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从军行古诗

从军行古诗

时间:2023-05-30 09:38: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从军行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军行古诗

第1篇

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赏析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赏析诗歌的主旨,这也是高考古诗词最常见的考点。那么怎样把握与分析诗歌的主旨呢?

一、要熟悉古典诗歌的题材内容和思想感情类别

当我们对古人所写诗词的题材内容、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类别熟悉之后,每读一首古诗,就会顺着古人的想法去思考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一般来说,按题材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诗、爱情诗、哲理诗、边塞诗(军旅诗)、田园山水诗、咏史诗(怀古诗)、咏物诗、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而古人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见的类别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相知相思;长亭送别;别恨离愁;思妇闺怨,等等,这里主要以送别诗与边塞诗为例来展开分析。

(一)送别诗

1.兴起原因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难以再见面,因而古人更重视送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或留给居者(留别),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2.感情主旨

①全诗基调凄清缠绵,表现惜别恨别之意。如白居易的《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因别而幽怨悱恻,悲情满怀。

②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③借别抒怀之作。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但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决心。

(二)边塞诗

1.兴起原因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不少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

边塞诗歌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歌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歌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

2.感情主旨

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与奉献精神,如杨炯的《从军行》。

③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如高适的《燕歌行》。

⑤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⑥表达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如徐兰的《出关》。

二、要掌握如何分析诗歌的主旨――“抓意象,析特征,悟情感”

诗歌是用来干什么的?诗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毛诗・关睢》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这是诗歌的本质特点。而诗歌靠什么来抒情言志呢?历览古词,会发现诗人主要借意象抒情(间接抒情)。当然诗歌还可以直接抒情,但中国古诗讲究含蓄和韵味,靠意象来抒情的占绝大多数。诗歌主要借意象抒情,这是古人写诗的规律。意象是出现在诗歌中的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这个载体包含四大类:景、物、人、事。而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意象特征是相融合的,因此要从赏析意象特征入手来感悟作者情感。根据诗歌的本质、规律,分析诗歌主旨的总方法就是“抓意象,析特征,悟情感”。

三、要掌握诗歌主旨题的作答步骤,答案表述清晰完整,要点突出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72-02

古诗教学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古诗应该怎么教?以下是笔者的看法。

一、去其功利,通过诵读来学诗

诗歌的起源与劳动、宗教、音乐、舞蹈等有关,后来的诗歌虽脱离了舞蹈、曲调,但还保留了音乐的本性。对仗整齐,有节奏;合辙押韵,讲究韵律,如此旋律优美的文体,必须以声传情。可是,在学校里,许多老师教古诗的目标比较单调,或把诗歌作为加强某种思想教育的工具,或把它作为进行语文文字训练的对象,或把它作为考试的内容让学生强背。

诵读好,应是学习古诗的重要任务。这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有具体要求的。低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中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高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音、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低中高年级虽教学目标不一样,但方法都是一样的——通过诵读来达到目标。诵读,是要有层次的:初读,读准字音;再读,读出节奏;品读,读出诗意,悟出诗情。而识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在诵读中进行,在诵读中巩固,在诵读中体会。抑扬顿挫,朗朗诵诗,是古诗教学的诗意课堂的目标,这点需坚守好,决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古诗教学迷失方向。

二、抓住具象,模拟情境,走进古诗

诗歌是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将之寄托给一个具体的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自己的某种感彩。这是古诗的一大特性。因此,读者阅读诗歌,其实是还原诗人的所见所感,并在此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彩。所以,古诗教学必须抓住具象(在诗中或是人,或是物,或是景)。抓住具象,也就是读诗时头脑中能马上形成一幅幅具体的图画,边读诗边想象画面,在想象画面时情感自然流淌而出。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性的画面,都有主观的情感,这样意在其中,韵在其中,情也在其中,也就算读懂诗了。还原具象的方法,可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或老师提供的影像资料,或学生根据诗歌自己画画,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引发想象。如果能在了解写作背景、诗人生平、诗人特点的基础上还原具象,那就更能身临其境,更容易准确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创设情境,模拟诗人创作的过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深刻了。如教杜牧的《泊秦淮》,笔者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现在跟随诗人杜牧一起出发吧。天黑了,夜晚来了。此时的江面上你看到什么景色?用诗句来说吧——

(学生齐读:烟笼寒水月笼沙。)

师:月色朦胧中,我们——用诗句来说吧。

(学生齐读:夜泊秦淮近酒家。)

师:这个时候,忽然听到歌女们在唱——

(学生:花。)

师:南唐陈后主的《玉树花》,这是亡国之音啊。当年陈后主每日寻欢作乐,终于被隋朝所灭,如今歌女还在唱这支“亡国之音”!真是——用诗句来说——

(学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师:商女不知亡国恨,这些纸醉金迷、沉迷歌舞的老爷们知道吗?

(学生:不知道。)

师:这真令人忧虑啊!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毫不警醒,不从中汲取教训。国家命运堪忧啊,杜牧长叹一声,走进船舱,奋笔疾书,写下了《泊秦淮》。我们一起读这首诗吧,读出诗人的情怀。

(师生共读)

三、拓展阅读,多角度赏诗

小学课本里古诗的呈现一般是以《古诗两首》、《古诗三首》为题,这两三首古诗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如今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中高年级),一般能学习两首古诗以上,但不同内容的古诗在同一节课上,显得脱节,没有意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先人留下的诗歌多如繁星。同一题材会有不同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写过,同一诗人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写下不同情感的诗歌。这是中国古诗的又一特点。我们通过拓展整合,可以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了解,还原的意象更完整、丰满。如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可引用不同时代的诗人写西湖的诗,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非常热爱西湖,任杭州刺史时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离任前,还写下了“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诗句。一起读读。

(学生读《春题湖上》。)

师:几百年后,北宋文学大家苏轼任杭州刺史,也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句。一起读。

(学生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一百多年后,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也写下赞美西湖的诗句。一起读。

(学生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除了同一题材,以时间为线索纵向选择,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之外,针对同一主题,展现不同的诗歌来同时学习,也能有同样收效。如:不同的古诗表达同样的思乡之情,可同步学白的《静夜思》、李中的《客中寒食》、向居易的《阴雨》、张乔的《江上送友人南游》等。不同的古诗同写戍边生活感受,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李颀的《古从军行》、曹松的《乙亥岁》、陈陶的《陇西行》等等。

四、学古诗,学做人

文以传道,歌以言志。中国几千年来的古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用毕生所学所为为我们总结立人之经验。这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对这些古诗文熟读成诵,可激发学生立志报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白省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在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反复背诵中学会从诚信、忠诚、修身、虚心等方面做人,《游子吟》的反复诵渎使他们学会报答,学会感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学生对这些古典诗词诵读,从而明白“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体会其中的感情,从中学会立人,学会处世的精神。

第3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策略;追求实效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韵律,让人徜徉其中而流连忘返;其深邃的思想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近年来,诗词赏析越来越受到中考、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但只要我们分析中考、高考诗词赏析题的得分率,我们不难看出,诗词赏析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有幸听到了一节诗词赏析课,授课教师在训练学生诗歌赏析方法和培养学生诗歌赏析能力中运用的教学策略,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特将其整理如下,以飨同仁。

一、诗歌赏析教学策略

1.导入

进入九年级,我们学过了许多诗词。通过这些古代诗词,我们认识了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豪放洒脱的苏轼、抑郁之中仍不泯报国之志的辛弃疾……这一首首小诗,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的小窗,让我们窥见了那个时代众多文人的思想,也透过他们了解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不知道同学们对唐代的边塞诗有无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代,去学习两首与边塞征战有关的边塞诗吧。

2.明确学习方法和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诗词的方法和步骤,并板书诗词赏析四步教学法:第一步“知诗意”;第二步“绘意境”;第三步“悟感情”;第四步“赏手法”。

教师点明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从军行》,自学《雁门太守行》。

3.学习《从军行》

(1)知诗意

①教师先教给五言律诗朗读方法,而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诗歌。

②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解朗读,初步理解诗意。朗读结束,教师强调重点词义,并通过对话检查学生对重点词意的理解,检查结束,学生再次朗读。

③学生译读诗文。教师点拨直接翻译法和画面组合法,接着,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自由译读。然后让学生展示译读成果,教师评价点拨。

④学生归纳诗意强化理解。教师引导提问: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并归纳:这首诗写了出征和战争的全过程。

(2)绘意境

①教师提问:诗的意境由具体的物象组成,体会意境要先看诗歌写了哪些具体物象,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中的物象。学生阅读搜索:烽火、牙璋、凤阙、龙城、雪、旗画、风……

②教师追问:当头脑中在展现这些物象时,就形成了一个个战斗的场面。我们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一下战争的场面呢?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后,师生共同归纳: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③教师追问:每一个场面就是一幅战争的画面,你觉得哪幅画面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意境。

(3)悟感情

①教师提问:诗中能直接流露作者感情的诗句有哪些?学生阅读并提炼: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②教师追问:结合这些抒发感情的诗句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分析回答: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感情。

(4)赏手法

教师提出问题:诗中采用了哪些写法?有什么作用?

①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②教师指导答题方法及步骤: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用的;第三步指出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生自学第二首

学生按照诗词“诗词赏析四步法”进行自学;教师巡视,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点拨;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5.比较赏析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诗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讨论并归纳:相同点是用景物烘托。不同点在于前者善于选取典型之物,巧用借代,画面跳跃感强,显得简洁明快;后者善于渲染,着色浓墨重彩,体现了奇丽诡异的风格。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点。

学生讨论并归纳:两首诗都可以窥见唐代的尚武之风,文人大都有投笔从戎、戍边建功的理想。

二、回顾课堂,总结经验

1.立足高效,善于构建诗歌教学有效教学模式

这堂课容量大,能力训练点多。授课教师在整堂课中紧扣一个“读”字,读中“知诗意”,读中“绘意境”,读中“悟感情”,读中“赏手法”;抓住一个“比”字,教师巧妙重组文本,将两首内容相似、情感相似而风格不同的诗歌组合成教学内容,第一首教读,第二首自读,然后进行比较鉴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多给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提升能力

这堂课上,教师在轻松的对话中教给了学生许多读诗析诗的方法。这些诗词赏析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不仅紧扣了诗词赏析的考点,而且教会了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了授人以渔,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

3.适度拓展,增加诗歌教学的力度和厚度

第4篇

一、重视情境的生成,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可以从古诗词内容人手,通过不同手段和方法创设课堂学习氛围,生成具体的语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与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之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有效推动教学活动。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木兰诗》一课教学为例。笔者基于多媒体技术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以图片、短片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辅以音乐作为背景,创设出与教材内容情境描述相贴近的教学氛围,学生想象力得到充分激发,真实创设了文本情境。笔者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所用素材来自美国迪斯尼出产的经典动画片《花木兰》,在播放木兰从军的片段时,学生们很快就进入教学情境,感受到木兰的魅力、智慧以及胆略,对木兰代父从军行为中蕴藏的英雄气概与儿女之情也有了全面的认识。笔者由此引导学生们学习并体会古代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使之更向往和平生活。

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教师应结合教育对象特点,利用情景教学法将教材与学生认知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还原真实情境来打开学生心扉,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学生在课堂情境下学习热情明显提升,并就视频素材积极展开讨论和交流,从而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教材内容,课堂实效性随之提升。

二、做好朗读和背诵指导

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大多取自古代经典篇章,且经过编校人员精心挑选,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些作品含义隽永、言简意赅,韵律和谐而又琅琅上口,所以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方式组织学生反复诵读,如个别朗诵、自由诵读、小组诵读或者范读等等。通过不同的阅读方法来加深学生印象,使之能够体验到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正确领悟作品主旨,对文本内容中描绘的意境有深刻的感受,在思想和情感上实现与作者的共鸣,不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们通过多次诵读才能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言词句,更咀晰地感悟文本文义。换而言之,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味到文本中蕴藏的情味,这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达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古诗词教学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知识和积累程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古诗词背诵这一行为做反复多次强调,因为学生要想掌握文言文,首先应熟练背诵文言文,这是必要的基础。随着年龄增加、时间推移、阅历逐渐丰富,学生对于记忆中的文言文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文言文语感与文本词语理解和研习行为也有密切的联系,就这一点而言,朗读与背诵在文言文学习中的效用与功能均较为明显。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时高度重视朗读和背诵方法的应用,合理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

三、重视知识衔接,做好教学过渡

初一新生对于文言文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因为文言文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新领域。当然,小学阶段学生们已经较为广泛地接触了古诗,古诗词句中的字词在很大程度上与文言文知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所以初中教师可以从此点出发,在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小学古诗词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古汉语知识基础。其中应特别注意对古诗词内容中那些典型文言字词的讲解,明确区分此类字词在现代汉语以及古代汉语中释义的区别,认真讲解其中的异同点,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使用,并在不同语境下判断语义。

第5篇

26.《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27.《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28.《咸阳值雨》

【唐】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

万点空蒙隔钓船。

绝似洞庭春水色,

晓云将入岳阳天。

29.《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30.《衢州别李秀才》

【唐】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云,

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

更知何处再逢君。

31.《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

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

只堪图画不堪行。

32.《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33.《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34.《从军行》

【唐】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

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35.《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36.《丰乐亭游春》其一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37.《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38.《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

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濛濛细雨中。

39.《梅花绝句》(其一)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前一放翁。

40.《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却不声。

41.《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42.《阳关词》

【宋】陈刚中

客舍休悲柳色新,

东西南北一般春。

若知四海皆兄弟,

何处相逢非故人。

43.《山行》

【宋】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

44.《春晚》

【宋】梵崇

春光过眼只须臾,

榆荚杨花扫地无。

却忆菩提湖上寺,

绿荷擎雨看跳珠。

45.《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46.《临平泊舟》

【宋】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

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

一天风露藕花香。

47.《早行》

【清】李渔

鸡鸣自起束行装,

同伴征人笑我忙。

却更有人忙过我,

蹇蹄先印石桥霜。

48.《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49.《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0.《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第6篇

关键词:诗歌鉴赏 辨体 审美

中国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最具价值的瑰宝,它代表了我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入学习的文学样式。学好中国古典诗歌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诗歌鉴赏是高中阶段语文学科考查的一个重点,更是难点。这就使得学生们对诗歌有一定的重视。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会通过课文及习题接触大量的诗歌。大部分诗歌鉴赏题侧重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逐步提高分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诗歌审美特质的理解,也就很难真正理解诗歌的艺术效果,难以真正体会诗歌的魅力所在。下面来看一道诗歌鉴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

其中的一道问题是:“‘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诗歌鉴赏题总是把诗歌分解了来看,有的题还会问得很刁钻,让人不知道从何答起。对学生来说,答题的确有难度,并且未必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诗歌的认识。那么怎样更好地体味一首诗呢?同样针对上面所引的这首诗,我们看看古代的诗论家是如何来赏析的。清代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评道:“诗有借叶衬花之法。如杜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自应说闺中之忆长安,却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借叶衬花也。”[2]他用中国特有的诗论语言来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虽然意思不那么清晰,却能让人有一语中的的感觉。清代的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说:“此公陷贼中,本写长安之月,却偏陡写~州之月;本写自己独看,却偏写闺中独看,已得遥揣神情。三、四又脱开一笔,以儿女不解忆,衬出闺中深情苦境。”[3]古人显然更侧重从诗歌的整体来把握,得其神韵。让人觉得切中要害,又耐人寻味。现代学者沈祖痹谒的《唐人七绝浅释》中对以上写法说得更为明了,说杜甫“学习杜审言《赠苏书记》从对面着笔的手段”[4]。这样就巧妙地道出该诗歌的优点。我们在诗歌教学中也应该重视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诗歌的审美特质,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才会愿意主动学习诗歌。

还有一点,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因为诗歌鉴赏题侧重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所以就会挑那些有特殊手法的诗歌出题,可是盛唐的诗歌――那些被我们认为写得最好的诗,往往是一气呵成,不讲求艺术技巧的。因此我们做题时见到的诗歌往往不是最一流的诗,长时间地鉴赏这些诗恐怕会阻碍我们审美眼光的提升。因此,我们学习诗歌还是应该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学习古人鉴赏诗歌的眼光,以便更好地鉴赏诗歌。在这里我想提出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风貌

古人有一套用来品评艺术作品的词汇。这些词汇概括了诗歌的整体风貌,如“雄浑、空灵”等,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们体现了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能更好地将我们带入审美的情境中去。学生把握一些这样的词汇,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风格。如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很好地体现了雄浑的特点。如: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6]

这些诗歌抓住典型场景集中描写,意境开阔雄浑。再如王维的五言律诗、五言绝句,我们往往可以用“空灵”来概括。如: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7]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8]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9]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10]

在这些诗歌中作者隐退诗境之外,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诗歌的风格,体会诗歌的妙处所在。类似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二、学习一些辨体知识

首先,学生应该从诗歌的体式入手,了解一下各种诗体的特点。如五古诗古朴典丽,七言歌行跌宕起伏,而七言律诗往往凝练顿挫,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s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11]

我认为这首诗是比较典范的一首七言律诗,因为七律应该写得抑扬顿挫,读来让人有刻骨铭心之感。如果像七言绝句那样流丽婉转,就不算合格的七言律诗。

其次,诗坛一些个性突出的诗人往往各有擅长的诗体,注意把握其特点。比如,王维、孟浩然擅长五言诗;李白擅长七言歌行、七言绝句;杜甫擅长五言古诗、七言律诗;王昌龄、杜牧擅长七言绝句等。他们创作的不同体式往往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人们常用飘逸奔放来概括李白诗歌的整体特征,但具体到不同的诗体则应分开来看,他的七言歌行体现了奔放的特点,如《行路难》《将进酒》。如果是《蜀道难》《梦游天母吟留别》这样具体描摹了山川险峻的诗歌,可以用奇崛瑰诡来概括,而他的七绝往往具有清新飘逸的特点。

第三,不同的诗歌体式也有它们各自适合表现的题材。如王维的山水诗通常用五绝、五律这两种体式来表现。除了上文提到的诗歌,还有《鸟鸣涧》《书事》《汉江临泛》《终南山》等。而七绝主要有几种题材:一是边塞诗,二是闺怨。前者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后者如他的《长信秋词》五首。

三、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

古音有平上去入,后来入派三声,今天尤其是在我们北方方言区,大家基本对入声都没什么了解,可是学习诗歌时,我们可以把它提出来,让学生对入声字有一定了解。入声字很能体现诗歌的情感,比如岳飞的《满江红》多入声字。因为入声字发音十分短促,就能更好地体现词人那种悲愤之情。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入声字。然而我们在朗读诗歌时,仍可以通过区分平仄来把握诗歌的音调。比如平声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阴平(一声)、阳平(二声),发音时可以尽量长一些,给人一种意境悠远的感觉。仄声字包括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发音时要短并且重,这也可以表示情感的强烈。

学习诗歌时,我们还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吟诵的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古典诗歌的音韵之美。吟诵是濒临失传的诗文诵读和学习方式,介于说、唱之间。如今会吟诵的人很少,尤其是采用地方方音的吟诵。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网络的音频资源。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的网站上就有很多音频资源。其中有1982年全国首届唐诗讨论会的录音,里面有用闽南语、南昌方言的吟诵,音调婉转悠扬,十分动听,还有霍松林先生用他特有的西北声腔吟诵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苍老遒劲,特别适宜地表现出杜甫漂泊西南时的慷慨悲凉。我也听过有人用湖南平江腔吟诵《示儿》《登金陵凤凰台》,抑扬顿挫,情感充沛。不过现在更多的人都是用普通话吟诵,虽然少了地方方音的风味,但是更便于推广。人艺的话剧《李白》由濮存昕饰演李白,当他演到情感迸发时,往往“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加之幕后苏民先生的吟诵,实在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论作品,如《诗源辨体》《诗薮》《四溟诗话》《一瓢诗话》等,可是这些论著对于高中生来说过于专业,难度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些近现代学者论诗的著作,这些学者往往受过旧学的教育,作为将新学与旧学衔接起来的重要环节,很适合成为我们学习古典诗歌的重要媒介。其中代表学者及作品有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沈祖毕壬的《唐人七绝诗浅释》,还有叶嘉莹先生的一些诗学论著等。

学习诗歌,我们不能总带着功利性目的,那样既浪费了诗歌的审美价值,也不可能真正读懂诗歌。让我们暂时抛去功利的想法,用细腻的心去体味诗歌之美,哪怕凄迷,哪怕哀婉,都是一种醉心的审美体验。

注释: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2页。

[2][3]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3页。

[4]沈祖保骸短迫似呔诗浅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页。

[5]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6]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7]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8]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9]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10]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1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925页。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2.

[2]顾青.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5:3.

第7篇

但是,在诗歌鉴赏的实际活动中,有时并不能完全依赖和相信千百年来因袭下来的传统意象的固定含义。因为,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遭遇、不同身份的诗人,对于这些意象的运用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导致意象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发生了变化,意象因此具有了多义性。我们以中国古典诗词中极为常用的月、水、花等意象,简单加以阐释。

一、月的意象

月给了诗人美妙的灵感,诗人和月之间便有了不解之缘。在古典诗歌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以月暗示空间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乡怀远。在古典诗歌中,月往往和距离的阻隔产生联系,因此,诗人往往用月来寄托思乡怀远的情感。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即为思乡怀远的典型例子。再如: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昌龄《从军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等,都表达了这种情感。

2 以月暗示时光流逝、生命流逝。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古人常以月的意象感伤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例如,李白《把酒问月》在短短的诗行中,却发出了一连串长长的疑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首诗一共七次出现“月”字,突出地表达了诗人时光不再、岁月流逝的生命感慨。这样的例子还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以明月贯穿古今,抒发了千古以来人类对时间的感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地追忆。

3 以月暗示悲欢离合的情感。诗人笔下的月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其中的“愁”可谓到了极点。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其中的凄恻孤寂,令人怦然心动。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真是郁怀难耐,怨声不断啊。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残月”象征离别的伤感。李白《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用“秦楼月”暗示离别的伤感。上面的例子,都是以月象征悲凉的情怀,当然月也可以象征喜悦的情感。例如,朱淑真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二、水的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水的意象主要有这些象征意义:

1 以水暗示时间流逝。这种象征意义,或暗示时代变迁,或暗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或暗示人生短暂、生命流逝,或暗示盛衰兴亡的变化。例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白流”,王安石《桂枝香》“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都以自然的流水来暗示时代的变迁;辛弃疾《鹧鸪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都以流水象征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可逆转、不可阻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卷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以流水象征生命的流逝;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都象征盛衰的变化。

2 以水暗示送别、思乡和愁绪满怀。古人送别,往往发生在水边。因此,水的意象就被诗人用来暗示送别。例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水急流”把朋友很快地带走,因为朋友的离开,倍感惆怅,于是只能借酒消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用天边滚滚长江之水的流淌,表达了友情的绵远。

由于很多诗人有漂泊在外的经历,往往见水而生思乡盼归之情,因此,水的意象也用来暗示思乡。例如,韦庄《江外思》“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江水直接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柳永《八声甘州》“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旅客思归的凄苦心情,但是,故乡渺远,归心难寄,他只能注视东流的长江水,将一腔思乡之情倾注在无语的流水中。

3 以水象征女性和爱情。用水象征女性,在水边向女性求爱,求而不得,于是水就成为了爱情的阻隔。在很多古典诗歌中,横在男女之间的往往是一条不可逾越的水:《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花的意象

花是古典诗词中经常被歌咏的对象。花的意象主要有这样一些象征意义:

1 以花暗示伤春、惜春的情感。以花暗示伤春、惜春的情感,这种象征意义,在古典诗词中是最为常见、最为突出的。例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白居易《落花》“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厌风风不定,风起花萧索”,这些都表现了伤春、惜春的感情。

2 以花暗示个人身世命运。落花的命运往往让诗人想到自身的命运,于是,花的意象也就具有了暗示个人身世命运的作用。例如,《红楼梦》中《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花与黛玉,难道不是同病相怜的吗?

第8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诗词 诵读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词是以丰富的感情、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而取胜的,又因之讲究节奏韵律,极富有音乐美,适宜于诵读。自古就有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分诗靠七分吟”这样的说法。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也认为: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有些诗文还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那么,中学古诗词教学也应以此为出发点,重视诵读吟咏,为审美感悟诗词奠定基础,从而凸显人文性在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通过诵读理解古诗词的字词句

语文新课程改革极力批判把抓字词、死记硬背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诵读诗词的客观规律来讲,读懂字、词、句是理解、感悟诗词的前提,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就可以穿插字词句的讲解。如,在讲授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提到王杨卢骆便以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作为补充,请学生一起诵读。有学生在自读时便提出了疑问,对“尔曹”中“曹”的字义很困惑,使得整句诗的意思理解起来有些模糊。为了使学生对这个字义有深刻的理解,教师便从“曹”的甲骨文入手,“曹”字上部是两个“东”,下部是一个“口”,“东”原义为大口袋形,口袋本身就有“多”义,两个“东”便是更多了,而“曹”子下部“口”在甲骨文中通常无义。所以“曹”有“偶、辈、群”之意,如杜甫《曲江》“哀鸣独叫求其曹”,便是求其群的意思。于是,“尔曹”中“尔”的意思是“你”,“尔曹”就是“汝辈、你们”的意思。这样解释之后,学生便豁然开朗,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也容易理解了,再诵读诗歌时更易入情了。

再如,教授杨炯的《从军行》时,“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描写的是读书士子随军队离开京城参加战斗的情境,学生对“牙璋”、“凤阙”的意思提出了疑问。教师便作了如下解释:“牙璋”指古代出兵用的兵符,由两块合成,一块掌握在朝廷中,一块掌握在主帅手中,两块相嵌合处呈牙状,这里借指将帅。“凤阙”则代指长安,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凤阙成了长安的标志,所以借指长安。当学生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对这首边塞诗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二、通过诵读欣赏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闻一多说:“诗之所以能激感,完全在它的节奏。”可以说,节奏韵律是诗人表达情感的最有效的手段,诗词节奏韵律与意义结合得很好。诗词中或轻松欢快、或急促跳跃、或奔放昂扬、或低沉滞重、或舒缓悠长等不同的节奏韵律,反映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跌宕起伏,表现出人的生命活动不同的节律,以及诗词丰富的内涵和隽永的意境。而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最好的方式就是诵读。学生也许不能完全了解诗词格律,但能在诵读中发现声调、平仄、押韵的细微分别,吟出诗词的好处来。因此,在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让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也使得诵读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掌握七字句2-2-3的停顿规律,读出起伏跌宕的节奏感:平声读得长而轻,仄声短而重。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词开头用十四个叠字,后又用四个叠字,韵律节奏感极强,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独特的音乐美。学生在诵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过程中,低沉而缓慢的节奏,学生就会感到犹如在品读一首忧伤凄凉的歌,从而感受着歌里流泻的孤凄情绪。

三、通过诵读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基调

基调指古诗词的基本情调,也就是古诗词感彩的一种综合体现。基调是古诗词固有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古诗词的字里行间,使古诗词整体上显现出某种情感特色。诵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作者的感情,读出自己的感情,读者与作者融为一体。通过诵读,学生在理解和表达的统一中,在情和声的统一中,使古诗词基调得到完美体现。如,杜甫的《登高》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称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解说诗里包含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学生只会浮光掠影地接收信息,不能深入诗境体验理解诗人的情感。若让学生通过自己有节奏、有气势、有感情、大声地、抑扬顿挫地诵读,就会逐步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的意义、情感。

又如,在教学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时,上片运用了七对叠字,有三层意思:“寻寻觅觅”是内心情感引起的外部动作,“冷冷清清”是环境气氛,也是内心的感受。“凄凄惨惨戚戚”是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真切体验,仿佛一个女子在那里长吁短叹,泪如雨注,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细的情感,读罢让人心境悲然。词的下片“点点滴滴”再叠与前映照呼应,写出了“愁”之多之深。词中三个感叹号,使得作者的感情一次比一次显得痛苦而无奈。一个反问句,不仅仅是问“天”问“地”,更是在问茫茫“人生”,问现实问国运。这首词在很大程度上是用声音来塑造形象抒感的,于是在诵读本词时要对这些特色之处作恰当处理。通过诵读,学生就能体会当时作者的那种丧夫之痛与家国残破、故土难归的深切哀痛。■

参考文献:

1.任明新.初中古典诗词教学设计的策略[J].语文建设.2011(1).

第9篇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对美的事物总是喜爱、向往、追求。作为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知识的学生,对美的事物更是充满热爱之情,而他们追求得更为强烈的艺术美,当数音乐了。

学生一般都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上,他们兴味盎然,注意力集中,如果音乐老师因事不能上音乐课,我看到的是学生失望的眼神。那么如何利用这种情绪,让音乐和语文牵牵手,搞好教与学,确实值得探讨。

二、语文教材与音乐

初中语文教材与音乐有关的内容实在为数不少,180篇课文与音乐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课文有70篇之多,占教材的1/3。譬如,七年级有《生命 生命》――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最后一课》――法国国歌《马赛曲》等等;八年级有《爱莲说》――古筝《云水禅心》,《归园田居》――侯德健的歌曲《归去来兮》等等;九年级有《愚公移山》――江涛的同名歌曲等等。这样产生的效果远比空洞的讲授好的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如果你是更细心的人,还可以找到更好的音乐素材。

三、语文教学与音乐

不难看出,音乐的因素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自然不宜对此视而不见。所以,应当利用语文教材中的音乐成分来帮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音乐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这个配角绝不可喧宾夺主,语文与音乐的相融还应要讲究一个适时、适情、适度的问题。

1.课前精神放松。教师提前三分钟进入教室,播放音乐,一般以古筝、二胡等纯音乐为主,起到类似禅宗的静心功能。

2.新课音乐导入。如教学现代诗《雨说》,在《春之声》的缓慢而悠扬的节奏中,随着春雨的4簌簌,拉开第一节春雨来临的优美画面。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干涸的田圃和苍黄的牧场,冰冻使种子失去了甜蜜的温床,土壤依旧温情呵护着往日喧嚣的牧场,冬天就要远去,春雨还会远吗?意境的创设为下文的理解作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恰当地使用音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入诗歌的意境。

3.课中音乐辅助。如教学文言文《愚公移山》,知道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学生对愚公的精神有所感悟,可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交流,当江涛的《愚公移山》低缓响起,学生在乐曲中静默、思索,与作者的思想交汇到了一起。听听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品品这耐人寻味的歌词,以乐传情,获得文学美学与音乐美学的双重熏陶,文学与音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师生共品文章的精妙。

4.课尾音乐调节。如教学完古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军行》后,留下几分钟时间,播放《十五的月亮》《两地书――母子情》等新时代的歌曲(或让学生跟唱),在放松精神获得美的同时,又通过古今边防战士生活的对比,加深了对不同社会的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也不无裨益。

5.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的一项全新的内容,第一次被纳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各个单元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目标,被称为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结合所学作品展示或表现有关的音乐内容或才华,如联系学过的《背影》《散步》《我的母亲》,熟唱《常回家看看》《说句心里话》等亲情歌曲或者让会唱的学生教唱,这样既可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又可深化对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

实践证明,利用有关的音乐帮助语文教学,大体可收到如下效果:

(1)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

(2)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陶冶师生情操。

第10篇

关键词:古典诗歌;意境;神韵

许多古典诗词,常常因为结句的奇峰突起而增辉通篇。我们研究古典诗词的结句种类和艺术,对于把握诗歌意旨,提高鉴赏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以景结情,含蕴悠长

即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收束全诗。其妙处在于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诗人欲说不直说之意都蕴含在景中,耐人寻味。如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前三句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表现这“不尽边愁”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于是,诗人无限的乡愁、建功立业的雄心以及对现实的幽怨等无限情思穿透意象挥洒开来,从而比直抒胸臆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悠悠情思绵长深厚。

二、以事收束,暗含余音

古诗词的结句多为抒情,而以叙事作尾很少,但若能匠心独用,以事作结,亦会有出人意料之精彩。如郑谷《淮上别友人》: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有情韵的结尾分不开。结句“君向潇湘我向秦”七字叙事而已,若诗歌首联便说,则浅直无味,此却倒用作结,悠然情深,令读者低回流连。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代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戛然而止,恰如四弦裂帛,愈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平淡的叙事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三、以情结景,词尽旨远

即诗的前面大部分叙事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抒情之一笔,旨在一笔点活全诗。这也是古诗词常用的收束方法。如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前面三联或叙事,或写景,而尾联才抒发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黯然神伤的情怀。诗人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这字里行间寄寓着作者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和壮气蒿莱等诸多感触。

四、想象作结,撩人思绪

诗人的情感很多时候由现实而发却又非依靠描景叙事等就能完整表达的,这就需要人为地构造一个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想象就自然发生了。以想象收束诗歌,常常令读者回味无穷、引人遐想。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雨淅沥,夜深难寐,独剪残烛,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可想而知。然而作者于字里行间,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而是从眼前景生发开去,诗人想象自己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驰骋想象未来的欢乐自然反衬出今夕的愁苦,而今夕的愁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诗歌结句通过想象,表达了作者渴盼归后欢聚和追话今夕的愿望。全诗虚实相生,起承转合兀然有致,含蓄隽永。

五、以理完篇,画龙点睛

所谓诗中的理趣,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能从中得到的某种人生感悟。若一首诗词以理收束整篇,定会令人沉思冥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因为此诗关键并非在说一个身居高位人的登塔感受,而是道出一个普遍真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才能不被浮云等遮蔽障目。尾句既是写实,更是透射着日常生活中的哲理,这也是此诗的理趣所在,令人虽掩卷而沉思。

六、以问作结,隽永回味

此种结句令诗歌留有韵味,让读者忍不住心中自问自答,存在一个意境和情感交流的空间,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如,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人最后的一问,惊心动魄,石破天惊,既有对朝廷的失望,又有深深的期盼!因此,这里留下的不仅是命如秋蝉、品如秋蝉的诗人的长叹,留下的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千年之问!

第11篇

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古诗鉴赏的考查点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何才能有效应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标题、作者、题材、意象、抒情字眼、注释、技巧七个方面着手打开古诗词鉴赏的大门。

一、审视诗词标题

标题对作品而言,是眼睛和窗口。学生透过标题,可以把握大意、感知情感、了解写作技巧等。

1.把握大意。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透过标题“览古”二字,我们可知该诗是怀古咏史诗。透过“越中”二字,可知所咏的历史对象。至此,盛衰之感、讽喻之情已跃然纸上。再结合全诗,就不难把握该诗的情感——作者借过去的统治阶级渴求富贵荣华万世不竭、而最终归于幻灭来警醒世人,更是讽喻统治者了。

2.感知情感。如陆游的《书愤》,一个“愤”字,情感已跃然纸上。再如王勃的《别薛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从标题中的“别”“送”等字就可以窥见作者的离情别意。还如《闺怨》《芙蓉楼送辛渐》《春夜喜雨》等众多标题,只要有看标题的意识,就很容易从抒情字眼里把握作品情感。

3.了解写作技巧。如贺知章《咏柳》,一看便知是咏物诗,从中可以推知该诗至少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再如王勃《咏风》:“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从标题看是咏物诗,再结合全诗内容看,作者借这个物的特征表达自己崇尚高尚风格和勤奋的精神志趣,其手法不外乎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象征等。而那些抒情诗如王维的《山居秋冥》,一看便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再如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从题目看,“望”就是观,“野”是处所,便可推知是借景抒情诗。其基本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打量诗词作者

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无不影响其创作情绪。如读苏轼《赤壁怀古》一词,只有了解他政治上的失意、远大的抱负等,才可以读懂该诗所表达的豁达豪迈之情。

就创作流派而言,现实主义往往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是《诗经》,代表作家有杜甫、白居易、陆游等。浪漫主义往往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是《楚辞》,代表作家有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词的流派又分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这些都会给学生的鉴赏引路。

三、留心文后注释

鉴赏古诗词时,直接关系到理解文本和回答问题又可能给考生造成障碍的内容,往往会出示注释,这将给考生以极大的帮助和提示。如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鉴赏该诗,如果不结合注释,一般只能理解到作者的孤独寂寞,但这远远不够,如果再结合注释,联系此时作者的遭遇,就不难深入地体会到作者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之情又无人理解的愁苦了。

四、把握重要意象

意象是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物象。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往往赋予了客观事物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月饱含思念、柳代表惜别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意象,就等于抓住了作者的情感。

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让人感受到居易的快乐生活。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正是借助“缺月”“疏桐”“幽人”等意象,形象地抒发出内心的怅惘之情。

五、扣紧抒情字眼

不少古诗词选用具有明显抒彩的词抒感。阅读鉴赏时,只要找到这些词语,就可以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了。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只要抓住诗中的“旧别情”和“愁”字,就不难体会出边关军人的悲愁所在了。

六、关注题材内容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往往有景有情、情景结合。鉴赏时,只要抓住景物及选用这些景物的目的、景和情的结合方式等,其余就不难把握了。如蒋捷《虞美人·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濠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作者把抽象的思想情绪,比喻为可以存放在小楼中的形象的、具体的物质,且言“楼儿忒小不藏愁”,表现了词人愁思的深重。本欲赏花遣愁,出现在面前的偏又是竞相吐艳的红海棠,联想到自己滞留他乡、韶华渐老,思乡之情油然而起。词人采用反衬手法,貌似红绿满眼的海棠,实际上却暗含好花不常开的喟叹。

2.咏怀诗:叙事抒怀,往往通过具体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等。

3.咏史诗:诗人往往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为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代表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内容形成于盛唐,其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七、体味艺术技巧

技巧是作品的重要元素,当然也是鉴赏作品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杜甫《绝句两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第12篇

一、隐逸诗——悠闲自在的超脱

佛教教义认为世界一切都是空的,因而佛门又名空门。我们能从王维的作品中看到一种空寂幽深之意,王维无疑是超脱的,是一种佛陀式的超脱。正如他在《终南别业》中所述:“中岁颇好道,晚居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表现了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正因为“空”字,才凸显了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显示出来的空寂。描绘了作者隐居云溪时春夜的清幽宁静、清闲自在的生活情致,真所谓花开花落,心境空寂;鸟鸣春涧,禅意盎然。

孟浩然在《晚泊浔阳望庐山》里写道:“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诗人深深怀念东晋高僧慧远的尘外幽踪,远望庐山,暮色渐起,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从远公安禅之地的东林寺里传来阵阵钟声,东林精舍近在眼前,而远公早作古人,高人不见,空闻钟声,心中不禁兴起一种无端的怅惘。“空”字情韵极为丰富,表现了东林精舍的清幽静深,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馨声。”一个“空”字营造了幽深静寂、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同样透露出一股禅意。

在这些诗句中,“空”给我们的感觉是静谧、清新、祥和,“空”字点染出隐居之地环境的清幽、宁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对自然和平静的田园生活和悠闲自在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二、征戍诗——生灵涂炭的悲慨

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连年征战,许多战士身丧边地,换来的只不过是葡萄移植到中国而已,“空见”表达了对好大喜功的帝王用战士的生命换取一己虚荣的愤慨。

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黄昏时分,戍楼上凄凉清苦号角声在空城上回荡。号角的声音,更反衬出这座空城可怕的寂静。曾经极尽繁华的扬州城几经战乱,竟然成为一座空城,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词人目睹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山河破碎的哀思。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自许“塞上长城”,忠心保卫边疆是他一生的抱负,但一个“空”字表明了诗人壮志未酬而双鬓先斑,韶华已逝,“空”字中蕴藏无限沉痛和悲愤。再如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空”寄寓了多少忧国忧民、感世伤怀的慨叹!

在征戍诗中,“空”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讥讽,对生灵涂炭的悲慨,对国土沦丧的沉痛,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怀古诗——盛衰无常的感伤

相传王勃在写完《滕王阁诗》诗后掷笔大笑而去,却留下了一个字没有填上。太守阎公一看,急命小吏去求这个字,王勃就在他的手掌上写了几笔,让他回复。不料回去一看,小吏的掌中空空如也。阎公起初勃然大怒,而后恍然大悟,惊叹道:“真奇才也!”原来缺的就是“空”字啊!“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其实这个巧妙的“空”字,就是这首诗的重点。在雕梁画栋盛极而衰,朝云暮雨空自寂寞的变化中,王勃表白了自己的胸怀,问世间,何为永恒?哪里才是人生真正的归宿呢?只剩下长江奔流,一直在感叹着人世间的兴衰!“空”字点明昔日载歌载舞的豪华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让人感慨盛衰之无常。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人面对一向被称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石头城,想到“繁华竞逐”的六朝旧事,看着默立的群山、单调的潮水、冷清的明月,今不如昔的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台城却荒凉破败,只有不解人世沧桑的鸟儿在欢快地啼唱,一个“空”字道出了多少凄清与冷落,多少无奈与感伤。

在怀古诗中,“空”渲染了凄清、冷落的氛围,诗人触景生情,怀古伤今,感伤昔盛今衰,命运无常;慨叹人事的变迁,宇宙的永恒。

四、离别诗——无穷的不舍与牵挂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人长久怅望友人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蜿蜒曲折的山中,而只近处雪地上留下马蹄的印迹。“空”字写出了诗人心中纷至沓来的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为友人安全担忧之愁,以及客中送友人归去,自己归期未卜的孤独与惆怅。悠悠不尽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首词写一位女子的离愁别思,一夜雨打梧桐,空阶滴到明,写出了秋雨的无情,写尽了长夜难眠的孤寂,突出了思妇对离人深切的相思之情。韦庄《女冠子》:“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由追忆往昔而渐入梦境,写明了对情人的苦苦思念,魂牵梦萦,语极简洁,而情味极为深厚。陆游《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与唐婉一别十年,深情依旧,然而往昔鸳盟不在,今后相见无期。“人空瘦”,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从婚姻关系上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表现了出来。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尽管“空”有时是以“无情”的表象出现,但诗人在“空”字上寄托了复杂而真挚的情感。诗歌中的“空”字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的“志”,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灵魂深处的情感。“空”是有情的。

当我们用心品读古人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怀古伤今、离别怀人等各类体裁的诗词,我们就会感受到看似无情的“空”字下潜藏着的情感激流,我们会懂得:无情却有情,云“空”未必空。

参考文献:

[1]成维.“空”字在古诗中的运用摭谈[J].语文教学之友,2007,(08).

[2]范晓利.“空”的影子——“空”在道家与佛家的不同含义[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