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匠精神的培育

工匠精神的培育

时间:2023-05-30 09:37:31

工匠精神的培育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研究现状

0引言

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虽然在新时期中备受关注,但是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融入毕竟比较浅薄,即使工匠精神的应用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然而实现工匠精神的应用并不简单。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后,学术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进入了热潮阶段,学者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应用现状等展开分析与研究,却发现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困难重重,应面向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职业教育现状,以可持续发展职业精神培养为核心,克服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切实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1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概述

工匠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职业文化之一,比对现代对职业工作的认识,工匠精神中包含了古人对职业发展的理解与看法。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一共有两点,一是敬业精神,二是职业素养,这两点是学术界所公认的。敬业精神是指的热爱岗位工作,并在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从而进入到忘我境界后形成的奉献精神。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会发自内心忠于自己的职业,并专注于事业,就像老一辈的医生和教师一样,他们干一样爱一行,注重于在岗位上寻求个人价值。职业素养,是指的所要人在所要从事的职业上形成的观念与内涵,对于工匠而言,其职业素养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他们没有较高地文化水平,但是掌握了所从事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于工作上的事能见微知著,运用所学知识与一切办法去解决工作上的难题。

2影响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因素探析

由于职业教育体系与办学水平等影响,职业教育难以有效在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且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精神的培养也没有很好地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这都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1)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影响,是从企业发展和市场人才招聘渠道形成的。经哼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很难在现有升学机制下进行深一层的学习,且多数群众都认为职业教育低于高校教育,以致于教育制度以及资源显著落后于高校教育。企业本身缺乏完善的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对岗位就业制定完善的要求,缺乏健全的职业精神评价、激励以及惩罚机制,以致于员工在招聘是多数采用量化考核指标。职业教育也难以针对企业的岗位要求,在校内教育和实习中营造优良的工匠精神氛围,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2)职业教育自身的影响。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在于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足,及时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差异逐步缩短,但是学生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这是因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由于能力本位论的影响,多数都是以企业当下发展为教育背景,缺乏企业及行业未来发展的认识,那学生有怎么能适应岗位工作发展呢?可持续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求职业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职业精神培育难以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以致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影响有限。(3)学生发展影响。从企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角度来看,实现工匠精神在学生发展中的融入,对于学生而言有利无害。但是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是因为成绩和文化因素等难以进入普通教育系统中深造,所以其学习目标定位在“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上,这样的观念导致学生尤为注重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文化与精神的培育。即使有些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入明白其内涵的价值,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优良的学习习惯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品质,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塑造。因此,想要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就必须意识到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全面渗透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的反思与策略

3.1反思我国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现状

我国经济逐步转型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中需要大量的工匠人才,为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立足根本,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人才教育中实现工匠精神的渗透。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创造大国,高端制造业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人才,以缩短与强国之间的差异,缩短中国产品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基于各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既要为科技进步培养创新人才,又要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工匠精神技工队伍,以促进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新时代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持,缺乏工匠精神企业就会陷入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发展下企业发展也要实现创新与升级,才能使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依据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调查发现,全球中超出200年发展历史的长寿企业中,由日本与德国囊括前两名,这是因为这两国企业注重于传承工匠精神经,尤为注重企业产品质量的改进,将精益求精当做是职业价值追求。但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对长久利益的关注,更为关注眼前的利益,企业工匠精神理念的缺失,难以实现企业长久、健康发展。所以从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现状来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是因为人才培养途径中,思想引导和实践认识规划滞后,导致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融合不足。

3.2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职业教育要从学生的实习以及就业观入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用思想教育引领学生正常的认识就业,树立优良的择业观与发展观。实际教学中应引入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引领校园与社会实践活动,多进行典型示范以及榜样激励,从而展开职业精神的培育,加强学生的责任感。第一,职业教育应借助企业与社会资源,坚持提升教师的素质,依据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在校内营造优良的风气。职业教育应狠抓师德建设,建立校外进修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与校外挂职中,借助这些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做好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道德等宣讲教育,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第二,合理应用各种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渗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应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工匠精神的全方位渗透。鉴于此,职业教育应大力引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职业性、实践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导入工匠精神,实现人才的职业性教育目标。现阶段有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应实现课程体系以及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训环节,进而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创建优良氛围,保证工匠精神内涵能渗透到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建立相应的教育制度,为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环节中提供相应的制度性保障。制度的建立还能克服机制体制上的障碍,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理念下,实现工匠精神的全面的渗透。第三,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促进职业教育精神培育。职业教育应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潜力的培育与挖掘,但我国职教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经验不足,需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国内外的工匠精神理念比较相似,将国外培育经验融入到我国职业教育中,能优化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具体的可借鉴日本“职人文化”和德国“工作伦理观”,注重企业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展现,借助合同与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合作,保证专业教学、实训课程等与企业文化、岗位工作融合,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2篇

>>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怎样的“土壤” 浅谈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培育工匠精神 需提高劳动者收入:三方机制的作用 论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与大国工匠的困惑 浅议金庸小说与大学生“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 推崇工匠精神 培育中国工匠 总理的职业观与高职院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育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 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活态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初探 高职院校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三大困境刍议 培育工匠精神:中国职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高职语文教学关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浅论如何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探索 技能大师产业创新园培育工匠精神的摇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美]亚力克・福奇(Alec Foege).工匠精神[M].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缺失工匠精神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痛点”[EB/OL].2016-03-09.http:///2015/0309/105175.shtml.

[5][1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6]徐健.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极致绽放[J].江苏教育,2015(11):38.

[7]王力.呼唤工匠精神[J].施工企业管理,2015(5):100.

[8]弘扬新时期的工匠精神 呼唤制度的呵护推动[N].经济日报,2016-05-04.

[9]臧志军.两种“工匠精神”[J]职教通讯,2015(28):卷首微言.

[10][11]国务院参事王京生:人们为什么赞赏工匠精神?[EB/OL].2016-05-10.http:///xinwen/2016-05/10/content_5071919.htm.

[12]姜大源.应有大视野:建立国家资格框架[N].中国教育报,2014-2-10(11).

[14][15]李小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16-5-13(5).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工人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对制作过程的精益求精,对创新理念的不断吸收,是苦干加实干的精神。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能培养出符合工匠精神的人才,值得我们深思。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两次特殊的发展机遇之后(第一次是在民国初年,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数量上,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部分第六章十四条中明确指出: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模式上采用的是“技能+学历+就业”。

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职业教育的培养还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尚不具备工匠的专业精神。职业教育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操作型人才,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更高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技术要求还不能满足。第二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缺乏工匠般的职业态度。学校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认识不够深刻。因此,正如职业教育在中国萌芽之时,黄炎培等学者提出: “必须注重职业道德,而公民教育,实合公民道德与公民职业两者而成,彼此均不可须臾离之势。”第三是促进职业教育培养过程中人文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技能的速成,忽视了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对学生的品格修养的教育,使职校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不够深刻。

我国职业教育从民族资本经济的萌芽时期,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期,到如今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期,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中,社会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观念,教学体系等多方面改革创新,才能实现总理提出的,中国制造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理念的转变。

第一,职业教育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转变传统思想,政府、学校要充分地给予产业部门办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真正地实现校企合作。企业等产业部门可以负责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提供教师教学的设施设备、指导学生技能实操和技能考核;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负责文化课和基础课程的评估和教学,指导产业部门优化教学。这里可以借鉴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的经验。学生从入学开始,每周安排三天去工厂实习,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最终的毕业考核成绩来自于政府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工厂的实践考核成绩。

第二,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理念的培养。在职业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短平快”,要培养学生学一行爱一行,学好一门手艺的同时,热爱自己的职业,在学习中就培养勤奋进取的向上精神。要有在以后的岗位上不甘平庸,努力成为高级技工的职业理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劳动技工,但是高级技工的极度缺乏,使职业教育的成果略显尴尬。我们迫切需要改变这种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状态。

第三,提高职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在古代经常出现在皇家宫廷,既体现了工匠们德才善美的境界,也体现了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所以,工匠精神也是品德和修养的体现。职业教育要重视教学,将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渗透于整个教育过程,使学生具备专注、细致、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总之,在世界科技、经济快速发展浪潮的推动下,迫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必须做出创新和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类专业性人才。工匠精神的提出,为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个新要求,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60-05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成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讲述了8位在不同岗位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工匠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渐被社会淡忘的工匠群体,重温鉴证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w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发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对于工匠精神,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1]。它表现为精益求精、崇尚极致、严谨细致、耐心专注、敬业负责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2]。

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核,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远大计。

二、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概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院校师生、各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情况,笔者通过网上随机调查的形式,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301份,参与者包括职业院校教职工、学生、毕业生及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员。

调查显示,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来看,7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匠精神熟悉或有一些了解,多数人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等基本内涵。从对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来看,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在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因素;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提升关系紧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来看,已经有53%的职业院校开始了工匠精神培养教育的探索尝试,且在专业教学予以渗透。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满意度还比较低,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32%;6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还是职业精神。这说明,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有着较统一的认识,但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分析

造成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工匠的主要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理念偏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但这也并非完全是由当代职业教育造成,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和“白领至上”的错误思想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直到今天,在多数人看来,职业教育依然是“二等教育”。多数学生和家长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和职业观念造成当代弘扬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困境,对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塑造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和束缚。

2.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升学机制缺乏开放性,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多数无法进入高一层次深造,加重了职业教育为“二等教育” 的错误认识。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不健全,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的诸多约束。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企业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评价、激励、惩罚机制不健全,招聘员工的标准多为对技能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小。但受“能力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由于无法进入普通教育系列深造而不得已选择了职业教育。“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是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因此,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却不以为然;有些学生虽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却对其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毅力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标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促进“两个结合”、坚持“三项原则”、实施“四大工程”、着力“五个环节”的“12345”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工匠精神这个核心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及学工等部门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协调落实,企业和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

(二)促进“两个结合”

按照《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秉承“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坚持德才并举,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锻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准职业人”。

(三)坚持“三项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在培养途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面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增强培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1.在培养途径上,坚持思想教育引导与塑造职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岗位意识差、不守承诺”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时避免简单说服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激励。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义务、自觉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使职业精神入心入脑。

2.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教师素质提升与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自身职业精神,形成以师率生、以教促学、学以养德的局面。坚持资源共享,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组织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宣讲教育,增强培育效果。

3.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确立问题导向与系统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师生认识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着力点,增强培育针对性。按照“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明确和落实相关环节的职责任务,形成合力,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实施“四大工程”

1.思想引领工程。通过设立意见箱、倾听日,调研,座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掌握师生思想状况。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大胆进行思政课改,鼓励申报思政课题。以校园讲堂、班团会为主要阵地,通过主题讲座、创业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文化教育塑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教育引导。

2.立德强能工程。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导教师不仅当好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通过教师专业技能传授、职业人格感染和身体力行示范等多个侧面,将职业精神的培育渗透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师生走进企业,⒂肫笠导际醮葱潞脱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参与承办技能大赛,开展模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真实的操作流程演练,让师生较全面感受企业氛围,丰富职场经验,提高对职业精神的感知,在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

3.文化育人工程。坚持“德育先导,以文化人”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讲座,让企业精神走入校园,增强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提高人文素养。进行文化体验,突出文化育人,实现教育感化和激励。

4.舆论引导工程。发挥以院报、心理报、橱窗、广播、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以打造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重点,构建学院、部门或系部、班级三级新媒体矩阵,形成校内宣传倡导工匠精神的合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校外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立体宣传、深度宣传、持续宣传的良好态势,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五个环节”

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动思政教学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细化日常行为管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3]。

1.基于工匠精神推动思政教学创新。第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把民主法制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为促进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召开思政课改座谈会,加强思政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研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融于一体,通过律师讲堂、课外延伸、案例分析、播放视频、专题讨论、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政教学的生动性与教育性,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提高理论育人的效果。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把评价重点转变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行为习惯考核和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践行程度的评价上,形成教育导向。

2.基于工匠精神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合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打造、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考核等环节,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1)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专业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明确人才培养的素养目标。如,经过调研归纳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目标规格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以上要求体现在其专业核心课程《天棚装饰施工》的教学目标中,要求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甲方、监理等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2)体现在实习实训中。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工匠精神。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企业“6s管理”融入维修实践课程中,把清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等具体要求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作业现场物品工具有序摆放,作业期间保持配件、工具、油污三不落地,通道保持畅通,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工具箱责任到人定位放置,机器设备定期保养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旧件整齐摆放,废件及时处理,桌椅地面整洁”。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则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于工匠精神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如在与新能源公司合办的化工工艺专业新奥班,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落实到工学结合、产教一体、准员工管理、半工半读、项目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学习、练就职业本领,更要用企业的价值理念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行为,信守职业文化,努力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

4.基于工匠精神细化日常行为管理。日常管理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学院以“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方式,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在宿舍、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元素,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育全过程,细化到学生行为管理、勤工俭学、文明宿舍创建、戒烟行动、早操晨练、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各环节,为将来走上职场提前磨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主文明的良好素养,提高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自觉和自信。

(2)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与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促进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挖掘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5.基于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学院将校园文化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维度营造体现行业企业元素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1)打造精神文化。_立“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笃学、奋进、雅行、和谐”的校风和“理实相融、学以致用”的学风,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中长期坚持。

(2)夯实物质文化。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内增加行业企业文化标识,提升职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养成与环境协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完善制度文化。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根据培育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严格执行。

(4)践行行为文化。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及以感恩、诚信、职业教育等为内容的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习得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把企业元素、生产岗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邀请社会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优秀毕业生定期举办工匠精神宣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业务技能和创业实践,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就业性特色。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强自立意识。

四、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得到了互相促进、同步提升。机械系一名学生,在华泰汽车集团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发现送料小车上的两对塑料小轮大小不一,对曲轴的正常旋转起到了阻碍作用。他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把小轮用车床车掉2mm,气动装置就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他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得到集团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并给予了奖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因知识、技能、素养并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企业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全日制高职招生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新生录取率、报到率位居自治区同类院校前列,推动办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个梦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梦,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梦,更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就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的成才梦。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技能人才日渐尊重,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第5篇

摘要:在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的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艺术类大学生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发展战略以来,各大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成果显著。成都大学也积极相应国家号召,成立相关部门、颁布政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孵化园培育创业团队等。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见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而在培育艺术类大学生如何创业、怎样创新的的同时,更应当传递“工匠精神”。自古以来便有“独具匠心”一词,“匠”是基础,体现的是基本功和专业程度;“心”是提升,体现的是灵感创意和特色创新。只有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独具匠心”的境界,才能真正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做实、做牢。

一、工匠精神的阐释

传统意义上来讲,“工匠精神”体现着传统手工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而现如今则代表着大众应当追求的一种实践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传统意义

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的是真善美境界,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面:“强而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走出个人的“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除此之外,古代的劳动者们的精湛技艺通过身体力行口口相传、人人相知。教授者向受教者传授技能并树立“规范”与“标准”;受教者通过对教授者指导内容的领会、感悟以及对技能无数遍的重复和磨炼,将其技艺达到完美。长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师徒”的关系,久而久之达成了默契,从而在学习和使用技能过程当中,严格遵守“规范”与“标准”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技术、方法、风格。使得技艺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生命。在师徒相处之中,师傅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徒弟。徒弟观察与体会师傅的言行,从而始终保持对技艺的严苛要求和对道德的不断完善,使自己从技艺上和思想上都达到工匠之标准。

如今,传统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体现。劳动者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精神始终存在。

(二)工匠精神的现代意义

现代工匠精神不仅仅局限于手工劳动者,而是普世大众的精神追求和行业标准。除了继承传统精神之外,还应当包括:一是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现代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上到科学家、工程师,下至普通群众,都要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工匠精神,在精益求精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西门子公司总裁曾说过:“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正是这种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精神,推动着西门子公司永葆活力,在诸多挑战中屹立不倒。二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的要求自己。呼吁“不撞南墙不回头”、“钉钉子”、“一根筋”的执着精神。三是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心无旁骛、一丝不苟、戒骄戒躁、久久为功,把平凡的工作做的不平凡。就如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一样,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本职工作的敬业态度。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对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第一资源。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活动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大学生是现代和未来的人才储备主力,而艺术类学生更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艺术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是个人价值实现的现实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会不断提高自身发展需求层次。其中最高层次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是人生中应当始终追求的目标,是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特点的方式。艺术类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要有与其追求相匹配的品质和能力。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动力,鼓励学生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生涯规划与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高校基于学生个人特质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创业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三)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等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就要不断更新理念。教育观念、变革教育模式、完善教育体系,逐步实现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理论知识、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和发展力的转化。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要求高校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束缚,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加速理论创新向实践创新的转化速度。这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目说闹匾环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内在需求。同时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工匠精神是高等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处于转型期,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对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中国新阶层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初巧型国家的客观要求

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活动发展的重要信念和实践精神。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多元化,从而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创业友好型经济发展环境。工匠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活动中持之以恒的思维观念,在就业过程中更快摆脱进入体制拥有"铁饭碗"的传统思维,在工作岗位上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不断完善,不仅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更提高了全社会的生产效益。培育工匠精神,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持和引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结语

艺术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不仅要以拓展训练为载体,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团队协作意识,还应该不断去内化严谨、敬业、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训教育,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所得、所失,不断创新,不断的完善自己,逐渐形成凝神专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活态传承;工匠精神

早在2006年,及教育部就已经将9月定为每年的“传承月”,希望通过该手段能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学校学生中的宣传教育。江阴作为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政府及文化部门积极响应,多次尝试将本土的传统手工艺带进校园,采用不同的形式开展校园活动,因其形式丰富多彩,展出作品颇具特色又精致少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校园文化的方式传承逐渐体现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1 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现状分析

近年来,江阴市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精神的活动开始逐步地走入校园,长泾实验小学就开众学校之先河,率先推出了“口袋书”文化,这些“口袋书”只有扑克牌大小,刚好可以装入学生的衣服口袋,十分的便携,内容丰富,涵盖了《衍纸》《剪纸》《超轻粘土》《发禄袋》等校本教材。[1]校长濮亚娟表示,在近几年教学教改期间,学校发现孩子们对这些传统手工艺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所以存在着一定的探索障碍。恰恰是这几年,基础教育体系中,劳技课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没有一个合适的课程体系,多数都是通过购买现成的材料进行简单操作,学生觉得无趣,老师也觉得没有意义,加上偶尔还被语数外常规课程占用,孩子们能锻炼动手能力和思考创新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长泾实验小学的领导班子思考着将传统手工艺和劳技课结合起来,编写了一套具有非遗特色的校本教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传统的课本,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存在着不足,甚至有些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角色转换并不到位,因此对常规书籍存在抵触心理。长泾实小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推出了这些模块化,主体化,图文并茂的彩色印刷的口袋书,这些小册子包含了作品赏析,学生作品展示,制作过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无法获取的知识,都能从小册子上找到答案。编写“口袋书”体现了长泾实验小学劳技课的地方特色,也引领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基础教育校园文化的潮流。然而,这只是长泾实小劳技课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个小小缩影,学校致力于挖掘地方文化,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每一处都作为学习的场所,把蚕种场,叶飞园艺,张大烈民俗文化作为实践基地,还阶段性地邀请传承地方手工艺文化的民间艺人匠人到学校来,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让每个学生能参与进来,希望通过努力,在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培养和开发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将本土传统文化“活态化”传承。江阴市长泾镇在传承本土传统手工艺的体验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品质,从小树立起工匠精神,不失为一举两得。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本土传承与实现途径

2.1 基础教育阶段的“参与性”传承

江阴作为连续几年的百强县之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了“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的机会越来越多,甚至连能掌握吴语方言的青少年队伍也在逐渐萎缩,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除了现有课程资源,大量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开发,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教学外组织学生深入本土非遗文化生存的环境采风,融入环境,理解背后蕴含的文化因素,让他们从了解到认同,进而传承,使非遗发展延续的纽带在基础教育中得到良好的延续。

在不久前刚落下帷幕的第一个非遗纪念日里,南闸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就在南闸实验学校举行了工艺《百寿图》非遗传承进校园系列活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应当是一种“活态化”“可持续”的传承,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其实现途径主要要突破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现有课程相结合。其次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以最终的升学为目标,因此将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融入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去的同时,不能增加老师和学生的额外负担。最重要的一点是构建多元化的实施渠道,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以一个文化形态再现者的角度主动地理性地去亲近传统文化。

2.2 高校教育阶段“专业化”传承

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已被纳入了学科建设规划之中,一方面可以培育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才,另一方面还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关课程也逐步被高校纳入公选课,素质拓展课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博士点硕士点陆续通过审批,可见国家在培养复合型非遗保护的管理人才上不遗余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传承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更新换代推动着文化本身的更新再造,高校应当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合理架构,为静态型数据到动态化转变奠定基础。

高校不仅要维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思考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平台上提出创新,高校有着大量的优秀学术研究群体,可以凭借学力量作为支点,推广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人关注到传统文化,认可传统文化。

“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消失,[2]这一特殊性要求高校教育阶段的非遗传承突破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开辟资金通道,鼓励师生田野调查,深入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调研一线资料,丰富原有课题成果,近年来,不断有各地的高校开展“非遗周”、“非遗行”等一系列活动,并成功申报了一大批以非遗为主题的教科研课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次落实校内外学术讲座与学术研究,增强师生和民众的非遗文化传承认同感,如江阴学院的师生联合当地政府相关文化部门拍摄了数量可观的非遗数字纪录片,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学校教育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广大学生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艺“工匠精神”的当代校园培育

溯本追源,我国的工匠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能工巧匠对于历史的文明创造功不可没。作为一个以实用技术见长的民族,我国的丝绸与瓷器早在千年以前就享誉海内外,这无不体现着每个领域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些精湛的技术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洋务运动,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化的迭起,半自动全自动工业制度逐渐替代了传统手工艺制度,大量优秀的传统工匠技艺走向衰败甚至失传。

3.1 搭建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性平台

受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影响,现代学徒制逐步被引入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往高精尖技能的方向发展,这对“校企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的诉求更为迫切。纵观本土校园的教学硬件,往往困难重重,资金不到位,设备陈旧,管理体制的缺陷等等原因让学生失去了更多实践技能培养的机会。拿高校来讲,学生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做精致的PPT,演练如何在众多专业老师面前侃侃而谈,或是用充满视觉刺激感的展板,数万字的长篇大论赢得成绩册上一个漂亮的分数,我们的学生不能只有伶俐的口齿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他们需要有善于发现的大脑和忙于执行的双手,校园为培养的是能工巧匠,不是空洞的演说家。从这个层面上讲,切实有效的搭建实践性操作平台,在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培养成功成熟的技能操作能手,这是一条必须经历的道路

3.2 培养具备合格“工匠精神”的师生队伍

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品牌企业各技术部门中薪酬最高的,往往不是管理层,而是老技术工人,他们甚至可能没有大学文凭,但是论经验和解决实际状况的能力无人可及,而这些个体化的知识和积淀无法从课本中汲取。因此政府和学校应当支持鼓励工匠们走进校园,长期与各专业建立起实际性的合作,引领工匠精神的示范,与专任教师及学生建立严密的团队,从自身专业,传统艺术工艺特点结合现代化发展趋势,不断突破,同时,应当从职业技术认证的角度思考,强化职业资格认证,提高职业水准和职业荣誉感。对手艺与匠艺的尊重,既保护了传统手工艺技术又同时提高了其社会地位,让师生在社会和学校大环境的鼓励和倡导下有序地组织起来,在自己所归属的领域持续创新。

3.3 弘扬“工匠精神”与工匠作风的校园氛围

精神教育只有通过体验才能产生感受,通过每年固定的宣传日发动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纪录片的观看仅仅是对以非遗传统手工艺为载体的工匠精的了解,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同心协力将这些技能或手艺拼纳入教学教育中,强调“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工作与学习中强调工匠作风,踏实肯干、认真细致。带动工匠精神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学习钻研的态度,指导学生们自发的组成小组,“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小团队,求精求实的开展学习和工作,把从传统匠人那里带来的优秀品质传播在校园里。作为学校的领导层更应该看到这样的启示与力量,以真切的工匠精神引领工作,以务实的工匠作风开创事业,传播校园正能量。

4 结语

几经反思,在国家大力宣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以及工匠精神的信仰,背后更多的是时代竞争带来的劣势,提到中国,人们无不联想到廉价劳动力,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却无法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还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究其根本,是外在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匮乏。民间技艺,民间美术等民间文化是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它在民众的精神世界里连接着过去和未来,随着社会的推进,年轻的一代对于经过历史长河淘洗沉淀的传统文化态度越来越淡漠。传统收工技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是历经无数劳动者磨练之后的民族文化精髓,是人民群众心手相连的艺术,守住传统文化,才能守住维系族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校园是指引社会新生力量的圣地,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统优良精神的传承延续,责任重大,我们还在践行的路上。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掘和强化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有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更好地落实。本文从“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进行研究。

一、内涵解读

(一)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理念要求高校所有课程承担起思政育人的任务,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二)工匠精神。2016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被树为新时代各行业职业标杆受到社会广泛推崇和倡导。工匠精神在我国自古就有,它不仅是古代工匠对自身职业的态度,也是“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及“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在工业化和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手工业相继消失,现实中工匠们几乎销声匿迹,工匠精神在人们记忆中淡忘。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工匠精神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重塑工匠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家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已经不仅是手工业者所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劳动道德,而是当代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职业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坚定执着的专注精神、紧跟前沿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等伦理特质,工匠精神的要义还在于不能仅把工作视为谋生途径,而应将其视为一种对待职业的纯粹态度,是每一个劳动者都要努力追求的职业和人生境界。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格和健全人格。因此高职教育要把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尤其要重视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这与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让工匠精神呈现在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满足经济转型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消退,要想全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就必须培养建成一支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素质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品质为生命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正是当前社会呼唤的工匠精神价值意蕴。强化高职学生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职业精神的塑造,旨在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三)推动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从就业和个人发展的视角来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大学阶段正是广大青年人格塑造和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可塑性强,但也有思想不成熟、稳定性差等特点,职业素养同社会需要存在差距。将工匠精神培养与学校育人工作有机融合,把工匠文化精髓作为各类课程教学的德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其未来成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一)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活动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鼓励他们甘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高职教师亦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对待教育事业要有一个敬畏之心,视教学质量如生命,践行工匠精神,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此外,教师的“匠心”还体现在要有一颗纯粹的心,摒弃功利思想,克服心浮气躁,做严谨求实、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二)课程建设融入工匠精神。1.思政课程凸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是可以传承和教育的。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思政教学结合在一起,从思政课程理论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开展,都要突显并落实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在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工匠品格。如在思政课程中开设工匠精神养成专题,讲授中国工匠精神的起源与演变,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工匠精神典范,用工匠故事启发、感化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开设创新思维与实践专题,讲授工匠精神如何与数字化时代合理对接,未来工匠需要的思维方法,技术革新需要的技法和系统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加深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为未来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奠定基础。2.专业课程渗透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赋予了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要求所有教职工都担负起育人职责。专业教师要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深挖专业课程中德育元素和工匠精神内涵,提炼教材各章节的社会、人性、产业及技术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从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呈现,不同教学环节都有针对性地渗透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价值内涵根植于每个人内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归属感和光荣感,激发践行工匠精神的热情。3.实训实践磨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也要在实践环节中锤炼强化,在劳动中磨砺形成。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学生能充分认识、理解劳动价值和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为个人的职业态度及职业价值观,引导自我职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课管理,推进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情境化实训环境,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内涵融入技能传授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精神引导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磨砺意志,激发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发挥课程的实践育人功能。4.双创教育锤炼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创新创业的主力,也是工匠精神中创新价值需要依托培育的主体。高职院校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容,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转化为双创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融合,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传递工匠精神,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孵化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锤炼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信念,锤炼敢于探索、勇于开拓的意志品质,实现培育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意识的比翼齐飞。(三)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在目标、功能、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耦合性。高职院校应当发挥文化育人的隐形作用,将工匠文化扎根于大学校园,让精神融入校园景观熏陶人,融入校园生活培养人,融入校园活动涵育人,融入校园制度规范人。如开展“我为工匠精神代言”“寻找优秀校友”等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将鲜活的工匠故事融入学生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榜样身上发现劳动的价值和尊严,体悟职业的荣光,进而激发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热情。(四)校企合作传递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共同育人。引导企业先进技术进课堂,聘请产业教授、技能大师和行业专家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授课任务;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完善运作机制和育人机制。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接受职业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形成崇尚劳动、务实进取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中培育对师道的尊重、对职业的敬畏和对质量的永不妥协,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的当代工匠。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Z].2017-12-4.

[3]盖庆武,贺星岳.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

[4]柳琼.民族复兴:“中国梦”视角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第8篇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造就出一批批素质好、技能高、能力强且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劳动者。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所谓工匠,是指生产一线的工人,是物品制造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技艺和态度决定物品的质量;而“工匠精神”则是工匠对待工作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敬业专一,对产品品质追求到极致的一种探索、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及“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着“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的同时,也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新重点、新目标。

二、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中国因为有鲁班、李春、茅以升、王选这样的大师级工匠,才有故宫、圆明园、赵州桥等世界奇观建筑;因为有赵慨、陶玉等瓷雕艺人的精雕细琢,才造就了景德镇陶瓷的艺术珍品。“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树立品牌的推动力,是产品立足市场的强劲支撑,毫无疑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2)当今社会“工匠精神”有所缺失。在我国现代社会,随着时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功利化、利益化心理明显,社会普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部分企业只注重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工匠精神”在企业对短期效益的追逐中渐渐被淡化,产品粗制滥造,难出精品,难树品牌,更有不少新生企业犹如昙花一现生命短暂。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时代呼唤和需要“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认识和重视不够。企业的“工匠精神”来自企业的员工,只有员工具备了“工匠精神”,企业才能形成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和竞争力。而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需求充分融合对接,着力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培育。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受多年来形成的“就业第一”的办学导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重“传技”、轻“育人”的认识偏差,不够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尽快补上“短板”,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而忽视职业素养培养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牢固基础。

三、 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1)在课程教学中渗透 “工匠精神”。对专业课的学习是高职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主渠道,因而专业课程教学毫无疑问应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专业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并将其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和教学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充分融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工匠精神”,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专注耐心”这一宝贵的“工匠精神”。

(2)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润育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N精神、一种理念、一种品质、一种境界,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来体现的,是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的。有职教专家指出:“作为高职院校,比培养一名大国工匠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有效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达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创新观念和职业素养,担负起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让‘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从制度入手,从细节抓起,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做好宿舍值日,用心参与班集体的每一次活动,真诚对待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日常的规范化教育管理,使“工匠精神”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得以形成、渗透和固化,不断提升养成教育的成效。

第9篇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来源

1.1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没有标准权威的定义,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李克强总理提到,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并且解读了敬业守信、精益求精这一职业精神的含义。今年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从职业精神到“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回归根本,加强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匠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四点内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1.2 “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工匠精神由来己久。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指的“学徒制”或者说“传统学徒制”。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学徒并没有接受到正式的教育,只是机械的模仿师傅的动作,对师傅来说,也没有正式的教学内容,教授的就是自己从上一任师傅身上学到的以及自己从事这件工作以来的经验。古代孔子收了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我国正式教育的先锋。从这一点上来说,职业教育的起源比普通教育早,只要有学徒制和手工作坊就有了职业教育的雏形,所以职业教育的历史更加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师傅带徒弟制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传承,作为师傅,就是学徒的名义上的父亲,不仅可以打骂、管教他的生活,也可以决定他的技能的学习程度。师傅不仅教授了技术技能,也有?任告诉这些离家很早的少年一些做人、成家、立业的道理,教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 “工匠精神”给职业教育注入活力

2.1 为什么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现代的中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蓝领工人们,竞争力都不大,很多时候,都无法成为生产一线的技师和人才。根本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出现了偏离轨道的现象。职业教育只是为了传授技能,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于技能和岗位的热爱,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也就阻碍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进一步钻研技能创新,对于技能掌握的精度也不高。于是,“中国制造”只是一味的抄袭模仿,质量差,产量多,没有竞争力。我们需要更多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拥有一颗“匠心”,能在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流水线工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而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也要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注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钻研,精益求精的传授,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让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更多行业尖端、世界领先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2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换言之,培养“工匠精神”就是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技术技能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育中贯彻质量管理的理念、标准与策略,这样,培养出的工匠精神可能更加完整。职业教育过分侧重技能而忽视人的价值偏向,当前,职业教育偏向于技能教育,以对“人”的忽视和“人”的失落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实践,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职业学校学生对于技术和机能没有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了。

因此,我们职业教育应当将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不仅作为口号,更应该实际行动起来。首先,职业教育在培养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上要把培养职业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扎实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行业准入制度,加大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力度,使得教师有更强的技术技能水平,引导学生安心扎实的学习技术技能。学生首先要成为工匠,才能谈得上有匠心,才能形成“工匠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成为工匠的形态,形成钻研技术的习惯与恒心,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对职业岗位的兴趣和信心,在培养学生乐于工作、善于生活中提高把控情绪的能力,在钻研技术中获得快乐。这是“工匠精神”除了技能外最重要的一点。最后,职业教育特别要提高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介入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使得办学主体多元化;另外在企业建立真实的实习实训车间,学生顶岗工作,充分锻炼技能和技术以及在具体岗位上让学生理解工作和工作过程,掌握技术和工作流程。

第10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工匠精神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从政府层面体现了国家现阶段对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式也需要越来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走向企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理应承担起此类人才培养的重任。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培养机制的必要性,探讨高职教育如何在培养机制中体现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符合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

工匠精神并不是起源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中国古代技术文明早已将工匠精神运用得得心应手。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处在追赶者的位置,我国往往更注重通过快速扩张把速度优势发挥到极致。在市场竞争中,领跑者讲究的是精耕细作,而追赶者往往忽略了细节因素。如今我国已逐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方向转型。这时企业开始在产品的精细化程度上下功夫,这才有了更多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企业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对一线员工就有了更高标准的技能要求。在中国工商业界已经发出重拾工匠精神的呼声。

二、工匠精神符合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需要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国务院、教育部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驶入内涵发展的轨道。当代工匠精神培养扎根于现代学徒制中,有利于现代学徒制中技术创新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有利于提高工作实效。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提升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工匠精神符合学生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匠精神是对职业的一份态度与追求,也是当代社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一种职业取向和行为表现。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与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能使高职毕业生在未来的职场中更有优势。高职教育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时强化工匠精神培养,能提高学生的附加值,这是其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

在高职教育中培养高级工匠,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

1.引入评价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认定

针对院校的专业特点,完善职业资格认定,是使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制订评价标准的有效途径。学生毕业时要通过两种毕业考试,即由产业部门负责的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考试,发放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以及教育部门负责的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程考试,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二者各尽所能、相辅相成。

2.围绕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完善体制机制

新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正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方向转变。高职院校理应围绕培养目标,在人才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等方面深化教育改革,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渗透在各部分的教学环节当中。如在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中,将工匠精神内容融入其中,通过引导学生,使其逐步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加入工匠精神思想内容的高职教育,可以将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标准提高到工匠标准,有利于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扎根。

3.加强校企合作,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自觉转变观念,主动承担工匠培育的重任。在现今高职院校“厂校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中,学生在一到两年内就可以完成专业课程,剩下的时间前往企业、工厂实习。学生在前期尚未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前去实习,难以塑造自身的工匠精神。而企业并不十分关心学生在实习中是否提高了职业技能,或具备了工匠精神。所以,政府应出台政策,引导企业等产业部门参与办学,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主体,与高职院校一起参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这不仅能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经验的机会,更有助于让学生掌握整个产业链中各节点的相关制造工艺和多种相关职业技能。

此外,国家从宏观层面应逐渐改变当前高级技术人员地位低、待遇差的现状;在人才选拔制度方面,也应改“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总之,高职院校应顺应社会发展,在建设专业的同时融入工匠标准,以专注的态度和精神铸就本专业的工匠精神。

第11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72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市场急需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了“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改革方向,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一线技工,还需要有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而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是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需要职业精神的培养,这就必须要依赖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以工匠精神为依托,立足于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我院园林技术专业“双创”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产品持续专注,对质量追求卓越,是一种系统的职业精神培育,可以解决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等问题。所以对高职教育而言,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品质的学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卓越人才的需求。

1.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座谈、毕业生就业反馈调研中发现,企业对招聘新入职员工的要求除了具备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职业精神。他们绝大多数都认为,员工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都可以在入职后的实际工作中逐步丰富,但是敬业、耐心、专注等工匠品质难以在工作中培育,大多数企业认为学校教育是良好职业精神养成的开端。因此,学校在教学中,要一手抓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一手抓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毕业生往往社会认可度高,是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体现。在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学校若想增强其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价、毕业生的社会声誉来实现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而形成良性的校企互动。

1.2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职业精神往往决定了从业者在本行业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员工,往往是企业重点培养的对象,且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多数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除了要求应聘者具有某项或多项技能外,通常还会要求应聘者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而这恰恰正是工匠精神内涵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口率,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且立足于社会。

1.3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就是培养卓越人才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它的内涵在于工匠们对职业的敬畏、对产品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追求、对品牌的专注坚守。然而,园林工匠制作的每一件鬼斧神工佳品,无一不是精湛的技艺与匠心独运的结合。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需要一批卓越的人才促进我国园林产品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在卓越人才的培养中,需要从入行开始,而高职院校正是学生职业的启蒙。W校欲将学生培养成卓越的园林工程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实施工匠精神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具有工程师气质。所以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必须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成卓越的人才。

2我校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园林技术专业正在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然而,教学改革效果并不显著,表现在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学生的就业率、对口率仍然没有增加,毕业生一年内的离职率高偏。为此我们结合人才培养过程,认真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2.1行业参与不足,行业精神缺乏

园林行业的精神是园林行业的前辈基于我国园林发展的方向,为自身生存发展与祖国建设的需要,在上百年的生产实践基础上,精心培育出的执着、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它引领着一代代匠人完善提升中国人的居住生活环境。然而,在教学中由于行业师傅参与不深,不能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的行业精神,不能触发学生的工作兴趣。此外,专业教师大多没有行业实践经验,主要照本宣科或是讲解自己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而忽视将创新创业与行业精神的结合。最终学生虽然具有一流的技术与创新创业能力,但是没有一流的匠心,以致无法长期专注在园林行业工作。

2.2教学模式侧重创新创业培养,忽视职业精神塑造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业就业。创新创业的能力本身就包括锲而不舍、永不止步的职业精神。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相关教师更多的关注创新创业的思维训练及方法,忽视了学生需要有职业精神的支撑才能实现园林技术的创新创业。最后,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浅尝辄止,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难题经常退缩不前甚至退出。在毕业后的工作中遇到创新瓶颈、创业难题也会因没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指导而离职、放弃。

2.3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僵化,学生职业定位不清

在我校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辅导员一直承担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而专业教师一直承担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两者界限分明。最终导致专业教师只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忽视创新创业服务。而辅导员因缺乏专业知识,往往给予笼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能给予学生形成具体清晰的职业定位。因此学生在就业中职业目标模糊,使得园林技术的毕业生质量与园林行业需要的人才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3融入工匠精神的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学对策

基于我校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融入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企业满意的合格人才。课题组将从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视角着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同时抓好职业精神的培育。

3.1以行业工匠精神引领,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制定“双向”引领机制。一是校内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实训或参与自己的相关创新创业科研项目,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方法、创业基础,启蒙学生的行业精神。二是遴选行业园林高级技师担当兼职教师与行业导师,在学生三年学习中,分时段、阶段介入到创新创业教学中来。园林高级技师通过自己的从业经历、园林作品,感染并引导学生将技能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园林创作中,并通过接受最新的行业资讯,不断按照工匠精神的态度完善自己的作品,完成职业精神的养成。

3.2D变教学模式,工匠精神贯穿创新创业的培养

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作过程。创新创业课程的工作过程紧扣园林技术行业的新形式新要求新方向。根据园林技术专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具体分析在工作过程中学生需具备的工匠精神要素,结合课程体系中的认知、跟岗、顶岗、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完成从学徒、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大国工匠”成长体验。让学生意识到只有按照工匠标准,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最终,通过工作过程的体验锻炼,让“工匠精神”扎根在学生心里。

3.3围绕工匠精神理念,升级创新创业服务机制

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及职业规划,需要全体教师合力解决。开展“1+1”课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由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辅导员共同承担,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及就业帮助的各个环节,努力成为教学工匠的典范。辅导员需要及时了解创新创业政策,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择业难题。专业教师应为大学生讲授典型的园林行业就业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启发引导学生以工匠精神的态度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4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工匠平台

校企合作是培养师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形式。探索引入“现代学徒制”完成教师工匠与学生工匠的培养。让园林企业深刻理解,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必定是校企共同培育的学生。企业应主动承担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才能够保证学生对企业的忠实度。学校也应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企业的需求与变化,为企业培养符合园林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工匠。

3.5以职业大赛淬炼工匠精神

“以赛带练”是工匠精神培养的最大特色。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可以找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赛后学生对自己的园林作品会有更深的理解,而成为工匠的动力会不断激发他去完善、创新,进而淬炼出坚韧、耐心、专注、追究极致的工匠精神。因此,以社团比赛、校内比赛、国家比赛等赛事为依托,开展“一月一赛”活动,鼓励学生技能比赛人人参与,创新创业人人过关,制定弹性的课程评价。比赛的成绩可以量化为学业成绩,以此推动我校实施基于工匠精神的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毛思洁.刍探“工匠精神”[J].宁波通讯,2016,(16):1215.

[3]苏楠.万钢:培养工匠精神促进创新创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6,(4):1213.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工匠精神” 文化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04-02

2016 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6 年 5 月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教育部将活动主题确定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国制造 2025”制造工业强国战略背景下,“工匠精神”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中职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建设“工匠精神”文化,对中职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式的“工匠精神”培育十分重要。

一、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内涵

自“工匠精神”一词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和学者纷纷对其内涵进行解读与诠释。李宏伟、别应龙的“五质说”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五种精神特质: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福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许纪霖将“工匠精神”解读为一种专业精神,更是一种信仰,它所追求的就是卓越。张琰、匡英将“工匠精神”概括为四方面:精益求精的追求、敬业奉献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严谨、凝神专一的坚持。虽然学者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纷说不一,但是对“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认同却是一致的。因此,在借鉴专家、学者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的内涵概括为:中职学校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要求,响应国家号召,以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为物质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以爱校奉献、爱岗敬业、精业乐业、追求卓越为主要内容,并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和享有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工匠精神”文化认同障碍

文化认同也称为文化身份认同,可定义为某人作为某个群体或文化一部分的感觉。“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中,中职学生对自己作为工匠这个身份是否认同,是决定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是,就伴随着电视机、游戏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而言,要他们摆脱手机与互联网的吸引,沉淀自己,认同自己的工匠身份,心无旁骛地钻研技术,绝非易事。因此,“工匠精神”文化建设障碍主要在于职业精神沉淀不够。此外,社会上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仍然不够浓厚,部分行业尚未建立对“工匠精神”的高度认同,相当数量企业仍然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以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家长对小孩过度保护,在家庭教育中不舍得让孩子从事辛苦的劳动,存在“官本位”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好品质。社会、行业、企业、家长对“工匠精神”文化尚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三、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建O策略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培养学生专业实操能力的低层次工作,而是一个具有很高层次的系统的复杂工作,这是当前中职学校顺势而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体现,也是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当前社会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时代主题中,中职学校在开展“工匠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从“高大上”到“接地气”。在古代,“工匠”可以说是特权和身份的象征,只有皇宫贵族达人显贵才有条件享受“工匠”制造的精美用品,“工匠精神”是“高大上”的象征,“独具匠心”“鬼斧神工”“巧夺天工”之类形容“工匠”技术的词语让人感觉脱离实际、遥不可及。但在当下,在“中国制造 2025”制造工业强国战略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已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工匠精神”已经转化为人本化、平民化、大众化、可教育化的理念。因此,中职学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学生传统观念里“高大上”的“工匠精神”转化为“接地气”的职业精神。因此,应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地方支柱产业中的“工匠”典型,立足学校办学实际,深入挖掘学校优秀毕业生“工匠”典型,用本地、本校的杰出人物和代表,赋予众多“工匠精神”可视化和可供模仿的原型,凸显行业特点和办学特色,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并不高高在上,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完成从“高大上”到“接地气”的转身。

(二)从传统到现代。“工匠精神”文化完成从“高大上”到“接地气”的转身后,就要采取措施让其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校园传统文化里有着优质的职业精神成分,它对学生职业思想的养成至关重要。“工匠精神”文化要在汲取校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转化成现代化职业精神,刺激学生产生文化认同。首先,从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汲取营养。中职学校培养一线技术劳动者,崇尚劳动的校园氛围会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向往和追求,甚至归宿感。其次,要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校园文化氛围。技能是学生今后安身立命的本领,是攀登“工匠精神”的阶梯,优秀毕业生介绍、专业介绍、技能实训、技能考证、技能讲座等形式都可以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校园氛围。最后,营造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具有创新的观念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层面、多种领域去寻求答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中职学生具备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就能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创造惊喜,向“工匠精神”靠拢。

(三)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工匠精神”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不仅需要在第一课堂上教育,而且需要在第二课堂上弘扬,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渗透和融合才能促进“工匠精神”文化在校园里茁壮成长。从宏观层面上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就是“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德育工作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和名利观,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在校爱校,遵守纪律,爱学习,爱劳动。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注重积累与沉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工匠精神”文化让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相互结合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和更详细的要求,公共课结合专业课程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细化学习要求和岗位规范,创新教学方法,规范考核标准,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向行业、专业技术标准对接。职业精神与专业技术标准相结合,促进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精业乐业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的第一课堂。专业兴趣班、社团锻炼、企业轮训、顶岗实习是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学生融入一个志同道合的团体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岗位和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养成“敬业乐业精业”的职业精神。

(四)从企业到学校。“工匠精神”的解读不应简单地解读为“工匠的精神”,而应当将主体更多地延伸到企业,上升到企业的追求、行业的标准,形成企业文化、行业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现代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内容。“工匠精神”文化建设就要做到加强校企合作,将“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渗透融合到学校文化建设中,以实现学校输送的毕业生质量与企业需求的人才质量相吻合。总体而言,就是汲取优秀企业文化的营养,从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愿景、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中提取“工匠精神”,从而更加合理地设置专业,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改进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方法,实现“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文化的交换、分享、创造和整合,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养成专业精神,零距离实现向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实现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五)从幕后到台前。2016 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让长期以来沉淀在行业发展速度和企业发展规模光芒下的“工匠精神”走到全国人民的面前,为世人所重新认识,获得高度的关注。这档节目的播出,使得“工匠精神”文化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重新审视现有制度、政策安排、u价体系对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利引导,行业、企业重新认识发展速度与企业寿命的关系、发展规模与企业质量的关系,学生和家长重新审视教育观念。因此,中职学校也要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建设好学校网站、校刊、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学校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技能比赛、表彰大会等大型学生活动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讲好在校生“工匠”的故事,让本专业、本校、本行业的“技能达人”“匠心青年”“大国工匠”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学生追捧的“大神”“明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中职学校毕业生数量虽多,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企业对毕业生需求从粗犷型向精细化发展,经济建设急需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线技术人才,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中职“工匠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意义重大。我们相信,只要能做到从“高大上”到“接地气”、从传统到现代、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企业到学校、从幕后到台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就会融合出新的文化建设范式,绽放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2]陈国明.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M].安然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1

[3]付首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4]周志友.德胜员工守则[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5]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