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时间:2023-05-30 09:37: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季氏将伐颛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第2篇

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倒是"等。例如:

(1)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矣。(《国语。晋语九》)

(2)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3)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傅子。附录》)

“而”

(一)连词

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结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

1.表示顺承接续关系:

有时是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例如: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坐客乃西顾而叹。(《马伶传》)

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结状语和中心语,可酌情译为"来"、"……着"等,也可不译。例如:

(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

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段于鄢》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

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

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秋水》)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论毅力》)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这耶?(《张中丞传后叙》)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二)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或"你们".例如: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于(於)”

介词

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事物、内容等,可译为"对"、"向"、"到"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

(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段于鄢》)

(4)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冯谖客孟尝君》)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地点、时间等。可译为"在"、"从"、"至"、"到"等。例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于:可译为"到"、"至".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段于鄢》)

(6)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

(8)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马伶传》)

(9)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3.置于形容词或某一结构之后,引出对比的对象,表示二者间的比较,可译为"比……"、"与……比起来"等。例如: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许远)与(张)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张中丞传后叙》)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胜于人:超过他人。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4.用于被动句中的动词或结构之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赤壁赋》)

(4)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取于人:被他人学习效仿。

“以”

(一)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带领、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时间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二)副词

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三)连词

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第3篇

1、《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B.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C.纪传体的历史著作

D.纪传体的断代史著作

3、《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A.狐假虎威

B.贪婪虚伪

C.奴颜婢膝

D.才德称位

4、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

A.李密

B.侯方域

C.马致远

D.宗臣

5、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

A.由乐而悲由悲而喜

B.由悲而乐由喜而悲

C.由乐而悲由喜而悲

D.由悲而乐由悲而喜

6、在下列诗歌中富有理趣的是()

A.《氓》

B.《蜀相》

C.《饮酒》

D.《从军行》

7、下列句中加点字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以此诟远 诟:辱骂

B.能顺木之天 天:天空

C.迨半奏,引商刻羽 迨:等到

D.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赍:赠与

8、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A.马致远

B.白朴

C.关汉卿

D.郑光祖

9、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

A.悼亡词

B.抒情词

C.咏物词

D.怀古词

10、《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A.颛臾

B.鲁国

C.齐国

D.宋国

11、 《马伶传》的作者是()

A.明末清初的散文家

B.明末清初的小说家

C.元末明初的散文家

D.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12、《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A.且在邦域之中矣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虎兕出于柙

13、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14、 《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A.杭州

B.密州

C.黄州

D.湖州

15、《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A.治国以法、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隆礼重法、为政以德

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16、 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17、 《杜陵叟》是一首()

A.七律

B.五律

C.新乐府诗

D.旧题乐府诗

18、 被誉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王昌龄

D.杜牧

19、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写作背景是()

A.王安石变法

B.王叔文变法

C.诗*新运动

D.古文运动

20、 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的是()

A.《蚀》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21、 阅读《氓》中的两段诗句,回答21-29小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说:

徂:

汤汤:

渐:

22、 选出上面两节诗中的比兴句,并分析其比兴意义。(4分)

23、 从这两节诗中选出相应诗句说明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本社会原因和遭丈夫遗弃的直接原因。(2分)

24、(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24-32小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 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4分)

25、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诟:

绝:

尤:

卓卓:

26、 请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译成现代汉语。(2分)

27、 (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35小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沉吟:

枉:

存:

契阔:

28、 请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译成现代汉语。(4分)

29、 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30、(一)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8小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4分)

31、 文中“我”为什么“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4分)

32、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33、 (二)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41小题:

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分)

34、 简要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所起的作用。(4分)

35、 这段文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2分)

36、(一)阅读《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44小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时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乌龙潭一泓轻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文章的结尾部分描述镇上小商人想借重兴“香市”来榨取农民干瘪的袋里的钱,最后计划落空。这一结尾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4分)

37、 在重兴“香市”后,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38、 作者在描述重兴的“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2分)

四、作文(50分)

39、题目:诚信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第4篇

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会出现暂时的偶像崇拜狂热期。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章都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品,这些精品展示着古人伟大的人格魅力。如果语文教师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学生偶像崇拜的巨大动力,让学生与这些历史上的圣哲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习立身的准则,处世的态度,治学及治事的精神,不屈于逆境的优秀品质,将会极大地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品质。

鉴于此,笔者认为,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除了必要的语言积累、语言资源开发外,应特别重视其文化精髓的领悟和继承,应尝试走进古人,接触经典,从而陶冶情操,培铸精神,实现人文教育意义。

例一:孔子之《季氏将伐颛臾》

一、巧借“名人效应”,于敬仰崇拜中播种文化传承之使命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后人看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位列第一。孔子与、耶稣和释伽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目前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孔子学院349个,孔子学堂400余个,注册学员约50万人。孔子学院总部称,在未来五年间,将在全球创立500所孔子学院,每个孔子学院的学员预计达到1000人,使孔子学院的学员总数达到250万人,争取让世界上1亿人学习汉语以及汉文化。

如果课堂一开始有了这番重量级介绍,相信就是再怎么厌倦文言文学习的学生也会因对孔子的崇敬而虚心向学吧。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翻阅最新、最给力的资料,让学生的内心产生震撼,受到感染。这样一来,学生便会爱屋及乌地不再排斥文言文课堂,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在学生的心底种下一颗种子――热爱祖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二、挖掘文本人文内涵,点燃振兴民族之激情

《季氏将伐颛臾》主要记录了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态度鲜明,情绪激昂,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推行“礼”与“仁”的政治主张,虽然屡屡受挫,但他依然本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将满腔热情倾注于他的政治理想。笔者认为可以以此作为人文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政治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另可选取2009年高考江西卷《木车的激情》作补充,进一步理性地认识到孔子令我们敬畏的那份激情。

例二:苏轼之《赤壁赋》

一、巧借“名人效应”,于敬仰崇拜中自我激励

坡是中国甚至世界上少有的多面天才,他不仅是文才超群的大文豪,他还是大书法家,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擅长行、楷书,世称“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不仅是大文豪、大书法家,还是一位创新画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亦有卓见。

苏轼,他是大文豪、书法家、画家,他还是一位工程师。杭州西湖的苏堤,三潭印月都是当年苏轼着手兴建的疏浚工程。

苏轼,他是大文豪、书法家、画家、工程师,他还是一位美食家。他一生爱好美食、发掘美食、创导美食,人民群众爱戴他、怀念他,也把有些美味甘脂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东坡鱼”、“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墨鱼”等等,其中尤以“东坡肉”最为著名。

好一个东坡先生!原来他的人生不只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排斥、被贬、被流放,他的人生竟是如此多姿。

这样介绍苏轼,或许有人会说未免夸张。可是笔者认为,我们不能把中华文化中的名人名篇仅仅看作是一个文化符号,这样无异于辜负了祖先千百年来为后代子孙积淀的这份良苦用心,为人师者有责任有义务拭去历史的尘埃,将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植根学生的心间,成良师成益友,用他们的人格光芒、思想精髓为我们迷茫时指引,一路领航。

二、挖掘文本人文内涵,亲近自然、感悟自然、感悟人生

《赤壁赋》中的人文亮点在于:苏轼借江水、明月、清风这些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他辩证地认识万物,找到了克服个体生命短暂而引起的恐惧心理的灵丹妙药,说到底,还是寄情山水,感悟自然给了他一根人生救命稻草。

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 侧重 人文性 正能量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文言文作为交际工具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文言文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熏陶人文素养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语法现象和知识都应该是学生看懂文字的手段,而读懂作者的“为什么”才应该是学生阅读文章的终极目的。在文言文成为“古文”之前,它们也曾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手段之一,也是人们思想流传的主要载体,古代之时周敦颐就曾提倡过“文以载道”,而韩愈更是将“文以明道”作为自己发起的古文运动的核心理念,也就是说古文与“现代文”出现的原因别无二致,文章出现的最初公用就是为了传情达意,不忘初心,记住最初的衷心,才能真正读懂传统文化中的文言语段。文言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性从来都不是矛盾对立的,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有这么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一、教师“读懂”文意要以适度为原则

“字字落实”是现在许多教师对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一个常规要求,这本是为了对文章内容做到准确到位的理解,然而在对分数的强烈渴望下,“字字落实”这一基本的能力要求却逐渐变了味,“正确率”、“得分率”仿佛才是翻译的结果,对文意的理解变成了退而求其次,而对文言字词含义的较真带来的后果往往是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的同时老师的解说也很难服众。

例如,在解释《指南录后序》中的一句“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时,惯例讲法是把“当”解释为“应当”,整句翻译为“痛骂元军统帅应当死,辱骂叛国贼应当死”,但当时就有学生提出异议,学生通过查字典,找出“当”的其中两个不同意项:“应当”和“面临”,并认为“当”解释为“面对”也可以理解这句话:“痛骂元军统帅时面临死的情况,辱骂叛国贼面临死的情况”。这两种翻译对原文理解都很到位,就是在告诉读者,文天祥常常因为自己的激昂义气面临着被杀的状况。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对“当”的理解,因为“应当”和“面临”是两个不同的意项,如果考试是辨析实词、虚词的用法,那么学生的不同识记就有可能造成得分或不得分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其实就是真实教学过程中的无奈,你能够理解文意,知道它在讲什么,但有时候你就是不能得分,这也不是教与学的规范问题,因为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合理的,他们给出的答案也是合理的。而这种矛盾的根本来源就在于,我们对文言文的教学和检测不是以是否“读懂”为标准,而是以是否能够说出“标准答案”为标准。但是同样的思想含义,表达方式却千变万化,何来唯一的标准答案呢,我们实在不应该让字词绑架文意。

所以我认为在设置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时候,讲清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固然重要,但是应该以能够水到渠成地理清文意为前提,在不影响句式变化、文句理解的前提下,多几种译法又有何妨?在这种理念下,我们讲解文言文时其实可以两条路并行:

一是打好基础,注重阅读。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进行透彻合理的讲解并严格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如果没有大量并准确的文言知识积累,那么希望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的思维想法就是空话,空中楼阁再高也需要平底而起,当然,这里的字词基础我还是比较倡导字词应为文意服务;除了课内文言文的讲解,还应该及时的运用好课外文言文及适量的习题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付诸实践才更让人记忆深刻;同时老师也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经典例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和将所学知识系统内化的能力。

重视学生的课后阅读、自我阅读可以积累字词句的整体推断和整体感知能力。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对古文作品的接受度,《史记》《资治通鉴》等作品既是文学经典也是高中常常会接触到的古文素材,这样的阅读可以解除学生学习古文时时刻伴随的识记、背诵压力,更有利于学生语感和古文素养的培养。

二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都说名师出高徒,这讲的其实是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就应该先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为主,只要我们的设置的问题、引导的思路科学合理,其实学生自己就能完成对文意的提炼把握。在讲解《季氏将伐颛臾》时,我就大胆地做了这样的尝试,放弃常规的串讲加分析,而是以文中的三对应答为主线贯穿全文:第一对冉有和季路对孔子说“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责备道“求!无乃尔是过与”;第二对冉有辩驳“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驳斥;第三对冉有说出真实想法“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毫不留情的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揭穿冉有的借口。提出这三对冉有与孔子的对答后,再引导学生关注孔子说这三句话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而这些依据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在关注过程中为了彻底明白文意,学生运用字典工具结合书下注释,很快就排清了阻碍理解的难点字词,更是找出了孔子说话的落脚点。如果是常规串讲,固然可以做到基础与思想面面俱到不偏不废,但真正在读书的变成了老师,学生变成了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也很容易淡化文中孔子师徒间的思想矛盾,而在争锋相对的矛盾中才最容易发现文章的精华之处,即孔子真正的政治主张。

二、教师要以传承传统文化正能量为己任

《秋水》语段中河伯对自我的诚恳反思,《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强调为人臣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定下“陈力就列”的结论,《谏太宗十思疏》里对于个人私欲、恶性的相应调整改变,《史记・刺客列传》荆轲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掌握几个字词句式就能把握的,脱离了文本的精神内涵,文本将不再是文本,而只是需要我们自己找答案的知识点罗列大全。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就是要把这些文章精华融化在课堂中,主题内涵呈现要有技巧,有重点,并有意识地用自己的热情和讲述感召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实实在在、真心实意的接纳作品的思想精华。

在学《鸿门宴》时,有学生在预习时对于项羽居然轻易放过刘邦表示不解,更有学生对项羽直接贴上了“傻瓜”的标签,认为刘邦只是运气很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将文章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补充文章背景,《鸿门宴》开始前,项羽已经入关遭力拒而勃然大怒,并分析了大怒的原因。以此为铺垫过渡至正文中项羽得曹无伤密报再起怒火,并再次分析两次大怒不同的原因,将项刘两方进行对比,点明项羽集团在作出“击破沛公军”的英明决定时潜藏的失败危机;第二阶段,侧重分析刘邦活动,刘邦对张良信任与警惕兼具,第一次面对项伯就哄骗他成为了自己在鸿门宴中的救兵,面对项羽以低姿态道尽自己的“委屈”,宴后逃跑更是果断舍弃兵马,种种行为都表明了他心机之深沉,计划之周密;第三阶段,分析项羽在全文中说的六句话,并以他说出这六句话分别对应的原因结果,得出项羽的“傻”不在于他没有杀刘邦,而在于他没杀了刘邦的原因,不是心软,而是他始终没有意识到刘邦是秦朝灭亡之后与他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也一直没有对刘邦有警惕之心。

在随后的随笔中很多学生依然觉得项羽“傻”,但是这时候他们已经会以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表示对项羽的遗憾,我相信在这样的分析理解下写出的项羽“傻”要比预习时候仅仅因为全文结局而仓促下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如果全文匆匆串讲而过,那么学生会在简陋匆忙的课堂上漏掉文中许多精彩的细节,也就很难体会司马迁行文的匠心妙笔,更难以在内心认同鲁迅对《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

三、结束语

古典名著由于题材、体裁、时代等原因渐渐在学生群体中式微,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看到作品的闪光点,也有义务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作品,只有学生逐渐学会自己发掘名著作品的精华,才能真正让古典文学巨著在学生的阅读经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参考文献:

[1]曾凡香.高中文言文教学法浅谈[J].文理导航,2011,17:43.

第6篇

一、连词

1.表示并列或同时,用在两个形容词中间可以翻译为“而且”、“又……又……”,用在两个动词之间可以翻译为“而且”、“一边……一边……”。例如: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2.表示递进,一般连接分句与分句,可以翻译为“而且”、“况且”、“并且”。例如: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②公语之故,且告之悔也。(《左传・段于鄢》)

3.表示让步,可以翻译为“况且”、“尚且”、“再说”。例如: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②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4.表示转折,可以翻译为“但是”、“然而”。例如:

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二、副词

1.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在不久以后发生,用在动词之前,可以翻译为“将”、“将要”。例如:

①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2.表示数目接近,用在数词之前,可以翻译为“将近”。例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愚公移山》)

②兼二周之地,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战国策・齐策三》)

3.表示动作行为的暂时,用在动词之前,可以翻译为“姑且”、“暂且”。例如: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怒吟留别》)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牛刀小试】

说说下列句中“且”字的用法。

1.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柳宗元《黔之驴》)

2.后燕王卢绾复反,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匈奴传》)

3.人且饥死,而必得谷。(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且置是事,略叙近怀。(白居易《与微之书》)

5.既老而衰且病。(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6.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7.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8.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第7篇

经典诗文的复习是语文复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有的老师缺少复习设计,常采取“放羊式”,无重点,无目标,整堂课全放给学生自由复习,检查跟不上,有的有检查但随意性较大,复习节奏缓慢,复习效率低下。为克服这一弊端,我尝试构建了经典诗文复习的比赛模式,找到了单调的知识与活泼的游戏的契合点,让记忆的快车驶进语文课堂,提高了复习效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比赛规则]

1.采取比赛模式。

2.根据列数,全班分为四组,每组投票推荐三名选手分别称1号、2号和3号,坐至前两排。(此工作由课代表课前负责完成)

3.基础分100分,一人在黑板前公开计分。两人计时,两人计数。

4.分四个阶段:选手必背阶段、抢背阶段、一分钟对句(名句)或一分钟解词(文言重点词语)阶段、观众参与阶段。

5.选手必背阶段,分别由每组的1号、2号选手背规定篇目。选手接到主持人(即老师)所给的题目后有10秒钟的准备时间,背对+10分,背错两字不得分,背时停顿不超过10秒,重复不超过三遍,否则不得分。不得分时,可由选手所在小组观众同学背,背对+5分。

6.抢背阶段,主持人给出题目,说“开始”后,所有选手谁站得早并且出口快就让谁背,背对+10分,抢得过早或背错两字倒扣10分。10秒钟后选手未背可由观众抢背,背对+5分,否则倒扣5分。

7.一分钟对句或一分钟解词阶段,由每组的3号选手完成。如果一分钟对句,主持人说名句的上句或下句,选手对下句或上句,在一分钟内尽可能多的对句;如果是一分钟解词,专门设计古诗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等重点词让选手解释,选手用最快速度回答,遇到不会的就说“过”。计时的两位同学提前做好准备,一旦主持人说“一分钟计时开始”,马上进入计时状态,同时计数的同学仔细听他答对了多少,每对一条+2分。

8.观众参与阶段,可以是片断的抢背,也可以是一分钟对句等,观众喜欢哪个环节就用哪个环节,规则同上。

9.当堂评出冠军组、最佳选手、最佳观众,颁奖以资鼓励。

[比赛内容]

一、选手必背内容:

一组1号背《季氏将伐颛臾》第三段

二组1号背《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到结尾

三组1号背《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第一段

四组1号背《滕王阁序》第二段

一组2号背《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到结尾

二组2号背《琵琶行》第二段

三组2号背《声声慢》

四组2号背《雨霖铃》

二、抢背内容:

1.《滕王阁序》第一段

2.《滕王阁序》第三段

3.《琵琶行》第一段

4.《琵琶行》第四段

三、一分钟解释下列划线的重点文言词语:(由每组3号选手完成,共80句,现仅列5句,其余略)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已去世的)

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面)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位次,引申为职位)

4.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坚固)

5.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四、观众参与,挑战“一分钟对句”(每组一个观众同学,规则同上,共60句,现仅列5句,其余略)

同学们,“挑战创造成功,拼搏成就未来”,哪位同学敢来挑战?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雄飞雌从绕林间 (但见悲鸟号古木)

3.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4.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

[取得效果]

1.比赛场面非常热烈,观众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极大的激发了古诗文背诵、复习的热情,大大加快了名篇背诵和文言基础知识巩固的节奏,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复习效率。

2.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很好的训练了学生准确记忆、快速反应的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注入了活力,增强了信心。

3.让学生为小组的前进而兴奋,为小组的落后而焦急,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从而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注意问题]

1.教师要精心准备。提前宣布规则,让学生熟悉。比赛题目的设置要难易适中,如必背诗文难度要小点,尽量能让选手得分,以增强他们比赛的信心;而抢背诗文难度要大点,要给背诵高手以崭露头角的机会。一分钟对句,设置的上句对下旬和下句对上句数量要均匀;一分钟解词,选手之间句子长短要大体一致,以免因题目设置因素而造成比赛不公。

2.教师必须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简洁流畅而又幽默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能熟练运用一口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要能根据比赛的不同阶段灵活的调整语速,如一般阶段,语速要平稳适中,而一分钟对句或问答阶段,语言要快而清晰,跟选手默契配合,尽量避免因主持人语速快慢不一而影响选手得分。

第8篇

一些学生觉得语文不需要做作业,考试的时候很少遇到书上的内容,没必要把书本学得那么透。有的语文教师也默认了这种看法,轻视语文作业,或者不布置语文作业。其实不然,书本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考试时“万变不离其宗”,基础打牢了就不怕出题人刁难,无论怎么变化都可以沉着应战。如果不做作业,新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不利于学习的迁移。另外,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为了省事,常用几张试卷代替作业,这种机械重复的作业,更打消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高中语文作业要力求创新、灵活多变,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体现出高中语文作业的高效率。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作业设计要和所学内容紧密相关,要求通过本次作业能让学生达到预定的目标,完成一定的任务,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作业量不宜过多,但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的放矢。比如学习《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时,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却包含了很多内容。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两题作为作业,以促进学生能掌握本文的重点,更深层次的理解文本。首先是“孔子是如何批评冉有、季路的做法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述。”其次是“孔子为什么认为不应该发动这场战争?冉有、季路哪里没有尽到责任?”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里,我们就能找到本文的主旨,明白孔子慧眼看出了“季氏”的真正目的,进而表达自己对“仁政”的独到见解,指出冉有、季路的不足之处,让他们将来能更好地辅佐君王。笔者并没有让学生抄课文或者默读课文,那样学生只会不动脑子的浏览一遍,达不到理解课文的目的,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相反,这种突出重点的作业,能直接抓住核心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对文言文的品读能力。

二、体现趣味,激发兴致

高中语文作业容易出现机械重复现象,讲义一发就五六张,导致学生如机器一样闷着头不停地做,一遍遍地做着同样的题目。有的学生应付作业,随便写上答案,甚至有学生不做作业,老师也拿他没什么办法。这种对待作业的态度很难体现作业的高效率。为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老师要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业,适当缓解学生情绪。比如学习语文四第二单元《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作业:选择观看《雷雨》和《辛德勒名单》其中一部作品,写出故事梗概,并描写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场景。听说观看影片,学生表现得兴致勃勃、迫不及待。有的学生写的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辛德勒做出挽救犹太人的决定的那一刻,辛德勒眼里充满了果断,这是人性的复苏,这一决定使他从兽性中解脱,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这种形式的作业充满趣味,学生非常愿意去做,还问老师下次还有没有这种作业。如此,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关注个体,区分难度

学生的发展各有差异,如果作业设计一刀切,有部分学生会觉得很简单,有部分学生觉得很难,成绩好的学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学困生会因为畏惧心理而不愿意完成作业。如果老师布置作业能根据学情,合理安排作业难度,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成绩有不同的选择,让作业呈现一定的梯度,那么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学习《琵琶行》一文时,笔者设计作业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了三个层次布置作业,将难度区分开来。一种是基础题,全班学生都要完成,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二种题目稍有拓展,对文本稍加分析,学生可以选做,为了激励大家动脑做题,可以给选做的学生适当的奖励。例如“分析课文中作者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这类题目难度也不大,学生加以思考便能找到答案。第三种题目难度较大,给成绩较好的学生以拓展的空间,比如“试分析《琵琶行》作者着力刻画的音乐与作者要表达的人生感慨有什么联系?”显而易见,作业难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不同的学生有了可选择的空间,更适应自身的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拖拉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也不见了,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开展活动,体现自主

活动型作业一般在实践中完成,可以开发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帮助孩子增加社会阅历,也能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要联系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也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比如学习《雷雨》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作业,大家自由组合成小组排练话剧,自备服装和道具,采用自习课或者星期天的时间,几个小组成员聚在一起,多加练习,最终挑选表演最形象的一组参加今年的校庆晚会。然后学生兴致高涨地去准备。结果出人意料,学生的才艺不可小觑,话剧表演得惟妙惟肖,赢得了阵阵掌声。这种活动形式的作业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要求。

第9篇

高三(3)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6人。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好,上课听讲专心,作业质量可以,整体水平统一。但对于基础知识,普遍掌握的不够扎实,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分析能力却欠缺。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句句式及其用法,归纳规律。

2. 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延及高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宾语前置句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归纳积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查形式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  B)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

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放在翻译题中进行。文言句式往往隐含在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通过翻译和断句的命题方式进行考查。

二、高考真题

(2015年高考新课标I)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三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问题: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解析】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重点理解文中关键性的词语和特殊句式。

翻译时需要注意句子的关键点: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这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吾”作宾语,宾语前置,要翻译成“不索吾”;还有“虽”,即使;“俱”,一起;“面”,名词做状语,当面;“庶或”,或者;“济”,实现、成功。

【答案】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成功。

三、合作交流

1、现代汉语语序: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可以说,在现代汉语中,主谓宾,是主干,而在文言文中,宾语放在谓语前面,就属于宾语前置句。从语法功能上讲,前置的倒装句主要起强调的作用,翻译这类句子,就要理顺表达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2、宾语前置句

(1) 

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些什么礼物?

如:沛公安在?    (《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如: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A.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B.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2)

如: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译文: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     

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3)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翻译:恐怕要责备你吧?

规律三:“之”或“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3、练习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前置句。

A、何以伐为?            B、具告以事。

C、游于赤壁之下。      D、唯兄嫂是依。

E、恐年岁之不吾与。        F、师不必贤于弟子。    G、君患何焉? 

答案:A 、D、E、G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

A 何以知之?           B 未之有也。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弗之怠。

答案:C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

A 其间旦暮闻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或止。       D 未之多见也

答案:A

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答案: B

5)、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余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答案:A

四、作业布置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B、豫州今欲何至?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而今安在哉?     

答案:C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受制于人。 

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D、城中皆不之觉       

答案:B 

3、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唯才是举       B、夫晋,何厌之有?

C、唯余马首是瞻。 D、甚矣,汝之不惠!     

答案:D

4、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何为其然也? 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C. 何以伐为?   D.沛公安在?

答案:B 例:宾语前置句 A C D宾语前置句 B.被动句

5、翻译下列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答案:

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

2)、好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功劳!

五、板书设计

宾语前置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规律一:  

A.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B.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规律二: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规律三:

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第10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那么,高中语文教师怎样较好地使用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做法: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了,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的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第11篇

一、“两本”的结合能强化考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两本”的结合能比较人物的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两本的结合能探究人物的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四、“两本”结合能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两本”结合能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两本”结合能拓延文章主旨

第12篇

一、文言虚词“之”用法之一:充当结构助词

现行的语文教材没有详细介绍虚词的有关知识,所以学生升入高中,对助词等知识仍然不甚了了。由于学生在学习英语中,老师会经常讲解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的区别,讲解名词与名词之间,代词与名词之间,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时应注意的事项。所以这部分知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之”字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

例如:This is Mary's wallet.(这是玛丽的钱包)

在Mary和wallet两个名词之间加上's,就是强调领属关系,在文言句法中,有类似的情况,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赵与良将之间,通过“之”来表示领属关系。

其他的例子还有:

1.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诗经·氓》)

4.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

5.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文言虚词“之”用法之二: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要理解这个用法,首先要理解文言句式中的定语后置。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在名词或者代词的前面,而英语的定语比较灵活,可以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也可以放在被修饰词语的后面。先看例子:

a valuable idea

an idea of great value(一个很有价值的主意)

a moveable mirror

a mirror that can be moved(一面可以移动的镜子)

上面两个句型,我们分析如下:

a valuable idea

定语 名词

an idea of great value

名词 定语

a moveable mirror

定语 名词

a mirror that can be moved

名词 定语从句

“a valuable idea”和 “a moveable mirror”与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一致的;“an idea of great value”和“a mirror that can be moved ”在形式上与古代汉语相似。

我们接下来看文言文中的一个例子。

古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名词 定语 名词 定语

直译: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健。

现代汉语: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文中的“之”和上文中的“of”或者“which”的作用相当,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他的例子还有: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4.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5.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6.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三、文言虚词“之”用法之三:取消句子独立性

要理解这一点,就要首先理解句子的独立性:有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就具备了成为句子的资格和条件。如何取消呢?英语中的句法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I do not mind Liming's opening the window.(我不介意李明把窗打开)

Liming是陈述对象,open the window是陈述内容,之所以在Liming之后加上's,并且在open的后面加上ing,目的就是取消后面句子的独立性。

下面看文言例句: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在名词“东方”与动词“既白”之间加上一个“之”字,目的也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其作为一个短语,整体充当“不知”的宾语。

类似的例子还有:

1.士之耽兮,犹可脱也。(《诗经·氓》)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赤壁之战》)

4.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5.哀吾生之须臾。 (《赤壁赋》)

四、运用英语句法知识进行文言虚词教学的依据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上述设计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依据,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融通,正是着力于“最近发展区”的建设。

(二)双语教学的全球化趋势

在当前全球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剧的形势下,语言教学也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双语化教学成为一种潮流,也成为时代之必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双语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