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时间:2023-05-30 09:3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道之行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礼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背诵并默写全文;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3、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4、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情感与德育:5、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与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二、预习检测:

   完成《走进名校·课时优化》P85-86第1-8题。

三、作品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1)图解课文:

(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

(4)全班齐读课文。

五、探究课文、疑点解惑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不同的意见都可以讲出来,不搞统一答案。

六、课文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第2篇

五年前,陈仕彬为汶川大地震创作的作品《众山皆响》撼动了美术圈,也因为这幅画的缘故,陈仕彬一直对汶川有着特别的感情。2013年是汶川大地震五周年,陈仕彬重回汶川,进行了数周的采风,亲历汶川从5年前的一片废墟到今天灾后重建后人民安康的蜕变,不能不让他生出无限感慨。于是陈仕彬寄情笔墨,创作了一组反映新汶川自然山水与风土人情的作品,以“汶川新貌”为主题的系列作品由此诞生。这些作品随陈仕彬的书法代表作品《奥林匹克(宣言)赋》书法长卷一起走出国门,在法国卢浮宫展现给了世界人民。

这一系列画中有一幅格外醒目,也许是陈仕彬工作室展厅的布局缘故,一幅《水磨古镇》独占一面墙。这幅画描绘的正是汶川灾后重建第一镇水磨镇,虽然记者未曾亲临水墨古镇游访,但这片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其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的地理风情却让我向往已久。而今,陈仕彬竟用笔墨将这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淋漓、风情四溢的民俗风光合而为一,展现出了水磨古镇灾后的新颜,记者在观赏作品之时,神思其已漂游远方,神游他乡。

我虽未见过陈仕彬的代表作《众山皆响》的真貌,但这幅《水磨古镇》也已在我心中有了十足的分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出自《礼记·礼运篇》的为人津津乐道的醒世名言,其阐述的是儒家的最高政治和社会理想——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人民所共有。陈仕彬借用其“大道之行”,除了寄托这方面的理想,更是鞭策自己要“行大道,承古韵,力自新”,希望自己能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心态走好未来的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陈仕彬个人美术馆的橱窗里陈列了数幅“古画”,我深知放在这样重要位置的画一定非常珍贵,但记者看半天却看不出作者为谁。然与陈仕彬聊起天来方知,那哪里是什么“古画”,那画竟然是陈仕彬19岁时创作的作品。19岁竟能创作出这样成熟老练的画作,的确让记者为之震惊!

时光荏苒,如今尚不到50岁的陈仕彬,从事书画创作却已有30余年。在陈仕彬筹备个人美术馆开馆之际,他汇总了人生各个阶段的作品,甚至找出了他创作的第一幅山水画。他想借此反思自己所走过的路,也算是对自己艺术之路的一个总结。

陈仕彬30岁出蜀入京,30岁前的15年,陈仕彬浸润在四川的山水之中,读书教学,闭门临池,实是奠定了自己书画创作乃至人生的根基;30岁后的15年,他寄身京城,问道师友,书画创作之余,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之影响,对文化事业投入颇多,创办了PHE(和平、健康、环保的英文缩写)国际青少年书画大会,并策划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甘肃的白银打造成“中国儿童美术的敦煌”,在那里建立世界青少年儿童美术博览馆。这虽耗费不少精力,但亦算有所收获。陈仕彬希望以此进一步入世励炼,扩充胸襟,修好画外之功。

然而纵观陈仕彬走过的这30年,似乎看得见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那就是“行”。

古人云:“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陈仕彬深以为然。“行”不仅贯穿着陈仕彬之前的整个艺术旅程,也是他接下来书画创作与自我励炼的重点。

陈仕彬所谓的“行”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即行走于山川自然与书房画室之间。陈仕彬说,山水画家要为山水代言,非饱览沃看,胸中有丘壑不可。他从黄宾虹九登黄山,五上九华山,四游岱岳、西湖、富春江,足迹遍布神州,其一生所作速写达万件中感悟颇深。陈仕彬发现,黄宾虹就是通过这十几年的壮游而将自己融入自然,体验生命,寻证中国画的灵魂,同时也是在自然中寻证古人的画法与理法依据。而生于川南的陈仕彬,自小便有山水情结。他曾为搜尽群峰而险游野猴袭人的白熊沟;曾为感受自然而独居深山一周,并在突遇的雷电中幸存……其实每一位画家都有着不同的却难忘的关于“行走”的故事,陈仕彬的故事绝非只言片语就能道尽。然而这些年的游走却并没有让陈仕彬尽兴,接下来的几年,陈仕彬还要做一系列详细的外出采风写生计划,走出画室,搜尽奇峰打草稿。除去游走于神州大地,书房与画室之内的修炼又何尝不是一种特殊的“行走”?陈仕彬始终徜徉于书海与传统经典之中,他认为这才是每个中国画家的享受与必修课。

其二,陈仕彬还要通过交流展览行走世界各地,观照自己的创作。回顾之前的五次展览,对陈仕彬皆有着较为特殊的意义。在陈仕彬18岁师范毕业的时候,他就在学校里举办了人生中的首次个人展览,这给陈仕彬投身艺术莫大的信心。之后是20岁时策划组织的“五青年书画展”,当时在川南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第三次展览是2006年在广州会展中心举办的个展,那是陈仕彬走出四川之后的首次展览。然后就是2008年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大道无门”书画展,和今年4月份陈仕彬个人美术馆开馆时“大道之行”北京首场展览。而此次法国卢浮宫专场的展出,是陈仕彬首次在国外展览,他也希望藉此为书画艺术和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尽一分绵薄之力。

“书画双绝的巴蜀奇才”

陈仕彬是书画界有名的“书画双绝的巴蜀奇才”。这个称号绝不是记者送之的美名,其实在记者结识陈仕彬之前,就对此早有耳闻。

古人云:“画法全从书法出”,陈仕彬对此深信不疑,他说,中国的书法对中国画家而言就好比素描之于油画,如果国画家没有书法的基础,其美术创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陈仕彬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的画作既有青藤的放逸,也有的圆浑,还有石涛的率朴和金农的奇崛,他充分将书法精神和人文气质放大在了大景象中,这不仅使画作造境与写境浑然其中,也使画作的题跋成了书法的精品。

陈仕彬的书法在其长达30年的探索道路中吸收了多方面的营养。他的书法贴近黄庭坚,又杂糅张旭、怀素、王铎、傅山等前贤,在大道堂艺术馆展厅中较为抓眼球的一件八尺四条屏的草书作品,通篇气韵连贯,洒脱不羁,而字里行间法度严谨,意境高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书法的境界最能反映艺术家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上的修炼,却不是一朝一夕的。陈仕彬的童年是在中度过的,在他5岁的时候就曾在自己家中的双扇大门上用宋体字写了五个大字——万岁。这五个大字吸引来了前庭后院的许多邻居,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是个5岁的孩子写的,正是这五个字开启了陈仕彬练习书法的大门。

在那样的年月,陈仕彬并没有投师问教,但在他的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他从小到大学习过的所有课本的边边角角上,都布满了陈仕彬的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仕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到了18岁的时候,陈仕彬就开始参加各类展览和竞赛,那时他的书法就已经在同仁中脱颖而出。后来,由于受到蜀中大收藏家李铁夫家传藏品和后人李其津先生以及王朝闻先生、钟佛履先生的影响,他的艺术潜质被开启了。到上世纪80年代初,陈仕彬也开始了书画收藏,他在谢无量、张采芹、张大千、冯建吾等诸多名家的真迹中吸取了丰厚的艺术营养,后又经20年的磨练,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而纵观陈仕彬近20年的绘画作品,他对继承传统与对当代精神的转化探索是从未中断的。他大量吸收前辈绘画技艺的精华,仔细观察他的作品,其中隐隐所现者,黄宾虹、黄秋园、陈子庄、李可染、傅抱石……在此基础上,陈仕彬在笔墨技法上又有大胆的实践,他早在1990年就有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冰川山水。但陈仕彬并没有就此定格,而依旧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求改变。

陈仕彬认为,在美术创作上,最优秀的艺术家不一定在很短的时间就有了固定的风格。那样艺术的探索精神将会逐渐消失,潜力也无从挖掘。

第3篇

“之”字的意思有以下几种: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如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7、 往,到,如吾欲之南海。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中国早期国家的历史发展阶段,按照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应当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和传说时代的五帝时期。由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其发展道路涉及到中国上古时代如何由野蛮走向文明、早期国家的特色、文明时代初期社会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所以,它理所当然地受到学术界的长期关注。今试将若干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思考胪列如下。

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走着颇具特色的道路。正如专家所指出,这道路既有阶级分化的道路,亦有社会管理职能强化的道路。愚以为,对于中国古史来说,这后一条道路可能更为普遍和重要。据《尚书·尧典》记载,尧的时候就曾“允厘百工,庶绩咸熙”。舜时又正式任命了司空、司徒、士、工、秩宗、典乐、纳言等职官,虽然这些官职名称未必为当时实有,但是尧舜时已经重视设官分职,行使国家管理职能,当为可信。至禹的时候,“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尚书·禹贡》)。如果没有庞大而系统的管理机构,要达到这种局面是不可想象的。从古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管理职能已表现得十分突出,但却很少发现有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的影子。这正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的情况。可以说,中国早期国家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形成的建立在众邦之上的社会权力组织。

二,中国早期国家并非按地域划分国民的结果。以古代希腊、罗马和日耳曼为代表的古代西方早期国家的特点是,它在氏族制度之后“按地域划分它的国民”。前辈专家或谓禹时划分九州即如此,这是一个可以再讨论的问题。据《尚书·禹贡》记载,禹所划分的九州主要是地理区划,而不是政治区划。虽然讲了九州的贡赋,但并不是以州为单位的贡纳。在贡纳之后夏王朝要“锡土、姓”,即赐土、赐姓。这表明,向中央贡纳者是居住于各州的氏族部落。可以说,中国古史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很久,社会的基础依然是氏族,而不是按地域划分的国民。真正打破氏族的藩篱,而使编户齐民成为普遍的社会组织,已是战国中期社会巨大变革之后的事情。

三,中国早期国家既表现出镇压和统治的性质,又具有浓厚的仁慈性质。从古史记载和考古研究看,至少从夏代起就有了刑罚和牢狱,殷代依然如此,甲骨文的刑罚用字就有多种。在夏商之前的尧舜时代也有主管刑罚的职官,曾对“蛮夷猾夏,寇贼奸宄”等现象进行处罚。但是建立在广泛氏族组织基础之上的中国早期国家,也具有管理和团结广大社会成员的功能,并在行使这一功能时表现出仁慈性质。《尚书·尧典》载,相传尧的时候,“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舜的时候,虽然有刑罚,但是要“眚灾肆赦”,对于无心的过失犯罪要赦免。《尚书·皋陶谟》载舜时主管刑罚的皋陶主张“允迪厥德,谟明弼谐”,意即实践美德、高明和谐。禹亦主张“安民则惠,黎民怀之”。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总结上古政治,谓“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近。’”“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这说明那个时代是将“义”、“德”放在首位考虑的。墨子谓“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可见其所谓的尊尚“义”、“德”的历史时期正是中国早期国家的时代。战国末年,韩非子根据他的历史进化观,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竞于道德的上古时代将仁慈道德放在首位,这是合乎中国早期国家情况

的。

四,关于“大同”“小康”时代的社会形态性质似可重新认识。《礼记·礼运》篇关于“大同”“小康”两段话,是熟悉古史者耳熟能详的两段名言,前辈专家或有将两者作为原始时代与阶级社会的不同标识来认识者。其实,《礼运》篇所云“小康”是国家产生以后的社会情况,应当是没有疑义的。但是《礼运》篇所云“大同”是否就是国家出现以前的原始时代的反映呢?是篇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按照前面的分析,可以说这正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典型表现。所谓“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和“天下为公”的观念正反映着早期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和浓厚的仁慈观念。《礼运》篇所讲的“大道之行”是自黄帝开始的五帝时代的社会情况,与中国早期国家的时代正相契合。愚以为《礼运》篇所讲的“大同”、“小康”是从舜、禹之间划分开来的,即所谓的“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区分,这并非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的分界,而正是早期国家与比较完善的国家时代的界标。

五,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以占卜祭祀为主要内容的神权占有重要位置。由原始宗教转向早期国家形态下的神道设教,其间并没有截然界沟。早期国家形态下的神道设教,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体现,虽然有为统治者服务的方面,但更多地表现为对于广大民众的一种人文关怀,这与中国早期国家的仁慈性质有相通之处。在迄今为止所见的考古发现中,祭祀遗址和遗物多有所见。对于这些考古资料,可以将其纳入早期国家面貌的考究之中。

六,考古发现所见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有重要意义,可是也不可以过分地予以强调。城市的出现是早期国家的标志之一,但并非唯一的标志。《说文》:“国邦也,从从或。”段玉裁注谓“邦国互训”,“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国同用,邦、封同用”。据研究,在上古文字中,“封”、“邦”实为一字,是封土成堆并植木其上之形。可以说,国字所从的方框并非国字的根本意义所在。考古发现所见的城址有可能是古国遗存,但这并不否定没有城址的地方,也可能存在过早期国家。

七,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龙山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不少礼器,如山东龙山文化发现的大型蛋壳陶杯,一般壁厚不到5毫米,重不到50克,器型上大下小,重心不稳,这种制作精美的黑陶杯,专家认为并非当时的实用器,而是礼器。再如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应当也是礼器。礼器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上“礼”已经为人所重视而普遍实行。上古时代的“礼”,以人鬼与天神之祭为大宗,这些“礼”已经包含了许多方面的社会政治内容。《礼记·礼器》篇载:“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飨帝于郊。升中于天,而凤皇降,龟龙假;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意谓“圣人”能够联合团结各方面的人进行各种礼仪,所以才能使天下大治。愚以为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形态,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探讨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大量礼器。这些礼器和一些远古城址相比,其所蕴含意义甚至还更为重要些。可以说礼乐的系统化是文明时代人际关系的济,龙山文化后期的礼器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物化表现,也可谓是早期国家形态的文化表征。

八,由国家的萌芽到早期国家的出现,由早期国家至完善的国家形态,都有比较长的历史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虽然不似远古时代那样缓慢,但和后世相比,毕竟是漫长而迟缓的。对于中国早期国家的研究固然需要找出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以作为界标,但是对于发展的长期性也应当有充分的估计。

总之,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所经历的两条道路,中国早期国家的两种社会职能是我们对于早期国家问题认识的出发点。关于两条道路和两种社会职能说法,我们可以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找到相当典型的论述。这些论述可以指导我们研究中国早期国家问题,然而,中国早期国家是很有特点的,与西方古典世界相比有着不小的差别。研究这方面的中国特色,是学术界对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研究中的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第5篇

桃花源记

1.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2.乙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阅读题目:

7.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 选贤与( )能

(2)货恶( )其弃于地也

(3) 故( )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5)屋舍俨然 ( )

(6)悉如外人(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2分)

10.[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阅读答案:

7.(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5)整齐的样子(6)全、都

8.(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2)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并自得其乐。

第6篇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玻(史记留侯世家)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7、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第7篇

一、运用“美读法”的背景

1.学生怕

学生阅读文言文时,觉得枯燥乏味,存在读不懂、难读懂和不想读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初中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之前接触文言文较少,所处环境和文言文知识、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往往会把文言文等同于英语,普遍对文言文产生一种隔阂感。而这种隔阂感,恰恰制约着初学者的学习。所以学生觉得文言文枯燥难学,存在“怕文言文”的现象,那当然是情理之中。

2.教师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现“怕学生不懂”的教学思想,庖丁解牛般逐字逐句地讲解,倾尽所知做到滴水不漏。而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且机械接受的状态,不是忙着记笔记,就是忙着加批注。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出现疲劳期,不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可见,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机械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解决“怕学”的问题,而一味追求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又往往会导致语文本色课堂的缺失。

二、运用“美读法”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法是根据文言文中的音律和意蕴,用声音进行再创造,再现文言文的意境,以求达到音色美、韵律美和节奏美的诵读方法。简而言之,“美读法”,可以把枯燥难懂的文言文文字变为有声有色的语言,创设出优美的语言环境和情感氛围。

作为初涉文言文的初中生来说,用“美读法”能极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变“怕学”为“乐学”。

三、 运用“美读法”的策略

1.示范美读,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美读。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最亲密的引导者,其语言和情感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并感染他们进行模仿。因此,我们不能随意用专家的朗诵取代教师的范读,哪怕专家朗诵非常完美,也无法弥补空间的距离。如教学《大道之行也》一文,因文中的语言和人文内涵让学生X得生涩,教师示范性美读可以创造文言学习情境,缩小学生的认知与文言的差距。若配上背景音乐,有时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孔子时代;若进行一些变化性的艺术处理,如读“故人不独亲其亲……女有归”一句时击掌打节拍,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冲动,学生不懂其“言”便领会其“文”了。

歌唱式美读。首先,歌唱式美读亦称为“美唱”,是模仿歌唱形式的一种读法。我们从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中得到启发,诗歌可以编曲歌唱,那么文言文呢?我在教学《答谢中书书》时,尝试以《高山流水》伴奏,似读非读,似唱非唱地演绎了此文,新颖的读法和美妙的音乐把学生带到高山流水处,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愉悦感。其次,我们在信息技术这一领域里,可以挖掘出有效的教学资源,如搜集图文并茂的美读微课,搜集音乐伴奏给文言文配曲,搜集有关美唱的音频和视频。如前面提到的《大道之行也》一文,电视剧《还珠格格》就有相关的演唱片段。

2.预备美读,读懂文章大意

预读音准。音准的要求是美读的第一步,也是保证流利朗读的前提。教会学生通过文下的注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放手让学生完成预读音准这一环节。学生在自学音准时,既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从中感受“汉字学”的内涵。有些文言文的生僻字较多,音准的把握非常有必要。如理清多音字、通假字和生僻字的读音,有助于流畅朗读,也有助于理解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预读文意。预读文意是美读的前提,也是背读的基础。不管是领会文章的内涵,还是传达作者的情感,预读文意是不能忽视的。与传统教学支离破碎的讲解不同,预读文意在于把握文章的全篇,为美读和传达作者的情感做准备。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不在于教师的“讲”,而在于学生的“读”。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了,文言的语感自然水到渠成,字词的积累还要老师操心吗?

预读文意的第一步是自主借助工具书译读,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第二步是交流难懂的句子。比较浅易的文章,如《陋室铭》《爱莲说》《虽有嘉肴》《记承天寺夜游》等,完成了第一步即可;比较生涩难懂的文章,则需要师生间的合作和答疑。

预读音韵。美读的三要求,即音色美、韵律美和节奏美,具体为语音的高低、强弱、平仄,语句的停顿和语速的快慢。对于初涉文言文的初中生而言,应着重处理好美读节拍上的节奏。教学时,先让学生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教师再进行长句和生涩句的点拨指导,力求做到音韵和谐。如《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满井游记》中的“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答谢中书书》中的“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深入美读,激发学习动机

配乐美读。文言文的配乐,多数以古典音乐中的古筝和琵琶为主,需要教师在课前根据文章思想内涵做好准备。配乐美读,意在使学生走进文章的意境中,营造一种与作者共鸣的情感氛围。须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根据文章的特点,变换不同的读法以激发学生的动机,如齐读、群读(各显其能地读)、个读、淘汰读、角色读、男女分读等。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适合齐读,《岳阳楼记》适合群读,《马说》适合个读,《曹刿论战》适合淘汰读,《公输》适合角色读,《论语》适合男女分读。

比赛美读。旨在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除了学校或年级举行的美读比赛以外,课堂上也可以即兴比赛。比如小组美读竞赛、男女美读竞赛、男女混合美读竞赛和同桌之间的竞赛等。比读的内容不一定是全文,也可以是某一部分或者是某一节。比如《岳阳楼记》比读中的“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吾谁与归?”这一节,先让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小组打分,听听谁读得更像范仲淹,最后评出“最美范仲淹”,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8篇

与君同行

礼之用,和为贵。

——题记

何谓和谐?

不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哗众取宠,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抛砖引玉,这是和谐;不是“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尔虞我诈,而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情同手足,这是和谐;不是“斩代养长,不失其时”的穷乡僻壤,而是“土地平矿屋合俨然”的世外桃源,这是和谐。

和,在于与人,与社会,与自然。

《论语》有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与那句名言一样“上帝与鞋匠都是用由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是同一个道理,就是人人平等。不错,如果说一个人的视野已达到了君子的境界,那么四海之内,何人不相识,何者不为手足呢?和谐之道是建在这与人为善的基础上的,善,就是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的美德,是伟大灵魂的闪光点,是构造和谐社会,为人世中美好境界的一颗光芒四射的钻石。有这么一句话:善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地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因此,付出,就是收获快乐。当你在帮助他人时,你可曾想过,当我们这种与人与善的行为付诸之后,和谐之柱就更加地稳固,逐渐与大同社会靠近。孔子与子游的对话颇为具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更有人与自然相和谐。

柳永的《望海潮》堪称代表作:“重湖叠清佳,有三秋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歌泛夜,嬉嬉钧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冈地夸。”不错,三秋之桂子,十里之荷花,秋与夏冲撞后的融合,一阵风吹来,融成了清幽之气氛,出入于羌管之间,怎不为心驰神往呢?自然之美,往往难以体会,就因人与自然间不能较好的融合,因为,人都会因自己的理想去做出与自然格格不入的事情,而自然……去想一想:高山吸取了光之精华,流水吸收了地之灵气,使青草散发出清香,花儿吐露了芬芳,枯藤出现了生机,古松蓬勃了精力……吮吸着山林之野性的虎兽们,在漆黑的莽林中,暴露了它们的本性……这些原古的美感,唯有与人类的先进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山林中人兽的狂野。人与自然之和,不在于言语中,而体现在行动中。所以相融于自然,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一边工作,一边在自然中起舞,不失为一种乐趣。

和谐,是我们的一个新的话题,是与古代百家思想的最高境界达成一致的一个古今话题,是人与人的一个话题,是人与社会的一个话题,是人与自然的一个话题。和谐,他不仅能提高人类的综合素质,还能见证我们的发展,将我们自古传承的文明发扬光大。

第9篇

 让德有力量

——“德”与“道”

吴晓山

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伦理文化。这种文化所追求的目标,在于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伦关系,形成长久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种人伦关系和秩序的维持和延续,建立在道德的基石之上。所以大体上,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一种伦理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关于“道德”的文化。

从近代以来,人们对于中国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一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五四”先驱鲁迅在其著名的《狂人日记》里,就假借“狂人”之口写下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的眼光其实没有看错,中国的历史文化里确实“写满”了“仁义道德”,但至于这“仁义道德”里是否就只有鲜血淋漓的“吃人”,而毫无历史进步的意义和传承当代的价值,则并不尽然。中国社会近代一百多年的风雨变迁表明,任何忘记民族历史、割断民族文化传承的企图,不仅徒劳,也绝不可能于民族命运的改变有益;“道德”文化曾经支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几千年,驱动造就过引领世界千年风气之先的中华文明,仍将继续沉淀为中华民族心灵的底色,成为凝聚全中华民族的力量、引导当代中国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一面旗帜。当然,历史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内涵无疑也应当随之演变,与时俱进。在当今中国“道德”里挺身站立的,不应再只是少数特权阶级的皇亲贵胄,而是以公平正义维系的普罗大众。

中华传统文化所关于“道德”,这其中的“道”,是这种文化欲将人们引导朝往的方向,而其中的“德”,则是人们对于“道”的体认、遵循和实践。在“道德”的文化里,不仅仅只有人的人性和德行,更包含了人的地位、价值、原则、观念、尺度,以及人的信念与追求,等等。在人们的心目中,道德一直是一种驱动向善、向上的进步的力量。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那么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它其实都充斥着这样的强烈的“道德”的色彩和光芒。因此,离开“道”“德”的经纬,而奢谈所谓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怎样地喧嚣与热闹,其实却悖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都将沦落为一场华而不实的幻境和空想。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可以用心去想象,无论儒、释、道抑或其他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流传,其实无不在于劝世喻人,修“德”以达“道”。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而据有后人考证分析,《道德经》最早的版本,以老子的编排,本来应当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并非今天流行的版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这样的考证分析的结果且不论是否合符历史本真,但却真实地道出了老子写作《道德经》的良苦用心,是对“道”“德”两者关系的客观判断和准确把握。

道之以德,德以载道。人以道德立身处世,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道德理想。而放大开来,由个人及社会、及民族、及国家,关涉前途命运,重要的,不是站立的位置,而是所朝往的方向。《礼运》中就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的“大道”“大同”人人向往,但如何通往人间的“大道”,实现社会的“大同”?《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老子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重积德,则无不克。”……大意无非都是,即使大道常新,而德无止境,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应当心中有向往,行动有方向,人人修身进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接近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衡量社会文明,并非只有财富的是否富庶,更取决于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否宽敞明亮;而“德”正是这样的一盏照亮人性文明路途的灯光,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高低的一根标杆。很难想象,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在一个道德滑坡崩溃的社会,无论其物质生活是怎样的充裕富足,仍将使人们生在其间,犹如置身荒漠无边,这样的社会又究竟能在通往文明的大道上行走出多远?!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光明大道。《中庸》言:“苟无至德,至道不凝焉。”在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途中,我们究竟要以怎样的“德”来范引和保障,才能凝心聚力,而不至于走上“歪路”、“邪路”,迷失了方向?战国时,墨翟认为墨者应当“厚乎德行”,而“有道者劝以教人。”在西汉,名儒董仲舒常叹:“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而北宋理学家张继则以其“横渠四句”这样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尚有此,于今何异?!这些话语其实也正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所应有的使命与担当,是继承弘扬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内涵!

第10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这段话粗线条地勾勒出古代社会统治者对生活状况较差的社会群体顾养的理念和社会模式。这也表明,无论是什么社会形态。让每一位社会成员“皆有所养”是一个社会的底线要求。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低保的救助水平持续提高,使7400多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最近,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我们要努力使困难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

尊严,是人的“精神之盐”,是生存的基本内涵。“贫困”带来的不只是物质贫乏,困难群众的人生尊严恰恰是其人格的首要需求。倘若只热衷于把困难群众窘迫的生活隐私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以博取同情,那么,即使救助金给了困难群众,也将适得其反。

北京“井底人”被曝光之后,“井底人”的生活环境迅速改善,这本应是件好事。然而,“井底人”真正的困难在于长远的生计问题。“井底人”王秀清在北京丽都地区的井下居住了10年,在附近以擦车为生。当记者问他“有人说住在井下没有尊严”时,王秀青回答:尊严在我身上谈不上。有一次我在路边擦车,城管把我抓走,关进狗笼子里,那时还有什么尊严呢?

在我们这个社会,谁都想维持自己的尊严。但客观现实往往是,某些弱势者为了生存,不得不以牺牲尊严作为代价。不光“井底人”,“桥洞人”“马路人”“角落人”……类似的这些困难群体、边缘化群体,他们都有生存的渴望,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帮助这些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低保群众实现就业、创业,这才是使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

让困难群众有尊严地生活,是检验国家发展水平的试金石。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时代进步的特征之一。党和政府一直把关心困难群体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我们修改选举法,就是为了实现“同票同权”的目标,更好地保障农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们讨论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就是为了让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均等,让“村里娃”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就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补上农村落后、农民落伍的“短板”;我们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就是为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百姓生活无后顾之忧;我们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为了分好社会进步的“蛋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人的尊严。只有让每一个公民的尊严都得到充分的尊重,社会才能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第11篇

学生诚信1000字演讲稿一:

过去,“诚信著天下。”自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朝朝君王以诚可格天、言而有信、为制国之本。“诚者,天之道也。”老子、孔子、孟子、诸子百家均以与朋友之交“诚之,人之道也。”为己任。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至诚明照、光明磊落“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的高风亮节,为后人仰慕。

秦之扁鹊“望、闻、问、切”诊断讲诚信;汉之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医术求诚信;唐之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医德有诚信;宋之李时珍药典《本草纲目》为诚信的结晶。历史进程中杰出的医学家们所献出的医学瑰宝,无不闪烁诚信的光芒。其求诚求信的严谨医风,更令后人望其汗颜。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诚信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美德是诚信的美德。

而现在,渴望延续诚信的过去,像唾弃过街老鼠一样唾弃现在的诚信缺失。希望拥有一片诚信的蓝天,希望拥有一颗诚信的红心。然而无法忘记:考场里历历在目的监视器,也不知道先是学生对老师失去了诚信,还是老师先对学生失去了诚信。可诚信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监视器虽然可防止学生在考试时舞弊,但却让学生心灵蒙上阴影——老师对学生失去了诚信。不相信学生的诚信,才会安装监视器的。而青春期的学生们正处于叛逆期,难免对老师有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态:“你不要我舞弊,我偏要。”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也失去了诚信。

类似“嘉禾高考舞弊事件”年年有发生;平时小考对答案、翻书本、递条子、小学都有,中学、大学就更把这舞弊行为演绎到及至。考场需要净化环境,学生老师更需要净化心灵。“诚于中,形于外”。心灵的诚实才会带来行为的诚实。有诚信的人格才有诚信的考场。学生和老师才有相互信任的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与否关系到国家兴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建立互信的关系,对实现社会安定,促进生产发展至关重要。XX年4月,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致使171名婴儿出现营养不良综合症,其中因并发症死亡13人。

而金融市场也存在大量的失信行为,例如,骗取或者故意拖欠银行贷款,伪造虚假上市材料,披露虚假财务信息,利用虚假信息操纵股票价格等现象不乏其例。这都是诚信缺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前几年发生的“冠生园”用陈年老馅做月饼事件,不但直接导致了这个老店的倒闭关门,而且也祸及无辜,使整个月饼行业大伤元气,许多月饼企业因此多年翻不过身来。

失信行为对企业、行业乃至社会的信用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了消费、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诚信危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失信毒化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公德,动摇理想信念,最终损害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机制,引发社会的道德水平滑坡。难道诚信就此从这个世间销声匿迹了吗?

学生诚信1000字演讲稿二:

撕掉虚伪的面具,敞开真诚的心扉,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即使不优秀,不完美,只要拥有真实,便拥有美丽。

他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概,有着“安能摧眉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有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飘逸。这一切,让他轻而易举的摘取了“诗仙”的桂冠。他的豪放不羁和浪漫飘逸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和普通人一样的活生生的人,面对贬谪,他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千长”的哀怨‘面对失意,他有“多岐路,今安在”的迷茫’面对孤独,他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寞。于是,李白不再是神仙,他豪迈却也寂寞。只有真实的李白,才是美丽的诗仙。

第12篇

人以诚信为本!

过去,“诚信著天下。”自从开天到三皇五帝,朝朝君王以诚可格天、言而有信、为制国之本。“诚者,天之道也。”老子、孔子、孟子、诸子百家均以与朋友之交“诚之,人之道也。”为己任。唐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至诚明照、光明磊落“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的高风亮节,为后人仰慕。秦之扁鹊“望、闻、问、切”诊断讲诚信;汉之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医术求诚信;唐之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医德有诚信;宋之李时珍药典《本草纲目》为诚信的结晶。历史进程中杰出的医学家们所献出的医学瑰宝,无不闪烁诚信的光芒。其求诚求信的严谨医风,更令后人望其汗颜。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诚信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美德是诚信的美德。

而现在,渴望延续诚信的过去,像唾弃过街老鼠一样唾弃现在的诚信缺失。希望拥有一片诚信的蓝天,希望拥有一颗诚信的红心。然而无法忘记:考场里历历在目的监视器,也不知道先是学生对老师失去了诚信,还是老师先对学生失去了诚信。可诚信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监视器虽然可防止学生在考试时舞弊,但却让学生心灵蒙上阴影——老师对学生失去了诚信。不相信学生的诚信,才会安装监视器的。而青春期的学生们正处于叛逆期,难免对老师有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态:“你不要我舞弊,我偏要。”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也失去了诚信。类似“嘉禾高考舞弊事件”年年有发生;平时小考对答案、翻书本、递条子、小学都有,中学、大学就更把这舞弊行为演绎到及至。考场需要净化环境,学生老师更需要净化心灵。“诚于中,形于外”。心灵的诚实才会带来行为的诚实。有诚信的人格才有诚信的考场。学生和老师才有相互信任的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与否关系到国家兴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建立互信的关系,对实现社会安定,促进生产发展至关重要。XX年4月,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致使171名婴儿出现营养不良综合症,其中因并发症死亡13人。而金融市场也存在大量的失信行为,例如,骗取或者故意拖欠银行贷款,伪造虚假上市材料,披露虚假财务信息,利用虚假信息操纵股票价格等现象不乏其例。这都是诚信缺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前几年发生的“冠生园”用陈年老馅做月饼事件,不但直接导致了这个名牌老店的倒闭关门,而且也祸及无辜,使整个月饼行业大伤元气,许多月饼企业因此多年翻不过身来。

失信行为对企业、行业乃至社会的信用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了消费、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诚信危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失信毒化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公德,动摇理想信念,最终损害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机制,引发社会的道德水平滑坡。难道诚信就此从这个世间销声匿迹了吗?

那将来呢?将来希望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诚信的心。因为人无诚不立,业无信不兴。跌倒时,诚信给你阳光般的援助;迷茫时,诚信给你星光般的鼓励;失落时,诚信给你清风般的慰藉;无助时,诚信给你波涛般的勇气,诚信是你干渴时的一场甘霖,饥饿时的一顿佳肴。诚信放飞一切真的、善的、美的感受,折射出你我心灵领土上的光环,倾听心与心碰撞的声音,追溯到心灵的脚步。你会发现,你的选择没有错误,你以诚信待人,用真诚去感化他人,再冰凌的心也会融化成满腔热血。诚信的商人,和气生财,生意隆隆,财源滚滚;诚信的官员,广纳良才,和百姓打成一片,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诚信的文人,广结良友,人源滚滚;诚信的国度,与邻国相处融洽,没有战争的干扰,百姓其乐融融。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既不自欺,也不欺人,这便是诚信的本质。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用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是一片最热的;萎妻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让我们都拥有一颗诚信的心吧!

诚信不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并将一直延续到永远!

记住!人以诚信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