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秋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以图为主要切入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直观的内容,理解能力还不够,所以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画,本来诗画一家,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思路突破:
理解古诗,体会古诗的美,是本首诗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看图想诗”——“入境吟诗”—“看图填诗”—“读诗想画”,这一过程来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1、
根据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真实情况,让古诗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2、
诗画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2、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联系诗画结合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画面。
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看图背诵古诗文,课件出示与古诗有关的图片:《春晓》、《望庐山瀑布》,学生背古诗。
二、
2、简介作者:杜甫及诗人写诗的背景。
1、
诗中写了怎样的一幅幅美丽而快乐的春景图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2、
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3、了解“绝句”相关知识。
3、精读古诗,注意读准停顿。
两个
黄鹂
鸣翠柳,一行
白鹭
上青天。
窗含
西岭
千秋雪,门泊
东吴
万里船。
4、明了诗意,体会情感,感情朗读
看图想诗:
(1)、教师出示图片: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黄鹂、翠柳)想到了什么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2)当你读到这句诗会想到什么景物?是近处还是远处的景物?
(3)出示图片:蓝天、一群飞翔的白鹭,想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相机理解“青天”的意思。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心情怎样?(轻快、喜悦)读之,想象白鹭在天空越飞越远,然后配上动作作展翅状,眼睛注视天空,再读之。
读诗句用不同的目光注视远处、近
处的景物。
(4)同样的方法学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你又读懂了什么?相机出示“千秋”、“万里”,一指时间长,一指路途远。
先析“泊”,后析“含”字,“含”字,联系生活理解,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
),你透过窗户看到房子就可以说(
),析“含”为包含之意,诗人说“窗含西岭千秋雪”。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的画面集中在一起让我们来朗诵这首诗!
入境吟诗:
(1)读全首诗,伴着古代音乐配上动作,想象画面,想象诗人倚窗之状,你从“含”中还读懂了什么?
(2)如学生有疑则释疑:为何要写“东吴”?一是“东吴”与“西岭”相配,二是诗人有东吴的情结。
读诗想画:
出示诗句PPT:(1)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请同学说“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介绍诗人写诗的地点离东吴遥远,从而体会“万里船”的意思,老师为这幅画镶上边,画上挂线,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
三、品味诗美,相机课外延升
1、游戏:接对子
规则:数量词对数量词、颜色词对颜色词、动词对动词。
鸣对(
),门对(
),两个对(
)。
黄对(
),泊对(
),翠柳对(
)。
遥望千秋雪,
门停(
)。
2、看图填诗
出示图片PPT:花丛中蝴蝶飞舞,鸽子飞上天
,学生填诗句:几只(蝴蝶)舞(花丛),一群(鸽子)上(青天)。
3、相机引出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的诗句及图画,学生边读边理解诗的美。
板书设计:
绝
句
黄鹂
翠柳
近
白鹭
青天
雪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前言】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秋的一首山水诗。此诗再现了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上所见的景物,写得清朗疏淡,景情交融。
【注释】
⑴南谷:地名,在永州乡下。
⑵杪(miǎo):树木的末梢。孙觌《西山超然亭》:“孤亭坐林杪,俯见飞鸟背。”引申为年月季节的末尾。杪秋:秋末,深秋。
⑶幽谷:深谷。《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⑷疏:稀疏。寂历:寂寞,寂静。韩偓《曲江晓思》:“云物阴寂历,竹木寒青苍。”孔平仲《深夜》:“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⑸微:指泉声细微。
⑹机心:机巧的心计。《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又《魏书·公孙表传》:“不可启其机心,而导其巧利。”后指深沉权变的心计,柳诗化其意而用之。
⑺麋鹿:稀有珍贵动物,鹿属,形体庞大。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个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故俗称“四不像”。
【翻译】
秋末的大地披着一层浓重霜露,我早晨起来走向那幽暗的南谷。枯黄的树叶覆盖着溪上的小桥,荒凉的山村只有参天的老树。寒花开得疏疏落落何等寂寞,深谷的泉水细小而时断时续。机巧之心很早以前就已忘却,何以我还能惊动那机敏的麋鹿。
【鉴赏】
南谷,在永州乡下。此篇写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处处紧扣深秋景物所独具的特色。句句有景,景亦有情,交织成为一幅秋晓南谷行吟图。
诗人清早起来,踏着霜露往幽深的南谷走去。第一句点明时令。杪,末也。“杪秋”,即深秋。“霜露重”,固然是深秋景色,同时也说明了是早晨,为“秋晓”二字点题。
中间四句写一路所见。诗人来到小溪,踏上小桥,到处是黄叶满地;荒凉的山村,古树参天。一个“覆”字,说明这里树木之多,以致落叶能覆盖溪桥;而一个“唯”字,更表明荒村之荒,除古木之外,余无所见。不仅如此,南谷中连耐寒的山花,也长得疏疏落落;从深山谷里流出来的泉水,细微而时断时续,像是快枯竭了似的。诗人触目所见,自然界的一切都呈现出荒芜的景象。四句诗,处处围绕着一个“荒”字。
诗人身临凄凉荒寂之境,触动内心落寞孤愤之情。这时又见一只受惊的麋鹿,忽然从身旁奔驰而去。他由此联想起《庄子·天地》篇里说过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诗人借用此话,意思是:我柳宗元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了,何以野鹿见了我还要惊恐呢?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作为文化主要传承者的语文老师,又怎样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培养读书的习惯呢?我和同事们这几年开展《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验,在引导学生读经典方面用了不少脑筋,做了很多工作,很有实效。
首先,有意无意给学生灌输读好书、读书好的意识理念,并且充分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兴趣。我经常用生活中的真实典型的事例来说明,很有说服力。像现代大学者,学贯中西,被举为现代孔子,读国学经典长大的,一生博览群书;朱自清、老舍、等大文学家也是读国学长大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得益于爱读书的好习惯。
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方面,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发挥个人特长,“因课制宜”,来调起学生读经典名著的胃口。例如我校陈永红老师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方面做得很好。看下面她的教学案例:在一堂课上她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我悄悄的为你打开一扇窗,隔着一堵墙的距离向里望,里面绿草如茵,姹紫嫣红,蜂飞蝶舞,那是一个美妙绝伦的人间仙境。怎样才能润物细无声呢?大家喜欢做猜谜语的游戏,那我们来个人物竞猜吧:
少室山头琴未冷,风陵渡口似闻声。
人间自有情难老,不信娇女白发生。
慧骨灵心济国危,衣衫似雪雪如肌。
襄阳城破家亡日,重寄桃花第一枝。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趋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
当学生绞尽脑汁总算有人能猜出来的时候,陈老师便拿起表扬的武器,夸他腹有诗书,夸他学识渊博,夸他见闻广泛,直夸得别人自惭形秽,眼巴巴的看着他流口水,恨不得一日读尽千卷书。还有一次写秋天的作文,她说有一首诗虽然不长,但写尽了秋天深入骨髓的悲凉,然后屏显: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这样就又捎着提了下红楼,她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学生们语文课上要想出尽风头,必须读书读书再读书。当然不同的时段要侧重于某一部来讲,不可贪多,更不能让学生觉出卖弄之嫌!
第二,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读“喜欢读的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我们校长本人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诗人学者,他特别推崇让学生多读书,学校在图书配置方面花钱很多,我们的图书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我们每周至少安排一节阅读课,学校阅览室给我们配置了很多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看到学生们在窗明几净的阅览室,很投入地读书,整个屋里静静地,清风携带着花香吹来,那种感觉特好!光一节阅读课显然不够。于是我们老师又借了阅览室的杂志,再加上老师自己积攒的杂志,发到学生手中,每人一本,看完再互相换着看。一个月班级之间再交换看。保证了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随时有书看。这种做法我们一直持续到中考前夕。另外,班级安排有专门的学生去图书室为同学们借阅中外名著图书,两周一次。书录由老师学生商议定下来,原则是内容由趣味到厚重,由浅到深。名著阅读平时一个月阅读,至少一本,假期集中阅读,至少三本,按课标规定提供书目让学生读。
第三,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方法鼓励督促学生读书,调动其读书积极性。
我们让学生读书并且要求做读书笔记,内容自由,可以做摘抄好词佳句,或内容摘要,或谈读后感想等等,老师们每周批阅一次。每学期我们举行一两次优秀读书笔记展,择优发奖,并让学生们参观学习优秀笔记。事后,学生的读书笔记明显认真多了。
〔关键词〕通透演唱民族声乐意境
中国民族声乐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乐论・师乙篇》就提出了:“人居中矩,句中,累累乎端如贯珠”。说的是:演唱时要自如转换,行腔变化合乎规律,每个字每个音都要像穿玉珠一样串在一起。这种理论,在今天来说,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很多的老师在上声乐课时,经常会要求我们说,演唱时要把每个字象穿珠子一样串起来。类似的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论著也很多。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提出:“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说明唱情得以融神的艺术效果①。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和表现形式还借鉴和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菁华。我国戏曲艺术的正式形成,一般认为是南宋时的南戏。南戏的演唱方式是多样化的,它既可以独唱,又可对唱、轮唱、合唱等,戏曲的雏形,到元代基本形成。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论真正的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开始也。”②
元《唱论》的作者芝庵,论述的虽然是戏曲声乐的演唱方式,但其中的一些如:“字真”、“声要圆熟”、“腔要彻满”与我们现代演唱中所要求的“字正腔圆”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时,他十分注意唱腔的旋律美,提出歌唱时要注意“抑扬顿挫”、“索纡牵结”、“敦拖鸣咽”等。还提出气息的支持的重要性,提出“偷气、取气、换气、歇气,爱者有一口气”等观点。他还注意了歌唱者不同的音色与演唱风格问题。
通透―――①精通、透彻。
②穿透,常比喻能看透人心。
这是通透的原意,用在声乐艺术上,人们说有通透感就是演唱者声音运行无阻、贯通、通达、不憋屈,听着很清澈,没有乌哑的感觉。而作为本人对通透一词的理解,首先,是对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及风格的把握,民族声乐演唱讲究“依字行腔,以字带声,以字传神,以字传情,唱声唱情,以情动人”,并且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文艺百花园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的风景线,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抒情性,音乐性,结构性,独创性,地域性,语言性,所以要求声音清澈干净,明亮透彻,能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我们可以看看当今的民族声乐的歌唱家们,例如从的演唱风格当中,可以看出她的演唱风格是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早期的大气、热情、后期的明净,飘逸。其中不变的是声音的通透,那种从容不迫的一气哈成的感觉。这种通透的声音,能给听者传达出美的意象,使声音充满画面感,类似于中国很多艺术种类中经常运用到的“移情”或“通感”。如绘画、电影等。从绘画中简单流畅的线条能体会天地宇宙;从电影移动的画面能体会出岁月人生;同样,从通透的歌声中能体味如玉的润泽与豪迈的情怀。
其次,中国民族声乐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演唱者在演唱时还需具有通透的审美价值。人们常常用通透来形容一块好玉的质地。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通透的意境之美,体现在演唱者对声音的完美运用以及对艺术美学的不懈追求,更体现在其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正确领悟。这些作品大多是现代作曲家为古诗词谱曲的作品,作曲家运用现代作曲技巧结合我国的传统民族调式,根据诗词作品的内涵而创作出来的。
同样,在我的演唱实践和教学中中,也选择了一首能表现通透之美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例如:
李白诗、刘文金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歌虽是送别好友,却不哀伤离情。歌声中传递出自信、高瞻以及潇洒。
我们来看看其中的“辞”字、“下”字、“孤”字、“尽”字、“唯”字和“流”字,诗人举重若轻的几个字,从不同的角度和时间顺序上把楚天吴地的阔大空间尽收到一幅长河画卷里,其艺术形式犹如电影的长镜头,其神韵使欣赏者仿佛身临其境。前奏部分如潺潺流水,表现出友人乘轻舟渐行渐远,诗人在黄鹤楼上目送友人离去,吐出自己的心曲。
演唱者在演唱上半阙时,应借鉴京剧演唱方法,润腔运用自由灵活,装饰音的音色变化轻巧通透,后面两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流”字,声音色彩变化对比强烈,让人有一泻千里,畅快淋漓的感受。虽然音色上有如此多的变化,但是声音的支点与气息的支持却始终如一。听觉上既有声音强弱的变化与对比,又能体会到声音的连贯和统一,既声音的通透感,这种通透感的完成,需要我们具有很好的声乐技术技巧的支撑。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通透的意境中我们也能够找到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所说的“间离感”,即演员好像不是在事件当中,而是抽离于事件之外,冷静地看到所发生的一切事件。这就需要演唱者抽离于情绪本身,表现出一种淡远透明的意境。
下半阙歌词是上半阙的重复,但表现的内容以及音乐形式却完全不一样,上半阙是唱给友人听的,下半阙是唱给自己听的。友人已经乘轻舟远去,即使天际依稀还能看见帆影,而那已不是帆影,只是歌者的臆想。用比上阙稍快的速度向自己说“故人已去”,我在此处向扬州远眺,希望你能一路走好。如果说上半阙是抽离于离情之外,那么下半阙应是由于友人的离去,歌者可以将自己的不舍之情完全释放出来,因为他不愿看到友人离别时回望的眼神,因此演唱者在最后两句必须唱出最强音。这歌声是对友人的祝福,对人生的喟叹;这歌声如挫金碎玉,穿越岁月时空,在长江上迂回流转。
再如:由[宋]李之仪作词、青主作曲《我住长江头》,原词牌名《卜算子》。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名作。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
演唱这首作品时,速度要快慢适中。气息要深,叹到底去唱,上下通道要完全打开,声音的效果是通透而富于情感的。不管诗人与曲作者要表现的是爱情还是友情,不同时代的演唱者的演唱方式和表现内涵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效果。过去有过去的理解,现代有现代的理解,当我们欣赏不同演唱者的演唱时,得到的审美效应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演唱这首歌时,声音的力度是呈递进式的,前面六句可以用叙述的方式说出来,后面的几次反复,情绪可以一次比一次递进,在进入尾声时,才逐渐放缓放弱。只有情感的完全投入,气息和共鸣腔的有力支持,声音位置保持不变,咬字放在支点上,每个字都串起来,这样声音的通透效果才能突显,听者才能得到愉悦心灵,情境交融的美的享受。
还有曹雪芹词、王立平作曲的《红楼梦》中的歌曲:《葬花吟》、《枉凝眉》等。作曲家根据《红楼梦》中的诗词,创作出精典的民族声乐作品。我们可以听听不同版本的歌唱家的演唱,比如陈力、宋祖英、吴碧霞等。曹雪芹对作诗、作文的见解,是把“立意要紧”⑦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在读他的诗文时,会得到身心的整体愉快和通透,我想这也是至今红学研究依然火爆的原因之一吧。我们可以先读一下那些精典名段。例如《枉凝眉》中的: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又如《葬花吟》中的: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g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再如《秋窗风雨夕》中的: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我们读曹雪芹的诗表面看都是写景写物,其实写的却是人生。同样王立平作曲的《红楼梦》中的歌曲,是词与曲的完美结合,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愁绪千回、风流婉转、荡气回肠。这种意境的传达,需要靠演唱者的再度创作。我们可以听一听宋祖英演唱的《枉凝眉》或吴碧霞演唱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她们对声音的控制、音色的把握、情感的投入、以及对词曲的理解,经过再度创作,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读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通透的意境美;品曲,我们可以感受到通透的意境美;听唱,我们同样感受到通透美。同样的通透感,我们还可以从演唱的《中国民族歌剧经典片段》中的唱段,例如,《万里春色满家园》、《北风吹》、《血里火里又还魂》等作品中感受到。这些歌唱家的功力,在歌曲中得以完全释放,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歌唱家对歌曲的演唱方式与演唱风格的成熟演绎,可以让我们体味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通透之美。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之美的分析,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挖掘作品的内涵,在演唱和教学当中能够有的放矢的运用;技术永远都是为内容服务,因此,再好的演唱方法,也需要你在表现作品时,投入自己的情感,以及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技术解决了,接下来是对审美的追求,对文化的追求。(责任编辑文键)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3.在情境创设、想象说话中,理解诗意,感受诗境,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词说句,初识美
1.谈话导人。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朋友,咱们来认识一下吧!(多媒体出示一边飞一边叫的黄鹂的画面,相机指导“鹂”的读音,板书“黄鹂”;接着画面上出现垂柳,板书“翠柳”,特别强调“柳”的写法。)你们能把它们说成一句话吗?(如:黄鹂在柳条中捉迷藏等。)
(2)多媒体出示:“一行飞上蓝天的白鹭”,相机指导“鹭”的读音,板书“白鹭”,请学生根据画面说一句话。
2.出示课题,多么美丽的春天景色啊!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把这美丽的景色写成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绝句》(板书),多媒体播放画面,教师配乐范读。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形象思维非常活跃,也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情景。这首诗色彩明丽,教师将黄鹂的轻快、翠柳的美感在课始直观出示,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所学之诗稍知其意,初步感知古诗之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二、多读,说景谈情,感悟乐
1.自由读。多媒体出示《绝句》背景图及古诗,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生字,读好每一句诗。
2.师生接读。师读前四个字,生接后三个字,也可变化数字,如师读前两个字;也可变换组别接读;教师不断变换读诗速度,让学生在接读的时候能慢慢熟练、跟读,注意音准和节奏。
【设计意图】“书不读熟不开讲”,特别是古诗,只有在读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知其意悟其境。这一环节设计既是为学生的初读降低坡度,达到读通、读顺的目的,也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创设情境,读出感悟。
(1)过渡:大家读得可真不错,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我问你读,怎么样?并逐句展开师生问答式的教学。
第一句:教师先问:两个黄鹂干什么?学生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答,再以此启发想象:如果两个黄鹂是在说话,可能在说什么?(可能会说“春天,草醒了,花红了,叶绿了,好美啊!”……)换个角度想象:如果它们是在唱歌,可能会唱什么呢?(可能在唱“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即兴唱几句)
第二句:教师以问承接:黄鹂在说、在唱,那一行白鹭呢?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理解句中的“青天”就是蓝蓝的天空,并通过多媒体,欣赏蓝蓝的天幕上,飞翔着一行雪白的鹭鸟的美丽景色,指导有感情朗读。
第三句:教师叙述:美的不仅是会动的黄鹂和白鹭,还有静静的景物呢。你瞧,窗含西岭――?学生接下去将第三句诗补充完整。然后,围绕“一年有几个秋季?”“千秋指多少年?这里的千秋真的是一千年吗?”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千秋雪”的意思是指很久很久都不融化的积雪,进而体会到千年不化的白雪盖在西岭上给人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教师说“在明媚的春光中遥望那岷山上的皑皑白雪,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把这么美的西岭和白雪描绘成了打扮诗人房间的图画了(出示画面),这个字就是――含”,将品味语句的焦点集中到句中的“含”字上,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含”的动作,再结合画面感受“窗含”的独特之美,从中体会“含”字的生动和形象,最后把这种美读出来。
第四句:导语一转:站在窗前看,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而出门外,却是另一番景象――(门泊东吴万里船)再用语言呈现画面:一只、两只、三只……门前静静停泊的船只,有序地排列着,多像是――(即将远行的队伍、整齐列队的士兵,随时准备出发。)真是静中含动,动中有静,再连起来读后两句诗。
(2)引导想象: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请用笔在诗中圈出来,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3)教师小结:读着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呢?你能用读把诗人的心情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都说学习古诗重在感悟,但感悟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让孩子手捧一首完全不知所云的古诗去感悟,恐怕有点为难孩子。但二年级孩子应该怎么感悟,需要慢慢引导。这一环节就是在师生情趣问答的游戏中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古诗的美,建立诗歌表象,并通过创设情景的读,体会诗人的喜悦心情。
4.对对子,理顺序。
过渡: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对对子,好吗?
师:两个黄鹂――
生:一行白鹭。
师:鸣翠柳――
生:上青天。
小结:谁能说说作者观察景物的顺序是――
【设计意图】每次读,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说前几次的读重在读通读顺,读中感悟诗意诗情,那么,这里的读,就是初步认识景物的描写顺序。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他们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教学中主要采用对对子的游戏形式(学生已学过简单的对子),在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中景物描写方法。
5.看图读诗:教师分别出示不同画面,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并让学生说说喜欢哪幅画面,为什么?
6.同桌一起观察课文插图,自己手指画面读诗。
7.师创设诗境,学生一边演一边背: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他正坐在草堂里看书,忽然听到――(生:两个黄鹂鸣翠柳。)陶醉之余,他正想起身细看,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直上蓝天――(生: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窗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回头一看,这次,他看到了门外――(门泊东吴万里船。)
8.面对这样美丽的春光,诗人还会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是低年级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这里,教师通过看图读诗、创情境背诗等形式,强化意义诵读,促进语言积累,实现目标达成。
三、质疑解答,指导书写
1.看着图,读着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关键词:高考 古诗词 鉴赏 方法
诗词被称为文学之上乘,其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深邃。高考中考查“诗词鉴赏”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诗词鉴赏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诗词鉴赏试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过去的客观题相比,这种诗词鉴赏题也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泛滥成灾,而多读诗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诗词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读诗使人明理”。
一、揣摩题旨,关注题目
高考试题中的鉴赏诗是一项考查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题型,面对这样的语文试题,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反复地读题,由浅入深地读诗,由表及里地体会题旨。审题是答题的关键、答题的方向。通过审题,知道出题人要求回答什么,什么不用回答。有的时候题目也可以提供理解诗词的某些线索。另外,鉴赏诗词类的题目也是用心体味诗词深邃美妙的意境的一种手段,要分析诗词的内在含义首先就要从诗词的文体入手,只有在关注题目,揣摩题旨的前提下,才能体会诗词意象所蕴含的丰富涵义,便于开展认真地阅读鉴赏过程,探索文字之外的情感思维,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把握作者,挖掘内涵
要想深刻地了解古诗词,首先就要对作者有所知晓,古诗词的作者往往有着独特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上的共性特征会帮助我们体会其作品的深刻内涵,对挖掘诗词内部的情感信息大有作用。例如:寄情于山水,以景抒感的诗人有王维、陶渊明等;以景带情,心声细腻的诗人有李清照、柳永等;言辞豪放、不拘小节、以歌咏志的有李白、苏轼、曹操等。除此之外,还有边塞诗人、爱国诗人、送别诗人等很多不同的类别。学生要抓住这类作者的特点,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来把握诗词的大体风格。有些诗词鉴赏题,出题人会在诗文后面加上对诗词作者、背景或是诗词中的某些词语的解释,考生要对这些注释认真阅读。
三、捕捉意象,感受意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的主要题目规则还是以领会诗词意境为主,其实诗词的意境主要是通过一些“意象”指标来展示的。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诗词意向,大体上都有着相同的意境含义。例如:斜阳含有凄惨之感,多会出现在离愁别绪的情感表达中;残月表示孤独忧愁的心绪,多会出现于思念、思乡的情感寄托中,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是绵绵不断的愁思与相思,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等。例如2009年的山东高考卷,有一首杜牧的诗词鉴赏《寄远》“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这首诗的鉴赏就要抓住“漫悠悠”和“红袖”这两个意象来体会诗人将动静结合到一起的映照情景。同时,还有找到“孤”和“变秋”的意象提示来体会诗人有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则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客心”。
四、突出诗眼,把握情感
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最简短的言语表达最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在赏析古诗词时,考生一定要注意抓住诗眼,所谓诗眼,其实就是最能够表现诗词内涵的句子或词语。抓住了诗眼就可以很快地把握住诗人写诗时的情感状态和情感表现。例如:杜甫的《月》“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考生要抓住“高当泪脸悬”这一句,以“泪”字为诗眼,深入赏析“泪”,明确反映出诗人的主观情绪。同时结合“南飞乌鹊”的客观意象,就可以快速地分析出诗人企盼早日归家与亲人团圆的心情。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雕塑了一条雄奇瑰丽的诗词艺术长廊。中华儿女徜徉于这条长廊中,开阔了胸怀、陶冶了情操、滋补了精神。因此高考中出现了古诗词鉴赏,而且古诗词的鉴赏也正在慢慢地进入青年的生活范围之中。在这条鉴赏之路上,考生要知道古诗词的题目是作品的眼睛,情感的把握是阅读作者思想的窗户,诗词的意象凝结着作者对整篇作品的综合思考,这些都是考生拥有高度的鉴赏意识、经历诗词鉴赏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宁.古诗词鉴赏训练[J].中学生时代.2006.(04).
[2]黄颖.诗词鉴赏与多元智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0).
新课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好的戏剧,总要有序幕,演出才能跌宕起伏。新课导入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它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新课导入,使我们的课堂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先让学生背一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圈出“数”字,然后问学生:“这里‘数’枝梅可能是几枝梅呢?”在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后,我进行了引导:“王安石真不愧为古代伟大的诗人,他只用了一个‘数’字就代替了大家猜想的各种枝数,我们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学习王安石的办法,也用一个符号或字母来表示梅花的枝数呢?”从而顺利进入新课教学。
新知教学——有心插柳柳成荫
有人说,数学课的四十分钟应该是紧张的,思维高度集中的一个过程。我并不这样认为。让学生在新知学习过程中能轻轻松松获得知识才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高效课堂。
在执教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就可借助古诗使传统的概念教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从刚学习的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入手,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各自的发现,接着教师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这首诗,不算题目,也不算标点符号,一共有多少个字?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首诗的总字数吗?”然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在对不同方法的讨论中引出乘法。这样,一堂本来比较单调、简单的数学课,因为注入了古诗,显得既厚重,又充满活力。
练习巩固——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现实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把练习的价值简单定位于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上,导致练习的形式及内容单调、机械、封闭。如果教师在练习巩固时能巧用古诗,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如教学六年级《百分数》的巩固环节时,就可利用一些形式独特的古诗来让学生计算百分数的问题。先出示清代诗人王士桢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让学生算一算:“这首诗中哪个字出现得最多?这个字的字数占全诗总字数的百分之几?”在学生计算后,布置学生课后找一首诗,使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10%。课后学生经历了找诗、读诗、算诗的过程,有的学生找到了清代诗人陈沆的《无题》:“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有的学生找到了“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学生在欣赏美文的同时学会了以数学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总结提升——余音绕梁味无穷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设计巧妙的课堂小结是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整合、拓展、提高,是一个具有“画龙点睛”之效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和创造力,达到“余音绕梁”之效果。
如教学三年级《观察物体》时,组织学生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由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面是各不相同的。课中利用各类变式让学生反复观察、练习巩固之后,用古诗《题西林壁》来总结提升:“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也就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面是不同的。宋代诗人苏轼有一首诗呈现了类似的情形,是哪首诗,你们会背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节课在充满数学味的古诗中结束……
一、理性评论与感性领悟的适度分离
鉴赏是指包括了对于审美对象的理解、感受和评判,教学应该以其中的感受和理解为主。我认为诗词鉴赏的大忌是急于给出理性的评论。诗词鉴赏不是以应考为最终目标的,而是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获得审美体会。教师应当以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审美为目标,而不是让他们写出一段出色的评论,更不是去提供一个现成的结论。如果把古代诗词比喻成一棵大树,诗词鉴赏的目的则不是去判断这棵树应该是什么科目,也不估量它适合做什么,也不是分析它哪里生长得旺盛,哪里的叶子稀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是要眼睛盯着树,心里面想着树,感受着它剪秋裁春的气势,为它喝彩,为它倾倒。对于古诗词,一下子就思考它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语言怎么样,应该怎样去评价等,越过了审美的过程,表面上看好像“鉴赏能力”是很强的,实际上却是一种失败。
但是诗词鉴赏也不能离开理性的评论,这的确是考察一个人鉴赏水平以及表述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考试的要求。我们虽然不能为了考试而进行语文的教学,但也不能特意回避理性的评论,去逃避应试。诗词鉴赏时理性的评论技巧是很强的,有一定专业的术语进行使用,有固定的套路去遵循。也就是说,学生只要把诗歌的背景以及诗歌的本身理解正确,在感性的体悟基础上总结出理性的评论并不困难。教师也应在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最后一环指导学生写出理性评论。但是课程要准确定位,不能让应试目的支配教学。
我认为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在于两者适当的分离。在鉴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去体会诗词的优美,不要时时刻刻地想着去做作出评论。理性的评论应该放在感性的领悟之后,可以安排在最后,或者利用特定时间进行应试强化训练。
二、学生与教师的紧密配合
教师要清楚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中学生是诗词鉴赏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鉴赏是教师的任务,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鉴赏。如果在一堂古诗词鉴赏课上,教师自己讲得非常投入,而学生们却不接受,甚至教师代替学生总结,把最后的评论交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掌握住去应付考试,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不成功的。
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我认为,对于古诗词鉴赏,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指导学生去了解诗词的相关背景,自己对诗词的各代重要注疏也要提前了解。西方学者认为,作品问世后就具备了它自己独立的生命力,作者的本来意思并不是诗词所表现出的唯一蕴意。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特别追寻作家的原意。《孟子・万章下》中,“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提出的理论是“知人论世”,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的重要观点,直到现在也仍然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则。
我认为,中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是要增强他们的感悟理解能力。对于古诗词,先不要着急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而应该先掌握已经成为定论的那些解释,或是几样被学术界已经通任的解释。教师对古诗词中心思想、字、句意思的解释要有依据,不能单凭自己的理解和任意想象。这种依据,应该来自于历代著名注疏。一名没有读过诗词的相关注疏就上讲台的教师,恐怕是没有太大自信心的吧。
其次,教师还要有能够沟通诗词内外相关知识的水平。我国古诗歌的意象、题材与主旨经常都会有很深刻的文化底蕴。例如悲秋,教师必须说讲明白古代人对秋天那种特有的情怀,才能使学生们真正理解“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的诗词。再如在讲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时,我联系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和《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还有范仲淹《苏幕遮》里面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然后又联想到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让学生去体会在“草”上所赋予的情思,明白这里的“草”已经不只是一种植物的存在,而是赋予着“思乡”“怀人”等情感的文学意义上的存在。
最后,教师自身应该能进入到审美的情境中,对诗歌产生自己的共鸣和感悟。道理虽然很浅显,但是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沉醉于诗词中,如何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如果教师都没被诗词所感动,如何能希望学生们被感动呢?
另外,教师指导鉴赏时的话语必须要有感染能力。面无表情的脸孔、抽象的理论,这都是学生们不愿看到和听到的。
三、静思与朗读相结合
古诗词中的美感其中一部分来自它的语言表达形式。虽然因为言语的变化,对仗押韵等形式特点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已大大减弱,但是直到如今,这形式美还是人们审美愉悦的主要来源。体会其美感的重要方法就是朗读。教师可以自己朗读,也可以请学生朗读,还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或音频文件。
但是只有朗读还是不够的。古诗词不但要读,读出其韵味来,还应有非常强的想象能力去再现古诗词中的意境。教师这时可以使用引导的语言,使学生静心去体会。
四、生活意境与诗歌情景相结合
古诗词的魅力与生命力就在于能够穿越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直击我心,触动人们的灵魂,不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诗词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只有当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某个场景,忽然间某个古人的一句诗词浮上心头时,学生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此时情景中的滋味竟然已经被古人写到了,这时他们才真正明白了古诗词的精妙之处,从而产生对古诗词的强烈兴趣。
【关键词】筛选 联想 有余韵 金玫瑰
品读过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玫瑰》,我很受感动和启发。一位老清扫工用了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微尘,把他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一朵金玫瑰。诚然,它道出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其实也道出了学习语文的规律。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看到的文字,每一个深刻或者戏谑的想法,每一个成语典故的来历,每一幅对联背后的故事,每一首诗歌的吟唱流传,每一部小说的探究思索,每一堂语文课的知识梳理等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积累,再积累,就是锻造金玫瑰的过程。
1.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前帮助学生筛选金粉
任何一节好课都是在教师精心准备之下孕育而生的。教师一定要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的策略,精心选择、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学会“备辐射”。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前帮助学生筛选金粉。在授课《张衡传》时,因为它选自《后汉书》,我便借此梳理了《后汉书》的一些名句作为课前背诵。
如()1有志者,事竟成。
(2)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在授课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我在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在屏幕上展示了学生在初中学习到的何其芳的诗歌《秋天》。我既想借此导入课文,又想和学生一起借回顾旧知来储备金粉。虽然二者文体不同,但都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悠远的秋天。
长此以来,学生在课前或上课伊始,都会收获一粒粒金粉,为锻造金玫瑰储备必要的原料。
2.在授课中,师生发挥联想,把语文课堂筛成金色的海洋
学习《故都的秋》时,在鉴赏“秋雨话凉”这幅图景中,学生能找到这样一些词语“灰沉沉”“息列索落”“凉风”,但分析起来却颇有难度。我便让学生发挥联想,再现有关秋雨的知识积累。学生联想到王维的“秋水日潺湲”,《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不少学生还联想起已经学过的《岳阳楼记》中的“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等。通过联想,学生对秋雨的知识积累进行了有效巩固,但还停留在浅层次上。于是,我再追问《故都的秋》中的秋雨跟《岳阳楼记》中的秋雨有什么不同。这时就不得不继续深入地思考,继而进行分析了。先从词语“息列索落”开始,这个词语最初的意思是物体之间的摩擦声,用它来修饰秋雨,就突出了秋雨的呜呜咽咽,而非嚎啕大哭。令我联想起《红楼梦》33回中“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那章,宝玉挨打 ,黛玉探视,“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联系郁达夫个人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就不难理解他笔下的秋雨可谓“越是这等呜呜咽咽的哭泣,更觉心伤”。
于是,我顺势和学生一起回顾整理了相关悲秋的诗句,期待学生再次进行金粉的储备。
《诗经》:秋肇凉气,蟋蟀鸣床
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欧阳修: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王国维:苦觉秋风欺病骨,不堪宵梦续尘劳
在学习《行行重行行》时,由经典名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学生马上联想起异曲同工的词句,即被王国维列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的第二境界的柳永《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让学生比较鉴赏这两处经典名句。学生一方面认为柳永的词句更加坚韧,另一方面也觉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更为平淡自然,颇有陶诗风格。于是我对学生的鉴赏感悟予以肯定,同时也向大家谈了我自己的观点。我给大家补充了苏轼对陶诗的评价:“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可见陶诗自然清新的诗风,沁染了苏轼。无独有偶,现代文学大师巴金也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柳永的那两句却未免带有一些着力刻画的痕迹。而且那个“悔”字还隐隐含有一些计较之念,不像“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在外表上所写的只是衣带日缓的一件事实,内中却含有一种尽管消瘦也毫无反省、毫无回顾的意念。倾吐如此深刻坚毅的感情,却出以如此温柔平易的表现,这就更加令人感动。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顺势我又给学生补充了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所写的“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分”,亦为异曲同工之句。
可见,课堂上的金粉是处处存在的,只要我们有心筛选,定会筛出一片金色的海洋。
3.所以,我常想,惰性是人人都有的,但只要有了兴趣,惰性是可以大大打折的了。这就需要我们每次在授课时精心构思,巧妙布置“有余韵”的课下作业。
4.我经常会留一些“有余韵”的课下作业
上完《故都的秋》时,我设计了“赏经典篇”这样的课下作业,将《故都的秋》与老舍的《济南的秋天》比较阅读,进而窥探作家的艺术风格。上完《行行重行行》,留了“读诗研诗”这样的研究性课题:每个小组以“古诗十九首”为主题,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题目,完成这个课题研究。
在《扬州慢》的作业布置中,我让学生探究姜夔对当代诗人余光中的影响。在设计这一探究题目时,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认为姜夔对余光中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健笔写柔情”,二是琢炼清雅的语言风格 。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共同体的合作探究进一步拓展于课外,对学生深入的学习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设计这样的探究题目,需要深思熟虑,查阅大量资料,无形中亦丰富了自己的积累,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金粉的收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但语文的学习就该如此,金粉对提升文学水平将大有裨益。也执着地相信,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用数十年的时间去筛取数以百万计的文学微尘,把它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相信我们也会锻造出一朵金玫瑰。
参考文献
[1]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2] 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对于聋校语文教学,许多教师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聋校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却有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何使聋哑学生在读古诗时,能真正感悟到古诗的意境,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呢?下面我们来观察聋校语文古诗教学的一个案例。
一、课堂案例及解读
案例片断1:
…… ……
师:诗人李白被后世誉为“诗仙”,与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大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杜甫)
师:通过查资料,你对诗人杜甫有了什么样的了解呢?谁来说一说?(指一名学生说)
师:是啊,诗人杜甫只活了58岁,但却给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不朽的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叫做《绝句》(板书,齐读)。
师:这首诗是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回到成都草堂时写下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这个春光烂漫的季节。
(课件展示画面和配乐朗诵)
师:欣赏完了感觉怎样?对,一个字:“美”。
师:王老师以前教过同学们几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家还能记得吗?
(生:①读;②查字典;③理解句子意思;④写写画画。)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自学这首诗好吗?自学时,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意思,该怎样读。
师:好,老师看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现在我想听听你们是怎样读这首诗的。(生读)
…… ……
片段解读:新课程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聋校很多老师觉得学生已经是听力障碍了,思维水平明显滞后,不敢放手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实,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片面的。聋生也具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案例片断2:
…… ……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现在老师还想问问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古诗,你们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生说第一句诗意)
师:你从诗中读到两个黄鹂,黄鹂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鸣叫?(生答)
(可能有的学生会理解成“两个黄鹂在鸣叫翠柳”,此时,要引导学生看黄鹂在什么地方叫,从而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黄鹂会怎样鸣叫呢?(生:叽叽喳喳、欢快、唱歌)
师:同学们想得真好,老师的耳畔依稀听到了黄鹂欢快的鸣叫声,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欢快、微笑)
师指导学生读。
师:一开始,我们就从诗人的诗中看到了黄鹂,听到了悦耳的叫声,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一种景色啊?(生:美)
师:太美了,让我们继续从诗中发现美吧,接下来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行白鹭在蓝天上飞)
师:王老师注意到,他认为诗中“上”和“鸣”的用法一样,你们同意吗?我们先不要忙着纠正,老师请同学们用“上”来说说句子,可以吗?
(生说句子,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上青天”中的“上”和哪一个意思接近呢?(生:飞上)
师:两次展开你们的想象,白鹭会怎样飞呢?(生演示)
师:我们不仅听到了黄鹂悦耳的鸣叫,还欣赏到了白鹭自由地飞上蓝天,你们觉得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师领读。(生:个别读、小组读)
师:现在啊,我们发现这不仅是一首诗,还是一幅画。画面上有黄鹂、白鹭,还有什么呢?(生:西岭、雪)
师:怎样的雪?是一千年的雪吗?老师想问问你们,一年有几个秋季?那么,三秋、一千秋是实指吗?千秋雪的意思真的是一千年没有融化的积雪吗?(生,不是的,是很多很多年没有融化的积雪)
师:千秋雪,不是实指,那么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诗中,有没有相似的用法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好!(点出“含”)这句诗中,老师还有“含”这一个词不能理解,谁能帮帮老师呢?老师想先请你们组词,好吗?(生说,师板书)
师:很好,我们再来想象一下,诗人是在哪里看到西岭上笼罩着皑皑积雪的?(生:在窗前)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窗含”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把“窗含西岭千秋雪”画出来吗?(两生画)
师:笼罩着皑皑积雪的西岭被嵌入窗框中了,感觉实在是太美了。(课件展示西岭雪的图片)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指导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师:远远地,我们看到皑皑积雪的西岭,再把我们的视线拉回,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生:船)
师:去哪儿的船?“万里船”和“千秋雪”的用法怎样?(相同)就是驶向很远很远地方去的船,我们称它为“万里船”。这句诗的意思是:门前停泊着要到很远很远东吴去的船。(指导学生读)
师:透过窗子,我们看到西岭上的积雪,我们还看到门前停泊着的船只,感觉到一种很壮观的美,让我们把这两句诗连起来细细体会一下。(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片段解读:在让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以学定教,利用各种适合聋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品读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入手,引导学生体会语感。教师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精读诗句,和学生一起走进诗歌,亲身体验美妙的诗歌意境,深刻领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感悟
古诗是聋校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认为聋哑学生的思维具有局限性,有的教师自己讲得太多,或者在提问后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自己回答。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吗?更何况是对古诗文的感悟、探究。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探究,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绝句》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味。
2.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读感悟古诗
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这就要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读感悟古诗。
(1)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实验小学,福建莆田 351111)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代代吟诵,千古不衰。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短小精悍的古诗。这些古诗集语言美、音律美、意境美于一体,以精练的语言描绘了深远的意境,抒发了美好的情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渲染,就可以使儿童真切地感受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从而获得美的愉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品析字词,感知语言美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教学时要重视古诗字词的品析。如杜甫笔下的《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一个“含”字,若一般写来,用“外”也能讲得通。通过进行对比品析,方知“含”字用得妙,妙在它把诗人所站的位置点出来,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尽收眼底,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避开了正面写人。又如《江畔独步寻花》开头两句中的“满”和“压”写出花开得多,把小路都遮住了,把花枝压得弯下了腰。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品析:“满”体现了大地锦绣、春色四溢的景象,“压”让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诗人把静态的花写活了,从中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炼句的匠心独运,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二、进入意境,欣赏画面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其是写景状物的诗,每一首都能为我们展示一幅色彩明丽、清新隽永的画面。现在的课本都为古诗配了一幅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我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中展现的是一幅醉人的秋天山色画,山路、人家、白云、红叶,这些色彩斑斓的景物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去感受图画中的美。又如高鼎的《村居》,诗中的草、莺、杨柳、儿童、纸鸢,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给人以亲近感。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那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长堤,随风轻摆,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诗句中,一个“拂”、一个“醉”,使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把一幅花草繁茂、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的乡村春景图展现在我们眼前。教学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通过想象,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与诗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进而欣赏画面美。
三、扩展想象,领悟诗情美
叶圣陶先生对古诗教学曾有过精辟的见解:“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点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诗歌以寥寥数语竟能展示一个含蓄深邃、优美动人的境界,这想象空间有多大!如教《游园不值》,可引导学生想象园中的春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春天想象成可爱的、调皮的精灵,它活蹦乱跳,向四面八方伸展,它要冲破一切束缚。而那枝出墙的红杏,便是春色的象征,它要向大千世界炫耀春色,报告春的消息。又如《绝句》诗中“何日是归年”是画龙点睛之句。此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乐诗衬哀情,不禁发出心底的感叹:故乡啊,故乡,年年想归去,年年归不得。如今春残夏来,又是一年过去,不知何年才能返回?“何日”一词,表示归期无定,饱受战乱之苦,抒发了诗人羁旅漂泊、思乡殷切的情怀。通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充满了诗情美。
四、反复诵读,品味节奏美
节奏作为语言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使古诗易于被记住;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通过反复诵读,有助于体会感情,进入诗的意境。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名句,“倍思亲”读的速度可慢些,语调要深沉些,以传达出诗人强烈的思亲之情。“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少一人”则要读得更慢些,声音要显得平缓深沉,似传达出诗人的遗憾惋惜之情。古诗的形式一般有五言、七言。五言朗读一般以2―2―1停顿为多,七言以2―2―3停顿为多。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其节奏的规律,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声情并茂的节奏和韵律,做到“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这样,就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了情感共鸣,活跃了思维,激发了情绪,并能借助声觉形象,深刻体验到藏匿诗中的那份细腻纯美的情感,达到美的内化。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教育审美功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在对语言美、画面美、诗情美、节奏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
《班婕妤怨》为乐府古题。《乐府诗集》卷四十三解题曰:“《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所宠爱,后幸赵飞燕姊弟冠于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2]刘孝绰由这一传统题材入手,前四句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班婕妤诗句的化用,以己之笔抒己之情。班婕妤在《自悼赋》中写到:“潜玄宫兮幽以情,应门闭兮禁闼扇。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幽寂的宫门紧闭,昔日的繁华无影无踪,流露出了沉寂冷漠之情。尤其是第一句中的“已”字,仿佛这里已沉寂了好久,门环无人扣响,门内的人更是无人问津,从时间和空间上加深了人物的孤独寂寞感。环境是对情感的衬托,如此凄清境况之下,内心也是愁苦的。春日里青草的茂盛对人物情感世界更起到了反衬的作用。后四句借典故转入对情感的抒发上。第五句中的“秋”与第三句中的“春”恰好是时令的对转,可谓自然、别致。 “青春日”是绿色的,是生命、希望的象征,是灿烂多情的时节;“秋”是黄色的、暗淡的,秋因此而代表美好事物的逝去而无法挽回的忧愁。写秋是对春的怀念。春是暖的,秋是冷的,时令的转换更衬托出君恩的决绝。春秋代序乃自然之变化,也暗示了后宫女子承恩而后失的命运,她的哀愁是必然的,即使很无奈。全诗语言简约,哀婉动人,在对比与反衬中,把女子忆往昔、伤青春、遭冷遇之情交织融合在一起。
《怨诗》以大量的用典见长,通过对典故的正反运用,把后宫妃嫔之缠绵怨情,表现得千回百转,诗歌呈典丽之色。
开篇用典,怨情摇荡。“退宠辞金屋,见谴斥甘泉。”用汉武帝金屋藏娇和汉成帝班婕妤故事。“金屋”乃汉武帝陈皇后阿娇原居宫殿。阿娇为汉武帝姑母馆陶长公主之女,武帝幼时,馆陶抱膝曰:“儿欲得为妇否?”并指阿娇曰:“好否?”帝笑答:“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后果成婚,立为皇后。“金屋藏娇”比喻新娶美妾极受宠爱。而这里反用此典,“退”、“辞”二字点明了此时所处之境况:失宠受冷遇。“甘泉”,秦之离宫,建筑奢华,武帝时增翻广制,更为奢极。成帝时,扬雄作《甘泉赋》,赋中极力夸张铺饰宫殿的华丽、雄伟。当时班婕妤失宠,成帝宠爱赵氏姐妹,于是赋中又言丽人行之壮观,以谏此事。扬雄此赋意在讽刺帝王之侈丽。这首诗中,孝威把婕妤失宠与杨雄之赋连用,表明女子怨情产生之由及怨情之深。
下面十句,作者以细致的笔触,精细地描写居室的器物陈设及对昔日的回忆。同样是对环境的描写,较之《班婕妤怨》粗线条的形容,更见诗人的描摹之工。孝威选取细小的事物,以墙壁上斑驳的苍苔为对象,来反衬居处人迹罕至,居人的冷落寂寞之态。失宠妃嫔,没有了宠幸之感,没有了歌宴之娱,她们囚居宫室,无依无伴,唯有从对昔日欢愉场景的回顾中找寻一点心灵的慰藉,然而昨日愈美好,今日愈伤悲,空杯自传,无乐,无酒,亦无人,是何等的悲凉!下句又转入用典,以昭君出塞自喻与君王相隔之遥远。昭君远在他乡,思念故国,希望终有一天能重返故里,遂鸿雁传书,却杳无音信。满腹怨情只能空对朔漠,回乡之梦幻灭。这也正是后宫女子盼望重受恩宠、移离冷宫之梦的幻灭。“昭台”,汉宫名,汉宣帝霍后、成帝许后被废后均退居此宫。因此“媵御”指霍后、许后。最后两句总结了后宫女子的悲剧命运,即使貌美如花,一旦年老色衰,必然会招致爱弥的悲惨结局。她们孤独无依又无奈,满腹的哀怨,激起人们无限的怜悯之情。
全诗辞情兼备,格调凄婉。较之孝绰的简约之笔,此篇呈典丽之貌。两诗均以怨情为对象,前者对怨情做了客观的描述,诗人注重情感的客观性,后者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诗人之情随诗中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绰诗之女子是平静的,威诗之女子是灵动的。她们都是满腹愁绪,绰诗女子之愁如一条河,涓涓细流;威诗女子之怨则似百川归海,浩浩荡荡。情感表达的简约与繁复与诗篇的长短也有很大的关系。
绰诗为五言八句,短小的篇制规定着情绪的节制,威诗为五言二十句,长篇有利于对情感的展开、铺排的表述,使其更加淋漓尽致。孝绰其它乐府诗也多为五言八句,它的《铜雀妓》曾被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评为:“婉而入情,能不娇涩”。[3]p549《棹歌行》则是一首五言六句的送别诗,全诗简短而不失含蓄,沉而不伤,淡而有味。孝威此类乐府篇幅较长,多用典故,辞尚华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七评其《独不见》为:“填缀是其常裁,序叙较能清楚。”[4]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3月版.
[2] 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M].湖北:湖北崇文书局重雕 , 同治甲戌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