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语口语

美语口语

时间:2023-05-30 09:37: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语口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语口语

第1篇

我们常说:“入乡随俗”(Go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外语学习中尤其是这样。国内不少英语教科书过于注重语法、修辞和文体,即使口语教学内容也同样“正统”;因此,许多人赴美留学深造、观光访问时,写出的东西洋洋洒洒,颇显功力,但讲出来的英语总是书本气太重,主谓宾摆得井井有条,像在作报告,使美国人听起来很别扭。同样,美国人一开口,我们也有很多听不懂的,怀疑他是否在讲英语,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国家。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在美语实际口语中,常使用一些俚语惯用语,使语言变得简洁有力,生动活泼。如果不注重学习和运用这些俚语惯用语,就不能同美国人自然、流畅地交流,有时还会闹出笑话,更有甚者,会导致严重后果。

初到美国,你会听到许多美国人见面时这样打招呼,“Hi, there!”而不是“Hello!”或“How do you do?”接着他们会问你,“How’s going?”乍听起来,这个句子语法文法都不对,正确的句子应该是“How are things going?”我们在回答时通常会用书本上学过的模式“I’m fine. And you?”换作美国人,他们会说,“Good. You?”两个单词,言简意赅。如果我们向美国人问路,在指点完方向后(他们指路特别详细具体,过几个红绿灯,在哪个路口拐弯,朝前走几分之几英里等)他们会问你,“Got it?”意思是明白了吗,有没有听懂。按我们的知识,很可能会这样问,“Do you know now?”或“Do you understand?”听起来显得生硬别扭。特别是后一句,在许多场合是一种责备的口吻,如小孩子不听话,有人需要警告时才用。在这种场合,你只要说“Got you.”我懂了,明白了,接下来你会说“Thank you.”而对方的回答可能又会出你意料,他不是说“Don’t mention it.”或“You are welcome.”而是“You bet.”不谢。这时你可能会感到纳闷,我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却不知道“bet”还有这种用法。其实这种用法在美国口语中非常普遍,特别是在俄勒冈等西部地区。在日常生活中,你还会遇到这种情况,美国人在澄清一个问题时,为了加重语气,有时会这样说,“I don’t know nothing!”显而易见,这又是一个病句,我们在上语法课时,老师反复强调不可用双否定,在“don’t”后面只能用“anything”而不能用“nothing”。是美国人的语法太差吗?不是。这种用法可产生强调效果,给对方以深刻的印象。你在玩味其语气、语调之余,一定会觉得这个有悖于语法、文法的句子,在特定的场合下,是那样贴切、那样生动、那样富有震撼力。这时你会感到过去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在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中,竟变得苍白无力起来。

俚语惯用语在美语口语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如不注意学习,会闹出笑话来。一位朋友应邀参加一个美国人的家庭聚会,主人让他四岁的儿子即兴表演一段小品。小家伙既有表现欲,又有表演天赋,戏做得很精彩,老子更是得意,在小家伙表演结束时,用肘子捣了捣我的朋友说,“Give him five.”我朋友一听怔住了,从没有听说过看孩子表演还要付钱。正要从腰包里掏票子,看到主人拼命鼓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他为儿子喝彩。有时走在大街上,一个美国人会突然走过来说,“Excuse me, do you have time?”这时你可能会惊慌失措,这个人与我素昧平生,干吗会问我有没有时间,是不是有事需要帮忙。看到你一脸茫然,知道你没有明白他的意思,美国人会指一下自己的手腕,原来他是要问你几点钟了。

“Freeze”这个词,在国内多用作寒冷、冰冻之意,但在美语口语中,往往是警告,“Don’t move!”。拳击比赛中,裁判让双方停下,不是喊“Stop!”而是“Freeze!”,简洁、生动、有力。“Freeze”更是美国警察的口头语,命令你不许动时,都是用“Freeze”。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个词的意思,会引起很大的麻烦。1992年一个日本留学生去参加一个万圣节化妆舞会时迷了路,便走近一家私宅试图问路。由于天色已晚,加上他穿着古怪,主人抄起一把枪,大吼一声:“Freeze!”谁知这个日本学生根本不懂这个词,继续朝前走,主人便开了枪,于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因为这个简单的俚语而结束了。

在同美国人的日常交流中,有些误解和误会则是由于历史、文化及社会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有个朋友在一家美国人的公司上班,一天老板打电话来,说他要带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去“see doctor”,上午可能来不了了。于是那位朋友便向大家宣告,老板带儿子“go to hospital”,上午不来了。谁知美国人同事听了个个紧张兮兮的,问出了什么事。那位朋友马上明白自己闯了祸,但又不清楚有什么不对。后来才知道,在美国“see doctor”是例行检查,看小毛病,而“go to hospital”就严重了,要去住院或做手术。

俚语惯用语在美语口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在赴美留学深造、观光访问时,千万不要想当然,有疑问时一定要弄清楚,以免答非所问,闹出笑话。对于常用的俚语惯用语要学会灵活运用,以便更好地同美国人交流。同时国内口语教学也应该朝这方面改进,收录一些常用的俚语惯用语,创造更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第2篇

1、《百词斩》:是针对英语学习开发的一款“图背单词软件”,软件为每一个单词提供了趣味的配图和例句,覆盖了初高中、四六级、考研、雅思、托福、GRE等全部英语考试词表,适合所有学生群体备考英语;

2、《英语流利说》:是一款融合创新口语教学理念和尖端语音评估技术的英语口语学习应用,每日推送地道美语对话,来自硅谷的实时语音评分技术,好玩上瘾的对话闯关游戏,轻轻松松练口语;

3、《VOA慢速英语》:是美国之音官方授权内容的英语学习软件,是VOA专为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量身定制的学习栏目,细细品味纯正英语,在轻松的氛围里轻松的学好英语,在看新闻的同时全面提升听力、阅读能力和词汇量。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英语口语 障碍原因 对策

引言

高职教育发展的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就要求高职学生要具备满足社会相应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大学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随着国际交流日趋频繁,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英语都会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

众所周知,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目前,高职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英语口语这一环节。因此,如何跨越障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摆在大一新生面前的主要问题。

一、一项关于高职新生英语口语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笔者于2015年10月分别对15级高铁乘务、航空乘务等可能会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大一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口语学习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如下表:(图表一)

图表一

1.你认为你的口语水平( )(单选) A.很差 B.一般 C.较好 D. 非常好

70% 24% 6% 0%

2.高中A段所在学校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 )(单选) A.非常重视 B.比较重视 C.不重视 D.无所谓

19% 35% 18% 28%

3.你认为制约你英语口语提高的最大障碍是( )(单选) A.语音与词汇 B.听力技巧 C.无口语环境 D.学校不重视

53% 4% 29% 14%

4.你认为英语口语的学习主要靠老师还是靠自己?

( )(单选) A.老师引导,主要靠自己 B.完全靠自己 C.主要依靠老师,其次靠自己 D.完全靠老师

89% 1% 9% 1%

二、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障碍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如下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进步的原因。

1.不自信、紧张等心理因素。从问卷调查当中,笔者发现,由于高中缺乏口语练习,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英语口语课很难一下子适应,加之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学生会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变化,而后会出现极度的不自信等情况。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很差。

2.高中阶段各学校对英语口语的重视不够等客观因素。从调查当中发现,学生高中阶段所在学校对口语采取无所谓或不重视态度的将近一半。由于高考英语考试不考英语口语,大多数学校对口语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笔者经过对一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得知,一部分高中学校英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追求升学率,不得不放弃口语教学,而把更多精力用在语法、阅读及写作等知识上。

3.语音与词汇等基础知识的缺乏。首先,学生进校后,无法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的一个原因,就是词汇严重不足。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新生入学时,认知英语单词量1800个,加上英语应用能力AB级应分别增加900个和700个单词。就大多数高职而言,词汇量远远达不到要求。大多数学生词汇量不超过2000个,有一部分更少。因此学生在练习口语时,由于词汇量欠缺而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

其次,由于地区差异和教育水平落后,笔者所在学校学生语音音准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么发音缺陷、要么发音错误、要么带有各地方方言。这致使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无法让对方明白自己要表达的含义。

再则,学生分不清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无论是从语音语调还是用词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很复杂。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大多数单词至少有两个音标,一个英式音标,一个美式英标。例如:bath

[英] [b唬害],[美] [b?θ, b沪];hot[英] [h?t],[美] [ht]等。由于学生弄不清两者的区别,所以他们在说英语时,可能一个句子会同时出现英式和美式。甚至有一些学生在读一个单词时,前半部分发英音,后半部分发美音的情况。

三、解决学生英语口语学习障碍的实践性对策

针对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结果,结合笔者所在班级学生情况,笔者针对性地重新制定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案。

笔者所任课班级皆是百人大班,所以笔者首先将学生进行了分组,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笔者将班级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两名组长,一人擅长口语交际,一人擅长组织领导,其余人可自由加入各组或随机分配。在进行口语练习时,一位组长负责人员分工,组织讨论,另一位组长口头或书面收集组员观点,待组员讨论完毕,再将该组所有观点做一个总结并告知该组成员。讨论完毕(可课前组织讨

论),每个小组轮流派1至2名组员上台进行口语练习。一个学期结束后,通过团队学习互助,该班三分之二的学生口语水平有所提高,进校时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同学在团队的协助下变得有自信,对说英语也有了自信。

其次,在口语选题上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笔者从教材中选择适合学生的一部分内容,剔除过难或过时的一部分,然后选择一些发音清晰、语速适当,并具有趣味性的英语影片片段、经典对白、英文歌、名人演讲,娱乐明星脱口秀等等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在上口语之前,先放一首英文歌给学生听,放松心情。音乐结束后,交代本次口语任务,选择一个与本次话题相关的电影片段(结合学生口语水平的实际情况,笔者主要选取了冰河世纪系列,整理出台词,并安排学生课前观看若干次),然后各小组进行角色演练,最后各小组脱稿上台表演,最后笔者评论总结。

四、解决学生英语口语学习障碍的理论性对策

1.小组讨论,交互式学习,增强信心。交互式学习是英语口语练习当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交互式学习形式分为异质组、同质组、异同混合组、自由组合组以及随机组合组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交互式的方式学习能够达到因材施教、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开放性思维和优化师生关系等效果或目的。

2.关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兴趣,树立自信。近年来,情感因素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直接影响其学习,尤其是口语的练习。对于课堂当中注入情感教学早有理论作为支撑,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建立与兴起。人本主义心理学建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为马斯洛(A. Maslow)和罗斯杰(C. R. Rogers). 该派学说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3.加强对口语的重视。加强对口语的重视应从中小学开始,避免大中小学各阶段英语口语脱节。要真正重视英语的交际实用性就要改革现有的英语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把英语口语纳入考试范畴,才能引起各级学校的重视。

4.掌握语音等基础知识,扩大词汇量。语音与词汇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纠正发音和牢记单词是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两大难题。

英语口语注重实战,笔者认为要想纠正语音,首先要从模仿开始,即模仿发音标准的说话者。如影片当中的人物对话、电台或新闻播音主持、以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等等。

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一些英语语言环境。例如教师可预先选择几部发音清晰、语速适当,并具有趣味性的英语影片,安排学生课前观看,然后把影片当中的一些实用句型运用到英语口语课堂当中。这样就能使学生不管在课堂还是课外都处于模拟英语语言环境当中,能自然地纠正发音,并且能提高听力水平,扩大词汇量。

扩大词汇量除了多看,多读,多听之外,还应熟悉词汇的构成特征。大量的词汇是按照前缀、词根、后缀组合而成。掌握了构词法可使单词成倍增加。例如前缀 multi-,意为“many”。此前缀所辐射的单词有:multichannel(多渠道的), multiform(形式多样的), multicolor(多彩的), multiparty

(多党的), multilateral(多边的), multi-purpose(多种用途的), multistory(多层的)等等。现目前,大多数学生还在采取传统死记硬背等方式记单词,比如按字母顺序从A到Z这样的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倦。对此,我们可采用串联记忆方法。串联记忆即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放在一起,组成一组同义词、近义词串联记忆的方法。例如单词increase 周围可串联的词有:enhance, enrich, rise, ascend, accelerate, soar, rocket, boost, mount, hike, spiral, maximize。如果学生养成串联记忆的习惯,让每一组单词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幅幅图像,并将所学词汇加以运用,那么不仅能快速增加词汇量,也能牢固记住单词。

5.掌握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异。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英语的分布是世界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分布如下:

除图表二外,还有很多国家把英语作为国家双语之一。例如,新加坡,印度等。其余大多数国家把英语看做是一门重要的外语工具,比如中国。从图表二,我们可知,英语分为英式英语(以下称英语)和美式英语(以下称美语)。英语和美语的差异主要有语音差异、语调差异、词汇差异以及一定的语法差异。其中尤为明显的是语音差异。在语音中,无论是元音、辅音还是重音都有所不同。以元音差异为例如图表三所示:

因此,教师在英语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分清英语和美语的差异。这有利于语音的学习,有利于语言的交流,有利于对英美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理解。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找出制约学生口语水平提高的障碍,因材施教,消除W生的口语障碍,并运用适当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让学生张口说英语,使学生能把英语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真正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谭莉.我爱美国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第4篇

关键词:美国英语; 语法差异; 市场地位; 教学观转变

一、 引言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英语的两大变体,它们之间并不是从属的关系,而是共同起源于早期近代英语。美国英语自从英国殖民者登上美洲大陆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受多种语言的影响,美国英语是非常灵活而创新的语言。它与英式英语在拼写,发音,语法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区别。而两者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中却经常被混淆。目前的中国英语教育更加重视英国英语,然而美国却占有更大的市场。这种矛盾亟待解决,不仅要在教育机构进行教职工,教材等方面的调整,同时也需要工具书,语言培训机构的大力配合。教育方面的改善更需要被教育者的大力配合,因此正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 美国英语的发展

英语作为世界语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分化发展为多种语言变体,其中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是两种最重要的语言变体。所以大多数人持有的“美式英语是从英式英语中分化发展出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并没有辈分上的差别,因为它们都源自同一个母体――早期近代英语(陈,2002)。

美式英语的发展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主要经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607年英国人来到美国弗吉利亚州,建立詹姆斯敦城开始,英国人将他们的伊丽莎白英语带到了美洲大陆,至1787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这一时期美国人口达到了四百万,大多数人是波士顿人。美国英语的第二时期是从美国原十三个殖民地的扩张开始,至1860年的美国内战结束,这个时期,更多的移民者从爱尔兰和德国来到美国大陆定居,因此这一时期的美语中夹带了一些爱尔兰语和德语词汇。第三个时期是从内战后开始至今,更多来自挪威,意大利等国的移民者定居在美国。在这个著称为大熔炉的国家,英语虽然一直是人们使用的共同语言,却也逐渐被其它语言影响着。所以,美语已不再是最初由殖民者带到美洲大陆的英式英语,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外,美语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也受地理条件,政治独立,移民以及文化融合等因素的影响,因而说,美式英语既是保守的,又是创新的。

三、 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语法差异

在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后,美国英语已经从英国英语中脱离了出来。这种独立体现在了发音,拼写,词汇和语法等方方面面。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比较能够注意得到的是发音,拼写,和词汇。而教学对于英美语法差异的关注是微乎其微的。学术研究对于语法差异的描写也非常少。本文从各类高阶学习词典,语法书及少数学术论文中总结出了以下六点英美语法差异:

1.英美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拼写及使用差异。如:

2.对于used to 的否定形式,美式英语更偏向使用didn’t use to,而英式英语比较灵活,既使用didn’t use to又使用used not to。如:

shall在英式英语中使用在第一人称中,而美式英语并不经常使用。

(Murphy,2004)

3.gonna一词仅仅在美式英语中使用。如下句:

You’re gonna go two blocks and then you’re gonna see a white building. (美式英语)。

4.从句中的虚拟语气,should在美式英语中经常会被省略。如下句:

The employees have demanded that the manager resign. (美式英语)

The employees have demanded that the manager should resign/ resigns. (英式英语)

5.美式英语更经常用一般过去式来代替现在完成时使用,即使句子中会存在already等所谓的完成时标志。如下句:

I can’t walk. I’ve hurt my leg. / I hurt my leg.(美式英语)

I’ve already read that book. / I already read that book. (美式英语)

四、美国英语的市场主导地位

这些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语法差异在英语使用的场合中是很少被人们注意到的,然而美国英语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占有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影视传媒娱乐等方面。美式英语的盛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体现在娱乐上。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流行,对美剧的追捧,对美国流行音乐的喜爱,都将成为他们更加青睐美式英语的原因。然而在中国这种对于语言教学市场需求并没有被充分的予以满足。听力磁带的灌制主要采纳英式英语,教科书课文多数用英国文章,教材单词表词头主要用英式拼写,括号内偶尔会标注美式拼写。这些可以总结为静态方面学习资料的呈现方式并没有遵守对于美式英语的需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教师这一动态的教学主体上。首先,教师的发音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教师的朗读及纠正学生发音,都将影响学生的语音习得。然而目前教师的读音经常混杂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学生并没有能力从中鉴别。此外,教师对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认识不清。这主要体现在语法差异方面,举上述例子之一说明,I already read that book.是美式英语的用法,然而大多数教师并不能尊重客观事实。这句话经常被教师主观认定是错误的,从而造成学生对英语用法的误解。

五、英语教学的改善

世界英语理论及美国英语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各种语言变体之间不存在依附所属的关系,更不要遑论其优劣之分。标准英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十分重视所谓的标准英语,过分依赖所谓的正确答案,应试目的严重,从而忽略了学生真正使用语言的能力。这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仍然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这种英语的教学效率是非常低下的。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努力探寻新方法新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英语的教学效率(胡,2001)。因此下文主要针对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以及适应市场对于美式英语的巨大需求,建议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语言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动机,适当增加美式英语的教学输入。夸克认为,对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选择,从来不会基于语言学或者美学的标准,而是往往由政治,经济,人口来决定的(Quirk,1985)。因此,既然美国在当今国际处于强势地位,美式英语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在英语教学中便可以以美国英语为主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英式英语的遗弃和不重视,在市场宏观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心理语言学中,的动机理论证明,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起着促进的作用(Lambert,1972)。因此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不能强制学生以某一种语言为标准,而忽略其它变体的存在形式,这样学生才可以对语言产生兴趣,从而推动语言习得,要坚决杜绝唯分数侍从,参考所谓的“标准答案”而造成语言的误解。

其次,教材中文章选择要具有多样性。教师要规范发音,并适当聘请外教。目前中国英语教材的订正和更新频率很难跟上英语变化的速度,英语教材中的文章较为陈旧。这就需要教材编写人员和出版社的认真对待。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语言中的新鲜血液,真正的达到今后的学以致用。否则会造成学习与应用链接不上的不良后果。选择教材除了要注也要这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补充材料内容。目前学生教材重视的是阅读和语法部分,口语和书面表达涉及很少。因此教材内容设置对于“哑巴英语”这一顽疾的形成是有影响的。语言变体多样性也需要教师的配合,而规范教师的发音则需要主要培养师资人才的各类师范院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师范院校的教育应该通过增加口语课,设置演讲竞赛,辩论赛等方式培养纠正未来教师的语音,使他们在入职之前就能够固定自己的语音是英式还是美式,使用人单位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师资力量。除了中国本土教师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教,使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在与外教的交流中,模仿相应的英语变体,了解外教所在国家的信仰,习惯,制度和观念。这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工具书的修订要注重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并重,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中国的工具书市场主要被牛津,剑桥等学习词典占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英国出版的词典或者是美国出版的词典。但是中国自行出版的学习词典在处理英语变体的方面做的并不够完善。中国学习词典主要采纳的是英式英语,少数词典会用标注的方式,如,来说明词目是美国口语的用法。但是,如果不系统的对英语变体做出区分和解释,中国的学习词典是很难与其它学习词典巨头占领工具书市场的。

最后,国家宏观方面,除了学校这类事业单位的调整。国家也需要大力支持民间组织的发展。民间组织并不局限于补习班,口语速成班这一类的盈利机构。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非盈利的民间组织。例如,美国英语学会,它的核心工作就是在北美挑选对英语教育感兴趣的当地人来到亚洲,担任学校的英语教师。美国英语学会的教师为我国的英语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加深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了感谢这些教师的突出贡献,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各省市政府部门为他们之中的佼佼者颁发了“友谊奖”和“杰出外国专家奖”。这样的民间机构应该更多,这样的奖励应该更加频繁。所以从控制校外补习班,规范补习班到嘉奖非营利的民间组织这种观念的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Burchfield, Robert.The Oxford Guide to the English Langu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2] Quirk,R.,S.Greenbaum,G.Leech,&J.Svartvik. 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85.

[3] Raymond Murphy. English Grammar in U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4.

[4] Rodney D. Huddleston,Geoffrey K. Pullum.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5] W.E. Lambert.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Boston: Newbury House, 1972.

第5篇

针对英语学习者在实际中遇到的六大难题,名人牛津e+e独家推出了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六大同步课堂。

难题1: 单词记不住!记住了不会用!

名人牛津e+e特有五维+2记忆法,除了五维记忆法外,更有轻松背单词、闪电记忆法,多种方法结合,背记单词更加高效;同时单词注释与教材同步,同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在记住的同时学会应用,背一个,会一个,真正掌握单词。

难题2: 语法一团糟,不如从何下手!

名人牛津e+e内置符合英语考试大纲的语法学习资料,既有系统的语法知识点、还有例题解析,学练结合,学习语法不枯燥。更有诊断测试,准确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针对弱项强化提高,助你迅速掌握语法体系。

难题3: 听力听不懂,缺乏听力资料!

名人牛津e+e可以下载与教材同步的听力资料,包括课文与单词、短语,课后在家也可以实现与教材同步的学习。还提供了大量的名人演讲、英语新闻、电影原声等听力资料,全部采用MP3格式的语音文件,音质更清晰,下载也更加方便,轻轻松松训练听力。

难题4: 学了不会说,说了也不准!

名人牛津e+e独家内置中国第一部美语口语有声句典,提供各种基本表达、情景对话、扩充表达的口语资料。人性化的跟读、对比功能,一句一句地模仿,举一反三,学习地道美式英语,对于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和上班族尤其适用。

难题5: 阅读资料少,阅读速度慢!

名人牛津e+e拥有各类电子书,不仅有丰富的精品名著书籍、文章可以下载,更有字体切换、进度指示、书签、跳查等功能,更加方便,阅读效率和速度在多读中不断提高。

难题6: 写作难上难,总是写不出!

第6篇

(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方法和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仍然喜欢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在课堂上大多强调句型的讲解和练习,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具体的应用语境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另外,多数大学生在初、高中时接触英语口语的机会少,英语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再加上部分内向学生的“恐讲”心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很不理想。

笔者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普遍存在语音语调不准确、人称指代混淆不清、基本语法使用错误、表达逻辑性不强以及文化底蕴不足等问题。

(二)口语教学的改进思路

第一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主要练习方式:模仿。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使学生充分体味英语的语言艺术美,用心把握英语语言固有的语音语调、节奏和韵律来解决学生的语音语调问题。具体来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心揣摩,注意变音、弱读、同化、省略等现象,把握语句的节奏、升降,领悟语句整体语调变化,注意音义结合,根据表达的思想内容,赋予恰当的语气语调。为此,可以让学生练说英语绕口令、学唱英语歌曲、看英语影视录像、朗读背诵英语小品文或诗歌、讲英语故事或笑话,使学生在说学逗唱中感受英语语言艺术。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准确流利的口语,主要练习方式:背诵。第二阶段的教学似乎有点枯燥无味,但教师如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强化记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背诵是语言知识积累的必由之路,无论是词汇、习惯表达方式还是优美语篇,只有牢记在心才可能变成自己的语言,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连贯的口语,主要练习方式:复述和辩论。在第一、二阶段的基础之上,训练这一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成段说话的能力。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复述以避免背诵。此外,通过组织辩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自由连贯地表达他们的思想,还可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快速反应能力,帮助他们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对口语表达的影响。

第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文化底蕴,主要练习方式:讨论。事实上,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在整个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予以讲授,但在第四个阶段还有必要给予重视。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底蕴,语言的交流可能无从进行。在这个阶段,教师可就课文或社会文化现象提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其文化敏感性。教师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①给学生提供模板进行分析(包括口语、书面语、惯用语、习语、谚语、俚语、成语等);②从文化的角度提供给学生有关方面的材料和各类练习题,并提供能让学生进行筛选的答案,以使他们有机会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③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有关文化方面的概念和原则,如交际的得体性和礼貌原则。具体地说,通过日常用词、表达和行为差异的比较,学生能够分析得出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交际障碍,从而理解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和功能;④组织学生观看英文教学影像资料;⑤鼓励学生多读有关西方文化或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书籍。通过认识西方文化、习俗和了解西方人的心理情感,能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跨文化感,从而使他们能站在一个更开明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理解国内外的文化及其异同;⑥邀请专家教授讲座或鼓励学生和讲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交谈。

大学英语口语课是一门培养和激发学生口语兴趣、提高其口语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亟待教育主管部门和英语语言工作者,特别是广大英语教师,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7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大篇幅的语言文字训练。而语文教材是学生最频繁、最直接接触的语言材料。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的习作资源,巧妙地构筑习作训练场,让学生大有文章可做。现以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引导学生进行练笔的实践与体会。

一、活用“读读背背”

语文教材在每组课文之后都有个“积累・运用”环节,其中的“读读背背”分别安排了名言警句、古代诗歌、成语、对联、歇后语等内容,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只要做到熟读成诵即可,然而这样要求总使人有浪费资源之感,因为大部分学生“厚积”之后并不一定能“薄发”,平时习作中仍鲜见积累的优美语言。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之间缺乏畅通的渠道。

于是,在每次“读读背背”熟读成诵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写段”训练。一是词语串联式,例如:某单元练习四“读读背背”的内容是人物的神态、心情、心理,我补充了描写动作、外貌的词语,然后让学生在每组词语中各选一个写一段话,用上这些词语后,学生笔下的人物就鲜活多了。二是主题拓展式,即以“读读背背”中的某个词语或句子为中心词或中心句,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话。例如学习了“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些教育孩子做人的话语,就让他们用这些话语写一写身边的事情。三是引用增色式,即写一段话,适当地引用“读读背背”中的词语、句子等,使语段更具文采。例如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学则智,不学则愚”“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后,让同学们把这些名句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读读背背”的掌握程度,又创造了运用好词佳句的训练机会。

二、活用“思考・练习”

在阅读教学中,我常根据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的提示,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引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归纳起来,练笔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续写。学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南郭先生后来的生活怎样呢?请学生写一写。二是模仿。学了《我的老师》,让学生采用作者的叙述方法写一写自己的老师。学习《高斯智断瓶中线》细节描写的精到之处,让学生注意观察同桌思考问题时的动作、神态,然后写下来。三是感悟。如学了《一只贝》《自然之道》《心田上的百合花》《母鸡》等打动人心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写抒发真情实感的习作。

三、活用“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学生围绕话题进行交流、讨论或辩论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虽以听说训练为主要形式,但也是操练文笔的大好时机。“青蛙是庄稼的朋友,但近几年田间青蛙的数量已显著减少。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原因,提出保护青蛙的办法,并议一议这些办法管不管用。”就拿这个口语交际材料来说,在口语交际之前,学生为了明确地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必须收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制作资料卡,拟写发言提纲,这样练笔就能做到言之有物。

(责 编 晓 月)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观念;鼓励;“最优化”情境

一、要从长远着眼小学英语教学

从软件产业某一角度上看,印度的IT软件产业之所以发达于中国的IT软件产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被变为殖民地后,印度人广泛地学习英语,他们英语的深入应用程度普遍较高于我国,以英语为背景环境的软件开发相比之下占绝对的优势,进而发达于我国的软件开发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学本身,要从长远着眼。

二、改变教育理念,找好教师的职业性定位

学校因学生而存在,教师因学生而存在。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生命力,是国家未来的创造力。

政府已经逐步转型职能,转向服务型政府。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好下一代,教育好下一代。

三、提高教师英语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小学英语教师的队伍参差不齐,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是大家常说的“中国式英语”――Chinenglish。它是约束广大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第一大瓶颈。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教师要从英语的思维角度去思考、去教学。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口语水平,使口语更加地道,更加美语化、国际化。再次,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外国文化背景和习俗的学习,让自己的英语教学也能“入乡随俗”。如,中国人常脱口秀“WC”,而外国人的“卫生间”观念竟是“Restroom”或“Washroom”等。

四、多鼓励学生,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激励大师常常对学员重复在嘴边的几句话是:“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行!”“你一定能成功!”国内顶尖的李阳疯狂英语的创始人,他常激励学员的话是:“I believe I can!”“I am sure I can succeed!”“I am the best!”他们就是让成功精神通过语言反复强化于大脑,增强自信,激发潜能,发掘巨大潜力,最终获得常人难以获得的成功。我们可以很好地借鉴他们的精神,鼓励我们的学生,给予学生信心,给予学生毅力,给予学生力量, 相信好学生是可以夸出来的。可夸他们:“You are NO.1.”“You are great!”“You are very cute!”“You are very clever!”...

五、创设“最优化”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英语教学比较乏味,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的热爱英语,故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创设他们身边特别熟悉的生活情境,把英语学习知识点融入其中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教

第9篇

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我们已经过关了。我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我建议要把我们学习的目标收缩,把追求大而广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追求一种定量性的技巧,我认为有6种技巧,是美国人和美国人之间交流的关键性东西,如果我们能掌握这6种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人的思维,从而学好口语。

第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这个事物是什么。我们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isthebook(这本书在哪儿)?很少有人说Whatisabook(书是什么)?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isthebook?这种Whereisthebook只是思维的描述阶段。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isa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toexplainthingsindifferent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一种表达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loveyou(我爱你)。按我们教学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我听不懂Iloveyou,肯定也听不懂Iloveher。如果替换为Iwanttokissyou,Iwanttohugyou,Iwillshowmyhearttoyou等,或者给对方讲电影《泰坦尼克》,告诉对方那就是爱,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表达式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第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内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在时间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儿了,外国人很难理解,这就是习语。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习语?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第五,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认为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

第六,要有猜测能力。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第10篇

关键词 英语用法词典 历史 演变特征 走向

英语中关于usage(“用法”)和usage criticism(“用法批评”)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交替之际,当时正处于英语标准语言形式已经确立、首批语法和单语词典已经编成、文学大家“固化”英语的努力处于初步尝试的关键阶段,而关于语言用法好坏与优劣的争论可以说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到18世纪,Robert Baker出版了Reflections on the English Language(《英语用法反思》,1770),这是第一部初步系统地反思英语用法的论著。

语词用法关乎对语法规则的认识,关乎对语词使用的态度,也关乎语词使用者的文化取向和社会地位。自1417年亨利五世采用英语作为官方通信语言开始,英语用法的标准问题便逐渐为社会关注,成为语言学家关注的热门话题和研究的焦点问题。16世纪英语教科书的问世和17世纪第一部英语单语词典的出版,为旨在规范英语用法的语法书和典化英语用法的词典编纂创造了先机,同时也激发了更为广泛的关于英语用法的讨论。

18和19世纪,英语词典中开始出现有关语词用法,尤其是标准英语与方言、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之间的差别性用法的说明和标注,这助推了有关英语用法讨论的深化,但大多仍然限于报纸和信函评论。直到19世纪末,英国仅有寥寥无几的专著讨论用法问题,如Fitzedward Hall的Modern English(《当代英语》,1873)和William B. Hodgson的Errors in the Use of English(《英语用法错误》,1881),而现代意义上的英语用法词典尚未出现。

学者们真正从学术或者历时的角度讨论英语用法问题是20世纪初的事。例如,Thomas R. Lounsbury的文集The Standard of Usage in English(《英语用法标准》,1908)回顾了对英语用法问题的探讨,而Sterling A. Leonard的The Doctrine of Correctness in English 1700―1800(《英语正确性准则1700―1800》,1929)第一次全面回顾和反思了18世纪人们对用法所持的态度及其产生演变的过程。可见,20世纪初期是学者们理性地认识和理解英语用法乃至语法问题的开始,也是英语用法词典编纂的理论起点。

在规定主义横行、教学语法深受规定主义影响的年代,语言用法工具书备受欢迎,词典用户希望通过遵循“权威”制定的语法规则来生成正确的英语,这种社会心态和语言需求是产生用法词典的大背景。英语用法词典早在18世纪就初现雏形,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以章节为单位,每章讨论语言用法的一个方面;(2)按照传统词典的字母顺序编排词条;(3)以章节为单位,每章再按字母顺序编排。本文涉及的主要是第(2)类,即真正以词典结构编纂的用法工具书。Henry Watson Fowler

(1858―1933)是按照字母顺序编纂用法词典的第一人。

20世纪英国学者编纂了为数可观的英语用法词典,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学者有Henry Watson Fowler和Ernest Arthur Gowers(1880―1966)。从出版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是最引人注目的。按照出版的年代顺序,重要的用法词典依次有Henry Watson Fowler的The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现代英语用法词典》,1926),Henry Arthur Treble(1877―?)和George Henry Vallins合编的、仅有192页的An ABC of English Usage(《英语用法基础词典》,1936),Eric Partridge编纂的Usage and Abusage: A Guide to Good English(《用法与滥用:标准英语指南》,1942),Ernest Arthur Gowers编纂的Plain Words: A Guide to the Use of English(《简明写作:英语用法指南》,1948),Benjamin Ifor Evans(1899―1982)编纂的The Use of English(《英语用法》,1949),John Owen Edward Clark(1937―)编纂的、仅有490页的Word Perfect(《完美用法词典》,1987),Sydney Greenbaum & Janet Whitcut合编的Longman Guide to English Usage(《朗文英语用法指南》,1988)以及George Davidson(1949―)编纂的Chambers Guide to Grammar and Usage(《钱伯斯英语语法与用法指南》,1996)等。

Henry Watson Fowler在牛津大学接受教育,曾任英语教员直到中年,是词典学家和英语用法评论家。从1906年开始和他的弟弟Francis George Fowler (1871―1918)合作出版语法书和词典。他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现代英语用法词典》,为此被《泰晤士报》称为“词典学天才”。《现代英语用法词典》实际上是他们兄弟合作出版的The King’s English(《国王英语》,1906)重新按照字母顺序编排的增益扩充版,旨在为英语发音、用法和写作提供指南,内容涵盖词语复数形式、语词辨析、外来语用法、写作技巧等等,倡导直接明了、雄浑有力的写作风格,反对学究气和使用外来与陈旧用语,抵制不符合自然语言规律的人造语法(如禁止使用分裂不定式、在句末使用介词等),较好地糅合了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原则。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一经出版即被尊为“权威”,使Fowler成为所有英语国家家喻户晓的名字,用户直接用Fowler指代其词典,甚至连英国首相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都命令他的部下阅读该词典。它出版第一年就重印三次,至1965年由Ernest Arthur Gowers推出颇有分量的修订增益版(Fowler’s Modern English Usage)前又重印12次,1996年由Robert Burchfield重新编纂推出第3版(The New Fowler’s Modern English Usage),1999年由Robert Allen以第3版为蓝本再次推出袖珍版,并供在线查阅,2004年重印第3版(Fowler’s Modern English Usage)时又融入了若干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元素,2009年第1版重印时David Crystal撰写了“序言”,并对词条进行了更新。

Ernest Arthur Gowers是英国20世纪另一位重要的英语语法和用法专家,曾在剑桥大学接受教育,1902年加入英国公务员队伍,仕途发展顺利,官居税务局局长。Edward Bridges(1892―1969)因对Gowers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达风格印象深刻,约请他为公务员(包括军队、警察等行业的文职人员,参见《简明写作:英语用法指南・序言》)撰写一本避免辞藻华丽、文风繁琐的语言风格的写作指导书。1948年,《简明写作:英语用法指南》正式问世,售价只有两先令,其续篇The ABC of Plain Words (《简明写作基础》,1951) 三年后问世,而两者的精华合编本――The Complete Plain Words(《简明写作全书》)于1954年出版,后经Bruce Fraser于1973年修订再版,1986年再由Sydney Greenbaum和Janet Whitcut修订再版。这部指南自问世以来长销不衰,已成为强化语言简洁精准意识的不可多得的工具书,1979年开始的“简明英语运动”(Plain English Campaign)即发轫于此。

此外,《用法与滥用:标准英语指南》也是一部历经时间考验、颇具影响力的经典工具书,全名是Usage and Abusage: A Guide to Good English,an AZ Dictionary Treatment,为正确使用英语和避免错误用法提供了充满智慧的指导。1997年,Janet Whitcut修订再版时增加了Vogue Words(“时髦语词”)一节,对当代英语使用中新出现的问题,如hopefully等话语副词的使用、与“性别偏见”有关的词语的使用等,进行了恰当的处理。《简明写作:英语用法指南》虽然只有156页,但出版后也颇受欢迎,在1949年至1953年短短四年间就重印了7次,其畅销程度可见一斑。《朗文英语用法指南》则明晰了5000余条词语的正确用法,内容涵盖语法、文体、拼写和发音等。

在20世纪英国英语用法词典出版中,牛津大学出版社是开路先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除了上文讨论的《现代英语用法词典》之外,尚有众多的牛津版英语用法词典至今仍频现坊间。牛津版的代表性用法词典有Herbert William Horwill(1864―1952)的A Dictionary of Modern American Usage(《当代美国英语用法词典》,1935)、Margaret Nicholson的A Dictionary of AmericanEnglish Usage(《美国英语用法词典》,1957)、Michael Swan的Practical English Usage(《实用英语用法》,1980)、E. S. C. Weiner的The Oxford Miniguide to English Usage(《袖珍牛津英语用法指南》,1983)、E. S. C. Weiner & Andrew Delahunty的The Oxford Guide to English Usage(《牛津英语用法指南》,1993)和The Little Oxford Guide to English Usage(《牛津英语用法小型指南》,1994),以及Bryan A. Garner的经典之作A Dictionary of Modern American Usage(《当代美语用法词典》,1998)等。

在美语用法词典中,《当代美国英语用法词典》颇具特点。Horwill在该书“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他的编纂目的“不是要教美国人如何用美语讲话或者写作,而是要首先帮助英国人懂得美国英语,其次要帮助美国人懂得他们的语言经过演变与其他语言形式,尤其是与英国英语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别”。因而,他的词典迥异于其他冠以“美国英语用法”的词典,以比较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为主要内容。《袖珍牛津英语用法指南》出版十年后,经Andrew Delahunty & Edmund Weiner修订增益,于1993年以The Oxford Guide to English Usage(《牛津英语用法指南》)为名刊印第2版,次年再出修订版。该指南按“构词法”“发音”“词汇”“语法”“标点使用”等主题编排,在每个主题下就英语写作过程中常见的棘手问题和写作实际需要提供简明实用的指南,注重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用法区分,提供大量优秀作家的实用例证,借以展示英语语词的恰当用法,客观反映英语的变化,是关于英语用法的经典之作。

Bryan A. Garner是作家、语法学家和词典学家,当过教师和律师,研究和撰写英语用法论著近30年之久,享有极高的声望,拥有“美国的Fowler”之美誉。《当代美语用法词典》初版中的每个词条都讨论语词用法,提供用法例证。词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词词条(word entry),篇幅一般较短,讨论个体语词或者群体语词的用法。另一类是论文词条(essay entry),讨论包括缩写、标点、主谓一致等在内的用法和文体问题,为如何避免美国英语用法陷阱与误用误读美语语词提供权威指南。初版面世仅仅两年,便又推出其删节本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Usage and Style(《牛津美国英语用法与规范词典》, 2000),2003年第2版Garner’s Modern American Usage也跟着问世。1998年的初版只有723页,第2版已经超过1000页,补录了数百条新词,如DVD,internet,webpage,footandmouth,plethora,weaponize,更新了数百条原有词条,其引证主要来自报纸和杂志,而不是小说等文学作品,这更加符合用法词典追踪和反映用法前沿的特点。

自第1版问世之后,Garner潜心跟踪语言用法变化,第3版面世时专门附录了Garner’s LanguageChange Index(葛纳语言变化索引),表明当代英语中每一个有争议的用法在从“不可接受”到“可以接受”的区间内所处的位置,而其判断完全基于自身的语料研究和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这在用法词典中尚属首创。他聘请了120多位读者帮助审读书稿,提供评论,以便修订和完善词典内容,这也是首创。这部词典已经成为职业编辑和普通百姓寻求如何更好地写作的经典参考书,1999年被Choice(《时尚》)杂志评为“杰出学术书籍”(Outstanding Academic Book),被美国图书馆协会评为“杰出参考书目”(Outstanding Reference Source)。

牛津版英语用法系列中另一部颇具特色的词典是《实用英语用法》。这部词典面向外国英语学习者和教师,以英语语法和用法的基本描述为主,突出非英语本族语用户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虽然主体是英国英语,但是,也注重解释美英之间的用法和文体差异。从1980年初版至今,销售量已经达到150多万册,1995年出版全新的、经过全面增益的第2版,十年之后第3版问世。第3版反映了英国英语的最新变化,尤其是诸多美语用语的普及化(如将like用作连词等),深受国际用户,包括中国用户的欢迎。

关于美国英语用法的讨论由来已久。Edward S. Gould于1867年出版文集Good English or Popular Errors in Language(《标准英语或语言中常见错误》,2009年重印,计228页)。这标志着美国英语用法的争论不再局限于报纸杂志,不再是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变成了严肃的学术问题。1870年,Richard Grant White出版了Words and Their Uses(《语词与用法》)。这本书和他以前发表的语言用法评论使他成为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语言用法评论家。

1872年,长期旅居英国的美国梵语教师Fitzedward Hall(1825―1901)出版了旨在披露White《语词与用法》一书错误的新书――Recent Exemplifications of False Philology(《最新语文研究错误案例》),次年又出版了Modern English(《当代英语》),继续对White加以评判。Hall的评判论据充分,论证周密但略显繁琐。他的著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在再版。他所收集的引证素材被用作《牛津英语词典》的基础语料。

1877年,“第一位获得国际声望的美国诗人”、《纽约晚报》主编William Cullen Bryant(1794―1878)出版了Index Expurgatorius(《禁用语词索引》),列出其所供职的晚报禁止使用的词汇。尽管《禁用语词索引》风靡一时,又很快归于沉寂,但是,报纸编辑作为用法评判员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Bryant开创了美国报纸编辑撰写用法著作的先河。1881年,Alfred Ayres(1826―1902)出版了The Verbalist(《措辞专家》),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其语词评论,使其成为类似用法词典的参考书。这种做法在美国属于首创,为美国用法词典之先驱。

在英语语言史上,美国英语地位的确认经历了复杂的争辩过程。美国内战之后,美国大众对于美语的情绪与其说是蔑视,还不如说是谦卑。这种缺乏信心的态度对正确认识美语用法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美语用法手册往往会将“美语”标记为“误用”。美国内战之后,指导美国公众的语言使用手册时有出现,如Richard Meade Bache(1830―1907)的Vulgarisms and Other Errors of Speech(《粗俗语与其他言语错误》,1869),William Mathews(1818―1909)的Words: Their Use and Abuse(《语词用法与误用》,1876),J. H. Long的Slips of Tongue and Pen(《口误与笔误》,1888)和Alfred George Compton编纂的、仅有74页的Some Common Errors of Speech(《常见用语错误》,1898)等。这些指导用书都会提供避免某些错误的建议和展现用法好坏的用例,为美语用法贴上标签。这种做法直到20世纪仍在美国延续。

19世纪的用法指南为20世纪美语用法词典的编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除了上文提到的在英国出版、由美国人编写的用法词典之外,美国本土也出版了一些颇具分量的用法词典,主要有Bergen Baldwin Evans与Cornelia Evans合作的A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Usage(《当代美国英语用法词典》,1957),Margaret M. Bryant的Current English Usage(《当代英语用法》,1962),Wilson Follett(1887―1963)的Modern American Usage(《当代美语用法》,1966),William Morris和Mary Morris在136位著名语言用法咨询专家的协助下合编的Harper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Usage(《哈伯当代英语用法词典》,1975),John E. Kahn主编、署名《读者文摘》编辑部的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A Guide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How to Use It(《准确用词――英语语言与用法指南》,1986),Norman W. Schur编纂的British English A to Zed(《英国英语用法大全》,1987),MerriamWebster合编的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English Usage(《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英语用法词典》,1989),Kenneth G. Wilson编纂、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The Columbia Guide to Standard American English(《哥伦比亚标准美语指南》,1993)等。

《当代美国英语用法词典》是Bergen Baldwin Evans和他的妹妹Cornelia Evans合编完成的,由兰登书屋推出。Bergen曾就读哈佛学院,后来成为西北大学的英语教授,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他的词典按字母顺序编排,在词条之后附上有关的用法评论,旨在指导如何更好地写作、辨别相似语词用法,或者对语词是否可以接受发表意见。编者在许多特定问题上都采用传统观点,但强调实际用法,无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代的,在形成用法结论前必须仔细斟酌。编者还对许多语词的来源和意义做了解释。例如,在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词条中,编者首先解释了词源和原始意义,然后说明它是如何被误用和误解的,进而介绍现今的用法。这部词典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用法建议,更在于用法指南所包含的词典学智慧,以及通过例证透视出的在恰当场合使用恰当语词的指导所展示出的成熟。这部词典向用户展示了一般用法词典所没有的英语使用的艺术魅力。

Follett终身都致力于研究美语用法。《当代美语用法》是他倾注全力却只完成三分之二初稿的词典。读过其初稿的人无不感到应该将它完成。后来,友人Jacques Barzun在作家兼教师Carlos Baker、Frederick W. Dupee、Dudley Fitts等的协助下将它续编完成,其内容涵盖用法、散文写作和文体规范等,涉及英语语法、句法和文学创作技巧等。这部词典在1966年初版时只有360页,书名为Modern American Usage,1979年由Erik Wensberg编辑再版,更名为Follett’s Modern American Usage(《福莱特当代美语用法》),1998年出版精装本。

《英国英语用法大全》是一部综合性的日常英国英语用法指南。1973年,Schur出版了第一部名为British SelfTaught:With Comments in American(《自学英国英语:附美国英语用法说明》)的英国英语用法指南,1980年推出修订版时,书名改为English English(《英国英语》)。1987年版《英国英语用法大全》是前两版的修订版,由《牛津美国英语词典》的编辑Eugene H. Ehrlich和Richard Ehrlich修订增益。修订版除了收录英美共有但意思相异的语词之外,还涵盖了5500多条美国大众基本不用的英国英语用语(如dabs“指纹”),比原版增加了数百条新词目(如ruby wedding、scrotty等),并且提供了美国英语对应语词,辅以英国英语发音、标点、文体、用法和文化评论。词典后有两个附录:其一是概要性地展示英美英语之间的发音、拼写、标点、句法差异;其二是辨别特定领域语词,包括货币、金融、度量单位、体育活动等。最后附有美国英语的对应语词。这部词典奠定了Schur作为英美英语用法辨析专家的权威地位。

《当代英语用法》是Funk & Wagnalls出版公司于1962年推出的,共290页,算不上传统的主流用法词典,却是有一定特色的小型用法工具书,反映了许多特定用法及书籍报刊上实际用法对照分析的结果,是一部采用最新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当代美国英语书面和口语用法的参考书。而《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英语用法词典》也是20世纪美国出版的首屈一指的当代英语用法参考书。这部词典描述客观,内容综合,对英语中许多棘手问题的来龙去脉做了详细的解析,其学术性和权威性赢得了普遍的认同和赞誉,出版以来屡次再版。

反观20世纪末以来英语用法词典的进展,不难看出其日益弱化的趋势。根据不完全文献检索,进入21世纪以来,尚未见到一部新编的英语用法词典,即便是修订增益版也寥寥无几。这与英语词典整体的内容拓展和系列发展、与整个英语社会文化的发展态势、与词典用户整体语言素养的提升和尊重语言实际意识的增强,以及与英语语言自身发展的全球化特点是密不可分的。或许21世纪将是英语用法词典的终结时代,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科学的语言精神、更加开放的语言态度和更加包容的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雍和明.交际词典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Allen R E. Usage and Usage Guidance and Criticism. ∥McArthur T.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5.Béjoint H.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i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6.Burkett E M. American Dictionari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Before 1861. Metuchen: The Scarecrow Press,1979.

7.Cowie A P. English Dictionaries for Foreign Learners: A Hist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2002.

8.Cowie A P. The Oxford History of English Lexic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9.Fennell B A. A History of English:A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Oxford: Blackwell,2005.

10.Freeborn D. From Old English to Standard English (2nd edition). New York: Macmillan,1998.

11.Hausmann F J et al. (eds.) Dictionaries: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exicography.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1989.

12.Hogg R, David D.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3.Jackson H. Lexicograph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2002.

14.Langacker R. 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0.

15.McArthur T.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6.Riddell J A. The Beginning: English Dictionarie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Leeds Studies in English,1974.

17.Starnes D T, Gertrude E N. The English Dictionary from Cawdrey to Johns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1.

18.Stockwell R P, Donka M. English Words: History and Struc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9.Wenden A, Rubin J.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7.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朗读教学;观念

一、改变应试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

由于现阶段的英语考试基本是以选择、填空题为中心考核模式(原来的中考还包含口语考试后来也取消了),所以广大教师为了应试,常常重“写”轻“读”。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停地给学生灌输语法,或采用题海战术。为了改变这种教学困境,首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错误观念,树立语言的掌握不是通过教会(teaching),而是通过习得(acquisition)获得的新理念。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重视朗读教学。

1.朗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手段

朗读包括了正音、记词、词的运用、语言情景再现、时态转换、语法句型巩固、塑造语感,全面糅合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听、说、读同步训练,是全面识记、吸收、克隆、积累标准目标语言的一个过程。它是学习和掌握英语最高效的手段。尤其是农村初中,各种教学设备比较落后以及缺乏自然外语环境的条件,充分利用朗读教学帮助学生提供英语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朗读具有综合记忆和口语训练的功能

通过朗读训练,不断强化“语音―语义”的联系,激活右脑,促进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变,培养新的语言习惯,可锤炼人在自然语境下创造性地自动生成个性化语言的能力。另外,朗读以“口”为中心,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敏锐的语感并丰富口头语言,是练习口语“省时、省工、收效快的一条捷径”。

二、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英语感悟能力

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认为朗读是练习口语,而中考又不考口语,所以对以记忆为中心的英语学习表现得极其被动、消极,那么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就非常必要了。下面是个人的一些肤浅尝试。

1.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学生学习英语缺少自然环境,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语言环境,作为教师,首先,尽量使用英语作为课堂用语,通过声情并茂又富有美感的朗读示范,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感受英语朗读音律美,激发起他们竞相模仿朗读的热情。其次,教师应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朗读英语的机会,给予学生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课堂朗读训练要多样化

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开火车”朗读、小老师领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Section B 3a Hansel and Gretel这篇童话故事时,我就采用角色朗读的方法,请四位学生分别扮演故事里的四个角色――husband,wife,Hansel and Gretel.由于能让学生融入故事的对白中,极大地激起了他们的朗读兴趣,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提高了口语水平。

三、培养学生朗读技巧

1.夯实学生的语音基础

语音是英语朗读的基础,但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读出单词的语音。因此,教师要加强语音教学,帮助学生准确流利地读出单词。而英语音标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全部的48个音标,掌握如何正确拼读新单词的方法。尤其是农村的学生,由于师资问题,或者教师不够重视,许多学生没有系统地学过,造成很多的学生拼读单词都是利用中文的谐音来代替音标。所以,一定要帮助学生过语音语调这一关,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掌握语气语调和朗读的节奏

农村初中生朗读课文就像念字歌,任何语句都是一个调,没有快慢、高低、强弱之分。其实朗读时,必须根据每一句的语境来确定它的语气,比较常见的语气类型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肯定语气、命令语气、赞美语气等。不同的语气和情感还可以由不同的语调表达,英语陈述句一般读降调,特殊疑问句(以who,what, where,when,why等开头的句子)一般用降调,选择疑问句前部分用升调后半部分用降调,例如Do you go there by bus or by taxi?一般疑问句用升调。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气语调错误,让朗读更富有节奏感。

总而言之,英语朗读教学既是一项平凡的工作,也是一项艺术创作,我们广大英语教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性,加强学生日常朗读训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语;效率;策略;目的

商务英语的口语是商务英语最具有实践性的一个特点,学习者具有熟练的商务英语口语运用能力,也就增加了进入国际化企业工作的机会。大部分学生也看到了社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但是,当今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还是令人担忧。怎样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仍然是一个艰巨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1.商务英语口语学习的障碍

1.1 语言基础障碍

1.1.1 发音、语法掌握不准确。由于单音层面上的音标基础没打好或者来自母语方言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英语发音时出现一些障碍。比如,美语中儿化音的问题, 长短元音之间混淆和个别辅音之间混淆。在超音段层面上,节奏、停顿、重音、弱读、语调、语气、连读、同化等往往被忽略,导致发音不能正确表达说话人的感情意思。此外,句子不能是单词的堆砌,特别要注意时态、人称等易犯语法问题。

1.1.2 中西思维差异。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人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很多学生在口语交流时,受汉语思维的影响,用汉语思考后翻译成英语,有时还会简单套用汉语的表达习惯,说出Chinglish(中式英语)。结果虽然流利却只有中国人能懂,外国人不知所云。在思维上,英美人士较注重定量分析、逻辑推理,而中国人较注重直觉与先验理性,善于以经验为依据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

1.1.3 交际能力缺乏。许多学生有十多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是真正要用英语和外国友人交谈的时候,却结结巴巴一句话也说不完整。原因是学生不仅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而且主要是缺乏口语训练和交际实践。学生多是和英语试卷、习题打交道,只是背诵课文,没有真正通过语言交流。造成即使是语言基本功过关的学生在真实场景下和人进行口头交流,也会出现很多状况,造成对话障碍。

1.1.4 练习不够。练习次数太少,缺乏毅力。其实形成交流障碍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我们平时太缺乏练习,或者练习方法不当,做不到持之以恒。正所谓熟能生巧,不练习就没有进步。同时,练习也要讲究方法,练习不得法会影响进步的速度。练习口语有时也会有困难和压力,如果缺乏毅力,就很难坚持下来。

1.2 商务文化障碍。练习好英语口语同时,商务本身是涉及面也非常广,包含一切与商务相关的领域如经济、贸易、管理、法律、保险等等。另外,商务还蕴涵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仪习惯等。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所指与汉语表面上一致,而含义却不同,形成语言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文化意识方面还很欠缺,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从而引起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影响商务活动的成功。

1.3 心理障碍。英语口语练习中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爱面子,怕出错;信心不足,缺乏持久的兴趣。不敢开口的具体原因有: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些学生讲英语时,过多考虑语法规则;有些学生口语稍好些,但考虑到同学关系,避免过分表现而减少发言;有些在口语学习中遭受过挫折,形成某种心理障碍;有些因基础差,而失去英语口语学习与练习的兴趣。

2.商务英语口语提高策略

2.1 提高基本功

2.1.1 多听多模仿,加强英语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可选择磁带、广播,电影中自己喜欢的声音模仿,而且材料要实用,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同时,练习时要大声,要遵守先慢后快原则,口齿清楚,使口腔肌肉得到最充分的锻炼,以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发音是一种习惯,克服旧的发音习惯,养成新的发音习惯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1.2 多背诵,多复述。国外一些心理语言学家,语言教学人员如Goldman-Eisler,已经研究并证明了重复讲述对流利性的影响。经过练习,犹豫现象会减少,语速会增加。选择一些对日常生活或工作有帮助的,难度自己可以接受的文章或故事来背诵或复述,这样既获得了乐趣,又可以提高口语的准确度和流利度。

2.1.3 有意识的克服翻译习惯,培养英语思维。从背单词开始就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与人交流时注意用词,考虑别人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观察别人面部表情,眼神等反映。如果交流发生障碍,要采取积极做法,如通过提问要求对方解释来消除障碍。

2.1.4 多练习。语言的学习需要毅力,建议加大练习的强度和频度,努力改变错误的发音、思维习惯,提高基本功,用地道英文自如与人交流。

2.2 突破心理障碍。提高语言基本功的同时,需要逐渐树立起自信心。由于传统英语教育过于强调准确性,再加上传统文化中害怕出错丢面子等种种不利于英语口语学习的障碍心理,阻碍了口语流利性的提高。一些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没有勇气,不善沟通与交流。其主要问题是自卑,建议调整心态,找准人生方向,提高个人实力,充实丰富生活,建立起自信,悦纳自己。努力做到自然亲切地与人交往,潇洒自如地表现自我。对于不同水平学生之间比较心理影响表达的障碍,需要教师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营造平等的环境,鼓励、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参与感;对于曾经在练习中受挫形成心理阴影的学生,需要找到受挫的原因,解开心结;对于失去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热门话题探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及有益的课外活动如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2.3 导入商务文化意识,在情境中练习。第一,补充商务知识。一方面注意商务词汇的扩展。在读解分析范文时,注意商务词汇在文中的运用,把好的词汇结合句子背诵,然后在自己练习时有意地使用。另一方面注意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熟悉异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以及商业价值观,培养过硬的外语运用能力。第二,提高商务情景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加强文化意识学习,将语言与文化的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案例分析,亲自体验,多媒体等手段来提高商务文化意识,提高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准确性,增强商务演讲和商务谈判时的沟通技巧,才能国际商务活动中取得成效。作为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涉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适应中国商务环境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而商务文化意识、文化素养在跨文化商务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中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加强学生商务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总之,作为商务英语中重要的一部分,商务英语口语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了解并分析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在语言基础、思维文化和心理方面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培养商务背景下的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商务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