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程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化程度 剖宫产 数据分析 联系
生儿育女是育龄期妇女正常的一个生理现象,以前的传统的生产分娩方式都是经阴道分娩,这种生产方式容易造成难产、新生儿死亡等等问题,为了有效的减少难产的发生,从上世纪90年代左右,剖腹产就开始在临床上进行陆续使用[1]。剖宫产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有效的减少了孕妇难产和新生儿的死亡的发生,随着手术方式的日益成熟,剖腹产手术方式在我国的临床上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的现象,目前在每年生产的妇女当中,使用剖腹产进行生产的人员就占60%左右。剖宫产高增长的形成可能也与计划生育的实施有一定的间接关系,现对2009年-2013年生产的育龄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如下的简要综述。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周边社会2009年-2013年育龄期妇女,选取的妇女的年龄为19-38岁,均是住院生产。
1.2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育龄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数据结果
2.结果
2.1学历比例构成
2009年,大学及以上学历150例,高中学历50人,初中及以下学历26人;2010年,大学及以上学历133例,高中学历11人,初中及以下学历20人;2011年,大学及以上学历152例,高中学历3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17人;2012年,大学及以上学历168例,高中学历32人,初中及以下学历16人;2013年,大学及以上学历203例,高中学历3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10人.
2.3数据统计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妇女当中,2009年生产的育龄妇女有196例,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妇女有156例,占所有妇女当中的79.6%,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有120例,占剖腹产妇女当中的76.9%;2010年生产的育龄妇女有165例,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妇女有110例,占所有妇女当中的66.7%,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有133例,占剖腹产妇女当中的120.9%;2011年生产的育龄妇女有193例,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妇女有128例,占所有妇女当中的66.3%,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有152例,占剖腹产妇女当中的118.8%;2012年生产的育龄妇女有216例,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妇女有152例,占所有妇女当中的70.4%,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有168例,占剖腹产妇女当中的110.5%;2013年生产的育龄妇女有251例,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妇女有171例,占所有妇女当中的68.1%,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有203例,占剖腹产妇女当中的118.7%,结果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使用剖腹产的产妇的比率虽然有轻微的上下波动,但整体比率也没有大的明显改变,在所有生产的人群当中大学以及以上学历的产妇均占产妇中的60%以上,而进行剖腹产的产妇也占生产人群当中的60%以上,说明大部分高学历的产妇选择了剖腹产的手术生产方式,虽然没有直接的数据支持,但高学历的产妇选择剖腹产的可能性比较高,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性比关系,具体数据结果见下表一:
3.讨论
剖腹产是一种可以有效规避产妇在分娩的过程当中难产的发生,但是由于产妇在分娩的时候对于生产疼痛的害怕,同时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生育年龄的延迟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产妇会选择剖腹产。产妇的知识水平是影响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是在国内在国外也是同样,高学历、高收入的患者更加愿意选择剖腹产,特别是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在每年生产的产妇当中初产妇占一大部分,产妇对于生产的疼痛有着本能的惧怕,特别是对初产妇而言,由于对生产缺乏经验,生产的漫长疼痛时间,大部分的产妇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再加上对于新生儿的安全的考虑,同时对于剖宫产认识的局限性和期望值较高,大部分的产妇都会选择剖宫产。
从上文的研究结果当中显示,在进行调查的2009-2013年期间,我院周边的的生育率没有明显的改变,而在生产时候选择使用剖腹产的产妇的比率虽然有轻微的上下波动,但整体比率也没有大的明显改变,结果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所有生产的人群当中大学以及以上学历的产妇均占产妇中的60%以上,而进行剖腹产的产妇也占生产人群当中的60%以上,说明大部分高学历的产妇选择了剖腹产的手术生产方式,虽然没有直接的数据支持,但高学历的产妇选择剖腹产的可能性比较高,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性比关系。
总之,剖宫产是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难产的发生,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一种生产方式,固然它拥有优点存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虽然产妇在生产时可以有效的减少痛苦的发生,但手术麻醉消退之后,由于创口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无法自主的活动,同时剖腹产形成的伤口不仅会形成疤痕,影响美观而且疤痕子宫对产妇以后的生产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产妇在选择生产的方式时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76-783.
【关键词】自贡市;文化程度;急救知识;掌握
Objective: by investigating ZI Gong first aid knowledge to master in the residents of different cultural levels, which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argeted to carry out first aid training. Methods: the 1500 community residents to the city to adopt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o statistics of the questionnaire, using SPSS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analyze data. Results: the mastery of first aid knowledg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cultural levels, the residents of the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master is generally good, the residents of the low degree of cultural knowledge in a relatively poor.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different cultures targeted level to carry out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first aid to preach, strengthen emergency first aid training to enhance skills.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元素多元化,人们对卫生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频频发生,一些意外伤害在所难免。时间就是生命,急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1】。因此,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急救医学水平提高的同时,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与培训也应重视,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为此,我们于2013年7月对本市部分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自贡市5个社区居民及周边群众进行问卷调查。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有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方法 对原始数据进行人工检错,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3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希望在社区普及的急救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社区居民最希望普及有关意外灾害的急救知识,初中最希望普及有关创伤急救的的知识,大专、高职最希望普及有关家庭常见急诊救护的知识,高中、中专和本科及以上最希望普及有关心肺复苏的知识。
3.分析讨论
3.1文化程度不同的社区居民对急救电话120的掌握情况普遍较好,可能是由于:在接受教育期间,家庭和学校进行安全教育。②社区及公共场所对急救电话的宣传;③媒体对安全知识及急救电话的传播;④医疗机构对急救知识及急救电话的宣讲
3.2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心肺复苏术的掌握普遍较低。专家指出当意外发生时,前4min为最佳抢救时间,称为“黄金4min”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运用心肺复苏术建立有效人工循环,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心肺复苏术的主要任务是快速有效地复苏生命器官(特别是心和脑)的血液灌流和供氧,其主要步骤可归纳为ABC;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3】。居民对心肺复苏术掌握程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文化程度低的人对该技能获取的途径较少。较少时候对专业医学知识进行了解没有听说过心肺复苏术。②此次发放问卷主要是针对市区,因此有很大一部分是小学生,对于他们而言心肺复苏术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无法完成。③即使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由于未受过专业培训、指导,部分人手法不正确或操作不到位使其不能达到有效的救治目的。因此尽快提高居民对心肺复苏术的掌握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3.3 经分析得出,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基本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所差异。如毒蛇咬伤、颈椎伤、溺水、、钝器伤、煤气中毒、食物中毒的处理,文化程度高的居民掌握情况普遍较好,而文化程度低的居民则相对较差。可能由于:在对急救知识的获取意识上文化程度低的居民较为薄弱,导致掌握程度较低。文化程度低的居民大多是被动获取急救知识,当事情发生的时候通过身边的亲戚朋友获得有限的急救知识。而文化程度高的居民会主动学习急救知识。学习的途径较多可以通过书籍、媒体、网络等方式获得,这就使得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居民对急救技能的掌握有效提高。在对急救知识的理解能力层面文化程度低的居民没有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强。基本急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掌握它们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依据不同文化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方案,让居民轻松容易的接收掌握好急救知识,提高居民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3.4经调查得知,文化程度虽存在差异但都认为急救知识是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有学习必要性。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希望社区普及的急救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居民的意愿,有针对性的开展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宣传与培训,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对待合理处置,为进一步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静,赵伟.深圳地区非医务人员急救知识普及培训2300效果分析[ 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10(3);219-220
【2】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1.
【3】彭迎春,关丽征,刘兰秋,王亚东,梁万年.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的探讨[ J] .中国全科医学,2008(18).
【4】陈靖.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调查及其对策[ J] . 护理学志,2004,19(13) : 72~ 731
【关键词】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生殖健康;心理影响因素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全世界每年约有5 000万例次的人工流产[1]。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婚前成明显上升趋势,未婚女性多数由于未保护的造成非意愿妊娠,最终寻求人工流产。为了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减轻人工流产对未婚女性的危害,了解人流女性的与相关知识和服务需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未婚怀孕人流的妇女进行相关调查。
1.2 方法 统一制作未婚人流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及影响因素调查表,110例未婚人流女性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填写调查表,所有资料核对无缺、漏项后,统一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2.1.1 年龄 最小15岁,最大31岁,平均22.9岁。
2.1.2 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例38例,占34.55%;高中、中专39例,占35.45%;初中及以下33例,占30。
2.1.3 目前职业状况 学生3例(2.73% ),职员37例(33.64% ),工人34例(30.91%),干部17例(15.45% ),农民9例(8.18% ),个体5例(4.55% ),待业4例(3.64%)。
2.2 性安全相关行为
2.2.1 首次年龄 初次性生活最小18岁,平均年龄21岁。
2.2.2 首次人工流产年龄 初次人工流产最小18岁,平均年龄22岁。
2.3 生殖健康知识
2.3.1 不同文化程度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
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者不了解比例高于专科、本科文化程度妇女。详见表1。
2.3.2 不同职业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
不同职业妇女避孕知识和预防生殖道感染知识了解情况有显著性差异,职业为农民、个体、待业的不了解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P
2.4 术前、术后反映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以湖南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2014年3-12月住院、年龄20~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得符合标准、数据较齐全、纳入结果分析的资料600份。方法:本次研究以自制的《湖南西部高血压人群一般情况调查表》及《湖南西部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登记表》作为资料来源。将2个表分发至吉首、凤凰及怀化通道、麻阳、新晃、靖州、芷江等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县、乡级医院,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登记符合条件的患者基本信息及一般情况,抽血化验并记录结果。研究内容:6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每日钠盐摄入量、文化程度等;生化指标包括高血压患者入院时电解质、血脂、高血压四项等结果。相关指标定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①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②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③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正常,也诊断为高血压。高钠饮食:钠盐摄入量≥6g/d(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少数民族聚居地与汉族高血压患者的钠盐摄入量、文化程度构成比比较:①少数民族聚居地与汉族高血压患者的文化程度构成比比较:纳入结果分析的300例少数民族组高血压患者,其中文化程度偏低251例,文化程度偏高49例。汉族组300例,其中文化程度偏低185例,文化程度偏高115例。以文化程度高低进行比较,汉族组文化程度偏高者所占比例(38.3%)要大于少数民族组(16.3%)(P<0.05)。②少数民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钠盐摄入量构成比比较:少数民族组高钠所占比例高于汉族组(P<0.05)。少数民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比较:少数民族组血Na+水平高于汉族组,少数民族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汉族组(P<0.05);且少数民族组血管紧张素水平高于汉族组。
3讨论
少数民族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健康问题备受瞩目。统计资料显示,湖南西部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率(35.5%)明显较汉族人群(14.2%)高,甚至有一个村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52.9%[3]。这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多项研究表明,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可能有遗传、环境等[4]。本研究显示怀化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而钠盐摄入量相对较高的结论。因此,文化程度偏低及钠盐摄入量偏高可能是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人群的原因。少数民族组高血压患者血Na+、血管紧张素水平高于汉族组相应指标(P<0.05),高钠饮食亦可能是引起少数民族组血Na+及血管紧张素水平高于汉族组的原因之一。而少数民族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汉族组(P<0.05),这可能与少数民族组多为农民、生活水平相对偏低、劳动强度高于汉族组有关,但不排除样本量过小的因素。因此,限盐、提倡低钠高钾饮食至关重要。但仅以限盐来控制血压可能达不到降压标准,需同时配合具有排钠效果的降压药物治疗,利尿剂首当其冲,且多种指南亦提出利尿剂为一种基础的降压药。RAAS阻断剂[5],特别是ARB类药物,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对AT1R的作用,减少醛固酮的释放,降低其保钠排钾作用,增加尿钠的排出。因此,联合使用RAAS阻断剂及利尿剂在进一步增进降压效果的同时可减少钠负荷,避免单用利尿剂所带来的低钾血症。
综上所述,在湖南西部地区应加强对少数民族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教育与生活指导,提倡低钠高钾饮食,必要时配合降压药物治疗。
作者:邓婷婷 申强 单位: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父母文化程度;关系
一、问题提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迁入到城市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相应增多,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问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而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特殊群体,其生存状态及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我们以南京一所外来子弟学校为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校内务工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有针对性地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务工子女的学习能力和成效,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二、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南京市玄武区一所外来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抽两个班的学生做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借鉴其经验,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个案研究法则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典型案例做细致深入的研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现状;家庭环境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影响。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75份,有效率96%。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外来务工子女之间家庭教育的差异分析
调查问卷涉及的家庭教育包括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再具体细分为若干标准,希望通过多层面了解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同时将外来务工子女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以上和高中以下两个层次,分别调查其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的表现,通过卡方检验得出χ2值,评价子女的教育现状在两者之间的统计学意义。从表1中可知,不同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父母对子女的学习都较关心,希望下一代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675份问卷调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259人(38.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416人(61.4%),他们都较关注孩子的学习,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241人(39.1%)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215人(38.5%)和孩子经常沟通了解学习情况,212人(40.2%)经常和学校联系,167人(40.7%)通过讲道理教育孩子,164(39.4%)人遇到孩子成绩下降,会冷静分析原因;而对于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父母来说,他们也同样注重孩子的学习,375人(60.9%)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344人(61.5%)在家会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学习情况,316人(59.8%)经常和学校联系,243人(59.3%)通过讲道理教育孩子,256人(61%)在孩子成绩下降时,会去寻找原因,而不是通过单纯的打骂来解决。经分析,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在关心孩子学习方面并无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家庭环境方面,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调查者在家庭氛围、父母关系和学习环境方面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较少吵架,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240个家庭(39.9%)的孩子切身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只有16个家庭(21.3%)的父母会经常吵架,120个家庭(31.3%)的孩子会经常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等。与此相对应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有361个家庭(60.1%)的孩子能感受到家庭温馨,59个家庭(78.7%)的父母经常会吵架,263个家庭(68.7%)的孩子会经常上网玩游戏,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创造家庭的温馨氛围、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方面,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χ2值≤0.05,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更注重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外来务工子女之间家庭教育结果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针对675份问卷调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259人(38.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416人(61.4%),其子女家庭教育的结果也做了相关分析。从学校表现和家庭中的表现两个层面分析了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子女教育结果的影响。从表2中可看到,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孩子当中,191人(39.7%)担任班委,204人(39.3%)希望学业达到大学水平,父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孩子当中,290人(60.3%)担任班委,315人(60.7%)希望学业达到大学水平,两者相比χ2值>0.05,并无显著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234人(40.2%)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孩子能做到上课积极发言,240人(40.3%)积极参加校内活动,与父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孩子相比,χ2值均≤0.05,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子女在学校的表现越积极,与父母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有关。而在家庭表现方面,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孩子,88人(44.7%)会主动向家长诉说烦恼,寻求帮助,父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孩子109人(55.3%)选择向家长述说烦恼,两者相比χ2值≤0.05,数据分析具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更关注亲子关系,视子女为朋友,使子女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和父母倾述,寻求解决办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能为子女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应的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也更为积极,更自信,视父母为知己,遇到烦恼会向家长倾诉,寻找解决办法。而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由于不太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能给予子女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势必影响子女的成长,使他们缺乏自信,如在积极参加校内活动和积极发言方面表现较差,在家与父母沟通较少。由于不愿将自己的烦恼告诉家长,因此家长鲜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使孩子内心孤独无助,不利于其成长。
四、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调查研究,可见家庭教育对务工子女的学习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败。因此,如何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是改善务工子女学习现状的重要举措。在诸多举措中,笔者认为重视家校合作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利手段,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方可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家校合作虽已被众多学者认为是提高教育成效的有利途经,但始终未得到有效的贯彻,特别是对于务工子女的教育状况,更是纸上谈兵,未从根本上起到促进学生教育成效的结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经简化家校合作方式,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子女的能力,促进下一代的成长。
(一)成立家长学校,全面提高外来务工家长的教育素养
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和自己无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综合教育素养,首先使其意识到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来自于父母,并通过家长学校的定期学习掌握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另外,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学校应注意选取适当的培训时间,以外来务工人员能理解的方式和语言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逐步提高对子女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成为其子女良好教育的积极影响因素。
(二)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务工子女的教育环境
问卷分析显示了部分外来务工家庭由于不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导致孩子学习成效差,缺乏自信。针对此现象,学校应主动和家长建立联系,甚至可通过家访实地考察务工子女们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问题,与家长多沟通交流,结合学生在校表现提出改善家庭环境的可行性建议。而家长也可通过到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校内表现,及时发现孩子现存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和老师多沟通,寻找适合孩子的解决办法。
(三)亲子沟通,掌握子女的心理活动
针对部分务工人员不注重了解子女内心想法,使其遇到困难不愿向父母倾诉的现象,应给予外来务工人员一定的建议,促使其多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有的放矢,针对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于困扰子女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疏通,避免不良情绪的增长,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周全,崔筱波.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J].品德与心理,2011(8):37-44.
[2]曹宏婉.给进程务工者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几点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2010(22):93.
[3]孙辉,王淑娟.关注学生成长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J].学校采风,2003(4):58-59.
[4]潘俊.家校合作,共创和谐[J].思想理论教育,2010(22):93-94.
关键词: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隐私保护;调查分析
妇科患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大多因内、外生殖系统等身体私密部位疾病或不适而前来就诊,因而患者对隐私暴露比较敏感[1]。隐私是指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不愿意别人知道的关于自己的私密问题[2]。妇科患者的隐私即在就诊时,向妇科医生主诉的关于内、外生殖道及家庭生活不适的秘密,以及妇科医生检查所知的生殖系统疾病。对于妇科医生,可能工作的特殊性,对患者的所谓隐私秘密司空见惯,不以为秘密;对妇科患者,由于是身体私密部位就诊,在手术室期间常将隐私部位暴露出来,而希望能得到有效的隐私保护,二者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医患矛盾[3]。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对310例妇科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减少了医疗纠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8月,来我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10例妇科患者。所有患者均已婚,其中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38.5±1.48)岁;学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17.10%(53/310),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25例(8.06%)),大专文化程度84例(27.10%),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148例(47.74%)。排除语言表达障碍,不能进行正常交流和沟通的妇科患者。
1.2方法 利用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式,根据妇科患者实际情况,设计问卷调查表,表格的题目是"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对隐私的保护需求"。调查表中的内容包括:①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②妇科患者就诊时哪些属于隐私,患者对隐私保护的态度;③具体项目:病史需要医护人员保密吗;医护人员应尊重妇科患者的隐私吗;患者在手术室期间接受妇科手术,隐私部位暴露时,非工作人员需要回避吗;手术前与妇科患者及委托人交代病情时,其他家属需回避吗;拒绝男性医务人员进行妇科检查吗;为了教学的需要,手术期间进行手术录像或观摩教学可以吗。手术前,将调查问卷发放给每一位妇科患者,并请她们以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为保证调查准确性,问卷由专人发放,负责解释,由患者自行填写,或在妇科患者口述下,由护士代为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当场收回。项目评分采用likert五级计分发进行计分。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2.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妇科手术患者对隐私保护需求分析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妇科患者对隐私保护需求均在4.43分以上,其中年龄23~29岁(4.72±0.54)、本科及以上学历(4.74±0.45)需求明显高于同组其它类别,见表1。
2.2 手术室隐私保护需求 310份调查问卷中,242例认为病史需要保密(78.06%),认为减少手术时隐私部位暴露、必须暴露隐私部位时请适当遮挡均为222例(71.61%);同时在保护隐私程度上,病史需要保密、减少隐私部位暴露必须暴露隐私部位时请适当遮挡评分(4.78±1.12、4.65±0.84、4.58±0.72)排在前3位,见表2。
3讨论
3.1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特点 随着法制的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妇科患者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需求更高更多,78.06%的妇科患者认为病史作为一种个人隐私,需要医护人员保密。本次调查还发现,妇科患者对隐私的保护程度较高,希望手术时减少隐私部位暴露,必须暴露手术时请适当遮挡,体现了妇科患者对隐私的要求度高;60.32%的妇科患者回避男性医务人员作妇科检查,从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4];看标本时回避非直系亲属,表明了妇科患者对社会地位的保护需求[5];大多数妇科患者对教学录像和观摩的隐私保护要求较低,甚至持鼓励态度。
3.2年龄、文化程度在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差异 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认识的差异,大部分高文化程度妇科患者对隐私的保护不同于老一代妇科患者。年龄越大,病史需要保密率越低,几乎>70岁老患者认为病史保密与否无所谓;相反,文化程度越高,妇科患者越要求病史保密及减少隐私部位暴露。但文化程度高的妇科患者,不回避男医务人员作妇科检查,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这也从五级评分结果可以得到证实。同时,文化程度高的女性,对病史保密需求度高,尤其是重视看标本时回避非直系亲属,可能考虑到出院后的社会融合因素。值得指出的是,文化程度高的妇科患者大都支持教学需要,但请在录像和作观摩时注意个人隐私保护。
3.3加强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 针对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医院应制定具体的隐私保护制度,切实尊重及保护患者隐私。①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勿将妇科患者的病史、病历资料外泄。②无论是在手术室还是在病房,医务人员不得随意讨论患者病情,避免患者个人隐私外露。③手术室期间,对手术需要暴露隐私部位的患者,适当加用防档设施,增加患者心理安全感。术中减少非手术人员观看,教学需要时,提前征得患者同意,并注意保护患者头面部[6]。④妇科患者手术中切除下来的病变组织,如子宫、卵巢等,除了直系亲属,其他人群实行回避。⑤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规范医务人员语言,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尊重患者的人格、隐私。同时积极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消除患者对隐私泄露的不安感。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为患者提共安全、人性化的手术室环境。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7],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妇科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金霞,梁红娟,李刚,等.患者隐私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277-279.
[2]刘健.妇产科教学如何应对新的医疗环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4):61-62.
[3]梁立智,王晓艳,鲁扬,等.医患关系调查中医患信任问题的伦理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4(5):37-38.
[4]周俊英,黄燕,谢利.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对隐私保护的需求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623-624,650.
[5]卢蓉,吕苏芳,张春霆.产妇住院期间对隐私保护的需求调查及应对策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01):69-70.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194例ADHD患儿进行智力测验,分析研究ADHD儿童智力 及影响因素。结果 ADHD儿童智商在正常范围偏低,父母文化程度、抚养 方式、神经系统发育对ADHD儿童智商影响有显著意义(P<0.051或
父母文化程度、抚养方式、神经系统发育是影响ADHD儿童智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智力;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 17(2007)07-0649-0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时期 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ADHD儿童患病率为3%~10%,且男 童患病率高于女童,男女之比为1.1∶1~9∶1。患儿的基本特征为注意障碍、多动和冲动, 常伴有学习困难、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和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但智力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 [1]。为了解ADHD儿童智力水平及影响因素,笔者采用韦氏智力量表(C-WISC),对A DHD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沈阳市儿童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就诊儿童,根据DSM-IV标准,经门 诊医师确诊ADHD患儿194例,其中男童141例,女童53例;年龄为7~12岁。
1.2 方法 所有患儿经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由父母填写儿童一般情况 调查表,然后进行神经系统发育评价和智力测验。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既往病史、遗传 病史、抚养情况、父母文化程度。智力测试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2]修订的韦 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根据受试者的实足年龄,将测验所得原始分换算成总智商(FIQ) 、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分析家庭因素对ADHD儿童智力结构的影响。
1.3 统计分析 各项测试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 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父母文化程度ADHD儿童智商比较 见表1。
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其ADHD儿童的总智商、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ADHD儿童的FIQ,VIQ,PIQ在其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与 高中(中专)、初中与大学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显示,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其ADHD儿童的总智商、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也越高,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发现,ADHD儿童的FIQ,VIQ,PIQ在其母亲文化程 度为初中与高中(中专)、初中与大学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ADHD儿童共济协调性对智商的影响 共济协调ADHD儿童智商≥85的占86 .0%(129/150),共济不协调ADHD儿童智商≥85的占72.7%(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5,P=0.039)。
2.3 抚养方式对ADHD儿童智商的影响 双亲抚养的ADHD儿童智商≥85的占86 .4%(146/169),单亲抚养的ADHD儿童智商≥85的占60.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4,P=0.001)。
3 讨论
研究发现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影响ADHD儿童智商,且其智商随父母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文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父母内在修养和思维 水平,对儿童智力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影响其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及满足子女求知欲 的程度[3]。父母职业、文化水平不同,决定其生活方式及其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4]。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儿童心 理行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提高父母自身文化水平,对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具有重 要意义。
通过对ADHD儿童神经系统评价发现,ADHD儿童共济协调性对智商有影响(P<0.05),共 济协调性差的儿童智商偏低,可能是由于神经心理发育延迟所致。有报道称,精细动作是个 体早期的外显智能,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个体进行实践活动的必要工具。精细 动作的顺利发育和有效的发展可能有利于脑结构和功能成熟,从而促进认知系统的发展 [5]。有研究报道,在ADHD儿童家庭中,在单亲家庭及家庭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常忽视 对子女的培养,使其智商及行为受到一定影响,且是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6]。此 次研究发现显示单亲抚养为主的ADHD儿童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抚养方式(P<0.01), 提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一定影响。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ADHD儿童 改善预后、促进康复的有效措施。
4 参考文献
[1] 杜亚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性别差异.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25(3):15 9.
[2] 龚耀先,蔡太生.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本(C-WISC).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3 :187-210.
[3] 黄柏青,霞,洪峻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中国全科医 学杂志,2000,3(5):384-385.
[4] 申继亮,李虹,夏勇,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进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 3:168-172.
[5] 李斐,颜崇淮,沈晓明.早期精细动作技能发育促进脑认知发展的研究进展.中华医 学杂志,2005,85(30):157-159.
关键词:民族地区;女童失学;家庭原因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兰震(1971―),男,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人,南宁地区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
在我国,女童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她们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主要影响因素。以2003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反映的“普九”状况,在全国29个地区(海南包括在广东,重庆包括在四川)中达到和超过85%的只有9个地区,超过90%的有上海(98%)、北京(95%)、浙江(94%)、福建(91%)4个地区,而最低的4个地区(24.5%)、贵州(54.2%)、广西(64.8%)和云南(65.1%)都不足70%。女童受教育困难一直困扰着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据2004年统计数据,从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看,全国达到98.95%,其中男女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8.97%和98.93%,男女入学性别差为0.04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59%,比上一年有所上升,其中女童0.6%,仍高于男童;初中辍学率为2.49%,其中女生2.19%。从以上数据看,女童辍学率虽然仅高于男童0.6个百分点,但从全国目前有2.2亿中小学生,1.6亿在农村的基数来看,实际辍学女童数量将近100万。研究和解决民族地区女童教育问题,不仅是改善民族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的需要,而且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主要就影响女童失学的家庭因素作探讨。
一、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广西的河池市、崇左市、南宁市、柳州市等地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⑴家长问卷400份,收回389份,回收率为97.25%,其中有效问卷男213人占54.8%,女176人占45.2%;小学文化程度135份,初中文化程度172份,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82份;⑵学生问卷500份,收回483份,回收率为96.6%,其中有效问卷男生239人占49.5%,女生244人占50.5%;⑶教师问卷100份,收回84份,回收率为84%,其中有效问卷男44人占52.4%,女40人占47.6%。经过整理,剔除无效问卷,运用了SPSS10.0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不平等观念影响女童的就学机会
家庭中一些落后的观念对女童义务教育仍产生消极影响。调查表明,虽然在当前“两免一补”政策下,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经济投资困难有所缓解,但当地经济发展速度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一旦家庭或无力供养子女上学,或为了缓和入不敷出的状况,迫使子女中途辍学、弃学时,女童往往是子女中途辍学、弃学的第一批“牺牲品”,比男孩更容易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在对“父母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对男女孩求学的抉择”的项目调查分析中总体差异显著(P
同样,对“父母对男女孩求学重要性的认识”调查分析中,总体差异显著(P
(二)父母的教育期望值低,不利于女童的求学
父母对女童教育的低期望值制约着其对女童教育的投入。调查显示,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值在性别间总体差异显著(P
表1:父母对男女孩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值比较
项次教育态度人次%男女男女1小学4211.05.42初中12021630.855.53高中或中专756919.317.74大专及大专以上1908348.821.3∑389389100100x281.16
(三)父母不科学的教育价值观阻碍女童继续学习
显示,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的价值评价在性别上总体差异显著(P
表2:父母对子女孩受教育的价值评价比较
项次评价人次%男女男女1不读书照样挣大钱536713.617.22读书越多收入越多21911056.428.33读书与收入之间没关系1132072953.24从没考虑过4511.3∑389389100100x265.48
(四)父母的文化素质影响着女童受教育的抉择
1.父母文化素质直接制约其对女童教育的态度和抉择
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素质越低,对女童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值越低。在对“父母对男女孩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值”的比较分析时,发现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父母都一致希望女孩至少读完初中;而仅仅希望女孩读完小学或初中即可的父母,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所占比率均高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6.7个百分点;希望“女孩读完高中或大专以上”的父母,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所占各项比率也均低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所占的比率。表明一般情况下,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其对子女就学的期望值成正比关系。
2.父母文化素质越低,越容易轻视女童教育
在对“女孩读书与以后经济收入的关系”比较分析时发现,认为“不读书照样挣大钱”的父母,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高出24.6个百分点;认为“读书与收入之间没关系”的父母,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高出31.8个百分点 ;而表示“读书越多收入越多的机会越大”的父母,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低17.3个百分点。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质严重影响了其对文化与知识的价值的理解,从而更容易影响其对子女受教育的态度。
3.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对女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呈正相关
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非常显著,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越多,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就越高,因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反映了父母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而且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影响要大于父亲。
(五)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女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女童自我意识的整体水平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自我意识水平越高。
三、对策思考
如何改善不利于女童教育的家庭因素?笔者认为,社会应将“父母素质提高”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政府应将“父母培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素质教育工程;同时,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科学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对待女童的生存与发展,克服来自于外界的各种干扰,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一)加强女童教育的舆论环境与制度环境建设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消除不利女童教育的家庭因素,舆论环境与制度环境建设尤其重要。首先,政府要补充和完善有关男女平等的政策法规,积极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从政策和机制中为女童教育营造两性平等、受教育机会均等的舆论环境。其次,发挥大众传媒的影响力量。
(二)成立专门机构,定期对父母进行培训
其实,父母自身的素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因素,对子女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民族地区应将提高家长素质作为推动女童教育的一个主要工程,可以设立家长培训机构,由乡政府牵头,村民委会协调,学校组织实施。通过理论灌输、榜样示范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形成正确教育价值观,克服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随意性,增强女童教育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三)社会要高度重视家庭素质教育
社会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使父母高度认识子女并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她们应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她们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家长对子女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对民族和国家负责,政府可根据“父母素质提高工程”实际,制定一些奖惩条例,促使家长提高文化素养、形成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蔡宝来.文化背景与少数民族儿童教育〔J〕.贵州民族研究,1996(4).
〔2〕 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编著.中国教育绿皮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农村公共产品种类繁多,涉及面较广,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主要选取关系农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作为调查与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等。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假设
2006年7~9月暑假期间,笔者组织河北农业大学50名学生,对河北省农村展开了一次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为重点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并回收问卷648份,实际有效样本644份,覆盖了河北省11个市、42个县(市区)、51个乡镇和54个行政村的644个农户,调查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根据理性判断和感性认识,本文认为村庄特征、家庭特征和个人特征等变量与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均存在相关性。本文主要对具有数据可得性并可能存在重要影响的典型变量进行验证。
(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
根据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3236元),结合河北省(3481元)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农民对收入问题调查的敏感性,本文将受访农户划分为高、中、低三种收入水平:低收入(2000元以下)、中等收入(2000~3500元)、高收入(3500元以上)。
(二)受访者文化程度
调查问卷将文化程度细分为没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等5个等次。统计分析时将文化程度划归为三类:一是没上过学,二是小学和初中,三是高中以上。
(三)受访者身份
特指受访者的普通农民和村干部身份。
二、影响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因素的实证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设置“您觉得农民在生活中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题,设定交通、饮水、教育、看病、环境、养老、治安及其它等8项公共产品作为选项。结果统计的排序方法是赋予各位次降序分值,以各位次被选频次乘以其相应分值,依累加总分由大到小排列。为了更好地观察上述假设因素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本文设定需求强度(%)作为衡量农民需求程度大小的标准。需求强度的计量方法是单项需求分值与总需求分值之比。
(一)收入水平与农民需求的位序结构
通过赋值统计,得出三种收入水平农户对非生产性公共产品的需求位序结构和需求强度(见表1)。
由表1可见:(1)三种收入水平的农户均对教育和医疗表现出强烈需求,需求强度基本一致,且远高于其它公共产品的需求强度。这一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因关系着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而受到普遍关注,收入水平对此没有显著影响。(2)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交通、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的需求强度,客观上反映了此类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低收入农户更注重交通,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乡村道路的供给匮乏;三种收入水平农户对饮水方面的需求强度较低且基本一致,表明饮水难问题在调查区域已基本得到解决。(3)公共安全是农民深层次的基本需求,收入水平对农民的安全需求影响较小。(4)收入水平对农民的环境需求产生一定影响。环境问题成为中、高收入农户关注的重点,而低收入农户对此反映相对淡漠,正如一些低收入受访农民所言:“连饭都吃不好,还关心什么环境”。(5)收入水平对农民的养老需求具有正向影响。收入水平越高,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观念的转变也会较快,对养老问题的关注程度越高。
(二)文化程度对农民需求的影响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如下表所示:
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1)文化程度对农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影响不明显。不同文化程度农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均位于前两位,需求强度较高。其中没接受过教育的受访者对医疗的需求强度虽然高达32.2%,但这一群体多为50~70岁之间的老年人,求医看病是其面临较多的问题,可以认为医疗的需求差异并非文化程度所致。(2)根据理性判断和感性认识,交通、饮水和治安等作为农民生活的基本条件,需求强度与文化程度不会存在相关性。但调查结果显示,没上过学的受访者对交通和治安的需求强度相对较低。导致此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一群体的年龄特征而非文化程度的差异。(3)文化程度与农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民文化程度越高,越注重生存环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4)按照经验判断,文化程度可能导致农民对养老社会保障的需求差异,文化程度越高,由养儿防老向社会养老的观念转变越快,需求强度越大。但调查与预想结果相反,没上过学的受访者因年龄影响而对养老问题关注程度较高,小学和初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受访者的需求强度反而相对较低。
(三)村干部和普通农民的需求偏好比较
在644份有效问卷中包括普通农民家庭540户,村干部104名。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1)普通农民和村干部对教育和医疗的需求强度较高,差异不显著。(2)对于交通及饮水问题,村干部的需求略高于普通农民,这与村干部的特殊身份及工作着眼点有一定关系。(3)村干部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高出普通农民3.6个百分点,表明村干部不仅注重眼前利益,更着眼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4)村干部的公共安全需求低于普通农民,需求强度存在一定差异。笔者通过对农民和村干部的个别访谈,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与村干部的特殊身份和心理有一定关系。(5)从需求位次和需求强度的差异来看,除环境问题之外,普通农民和村干部的需求偏好基本一致,需求强度差距均不显著。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及身份等因素对农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农民对教育和医疗的需求强度远高于其它各项公共产品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以农民需求强烈且具有普遍性的公共产品为供给重点,将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上,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进程。
(二)交通、饮水、治安是农民生存所必需的基本公共产品,农民的需求差异客观上反映了当地的供给水平、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身份等因素虽然对农民的需求偏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显著
因此,各级政府及村级组织应以农民的需求层次为导向,优先供给农民生存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尤其要加大欠发达地区的供给力度。
(三)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身份等因素对农民的环境需求影响显著
基于调查结果以及对现实状况的观察,我们认为农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差,各级政府在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富裕水平作为政策重点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以及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增强其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关键词】老年患者 SAS量表 焦虑 分析
近年来,焦虑障碍在慢性疾病中发生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患者大多年龄较大、病程长、反复发病,常合并有焦虑障碍。为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焦虑症的患病规律,对我科71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综合内科、能自己填写调查表的住院患者,共71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7例,年龄50—89岁,平均年龄(中位数)为69岁。
1.2研究方法 应用S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71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指导语。评定标准:量表共20个问题,以40分为界,SAS评分>40分为焦虑。
1.3分析方法 将调查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用SAS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1例,应答率为100%。在文化程度的构成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占总人数的5%,大专占12%,高中及中专占33%,初中占31%,小学以下占12%;工人占职业构成的35%,行政人员占24%,家庭主妇占14%,知识分子及其他占27%。根据SAS评分,71例患者中有3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2.2不同年龄患者焦虑发生情况比较 将患者以65岁为界分为两组,比较他们的焦虑状况。不同年龄段的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焦虑发生率越高。
2.3不同性别患者焦虑发生情况比较 男性患者焦虑发生率为51%,女性患者焦虑发生率为75%,女性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
2.4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焦虑发生情况比较 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以大专以上为一组,大专以下为另一组,比较两组的焦虑状况。
文化程度不同,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低,焦虑发生率越高,二者呈负相关。 转贴于
2.5不同职业患者焦虑发生情况比较 将患者职业划分为两类,知识分子和行政人员归为脑力劳动者,工人、家庭主妇及其他归为体力劳动者,比较两组的焦虑状况。
体力劳动者的焦虑发生率高于脑力劳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了住院患者71例,有49例存在焦虑症状,焦虑发生率为69%,提示住院患者出现焦虑比较普遍,但比文献报道[1]的高,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
3.2焦虑发生的影响因素 我科住院患者多为慢性病患者,病情反复,久治不愈,体质逐渐虚弱,加上担心病情加重产生的经济负担等,易导致恐惧、焦虑心理的产生,本调查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均影响焦虑的发生。
患者由于年龄差异,会使他们对疾病有不同的认识、行为和情绪活动;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症状,可能与她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提示,应高度关注这些人群,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老年患者的逐年增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愈来愈受到重视,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尤其是了解老年女性患者的心理特点,不仅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促进医患间的理解与支持[2]。另外,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掌握的健康知识有限,容易对躯体病症产生更多的担忧,或者是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而继绪反应;脑力劳动者的焦虑发生率要低于体力劳动者,一定程度上也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有关,脑力劳动者能掌握较多的文化知识,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以缓解焦虑症状的产生。
3.3减少焦虑的措施 减少焦虑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对于患者来说,对疾病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有过重的心理压力,要消除不良的应对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身体的康复。医护人员应重视心理卫生工作,帮助患者降低现有的焦虑水平,教会患者正确的应对方式,及时反馈信息,对积极的变化给予正性强化,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时,应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适宜的情绪宣泄场所,帮助患者宣泄情绪和转移注意力,及时以正确的方式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并及时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纠正不正确的认识,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婚前保健;人工流产;生殖健康;健康教育;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C913.13【文献标志码】A
婚前保健既是妇女保健中生殖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涉及到男女公民及下一代的健康。做好婚前保健工作,不仅可以帮助结婚男女掌握必要的保健、生育知识,建立幸福家庭,而且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落实我国计划生育国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1]。近年来,青春期或婚前的人群逐渐增多,非意愿妊娠数增多,要求流产的数量及重复流产的数量与日俱增[2]。而人工流产术过去常见于已婚生育期妇女,是实行计划生育的一种补救措施。由于人们对婚前保健缺乏认识,忽视自身的保健,而使婚前变得普遍,因此导致未婚人群的人工流产发生率上升,同时也伴随诸多的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研究婚前保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对有效指导未婚女青年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她们的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做好婚前保健,提高妇女身体健康素质有非常大的意义[3]。
1资料来源
1.1来自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未婚人工流产近350例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例。原始资料记载包括:术前、术时、术后记录,术后随诊记录,获得分析资料。
1.2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治疗、记录(包括院内外确诊),B超诊断。
2结果
2.1患者年龄等分布情况
人工流产手术年龄低于20岁的有13例,其中最小年龄为17岁,而最大流产手术年龄为31岁,大部分在21~26岁之间。文化程度的差异也有影响,中学文化程度以下124人,人工流产占62.0%;大学文化程度以上76人,占38.0%,可见文化程度高人工流产率低。据文献报道深圳地区大学文化以上的女性中未婚人流的比例32.3%,中学文化以下女性中未婚人流的比例67.3%[10],这与本次调查相符。人工流产次数,初次有158例占79.0%,2次手术有36例占18.0%,3次手术以上6人,占3.0%。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跟踪调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得知,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包括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两种,共计75例,其中以生殖器炎症居首位35人占46.6%,其次为月经失调20人占26.6%。失血性贫血18人占24%,远期并发症中严重者为继发不孕症,有2人占2.6%。见表2。
3讨论
在婚前流产的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31岁,以生育期年龄为最多。因此,生育期年龄是重点宣传对象,抓住这一关键,对婚前教育很有意义。生育前期行人工流产,将对女青年的身心留下创伤。另外30岁以上未婚人流也应慎重,因为对婚后生育可能产生高危因素[4]。
文化程度对婚前人工流产发生率也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高人工流产率较低,文化程度低流产率高,说明了接受文化教育,健康保健教育是有必要的。在众多的经济繁荣地区,尽管工厂,大型商业酒店,公共娱乐场所,某方面的技术先进,但中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占据大部分,而这些人群中,恰恰是人工流产高发人群[5]。缺乏保健知识、缺乏计划生育避孕知识,因此,这些行业的女青年,应列为重点宣传对象[6]。前几年计生协会开展的青春健康教育讲座,就是针对工厂、大型商业酒店、公共娱乐场所的未婚青年男女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讲座,对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收到一定的效果[7]。
1患者年龄与脱落关系
97例脱落人员50岁以下73例占75%,50岁及以上24例占25%。脱落人员以青壮年为主,一方面是青壮年感染率较高,另一方面是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97例脱落人员男68例占70%,女29例占30%。脱落人员以男性为主,这与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有一定关系。
2患者文化程度与脱落关系
文化程度小学26例占27%,初中61例占63%,高中10例占10%,大学文化程度无。由此可见,脱落者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大多数。文化程度与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和依从性有重要的影响,文化程度低对依从性影响较大[6]。
3脱落原因分析
97例脱落病例中外出务工26例占26.8%,不愿服药20例占20.6%,自动退出25例占25.7%,交通不便不愿取药27例占27.8%,出狱0例占0%,其他2例占2%。其中不愿服药主要原因是服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对中药疗效信心不足或认为中药汤剂携带及服药不方便等,自动退出主要原因为失去联系,其他为发生机会性感染转入上级医院治疗等。
4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药治疗艾滋病脱落病例的人口学特点是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较低,男性居多,这与艾滋病患者的分布和患者的人口学特点相吻合[7]。湖北省艾滋病患者主要居住在农村,部分患者位于偏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家庭生活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国家对艾滋病家庭补助有限,鼓励患者开展生产自救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帮扶,部分患者选择本地创业如开办养猪场等,部分患者则选择外出务工。而外出务工者给中药治疗艾滋病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患者病情,患者不能按时服药和定期体检,治疗效果得不到保证,同时外出务工也给艾滋病的传播带来潜在性的威胁[8]。笔者尝试对这部分艾滋病患者一方面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嘱其洁身自好,不传播艾滋病等;另一方面督导患者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定期体检。具体可以充分利用手机或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和患者保持密切联系,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患者身心状况,并通过发达的快递资源每月定时邮寄药品,同时要求患者每3个月或半年回家检查一次。不愿服药脱落患者以青壮年为主,该年龄段患者因为对中医认识不足,导致患者对中医药疗效缺乏信任,服药一段时间后选择退出。有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上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没有与专家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行方剂调整而退出。还有一部分患者病情隐蔽,害怕暴露招致歧视,同时认为中药汤剂携带不便,服用不便,易暴露病情而退出[9]。因此,应加强中药疗效宣传,同时与患者密切沟通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剂;另一方面采用中药颗粒剂组方,患者携带方便服用方便同时也保证了中药的质量安全。自动退出病例多为患者联系方式改变,失去联系。
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和隐私性,此部分患者通常较隐蔽,害怕社会歧视,常更换手机号等联系方式。因此,在患者入组前要充分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让患者认识医疗工作的保密性以及中药治疗的好处,在入组后服药过程中对患者的督导工作要认真、贴心,充分尊重患者,最大程度获得患者的信任,减少脱落可能。对于家住农村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患者,除给患者增加交通补助外,还可以采取增加工作人员,配备交通工具,积极上门随访,上门送药等措施。也可利用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同时利用邮政快递送药上门。以上方法可以交替灵活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总体疗效是肯定的,要减少或消除脱落病例,除患者因素外,加强医务人员心理素质、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沟通技巧的培训,保持良好的工作耐心和责任心,消除畏惧心理,提高沟通技巧,获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0]。
作者:陈小明 胡智平 曹文钦 单位:大冶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