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设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 基础设施 措施
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机制不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基础设施的理论基础
(1)基础设施概念
基础设施是国计民生的物质基础,它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将基础设施分为两类:经济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
(2)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农田水利、供水供电、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
二、天柱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现状分析
(1) 天柱县的基本概况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辖县。素有“黔东第一关”、“中国重晶石之乡”、“贵州高原黄金城”之称。 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201.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7万 公顷,森林覆盖率51.6%。辖10个镇,6个乡,315个行政村,11个居民委员会 ,总人口40.95万人(2003年),其中非农业人口2.8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40.2万人,以侗、苗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8.2%,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之一,主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煤、铁、铜、铅锌等。
(2)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现状
1.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沼气池等建设。1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共计投入资金706.84万元用于通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沼气池等建设,党员群众投工投劳近10万个工日,共完成村寨道路硬化32378平方米,主要村寨水泥硬化路网建设已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2.电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内电力较为充裕,接通了地方电网和国家电网,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完成第一期农网改造工程。静态投资32.7亿元的白市电站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通信发展突飞猛进,固定电话装机2.4万门,农村有75%的村通了电话;移动通信网已形成,移动电话用户1.3万户。
三、天柱县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分析
(1)资金投入不足,投资主体单一
虽然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并不少,但相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还不够,且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无法满足村民更好的需求,要改善农民的生活,必须要加大对资金的投入。
(2)设施建设档次和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天柱县尽管采取各类措施,有效的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等问题,但是离真正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原因主要在于,天柱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现有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其次在于规划和土地政策的制约,有的村有土地但无可用指标,而部分经发达的村想启动较高的基础设施,但因无土地不可实施。
四、启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绩效水平的路径选择
(1)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基本措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首先,是要加大以小型水利和公路建设力度的基本建设,重点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并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第二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试点规模。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第一,财政性建设资金的增量部分要向农村重点倾斜,存量部分向农村适度调整。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在出台政策时要重点支持农村建设,在安排工作时要突出农村建设,在考核工作时要把农村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第二,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形成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想,《中国农村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研究》[J],统计教育,2009(7).
[2]李燕凌,《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8(2).
关键词:PKI;密码学;密钥;算法;明文;密文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定义[4]
PKI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PKI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网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开展,提供一整套安全的基础平台。用户利用PKI平台提供的安全服务进行安全通信。
2 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内容
2.1 认证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
认证机构是PKI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简称为CA,在业界通常称为认证中心。它是数字签发机构。
2.2 证书库
证书库是CA颁发和撤销证书的集中存放地[4],它像网上的“白页”一样,是网上的一种公共信息库,供广大公众进行开放式查询,证书及证书撤消信息的分发方法是(publication),将PKI的信息放在一个广为人知的、公开且容易访问的地点。
2.3 证书撤消
认证机构CA签发证书来为用户的身份和公钥进行捆绑,可在现实世界中,因种种原因(如:私钥被窃或泄露、用户身份姓名的改变等),还必须存在一种机制来撤消这种捆绑关系,将现行的证书撤消,在PKI中,这种警告机制被称作证书撤消,所使用的手段为证书撤消列表或称CRL[4]。
2.4 密钥备份和恢复
用户由于某种原因(遗失或忘记口令、介质的破坏等)丢失了解密的密钥,被加密的密文无法解开,造成数据丢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PKI提供了密钥备份与解密密钥的恢复机制,这就是密钥备份与恢复系统[4]。密钥的备份与恢复应该由可信的机构CA来完成,一个证书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证书初始化注册阶段、颁发阶段和取消阶段,而证书密钥的备份与恢复就发生在初始注册阶段和证书颁发阶段。
2.5 自动更新密钥
由于理论上或实际操作的因素,一个证书的有效期是有限的,因此,在很多PKI环境中,一个已颁发的证书需要有过期的措施,以便换新的证书,这个过程被称为“密钥更新或证书更新”。
2.6 密钥历史档案
由于自动更新密钥程序,每个用户都会形成多个“旧”证书和至少有一个“当前”的证书。这一系列的旧证书和相应的私钥就组成了用户密钥和证书历史档案,简称密钥历史档案。保存密钥历史,只要是面向数据机密,目的是在将来对加密密钥已加密的数据进行恢复[4]。
2.7 交叉认证
交叉认证是PKI中信任模型的概念。它是一种把以前无关的CA连接在一起的有用机制,从而使得它们在各自主体群之间实现安全通信。交叉认证的实际构成方法,就是具体的交换协议报文。交叉认证按照CA所在域来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域内交叉认证,一种是域间交叉认证。交叉认证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2.8 支持不可否认性
PKI的不可否认性是用于从技术保证实体对他们的行为的诚实。通常指的是对数据来源的不可否认和接受后的不可否认。
2.9 时间戳
时间戳或称安全时间戳,它是一个可信的时间权威用一段可认证的完整的数据表示时间戳。支持不可否认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PKI中使用安全时间戳,就是说时间源是可信的,时间值必须被安全地传送。一份文档上的时间戳涉及到对时间和文档内容的杂凑值(哈希值)的数字签名。
2.10 客户端软件[4]
客户端软件是一个全功能、可操作PKI的必要组成部分。客户端软件的功能:①询问证书和相关的撤消信息;②在一定时刻为文档请求时间戳;③作为安全通信的接收点等。
3 公钥基础设施(PKI)的理论基础与计算机网络安全:
3.1 PKI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密码学的。
密码学 = 密码编制学 + 密码分析学。一个密码系统包含明文字母空间、密文字母空间、密钥空间和算法[3]。密码系统的两个基本单元是算法和密钥。算法是一些公式、法则或程序,规定明文和密文之间的变换方法;密钥可以看成是算法中的参数。算法是稳定的,可以把算法视为常量,反之,密钥则是一个变量。为了密码系统安全,频繁更换密钥是必要的。
3.2 密码体制
密码体制从原理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单钥体制(One-key System)和双钥体制(Tow-key System)[4]。单钥体制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系统的保密性主要取决于密钥的安全性,如何将密钥安全可靠地分配给通信对方是非常复杂而困难的,若密码管理处理不好就很难保证系统的安全保密;双钥体制的每个用户都有一对选定的密钥:一个可以公开的密钥,另一个则是秘密的。因此双钥体制又称作公钥体制(Public Key System)。这一体制是PKI发展的理论基础。
基础设施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瓶颈。突出表示在三个方面: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乡村基础设施滞后;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差。因为这些瓶颈因素的巨大制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多年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要素流动不畅,增长动力缺乏,经济社会虽然也在稳步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效果相比,差别却在进一步拉大,因此,全州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必需鼓足干劲,抓住“十二五”黄金机遇期,打基础,破瓶颈,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我科学发展夯实基础。
破瓶颈,打基础。交通要先行。便当的交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位的硬件条件。当前,建6条高速公路,随着铁路、铁路州内段扩能改造、机场扩建、沅江千吨级深水码头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完全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优先领域之一,要积极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努力向国家、省争取更多交通建设政策、资金、项目上的支持,加大投入;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加快交通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相关政策,营造社会各界支持交通建设的良好氛围。
改善乡村的生产经营和民众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积聚乡村人气,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肯定要求。乡村化程度低,州府吉首以及7个县城现代物流、工业园区建设、信息传达平台等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滞后,乡村建设管理水平、乡村环境品质有待提高,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纳能力缺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需把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摆上重要的位置。要抓住“十二五”机遇期,把改善州府吉首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推进州市共建共管,力争5年时间让州府吉首的基础设施条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充分发挥好州府的聚集和辐射功能。要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平台的建设,力求在工业园区能源保证项目、乡村物流中心项目上有新突破,增强经济承载容量;把打造友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作为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根本方向,以上佳的乡村生活品质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必需下大力气改善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条件。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柑橘、烟叶、茶叶、反季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差,农村水利、农村电网、农村路网、农业机械化等临时处于落后状态,农业生产效率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农产品量的增长因为没有生产效率的支撑,造成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加工,推进农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道绕不过的课题。要整合国土、水利、农业等各方资源,以项目为抓手,成块连片改善农产品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要把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当成民生事业,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加快推进,让我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逐步提高我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出了全力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事业建设“五大建设”发展战略,州委九届七次全会立足我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作出了推进湘西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州,要“坚持基础先行”科学论断。全州广大干部群众要高度统一思想,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的5年里,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证能力,为我科学发展插上翅膀。
一、拓宽社保基金投资领域的必要性
(一)社保基金存量有必要拓宽投资领域。根据2001年度嘉兴市本级社会保障基金决算反映,市本级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年初余额为24428万元,年末余额为44912万元(其资金分布情况为:经办机构支出户银行存款13139万元,财政专户存款28405万元,暂付款563万元,债券投资3888万元)。从年度社会保险基金存款余额的变化情况看,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存款余额已经走出了前几年的下降趋势,并逐年在增加。
根据浙江省财政厅《2001年度养老、失业基金决算情况》通报反映,嘉兴市本级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为15.1个月,高于全省9.9个月和全市13.4个月的水平。从市本级2001年社会保障基金收支情况分析,在社会保险扩覆不开展的前提下,如果从2001年存量资金中留出15000万元作为2002年的收不抵支部分,留出投资国债和定期存款未到期部分10000万元,还有20000万元可以用于其他投资。
(二)社保基金增值有必要拓宽投资领域。根据2001年度嘉兴市本级社会保障基金决算反映,市本级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年度利息收入774万元,年综合利率2.23%。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全淡出前,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走势预计在
三、五年内仍将维持现有水平,目前存货款利率差在加大。
(三)政府资金经营需要拓宽投资领域。目前,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建立投资性公司向商业银行贷款并以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另一方面则将大量的社会保障基金存入银行,以银行存款利率得到利息。按照现行存贷款三年期年利率进行测算,存款利率3.24%、贷款利率5.76%、差额2.52%,如按5亿元社会保障基金存款进行测算,年基金少收入利息1250万元。
(四)依法参保意识的提高和行政推动力度的加大有必要拓宽投资领域。近年来,省市人大、政府加大了对社会保险工作的领导,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法制意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社会的监督力度,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基数三个不到位的状况正在加强或改善。社会保险参保扩覆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参保企业不到位的状况,使当年社会保险基金达到收支平衡并有结余,使存量资金增加。这就有必要考虑社会保障的投资方向和较大限度增值的问题。
二、拓宽社保基金投资领域的模式选择
笔者认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对中央政府而言,选择适宜的模式入市至关重要。从允许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股市的国家看,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途径为社会保障基金——基金公司——证券市场,即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基金公司,再通过基金公司投资于股市。而对地方政府而言,将社会保障基金拓宽投资领域,除按照规定安排好支出所需的资金和购买分配的国债以外,投资于地方政府承担最终兜底责任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值率;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减缓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投资方向可以确定为:市本级的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出资部分,高等教育、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发展项目,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模式,在现行政策制度不作调整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可以从以下三种形式中选择:
——委托贷款项目模式。根据商业银行当前的委托贷款制度规定,资金所有者将银行存款指定对象和项目,由商业银行根据规定手续与贷款方和委托方签订三方合同,并由商业银行办理贷款和结算手续,按规定收取手续费,但不承担委托贷款资金风险。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从社保基盘管理本身来说,其资金反映在银行存款科目中,因而不违反国家现行对社保基金管理的制度,同时有利于基金的增值;缺点是银行不承担风险,同时要向银行支付手续费。
——直接投资项目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众多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中。选出发展潜力较大且稳定的项目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对象,由政府组织对项目的政府责任的论证。对于必须由地方政府承担最后兜底责任的项目,可以确定为社保基金投资方向,由市财政(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办理基金投资手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基金增值的同时节约了手续费;缺点是超越了国家现行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
——投资开放式基金模式。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不固定,基金单位可随时向投资者出售,也可按投资者要求买回的运作方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投资收益高于国债和储蓄、低于股票;缺点是投资风险高于国债和储蓄,同时需支付手续费,而且国家至今末规定可以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
笔者认为,上述三种模式比较,选择委托银行贷款模式较为合适。在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了利息收入,同时又不违保障基金管理制度。
三、拓宽社保基金投资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选择委托银行贷款方式拓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领域,笔者分析是可行的。
——从政策角度分析具有拓宽投资领域的可能。(1)综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政策,其基金结余的投资方式除储蓄和购买债券外,还有以下几种:一是投资于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交通、电力、通讯等社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回收期稍长但收益较稳定可靠,既有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社会效益。二是投资于股票市场。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国内或国外股票,以获取股息收益或股票增值。三是投资于不动产及各类贷款,如抵押贷款、商业贷款、住房贷款、个人贷款等。(2)在我国,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通知》规定,“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和劳动保险部门商定的、最高不超过国家规定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而在按照规定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后,剩余资金则存入银行。
综观上述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式,按照风险和收益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储蓄、政府债券、基础设施、公司债券、股票和不动产。总的来看,各国对社会保障基余的投资营运都控制得非常严格。储蓄和购买政府债券是所有国家都认可的投资方式,而对基础设施、股票、不动产和贷款等风险大的项目,有的国家是严格禁止的。不过,从一些国家的统计分析来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在各项投资项目中是最高的,因此,不少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股票市场解开禁令。
——从投资对象分析具有拓宽投资领域的空间。“九五”期间,政府对本级范围内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形式,投入40多亿元兴建了大量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十五”期间,还投入巨资兴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均将逐步到达还贷期和贷款期,而已经建成项目目前尚未具备还贷能力,需由政府财政给予支撑,待建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启动,这些因素均给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的拓宽提供了方向。
——按投资项目分析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投资收益。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政府承担最后兜底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项目,可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增加较多的利息收入,如按照三年期存货款年利率计算,社会保障基金年利率可在目前2.52%的基础上提高到5.58%.如按3亿元资金量进行测算,年度利息收入可从存款的756万元提高到委托贷款的1674万元。
四、拓宽社保基金投资领域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确定投向。由市财政局按照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会同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对文体、教育、交通、建设等部门纳入“十一五”规划的项目进行评估,选择提出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提交市政府决策。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 融资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 A
本文所要讨论的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是指政府通过不同方式,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把不同渠道的资金导向农村公路及交通设施、电力通讯设施、沼气秸秆燃气供应系统、文化体育场所、学校、公园、广场、水渠、化粪池、垃圾处理场等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的行为和过程。[1]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具备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自然垄断性、受益范围的区域性和使用的相对低效性、相对较低效的经营性及效益的滞后性等特点。
一、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来源分析
(1)财政投资
中央财政投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一个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是农村基础设施总投资中可控性最大部分。虽然我国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不断增加,但财政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在总的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的基本建设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比改革开放之前明显降低。这种现象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有味突出,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基本没有拨付什么资金来支持新型农村社区中基础设施建设。[2]
(2)信贷支持
现阶段农业信贷的业务主要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风险性高等特点,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出于稳健经营和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普遍存在“惜贷”或“慎贷”等现象,要么大幅撤并机构,要么很少发放贷款。
除了商业银行不愿意介入外,很多投资公司也不愿意介入。因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牵涉的范围太广、影响太大,再加上本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投资公司不愿意毛这个风险把大量的资金放在这上面。
(3)民间资本
民进资本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资本市场,但是在目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却很少见到民间资本的影子。
在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民间资本的介入也存在产权不清、市场准入门槛高、不公平竞争及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3]
二、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分析
(1)财政融资模式
此种融资模式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提供资金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它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财政所融资金在国家总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很少。同时,其融资渠道也不畅通。
(2)市场化融资模式
市场化融资是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引进各项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主要有PPP模式、BOT模式等。如BOT模式是以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特许权为合作基础,国内或国外企业跟政府协商融资、风险、建设等事项后,在规定时间内拥有设施的经营权和收益权,特许经营期满后再将设施按项目按规定转移给政府。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化的融资模式在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会受到当地的市场化经济程度水平、当地是否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及建设项目的盈利前景等方面的限制。[4]
(3)其他融资模式
包括社区自筹和来自非营利部门和志愿组织的融资。这属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非主流融资模式,流程也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再多说。
三、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对策
(1)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力度,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按照各自的财权合理的分配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责任。首先应增加中央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其次,地方政府也应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在平时应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努力创造更多的财政盈余;地方政府还应积极主动地联系投资公司、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为其投资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搭桥铺路等。
(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信贷支持体系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下,搭建以“项目吸引、金融支持、政府推动”为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部融资平台,对于拓宽农村建设的融资渠道,整合社会力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构建农村基础设施金融支持的总体思路是:建立由政策性金融为主,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等为补充的农村基础设施多元金融服务体系。具体可以:首先,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使之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融资的主渠道。其次,完善商业银行的作用,国家也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激励商业银行投资打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再次,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主力军作用,在地方政府落实风险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农村信用社应大力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介入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建立保证贷款的偿还机制,建议中央财政安排农村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时,按一定比例用于建立还贷准备金,县、乡财政也要从预算内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建立还贷准备金,以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贷款的及时偿还。
(3)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前提下,还要积极探索和发展财政外其他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流入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起多渠道的融资机制,逐步实现其建设的市场化。鼓励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供给,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在政府自身变革、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的基础之上。可以从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放开市场准入政策及优化民间资本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环境等方面入手。[5]
(4)融资模式的创新
财政融资模式和市场化融资模式各有利弊,在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根据当地的情况把财政融资和市场化融资结合起来。从融资模式的内部构成来看,主要是通过财政融资模式和市场融资模式的职能定位和相互协作保障基础设施融资所需的资金;从外部环境来说,主要是创造有利于推广市场化融资模式的市场环境和保障农村稳定改革的法制环境;同时积极鼓励其他渠道资金进入新型农村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参考文献】:
[1]李宏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研究[J].农村经济,2010
[2]甘琳.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08
[3]徐丽梅.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2009
亚洲新兴经济体已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一半左右。尽管如此,亚洲各国也同样面临着保增长与调结构的两难困境:一方面,亚洲必须加快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否则经济复苏经济增长将无法持续;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稳健的经济增长作基础,结构改革将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开始敏锐地寻找保增长和调结构这两大难题的交汇点。
这个交汇点究竟是什么?答案是扩大投资
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泰国为例,泰国政府计划以港口、轨道系统和公路网建设来加强基础设施,改变目前物流基础设施的短板。印尼政府也计划在2013年把公共开支比例提高到GDP支出的15%。菲律宾政府计划在2013年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提高到19%。2012年8月在柬埔寨举行的第44届东盟经济部长系列会上,东盟国家还呼吁中国在2013年加大对亚洲经济互联互通方面的贡献,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东盟和中国的互联互通建设。印尼总统苏西洛在发言中表示,印尼已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先事务。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市场需求放缓,而且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亚洲经济增长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指望外部经济的推动,必须主要依靠内生动力实现自身增长。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扩大内需,形成一些新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会对过去快速发展造成的短板进行修补。基础设施的改善,还会推动结构的调整,带动部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前提下,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平稳增长和就业人群保障,都将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这是亚洲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项经济学研究显示,基础设施投资会产生“乘数效应”,即每投1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就能拉动3-4美元其他产业投资的需求。同样,如果亚洲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10亿美元的话,亚洲地区就能够创造出1.8万个就业机会。过去几十年,亚洲经济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型经济快速增长,外向型经济令亚洲地区比较薄弱的基础设施承担了超负荷的任务,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当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多元的经济社会架构形成时,这些基础设施已经不堪重负。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0年至2020年这10年间,亚洲地区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才能支撑目前经济增长的水平。由此可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的需求相当巨大。不少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财政状况相对良好、外汇储备较充裕、居民储蓄较高,具备开发投资基础设施的实力。也有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表示,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在基础设施上扩大投资的条件还欠缺,希望借助地区周边的力量。
现实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已经出现,亚洲从各种要素条件上也具备了开发潜力,关键就看怎么着手合作开展工作。
中国发展的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必须先行,而且先行的基础设施只有联网成片,效益功能才能实现最大化。中国各省份内部的路网电网的建设并实现互通互联,大大惠及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亚洲地区也一样,尽管有些经济体内部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通互联却不尽如人意,这需要基础设施的跟进,从而进一步释放亚洲经济的内部潜能,这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尤其重要。这并不是全新的尝试,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从中国和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要利用政府的主导力量,把整个社会,包括各国财力雄厚的企业和个体调动起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所有的投资行为需按照市场化原则加以运作,同时也要兼顾基础设施本身的公益性职能。这种操作路径现实可行,是亚洲各个经济体发展基础设施的一个方向。为此,我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慎重地提出“亚洲基础设施合作倡议”。推动这一倡议,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开展亚洲各经济体之间基础设施规划的交流与合作,把各自基础设施开发规划和推动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应该主动把各自进行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作为总体规划来考虑,各经济体之间有必要就跨国、跨区域、跨流域的基础设施的网络化进行一些共同愿景的探讨与交流,可按各专业领域逐项形成共识或规划,并据此制定各经济体相应的中长期规划与安排,促进亚洲区域经济、文化、人员,在更开放更顺畅的基础设施网络自由流动。较易形成共识的领域包括电力、铁路、公路、通信、部分水利工程等。
第二,建立一个专门的多边金融机构或基金,作为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解决融资缺口问题。亚洲开发银行长期来为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亚行并不是专门服务于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金融机构,它有更广泛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在消除地区贫困方面,亚行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后一段时期,是亚洲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的最佳时期和最佳选择。需要成立一个专门服务于本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的多边金融机构。
关键词:贵阳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比较研究
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理论概述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路交通和航运交通设施及其换乘站等配套设施,承载力的概念源于力学中压强的含义,目前学术界对交通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并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意见,现有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环境限制下城市机动车发展规模和人口容量、城市资源环境可持续下的最大交通活动量和城市道路网络能够承担的机动车数量等。
在我国,同济大学学者侯德韵最先将城市交通承载力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进行专门研究,具体划分为设施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张逊(2010)进一步将经济承载力的概念引入到交通承载力的研究中,研究大城市经济水平对机动车总量的作用系数,以此来解释城市交通在消耗资源、环境,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研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需要考虑它的几个特征,首先是绝对承载力,它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在某一时点上,现有的交通设施所能够承担的最大的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和人动,体现了交通基础设施容纳的绝对数量。其次是区域的承载力,任何城市或区域都无法存在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中。城市发展必须与其周边地区乃至较大区域内其他城市产生紧密联系,以区际交通形式进行人口、资源等交流交换,这样能促进探索区域内交通承载的分工和合作、扩散和整合,从而探索如何疏解城市交通承载压力,同时推动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最后,时间承载力和空间承载力是指城市交通承载量是个动态变化值,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变化波动不一,如早晚与周末通勤高峰期道路网络对城市交通流的承载压力远大于其他时间,呈现明显的“潮汐式”特征;再从空间方面来说,市中心、人口密集区的交通需求很大,它的道路网络承载压力远大于城市其他功能区域。
二、贵阳、昆明、南宁三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的比较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
主要采用定量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文献回顾,从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贵阳统计年鉴》《昆明市统计年鉴》《南宁市统计年鉴》以及三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官网处获得资料,具体的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基本思路是,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来看其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中的贡献率,最后通过因子得分,计算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最后进行比较研究。
具体的分析技术采用SPSS18.0的因子分子技术。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需要考虑到城市内部的交通承载力与城市在区域内的交通承载力,所以在选定统计指标时,要从这两方入手。
指标体系如下:
一级指标为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
二级指标为区域交通承载力与市域交通承载力;
三级指标区域交通承载力分为客运量(万人)、铁路货运量(万吨)、公路货运量(万吨)、铁路里程(公里)、公路里程(公里);市域交通承载力分为公共电汽车客运量(万人次)、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公共汽车运营线路长度(公里/万人)、公共电汽车拥有量(辆)。
(二)分析模型
采用因子分析模型θ省的省会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进行因子得分计算,最后进行比较,因子分析又称为因素分析法,它是基于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而进行的数据分析技术,也是建立在众多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的降维处理方法,进行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隐藏在大量观测数据背后的某种结构,寻找一组变量变化的共同因子。
公共因子是制约外显变量内部的内部因子,利用因子分子进行因子得分计算能找出对变量贡献率较高的几个公因子,然后再对各指标加权,利用因子模型,根据其权重来进行加法运算,得出综合得分,这对于比较分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要研究贵阳、昆明、南宁三个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便需要先找到公因子再进行计算,最后得到综合得分后进行比较。
从方差提取结果来看,有两个公因子入选,他们分别代表了总方差的55.745%和44.255%,共占总方差的100%,这两个公因子能覆盖所有的因子,所以本文认为它们是符合条件的公因子。再计算各统计指标在公因子上的权重,进行该项分析后能得到每一条记录的因子得分。
用SPSS18.0对所有因子进行加权,并进行得分计算,便会得出一组因子得分,因子得分是计算综合得分的基础。再有,根据因子分析模型综合得分公式:
综合得分=公因子1*F1+公因子2*F2+・・・+公因子n*Fn
所以,得出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各因子得分并计算综合得分公式如下:
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综合得分=0.55745*F1+0.44255*F2
因此,得出以下结果:
贵阳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综合得分为0.6088-0.1659=0.4429
昆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综合得分为-0.1234+0.5015=0.3781
南宁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综合得分为-0.4854-0.3356=-0.821
据此得出结论,这三个城市的城市交通设施承载力排名为贵阳市>昆明市>南宁市。
(三)三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对比分析
贵阳、昆明、南宁三个城市分别是贵州、云南、广西的省会,贵州云南处于西南内陆,广西处于南部沿海,地理位置有所不同,但是三个省都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近,并且三省毗邻,因此本文选择这三个省份进行对比研究,省会的社会发展程度能很大程度反映整个省的社会状况,所以对三省的省会进行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贵阳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的综合得分最高,昆明市其次,南宁市是三个省会中最低的。
先比较三市的区域交通设施承载力,从他们的货运量和客运量的数据统计来看,2014年底,贵阳市客运量为72527万人,昆明市客运量为11119万人,南宁市客运量为8697万人,贵阳市的客运量是昆明市的近七倍,是南宁市的八倍。客运量是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贵阳市的客运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市,反映出了其客运能力,近年来,贵州逐步在东西部运输中发挥作用,而贵阳在打造西部交通枢纽的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发展。比较三市的铁路货运量,到2014年底,贵阳市铁路货运量为1402万吨,昆明市委2142万吨,南宁市为9341万吨,可以看出,贵阳市的铁路运输量低于昆明市和南宁市,而客运量最低的南宁市的铁路货运量却是最高。再来看三市的公路货运量,到2014年底,贵阳市公路货运量为25007万吨,昆明市公路货运量为25467万吨,南宁市公路货运量为23805万吨,从数据上来看,三市的公路运输量数量相当。公路运输在货运中占比很大,三市处于西南地区,这个数据是符合三省的特征的。
在此基础上比较三市的铁路里程与公路里程,三市中,在铁路里程方面,贵阳市与南宁市里程相近,而昆明市铁路里程低于400公里,表现相对较差;在公路里程方面,贵阳市变现较弱,南宁市的公路略高于昆明市,里程高于15000公里。
总的来说,贵阳、昆明、南宁三个城市的区域交通承载各有所侧重。贵阳作为未来链接东西、西北与东部的交通运输枢纽,也是知名的旅游城市、吸引大量的人流量,区域客运量远高于其他两市;昆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稳定的客流来源,但由于其处于边陲,所以其可深入腹地的能力在当前欠发达的状况下有所欠缺,在三个城市中的表现并不十分突出;南宁市位于南方,受地理位置影响,客运量目前较低,但是南宁市毗邻港口,连接东南亚各国,所以铁路货运量突出。
再看三市的市域交通承载力,市域交通承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的指标来考量,分别是公共电汽车客运量、公交线长度、公交车辆数、路网密度,昆明市的公共车客运量最高,公交车总数也最多,贵阳市的公交线里程最长,南宁市在三个城市中路网密度最小。
三、贵阳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的存在的问题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但交通拥堵的问题一直被人所诟病,通畅的交通不仅影响到千千万万居民的日常出行和企业的正常运作,还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贵阳市地处山区,城市面积不大,但是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在道路的基础设施上投入不足,从三市的比较上来看,贵阳市的公交线路里程最高,公交客运量也较高,但是其公交车的总数却在同等配额下严重低于昆明市和南宁市。根据前文测算,我们认为,贵阳市交通承载力能力超过昆明和南宁市交通承载能力,但实际上,贵阳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出行率增加,客运量也因此增加,为了承担这些客运,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也得以提升,承载力增强,但在际生活中,贵阳市交通严重拥堵,实际上,城市交通拥堵与交通系统承载总量大并不矛盾,这不仅仅是城市设施不足,也与交通设施不能承担出行需求的表现有所不同,也是一种承载过量的反映,即贵阳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强,但承载能力却有所欠缺,交通超负荷运行,交通基础设施能容纳的绝对人口小于断面流人口量,因而导致较大面积的交通拥堵。
受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的影响,私家车数量激增,在2015年《贵阳市统计年鉴》中显示,贵阳市的民用汽车总数已经达到了899435辆,这些民用车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城区行驶,增加了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力的需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交通拥堵。
交通设施设施合理性问题,贵阳市人口密集,因此市域交通需求量大,为实现交通需求量,交通设施往往重复设置,直接后果也是交通线路在高峰期瘫痪。一些典型的例子就是公交线路密集,公交站点密集;交通灯过多;十字路通拥堵问题。
四、小结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主要由区域基础设施承载力和市域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两个指标,在对贵阳、昆明、南宁三个城市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的比较研究,发现贵阳市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综合得分在三个城市中最高,但是从近几年的媒体报道来看,贵阳的交通拥堵问题却一直为人所诟病,贵阳的交通呈现出基础设施承载力强,但交通承载力相对滞后,并存在与之相对应的一些列问题。
贵阳市正在打造西部交通枢纽城市,但是城市本身却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未来的规划与发展中正视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进行解决,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将提升贵阳市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为主线,着力提高贵阳市交通运输能力,做好城市规划,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解决贵阳市交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梦心.特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持;经验;投资;管理模式
1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模式
1.1欧美模式
北欧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都会做完善的前期规划,并按照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加大对农村社区服务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优先考虑水、电、垃圾处理、道路、通信等涉及民生的项目。对农业采取了各种补贴制度及优惠政策,例如,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种粮农民和购置农业生产资料予以补贴;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提供税收优惠。
法国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道路建设、农村用水用电、地区的大型整顿等。在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方面,1951年政府正式通过法令,成立各种专业化的公私合营公司来承担农田水利和土壤改良工程,由政府统筹管理。1955年又通过法令扩大公司范围,吸收农业和工业部门都参与投资和管理,并允许银行集团参与投资。在法国北部和东部没有土地公司的地区,由市政府出面,在各市之间组成联合公司来进行土壤改良工作,并为公司配备挖土机、推土机等必要的机器设备。此外,面向农业的专业金融机构,以较低利率向农民提供大量的优惠贷款,利息差由财政补贴。
1.2日韩模式
日本、韩国两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多种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日本的农协、农林渔业金融公库,韩国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等,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贷款、担保等服务,确保了金融需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机构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始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日韩两国政府充分运用财政预算、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财政投资等杠杆,向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注入资金。
日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是很复杂的。具体分为四部分:一是水利建设投资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为主。二是水利工程的管理费用也是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但随着工程隶属关系的不同,各方负担比例不同。三是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注意农民的负担能力。四是用法律手段收取农民应负担的水利建设资金和管理费用。
日本的大型水利建设等项目主要靠中央财政的直接投资,但是一小部分同样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对其提供支持。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给予支持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农林公库主要把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土地改良、建造农用设施、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还把资金用于农业改良资金的融资。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要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贷款的偿还期限为10~45年不等。
韩国自1972年的“新村运动”后开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内容几乎涵盖了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所有方面,包括修建乡村用水及排水系统、扩大乡村供电系统和通信网络、改建村庄、兴修田间排灌设施、支持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和非农生产等。新村运动始终以改造农村为核心,其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和乡村集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设施规模和功能的不同,主要采取“两级政府两级管理”、“政企分离”的建设管理体系。政府一般只负责监督,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由直属的国有企业负责。
1.3以色列模式
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而农业合作运动和合作体系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合作组织体系,使大家分享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经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对农业的扶助资金使用上,以色列从不直接发放给农户,而是用于该项产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或者拨给合作组织,由该组织用于公共需要。政府还通过发放农业银行贷款来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发明了滴灌、微灌、地下埋灌等世界先进灌溉技术。
2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的有益经验
国外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尽管某一时期支持的侧重点不同,支持手段和力度存在差异,但仍有一些共同性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在下一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学习和借鉴。
2.1拓宽财政支农的范围
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是各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重视财政对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支持,从而建立起了完整的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此外,政府财政还非常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涵盖农村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目标的发展战略,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加强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改变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长期发展滞后的现状,从而逐步推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
从国外的总体情况来看,多数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总量可观,而且结构合理,这是我国应该借鉴的经验。1996—2000年,如果按WTO协议计算口径,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总量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5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按照相同的口径,我国在这五年中的农业支持总量分别为1083亿元、1267亿元、826亿元、1709亿元、2200亿元,占当年农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9%、5.3%、7.4%、7%、8.8%。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
虽然国家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仍然不足。自1978年开始,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绝对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一直处于徘徊状态,1998—2008年,除了1998年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10%以外,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下徘徊。与很多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也是较低的。
2.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政府投资的普遍化
发达国家农村基础设施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农场主以及农业合作自治组织(比如协会),就投资比例而言,企业和农场主的投资比重较大,这样的投资结构符合“谁受益谁投资”的市场原则。
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应成为其供给的主体,政府投资不仅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建设资金筹措中还发挥着引导、鼓励支持的作用,是各方投资参与农村建设的重要引导力量,兼有投资和调控的双重作用。目前,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强势的态度,比如加大政府直接投资比重。美、法、英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不断增加对农民住房、自来水、能源等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而日本政府对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呈现出逐步递增的局面,如1998年为10840亿日元,2002年增至11510亿日元。
关键词:新农村;基础设施;规划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贯穿始终的必须长久解决的大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为了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而基础设施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科学的基础设施规划,可以有效落实国家政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就目前的情况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规划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和农民百姓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清楚认识到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证新农村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1 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
1.1 现行农村基础设施分类的弊端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主要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体系,即安全与防灾、给水、排水、电力、电信、道路、广播电视、环卫设施、绿化、文体活动、室外场地等。这种分类体系一方面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内容的繁琐,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容易遗漏关键项目;另一方面,由于各专项规划缺乏整合,规划的可实施性很差。此外,农村基础设施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较少关注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农业仓储设施,农业的生产空间、农村生态防护林等,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1.2 农村基础设施的“三生”分类
从发展历程来看,农村经历了原始农村、传统农村、现代农村的演变,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生态”始终是三个稳定的核心,农村基础设施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划分。
农业生产是农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的基本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农村第二、三产业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大部分农村仍以农业为主。生产设施是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支撑农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将现代文明引入农村。
乡村聚落作为农村人口的集聚空间,具有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场所,提供就业、医疗、教育保障,提供农业文化,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农村的生活设施主要承载以上功能。
生态功能指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污染物的治理功能和对生态的保育功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保证农村的良好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2.1 区域统筹,以城带乡
政府应承担行政区内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该对区域内乡镇村庄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农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防止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混乱,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2.2 注重效益,门槛限制
我国自然村庄中人口规模偏小的较多,达不到规模效应。如果居民点太分散,也无法实现应有的效益。对政府来讲,基础设施建设好做,然而维护的费用很高。忽视规模效益和维护费用盲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出现设施无法正常运转、资源浪费的情况。
2.3 节约成本,精简内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立足现有设施进行改造,防止大拆大建,落实“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四节”方针。
3 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内容与指标
3.1 生产设施规划的内容和指标
生产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能源通讯设施、产业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类(详见图1),规划内容和指标详见表1。
图1:生产设施的规划内容
表1:生产设施规划内容和指标表
需要说明的是,规划的要点具有可扩充性,可在分类框架下加入新的规划要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规划要求。目前农村优质能源比例低,规划若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能源通讯设施”中可以加入“其它”类,将新能源归入此类。在实际规划中,要制定具体的要点和指标。
规划指标多是建议值,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如产业特点不同的村庄,生产设施指标的数值也不相同。以生产设施中的道路设施为例:运输业为主的村庄,村庄干路、支路的相对要求较宽;旅游型村庄,对外联系要方便,村庄干路要顺畅,同时要围绕干路配置合适的停车场地。
3.2 生活设施规划的内容和指标
生活基础设施的内容主要包括:供水配套设施、安全防灾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具体可分为几个小类(详见图2),规划要点和指标详见表2。
图2:生活设施的规划内容
表2:生活设施规划内容和指标表
说明:根据《村庄整治技术规范》、《村庄规划》内容整理绘制。
生活设施规划应遵循重要性次序原则。生活基础设施种类较多,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应优先安排生存型的基础设施。如给水配套设施、安全防灾设施;发展型的设施次之,如公共服务设施。
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不同地域农村的灾害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的防灾类型并制定防灾措施。如南方地区多洪涝,应增补相关要点和指标。
因为不同村庄的自然情况、人口规模、经济能力差异很大,如果简单地按统一标准要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必然使规划陷入教条而无法实施。公共设施的需求等次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人口规模找出有规律的对应关系。规划可以根据村庄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数据,测算公共服务设施的适配等级,选取合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3.3 生态设施规划的内容和指标
生态基础设施包括:排水配套设施,环境改善设施,生态保育设施,具体内容见图3,规划指标见表3。
图3:生态设施的规划内容
表3:生态设施内容和指标表
生态保育设施规划特别要注意利用村庄的植被、河道、农田,提高村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其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作用。要加强绿化和村庄与自然的有机联系,防止不适用于农村的城市型绿化,如绿化可与庭院经济结合,改善村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4 结语
总之,农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为此,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正确把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理清基本思路,下大力气加快建设,以增强新农村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基础设施;维修;尺寸技术;应用标准
形成精确的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的尺寸技术标准对建筑企业的维修人员有一定的好处,能够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机械的安全性能,对建筑企业维修库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的尺寸标准是根据维修过程中所运用的大机机械设备决定的,另外,还要全面了解整个大机机械设备维修的工艺流程以及维修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整个维修工作的效率。
一、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的宽度尺寸标准分析
1.影响建筑基础设施宽度尺寸选择的因素
建筑基础设施中宽度尺寸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分别是维修库的库线数量、作业通道以及库内设备,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建筑基础设施的宽度尺寸。建筑企业的维修库不止一个,一般情况下会分为二线库或者是三线库,因为要考虑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其库内驾车机的布置以及3t叉车通行施工中时的需要。
在宽度尺寸的选择中,对其具体的宽度数值是有明确要求的,二线库的宽度一般应保持在24m或者27m,其维修库之间的距离应在7m-10m-7m或者是8m-10m-8m,三线库的宽度要求与二线库的稍有不同,三线库的宽度尺寸要求在30m或者是33m,库线间距则为6m-9m-9m-6m或者6.5m-8.5m-8.5m-6.5m。
2.宽度尺寸的选择
建筑基础设施维修库一般选择三线库,三线库在对于不同的维修库类型其宽度也是有所不同。首先,就用于2t电瓶运车搬运的维修库来说,其钳工台应设置1m,人工作业面设置为0.6m,其库线之间的间隔应保持在0.2m,而电瓶搬运车的通道需要2m,而其机车车辆限界需要控制在1.7m,人行通道设置为0.8m。其次,如果选用的是有驾车及的维修库,它的各部门宽度取值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有驾车机的维修库其驾车机的宽度取值为2.7m。再者,拿检修捣固车的维修库来说,它所要求的机车车辆限界与2t电瓶运车搬运的维修库要求相同,都为1.7m,不过用于检测捣固车的维修库,其电瓶叉车最小转弯的半径需要控制在2.2m,其长度尺寸需要有3.34m.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基础设施维修基地,主要的大型维修都是选择用于检修捣固车的维修库,所以在建筑基础设施宽度尺寸选择上,应以检测捣固车的维修库确定的宽度尺寸为主,其值为 7m-10m-7m。
二、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的长度尺寸标准分析
1.建筑基础设施维修中不同情况的长度选择分析
建筑工程一般规模比较大,因地其维修库虽配属的机械设备类型也比较多,并且每个机械设备外形尺寸相差较大,机械台数也甚多,在这一情况下要确定维修库的长度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但是仍存在一定的计算规律,就某省的客运专线总综合维修基地的维修库而言,其长度的确定就是通过计算所得。
各类维修机械每台的平均长度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Li均指的是大型物料运输车辆以及轨行车辆的平均计算长度,它的长度单位是用米来计算的,而 则指的是大型物料运输车辆以及轨行车辆单台的合计长度, 指大型物料运输车辆以及轨行车辆的单机数量总和。
对于维修库的检修台位也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它的长度确定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过长度的确定和选择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讲,一种是不退出转向架时,另一种则是推出转向架时,两者的计算方式是不同的。
三、维修库检修台位时若不推出转向架,那个各类大机的单个检修台位长度则可以用此公式来计算:
其中 是指当大机不推出转向架时一台检修设备的计算长度, 指的是维修坑的端点处到维修库墙体端点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它是个定值,保持在5m, 则指维修坑端点处到大型机车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取值为1.5m, 表示各类每台机械的平均长度, 指的是相邻之间维修机械的间距,一般各机械之间的间距保持在5m,A是维修库线上的所维修的机械总台数。
四、当维修库检修台位同时推出两个转向架时,其对于各类机械检修台位的计算长度则可以运用此公式来计算:
其中A是维修库线上的所维修的机械总台数, 指的是维修坑的端点处到维修库墙体端点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它是个定值,保持在5m, 则指维修坑端点处到大型机车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取值为1.5m, 表示各类每台机械的平均长度,与不推出转向架时的取值及所代表的含义一样,与其的不同点表现在 上,也就是相邻之间维修机械的间距,在推出转向架后其间距一般取值为6.5m, 代表了不同维修机械转向架的平均长度, 是指机械设备的检修距离,一般取值为2m, 是指转向架组装台位的长度,它的长度计算是2×1.5+ 。
2.长度尺寸的选择
综上所述,建筑基础设施维修过程中维修库的长度应选择为39m的倍数,当进行尽头的布置时,其取值为156m或者小于156m,维修贯通布置中应小于等于234m。在建筑基础设施维修中对长度尺寸的把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言,按照规律进行长度的选择,可以提高维修质量,大大降低维修中的出错率。
(三)建筑基础设施维修的高度尺寸标准分析
1.影响其高度尺寸的主要因素
要确定建筑基础设施维修中的高度尺寸,首先要对大机的机型高度进行测量,其次在吊出最大总成部件的高度及确保安全的适当距离,再者还要确定吊钩能够达到的最高点以及桥式起重大车走行轨的顶面距离,只有确定了这些数据,才能确保建筑基础设施维修库高度取值的精确性,才能更好的进行维修工作。
就我国目前建筑基础设施维修库所使用的大机一般都为96头的钢轨打磨列车,它具有很高的机型,其外形高度可达4800mm,不过部分建筑企业维修库也有运用SRM80道渣清筛机的,它的外形高度虽然没有钢轨打磨列车那么高,但相对于其他的大机而言已经算是高的了,它的外形高度可达4740mm。
2.高度尺寸的选择
由建筑基础设施维修库中所选用的大机设备可得,其维修库内的吊装打磨列车液力机械变速箱尺寸最高,一般情况下不会低于9.74mm,倘若维修库采用的是普通的吊桥,其高度应控制在9.8m,不能小于9.8m,而维修主库的高度则不应小于12m。
四、总结
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规模大,施工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尤为显著的就是机械设备,它直接关系着施工的进程,所以建筑企业对基础设施维修库的建设非常重视,并且其维修尺寸技术有一定的标准,不仅要对其宽度,长度及高度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测量,还要根据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法的应用选择,不同的情况要运用不同的计算方式,严格按照尺寸技术标准来确定,这样一来能够大大提高机械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郑燕,耿明.基础设施维修基地检修主库建筑尺寸技术标准的研究[J].上海铁道科技.2011,1(3):133-135
[2]耿明 .基础设旋维修基地大机检修工艺流程研究[J].工程科技,2010.5(07).:145-147
【关键词】烟叶生产,考评体系,基础设施管护,评价指标
1引言
在国家局、省局(公司)的相关方针政策引导和关心支持下,黔西南州烟草公司提出“科技兴烟,管理兴烟”的发展思路,近年来不断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成了以烟水配套工程和大型密集烤房为主,综合配套了机耕道、烟叶育苗设施农机具等基础设施,较好地解决了烟区烟叶生产推进,为黔西南州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黔西南州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的运行主线有两条,一条是以元结构为基本单位,并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来扩展到更高层次的管理范围另一条是以发现问题(管护问题或任务立项)、处理问题(管护问题或任务处理)、解决问题(管护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结项)为主要环节的闭环管理流程。因此,在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两条主线进行,以保证元结构为管理模式的健康运行。因此,在考评体系方面,要建立以元结构和元系统为核心的基本评价单位,作为分层、分级、分区域评价的基础,用于考核评价不同管理层级的工作情况,推动管护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工作流程方面,要评价流程的各个环节的运转情况,促使流程完整闭环的实现。
2评价周期
评价一般应按一定的周期进行。通常采用的周期可为日、周、月、季、半年、年。黔西南州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部门一般每个月要给管护员发工资,而且烟水工程、育苗设施、机耕道等损毁老化比较慢,所以评价周期不宜太短,否则就会造成人力、计算资源的浪费。每年各区县要总结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理的成效,因此评价周期也不宜太长,否则就起不到过程监督的作用了。因此,较适宜的评价周期是自然月。
3评价指标
由多个相关基本指标计算生成的反映比率关系的评价指标,常以百分数表示,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计算公式的分子、分母应按相同评价周期进行计算。根据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的不同环节,将比率指标分为上报阶段指标、立案阶段指标、派遣阶段指标、处置阶段指标、核查阶段指标、结案阶段指标。各项指标及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4评价方法
黔西南州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考评体系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组成,它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反映了一个评价周期内基础设施管护多个侧面问题的处理情况、变化特征和管理规律。
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方面。内部评价是指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部门根据问题发现、办理情况,按照评价指标自动生成的评价结果。外部评价是由烟农、媒体、上级的评价构成。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管护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应向社会公布,做到公开透明,加强对评价的监督。如果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越一致,就说明综合评价越合理。
参考文献:
[1]Kenneth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J]. 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 , 2013,35(3):29-39.
[2]Chorle J., Haggett P. Trend-surface mapping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3]Hood C.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J]. Public Administartion, 2012, 69(1):3-19.
关键词:基础设施规划;城市发展;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规划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对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受到极大的阻碍,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各部门对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视程度,使得现代化城市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发展。
1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规划和建设好基础设施,才能够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在城市基础设施中,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系统、水系统、能源系统、通信、环境系统以及放在系统。这六项系统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主要范畴。在进行基础设施规划时,主要是针对这六项系统进行有效、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建设。
而在城市规划中,基础设施的规划具有一定的具体规划项目,这些项目属于基础设施规划中的专项,主要包括:(1)城市的道路交通线路规划;(2)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3)城市供电工程规划;(4)城市燃气工程规划;(5)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等。合理的进行这些专项的规划,可以使得城市的整体规划更加的合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细致的规划,所能够产生的作用是:首先,基础设施规划可以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对城市中的各类工程设施的规模和要求进行有效的把控,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基础设施规划能够对各种供应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得各个工程项目能够切实的将供应源落实到实处;最后,基础设施规划能够有效的确定所需的用地规模,节省用地,对于城市的布局进行系统的配置,以体现城市的特色。
2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2.1 城市规划编制的目的
进行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优化城市空间资源,使得城市的空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城市规划编制,能够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符合社会活动、建设活动的需要,在采取有效管理手段对所制定的规划编制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在适应城市发展具体要求的前提下,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从而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复杂性以及特殊性,其所具有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具有综合性的概念。
城市基础设施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和历史性,所谓的不可预测性主要是受到社会体制的影响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在社会发生转变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也就需要转变,原有的规划设计都将不适用于新的社会环境。而历史性主要是指基础设施规划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其在城市出现的同时,也就开始存在,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具有的不可预测性和历史性,使得城市在进行地下网络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支持,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我国相关条例中规定,城市进行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在20年,在这20年的时间中,不仅需要对城市总体进行现阶段的规划,还要对城市的长远发展做出一定的预计,做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受到政府的干预和直接控制,尽管如此,基础设施的实施和管理质量普遍不佳,存在诸多问题:
(1)缺乏竞争机制。由于基础设施各个主管部门多年形成的自然垄断性,基础设施的提供通常是在不存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由于基础设施的公共性,没有把基础设施的提供看作是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反映的一个服务行业。
(2)近期利益驱动。开发项目的经营有一定的时间阶段性,开发企业追求的是开发期内的经济效益,所以往往不能客观的理解城市长远发展目标,总是趋于尽量地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城市资源,而不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城市长远发展可能付出的代价。
(3)对基础设施的忽略。市场不能保障社会基础设施的充分发挥,城市的基础设施涉及社会的整体利益,但是往往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或效益很低,所以难以用利润刺激市场的活动和投资。
2.3 解决方案
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根据目前的条件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还需假以时日,但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同于其他商品,它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系统,它是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提供服务的,不能拒绝任何使用者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设施的实施与管理实际贯穿在对其经营与服务的全过程。
(1)对那些存在自然垄断条件的专有设施进行时限性竞争投标,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责任制,通过协议和合同明确所有企业、有关人员的权、责、利,使之改进经营理念。
(2)通过出让某些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有偿出让某些基础设施的经营权,让非政府部门来投资建设,并在一定期限内经营某些城市设施,经营期满后再将有关基础设施交给政府部门。
(3)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级政府及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性,建立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听政会制度,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
结束语
城市经济正经历着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结构性的变化,必然会给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还会出现新矛盾和新问题,探索在新的体制背景下,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城市问题的解决做出科学的论证并制定可行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及公众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曹斌,谭建荣,岳晓莉.地下管线规划设计和信息管理中的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2001(9):21-23.
[2]周丹荣.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与城市土地开发[J].城市规划,2001(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