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秋思教学反思

秋思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30 09:3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秋思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秋思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语文素养 参与式学习 教学模式 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

1、概念界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该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也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其“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同样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由此看来,养成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艰巨使命和终极目的。那何为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又如何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本文就此问题对参与式学习如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进行研究,并展示在教学中的实践过程及经验总结。

“参与式学习”是目前在国际大形势驱动下中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无论是在大学课堂,中学课堂,小学课堂,还是成人培训中都极其广泛地被宣扬推广并实践应用。这个名词在中国闪亮登场的时间虽然在21世纪以后,但这种学习形式其实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出现,并一直被后人所传承运用。

在参与式学习中,老师由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和见证人,每个学习者和文本、同伴之间进行对话,进而发现自己、展示自己、创造自己,理解自我存在的意义;学习者在学习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并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成就,反思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和情感水平,塑造完美和谐的个性,使自己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积累,掌握收集、整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

下面笔者将以一节参与式学习的阅读课教学实录,来展示参与式学习是如何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的。

2、教学实录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诗歌。

(2)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初步具有思维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能流利地背诵诗歌,理解意境和诗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有亲人和家的幸福,培养学生爱亲人、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

(2)理解诗歌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能力,初步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设想:

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和依托,体会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通过教师地引导调动与学生地自主参与、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培养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3、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师:同学们,当我们在骄阳似火的夏季走进中学以后,童年便唱着她亲切动人的歌谣渐行渐远(第一单元学习主题为“童年梦痕”);当凉爽的秋天姗姗而来的时候,我们已是一个对初中生活不再感到恐惧与迷惑的中学生,今天我们将驾着诗歌的小船驶向语文学习的海洋。在学习之前,老师送给大家一段优美动人的音乐,先请大家欣赏一下。(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听了这段音乐,同学们觉得这支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听得时候你有何感受?(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能有这样的心境?

生:(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人,穷困的人等)

师:对!真聪明!一语中的。说到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人,老师想到了文天祥啊,马致远啊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远离家乡的游子马致远所作的一首很短但非常著名的小诗《天净沙·秋思》。

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马致远,谁知道他的一些情况?

生: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另一生: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师:真不错。了解的这么详细!刚刚提到了这首诗的体裁,下面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曲”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吗?

生: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又出现了-----这就是曲。

另一生补充: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3.2 渐入佳境,体现重点,突破难点

3.2.1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又有专家说,读书是跨越时空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就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作家当时创作时的思想、情感、心理,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来走进诗歌,走近马致远,体会那颗漂泊在外的游子之心,感受那份人在天涯的羁旅之情。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带,体会并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那同学们就自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体验一下吧!可以小声自我陶醉地读,也可放声诵读,可两人一起读,也可小组读。(学生以各种自选形式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字数不等的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请再试一试。(学生再读)

师:谁给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

生:积极展示。几个同学读完后,大家评比出读得最好的同学,并说说好在哪里。

师:我们已经读了很多遍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能背下来?

生:比赛背诵,评比谁背的又快又准又好。

3.2.2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师:意境就是诗歌通过一些景或物描绘表现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首诗的意境美。提问: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景、怎样的人?表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干枯的藤条,苍老的大树,黄昏归巢的乌鸦,静静矗立的小桥,默默的流水,人家,苍凉的古道,强劲的秋风,瘦弱的老马。太阳西下时无家可归的游子。

师: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遍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以“通过读……我仿佛看到了……”为句子的开头,说说诗句投射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师:同学们描绘的大多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画面?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生:……

师: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这一切都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来衬托情,把情融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就和谐的统一于这首仅28字的小令中,充分地,巧妙地道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悲。现在再请大家带着对诗人感情的理解齐声诵读一遍诗歌,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更深刻地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师:通过朗读,我们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凄美。

3.2.3 创造性阅读

师: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再听听朗读,你还能够想象和联想到什么?闭眼听录音朗读,思考。

师: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请同学们以4或6人为一组,各选一位执笔者,一位中心发言人,选取想到的一个问题,讨论研究,写出结果。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你自己,创造你自己的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创造者,都是最优秀的人,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师:(提示)先说说你最喜欢原作的哪一句,为什么?还可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也可给原作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联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与原作类似的思念家乡的经历,也可联想出一两句古诗(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总之,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丰富原作的内容,让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学那里得到延长。讨论开始,时间10分钟。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组的问题及理解,师生共同评议。

3.2.4 课有所得,总结提升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诗歌,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了形象的画面,体会了诗歌中的形象,感受了诗歌的意境;还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在秋日的思乡之情,更深地进入它的艺术境界。在这节课上,我们的文学素养,语文知识,情感体悟等等都有了很大地提升。由这一课我们也可以体会到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

(2)从画面入手,感受意境;

(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

3.2.5 牛刀小试,学以致用:朗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柳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说说由“千丝万絮惹春风”联想到的描写春风的诗句。

3.3 教学反思

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老师通过精心设置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刺激学生的感情和思维,使学生愿意主动思考体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体验等多方面有所得,营造了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们愿意说,有内容说,说得有价值,取得了良好地教学效果,这正是参与式语文课堂的独特效果与惊人魅力。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说:“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因此,坚定不移地运用参与式教学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毋庸置疑地任务,是21世纪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我们高举新课标的旗帜,正确积极地运用参与式教学,努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

第2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弊端 对策

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本人14年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现诗歌教学中存在不少的弊端,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与欣赏,因此,对诗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的弊端

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一直得不到真正的重视,所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

1.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未能真正改革

诗歌的语言凝练,高度概括,极富意蕴,而且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因此,很多老师认为诗歌教学只要扫除诗词障碍,会翻译诗歌的大意就算完成了,因而在教学中只一味地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的确切含义,如此一来,就把一首优美的诗歌搞得支离破碎,学生无法真正感受诗的内在情感,体会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意蕴美。同时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的是“解题释词——交代背景——分析字词句——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色”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感受诗的美,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不但丧失诗歌自身的生命力,感染力,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应试教育”的影响

从小学到高中,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考试分数高就行了。只在乎升学的分数,忽视了其他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学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应付中考。诗歌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却很少出现在考试内容上,即使考试出现了诗歌方面的内容,考查的题目也是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就看学生能否掌握诗歌中几句名言就行了,所以,教师对诗歌的教学和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都不够重视。教师对诗歌的教学都是采取简单的串讲方式,极少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诗歌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中学生学习诗歌也只是简单识记出现在教材中的诗歌名句,课外的诗歌基本不看,这样怎么能学好诗歌呢?

3.教师文学素养的缺乏

教师队伍中大多数人不重视诗歌,一些人甚至不太懂诗歌,教学过程中只根据参考书,“照本宣科”,对于诗人生活的年代、时代背景、主要作品、风格等知之甚少,不注意去查找资料。这样,诗歌学习只限于字词表层,无法引领学生欣赏到诗歌的大美。所以,教师的诗歌知识水平的提高非常必要。

二、应对的策略

1.改革传统的教法、学法,以读为本、领会诗意、诗情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回肠荡气,使人百读不厌。只有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诗歌之精妙,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歌的诵读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我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情感上,凄苦愁楚是《天净沙·秋思》的情感基调,总体要求是语速稍舒缓,音调低沉。在具体的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讲究情感的跌宕起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中九个词语均为偏正结构,“正”是叙述的事物,“偏”是对所叙述的事物加以最简洁、最鲜明的描绘。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为“断肠人”的出场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最后两句可说是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走出传统的应试教学,创设情境,激发想象,领会诗境

要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意,深入地融入诗境,离不开教师教学情景的创设。只有让学生进入诗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引起情感上共鸣。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自读自悟,初步领会诗意,再结合诗人当时的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将自己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人当时的心境,领悟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而且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结合多媒体进行诗歌教学,通过直观画面,欣赏诗歌的形象美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丰富多彩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的图片,帮助学生深入地领悟诗意、诗境。将诗歌中的形象化作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诗歌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多媒体的音乐。许多诗歌都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读来琅琅上口,扣人心弦。自古以来,诗歌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如果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韵律结合起来,就有利于学生感受文字的精妙。如,我在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朋友在大雪纷飞,北风狂吹中告别,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诗歌的诗意相协调的歌曲《再见》,再配合一张张图画,让那动人的图画和那优美的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感受诗人的凄苦之情。这样学生的感知得到强化,很轻松地进入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领会诗情、诗意。

4.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自身诗歌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老师的基础知识,语文素养对于是否胜任本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多看一些诗歌理论专著,丰富诗歌的理论知识,细心研读教科书上编排的知识短文,认真领会其中涉及的文体知识、考点知识和鉴赏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搜集整理相关的研究成果,细心揣摩诗歌的内在情感。

总之,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也取得了最为璀粲的文学成就。诗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思考人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语文素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3篇

一、巧设导语,用寓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过一一根稻草压死一头骆驼的寓言故事吗?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个农夫饲养着一头骆驼,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知道一直替他卖命的骆驼究竟能驮多少东西,于是往骆驼的背上一把一把地加稻草,骆驼没有趴下,最后他拿起一根稻草轻轻的往草堆上一放,骆驼就被压死了,这根稻草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你是侦探,能告诉我压死骆驼的到底是不是这最后一根稻草呢?(学生思考并作答),现在有一个人死了,她的名字叫祥林嫂。请你们睁大智慧而敏锐的双眼,也去调查一下她的死因吧。请大家预习课文《祝福》。

反思:《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对于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来说,那段时间的历史、那个时代人物的经历是遥远而模糊的。不太容易实现与作品以及作者的“对话”。所以,作为中间人的老师就要力图拉近学生与作品、作者之间的距离,运用寓言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去阅读课文,了解祥林嫂,并探究她的死因。

寓言故事与祥林嫂的经历有某些相似,运用寓言导入,衔接自然,并且让学生在了解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读课文,学生能从中获得某些暗示,从而降低阅读难度。

二、巧用寓言,适度引导,水到渠成揭示主旨

师:骆驼是被压死的,谁又能说出祥林嫂的死因?是自然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

(引导学生说出被逼自杀)

师:说得有道理,记得老师刚讲过的寓言吗?骆驼死了,是被什么压死的?祥林嫂也死了,她也是被压死的。请问她背上驮着什么?是谁在往她的背上加“稻草”?这最后一根稻草又是谁加上去的?

(引导学生说出婆婆、鲁四老爷、大伯、柳妈和“我”)

师:刚才大家发表了那么多的看法,如果说祥林嫂代表的是旧中国受压迫的农村妇女形象,你们所说的那些人又分别代表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

反思:在这个环节,笔者提出了四个问题,主要是起引导总结的作用。真正的课文主旨则是有学生探究出来的,四个问题的提出一是与寓言联系起来,容易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二是问题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剥笋似的一步步接近主旨和作者意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导”。不在于问得多,而在于问得好。问得好,一石激起千层浪,事半功倍。

三、鼓励质疑,深入探究,加深理解

师:前面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和悲剧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对于课文内容以及大家的见解,还有疑问和不同看法吗?

生1:老师说祥林嫂的命运代表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准确,她的经历那么特殊,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遭遇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请大家互相讨论,并畅所欲言。

生2:我也觉得染上“伤寒”就死了,狼竟然跑到村子里来,这些事真的很少见,更何况两件事还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确实是巧合,偶然。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偶然中蕴涵着必然”,她的经历是偶然的,她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比老师想得更全面更深入,我想如果鲁迅先生泉下有知,一定会非常欣慰,有一群那么棒的学生读懂了他的作品,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反思: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环节笔者只说了两句话,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加以赞许。这一环节的教学,笔者觉得收获有四:一是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的双边互动,又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二是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既不能回避又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引导学生讨论,辩论,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三要认同学生、肯定学生、使学生有愉悦感、成就感,从而对学习更有兴趣;四是对于学生的自主提问要做到能放能收,让学生不逃离老师的掌控。

四、巧抓机遇,适度引申,关注课堂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

生1:课文中的祥林嫂在热闹的祝福声中死去,《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在一天凉比一天的秋风中走向死亡,同样是悲惨的死,然而环境气氛却完全相反,究竟哪种写法更好呢?

师:谁能说说这两种写法的不同吗?

(引导学生说出以乐景衬哀情和以哀景衬乐情)

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写法不一样,但是异曲同工,表达效果都很好,同学们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遇到过这两种写法吗?好好想想。(学生举出《秋思》和《白毛女》中的例子)

师: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发现两种写法的确各有千秋,我们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会运用这两种写法吗?下面老师假设一种情景,大家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去构思。(教师出示情节:一个女孩出车祸了)

学生分别用两种写法虚构情节。

(学生答案一:我会让这个女孩有好听的名字,美丽的外表,善良的内心,幸福的生活和甜蜜的爱情,可能是去送一笔爱心捐款,或者是赶去抢救一个病人,却被一辆婚车撞死了)

(学生答案二:我觉得她是个很可怜的女孩,父母离异,早早辍学打工,刚领了薪水准备给生病的奶奶寄去,就被一辆大卡车给撞了,肇事司机加大油门逃逸了)

反思:教学过程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就有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就不可能全按老师的预设程序进行。因此,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机智的课堂应变能力,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要在预设教学目的和教学程序的基础上,灵活并及时调整教学程序,生成新的教学目的和过程。就像这个环节,原本不必展开来说,但既然学生提出来了,就说明学生有疑惑、有期待。因此顺势铺开来讲,引申来写,既讲了写法,又训练了表达能力,这不是意外的收获吗?

第4篇

一、捕捉错误,点石成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增补教学环节,“暴露”错误、“放大”错误,使学生审视、体验、反思所给予的“刺激”,引起“知错、改错、防错”的良好反应,从而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

批改作业时,常会碰到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而且屡纠屡错,让人头疼。此时,我会选准时机,有意按照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适当出错,把错误暴露给学生,看学生能否发现;然后通过讲解、辨识、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尝试、剖析、修正及反思,从而加深印象,防微杜渐。如很多学生“己”“已”“巳”不分,“戊”“戍”“戌”不辨。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写出错句让学生先辨识讨论,再修正反思,然后进行口诀归纳:自“己(jǐ)”不出头,因为枪打出头鸟;“已(yǐ)”经出了头,“巳(shì)”时就被封口。 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口诀一出,满座无不念念有词,微笑会意。此后,这几个字的书写拼读出错率大大降低。

二、将错就错,寓教于乐

钱学森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错误的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朗读《海底两万里》中的海底动物“窃窃私语”时,一位同学声音读得过于响亮,教师听后笑着说:“你这么读,小动物都被你吓跑了。”同学们在笑声中领悟了朗读此处的处理方法。

三、故意出错,引导拓宽

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看,“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的教学材料。它对学生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有时比教师的谆谆教诲更具有影响力。

【案例2】在教学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时,针对往届学生学习的误区――“雁”、“燕”不分,在课件中我把其中两句诗写成“衡阳燕去无留意”、“雁然未勒归无计”。学生读后马上发现老师写错了,以此引出问题:“为什么此‘雁’非彼‘燕’,不可混用呢?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的诗词仔细查阅资料,考证一下。”

第二天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致空前高涨,下面是同学们对此问题的发言。

师:同学们对于诗中的两个字――“雁”“燕”有什么新发现?

生1:这是两种不同的鸟,体形有大小之分,大雁大,燕子小,共同点是两者都是候鸟。

生2:对,它们都是候鸟,都是秋冬迁徙。不过,小燕子喜与人居,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新燕”指屋檐下,春天迁徙回来的小燕子,而大雁却生活在野外树林里。

生3:大雁在迁徙飞行时,喜在空中排成“人”字型,它喜欢群迁。古代用大雁传书……

生4:不对,是鸿雁,它喻指书信。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生5:又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也是表达思乡之情。

学生个个引经据典,俨然诗词鉴赏专家,此时我将问题引向深入。

师:那你们觉得范仲淹诗中的“雁”“燕”可以混用吗?

生6:范诗中的“雁”也表示思乡之情,而这个“燕然”中的“燕”不读yàn,而读yān;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都护在燕然”一样,“燕然”是山名,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古诗词常常把它当作边塞的代称。

生7:东汉时,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所以,“燕然未勒”有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的含意;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坚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决心。因此,“雁”“燕”不可混用。

师:唉,这乡愁怎一个“雁”字了得!王湾、王维,还有范仲淹。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看来,教师的故意出错,有时会成为课堂教学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本案例中由于学生的细心观察而发现的错误看似无意,其实恰好是学生在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中出现的认知冲突所造成的。学生从发现错误到改正错误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文本的再认识过程。这样,学生在教师所设的“陷阱”中大胆否定、批判、辨析,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疑处设陷,化蛹成蝶

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强调“学贵生疑”,“思维以疑问和惊奇开始”。对课文有疑到提出问题,需经历一番思考。教师可根据这一思维规律巧设陷阱,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掉入陷阱,而后及时引导,将讨论引向深入,从而拓宽思维,探求新知。

【案例3】鲁迅《故乡》:“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去……”教师设计如下问题:

①杨二嫂真够意思,知道我们举家搬迁之后“每日必到”,是舍不得我们吗?

②杨二嫂真负责任,把我家的财物清理得一清二楚,连闰土“埋在灰里的碗碟”也逃不过她的法眼,她是个好邻居吗?

教师设置“陷阱”后,班上一部分同学的思想有些波动,对杨二嫂的印象有所转变,认为她“对得起邻居”。经结合课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杨二嫂不是舍不得我们,而是舍不得我家的物什;她每日必到,是因每次都有“收获”,她是明目张胆地“偷”,是挖空心思想“白拿”。经过这一轮的掉入陷阱再逃离陷阱的体验,学生对杨二嫂自私贪婪、尖酸刻薄、处心积虑的性格有了深刻理解。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职语文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16-02

1 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教学整合的积极作用

1.1 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逐渐普及,其在广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实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范围的不断拓展。对于高职语文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利用极大的改观了语文教学环境,主要表现为语文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一基于计算机网络支撑的教学模式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广大高职青年学生和教育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十分多元、开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其自身所具有的多样性、视广性和丰富性特点,能给广大高职学生以全面性、全方面的感官刺激,让他们的语文学习中,可以基于交互式网络平台的应用就自身所遇到的听、说、度、写等问题与其他学生进行相互探讨、互相启发,进而达到思维拓展、兴趣激发和共同提升的效果。由此不难看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职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

1.2 能促进高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的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相对较差,因而,对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内容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果不能对此加以有效解决,时间一长,学生便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一定的厌烦和畏惧心理,让高职语文学习变成枯燥、单调的代名词,进而导致语文学习效能难以获得有效发挥。因而,为了有效激发高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其主观能动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广大高职语文教育从业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其间,并在此情境基础上开展情境交融教学活动。对于任何教育来说,活泼、欢愉的教学氛围都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对于高职教育教学来说,学生高涨的学习情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其知识的深化和内化。例如,为了提升广大高职学生的语文“听”、“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利用,针对学生实际特点和具有教学内容,进行课本剧表演、辩论活动开展等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会话表演中担任不同的拟定角色,让看和演的学生都能尽快的融入角色,进而集中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知识学习,进而实现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1.3 能促进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效能感

在教师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反思具有相当的被重视度,反思手段的有效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根据波斯纳的教师成长理论,一定的经验积累加有效的反思利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的反思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在结合高职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日志创作;第二,坚持考察和观摩优秀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第三,用实践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教学体验感。所谓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基于自身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和对以往经验的积累,确认自身能有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信念。在实践操作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对其工作努力程度、工作情绪调节、教学经验体验和总结等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进而会对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产生重大影响。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操作中的利用,则能让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反思,进而提升其教学效能感。

2 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整合的路径建议

2.1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备课质量水平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师备课中进行有效运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特点和高职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进行语文教学相关素材、信息收集,譬如,散文、戏剧和诗歌等的收集,并根据收集资源进行教学课堂环节预设,以提升教学课堂实施的可操作性。且还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备课内容进行课件呈现,基于互联网平台将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网络共享。

2.2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改进语文授课效果

所谓高职语文课堂讲授是指高职于语文教师试图向广大高职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整个互动过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是知识元的一维灌输者,由于这一教学模式的趣味性相对较差,因而,广大高职生普遍缺乏学习感觉,致使其学习效果相对较低。然而,当高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时,多样性的网络多媒体特色,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呈现直观、丰富、想象的技术优势,进而让广大高职学生更为容易的学习语言、字词和写作技能技巧等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古代文学时,由于其现实语境支撑相对较弱,因而,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的理解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丰富语文教学知R,可以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的应用进行所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古文化知识搜索,并基于相互沟通、互相交流等在脑海中进行相关思考背景构建,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条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途径。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还可以基于声、面同步的方式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例如,在《秋思》这一内容的讲解中,讲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副深秋图片,并配上《流浪歌》的背景音乐,而后进行内容朗读,让学生基于自身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场景和内容描述、构思。这样不但能够深化学生的内容理解,而且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时空观,消除他们的学习紧张感,进而大幅提升实际学习效果。

2.3 多元资源整合,奠定知识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占有绝大部分教育资料的格局,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与广大高职学生进行资料分享,高职生则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从网络平台进行相关资料获取,例如,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平信息等,这样不但有利于广大高职学生知人论世,强化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作者的认识,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高职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4 营造联想意境,激发学生思维

文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语文的主要凭借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的调动和运用将具体事物与文字进行相互转换,以更好的凸显事物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激发广大高职学生思维的效果。例如,马致远用“古藤老树昏鸦”等文字表达秋天的思绪,那么多媒体也可以用相应的图画和乐曲进行同等含义的表现,实现两者的结合和转化;用小说文字描述的人物言行、音貌,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利用用相关演员的表演进行对应含义的表现,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更为直观、想象的感受,将艺术联想转换为实际教学情境,进而强化学生理解和记忆。

2.5 丰富对话渠道,增进师生互动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是其强烈的交互性特点。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极大的拓展广大高职学生的交流和探讨手段,让班集体活动和小组互助教学活动更容易组织和开展,效果呈现和达成也更为便捷和有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样也更便捷和广泛,特别是他们不再局限于课堂时空的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其他班级的学生和老师、其他学校的班级和老师进行即时沟通交流,信息反馈也变得更为容易和客观,这对于教学的调控和学生的交流增进而言非常有利,因此,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应不断丰富学生的交流渠道,强化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基于网络平台的利用,不断拓展师生对话渠道,增进学生互动交流,为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平台支撑。

3 结语

总之,高职语文课程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催生出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带来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因素,不仅符合高职语文特定属性的实质要求,且还能对语文教学的深入l展产生很强的驱动力量,因此,在实践中,广大语文教育从业者和研究者必须强化对这一方向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的利用,不断提升高职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科学化、系统化,以进一步完善语文教学组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朝阳.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整合研究[J].中国培训,2015(01).

[2] 王云霞.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整合研究[J].语文学刊,2014(23).

[3] 赵慧.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教学环节的整合[J].群文天地,

2010(11).

[4] 张玉伟.语文课程中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对策研究[J].科研,2016(03).

第6篇

一、营造氛围,为想读奠基

情境是阅读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借助情境营造阅读氛围,是开展高效教学的法宝。从历史的层面看,有些文章的阅读,是需要建构阅读情境与氛围的,像游览之思家园之思修养之思类文章,丰富的同题材作品,特别是学生阅读过的同题材作品,就是学生开启新阅读的情境基础。或者说,学生阅读史为新的阅读作了情境氛围的奠基。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文本具有相似情绪色彩的氛围,用名家之作唤起学生相似的阅读经验,从而为想读新文本、理解新文本奠基。

教学《想北平》,我以名家之作营造家园之思的阅读氛围,为即将的阅读作情感与经验上的奠基。请看

师:这节课开始,我们来探讨家园之思这个话题。什么是家园之思?

生1:就是对家、故乡、对亲人的想念。

师:我们读过哪些家园之思的作品?

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两个异字,说明王维是游子、异客。他漂泊在外,才忆山东兄弟。

师:还学过哪些家园之思作品?

生3:《背影》算吧,内容写思念父亲,要掉泪,也是家园之思。 生4:《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5:《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在天涯也是。

生6:还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梁实秋的《清华八年》

师:名家们在什么时候会生发家园之思?

生1:范仲淹在远离故乡、北雁南飞时想家。他在《渔家傲秋思》中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然后,才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生2:苏轼也是远离故乡,但他是在中秋,在月有阴晴圆缺时想家。

生3:古代游子看到柳树、听到思乡曲时会想念故乡。

师:如果是你,你想念故乡什么呢?

生1:我想念家人、家中食物,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子、见到的小店、走过的小路

当学生围绕家园之思对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检讨时,家园之思的课堂氛围便是一个金钟罩,会将学生的眼球拉入,不知不觉中生成了一粒粒家园之思的铁离子,顺其自然地被吸纳,从而生成浓郁的家园之思的情怀。因此,教学《想北平》时,我围绕家园之思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想家园之思的内涵、名家想家的背景和名家的想家作品。这样,学生阅读《想北平》之前,课堂上就汇聚了名家们的家园之思的理趣与作品样式,家园之思也就悄然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中。

情境阅读中,想读才能读好。心理学表明,阅读教学中名家之作的特定情境,可以唤醒、调动人的原有阅读认知经验的某些表象,对将要阅读的文本会起到唤醒或启迪的作用。事实上,处于家园之思氛围中的学生,也会因为名家之作的讨论、提醒和启发,自觉地产生《想北平》的阅读期待。这样,阅读《想北平》时,教师便可智慧地将这种特定阅读情境顺利地引向文本情境中,以实现家园之思在阅读经验上的条件反射。

二、纵情遐想,为想读蓄势

情境阅读中,想读是一件美妙的心理活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围绕课文题目尽情地遐想,也是一次美妙的阅读准备。

阅读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许多设计是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预习作业。我们以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会给文本与学生带来委屈和不公平。

文本的委屈在于学生不是为了获得阅读愉悦而开展阅读,学生的委屈在于阅读文本之前从未思考过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话题。也就是说,在学生还没有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便硬生生地被输入了赫尔曼黑塞的观点。

想读,经典文本才能读得更好。如果在文本阅读之前,能让学生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课文题目作一番写作上的想、阅读上的想,学生在未阅读文本前便有了自己基于课文题目的另一文本。具体阅读时,学生便可以携带自己创作的文本走向课文。这才作到了阅读起点上的公平思考,才能发现彼此的思想差异,从而发现经典的卓越,才能感受到经典的力量。

因此,文本阅读之前,不妨让学生合上手中的课本,对着课文的题目进行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式的遐想,让学生异想天开我行我素。

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时,可以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获得教养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说说获得教养是容易的事还是痛苦的事。然后,让学生想赫尔曼黑塞会怎样写这篇文章或者自己将怎样写这篇文章。在课堂上,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写了自己的写作思路:

思路一:一段有关教养的故事,引出什么是教养的话题,然后分点论述获得教养的途径,接着分析获得教养途径不同的原因,最后结合自身获得教养的途径,说明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

思路二:先列举获得教养的各种途径,再分析伟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最后强调青年人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

思路三:先列举有教养的各种表现,再分析教养是如何获得的,最后强调青年人要尽快形成良好的教养。

思路一紧扣题目展开,中心突出,可以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思路二紧扣题目,由一般到特殊,再到青年人,这样写有高度,有说服力。而思路三前面两部分紧扣题目,是破题所必需的,第三部分强调青年人要尽快形成良好的教养,则远离了获得教养的途径。尽管学生的思路有可商讨之处,但毕竟这是学生基于题目获得教养的途径生成的新思路。

事实上,汇生之想,可为阅读印证铺路。基于课文题目获得教养的途径,学生在思路、内容上的各种各样智慧的想,不仅丰富了将要阅读的课文的内容,也打开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思路、课题写作的思路。当课堂教学汇集了众生之想,具体阅读就可以变成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印证之旅。这样开始印证式阅读,学生心中便会产生那种盼望、希望、期望的滋味,这样的阅读会更加美妙更加自主,还要老师逼迫吗?

叶圣陶先生当年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这读,应该是读得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那样放开喉咙大声朗读着,要像寿镜吾先生那样投入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但时下阅读文本前,教师们每每强调一定要完成预习作业明天上课前,我要检查岂不知,这样的阅读,已经演变成为完成预习作业而进行的一项苦差事。优美的语言、经典的样式,在学生眼里就是一项项单调乏味的作业了。因此,汇生之想,让学生领略阅读趣味,才是正道。

三、比照印证,为深化想读

情境阅读中,想读之后再细读,读才能较好地深入下去。我常常采用的方法是比照、印证想之异。

比照,即比较,对照。对于阅读来说,比照就是把学生基于课题生成的内容、思路、写法等,在阅读中和作者进行比较,以发现自己构思上的差异,深入探究作者行文的理趣,从而收获经典的经验与力量。《想北平》是家园之思的经典之作。老舍会怎样写? 在营造了家园之思氛围之后,课堂上,我对学生说。

我们将阅读老舍的《想北平》。现在大家不要翻开课本,来想一想:《想北平》老舍会怎样写?重点会写些什么呢?还有老舍开头会怎样写,结尾会怎样写?如果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按照什么思路去写?请同学们打开读写本,猜想老舍怎样写《想北平》。

老舍会怎样写《想北平》?学生们沉浸在智慧思考中,之后便打开读写本思考《想北平》老舍将怎样写。从老舍的作品看,北平在老舍心中地位非常高。老舍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均以北平为背景,特别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背景。老舍写作《想北平》时,是1936年6月。当时他离开北平已经整整14年。老舍之想北平,实是游子的家园之思。

之后,让学生们交换阅读刚刚写的《想北平》老舍将怎样写。一位学生认为:老舍的第一段会描写北京的胡同及其中的吃喝声,文章的主要部分会叙述胡同的吃喝声、带孩子的女人、淳朴的北京底层人、白天喧闹和夜晚静谧的胡同,后面还会写北京的风景、古建筑、特产等,最后抒发对北平的怀念。另一位学生认为,老舍会主要围绕着母亲来写。文章开头一段会将北平之美景与儿时回忆相结合,由此引出思念母亲的一些事来,主体部分则会写拿着糖葫芦的孩子和母亲的生活情境,写自己与母亲小手拉着大手的过去。然后回归现实,对比山东和北平,表达思念母亲、思念北平之情。第三位学生认为,作者会写北平大雪纷飞的场面,中间则是回忆童年时候在大雪中玩耍,看着其他人在茶馆里喝茶取暖的事;继而会回忆大雪中北平的前清大街小巷、胡同儿、四合院、北平的美食;最后则是在大雪中直接抒发对北平的思念

显然,学生们想的丰富多彩。而学生所想的,也是想北平能够涉及的。那么,老舍会这样写吗?老舍会怎么写?课堂上,教师一点拨,学生阅读的好奇心产生了,阅读的渴望产生了。

可以想象,当学生打开课本阅读《想北平》,看看老舍会怎样写?重点会写些什么呢?这是怎样的一种急切的阅读?这种阅读状态,其实是学生想北平的思路与老舍的思路相互对照、相互比较的阅读过程。

事实上,正是由于老舍与学生在想北平的内容、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才促进了学生对课文《想北平》的爱不释手。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们沉浸在课文的阅读中,执着于阅读差异的比较与反思中。

在《想北平》中,老舍认为北平是与自己心灵相茹合的一段历史,是无法分割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能表达心情。老舍说,这种爱是用言语表达不出来的。若真的表达,那么将哭到嘶哑。所以,《想北平》所想的北平内容,并不是学生们想象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等。

课文中,老舍将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作对比,让他的爱有质感而合道理。对比之后,才写北平的复杂又有边际动中有静温和布置匀调花多菜多果子多接近自然的特点。老舍想的北平是平民的生活圈子,是心灵最深处的故园花草。因此,老舍一句真想念北平呀!,道出了离开北平十四年后沉寂的爱。

第7篇

关键词:语文;兴趣;创新;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93-01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基础教育体系伴随着风行全球的教育改革的浪潮,走进了学校,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懂得"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动力是思维的原动力,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潜在动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被引入情境后被激起。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时时处处将各种手段融入课堂,语文课堂才会充满创新活力。所以,创新的语文课堂除了师生要创造性地采取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新的教法外,更应注意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排除障碍,标新立异,寻求开发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创新的规律和方法。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更应进行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灵感。以往的作文指导课,教师总是拟好题目,指导学生审题,明确写作的重点和详略,而后学生冥思苦想,教师填鸭式的教,学生挤牙膏似的写。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创新呢?我在一次教写人的作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上课铃声一响,我立即把一个男同学从座位上抓起来,拉到门外,同学们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之后,我马上面带笑容,问学生:"你们刚才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紧接着我向他们解释了这就是心理活动。剩下的时间里,同学们很快写出了语言生动、内容充实的文章,把课堂气氛推向了。可见,课堂教学中只有充满创新,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与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提高教学质量。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的主角是教师,课堂上充满的是主角的"台词",而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谈不上学生思维的发展。新型语文课堂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师生的对话,构建互动课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必要提交小组讨论,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问题。课堂上组织互动对话,对话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对话教学要求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友好地来到学生身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使学生在充分的思考中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在传递着情感,进行着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与共鸣。在这种充分的课堂民主与人文关怀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的灵魂畅游于作者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的思路与情感,让心灵浸染墨韵书香,激起学生率直灵动的生命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热情。例如,在教学古诗《天净沙 秋思》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房子旁边画一座桥,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有的认为小溪不应绕屋而过……所有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乎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构建互动课堂,通过互动引发学生的思考。

3.合理的评价学生,激励学生取得成功

第8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微调策略;互照对比;延伸拓展;言语品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伴随着这一理念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遍地开花,呈现出一片“欢呼雀跃”的热闹景象。课堂是“活跃”了,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道就实现了吗?课堂里的“学”难道就是有效果的吗?倘若说,在语文新课改的初始,我们对学生在固有的“正确答案”外的“探究”满腔热情,那么,在新课改“狂飙突进”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语文课堂“活跃”背后“探究”的价值含量。

一、互照对比中,显思维的升华

各种不同思想的交汇能够加快学生的思维进展,提升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自省能力。教师恰当地添补相关的材料,结合互照对比,能够升华学生的思维,推进有效教学的形成。互照对比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一种参考、借鉴、汲取和效仿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在与“他方”的观照和审视的双向交流中,自查自省,从而深化对文本的解读,形成创造性的阅读。

课例一:师延峰执教《天净沙・秋思》片段:

当课堂上学生对“天涯”的认识倾向于离家很远、天涯海角时,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天涯:

屏幕出示: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宋代李觏《乡思》(材料介入一)

师:“人言落日是天涯”天涯在落日的地方,找得到吗?

生:找不到。

师:但是,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他就是古龙。

屏幕出示古龙对天涯的论述:“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古龙《天涯・明月・刀》(材料介入二)

师:我们来对比这两段话,思考天涯远不远?讨论一下。

生:不远,心在家,天涯近,心在天涯,天涯自然远。

师:说得非常好,天涯和空间距离毫无关系,关键在于心。

……

师:“在天涯”,是马致远的心境,清代的王国维,最后投湖自尽,他时常感觉内心漂泊,当他读《天净沙》时悲痛欲绝。

屏幕上出示一段话:21世纪是一个“漂泊”的时代――当代诗人于坚(材料介入三)

……

点评:通过三次补充材料的介入,不仅充分开发和利用了课程资源,也让学生在互照阅读中激起思想的涟漪,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马致远羁旅天涯,但心系故土的思乡情怀。可见,在学生初会文意时恰如其分地介入相关补充材料,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课堂趋于有效性。

二、延伸对话中,显理性的发现

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然而,多向性的课文价值还是给实现阅读教学价值带来了难题和困惑,因而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文资源中实现文本教学价值的阅读取向,引导学生体悟文本传递的情意价值和信息价值。

课例二:笔者执教《武陵春》片段:

师:“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它看不见、摸不着,然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时,愁成了船中的载物,愁有了重量。那么,在古人作品中,愁还有什么写法呢?

生:秦观的《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如无边雨丝一样细,绵绵不绝,愁也有了粗细。

生:李煜的《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无形的味道来写愁。

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白发喻愁,突出“愁”之长度。

生:王实甫的“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这是有体积的“愁”。

……

点评:笔者在执教这一课时,将这一环节命名为“妙笔写愁,愁更愁”,抓住“愁”这一有价值的问题,展开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从当时学生的发言内容可见,学生的参与姿态较高,都不同程度地激活各自的“学科知识资源”,并亲身经历和体验了学科知识的发现与形成过程,进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言语细读中,显情感的熏染

王文先生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王尚文先生也说过“只有关注‘怎么说’,才能准确把握‘说什么’。”可见,言语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是触感对话的锁链。

课例三:方向执教《落难的王子》片段:

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篇寓言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王子从多愁善感到坚韧、坚强。

师: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找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生:“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师:你读得很流利。

师: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读的?

生:悲伤。

师:前文提到:“正色道”,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

生:严肃。

师:除了严肃,还有什么?想象王子当时的表情,是面无表情?还是喜悦?还是悲伤?

生:面无表情。

师:哪个字应该重读?

生:受。

师:用“受”组一下词?

生:享受。

生:忍受。

生:感受。

师:把顺序排列一下?

生:享受、忍受、感受。

师:那么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生:多愁善感到坚强。

……

点评:课上方向老师围绕“受”字,指导学生对“受”字组词,以此让学生去感受落难王子的情感波澜,围绕“正色”,让学生揣摩王子的表情,使学生在言语的赏析品味中,与王子进行平等对话,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理解之余,学生的创造性的阅读也应运而生,可见从言语上入手,出自于文本但是又不限制于文本,语文课堂将会散发出异样的生命光彩。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归根究底,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过程就是带领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架构知识的同时,去碰触问题的生成和建构,这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王森然也说:“实在说来,只有如何学的方法,没有如何教的方法。所以,国文教学种种方法的拟定与实施,无非为‘使学生如何去学’的一个问题谋比较适当的解答。”而教师就是这样一座桥梁,沟通“教”与“学”,架构课堂的“效”,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在精神家园的追求中,去构筑一番“诗意的栖居”。

注释:

[1]邹兆文.我们的教学离学生的期待有多远:关于《猫》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的相关度调查[J].语文学习,2008(1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2.

[3]王文.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J].语文学习,2003(5).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J].语文教学通讯,2005(02).

[2]吴永军.再论新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及其有效性[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第9篇

一、以朗诵凸显有效性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一方法。通过诵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朗诵首先得有量的积累。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想想看,如果每天都这么做,十年寒窗下来,那得读多少东西?学生又怎么可能没有赏鉴的能力?其次,朗诵的对象也必须要作恰当的分类,如读到杜甫的《登高》时先体会其心境,再用恰如其分的情感来读;而读到《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则自然而然地将这两首诗从情感角度归类来读。其三,朗诵还得掌握必要的方法,这里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运用美读法把握诗的用韵、停顿,注意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等等,处处都凸显着诗歌教学的语文味。在琅琅读书声充斥着的课堂中,让学生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二、应重视涵泳法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涵泳,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词作品。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获得审美享受。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那么,如何涵泳呢?我的建议是:拿来主义。具体方法如下:

1.创设情境,先找“感觉”

怎么找呢?这把“钥匙”其实就是“意象”。比如在读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思考:全诗给你什么感觉?有的语感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彩,但是它们被作者“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

2.恰当运用媒体,直观再现诗歌意境

文字艺术的优势在于想象,而视觉艺术的优势在于呈现。对于某些历经百年甚至千年时光流逝的诗歌而言,我们的想象力可能会遇到不小的阻碍,此时,多媒体的作用就得以显现。比如在教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可用图片将朗朗明月,密密松林,潺潺流水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音乐表现水流的声音。

3.不失时机地深入浅出的引入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如什么是平仄、粘连、意象、意境、表达手法等等。个人认为,在系统讲解诗歌前,应让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有个最基本的认识。与其让学生在诗歌教学中“囫囵吞”,不如在学习之始就告诉他们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以期在学习时“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当然,在短短的几节课中,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有关知识都讲透,我们只是把最常见的最基本的几样东西讲透则可,其他的知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一加以补充。

三、从教者的独特角度来平衡传统学法和新教学法

老师是读者,学生亦是读者,好的文章都能唤起两者的情感体验,所区别在于两者感知文章的深度、力度不同而已。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在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的同时,应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情感交流及鉴赏的引导。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问学生这样的问题:“您感觉这首诗写了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学生会或多或少的谈谈自已的感受,学生有了主动开口谈感受的欲望,老师就有了与其情感交流,引导鉴赏的可能。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对文章艺术风格的鉴赏方面,我主要是抓住以下几点。

第10篇

快速把握诗歌情感

师:情感是一首诗的灵魂,也是考试的重点,大家做了一个小练习,答题情况很不好。那么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来探寻这样的方法,帮助你快速把握诗歌情感。请大家进行活动一:

(屏幕显示)

活动一:唤醒回忆——胸藏万汇凭吞吐

研读附录中的诗歌,用四字短语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活动方式:自主研读,概括情感全班展示)

学生边读诗歌,边用笔在讲义上写答案。

师:真是太棒了,“胸藏万汇凭吞吐”,有积累才会有如此精彩的表达。老师也做了一番梳理,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大致有以下几种,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记一记。

(屏幕显示)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思乡怀人 怀古讽今 怀才不遇

归隐田园 雄心壮志 依依惜别 热爱生活 寄情山水

师:诗人的情感,有的含蓄隐晦;有的直白浅露。那么,我们如何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呢?请大家进行活动二:

(屏幕显示)

活动二:研读探究——红杏枝头春意闹

结合附录中诗词,探究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以其中一首为例,结合诗句,总结方法。)

(活动方式:独立思考,动笔圈画组内交流、尝试展示全班展示,补充记录)

教师走进各个小组参与交流、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标题,人物,(典故)注释,景物,背景,事情,风格,词语……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总结的方法比老师想的还多!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把它编成了一个口诀,想不想知道?

(屏幕显示)

把握诗歌情感口诀

情感词语要抓住,喜怒哀乐有缘由。

一切景语皆情语,常见意象要考虑。

人物形象有区别,复杂情怀需思辨。

不同事情不同情,联系风格看背景。

师:有了秘诀,我们能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诗歌情感呢?下面让我们进行实战演练。

(屏幕显示)

活动三:实战演练——千锤百炼始成钢

(活动方式:独立思考组内交流、讲清思路全班展示)

学生完成后,全班展示,师适当点拨。

师总结:“吹尽黄沙始得金”,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定收获颇多,这些方法犹如犹如一把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诗歌情感之门。

教学反思:

中考复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每年的复习从3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中旬学生中考。复习对夯实基础、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复习课常常会让教者陷入一种尴尬:课堂死气沉沉,复习质量不高。一方面复习课不可能像新授课那样深度接触文本,慢慢品读,另一方面,不少复习课就是学生练习或读记、教师讲评。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长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中会觉得枯燥乏味。通过本课实践,我认为复习课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学情,科学定标,让学生有迫切学习之渴

教学目标是师生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复习课只有了解学情,才能确定复习目标。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复习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在上课前一天,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小练习,试题全部是中考诗歌赏析中的把握诗歌情感。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把握诗歌情感是诗歌学习的要求,是当前中考的热点,对学生来说又是易失分的题型。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这句话告诉我们:理想的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组织启发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主动地获取有关语文的真知,逐步形成语文能力。复习课也应该如此,教师要搭建平台,引导学法实践,力行授之以渔。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很多,不可能让学生逐一去深入探究。本节课,教者围绕复习目标,选择了《十五夜望月》《春望》《渔家傲》《天净沙·秋思》《望岳》《归园田居》《泊秦淮》《钱塘湖春行》《望岳》《泊秦淮》等十首诗歌,这些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各不相同且具有典型性,学生可以从中探寻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二.充分自主、生生互动,让学生有积极交流之举

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才能摆脱被学习的状态,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理想的课堂,学生是深入的学习,是有目标、有深度、有广度、有时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找到规律。

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在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基础上,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而得到的,水到渠成,才能印象深刻。因此,本课的几个学习活动,都是先由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培育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是有效合作交流的前提。

互动,方能形成思维碰撞。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之后,又在小组内、班级内进行互动交流。这一环节的设置,既是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也是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完善方法。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处于亢奋的探究状态,有着个性张扬的学习方式,体现着充分的自由与民主。

三.彰显智慧、总结提升,让学生有拨云见天之喜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它包括在课堂上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开悟”,对教学的资源整合与优化、对课程建设的完善、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学生思考、探究出的一些方法、思路,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总结、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极尽智慧,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树或知识链。

为方便学生记忆,我将诗歌把握情感的常用方法编成口诀,对把握诗歌情感中的方法进行总结,注意点进行提醒。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一边打节拍,一边记忆、领悟。课堂上呈现的那一瞬间,学生异常兴奋,脸上露出对老师的赞许之色,并做主动记录。

复习课堂上,教师不妨多动脑筋,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或方法,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累。

四.精选练习、实战演练,让学生有学有所得之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在复习课堂上,除了学生在自学、小组合租学习中,教师不断发现学生闪光灯,充分激励之外,实战演练,让学生体验进步也是激励与鼓舞学生的方式。实战演练,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学生在本课学习中依然存在的问题。课堂演练的题目,一定要紧扣本课训练点,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巩固、内化课堂所探究的解题方法、思路。练习量不宜大,一般5-10分钟为宜。学生答题情况要当堂反馈。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 片段式写作 有效教学 策略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应试教育有所抬头,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但包括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在内的多方迫于升学压力,仍旧对分数“耿耿于怀”;而语文学科有着它拉不开分数的现实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语文学科有着被边缘化的趋势。由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冲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滑坡”现象,这引起了语文界同仁们的积极反思,并试图从各个方面努力扭转。有抓基础落实的,有抓现代文阅读的,有抓古诗文阅读的……一时让人感觉任重而道远。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受冲击最大的便是写作教学,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写作教学费时费力,教与不教差不了多少,教多与教少没多大区别,于是便放松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甚至是放弃写作教学。即使是有心力抓写作教学的教师,也感觉十分困惑,无从下手。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才能调动他们写作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写作的信心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本文笔者主要从简单入手,从细处着眼,将平时进行的片段式写作教学实践,总结如下,以期给同仁们提供借鉴。

二、片段式写作的概念及教学原则

片段式写作是指学生借助丰富多彩的材料,为达到预定的一个写作目标,以书面或口语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分析、理解、整合、改创以及表达观点、抒感的片段写作过程。片段式作文一般比较短小精悍,而且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它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写作的恐惧感和厌倦感,也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习作中接受新知识,触发新感悟,写出许多真实感人和具有个性的文字,日积月累之后,便会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片段式写作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可能性。片段作文训练可行性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主观条件,农村初中初一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并且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和情感体验。二是客观条件,语文自由灵活的课堂提供了学生写作的场所,教师在课堂及课堂之外也给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见解、提出自己观点、表达自己思想的平台。三是时机条件,学生写作正处在困惑当中,急需要教师的指引,而且新课程文本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训练空间。

2.激励性原则 它是指在片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主要以激励为主,修正为辅,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于知识面有限,写作又是一种多向思维的活动,大部分农村学生进入初中后还没有建立起写作的信心。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即使是一点点进步,也需要称赞。

3.自主性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学生是片段写作的主体,学生的写作体现的是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在片段写作练笔活动中,教师只是写作过程中的“服务人员”。农村学生家庭文化差异较大,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也较多,所以形成了他们性格、思想的巨大差异,也造成了他们对所见所闻的敏感度不一样。这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片段作文就会在写作过程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4.多样化原则 多样化是指片段习作训练的形式和评价手段多样化,同时也是学生思想感情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是让学生自由地写作,随心所欲地表达,学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写作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三、片段式写作的教学策略

片段写作教学可以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

1.复述式 这要求学生对看过或听过的内容进行准确简洁的概括,它分为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这是笔者在进行片段写作教学中最初采取的方式,如在上阅读课时,我分发一些杂志给学生看,并提醒他们重点看几个故事,在下课前15分开始把自己认为印象最深刻的故事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述出来。当然甚至也可以播放一些精彩影片,让学生进行内容概述。这些对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平时不大交作文或拖拉的同学也变得积极多了。如在给学生播放了《血战台儿庄》的电影片段后,有一平时不太爱写作的同学如此描绘战争场景:

乌云压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这已经是日寇第N次冲锋后的台儿庄了,城墙外遍地都是东洋人的尸身,青天白日旗依旧飘扬在中国的土地上,战士们一个个像从泥堆里爬出来似的,他们用警惕的眼神向远方眺望,从他们犀利的目光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们此刻的心思,他们从来没有惧怕过,他们期待着为国捐躯!

鲜活的画面让学生从抗拒写作变得热爱写作,而不限制篇幅的片段式要求,又让学生乐于接受,长此以往,积少成多,成效显而易见。

2.读后感式 就是阅读一段材料之后用简短的文字以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观点。这个阶段一定要把握时机,让学生有写的欲望,有东西可以写。首先读的材料要让学生感兴趣,如果是为了应付征文或完成任务的读后感学生是难以写好的。“感”要写好就必须先“读”好,在写读后感之前,笔者一般采取两种阅读的方式:一是自读,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材料来阅读,这样学生对材料感触才深刻才真实。二是选读和引读,如在给学生补充《史记》的时候,笔者挑的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本纪》和《列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选取一个内容谈感受。如有两个同学读完《秦本纪》和《项羽本纪》后分别写了以下感受:

学生甲:

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身边一定要有才人,而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就要爱才,善于听取意见,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非常可惜,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使皇帝的功劳有多大,他终会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也许历史上的确需要残暴的皇帝,因为只有这样的皇帝才能在乱世中做出大事。但他的残暴,带来的也许是国家的统一,但农民却因此而饱受苦难。

学生乙:

做大事就应该不拘小节,更要讲求“天时地利人和”。项羽该意志坚定杀刘邦时,却心慈手软,因为一点小事而耽误了大事。范增一心一意为他夺天下,他却误听小人谗言,放其回乡。原本回乌江后,可能会东山再起,他自尊心太强,错失了良机。原本经历那么多事情,他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变武力可以征服天下的想法。然而,他却执迷不悟,并以“天要亡我,并非作战的错误”为借口结束生命。在以前,我很欣赏他乌江自刎的勇气和霸气,但是现在我认为他的做法不可取,因为凭他的实力完全可以称王。刘邦只是靠一些小智慧取胜,项羽太过于鲁莽,他如果好好利用身边人的智慧,以他们对他的忠心,项羽完全可以集中他们的智慧于一身,得到皇位。

感言的触发需要一定条件和情境,而广泛的阅读给学生写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堂有目的地即时阅读则给学生片段习作提供了良好的情境。以上两位学生就是在即时阅读后,有感而发,这样的感受才深刻,才真实,没有装饰和应付。

3.观后感式 就是在观看一段“视频”素材之后以书面的形式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现在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屏幕”教育,由于电视、电脑的普及,学生更喜欢边看边听边想。但片段式写作要求学生看的内容是有选择性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再者材料要让学生感兴趣,要有教育意义,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我选用过的材料有《艺术人生》中有关“成龙”“赵本山”“周星驰”“红楼梦剧组再聚首”等节目,《鲁豫有约》中“潘长江”节目以及《实话实说》中的精彩节目。另外影片如《荒岛余生》、《千与千寻》、《我的兄弟姐妹》等的放映主要以节选精彩部分来欣赏。这样学生既扩大了视野,也在情感上得到了熏陶,从而能够写出内心所产生的共鸣。在观看《艺术人生》成龙专访之后,同学们写出了各自的片段式作文,节选几个如下:

学生甲:

妙哉,人生本来就是一件艺术品!在节目中,成龙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他的人生。未知他的成长旅程,猜想必定一帆风顺:打开自己的市场,成功进入数万明星梦寐以求的天堂――好莱坞。可是他的成长却充满了酸辛,一张和蔼的笑容后,究竟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苦呢?被人轻视,这使他乐观;被人嘲笑,这使他坚强;不被人器重,这使他成了真正的男子汉!这一切的一切塑就了自信的他!

学生乙:

看了成龙的一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他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我们有这个条件读,就要把书读好,来回报自己的父母。虽然成龙认为自己没有尽好作为儿子、作为父亲、作为丈夫的责任,但他在失去自己最重要的人的生命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我们要吸取他的教训,在长辈们在世的时候,多给他们一点安慰,让他们少一份寂寞;多给他们一点关心,让他们少一份无奈;多给他们一点温暖,让他们少一份冷清!

学生丙:

今天,在课堂上,看了一期艺术人生的专访,心中颇有许多感想。终于明白,曾经的我是多么天真,总是想着长大后当明星挣大钱,也不止一次在电视机荧幕前,羡慕那些大牌明星的光彩耀人。然而,我错了!因为成龙大哥的成名事迹,就很清楚地告诉我:光彩耀人的背后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辛酸与无奈。也没有哪一个人是真正完美的成功!就算你在事业上如此辉煌,但若到亲情、爱情上,充其量也和常人一样,甚至比常人还不够负责任,没有时间去陪陪自己的父母、孩子和爱人。所以,不要再傻傻地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你的面孔,才是成功的目标。追求心中理想固然重要,但也千万不要忘了身边那些默默关心你的人。

感人的画面无疑对学生的思想也是一次洗礼,视觉的冲击更容易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学生这时的感受往往是心灵火花的瞬间绽放,如果不随机而动,可能会稍纵即逝。《艺术人生》中的人物往往是大家非常熟知的人物,而且节目也真挚感人,感言也就蓬勃而出,以上几位同学的行文令人欣喜。后来笔者将其推荐给《缤纷校园》发表出来了,更给他们本人和班级同学带来了巨大鼓励。

仿写式 就是模仿例文写出相似的文章,既可以内容相似,也可以是语言相似,还可以是结构相似。比如在学习郭沫若的《屈原》和高尔基的《海燕》时,学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朗读起来激情澎湃。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它会让人的情绪陡然高涨。这堂课我以此为契机,补充了另外一些相似的材料,如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 、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将进酒》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的《沁园春・雪》等等,由此让学生自己分析为什么这些文字会让人产生情绪上的变化。师生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修辞多样,事物的选择雄伟壮观,句式多样,感情真挚等。然后要求学生在朗读、分析、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也学习写一段激情澎湃的文字,结果学生写出了许多质量较高的激情文字。由此笔者引申开来,既然可以写激情澎湃的文字,那么也可以写柔情似水的文字,也可以写痛苦悲凄的文字等等。这样的片段作文,学生写起来更具有目的性,对于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学生仿写《天净沙・秋思》时,学生情绪也高涨,“高作”也频出,下面两首在学生中间得以传阅,一首含意深刻,一首童味无穷:

《天净沙・秋思》结构简单、语句通俗、内容易懂,学生仿写的共鸣点很多,比较容易切入,所以进行仿写时每位同学都跃跃欲试,整个课堂氛围其乐融融,学生的片段写作质量较高,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起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5.续写式 就是根据原文内容和中心通过想象再补充另外的情节和结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学习《隆中对》后,笔者设计了一道题目:假如当时是曹操三顾茅庐,诸葛亮又会提出怎样的建议?这个题目引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并且主动地查阅《三国演义》的有关资料,学生因此不仅加深了对诸葛亮思想的认识,而且也接触了众多的三国人物,片段作文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再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假如当时的人找到了进入桃花源的路,桃源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有两位同学写出了这样的片段。

学生甲:

这里风景优美:绿树成荫,鸡犬相闻,道路井然有序。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村民和睦相处……这是一处绝好的世外桃源,人们进来后都不舍得出去了,于是这里成了人们躲避战乱的一片乐土。

学生乙:

人们找到桃花源之后,把外面的生活对村里人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一些村里人感到十分的好奇,禁受不住诱惑,于是跟着一些外界的人到外面闯荡。这样来来去去,外面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也跟着进来了,有些人富了,开始有了私心。加上桃源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吃的住的渐渐不够了……终于,桃源生活已经和外面没有两样。

两篇例文表达的思想刚好相反,表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为他们对世外桃源和陶渊明的认识层次不一样,并且选择的角度各异,从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这也表明续写式的片段习作更有利学生了解作家思想及其作品的主题思想。

6.扩写式 就是扩充原文的内容,这一环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习作时描写方法的多样性和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对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如扩写《石壕吏》,学生对老百姓凄惨的生活和官吏的残暴有了深刻的认识;扩写李清照的《声声慢》,学生认识到环境描写的作用,对环境进行描述时更加细致准确。学生片段示例略。

《声声慢》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生扩写片段:

秋风又起,往事怎堪回首?

孤雁飘零厉声过,实难悲。

梦里花开几度,残香归何处?

尘嚣忆逍遥,却总被逍遥无情诉。

皓月又当空,明朝是陌路。

愁云无故来遮住,平添无限苦。

理思绪,望归处。

悻悻然,人生总被风吹雨打去。

虽然学生的文字功底不够深厚,对词的把握也不尽理想,但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该生对宋词已有初步了解,能够根据文意顺势扩展,文风也较为接近,能达到这一步,片段式教学的目的已基本达成。

7.改写式 就是根据看过或听过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写。改写式的片段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作文的立意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是片段作文教学后期采取的主要训练手段。如学习完《中国石拱桥》之后,也让学生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桥,并阐述理由。学生在文本优美的文字中体会到了桥的魅力,教师再展示一些桥的优美图片,学生据此展开想象,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桥。他们当中有的选择石拱桥,并且是将白沙大桥进行的改造,设计成双层通行,以缓解日渐拥堵的交通;有的选择木桥,认为应该返璞归真;有的桥墩设计成龙腾的模样,表明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学生的思维在这一刻碰出火花,他们能够从书本中走出来,进行创造性阅读,这有利于学生写出新颖的有个性的文章。再如学习完《说屏》之后,也让设计一款自己房间的屏,摆放在房间合适的角落。学生认为这样的片段作文具有挑战性,所以乐于参与。学生设计的屏材料丰富,款式多样,屏上的图案也各具特色,学生在创作和表述过程中很有成就感,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训练。

四、片段式写作的评价和成效

没有评价就没有成效。片段式作文评价按方式可分为教师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主评价等,按时间可分为即时评价和定期评价,其中定期评价是笔者采取的主要方式,因为片段作文形式多样、灵活性较强,学生写作的效果起伏较大,只有在较长时间里进行综合性评价才能反映学生写作的真实水平,从而做到有依有据,为下阶段制定合理的写作策略打好基础。附两表格:

总评: 优,85分及以上;良,70分―84分;及,60分―69分;待评,59分及以下。

五、体会与反思

虽然片段式教学的实施手段比较繁琐,但经过两年的片段式写作实践,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内容、构思、立意上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进入初三后,两个班的作文分数78%在良好以上,只有6%的同学待合格,这在农村初中来说成绩是可喜的,这也证明循序渐进的片段式写作具有其实效性。

在进行片段式作文教学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进行实践,要让学生一步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不断进步中喜欢上写作,积小胜为大胜。但在片段式写作实施过程中笔者也遇到许多难题,比如怎样把各种写作策略实施的时间段安排得更加合理和科学,怎样使评价方式更加简洁便于操作,怎样把平时的训练和考场作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年笔者下阶段片段式写作教学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陶国富《创造心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年5月出版

第12篇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学 读写技法

一、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著名的多种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可分为七种。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是最受注目的两种智能,拥有这两种智能,你在学校里往往能有良好的表现,但一旦离开学校,你是否仍然有良好的表现,这要看你是否拥有另外两种重要的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人际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自我认识智能就是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应用这一模式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历来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点。但社会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新型的社会要求新型的人才,传统的人才观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全球一体化、专业细致化,对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际交往障碍、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都会阻碍个人才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人才错位和浪费。

而学校教育就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已任的。为保证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人才,学校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调整教学策略。

二、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没有经过学习者的消化、吸收、反思和批判就机械地记忆在大脑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导致学习无异于呆读死记和囫囵吞枣,就如同去吃别人咀嚼过的食物,永远不会知道食物的美味,也不会吸收到多少营养。由于记忆和背诵的知识大多是标准化、统一化的答案,学生没有了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和批判性思考的空间,再加上一些学生的独特见解、另类思维和创造性观点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和乏味,从而丧失了课堂教学应有的活力和乐趣。

三、改善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具体途径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问题,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如何,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而且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整体把握。

(一)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生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然而,继承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还必须具有主动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注重培养他们应用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关键之处在于要营造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里,让学生意识到他不是整个过程中一颗可以任人摆布的棋子。教师的授课方式最大的革新之处是不再把课文支解成小块,再由学生品尝。学生不是食客,而是厨师,只有其他学生、教师才是食客,食客的反映是厨师最关心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让食客的反映最大效度地提高厨师的厨艺。厨师和食客是一种互动关系,发言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也是一种互动关系,而且这种互动关系是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习惯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高位对低位的灌输,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对学生主体性的漠视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为了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上课提问时要注意所提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开放性越强,越具有发散性,越容易全方面、多角度地分析理解,也就越容易激起学生论争的欲望。论争是一种全方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方式,年轻人都年少气盛,在论争中一般不太容易认输,为了让他们的发言更精彩,他们会积极地寻找资料、收集信息以支撑他们的观点。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状态都会达到最佳点。

如何使所提问题具有开放性?如何使语文课不再纸上谈兵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备课时思考的核心问题。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案和标准答案的辖制,要入得教材,出得教材。语文本就是包罗万象的,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和社会的结合点并不难,只要引导得好,每堂课都可以上得很精彩。

例如,《说“木叶”》讲的是“木叶”在诗歌中的意象,通过课文分析不难明白,意象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就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诗歌之所以能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关键在于意象和典故的运用。“木叶”或“木”在诗人的反复运用中感彩沉淀了下来,借“木”或“木叶”就可写出那种飘零萧瑟之感。回顾中国诗歌会发现有很多意象的存在,如“黄昏”意象,从《诗经・君子于役》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到《天净沙・秋思》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总在用“黄昏”来表达“盼归”、“思归”的思想。又如“柳”的意象、“月”的意象,等等,这就可以提出问题了:

――就你所知,哪些东西反复出现已成为“意象”?

――这些意象是在哪些诗中得到体现的?

这两个问题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学生的回答可逐步完善他们对意象的知识构建,同时课文也成了学生玩味诗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拥有玩味诗歌的钥匙就可打开中国古典诗词的大门,继承中华文明的精神遗产。

在阅读教学中,另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养。素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素养可分为:(1)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2)自我体验和激励的能力;(3)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狭义的素养即语文素养,包括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

前人的文化遗产是博大精深的,既可激起万丈豪情,又可启人深思,如《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都是启人深思的,一个人只有境界高了,才会反思人生的意义,才会建构人生的价值体系。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这一任务,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来,这是关系下一代的人口素质的头等大事。如在《中国,强大而不确定》一文中,就提到了要看中国今后几十年的走向,还得研究中国年轻一代的思想动向问题。

其次,才是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对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还得落实在感悟上。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1]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之间有共同之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只要有所发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教李清照的《如梦令》,讲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学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微笑就来自发现,这种发现其实就是感悟。

(二)写作

1?郾小作文

即随堂作文,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如果说,课上的阅读教学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话,那么,随堂作文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对上课时引起学生广泛兴趣的话题或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论争话题,都可成为随堂作文的触发点,这种随堂作文随需要而定,不定时,不定量,字数不限,形式灵活,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

写随堂作文的优越之处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首先,随堂作文的写作更具有针对性。不像一般的写作,先定话题,再构思,不管话题作文的外延有多广,都是属于为了写作而写作,而随堂作文就不同,它属于“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要说”的格式。“要我说”与“我要说”,出发点不同,效果也不同。随堂作文指向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其次,随堂作文可作为后期作文的资料来源,平时做资料卡,对摘抄者来说带有明显的审美片面性。作为对课堂信息的再创造的随堂作文,可消除这种个人好恶上的偏面性。它的资料更全面、更具有论辩性。最后,随堂作文可增强学生捕捉问题的敏感性。每篇随堂作文都是由具体的问题引发的。对问题的产生、问题的分析、问题的处理,学生在课堂上已体验过,相应的思路也就被打开了,学生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来重新认识问题,强化得多了,对问题的敏感度也就提高了。

对随堂作文的评价也是自成体系的。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学生写,教师批,也就是说学生是写给教师看的,这种单线联系的评价方式不易激起学生的成就感。因此,随堂作文要冲破这层隔膜。随堂作文可写在学生自备的作文本上,教师不必每次都收上来批阅,而是以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的每次思想火花,每次随堂作文就放在记录袋里,记录袋就张挂在教室里,每个学生可随时翻看其他同学的随堂作文,这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并能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与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有所不同的是:它的评价者除了教师外,还有同学。

2?郾大作文

(1)合作式作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相互对抗、相互独立与相互促进方式,或者称之为竞争型、个体型与合作型学习,这些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今的社会需要合作型的人才,因此,在新课改中作文的写作也应渗透合作意识。

合作式作文以两人为合作小组,两人共同完成命题的方向,观点的提炼,材料的收集,提纲的编写。具体作文由一人主笔,然后共同署名。主笔人可采用轮换制。合作式作文与个性化作文可配套采用,以促进作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个性张扬的个性化作文

在西方,主张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个人表达其精神、内容及人性最深处所蕴涵的内容的多元智能理论者瑞科说:“写作是一种适用的探索模式,它是导致发现、察觉以及对我们的感受和一般世界有新的发现的学习。”[2]所以就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论,写作包括两个方面:作为一种探索世界的自我活动,它能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作为一种表达活动,它通过交流与沟通,分享体验思想的快乐,人性的美好和交流的喜悦。无论是探索活动还是表达活动,写作都是构成人的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说:“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又说“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3]。所以写作强调实践,学生的实践就是来自生活的实践,而作文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拓宽生活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虽然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生活比较单调,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但只要我们多加观察,勤加思考,写作的内容还是很多的。下棋打球、钓鱼游戏等,只要有所爱好,且能有所体悟,就有了写作的资本。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这“气”可以说就是作者的生活底蕴、人文精神,就是作者的识力与才情,就是作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宽容些,该做的只是引导学生把他们为之动情的事和理说清楚即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提高表达能力。正如语文新课标所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参考文献:

[1]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