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念家乡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教学流程:板块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师:什么是佳节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统佳节,你最喜欢过哪个佳节?
2.师:每逢佳节来临,我们就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欢聚一堂,度过这快乐的时光。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心的,但唐朝的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板书课题)
3.读题,理解课题,课题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思亲)
板块二:初读古诗,激发兴趣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首古诗中的一句,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 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来读一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诗。指名读诗
3.过渡:王维的诗就像一幅画一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今天这篇课文也很有意思,文中有诗,诗中有文,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你可能会对诗有更多新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吧。
板块三:诗文对照,品悟文本
(一)了解为何“思亲”。
1.王维为什么思念亲人?屏幕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2.这句话中有两个数字,是多少?从这两个数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15岁——离家时年龄小;两年——离家时间久)
这是孤独的两年,是充满思念的两年,这两年是何等的漫长。谁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师:看——(板画):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而15岁的他却孤身一人在华山以西的异地他乡长安。对于他来说不是他的家乡,是另外的、别的地方,长安就是异乡。他自己就是到长安求学的一个客人,是一个异客。
师:长安和王维的家乡隔着一座险峻的华山,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唐代,回家只能靠步行,不仅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而且过了华山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程,回一趟家不知要走多久呢,不是想回就能回的啊!王维不知有多想念他的亲人呢。
4.这就是王维,他独自一人在书斋里,看着他,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背井离乡 举目无亲 冷冷清清 孤孤单单
孤独无依等)
5.请把你的感受送到这句话中。
(二)体会为何而“倍思亲”。
1.那是什么让王维“倍”思亲?请你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学生交流,出示第二小节,
3.节日是指什么节?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4.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重阳节过节的这种“热闹”呢?
(1)理解“兴高采烈”,能不能把兴高采烈换一个词?
(2)理解:扶老携幼。扶:搀扶;携:带着。看,这一家老老小小团聚着,一家几代人欢聚在一起,多么热闹,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谁来读出这种幸福的感觉?人间最幸福的莫过于团圆了。谁再来读?
5.师:重阳节就是这样热闹啊!(出示:扶老携幼、登高游玩、欢度节日、兴高采烈)你能把这组词串读好吗?
6.师: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
齐读句。
7.师:看着别人一家团圆,那么开心,小王维呀,你此时心情如何?(师相机请两位学生说)
8.正是这热闹景象、欢乐气氛触动王维的思乡情怀。齐读这句话。
(1)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王维就一直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如今,当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2)现在你知道“倍思亲”的“倍”是什么意思吗?(更加思念,比以往更思念了)。读句。
(3)谁来读读第二小节,读出重阳节的热闹,读出王维的“倍”思亲的心情。
(三)品悟“思亲”之情。
1.过度:重阳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他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
2.诗人王维想到了些什么呢?出示第三自然段。
3.师: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如今王维孤单一人身处长安(指板书)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两地隔着高高的华山,这就是——板书: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4.师:文字能读出感情,这里的省略号也能读出情来呢,这里的省略号它包含着什么?
师引读:这里的省略号也多么像一条长长的思念小溪,缠缠绵绵翻山越岭,带着诗人回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可是此时,诗人只能长叹:如今,我们……
(四) 感受“思亲”之心。
1.过渡:王维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未来,想到了兄弟们,想到了现在自己的孤独,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中的哪个词语来表达呢?(思绪万千)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2.出示古诗:指名读
师:同学们,15岁的王维孤身一人,作客他乡,这就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在一起去登高游玩的情景让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王维想到兄弟们肯定和往年一样,头插茱萸,携手登高,嬉笑欢乐,可独独少了自己一个人,这就是——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块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某些时候,深深地体会着每逢佳节倍思亲”,你能举例说说吗?(边防战士、海外学子、华侨、台湾同胞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那么,怎样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古诗教学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并受到熏陶,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开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刚接触古诗,对古诗凝练性的语言一时难以理解,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质疑、主动探究。
在古诗教学中,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中的古诗《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课前我没有让学生首先去朗读古诗而是设计了播放秋夜皓月下的洞庭美景给学生看,在同学们为洞庭湖的美景嗟叹时,我趁机导入此诗。我说:“同学们看一下,月夜下的洞庭湖美吗?大家想不想知道唐代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这一美景的吗?”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很快按我的设计思路进入了古诗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尽快走入了文本,爱上课堂,爱上学习,为理解诗意作了铺垫。
(2)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情感。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育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诗歌的特点是富有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我坚持以“读”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如“开火车”接读、分组比赛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读中领悟诗人情感的目的。如在教学《游子吟》时,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分小组比赛读,看到学生兴致高,我趁机引导:同学们,母亲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她对我们注入了太多的爱,你们想过怎样报答她吗?请用你最真挚的感情朗读出来吧!同学们又进入了有感情地朗读,有的同学读得眼睛都湿润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顺理成章地理解了诗人的情感,进而对学生进行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教育,达到了传统文化教育溶于古诗教学,古诗教学烘托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诗情,领会诗意。古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是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因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入情入境地在生活实际中积极探索,和诗人引起共鸣,对理解诗情、领会诗意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正是接近农历九月重阳之时,我把课堂转移到了现实生活,先向学生简要介绍了重阳节的来历及习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接着引导学生假设自己现在正置身外地,遥想家人团聚的情形,让学生深切地感作者之所感,想作者之所想,重阳节来了,更加让人思念家乡及亲人,这不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
学生独自在校,佳节期间,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念父母,在过节的氛围中领会诗人思念家乡及亲人的情感,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分类归纳,对学生进行多种情感教育。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古诗进行分类归纳,对学生进行多种情感教育,让学生更广泛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洗礼,不断提升学生思想品德。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积极的情感教育。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临死时仍不忘祖国的统一;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爱亲人、爱朋友的健康情感。
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于谦的《石灰吟》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牺牲的精神;王安石的《梅花》则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对这些优美古诗的教学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作用。
总之,我们应紧扣新课程标准精神,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古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使二者相互推进,共同感染学生。
关键词:古诗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124-01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华部分,吟诵古诗可以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同时可以培养小学生对语文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学生的个人素养。作为一名语文古诗教学老师,更应该德才兼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在新教育理念中更好的探索出更好的古诗教学方式、方法。本文就如何改善和加强古诗教学方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古诗,往往都是诗人们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得意之作,但现在的小学古诗教学方式古板,教学老师的教学思想仅仅还停留在“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的基础思想之上,原本意蕴隽永的古诗教学变为一种对学生的“惩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对古诗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仅仅了解古诗大意和了解中心思想的要求上,必须要要求学生既要弄懂诗词大意还要采用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古诗的意境,感受到犹如身临其境的意境美,才能领悟古诗的真正旨意,进而陶冶性情,只有进得了一定的境界,才能和诗人一样步入到一个广阔的天地,实现心灵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意境并亲身体验那个“广阔的天地”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教学时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介绍背景,领会诗意
古诗是古代诗人心灵的自然流淌和有感而发,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心境下写出的诗的论调是不同的,古诗基本上都是写物,述志这两个范畴,所以学习古诗必须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其创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察到诗人的具体用意,并研究整篇文章的主旨。如《静夜思》中的李白,他云游四方,长时间背井离乡的他深深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每当夜晚来临,抬起头看见月亮,还以为是自己家乡的月亮呢。此诗简短精炼,但诗人李白将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怀寄托在了字里行间,在学习时一定不难想象出李白思念家乡却又没法回家的一丝无奈和深深的孤独感。当学生想象到当时那中意境,不待老师多讲,早已领会诗意,心中同样多了一份淡淡的无奈和孤独。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在上课之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备课工作,把握好向学生介绍的合理度,所讲内容要简短精炼而且要赋有生趣,不应讲多,讲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学生带入云里雾里,感受意境的美好。
二、互文印证,走进诗意,增加厚度
在当学生了解了作者写作背景和古诗大意之后,教学老师应适当介入古诗互文,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还能同时拓展学生对古诗历史厚度的了解,生成古诗内涵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动态的,多元的,立体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意境,是每个艺术家的审美体验、理想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合理引导学生领悟到诗中的意境美,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有趣是每个教学老师在古诗教学中的任务。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呢?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加以引导:
1.感悟诵读,以兴趣激感,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愿望
诗歌的特点是富有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在理解古诗基本词义的基础上,更能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意境,诵读古诗也有多种方法,如大声朗读,小声朗读,默读和范读等,教学老师应根据学生喜好来安排诵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以兴趣激感,让学生有一种自己想学古诗的冲动,能达到这种效果后再加上教师的适当指引和学生自己的体会就能让学生更深入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
2.为诗配画,丰富想象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也许就是一副画,诗中的一个字,一个句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难忘的心理历程也会是一副画,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把诗和画结合起来,通过作画,能具体而且形象的将古诗中的画意体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打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古诗的意境和独特的画面美。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做画,然后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然的融入诗歌的意境当中。
三、创造条件,感受古诗的美和妙
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把对古诗词的理解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实践交流活动,正确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自主的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形成自主学习和开发的能力。在教导学生学完一首古诗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将教学延伸到课外的活动,比如让学生根据古诗编制歌曲,编制舞蹈,组织大家一起唱一唱,跳一跳,背一背,说一说,做一做等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意的美妙。
古诗的学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古诗历史厚度的了解,生成古诗内涵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动态的,多元的,立体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而且还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古诗的意境美,感受到作者当时的那种或者悲伤,或者高兴的情绪,亦或感受到作者的豪情壮志。对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俞国平.淡化分析 多向感悟 张扬个性——浅议古诗教学[J]. 语文教学通讯,2005,(07).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中,除一年级出现的是儿歌外,二至六年语文每册中都编排有古诗歌四首,这些古诗歌一般都用抒情的方式来反映生活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古诗歌是我国悠久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来源于生活,产生于劳动,且有明显的抒情性和音乐性的艺术特征。强烈的情感、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是古诗歌在形式上的重要标志。古诗歌不仅苛求平仄,还注重四声的组合和变化,并用极为凝练的语言和精粹的诗行来表现作者的感受。下面就小学古诗歌的诵读方法谈几点见解。
一、用心体会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
古诗歌是诗人情感的产物,而诗人的情感又凝聚在诗的艺术形象之中,因此,在诵读时,应从诗人流露的情感和表现的形象入手,去理解、揣摩和领悟诗人情感和形象的价值取向,抒情的脉络及表达效果。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它是一首思念亲人的千古绝唱,传诵至今的古诗歌。诵读时应在第一句中“独”字和两个“异”字上用心体会其表达效果,深入感受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二、能动把握古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古诗歌音乐性的体现。诵读时,应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处理好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强弱高低的关系。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望天门山》。在这首古诗歌中,虽然无一个“望”字,但在反复诵读中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不难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字的神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明快的节奏,鲜明的韵律,更让人读来朗朗上口,耐人回味,诗人笔下的“山”“水”“帆”在读者的脑海中,也更显清新,明丽。
三、深入剖析古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诵读古诗歌,要联系诗的背景,结合注释、剖析古诗歌的语言,探索每一句的意境,细细揣摩这些语言是如何运用的,为什么要这样用而不那样用。如《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一句,“两岸青山”本来是静止不动的,可是一个“出”字,却使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的美感。如果把“出”字换成“立”字,诗句就不会产生“动”的效果。这样,便能从中体会到诗人“炼句”的精妙之处,对“诗眼”的玩味也能深入进去,对诗人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用语的新鲜和奇巧,也可做到心知肚明。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古诗可以说是这灿烂文化的夜空中一颗最耀眼的星星,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诗文作品博大精深,它蕴藏着先人的智慧和理想,传承着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古诗以它深邃的语言内涵和清新的意境,以及优美的韵律深受古往今来的学者欢迎和喜欢。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古诗的教学,在这里可以享受美的妙用。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各种文化传统教育,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得到品行的陶冶。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粗浅认识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尝试。
一、爱祖国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小学德育纲要》告诉我们,要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正是靠爱国这个情怀维系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而古诗中表达爱国主义教育的诗歌非常多。比如,伟大南宋诗人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表达了他对祖国的诚挚热爱之情;伟大的宋词家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伟大唐代诗人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生动的表现了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其精神永垂不朽、其形象流芳百世的境界。总之,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金窝银窝不如老家的草窝。”每一位真正有学问的人他必定是热爱自己家乡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从这里足见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因为家乡是生育和养育自己的地方,哪个人不都是靠家乡水养大的呢?要想爱国,首先就要做到爱自己家乡。因此,家乡教育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唐代大诗人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深切地表达了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爱亲友教育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天然情感,它是一种骨肉之情。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母爱的颂歌。每个人从呱呱坠地之日起,最早沐浴到的爱,是父母的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深挚、最持久、最无私的爱,也是父母的爱。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以之来讴歌母之爱――这一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这种手足之情,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那么友情同样是重要的,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诗关于友情的诗歌也比比皆是。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各种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学生的审美教育、真爱大自然、环境保护、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无不渗透在古诗歌中,我们在教学中时刻注意每个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得到终身效益。
桑寒松,吉林省农安县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我们每天都在和汉字打交道,汉字是我们祖国的文字。它大约产生于四千年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它从甲骨文到金文,后来演变成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最后才成了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汉字。汉字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中华的汉字,既生动又形象,为我们传播着文明的种子,它举世无双。
汉字在书法家的笔下,更是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篆书和隶书古色古香,行书则非常流畅,而楷书便是端端正正,十分端庄,最奔放的就非草书莫属了。它们在书法家笔下生动活泼,像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在纸上享受着自己的欢乐。
汉字不但历史悠久,变化多端,而且每个汉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风趣,这正是它的神奇之处。你看吧!,见到“刺激”就觉得兴奋,看到“热闹”就感到繁华……最能体现汉字魅力的就是古诗词了。当你思念家乡时,就可以吟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过年时便可以想起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些古典诗词早已成为了我们中国人的习惯。
如今,汉字在世界各地都广为流传,有许多外国人也都在学习汉字。汉字是一种美丽而富有魔力的文字,它怎么可能不会被世人所珍爱呢?
第一步,了解背景
让学生简单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能使学生走进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环境。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我先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经历了一场政治灾难的李白,在历经15个月的流放生活后,行到白帝城,突然遇赦,重获自由,使得他惊喜不已;于是乘船顺流而下,怀着难以自禁的喜悦心情,写了这首诗。这一简单介绍,学生就如同走进了作者的生活,为进入诗境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二步,理解诗题
古诗的题目往往简明扼要,概括全诗。弄懂了诗题,对于理解诗句,明白诗意,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生一看题目,就知道“河南河北”是我国两省,“官军”一看注释就明白指的是唐朝的军队,“闻”和“收”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就不理解。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了“闻”是“听说”的意思,“收”指“收复”。这样,学生把各字词的意思连起来说,就理解了诗题的意思,且对全诗的内容也有了大概的理解。
第三步,抓住字眼
要理解意思和体会感情,关键要巧找突破口,从关键的字词入手,就能深入浅出地学好古诗。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就把作者那种寂寞的心情表达了出来,很自然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此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
第四步,深悟诗境
为了让学生进入诗中所描述的情境,可以先采取观察课文挂图,图文对照,聆听配乐朗诵,再让学生按预习要求,自读课文,画出好词佳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自查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的诗句,感受诗意,体会诗情。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相互释疑解难,围绕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多渠道的信息交流。
第五步,熟读成诵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要有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处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顿。如学习《绝句》一诗,朗读时语调要轻松活泼、突出重音、处理好停顿: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教师可指导和启发学生边朗读边展开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在朗读中浮现画面,在朗读中体会感情,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作者的境界,这样,既陶冶了性情,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又丰富了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积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线,通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四个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思乡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
【教学重点】
以“读”为主线,读出层次,读出效果。
【教学难点】
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背后蕴藏的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诗歌,体会张籍的思乡情
一、导入
(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以思乡为主题的古诗背诵比赛)。
师:你们背诵的古诗让人感受到那浓浓的思乡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样的诗: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诗题。)
师:同学们,在学诗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这样一句话。
(课件出示:真正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歌德)
师:你们想做会读书的人吗?
(通过学生对思乡古诗的背诵,唤起他们对这一主题的回忆,营造适合本课教学的氛围,为课堂教学做好情感铺垫。借助歌德的话,目的在于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一是基本理解诗句意思:二是体味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
二、分层读诗,读通读懂
1.检查读诗,读准读通。
师:我们先来学习纸面上的文字。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要把字读准确,把诗句一读通顺。①指名读诗,集体评价。②齐读。
2.检查读诗,读出节奏。
师:大家能读得准确、通顺,真让人高兴。下面请大家再读一遍,要读出诗的节奏,注意诗里面字词间的停顿。
(课件呈现:《秋思》的节奏。)
师:请大家按照老师标出的节奏练习读诗。
(学生练习,师评价,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也是基本要求。但在朗读的时候要有梯度,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是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3.检查读诗,读懂大意。
师:读到这儿,哪个同学能告诉我,从诗题“秋思”中读懂了什么?(指名回答。)
(这个环节意在为全诗朗读定下基调,对学生渗透朗读方法的指导。)
4.以疑激趣,品读诗句。
师:你们看,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到哪儿了呢?现在请你们默读全诗,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把它们画下来,然后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
5.组织交流,品味诗情。①品读“见秋风”“意万重”。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的能看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师: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呢?在洛阳吗?
出示课件:张籍,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将近十年,独自在洛阳生活。
(借助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所处之境,引入作者简介,更深一步体会作者客居之苦、思乡之切。)
师:同学们,张籍的根在洛阳吗?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声吗?
师:他离家近十年,四处漂泊,就像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花朵。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但他能回家吗?想家却不能回,张籍怎么办?
生:写家书。
师:可是,离家近十年的张籍,他该有多少话要在家书中说啊!同学们,你若是张籍,你在家书中会对谁说?
(指名回答)
师:有这么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这就是――意万重。
师:张籍在写下“意万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
师:请你读第一、二句,读出张籍的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
(诗歌教学应处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重在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感受。这一环节,借助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张籍身居他乡的万般愁苦,思乡时刻的万语千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各自体会到的张籍的心情,或悲伤,或忧愁,或痛苦,或无奈……)
②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师: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藏着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呢?(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张籍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师:“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师:(以“行人”的口吻)张籍啊张籍,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为什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他做了什么?
师: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就是――
师: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这正是一
师: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这正是―一
(借助想象,让学生体会张籍所说所做,读懂张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间蕴含的思乡情。)
第二部分:体会古人的思乡情
(出示课件:古人思乡名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
①学生默读。
②教师导读。(教师注意指导读法,参照《秋思》的朗读方法)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明白古人思乡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群体现象。以前面《秋思》学习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导读,背景音乐《思乡曲》的渲染。让学生在品读这些思乡名句中融入一种思乡悲愁的诗境中。
第三部分:感受今人的思乡情
师:同学们,古人思念家乡,今天的人们远离家乡又何尝不思念?你们听――(配乐欣赏:余光中《乡愁》)
(引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教师配乐范读。使全课意境统一,让学生感悟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
第四部分:家,永远的向往
1.(小结)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总让游子牵肠挂肚。也许今天的你们还不能完全体会这种感觉。但是同学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前言】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翻译】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
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欣赏能力 培养
由于过分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承,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往往成了说文解字串句子,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创新教育正在逐步发展的今天,古诗文的教学怎样从单纯的字词讲解,深化到古诗文的欣赏呢?笔者愿以此观点与语文同行共同探讨。
对于初中的学生,古诗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上。如何培养欣赏能力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设置场景,培养审美理解
首先在讲解文意的过程中,要紧扣句子,设置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学古文单元以前,我首先做了一个准备,讲了古代考生根据诗句画画的故事。“蛙声十里出山泉”题目亮出后,要求学生设想画面,学生踊跃回答,气氛非常热烈。答案亮出来后学生先是楞怔,而后又叹服,答案是什么呢?汩汩清泉有一群小蝌蚪在畅游,没有蛙声却满耳都是蛙声,使学生领略到古诗文简约而充满画意的美。经过讲解精美的诗句、片段,使学生明白古诗文的语言精当,它们往往是意境优美的画面,或是山水画,或是泼墨写意画、或是一幅剪影。经过这样的铺垫后,学生对古诗文理解的生硬感渐渐缓解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根据场景,展开审美想象
在古诗文的授课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在设置的情景中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根据句意揣摩、设计文中人物的表情,体味主人公的心态,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又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木兰诗》中,在讲解分析人物形象时,借用手势,利用或激昂或柔婉的语调,慢慢将学生带入诗中,在文字的基础上,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与主人公同悲同喜。例:木兰从军准备图,可以让学生想象木兰自备鞍马、弓箭的紧张情景,反衬出军情紧急,同时木兰整装待发,意气风发的形象渐渐浮出;再看《木兰行军图》引导学生想象她的军旅生涯开始了,在紧张的行程中木兰扬鞭策马的形象慢慢浮现,这样,一个热血男儿的形象便鲜活地展现出来;而在黄河边宿营,在燕山脚下扎寨,片刻的休憩,聊聊几笔,一个思念家乡,思念父母双亲的女儿家又闪现出来,至此,木兰的单纯的军人形象和流露的儿女情怀粘贴在一起,使人物形象渐趋丰满,而到了木兰不慕荣华,辞官归乡途中,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木兰的神态,至此,木兰这位战功赫赫的骁将、思乡心切的普通人、这样一个热血男儿、这样一个柔情女子,诸多形象揉和在一起,才使得她有血有肉。而这个形象正是在想象的过程中,一次次浮现,不断地利用想象之笔将其削减、增补、精雕细刻,才越来越鲜活,在学生的思维中不断凸现,呼之即出。
三、利用情景,积累古诗文
古诗文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极易诵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情。“诗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便是说的这个道理。当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地整理积累的古诗文,加以整合。如《送别诗》有殷勤关切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衷心祝福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心胸开阔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与品析,它们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各是什么?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探究,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四、品味诗境,积累体验
每一首诗中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同一位作者的诗积累得多了,就能品出每位诗人的个性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折射出李白的“狂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叹着杜甫的隐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悠远着陶渊明的恬淡;“大江东去,浪淘尽”高歌着苏轼的豪情……这些沉淀,必得经反复吟诵才能感悟。
五、结合情景,应用古诗文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qi3)门槛(kan3)过瘾(yin3)凑(cou4)齐
酬(chou2)谢煨炖(wei1dun4)两颊(jja2)家醅(pei1)
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二、导人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子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
家乡浓浓的感情。
例如:
①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②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③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④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⑤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⑥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五、拓展训练
(一)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建<宿建德江>)
这两句写的是羁旅之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更是道出了苏轼对相隔一方弟弟的思念,也给了天下人最诚挚的祝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萧乾<枣核>
(三)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
六、小结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琦君的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
七、布置作业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入的古诗词,其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学生学习这些古诗不仅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一些社会情况,而且能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么,怎样来学习古诗呢?
一、问题导入,理解情感
小学生初学古诗,对古诗没有什么概念,如果直接拿出作品来读来背,学生势必一头雾水。这时,最好找一个问题作为切入口,这个问题要适合古诗的情境,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离开爸爸妈妈时会想念他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我又问:“如果想他们又见不到,怎么办呢?”有的同学沉默了,有的学生说:“可以看照片。”我接着问:“古时候的人,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也会远离家人,也会想念家人,那时候又没有照片,他们会怎么办呢?”这下,学生开始思考了,我便顺势提出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找找答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古诗的情境,边读边思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导入方法从学生可以理解的情感入手,教他们从生活中去体会。在这首诗中,核心的情感就是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我的导入是先导入了情感,呼唤起他们对亲人的情感,尽管思念时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无论是看照片还是登高望远,其对家人的情感则都是完全一样的。这样,他们在理解上就没有了障碍,同样的思念还能拉近他们和诗人之间的距离。
二、运用诵读,领会含义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法不是要求老师逐字逐句去解释古诗,而是通过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们感受到古诗的抑扬顿挫之美。古诗都是押韵的,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学生背诵熟记。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感性的,善于记忆,就算他们并不懂得诗词的意思,但只要读的熟了,同样能够背诵下来。原来很多作家都提到他们在上私塾的时候,那个时候根本读不懂,但是也按照要求背诵了下来,等到渐渐长大,他们也就逐渐懂得了那些诗文中的深刻含义。
当学生熟读成诵时,再让学生理解古诗中所描写的景,或所抒的情感,稍加点拨,便可以体会诗中的含义与感情。另外,朗读,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意境便会在头脑中形成。可见,有情感的朗读是让学生感悟古诗内涵的最佳途径。
朗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要读出诗词的音韵美,用音乐的美打动学生,让他们忘我地朗读,反复地朗读,从而背诵下来。还有一点要提到,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毕竟是一种需要吃苦精神的活动,所以也要让学生们懂得学习就是要吃些苦,不能够给学生学习只有享乐没有艰辛的错觉。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3)课外拓展的必要性
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
拨清波”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自居易的《忆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
送别诗我通过让学生讲述与朋友离别时的故事和心情,来体会朋友间依依不舍得离别之情……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古人的心情与感受无不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悠远的诗文中,只有贴近我们心灵的诗句才是千古名句,我们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
四、读写结合,强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