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他们眼望上苍

他们眼望上苍

时间:2023-05-30 09:3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他们眼望上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 《他们眼望上苍》;小说;电影;通融性;改编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 1891―1960)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美国大学里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必读的《他们眼望上苍》(1937)是她的代表作,在2005年,这部小说由“黑珍珠” 哈莉•贝瑞和首度执导的达内尔•马登几经波折,终于顺利完成这部作品,并广受好评。

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所言:“小说和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汇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1]由此可见,小说和电影分属不同的艺术,但是《他们眼望上苍》的小说和电影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以其为个案,评析小说和电影不同的内在审美机制和艺术效果。

一、小说和电影的艺术通融性

各种艺术是不同的,但是又是相通的,小说和电影的整合,是最常见的。因为电影的原材料往往是小说,小说以深入社会、了解大众、思想深刻的特点和电影艺术家的追求目的不谋而合。虽然小说是以文字,电影是以视听呈现的,但是目的都是向大众传播一种思想。因此,小说之所以能改编为电影,最基本的在于它们的通融性。而《他们眼望上苍》从小说到电影的成功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小说以文字的形式,电影以视听的形式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主人公黑人女性珍妮的三次不同的婚姻,第一次在她16岁时,在奶奶以爱的名义下为她安排了第一次婚姻,嫁给了拥有60英亩田地的丑陋的中年男人洛根•基利克斯,而洛根只把她当成仆人来使用,并没有把她当成妻子来看待。一年后,珍妮遇到了乔•斯塔克斯,给予她“改变和机遇”的生活和婚姻,生活在美国第一个合法的黑人居住地――伊顿维尔,并且成为镇长夫人,锦衣玉食,处处充满了羡慕的目光,可是乔只把珍妮当成他炫耀的资本,只想得到她的顺从,而不是爱。随着乔的死去,珍妮得到了自由,这时她遇到了迪•凯克,一个一无所有靠做季节工为生的小伙子,但是他给予了珍妮平等的待遇和尊重,共同劳动和生活,享受着家的温馨和快乐。而珍妮也得到了她16岁时就梦想的爱情和婚姻,但是好景不长,迪•凯克为了救珍妮,被疯狗咬伤继而被求自卫的珍妮开枪射中,┑•凯克的死亡也带走了珍妮的爱情。可见,主题不仅仅是婚姻和爱情,更有女性的自我认识到觉醒直至实现自我。小说和电影都是通过感性的人物,充满矛盾的事件,生动迷人的故事并通过作家和导演的想象来叙事的。

二、小说对电影的影响

尽管《他们眼望上苍》小说和电影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也不尽相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字符号的间接性和暗示性以及画像图面的直观性和具象性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既然小说于1937年就已出版,势必会对电影产生影响。首先,场景的选定。小说的场景是在伊顿维尔,美国第一个合法的黑人居住地,但是作家对这里的景物、房屋、生活设施描写极为笼统,因此导演可以根据历史资料、自我意识以及符合当代观众想法的场景去布置,极大地发挥导演的想象力。又如:作家在描写伊顿维尔镇的黑人妇女时,她们很羡慕珍妮的穿着。但是具体什么样的裙子文中没有进行细致的描写,同时普通黑人妇女相对朴素的穿着文中也没有进行具体的描写,因此导演依旧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保持人物性格不变的前提下,利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来打扮这些人物,更能迎合现代观众的品味。其次,基调的奠定。与其说这部小说是讲女性该如何冲破藩篱去获得自己追求的爱情和婚姻的故事,还不如说它是讲女性对自我认识到觉醒以致实现自我的心理和生命历程。因此其基调既严肃深刻又婉转悠长,但是这种对女性人生的深刻思考还是占主要的。小说的开篇就暗示了这样的一种基调:

遥远的船上载着每个男人的希望。对有些人,船随潮涨而入港;对另一些人,船永远在地平线处行使,既不从视线中消失也不靠岸,直到瞩望者无可奈何地移开了目光,他的梦在岁月的欺弄下破灭。这是男人的一生。

至于女人,她们忘掉一切不愿记起的事情,记住不愿忘掉的一切。梦便是真理,她们依此行动、做事。[2]

这两段具有浪漫气息的文字既暗示了出航、返航、潮起潮落的人生之旅,又叙述了“男人的现实感与超现实的无奈,女人的感性化与维系生命的执著”[3]。既然具有这样的特点,可以想象珍妮这样一个“追梦”的姑娘,她的与众不同,思想上一定会和男人们和大多女人们发生冲突。尽管这段描写在电影中无所表现,但是它的基调是确定下来的。电影的开篇是通过珍妮衣衫褴褛赤脚走在通往伊顿维尔的路上:“每个人都必须清楚两件事,一件是爱,另一件是生活,爱就像大海,川流不息,变幻无常,每片海滩都各不相同。而生活呢,我刚刚安葬了死者。”这富有哲理的开场白和小说的基调是一样的,既严肃深刻又婉转悠长,兼有对女性人生的深刻思考。最后,情节的推动。《他们眼望上苍》小说的情节主要是依靠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推动的。小说以倒叙的手法先通过伊顿维尔镇上的一些小人物的闲话来引出主人公的出现,然后通过珍妮和她的朋友黑人女工菲比的对话来讲述她的故事,接着读者又读到珍妮和奶奶的对话来阐述她的第一次婚姻。到这里仅仅是小说的前两章,读者已经知道了人物关系以及猜到她一定是经历了不寻常的故事,而且珍妮、洛根、乔、迪•凯克、奶奶、菲比这些比较重要的人物都已经提及到了,且读者可以通过字里行间了解他们的关系。自始至终对话在推动着情节发展,烘托人物性格。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的这些特点使其被翻拍成电影成为可能,且这些优秀的元素也成为电影中的亮点。

三、电影对小说的改编

小说和电影虽然相通,但是毕竟属于两种艺术形式,电影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转换。“电影是借助于画面、音乐和台词来表意的艺术,由于电影时间长度的限制(一般一部电影的放映时间是两小时左右),电影一开始就必须进入叙事,以画面的象征、隐喻、暗示、色彩的对比、光线的变化来揭示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情绪。电影通过看得见的画面,去寻找隐藏在其中的那些看不见的思想。”[4]《他们眼望上苍》的电影版本依旧很成功,可以说其对小说本身的改编很成功。

首先,情节的删减和增加。电影《他们眼望上苍》和小说在情节上绝大部分是一致的,但为了拍摄的需要,对原著中的一些情节进行了删减和简化。例如:迪•凯克为救珍妮被疯狗咬伤得了狂犬病,神志不清的他掏出手枪要打珍妮,珍妮为了自卫,用枪先打死了迪•凯克,因此被告上法庭。珍妮在法庭上讲述了她和迪•凯克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法官和陪审团,判珍妮不承担任何罪名。这个情节是小说的点睛之笔,珍妮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从骡子到玩偶发展成了有思想的人。这个法庭情节是小说主题的升华。而导演删掉了这个情节,笔者认为,删掉此情节,其他内容都是与爱情和婚姻紧紧相连,看起来更加完整紧凑,更像是一部爱情故事。但观众仍然能感受到这个主题。而珍妮和乔的相识是导演增加的情节,原著中珍妮在切土豆时认识了乔,而在电影中,珍妮在驱赶猪的过程中认识了乔。漂亮的珍妮抱着肮脏的猪构成鲜明对比,让观众对其更加怜惜,也能理解乔的搭讪和珍妮的出走。因为与乔的出走意味着改变和机遇。

其次,象征的具体化。《他们眼望上苍》小说中有很强的象征意味。最有代表性的是头巾。在电影中,象征同样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珍妮的乌黑长发是她最迷人之处,乔看见别的男人欣赏她的秀发,勃然大怒,不但打了珍妮,而且给了她一块头巾,要求她把头发完全包住,在他眼中,珍妮的长发和美丽都是他的私人财产。而长发象征着珍妮的自由精神,头巾便成了束缚她的枷锁。电影中的画面给了观众更直接的了解,看到美丽的长发,粗糙丑陋的头巾,深刻地感受到珍妮的痛苦。同时,音乐在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镜头特写珍妮是如何裹头巾时,插入了沉重的音乐,既展现了珍妮的痛苦和无奈,又飘进了观众的耳朵,使观众与珍妮感同身受。在珍妮裹头巾度过的20年,电影依旧插入了音乐,同一曲调节奏的乐曲,以展现生活的枯燥无聊,无任何改变。当乔葬礼刚过,珍妮立即摘掉头巾,这时又响起了自由欢快的音乐,歌词是:“一切都将彻底改变”……观众会立刻感觉到珍妮的枷锁没有了,再次恢复了自由。这些音乐和声响加强了影片的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色彩的运用。“色彩作为影视语言最外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电影的叙事风格和造型手段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与作用。”[5]小说中作家很少给读者提供直接的色彩,给导演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导演可以根据小说的感情基调来使用现代化元素迎合观众。影片全片以截然鲜明的白色、深色调来搭配使用,烘托了气氛,女人们的白色裙子与男人们的黑色衣服形成对比,暗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珍妮高贵的棕色裙子与女人们的白色又形成对比,暗示她作为一个个体同大众的区别,因此,观众自然而然地关注她的所作所为,也能够理解普通黑人妇女对她的敬重。色彩的运用也为影片呈现了一种文字很难达到的情调。当珍妮情窦初开时,色彩是明快的白色,预示着美好和憧憬;当第一次婚姻珍妮被当成仆人使用时,色彩又是沉闷的灰褐色,给人产生压抑之感;第二次婚姻颜色错综复杂,是冷暖色的交叉点,体现这次婚姻变化给珍妮带来的改变和机遇;第三次婚姻颜色逐渐由冷色变成暖色调,感受到了珍妮已经从奶奶为她安排的婚姻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爱情。色彩的运用和不断转换更直接迅速地和观众沟通,有利于展示作品内容,刻画人物形象以及展现人物情感。

四、结 语

通过《他们眼望上苍》的小说和电影的对比性解读,笔者认为:电影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同时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还可以使观众更加直接和深刻地去体会和理解作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不能说孰好孰坏,因为这是两种艺术形式,有各自的规律和活动场域。而小说和电影都获得了成功,可见它们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正是艺术给人类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美]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2] [美]佐拉•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M].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3] 吴晶.此情可待成追忆――再谈《他们眼望上苍》的“经典”性 [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02).

[4] 许晶.《紫色》电影的艺术再创造――谈《紫色》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第2篇

【关键词】佐拉・尼尔・赫斯顿;艾丽斯・沃克;《他们眼望上苍》;《紫色》;人物命名的意蕴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称她为“南方天才和她的文学之母”。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性作品《他们眼望上苍》在黑人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艾丽斯・沃克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紫色》为她赢得了多个奖项。这两部小说很受 欢迎并且很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课题。到今天,学者已经从不同视角对这两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说,一些学者从女性主义或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了这两部小说,还有一些学者分析了它们的叙事策略。当然,对于这两部小说,学术界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如果仔细阅读这两部小说,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它们都大量使用了美国南方的黑人方言;故事的背景都是20世纪初期美国南方等等。这两部小说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其人物命名。本文将试图解读这两部作品中人物的命名,以使读者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进行阅读和思考。

在《他们眼望上苍》中,女主人公珍妮是一个黑白混血儿。在她的童年,珍妮被人称作“字母”,因为周围的人们随意称呼她,她有很多名字。珍妮由外婆抚养长大,外婆是奴隶制的受害者,年青时被一个白人。为了避免珍妮遭受同样的悲惨命运,外婆倾其所有买了一处房产,这样珍妮就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了。因为自己苦难的人生经历,外婆不断告诫珍妮:“据我说知,白人统治一切,所以白人把重担扔下,让黑人捡起来,黑人不得不捡起来,但是他不负责搬运,他把重担再给女人,所以黑人女性是世界上的骡子。”(《他们眼望上苍》14页)。所以黑人女性不仅要受白人的压迫,而且还要遭受来自同一种族的黑人男性的压迫。黑人女性过着最悲惨的生活。她们是骡子。因为外婆给予的保护,珍妮的童年是安定,幸福和自由的。珍妮对于未来的生活,确切地说是未来的爱情和婚姻,充满希望和憧憬。16岁时,在梨树下,当珍妮看到梨花与蜜蜂愉悦的结合时,珍妮感受到内心深处女性最初的青春萌动,她充满了喜悦和兴奋,她想象自己以后的婚姻会和蜜蜂和花朵的结合一样美丽。然而,现实并不尽然,珍妮经历了三次婚姻,并且都以失败告终。珍妮的三个丈夫性格各异,并且他们的名字也各具特色,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

Logan Killicks 是珍妮的第一个丈夫。Killicks比珍妮大很多,他只是把珍妮当作自己的财产,就像在市场上买的牲口一样。他们的婚姻中没有爱情,也不会有希望。Killicks和kill很相似,我们知道kill有杀死或毁灭的意思。可以说,Killicks毁灭了珍妮对于美好爱情和婚姻的向往,因为珍妮想象的婚姻和现实大相径庭。

Starks是珍妮的第二个丈夫。Starks能力出众,办事果断,他确实给珍妮的生活带来了富裕和地位。但是,他同样把珍妮当作个人财产和一个玩具,并没有给予珍妮平等自主的地位和权利。所以,他们的婚姻也已失败告终。Starks和stark很相近,stark的意思是荒凉的或严酷的,这和他们婚姻的最后结局不谋而合。

Tea Cake Woods是珍妮的第三个丈夫。Tea Cake Woods和珍妮的前两个丈夫不同,他把珍妮当作平等的个体,他引导珍妮跨越了性别界限,鼓励珍妮大胆去做只有男人可以做的事情,他还鼓励珍妮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与Tea Cake Woods的婚姻中,珍妮不仅得到了爱情,而且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和自由。Tea Cake这个名字就很有趣,Tea和Cake可以给人提供养分,使人成长。在第三次婚姻中,Tea Cake Woods 为珍妮的自我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珍妮重新得到了自我,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

艾丽斯・沃克的《紫色》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它由92封信构成,大多数是由女主人公西丽写给上帝和她的妹妹耐蒂的。西丽在14岁时被她的继父,然后继父把她嫁给或者说卖给Mr___。婚后,西丽不仅要照顾孩子,干活,还要时常遭到丈夫的暴力。渐渐地,西丽变得麻木了,对她来说,只要活着就够了。但是Shug Avery,Mr___的情人,改变了西丽的生活。Shug Avery是一个独立的新女性,不会委身于男人的控制。在她的引导和帮助下,西丽学会了反抗男人的统治,懂得了爱,学会了爱自己,重新获得了自我,最后在身体,精神和经济上都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命名也很有趣,我们简单地讨论一下。

《紫色》中,女性的名字都是全名,像Sofia Butler, Shug Avery, and Mary Agnes。我们知道黑人女性要遭受双重压迫,应该说她们是最不幸的,所以黑人女性之间关系特别密切,她们就像姐妹一样互相倾诉,互相帮助,建立起了非常紧密的纽带。上面提及的几个女性在西丽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她们的帮助和鼓励下,西丽成长了,强大了。很明显,作者称赞这种姐妹情谊,所以赋予女性人物全名。

但是,小说中男性却没有完整的名字,比如,西丽称他的继父He,称他的丈夫Mr___。在西丽的生活中,这两个男人就像魔鬼一样折磨她。对西丽来说,他们的名称是一样的,那就是残忍,邪恶。所以作者没有赋予他们全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他们的鄙视。但是,当西丽的丈夫Mr___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重新改过,西丽开始称呼他Albert,这才是Mr___真正的名字。

《他们眼望上苍》和《紫色》中人物的命名颇具意味,它丰富了小说的主题。通过对人物命名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意图。赫斯顿和沃克,作为黑人女性作家,想通过文字传达这样一种信息:黑人女性必须觉醒,必须斗争,以赢得独立,自由。

参考文献

[1] 蒋曙. 从《他们眼望上苍》和《紫色》看黑人新女性形象塑造[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9月.

第3篇

那个夏天,烈日炎炎。美丽的鞋匆匆走过美丽的人行道……

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镂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黝黑的脸曲扭如一叶树皮,他可能在忍受着什么。那一幕情景,使一种莫名其妙的痛袭上我的心头。

他也许是失业了,没有钱,需要物质方面的东西;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鞋走过美丽的人行道,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也难怪,他们还有工作要忙。

他狠狠地咬着干裂的嘴唇,强烈的阳光照得他满头大汗,汗水划过他黑的有些过分的脸颊,浸湿了他的衣襟。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一下,但我那闺秀似的教育不能不使我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了我?于是我无奈地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离去,不再驻足,不再回头,不再望他一眼。我像那匆匆而去的行人一样抛弃我的良心,或许它比所谓的“面子”还低贱吧。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盘踞了我的整个心灵,他那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入在长久的自责中。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同一条街,为什么我就不能献出一点人之温情?为什么我只默默淡视他的痛苦?我为何要硬撑着那颗可耻的“自尊心”,如有可能,我愿再次遇到他,但他现在又再哪儿?

那个夏日烈日炎炎,美丽的鞋走过美丽的人行道呀,却留下一种无法宽容的遗憾!痛苦的陌生人呀,你时时催我自新!

第4篇

岁月在不觉中从我指尖悄然流逝,时间老人把我带入了一个花季般的世界。上苍的戏弄,命运的无奈,父母的不和,使这个原本犹如花季般的世界,变得落莫无奈。当初月老根本不应该一念之仁而将他们牵引在一起。红线是红、鲜血是红、鲜血染红的“战场”更是红。在这个鲜红的战场中应该有新生命的诞生。因为这是一个悲剧,一个让人不寒而粟的悲剧。有一天,我忽然觉得我开始畏惧感情,因为我害怕这只是个梦,一个很美很美的梦,害怕有一天醒来之后这美好的一切都会成为梦幻泡影消失在天际,连最后一点曙光也不愿留给我,害怕失去,害怕付出太多太真挚的感情而得到的只是伤害。

忽然间我觉得我已经不会为人伤心,流泪好像是麻木了一般,是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后所练就的一颗心,即使时间是再好的良药,受伤过的心也会留下一块抹不去的伤疤。不管我在赛场上是多威风,多么光彩照人,引来多少双羡慕的眼晴,可是太多的荣耀背后,留有的仅仅只是孤独无助的自己。我害怕夜晚,因为他让我感到孤独,仿佛黑夜要将我整个人吞噬掉。我强烈的期盼黎明的到来。我害怕一个人独自呆在寂静的房间里,凝结的空气让我无法喘息,空荡荡的四壁里没有阳光,没有温暖,伴随我的除了静,还到恐惧!我只想呆在学校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一丝渴望已久的慰意……

独自徘徊于繁闹的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熙来攘往的人群,从身边急驰过的汽车,却不曾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花一般的世界,如火如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由得使我感到了深深的落寞和无奈,只有伤过了、累过了、痛过了,心才变成灰。

如果说,这注定是一个悲剧,一个无法挽救的悲剧,那我愿可放弃这份执着,去成全他们,让他们得到各自己幸福,在离异后都能快乐。有人说初春是希望、初春是光芒。如果初春真的是希望,真的是光芒,那么我乞求上苍怜悯我的家,怜悯我的愿望,让光芒让希望撒落在我家,愿我的初春早点到来!

你瞧!那路边的杨柳正在发芽!不是么?

第5篇

她摇摇头,很深沉地说,我,越来越老了呢。真是的,岁月不留情啊。

我笑,什么老了嘛,十五岁,正是青春绽放的年龄呢。我羡慕还来不及呢。

与蓝笑。像是有两朵桃花绽放在唇边似的。

许愿!我快乐地叫着。

与蓝的眼神变得有些深邃,带着难以读懂的忧伤,甚至有明晃晃的东西在闪动。

然后,她慢慢地张开了唇。声音细小还带着哽咽。

希望他们都能考上好的高中。

我有些不寒而栗地打了个颤。慢慢地,将与蓝搂入怀中。只是想要给她一点温暖。尽管我亦不暖。

会实现的。你的愿望会实现的。我呢喃道。

你说,他们必须要走么?走了之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么?

我轻抚与蓝,拼命地吸住泪水。

不,不会的。只要有缘……

只要有缘?呵,那是什么东西?又值几个钱?

我们慢慢地向学校走去。彼此都努力吸着眼眶里的泪水。

或者,只有学会倒立,泪水才真的不会流出来……

(六)

六月下旬。

炎炎烈日似乎试图吞噬大地。

离中考结束已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是放榜的日子。

拥挤的人潮中,我和与蓝看到了两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我的他,还是那么干净,清爽,舒服得像一阵春风。温暖的笑容在阳光的灼射下显得格外眩目。然而,在他的手心里依然握着另一只手。那女孩纯白依旧,长发飘飘,群角飞扬。

与蓝的他,一如既往地穿着很宽松有很多口袋的衣服,高高的个子和那双漂亮的眼睛引人注目。只是他的脸上少了往日坏坏的笑容,频添了些许成熟的韵味。这让他看上去更富有吸引力。

两个小时之后,人潮渐渐退去。直到偌大的操场上只剩下我和与蓝。

这会儿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强烈的阳光射得人睁不开眼。

我和与蓝静静地走到那块已有些年头的黑板前。然后,静静地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搜寻着。直到他们的名字映入眼帘。

果然,他们顺理成章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你看,你的生日愿望实现了。我咧了咧嘴,故作轻松地说,不知为何,心里却涨满了酸楚。

他们就要走了……我们很难再见到他们了……与蓝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明白她的心情,我又何尝不是一样。

虽然他们会离开我们的视野,可是他们却永远在我们的心里,不是么?我们只是喜欢他们,很单纯地喜欢他们,只要他们幸福他们快乐就行了,不是么?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即使这两个世界没有任何交集也好,至少上苍让我们遇到了他们,这就足够幸运了,不是么?那么,就让他们永远在我们的记忆里吧,有时候想想念念就够了,好么?

在拼命说着这段话的同时,我的眼泪像决了堤的岸似的喷涌而出。

可是,那样我会痛!痛得像心被撕成一片一片似的!你知道么?从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我就心潮澎湃了。我以为这只是单纯的好感,可是,你知道么?我错了,从第一次见到他打篮球的时候,我就几乎无法释怀!你知道么?我从来不写日记的,可是我却为了他每天写好多字,有时候写着写着泪水就把一个个字迹给化开了,写着写着就感到四周都是他的影子……

与蓝说这段话的时候几乎是用吼的。然后,泪水就肆意地蔓延了她的整张脸。

第6篇

这样旖旎多彩的自然美景,任谁看了也不禁深深向往。我虽一不会潜水,二不善垂钓,但闲暇时刻,也不放过拥抱青山绿水的机缘。

那是一个星期天,乘假期之便,我约同事到山寨对面的椰子岛去放纵竟日。这岛很近,汽艇只花了十五分钟便到了。岛的海岸,几乎都被珊瑚礁所占据。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片沙滩停泊,先搭起简单的帐篷,以防骤然而至的阵雨。

一切准备妥当后,钓鱼、游泳、采椰子、挖贝壳,任凭兴趣安排活动。

我手拿铁凿,带着船夫三个稚龄的孩子,一起去找毛贝――其实是他们带我,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

椰子岛是个狭长的珊瑚礁,斜对面是望古奴岛,它像一座翠绿色的长堤,终年用它巨大的肩膀替我们的山寨化解掉无数风风浪浪。因为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烟波浩瀚,日夜潮汐汹涌,涛声不绝,尤其在夜里,更是清晰可闻。

我们越过有着高耸的椰树和红树林的沼泽地,顿时感到清风拂面,展现眼前的是湛蓝的天海一色。波澜起伏的浪潮一层层从远处卷来,到了边岸冲势未灭,遂激荡成瀑布一般的水帘,一浪接一浪,那壮观不是东坡居士所谓的“卷起千堆雪”吗?我趿着凉鞋,小心翼翼地沿着海浪与石礁相拥的曲线走着。根据孩子们的经验,只有海浪冲击的礁石才是毛贝聚集的温床。船夫的三个宝贝,年纪都还不足十岁,但谈到钓鱼拾贝,经验可比我老到。他们虽赤足跣脚,走在被海浪腐蚀得嶙峋尖锐的珊瑚礁,举步比我穿凉鞋还快速轻盈。我不禁惊叹上苍的仁慈,在落后与贫穷的缝隙间,永远留下一条路在人间!

大海拥有无尽的宝藏,毛贝是其中之一,用以煲汤,味如鲍鱼。它们粘在礁石底下,须以铁凿或锐器才可挖出来。小孩子眼明手快,辨认力强,我们四人沿海岸约莫搜索了一小时,我手中的胶袋已经沉重得不得了。于是我提议到岸上的树林里歇息。

这一片绿林,沿着岩岸断断续续一直延伸,远远望去,仿佛是苍翠的松林;走近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不是松树,而是从礁石缝中长出的植物,一丛丛顽强不屈的生命!面对这片丛林,我眼睛顿时一亮,心里不禁产生了千万个惊叹号!虽无法说出这些树的名字,但定眼一探,便可分辨出有两类:一种枝干较高,叶细而尖,有点像松树;另一种枝桠低伏成匍匐状,叶细圆如绿豆榕,如同一棵棵几经修剪而强加扭曲的盆栽。尤其是苍老而几经岁月冲击的一群,半边树根已经腐朽,另半边依然倔强从容地呼吸大地的精髓,支撑着一丛看似紊乱,实则井然有序的绿发。

我注意到这些林木的根群,都是由礁石作起点,而后像八爪鱼一般向四处延伸的。礁石粗糙凹凸的外形,正好让根须易于纠缠,像壁虎的吸盘一般牢牢搭稳,那种力道,不可小觑。我想拔一棵小树回山寨栽培,但是树折而根不起,真是一种不可理喻的神奇吸力。想要把这些“盆景”移回庭园培养,除非连沉重的礁石一起运走!

我边走边看,也像三个小孩一般在林间盘桓穿梭,欣赏每一棵高矮各异、形体不同、由环境气候所塑造出的奇异生命。没有沃土供养的根须,必须更坚韧地牢牢紧扣礁石,以撑起一伞盈盈的绿意,同时从石缝中争取有限的营养,以供生长。所以,在这多风的岸边,在珊瑚礁布阵的港湾,这些被扭曲压缩成“盆景”的植物,无疑是自然界一项千锤百炼的大工程。

第7篇

听妈妈说,您十八岁嫁给一个贫穷得连一间新娘房都没有只能寄人篱下的孤儿----我的外公,从此开始了您一辈子艰难的挣扎。您,一个人挑起生活的重担;您,一个女人顶起男人才能干的粗重活。您抚养大了七个子女,带领他们三迁新居,为了他们,为了您的家,您耗尽了青春,竭尽了一生的心力。

在您二十岁那一年,您和外公搬进了你们用了两年的时间节省了每一分钱筑起的三间土屋。有了自己的房屋后,两个舅舅、两个阿姨先后呱呱坠地,四个人就在这三间小屋里摸爬滚打慢慢长大。后来我妈妈也来到了那个贫寒又温馨的家中。七口人居住,这三间小土屋显得更小更拥挤了。小屋经不起风吹雨打,土墙的土脱落了好几处,屋顶的瓦也破裂了好几片,虽反复修补,雨天还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比杜甫的成都草堂好不到哪里。外婆,您担心土屋倒塌,有了建新房子的打算。为了这个企盼,您更加拼命了,起早摸黑,风雨无阻。

经过了五年的努力,您又建起了八间平房。您别了那个生活了二十年的房屋,领着舅舅、阿姨们搬到了新房子。我的妈妈和两个小姨在那宽敞的平房里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少年。听妈妈说,后来,周围又建起了几栋房,都比我们的房屋高,我们家就好象在一个盆地的中心,夏天时我们家不透风,夜里太热,舅舅、阿姨们总要到屋顶才能睡得了觉。您和舅舅、阿姨们拼命地赚钱,希望盖起二楼。但是舅舅、阿姨已到了婚嫁年龄,您先后把大阿姨和二阿姨嫁了出去,又为两个舅舅娶了亲。为此,您花去了全部的积蓄,可依然没有打消盖楼的愿望。

您含着泪送走想到外地闯出一条路的舅舅们,您是多么心疼多么舍不得呀。之后的几年,舅舅在外地跑供销,您为他们备货送货。老天有眼,让我们赚了一些钱,您改变了计划,要跳出那个“包围圈”,您在别处买到了一块地,筹备建一幢三层楼。在我妈妈参加工作的那一年,一层建好了。在我妈妈结婚两年后,一幢三层楼拔地而起了。此时您已经六十一岁了。

三处房屋,每一条石、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木都浸透了您的泪水和汗水。您为我们开辟了一块地,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让我们能够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纵横驰骋。外婆,您是我们的骄傲,您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自强不息。

如今,一幢高高的楼房稳稳地矗立在您的面前,您却看不到顶,没能好好欣赏一下您苦苦雕琢了一生的艺术品,生活的重担压弯了您的腰。楼房高起来了,而您却矮下去了;房间多了几倍,您的皱纹多了十几倍。您用双手筑起来的三层楼,如今您的双脚却无力自如地登到顶层,生活的艰辛累垮了您的身体。

如今,舅舅、阿姨们都已成家立业、双宿双飞,您却病魔缠身、孤身一人。外婆,您的长发不再乌黑,您的双眼不再有神,您为我们操碎了心。您心里装着全家人,唯独没有您自己,从您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无私,伟大的母爱。

外婆,您的病一发作起来就疼痛难忍。外甥无能,竟不能为您分担丝毫;外甥口拙,竟无法抚慰您一二。我只有祈祷上苍,给我一盏灯,一盏神奇的长明灯,我将亲自点燃它,日夜守护着它,愿它为外婆趋赶寒冷,带来温暖;为外婆消除病痛,带来健康和快乐。

外婆,您还记得我小时候常唱的那首经我改编的歌吗?“只要外婆露笑脸,美丽的花儿齐开放,只要外婆露笑脸,全家喜洋洋……”。请您再次为了我们??您那么多的儿子、孙子、女儿、外甥,保重身体。

第8篇

今冬,天气异常晴朗,几乎每日都是阳光普照,到了数九寒天还依然暖着,尽享深冬难得的温柔,也在期盼着雪的降临。

老人说近日天气这么暖,有可能是温雪。果不其然冷天气在晴空万里的背后打了一个大大的伏笔,天气说变就变,一股强烈的寒流袭卷了上空,气温骤地降了下来,晴朗的天空一下子阴霾了。

北风夹带着哨音“呼呼”地吹响,令人不由得寒意从心头而发,好冷!看来今年冬天真正的来了,只不过来得晚了些。

风夹带着雨丝飘落下来,先是零星小雨,悄无声地浸润着干裂已久的土地,后雨丝渐渐转为了雨珠,于是大地“咕嘟咕嘟”饥渴地吮着上天赐予的这场甘露,雨的无声也变为了有声“哗哗哗。”

今夜我无眠,蜷在床上听雨珠“啪嗒啪嗒”肆虐地敲打着窗,任绵绵不止的冬雨把惆怅注满心房,对着漆黑的夜听雨声:哀叹发间夹杂的银丝又多了几成,困惑缠绕心头的烦忧挥之不去,感伤大半的年华无声地消磨。

雨珠没有因我的思绪而止住,仍肆无忌惮地在夜空“哗哗哗”地畅响。我又感慨着最是风雨惹人恼。

不知何时睡着了,也不知何时雨止雪飘,醒来时,发现窗外已是软雪堆积。不由得令我想起陶渊明的诗句: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雨。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大地天空莽莽苍苍一片,“雪飘冬天”,一阵狂喜,心中的郁结也随之释去。

眼前软软糯糯的雪花,已令我把昨晚的惆怅抛于脑后,何苦自寻烦恼?于是长长地呼出胸中的浊气,深深地纳入一口新鲜的空气,任之在身体里畅快地运行,感觉很舒畅。

同是大自然送给冬天的礼物,却给了我两种不同的心境。

雨生惆怅,雪生祥和。

下了整整一夜,雪花还在风中漫天飞舞着,落地无声,洋洋洒洒,在无人操纵下正大手笔地绘着冬雪图。

软雪炫目的反光刺痛了我的眼,情不自禁地眯起,可又不舍弃眼前的雪景不望,怕它再匆匆离去。于是睐来眼睛,推窗观赏,飞花入户,寒风迎面,只觉面似刀子深刮,身体不由激灵灵地打了个寒颤,而呼进的气流却似别样的清新,又深吸了几口,不觉雪花趁机飘入,凉凉的,滑滑的,还有一丝的甜润。

此时我任风雪拍打我的面,伸开温热的掌心,令蓬绒的雪花落入,我要和它亲近,还没等数清楚雪花到底有几个棱角,它竟自化去了,在我的掌心里化做了一滩水渍。我惋惜着,看来雪花只属于寒冷,而于温度无缘。

虽没有见过冰天雪地,也没有见过万里雪飘,但每年冬天能看到一两场飘雪就感到很满足了。

雪是洁净祥瑞的像征,又向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可雪一直在我的眼里是静寂的,清凉的,雪中没有喧嚣,雪中也没有迷惑,雪中唯我,享受着这种安静的同时也就有了置身红尘之外的感觉。

雨张扬,不分季节,一年之中不知令人会多生出了几起惆怅。

雪软糯,只有在寒冷的冬季才会飘起,用着一种特殊的方式荡涤人们燥烦的灵心。

雪被无声地铺上房顶,玉树琼花悄然地绽满枝丫,就连路面上那些凌乱的鞋印也被刚刚飘起的雪花遮盖住了。一切都是那么安静,雪在悄悄地装点着大地。

狗摇着尾在绒绒的雪毯上,小心翼翼地踩着梅花。麻雀扇着翅扑愣愣地一起一落,故意拍落翅上闪烁的点点星星的雪花。山丘上的松柏掩在卧雪间,接受着寒冬对它们的考验。

一嗓子“呦喝喝”,在山间响起,在飘雪的晨间,与往日不同,今日它特别清脆,洪亮。无疑它来自于不畏严冬晨练者的嗓音。看来这一切都归功于上苍地恩赐。雪不仅清亮了灰蒙的尘世,也清亮了干涸的嗓音。

在飘雪的冬天,我虽无力挽住雪的停驻,但已在心里留下了它的美丽,

雪整整落了一天。鲜红的太阳升起了,阳光也如潮水般的泻来。于是积雪开始悄悄地融化,到处都能听到滴水声。

通红的小手揉搓着圆圆的雪球,飞来舞去,在身上绽开了花,雪场是孩子们的天地,一片欢呼一阵雀跃。

“嚓嚓嚓”这是成人的世界,三二成年壮男手持铁铲,除去外衣,踩在还没化去的雪地上,顶着白烟,一锹一锹铲起雪,也许是没有泯灭的童心,让他们来了兴致,认真地设计着雪人的身材,吵嚷着找来废弃的草帽,安上通红的胡萝卜当鼻,乌黑的煤块做眼,一个高高大大的雪人林立了。立在寒风中,站在阳光下的雪人,很鲜艳也很夺目。凡从它身边走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拍拍那张憨态可掬的脸。就连上了岁数的老人也会望着它露出浅浅的笑,眼前这个雪人也许令他们想起了逝去的童年。打雪仗,堆雪人那都是曾经的过去。

第9篇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

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第10篇

成都的冬天,异常阴冷。

采访那天,很容易找到了张达山的音乐工作室,位于市中心的一幢大楼里。他穿着灰色风衣,配亮色围巾,干练沉稳中透着一种明亮的气场。张达山正在创作新歌《凤凰》,说是为陆川的电影《王的盛宴》量身定做,但能否被导演采纳,尚未定数。他说,结果并不重要,他享受创作的过程。

作为地道的成都人,张达山的荣辱悲喜,与这个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父母是工人,母亲的性情里有着对音乐的偏爱,她希望儿子能弹一手好钢琴。而张达山在被动的接受中,一步步找到自己的热爱。一次偶然,他触到教室角落里的一把吉他,无意识地拨动琴弦,顿时,一阵清新优美的曲调如高山流水,缓缓淌来,从此,他与吉他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3月,深圳保利剧院,张达山带着自己的团队为深圳各界献上了一场精美的音乐盛宴,演出结束,他带着童年时弹奏过的老吉他接受电视台采访,他这样回答记者:我的一切都是母亲和这把老吉他给予的。说着,眼里蓄满泪水。

张达山的童年没有玩具和游戏,记忆最深的,就是在老宿舍弹吉他,一旁母亲的目光,如同煦暖的春风,无处不在。冬天,母亲骑自行车带他去少年宫听课,张达山站在自行车后座上,双手伸进母亲的衣领取暖。如今,少年宫周围低矮古朴的房屋已被高楼替代,母亲也已白发丛生。

为母亲写首歌是张达山一直的愿望。他写了很多首,总不满意,草稿累积了不少,在书柜里悉心保存,他相信上苍会赐予他最美的音符,献给一路相陪渐渐老去的母亲。

不管何时,做自己

17岁那年,张达山考入大学,专攻艺术理论。有天,他和同学玩乒乓球,一伙人说笑着走来,走到乒乓球台边,其中一个人执意要跟张达山打球。

球场即战场,张达山没留情面,大败对方,那人倒是爽快,临走时给助理说,“让这小孩下周到片场报道!”

张达山这才弄明白,他的手下败将是一名导演,正在为他的电视剧《长大未成人》寻找男二号,张达山欣然接受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机会,他没有让导演失望,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后,反响极好,张达山成了小明星,走到哪里都有小朋友索签名。

一切,来得太顺了。 弹奏、演戏,张达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且,那时的他认为,梦想就停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触手可及。

转眼毕业,现实并非想象那么简单,他不得不抱着心爱的吉他去夜场演出,不得不接受顾客的挑剔和夜场老板的克扣。的确,这个行业里的很多人就是从这里起步,实现他们的梦想,也有很多人止步沉沦,从此平庸。

张达山在夜场演绎了8个月后,他选择终止,担心继续这种生活,会毁在看似安宁的现状。

接下来的几个月,是张达山人生最黑暗的时期,经常包里只有5元、10元钱,他甚至想到花钱买歌,托朋友找关系,一时找不到命运的出口。

这时,恰逢某电视台招人,母亲早早帮他报了名,老人家对儿子不再有奢求,只要有一份工作,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张达山在母亲的苦口婆心之下去报名,挤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心里空落得慌。

还好,他找到了工作,编导助理。工作第一天,跟随两个记者去望从祠拍摄,他的活儿就是在记者的指点下扛机器。望从祠忙完,一行人又匆匆赶往九眼桥,两位记者便去茶楼打麻将,张达山无所事事地在一旁看,其中一个大爷似地说,“小张,去买包烟!”张达山心里不悦,仍礼貌地问询,买什么烟,请给烟钱。

两位记者很不解,在他们看来,新手给他们买烟是规矩。张达山一阵悲哀,出门,打车回家,从此再没有去上班。

“买不起歌,我就自己写吧!”

这是一个歌者在绝境中的呐喊,如黎明前的曙光,让在黑暗中穿梭的张达山看到希望,于是,他上网学习别人写的歌,买来相关专业书籍参考学习。

半年后,他接到一个电话,成都广播电台的无言老师通过朋友介绍打来,“小张,咱们台需要做个音乐版的台标,你可以写可以唱吗?”

张达山一口答应,并匆匆赶往电台跟无言老师面谈。张达山对音乐有着独到的理解,他很快跟无言老师谈到一块儿,两天后,张达山“交货”,早、中、晚三个版面的“LOVE RADIO”主题音乐台标活泼,开心,年轻,清新,无言老师十分喜欢,一周,张达山接到电台通知,他的作品被录用。

成功来得如此容易,张达山简直不敢相信。直到众多明星演绎的音乐台标出炉和收到200元的稿费,张达山这才确定,自己成功了。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开头,让张达山在音乐制作和歌唱事业中打开局面,随后,成都电台总台也找张达山合作,他参与制作总台音乐台标,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与人合作,包括讲价钱,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

爱在路上

2009年,香港歌星陈慧娴来成都开演唱会,演唱会之前数月,陈慧娴来到成都,得知一个简阳的女孩小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家境贫寒而无法治疗。她亲赴简阳,探视这个小女孩。张达山有幸同陈慧娴同行,为她打造一首公益歌曲。

到了小悦家后,所有关于贫困的想象都呈现在张达山眼前,小悦不能行走,脸色苍白,趴在一张破旧的桌上,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青草地,她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被生活折磨得沧桑不堪……

张达山的心揪得很疼,他拿出纸笔,现场开始写歌:

抓紧我的手,带你在风里自由

灿烂的阳光,映着漫天的花香

这道心墙,我们用爱,开一扇窗

别再忧伤,让你的快乐绽放

回到成都,张达山花了五天时间完成了词曲初稿,修改以后开始了编曲工作,词曲敲定后马上传到了香港录音棚,陈慧娴很喜欢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明快清新中含有淡淡的忧伤,很适合自己演唱。经过几天的录制、缩混,歌曲《爱佑童心》终于出炉,陈慧娴的经理人,乐手,歌迷,包括陈慧娴本人对这首歌都十分满意。

其实在开演唱会之前,陈慧娴已经出资治愈了小悦的心脏病,开演唱会开始前的热场,小女孩活蹦乱跳地跑上舞台,对陈慧娴和张达山说,“感谢姐姐,感谢哥哥!”看到眼前这一幕,张达山欣慰不已,毕竟,在这个爱心事件中,自己也出了力。

这场演唱会所募集的所有资金,都捐给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同时,陈慧娴呼吁大众,关注这类特殊人群。《爱佑童心》也收录在陈慧娴最新的专辑里面,她用美丽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完美诠释了这首歌。

张达山跟明星的合作,从此拉开了序幕,先后为黄岐山、谭维维等人写歌,也为多部电视剧创作片头、片尾和插曲,他的身价也随之上涨。

而今,张达山兼任四川音乐学院的老师,教授他挚爱的古典音乐,他常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跟他的学生们分享:好的音乐能够在瞬间让人安静下来,忘却心灵挣扎和人生苦痛,音符传递着一种幸福感。

可能正是这种音乐的力量,促使张达山执著向前,因为,在艺术并不发达的成都,他还有更好的选择,比如很多他的同行,都开了酒吧等实体,生意红火,也有人找他合作,他只出力不出钱……这些都被张达山拒绝了,一旦走上自己不喜欢的道,他不可想象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第11篇

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关于这首歌的由来。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我给孩子讲完这个故事,发现她的小脸上已经挂满了泪珠。她真的很伤心,不停地抽泣着。她说小女孩真可怜,她的妈妈真可怜。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明白这首歌的真正含义,但是我相信到某些特定的时刻她一定会想起这首歌,想起这个小女孩,她会珍惜自己的生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坎坷辛苦,无论多大的风雨,她都可以勇敢地去面对,永不放弃。

教孩子做着手语歌的时候我很自然就想起网友窗汐。一个星期前我在外地参加一个封闭式训练,天气突然变冷,一下子降了十度。我没有带长裤,穿着短裙在风中瑟瑟发抖。很多人都让家人送了衣服,我的家离训练营太远,不可能给我送衣服过来。我想起了窗汐离我近一点,离我们的训练营有四十五分钟的路程。那天晚上我犹豫了好久,终于鼓起勇气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让她帮我买一条长裤送过来。虽然我们从没有见过,但我感觉她一定愿意帮我做这件事情。我在电话里告诉她我的身高,大致形容了一下我想要什么样的裤子,她几乎是一口答应,没有一点犹豫。说明天马上给我送过来。

第二天中午,我的电话响起,我知道窗汐来了。我飞奔着出去迎她——看到她的第一眼,我的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怜惜与感动。天那样冷,路那样苍白,她的身影那样娇小,我真的不忍看她的样子。她亲切地向我笑着走来,没有一丝陌生,仿佛我们已经认识了多年。其实,我们才是第一次相见呵!

我穿着她给我买的长裤,那样合身,仿佛是量身定做。她是那样细心,甚至想到了我穿它会有些长,还帮我折了一道裤边进去,让我穿着刚刚好。当我的同事知道她是我的网友,我们以前从未见过面的时候,他们都惊奇她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感动于她的细致和真情。我骄傲地对他们说:“看,有网友多好!”窗汐微微地笑望着我,象一个熟悉的朋友和姐姐。

我送窗汐离去的时候她告诉我,这些日子不能去做热线了,因为父亲病重,恐怕熬不过这个“五一”了。我的心一沉。前些日子她说父亲病了,我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这个时候我还去麻烦她,真的不应该呵。而她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去街上给我找衣服,又大老远地请人开车给我送过来……我看着她,心里的感激与愧疚无法言说。只是反复地说着“谢谢……谢谢……”

后来的训练很紧,我只抽空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我穿着她给我买的长裤很暖和,真的很温暖,从身到心。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每天都要做《感恩的心》,我总是在那个时候就想起窗汐,心中充满了对她的深深感激。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是一件多么值得感恩的事情啊。

昨天是五一,我想起窗汐和她的父亲,心里沉重。于是打电话给窗汐,却始终没有打通。我忐忑不安起来,难道真的……?一直到夜里十二点多我始终没有打通,我很着急,却无能为力。窗汐,你好吗?告诉我,你父亲他还好吗?他挺过来了吗?……我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和祝福着。

今天早上依然没有打通她的电话,中午也没有,现在依然没有……窗汐,我知道你一直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你自费做了窗汐热线,想尽你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那些迷途的孩子一盏明亮的灯,让他们在黑暗中不再孤独和害怕。每天晚上,你坐在一部电话机旁边,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给了那些陌生的声音陌生的心灵。你以付出为快乐,听着那些人从焦急沮丧地说“你好”到高兴地对你说着再见,你感到安慰和满足。

你的生命是丰满的,虽然上苍是那样不公,它没有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没有给你美丽的容颜,但是它给了你一颗多么美丽善良的心!你用你的心来生活着,用你的心来爱这个世界,爱每一个人,你的人生被演绎地如此生动和美丽!当我脆弱不堪的时候你一直对我说要好好地活着,活下去就是胜利啊……

是的,生命是如此的珍贵,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这一次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活过一次;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感谢坎坷,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感谢敌人,让我们使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朝前进步……面对命运的不公你没有埋怨,没有退缩,你用自己的方式来顽强地生活,用爱来回报这个世界,你帮助了那样多的人,让他们感到了温暖和力量。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多么希望能有一天坐在你的电话旁,帮你接听一个电话,去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

窗汐,我知道你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你也有脆弱和无助的时候。你说过也许有一天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要打我的电话的,我一直在等着你的电话。如果你感到难过,感到无法承受的时候,就打一次我的电话吧!我会给你一个虽然不那么坚实却一定很温暖的依靠,让我们永远在风雨中同行,好吗?

窗汐,如果我们再次相见,我一定把这首《感恩的心》做给你看,我知道你一定会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一起来把这首歌教会更多的人,让我们都用一颗感恩地心来好好生活。

第12篇

为着一种热情与豪爽,那几乎是我潜意识中的一种眷恋!

在高位人群中,最厌恶的是人,最不可忽略的也是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种表情都需要苦心猜度。天生率性的我,这几乎成了一种生活的巨大负担,我只想闭住眼睛阻隔来自世界的很多杂音,回归真纯的内心世界,努力完成心灵的塑造。但却遭到一次次失败。如果你自律,有人说你故意标榜自己,如果你认真有人说你计较,如果你沉默,有人说你城府很深,总之,在城池里不在于怎么做事而在怎么做人,所以现代人的话语频率最高的是一个字:“累”!

于是在一天接到远方朋友的来电:相约秘境阿拉善。秘境虽秘却主体为善,这是远方朋友给我最大的感觉。我的心一动再动,可手头的事,似乎不那么一拍及合,对这个相约几许忐忑,仍有些不忍释怀。因我的心已然长起了翅膀,被记忆中的一份热情所俘获。据知草原风沙遍布,干旱成灾,但在苦难中往往精魂崛起,千年不死的胡杨、固沙力士红柳,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这一切足以构成了我寝食不安的畅想与诱惑!

我一直在观察,试图探索一个地域的版图是否和人文精神有关?阿拉善的版图似一把“火炬”,它诗意般地诱惑着来自各方的游人,“火炬”,顾名思义,哪里有黑暗,哪里就有她的踪影。她很平凡,也很率真,她的存在就是给暗夜中的路人以光明,她专门照亮黑暗的角落,使世上的鬼怪无法藏身!她活得很自在,也很自然,她从不追酒店的华宴,也不求会场的庄严,更不慕阔老的豪华,她只属于朴实无华的自己,她不像霓虹灯,借着外力在繁华地域炫耀自己的多姿多彩。她天生就是世人在穷途末路时的援助者,只要需要光明,需要引路,觅寻帮助,她就毫不犹豫地燃烧自己,她的存在是坦然的也是独立的!

看到这块版图的形象我肃然起敬!阿拉善人的热情是否与之有关?

有一首歌叫:《苍天般的阿拉善》,其意深遂,不知别人怎么理解,比地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心!“阿拉”的字意权且不辩,“善”是内心的表情,是足以维系人类的根部力量,善的寓意何其博大,她是永恒不灭的文明,她不会随着时世的种种变化而废弃。任何一种版图的形成和地名的来历都是俗称约定的,她一定渗透了上苍和先祖的意志和智慧。把“善”比做苍天毫不逊色,因为“善”就是天!她是所有宗教的核心,是人类生存的链条。

走进阿拉善,我由衷地感到走进了圣地,走进了净土,不只是文化,还在于精神与灵魂……

那天细雨蒙蒙,阿拉善的朋友说,只有尊贵的朋友来苍天才会赐雨。我原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善意的戏言,结果那几天连续几场雨,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有同样的说法,我这时才仔细品味“尊贵”这两个字。如果上苍以赐雨而表示我们还算“尊贵”的话,那我实在应该感谢这次出游,在人的群类中,上苍没有把我推向不堪的境地。对于人,冠以“尊贵”的修饰,唯有在草原阿拉善第一次享受荣光,而且他们是真诚的,毫无外交词令般的虚假成份,他们大碗喝洒,大块食肉,载歌载舞,放开喉咙高唱,没有任何掩饰。火辣辣的情,热烘烘的心让我潸然泪下!回归自然,回归单纯,心灵顿然贴近!

在这个布满世故诡异和生存策略的时代里,面对真诚好客的阿拉善人,“尊贵”的称谓恐怕已经无颜担当。我自以为我在“假人国”与“丑人国”里还敢叫着吼着,每一天都在与“假、丑”作着告别仪式,但在阿拉善这块热土上我感觉我的真纯已不那么纯粹。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一块石头掉到你的头上,你一定会感到疼痛,但是羞愧、耻辱和诅咒只是在你感到它们的时候,才会感到它们的存在,只要你不注意它们,它们不会打扰你。”

是啊,当我面对虚伪、诡诈、欺骗、作弄可以从容对待,觉得世界从古至今都无法逃出这个牢笼,这是否证明对丑恶与虚假做了默可?然而,在草原人号称我的“尊贵”面前,竟然感到自己的脸上写满了羞愧!当我重新审视生命里“尊贵”的成份,其实质早已被现实的车轮碾成了残骸!

有人说没有痛觉是危险的,这意味着生命力的下降,我却认为没有耻觉更危险,这正意味着漠视灵魂的状态!

尊贵的朋友你一路辛苦,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

悠扬的天籁之音直抵心灵,梦幻的世界达于神思,我泪落如雨……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草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歌声把我带回了童年,回到割草砍柴的山川,回到那棵长满青苔也布满幻想的大槐树下,心灵回归晶透,不用设防,不用苦心安排言行与表情。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哭是真正的哭,笑是真正的笑。心上无邪,身上无恶,看到世界的丑恶与虚假该说就说,该骂就骂,穷追不舍让它永无藏身之地……想着想着我醉意深重,以为真的实现了一种梦,漫游在满目的绿色中吸取醉心的清芳,我有了“心灵归依”的感觉,突然想斩断归途醉死在这块土地上。

我并且在这里发现了我的眼睛并未苍老,我的感觉依然鲜活,我的心生命并未夭亡,她依然在血脉里微笑,我仍有孩童的脾气,我向往童真的世界!

有人说你太随意,太直率,想咋就咋,从不想约束自己。

是的,美好可以约束,丑恶何以投诚?我不习惯脑系支配言行,我习惯心灵支配一切,后果常常忽略不记,为心灵洗尘,无非丢失一些不齿之利,它不足以让我去做爬行的蝼蚁。

人常常为利而泣,为名而苦,而超越这两大堡垒才发现:尊严是生命之盐,生命之尊之贵,是自然与自在!而“超越”又是何其艰难,它是苦海中一生的工程。

我这才顿悟:我在世间的困惑依然因为童心未泯而使然……

二、戈壁.牧人.胡杨的遐思

一望无际的戈壁,我怀疑永远走不到尽头。汽车像一个甲壳虫在广袤的地面上行进,因为车多路窄,避免事故,政府锐限速度,由此我们不时要下车打间歇脚,戈壁是苍茫的,站久了你会分不清天和地,望着它你会突然涌起想哭的感觉,我不知道牧人藏在哪里,我也不知道飞奔的汗血宝马能否日行千里带他们回家吃饭,他们年年月月要在风沙四起,干旱成灾的戈壁养命,这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才能度过这一生啊!据说牧人们在野外很寂寞,几百里无一个人影,他们放牧时手拿一个望远镜,最大的功效是准确地捕捉羊群去存聚散的情况,更多的时候用来欣赏远处的风景,他们每日里坐在阳光下在与自然对话,想来内心是何其纯净,何其安宁?有时他们望见200米开外有人前来,就策马迎去,引到蒙古包里大碗喝酒,大块食肉,凡来者都是朋友,他们放开喉咙高唱,敬献蓝色的哈达,在苍苍原野中制造生气……

牧民从来不仇视任何来自远方的陌生人,他们在自然中畅游,火一样的心肠,水一样的姿态,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不试图贪恋,一个检察长说,他们工作很消闲,一年也没几桩案可办,有几个犯罪嫌疑人也是外境流窜过来的,我们都哑然笑了,说任何一个工作单位都追求指数,唯有检察院工作指数越低,地域的幸福指数越高。由此我对游牧民族更多了一分尊敬。也许自然是他们的心灵导师,自然赏赐给他们最彻底的灵魂元素是善、是无为而恬淡!由此,也许他们早己悟透彻海枯石烂心不能变这一真谛?

一个牧人牵着一头小毛驴和一只狗从我们身边走过,他不卑不亢地前行,眼皮低垂着好像面对外乡人有那么一点儿羞涩,我们想借他的小毛驴骑,他们丝毫也不拒绝,小毛驴成了我们的道具,成双配对的纷纷体会娶媳妇嫁闺女的乐趣,牧人站在一边吃吃地笑,他对自己的提供一点不觉吃亏,反而觉得途遇我们这些无知者,一头小毛驴就能让我们兴趣盎然,而显出颇为费解的神色。随同我们的当地领导关部长骑上毛驴,自以为他与毛驴是最近的邻邦,意要让我们艳羡一下他的骑技,冲屁股一拍,温顺的小毛驴撒腿就跑,还有那么些不服管教,前蹄一跃,骑者落地,小毛驴欢势地跳着叫着,好像故意看领导的好看。大家一片爆笑,有嘴刁者说:你这头蠢驴,也不看看驮的是谁,连领导都敢扔掉?看我怎么收拾你!

我远远地欣赏着小毛驴的欢势与天真,它如一个不谙世故的孩童,配有和领导撂挑子的台词极是有趣。是的,无论你是谁,天真是心中的黄金,在权力面前唱着跳着,在阔佬面前气定神闲,唯有天真不可胜任。一个孩子有可能掷去万两黄金,但对自己心仪的一片鸡毛奉为珍宝,这就是天真的超脱!

哦,我这才想:胡杨树为何生在大漠深处,而且其生三千年不死,其死三千年不倒,其倒三千年不朽?任何植物都无法与其媲美!在四季中变换着不同的容颜,它从绿变黄,从浅黄变金黄。它梦幻般地身居大漠,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大格局。在四季中绿的成长,黄的成熟,直至放出智慧的光芒,这分明象征着人生的过程啊。

金黄是一种磊落的颜色!

它柔不进一粒黑子,容不得一丝儿阴影。我想唯有坚守节操,怀揣信念才有硬性的脾性。没有大痛苦就没有大思考,没有大思考就没有大升华,没有大升华也就没有大彻悟,没有大彻悟何以赢得大宁静?我的精神导师孙光明先生说:历史对于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是这样:知识——收获智慧;视野——收获胸怀;鉴别——收获真理;悲喜——收获情怀;高瞻远虑——收获大格局!

哦哦,胡杨,你分明拥有生命的大格局啊!无缘与你相会,你便成了传说中的神树,有幸在博物馆里看到你的标本,原来你的身躯并不光滑,支杆并不挺拔,容颜并不美丽,长势完全是自由状态,何以让天下人躬身倾慕?及至在奇石街又见你的根标,我这才发现,你浑身皱褶,一脸的沉思!我突然觉得你不只是包揽天下胸襟坦荡的英雄,你还拥有思想家的头颅、哲学家的视角,饱学之士的翩翩风度!难怪你身居苦寒而不觉,饱受沧桑而不鸣,越过千年而淡定。因为在你心里认定这是上苍赏赐给你厉炼心志的际遇,以此让你得出世间的真谛,从而大彻大悟!

哦哦,走进大漠处,走不出大漠处,因为让我陶醉的真物太多太多……

三、骆驼.马群.柽柳的静默

在阿拉善这块充满诱惑的土地上,我停留的时间真是太短太短,我不可能走遍它的每一个角落,但我却因为它的神圣走遍了自身的每一个角落。少年时期就听说过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可是,这里没有草,没有牛羊,甚至连绿色的庄禾也看不到,平行望出去天连着地,地接着天,如果不是碧空万里,天和地浑然一体。你会觉得自己在天地之间是一个小小的支点。只要一不小心,天地就会把人压成肉饼。哦,这大概就是《苍天般的阿拉善》的来历吧?诗人的感受是准确的:

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身影若隐若现/啊,我的阿拉善/苍天般的阿拉善……

巡着歌词我寻找“移动的山”,可是这个渴盼来的似乎太晚了,在我完全失去相见的欲望时,驼队出现了,和苍茫的大地浑然一体,我顿生一种感觉:万事万物在阿拉善有太多的“和谐”。骆驼缓缓地前行,就像是天然造筑的一道黄土厚壁,高岸的身影,叮当的铃声,从驼黄色的戈壁滩昂扬走过,这是在哪部电影镜头上的情节?

望着驼队,它把高原自然中野性的粗犷、苍劲、忧伤如同梦境一样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我像个追梦的孩童,一种喜悦、一种渴求、一种骚动涌上心头,我感觉到一种人与自然的独特缘分永难断绝、又永远相依,它的生、它的死、它的喜怒哀乐、它跳动的脉搏直通我的万缕神络,为什么,为什么只有在这蛮荒的地带才能感受到自然的鲜明运行,和回归故乡的感动?

我用目光追随着驼队,它的缓慢和大路上飞奔的汽车行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个曾是沙漠上的运输主力,在历史上驮出了丝绸之路,茶叶运输,在汉蒙之间系起了贸易的纽带,如今已被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高效的机械化取代了它主角的位置,然而它的稳定、舒缓、耐久的神态似乎是对“高效”的一种漠视!仔细观察,它的眼神还是存在着忧伤,它像被现实打败了的哲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风度翩翩地等待人类享用它最后一点资源,剪截它的绒毛,分割他的皮肉……

驼队远去,被苍茫带走,我的眼睛蒙满了咸涩……

按说,马群是不应该陌生的,不管城市和乡村的居民都应该熟知。可是大家见了马群还是要体会一下骑士的风度。但他们不敢近前,在人们的想象中,放荡不羁是马的脾性,谁能驯服了它,它就听从谁的指令。可是这种担心已十分多余,牧马人牵着马让每一个人体会人的威武,但马却仿佛失却了应有威风,它对每一个“骑士”都面无表情似乎怀有不屑的态度,最多谁跨上它的脊梁,它就表示一下重量的不同程度而已,它被任意驱遣,却无丝毫的抵触,难道是对不胜骑力的人表示蔑视?

我漫步在马群的栅栏外,突然发现马的眼里没有野性,如同阅尽沧桑的老人,低垂着头,温驯的眼神里蒙满了无奈与诉求!我的心猛然抽搐了一下,像有针扎般的疼痛……

骏马本是驰骋疆场的勇士,它的勇猛与生俱有,即便没有疆场也该在辽阔的草原陪牧人狩猎护羊,在自然的田园里沐浴:阳光、水、草木……可是它却圈养在栅栏里过着颐养天年的生活。

你不快乐吗?与自然隔离是所有生命走向困境的一大误区!从始祖把生命水触的泥土气息,通过不为人所知的信息传递并储藏到生命体内的深处,就吮吸着自然中慷慨馈赠的甘露养生,栖息在它铺满阳光的温床上示展各自的理想!

然而,人类创造的文明时有反自然的骄傲,为了“速效”、“高额”,雄鸡可以闲置,母鸡可以人工产蛋,一头猪可以在个把月走向市场,不想吃肥肉可以人为造出“瘦肉精”……什么都是人为,连上帝也闭上了眼睛,追慕人类的精明而无力惩处恶行的泛滥……

马群啊,你是否最先发现了人类行为的异端?最先知道人类的自我伤残最终的结果?所以你低垂着头颅保持最彻底的沉默?或许你还艳羡骆驼的幸运,因有一身可供人类享用的绒毛而能争取多几日苟活的理由?嗜杀成性的人类,从来对自己的享乐不拒绝对其它生灵的伤害,当工业文明大面积侵吞了农耕文明的时候,当你只剩下了一顿美餐的价值时,你就只有在屠刀下那一瞬间的壮烈了……

我採了一把草伸到它嘴边,希望它能给我一点友好,可它一歪头看都不看我一眼,表示了最大程度的仇视和敌意!草在我手里失望地跌落在地上,凝视着它,我内心涌起一阵惆怅!

同行的欢乐实在让我羡慕,可我无法融入其中,我的心总是悲泣……

告别了马群我们就要上路,而马的眼神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看来找寻自然,顺应自然将是人类文明最大的凯旋!

当骆驼不再是代步运输的工具,马群不再有奋蹄驰骋的习性,柽柳,你是否感到寂寞?早就听说你是固沙的能手,你每一天都在给世间的残暴、专横、肆意宰割作斗争,我非常的奇怪,任何一种有生物质,只要环境不适就要立即移居改嫁,只要碰硬就会弯腰折肢,可你为何固步自封?难道有谁责令你以良心蚀本吗?适宜生息的地方地肥土厚,也不过就是一转念的事,凭着你生命的毅力,你定会在闹市中享有地位、名号、荣耀啊!可你却静默在苦寒的戈壁如同一个潜心修行的宗教徒,平静地坚守在脚下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时刻准备着风的袭击,沙的蚀刻。这是你的宿命,还是你的抉择?我想你定是看透了死的意义,才对生有了更加壮烈的脾性,如果说胡杨气节高岸,你的质地毫不逊色!你面对肆意撕杀的风沙丝毫不动神色,反而使风,遇你而怯步,让沙,见你而低头。

难怪无数文人墨客赞赏你的品质。仿效你的节操。即便无力登高,心向往之也是一种美的愿望啊!可拥有这种品质又是何其艰难?!

今天相见,悔之晚矣!你朴素的容颜仿佛是我所敬慕的一位梦中情人。你枝繁叶茂,历经风寒、却处变不惊,头顶上还有玫瑰色的花冠,蓬勃发展的生机让我怦然心动!我分明感受到了什么,很强烈,我伏身嗅你的枝叶,摸你的花冠,你没有奇特的芬芳,只有草木的清新无毒无侵略性。

洁静的明空仰仗你的宽容,温暖的阳光给生命以雀跃的欢快!只有在你身上才能鲜明地感受到太阳的存在,上帝的心智。莫非你是上帝所信任的子民约伯?剥夺了你享乐的权力,赐给你无尽的苦难试炼你的心志?当自然界被人类肆意践踏的当儿,你还有如此的肝胆、魂魄,坚守生命的神圣约定,这是何其的坚定勇敢?这分明是对变节者的回击!

有人说,苦难会造就自强与自尊,我却说,信念会造就坚定与勇敢!

这是你吗,柽柳?

是的,这就是你的风彩!“木”“圣”为柽,是先祖对你的嘉奖,你是木中之圣,是植物的真品!你的“护世”情怀升华到宗教般的境界。因为你的守约,风来了的时候,戈壁才不会沙尘肆意,小草才敢坦然展枝,小鸟才不至于仓皇迁徙,万物才不会卷向无边的苍凉……

这一刻,在秋日的阳光里,你花开得正艳,我久久地凝望,眼睛有些湿润,在我看来你远比国色天香的牡丹,热切殷勤的玫瑰,傲然超脱的兰花更为尊贵!因为它们生来就为享受,可你却是承受!它们的绽放是为了招揽目光,你却是为了思考!你默默地伫立昂首向天,时刻准备与恶势力抗衡,可你从不声言,从无呼号,静默了千年万年。而这静默不同于绝望的静默,恰恰因你的存在而静默出了一种绝对的希望!

我有些陶醉了,你才是戈壁滩上真正的尊贵者,你确是木中之“圣”!在这块土地上我发现了太多的珍物,而且自然与人文是紧密相连的,如此我走得太动情,一次就耗去了百倍的热情,没有一个晚上我会清醒地入睡,几乎每晚都会灌进肚里大量无法拒绝的酒精,那仿佛不是酒,一杯杯都是人间精魂……

四、为大爱者定罪

太阳不怎么明朗,天有些薄明淡暗,走进阿拉善右旗有名的额日布盖大峡谷,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推搡不开的压迫感,仿佛走进去就不会再有归途……

这里很静,静得能听到地球心脏的跳动,如果不是同行人的脚步和喘息声,你绝对会被压抑窒息。我站在谷底仰头张望,这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奇石、怪石叠出,我觉得应该叫“百兽之谷”才对,你看那崖畔上:鳄鱼和小鸟对话,猪八戒照镜,石猴独立,石蛙问天,我怀疑当年唐僧取经定是从这里仓皇而过,说不定感觉有妖怪藏匿在此,不然孙猴子不会显出似落非落的匆忙样子……

这里没有任何建筑的残垣,从地貌上看在很早很早的远古这里一定是海洋的宫殿,但在一次地壳重造时,海水撤走了,留下了一桩桩宫殿般的石柱、宝塔,及风化后的动物标本……

我静下来倾听:仿佛听到小鸟在对鳄鱼说:这里没有水,没有可供你存活的资源你在这里做什么?海阔任鱼跃,天高凭鸟飞。这是我活动的场所,你咋总是赖在这里不走啊?

鳄鱼说:我已经没有办法逃脱自然对我的惩罚了,在我如鱼得水的时候太张狂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我,这一点点小游戏根本不会放在我眼里,我的欲望是侵吞整个世界!

小鸟说,那你胃口太大了,世界是属众生的,你独自侵吞,众生咋办?

鳄鱼回说:是啊,当我到了末日才知道,自私、贪婪、虚荣、残暴、弱肉强食是生命之敌!有了这一切欲望人会变成兽,兽会变成魔,世界失去平衡,残局无可挽回。

小鸟说:那你明知如此何必当初?

鳄鱼说:我很羡慕上帝捏造你的时候给了你一个极小的胃口,你的体量限制了你的欲望,所以你比我活得更自在。

小鸟说:其实这与体量无关,在于心量。你体量扩大了,头脑发达了,但心量与气量缩小了。我以为强势者的精彩是:为了真理而抛弃名誉、地位、财富。可我看到的强势群里往往是为了名誉、地位、权力、财富放弃了真理的俗相、媚相,你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你体量虽然庞大可也只是无法站立的爬行物,没有水的外力支撑,你爬也爬不了几公里,因为你没有足以立身的骨骼!没有足以支撑的精神,所以你也长不出飞翔的羽翅。即便你困在这里地老天荒,也不会有谁同情你。

鳄鱼笑了:可我辉煌过了,这就是强者的哲学。

小鸟冷笑了:世上所谓的“辉煌”,有多少行径是经得住推敲的?尤其是你的辉煌不过是把伪善做到了极致,即便哭也带着表演性,不然世人怎么会看到那些假悲悯的人都比做“鳄鱼的眼泪”呢?世界上最大的欲望是存在!不然生物们为何求生而怕死?都说天堂好,可有谁申请过天堂之行?世界上最大的心灵是:爱与善良!可你恰恰违背了上帝的安排,因此你很快就枯朽了,你这不过是最小的“好”啊!

鳄鱼沉默了。

我的心隐隐灼疼,这是世上永远争论不休的哲学命题,悲剧哲学家尼采说:“最恶的也是最优的力”,那么说,最善的也是最弱的力了?《圣经》上思悟,人不是天使,但人也不是魔鬼,人有人的局限性,但人一旦有了魔性、兽性,上帝就要重新造世。就像一个政体腐败了结局自然会是枯朽一样。

我听到额日布盖的崖峰在,历数千万年的风雨剥蚀,状如塔形的崖体布满大大小小的洞穴,形如峰巢……

我的心震颤了一下!突然觉得那不是崖峰,那就是母亲的身躯啊,她就像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为众生赎罪。穿刺了历史的弹痕,千疮百孔,但它依然撑持着怜悯众生的慈悲心,给众生以最大的宽容。一层层页崖重叠成一座座高峰就像一部部哲学典籍,示于人世:历史的每一朝,每一代你争我抢,你打我杀,都在它的丰功伟绩中含有隐隐的悲哀与忧伤。这其中藏匿着多少罪与恶——流血、杀戮、尔虞我诈……

我看到那弹孔仿佛是给大爱者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