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成语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唐朝时候,地方官经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有个边远地区的地方官,派一个叫缅伯高的人去进贡天鹅。
缅伯高在路上走了好多天,天鹅的羽毛都脏了。缅伯高来到沔阳湖,打开笼子,让天鹅去洗洗澡。天鹅展开翅膀飞了,只留下几根羽毛。缅伯高急得在湖边哭了一场。他冷静下来想了想,捡了一根羽毛,带到长安去。
缅伯高跟着各地的使臣,去朝拜皇帝。他看着使臣们一个个向皇帝献上名贵的礼品。轮到缅伯高时,他奉上一根洁白的羽毛。
缅伯高唱道:“贡献唐朝,山高路又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皇说他聪明,还赏给他礼物。成语“千里送鹅毛”由此而来。
A man of the state of Zheng wanted to buy a pair of shoes. He measured his foot and put the measurement1 on a chair. When he set out for the market he forgot to bring it along. It was after he had found the pair he wanted that this occurred2 to him.
I forgot the measurement, said he.
He went home to get it but when he returned the market had broken up and he did not get his shoes after all.
Why didn't you try on the shoes with your feet?
He was asked.
I 'd rather trust the measurement than trust myself. (《Hanfeizi》)
郑人买履
从前,郑国有个人想买双鞋。他量好了自己脚的尺码,把它放在了椅子上。可当他赶往市集时,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要买鞋时,才想了起来。
他说:"我忘带尺码了。"
他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他赶回来时,市集已经关了,他还是没能买到鞋。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Dur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Fu Jian, king of the State of Qin, controlled northern China. In the year383, Fu Jian led 900,000 infantry1 and cavalry2 troops to assault the State of Jin which wa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Xie Shi and Xie Xuan, senior generals of the Jin army, led 80,000 troops to offer resistance. Knowing that the Jin army was short of men, Fu Jian wanted to seize this opportunity of being much more numerous in armed forces to stage a quick attack.
Unexpectedly, the van of Fu Jian's army of 250,000 troops was defeated in the Shouchun area by an ingenious military move of the Jin army and suffered heavy losses. The senior general of the van of Fu Jian's army was killed, and there were heavy casualties of more than 10,000 soldiers. Fu Jian's army was dispirited and its morale3 was shaken. Many soldiers were in such a great panic that they waited for opportunities to run away. Standing4 on the city wall of the Shouchun City, Fu Jian and his brother Fu Rong saw that the ranks of the Jin army were in good order and that the morale of the Jin army was high. Turning to his brother, Fu Jian said, "What a powerful enemy this is! Why did people say that the Jin army was short of men?" He deeply regretted that he had taken the enemy too lightly.
Overshadowed by the disastrous5 defeat, Fu Jian ordered his troops to be deployed6 in battle formation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Feishui River, in an attempt to regain7 the initiative by relying on the superior geographical8 conditions. Then Xie Shi and Xie Xuan, the senior generals of the Jin army, suggested that Fu Jian's army retreat a little bit, leaving some space, so that the Jin army could cross the river to conduct ooperations. Fu Jian thought that his chance had come, believing that the senior generals of the Jin army did not have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warfare9. It was his plan to stage a sudden attack while the troops of the Jin army was busy crossing the river, and he was sure that his plan would word. So he willingly accepted the suggestion of the Jin army.
Unexpectedly, the moment the order to retreat was given, Fu Jian's troops were utterly10 routed and could by no means be controlled. 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favorable situation, the Jin army crossed the river, pursuing and attacking the enemy. The trooops of Fu Jian's army threw away everything in headlong flight, and the field was littered with the corpses11 of the soldiers of Fu Jian's army. Fu Rong was killed in the tangled12 fighting, and Fu Jian was hit by an arrow and ran away. The Jin army won a brilliant victory by defeating a big army with its limited armed forces.
This story comes from "The Life of Fu Jian" in the volume "Records" of The History of the Jin Dynasty. The set phrase "every bush and tree looks like an enemy" is subsequently used to refer to a state of extreme nervousness.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Sima Yan conquered the Kingdom of Shu and seized the state power of the Kingdom of Wei, and became Emperor Wudi of the Jin Dynasty. Then he planned to send his troops to attack the Kingdom of Wu so as to unify1 China. He called his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to discuss the plan to destroy the Kingdom of Wu. Most of them thought that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try to destroy the Kingdom of Wu with one action because the Kingdom of Wu was still powerfull. So it would be better to wait until fuller preparations were made. However,General Du Yu did not agree with them, so he wrote a memorial to the throne. According to Du Yu, it would be better to destroy the Kingdom of Wu as soon as possible, because it was still weak at that time. It would be more difficult to defeat the Kingdom of Wu later if it became stronger. After reading it, Emperor Wudi decided2 to send troops to attack the Kingdom of Wu as early as possible, so as to avoid future trouble. So Emperor Wudi made up his mind, and appointed Du Yu the Grand General for Conquering the south . In 279, sima Yan, Emperor Wudi of the Jin Dynasty, mustered3 more than two hundred thousand troops who were divided into six army divisions to proceed by both land and water to attack the kingdom of Wu. Battle drums thundering and the colours fluttering, the soldiers were full of power and grandeur4. The next day, Jiangling city was captured, and a general of the Kingdom of Wu was killed. And the Jin army pushed on in the flush of victory. Hearing this, the troops of the Kingdom of Wu south of the Yuanjiang River and the Xiangjiang River were overwhelmed with fear, and they opened the gates of cities and surrendered one after another. Sima Yan ordered Du Yu to advance to Jianye, capital city of the Kingdom of Wu, by water.Someone feared that the Yangtze River might have a sharp rise and thought it more advantageous5 to withdraw the troops for the time being and wait until winter came. Du Yu resolutely6 opposed the idea, saying ," Now our army's morale7 is high,and our army is winning one victory after another, just like a sharp knife splitting a bamboo. It won't be too strenuous8 to conquer the Kingdom of Wu with one action. " Under Du Yu's command , the Jin army charged at the capital city Jianye, occupied it ,and thus destroyed the Kingdom of wu. In this way, Emperor Wudi of the Jin Dynasty unified9 the whole country. This story appears in "The Life of Du Yu "in The History of the Jin Dynasty. Later the set phrase" like splitting a bamboo" is used to refer to irresistible10 force or victorious11 advance.
Peaches and Plums Do Not Have to Talk, Yet the World Beats a Path to Them--Natural Attraction
Du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206 B.C.- A.D.24)Period, there was a very famous general whose name was Li Guang. He was very brave and skillful in battle, and had fought more than seventy battles with the Huns, an ancient nationality in China.Having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war, he was deeply loved and esteemed1 by the officers and men as well as the common people. However,he did not claim credit for himself and become arrogant,although he held a high post,commanding a big army,and had rendered outstanding service in defending the county. He was not only polite and amiable2, but also shared weal and woe3 with the soldiers. He always had the troops under his commandat heart,and whenever gifts were bestowed4 to him by the imperial government,he distributed the gifts to his officers and men. When marching, he endured the torments5 of hunger and thirst as the soldiers did when food and water were in short supply. When fighting, he charged at the head of his men,and ,when he gave the order,every soldier advanced bravely to engage in fighting,not fearing death.
When the sad news of the heath of General Li Guang reached the militaty camp,the officers and men of the whole army wept bitterly.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握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渗透 传统文化 途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增进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不少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成为了汉民族语言中的典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找准突破——以唐诗宋词激趣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万口传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命脉。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唐诗宋词的学习,让诗歌陪伴学生成长,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生在大量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且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能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和佳句。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学、乐学。为此可通过不定期开展如“赛诗会”、“小诗人”等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当学生学习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还要教会学生对词诗的赏识,提升其阅读的品位,还可教会学生对诗词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在整理诗词的过程中,为运用诗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激励成长——以成语故事明志
成语是我国独特的文化,它的出现常常和一个个充满故事性的精彩情节相生相连,极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而且每个成语故事后面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语文教师除了要充分挖掘课本内的成语之外,更要拓展学生课外成语的学习,要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本义、今义及运用范围,做到真正地掌握。比如在学习到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成语时,就可对学生进行勤奋学习的教育。在学习到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成语时,就可借机鼓励学生去读四大名著,这样因势利导,激发求知的教育对学生才会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对成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觉去应用积累,要学会在平时的阅读中,一遇到成语就记录下来。还要积极开展一些诸如“我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谁是成语大王”等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成语,积累语言。要让学生在学习优秀成语故事时受到故事主人的启发,学习故事中主人的优秀品质。
三、提升修养——以经典诵读润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劝大家多读书的忠告。现代教育家陶行之也说过:“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看了多少书,看了什么书和怎样看书,取决于他们写了多少文章、写了什么文章和怎样写文章;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引导学生去完成这些工作。”
生活在儒学文明传统下的中国人多读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有关立身之本的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忠”、“孝”、“礼”、“俭”等内容,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世代相传。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篇目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古代经典的诵读,以此作为学生储备知识,让他们在这些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必要的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发现美的素养,不但能够把古代文化中美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要开掘其美质,把美的东西传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热爱了,才会去传承。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给孩子挖掘一些文化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潜移默化中养成醇厚的道德人格,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实质。
四、拓展视野——以民俗文化强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它们不但传承在各类的文化书籍中,更与民间文化相伴相息。像春节时张贴的春联,日常生活中的顺口溜、歇后语、俗语等都各有特点,都是我们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挖掘语文教学和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比如可让学生在春节时搜集春联,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自然地感受语言、记忆语言、积累语言,让他们知道传统文化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认真学好,进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五、了解家乡——以地域文化固本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方不一样,人情风俗、饮食习惯、地域文化就存在一定差异。语文知识的积累从认识生活开始,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从认识和了解家乡开始。所以,学习和了解家乡的地域文化对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就得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家乡,认识家乡一些特有的地域文化。就拿重庆来说,得引导学生了解巴渝文化、火锅文化等。拿黔江区来说,得让孩子知道土家族、苗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些民族传统的东西,只有从小引导孩子去认识和了解,才会得以发扬光大。
【关键词】经典诵读; 特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7-02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早已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滋养剂。世界各国对传统文化都非常推崇,不少国家都提倡让中小学生从小阅读本民族的基本文化经典。我国近年来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经典诵读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诵读经典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加强人文教育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初步形成了“经典诵读”的办学特色,使广大学生能够在健康的、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为道德高尚、人格优雅的祖国未来接班人。对于“经典诵读”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健全组织,创建特色
2004年,我校着手研究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小学阶段实际情况、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特点,我们确定并启动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工程”。
1.1明确了指导思想。即:加强学生明礼育人、明德塑魂、明心励志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乐行于善、乐学于专、乐思于勤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尚美健体、热爱生活、全面发展。
1.2成立了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主任为副组长,全体语文教师为成员的“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诵读工程”落到实处。
1.3建立了推进机制。我们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向全体教师、学生提出要求,做到“人人诵读、全体进步”;向学生家长发出倡议,“自己读书,全家受益”。通过教师讲读、家长引读、学生诵读,推动了经典诵读工程的良好开展。
二、创设环境,支撑特色
学校对实施经典诵读工程在理论、内涵、操作等层面上进一步提高认识,趋于规范,以经典诵读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2.1精选教材。我们把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作为首选教材。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我们精选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声律启蒙》《千字文》《增广贤文》《孝经》《朱子家训》《论语》等经典名篇作为学生诵读内容。不同年级诵读不同的内容,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循渐进,以期达到领略文化精髓、汲取精神营养、培养高尚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奠定高远志向、夯实人生根基的宏远目标。
2.2强化师资。结合学校教师现有师资情况,以统一辅导和教师自学为主渠道,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多次组织教师学习台湾王财贵教授关于经典诵读的视频专题讲座,聘请邯郸学院中文系教授为我校专家顾问,定期为我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让广大教师在经典美文中品味人生,在国学精髓中增长文采,立君子之品,做智慧之人。同时我校还多次选派优秀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将经典诵读的先进经验带回来。
2.3浓厚氛围。环境是潜课程,它起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我们营造诗意的校园环境,把经典融入到了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里的每一块墙壁上,都有经典诵读内容,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接受到经典的熏陶。楼梯两侧展示的是我们经典诵读的成果汇报,孩子们穿上古代服饰,自编自演经典小故事,亲身体会古代圣贤的人格魅力;每个楼梯台阶上都是国学经典句子,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时都可以诵读,渐渐熟读成诵,儒家的经典忠、廉、孝、爱、义、恭、礼、智、信、让等理念在校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浸入学生的心灵;每个班级在读经典的过程中都组建了班级诗社,诗社名字也是师生共同从经典诗句中提炼出来的,体现各班级的特点。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云帆诗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海天诗社”。教师团队名字不仅响亮,而且富有诗意,如明诚团队、磨剑团队、乐之团队、劲草团队等等。每个专用教室都有自己古典文雅的名字,如:“润墨斋”书法室,“万卷阁”图书室等等,将专用室的实用功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时时处处浸润在传统文化之中。
为配合我校经典诵读工程的开展,我校共印制图书2000余本,定做古装200余套,设立了专门的经典诵读室,定期举办经典诵读示范课在全校推广。每天上、下午预备前15分钟广播站都会播放经典唱诵和赏析,或者播放经典故事、古典乐曲等,让学生时时处处浸润在传统文化之中,营造了一个有声、有色、有韵味的诵读氛围。
浓郁的校园文化使师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校园处处氤氲书香,学生沐浴经典的光辉,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开展活动,铸造特色
一、适当选用改编故事并结合文史常识开展课堂教学
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故事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力、构建语文知识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视障学生通常用听力补偿视觉缺陷,课堂学习往往以听说为主,所以故事教学法对视障学生更具适用性。语文故事教学就是把语文内容的字词句、思想内涵等融入到故事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讲故事或者听故事中学习到语文知识,以实现教学目标。对此,可以设计成语故事专题,有针对性地挑选、改编成语故事,并结合以文史常识讲解及情感价值观引导。如鉴于有相当部分视障学生经历坎坷、性格自卑自闭、对未来消极悲观,还有些学生三四十岁仍生活窘困的情况,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励志成语故事,如“大器晚成”,通过讲述崔琰、姜尚的故事,让学生重新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讲完故事后,再讲解与故事相关的文学常识,如“二十四史”、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等,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如,针对部分学生在接受帮扶后却不懂感恩、缺少爱心的现象,可选择成语故事“投桃报李”,将经过改编的网络故事《丘吉尔与弗莱明》与中国古代刘秀的故事进行串讲,加深学生对成语“投桃报李”的理解,再扩展讲解《诗经》等文学常识。此外,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学成语故事,并在每堂课上安排一名学生为大家“讲故事”,再由教师点拨。此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增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独立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思维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打破固有观念和模式的束缚,鼓励和培养其独立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引导其全面深入、辩证统一地看待事物、开展实践。如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视角温故经典文学。在讲授《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与葡萄》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如果自己就是那只狐狸会怎么做。在分组头脑风暴后,四个组都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答案。一组:葡萄就是酸的,因为如果是甜的早就被路人摘走;二组:找把高梯子就知道是甜还是酸;三组:找大象帮忙摘葡萄大家一起吃,还能交个朋友;四组,找长颈鹿来帮忙,可长颈鹿摘到葡萄后竟独自吃了起来,结果被农药毒倒,故事说明路边的葡萄还是不要随便吃。在深入挖掘、创新拓展《狐狸与葡萄》这则寓言后,安排各小组表演改编剧《狐狸与葡萄》,并评出团体与个人最佳表演奖。此教学活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实践进行综合化学习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社会学科,语文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古代诗词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创作过程等历史知识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将赤壁大战的历史背景、周瑜的运筹帷幄同北宋与大辽的历史背景、苏轼的政治抱负相结合讲解,有助于学生对词的时空转换和思想内涵有更为深刻的体会。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在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也体现在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比如:讲授成语故事《投桃报李》时,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感恩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先回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投桃报李的事,再实践做一件投桃报李的事并写成记叙文。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人。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应以视障学生为中心,不断深入研究、实践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热爱语文课程,同时让语文课程更好地为学生身心发展服务。
作者:房芳 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进入好古学堂工作已有三年时间,在这三年中,学堂的各项工作我都接触过,但是真正做好的寥寥无几。我之前的主要工作是代经典诵读课、招生、信息营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工作中有得有失,现就2015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
(一)经典诵读课
20xx年在好古学堂的工作主要以经典诵读课为主,我代的班级是1班、2班、3班,下面对我教学的情况进行以下总结:
1、1班班级情况及课程安排说明:
代课时间:20xx年3月7月。
班级人数:登记人数29人,平时实际上课人数24人左右。
教学方式:滴水不漏教学法。
教学内容:从20xx年3月1日2015年7月1日所学课程有:《孟子》、《礼记》、《黄帝内经》。
2、2班班级情况及课程安排说明
代课时间:20xx年7月12月。
班级人数:登记人数29人,平时实际上课人数24人左右。
教学方式:滴水不漏教学法。
教学内容:从20xx年7月1日2016年1月10日所学课程有:《大学》、《中庸》、《孝经》。
3、3班班级情况及课程安排说明
代课时间:20xx年3月12月。
班级人数:登记人数23人,平时实际上课人数20人左右。
教学方式:滴水不漏读经法。
教学内容:从20xx年3月1日2016年1月10日所学课程有:《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
经典诵读课上的德育教育主要是给孩子们讲解《弟子规》中每句的意思,并要求学生力行。同时,我会精选一些成语故事给孩子们讲述,并让孩子们把听到的成语故事复述给父母听。
20xx年学堂对学生进行了通关考核,我所代的学生《弟子规》通关的有4人,《大学》通关的有7人。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工作
在这一年中,我分别编辑了好古学堂、好古经典读书会、好古国学论坛、达拉特大城小事微信公众平台,每个平台编辑的内容不同,所编条数不同,我都按要求编辑,并按时。
(三)招生、信息营销工作
1、招生工作:本年度我的工作除了代经典诵读课之外,还负责学堂的招生工作。到目前为止,今年招生共22人,全部报名,分别分在了2班、8班、9班。
最近,进行了寒假班招生,总共招生185人,分为8个班,文苑新村4个,耿盛大厦4个。年前报长期班的人数共为33人,我所代的班级共报名16人。
2、信息营销工作:朋友圈加人共4800人左右。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数增加约1000人。编辑投票活动一次,为平台增加关注人数900人。
(四)读书
从进入好古学堂工作以后,领导一再督促我们每个员工去读书,今年在闲暇时,我读的书有《细讲弟子规》、《母慈子孝》、《小窗幽记》、《朱子治家格言研习报告》。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典诵读课
通过一年的教学工作,我觉得我们班存在的问题是:1、课堂学习的字数较多,孩子们读起来没有兴趣。2、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误课情况比较严重。
(二)微信公众平台信息
微信公众平台我们已经编辑了快两年时间,编辑信息需要细心,之前的信息老是有错误,虽然现在比以前稍微好点了,但还是错误不断,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改掉自己这些坏毛病。
(三)招生
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招生,这也是我们学堂目前重要工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单凭发传单没有什么效果,拿到传单后来学堂的人很少。试听的学生多,留下来的少。
三、今后工作设想
(一)经典诵读课
针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应有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能大众化。比如3周岁4周岁的孩子可以尽可能少学一点,主要培养孩子日常行为习惯,可以多让孩子讲故事,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课堂也可以活跃一些,如唱《三字经》、《弟子规》等,或诵读的时候拍手打节奏。
其次,我觉得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家长陪读,这样孩子的注意力肯定不会集中,不仅影响了老师的发挥,还影响了孩子上课的注意力。如果想让家长参与,我们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课,作为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轮流进行听课,并给我们提出建议或意见。
(二)招生
首先,我们应将传统文化讲座搬到每个学校的家长课堂上。其次,我们可以联系每个幼儿园、小学的老师,让老师把我们的传单发到班级去。再次,就是我们学堂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星期天去公园开展诵读、投票、点赞活动等。
一、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设计的国学内容
国学经典是知识的精华,国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语文课堂上最长涉及的内容就是唐诗宋词等,可以说,一首好的诗词不但带给学生视听上的盛宴,而且还可以带他们回到过去那个朝代,领略诗人所在朝代的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语文课本中选取的古诗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的启迪和思考。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不但感受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且还感受到长江的浩瀚和黄鹤楼的沧桑;读《七律》,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而且还能感受到金沙江、大渡桥水的气势磅礴;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们更能跟着作者一起去到人间仙境杭州,感受西湖如同西施般的美丽感觉。在课堂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如同温柔的细雨,而学生如同渴求知识的幼苗,教师能够把这些知识渗透到学生身上,让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通过讲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非常活泼好动,而且大部分都喜欢听故事,曲折动人的故事往往能够点燃他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国学经典中,除了朗朗上口的说教外,也有不少这样的故事。比如,中华传统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些成语,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浓缩,比如“朝三暮四”就是讲的给猴子分栗子的故事,通过听这个故事,学生不但理解了“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意思,而且还懂得了“朝三暮四”的危害,从中学到了道理。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开始前的几分钟,鼓励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里站在讲台上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交流中看到了国学的魅力。
三、从课上延伸到课下,有效拓展学生接触国学经典的范围
每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还要学习其他的内容,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仅仅靠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只能触及国学的一点皮毛而已。课下是学生自主探究国学知识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国学经典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三字经》中包含的真善美,《弟子规》中遵循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千字文》中教给我们的做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国学经典,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丝毫没有晦涩的感觉,而且,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非常适合小学生朗读和背诵。
四、家校紧密结合,让国学经典渗透到学生们的生活中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父母就是学生的第二任教师,在学生课下的时间内,有必要监督矫正他们的成长。国学经典应该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向学生的生活,来到学生的身边。学生在课本上、课外书上的内容是形式化的,是停留在纸片上的,只说不做,很难让学生对那些知识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学生日常规范,社交礼仪方面的指导,所以,国学的启蒙教育要靠教师和家长双方面的努力。在学校学习到了国学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和家长及时地进行沟通和联系,督促教师在家里让学生能够按照学习到的内容进行行动。
总而言之,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知识和体会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诵读国学,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国学就像浩瀚的大海,而我们每个人都像其中的一条条小鱼,在努力地探索更深更远的地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乘上一艘兴趣的小船,乘风破浪,在国学的海洋中畅快遨游,尽情地吸收知识的营养。
参考文献
[1]黄景诗. 试论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国学教育[J]. 学周刊,2014,20:153.
[2]胡安顺. 试论在中小学及高师汉语文学专业加强国学教育的必要性[J]. 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04:22-25.
[3]黎霞. 国学教育与小学生素质培养研究[J]. 才智,2015,08:98-99.
[4]沈青. 别给国学教育穿靴戴帽――小议小学国学教育[J]. 成功(教育),2009,11:77.
[5]范涌峰. 国学教育的理性探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41-143.
【中D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49―01
近年来,“国学热”不断兴起,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国学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以独特的魅力对当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起着巨大的影响。
一、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 国学从小抓起,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国学经典经过历史和岁月的重重考验,意存高远,可以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学生,能给学生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使学生从小接受这种熏陶,对今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国学从小抓起,优化思想品德,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当今教学教育中,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经典国学教育。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国学经典能够使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3. 国学从小抓起,重视民族精神,形成爱国主义思想。传统的课程教育侧重于对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我们的教育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经典走入课堂,正是培育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能使学生崇拜民族英雄,效仿民族英雄,从而形成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这样国家的未来才有人守护,才更有希望。
二、将国学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1. 以汉字的美激发兴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欣赏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学习国学的基础。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近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
2. 诗词吟诵构建启蒙基础。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诗词的重要作用。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都能逐渐提高。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萌芽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古诗词进行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能让学生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3. 成语故事激发创造力。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粒明珠,正确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成语本身就是一个绝美的故事,能给学生以知识、启迪、思索、告诫,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以情境感染和想象引领综合水平的提高。在具体教学中,教者运用导入语创设教学情境,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起到感染和熏陶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采取先入为主的姿态,激好奇、设悬念,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国学教育的氛围中,并不自觉地体会、揣摹、想象,甚至欣赏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领悟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素读,贵在积累
1.每天早晨20分钟读经典时间,老师走进教室与学生一起诵读,再抽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开火车背诵,几句《弟子规》或一首诗词,久而久之,学生在诵读古代文化经典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再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每节语文课课前挪出5分钟,学生轮流进行才艺展示,比如:背喜欢的课文、成语故事、寓言故事、诗朗诵等题材不限。现在,每个学生记录自己的才艺展示目录,每人已达20多次。如果一个孩子坚持6年甚至9年,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呢?
3.每周一节阅读课。前30分钟,学生读书,后10分钟,让学生说说你所读的精彩片段或感受体会,久而久之,口语能力增强,让学生真正成为交际的主人,阅读兴趣也大大提高。
二、培养兴趣,自主读书
指导“素读”,首当其冲就是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让他们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延伸。学生的兴趣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效果颇佳。
2.教师也可以引经据典,讲讲某些典故等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渴望阅读,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从而了解全貌,解除心中疑团。
3.古诗词的积累,一般向学生推荐名家名诗,学生感受到这些诗词的文字魅力,就会盼望着读,自觉的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现在,我们班诵读课外古诗词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做到自觉找,自觉背,等到每天5至10分钟的检查时间,人人积极参与,都想把自己所背的展示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