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复读生高考心态

复读生高考心态

时间:2023-05-30 09:3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复读生高考心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复读生高考心态

第1篇

【关键词】 高考;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

高中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考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高考能否取得成功对考生将来影响巨大。高考失利的复读生,在经过一番身心伤痛后重整旗鼓返回校园。面对前途的担心、家长的期盼、学校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等各种巨大的内外应激源,往往日以继夜地拼命学习,常使身心疲惫,出现各种身心症状。有关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广泛受到关注[1,2],直接针对高考复读生的研究稀少。为了解高考前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教育工作提供建议和设想,本文作者于2006年4月在某中学对174名复读生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半整群随机抽样,在连云港市某县级中学6个高考复习班中,每班随机抽取30人,收回有效问卷174份,其中男82人,女92人,年龄18.8±1.2岁,同时调查同一学校的高一和高二学生289人,收回有效问卷277份作为高中生对照。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和自编问卷进行测试,通过集体解说指导语、集体作答并现场回收的方法,保证问卷所获资料的信度。SCL-90每项症状按1~5分的5级评分法,以因子均分≥2作为评判存在心理症状标准。在Epidata2000 v3.02软件平台下完成数据录入和校验,用SPSS 10.0 for Windows和EpiCalc2000 v1.02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有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引入、剔除变量分别为0.05、0.10的标准,选择向前引入法进行。

2 结 果

2.1 复读生SCL-90症状检出率情况 调查的174例复读生SCL-90症状构成比情况:无症状(

2.2 复读生心理异常检出率的性别差异 (见表2-1和表2-2):男性和女性复读生SCL-909种心理症状检出率在57.3%~24.4%和55.4%~30.4%之间,前5种症状高低顺序均为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敌对。男女生之间每一种心理症状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男生复读生组除敌对因子外其他心理症状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男生组(P

2.3 复读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高中生以及刘氏常模的比较 复读生SCL-90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组(P

2.4 复读生组在其他分类上心理异常检出情况和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复读生组心理症状检出率在城乡差别、文理分科等方面,未显示统计学差别(P>0.05)。按任一因子分≥2为阳性标准,将复读生分为阴性组(n=49)与阳性组(n=125)。以本次调查因素中的性别、年龄、文理分科、是否住校、不在校时是否与双亲一起生活、在班级中成绩、近1周是否因病用药、近2周是否上网、本人对上网态度、来自家庭压力等10个因素作为变量进行成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仅显示成绩变量与复读生的心理异常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4。

3 讨 论

3.1 复读生高考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 SCL-90于1984年王振宇等人引入我国,作为一种准则参照测验,对于有心理症状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5]。由于国内常模难以及时更新,以往有关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多以1986年建立的中国青年组(18~29岁)常模或1999年常模为参照标准。为能更好反映复读生高考心前理症状水平,本文采用与同校高中生对照和2004年刘恒等[4]建立的常模参照样本进行比较,保证调查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调查结果显示,复读生存在和明显存在的各种心理症状检出率高达71.8%和31.0%。各症状检出率水平和顺位与余欣欣等[6]研究结果(该文于49页倒数25行两个百分数值和当页表中总计检出人数N值的计算方法似乎不妥)相似,反映复读生高考前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作为复读生,曾经高考失利这一事实无法从他们内心深处摆脱;父母的期待、亲戚的关怀、朋友的鼓励、老师同学的注视使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无法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周围发生的事情。过度学习而身心缺少调整,常使身心疲惫,出现各种身心症状,对心理健康不利,很多学生需要有效的心理辅导以调整心态。

3.2 男女复读生心理异常特征存在差别 男复读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等3个症状的发生率高于中学生常模,除此以外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等方面还高于同校高中男生对照。可能与传统观念下男性承担着更多社会和家庭期望,面对老师和新老同学、亲朋好友异样的眼光,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和相应心理症状。女复读生仅躯体化、焦虑、敌对症状方面以及在恐怖、偏执、焦虑、抑郁等方面症状检出率高于常模和同校高中女生对照,可能与女生强烈的自尊心、性格大多内向,使她们不愿向老师或关系一般的同学倾诉,只能闷在心里或仅向个别好友诉说。心理负荷过重,个体难以承受时,可能产生躯体化、焦虑、敌对等心理症状。而返校复读的共同经历和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大致相同,从表现在复读生男女之间各种心理症状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3.3 成绩可能是复读生心理异常的主要原因 成组Logistic回归提示复读生的成绩因素与心理异常之间存在联系。说明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现有成绩影响。这可能与当前应试教育等因素有关,如学校和教师往往宠爱成绩好的优等生以提高重点率,关注有希望的中等生以提高上线率,漠视所谓没有希望的学困生,甚至指责他们学习不努力,挫伤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拉大师生之间心理距离。成绩处于中等以及偏下的复读生,在备考阶段,考虑到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奋力一搏,甚至可能再次失利,心理压力可能加剧,甚至产生消极厌学或悲观情绪,表现在心中有愁苦又不能说出,情绪低落,烦恼和各种心理症状随之而来。

3.4 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认知行为教育应受到重视 (1)强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健康良好的人格,优秀的思想品德是健康人格的保证。(2)帮助树立自信自强,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奋斗目标;理想的实现要靠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追求才能达到。(3)家长和老师应为复读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消除焦虑、抑郁情绪,积极鼓励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帮助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4)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视同仁对待学生,特别要关注学习困难生,指导他们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温暖他们受挫的心灵,使困难生从自卑、消沉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积极投入复习。

第2篇

为了出人头地、回报父母,20岁的崇州女孩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选择了复读。今年,复读了一年的她,差理科三本线仍有6分。在得知这个成绩后,她选择了轻生。(据6月25日《华西都市报》报道)

复读生经历过一次高考打击,心理越发脆弱、敏感,同时高昂的复读费用给家庭造成的经济担负也让他们内疚、自责、压抑。再加上进入一个全新的集体,同学间竞争大,很难找到集体温暖感、归属感、安全感。几座大山的叠加,老师、家长沟通、疏通缺位等,复读生心理难免变得封闭、孤僻。一旦他们的复读效果不能如愿以偿,心理“堰塞湖”就容易崩溃。因此,学校要做好重点学生考后心理疏导工作,家长更要看淡高考,相对分数来说,生命健康更重要。

高考是“一锤子买卖”,只要努力过、拼搏过,享受高考的过程,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应坦然面对。个人高考成绩是否理想的决定因素很多,不必将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只要实力尚在,信心依旧,定能实现梦想。

要明白生活是一门平衡艺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考上重点本科毕业后找工作四处碰壁者比比皆是,而学一门技术,工作无忧,薪水不低,如今也已不算新闻。只要勤努力、肯吃苦,许多学校专业都大有可为。

要学会迂回战术,上不了重点本科,上个普通本科后再苦拼四年备考重点大学研究生。上不了本科,上个专科,走专升本之路一样光彩。就算上高职,掌握一技之长,做个蓝领也一点儿不逊色。

要权衡利弊得失,高考失利并不意味着人生暗淡无光,高考的挫败仅是阶段性的挫折,是漫漫人生的小小分叉,把高考视为人生的唯一梦想,是人为放大痛苦、作茧自缚。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不是评价人生成败的唯一标尺,决定人生成败的因素很多,高考成绩占比份额极其有限。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和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都曾两次落榜,但他们的人生一点儿也不逊色,因为他们把人生坎坷视为财富,靠不变的信念及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高考就是高考,它不决定人的所有能力,更不定夺人的命运,真正决定自己命运的是高考失利后的心态与信念。只要心态阳光健康,只要信念永恒,相信辛勤耕耘之后,你必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第3篇

关键词: 复读生心理健康关注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人才则是竞争的关键因素,考上一所大学是每一个学生的最好选择,也是使自己成为人才的重要培训手段。因此高考落榜后卷土重来的大有人在,他们成为高中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复读生”。复读生除了应对学习压力以外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着学习效率和高考成绩。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争取复读成功。

一、帮助学生重树信心,走出阴影

复读生由于经历了高考失败的打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精力都产生了怀疑。在家庭中,他们感觉无法面对家长;在周围邻居眼中,感觉低人一等;在同学中间,觉得技不如人。复读生的心理压力往往比应届生大,对于他们来说,做好心理调节十分必要。学生克服心理阴影,树立必胜信心,激发起学习欲望是高考成功的关键。

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不少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一个问题只能从一个角度解释,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以发现问题中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健康的情绪,比如:虽然高考失利,但现在的我们有优势,我们已经学过了全部的课程,起跑线超前于应届生,经验比他们丰富。帮助他们发现和挖掘自身的优点和潜力,正确评估自己目前的现状,扬长避短,为自己确立切合实际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努力使学生相信:现在的我将和去年不一样,所以去年的失败一定不会再重演。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学习动机,树立起自信心。

2.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复读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复读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开学初的一到两个月,高的教学质量对复读生树立信心、稳定情绪会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要对所教学科的学科逻辑有深刻的理解,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深刻的了解,并将它们统一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喜欢教师,喜爱这门学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

3.充分发挥教师的感染力作用。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因此教师在教育中要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暗示、模仿、感染着学生。有感染力的教师,可以按照预期目的去实现教学要求使学生很好地接受和吸取课堂知识,同时也能以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是很自然的事情,有感染力的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信心去影响和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摆脱由挫折造成的消极情绪。

二、创造和谐环境,缓解压力

心理问题是后天才有的,受学校环境和家庭因素影响很大。

1.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学生往往视老师为朋友,希望得到老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又希望老师是分享和分担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朋友。教师理解和尊重学生,要积极、细心地聆听学生的故事,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引导学生宣泄郁积的情绪,让学生把闷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要有“让我们一起努力”的思想。教师还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宣泄、自我转移等。

2.家长要避免过于干涉与过于期待,注重言传身教。在我所接触的家长中有这样一些错误的做法。有些家长认为要让孩子把时间抓紧就必须督促他,把孩子管紧。为此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孩子一玩就唠叨,但这种做法不仅没帮助孩子合理利用时间,反而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了对立,甚至冲突;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上名校,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不断找教师给学生辅导。家长对孩子有适当的期待是应该的,但只有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期待才会对孩子产生一种激励。有些家长只管孩子的温饱,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而自己依旧玩乐,并不以身作则,如此一来,反而引起孩子的反感。

父母与孩子要“和平共处”,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交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指导;父母要以良好的行为来鼓励孩子,使他们能安下心来专注于学习。总之,家长面对高考,不要如临大敌,而是让自己保持一份轻松快乐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去面对高考。

三、加强学习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复读生高考之所以失利,主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科学,以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又诱发出一些心理上的困境。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智能等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进行辅导,帮助复读生纠正学习习惯。具体来说注意以下几点:

1.对照考纲,制订计划。学习具有盲目性,是很多考生学习效率不高和知识掌握层次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每一科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要实际,要分解到每一周必须复习的内容,并且每周检查自己计划的落实情况,通过复习使自己弱项变强项,强项更强。

2.认真听讲,跟着老师走。复读不是简单地重复一遍高三的学习,而是知识的再次更新、填充。上课听得懂只是思维跟上了,还要适应、习惯并产生自己对相关学科的思维模式,达到改善知识掌握的状况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3.重视基础,回归课本。无论高分段学生还是中等生、较差生,在高考中基础题都有丢分现象。因此夯实基础是关键学生,如果能把高考的课本认真阅读,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揣摩“编者之心”,必定对知识的理解会加深一步,考试得分率会有不少提高。

4.强化训练,克服眼高手低。复读需要一定量的题目训练,有了量的保证,才有质的提高。同时训练题应该以高考真题为主,要保证基础题的正确率,难题要学会总结规律。

5.保持动力,克服惰性。在复读班开学的前几个月里,很多学生表现都不错,学习劲头很足,但不久就会渐渐分心。这是因为当我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重复进行相同的工作时,会产生一种心理疲劳,对所从事的工作会产生一种厌恶感。如果不能及时对自己的复习方法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的话,内心深处的厌倦感会逐渐加重,因此需要进行状态调整,每天要有适当的体育活动,让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对复习工作也要进行一次“归零”,重申目标,检查前段时间的复习情况,修正自己的复习计划,振作精神继续干。只有痛下决心,不畏困难的人,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四、进行必要的升学和就业教育

第4篇

>> 1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初中时一直梦想着考市里最好的高中,自己虽然勤奋学习,但方法不当,结果自然是没能梦想成真。那年9月,我带着小小的遗憾来到了县一中,并有幸进了提高班,这让我在遗憾之余倍感欣慰。不过后来我发现,我是提高班里的“落后分子”。

我的落后,最突出的表现是在英语上。从初中开始,英语就一直是我的弱项。到高中之后,经过几次测验,我只能勉强考到60分(满分150)。我开始急了,如果自己英语一直这么下去,那么我三年之后必然与大学无缘。我在当时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高一一年一定把英语恶补上去,即使其他科目一落千丈。

我真的执行了这个决定。从早到晚,不管老师在上面讲什么课,我都一个人在下面躲着学英语。一开始我是狂记语法,可是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的确不好,实在记不了那么多规则,记住了的却又不知道怎么应用。一个月之后,我又尝试了狂做练习。可是对于我这种基础差得要命的人,做了十道题,有九道都是错的,做上一段时间就没了信心。再后来我尝试了狂背单词,但是我发现一个星期前背的单词,一个星期后又忘了……

由于自己英语天赋太低,加之学习方法不正确,努力一年的结果是:英语成绩从60分档次提高到了70分档次,而其他科目也真的一落千丈。

>> 2

高二分班之后,我们的班主任换成了一个资深的英语老师。这也是算我幸运吧。高一没做完的“功课”,只有高二再继续狠做了。但我高一得出的教训是:再也不能抛下其他科目单独攻英语了。高二伊始,我确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英语和数学。数学是我的强项,英语是我的弱项。我当时的策略是“扬长补短”。

在高二的那年,我没有尝试更多学习英语的方法,但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却执行了他的“铁腕政策”:每天晚上第一节自习课专背高一英语课文,一个星期背一个单元,否则周末去教职工宿舍打扫卫生。或许是在这种极大的强制力和督促力之下,我竟然把高一的英语课文全部背诵了。就在这一年,我的英语不知不觉中上升到了90分的档次,而数学也在我的努力钻研之下达到了文科班最高水平。这样,虽然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我的总成绩却也能名列前茅。即使现在看来,我觉得高二的策略也是正确的。

>> 3

高三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被换成了一个数学老师,不过变化更大是同学。由于提高班实习淘汰制,在高二期末考试中排在尾巴上的人就被分到了其他普通班,而其他班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被加入了进来,更重要的是来了一批复读生。于是,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就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班上前5名一下被甩到了15名后。

我这个人天生就比较自信,有时候甚至自信过了头。这种性格,就如同一把双刃剑。首先是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把成绩提高到了班上前10名,不过依然不是那几个复读生的对手。其次,我竟然昏了头似的在高三谈起了恋爱(或许是当时心理压力过大吧)。当时我还自负地认为,鱼和熊掌(学习和恋爱)为什么不能兼得?我就是要兼得!

我由此也犯下了我学习生涯中最大的错误。虽然我在谈恋爱时也在努力学习,但毕竟在高三这种紧迫的学习状态下,恋爱中的欢笑与争吵始终是会让人分神的。所以,我想奉劝还在奋战高考的学子,在高中这样不合时宜的年龄阶段,真的不要谈恋爱。

转眼,高中生活就完结了。成绩出来,我发挥还算正常,不过只能上二本。而那几个被我视为对手的复读生,都高出了一本线几十分。当时我想,如果复读的话,我想我会比他们更出色。我爸妈认为我是因为谈恋爱才没有考好,所以极力劝说我去复读的同时,还要求我一定不要再谈什么恋爱。而我由于倔强的天性,总是从心里不承认自己是因为谈恋爱才没学好,我觉得自己需要的只是时间。

>> 4

那一年的8月,我开始了高四生涯。而跟我在一起的那个女孩子也没考好,所以她也和我一块去了,并且是同一个班。

第一次学校的模拟测试,我就考了全年级第一名。老师对我关爱有加,我也洋洋得意起来。当时我嘴里说把恋爱排在了最次要的位置,决定用一年的时间来好好学习了,可毕竟年少轻狂,恋爱终究还是霸占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另外,我是一个目标性太过于强烈的人,总是把高考看得太重,再加上当时父母的期望太高,我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经过又一年的奋战,我迎来了第二次高考。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负的人总是会有自负的下场。走进考场的前一分钟我还一直在心里暗示自己:我一定要赢,我必须赢!可是,命运却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考数学时,由于中间遇到了一个难度不小的题目把思维给卡住了,我心有不甘,花费了近40多分钟来回折腾,最终还是没把它解出来。眼看时间还剩半个小时,我慌慌张张地、潦草地完成了后面的题目。

我的第二次高考也在这样乏力的境况下惨淡收场。当成绩出来时,我完全傻了。数学只考了99分,而总成绩居然连二本线都还差几分。我欲哭无泪,羞愧难当!

>> 5

经过一夜的痛定思痛,我终于再一次鼓起勇气去复读……

这一次,我换了一个学校,想让自己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真正做到从头再来。我手机也不用了,决定这一年里不再跟任何人联系。我开始以一种谦卑的姿态来面对整个世界。我放弃了骄傲和自大,放弃了浮躁和浅薄。也就是在这一年里,我的心才真正沉了下来!

我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和考试都要讲究方法,不能凭着自己的激情愚昧地蛮干。上课的时候我把自己的腰挺得像军人一样的直,我想通过这种方法来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的思路完全跟着老师走。下课时候我就在笔记本上认真总结反思,对于任何一个不明白的问题,我总先记录下来,然后尝试着去探索和发现解决这类题的规律。

由于心越来越平静,加之学习方法又正确,我的学习成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年里,我基本保持在了学校前三名。可以说,我当时的心态、心境已经远远超出了周围的同学。我极力想提高的已经不仅仅是成绩,还有人格。不管学习有多忙,我每天总会抽出时间来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到了周末就会看上一整天。

第5篇

高考就像一道分水岭,高考过后,人各殊途。有的同学选择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有的同学选择复读,“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有的同学则更愿意进入社会,开拓别样未来。路在脚下,梦在远方,哪条路最适合自己?选择道路之后又该如何走好?也许你在犹豫,也许你正感到迷茫。在老编看来,眼下同学们既要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完成好每天的学习任务,也不妨抽些时间,务务虚,整体规划一下自己高中阶段及未来人生的方向。未雨绸缪,总是不会错的。为了帮助大家周全考虑,审慎抉择,本期我们特别编发这一专题,就是希望能为同学们当好参谋,点亮航灯,照亮大家前行的方向……

大学,一个牵动千百万学生的词语。大学,令多少高三学子魂牵梦萦?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逐年递增,2006年报名人数已近千万人,全国专本科录取率为60.23%,其中本科29.55%,专科30.68%。大部分学生十年寒窗的目的,是为圆自己一个大学梦。

为什么上大学,没有标准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大学是一种投资,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

对于个体成才而言,大学的专业学习也许不是唯一的途径。但不能否认的是,有了大学的专业学习经历,我们日后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层次专业领域工作,以后的工作会相对稳定,工作也可能有着更高的含金量。

对很多人来说,上大学也许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大多数人上大学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专业学习来帮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即用自己的本事实现人生理想。

而家长为什么要全力供孩子上大学?最主要的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找个比较好的工作,能自食其力,事业有成。听起来可能有些俗,但必须承认,在人们心目中,差不多都是把上大学或供孩子上大学当作一种投资来对待的。这也是高校前些年不断扩招,引来一片欢呼的原因所在。

大学可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培养德、智、体、群、劳、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自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容许他们全面发展的时间空间,创造一个容许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自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环境,而大学校园正是这样的一种环境。

大学一般都校园风景优美,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许许多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一起生活、成长,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提高。

大学里有丰富的藏书,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设施完善的图书馆。大量的阅读对于每一个想取得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才可以成就事业,才可以成为体魄健全、知识全面、品德完美且具备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上大学同样也培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但以前我们的教育强调独立的东西似乎太多,强调协作的东西太少,在大学里面可以让我们学会团队合作,没有团结协作,是不可能出色地做好事情的。

一位今年上大一的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的女生说:“上了大学以后,才知道什么是住宿;上了大学以后,才知道什么是集体生活;上了大学以后,才知道什么是独立;上了大学以后,才知道什么是坚强……上大学以前,无论家离学校多远,我都没有在学校寄宿,太依赖家里人了。上大学了,不得不住校,虽然这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恐怖,但实在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

当代大学生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思想开放的年代,只要有理想、愿打拼,康庄大道就一条条摆在面前。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也不再只有传统的求职方式,他们或应聘,或考研,或留学,甚至自主创业也蔚然成风。

只要我们把握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的潜能,成功自在掌握中。只要我们时刻带着创造的心,成功就在身边。而所有的成功都是与本人的优秀品质相关联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季飞,1990年至1994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过5年,1999年开始在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攻读教育管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5月参与创办南京优仕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他曾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谈到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他说:“失败是难免的,关键在于你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这种失败在我们学校老师的教学中灌输得比较少。老师更多的是教你怎么走上成功之路,而不会说你会怎么失败,我觉得这就是教育中的一个弊端。”他本人也失败过很多次,成功过很多次。“没必要沾沾自喜,这只是你人生必须经历的。”他如是说。他认为对创业成功期望值过高是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之一。

总之,人生的蓝图出自于规划,你可以画得宏伟,也可以画得简陋,宏伟的蓝图会让你拥有广阔的天空,而简陋的蓝图却囚禁了自己。所以,请相信自己,没有船到不了的彼岸。

哲学中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说法,哪些同学适合走“走进大学”这条路呢?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对大学“魂牵梦萦”型。这类同学虽然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对大学的各种情况也不甚了解,但是对“大学生”这个身份充满了向往,更有一种对大学充满渴望的情结。夸张一点说,如果不上大学,这类同学就会抱憾终生。

2.“循规蹈矩”型。这类同学始终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后就业的过程,没有想过不上大学能做什么,大学是就业的一块跳板。

3.“学习尖子”型。这里的“学习尖子”是广义范畴上的尖子,并不一定非得是学习成绩数一数二。这类同学的特征就是擅长学习,不见得是非常聪明或者说是智力超群,只不过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他们天生对课本“有感觉”,取得硕士、博士学位都是他们期望中的、可以实现的。对这种类型的同学而言,无论是从大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是作为继续求学的一个步骤,上大学都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最后要提醒的是,选择继续升学的同学,报考的大学和专业一定要适合自己,尤其是要有利于发掘自己的潜能,这是发挥上大学优势、实现上大学梦想的根本目的。如果背道而驰,不顾自身特点,到头来可能会事与愿违。

每年高考尘埃落定,总有一些同学选择复读,准备卷土重来,再次参加高考。参加复读的同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了线放弃录取或未被录取的,另一种则是当年高考没有上线的。

高分复读,衣带渐宽终不悔

杭州某高考复读班学生叶,当年高考成绩列全省第553名。但他非常失望:“平时不如我的同学也考进了清华,我为什么不行?”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高复班。经过一年努力,第二年他的高考成绩排在全省理科第16名。他说,现在复读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它是考生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一种策略。

湖南某高考复读班的一名考生坦言,去年她因考分与中南大学的投档线相差1分而落榜,心有不甘,于是选择复读。另外一位考分达到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的同学也走进了高复班,他表示去年发挥不理想,准备今年再战。

因为填志愿不当而复读的余凯同学表示:“其实我们来读高复班就是对自己的理想负责,希望通过再次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读自己喜欢的专业,等于多给了自己一次机会。”他现在把能够学习的时间利用得更充分了,学习也更加注重方法。以前的老师对他也很关心,经常为他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如今他和考上大学的老同学也有联系,有时会向他们借笔记、参考书,向他们讨教学习方法。

我们也发现高复班的同学大多心态相当平稳,课堂里没有离高考还有几天的倒计时牌,有的只是大家专注的神态和堆成小山一样的书籍。

选择复读的同学大部分都坚持这样的观点:耽误一年时间多花一年复读的费用,如果能够考上一所心仪的学校和好专业,毕业时就更有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选择复读还是值得的。

低分复读,此时不搏何时搏

去年因高考发挥失常而复读的陆会同学说:“经历过一次高考了,心里比较有数,父母也不像从前那样给很多压力,我自己只想稳扎稳打。决定复读就一门心思了,现在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小陆说,现在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今年高考中将有哪些招生学校和具体专业设置。

北京市西城区一名考生在高考后主动向家长提出复读,他向父母“检讨”:自己这些年来学习不努力,所以成绩不好,希望父母支持,再给他一次机会。这部分同学选择复读更大程度上存在着某种无奈:上不了大学,看不到出路,只好继续走高考这座“独木桥”。对他们而言,选择复读可以拥有重搏一次的机会,通过上复读班,可以起到补缺堵漏的作用,也可能提高成绩。

原本在广州一所普通中学念书的小宇,去年高考只考了470多分,平时成绩中等的他想读一所好学校,所以第一志愿报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结果未被录取。“一开始我打算读专科算了,但妈妈建议我重读一年。有一天我翻报纸,看到复读学校的介绍,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对重新奋斗一年有点恐惧。正犹豫之际,我得知自己连那个专科学校都上不了,当时很失望。但我又想,苦一年总比苦一辈子好,于是不出一个星期,就下定决心上复读学校了。这一年时间我觉得花得很值,经历过复读的学生和一般高考学生很不一样,我们的心路历程复杂得多,心理也会比较成熟。这一年后,我对人生、对得失成败的看法都改变了。”

一位高复班同学的随笔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结果如何,我也是胜者,因为我毕竟走出了高考失利的阴影,我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理想。有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收获,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今年定能笑傲高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无须与他人较高下,就像高考,其实对手就是自己。对于要走进梦想中的大学的同学来说,复读就是又一座通往大学的桥梁,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高分复读的考生了。

其实,复读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就像跨110米栏。跨过去的人会说:“复读让我实现了梦想。”曾经在这里栽倒的人说:“这是一个陷阱。”而在还没尝试的人面前,110米栏分明就是十个标准栏。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在这中间我们需要付出汗水,需要艰辛努力。复读生因为曾经输过,就更应明白没有汗水的尝试是一种徒劳,没有艰辛付出的自信其实是自负。在所有的成功背后都隐藏了勤奋,不要被唬人的表象给吓住了。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高分复读的事例。

蔡辉龙,2005年高考厦门市理科状元。

他在2004年高考后填报了清华大学,却以652分的高分落选,最后放弃就读华东理工大学的机会而复读。他觉得自己有潜力,于是决定再复读一年。他说:“如果已经尽力了,成绩即使比原来差也无怨无悔。”皇天不负有心人,在2005年高考中蔡辉龙取得了672分的好成绩,他再一次选择了清华大学。

这就是蔡辉龙要告诉我们的:一个人要有执着的信念,清晰的定位。

赵雪也是一位复读生,她去年考取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她当年选择复读是因为考试成绩不高,连上专科都去不了好点的学校。当时她就想,人生能有几回搏,青春的错误是可以挽回的,于是下定决心再搏一次。“我高中选择的是理科,但考试不理想,而且确实觉得理科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所以复读时转成了文科。我也想再通过一年的努力考一所好学校,因此那年非常努力。”谈到压力问题,她感触很深:“当然会有压力,家长和社会的倒不多,主要是来自自己的。因此,自身的心理调节非常重要。”

走上复读道路的同学,各有各的原因。如果有一天,你站在了去与留的边缘,只要你能找准方向,那就是在做正确的选择。

通往成功的路有时候就像是万丈悬崖上的独木桥,下面便是滔天的洪水,走过去了,便是征服。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明白: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的成功。年轻,我们不怕重新来过!

高分复读的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多要比一般学生大,所以必须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上坚定自己必胜的信念,避免受到挫折时决心动摇或后悔。

同时复读也不是整日埋头苦读,由于复读班一般没有体育活动课等,同学们应该每天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比如户外散步、骑车、跑步等,使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和休息。

由于许多不利的外界因素及自身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低分复读生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在心理上完成从自卑、失落到自信、进取的转变。

北京新干线学校冯健校长认为,适合上高考复读班的学生是那些充分认识到社会竞争激烈,已经找到自身问题,并能改正缺点和不足,自身潜力大,尤其是单科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学生。他提醒高分考生:要慎重选择,因为考试时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是实力不够,还是发挥不好。

综合分析,以下三类学生较适合进行复读:

1.“失误”型。即本身成绩很好,在高考中偶然失手的学生。毕竟对这些考生来说,“低就”实在太可惜了。进入不愿去的大学或者读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专业,心情不爽,学习兴趣不高,又何苦呢?

2.“未入状态”型。即自身很有潜力,但在原学校的高考集体复习中一直没有进入状态,临考前才后悔的学生。

3.“备考方向有误”型。即由于原学校高三老师经验不足,没有给予正确指导而导致备考方向错误、成绩不佳的学生。

从事学生高复指导工作近10年的上海民办侨华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曹惠康分析指出,高复班同学更要学会下面两点:高复学生由于高三的课程都学过,又不需参加高中会考,课外活动也相对较少,客观上可以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多了,但这意味着要求学生学习更自觉,需要加强对自己的管理;同时高复班的师资与普高相比,从整体水平上说不如一些重点高中,高复学生如果对老师要求过高,把期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对自身却认识不够,自我定位模糊,就容易偏离主题,毕竟学习是“老师引进门,修行看个人”。

每年高考,除了产生一批高考状元之外,也会有部分同学因为各种原因而落榜。落榜考生如何面对现实生活,走出思想困惑,这是家长和考生面临的问题。

王军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高考落榜后,每当静下心来的时候,他也有后悔的念头。因为当初的贪玩,当初的固执,当初的叛逆,他不得不付出代价――落榜。

然而,他现在并不沮丧,因为他觉得竞争社会为他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成功机会。首先,他已经成年了,高考结果如何,并不影响他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与前途的努力。当他走出这一步,在我们这个竞争社会中,他已经扎扎实实地领先了一步。其次,他觉得高考并没有击溃他的信心,他相信自己的潜力与勇气。海外华人中很多人在国内拥有高学历,在海外生活的开始几年几乎都有靠体力打工的经历。他们中不少人几年如一日,每天进行十几小时高强度高节奏的体力劳动,这些经历被不少成功人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经历,是他们成功之路不可或缺的起点。

王军如今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走入社会后要像那些成功人士当年那样,刻苦工作,无怨无悔,因此他感觉自己的竞争实力不可忽视。

我们采访的另一位男孩名叫韩磊,他今年本来上了专科线,但是他并不高兴去上一所三流四流的院校,加之不想复读,于是便走入了社会。谈起自己的选择,韩磊显得十分理性和深沉。他说:“以社会竞争的角度而言,能进入大学深造只是意味着拥有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资格,只有在参与了能创造社会价值的竞争并在竞争中胜出,才算成功。高考落榜被认为前途完了,并不符合竞争社会的客观现实,而应认作是一个起点。若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力,不断努力进取,是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迈向成功的脚步的。虽然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依然有较强的影响力,会让我们感到有压力,但在这个社会中,从砌砖、洗碗开始的成功人士也是数不胜数。面对学历的劣势,第一,我不会自责;第二,这也决不可能成为我退缩的理由。”

另一位高考落榜的张姓同学说:“学历高低从来不是综合竞争实力的唯一决定因素,其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责任感,是竞争中的拼搏精神。我并没有把高考落榜之后走入社会看成是一种失败,我觉得这只是一种选择。我觉得只要我自信地从心里拒绝任何的同情安慰,而以一种临战前的振奋与强烈的求胜欲望取而代之,总有一天我将以自己的事业与成就让亲友感到骄傲!而且高中三年已经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一是学习、理解能力的提高,高中的训练实际上使我们具备了走入社会后快速学习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的基本能力。比如我认识的一个人他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打工,在技术的掌握速度上要比其他人快很多。二是高中学习竞争的残酷性和高考的高淘汰率,还让我明白了很多原来不明白的道理。高中的学习竞争压力很大,试问进入社会以后的压力大不大?学会面对这种压力而不是逃避,本身就是一种锻炼。”

听了以上几位的话之后,我们唯有衷心祝愿他们以后的路走好!

无论我们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步入社会,高考落榜也好,高校毕业也罢,我们首先要面对的便是这个社会的竞争与优胜劣汰。社会是个大熔炉,倒出来的残渣才是社会的失败者。没有考不上大学就是失败的定论,却有不努力就会失败的道理。

面对现实,拥抱社会,让我们勇敢地跨出第一步。抓住父母给予我们的创造天赋,努力拼搏,成功自然就在不远处,原来步入社会也如此精彩。

所以高考只是我们人生的中转站,并不是我们的终点站。人生的转折点并不是人生的波谷,落榜之后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心,前面定是一片光明!

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一定那么顺利,落榜之后求职或是自主创业,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就在我们身边,无论是求职还是创业都不乏成功的例子。让我们先看一则成功创业的例子。

袁正洋,江苏省盐城人,落榜之后一直在家寻求创业机会。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注意上了一只癞蛤蟆,从而产生了规模化养殖癞蛤蟆的想法。结果他一脚踹进这个“冷门”,在自己22岁之时就挣下百万家财。

其实分析各个成功者的求职、创业历程,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发现了别人所没有发现的、没有注意到的行业,从而钻进冷门,取得成功。正所谓“机遇只会降临在有头脑准备的人身上”。所以,高考落榜之后要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善于观察周围事物,从而找到求职、创业的契机。

让我们再看一则成功求职与创业结合的例子。

阮建荣,于上个世纪80年代放弃学业,曾经历过四次高考落榜。之后,阮建荣先是到工地做了几年泥工,后来又改做推销,几年时间积累下100万元资产。但后来在初次自主创业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导致投入的100万元血本无归。

阮建荣也不知道自己那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但是有一个结果就是他挺过来了。而且他用自己敏锐的双眼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契机,最终,他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赚了2000多万元。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求职或创业之初难免会遭遇一系列的困难,这时也恰恰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阮建荣的求职不能不说成功,而之后的创业失败又有多少人能承受?这都不要紧,只要我们始终记着:年轻,真的没有什么不可以!坚持就是胜利!

因为渴望成功,我们自信地步入社会;因为自信,我们成功地走在社会。

谈起“不上大学,我们可以做什么”的问题,让人一下子就能想起几年前非常火的所谓“现象”,被誉为“少年钱钟书”的韩寒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当时因为这种现象所引发的争论,无非也就是高中生毕业后究竟走向何方的问题。随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这个问题就越发显得尖锐起来。有些时候,人们不得不承认,相对于继续坐在课堂中鸭子听雷一般地煎熬,一些学生还是走向社会比较好。但这些学生最好具有以下特征:

1.对校园“深恶痛绝”型。即步入学校那天起就对课堂学习没有丝毫兴趣,只要和学习无关的事都可以做得不错,而一接触课本就会犯困、没精神的同学。这类同学和智商高低问题没有任何关系。

2.对学习“死不开窍”型。这类同学和智商问题的关系不大,但是有所影响。他们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让课堂学习成为一件可以丰富自己的事情,反而时时都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对生活中的其他事也没有兴趣,变成了学习的奴隶。

3.有“一技之长”型。就个人而言,说得更实际些,上大学的目的无非也就是学得一技之长,为将来可以找到好工作做准备。以目前就业市场越来越需要有实际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的趋势来看,如果学生本身就有一技之长,那么在上大学的问题上或许就多了一些灵活性。

回到开始提到的“现象”,一个既懂得写作又会玩赛车的人,谁也没有看到他因为没有大学文凭而活得水深火热,相反倒是非常的滋润。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一家三代都是小学文凭,但他们每个人都过得不错。

抛开这种特例不谈,我们身边其实也有很多高中毕业就随长辈做生意或者自己学得一门手艺的例子,他们虽然不是事业如日中天,但是生活很轻松,并不比那些已经考上大学的同学差多少。

第6篇

【关键词】高考心理;学习动机;阿斯伯格;个体心理辅导

一、个案描述

小龙,从高一入学以来就被怀疑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因最近成绩问题影响到班级高考复习和自身未来升学,班主任和家长非常紧张,希望心理老师能在此时对学生做诊断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应对高考。

在第一次会谈后,我和小龙的咨询关系建立起来。后来也向家长了解到更多情况。小龙从小聪明,成绩优异,但对语文兴趣不大,很是排斥。高中考上学校竞赛班,班上高手如云,从龙头变成龙尾的落差让他很不适应,日益自卑,学习兴趣随之减弱。特别在竞赛失败后,进入高三复习阶段,之前落下的复习进度要短时间内补上,小龙顿觉压力巨大,对高考担忧,甚至执着于复读。同时,在这最需要各方支持的时候,社交的笨拙也让小龙觉得特别孤独、无助和焦虑。

二、教育过程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他们经常出现肢体互动障碍和语言表达方式异常等状况。接触后发现,小龙的表现基本符合阿斯伯格症的特点,但对于这些特点,现在越来越主张将其视为一种差异,并非需要治疗的缺陷或障碍。阿斯伯格症的人多为智商正常或以上,只要得到适当专业的协助,加上环境的接纳、包容与了解,就能走出困境,释放他们的特质与潜力。

对于小龙,并没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他能独立生活和应对一般问题,所以不需转介到医院结合药物治疗。对于现阶段的学习偏科问题和人际问题,在已建立的咨询关系上,结合高考复习进度,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辅导,帮助他更好地应对高考,调整状态。

(一)阶段一:投其所好,激发学习动力。阿斯伯格的人,在其感兴趣的领域会较易显示出才华,做出成绩;但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却非常艰难。就小龙而言,语文学习便是如此,按时按量完成语文习题都是不可能任务。通过分析,小龙了解到自己语文成绩不好是因为对语文毫无兴趣和不懂学习技巧。要在极短时间内补回复习进度本已困难,再加上每次测试成绩惨不忍睹,更是打击他的信心,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激发小龙学习语文的动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咨询中发现,他对智力游戏非常着迷和擅长。而游戏过程给小龙带来的放松感和成就感,对于屡遭学习挫败的他而言非常重要。所以,结合小龙的兴趣和长处,我设置了奖励机制:与他约定,每周能按要求完成语文等科目的练习就可获得奖励——心理咨询后的智力游戏时间。这效果立竿见影,从此,学生每周都能自觉做好各科练习。我根据学生的进展慢慢加大作业量,他的收获也越来越多——不仅是对奖励的满足,也是完成复习计划的自我效能感。

(二)阶段二:多管齐下,应对复习阻碍。小龙的精神状态恢复得不错,学习积极性也已提高。但要改变测验练习中的答题陋习,寻求合适的学习方法,需要科任老师的帮助。作为心理老师,我能给与的是关于时间管理的指导,让其学会如何安排重要和紧急任务,以及作为过来人的考场答题经验。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的自信心。在此阶段,他出现了较明显的高考焦虑状态,所以需要让小龙明确高考定位,并不断淡化他消极的复读念头。我投其所好,创造他能理解的“智力游戏氛围”进行讨论,巧用游戏闯关的比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的杂念,激起他勇闯高考关的斗志。

此外,心理老师也需要关注社交问题对小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阿斯伯格孩子的离群,并不是因为他对交友不感兴趣,而是因为他欠缺技巧,在多次失败的尝试后,不敢轻易让自己再受伤害。所以老师鼓励他自由表达,并耐心倾听、包容理解,这非常有用。

(三)阶段三:好高骛远,为未来而准备。高考愈近,小龙的状态愈佳,科任老师也开始表扬他的进步。而我和他的约定也继续保持,同时更多的谈论高考志愿、大学生活等。对于阿斯伯格的人而言,这些全新、独立的生活都需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通过谈话,虽能感到小龙对未知生活尚有焦虑,但更多的是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在最后关头,家长也会焦虑,并在不经意间给孩子过多关注、期望或要求,从而带来额外压力。因此我们要与家长沟通,强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倾听他的心声,理解学生的考试紧张,并让他正确认识自身情况,以自信心、平常心去面对高考。

在高考前心理辅导专场中,小龙也主动前来。面对高考,大家都很紧张,他也不例外。但想起三个月前,他只是听从安排被动接受心理咨询,而现在能主动积极调整心理状态,确实进步很大。最欣慰的是,小龙高考发挥正常,被重点大学录取了。

三、教育反思

阿斯伯格个案并不多见,但在中学教育中偶尔会遇到,尤其在竞赛班里。不过又因为它的特殊性,阿斯伯格的学生总会被大家忽视和不解,这反而让学生被孤立、唾弃,得不到适当引导,他的非凡才能也无处施展,他的人生也将变得暗淡无光。

但阿斯伯格的个案是极其需要耐心谨慎的处理,其中,是否需要去医院鉴定,便非常值得思考。如果学生能独立生活和处理问题,本身没有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需要药物去控制的,建议不用刻意带孩子去医院,因为阿斯伯格暂时没有药物可治。而且带学生去医院检查,容易被“贴标签”,也许会给这种敏感独特、难以理解别人情感和思维的孩子带来更多焦虑不安,家长亦然。

老师在教育中主要采用个别谈话方式,结合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从其兴趣出发,利用强化法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习行为;帮学生应对学习生活上的阻碍;助他顺利度过高中生涯的同时,也给他适应未来新生活的心理准备。是合适方法、包容鼓励,最后没有让他成为颓废的复读生,而是让他得到心态的调整和个性的成长。

参考文献

第7篇

2003年8月,一个晚霞满天的傍晚,中央美术学院培训班偌大的画室里,李东华正上着素描课。

那天,李东华碰巧和高芸阳同桌。他未带画纸,可未等开口,高芸阳就善解人意地递给了他。心存感激的李东华禁不住打量了一下她,只见她五官精致、模样俊俏,他的心禁不住怦怦乱跳起来。

忽然,一个温柔的女声入耳:“嗨,帅哥,你画得真好!”李东华一抬头,正是同桌高芸阳!李东华忽然有些脸红,不过,高芸阳迅速化解了尴尬,说:“你画得那么好,以后帮忙指点指点呗!”李东华连连点头。

当发现他们竟是山东同乡时,两人的关系忽地被拉近。两人都没想到,彼此身上竟有着太多的相似!

1981年4月22日,李东华出生在山东胶州半岛上的招远市。他从小就酷爱画画,梦想长大后当画家。2001年7月,李东华第一次参加高考,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因专业分未过线而名落孙山。此后,李东华来到招远一中复读。为了提高专业成绩,他自费到烟台鲁东大学和济南山东艺术学院拜师学习国画,技艺大获长进。2002年他再次冲刺央美,分数未达到央美而被山东艺术学院录取。他决定再次复读考央美,这次来北京,他就是为圆梦而来。

高芸阳也有央美情结!她来自山东诸城,比李东华小两岁,从小也爱画画,也是来北京参加培训,希望能考取央美……

惺惺相惜,从此,上下课两人形影不离。他们交流画技、谈人生、说未来,两只手不知不觉地牵到了一起。2003年10月1日,香山举办红叶节,李东华和高芸阳相约去写生。“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绮丽景象,让两人心有灵犀,共同创作了一幅《香山红叶》,并合作了一首题画诗:“东华芸阳登香山,满山红叶入眼帘。今日相约考央美,携手人生不变心!”从此,他和她要做一对忠诚的恋人。

2003年12月,两人回山东报名高考,恋情也获得双方家长的认可。2004年春节过后,李东华和高芸阳再度回到北京备战。为了加大专业课训练,两人不得不利用夜晚和双休日在出租房里加班加点。他们从彼此的头像素描画起,而最难攀越的,就是人体写生!

那是在北京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租住房里,因为封闭,隔断了外面的所有嘈杂。李东华先做高芸阳的模特。高芸阳架好画板,拿着画笔,却不敢抬头!李东华也有些羞赧,可是,为了心中的梦想,他鼓起勇气,一件件脱衣服,却留着一条遮羞内裤,然后涨红着脸坐在椅子上。令李东华猝不及防的是,高芸阳忽然“挑衅”着鼓励他:“脱啊,脱啊,脱啊,怕什么!只有我和你!”最后,他一鼓作气,脱得!轮到高芸阳做模特时,准备脱衣前,她双手死死捂住绯红的脸颊。最终,她战胜了自己,披着一件雪白的浴袍出现在李东华面前。就在他愣神的刹那间,浴袍轻轻地滑落……世界静止,听得见呼吸和心跳,还有沙沙的作画声,在吟哦着圣洁的诗章,让一对有情人在灵魂上交付了彼此……

爱在咫尺梦想远在天涯,10年风雨高考路

然而,这个约定没有如期绽放,而两人之间,被爱情之神划开一道宽度10年的天河!

2004年3月,李东华和高芸阳都顺利拿到央美专业考试的合格证,然后分别返回高中温习功课,为了不分心,两人相约互不干扰。

这段炼狱般的日子,虽艰辛但两颗心均觉甜美。2004年6月25日高考揭榜,高芸阳被央美艺术设计专业录取,而李东华却因文化分不够与央美失之交臂!其实,李东华完全可以上清华大学美院,但他非央美不读,只为两人约定在央美团聚!

因复读需要一大笔钱,李东华说服了父母,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将父母留给自己的一套80多平方米的婚房以10多万元的低价出卖了!尽管高芸阳觉得李东华有些草率,但她也为他破釜沉舟的壮举暗自喝彩。

卖房后,李东华再次来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培训中心复读。2004年9月,央美开学,李东华送女友报到,他有些酸溜溜地开玩笑说:“现在,你已是一名大学生了,而我还是一个复读生,你不会甩了我吧?”高芸阳钩着他的手指,相约在央美等他!

这段形同陪读的日子,李东华觉得幸福。然而,随着2005年高考临近,李东华心中压力陡增,这年高考他发挥失常,再次因专业分未过而冲刺央美失败。

李东华欲哭无泪,而高芸阳轻描淡写地说:“亲爱的,我等你!”高芸阳后来敏感地捕捉到了李东华内心的自卑。她越发要牵着他的手,高声大嗓:“躲个什么,我的男友,舍你其谁!”

李东华心态平复后,再度投入到备考之中。可是,2006年高考,李东华却因英语没有达到央美单科满70分的要求,再次与央美无缘。此时的高芸阳,因为长得漂亮,追求她的男大学生趋之若鹜,但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因为,他们有那个约定,她从李东华的身上发现了男人的坚韧品质,更加爱他了。

为了提高李东华的英语水平,高芸阳邀请他参加央美的英语角,与老外对话,鼓励他开口说英语。2007年高考,李东华专业分名列央美第96名,可是英语只考了59分,再次败在英语上。

到2008年,李东华卖房子的10多万元钱已经花得所剩无几。几次冲刺失利,他有些心灰意冷。而这时,高芸阳家里也发生了变故,无力继续供应她读书的费用了,李东华闻讯,暗自动起了心思。他开始出门做代课老师,到广州画室教学,月薪6000多元。去前,李东华对女友调侃说:“生存才能发展,爱情也需要面包呀!放心,我不会放弃高考!”高芸阳最终松口。

南下广州的第三个月,李东华寄给高芸阳1万元学费和生活费。分居两地,两人依靠电话和书信联系。高芸阳特别有心,为了提高男友的英语成绩,她要求他用英语给她写情书。

2008年6月,高芸阳央美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而此时的李东华却因代课繁忙,第一次放弃了高考。对此,高芸阳也大度地作出了“让步”——学士毕业等不来男友,就读硕士等,她还真的考取了央美的硕士研究生。

2009年6月,李东华第二次放弃了高考。因为只有自己作牺牲,才能保证女友读完学业!这年,他寄给高芸阳2万元学费和生活费。

2010年,尽管高芸阳一再催促男友拿起课本和画笔,准备迎战高考,但李东华仍然“一意孤行”第三次放弃高考。高芸阳眼见自己硕士就要毕业还等不来男友,心里隐隐有着一份不解和失落。他该不是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迷失了自己吧……

2010年7月,高芸阳亲临广州,当得知他3度放弃高考都是为了她,高芸阳哭得一塌糊涂!情到深处,重提那个约定。因为李东华教的5名学生都考取了央美,她给他鼓劲说:“徒弟都行,师傅还有不行的!”高芸阳当即做了一个决定,将李东华“押回”北京。

两人一起备考。一个为了高考,而另一个有了更高的追求——考博!不过,一个失败,另一个成功。2011年6月,高芸阳央美硕士毕业,顺利考过了雅思和托福,然后选择了到英国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而李东华高考英语才考50分,又重蹈覆辙。

2011年9月,李东华在北京机场为女友送行。临别,她在他耳畔轻语:“谢谢,是你成就了我的高度,我相信你绝不会落下,我在英国等你!”

自己的付出获得女友的高度认可,李东华觉得值。女友走了,从此,他只有一个目标——奋起直追!可是,2012年高考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他专业成绩再次过线,又是英语拖了他的后腿!

因远在海外的爱情给了李东华定力,他要按照女友嘱咐的去做——跌倒了,重新站起来!

等到博士花开考霸最牛,花好月圆两不误

2013年3月,命运再度给李东华洒下一丝希望的曙光——他的专业分挺进央美全国考生第129名,而央美要录取全国前135名。他难禁心潮澎湃——因为,这已是他高考的第10年,还不包括他放弃高考的3年,自己13年的青春韶华悄然而过不说,单说女友已整整等了他10年,让他情何以堪。他在空间日志上写道:“人生能有多少个10年,总不能让女友从青丝等到白发吧!眼前机不可失,志在必得!”

远在大洋彼岸的高芸阳,心有灵犀一点通,她时刻关注着男友的一举一动,为了督促他搞好学习,她根据两地时差制作了一份“监督时间表”。高芸阳那边精神抖擞,而李东华靠着喝咖啡来提神学英语。

多年的画画教学,让李东华在专业上炉火纯青,因此,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补习英语上。无奈,他的英语底子实在太差,这么多年5次都败在英语上,他甚至有点谈“英”色变了!

为了治疗男友的“恐英症”,高芸阳觉得远水救不了近火,就干脆请了两个月的长假,特地从英国回国为李东华一对一进行英语辅导。高芸阳对李东华进行了“魔鬼训练”,英语模拟试题做了3本,听力两本,英语全套模拟仿真试题做了100多套!他们是恋人,此时此刻,她是老师,他是学生,老师认真地帮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2013年6月,李东华第10年参加高考。这次奇迹终于出现——他的英语终于考了76分,超过了央美英语要求的70分!当在网上查询到自己的高考英语成绩时,李东华喜极而泣。李东华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将喜讯告知了远在英国的女友,高芸阳同样泣不成声!

2013年7月24日, 李东华终于盼来了梦寐以求的中央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9月1日,他投入到了央美的怀抱,并将一声高亢的“央美,我来了”的微信发给了远在英国的女友。

2013年8月17日,李东华应邀参加央视节目。当著名主持人撒贝宁问:“梦想应该坚持还是放弃?”

李东华回答说:“梦想当然应该坚持,我为央美梦想坚持了整整10年,历经坎坷,终于梦圆!我最欣赏乔布斯的名言:‘听从内心的声音!’”

名人海清也说:“如果我是李东华,我也会选择坚持!只有不抛弃,不放弃,才能梦想成真!李东华为我们励志实现梦想传递了正能量!”

撒贝宁也电话采访高芸阳:“你为什么10年坚持不放弃?”

高芸阳简洁明了地回答,只有4个字,却掷地有声:“因为爱情!”

第8篇

一、个案基本情况

男,18岁,住校,高三复读班学生,成绩中上。

1.心理咨询的起因

案主学习一直非常努力,但是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却非常糟糕。他回家后想好好放松身心,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复习,但是父母又因为他的高考失败、复读令家人丢脸等发生口角,于是他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心情,心情极度郁闷就提前回到学校。

案主与同班的一位女生平时关系很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彼此产生好感,但是考虑到高考的压力,两人都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没有向对方表白,两人的关系比较暧昧。晚修后,案主向该女生倾诉,聊天后不知不觉就超过了晚睡时间,被学校管理员发现后,一声呵斥:“你们在干什么?”他们害怕两个人的关系说不清楚就逃跑,女生跑了,但是案主被抓住了。学校领导怀疑他们在恋爱,审问案主,但是案主就是不肯开口解释。校方对案主的沉默态度极其不满,认定是案主态度嚣张,强烈要求约见家长。听说要见家长后案主突然情绪激动,冲回宿舍收拾衣服,扬言要退学,并要离家出走。

2.案主生活背景

案主家里有年迈的奶奶,由于奶奶特别疼爱孙子,他每次做错事,都有奶奶替他解围,所以养成了死爱面子活受罪,不愿意认错的习惯。父亲是小学教师,育人无数。他性格耿直,以身作则,对自己、家人和学生都严格要求,对儿子的学习期望很高,然而自己的儿子高考却落榜了,这对他打击很大。父亲每次看到他,都觉得颜面丧尽,脾气变得很暴躁,并常常责骂母亲过于溺爱儿子,以致于儿子高考失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性格懦弱,常常委曲求全,但是她强烈希望儿子能复读,争取考上重点大学,从此出人头地,于是忍不住要对案主唠唠叨叨。案主家里经济比较困窘,父母为了供他读书,特别是复读的费用,弄得精疲力竭。

3.案主心理分析

案主从小有奶奶护着,所以他有什么事情也不愿意表达,也不善于表达,宁愿被人误会。父母亲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对案主的教养态度截然不同,并且常常因此而吵架,所以案主尽量不和父母谈心,他不愿父母总是为他发生争执。

案主是复读生,所以他总觉得低人一等,觉得同学们瞧不起他,本来就内向的他变得更加封闭自己。繁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排名,使得案主丧失信心,害怕高考再次失败,甚至害怕人生失败。

案主在人际关系上非常被动、封闭,他就像一只刺猬,在确认安全时才敢探出头来尝试,一旦有风吹草动,他就缩回头,并张开刺对准每一个靠近他、想关心他的人,无意中对身边的人造成了伤害。

二、分析的理论根据与诊断

据了解,案主性格内向,平时话很少,但是他一向遵守纪律,老实本分,显然他不是那种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但是案主突然态度强硬,强烈要求退学,肯定是受到什么难以接受的刺激,处于急性应激状态。

急性应激状态,是指遭受到急剧、严重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刺激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所产生的短暂的心理异常,历时短暂,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典型的表现是最初出现“茫然”状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出现定向不佳,对周围事物不能清晰感知,注意力狭窄,难以进行言语交流;言语零乱或不连贯,令人难以理解;表情紧张、恐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偶有冲动行为,或向旷野奔跑。恢复后不一定能全部回忆。

诊断的标准有:1.有异乎寻常而严重的应激事件作为发病诱因;2.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源在时间上有紧密的联系,多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出现;3.主要症状为意识障碍(如定向力障碍、注意力狭窄),伴有强烈的情绪变化及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兴奋、激越、喊叫、乱动增多、情感暴发);4.症状持续时间短,从数小时至一周。

治疗措施为:1.心理治疗:急性应激是由明显强烈心理、社会因素应激所引起,因而心理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应力争在与案主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与案主交谈,积极对话。同案主分析事件经过,进行解释,指导案主如何对待刺激,如何消除刺激。同时给予有力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缓冲案主的创伤性反应,使其顺利度过难关。2.环境治疗:为了减弱或消除引起案主应激处境的不良作用,应尽可能离开或调整当时的环境,消除创伤性体验,对整个咨询效果有积极意义。3.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同各方面力量,指导、帮助案主改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生活规律等。4.必要时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

三、辅导策略与经过

韩非子曾指出,要紧紧抓住对方内心,靠的不是渊博的知识,而是准确地掌握对方的心理。我决定利用同感开启对方的内心世界。同感(empathy),又译作“移情”“共情”“神入”“同理心”等,其含义是指设身处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同感包括态度和能力两个方面,其核心是理解。

于是我带案主来到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坐在沙发上,播放轻音乐,倒了杯水给案主。

“你不愿意和学校领导聊,也不愿意请家长过来,那你只能和我说了,我作为心理老师,很希望能和你分享你的内心世界,我也很希望能帮助你。那么你愿意说出你正在想什么吗?”开门见山激发案主的内心渴求。(案主沉默不语)

“听班主任说你平时很用功,但是这次考试成绩却不理想,你心里一定觉得很难过吧。”(案主抿紧嘴唇,强忍泪水)

“你和那女生聊天,一定是在聊这次考试吧。你们是同龄人,可以说是患难之交吧。”(案主忍不住流泪了)

案主开口了:“我和她真的只是聊考试,我们没有拍拖。”

我点头:“我相信你说的话。”

案主:“但是学校不相信,他们要见我父母,我父母亲一定会对我失望透了。”

我肯定地说:“如果你能和领导说清楚整件事情,就不用见家长了,你肯定想自己处理好所有的事情吧。”

案主:“他们会相信我吗?”

我说:“你什么都不解释,大家就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就会误解你;但是你坦诚地说出你的想法,大家就可以理解你、相信你、帮助你。”

案主还在犹豫:“我不善于表达,我怕自己说不清楚,还要连累那女生和我一起受罚。”

我说:“你和那女生没有做什么坏事,为什么要受罚呢?你和我慢慢聊聊事情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中间出现了哪些问题。”

案主终于鼓起勇气,和我推心置腹地说起心灵深处的秘密。

我应用同感的技术,开启了案主的心门,从而顺利地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随之进行心理辅导,一场突如其来的心理危机得以顺利化解。

针对案主的深层次问题,我采用系统支持疗法。首先和案主的父母联系,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和他们共同商讨对案主的教育态度和措施。案主是有思想、有主见,要求尊重、沟通的人,在高考和复读的双重压力下,需要支持、鼓励和安慰,而不是批评、抱怨和侮辱。案主很少回家,回家后他需要一个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放松身心。平时案主住宿,家长要主动打电话、写信和案主进行沟通,表达对案主的关心和爱。同时我还与班主任、科任老师商量,注重引导他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和活动,及时疏导心中的苦闷。

四、辅导效果

案主向学校坦诚解释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取得校方的信任,化解了这场危机。通过咨询,案主和父母的关系明显改善,大家都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和鼓励,这极大地稳定和安抚了案主的情绪。案主重新投入学习,他心无旁骛,终于考上了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五、思考

家庭教育不正确,往往是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案主的心态,少给压力,多给关心与支持。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沟通氛围,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通过交往、对话、理解达成合作,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良好品质。

心理辅导要有多方面的配合,充分调动学生周围的影响因素,为其提供有利的环境,如家长、老师的密切配合,方能取得持续性的效果,否则效果很难长期巩固。

同感,让案主顺利踏上了大学的征程。

沟通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点 评

1.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经常会遇到应激或挫折,一旦这种应激或挫折自己不能解决或处理时,则会发生心理失衡,即心理危机。危机干预首先是让案主尽快摆脱创伤环境,避免进一步的刺激。然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与案主促膝交谈,对案主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危机干预的最低目标应是保护当事人,预防各种意外,故常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寻求社会支持。该个案辅导成功化解了危机,并寻求系统支持,引导案主顺利完成学业,所以辅导是比较成功的。

2.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进行干预:个人、家庭和学校老师,将案主的生活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统一分析,为案主的认知改变和人格成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美中不足的是,在对家庭和学校老师进行全方面干预的过程中,咨询师的辅导方法、辅导思路、辅导技巧,没有详细地写出来,如果能将具体方法、过程和体验描绘出来,对其他咨询师和读者会有更大的帮助和借鉴。

点评人:肖观仁,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专干

第9篇

1.高考复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指导得法与否,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影响

1.1教师要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压力承受能力,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激励状态下发挥的潜力是平时的3—4倍。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胜过无数次枯燥的说教,聪明的教师甚至在学生错误的答案中也能发现小小的创意而加以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课堂内外,多花一点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和学生交朋友,谈心,让他们能够说出心中的想法,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争取轻装上阵。

1.2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主动学习是成绩提高的保证。外因固然重要,但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学生动起来,在每节课都抱着需求的心态走进课堂,走进教学,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引导他们养成在课前几分钟自觉地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梳理,是有效的一种措施。

1.3复习中应重视基础,不能偏巧、偏难,贪快。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选巧题、好题,认为站得高,看得远,或者盲目追求进度,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走过场。其实不然,在复习中,要脚踏实地,抓好落实。只有夯实“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才能提高能力。没有基础,能力提升就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起点过高,解题耗时过多,集中于几个难点,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反而得不偿失。实际上,高考复习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基本认识了各种数学基本思维方法及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复课教学,但很多同学早先所学的这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已经模糊并遗忘不少。所以要夯实基础就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要点梳理和全面回顾。

1.4重视变式教学,提高例题的使用效率,多搞一题多解(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敏性;反对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否则学生疲于应付,哪有时间去思考,去梳理知识体系?数学的学习是环环相扣,前面的知识没有复习好,有盲点、有漏洞,就谈不上如何学好后续知识。 

1.5要重视作业反馈,保证落实到位。

在复习中,要处理好作业所反馈的信息,学生在作业中告诉了老师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较快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漏洞。所以,老师对每份练习、每次测试都要及时批改,认真分析,并做针对性的讲评,让学生把握住一次练习一次提高的机会。

1.6教师要想方设法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并传授给学生。多一些揭示,无疑能给学生减轻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1.7要重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培养。

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练习,在问题解决中运用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作为数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需要分章节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渗透与总结。在教学中,先认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作用,再想方设法应用于解题。

2.高考复习中 ,学生是执行者和落脚点。学生该怎样复习,才能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呢?

2.1要回归课本。课本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与基础,课本中结论,定理与性质,都是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高考试题的基本来源。高考题目中,常常以课本定义,定理变换模式,加以判断;以课本的例题,习题变换条件,加以求解与证明。及时回到课本,一方面可以巩固课本知识,另一方面也可提高自信心,不断鼓励自我战胜困难。回归课本,不仅要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做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该有查阅课本的习惯;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申,扩大题目的训练功能。梳理知识体系时,要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围绕课本,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注意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

2.2要避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

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成绩很好,总认为基础的东西太简单,研究“三基”是浪费时间;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过高,认为自己研究的就应高于其它同学的;有的学生总是嫌老师讲得太简单或太慢;甚至有的同学成绩不怎么样,也瞧不起基础的东西。其实,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多难的题目,最后总是深入浅出,归结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无论多简单的题目,总能蕴涵一定的知识点。而相当多的学生,只听到教师讲的题目,常常认为此题已懂,不需要再听,错过了教师阐述“来自基础,回归基础”的道理时的关键地要素。所以学生上课一定要认真,重视“三基”。

2.3保证每天一定强度的训练量,养成规范解题的好习惯。

首先,每天要保证一定的训练量,想要真正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勤练习是王道,数学题必须天天做。其次,要规范解题的习惯,突破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怪圈,有些学生平时解题只写个简单答案,不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的规范,导致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周全,考试中扣分过多。三要规范解题格式,在平时的练习中必须有完整的书写步骤,提高书写表达能力,尽量减少失分点。培养和提高演绎推理与逻辑证明的能力,养成言之有理,论必有据的好习惯。

2.4要做好题后反思工作,用好错题集。

有这一种现象,有些复读生,读书勤奋,但却是前一年高考得几分,后一年仍是差不多,多读了一年,实际水平没有多少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的解题教学仅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其然的地步,缺乏知其所以然的精辟分析和画龙点睛的点拨与总结,缺乏在方法上进行解题反思的指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课后解题是为了完成作业,缺乏解题反思的习惯,因而对解题过程的认识仍处于感性阶段,没有促成质的转变。

2.5要正确选择和利用好复习资料。

第10篇

    1、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

    行为是由意识决定,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首先要从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开始。1、教师要理直气壮地宣传生命科学的重要性。抓住1切机会,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手段,从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各个方面去说明生命科学的重要性。2采用的迂回宣传的战术引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的重视。如果光是生物教师讲生物的重要性,学生不1定是全信,因为他们都有1种看法:哪个教师都是说自己的学科是最主要。但是如果由第3者来讲生物学的重要性,会更有说服力,例如由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甚至利用某些往届学生、家长的现身说法等会使学生更加相信。如果说谎言重复了1百遍就会变成真理的话,那么真理重复了1百遍就会变成绝对的真理。3、结合学生的切身利益。1方面可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切身体会,另1方面可结合“3+X”高考制度下,选考生物的策略优势,让学生明白学好生物的重要性。4、从低年级抓起。培养意识的东西应该越早越好,如果到高3才抓,只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因此最好从低年级(如初1、初2)就开始灌输生命科学重要性的意识,让学生尽早地重视生物的学习,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5、营造好1个学习生物的氛围,生物教师除了在课堂要用生动的言语、活生生的例子、多种的教学方式去营造好课堂的氛围,还要利课室的黑板报、着名的生物学家肖像及名言、学校的学科专栏、学校的学科专题报告、学科竞赛、学习经验交流、学生生物论坛等丰富形式营造好学习生物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受到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学好生物的热情。

    2、树立教师的威信,争取学生的配合

    教学是1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缺少了任何1方都不可能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争取学生配合,尤为重要,而学生肯不肯配合老师又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信不信任教师,因此要想较好地调动学生,教师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较高威信。首先教师自己要有这个意识,然后做好以下几点:1、做好自我包装和推销,将自己辉煌介绍给学生;2、上好第1节课,争取第1印象;3、任何时候跟学生说话无论眼神、表情、语气和身体动作都有充满自信和果敢,要给学生肯定唯1的回答,不能模棱两可,犹豫不决;4、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说到底教师最终还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惩服学生;5、借助他人来树立自己的威信,通过领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甚至高年级的学生介绍和赞扬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当老师通过努力获得了学生信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自然就会被老师调动起来。

    3、教师在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充满激情和爱心

    人是1种有感情的动物,动之以情、攻心为上是教师调动学生的重要的法宝,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充满激情和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乐观、积极和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产生1种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爱是推动教育过程的力量之源,教师对自己的每1个学生都应该充满爱心,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和学生的心身健康等方面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时时处处都为学生着想,让学生都受到的教师的爱,他们也会爱自己的教师,所谓“爱屋及乌”,学生自然也就喜欢学习生物了。

    4、加强教法探索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热情并不算太难,难的是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学习热情,尤其是认真地学习了1段时间后,成绩没有提高的话,热情更难维持下去。相反,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学生的学习得法,那么学生学起来就相对轻松,学习的效果就好,学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由于成功感能源源不断地得以强化,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就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法探索和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调动学生学好生物是10分重要的。1方面教学上应该通过丰富的语言艺术、生动感性的实例,深入浅出,突出重点、难点,注意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向45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另1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包括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选参考书,如何掌握学习各个环节的学习技巧(阅读技巧、记忆方法、概括知识的方法、向老师提问的技巧等),如何运筹时间,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考试热点的分布,高考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考试过程的常见失误与对策等方面。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主动、轻松、针对性强,学习效果自然大大提高,积极性也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5、注意心理科学的应用,调整学生的情绪,控制好学生的学习节奏。

    调动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潜能激发的心理因素中,IQ的作用仅占20%,而EQ的作用却占80%。因而现代教育已由重视IQ的开发转向重视EQ的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信念、信心、意志、毅力、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的培养,力求使学生具有1个积极、乐观和平衡的心态,从而较长时间地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激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对于学生EQ的培养,1方面我们结合学生各阶段的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共同问题进行面上的专题心理辅导,包括《EQ与潜能》、《危机感与潜能》、《心理暗示作用》、《自我激励的方法》、《常见心理障碍与调整》、《如何走出情绪的低谷》、《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考前心理调节》等专题系列。另1方面,针对学生个别的心理状态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通过点面结合的心理辅导,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培养了良好的心态,树立了信心,学好生物科学的欲望较强,意志力、毅力和自控力增大,并具备1定的自我激励能力,精神面貌好,学习热情高,学习潜能被大大地激发出来。

    控制好学生的节奏,是调动学生应试竞技状态的有效手段,动与静,强与弱,紧张与松弛,看书与练习,复习与考试的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形成的节奏对消除疲劳、提高效率,提升状态有10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教会和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节奏,否则节奏1但错乱,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和考试状态。例如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很注意控制复习看书的时间和模拟考试的密度,防止高密度单1的模拟考试破坏学生的节奏感而导致厌恶情绪,智力疲劳,兴奋性低、反应迟钝的现象发生。根据高考时间在7月7日—10日的时间段,我们平时每月1次的大考有意安排在每月的上旬的这1时间段内进行,使学生形成每月1周期的考试节奏感,将每月的最高兴奋水平控制在上旬、同时注意防止学生在考前过早地出现兴奋状态,另外最后1个月模拟考试有意安排在下午1时至3时进行,也是为了适应高考生物的考试时间和节奏。

第11篇

大学里面的时光匆匆,主要是因为在这个美好的年龄段有着属于各自的遐想和青春的涌动,激励着大多数学生去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而追求生命中最极致的爱情,则是每个人的内心需求,而我也有一些比较浅显的经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夏天的风

高中的时候,社会舆论的压力将我推上了高考。我听从了友人的建议,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于是我走上了我的复读之路,来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学校环境,再次充当一个准大学生。因为之前我在这个学校上过一学期,也就不至于太过的陌生。

高中的生活,尤其是我这样的复读生,用现在比较普及的说法是:三点一线的生活,一心一意的考试。我们把书本当做了生命的食粮,考试当做生存的强心剂。这时候似乎应该放下一切,专攻高考,而我似乎也可以做到,但最终我还是没能做到。我知道我内心的弱点,真正的决定着我在高考这样的场景下的失败。为此我也曾经后悔过,但要挖掘出内心的那一种痼疾是困难的,毕竟它已经伴随我度过了一二十年了。唯一的生命亮色,是青春的萌动,闪耀着那个夏天的太阳。

辽阔的天上,是太阳焦灼的眼光,而明明的地面,是你沁心的慧心微笑。我坚信,一定是你带来了夏天的风,你俨然就是风的化身。至今我还如此的迷恋夏天也是因为有你的原因吧!这也让我想起了那首夏天的风,轻轻的旋律,拍打着心内最灵敏的情丝,也吹起了一阵无名的惆怅。正是这样一种甜蜜的惆怅,是对爱情最直观的反应,总能让我将心飞向窗外。静静的站在窗前,迎接那阵夏天的风,带走学习中的枯燥与烦闷。也许等到了上课,也没有看见的你的影子,却总能感觉如你般温润的风,消散了干涩的心情。

遇见你成了我最美丽的意外,你就这样轻轻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没有多余的配音,没有复杂的交响,那么自在的行走在我的眼中。我深深的陷入了这样一种迷茫的情愫中,不知道是心灵在作祟,还是爱情在作祟。从此我的生命响起了一个清亮的音符,轻快而缓慢的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或喜或悲中,那样的感觉不是在古诗词里才拥有的吗?

你自在的轻灵,婉转如歌,更像一阵夏天的风铃,碎碎余音,撩拨着心中的爱情。我观望着这样轻灵的你。出水芙蓉般的笑靥,凌波微步的飘渺,都在我每一次心灵震颤中,缓缓行过。

可我在掩饰,不肯将这样的心思道出。可我还是在众多因素的遮挡下获得了你的名字:简培。同学说喜欢叫你简爱,为此我看了《简爱》。因此我就将你独立的品质与简爱联系在一起,你越是这样,我越不敢接近你。况且我还要高考,在这之前,我是不能动这样的心思的,哪怕是在心里也不行。可是我还是动了这样的心思,只是在心中。于是我明白了暗恋,在我这样一个成绩平平的男孩子心里,是难以道出,而又永远放不下的。爱情一旦投入就拿不起也放不下了。我既不敢接近,也不肯放下,就如此纠结在我的备考生活中。你的一丝亮色,照亮了我平淡的生活形式,让我懂得了遐想的快乐,还有梦中的甜蜜。

我的情愫似乎被同学发现,说着为我介绍之类的话。我的心一下子有些惶恐,慌忙用其他的动作来掩饰面对你的表情,可心跳告诉我,我已经深深的被你吸引,却不敢用这样一种俗世的占有而破坏这样一种心灵的美感。我没有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信息,也许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更好的观察你。以一种距离感领略着你的美,以一种遐想感体会你的美,没有话语,只有心灵的悸动,在每个你出现的地方。

如果说是你影响了我的学习,而最后让我连本科线都没有上的话,我想是不对的,那只是我在为自己找借口。我明白我内心的一种叛逆和放不开的状态,让我品尝着失败的滋味。在现在看来,正相反,是你的出现,让我的生活的色调从灰暗变得有一丝光明。随着那阵夏天的风,把我推向成熟,也把你永远留在我的心间,直到死去。即便是我已经成为了尘土,可还是能在我为你写的诗中,嗅到一股你的芬芳,那股永久的芬芳。

你说你是风

我不肯相信

风哪有你那么的轻柔

你说你不是风

我还是疑惑

你哪有风那么的散漫

原来你只是夏天的风

只在我烦闷时

温柔的飘过

带着花的芬芳

带着水的轻灵

你本想吹起我耳际的头发

却吹起了我的悲欣

你本没吹给我太多的情愫

却吹起了我的惆怅

只是因为你是夏天的风

可爱而又美丽的风

可以吹向心灵的风

温婉甜蜜的风

但你不是海风

也不是山风

只是窗前光顾的风

把我的天空吹得清澈

把我的心底吹得透明

吹走了年华的烦恼

吹来了青春的恋歌

好久不见

进入了一个一般的大学,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高中时期对爱情的渴望,已经锄去了年龄的藩篱,正式的开始上演。而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偏于内向,倒是不乏尝试的勇气。我的第一次表白是发生在一个同班同学身上,而最终的失败倒是挽救了我。因为此刻想起来,那次的表白太过的莽撞了,对爱情的认识还不够,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一个人的孤单。直到后来才明白,爱情的感觉不是如此的,那样的心灵震颤,会让自己腼腆,会让自己话语吞吐,心神不宁。

对爱情的追寻的脚步,也随这样的经历而停滞下来,倒是校园的成双入对让我有些艳羡。可我不得不品尝着这样百无聊赖的生活,我有走向了另外一个误区,游戏。那时候只有游戏可以让我停止这样一种无聊的寡欲,用兴奋的体验让我感受自己还是真实的存在这个世界。

而生活的新奇就这样历史背景下发生了。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的第二个女孩。她的出现本是没有激起太多的波澜的,而且我们的交往之初竟然是一份报纸给做的媒。她在一份报纸的销售,而我就成为了她的下级。她干练的形象倒是一下子引入脑海,只是她没有太出众的相貌,也就没能主动的吸引我的注意力。倒是她主动的提出了交往的要求,并且来得极其的汹涌,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就要求确定关系了。她约我吃饭,在拥挤的食堂里。她鹤立鸡群的个头倒有足够的优势,174是她的身高,钢琴手风琴是她的拿手好戏,滔滔不绝是她辩论赛上的犀利,还有合唱队中她是独立于前的领唱。我听着她的叙述,开始对这样的女孩萌生着兴趣,于是我们就开始交往了。我们一起上自习,我看我的文学,她看她的专业。间隙中她会主动的拉起我的手,我也顺势看着她的表情,她似乎在找寻一种心灵的触感。然后她说着没有感觉,我有些害怕。然后将手放在你的脸上,继续说道没有感觉。我就开口问你,那你为何那么急着和我建立关系呢?她说着,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的眼神那么的温柔,那么的清澈,打动了她。于是我开始凝望着她,她也望着我,似乎在找那天的感觉。接着我感觉到了你的体温在逼近,你已经在将自己的嘴,慢慢的送过来。你微闭的眼在提示我的靠近。我慌乱的心竟在一时间不知所措,只能木讷般的递过自己的嘴。我的第一次就这样懵懂的开始了,只是那种心动的感觉我是找到了,还有残留在唇上的唾液,提醒我,我的爱情来了。来得没有预兆,却丝毫不减其中的韵味。

我们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上自习。柳荫成了我们常去之地,教室成了我们打趣的场所,而黑色的掩饰下是我们的短暂温存。渐渐的我们熟络了,一番热吻之后,你讲起了他,眼角的泪伴随着声嘶的委屈,扑在我怀里。然后你讲着你和他的过去,诉说着他的忘情负义。此刻我才真正的怀疑,我只不过是一个替代品,而我也确实符合这样一个替代品的要求。180的身高,还算帅气的长相,然后就是一无是处的学习。我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花瓶,供人玩乐。她发现了我的窘迫,开始说着对我是有爱的,可我还是觉得不怎么的靠谱。令我意外的是,你还对他有所幻想,那么我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呢。我有些受打击,甚至有受欺骗的感觉。尽管看着她朦胧的双眼,我有些不舍,我还是说着,我们两个之间你自己决定选一个,然后离去。你的坦白不足以让我忍受一个人最基本的底线,你在挽留,我还有些犹豫。我们之间开始变得不痛不痒,而你还是需要我的怀抱来安慰你的痛楚,而我似乎也愿意这样用我的怀抱来换得你的倾心。

最初你是将我带入这样的爱情里,我深深的陷了进去,而你却开始准备撤退。那个电话,我们在相互的寝室里面对面的看着,你说着分手,我只是压制住自己的情绪,说着嗯哦之类的应答语。我们之间本就隔着太远的距离,即便是面对面,高高的楼房足以让我粉身碎骨,你的撤离应该算是明智的,我只不过是一个花瓶,一个没有用的花瓶。我回到寝室,一个人也没有,我压抑的情绪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变成了肆无忌惮的痛哭。我的心随一片片白色的纸变成了一个个遭受揉捏的泪水球,占据着我的床单。发泄中,我用短信说着诀别的话语,一字一句说着关于我这个灰姑娘般的男人的无能。你开始打电话过来,大概是怕我因此做出什么傻事吧。你说着我真的没有什么出息,遇到这样的事情就哭,哪里像一个真正的男人。然后继续说这样只是在试探我,而我就不知是你真的是想试探我,还是为了让我可以缓和一下而说出遮掩的话。于是我们还是如此持续着。

我们继续着以前的各种活动。可你变淡的热情,不温不火,更像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一般。我受不了这样感觉,一边掐算着日子,一边准备结束我们之间这样的关系。只有把碗里的清理干净了再去寻找锅里的,我把我们分别时的台词都计划好了,我先问你,是否爱我,然后提出我们分开。如设想中的一样,你没有太大的变化,一如从前的淡定,和你在台上的淡定如出一撤。失去了你似乎是失去了一种负担,自从遇见你,我就缺失了胃口,我就没有了自我。也许我爱你还不够深,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可以放下自己的自尊,让自己的身子低到尘土里。有多爱就有多么的卑微,而我爱的只是我自己,还是她一开始就没有给我一个一见钟情般的美感。我们之间显得仓促的关系,也就维持在一周里,我把它叫做属于我的七日情。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深深的尝到了这样一种惆怅的深刻,若有所失却也无力改善。也许我的那句分开,只是在等着你的挽留,就像最初你的挽留一样。这样的时间持续了很久,直到时间将这份爱情冲淡得只有一抹模糊的味道时,我才能从容的继续生活下去,并在这时专注于我的学习当中。而每当深夜掩盖住多余的感情,你的影像又浮现在了我面前。我开始和你联系,有再续前缘的意向,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是我在追你。你身在远方,然后答应了,将我的寂寞寄托在了那个遥远的江南之地。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那里有我的原始理想,还包含了你养育你的空气和尘土。维系我们的短信,一直牵连着我们,互换着各自的信息。而我们之间却连两个月的暑假都挨不过,又匆匆分手了,这次还是我提出来的,也许是你作为报复吧,你新男朋友又产生了。再说按你这样的条件,是不乏有人追求的,我只能是一个既定时间里的过客。

暑期一完,我们有着相遇的契机,时不时会在学校里遇见,或者是在网上遇见,道一句好久不见,那是我心中欲说还休的烦恼,常常再次引发我的那股惆怅。我本是一个自在随性的人,不拘礼,不受限。开朗的我是不会沉溺太久的,而每一次见你就会多一种不自在的情愫。原来我是真的爱过你,而现在也难以真正的解除。而我们的相遇,只是错误的时间里遇上了错误的人。一个人可以谈几次恋爱,是看他心灵的承受能力有多大,而从此似乎可以看出,我心灵的重量是很有限的,不知以后还会不会有超越这样的情感投入。我不敢放下一切去争取你,恐怕更多的是我们的价值观有着太大的差别,我是理想主义者,是不容现实的打压的。我可以安贫乐道,而你给我的信息传递着,你更期待华服美屋。

于是我怕我们的相遇,怕我们的好久不见,可我又是那么的期望我们可以在某个转角遇见。于是我常常在幻想,遇见你,然后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我为你唱着《好久不见》。“想象着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拿着你给的照片,熟悉的那一条街。只是没了你的画面,我们回不到那天。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颜,挥手寒暄,和你坐着聊聊天。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还记得我曾为你写诗,那首《窗台》,没有怎么的考究,却是我心灵的再现。

九尺之上

立有一窗

朴素得没有珠帘的陪衬

更没有芳菲的浸润

只有两扇透明几净的玻璃

质地清明

比溪水更清亮

比明眸更纯粹

寂静的他

没有风情

连最温柔的风也难以让他回首

也没有悲哀

对窗外上演的悲欢也无动于衷

可是有一天

从天边飘来了一片云

云很美

美得有些独特

没有绯红的色彩

也没有素雅的飘逸

她如此的随性与率真

纯白的特质

激起了他内心玉石般的情愫

他的心不再寂静

在阳光下还可以看见一丝红彤

云不经意的美了一个礼拜

她在天空里飘摇

把那块天也给染得更加的蓝了

可云是不甘寂寞的

因为有各色迤逦的风

她飘走了

不带给时间一丝多情的回眸

窗台恢复了寂静

只是在每个清晨黄昏

清冷的玻璃上滑动着一颗颗晶莹的珠子

珠子在岁月里划出的一道道伤痕

是时间的蜗牛在吞噬天真的情怀

可是他还在一遍遍说着

何日君再来

细碎的风尘是他风华的苍老

可没有人问候

就连最温情的风也吹不开

只徒增岁月的褶皱

往日的寂静

今日的寂寥

寂静是自然的春水

一心向东

寂寥是蜿蜒的山溪

柔情缱绻

窗还是那扇窗

只是那片云

已不见了踪影

邂逅

习惯了孤单,也厌倦了孤单。大学的时光丰富,却不能被消磨在无尽的作业和应付中。于是我在找寻着我的新爱情,一种可以消遣寂寞、增加情感经历、分享快乐与忧伤的爱情。可以说这样的心态,有些功利,也就包含着许多无奈的成分。

经过几次的寻找,一个意外的发现,是在一次自习的过程中。对面是一个极有极漂亮的女孩儿。于是在我心里萌生了这样一个奇妙而又危险的想法,那就是去要电话号码。可是教室里还有不少的人,要是被拒绝了怎么办。我的心不断的打起了退堂鼓,可在一仔细看女孩的美丽,实在让人动心。所谓食色性也,也在不断的支持我去实现自我的想法,即便是失败,至少我是真的去努力了,万一造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也说不定哦。

于是我将自己的想法写在本子上,其实也就是一两句话,就是很想交朋友的话。可我还不能从容的站起来,将这样的纸条送出去。我再次感到了这样一个简单行为在此时的分量,让我的心跳加速。这样的感觉似乎就是爱情的那种悸动和未知的刺激,让我一时间紧张的要命。而我却不能再考虑那么多了,我想越是考虑的多,最后就越不敢这样做了,还有要是美女走了该怎么办,于是我不能在这样犹豫下去了。心已经跳到了嗓子眼儿,而我还是站了起来,走了过去。美女并没有发现我的异样,一如既往的看着自己的书。而我还是厚着脸皮,走过去,并将自己的纸条递给了美女。她抬起头看了我一下,并笑着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我当时的心情可不要提有多么的激动。为了不让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丑,于是我道了谢谢以后就快速离开。在回寝室的路上,那份心情都还难以平息,一直持续到黑色的夜,即便是在黑夜里我也在写着关于她:

生命的不经意,就像青春如此仓促而至

而你的不经意,来得如此的美

没有铺垫,没有协奏

一如惊鸿

闪现的光

在蓝天里不尽的飘飞

自在随性

那种美属于另外一个世界

低头与微笑

不再仓促

好像美了一季的云彩

太阳的东升西落也变得徒劳

整个世界都次序井然的围绕着

悄无声息的聆听着

连不堪寂寞的夏虫

也停了下来

浅浅的风,淡淡的雨

都悄悄的来

在你眉宇上轻巧的抚摸

那里没有红妆

没有平庸

更没有寂寞

只有一抹浅淡的风和雨

那里俨然就是一个青涩的春天

春的步子温柔缱绻

凌波的雾深处

漫天的温柔气息

染红了樱桃,浸绿了芭蕉

还融化了一颗沉寂的心

一切的场景都成了一种虚拟,都显得赘余

只待你轻轻的走进南国

在树林里染一点色

在大地上涂一点妆

最后还在溪水上蜜吻一下

花因此开满寂静的山谷

芬芳

落满山野

毫不凌乱

在指尖缠绕,在身体间回环

芬芳的自然之气,让人趋之若鹜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小菊之落英

都只为跟着你的温柔气息

不会急躁

也不会有非分之想

只会如夏虫一般

安静的看着春的芬芳

直到自己也变得芬芳

那时的春

那是的风

那时的雨

才是最美的

浅浅的伸向了云天外

我书写着属于我的感觉,我珍爱这样的感觉,然后将这样的小诗发到了她的手机上。话题一谈,我就渐渐的奔向主题,那就是找女朋友的倾向。然后我就问她是否有男朋友,其实我是怕她回答的,应该像她这样的女孩,已经快要成为一种稀有动物了,没有男朋友的情况是极少的。而她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既不是她有,也不是她没有,竟然是介于有与没有之间。这样的回答让我欢喜也让我愁,我要怎样把她吸引过来呢?我在思量着,只有通过我还算看得过眼的文字来吸引她了。于是我和她谈着我稍微擅长的文学,说些散文诗歌类的话语,并把我的意思在词语间暗藏。她的反应有些淡定,从中似乎不能看出什么端倪。我有些受打击,她的理由有些牵强,说着我们并没有太过的熟络,以后有机会再说。于是我开始有些不敢随意给她发短信了,甚至说过请她吃饭也不敢轻易的实施。

还好,让我知道了她是外语系的罗清清,这样的名字是那么的具有灵性。和我追求的类型似乎没有太大的出入。关键的还是她都大三了,还没有决定交男朋友,说明她不是一个轻浮的女生。这次机会可谓是难得,更难得的是那天晚上我竟然可以将纸条送出去,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对我自己实在是佩服至极,看来我是不乏勇气的,关键是如何让我们如何继续下去。而由于我过早的将自己的目的摆在了她的面前,我感觉到她有些吃不消,或者是她现在已经将自己有和没有之间的界限,划到了有中。这样的心态让我在每次和她发短信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强大的压力感,或许这样的感觉没有那天晚上的强烈,可我还是感觉到一种很大的心灵震颤在敲打着我,让我难以平静。

她的短信开始只会一些了,大概是我过于主动,似乎有些让她有些厌烦。很可怕的是在校园散步的时候,我看见了她,身边还有一个比我还好看的男生。我的心一下子受到了打击,于是我停止了我的行动,渐渐的把她埋葬在了记忆中,只是我还能真切的在我的小诗中感受到她的美。只是人的脸常常最容易骗人,也许她的笑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应酬,没有那么多情愫的蕴涵,只是被我当做了一种多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