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职称改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xx年山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案20xx年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一规定出台以后,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这一规定提高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做法,无疑是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大力支持。我们来看看最新的规定吧。
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会议决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
一、是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
二、是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
四、是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细则
健全制度体系
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将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后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为: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小学小中高)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
按照国家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明年上半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将新出台我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
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称改革;评审;聘用
一、现有职称评聘模式
职称评聘包含两组不同的概念,评指的是教师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但在现行体系下,职称更多偏重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较少的关注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行业从业资格水平,这是现有职称体系下需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聘指的是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和任职资格对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的工作。但现行职称体系下,评上职称就一定有聘,正所谓职称在手,房子车子全都有,职务考核形同虚设,后期的人才流动及考核激励措施乏力。理解评和聘这一对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理清职称和职务的区别于联系。职称是以人为中心而设置的,在现有的职称结构下职称可以随人走,一经评定,终身享有。而职务只有被聘任才能享用,有明确的岗位,并有任期限制。当然职称是专业技术职务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一定职称的人才能担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一般而言职称评审模式可总结为两大类,即评聘合一模式与评聘分开的直接聘任模式。评聘合一模式在我国最为常见,其评审程序一般是用人单位将符合条件的教师情况及资质推荐到第三方的评审委员会进行专业技术水平的鉴定,评审委员会根据一定标准比如任职年限、资历、学历、科研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一旦评审通过,用人单位就会根据教师研究方向和专业进行职务聘用,从而享有相应的待遇和权利。评聘分开的直接聘任模强调以聘代评,弱化第三方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高校可以根据特殊专业建设需要独立评聘,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点对职业教育的意义非同一般,文章稍后会有详细分析。
二、评聘合一模式的局限性———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
昆明杨林职教园区成立于2007年,位于因杨林肥酒而驰名中外的滇东古镇———杨林镇,园区以“立足昆明,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全国一流职教基地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秉持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结合的发展理念。职教园区总用地约为14.16平方公里,总人口容量规划为126700人,目前入驻职业院校九所及驾校培训一所,在校生达到6.5万人左右。
(一)调查问卷的解释及说明
文章抽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职教园区九所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人事处负责职称评审工作的在岗人员及广大教师。通过各院校的工会、学生会共计发出调查报告4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83份,回收有效率达到81.5%。问卷主要围绕对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的满意度、现有评审标准的评价、取消第三方评审委员会,采用直接聘任制职称改革的可行性,应用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改进措施五个环节展开。调查采用前期的问卷及后期的访谈相结合。问卷以封闭式的选择题为主,改进的措施采用开放性问题。职教园区九所高校均为民办独立院校,各院校教师普遍存在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25-40岁年轻教师占50%以上的比重,副高以上教师非常少,教师队伍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硕层次,近几年博士毕业生有明显上升,专科学历的教师比例不断下降,因此本次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基本符合整体数据特征。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现有评审满意度方面。
在接受调查的383份调查问卷中关于“你是否满意现行的职称评审方式”选项,56.7%的人选择不满意,尤其是在45岁以上的从企业转型进入职业教育行业的教师高达91.6%选择不满意,其中科研能力较强的博硕研究生满意的比例相对较高,但也只达到32.6%。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表示不清楚现行相关评审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已经评上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对现行评审制度满意度也不高,问题主要集中在评审花费大、耗时时间长,评审形式主义。
2.对现有职称评审标准评价方面。
41.5%的人认为现行评审标准模糊,尤其是关于业绩、爱岗敬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很难量化,从而为弄虚作假大行人情评审提供可趁之机。高达49.4%的人认为传统评审标准重学术科研、重学历、重资历,轻教学质量、轻人才培养、轻工作业绩的评审标准无法反映技能型人才的内在特征,其中评审唯论文论的硬性标准受到参与者的最多指责。只有9.1%的认为目前评审制度虽有缺陷但却是目前唯一可执行的评审制度。
3.取消第三方评审委员会,采用直接聘任制职称改革的可行性方面。
63.3%的认为可行且必要,认为此举可以大量吸引行业精英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同时有利于激励人才,稳定教师队伍。15.5%的人认为这样做不可行,主要担心下放评审权后,会出现大量的人情评审、暗箱操作,直接导致职称评审机会的不平等,同时担心这样评审的职称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影响职称的评审价值。21.2%的人认为应该采用第三方及用人单位的评审结合,但应弱化第三方关于学术评审权重,加强对专业技术技能及行业从业资格的评审,这样既保证了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同时有效避免用人单位的人情评审。
4.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方面。
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方面主要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学术科研、师风师德六个方面进行设计。由于数据量过大,时间有限,在统计时抽样150份进行了抽样统计,具体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在核心要素评价体系中,受关注度最高的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参与调查的教师在后期的访谈过程中指出,任课教师至少达到16课时/周以上,每学期至少完成5个班级共计250名学生以上的授课任务的硬性指标方可参与职称申报,从而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下“教授不教、讲师不讲”一心做科研的本末倒置的局面。专业建设成果方面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如就业统计、创业典型、毕业生平均薪资、专业的品牌影响以及专业团队建设等。在社会实践方面,部分教师指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量:首先,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有企业工作经验两年以上,或者在校任课期间必须企业回炉四次,获得回炉企业的认可,并建立资质档案。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给予教师进行实践的平台,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合作开发或带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形式、参与产学研活动,与企业进行横向项目或产品技术开发等,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5.其他改进措施方面。
关于其他建议措施方面,有些教师观点鲜明的指出,应健全评审组织,完善监督机制,加大职称工作的投入力度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坚持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评审的先决条件。焦点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的职称评审权的下放。部分教师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根院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灵活的职称评聘政策,同时各院校应根据重点专业建设需要、学科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职称评审标准。例如现有评审制度“唯论文化”,对科研项目、论文都有硬性要求,仅凭论文数量与刊物档次来判断科研水平,但论文不能反映科研真正实力,往往出现论文垃圾、学术泡沫。职称评审不能真实体现教师的教学工作及教学成果,不利于形成应用型大学以学生教学为核心的氛围。同时职业教育需要建立合理的校企人才流动机制,来自企业的教师虽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但学术科研工作相对薄弱;在教师资质审查方面,有着严格的履职年限,如果按讲师履职5年可评副高,副教授履职5年可评教授的要求,则企业引进的双师型教师大多50岁左右,如果按这一进度,恐怕到退休年龄也难以获评副高以上职称,直接影响到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职业教育对直接聘任制职称评聘模式的诉求
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市场敏感性,无论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还是技能培养必须做到与市场高度的融合,而这一点正是决定职业教育职称评审需要高度灵活性的原因。在现行职称评审制度下,很多人对职称评审的观点还停留在职称即福利,职称就是金饭碗,因此才形成为了“为了职称搏一搏,搏到职称停一停”的局面,这一点在职业教育领域更为明显。仍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随着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园区的发展非常迅速。以职教园区A学院为例,2011年建校之初,全校师生不过1100人,四年时间不到,全校师生发展到16000人,招生火爆的同时,师资力量一直供不应求,连一线热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很难找到,更不用说副高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了。为了应付教学评估,只要是副高职称,无论专业如否均一律聘用,有些工科、商科竟然聘用很多诸如文学、历史、考古专业的副教授。这一局面也直接导致评上副高以上的教师一旦拥有副高职称就大肆在各大院校挂名赚钱,根本无需考虑后期的业务考核。职称评聘的只能上不能下的被动局面也导致众多教师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选择容易突破且研究成熟的传统专业,市场紧缺的前沿热门专业很少有人去申报。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只要是副高就可以获得聘用,为何还要花空心思的去钻研热门及市场紧缺专业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现行体系下,僵化且要求严格的评审标准,比如严格的年限限制、核心论文限制、课题限制、学历限制以及严格的评审通过率,造成市场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僧多粥少。解决这一被动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扩大副高以上职称的市场供给,从而改变用人单位尤其是职业院校一味讨好副高职称教师的被动局面,同时对副高职称教师队伍形成压力,鼓励副高以上教师进行跨专业研究,果断解聘市场即将淘汰的专业副高,形成能上能下的局面。因此职业教育职称评聘模式不仅在评审方面要进行改变,在聘用上也需要进行改革,这样直接聘用制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和传统模式相比直接聘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否聘任是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需要决定,不需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认可。第二,通过聘后考核管理,废除专业技术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消除能上不能下的用人弊端。第三,对照岗位职责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工作需要决定是否续聘或解聘,当岗位空缺时,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美国的非升即走做法非常具有启发性。美国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院校独立评审,不需进行第三方的学术水平测定,有些紧缺专业可以破格评审。在聘用上采用非升即走的做法,教师在受聘期间或聘期结束时未晋升就必须离开,短期合同制教师不合格则被辞退,而一旦离开工作岗位,职称和职务自行失效。表面看起来职称评审过于儿戏,但却可以极大的提高院校在培养重点专业时的主动权,从而激励教师进行热门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的研究和申报。
四、几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难题
首先,如何保证下放后的评审机制的公平性。高校独立评聘模式强调评审权的下放,这就直接带来一个问题,没有相对公平的第三方的评价,如何形成有效监督机制,从而避免在评审过程中的人情评审及暗箱操作。其次,新的评审标准从重科研、重资历、重学历向教学、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实践方面转移时,如何建立明确可量化的二级支撑评价标准,从而避免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再次,社会的认可度问题。现行职称评审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重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普遍认可职称。如果采用直接评聘制,各院校评审标准不一,导致职称评审的公信度及价值下降怎么办。最后,国家相应的配套政策比较滞后,缺乏必要的外部体制保障机制,会不会形成诸如民办职称和公办职称相排斥的二元体制,民办公办教师职称相同但待遇不同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明阳.关于深化高等院校职称改革工作的思考[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陈福昌.深化高校职称改革工作的若干思考[J].渝西学院学报,2005(11).
[3]刘霞职.称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作研究,2004(9).
[4]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5]赵永乐.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模式的抉择[J].教育学研究,2007(4).
[6]沈尧源,李杰虎.美国职称制度管窥[J].行政人事管理,2000(4).
[7]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
[8]杜黎.我国普通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初步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2004.
[9]颜玄洲,胡春晓.关于高校职称评聘模式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6(1).
1前言当前,我国深化职称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在这种情境下提出了评聘分开模式,即任职资格评审或考核不受岗位和职务限制,够条件者可自主申报评定专业技术资格。这种模式应该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资格审定和职务聘任两个作用的最佳模式。但是由于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按照评聘分离模式来运行,因而也就并未达到评聘分离模式预期的效果。
2高校职称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称改革工作的推进,各高校在职称改革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与高校职称改革相配套的政策不完善,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高校职称改革工作仍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高校在职称评审中缺乏自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有四个等级: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在这四个等级的职称评审中,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的审批权归省级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只有推荐权而无审批权。尽管初级和中级职称的审批权下移到部分高校,但是高校在评审过程中也要受指标和岗位职数的限制,没有完全的自。
2.2职称与职务概念混淆长期以来,围绕着“职务”与“职称”概念就曾引起过多次讨论,直到现在有些人对于二者的界定也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些管理者也认为职务和职称一样。这是因为我国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而表示教师的职位也被划分为四等,而且也被冠以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称呼,这样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职称与职务是一样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职称属于人才评价范畴,职务属于人才使用范畴。职称是标志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能力和工作成就的等级称号,是社会对其综合学术能力、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大小的认可标志,是一种资格,不直接与工资待遇挂钩,一旦获得,终身享有,只能作为应聘职务的依据;而职务是同职权相联系的工作岗位,担任某一职务,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行使一定的职权,担负一定的职责,获得相应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即职务是责、权、利的统一。当前,教师只要获得职称,工资待遇及相应的福利就能得到提升及兑现,高校教师管理者力抓职称评审工作,而教师则以职称提升为己任,从而造成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广大高校教师都以职称评审为主,而聘任只不过是职称评上后理所当然的程序———流于形式,教师只要能够评上职称,就会被聘为相应的职务,这就形成了职称评审后聘任的虚化现象。从而导致教师“能上不能下”、“论资排辈”的现状。
2.3职称评聘制度不够灵活,人才的正常流动受到限制对于想要引进的人才,由于各种限制引不进来;或者是能进不能出;或者是引进后配套政策跟不上,想留又留不住;同时对于聘用人才在项目合作、访问、进修等特别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存在政策上的不完善,致使人才的内部和外部流动受到限制,造成了高级职称人才状况的参差不齐。这必然影响到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4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在实际的职称评审过程中,申报者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申报材料,但是学科评议组和职称评审委员会却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几十甚至一百多位申报者的材料评议完成,并作出评审决定。这种过于草率的评审方式给申报者“托人情找关系”以可乘之机。另外,职称评审委员会是由各单位选派人员组成的,各评委在投票时难免会对本单位的申报者网开一面,而对外单位的申报者则严格要求,这严重影响了职称评审工作的公正性。
2.5职称后续管理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聘后管理仍停滞在收发考核表、掌握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等低端层面,而以能力业绩为基本评价要素,以激励人的文化管理为基本手段的现代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最终流于形式。种种弊端,使一些人的才干得不到施展,潜能得不到发挥,严重束缚了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加强职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对高校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有着特殊的意义。
3对我国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目前,我国深化职称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改进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落实用人单位自,真正做到职务能上能下、工资收入能高能低。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思考。
3.1扩大高校职称评审的自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要求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一种宏观指导的关系。具体到职称评审来说,就是高校先根据本校的规模、层次和发展方向确定所需设置的学科和专业,然后按照学科和专业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级,并自行评审。而政府的职责就是对高校的行为进行适度规范。这种由下至上的评审模式既可避免原有模式中评审指标不切实际的情况,又可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
3.2优化职称评审指标体系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多强调论文的数量、学历的高低和资历的长短,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改变现有的评审方式,确立科学、合理的评审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如,在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中,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标准,分别从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教学方面主要是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同行评价。科研方面主要是考察教师发展科学的能力,考察重点不仅要看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撰写了多少部专著,更要看这些论文和专著的质量。在评价论文和专著的质量时,不能只看发表刊物的级别,还要由同行进行匿名评价。公共服务方面主要是考察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具体包括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参与学术性组织的活动、社区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横向课题等。
中小学职称评审存在以下乱象,通过这些乱象的概括和描述,期待有关部门能够反思职称评审制度,推行一种公平、公正的评审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职评制度的激励机制,促进教育发展。
乱象一:中教正高级职称成为各级领导的“特供”
职称,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不仅代表一个教师的地位,还与收入成正比,即职称越高,其收入也就越高。然而,现状是越高级别的职称,越是成为少数领导的特供,很少有教师能够享受到其恩泽。
前几年,中小学中一直在实行一种3%的奖励,能评上3%的教师,工资待遇就要比以前高很多。于是,为了争得这个3%的名额,各路神仙各显神通,一场争夺战空前展开,非常激烈,也制造了不少矛盾。于是,后来干脆取消3%的特别奖励。目前在中小学实行的正高级职称,实质和当年3%的奖励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正高级职称,这无疑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以及激励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正高级职称成为了领导们的特供,这次职称改革必将以失败告终。
乱象二:职称评定中过分强调论资排辈,埋没中青年人才
目前,中小学评职称并不像大学那样,只要能够搞出科研成果,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晋级。一个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进入大学工作后,如果研究成果突出,会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获得晋级,评定为副教授、教授,甚至还有资格做硕士生导师。但是,这样的情况在中小学并不多见,即使有也仅仅是一种点缀而已,更多的则是按部就班的论资排辈。因此,职称评定一般都是按照年龄来论资排辈,根本轮不到一些所谓“年轻有为”的人评上高级或者更高的职称,要评还得依靠时间慢慢的等和熬。现在,能够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就基本不用上课。所以,这样的评选制度不仅没有激发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乱象三:职称评定中外语能力考试等成为部分教师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职称考试内容有外语、计算机(实践和理论),普通话这三项。其中,外语成为了很多人考试职称的一个重大阻力。很多人都在质问职称外语考试到底有没有必要,这是一个必备的门槛,还是一种必备的素质?现实中这却成为一种门槛和一种形式,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职称考试的外语,教师们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根本就没有用,甚至大学毕业生,只要不是到中小学承担外语教学,其以前学的外语知识基本上没有任何用途。这样只会给教师们增加考试职称的负担,花更多的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其二,老教师和不教外语学科的教师苦不堪言。因为,有些老教师根本就没有学过外语,即使学过,也忘记,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试只好作弊。于是,出现了老教师们只要交钱,然后去考场走一个过场,就能考过。因此,目前的职称考试,已经成为某些机构趁机收费的一个项目,甚至成为了中小学职称评审的一个毒瘤,不仅没有促进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相反,让教师们徒增烦恼。
乱象四:职称评定中与相关考试成绩直接挂钩评价
职称评定,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显然,这个很不符合当前职称评审的现状。
其一,考试成绩不能成为评职称的一个重要依据,甚至根本就不应该成为其条件。正因为有这个条件的存在,才导致现在各个学校出现重点班、实验班、火箭班等,把优生进行集中,少数教师或者领导可以长期教这些优等生,而多数的教师则只能垫底,长期在普通班和差班之间徘徊,不仅在学校的考核奖励、地位上受到影响,就连评职称也要受到影响。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恶性循环,不利于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发展。
其二,升学科目能够以中高考成绩确定,但非统考学科就不能以成绩确定;同时,现在的考试语数外各占150分,物理化学两科共150分,政治历史体育各50分(重庆中考),于是,分值越重的学科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奖金、评优受到优待,分值不重和根本就不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科则要受到限制,就连地位也要比统考学科的教师低很多。因为,学校的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升学考试学科教师们挣来的,和弱势学科教师毫无关系,这些教师在学校就没有任何地位。现在,如果连职称评审也要看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师根本就拿不出所谓的优秀成绩,其工作成绩根本无法量化,而高级职称永远都会把这些教师排斥在外。因此,他们在评审中处处受到限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学校各种奖励制度边缘化,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
乱象五:职称评定因名额和资金困扰让基层教师望洋兴叹
几年前,中小学进行了一次职称改革。在那之前,乡镇中学教师基本上没有资格评中学一级,更不要说高级职称了。这些教师有的甚至在评了中学二级职称之后10多年都没有机会评上中学一级。比如,某初中教师,1990年参加工作,现在还是中学一级职称;而笔者2000年毕业,正好遇上前几年的职称改革,中学一级名额扩大,按照年龄排序刚好到评中一的时间就有资格和条件评职晋级。这如果在以前,也许苦苦熬上10多年也没有评审名额和机会。
这次改革后,很多教师都能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就评上职称,改变了以前的状态;但是,还是有一定比例限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中学一级、中高职称的名额基本上就满员了,换言之,前几年只要达到评选中学一级年限和高级年限,只要职称考试合格,基本上都能评上,但现在却又陷入改革前的状态,只有等到这些教师退休或者调离学校才能留出名额,后来的年轻人才有资格晋级,这就是当前职称评选的基本状况。后来,还搞了一段时间的评聘分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如果政府能够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中来,那么职称评审就不会存在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
乱象六:职称评定中论文写作的弄虚作假、粗制滥造
现在,教育界都提倡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要求教师既能够教书育人,又能够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这本是一种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手段。但现实中,很多教师既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甚至还要研究试题命制试题,根本就没有时间开展教学科研工作,那种既能教书又能写作的教师,少之又少。毕竟,中小学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不是专门搞学术研究。中小学教师要评职称,但又写不出符合发表要求的文章来,于是便想方设法花钱请人、。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出现论文造假、“学术论文”泛滥成灾,伪科研泛滥的尴尬局面,此时,论文评定一个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功能和作用基本上丧失殆尽。
乱象七: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教师行业
关键词:职称;导向;学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3-0020-04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才知识结构变化和技术革新,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照《专业标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就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职称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是对广大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专业技术能力的科学客观合理评价。公正的职称评审, 是调动教师教学和学术研究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今,正高级职称已逐渐纳入中职教师的职称评价范围,充分发挥职称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提高教育科研水平,这是我国教育系统以人为本,遵循职业教师的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稳定、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一、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本次职称改革,增加了“需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首先应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这是职称评审条件中对教师资历、学历的基本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资格证,是正规教师的“身份证”,也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许可证。教师资格作为一种国家法定的职业资格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严格的教师资格条件和法律规定的认定程序,限制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件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保障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此外,教师职业专业性强,职业道德要求高,因此要求教师要针对具有不同素质、不同特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他们的特长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满足社会不同需要的有用的人才。教师的这种职业性质决定了并不是有学历的人就能当教师,只有通过专门培养、训练和严格选拔的人,才能担任教师工作。只有提高了教师素质,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水平。
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现在的中职学校在办学模式、培养对象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的职称评价指标已不适应现代中职学校特点,缺乏对“双师”型教师评审的要求。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是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次职称改革中,在专业技术经历中规定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专业课教师要具有在“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经历”,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职业教育在师资和培养目标等方面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特定教育类型,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中职教师既要有较好的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实训实习组织能力,还要有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能力。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活动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决定了中职教师要能配合和推动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促进校企合作。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和保障。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技术进步情况,提高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教师要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要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通过合作还可增强自身校企合作能力。
三、突出中职学校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学特点
本次职称改革,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特点。中职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性与实践性,既要注重传统专业理论教学,又要注重技能实践。从职称评价入手,引导教师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中,强调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教师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等;在“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领域,要求教师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可见,无论是教育教学、学生就业,还是教师自身的成长,都不能脱离专业发展,主动贴近专业发展是当好职教老师的关键,教师要将职业性和实践性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之中。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重视职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要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职业教育的教学和育人万万不可脱离实践,只有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教学才能真正拥有灵魂。
四、做好班主任工作,加强学生政治思想管理
本次职称改革中,在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中,增加了“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的管理工作,担任班主任或兼任辅导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工作”,引导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参与学生管理。
班主任是连接学生和学校的桥梁,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者,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并及时向学校有关领导反映。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有其特殊性,它既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业和品德教育,又切合实际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各种训练,而中专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文化理论课较差,管理学生工作繁琐,难度较大,班主任每天都很忙。班主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综合素质,针对每个学年的心理需求特点进行引导,稳定情绪,对学生心理进行关注、疏导、指导、帮助学生就业,适应社会生活,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班级管理真正起到核心作用。构建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环境。发挥班级的整体作用。学校要重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支持力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激发工作热情,落实到实处。让每一个辅导员身兼重任,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对国家、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放手班主任创新工作,做好人心工作,并与学校一致保障学校稳定,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五、具有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应该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应该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及早成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引导青年教师反思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资深的高级教师要发展教学理论,创新教学工作模式,形成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专业建设的学科带头人要利用科研课题来引领自己的团队,就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寻找突破口。学校努力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意识强的学科带头人和教育名师,扶植支持一批学术成就突出的中青年教师达到高级教师岗位条件,培育一批专业技能与科研骨干达到正高级教师的条件。学校花大力气建设创新团队,以重点专业、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团队锻炼,涌现出学术水平高、学风好和有领军能力的人才,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六、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
本次职称改革在业绩成果条件中,增加了“直接指导的学生参加市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等比赛中获得市一等或省二等奖以上,且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主要是引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近几年在中职学生范围开展了多项专业技能大赛,大赛中的很多内容体现了当前行业中此项技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趋势,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和实用为基本原则,更需要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单纯的课堂教学展示为课堂教学、技能操作展示结合。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个尺度很难把握,但这一具体要求在技能大赛的试题中有非常明确的体现。实践操作中那些必须熟练掌握的表现的一清二楚。参与培训的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阶段性的进入企业见习,也可通过企业引进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校直接指导,改变过去单一的师生教学模式,给学生新鲜的感觉,从而提高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通过每年技能大赛的契机,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热情,达到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参赛,从提高教师和学生实践技能方面都收获颇丰,可以作为中职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中职学生技能竞赛一直紧跟着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体现了社会企业发展对本专业的最新职业岗位需求。确立技能竞赛的课题项目,课题研究的研发成果在教学中推广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延伸过程。学校可聘请具备实际生产经验的企业技术人才、具有教学能力的工程师和技师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学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学科与市场结合,推动专业发展。
教师的职称评定是常做常新的工作,教育科研作为其中的重要评定条件,必然出现变化和适应的过程。中职学校的教育科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必将展现出独特的职业教育教学魅力。
七、提高教科研水平
本次职称改革,加大了中职学校对科研的要求,引导教师提高科研水平。现行的中职学校职称评价体系,对教科研的要求偏低,不少学校没有科研机构,教师公开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的课题研究,也多是为完成职称的硬性指标要求而为之,从而造成中等职业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相对落后。中职学校教科研落后的原因在于对教育科研工作不重视,认为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日常教学,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不支持,挫伤了一些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教师为了晋升职称而发表的论文,片面地追求论文的数量,忽视了论文的质量,从而也造成了教科研成果水平低下。
修订后的职称评审条件,在业绩成果方面对教科研水平有了进一步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不能只埋头做教学,只满足于备课、授课,要两条腿走路,教学、科研都过硬,引导广大中职教师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专业教学更贴近工作实际,贴近生产一线,有效结合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才能实现真正的实用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效果。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科研是职称评定的硬条件,是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轻科研的误区。而仅凭几篇论文搞科研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重对实际技能的研究和指导。鼓励教师主动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在生产实践中作好研究。要深刻认识到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理论指导和创造性思维,引导教师主动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结合生产一线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提炼,在实际教学中思考和创新。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教师工作不应局限于教学,还应主动参与课程开发、教育科研。只教书,不搞科研和开发的,不是优秀的中职老师。只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的,才能跟上时展要求。学校应大力表彰在科研活动和课程开发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鼓励教师根据社会需求,自设定位,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主动进行科研活动和课程开发,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参与应用性教材编制、修订等工作,强调教材与职业需求、岗位实际的有效衔接,突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训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课程开发的成果充分体现职业性、直观性、针对性、及时性、实用性。
教师主动参与技术攻关,解决生产具体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找课题,形成应用性强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成果。
1.认真做好学校档案室管理工作,及时对各部门的归档资料进行整理。并配合学校、各部门创建迎查工作,坚持资料借阅归档制度,并做到电子化管理。学期档案室管理受到区督导室好评。
2.及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学校报表等统计上报工作。9月份完成学校人事数据库、本学年基本情况、教职工信息库等更新上报工作,10月份做好教师职称统计工作;11月份做好学校有关编制测算调研工作;12月份填好学校劳动情况报表,1月份做好教育局每年一次的人事年报和工资年报工作。在所有报表上报工作中能够做到准确无误。
3.认真完成学校固定资产登记录入工作。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认真核对登记,确保账物相符,帐帐相符。
4.做好各项奖金的审批工作。本学期,在教师一次性文明创建、年终岗位补贴、教育现代化专项奖励等经费审批工作中,做到及时上报、审批,准确测算,零失误。
5.做好聘用教师的劳动保险的办理工作。加强聘用人员管理,完成每月聘用人员社会保险扣缴工作。
6.协助做好年度学校各项创建工作中的资料整理、准备工作。能够主动、积极完成校长室安排的任务,保证质量,及时有效。
7.完成教师全员合同续签工作。
8.认真做好学校会议记录、考勤工作,并认真将有关会议通知精神及时传达到相关人员。
9.每月对教师工资单进行审核,确保项目、数据正确无误。
10.做好认识常规工作。如人事调配、干部晋级、职工退休、工资调整等。9月份做好转进和转出教师有关人事工作。转进教师填写个人信息,建立个人业务档案。对转出教师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做好新教师转正定级工作。
11.做好专业技术的职称评聘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大力宣传职称改革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正确把握好职称工作的导向。把职称评聘工作作为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其成为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激励机制。
12.做好教师遗属补助工作。准确测算,及时上报。
13.做好教师年度考核工作。认真执行教育局考核要求,考核过程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公平、公正。
二、不足与改进:
20*年是紧张忙碌的一年。由于分摊到个人身上的工作繁杂,难免有所疏漏。对照一年的工作,现作反思如下:
1.加强人事工作的相关政策及专业知识的学习。
2.提高自身工作的透明度。在工作中和大家多做交流,多听取意见和建议。
张志勇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全国知名专家型教育行政官员
一、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绩考核机制建设
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以升学率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片面的教育政绩观。早在2008年,山东省就将加强高考信息管理,禁止炒作高考升学率作为转变教育政绩观的重要抓手,并在全省逐步推行中小学办学水平、中小学教师考核改革,切实改变唯升学率是从的教育评价观。
山东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领导能力建设纳入干部教育规划,定期举办各级干部教育领导能力建设培训班。”2011年起,每年培训200名分管教育的领导和教育局长。
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的要求,山东省提出“提高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把教育投入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政绩‘一票否决’的指标。”当前,山东省正在组织地方教育政绩考核制度试点。
二、促进教育家办学的制度建设
在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指导下,教育事业能否得到科学发展,关键看地方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广大教师三支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行政官员方面,山东省明确提出:“严格规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标准,定期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建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制度问题。2011年起,山东省在济南、青岛、枣庄、潍坊、泰安等5市启动了地方教育局长专业化试点。
校长方面,明确要求:“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化,推行校长职级制”,形成了保障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基本制度框架。
教师方面,正在研究启动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要义是:改变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依据教师工作和继续教育年度考核定期注册制度;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要义,就是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小学教师可以评审正高级教师职称。这些改革将为激励教师走专业化、学者化道路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同时,山东省正在探索符合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试行中小学校长与公务员管理分开的中小学校长人事管理制度,改变优秀中小学校长过早离开教育工作岗位的现象。
三、促进教育家成长的系列工程建设
杰出教育人才的成长,除了地方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科学完善的专业化制度建设之外,还必须营造相应的工作机制。2004年以来,山东省先后启动了下列工程:
2004年,启动了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评选。这一评选分为校长、班主任、教师三个系列,三年一个周期,循环进行。每年评选出10名年度创新人物,在教师节期间进行表彰。
2005年,启动了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这一工程五年为一个周期,每期分别确定100名优秀中小学校长、100名优秀中小学教师作为工程培养人选。省财政为每位工程人选提供5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
2008年,启动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2012年计划启动学前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2011年,启动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程。这一工程五年一周期,将扩大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的基础,与名师、名校长和年度创新人物评选一起,构成山东省高层次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的“金字塔”。
启动“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地”,实施“齐鲁教师课程能力‘1+1’拓展计划”“齐鲁教师读书计划”等等。随着上述工程的实施,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机制将日益完善,教育家成长的环境和土壤将越来越丰厚。
四、促进教育家成长的基础能力建设
我国杰出教育人才成长和培育的培养培训资源严重匮乏,强化教师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已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山东省提出“实施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程”,要求“以高水平大学和师范院校为依托,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建设20个左右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整合优化县(市、区)教师培训资源,建设100个左右县级教师培训中心”。2011年,这一工程已正式启动,进入改革的4个首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和20个县级教师教育基地各项改革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改革的要点是:
校地共建:发挥教师教育需求方“地方”和教师教育提供方“高校”两个积极性,通过签署合作协议,确定双方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合作事项、合作方式和合作机制。
资源整合:整合高校和地方教师教育资源,建立融机构、队伍、教学场所、教学条件等资源于一体的教师教育学院,整合小学和学前教师教育资源,建立初等教育学院(或学前教师教育学院),形成相对完善的依托当地高等院校的省市共建、校地合作的地方教师教育体系。
双向对接:教师教育院校必须将教师教育融入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建立由首席专家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团队,深入地方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动依靠教师教育院校的专业资源,为教师教育院校参与地方教育改革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支持。
文化重构:教师教育学院要建立浓郁的教师教育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师教育课程特色。
分段培养:实施新的教师培养模式。这就是: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大类招生”,就是招生时不分师范非师范专业,学生到自己感兴趣的学院接受通识教育;“二次选拔”,就是学生在普通院系学习一定年限后,按照自己的志愿申报师范专业,学校进行第二次选拔;“分段培养”,就是普通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课程教育、教师教育见习与实习等三个阶段。
培训一体:地方不再建立独立的教师培训体系,由地方政府与高等院校共同建立的教师教育学院统筹承担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
五、一点思考:必须建立激励教育家成长的遴选和奖励机制
当今中国,不缺乏政治家、企业家,不缺乏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唯独缺乏教育家。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术职称改革;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结构;职称评审
中图分类号:F249.2;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1-0037-07
On the Optim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Titles in Public Institutions
XU Xian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two closely associated key points in the institutionreform in China, one is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human resources to tamp the foundation of public institu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other is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title reform to strengthen capacity construction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se goals, we must insist on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persist in a series of comprehensive measures such a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post responsibility, working performance and real contribution of employees under the premise of all staff employment contract system as well as just, fair and scientific professional titles review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and effectively activate developing propulsion with competition for choosing advanced staff in public institutions so as to give free rein to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of human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service in public institutions.
Key words: public institutions reform; human resources structur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professional title reform; staff structure of the staff with professional titles; professionaltitle review
始于1999年的事业单位改革已持续十余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见显效。“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多次提出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的明确要求。其中,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加强专业技术职称改革,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改革重点,对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规范化科学管理,进而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这是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事业单位力资源管理改革目标指向
1.事业单位改革涉及人力资源管理深层次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数量众多,机构类别庞杂。作为为实施政府公共政策、向全社会提供公益而设置的机构组织,事业单位主要分布于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和经费等几乎都采用党政机关管理模式,由政府包办,政事不分,事企关系模糊,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人才短缺和浪费现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人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多集中于职工总人数本不多的机关事业单位,其中又以教育、科研院所及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占多数,聚集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而其中许多却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
徐 宪: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与专业技术职称改革论析
破除事业单位冗员充斥、人浮于事的积弊,是改革初衷之一,其基本取向是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结构以强化其公共服务功能。但改革实施过程中,包括事业单位管理者在内的许多人对此理解并不十分清晰,采取的做法只是简单化处理,即只做减法,一些地区和部门将此项改革的目标仅仅局限于机构编制部门减少编制、人力资源部门裁减人员和财政部门削减经费。实际上,更应认识到的是,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一支非常重要的主体力量,就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而言,目前事业单位存在着冗员等问题,又存在着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那种类似完成既定裁减任务的方式方法,易于形成避重就轻、顾此失彼的认识误区,以致实施中往往采取见物不见人的程序操作,将注意力更多放在甩包袱、减负担上,对事业单位的功能拓展和发挥其人力资源优势极为不利。
随着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加强,事业单位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对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要求必然越来越高。因而事业单位改革必须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不能把这一重要改革的目标仅仅定位在消极的削减人员和经费上,否则难免落入过去劳而无功的“膨胀―压缩―再膨胀”的窠臼。改革推进过程中必须全面把握事业单位的性质类型、人员构成、人员数量、经费来源等相关情况,经过认真的利弊权衡进行合理取舍和布局。其方向应当是建立起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促进事业单位回归公共服务属性,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起动态的管理调节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以最佳的政策导向和科学管理措施,促进大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人才合理流动,为扩大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基本社会功能和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人力资源基础保障。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趋势
近年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的实行和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管理的制度安排,对改变以往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参照党政干部管理的单一模式以及职务、身份终身制和人员能进难出等问题具有解题意义,由此才能逐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竞争择优机制。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在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法和主要适用于企业的劳动法的实施以及企业用人与分配自逐步落到实处、过去事业单位所依附的相关制度办法随之废止后,其人力资源管理中政事不分、机制不活、效率低下的问题更显突出。事业单位专业化、公益性公共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其组织形式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与行政机关和企业单位均有所不同。由于缺乏一套系统明晰的人事管理法规,且存在自我约束机制欠缺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状况,以致其机构膨胀、人浮于事、个别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偏离公共服务这一公共机构的基本价值等老大难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并由此形成了制约其事业成长及专业能力提升的困局。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实施,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规格和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打破了各类人员的身份界限,对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大幅度调整,触动面大,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不少由过去保守滞后的观念和既得利益者的抵触而形成的相应的阻力,机制转换任务颇为艰巨。
为此,需要特别重视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和政策体系的完善配套,在改革总体方案框架下,必须明确细化改革落实的举措,对单位领导或中层干部职位实行公开竞职的聘任合同制,对一般岗位实行公开竞岗、双向选择的聘用合同制。分类管理职工,管理人员实行职员职务等级管理制,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评聘分开,工人实行岗位等级聘用制。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全部纳入合同管理,员工与单位的人事关系成为符合市场经济准则的合同关系,建立起用人和择业的双向选择机制,为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结构素质的不断优化、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必须落实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岗位的管理办法,构建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密切结合的分配机制。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等不同类型和特点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收入分配政策。而事业单位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等不同类型人员亦应实行不同的分配政策,各类人员工资活的部分均按照工作条件、工作量、岗位性质、奉献大小确定,并建立正常的增资机制。为有效激发事业单位及其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不同的绩效理当实行不同的分配形式。特别是逐步形成和完善行之有效的专业领域内知识创新能力的社会化评价标准和绩效考核机制,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重奖。至于领导和非领导职数比例、双肩挑管理、奖惩任免、破格聘用、考核、兼职、培训、退休、分流安置等重点难点问题的具体政策,亦应相互衔接,构筑起新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规范体系,从而使整个改革过程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具有现实针对性并有据可依。
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导向
1.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改革中的难点问题
事业单位是专业技术人员荟萃之地。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历来对提升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和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具有重要激励作用。经过多年职称改革,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整体结构有所改善,但数量和质量仍有明显不足,特别是西部地区高级职称人才相对较少(见图1)。
总体上各层次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结构基本上呈高少低多的正常状态。如重庆市对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情况进行的统计和实证调研显示,截至2008年10月,重庆市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2.6万人,其中事业单位(含国有企业)已评职称51.38万人:正高级职称0.36万人,占0.70%;副高级职称3.96万人,占7.71%;中级职称19.61万人,占38.17%;初级职称27.45万人,占53.42%(见图2)。
在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行业分布方面,则存在不合理现象,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农业、文化系统和国有企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而非公有制经济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等具有各类职称的人员呈匮乏状态,呈现出短缺与积压并存的突出矛盾。如重庆市2008年事业单位(含国有企业)已评职称人员中,教育系统高、中、初级分别为22 944人、117 568人、132 916人;卫生系统高、中、初级分别为10 762人、36 059人、89 017人;农业系统高、中、初级分别为1 308人、4 449人、9 755人;其他系统高、中、初级分别为9 236人、34 001人、445 779人(见图3)。
多年来,各地都进行了一些职称评审的改革与创新,如打破所有制、地域、身份、学历资历、职务档次限制,修订各个职称系列的评审及破格评审条件,推行 “考评结合”、“以考代评”等,对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职称评审改革的部分重要指标以及评审方法与过程等,仍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一是社会人才职称数量过低。特别是非公有制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者明显偏少。
二是对职称“含金量”的社会认可度不高。职称本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促进其水平和能力提高是职称评审根本意义所在,但现实中某些方面却显示出与职称评审初衷相悖的情况。职称的社会公信力不如考试取得的执业资格,譬如高级会计师职称与注册会计师资格比较,社会往往更青睐后者。
三是职称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本职岗位能力的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人员具有的专业技术职称与其岗位职责并不匹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脱离一线的现象。同时职称评审导向中过多强调数量,也致使许多专业技术人员疲于应付论文,难有专注于提高自身本职岗位能力的长远打算。
2.影响职称评审和改革的因素分析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是1986年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制定的,经过20多年运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往的制度设计与当前形势发展已呈现出不相适应之处。在职称制度实施方面传统体制影响较深,改革滞后,以至职称评价机制建设缺失、激励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导向功能不强,已逐渐成为阻碍职称评审和改革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1)资历条件因素
现行职称评审制度设计对参评人员的资历条件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也严格掌握。以大学本科生为例,走上专业技术岗位定初级需要1年资历,晋升中级至少需要5年资历,晋升副高至少需要5年资历,晋升正高至少需要5年资历,按年资条件满足即晋升的理想状况,取得正高级职称至少需要16年。在专业技术人员密集的事业单位,如教育、卫生等行业本科生从初级职称到正高职称平均需要25年左右。由于职称制度集评价、使用、待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前实行严格的指标管理,晋升通道很窄,竞争性太强。有的事业单位为了解决人员待遇问题,在职称评审推荐时,进一步强化资历要求,加剧了论资排辈现象,而从破格通道通过职称评审的比重极低。如2008年重庆市申报高级职称评审的有7 683人,按特殊人才破格条件申报评审的仅31人,最终评审通过的仅18人。由于职称评审过程论资排辈现象突出,以致向中青年优秀人才倾斜的思路及相关政策难以兑现。
(2)评价标准因素
现行职称评审工作已运行多年,在评价标准方面有过一些局部调整,但总体改变不大,似乎形成了一种套路,导致参评人员循规蹈矩甚至为适应这种套路不惜弄虚作假的问题。评审条件重理论、轻实践,论文作为职称评审必要条件的权重太大,将论文作为大多数专业的必要条件,没有区分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性质、岗位特点和工作条件。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是为评职称而写一些与其岗位职责不着边际的论文,实际上可应用推广的创新成果很少。重庆市2008年11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论文条件备受关注(见图4),反映出论文条件在衡量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同时,职称评审标准和指标体系亦多有不切实际之处,如要求获奖的条件较多,但获奖者毕竟很少,以致让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望而却步。问卷调查中,62.3%的人认为应该将评审指标量化(见图5),但实际中相当一部分职称系列并没有具体的量化要求,以致职称的“指挥棒”作用不灵,难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一线工作。
(3)分类因素
现行职称制度设计具有政府直接管理、模式高度统一的特点,分类管理不够。如职称外语考试的政策规定宽泛,一直存在外语条件过高的反映。近年各地已适当降低了外语考试难度,但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仍缺乏统筹兼顾。从事农村农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外语考试反映强烈,认为外语在农村用处实在太少。现行职称制度承担了应由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职能,其评价、使用、待遇等功能甚至自相矛盾,如评价功能要求同一职称水平差距不能太大,而待遇功能又要求城乡之间不能“一把尺子”,否则工作条件艰苦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很难提高待遇,而这些都没有通过加强分类管理予以解决。又如随着经济成分、生活方式、就业形式多样化,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发展,吸纳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而现行职称制度对这些“体制外”社会人才缺乏分类管理,评审条件、标准和管理办法不能适应其特点和需要,没有解决在职称与待遇不挂钩的情况下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提供评价服务的问题。
(4)评审方式因素
现行职称评审中,大多数职称系列主要采取的是资深专家“看材料”后作出其评论、评委会审议定夺的传统评审方式,其他如考评结合方式等只在部分系列施行。传统评审方式采用票决制,但评委会的自由裁量权大,实践中出现人为因素的问题仍然难以完全避免。近年职称改革强调了重视能力与业绩,也作了一些有关业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条件的设置,但没有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指标进行量化,评审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对参评人员业绩好坏的真实情况难以了解和掌握。现行职称评审方式存在的另一个突出矛盾是,只管评上,不管评后。专业技术职称一旦评上后就成了实际上的终身制,致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因职称晋升无望便一蹶不振,而另一些则是在晋升了职称后便坐享其成,进取心消退,跟不上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进程,知识老化甚至不如后起之秀。由于现行职称评审方式缺乏职业水平的长效监督,因而对专业技术人员整体上能否保持旺盛活力缺乏激励和约束。
三、事业单位用人和职称改革思路与对策
1.改革重点在于增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事业单位改革在一定程度松动了以往刚性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的根基,激发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服务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过,由于事业单位领域广,类型多,性质各异,经费来源不一,单位层次相差大,人员类别多且素质参差不齐,在改革涉及广泛、各类人员的利益调整也较为敏感的复杂情况,对所有的事业单位均用一把尺子衡量并不现实。因而,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政策制定和具体操作不宜简单实行“一刀切”方法。重要的是,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创新,注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时因地制宜,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真正引入和形成竞争激励、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进入退出机制。众多事业单位行业不同、专业复杂,公开招聘录用标准不一,存在进人不公开不透明、向事业单位乱塞人的问题。进口关的公平竞争择优争议较多,必须把好。新进人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凡进必考,规范招聘行为,以利优秀人才引进。而疏通出口,缓解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人满为患、积压浪费的问题则更加棘手,更需要明确具体措施并稳妥推进。对于在实施全员聘用制中的未聘人员,视其具体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理意见,分别以正常退休、提前退休、提前离岗、辞职辞退、自谋职业或进入企业以及下岗待聘等途径予以安置,实现多渠道合理分流,从而保证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在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密切相关的其他配套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优胜劣汰在具体操作中阻力很大,因而畅通出口,建立与聘用制度、退出机制相配套的、保证人员正常流动的解聘辞聘等体制机制,在解决社会保障基础上形成提前退休、离岗退养等制度安排,均须尽快加以完善。
二是加强政府主导及相关领域改革同步协调。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牵动许多相关环节,难以单兵突进,在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从大局着眼,加强宏观调控和综合配套。事实上,管理体制、机构编制、财政供给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都对人力资源配置及其分配制度改革进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如社会保障便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改制和分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虽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人事、编制、保障、财政等部门对改制为企业和分流出去的人员统一纳入养老保险,即离开事业单位的全部入保,留下的则暂不入保。大部分事业单位尚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员工此前未曾参与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存在历史欠账且欠缺具体方案,“视同缴纳”的年限及具体由哪级财政埋单等问题也缺乏刚性规定,除“老人”外,改制分流的“新人”的养老待遇势必低于转制前。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尽快完善,改革后劲则必然不足,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只能算是不痛不痒的小改小革,一旦出现反复和反弹,政府为此付出的成本将更大。显然,事业单位改革与各相关领域改革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整体改革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多方参与,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进行综合协调。
三是强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事业单位的人员进出、考核奖惩、收入分配、培训晋升、解聘辞聘等,均涉及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出现各类人事争议在所难免,申诉控告、人事调解和仲裁等配套政策亦需相应完善,对人事争议进行妥善处理,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人事争议仲裁与司法接轨。在事业单位人事监管上,需要建立起人员总量、结构比例、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宏观管理、政策监管和个案处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形成以公共价值为导向的内部与外部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调控专业技术资源合理流动及其流向,积极营造事业单位成长发展的适宜环境,切实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2.构建公正、公平、科学的职称评审评价机制
由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大,具有“指挥棒”管理职能的职称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理顺思路,对症下药,打破职称评价标准陈旧条款的束缚,探索有利于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
(1)完善职称评审标准
职称评审标准的修订,应注重引导专业技术人员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
其一,将完成基本工作量作为必备条件加以强化,对各行各业基本业务工作提出定量规定,按不同档次要求,评审时在用人单位公示申报者基本工作量。
其二,评价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索准确衡量能力和业绩的评价标准,尽量将定性指标定量化,增强评审的可操作性。在能力衡量上,主要侧重于衡量创新能力和技术工作经历等相应指标。在业绩衡量上,注重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情况,主要考核指标量化为不同获奖等次和新技术、新模式推广等数量质量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实行分层分类管理
其一,按职业分类评价。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建筑师、药师等,应适应国家对其严格控制的需要,不降低标准和条件,不简化评审程序,执行全国统一标准;对社会通用性强、流动性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翻译、咨询等,具有评价与使用、资格与岗位分离的特点,可适度放宽条件,但与全国统一标准的差别不宜太大;对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教育、医疗、科研等,适应其评价与使用结合的特点,评价标准和条件立足实际并注重创新,以引导其专业创造能力的发掘。
其二,按城乡分类评价。通过统筹务实的职称评价标准,充分调动城市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各自的积极性。对在农村乡镇专业技术岗位达到一定服务年限的专业技术人才,可免试职称外语并适度放宽其他评审条件。
其三,按行业分类评价。根据行业特点在导向上区分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如以研究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重在研究成果水平和创新性,工程技术人员重在工程项目水平和实用能力,以教书育人为主的中小学教师则重在其教育教学实际效果,等等。
(3)改进职称评价方式
其一,建立以年度考核为基础的专业技术职称考核制度,业绩指标作为职称评审重要参照,以促进职称评审与业务工作密切结合。
其二,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运用考试、评审、答辩、考评结合、考核认定等不同评价手段,评出真实水平和能力。对实行执业资格考试的专业,不必再组织该专业相应层次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或考试,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者可同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根据工作需要可直接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或申评上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其三,优化评委会组成结构。以专业化组建、同行评议和业内认可为重点,消除“杂家评专家”现象,打破地区、行业、系统和部门壁垒。评委范围向体制外延伸,解决企业、基层一线专家评委缺乏以及体制歧视等问题。由此切实增强职称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公平竞争的适宜环境。
参考文献:
李培林.2007.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N].人民日报,2007-0115(9).
林泽炎.2005.提升人才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决策咨询通讯(6).
徐宪.2008.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环境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4).
程德俊.2004.不同战略范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与比较[J].管理科学(6).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项目。示范校建设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项目验收后进入后示范时期,如何提升内涵建设,将阶段性建设成果转化为综合实力是后示范的关键。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扶持力度逐年加大,职校为祖国培养了很多具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示范性职业学校事业发展较快,办学条件好,改革意识强,运行机制灵活,与市场贴近度高,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专业特色性强,工学结合紧密,引领地方职业学校发展。同时因学校高速发展,需要专业引领性强,适应职业岗位需要,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建立职业技能导向教学模式的新教学环境,这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信息时代是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时代,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专业如何适应潮流,如何打造了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是后示范建设的重点,也是职业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院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一)计算机专业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与更新与社会有差距
教师职称结构中初级职称占大多数且专业的分布也不均衡,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大多是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师,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欠缺,专业建设推进缓慢,专业课教师所占比例过低。
(二)驻校专任教师与外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教学差异性大,难以保障高水平教学质量
驻校专任教师理论教学、课堂组织能力较强,但专业实践能力不高,专业技能理论性强,操作性低,与企业现运行模式脱节。外聘兼职教师一般熟悉专业生产实际,有高效操作技能,但教育理论与专业理论知识,课堂组织能力不足。
(三)教师教学教研任务多
大部分教师周课时量达到16-20节以上,在承担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招生和学生管理任务,绝大多数年轻教师担任着班主任职务,在上班工作时间基本难以有空余时间补充业务知识与技能水平。校内培训与活动常因各种原因冲突常致效果不佳或流于形式。
二、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一)科学合理构架专业师资队伍梯队
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学校要建立优秀教师发展规划,发挥名师效应,推进“青蓝工程”。加强“名师工程”建设,发挥省、市骨干教师、专业技能能手的作用。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精品优质课程建设为指引,对属同一知识模块的2-3门课程组织由名师和骨干带领团队教师组建课程团队,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团队精神培育为核心,以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为两翼,形成团队成员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是师资建设的前提,梯队建设不完整、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科专业。在梯队建设中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年轻教师通常有干劲足,团队意识强,肯干敢于创新的特性,他们从课堂直接到讲台,也有着显著的缺乏教学经验,教学理论与方式运用不适当的共性。学校要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制定培养方案、配备导师,实施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全过程培养。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在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增强青年教师的基础知识学习和教学能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化培养。在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实效,尤其是导师制的实施应配备同类型绩效考核制度,以各类校内竞赛、组内教研等多形式方式对师徒效果进行常规性检验。也可以利用工作碎片时间多开展小型以提高为目的的非竞赛式集中展示,如展示课、汇报课、达标课和公开课,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搭设进一步提高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导师与青年教师的互动学习,将整体效果落到实处。
(二)深化职称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建立一支业务精湛、教学能力强的计算机教师队伍学校还应做到努力引进专业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填补教学实力。另外要加大对原有在职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关心与教师切身利益挂钩的教师职务评审、聘任和聘后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教师职务评聘这一政策杠杆,实行教师职务评聘分离,择优聘任,能上能下的机制,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教师评聘工作的评审中,要彻底改变论资排辈现象,引入和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制度。同时关注教师职称评聘条件,为教师提升职称评聘创造条件,提高职称晋升比率。如在学校教研工作中注重指导教师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教学工作中在抓好日常听评课、校内竞赛的同时关注周边各类竞赛信息,鼓励教师带赛,通过带赛提升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
(三)强化计算机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培训效果
现代职业教育特点是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技能培训方式改革。这需要职业学校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开发或选用能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课程或教材,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用得上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这需要教师不断更新、创新教学方法。近年来网络高速发展,单单购物:从电商、微商到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已融合到人民基础生活中,由此可见计算机专业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专业教师需要通过多形式多内容培训从而达到提升个人教学能力,达到教学效果的高度。国示范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注重教师日常提升与培训,在后示范建设教师培训中应继续强化校本培训,开拓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校内教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通过示范课、研究课、互听互评和外出听课的方式,加大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应用,增强教研实效。树立大局意识,加强教师间的学术切磋,营造学校团结、互助的精神,增强教师整体合力,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可加大力度着力补足。
1.理论深造
考察学力支持教师参加除院系、专业之间交流外,多参加同类型学校之间的交流;参加高校与政府、企事业间的交流;参加国际交流等。根据不同学科,组织名师培养人选到知名高校学习进修深造,赴省内外考察学习交流,提升理论素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继续教育,提升学历水平,对在职研究生学习在工作时间、工作量化上予以考核认定。使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新的专业领域的需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技能提升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
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可通过国培、省培、自培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可利用国赛、省赛培养教师操作技能,以赛促教,提升专业实践水平。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设的难度在于技能学习会因各种时间、空间、导师等多项制约导致难以充分实现。这需要我们具备更完善的教师培训、竞赛制度,在保障教师培训、竞赛正常进行下,对参加培训和比赛的教师返校后的经验宣讲与研讨可采用分享课或研讨课的形式将先进理论传播落实到位。也可每年开展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对专业硬性规定要求每位专业教师熟练掌握1-2门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对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教师予以补助及奖励。这些硬性条件的设立将有助于教师更主动地投入实践技能提升学习中。
3.搭建校企互学互融平台
共创双赢学校应以校为单位根据专业加强与社会团体、职业协会、职业产业集团、大型企业联系,搭建校企互学互融平台。注重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互融互通,注重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机衔接与融通,专业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技能,就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在课堂上的执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称之为纸上谈兵。要使教师及时跟进科技进步的步伐,可以采取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或作技术指导员,或作生产实习学员,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分期分批从企业聘请优秀员工来校讲学,使企业员工在讲学过程中不断提升理论知识,管理技能,从而实现校企互利互赢。建设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等担任专兼职教师。一则带来最新职业操作技能,提升各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使在职教师通过与企业专家的沟通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使双师型教师不仅停留在技能证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动手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二则通过企业专家将校内实训室建设与校外实训基地有机结合,使校内实训室紧跟企业生产环境。
4.抓师德,树团队,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教学团队是教师间缄默知识转化的纽带,是提升师德教风的有效途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团队灵魂,提炼团队精神,依靠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先进的团队文化提升团队教师职业道德,提高团队带头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达到团队整体提升的效果。学校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并积极引导老师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提升职业幸福指数。
三、结语
从宏观系统层面看,我国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已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2001年4月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然而,具体到幼儿教育领域,在很多方面机制是不健全的、不完善的,如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培训进修等方面,尚不能与其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这种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的缺失已经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形成重大障碍。下面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健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一、严格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从业标准),强化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这里,顾教授强调了专业化对教师专业地位、社会地位的影响。那么,专业化靠什么来衡量和体现?显然,靠的是专业标准或从业标准。有没有标准和有什么样的从业标准是教师职业专业地位高低的指示器。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教师没有明确的从业标准,使幼儿教师队伍鱼龙混杂,幼儿教师被社会上一些人称为“高级保姆”,反映了人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表示怀疑。因此,从政策法规的层面制定严格的幼儿教师从业标准,强化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可资借鉴。如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对从事早期儿童教育的专业人员进行了水平分级,并鼓励各州确立自己的早期教育专业人员的具体的水平分级标准。借鉴美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应在逐步推行幼儿教师注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层次分明、逐级上升的专业化标准,一方面,改变社会上“什么人都可当幼儿教师”的陈旧观念,提高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也使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目的、自觉地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
二、完善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资格认定制度,强化幼儿教师的职业特性
职业内部有无独立的、可操作性强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资格认定的规范与制度,是该职业有无严格从业标准的一个基本表现。
首先从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来看,我国幼儿园教师没有单独的职称评定体系,而是与中小学混在一起,使用的是小学的职称等级和标准。在《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家教委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编制中不包括幼儿园教师。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职称评定中对幼儿园教师的排斥现象。时至今日,仍有大量的幼儿教师未能参加职称评定。这就难怪有人不把幼儿教师当教师看了,甚至连幼儿教师自己都开始怀疑起这份职业的专业性来。
其次从资格认定来看,目前幼儿教师的资格认定远不如其他教师严格和规范,不可避免地使大量低素质人员甚至非专业人员进入幼儿教师队伍,这就难免造成“任何人都可以当幼儿教师”的社会印象。
可见,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资格认定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失去了政策依托,弱化了幼儿教师的职业特性,这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从教的积极性,浇灭了幼儿教师的职业激情,尤其冲淡了高学历者从事幼儿园教育的热情,最终极大地阻碍了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因此,我们理应从政策层面健全和完善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资格认定制度。目前至少应该在制定幼儿教师从业标准的基础上,将幼儿教师在编制、职称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单列,以强化幼儿教师的职业特性。
三、建立幼儿教师福利保障体系,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地位
幼儿教师专业特性、职业特性的弱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其职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低下,进而又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幼儿教师福利保障的缺失。目前,我国幼儿教师在工资、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均与中小学教师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是优秀幼儿教师不断流失、整个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民办幼儿园、转制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尤为突出。如针对某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民办园教师在经济收入、住房、医疗、工作条件与专业成长、社会支持与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均遭遇到种种“社会排斥”,体现出明显的弱势特征,对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提升形成重大威胁。
勿庸置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作物质支撑,为此各级政府在建立幼儿教师福利保障体系上负有主要责任。然而,当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职业生存状态却难以体现政府的公共责任。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幼儿教育责任,应该有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在基本制度层面上缺乏明确认识,这是导致我国幼儿教师福利保障体系缺失的深层原因。因此,建立幼儿教师福利保障体系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责任意识。这就需要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架构的高度考虑政府对幼儿教育的财政责任和人员编制投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加大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及理顺投入渠道和机制的问题,尤其要注意在幼教体制改革过程中杜绝政府借改制为名减少甚至停止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把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无条件地推向市场。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如美国、日本、法国等国都非常注重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在这些国家里,幼儿教育被看作是社会融合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则过多地强调了幼儿教育是非义务教育,造成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公共责任意识的淡漠和对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漠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构建一体化的职前培
养和职后培训体系,实现幼儿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终身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这意味着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同等重要,二者应该是一体化的有机整体,而不应该是各自为阵的两套体系。以前人们更多地关注了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对职后培训重视不够,现在人们虽然也开始重视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但与职前培养常常是脱节的,甚至是断裂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从政策、制度层面构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幼儿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
从本质上说,构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体系,实际上就是构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教育体系。一体化的幼儿教师教育应该包括三层意思。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实现这种一体化,意味着各种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必须进行整合归并,最终过渡到由大学统一来完成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二是幼儿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教师教育一体化。实现这种一体化,有助于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平台上获得专业发展,改变长期以来人们把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区别对待的错误观念,缩小由此形成的二者在专业发展上的差距;三是幼儿教育理论研究与幼儿教育实践的一体化。实现这种一体化,意味着幼儿教师教育机构与托幼机构的关系应该是伙伴关系,二者的沟通、合作、交流与碰撞,将极大地提高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总之,一体化的幼儿教师教育体系把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连接成一个整体,为幼儿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与物质条件。
五、推进学前教育立法,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应该说,以上我们所讲的四个问题在没有立法保障的情况下,一切政策、制度都可能仅仅是一纸空文、有名无实。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逐渐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先后颁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幼教法规性文件就是重要的表现和标志。但和其他学段相比,学前教育的法律地位明显较低。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法》,而其他学段或类型的教育都上升到了国家法律的地位,如《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近20多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已经充分证明,由于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法》,学前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地位很不牢固,极易受到社会变革的冲击。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公办幼儿园被随意改制或拍卖,2006年深圳市政府将全市20多所公办幼儿园全部改制为企业,就是对我国学前教育法律地位低下的最好注解。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滑坡,以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种种障碍和问题,其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无疑最终都可归结为法律保障的缺失。因此,有关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都在大声疾呼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这种呼声已成为近几年两会代表议论的热点。
近些年来,伴随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得到快速的充实,大批青年教师走上讲台,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34.3万人,其中30岁及以下青年教师33.6万人,占总数的25%,因此如何把这支年轻教师队伍建设好,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亟待加强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所在。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查显示,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态度多是从教师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的热爱出发,并不是为了追求物质生活待遇,激发青年教师进步的主要动力是自我实现的需求a;但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着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虽不是主流,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普遍需要进一步提高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与增长势头日益迅猛。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的高校教师,没有深厚的基础和功底是很难适应学科相互渗透、科技发展不断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的,也就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历史任务。而目前高校的青年教师,普遍需要在知识的丰富程度、知识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地充实、改进和提高。
加上,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来自非师范院校,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在教学态度、教学艺术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对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光荣感还缺乏感受,对怎样教书、如何育人等缺乏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对教育规律和大学教师的特点、规范了解甚少。尤其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
(三)青年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大
由于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工资收入也较低,还要组建家庭,养育孩子,照顾老人等,再加上从当前高校环境来看,学校所采取的涉及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诸如职称改革、工资改革、住房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等,虽然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机会,但同时也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
二、对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青年教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优良的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履行职责的基本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二条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提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要全面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规范要求落实到青年教师日常管理之中。应主动促使以“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成为青年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极探索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会和报告会、评选“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举办师德论坛等方式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形成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聘用)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
(二)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加速青年教师成长
根据教学任务与学科发展需要,以教研室、实验室等为建设平台,组建10人左右的教学科研团队。组建教学团队不是教师的简单叠加和拼凑,要突出团队的优势,需要团队教师之间在年龄、性格和知识结构上的互补,要优化组合,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教师团队的组建要有利于队员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减少内耗,提高绩效。遴选教学科研团队带头人是发挥团队作用的先决条件。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因此,要选择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术造诣高、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技能熟练、热爱教学、治学严谨、人格高尚的教师出任带头人,组织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利用团队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在团队中不断学习,从而达到加速青年教师成长的目的。
(三)以赛促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使青年教师在“讲、评、帮”的比赛过程中有一个总结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使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授课技巧以及严谨的教学作风。可以使不同学科之间的青年教师彼此观摩教学并且相互提建议,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改进教学效果。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师教育
教师是个专门职业,需要具有专门的理论和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教育应采用学科专业训练和教育专业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学校引进教师主要是从学科发展方向和个人专业水平考虑,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专业训练,没有研修过师范生必修的教育专业课程,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目前学校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是在多年的教学中慢慢摸索补上这一课的,也就是所谓的“自学成才”,这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新时代的教育已经不允许我们慢慢摸索,因此我们应该在入职教育中加强这个环节,请教育专家开设这样的课程,作为青年教师在校培训的必修课,使青年教师上讲台前就能掌握一些教育规律、懂得教育原理,能更快地成长为具有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技能都合格的教师。
(五)以老带新,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自主成长型教师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要坚持“传、帮、带”,推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最近几年来,尽管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但他们缺少教学经验,学校要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作用,指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负责新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进修、教学科研的引导和帮助,从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全面指导和多方帮助,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提供大力支持和有力保证。
在以老带新的过程中,老同志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重要的教学任务交给青年教师,让他们搞公开教学、承担教改实验课题、担任辅导员等,让青年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唱主角”、“挑大梁”、“举大旗”,在实践中见世面、长知识、增才干,给青年教师施压力,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增强其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青年教师逐渐成为自主成长型教师。
(六)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青年教师的心理疏导工作。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提高青年教师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福利水平,改善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重视青年教师的健康状况。要从情感上感化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处处体会到组织的关心。此外,还要建立定期与青年教师谈话的制度,各级领导要做到经常与青年教师谈话,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排除他们的消极心理,帮助他们缓解过度紧张、焦虑、困惑等情绪,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七)加强制度建设,重在实践,重在持续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制度建设,包括青年教师晋升制度、青年教师考核制度、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制度等。特别是要进一步调研,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法和职称评价标准,给予青年教师公平、公正的评价和肯定。
高校要充分认识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管理,完善措施,重在实践、重在落实、重在持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优秀、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相对稳定、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注释:
①.
②.
参考文献
[1]王子猷,居艳,李曜.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邹伍祥,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7).
[3]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
[4]周勇,郭根荣.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8).
[5]郝广智.浅谈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0(4).
[6]曾长隽.浅议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意义和途径[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0).
一,"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战线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上好学,教好书,管好校,治好教"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构建富裕,和谐,秀美xx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基本实现了"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为"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
普通高中注重内涵发展 "十一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教育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区普通高中升入各类大学比例达到88.4%.投资4200万元完成汉阳一中省级示范学校三期工程建设工作,配套建设了体育,教育信息化,教学用房等设施.2009年汉阳一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复评.其它高中学校的基础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全区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初中升学后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生之比达到56.4 :43.6.区职教中心建设已正式启动.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打造了"机电一体化"市级重点专业品牌,为全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职校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创新服务"三农"模式,大力推进"一网两工程",创建省级示范成校2所,市级标准化成校3所.每年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7000人次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以上,转移率在70%以上,农村初,高中未升学学生100%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社区教育网络,社区教育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强民办教育服务与管理,促进了全区民办教育的良性发展.我区共审批民办教育机构28家,省市教育部门审批归口属地管理3家,这些民办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公办教育资源的不足.加强民办幼儿园整治,建立了民办幼儿园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学生的文明素质不断增强
不断推进体卫艺教育工作.认真做好防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大力推进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我区中学生田径代表队在xx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连续五年获得中学乙组金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夺取中学乙组团体总分"五连冠".
(三)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和交流任职制度,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坚持以实绩考核干部,营造干部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调动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坚持常规培训和特色培训相结合,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提高了干部的领导能力和行政执行力.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大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中小学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推动师德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开展"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师德教育活动,"规范师德行为"承诺活动,教师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定期开展"师德风范奖","教学桃李奖"和"扎根边远地区奉献奖"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先进教师,树立了一批师德先进典型.
深入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007年开始全区推行教师交流制度,交流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20%以上.全面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继续实行教师职务聘任竞争上岗制度,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开展中小学岗位设置研究,为推进岗位设置改革,职称改革和工资改革工作作好了准备.深化工资制度改革,2006年实施了教师工资制度改革,2009年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开展教师招聘工作,向社会公开招聘80名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五)加大教育投入,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有力.2006年偿还了全部"普九"债务,xx区成为当时湖北省第一个没有"普九"债务的区(县).2006年起我区对农村义务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起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区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了有力保障.
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起降低高中"三限生"收费标准,减轻了学生和家长负担.2008年成立了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区内650名大学生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60万元,职业学校资助学生2680人次计196多万元.区一中对招收的"宏志生"免收3年学费和书费,每年对每生补助生活费1000元.设立政府高中奖学金,确保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高中生能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区大力加强优质高中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优质高中建设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质量从高,模式创新,特色突出的原则,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汉阳一中高标准通过了省级示范高中复评.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投资 2980万元建成2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2007年开始启动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投资3439.3万元完成幸福路中学等21所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中小学后勤改革与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改革与管理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后勤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创建省a级食堂1家,区b级食堂8家,创建市级"放心校园店"6家.加强寄宿制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创建基地17个,为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提供了场所.
(七)强化教育督导,教育督导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