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过了腊八就是年民谣

过了腊八就是年民谣

时间:2023-05-30 09:3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过了腊八就是年民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二十三糖瓜粘的歌谣是: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报信的腊八粥

腊八粥,这是年节来到的节物提示,北方民俗“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有“报信的腊八粥”的说法。腊八粥,它是将果味、豆类与糯米等一起熬制而成,享用的时间是在腊八的早上(农历十二月初八)。它起源于古代冬至祭祀的豆糜,传说它与佛祖养生成道也有关系,是僧俗两界共享的节日食品。

腊八粥最早见于文献是在宋人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中,“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宋代东京寺院与城市平民都在腊八这天享用腊八粥。明清时期腊八食粥成为民俗习惯。据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腊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阖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

清代北京人将腊八看作重要的日子,提前准备粥料,而且重视生活的美化与情感的表达,用果品雕刻人物与各色仿生形象,以表达人寿年丰的祈求。清晨煮好腊八粥后,首先是祭祀祖先、门神、灶神以及土地之神;然后全家团聚共享,并在亲邻间相互馈送,从此拉开年节亲情汇聚的序幕。寺观也在这时以舍粥的方式联系信众,一些著名寺观在腊八清晨举行舍粥活动,如北京的雍和宫,自清朝以来,年年在庙内摆起大锅熬粥,施舍给信众。杭州的灵隐寺也是如此。腊八粥在传统社会是年节社会上下共享的第一道食品。今天多数城里人已经淡忘了腊八节,当然也就想不起要享用腊八粥。其实腊八粥是寒冬时节的饮食佳品,核桃仁、红枣、花生仁、板栗、红豆等与米杂汇熬成的腊八粥是补冬的营养食品。

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过了腊八,转眼就到了祭灶日。灶神祭祀的时间是在腊月二十三,明代以前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地区至今多为此日,俗有“军三民四”之说。即驻防的军人二十三祭灶,老百姓二十四祭灶。

灶神祭祀的重要祭品是灶糖。北方民谣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灶糖是用麦芽熬制、粘度高、味道纯正的甜食,糖瓜的味道是新年到来的味道,过年吃麦芽糖的历史可追溯到汉魏六朝时期,《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人过年吃“胶牙饧”,不过那时为新年食品,还没有与祭灶活动挂钩。唐宋时期的灶神祭祀还是以酒糟抹灶门的方式进行,明代开始灶糖成为祭灶的首要祭品。《帝京景物略》:“廿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说灶君第二天上天朝见玉皇大帝,要汇报所监察人家一年的大事小事,民人奉祀灶神祭品,祈求它“好多说,不好少说”。明人有诗云:“盘中有饴凝作脂,愿神口舌甘如饴”(陈荐夫《祭灶行》)人们希望用甜蜜的灶糖,暖化灶神的心,让灶神在天上汇报人间家事时,多多包涵体谅。清代祭灶时间一般在腊月二十三,“二十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祭品是羹汤灶饭、糖瓜糖饼(《帝京岁时纪胜》)。晚清北京民间灶糖是灶神的唯一祭祀食品,灶糖有南糖、关东糖、糖饼等形式。北京大鼓词唱:“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老爷降了吉祥。”

关于灶糖糖瓜的制作,近人邓云乡在《增补燕京乡土记》中有一段细致的描述:“麦芽糖刚刚熬成时,是咖啡色的浓浆,从锅中盛出,倒在洒满面粉的石板上,冷却,变成一大块,好像沥青一样的东西,不过是褐色的。做糖瓜时,把这大块的麦芽糖敲下一大块,放在洒了干粉的案板上加热揉搓,使之变软,慢慢软得像嚼过的口香糖一样了。然后把它弄成一个圈,套在一个抹了油的木桩上,再用一个小木棍套上来拉,拉长了再折一转,绞成麻花状再拉,反复多次,说来奇怪,褐色变成白色了。拉到这种程度时,取下把粗长的糖条,用手一段段勒细,成葫芦腰状,稍冷,把细腰处快刀切断,变成倭瓜杨的糖瓜了,多好玩呢?”灶糖是小儿女的最爱,也是成年男女的甜蜜新年记忆。

二十八,贴花花

窗花是剪纸工艺的产品,也是民间美术的样式。窗花何时出现,没有见到确切史料,作为民间美术也难断定确切起源时间。不过,我们大体可以认定为宋代,因为宋代是纸业发展的时代,也是世俗生活蓬勃兴起的时代,民众更加关注生活环境与岁时节日的情趣。因此,以特定节物护佑门庭的信仰也逐渐转变为节日门庭的装饰。传说窗花起源于家庭安全的需要,当年姜子牙封神,没有封他的夫人,夫人不高兴,姜子牙就封她为穷神。穷神当然不被欢迎,据说穷神怕镂空的饰物,所谓“见破即止”。民间为了防避穷神,就在门窗上贴窗花或福字。这传说反映了文化的真实,年节在门窗上贴窗花,起源于辟邪祈福的古老信仰。

第3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相信这是一首大家都能够耳熟能详的传统民谣。而今天,我和几个同学便来到了首都博物馆,希望在那里能够追溯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刚一进入第五层,一股浓烈的民俗气息便向我迎面扑来。首先映入眼帘是一条正在迎娶新娘的彩塑长龙。前面是敲锣打鼓的,后面是抬轿子的。每个人都穿着大红袍子,满脸的喜庆,好不热闹。

随后我们便进入了各个展馆进行参观了解。与我们一同随行的还有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所以自然知道一些老北京的习俗。一路上少不了她给我们几个同学讲解过去那会儿的事情。

当我们来到最后一个关于过年的展馆时,母亲看到这些熟悉的过年的物品很是激动,更是滔滔不绝的向我们讲述了起来:“过年时,这芝麻是要摆在家里的,因为芝麻是一节一节的,所以便有了‘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说,寓意着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一年比一年过的强;这幅图上画着鱼,摆在家里便有‘年年有余’的象征;在过年时,如果不小心把东西摔碎了,嘴里就要赶快念叨着‘岁岁平安岁岁平安……’这都是为了在过年时讨得一个好喜头……”

就这样,我们参观完了整个五层,同时我也深深地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多多遵循传统的规矩,争取把中国的传统传承下去!

第4篇

这些关于过年的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提起过年,绝大多数人首先都会想到吃,而与吃相关的民俗或是说习俗,也是人们最看重与关心的。

一般来讲,春节(春节原指正月初一,即夏历[今农历]一年开始第一个月的头一天,称为“夏正”。直到1912年后采用了阳历,变1月1日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至次年正月十六结束,历时37~40天,也可以说是从喝腊八粥开始,到吃元宵结束。美食作为春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得春节更加有滋有味。

古语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农历春节的饮食风俗亦是如此。各个地域风俗不同,吃什么也就千差万别。

中国地大物博,关于过年吃喝的习俗若是细讲起来,绝对是项大工程,没个三五部《康熙字典》的量是讲不完全的,我们也只能是以点代面地粗略讲述。

其实说到底,吃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过年要有年味,“年味”是喜庆、是吉祥、是平安、是团圆……这些美好的“年”的意蕴,通过吃来贯穿始终,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的美好祝愿。

老北京怎么过年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吃食。虽说今日这些都已是家常便饭,但在过去,这些都是只有过年时才能享受到的美味。

此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如蜜供、萨其马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过去,北京人过年走亲访友手里拎着两三个点心匣子那是很体面的事情;随着时代变迁,点心匣子逐渐被果篮、礼盒等代替。令人欣喜的是,北京稻香村近些年推出的复古“京八件”点心匣子,不觉中让人找回失去的记忆的同时,更体现出了浓浓的年味。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要有荤有素,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也是不会少的。

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要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不可或缺的美味。

海派春节必吃汤圆

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

腊月廿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也就从此日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方面的紧张张罗。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户还必磨粉,为包汤圆,有些家庭还抟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

除夕夜各家长幼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上海人习惯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顿饭一定要吃汤圆,意味新年圆圆满满,而且要有汤水,寓意有财有势。而北方人则更习惯正月十五吃汤圆,并把汤圆叫元宵,新年第一个月圆之日,也算过年的收官。可见着力点一个在开头,一个在收尾,习俗不一样。

过去上海人过年最忙的是磨水磨粉,糯米是配给的,只有过年才会有,然后拥有石磨的人家成了香饽饽,周围邻居、亲戚好友都排队登记租借。磨糯米粉也有讲究,必须水磨,这样质地柔和,口感好。磨糯米前先要用水泡上一个晚上,让米涨涨透,磨出来可以更细腻。然后就是连水带粉放在米袋里滴干。滴干也有讲究,要放在阴干处,尤其不能晒太阳,否则容易变味,水磨粉甚至泛红。

汤圆的馅料也有多种,黑洋酥、豆沙,猪肉糜,最受欢迎的是黑洋酥,其实就是黑芝麻打成粉状,然后加猪油相拌,这大概和上海人受苏州影响大、口味欢喜甜的缘故。本地农村人生活条件差,胃口好,通常都是拿山芋囊做馅,用当地话说,很实力。而且经常作为餐前菜上来,满满一大碗,足以把城里人都镇住。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因谐音“利余”,尤其受欢迎。

广东过年好彩头

自古就有“食在广东”的谚语,广东的美食丰富且美味,同时粤人是极其看重“好彩头”的,寓意吉祥的菜肴数不胜数,就连极普通的菜式亦会赋予美好的名称,使人乐意享用。当然,过年的菜肴自然就更加隆重了。

如发菜猪手称“发财就手”,发菜蚝豉叫做“发财好事”,成酸菜炒猪舌(广州人称猪利)叫“一本万利”,炒鲜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胆扒冬菇叫“满地金钱”,鱼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还有各种鸡类制品,美其名曰“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不一而足。

鸡在广东春节菜肴里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烧猪肉,除婚嫁中象征贞洁外,新春则寓意壮旺。年初一午饭时,还必备一味素菜,俗称“罗汉斋”,用各类菌类、豆芽、发菜、虾米等配制。

第5篇

一、就近:与幼儿真实生活相关联

童谣改编的第一要点是要关联幼儿的真实生活情境,说他们自己的事,才能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和传唱的热情。

如童谣《外婆桥》的原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我叫外婆洋泡泡,外婆骂我小搓佬,糖一包,果一包,又有圆子又有糕。”我们改编为:“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给我泡杯高乐高,要我乖乖不搞劳,逗得外公乐陶陶。”这样改编是考虑到原版中外婆请孙女吃糖吃果的幸福时光,因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体会不到了,所以改为现在孩子爱喝的饮料“高乐高”,还把孩子陌生的俚语“洋泡泡”和“小搓佬”两句进行了改编。这样既保留了原版的格式和韵味,又增添不少现实的生活趣味。

二、向善:与幼儿德性认知相融合

童谣能够滋润儿童的心灵,影响儿童的德性发展。很多的民间童谣里蕴含着伦理道德、劝勉告诫等教育性的内容,能陶冶儿童的心灵。在对童谣改编时,要深入领悟童谣的情感和意境,挖掘其中德性教育的元素,遵循向善的要求,融入幼儿的德性教育。

如童谣《赖学精》的原版:“赖学精,炒面筋,面筋炒不熟,买块肉,肉不烂,买只雁,雁不飞,买只龟,龟不爬,买条蛇,蛇不游,买条船,船不撑,买盏灯,灯不点,二十四个不要脸。”我们将它改编为:“赖学精,玩猫精,猫精丑,买节藕,藕不脆,买头牛,牛不叫,买块糖,糖不甜,买袋盐,盐不咸,买鞭炮,炮不响,买本书,书上念,赖学精还是要上学。”

童谣中的“赖学精”是南通俚语,指不爱上学不愿意去学校的孩子,原童谣是批评不愿去上学的孩子。改编时,在保留了童谣原有的表现手法基础上,把内容改编为赖学精由于不好好学习,使得他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他转变为要求去上学。这样,使得童谣有了向善的转变,体现了对幼儿成长的关注与呵护。

三、快乐:与幼儿游戏认知相整合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有效的学习形式。民间童谣和民间游戏是孪生姐妹,总是结伴而行。因此,我们将民间游戏改编为新童谣,不仅丰富了童谣的内容,还拓展了童谣的教育价值。如童谣体育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的原版:“荷花荷花几月开?一月不开二月开。荷花荷花几月开?二月不开三月开。荷花荷花几月开?……六月荷花朵朵开。”改编时,我们融入了月份和植物开花的知识,变成:“花儿花儿几月开?一月蜡梅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二月杏花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三月迎春花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四月牡丹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五月石榴正在开。花儿花儿几月开?六月荷花朵朵开。”改编后的童谣,游戏的玩法更为多样了,除了原有的体育游戏,还可成为表演游戏。知识和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童真:与幼儿心理认知相吻合

童谣多是成人创编的,可能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因此,有必要从幼儿的视角进行改编。

如童谣《萤火虫》的原版:“萤火虫,夜夜红,半夜爬起点灯笼,灯笼低,杀只鸡,鸡肚长,杀只羊,羊角弯,弯上天,天上星星闪又闪,好像满天萤火虫。”考虑到孩子们喜欢小动物,故而对杀小动物有心理上的抵触。我们把这首儿歌的主题由“杀”改成了“变”,由“萤火虫―灯笼―鸡―羊―星星―萤火虫”完成回环反复的变化,并保留了童谣前一句尾巴和后一句开头“顶真”的特色。改编版为:“萤火虫,夜夜红,半夜爬起点灯笼,灯笼低,变只鸡,鸡肚长,变只羊,羊角弯,弯上天,天上都是小星星,星星就像萤火虫。”

五、新生:使童谣具有时代的内涵

1. 增减粹其精。增减法一是把童谣中的生僻字、词、句,或粗口部分去除掉,二是把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存在的习俗删去,添加上适切的内容。如童谣《拉大锯扯大锯》的原版:“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今搭棚明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幼儿对“接闺女、请女婿”有些疑惑,问:“不接不请就不能去看戏了吗?”还问:“什么是‘今搭棚、明挂彩’?”和孩子们讨论后,我们借助增减法将童谣改编为:“拉大锯扯大锯,奶奶家唱大戏,爸爸去妈妈去,就是不让妞妞去。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车赶过去。”这样改编后的童谣更贴切实际,更接地气,更适合孩子的口吻。

2.拓展得其妙。拓展法是指根据童谣的具体内容,在保持童谣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整个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如童谣《春节话》的原版:“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童谣表现了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旧风俗已不复存在,而变成贴对联、守着电视看春晚等习俗了。我们组织幼儿讨论自家过年时的情形,对童谣进行了改编,成为:“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买年货;二十四,买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九对联贴门口,除夕万家人团圆,欢天喜地看春晚。”新版的《春节话》,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民谣的韵味,孩子们喜欢说喜欢唱。

3.发散悟其法。发散法即根据一首童谣,通过发散性思维,创编新童谣。如童谣《耳朵歌》:“谁的耳朵长?驴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马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大象的耳朵遮着脸。谁的耳朵尖?猫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猴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狗的耳朵听得远。”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将各种小动物耳朵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描述,既朗朗上口,又好记好懂。通过发散思维,我们选取了小动物的尾巴创编了一首童谣《尾巴歌》,讲述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谁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长。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谁的尾巴最漂亮?孔雀的尾巴最漂亮。谁的尾巴慢慢不见了?蝌蚪的尾巴慢慢不见了。”这首童谣既有较高的趣味性,又有一定的科学性,幼儿在传唱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口语能力,还获取了许多科学常识。

4.组合展其魅。组合法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童谣,根据需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首新童谣。如童谣《四季歌》就是由四首童谣组合而成。《四季歌》第一段(春)是童谣《迎春花》:“迎春花,开黄花,朵朵张开小嘴巴,它是公园小号手,迎着春天吹喇叭!嘀嘀嗒,吹的啥?春来啦!嘀嘀嗒,小朋友真乖不采花!”第二段(夏)是童谣《知了叫》:“知了叫,夏天到,蝉儿吹箫真热闹,它是大树音乐家,唱来了美丽夏姐姐!吱吱喳,唱的啥?夏来啦!吱吱喳,小朋友游泳乐哈哈!”第三段(秋)是童谣《桂花香》:“山也香,水也香,八月桂花香万家,它是丰收秋姑姑,调出秋天好味道!香喷喷,那是啥?秋来啦!香喷喷,小朋友爱吃桂花糕!”第四段(冬)是童谣《雪花飘》:“寒风吹,雪花飘,朵朵雪花风中摇,它是装扮小能手,帮着大树裹银装!呼啦啦,吹的啥?冬来了,呼啦啦,小朋友堆雪人乐开花!”四首童谣,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朵云,一阵风,一棵树,一枝花,在孩子的眼中,这些都是美丽的,随着童谣的改编和吟唱,他们的生活也就如四季更迭般精彩美丽。

5.附加顺其韵。附加法是以某事物为主体,再添加另一附属事物,以实现组合创新的改编方法。童谣《炒蚕豆》:“炒蚕豆,炒蚕豆,噼里啪啦翻跟头。”我们运用了附加法在后面增添了两句“跟头赛过孙悟空,孙悟空也来吃蚕豆”。后两句的增加是因为孩子们都喜欢孙悟空,翻跟头时自然联想到孙悟空会翻跟头,所以要和孙悟空来比赛,比翻跟头也比吃蚕豆。

第6篇

1月19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

祭灶

北方的祭灶日一般在十二月二十三,这一天又称“小年”;上海一般在十二月二十四日。实际上,从宋代以后,祭灶统一定为腊月二十四日,但不少人争着赶在他人之前“媚灶”,故民间流传“官三民四”之谚,即做官人家可以提前一天在二十三日祭灶,而普通百姓则只能遵守旧制,在二十四日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派来专门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祭灶的供品都离不开“甜”和“黏”两个字,前者是希望灶君吃了甜的供品后多讲一些甜言蜜语,后者是直接封住灶君的嘴。上海人用粮食做的饴糖作供品,也叫“胶牙糖”。

上海人祭灶必须要有茨菰作为供品,因为茨菰在上海方言中与“是个”接近,人们希望灶王吃了供的茨菰后,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时,废话少讲,只要回答“是个、是个”就可以了。

祭灶的风俗在上海消失了几十年,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不过,现在市场上的“粽子糖”,就是原来祭灶专用的“元宝糖”,还有一种外面粘有芝麻的饴糖也是由过去的“称心糖”演变来的。

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在祭灶之后一般不干重活,不食酸菜、霉豆腐,象征回避晦气,不再“穷酸”、“倒霉”,期望来年有个好光景。

1月21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

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家家户户在这天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老年人都把这一天叫作“扫年”,即扫除积年的尘埃,干干净净迎新年。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又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思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扫尘时一般人家都是全家老少齐动手。虽然家中成年人是主力,但小孩和老人也都会搭把手儿,为自己讨个吉利。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1月22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

洗浴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这两天要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1月23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

蒸年糕

现在很少有人在这天蒸年糕和馒头了,但是在过去,家家户户都会在这天蒸上好几锅,足够吃上一个正月的。有的人家还会在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馒头上点上一个红点,非常喜庆,也很讨人喜欢。

1月24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

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这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烘托出节日气氛。

1月25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除夕守岁吃年夜饭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凶猛异常。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除夕的守岁习俗,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这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年夜饭因各地风俗不同,菜肴种类繁多,但不管南方北方,年夜饭桌上少不掉的一道菜是素什锦,北京人叫十香菜,用黄豆芽、花生米、金针菜、木耳、胡萝卜等做成,最好是凑满十种,意即十全十美。扬州人的年夜饭上少不了红烧狮子头,因为狮子头圆圆的,象征团圆;苏州人吃年夜饭时喜欢在饭内放进几个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在我国南方,鱼是整个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大家并不是真正的去吃,只是端上来摆摆样子,留到明年表示日子有富余。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一枚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多以豆沙和枣泥为馅,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取谐音“年年高”之意。

除夕之夜,吃过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一)

拜年

守岁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晚辈齐向长辈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接着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作“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在上海,客人来拜年,主人必捧上香茗,这种茶碗,上面有盖,下面有托,备两枚青橄榄,摆在茶盖上或托旁,称“元宝茶”。还要设“开果盘”,即用红木做成的大匣子,很巧妙地配着彩色瓷碟,每碟置各式糖果干果。主人端出果盘,打开果盘盖时,指着盘内的果子讲祝贺客人的吉祥语,如早(枣)生贵(桂圆)子、福寿双全。

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面扫到里面。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二)

回娘家

嫁出去的女儿们在这天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必备一大袋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但不在同一天归来,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虽薄,四块饼干而已,却表达了姑娘对娘家人及邻里的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给压岁钱。广东潮汕人还有“食日昼”的习俗,即女儿在娘家只是吃中午饭,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五)

祭财神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初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俗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二三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南方人在这天要祭财神。财神即五路神,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并举“送神”礼,放鞭炮,在热烈的祝愿气氛中打开窗门,露出事先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所以有了“冬唔饱,年唔饱,大年初五得餐饱”的民谣。这天老板一般会给伙计分发红包,请伙计吃饭,以图新年大旺。

普通百姓则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

2月1日(农历正月初七)

人日

我国民间称正月初七这天为“人日”或“七元日”。据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汉族便将正月初七这一天作为人类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古代人在这天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上,也有戴在头发上。

这一天,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此外,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有的地方还要吃用七种菜做成的羹,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荽、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意为聪明,蒜意为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

2月3日(农历正月初九)

立春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我国人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又称行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春饼,又叫春卷,有甜有咸,豆沙春卷、黄芽菜肉丝春卷等都是江南人喜爱的品种。每当新年客人到来,或去别人家拜年贺岁,主人总会盛情招待,由主妇煎出春卷,端上桌来,热情待客,情意醇郁。

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

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