构不仅为各层次、各年龄段居民转换职业、拓展知识、提高素质提供了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在迈向学习化社会和逐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因为现在成立培训机构注册资本的门槛很低,给成立培训机构开了方便之门,三两个人甚至一个人也可成立一家培训机构。目前的7万多家培训机构,大都规模较小。有些培训机构以小型作坊式经营,从业人员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既没有规范的管理,也没有能力吸引或聘请到高水平的培训师,缺乏研发力量和自身特色的课程,极其缺乏竞争力,在培训市场中随时都会因生源枯竭而被淘汰。

(三)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随着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迅猛发展,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教育培训对培训者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然而,当前许多培训机构十分缺乏既有丰富培训经验、了解培训需求,又具有专业度高、研发能力强的教师。有些培训机构甚至没有教师,只起招生和中介作用,从社会上或客户那里得到了培训需求,组织到生源后,临时聘请几个教师,教师通常上课时来,下课就走,当培训结束,拿到酬金后,就跟培训机构没有关系了。

(四)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培训质量不高是当前社会成人教育培训非常突出的问题,有些培训机构只注重招生数量,而忽视或不注重教学资金的投入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有的教学达不到学时要求,偷工减料,不能保证学员的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有些培训机构只看重暂时利益,不重视教学质量。“一锤子买卖”现象严重;有些培训机构既没有标准化教材、课件,又没有正规教师,更没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设备;甚至极少数培训机构只有一个教师、一间房子、一本教材就开始培训。

(五)培训收费过于虚高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培训机构竞相开办了各类培训班,受到求学者的欢迎,人们报名参加培训极其踊跃。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培训机构认为是一个赚钱的大好时机,于是,违反物价、财政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培训费用一涨再涨,违规收费的乱收费现象、谋取暴利的利润最大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扩大趋势。如公务员考试培训有几千元的“面试保过班”、有万元的“面试特训班”,考研培训动辄标价万元的“高端辅导班”。甚至有少数国内知名的培训机构也打着高端培训的旗帜,高级专家讲课的幌子,收费高得离奇,完全不履行教育培训产业准公益性的责任。

二、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缺少国家法律支撑

成人教育培训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法虽经千呼万唤,但至今尚未出台。尽管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先后颁发了有关成人教育培训的政策规定,而且这些政策规定对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就成人教育培训的法治环境来说,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从国家层面缺乏一部成人教育培训的专门法律来规范教育培训行为。当前,成人教育培训政策规定多为部门性或地方性的,部门和区域特性较强,全国统管性较弱。二是这些政策规定多是鼓励性政策原则,几乎不涉及强制性手段,对成人教育培训明显缺乏具体有效的保障机制和惩戒措施。在成人教育培训没有国家法律支撑的条件下,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成人教育规定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势必大打折扣,不仅影响政府、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和公民个人的重视程度,在贯彻过程中也比不上国家法律的执行力度,在追究违反规定的责任时更缺乏刚性和硬度。

(二)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实行多头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管理,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除了接受教育部门宏观管理,经营性的培训机构要由工商部门负责核发营业执照并管理,公益性的培训机构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事业单位性质的培训机构由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负责登记管理。综观办学审批机关和执照核发机关就可以看出,政府有多个部门在负责管理教育培训机构,这种多头管理现象,必然导致部门相互推诿,办学资格一审了之,营业执照一发了之,两张皮运作,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不能统一,最终形成无人管理或管理松懈的局面。 转贴于

(三)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一段时间以来,成人教育培训常常被人误解为不正规教育,究其原因,除了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成人教育培训自身专业特色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密切关系。有些培训机构没有一支与培养目标和培训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培训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临时聘请,一般不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基础,而对培训教师进行培训的机构很少,导致专业培训师严重匱乏。有些培训机构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甚至没有专业,大多承担招生、教学组织、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对市场运作和商业策略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我国对教育培训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市场的研究还未引起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目前内地尚无大学开设培训师专业,师范大学也只开设了教育经济学专业。研究教育培训市场化问题的学者专家寥寥无几,专业研究人才稀少,教育培训市场理论体系难以快速建立起来。因此,我国社会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核心竞争能力较弱。

(四)政府投入不足

成人教育培训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在财政上应该担负更大的责任。早在1987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列出成人教育科目,在地方财政中把成人教育列入预算。《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每年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继续教育事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继续教育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并可以根据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从中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培训的经费应该来自三个方面:政府、单位和个人,而现实情况是政府对成人教育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实施成人教育培训的机构大多没有从政府获得拨款和资助,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完全依靠收费维持运转。虽然职业培训定点单位表面上能够获得一些资助,但实际上这种资助是对学员学费减免的补贴,培训机构并未得到额外的资助。很多行业部门举办成人教育培训,也很少从行业管理部门获得资助。这样不仅加重了学员的负担,而且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也难以改善,培训质量当然很难保证。长期以来,学员承担的教育培训成本过重,使下岗待业、家庭困难的学员望而却步,失去很多培训机会。

(五)行业监管不力

首先,政府对社会培训行业缺乏有效监管。由于我国尚未颁布针对培训行业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对整个培训行业缺乏整体规划,相关的专门政策和标准也不够系统,部分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对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培训行业研究不多,缺乏管理经验,导致政府管理缺位,监管不力或疏于监管。培训机构到底应该由谁来管?工商部门和教育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由,教育部目前正组织研究制定教育培训服务的国家标准,计划对各种培训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定期公布评估结果。其次,由于政府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各部门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缺乏协调,造成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各管一摊,管理的统一性和科学性较差。再次,由于各行业协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和行业规则的职能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混乱的市场环境面前显得“力量单薄”,难以促成行业规则的形成,导致成人教育培训的行业标准与规范尚未建立。

三、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立法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继续教育法规是发展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教是各级政府管理和监控成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尽快制定和颁布继续教育方面的法律是发展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当务之急。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使我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得以理顺与完善,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公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成人教育培训的办学经费,使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尽快进人有法可依的轨道。

(二)理顺管理体制。要建立通畅和高效的管理体制,首先要解决目前多头管理、却又存在管理缺位的问题。成人教育培训的管理权力应该进行调整并相对集中。在教育系统内部仍应该成立一个管理成人教育培训的机构。《教育规划纲要》把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统一归到继续教育范畴,可以在教育行部门设立专门机构,统筹管理继续教育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继续教育的地位,也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现在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遍地开花,但是主管部门政出多门,要想统起来十分困难,这就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政府成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的发展;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只有按照《纲要》的要求,才能理顺社会成人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从而保证成人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要广辟渠道,科学聘任,充实和稳定师资队伍,既要有自己的专职教师,又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样才能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二是要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者,管理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培训机构的风貌。其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代表了培训机构的形象。作为成人教育培训管理人员,首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成人教育培训的性质和特点从事管理工作;成人教育培训管理人员还要增强服务意识,做到以人为本,用爱心、热心和公心热情为学员、为教师服务,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第9篇

一、成人教育培训市场概述

(一)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的概念

教育培训市场,就是指在政府实行统管和计划调控之外的所有教育劳务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交易的场所或交易的组织形式。教育培训市场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市场,它的内涵主要有:第一,教育培训市场不只是收取学费;第二,教育培训市场不只是经营教育服务业;第三,教育培训市场不只是指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培训市场应包括人力资源(职前教育、职后培训以及终身教育和其他教育活动)科技产业、校办产业、教育服务业。

(二)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大,进入门槛低。有统计数据表明,教育支出在我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由于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低,加之就业压力、传统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因素的影响,为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2.投资价值高,投资额度大。当前,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表现为: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发展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教育培训被公认为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即使在当前,国际风险投资机构仍然加大了在我国教育培训领域的投资力度。随着我国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在教育培训上的投资还将不断增加。

3.关注学员需求,培训理念更加完善。面对就业竞争的压力,消费者对教育培训行业最大的需求是:学习和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复合技能,取得职场竞争优势并获得成功。根据消费者的这一心理,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在开发培训项目和课程时,更加强调职业性和技能性,并将此作为市场拓展的卖点。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培训理念,许多培训机构认识到,传授给学员的不仅仅是技能本身,还应包括更多的“软”内容。为实现学员更有效就业,培训机构在增强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学员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全面提升学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4.注重品牌效应,科学选择经营模式。正因为人们的需求和教育培训行业的上述特点,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进入这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能够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机构,是那些真正树立品牌、真正做到诚信、真正为广大学习者服务的机构。以IT职业培训市场为例,2004年以来,北大青鸟APTECH、NIIT、神州数码、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世纪传人五大培训机构的总份额已超过40%。越来越多的中小培训机构被过滤出局,培训机构开始出现“集中化”趋势,品牌优势在培训业发展过程中正逐步被强化。同时,要想做强做大,必须科学选择经营模式,其中连锁经营模式被运用的较多。当前,培训机构品牌化和连锁化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5.培训需求越来越大,培训心理更加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培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多数人都把参加培训作为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有效手段。但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则更加理性,其培训心理也更加成熟。认为培训就是“投资自己”,如果盲目选择培训的话,损失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任。

二、市场机会分析

所谓市场机会,就是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市场机会则是指那些能够使其开展培训活动,发挥其竞争优势获取相应利益的领域。当然,市场机会并不是一定就是培训机构的机会。市场机会能否成为教育培训机构的机会,要看这个机会是否具有吸引力,培训机构是否有能力把握这个机会;还要看利用这个机会是否与培训机构的发展目标和现有的资源条件相匹配。只有能被培训机构有足够的能力把握和利用,并且能为培训机构在较长时期内创造最大差别利益的市场机会,才是培训机构真正的市场机会。反之,这个市场机会就不是培训机构的机会,强行利用这个机会,很可能不仅白白浪费培训机构的资源,而且还可能导致培训机构限入困境。因此,培训机构在寻找市场机会前,必须对其内部条件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内部条件分析

通过对培训机构内部条件的全面分析,能够对其发展历史、文化、核心能力、管理理念,目前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地位等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便正确地确定其在市场上的定位,正确地确定发展目标,正确地选择和利用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市场机会,正确地进行营销决策。了解培训机构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助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克服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减少环境威胁造成的损失。培训机构的优势应是整体优势,因此,培训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与协调,以便形成整体合力、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二)外部环境分析

培训机构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还必须分析并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环境是客观存在且不断变化的,任何一个培训机构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自成一体的。教育培训机构的营销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由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等构成,如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大众的收入水平及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国家发展教育的有关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规、国家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等等;微观环境则由培训机构自身、客户、竞争者、社会公众等构成,如客户对教育培训产品的具体需求,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新闻媒体对社会办学力量的评价以及社会办学机构的数量、实力、教学质量、声誉、优势等。培训机构通过外部环境的分析,发现其中潜在的市场机会,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定培训机构的目标,并制定符合培训机构实际的营销战略,用恰当的组织结构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来确保战略的有效执行。

三、目标市场选择

消费者对培训的需求和偏好是复杂多样的,在消费心理、收入水平、所处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没有一个培训机构有能力满足整个市场的全部需求。因此,培训机构面对庞大的培训市场,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资源情况,对培训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并从中选择一部分自己有能力为之服务的客户作为目标市场,然后根据所选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期望,仔细地设计项目营销组合,包括提供独特的教育培训产品种类、提供教育培训产品的具体方式、价格、经销方式和途径等,而不是全面开花,任何培训项目都做。

(一)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就是根据客户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及其他特征,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需求特点的客户群体的过程。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市场细分的依据、市场细分的过程和市场细分的目的。市场细分的依据是消费者明显不同的需求差别,而不是通过对广告的分类来进行的;市场细分的过程是把整体市场分割成为两个以上的分市场,每个分市场都是由需求和愿望相同或基本一致的消费者组成的;市场细分的目的是选择和确定培训机构的目标市场,这里的目标市场指的是培训机构为之服务的细分市场。市场细分的关键在于“分”字。首先,从“分”的观点出发,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才能把整体市场看成多元的分割体;其次,通过“分”,把市场竞争由以前的价格竞争转变为产品差异化、服务多样化的竞争;再次,由于“分”,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才有可能选择出自己的目标市场。

(二)选择目标市场

通过市场细分和市场研究,培训机构可以发掘出无数个小的分市场,这时就必须决定想要进入哪个分市场、要为哪个市场上的客户服务。为此,还必须仔细分析、比较每个分市场的需求规模及增长情况、竞争情况、培训成本、风险及预期收益等,评估各分市场的吸引力,再结合培训机构自身的条件和发展目标,选择出一个或几个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并提供最佳服务的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在教育培训的实际操作中,许多培训机构也在进行市场细分,选择了一个或几个目标客户群体作为其服务对象,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培训产品和项目。但很多培训机构往往把目标市场营销停留在表面上,以为细分了市场,有选择地满足部分市场需求就可以坐等收获了。他们对一个市场的客户往往不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只设计一个相同的营销组合,相同的课表和收费,几十个人乃至上百人一起上课,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等等。结果是各个培训机构的培训均没有什么区别,都在延续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学员与教师缺乏互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培训效果差,满意度低。要改变这一状况,培训机构应注意与客户的沟通,确定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和愿望,对同一个培训项目设计出多个细化组合,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四、市场定位

培训机构在进行市场细分,选定目标市场后,紧接着就要考虑目标市场各个方面的竞争情况。培训机构只有结合自身的实力,采取适当的市场定位,才能进入市场,实施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和运用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进行市场定位是出于市场营销战略考虑,是培训机构市场竞争的需要。

(一)市场定位的概念

所谓市场定位就是确定培训机构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具体地说,是确定培训机构的整体形象在顾客心目中的位置。这里所说的培训机构整体形象包括培训产品、经济实力、办学信誉、社会贡献等诸多方面的形象。市场定位固然靠培训机构自己的努力,但最终还要得到顾客的认可。当培训机构的市场定位与其整体形象在顾客心目中的位置一致时,其市场定位就成功;不一致时,就失败,需要重新定位,市场定位对每一个培训机构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市场定位,培训机构树立起一个独特的形象,找到符合自己实际的理想市场位置,从而使目标客户能够正确地识别本培训机构与竞争者,将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关键利益与竞争者的差异根植于客户心中,使本培训机构在目标客户的心目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市场定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进行竞争战略定位,即要确定是在该市场领域做市场领导者,还是做市场挑战者或追随者,亦或拾遗补缺者;二是进行产品(服务)定位。成功的产品市场定位在于本培训机构比竞争者更具有哪些竞争优势,如价格、师资、教学条件、培训方法与效果等方面的优势,给客户之所以接受本机构某培训产品或服务的理由。

(二)市场定位的依据

1.产品的消费属性。产品的消费属性指的是产品经过消费后所能产生的效用。同一产品有不同的消费属性,对于培训产品而言,同一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消费属性也不一样。因此,市场定位应注重消费者对于那些造成品牌差异的“产品特质”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各种品牌的偏好或厌恶。

第10篇

一、民办教育机构特点及监管现状

截止2010年底,市共有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01家,其中有证有照的157家,具备前置审批条件,经工商核准登记的,含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141家,经劳动局审批登记的职业技能类培训机构16家;有证无照的38家,该类机构具备前置审批条件,但未经工商核准登记的机构;无证无照的6家,该类机构既未经相关部门核准前置,又未在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机构。从总体分析看,当前民办教育机构经营中存在以下几大特点:

(一)涉及行业不断增多。近几年,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统计显示,市目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服务项目涉及文化培优、琴棋书画、音乐舞蹈、职业技能、留学服务等56个类别,比2009年增加了22个种类,是2008年服务项目类别数量的2.3倍。同时,新型教育培训项目也逐渐增多,如电子类、旅游类、物流类、网络经营类等近年来新兴的各种专业,均成为当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服务范围,基本涵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二)经营场所、时间分散。多数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属于中、小模式型,经营方式灵活、选择场地较为自由,部分培训场所属于租用民宅、车库、闲置场所等。同时,由于民办教育机构多数为补充式培训,办学时间比正规国营教育学校更加自由,有的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晚上的时间进行,有的按学员要求临时性开课,缺少学规划制度。

(三)教育条件参差不齐。一是办班条件简陋。部分培训机构没有专用的教室、课桌椅、辅导教材,设在商住楼或自住房屋内,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二是聘请的教师教育水平难以保证。有的是兼职教师,还有不少是在校大学生,培训辅导的成效难以保证。三是没有严格的教学计划。“缩水缩时”现象严重,由培训老师随意安排教课时间和内容,培训质量无法保障。

(四)存在规避监管现象。一是规避工商部门监管。多数民办培训机构属于营利性质的私人办学型,依据相关法规应当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由于登记注册“营利”与“非营利”两个类型缴纳税率的不同和社会捐助程度的差别,多数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以“非营利”性质向民政部门登记,逃避税务的同时规避了工商部门的监管。二是规避教育部门监管。由于教育部门近年来审批门槛不断增高,部分未得到“办学许可证”的申请人,将申请经营范围定为“教育咨询”类企业,取得工商部门登记资格后大搞教育培训。这种打“球”的做法,规避了教育部门的监管,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

二、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无明确的监管法律依据。一是缺少明确的登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7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备案手续。”《民办教育促进法》第18条规定:民办学校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登记,登记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即时予以办理。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涉及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登记问题,均未以明文提出“由工商部门负责登记”,仅以模糊的字面意思推断出由工商部门登记。二是缺少明确的管理法律依据。目前,实际监管工作中,涉及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部分由民政、教育、劳动、工商等多个部门分头负责,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由教育部门审批、民政部门登记,工商部门无权管理。针对营利性质的民办培训机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6条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这一条款将日常管理执行依据授权于国务院制定,但目前具体的管理法规仍未出台,基层工商部门对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时,只能套用《公司法》、《无照经营取缔办法》、《广告法》等通用性法律法规,缺少专门的具体的法律执行依据。

(二)日常巡查监管较为困难。与正规的国家教育机构相比,绝大多数民办培训机构规模小、人员少、自由度大,常以租用的民宅、车库甚至地下室作为培训场所,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隐蔽性,给基层工商人员市场巡查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同时,部分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由于经营不善无法维持,将其分散的培训场所出租给其他无资质培训机构,还有的成为传销、造假活动的窝点,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成为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相关处罚标准难以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规定,工商部门拥有对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登记监管权,但由于相应的监管法律法规缺失,针对民办培训机构违法经营行为处罚标准无法统一判定,实际监管执法过程中套用的《公司法》、《广告法》、《无照经营取缔办法》等,均显得规定过于粗略、不够具体明确。

(四)多头监管存在扯皮现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分为“非营利性”、“营利性”两个种类,非营利性的由教育部门审批,民政部门负责登记和监管,营利性的由工商部门负责登记和监管,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两中类型无法明确鉴定,绝大多数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以“非营利性”审批登记,而实际经营过程中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民政部门职能监管不够到位,工商部门又被拒绝在监管门槛之外,出现监管“真空”地带。同时,市场经营中存在“有证无照”(通过教育部门审批,但未在监管部门登记)、“无证无照”(既未通过教育部门审批,也未在监管部门登记)、“超范围培训”等多种违法经营行为,这些主体资质不“健全”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由哪个部门监管,目前无法具体确定,有的出现部门间相互推诿现象,长时间处于无监管状态,有的多部门均实行监管权,导致多重处罚现象发生。

三、做好民办教育机构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出台具体的监管法规。坚持以《民法通则》、《经济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职业教育法》等为依据,出台有关民办教育机构的登记、监管办法,根据是否为营利性、涉及行业的特殊性等进行详细分类,分别明确登记监管注册主体和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则。同时,制定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办法,结合《公司法》、《行政处罚法》、《无照经营取缔办法》、《广告法》等法律中适用于民办培训机构的法规,根据市场监管实际,制定详细具体的监督管理规则,明确不同违法种类、不同违法情节的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措施和办法。

(二)推行引导联合经营制度。民办教育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规模小、人员少、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这些不足往往会引发投诉纠纷,针对这些问题,工商部门要积极发展职能作用,引导取得正规审批资格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发展联合经营模式,坚持以国家大中专院校为依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建立联合授课机制,有效补充师资不足等问题,同时起到教育系统内部监督自律经营行为的良好效果。

第11篇

“四大乱象”搅乱教育培训市场

乱象一:虚假“承诺”,误导学生。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投机取巧,在招生中虚假宣传,无视行业诚信。北京市一名扶姓消费者反映,他与8名同学在一家培训肌构报名考研培训,听课证上注明课程5天,结果开课拖后一个月,课程缩至3天,消费者集体要求退还培讲_费,遭到对方拒绝,只好向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投诉。

南昌少春中学曾是全市的“明星学校”,近年来,其法定代表人郑韶春在办学过程中,擅自虚假广告和违规收费,在多次责令整改无果的情况下,自今年秋季起,教育部门暂停郑韶春所办的少春中学、少春文化艺术辅导中心、少春中学附属实验小学(幼儿园)的招生。但今年7月,少春中学及其附属学校仍向社会散发招生宣传单。

乱象二:门槛过低,“李鬼”丛生。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打着“戒除网隐”旗号的教育培训机构,无视教学规律,对染上网瘾的青少年频频使用暴力手段。南宁市中级法院今年初审理一起案件。原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教官黄业建、郭智才等人,为戒除学员邓森山的网瘾,不惜持棍殴打体罚,邓森山不幸致死。

苏州多名学生去年6月曾参加“中智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IT培训,培训费用为每人11300元,井与培训方签订了就业推销协议书,但后经查实,“中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注册,根本不具备培训教学条件。

乱象三:恶性竞争,互泼“脏水”

一些培训机构为了争揽生源,陷入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杭州中资教育研究所所长刘绪剐说,他拿到一份某知名课外辅导机构安徽分公司的营销计划,其中规定,分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市场专员、产品部专员、综合部人员等,每天必须对竞争对手两条负面跟帖。散布对方的负面新闻,完成任务予以奖励,否则予以扣罚。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董事长唐俊京坦言:“我们在招聘招生广告派送员时,同行的竞争对手竟然雇人卧底应聘,把我们的招生简章付之一炬而不向市场散发。”

乱象四:风险失控,卷款潜逃。

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违规办学,因经营难以为继,卷款潜逃。去年12月14日起,知名的英语口语培训学校凯恩英语在上海的5个培训点陆续关闭。上千名学生一度陷入复课、退费无着落的局面。事实上。上海凯恩英语早在2008年12月就已失去招生资质。

此类事件并非个别。去年10月以来,深圳、广州、上海、武汉等地的灵格风英语培训学校相继关门,众多学员四处奔走,追讨学费,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

“多头管理”导致“谁都管不了”

刘绪刚表示,权威调查表明,目前学前教育、职业培训的行业平均毛利率达到35%左右,其中行业领军企业的毛利率甚至高达60%。在巨大利润面前,资本趋之若鹜,培训机构遍地开花,但行业监管却没跟上。

据了解。目前教育培训机构办学监管涉及教育、工商、劳动、民政等多个部门。一些专家认为,目前教育培训市场乱象丛生。与行业准入门槛低,“多头管理”有直接关系。

“目前教育、劳动部门都可以审批教育培训机构,监管成为难题。”青岛市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孙建国说,近几年市劳动部门审批的上百所职业培训『学校,按规定应到当地教育部门备案,但没有一家备案。对当地教育部门而言,职业培训市场基本处于监管失控状态。

另一个破忽视的问题是,许多企业在工商部门注册教育咨询公司,按规定不能开展培训,但他们以教育咨询之名,大搞教育培训,无人监管。

天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坦言,他原来在北京一家幼儿英语培训学校工作时,曾帮助该校在全国各地衍生出80多家分部,用的就是在工商部门注册教育咨询公司的方式。“教育咨询界定横糊,租几间办公室,请几个老师讲授,说是培训也对,说是咨询也行!”

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打“球”的做法,规避了教育等部门的监管,无形中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多头管理”已经造成“谁都不管”。

对于教育培训市场的种种乱象,一些专家深表担忧。广州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游梦良说,由于教育培训机构大都是先收费后服务,一收就是一年甚至几年的学费。如果监管不力,学员权益极易受到侵害,从而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整治教育培训市场亟须“重拳”

德勤咨询(上海)的《教育培训行业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教育培训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预计到2012年全国教育培训市场规模将达到9600亿元,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

有关专家认为,针对行业乱象,政府主管部门应抬高准入门槛。定时开展评估,加强风险管控,将教育培训行业的“害群之马”逐出市场。

天津市汇通天下教育集团高级副总裁马辉说,当前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成本低廉,花几万块钱租间教室,找个老师就能办学,必须改变这种无序状况。政府部门应对教育培训机构抬高准入门槛,规定专职教师、教学设备、培训场所等软件和硬件水平,严格审查。

有关寄家认为,最核心的是改变“多头管理,谁都难管”的局面。加强行业监管。严厉打击无证培训、借资讯之名搞教育培训等行为。

第12篇

教育产业捡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会是怎样的场景?

第25个教师节如期而至,就在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第一年。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已经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一场围绕教育的商业争夺战早已热闹开了。其中,尤以教育培训领域的跌荡最为动人。

随着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演进,教育培训产业也经历了蝶变: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老校长们依靠手中的资源创办了一批培训学校:而到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既有市场化的也依赖资源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和巨人便是典型代表:2003年以后,包括学而思、学大等在内的一批完全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机构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要知道,成规模的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在十年前还是为数寥寥。在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经营理念落后、办学经验不足,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更缺乏有魄力的企业家等等因素的制约下,只有一少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做大做强了,而大部分都维持在作坊阶段。

而五六年前,在先行者赚取巨大利益的刺激下,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教育培训成为一片红海。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加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教育培训产业开始跑马圈地的游戏,并购整合愈演愈烈。教育培训产业捡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会是怎样的场景?

能够与时俱进的企业,可以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他们已经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比如学而思的培优教育、学大的重咨询轻教学:龙文的重教学轻咨询;巨人的辅导班等等。而这些独特的模式与创始人的优秀品质结合在一起,便成为吸引资本的重要砝码。

屡见报端的教育培训机构融资案例可见一斑。事实上,在金融危机中,教育产业已成为资本的避风港。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发生在教育培训行业的投资事件24起,涉及投资金额3.26亿美元,相比2007年1.50亿美元的投资额,增幅达117%。其中2008年下半年投资额1.84亿美元,相比上半年增幅达29.6%。

即便如此,在相关人士看来,中国的教育培训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依据是“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已有近万家,但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教育培训业,还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与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IT培训、英语培训、EMBA培训相比,早教、中小学教辅、职业培训、网络教育、民办学校等细分市场,有着很多投资进入的新机会。”

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人才瓶颈则是首要的挑战。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的教学质量下降,已经成为教育培训机构不能承受之重。而为了维持企业利润,而采取欺诈手段招生的情形也是屡禁不止,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伤害的除了教育培训机构自身,还有学生的前途。

然而,群雄逐鹿的不只是教育培训产业,围绕教育产品的开发,一批新锐的公司脱颖而出,并层出不穷。步步高、诺亚舟、好记星、背背佳这些耳熟能详的产品广告,抢占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时间是为明证。2007年,诺亚舟纽交所上市融资1.4亿美元,更让世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