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投资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经济金融;投资;效果;实证分析
对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即主要从资金来源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影响。对产出(Y)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分析,资本投入(I)由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形成,劳动投入(L)由就业劳动力表示,由于产出主要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决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对产出影响的关系,可以用函数Y=f(I,L)表达,构建投入与产出的线性随机模型,运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0年度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固定资产投入对产出的影响。
一、构建投入产出的线性回归模型
在此讨论不同资金来源的投资效果,对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即包括财政资金(E)、银行贷款(B)、利用外资(F)、自筹资金(W)、其他资金(O),构建投入与产出的线性随机模型(1)。为利于做弹性分析,并减弱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在此对模型数据取对数。面板数据为宽(截面个体较多)而短(时间观测期较少)的形式,一般设置变截距模型(可经过F值检验)为宜。T表示时间序列观测期数,N表示横截面个体数。β为资金来源指标的回归系数,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影响的程度;γ为劳动投入指标的回归系数,表示劳动投入对产出影响的程度。模型(1)解释变量个数K共6个,变量取对数的系数为投资弹性,为对产出增长率贡献指标,即单位投入增长率带来的产出的增长率。C为常数项,反映了(除资本和劳动投入外)依个体或时间而变的各种因素对产出影响的期望值;Vit为随机项,反映依时间和个体而变化的随机扰动因素对产出的影响。?i为依不同省区个体而变的变量,比如区域资源、区位差异、市场差异、产业差异等方面;λt为依不同观测时间而变的变量,比如技术进步、危机冲击、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
(二)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弹性分析
(三)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的比较分析
三、模型回归结论及启示
1.发挥财政投资对宏观调控的作用
财政资金的投资弹性表现为负向的影响,财政投资边际效果比较差;但从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期来看,财政投资边际效果得到改善,财政投资对宏观调控有较好的作用,宏观调控可以适当运用财政政策。几点启示:一是要以财政投资为先导优化产业结构。财政投资直接拉动投资需求,而且还可以对供给进行调节,尤其相对于实施货币政策的优势是,对治理通货膨胀有积极的效果。二是财政投资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资在缓解交通能源等瓶颈后,要增加教育、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财政资金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对有限的财政投资,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推动科技进步,维护经济稳定安全等方面。
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贷款的投资弹性在统计上不显著,但金融危机前后投资弹性有所上升。尽管商业银行在重组改制后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贷款对固定资产的投放也有良好的回报,但银行贷款的高回报可能来自其他投资主体的价值转移,并没有向国民产出传导,表现出贷款对产出的投资边际效果不够好。几点启示: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效益与社会效益存在分离的状况,这是由于贷款资金还缺乏市场选择机制,因而要充分运用金融市场的价值规律,促进资金合理定价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从近期看,央行要及时调息以结束通货膨胀下的资金负利率,抑制因资金价格扭曲衍生的信贷需求;从长期看,则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信贷资金价格的市场调节机制,引导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二是要优化信贷区域投放。信贷投放要向资源优势地区倾斜,推进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要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倾斜,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资金需求。三是要调整信贷行业结构。信贷投资重点要投向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有关产业和行业,向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服务业倾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对利用外资要实行优化选择
外资的投资弹性统计检验不显著,对产出的投资边际效果不高,但外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却很高;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外资的投资边际效果出现下降。外资的效果较低与回报较高的矛盾,反映了外资不仅对内资已经产生了挤出效应,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可能存在外资带着丰厚的利润撤离,外资对中国经济开始呈现消极负面影响。几点启示:一是利用外资要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随着我国资金供给从严重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外资以超常的能力和优惠的待遇,或者是抢占市场的垄断利润和高回报领域,或者是转移高污染产业和落后技术,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不断降低;而国内资金由于受到外资的挤压,缺乏好的投资项目和渠道,大量资金流向了资产泡沫投机。因而对外资要实行结构性的选择,积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二是要注重引进外资的实效。合理利用外资是开放经济的标志,外资进入能够提升技术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从而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要提高引进外资的科技含量,推动生产要素向高效率产业转移。三是尽快收回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的政策。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的“超国民待遇”,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要抑制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尤其要控制短期投机资本的“热钱”大量流入,避免流动性过剩的通货膨胀风险。
4.完善市场机制改善投资环境
实证分析表明,自筹资金投资效果较好,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自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在上升,这是因为自筹投资遵循市场化选择规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提高投资效果的正确途径。几点启示:一是要向民间资本开放垄断市场。把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及金融服务向民间资本开放,鼓励、引导民间企业的实业投资,把国内民间投资需求释放出来。二是加大对投资创业的政策支持。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社会信用缺失的制约,优化投资创业的市场环境,完善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政策措施,支持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三是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要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吸收、技术引进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经济学(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82-129.
[2]威廉.H.格林(Willian H.Greene).计量经济分析(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190-209.
[3]巴蒂H.巴尔塔基(Badi H.baltagi).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分析(第四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10-71.
[4]单克强.我国资金投入对产出影响的探讨[J].海南金融,2011(11):8-10.
作者简介:
一、县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要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效益审计开展较少。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审计的新课题,评价指标多,需要综合的知识。目前开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绝大数是事后审计,审计金额大,加上固定资产投资市场较为复杂,容易滋生违法乱纪现象,客观上使审计人员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难以开展效益审计,为固定资产投资作出相应的评价。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基本上是事后审计,事前和事中审计不够。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共财政的重要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国家财政审计的组成部分,其工作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国家财政审计开展工作,财政资金走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要跟到哪里。但由于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审计机关主要是开展事后审计,侧重于工程决算审计,对财政资金未能实行全程监督,为审计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3.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任务重与固投审计人才短缺、人员素质不高的矛盾比较突出。现阶段,随着政府投资的日益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任务重、对象多、时间紧,而县级审计机关缺乏复合型审计人才,难以满足综合性强、层次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点主要定位在核实工程造价、防止工程高估冒算及损失浪费等方面,对于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的较少,服务宏观决策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审计质量不高。
4.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的工作缺乏客观标准,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尚未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准则和指南,《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的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加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起步晚,审计人员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做得不够,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感到缺乏依据和标准,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加大,审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5.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工程造价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未形成有机结合。目前,县级审计机关受审计力量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往往注重工程造价审计,忽视甚至不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蕴含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给审计留下了死角。实践证明,只有工程造价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机结合,才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和审计监督的盲区,提高审计质量。
二、稳步推进县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
1.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积极推行效益审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点要从真实、合法审计逐步转到效益审计上来,考虑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投资规格的适用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使用效益的综合性、使用过程的公平性,检查投资项目对经济、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深层次、高水平方向推进。
2.探索投资审计关口前移的方法,积极开展以重点项目为主的跟踪审计工作,促进提高资金效益。关注投资论证、立项、设计、招投标、监理、隐蔽工程签证和工程决算等环节,对立项论证、工程设计与预算、工程招投标、征地拆迁等重要事项进行审计,及时对项目实施中的监理结论、隐蔽工程签证、主要材料的市场采购、部分已完子项目工程结算等关键环节进行事中检查,建立资料库,保存相关局面资料和影像资料,为今后的决算审计打好基础。
3.引进复合型人才,建立人才培训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审计经费;二是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从高等院校或社会中介组织招聘优秀人才。通过脱产学习和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财务管理,又懂工程造价,而且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审计,熟悉政策、法规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整体提升审计队伍的业务实力。
一、创新固定资产投资理念
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要目标的审计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该增强宏观意识,努力研究和把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
审计人员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要落实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本着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投资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必然引起投资决策方式、资金筹措方式和资金使用方式的调整。在投资管理和项目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分散化、资金来源多元化、融资方式市场化、项目预算管理和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化。这些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环境、对象、内容和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我们要根据投资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致力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宏观经济效应。
二、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方法
要尝试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模式,逐步实现由单一的账项基础审计向账项基础审计、管理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相互交叉和并存的审计模式发展。要积极推广和运用抽样审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风险分析和评价、经济活动分析与数学模型分析等现代审计方法。
目前,粗放经营、粗放增长、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在经济生活中还比较普遍。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要积极推行效益审计,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效益性以及效果性进行评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投资效益审计既要考虑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投资规模的适当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使用效果的综合性、使用过程的公平性,又要检查项目建设的宏观性、公众性、关键性、基础性、牵动性和对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影响,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
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政府性投资效益和重大投资项目的效益,关注资金的分配结构、使用效果。要大力推行审计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开展工程审计和远程审计,以及利用现有的投资审计软件、模块,加快建设项目基本资料库、固定资产审计法规库、工程审计经验数据库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案例库建设的步伐,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审计质量,尽快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手段现代化。
三、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效益。审计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目标要从真实、合法逐步转到效益上来,开展效益审计是在新形势下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深层次、高水平推进的必由之路。审计署审计工作5年发展规划提出: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要积极开展投资效益审计,要逐年加大效益审计的比重,以期尽早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效益审计为主的目标。审计工作要围绕政府经济工作的中心,不断提高依法审计能力,为宏观调控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可知,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手段,在企业的资产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电网经营企业具有资金密集型、高投入的特点,固定资产在电网企业总资产中可占到80%以上的比重,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对于电网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创造企业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经营、筹资、投资等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一项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投资决定了购置的资产类别,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前景,以至于提出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的工作需要整个企业的经理人员共同努力。投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
投资按其对象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两种。生产性资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产,也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存货等,这些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条件,企业利用这些资产可以增加价值,为投资者创造财富。
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所面临的形势
2002年后半年以来,由于国内GDP的高速增长,电力需求增长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整
整4年的时间里,全国的平均电力增长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高于GDP增长速度。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2005年全国发电量24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导致电网负荷和网架结构凸现薄弱,无法满足电力增长的需要。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十一五”期间电源和电网结构调整十分重视。在电网建设方面,国家计划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在北通道,继续加大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向京津冀电网送电规模,促进西北黄河上游水电与宁夏火电联合以及陕北火电向华北和山东电网的送电。在中通道,要重点建设三峡水电站,同时开工建设金沙江和四川水电流域大型水电站向华东和华中送电工程。而在南通道,要在国家已经批准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开工一批电力项目,保证西电东送目标按期完成。此外,“十一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区域主干电网架和各省网架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电网企业纷纷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省级电网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普遍达到四十亿元以上,投入的重点在变电容量和输电线路上,目的是保证电网坚强,提高电网输配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其实早在1998年,电力企业就开始斥巨资进行城市电网改造,1999年,又开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在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有国家资本金的介入,政府部门和媒体高度关注,暴露了很多网改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社会对电力企业的建设管理水平提出质疑,并上升到仇视垄断企业的高度。
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建设投资存在的问题
从1998年至今,基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大规模资金投入,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有的甚至增长四到五倍,在建设投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企业,投资的出发点是获利,在对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首先应当是衡量此项目是否盈利,是否能为企业产生经营效益,而电网企业在近几年的投资中,往往过分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如1999年以来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某些低压改造项目投入几十万元,而用户的年用电量不过几十度,折合人民币不足30元,投入和产出差距如此巨大,而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只注入20%的资本金,其余为银行贷款,电力企业在电网改造后还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任务,而电价同时又受到国家管制,导致电力企业在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以付出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效益作为代价。
(二)在建设投资前期管理中,注重电网规划,忽视投资回收分析
前几年,由于电力需求紧张,电力企业备受关注。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加之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要求,电力企业对电网规划工作非常重视,经常与政府部门共同举办城市和农村电网规划研讨会,电网规划的重点立足于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是根据政府对经济的统一规划进行安排,少有考虑投资回收的内容。
正象一份电网企业的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讲的,报告第一部分为所在地经济概况,第二部分为电网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为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为建设规模及方案,第五部分为投资估算,第六部分是效益分析。在整个报告中,效益分析所占的篇幅和比重不到二十分之一,而且只有售电量增加、电费收入增加等有限数据,没有任何对投资回收的分析。即使完工后的工程分析,也仅限于工程造价的分析,鲜有投资回收期的内容。
可以看出,电网企业在进行建设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企业的角度去考虑效益的问题,而是更多注重社会职能。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网企业的性质已经不容质疑,而且除少量技术改造工程外,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几乎都来自于金融机构贷款。一方面无视效益分析,盲目投资,一方面承担还本付息的任务,无形中增加了电网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暴露出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不到位。
(三)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过程中,建设主体和使用主体脱节
电力企业一直采用自上而下垂直的管理模式,对于电压等级较高的工程项目,由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核算,如220KV及以上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就由省一级电力公司核算,110KV工程由分公司负责核算,10KV等低压工程一般由支公司负责核算,但是由于工程项目所产生的征地费、青苗赔偿费、前期费等支出必须由当地电力公司进行操作,导致一个工程项目由多个会计主体在核算,造成的后果是工程核算不完整,资料和信息不对称,竣工决算编制滞后。
由于中间环节过多,设计批复、可研批复过程中难免出现沟通问题,导致设计变更增加。几乎有80%的工程项目都有设计变更,变更引起概算不准确,投资计划不足,造成工程超预算列支。对于在企业内部实施预算管理的电网企业来说,资金无法核销,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四)工程物资管理不规范,浪费严重
省级电力公司出于集约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节约采购成本的需要,对于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和大宗物资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但是由于采购委托有独立法人的物资公司,而合同签订却需各分支机构与供货商直接签订,而且由于物资的使用者不掌握主动权,导致售后服务跟不上,加之中间申报采购环节过多,周期过长,浪费严重。
(五)重立项,轻管理,投资建设后续问题多
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立项,重施工,轻管理的现象,对由于用电负荷增加的需求非常重视,对工程施工进度也抓得很紧,但是在工程管理上却存在很多问题。自上而下普遍认为工程现场完工就是工程项目的结束,不注重收集资料,不注重工程物资的出入库管理和施工结算,后果是工程完工多年,决算仍没有编制,资产没有结转,折旧无法足额计提,导致账面资产不真实,影响企业管理的质量。
三、对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建议
(一)将电网建设规划与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紧密结合,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投资效益分析和电网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长期投资规划。即在进行电网前期规划时,除了考虑市场、负荷增加、未来经济发展等因素外,更要考虑市场是否优良,未来用户的电价结构如何,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引导的方向,并根据上述因素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测算,结合未来用户的生产经营周期、产品性质、市场情况对投资资金的回收期进行详尽测算,保证投入的资金能够收回,规避投资风险。
(二)重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投资回收内容。项目评价的基本原理是: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增加;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时,企业的价值将减少。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回收期、会计收益等指标,同时也要考虑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即要增加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进行评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价程序:一是提出投资方案,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案通常来自生产部门。二是估计和测算方案的相关现金流量。三是计算投资方案的价值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四是价值指标与可接受标准比较。五是对已接受的方案进行再评估,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找出预测的偏差,通过发现问题修正财务控制,为决策提供支持。
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也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和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以及现值指数,即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作为评价方案的指标,并计算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依据。另一种评价方法是不考虑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首先计算回收期,即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之后计算会计收益率,即年平均收益额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确定方案的优先次序。
(三)规范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管理,科学梳理管理流程。针对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设计变更过多,建设主体与使用主体脱节的现象,应科学梳理工作流程,建立设计变更、概预算变更的考核制度,优化设计方案,细化设计批复,分清责任。对于上级单位核算的工程,要规范与下级的资金拨付,资料的传递,信息的沟通。加强对物资采购和回收环节的监督,优化采购流程,减少资金风险,最大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油田运输设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10-02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一项经济活动,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建造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越来越成为管理层关注的焦点。由于石油资源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对于油品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与管理
1.1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综合了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以及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提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执行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再评价。
1.2 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1)按照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可以把固定资产的投资分为新建企业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其中新建企业投资指的是为了一个新企业建立生产、经营、生活条件所进行的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更新生产经营中已经老化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扩大再生产投资是指为了扩大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而进行的投资。
(2)按照对企业前景的影响进行分类。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分成战术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两大类。所谓战术性投资是指不牵涉整个企业前景或对企业前景影响甚小的投资。所谓战略性投资是指对企业的全局有着重大影响的投资。
(3)按照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分成两大类:相关性投资和非相关性投资。非相关性投资是指: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一项目并不显著地影响另一项目的投资,则可以说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是不相关的;相反如果采纳或放弃某个投资项目,可以显著地影响到另外一个投资项目,那么这两个项目在经济上则是相关的。
1.3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回收时间较长、变现能力较差、资金占用数量相对稳定、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可以分离以及投资次数相对较少等特点。
1.4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除了要考虑其财务上的可行性之外,还应当考虑市场因素,比如当前的市场周期、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源,投资后的管理、成本等。总的来说即需要考虑投资的风险与报酬。
2 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
由于石油资源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在石油资源的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带来损失甚至灭绝性的危险。正是由于托运物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油田运输设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必须选用防爆型的运输设备。②必须具有满足使用环境要求的防腐性能。环境中腐蚀性物质不仅会影响石油的质量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防爆隐患。③必须满足相应的户外等环境条件要求。④必须具有满足较长周期的免维护或少维护的高可靠性要求。⑤为了满足发展需要,对油田运输设备还提出了高电压、大容量、高效率、节能源和环保型的要求。
3 油田运输设备投资决策与管理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油田运输也开始从设备老化、包袱重、经营困难等的落后形态向现代物流发展。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运输投入受资金限制较小;个体、集体、合资、外资等运输公司为油田运输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而这又进一步加大了油田运输业的竞争。与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一样,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需要考虑该项投资的可行性、风险与报酬因素。只是不同的是,为了能够保证运输质量,在油田运输设备的管理中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检测。下面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假设考虑投入一辆新款运油车,吨位12.9吨、容量18立方米,原值28.55万元、折旧年限(油田)6年、年折旧额(按无残值)4.76万元,五年内分别可带来现金流入为20万元、20万元、18万元、15万元、10万元、8万元。年利率按6%。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不考虑每年维修报检情况下(单位:万元)
(2)考虑到每年需要支付一定的维修报检费用(单位:万元)
在这个简单的假设前提下,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与不考虑维修报检费用两种情况下的净现值相差很大。事实上,基于石油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当考虑到维修报检费用。另外,在实务中我们还应当考虑折现率的影响。
油田运输设备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从油田物流的角度来考虑,主要以运油车辆为例,对于油田物流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全员规范化维修活动。在工作中,司机作为车辆的操作者和直接的设备管理员,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是提高车辆技术状况的最好途径。开展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活动就是要达到以设备为手段、创造技术服务的最佳效益。其做法主要有: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工段岗位的工人每天对工作场地进行整理、清洁;司机对所驾驶的车辆在执行出车前、行车中的检查中也要及时进行整理、清洁工作。
(2)对运输设备认真进行回场检查、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工作。对于油田运输设备实行公司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的预防手段:通过驾驶员、公司专职人员对车辆的日常维修、点检等预防手段对车辆的性能状态进行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预防和防止设备发生技术故障。对于检查出的大问题及时反馈到公司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全员规范化维修小组再根据车辆具体问题来制定车辆修复方案和设备管理措施以督促实施部门(保养工段和外协修理单位)及时修复解决。
(3)规范化修理,提高工段修理质量。通过对车辆的强制进检,并采取外部督导队检查,极大地提高了车辆技术状况。
(4)完善车辆手续办理。①新车入户手续。在决定了对一项运输设备的投资以后,为了使车辆及早地投入使用,应当积极办理新车入户等手续。②办理市政部门运输管理处的资质检查和办理企业资质申请。③办理车辆报废手续。随着新车的增加,原有车辆必然会到报废年限,对于通过检测显示车辆技术状况差的车辆应当予以停用、报废。④及时、合理的部署车辆审验工作。⑤办理车辆保险。对于车辆保险的办理,应当结合历次投保的经验和车辆索赔的结果,提前对车辆保险进行预算管理,并多次与保险公司协商,结合车辆的运行、性质、车状等特点在投保统一的前提下再购买特殊险,以降低风险。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历来是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随着企业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又加之油田运输设备的特殊性,对于油田运输设备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也相应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特殊处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波动性;结构变动
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
(一)数据的获得途径及计算方法
1990全社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引自张世贤2000年发表在《管理世界》第5期的论文《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一文。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固定资产统计年鉴》并没有关于工业固定资产的直接统计值,对于1996年之后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本文通过全社会采矿业、制造业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三个大类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加总的方式获得。1991年至1995年期间无法从统计年鉴和统计数据库中获取能直接准确计算出工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只能采用估算的方式。将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中工业项的投资额加总,并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系数进行调整换算成1990年不变价格值,计算出相应的增长率,根据1991-1996年期间6年年均增长率值对计算出的各年份增长率进行调整,得出1991-1995年这五年的工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的估算值,并以此计算出这五年全社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额(1990年不变价)的估算额。由于统计年鉴中统计数据的缺失,不能计算或者相对科学地估算1990年之前工业固定资产。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分析
1990年以来的18年里,考虑价格变动的因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4.46倍,年均增长率为16%。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5.28倍,年均增率为16.35%,高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阶段工业投资增长情况如下:1991-1996年期间的6年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年均增长率为13.62%,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7.33%;1997-2002年期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7.31%,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率为10.91%;2003-2008年期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8.0%,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1.04%。从分阶段的情况来看:2003-2008年期间,工业投资增速显著加快,比1997-2002年期间的工业投资年均增速高了近17个百分点,比1991-1996年期间的年均增速高了近14个百分点;2003-2008年期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其年均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7个百分点,在这之前的12年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一直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3.6个百分点左右。2002年以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显著提速,其增速远高于此前各年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在此前的多数年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提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2000年以来城市化和重化工业化进程显著加速,带动了重工业投资的高速增长;二是工业品出口的高速增长与工业品出口结构的升级,带动了轻工业投资的高速增长。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情况
2001年之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趋势大体上同步,2002年以来两者波动则体现出高度的同步性。为了进一步分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性,我们采用HP滤波的方法。
(一)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本文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数据(1990年不变价)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数据(1990年不变价)这两组数据作为基本数据,使用HP滤波方法分析工业投资波动情况。Hodrick-Prescott(HP)滤波方法是测定序列长期趋势的一种方法,其优势在于可以将趋势要素和循环要素进行分解而又不会损失序列首尾的数据,通过对惩罚因子的调整,HP滤波法更为灵活。
其基本原理是:设{Yt}是包含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的经济时间序列,{YtT}是其中含有的趋势成分(Trend),{YtC}是其中包含的波动成分(Cycle)。则
Yt=YtT+Ytc,t=1,2,3,…,T①
HP滤波的思想就是从{Yt}中将YtT分离出来。一般的,时间序列{Yt}中的可观测趋势{YtC}被定义为以下最小化问题的解。
min(Yt-YtT)2+λc(L)Ytt2②
c(L)=(L-1-1)-(1-L)③
其中c(L)是延迟算子多项式。将式③代入式②,则HP滤波的问题就归结为损失函数的最小化问题,即要使得下式最小化。min{(Yt-YtT)2+λ[(YTt+1-YtT)-(YTt-YTt-1)]2}最小化问题由c(L)YtT2来调整趋势的变化,并随着λ的增大而增大。HP滤波依赖于控制平滑程度的惩罚因子λ的设定。当λ=0时,满足最小化条件的趋势序列即为{Yt}本身;随着λ的增加,估计的趋势逐渐变得光滑;当λ趋近无穷大时,估计的趋势将接近线性函数,HP滤波就退化为最小二乘法。对λ取值存在一个权衡的问题,即要在趋势序列对实际序列的跟踪程度和趋势的光滑程度之间做一个选择。对于年度数据,本文使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建议的λ=100。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性分析
用HP滤波的方法,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II)序列,分解为工业固定资产趋势序列(II_TREND)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序列(II_CYCLE),并得出趋势图,根据序列的变化,2002年以来趋势线变得更为陡峭,表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提速。从波动序列看,1998年至2005年期间,存在一个跨时7年的投资缺口。这样还不能直观评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幅度,通过进一步测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偏离率指标(偏离率=Cycle/Trend),可以清晰地得出其波动情况。在图1中给出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II_Cycle/Trend)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偏离率(NI_Cycle/Trend)指标序列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偏离率序列的波峰、波谷绝对值均显著小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序列,这表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言更为剧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偏离序列波峰值为33.81%、波谷值为-31.17%,峰值与谷值之间的时间跨度为8年(半周期),表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周期较长但波动幅度剧烈的特征。
三、工业投资的结构变动
(一)数据来源及轻重工业分类根据
在中国,传统上会将工业分成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轻工业主要是由生产消费品及其中间产品的工业行业组成,而重工业主要由生产生产资料品及其中间产品的工业行业组成。本文研究工业投资的结构变动主要探讨,工业投资在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分配比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再生产资源在消费品生产和资料品生产的分配情况。由于在《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并没有轻、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1990-2003年的轻重工业投资占比主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给出的各行业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数据计算,2004年以来的占比则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城镇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计算。轻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及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旧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重工业则包括:采矿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以及除轻工业行业外的制造业各行业。
(二)工业投资结构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轻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增加值在工业中份额的变化:1993-1999年期间,轻工业投资占比20.63%逐渐下降到12.06%;2000年以来轻工业投资占比逐渐上升,2005年轻工业投资占比重新回到20%以上,2006年、2007年该值分别为26.69%和26.65%,2008年轻工业投资占比下降至24.80%。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显著加快、重化工业化的趋势十分显著,轻工业工业增加值占比迅速下降,同期轻工业投资占比却稳步提高,这一现象似乎令人觉得不解。但是通过对轻工业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近十年来我国轻工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十分迅速,出口量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许多轻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轻工业装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也非常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轻工业投资占比上升和工业增加值占比下降同时出现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Gilbert, R.J.Mobility barriers and the value of incumbency.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1989.
2、Jin,Hehui., Yingyi Qian, and Berry Weingast.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5(89).
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产权约束、投资低效与通货紧缩[J].经济研究,2004(9).
【关键词】DEA 系统聚类 固定资产投资 有效性
在河北省,尽管固定资产长期大量的投入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固定资产投资越多越好。高投资、低效率仍然是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河北省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科学评价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是准确找出城市间投资效率差异的前提,也是提高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
一、理论方法
(一)DEA综合评价方法思想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种适用于对具有若干相同类型的多个输入和输出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率的评价方法。
DEA的基本模型为CCR模型和BCC模型。CCR模型是用来测量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在CCR模型中,当效率值θ=1,且松弛变量均为0时,决策单元DEA有效,经济活动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当θ
(二)聚类分析思想
聚类分析是数理统计中的一种多元分析方法,它是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确定样本的亲疏关系,按照某种特定的要求或规律,从而客观地划分类型。聚类分析的主要步骤是选择变量,变量的选取当然要和聚类分析的目的密切相关,二是计算相似性,三是选择聚类方法。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系统聚类法是聚类诸多分析方法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它的思想是首先将n个样品看成n类,然后将性质最接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我们得到n-1类,然后再从中找出最接近的两类加以合并成一个新类,如此下去,最后把所有的样品均在一类。系统聚类法在进行聚类的过程中,需要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在实际应用中,离差平方和法的分类效果最好,应用也更广泛。
二、数据及指标的选取
本文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经济统计年鉴。输入输出指标的选取应力求全面、科学、有代表性及可操作性。因此选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投入指标,选取新增固定资产和地区生产总值为产出指标来综合反映不同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果。
三、各地区固定资产效率实证分析及结论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本文选取2010—2012年三年的数据,对我省11 市各年投资效率进行CCR-DEA 和BCC-DEA 建模分析,对三年结果取平均值,用DEAP软件求解相关线性规划模型,计算各市每年的相对投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然后利用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指标来进行聚类分析。
本文选用spss19.0利用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指标对样品进行分类。选则组内联结法,计算距离选择欧式平方距离,输出冰状图和树状聚类图。由树状聚类图选择5为分割点,可知将河北省11个地区划分为四类,划分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地区的投资效率差异很大。承德、廊坊、秦皇岛和张家口几个城市的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邢台市规模收益处于不变阶段,其他城市处于规模递减阶段,这些城市资产投入超过了最佳规模,增加一定比例的投入只能带来小于该比例的产出,理论上来说,这些城市应该降低资产投入而提高效率水平。
第一类城市,承德、秦皇岛和张家口。这三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较低,技术效率低,但是有着较高的规模效率,这说明三个城市增加投资引发的规模收益最大,资产绩效好,固定资产投资在产业投向、项目建设、区域配置方面不太合理,投资规模较好。
第二类城市,衡水、廊坊和邢台。三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较低,但是三个城市有着较高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尤其是技术效率达到了“1”,这说明三个城市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建设的很好。
第三类城市是石家庄和唐山。这类城市主要特点是投入高,但综合效率很低,其中技术效率较高,但规模效率很低。石家庄和唐山分别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和工业发展基地,自然成为河北省的重点投资对象,但这两个地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利用率很低,投资规模很不合理。
第四类是沧州、保定和邯郸地区。这类城市的综合效率水平接均水平,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没有很大的差距,技术效率相对规模效率而言略高一点,这类城市的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都较合理。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1.除邢台处于DEA有效外,其他城市都处于DEA无效,其中沧州、衡水、廊坊、石家庄、唐山和邢台等城市处于技术规模有效,其他城市既是规模无效又是技术无效。
2.各地区的综合效率水平,技术效率水平,规模效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3.投入水平低的地方,效率水平较高,尤其是衡水、邢台和廊坊三个城市较为明显。
4.高投入地区综合效率水平低下,投入与产出增长严重失调。投入的增加非但没有促进产出的大幅度增加,然而阻碍了效率的提高。
实现固定资产高效投资的建议:
1.改善投资结构及投资过程管理,提高投资技术效率,河北省要通过改善投资结构及投资过程管理等方面提高投资技术效率,尤其是秦皇岛、承德和张家口三个城市提高技术效率尤为重要。
2.提高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河北省大部分城市都处于DEA无效状态,主要原因就是对资本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完成了投资,但没有发挥出固定资产投资的产能。因此,不断地提高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综合效率才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
3.增加对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地区或者综合效率很高的地区的投入。衡水、廊坊和邢台三个地区的效率指标都很高,但是投入却很低,不及河北省平均水平,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因此处于有效状态的地区应加大投资力度,以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季坚.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2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王梦欣.我国各省份工业企业R&D效率的DEA模型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2008(04).
[4]宋倩.河北省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分析[J].中国商界,2010(0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arry out performance audit of fixed assets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improv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audit of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audit attributes of commercial banks' fixed assets performance audit, designs the specific audit ideas and analyz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绩效审计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fixed assets;performance audit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019-02
0 引言
近年来,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必须改善资源配置、推动转型调整、提高资产收益,从而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盈利能力。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来看,固定资产占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的较大部分。做好固定资产绩效审计,可以为商业银行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效益性提供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同时也是健全科学决策、降低合规风险、防范损失浪费的内在需求,能够体现审计工作在推动管理方式变革、增加企业核心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绩效审计的目标与内容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绩效审计的目标是:通过收集审计证据,在固定资产项目真实、合规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固定资产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审查投资决策、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提交决策层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是涵盖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综合目标审计。
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出纳及安防机具和其他固定资产等五大类。按照管理事项的阶段,可以将固定资产绩效审计分为: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和固定资产管理审计,下面将对其具体审计思路进行探讨。
2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的重点
2.1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事项类别确定审计重点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投资事项主要包括:网点建设项目、县级支行及以上基建项目、设备机具投资、信息化项目等类别。在开展投资绩效审计时,应选择资金投入大、对银行发展影响大、决策层及高管层重点关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确定审计关注点时,应根据各类投资事项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各有侧重。
①网点建设项目。审计时重点关注建设管理情况和投资效益情况。建设管理情况主要涉及审批手续完备性、资金使用合规性、造价控制、工程工期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投资效益情况主要包括项目选址和功能定位的合理性,以及后续业务发展是否实现项目预期目标,投资的经济效益情况等方面。
②县级支行及以上基建项目。重点关注建设管理情况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对实际需求的满足程度等方面。
③设备机具投资。重点关注设备机具采购流程合规性、资金使用规范性和配置调拨合理性等方面。对于银行自助设备,还可以根据交易替代率、投入产出比、可靠运行率、客户满意度、设备资源分布等进行投资效益综合分析。
④信息化项目。重点关注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包括用户流程与内控设计、业务处理效率、安全防护能力、用户满意度等。
2.2 围绕固定资产投资关键环节确定审计内容。
参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模式,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围绕内控制度、决策立项、资金筹集与分配、资金使用、投资效益评价等关键环节。
①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检查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管理流程和投资标准是否清晰合理,管理单位和部门责任制是否明确,是否制定了投资项目资金使用、造价控制、项目跟踪反馈和绩效考评制度,投资制度执行是否到位。
关键词:绩效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运用;思考
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项目)管理和使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把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作为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推进政府绩效审计增强审计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免疫系统”作用,指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机关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这标志着中国的审计工作由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提升到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层次。由此可见,开展绩效审计,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审计机关应该迎难而上,立足长远,推动绩效审计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了政府性投资项目的投入,有效地拉动了社会内需和经济增长。但是,投资领域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投资绩效很不理想,包括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投资效益差、效率低。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如何有效运用是我们亟需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以某审计机关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绩效审计取得的成效为切入点,探讨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实践中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运用绩效审计取得的成效和意义
近年来,某审计机关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过程中,积极探索投资绩效审计的方法方式,改变以往把造价审核作为投资审计的重点的观念和做法,认为工程造价核减了多少万元,为财政节约了多少资金,就达到了投资效益审计的要求的观念。在工程造价审计的同时注意从项目立项、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等到工程决算,再到项目完成后发挥的绩效情况的审计,全面提升投资审计工作水平。在对市直国有单位近年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调查中,就注重从项目管理环节上揭示存在的各个问题,指出部分建设项目急于上马建设,前期考虑不周,设计深度不够,变更增加项目较多,增加了资金的投入;部分建设项目工程进展缓慢,没有按合同工期竣工交付使用,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审计建议,收到了较好的审计效果。在对某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中,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及运营情况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计,找出影响项目投资及运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项目建设管理及运营中存在的污水实际处理量没有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部分生产能力闲置浪费,项目效益没有充分发挥;项目对改善水环境的效应不大;项目建设投入非生产性设施配置高,部分设施闲置,影响投资效益等主要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为该市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在对某老龄人颐养中心工程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中,关注建成后的运营效益情况,揭示该中心目前入住率低,大量楼房和床位空置,未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建议政府和相关单位,加大对其宣传推介力度,增加财政投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收费标准。同时,配齐必要的设备和人力,改进管理,引入市场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提高入住率,使政府这项为市民办好事实事的民心工程真正发挥效益。在对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重点关注项目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揭示了项目没有严格执行工程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的规定,造成增加工程造价;项目中第一填埋区设计考虑不合理,填埋区边坡防渗系统一次性投资建设,上部边坡防渗系统长期未用,可能造成投资损失的事实,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为垃圾场的后续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绩效审计,可以揭示在投资领域中存在的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促进投资决策优化,减少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成项目的效益状况予以综合审计评价并与预期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使政府投资能充分发挥改善投资与经济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宏观导向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的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如何有效运用,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和大胆创新,但说到底,除了要紧紧围绕政府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四个要素,重点从投资决策、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四个环节开展绩效审计外,还应根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绩效审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转变观念,调整审计视角,积极主动开展绩效审计
由于受传统的合规性审计的影响,审计人员缺乏对新型审计理念的正确认识,还存在畏难情绪,认为绩效审计无从下手,评价过于复杂,审计风险偏大而信心不足。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认识上的差距及实战经验的缺乏,造成对绩效审计心理上的恐惧,不敢或不主动涉足绩效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审计的发展。绩效审计取得的许多成功经验证明,绩效审计并不深不可测,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实践,找准切入点,是能够逐步实现绩效审计最终目标的。在开展投资绩效审计过程中,首先注重调整审计视角,从以往关注查处违纪违规问题转变到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以效益性为目标,加大对投资效益的分析和对投资决策、投资管理机制的评价上来,围绕影响项目效益的投资成本、内控管理等关键因素,确定审计内容。既看是否超投资规模,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更注重投资项目和相关事项的分析和评价。
2.讲求方法,提高审计质量,以创新意识逐步推进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晚、底子薄、基础条件弱,开展绩效审计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逐步推进过程。在开展绩效审计时不能生搬硬套标准和经验,要将创新意识贯穿绩效审计全过程,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质量,才能更好地推进绩效审计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要积极探索以跟踪审计形式进行绩效审计的路子。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为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跟踪审计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形式,可以及早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使问题及时得到处理,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效益作用也是人所共知。对一些违规问题可以及时向项目法人或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可以为国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可以分解竣工决算审计的工作量,相对缩短整体项目的审计时间,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3.注重分析,服务宏观决策,从体制机制政策上提出针对性建议
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其出发点往往并不总是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一致,他们过多的是考虑局部或者是片面的经济利益,而对项目本身所引起的社会、环境等效益缺乏关注。因此审计机关所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衡量的效益不仅仅是关注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更应从宏观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等方面去评价投资效益,注重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优劣程度及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公共工程,更应着眼于投资机制、建设规划布局、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通过对投资效益做出客观评价,分析投资、预算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失浪费,提高投资效益。因此,在实施投资绩效审计项目过程中,要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加强审计综合分析,注重从单个项目中的个别问题、表面现象中,深入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查找分析深层次原因,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力争使审计成果进入领导决策。
4.规范评价标准,健全法律法规,营造绩效审计环境
由于投资绩效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完整和权威性的的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准则及评价标准,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不够成熟。审计机关在开展绩效审计时,多数是在政府投资审计中考量一定的绩效因素进行的探索,审计组织形式和主要内容与以往政府投资审计的没有明确的分别。由于缺乏准则,对审计事项的绩效分析也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经济指标的对比,绩效分析更多关注的是一些数量金额指标,而对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很少关注,评价内容比较片面,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规范绩效审计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绩效审计环境,是推动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运用的有效途径。首先要逐步建立健全与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和约束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对象的行为。其次,在认真总结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准则和评价标准体系。一方面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作出具体规定,以规范绩效审计工作,减少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保证绩效审计质量;另一方面,针对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积极收集相关的指标和数据,逐步探索建立分行业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使具体的项目做到审计有章可循,评价有据可依。
5.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加强绩效审计队伍建设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专业性强的特殊性,绩效审计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繁杂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分析、评估和审计工作,需要有一支熟悉相关政策制度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手段处理绩效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而目前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能进行综合分析问题和提升审计质量、运用审计成果的能力弱,缺乏具有宏观视野、能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和审视问题的审计人员。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审计机关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业务培训,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绩效审计队伍。一是调整现有审计人员结构,引进一些开展绩效审计必须的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引进工程技术以及工程造价和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二是注重对现有人员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培训,鼓励审计人员自学、研究绩效审计相关知识,及时推广总结绩效审计经验。三是结合某些行业或领域的绩效审计试点,进行审前培训、审中学习、审后总结,使参审人员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四是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既可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力量,弥补审计力量不足;还可以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国家审计机关专家支持系统,以满足绩效审计工作中遇到审计财会业务之外问题咨询需要,及时地得到高质量的咨询或建议,促进绩效审计工作尽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审计署网.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协整检验;vec模型
1 文献综述
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问题的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快速稳定增长,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李其保、周勉之、孙栩瑜,张岳恒等学者研究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我国目前的投资仍然是粗放型的,而不是集约型的,投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余兴、张豪、吕连菊、张腊凤分别研究了山东省、湖北省和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本文在鉴戒前人的基础上用利用最新数据,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对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以其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1985-2010年度数据均来自历年《河北省统计年鉴》及《2010年河北省统计公报》,由于缺乏1991年以前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都取当年值,未对价格变化进行调整。为了消除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对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并分别用ly和lx表示。
在1985-2010年间,河北省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上升状态,在2000年以前比较缓慢,近十年增长十分迅速,总的来看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1980年的396.75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2019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也由1980年的110.66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15082.50亿元,可见河北省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且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1988年之前几乎平稳的变化,从1988年开始下降,到1990年降到最低,然后又回升,1993年到1999年微弱的上升,1999年又开始滑落,到2002年降到最低,此后直到现在一直处于显著的递增阶段,2010年达到了最高0.747。导致这一剧烈变化的原因是政策改变,可以看出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因而研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3 实证分析
3.1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可以考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通过绘制散点图,来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从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lx)与地区生产总值(ly)的散点图可以看出除了个别的几个点外大部分年份的散点都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可以判断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间存在着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3.2 平稳性检验
建立var模型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为了达到两个时间序列平稳化的效果,对ly和lx进行一阶差分处理。显示了adf的检验结果。从检验结果看,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变量原序列adf检验值都大于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应的临界值,因此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ly和lx都是非平稳的。而经过一次差分后的序列的adf检验值都小于10%显著性水平下对应的临界值,因此,这两个序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一阶平稳的,即一阶单整i(1)。
3.3 协整检验
估计var模型需要选择适当的滞后阶数,笔者依据五种准则对滞后期进行选择,五个评价指标均认为建立var(2)比较合理。另外,在建立vec模型之前必须确定序列ly和lx是否是协整的。笔者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迹统计量检验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均存在1个协整方程,因此,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关系所对应的具体的长期均衡关系通常可以通过最小二乘线性回归估计出来,估算结果如下:
ly=2.3780+0.8089*lx。
(17.78872)(43.50308)r2=0.9874注:方程下的括号内为t统计量值。
根据各项统计量指标可以看出模型很好地刻画了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恰好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增长弹性,这意味着固定资产每增长1%,地区生产总值将增长08089%,说明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3.4 建立vec模型
在实践中为了分析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以及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之间的关系,需引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在上述建模的基础上,可以得到ly与lx的vec模型如下:
其中ecm(-1)=ly(-1)-0.542*lx(-1)-4.313为误差修正项,反应了ly和lx的长期均衡关系.从结果中
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短期变动均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短期固定资产投资波动的影响,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项ecm(-1)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第一个方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0.091表明,当波动发生致使地区生产总值ly相对于其长期均衡水平低估时,将以9.1%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第二个方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0.009表明,当扰动发生致使固定资产投资lx相对于其长期均衡水平高估时,将以0.9%的调整力度拉回到均衡状态。由此说明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调节作用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要大。
3.5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检验因果关系最常用的方法是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解决了x是否引起y的问题,主要看现在的y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过去的x解释,加入x的滞后值是否使解释程度提高。如果x在y的预测中有帮助,或者x与y的相关系数在统计上显著时,就可以说“y是由xgranger引起的”,检验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ly是lx的格兰杰关系,反之不成立。说明近些年来河北省随着经济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因此增加,但基于预测意义上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基于此河北省应该调整投资结构。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整个模型的分析可以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十分明显,河北省要合理转变投资结构来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滞后性,因此在决定固定资产投资率时应该根据上一年投资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而不应该盲目的增加;可以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来优化投资结构,更大的发挥信贷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来降低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重“量”更要重“质”,要注重投资结构的调整,在增加投资额的同时必须重质,要选准投资的方向,使固定资产投资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李其保,周勉之.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
[2]孙栩瑜,张岳恒.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惠州学院学报,2010,30,(2).
国际内审协会(IIA)修订版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标准》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新定义表明现代管理强调总体管理概念,把总体管理控制系统与组织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实现经营目标。
随着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增加,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面对管理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需要及时调整自身定位,改变过去只是作为企业财务监督者的定位,将职能确定为向企业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评估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环节,内部审计需要将审计关口前移,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在事前和事中审计中及时发现提前预防,将风险降至最低。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领域应用的现实意义
(一)降低审计风险,实现“零审减”目标的需要。
当前,内部审计要实现由账项审计向风险审计转变,利用风险评估的结果,围绕重大风险制定审计工作计划、确定审计重点。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中,围绕预期目标,利用风险模型确定项目面临的风险,并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将风险分析贯穿于审计的每一环节,在实现审计目标的同时也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零审减”是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涵义包括国拨资金不审减,审定决算不小于批复的建设规模,严格按照批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没有节余和因审减建设内容造成的尾工工程,竣工决算各项费用列支合理,不虚报建设内容。
(二)提高审计效率、完成审计目标的需要。
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也随之增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内部审计的资源有限,这就需要提高审计效率,完成既定审计目标。风险导向审计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估识别重点审计内容,无疑为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保障,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由账项审计、制度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三、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模式的构建
开展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首先要进行周密细致的审前调查。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访谈、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明确是否具备审计条件,获取背景信息,如行业状况、监管环境、建设模式、建设目标等,掌握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在对被审计对象整体了解的前提下,依据相关规定,明确审计目标,识别风险,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估风险,确定被审计部门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容易产生重大风险的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实施具体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提出管理建议。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模式如图1所示:
四、开展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全部投资认定情况的审计,主要包括批准的设计方案和工程实际竣工情况;竣工验收和遗留问题的处置情况;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它投资的完成额以及交付使用资产结转情况;竣工决算报表的真实、合规和完整情况等。
(一)明确审计目标。
企业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正式接受上级单位竣工决算审计和验收之前,内部审计部门往往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制度和批复文件对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组织管理情况、资金到位使用情况、投资完成及概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情况、资产交付情况等方面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计,目的是发现和揭示影响投资项目完成的风险,进而提出管理和改进措施,促进建设资金合法、合规使用,改善和提高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
(二)识别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风险的识别需要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宏观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咨询,明确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以前发生过的重大风险,达到规避、转移或缓解风险的目标。
以对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为例,通过对项目实施审计,结合审前访谈、调查问卷以及通过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的项目及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情况,我们识别的风险主要囊括了内控制度、招投标、设备采购和安装、合同管理、工程造价以及财务管理等六个方面。
(三)分析和评估风险。
在识别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风险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通过提炼总结风险因素调查问卷、查阅相关项目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背景资料等方式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
以上述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为例,通过对识别的六方面风险进行评估,最终确定了不同的风险等级:招投标、工程造价、财务管理的风险等级最高,合同管理、设备采购和安装的风险等级次之,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的风险等级最低。
(四)确定审计重点。
风险评估的结果为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重点的确定提供了直接依据,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我们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确定相应的审计重点。
1.招投标管理。
企业开展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应重点关注项目是否按照批复文件中规定的方式进行招投标、招标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招投标过程是否合规、招投标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是否留存完整。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①招标方式是否合规,属于公开招标或者委托邀请招标方式,要与批复方式一致。
②招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招标文件是否全面,开标、评标、定标等招标过程资料是否齐全,重点检查招标文件、标底文件、招标公司的资质、开标记录、评标记录、打分记录、中标通知书等文件。
③审核是否存在人为肢解工程项目、规避招投标等违规操作行为。
④实行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的工程是否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工程量清单。
⑤是否存在招标活动中变更招标范围、组织形式、方式,变更后是否报上级审批。
⑥投标文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
⑦审查投标人报价数据的计算准确性,分析报价构成的合理性。
⑧投标综合单价及措施项目清单报价等竞争性费用是否合理,规费及税金是否按规定计取。
2.工程项目管理。
在对工程项目审计中,应重点审核:
①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等是否齐全。
②工程项目是否按批复建设内容实施,总投资是否超概算,有无改变用途情况,是否重新报批调整。
③施工前是否取得土地使用证、建筑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等审批。
④工程造价是否真实、合理、有效,造价组成是否合规,工程的工期、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重点审核工程结算审计报告。
⑤工程建设其他费内容,包括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招标服务费、环境影响咨询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等,是否与工程内容相关,提供服务的各类乙方单位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
⑥工程价款的支付是否按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执行,是否按规定留足工程尾款与质保金。
3.财务管理。
审计重点包括:
①审查建设资金来源、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及建设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
②各会计科目的费用核算与归集是否准确,是否合理计算分摊比例,拼盘项目是否按照面积所占比例分摊投资。
③各项费用支出是否按规定标准控制,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投资概算对应控制比例等。
④会计凭证的合规性,原始凭证是否规范、齐全,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4.合同管理。
工程成本是通过合同来确定的,因此对合同的审查至关重要。在审计中,要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①项目建设内容是否签订合同,包括建设工程、购置仪器设备、工器具以及发生的勘察、设计、监理、招标、审计咨询等管理费用支出情况。
②合同当事人是否具有资金、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履行合同的能力。
③合同内容是否与招标文件、投标书相一致,合同条款是否严谨、合法、规范,有无遗漏关键性内容,有无不合理的限制性条件,合同的基本要素是否齐全,是否明确规定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甲乙双方基本信息、建设工期、质量要求、总价、支付方式、调整情况、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
5.设备投资。
在审计中,要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①是否按照初步设计或调整批复采购和安装设备。
②设备的保管、出入库手续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规定。
③是否按规定留取了供货单位的质量保证金。
④设备投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内控制度。
审查是否建立了完整有效的固定资产投资内控制度体系,针对招投标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材料采购管理、档案管理等是否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固定资产投资工作。
(五)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实施审计业务。
根据上述审计重点,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在审计组内进行合理分工,明确重点审查的资料(表1)。审计实施过程中,在对重点事项审计的同时,还应对风险加以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规避风险,最终在审计报告中列出相应问题和管理建议。
五、实施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的启示
1.在内部审计项目中贯彻风险管理理念。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环节,需要贯彻风险管理理念,将审计关口前移,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从传统账项审计转向风险导向审计,并将风险分析和评估纳入审计程序各个环节,实施事前和事中审计,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将后期风险降至最低。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内部审计竞争力。
内部审计介入风险管理领域,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新的变化,企业应该为内审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此外,还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考核,不断进行知识结构更新,逐渐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审计队伍,增强内部审计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