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务服务实施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水利;水利施工;现场管理
0.引言
2015年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淮安市政府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加大推进“互联网+智慧水利”建设。近年来,在智慧水利的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基本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巡查工作的实时上报,防汛信息数据实时查询、分析、处理等。但在水利施工现场的管理中运行“互联网+智慧水利”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利用率较低。因此,探讨在水利施工现场管理中运用“互联网+智慧水利”对水利施工建设的创新有着重大意义。
1.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及现状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特点是地域分布广、施工现场管理部门分散、信息量大,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地质、气象、水文和地形条件等;而且工程多位于偏远地区,管理区域范围较大,施工环境恶劣。所以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特点是“零星的”“局部的”“分散的”,把“互联网+智慧水利”引入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各个方面当中去,可以更好的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有效的实现水利信息的共享,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效能[1]。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物料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及绿色施工管理。
1.1施工人员管理
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管理混乱,劳资纠纷频发,作业安全隐患,现场人员管理复杂,后勤保障能力差等。
1.2特种设备管理
主要表现在大型特种设备监管困难,比如监管人员无法及时掌握塔吊顶部风速、大臂转速,难以实时指挥;垂直度检测数据不能够实时掌握,运行存在倾覆隐患等。
1.3物料管理
主要表现在清点手段落后,管理成本高;材料费约占整个工程造价费用的50%以上;进场材料验收、入库、发放采用手工完成,常导致数目误报。
1.4质量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区域繁多,现场管理基本上靠人力手段检测,效率低,难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工程结构安全检测困难,不能实时监控,比如大体积混泥土的检测,检测期间应该有专人按照间隔24h连续进行,检测点多、周期长、数据大等,检测工作效率低、人为误差大、不便于管理。
1.5绿色施工管理
主要表现在工地污染较重,检测设备落后,检测时候靠目视,不能做到定期检测与记录,比如工地扬尘、噪声、污水等问题。
2.“互联网+智慧水利”在水利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模式
目前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经常利用社交软件QQ、微信等一些异常信息、施工照片来进行辅助管理。但这些社交软件对于水利施工现场管理不具有专业性、集中性、系统性。那么如何在水利施工现场管理中引入“互联网+智慧水利”模式呢?
2.1建立工地现场管理互联网平台
工地现场管理互联网平台是各个业务系统的基础管理平台和监控中心,可以自动获取视频、轨迹及各类数据,并分析、统计监测数据报表,构建信息门户,统一管理各类前端设备。工地现场管理互联网平台主要包括以下系统: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系统、特种设备检测系统、环境检测系统、物料计数系统、安全质量管理系统、移动终端APP管理系统等;工地现场管理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将各方面系统数据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工地管理现场数据的感知、传输、应用的网络化与智能化。
2.2建立工地现场管理平台应用总体框架
通过在水利施工现场建立“互联网+智慧水利”应用总体框架,可以区分出每层的组成部分和应用职能。总体框架主要包括:用户层、应用层、支撑层、传输层、感知层[2]。其中用户层主要指的是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主要包括:项目经理、总工、技术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材料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应用层主要包括工地现场管理平台的各个方面: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系统、特种设备检测系统、环境检测系统、物料计数系统、安全质量管理系统、移动终端APP管理系统等;支撑层主要是指数据处理运行平台,主要包括:互联网中间件、数据存储中间件、数据集中展现中间件等;传输层主要包括:特种设备黑匣子、数据接收机、温度数据采集器、扬尘检测仪、移动手机等;感知层主要包括:风速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3解决互联网+智慧水利”在水利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实施方案
2.3.1劳务实名制一卡通实施方案
在水利施工现场对劳务人员实施劳务实名制一卡通,实现实卡门禁,考勤、访客、就餐、消费、巡检、违规、签到、节水、工资发放等应用,并且可以建立工人出勤与工资支付台账,减少劳资纠纷。
2.3.2特种设备监管实施方案
如塔吊运行监控系统,由安装在塔吊驾驶室内的制动控制黑匣子,角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倾斜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地面远程监控平台组成;系统主要包括风速报警、防倾斜、防多塔吊碰撞、制动控制等多种功能。
2.3.3物料管理计数系统
物料员通过先进的手持式智能计数终端对物料进行拍照,实现自动计数统计,并支持人工修正计数结果,经物料员确认后上传到工地互联网管理平台;物料主管人员通过查看照片和验收记录,避免出现物料误报、虚报等问题。
2.3.4质量安全监控系统
例如:①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测温系统。通过在大体积混凝土测试点安装温度传感器,采用无线数据采集器对温度数据采集,再通过无线中间继电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GPRS服务器等,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数据传入工地互联网管理平台,实现温度数据搜集和整理;②高大支撑模板监控系统。系统由前端采集器、智能采集仪和监控软件等组成;通过前端传感器对高大支撑模板的沉降、支架变形和立杆轴力进行实时监测,并支持超限预警、危险报警灯功能。
2.3.5环境监测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对扬尘、噪声、污水等实施监测,可根据工地面积大小,在厂界周边处安装噪音、扬尘自动监测仪,实现自动监测噪音、PM2.5、PM10等数据,再通过光纤、无线网络等将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在管理平台可形成数据变化曲线图,对水利工地现场实施动态实时监控。
2.4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机APP进行水利施工现场管理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4G的快速发展,在水利施工管理过程中引入手机APP参与现场管理,可能会给“互联网+”时代开创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如工地安全管理APP,它的主要优势在于:①随时上报安全隐患;②人人参与安全管理;③实现安全隐患实时跟踪;④实现定期定点巡检;⑤可支持安全数据动态分析。工地安全APP安全隐患处理模式:①施工人员或安全员发现安全隐患后,通过手机APP进行拍照上报,并描述安全隐患情况;②专职安全员确认安全隐患后,对其进行等级和类型划分,然后上报给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③相关责任人收到安全隐患信息后,指派人员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采用图片、视频、文字描述记录,并上传至APP软件;④处理完成后,监理或专职安全员现场进行复核,并上传结果,形成处理流程闭环[3]。在处理过程中,安全隐患信息可通过透明化处理,施工单位人员、监理单位人员、建设单位人员、设计单位人员等,均可查看到安全隐患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全员进行监督,保证施工现场每个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年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全区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表彰先进,激发干劲,动员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崭新的面貌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新一年的工作,促进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区农村工作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
会上,区委副书记杨保珍同志、副区长谢筱会同志分别对20*年全区农村党建和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对今年农村党建和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部分乡镇、村和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作了很好的发言;会议还对20*年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最后,区委蒋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当前我区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对我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十分明确具体的要求,对推动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准备充分,组织严谨,主题明确,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各乡镇、村和各部门、单位一定要认真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通过多种形式,迅速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把会议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各项措施向干部群众讲清楚,切实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蒋书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全力以赴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持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些工作创出了特色和亮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如果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市的大格局中来审视,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问题,比如: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特色产业规模不大、科技创新与推广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公益设施和公共服务欠帐较大,等等。这与*在全省、全市所处的位置还不相符,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更要认识差距和不足;既要解决眼前的吃饭问题,更要考虑长远发展问题;既要全力以赴加快发展,更要保持农村社会大局稳定。我认为,在农业发展方面,我们*区至少有四大优势:一是我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区,发展农业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二是我区是全省农业立地条件最好的地区,农林特产质优品繁的优势比较明显,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三是近几年乡村两级做了大量工作,干了不少实事,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工作基础;四是乡村干部整体工作能力普遍比较强,干事创业的劲头很足。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深入挖掘发展的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果品产业发展上,要切实做好“花牛苹果”这篇大文章,城郊南山万亩优质花牛苹果基地要在通过两年建设实现三年万亩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强化果园管理,完善配套设施,以中心规划区主干道沿线为重点,力争今年新增建园4000亩,建成兴旺山提灌二期上水工程,逐步将其建成省市有较大影响的果品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和促进全区果品产业快速发展。在畜牧产业发展上,要积极促进畜牧业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向规模要效益,要把重点放在三新阳地区,今年突出抓好中滩镇嘉信畜牧实业有限公司2000头荷斯坦奶牛生产基地建设,维亚实业有限公司2万头仔猪生产基地建设,带动促进三新阳地区及全区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在龙头企业建设上,要大力扶持培育长城果汁、康晟食品、众兴菌业等一批高起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增产增效。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全力抓好“十村示范,百村带动”工程,突出抓好中滩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这一项目在我区布局,充分表明省、市对我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有关方面要精心组织,全力实施好这一重大项目,为全市、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探索经验、创造典型、树立样板。今年重点要实施好中滩镇张白、蒲甸、缑杨3村道路硬化、蔬菜大棚、新村住宅、校舍等建设工程,抓好中低产田改造、设施农业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编制村镇规划,确保完成550万元的国家投资建设任务。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突出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退耕还林、流域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重点项目,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条件。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思路,求真务实,全力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今后五年,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打造经济强区、构建和谐*的关键时期。新的五年,国家将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政策、资金、产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这对于促进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在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三农”问题,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更加关注新农村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和农村工作基础,努力实现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突破。关于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蒋书记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谢区长也作了全面安排部署,请各乡镇、村和各部门、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几项重点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1、关于春耕生产。各乡镇、村要抓住春季有利时机,组织抓好小麦田间管理,适时追肥、浇水、喷洒农药,确保今年夏粮丰收。要早动手、早安排、早部署,尽快落实整地、积肥、种粮、化肥、农药调运等工作。农技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和技术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配合,保证春播物资供应,确保今年春季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同时,由于去冬今春,雨水较少,气候干燥,火灾隐患较多,各乡镇、道北办事处、各村特别是林区、林缘区乡镇、村组和林业、公安、消防等部门、单位要切实做好春季防火工作,对一些重点区段、重点林带和景区景点要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不出问题。
2、关于农村道路建设。目前,天宝高速公路建设已进入实施的关键阶段,沿线各乡镇和各有关方面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协调服务保障等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社棠渭河3号大桥和元龙码头至石咀战备公路等重点交通建设工程,省、市已列入今年实施计划,有关乡镇和交通等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及协调服务保障工作,保证工程按计划开工建设,确保完成年度计划。石佛至中滩通乡油路改造工程,近期要启动征地拆迁,确保年内竣工。农村通达工程年内要全面完成市列通村公路156条350公里的建设任务。同时,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实施一批农村道路改扩建和新建工程,努力改善交通基础条件。
3、关于劳务输出工作。加强劳务输转,发展劳务经济,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各乡镇、村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富民强区的第一产业和一号工程来抓,坚持以技能培训、组织输转、宣传引导、维权保护为重点,充分发挥当地能人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引导和服务,积极开拓劳务市场,培育劳务品牌,促使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分散型向组织型转变、由创收型向创业型转变,实现劳务输出的超常规发展。力争年内输转劳动力10.7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68亿元。
4、关于小城镇开发建设。目前,全区建制镇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大部分已完成,但城市规划区内的马跑泉、社棠、花牛三镇和渭南镇及6乡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划,要尽快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并严格执行规划,保证小城镇开发建设有序进行。尤其要把天宝高速公路我区境内5个出入口的开发建设作为重点,年内完成建设规划,并按规划储备土地,尽早启动开发建设,确保天宝高速公路开通时沿线开发建设到位。要精心组织实施好花牛村二期、赵崖、曹埂小康农宅、玉兰市场搬迁等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小城镇开发建设项目,完成伯阳镇保安村和元龙镇佃儿村110户507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力争年内小城镇开发建设能迈出大的步伐。今年区财政将列支100万元,重点用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年内30个市列、区列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必须全部完成,140个带动村中乡镇政府所在村、公路沿线村及重点发展村要完成规划编制,条件具备的村要启动建设。5、关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这项工作自去年正式启动以来,运行平稳,取得了初步成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今年初,区委、区政府又根据运行中的新情况,及时调整了《实施方案》,进一步降低了参合门槛,扩大了定点医疗机构,提高了报销比例,更加方便了农村群众就医。各乡镇、道北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调整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乡村两级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政策,讲明程序,不断扩大农民群众的参合面,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切实实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真正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救助机制,不断提高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保障标准,启动实施好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五保户”财政统一供养。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认真组织实施好7所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确保秋季开学前竣工使用。
6、关于计划生育工作。针对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出生漏报和虚报多、节育手术及社会抚养费征收欠帐大、经常性工作开展不足等突出问题,各乡镇、村和计生等有关部门、单位要以落实计划生育全员管理责任制为手段,切实摸清新婚、怀孕、生育、节育等各种底子,进一步核准各种统计数据,减少出生漏报和虚报;要积极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整治活动,突出一孩放环和二孩结扎,狠抓各项节育措施落实,提高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要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要大力实施关爱女孩试点活动,落实奖优免补政策,不断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7、关于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区自然条件复杂,山川差异性较大,村与村、乡镇与乡镇之间经济基础、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发展条件不尽相同,加之我区财政十分困难,能够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很艰巨,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突破,除了切实加强政府引导外,更重要的就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要认真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要采取多种形式,以农村新型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切实提高广大村民的科技知识和创业本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二要积极推进政务、村务公开。让广大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新农村建设干什么、怎么干,要和村民充分协商,项目决策要经过村民民主讨论,实施过程和结果要接受群众监督,争取群众对各项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三要逐步建立村民自主筹资筹劳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等各种制度,通过民主议事,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真正形成政府、社会、村民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解决一些农村公益性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现状分析
(一)从管理观念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还没有全面引入医院的管理理念中,特别是中层管理者。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是由院长亲自完成的。因此会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紊乱。有些人动甚至由高层直接执行掉,而中层却不知情。医教科不知道某些医师何时换了科室;新召临时工体检完了才到院办报道。这些现象均不利于人力资源的规范管理。
(二)从部门设置看。我院还没有独立的人事科,人事管理职能为院办的职能之一。具体事务实际上由院办、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财务科、信息科分别完成。既没有专门的部门,参与管理的部门又多,导致了人事决策的执行、协调、反馈的效率较低。
(三)从管理职能看。院办作为人事管理部门,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职业生涯设计、招聘与培训、绩效考核、薪酬与激励设计这些战略性工作上投入不足或效果不佳,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得不到发挥,不能为医院总体发展提供动力。人事档案、职称评定、工资管理、劳动合同管理这些事务性工作成为其主要完成的职能。具体来说:
1、在招聘方面。由于医院招聘正式工被列入全县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因此医院“选人”的主动权变小。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第一步就收到了很大的限制。接下来的育人、用人、留人的工作也就难以得心应手。比如,由于招聘工作粗放、笼统,不能根据各科特点来选聘医师,以至于新聘的临床医师都只愿去内科等大科室,而不愿到小科室。给人才的培养、使用造成麻烦。
2、在培训方面。目前我院的培训以业务培训为主,多采取上课、进修的形式,培训工作分别由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实施。存在内容、形式单一,数量少,缺乏针对性和统筹规划的特点,培训效率较低。
3、在考核方面。完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年度考核,流于形式,考核周期长,不能反应实际工作绩效,无奖惩兑现,考核的科学性受到置疑。
4、在激励方面。参照了公务员的薪酬结构,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院办不是统筹管理而是汇兑统计的部门。奖金结构做了调整,但考核标准仅限于业务数量,很多职工不明白调整的目的。是否产生误导作用及其激励效果有待观察。
二、所作努力
近年来,我院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作出了努力,比如:院长提出“针对性培训”和“人、财、物三大管理要素”的理念;推行内聘制,增加了选人的灵活性;开展了团队精神、高效执行力的培训,拓展了培训内容;设立劳务奖和质控、优质服务等方面的单项奖,增加物质激励项目和力度。但总的来说缺乏系统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革新。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成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院长直接领导并参与高层会议。培养或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全程、规范的管理。
(二)推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我院的“人、财、物”三大资源中,财务和物资都有管理系统,唯独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
(三)逐步理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入调研,提出战略规划。推行职业生涯规划,把职工的职业目标统一到医院发展的目标上来。推行工作分析、工作说明,明晰岗位职、权,增强职工责任心。推行人员聘用制,争取人员招聘的主动权,把好人员流入关,尽量选到合适的人。统筹各部门的培训工作,形成月或季度培训计划,重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开展中层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高层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改革、完善薪酬管理和激励机制。
(四)编制员工手册,内容包括医院形象标志、管理理念、医院精神、医院简介、有关制度、岗位职责等。培育医院文化,增强职工对医院的认同感、责任心、自信心。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继续严重冲击,以及国家应对危机采取一系列重大积极经济政策的关键之年,我们紧紧抓好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和高度重视世界发展稳定的历史机遇,着力在促发展、保增长上下功夫,在创体制、改机制上下功夫,在保稳定、促和谐上下功夫,在重民生、促公平上下功夫,在硬监管、提效益上下功夫,财政工作实现新突破,呈现新亮点。
行国家提高的低保补助标准,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积极落实中央出台的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确保基本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全面执行城乡临时救助和优抚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和保障雨雪冰冻等抗灾救灾资金1955万元的到位,并安全及时拨付,有力的保障了受灾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四是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实现我州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全力支持“和谐平安”**建设,确保全州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全州公共安全支出完成20359万元,增长70.18%。五是支持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廉租房制度。全州共筹集租赁补贴资金1752万元,发放385万元,实际发放户数为1950户。
(五)突出依法理财,全力加强和硬化财政监督。按照年初确定的“突出重点,动态监管,规范有序”的财政监督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了《**州财政局关于开展地方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州200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实施方案》,积极有效的开展了财政监管工作。一是严把资金安排的审核关,加大对会议费和接待费等消费性支出和追加资金事前的审核力度,从源头上控制财政支出。二是强化财政票据监管,加强政府采购专项检查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和2009xx省、州、县三级联动检查工作。四是加强对社保资金和帐户的管理,确保各项社保资金和基金的安全、封闭运行。传工作,全年公开信息113条;完成了《**州改革开放30年财政志》的编印工作。
(七)突出以人为本,全力提升财政干部素质。一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立足原有较为规范的工作规则,根据财政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补充制定和执行了进一步规范公文处理、公务接待活动、财务报帐管理、车辆管理、财政信息编报等内容的管理制度,以执行制度为基础,用制度管理财政干部言行,用制度规范财政部门理财行为,提升财政队伍的执行力。二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根据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由党组负责的情况,参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制定了《**州财政局党组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办法》,并严格按程序和德才兼备及“四化”标准选拔任用科级干部;制定了财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组织财政干部规范公文写作培训和法律知识学习,提升了财政队伍的学习力。三是建立并实行"双百"目标考核管理,局党组与各科室、群团组织签订了以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密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量化目标责任书和以向上争取资金、财政改革管理目标任务为主要内容的科室量化目标责任书,实行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充分履行职责和激励改革创新相结合,科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规范管理,提升财政队伍的创造力。四是全力做好挂钩扶贫工作。深入挂钩扶贫点开展调研工作,本着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帮扶工程的顺利实施。全年共筹措和拨付帮扶资金80万元,实施了村社公路建设等工程,夯实了挂钩扶贫点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同时,增强了财政干部心系“三农”、关注“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了财政队伍的向心力。
二、二一年财政工作要点
2012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重要之年,按照州委六届八次全会的精神和目标任务,结合财政自身实际,提出 ``全州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按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全力服务于“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发展战略和州委政府中心工作,始终突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两件大事,促进全州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突出法治财政、民生财政、阳光财政,增强财政增收的可持续性、收支结构的合理性、财政管理的规范性、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财政支持和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全州财政工作的重点是:
(一)坚持又好又快,在促进发展中做大财政“蛋糕”。一是着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压缩一般,保障重点”的投入原则,集中全力重点保障州委政府确定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支持改善交通、能源、通讯、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夯实跨越发展基础。二是着重支持支柱产业的培育,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战略,支持农业基地、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建设;支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矿电产业集约开发、畜牧产业形成规模,把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促进支柱产业群的快速发展。三是着重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按照退出“越位”,补上“缺位”,纠正“错位”的原则,财政投入转向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领域。管好用好国家投资资金,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借款、国债资金。采取财政参股、贴息、担保、补助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形成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益。四是着重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手段,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xx县域经济发展,巩固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xx省委、xx县域经济发展政策,xx县实施分类管理的机遇,xx县域经济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推动全州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严格征管,实现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税收政策,依法征收,依法减免,强化税收分析预测,建立健全财、税、库、银等部门收入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动态掌握税源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证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二是不断改进税收征管模式,创新税收征管体制和机制,做到税收征管重点突出、兼顾一般,做到应收尽收,均衡入库,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税收质量。三是严格非税收入征管,加强对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非税收入管理细则,以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国有资源收入、旅游门票收入和国有资产处置收益为非税收入管理重点,采取强有力措施,保证非税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同时,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建设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藏区示范区的机遇,做好向上争取工作,不断拓宽财政收入增收渠道,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
(三)坚持服务三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继续积极稳妥的开展涉农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工作,农村“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工作,建立稳定的支农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和贫困人口易地搬迁。二是加大支持推进农村公共交通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构建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的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会计委托记帐工作,促进支农资金财务规范管理。三是认真落实涉农补贴政策,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完善“一折通”发放方式,将对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综合补贴和退耕还林等补贴按时足额兑付到农民手中;全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加大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四)坚持为民理财,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在制定财政政策、安排预算支出,处理各项财政事务时,从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需要出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的原则,运用“增量优方向,存量调结构,增量调存量”的方法,将有限的财力向教育、卫生、社保、文化、体育、住房、安全、环保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倾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政资金投入、财政政策导向和财政政策落实向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倾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服务和提供公共服务,拓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公共财政资金及政策最大限度的惠及全州广大人民;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做到支出有保有压,压一般、保重点,在自始至终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保民生”。积极推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五)坚持务实创新,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一是强化预算编制管理,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州级部门预算在细化项目预算编制、扩大编制范围、提高编制质量上下功夫;县级部门预算在稳步推开,完善机制,健全制度上下功夫;建立稳定的预算编制调节基金,积极化解政府债务,增强财政抵御债务风险的能力。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资金运行的规范性。进一步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州级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规范支出变动管理,xx县级试点力度,拓宽集中支付范围;稳妥推进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财政、税务、国库、银行联网;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细化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增强采购预算的约束性。三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大力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进一步加强财政财务、专项资金、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加大会计准则的宣传、实施力度,强化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检查;继续完善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财政内控机制建设,加大财政内部监督和层级监督力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特别是加大彩票公益金、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专项检查和扩大内需资金、保障和改善民生资金、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的全过程监管,并积极探索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四是强化“金财”工程建设,提高财政管理的安全性。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加强网络安全和网络公共应用系统建设,确保财政核心业务正常有序运转,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六)编制好财政“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新一轮财政发展的行动纲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影响加快我州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将不断增加。编制好“十二五”财政规划,对我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一、主要工作经历
在到办公厅工作之前,我一直在基层工作,曾经在中学、电大和党校当过教师,担任东川市团市委书记、市委委员、市委办公室主任等职务。调到办公厅后,我先在信息处工作,主要协助处领导分管《重要信息》等刊物的组织协调和编辑工作。1999年7月调行政处任副处长,主要分管生活科、管理科和幼儿园。无论是担任基层领导、做调研员,还是当副处长,我都把每一项工作当作一个新起点,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此,主要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我到行政处后所开展的一些工作:
(一)积极推进机关食堂的改革。在厅领导的领导下,在行政处班子的支持与配合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论证,提出了机关食堂的改革思路和方案,并于今年1月开始实施,并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食堂管理企业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新建了两所食堂,解决了干部职工就近就餐的问题;二是推行了一系列灵活有效的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食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食堂面貌焕然一新,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堂月均增加营业额二万一千元,增幅达百分之四十;人均增加月收入二百五十元,最高的人月增加收入超过一千五百元,同比增幅百分之二百二十一,单位增收近十万元,而去年同期盈亏相抵仅收入八十九元。做到了职工增收、食堂增收、单位增收、服务对象满意或基本满意。
(二)尝试建立股份制法人模式,在全国率先对事业单位股份制改革进行探索。在厅、处领导的支持下与香港顺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办国际英文幼稚园。对幼稚园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创设和动作,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股东由事业单位和外商企业两种性质组成,变过去单一的机关办事业为依靠社会力量办事业,改变了政企、事企之间的关系,使幼稚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事业单位是党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和行政职能延伸的不良状况,使幼稚园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直接对其服务的对象负责,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评判,以自身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赢得生源,占领市场。
(三)组织和拟定了“机动车、非机动车实施规范化管理及建立健全门卫制度的方案”,已从今年1月试行至今。目前正总结经验,拟在其他大院推广。在对退休老工人的服务工作上,努力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力求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贴心、服务上诚心、遇事将心比心。
(四)及时完成厅、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不论是研究任务、调研工作还是接待工作,都没有出现过失误。
(五)紧抓科室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工作中能团结同志,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好任务。同时,真诚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和工作成长,敢于压担子、压任务,努力培养和提高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二、竞职理由
(一)具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本人受党培养多年,从事过多年党务工作。到办公厅后,在厅、处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工作上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经过“三讲”教育后,更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能力和水平,能自觉地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来加强党性锻炼和提高个人修养,清清白白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事、愉愉快快地工作。
(二)有对行政接待工作的理解和执着。行政处人多事杂,服务对象广泛,是办公厅的窗口单位。我到行政处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亲身感受到了广大行政干部职工朴实无华、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教育和感染着我。我是一个实实在在想干点事的人,行政接待工作具体而又重要,极有挑战性,我愿接受这个挑战的考验。
(三)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我曾系统地学习过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掌握了一定的经济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基层工作时,参与过创办运输公司、文印公司、劳务输出等经济实体等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工作经验。到办公厅后,已基本掌握厅行政接待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国家有关行政后勤改革的思路、政策法规,对行政后勤“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改革方向有较切身的体会和认识,为做好今后的行政接待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经受过多岗位的工作锻炼,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动手的能力。我曾当过教师、团干部、办公室主任,从事过教育、管理、信息、行政等多项工作。在每一项工作中,我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慎言、慎行、慎事,工作到位不越位、工作主动不被动、设法成事不误事、着力创新不满足。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
一是加强财务经费、物资、房地产等管理工作,加强成本核算,抓好节约挖潜;二是要完善岗位责任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管理目标、服务标准和经营指标,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严格工作纪律,强化考核和监督检查;四是在各项服务工作中要做到周密、细致、及时,要多办实事,要把机关干部和服务对象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后勤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标准;五是接待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改革意识、效益意识和人才意识,坚持优质高效、廉洁务实、俭朴大方、全面服务的原则,促进行政接待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黑龙江省繁荣种畜场始建于1963年3月,坐落于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之腹,农场占地面积16.7万亩,其中:耕地14.56万亩,林地1.03万亩,草原0.57万亩,水面0.04万亩,其他用地0.50万亩。居民总户数4 010户,总人口12110人,职工2161人。新建工业项目2个:玉米系列产品加工厂和稻米加工厂。畜牧业以奶牛为主,奶牛存栏1500头,梅花鹿存栏1600只,农场下设4个管理区,一个水稻开发实验区,全场划分10个党支部。
2007年归属农垦之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绿化工程逐年实施,亿元工程项目悄然落地,职工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住宅楼建设填补了空白,水田面积发展到3.5万亩。城镇建设一次次改变着多年的陈旧历史,昔日荒芜的土地发出阵阵的稻香,职工群众舒展开会心的笑颜,享受着快速发展带来的累累硕果……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凝聚着几年来为农场发展而团结奋斗、勇于创新的繁荣种畜场领导班子的心血与汗水。2009年1月,新班子组建后,始终坚持以勤政促进农场经济发展,以廉政树立良好的领导干部形象,带领农场一班人创先进、站排头、争一流。几年来,党委班子以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尽职尽责,使农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职工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近两年来,农场连续被管局党委授予先进农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截至2010年底,农场生产总值达6866万元,比“十五”期末2 332万元增加4 534万元,年均递增24.1%;农场家庭人均纯收入达5 010元,比“十五”期末2 180万元增加2 830元,年均递增21.1%。累计生产粮食21.4万吨,比“十五”期间15.5万吨增加5.9万吨。
二、主要工作成果
(一)调优结构,强场富民
繁荣种畜场拥有耕地14.56万亩,划归垦区之前,主要是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为主,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为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2009年。场长朱喜安和党委书记陈砚忠上任后,通过实际调研,结合农场具体情况,和党委一班人提出并确定了“建城镇,上项目。增水稻,强畜牧,兴绿化”的工作思路。
大上水稻,是他们为繁荣种畜场发展书写的浓墨重彩之笔。种植业结构后,农场把水稻开发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地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开发水稻6万亩的目标。
2010年,农场新增水田1.3万亩,今年又新开发水田1.5万亩,使全场水稻面积达到3.5万亩。2010年,种植业实现粮食总产7.08万吨,平均单产494公斤,粮食总产、单产双超历史。种植户人均收入达到7045元,比上年增长1000元,比2005年增长3900元。实现了农业产能明显增强,农业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发展特种养殖,是农场推进的又一战略决策。农场确立了稳步发展奶牛业、大力发展梅花鹿养殖的产业政策。2010年,奶牛存栏1500头,梅花鹿存栏1600只,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917头、1520只,农场还组织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大鹅养殖规模达到了3万只,生猪养殖引进了菌床饲养新技术,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场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035万元。
(二)项目支撑,产业兴城
新班子在调研中发现:农场的资源优势就是玉米和水稻,延伸玉米、水稻产业链条是繁荣发展的优势所在,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农场依托这些资源优势,选择了农产品加工这一突破口,把工业项目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利用农场年种植玉米近10万亩和周边乡镇玉米面积大的优势,引进了大型玉米深加工项目;针对农场水稻面积逐年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引进了稻米精深加工项目。以“进繁荣即是繁荣人”的亲情思维,营造亲商、尊商、安商、稳商、富商的人文环境。让投资方心情愉快,促进双方的合作进程。
通过不懈努力,2010年7月,朱喜安场长代表农场与广发集团董事长签订了投资1.06亿元建设玉米食品深加工项目协议,现在这一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实现农场大型工业零的突破,同时也填补了垦区缺少超大型玉米食品深加工建设项目的空白。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2 960万元,年利润3 000万元,年利税1944万元,为农场提供常年200个就业岗位,300个季节性岗位。增加农场职工农业和劳务各项收入年合计可达765万元。同时,引资1 000万元建设了稻米精深加工项目。2010年,农场实现工业增加值720元,销售收入3 647万元,利润总额670万元,工业产值占农场总产值的1015%。项目建设为农场经济发展、职工致富增添了后劲。2011年一、二、三次产业化比重实现5415%、1215%、33%。
(三)建设家园,改善环境
新班子组建伊始,恰逢垦区推进城市化战略起步阶段,场领导班子抓住机遇,全力推进农场城镇化建设进程。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建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工作推进思路,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场面貌、建设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狠抓城镇建设的提档升级,场容场貌明显改观。
(四)关注民生,服务百姓
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系百姓,甘当公仆是农场领导班子的座右铭。几年来,他们一直把职工关注的,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改建了自来水供水系统,彻底从源头上解决了职工饮用水铁、锰超标的问题:完善了社会保险事业;改善了职工群众医疗条件;改造了供热设施,使职工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通过两年的积极协调,使久拖未果的教育移交工作全面落实,实现了123名教职员工全员移交:扶低支富取得成效,制定了年度扶低支富实施方案,使5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五)廉洁自律,无私奉献
农场领导班子的团结务实和无私奉献,感染和影响着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受职工群众的拥护爱戴。每次在重大问题决策前,都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在城镇建设上,各类建设项目履行招、投标等法律程序。每名班子成员从未私自介入或干预,实现了工程干净实施,管理顺畅到位;在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上,树立诚信、务实理念,甘心为项目服务,让投资者满意舒心,为农场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水田开发工作中,通过充分细致的讨论研究,由党政班子共同制定方案,在运行过程中不走样,不走调,深受百姓认可。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不仅约束了自己,同时也严格控制了弹性支出,尽最大可能把有限资金用在建设上。在对待职工群众提出的问题上,农场尽全力给予引导和解决,受到职工群众的好评。
三、“十二五”愿景目标
一、主要工作经历
在到办公厅工作之前,我曾经在(……工作经历)等职务。无论是担任什么职务,我都把每一项工作当作一个新起点,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此,主要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我到行政处后所开展的一些工作:
(一)积极推进机关食堂的改革。在厅领导的领导下,在行政处班子的支持与配合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论证,提出了机关食堂的改革思路和方案,并于今年1月开始实施,并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食堂管理企业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新建了两所食堂,解决了干部职工就近就餐的问题;二是推行了一系列灵活有效的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食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食堂面貌焕然一新,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堂月均增加营业额××元,增幅达××%;人均增加月收入××元,最高的人月增加收入超过××元,同比增幅××%,单位增收××万元,而去年同期盈亏相抵仅收入××元。做到了职工增收、食堂增收、单位增收、服务对象满意或基本满意。
(二)尝试建立股份制法人模式,在全国率先对事业单位股份制改革进行探索。在厅、处领导的支持下与香港顺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办国际英文幼稚园。对幼稚园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创设和动作,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股东由事业单位和外商企业两种性质组成,变过去单一的机关办事业为依靠社会力量办事业,改变了政企、事企之间的关系,使幼稚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事业单位是党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和行政职能延伸的不良状况,使幼稚园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直接对其服务的对象负责,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评判,以自身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赢得生源,占领市场。
(三)目前正总结经验,拟在其他大院推广。在对退休老工人的服务工作上,努力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力求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贴心、服务上诚心、遇事将心比心。
(四)及时完成厅、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不论是研究任务、调研工作还是接待工作,都没有出现过失误。
(五)紧抓科室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工作中能团结同志,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好任务。同时,真诚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和工作成长,敢于压担子、压任务,努力培养和提高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二、竞职理由
(一)具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本人受党培养多年,从事过多年党务工作。到办公厅后,在厅、处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工作上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经过“三讲”教育后,更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能力和水平,能自觉地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来加强党性锻炼和提高个人修养,清清白白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事、愉愉快快地工作。
(二)有对行政接待工作的理解和执着。行政处人多事杂,服务对象广泛,是办公厅的窗口单位。我到行政处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亲身感受到了广大行政干部职工朴实无华、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教育和感染着我。我是一个实实在在想干点事的人,行政接待工作具体而又重要,极有挑战性,我愿接受这个挑战的考验。
(三)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实践能力。我曾系统地学习过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掌握了一定的经济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基层工作时,参与过创办运输公司、文印公司、劳务输出等经济实体等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工作经验。到办公厅后,已基本掌握厅行政接待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国家有关行政后勤改革的思路、政策法规,对行政后勤“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改革方向有较切身的体会和认识,为做好今后的行政接待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经受过多岗位的工作锻炼,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动手的能力。我曾当过教师、团干部、办公室主任,从事过教育、管理、信息、行政等多项工作。在每一项工作中,我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慎言、慎行、慎事,工作到位不越位、工作主动不被动、设法成事不误事、着力创新不满足。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
一是加强财务经费、物资、房地产等管理工作,加强成本核算,抓好节约挖潜;二是要完善岗位责任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管理目标、服务标准和经营指标,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严格工作纪律,强化考核和监督检查;四是在各项服务工作中要做到周密、细致、及时,要多办实事,要把机关干部和服务对象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后勤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标准;五是接待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改革意识、效益意识和人才意识,坚持优质高效、廉洁务实、俭朴大方、全面服务的原则,促进行政接待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午好!
当前,经济发展、维护稳定、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任务十分坚巨。我们要坚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全力推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目标的实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县的各项决策部署。刚才,各单位就学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有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听了很受启发,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下面,结合我乡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是我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保持稳定,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机遇难得、民生亟待改善的新形势、新任务,全乡各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靠前站位、主动服务,创造性开展工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突出重点,学习扎实有效
一是理论学习不断深化。架科底乡党委组织全乡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同志《在云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共14次,并认真组织学习交流2次,理论学习有笔记、有必读篇目,全乡形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风气,为下一步我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征求意见广泛充分。我乡立足实际,广开门路、广辟渠道,广泛征求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学习意见与建议。主要采取座谈会、发函征求、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问卷调查表45份,收回40份,征求到意见与建议21条。三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党政机关的作风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只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才能提高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科学决策水平和综合协调能力。根据县作风建设年的要求,架科底乡在上半年重点建立完善了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系列规章制度。四是统筹兼顾,“两不误、两促进”。注重在真抓实干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扎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半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93万元,同比增10%,其中出售产品收入128万元,占总收入的21%,农民人均纯收入449元,同比增7%。从农村经济收入比例情况看,第一产业总收入485万元,占总收入的77%,同比增8%。其中,农业收入180万元,同比增13%;畜牧业收入280万元,同比增6%;林业收入25万元,同比增25%。第二产业收入54万元,占总收入的9%,同比增8%。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等收入84万元,占总收入的14%,同比增10%。外出劳务收入70万元,同比增9%。上半年全乡粮豆播种面积18435亩。同时,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防汛抗旱工作、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等超前作出安排部署,统计、财务、体育、交通、土管、残联、共青团、妇联、人武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两不误、两促进”。
二、下足功夫,打牢基础
当前,全县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已经进入尾声,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即将开始,为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一是加强领导,求真务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努力形成科学发展共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和县的部署要求上来,真正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机遇来抓,努力营造上上下下关注发展、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制订实施方案,切实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活动目标、意义,明确活动时限要求,明确开展活动的具体措施、明确活动责任,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公布,并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吸收群众合理意见。要注重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逐项明确责任领导、承办部门,把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学习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定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学习实际活动中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在把握全局、谋求发展上有新举措,在履行职责、改革创新上有新突破,在服务质量、办事效率上有新提高,在群众满意程度上有新提升。三是着力强化宗旨意识,竭尽全力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把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最大追求,为基层和群众着想,带着感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提升各部门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突出实践特色,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创业,思路在一线完善,机智在一线创新,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作风在一线准备,形象在一线树立。多做联系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让老百姓从身边的变化中感受到各级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四是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抓紧时间,注重质量,扎实推进。该废止的体制机制要及时废止,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要及时修订完善,需要新建的要深入调研论证、争取尽早出台,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注意对新建的体制机制严格审查把关,防止“立”多“废”少。认真整改一些站所办事效率低,办事程序多,服务态度差,作风漂浮等现象,下功夫精简办事程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精简审批程序,为架科底乡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位领导,我乡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努力推动全县科学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关键词:企业机构;变革;“三集五大”;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22-01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涉及各层面大量的业务调整和人员调配,业务、人员接口繁多,涉及管理格局调整和员工切身利益,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人员调配交接过渡、员工素质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薪酬过渡、超编人员安置等方面,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防控和解决。
1广泛开展宣传动员
大力宣传“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思路、原则、目标和内容,在公司网站开辟“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专栏,以信息化为依托,传播企业文化。利用版面、橱窗等媒介,加强宣传教育。把“三集五大”具体内容纳入培训体系,采取专题培训、座谈讨论、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作为员工学习教育的“必修课”。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3期,内训干部员工700人次,让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的理念融入每位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组织全员知识测试,通过考试提高统一员工认识。通过深入宣传“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变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适应改革。
2鼓励员工参与变革
鼓励员工参与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组织员工积极参与征求意见,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建言献策。一是坚持职代会制度,每年召开两次职代会,坚持公司重大事项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坚持民主评议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二是拓展参与渠道,务实做好职代会质量评估和提案办理工作。三是打造阳光企务,推行企务公开。不断完善企务公开考核制度,以网络公开为重点,部门公开栏为辅助,把“三集五大”实施方案等企业决策、重大事项、生产经营以及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企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通过局域网公告每位员工,提高公开的透明度。四是通过宣传教育、典型引路、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员工对体系建设的认知感和责任感,同时高度关注改革中职工的利益诉求,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
3大力开展员工培训
大力推行与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位。制定培训计划、方案以及激励措施,按照业务调整进度适度提前开展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和自学,主动提升素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培训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和深入领会,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新业务和职能、职责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考试,达到培训率、考试率和考试合格率100%。2012年,圆满完成上级安排的各类培训计划,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岗位培训、“三集五大”相关知识培训和调考培训等,累计培训638人次。完成公司计划内培训项目50期和11个专业的普考,共培训974人次,极大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匹配度,员工认同感和影响力持续增强。同时,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为公司员工努力学习,赶、学、比、超提供制度支持和资金支持。
4实行工作交接过渡期制度
过渡期内业务和人员管理由原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积极进行相关工作和资料的清理交接,新单位于过渡期结束前进行验收,在过渡期结束后承担业务和人员管理责任。
一是全面梳理、确保无一遗漏。工作交接所涉及部门、人员要全面细致地进行具体交接内容的梳理,移交方认真填写需移交项目,接收方仔细核对移交项目及清单,确保应交接内容确无一遗漏,确保主要工作前后衔接。
二是过程规范、实现无缝对接。工作交接所涉及部门、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程序进行工作交接,执行检查、梳理、签字、备案手续,确保职责明确、操作规范、交接内容完备,实现无缝对接。
三是平稳过渡、责任落实到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事关全局,所涉及部门和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交接任务,相关部门予以积极主动配合,确保交接期间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交接工作的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具体岗位。
5做好富余人员安置
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健全机制、升能提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要求,落实“1+1”劳动用工策略,合理控制使用长期员工,推广业务委托用工,大幅减少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逐步取消短期员工。在细致梳理基础上严格控制在编岗位上岗人数,明确用工策略,确保电网主营业务用工总量逐步压缩、用工结构逐步改善、冗余人员随时间推移逐步消纳、用工效率逐步提升,为公司和电网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因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变革工作岗位发生变化的人员,服从组织安排,遵守工作纪律,保证人人有岗有为,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6稳妥开展薪酬过渡
科学开展岗位价值评估,建立基于“三集五大”标准岗位序列的岗位价值体系,为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六统一”、稳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对照具体岗位设置以及岗位工作标准确定的职责任务与上岗条件,认真分析每一个岗位的上岗人数、素质状况,仔细诊断岗位价值、员工绩效与工作报酬的符合程度,准确定位问题,按照岗能匹配要求制定岗能匹配工作方案,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岗位要求和个体素质差异,通过合理的人事安排以及培训、绩效、薪酬激励措施,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的同构性,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完善收入分配体系,理顺公司内部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项目、来源和分配秩序。按照“稳固一线、提升一线、关爱一线”的原则,全面落实生产一线人员津补贴标准,完善班组长、“双师”型人才、一专多能高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成长机制和一线人员稳定约束机制。此外,对因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调整造成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变化的人员,要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过渡期内工资收入水平保持不降低。
7做好稳定工作
从组织保障、风险评估与预案、隐患排查化解、事件处置与应对等四个方面进行认真自查。公司领导对员工队伍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工作组织保障措施到位,凡是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改革事项,及时开展事前风险评估。公司员工队伍稳定工作预案科学、完备、可操作性强,建立了完善的员工队伍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深入分析“三集五大”体系实施过程中的隐患,全面强化稳定风险预控管控能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期间,没有发生影响和损害公司形象的事项,没有发生员工集体上访以及其它影响公司稳定的事项,确保了公司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
8严格监察审计监督
制定并严格执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纪律规定,严密防范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廉政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开展全过程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重点监督评价建设过程中的标准体系、规章制度以及新旧标准制度体系衔接的有效性,监督评价新组建机构内控制度、管理费用列支等事项,跟踪监督资产权属变更、物资管理与生产需求匹配、基建项目、小型基建等事项,防范影响公司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重大风险。强化廉政风险预控管控能力,主动服务,关口前移,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预、纠、实”功能,方案制定阶段重预警,超前分析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建设实施阶段重纠偏,及时检查方案执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纠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建成验收阶段重核实,核查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的品位和内涵,把*打造成“绿色建筑之都”。
——以世界一流城市为标杆,向世界一流城市“叫板”,建立符合*实际和发展要求的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分步推进,步步逼近。
——全面更新质量安全理念,树立紧约束条件下的工程质量安全观,丰富和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的内涵,完善工程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
——实施“强企战略”,大力扶持优势企业占领国际高端市场,率先赶超世界一流水平;发展总部经济,培育*本土的世界500强建筑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产业体系。
——加强建设领域的社会建设,实施建筑工人关爱行动,培育和谐、务实、创新的建设文化,形成“建设者自豪、劳动者光荣”的社会氛围,全面提升建筑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重点推进建筑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以标准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现代化,以信息化促进智能化。
——树立全局意识,勇挑重担,积极进取,更好地发挥建设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优势,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投身工程建设主战场,加强区域统筹协调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共安全,当好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的重要参谋助手。
——破除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全寿命周期建设管理体系,统筹兼顾工程建设各阶段、各环节,实施工程质量、安全、造价的全过程控制,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以工程质量和效益为核心,调整和完善工程招投标政策机制,全面体现公平与择优原则,构建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建筑市场。
——勇于突破现行体制机制障碍,在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资格管理、项目管理模式、工程监管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根据以上工作新思路,局党组决定把*年确立为全市建设系统的“绿色建筑年”,着重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发展绿色建筑,打造“绿色建筑之都”。
一是策划开展“绿色建筑年”系列活动。以市政府名义实施《关于打造“绿色建筑之都”的实施方案》,同时制定“绿色建筑年”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建设绿色机关、绿色小区、绿色城区,发展绿色建材、绿色科技、绿色行业,将发展绿色建筑贯穿于建设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积极组团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争取绿色建筑展进入高交会,或策划在*举办建设科技与绿色建筑国际博览会(绿博会)。深入考察世界一流城市发展绿色建筑情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光明新区建设“绿色新城”为契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框架合作协议,努力将光明新区建设成为全国绿色建筑示范城区。筹办*绿色建筑展览馆,建立绿色建筑示范教育基地,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编制绿色建筑宣传手册和公益广告,开展“市民看绿色建筑”活动,使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开展绿色建筑认证和示范项目建设。以“四节二环保”为核心,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推出绿色建筑“*认证”。继续推进32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建设。积极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三是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进一步强化建设主管部门在建筑节能方面的管理职能,在立项审批、设计审查、施工许可、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层层把关,建立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动态监管体系。开展全市在建工程建筑节能大检查,确保所有新建建筑执行节能50%的标准。
四是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监测与改造。以创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标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将节能监测平台建设纳入政府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年要完成360栋重点建筑的用电分项计量装置的安装。在旧工业区和城中村改造中同步开展节能改造。引入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培育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完善合理用能检查制度,加强对公共建筑执行26度空调制度情况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公示。
五是推进太阳能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根据《*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的要求,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空调余热回收装置,鼓励在高层建筑中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组织编制《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验收规范》,给予太阳能产业示范基地一定的财政补贴,全面实施太阳能应用示范的各项任务。
(二)更新质量安全理念,创新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一是完善大质量大安全的管理体系。开展大质量大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一方面要纵向整合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将质量安全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另一方面要横向整合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职能,形成各专业部门分工负责,建设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统一把关,全过程一体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行政监管体系。此外,还要以“四节
二环保”为核心,拓展和丰富工程质量安全的内涵,进一步将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的消耗、产出以及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纳入到新的质量安全体系中来。
二是激发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源动力。转变监管的重心和方向,推动建立以建设单位为核心,以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监理单位为主体的完整的责任链条,发掘企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的内在动力。以3-5个企业为样板,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和验证体系,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培育重视质量安全的企业文化。政府通过优质优价、市场准入、诚信管理、违法惩处等方面加以引导和规范。
三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创建优质精品工程、“双优”工地等质量安全评优工作的全过程服务、指导和监督。做到结构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燃气安装工程压力试验合格率达到100%,质量投诉率下降10%,创建3~5个优质精品工程,培育1~2个鲁班奖或国优工程。着力构建责任、制度、监督、教育、预防“五位一体”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平安卡”,完成“平安卡”安全教育培训约30万人次。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进一步下降,百亿产值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双优”工地15个。
四是强化对区级主管部门和委托执法部门的督查力度。加强对区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委托执法部门的监督、指导和考核,建立有效的督查制度,严格追究失职责任。被督查单位应加强对员工业务培训和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量化的考核、考评机制,建立监督档案和台帐,采取日常检查、交叉检查、巡查和督查等多种监管方式,提高监督工作的效能。建立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检查制度、定期通报制度等,完善内部沟通机制。
五是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启动《*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经济特区施工安全条例》的修订工作,突出建设单位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监理单位的监管责任。制订《房屋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深基坑工程管理办法》、《地下暗挖工程管理办法》、《地质灾害工程施工及验收监督办法》、《塔吊安全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质量保险、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六是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规范检测队伍的资质和从业人员的资格,严格检测市场准入。检测机构要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验证体系,建立健全不合格原材料及不合格施工安全机械公示制度。加强对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形成完整封闭的管理链条。
七是推进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四节二环保”的要求,研究建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制定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及评价管理办法,着力研究解决影响环境的施工扬尘、施工噪音、建筑垃圾等问题。培育10个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特区内施工现场周转活动板房使用率达80%,可重复使用率达70%以上,装配式房屋设施使用率达60%,可重复使用率达50%以上。
(三)发挥职能优势,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提高重大项目前期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在建设标准适用、管理模式选择、工艺技术选用、投资估算编制、绿色节能理念贯彻等方面,给予有针对性的规范和指导,讲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统筹协调。积极履行建设主管部门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统筹协调作用,在初步设计审查、设计施工招标、合同谈判与签订、施工现场监督检测、竣工验收及移交等建设全过程,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工程造价控制,合理安排建设进度,确保建设各环节相互衔接、建设各要素相互协调,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强对5号办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创新监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地铁5号线全面开工并顺利推进。同时,积极推进大运工程、港口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机场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三是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推进重大项目管理创新。借鉴国内外先进验和做法,开展设计施工一体化试点,积极探索代建制、BT、BOT、EPC等各种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促进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市场化、多元化。加强城市化过程中的有关建设问题研究,研究解决以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区域节点改造升级、城中村和老工业区改造升级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问题,促进城市功能更新换代。推动开展第三轮重大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联合会审制度,前置审批环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四)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做大做专建筑业。
一是实施大企业战略。建立大型企业认证评价体系,设立大企业“绿色通道”,建立企业与政府定期沟通机制,积极扶持大企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组织开展国内外大型建筑企业集团重组兼并的实例研究,引导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形成1-2家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能力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横向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支持企业在创业版上市。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鼓励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在*设立总部基地。
二是扶持优势企业。政府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原创设计能力,扶持建筑装饰、玻璃幕墙、智能化、钢结构等优势企业的发展,逐步扩大我市装饰企业在全国百强中的比例,并率先在这些领域赶上香港和新加坡。发展新兴优势产业,*年新批环保和智能化工程企业5-10家;通过推进节能改造,培育节能服务企业;通过市场准入、市场开拓、联合经营和资质升级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港口、航道等紧缺行业的发展。
四是实施品牌战略。研究制定我市建筑业的实施品牌战略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的品牌评价体系、品牌推广体系、品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制度,打造我市建筑业的知名品牌形象,提升建筑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认真分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两种资源状况,制定建筑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规划,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培育跨国企业。钢结构、玻璃幕墙、建筑装饰等优势行业要继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探索走出去企业服务机制,建立“走出去型企业服务名录”。
六是完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出台《*市劳务分包管理办法》,给予劳务企业相关优惠政策,优化劳务企业发展环境。充分运用劳务资质审批权,发展20-25家劳务企业。推行劳务分包合同备案制度,启动建筑劳务交易市场建设,规范劳务分包行为。完善建筑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劳务工生产操作技能。
七是完善预选承包商制度。尽快将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的范围覆盖到所有专业类别,并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等新的预选承包商名录。进一步创新预选承包商制度,研究将预选承包商名录由企业进一步延伸到个人;研究建立优秀企业免检制度,对于实力强、业绩好、信誉佳的企业,实行一定时限的预选承包商免检。进一步完善预选承包商准入与清出机制,并将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作为预选承包商的遴选指标。
(五)深化招标投标改革,构建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
一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继续深化招标投标改革。贯彻落实市政府67号文件修订版,借鉴国际工程招标投标惯例和经验,进一步完善合理低价中标原则,确保“三公”与择优的统一。全面推行资格后审制度等举措,实施优质优价、鼓励创优等政策,强化招标工程的后续监管,继续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建筑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中标价控制在合理水平。通过相应的招标投标政策,进一步提高中标集中度,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建筑,实施长期的质量发展战略,实现良性发展。
二是完善招标投标程序。改进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基本实现商务标和信誉标的客观化评审,最大限度地减少评标专家的主观随意性。简化技术标书的编制,在建立企业标准的前提下,试行标准卷和专业卷的投标方式,降低投标成本。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大企业“绿色通道”服务措施,提高招标投标效率。加快制定承包商履约评价制度和评标质量反馈制度,给予招标人在承包商履约评价、评标方法选择等方面充分的主导权。
三是强化评标专家管理。在继续扩充专家库的专业和数量基础上,加大力度查处不规范的评标行为。建立资深专家库,发挥资深专家的权威和导向作用。建立对评标专家的长期培训制度和考核系统。
四是建立完善各类交易品种。编制和完善各类专业项目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特别要研究勘察设计、设备采购、咨询服务、总承包、项目管理等招标的评标方法,以适应扩大交易功能的需要。加强对交易中心行政效能的督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管理,有效降低招标投标投诉。
五是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树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理念,抓紧编制适用于前期工程估算、概算计价和适用于使用维护期和拆除回收期的计价标准及相关指标。抓紧出台轨道交通工程估算概算编制办法及相应指标。建立适合于市场需要的信息体系,及时、准确造价信息。将节能环保纳入项目成本效益分析的范围,尽快编制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建筑垃圾排放等工程造价标准。
六是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完善商务标清标制度,加强对低价中标项目的监管,确保市场与现场“两场联动”。建立标底审查阳光作业机制,加强对标底和结算工程量的核查工作,防止故意虚增标底,抬高造价。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备案制度,强化对合同工期、价格等的审查,杜绝“霸王条款”和“阴阳”合同。进一步加强现场跟踪管理,强化对重大设计变更的监管,完善结算审查制度,对低中标高结算的工程进行曝光。借鉴香港、新加坡建设工料测量管理经验,创新现行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七是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推行企业诚信手册,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多方面采集信用信息,构建统一诚信网络平台、统一诚信评价标准,统一诚信奖惩机制的市场诚信体系,形成守信者荣、失信者耻的市场氛围。
八是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认真执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加强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监督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市建筑市场严重违法行为特别处理规定》,对违反建筑市场秩序的市场主体及其执业人员,依法暂扣资质证书、执业资格证书或岗位证书。
(六)加强建设科技创新,推进建设标准化、工业化和信息化。
一是全面实施建设科技“*”规划。成立全市建设科技委员会,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好参谋智囊作用。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机制,提高建筑产品的建筑含量。加强与科技、环保部门的协调、沟通,探索和建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体系,重点研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方面的技术,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实施建设标准化发展战略。以世界一流城市为目标,提高我市建设行业标准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积累与总结,积极制定企业标准。继续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弥补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不足。对促进行业进步显著的重要技术,通过试点示范和专家论证,编制推荐性的技术规程。加快技术立法,逐步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向技术法规发展。
三是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加强万科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建筑工业化系统调研,引进、消化、吸收世界一流城市的建筑工业化技术和标准体系,提高建筑构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定型化程度。全面推进预拌砂浆工作,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四是推进建设信息化工程。加快推进“金建工程”,建立覆盖全市建设系统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年将在地铁5号线等重大项目上开展数字化工地试点。鼓励企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行业。
一是建设和谐工地。鼓励企业推行健康、安全、环境认证,努力改善建筑工人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建设工地配备一个大食堂、一个医疗室、一个洗浴室、一个阅览室、一个娱乐室等“五个一工程”,评选10个和谐示范工地。抓紧推进建工村生产、生活基地建设,为建筑企业和工人解决后顾之忧。
二是培育建设文化。组织全行业专项劳动技能竞赛,开展文艺汇演和运动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行业积极培育“和谐、务实、创新”的建设文化,形成建设者自豪、建设者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是加强维稳工作。加强维稳工作的组织领导,优化整合建设系统维稳、清欠、应急、、综治等机构,实现资源统一调配。在施工许可环节,全面推行建设各方主体维护社会稳定责任书制度,并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维护社会稳定表现,作为预选承包商入选条件之一。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并建立长效机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八)加强城市燃气管理,确保供应与使用安全。
一是加强燃气行业管理。认真执行《*市燃气条例》,严格燃气经营活动的市场准入和后续监管。强化层级监督,加强对燃气站点网络的管理。完善管道气特许经营的监管模式,提高燃气行业的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全市管网统一经营管理的模式,确保全市管网建设“一盘棋”。
二是加强燃气供应与使用安全管理。建立燃气储备制度,有效保障燃气供应安全。编制燃气安全管理手册,将安全管理贯穿于燃气供应、储存、运输、使用和应急处理的全过程,加强燃气事故抢险应急演练。建立燃气监管信息系统。积极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燃气燃烧器具。以地下燃气管网保护为重点,加强对燃气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避免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推进天然气转换工作。抓好天然气转换工程协调管理,确保转换任务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对燃气汽车、分布式能源、油改气、LNG的冷能利用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扩展天然气的应用范围。
(九)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推进制度创新。
一是加强建设立法工作。完成《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条例》的制定,积极开展《建设工料测量条例》、《既有建筑安全使用管理规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涉及循环经济、民生方面的立法调研。加紧编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在内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完善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二是加强委托执法监督与指导。以强化执行力建设为核心,分解落实执法责任,全面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实施委托执法情况月报制度。全面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对各区建设局以及保税区、大工业区、光明新区建设工作的支持、指导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区域统筹协调能力。
(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造就一支敢干会干的干部队伍
一是营造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以新一轮思想解放大学讨论为契机,在全局系统上下营造有胆有识、敢闯敢试的氛围,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坚决破除墨守成规、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工作作风。要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不解放思想、无创新思路、缺敢闯精神的领导干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对大胆解放思想的同志要加强激励,宽容失误,注重保护,甚至委以重任。对全年各项工作,要分解责任、强化执行、狠抓落实,对完不成工作目标的干部,必须进行问责。
二是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制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强对全局系统人才状况的研究,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教育培训,推进素质工程。建立健全科学评估指标体系,推进绩效工程,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发展机制。探索评估主体多元化的开放式评估新机制。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示范型服务窗口为目标,完善业务办理规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内部管理能力,继续保持我局绩效考核及重大项目考核的“排头兵”地位。
三是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清廉政风。狠抓反腐保廉教育,开展“特区干部好作风”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继续完善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建立起覆盖人、财、物管理、机关作风建设、岗位责任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和政务公开等多方面的党风廉政责任体系。
四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决定,加紧研究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法定职能和地位,做好局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它们的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建立健全工、青、妇组织机构,创新机关文化,活跃机关氛围,创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十一)办好十件实事,开展十大创新课题研究。
*年,要围绕“绿色建筑年”活动,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测平台;二是筹划建设绿色建筑展览馆;三是创建“十大绿色工地”;四是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十大和谐工地”;五是启动建工村生产、生活基地改造工程;六是全面完成电子辅助评标系统的建设;七是全面推广“平安卡”;八是全面完成天然气改造任务;九是全面启动“金建工程”;十是建立科学的干部队伍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区民主评议行风领导小组的总体安排,我局在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民主评议行风的要求,深入开展了自查自纠阶段的工作。现将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区人民政府负责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社会事务机构,是主管我区就业、再就业、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劳务输转、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仲裁、劳动合同管理、劳动监察等业务的重要职能部门。现有在职职工20人(其中科级干部7人),聘用制人员2人。内设机构有机关股室5个,包括办公室、劳动工资股、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股(挂“*区解困再就业和社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劳动争议仲裁股(挂“*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牌子)、社会保险股(挂“*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所属事业单位有区医保中心、职业介绍所(挂“*区劳务工作办公室”牌子)、就业促进中心和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与职业介绍所合署办公)、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自我局被确定为20*年的行风评议单位后,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行评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行风评议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并狠抓对每个环节工作的落实,使行评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成立了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全局干部职工分工协作,为开展行评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研究制定了《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指导行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施。三是从人大、政协、相关部门和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劳动保障服务对象中聘请了12名行风监督员,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行业作风及民评工作的实效进行了有力的监督,保证民评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四是于8月24日召开了全区劳动保障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动员大会,对行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五是在调查摸底阶段,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评领导小组一方面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对各自负责的业务和工作作风进行认真的自查,另一方面分两组深入到两镇、*道,部分村、社区,与干部职工、群众及劳动保障工作对象当面交流,并发放行风评议问卷调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力求找准我局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在行风调查阶段共发出民主评议行风问卷调查表100份,目前回收96份,对我局行风情况总体评价满意的89份,基本满意的7份,满意率90%以上。这次调查的范围包括相关业务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和群众、广大劳动保障工作对象,调查对象涵盖了劳动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对我局行风建设的总体评价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深入的自查,总体反映我局工作成绩突出,行业作风务实。大家普遍认为,近几年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快作风转变,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开展高效优质服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各项工作和行风建设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工作均有较大突破。就业再就业工作方面,积极贯彻中央、省、市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目的,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证,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20*年,我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社会保险工作方面,区属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以非公经济、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保持平稳增长;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劳动关系调整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方面,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断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
(二)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一是我局建立和实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较大地提高了工作、办事效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从根本上杜绝了办事拖拉、相互推诿扯皮等不负责的现象。二是加强学习,坚持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权力观、牢记“两个务必”等主题教育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公仆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对来办事的群众,能够热情服务,耐心解释,帮助解决困难,局机关没有发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肯定我局行风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通过自评和广泛的征求意见,经过认真的梳理,我们认为在行风建设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怀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主观思想上深刻反省,分析查找出了产生问题的根源。
(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方面,一是《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管理不够规范,个别社区对领证人员的申领资格没有严格按程序公示,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对所持《再就业优惠证》不及时进行年检;二是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窄、专业少,个别专业因无法组织起一个班次且收费较多而未能培训;三是劳务输转工作中存在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观念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的现象。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培训不够,业务能力较弱,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二是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劳务输转的有关政策宣传不够深入,两镇村一级劳务输转工作人员配备少,劳务输转组织水平差;三是由于财力有限,造成培训资金相对短缺。
(二)社会保险工作方面,一是对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不够,再加上区属企业大多数处于关、停、并、转状态,职工生活困难,部分职工中存在着不符合条件就急于退休的情况。二是因超过申领期限对区属部分破产企业职工的失业保险待遇未能按时支付;三是医疗保险门诊费用结算一直未能实现刷卡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我们对社会保险的宣传面不够广泛,宣传对象只侧重于广大劳动者,向企业、相关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宣传薄弱,宣传工作总体广度和深度不够。二是对区属破产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待遇的发放上,主要是由于我区破产企业从进入破产程序到结束,往往都在两年以上。而失业保险有关政策规定,“城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失业后,应在单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证明之日起15日内到受理其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逾期登记的,不补发失业保险金。”致使区属部分破产企业的失业职工未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三是区级财政困难,不能建设医疗保险业务信息网络,导致刷卡无法实现。
(三)劳动关系调整和劳动监察方面,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特别是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务工的农民工,合同签订率只有30%,个别因拖欠工资而来我局投诉的务工人员,因未签订劳动合同拿不出有效证据而无法受理;二是有时存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不够及时的现象;三是劳动监察力度不够,在部分用人单位中存在私招乱雇现象和违反《劳动法》行为。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我局主管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工作的人员总共只有3人,专职的劳动保障监察员少,造成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对工作督促检查不到位,工作不够深入。
(四)自身建设方面,一方面,对业务知识的深入学习时有放松,所熟悉的工作业务范围单一,尤其是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另一方面,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对基层工作帮助少,分析不透,指导不力。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在学习态度上不够端正,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学习方法上比较简单,致使理论学习较为被动,学习浮于表面,只求一知半解,业务知识学得不深不透;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不高。对群众反映的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反映得非常准确,也非常及时,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尽管这些问题的形成存在隐性的、客观的因素,还有法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财政困难等诸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我们主观上的问题,由于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客观方面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导致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漏洞和不足。
四、整改措施针对通过自评查找出的当前存在的问题,我局从行风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按照边评边改的原则,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方面:对于《再就业优惠证》发放问题,一方面我们将加强对《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管理,强化督促检查,严格按规定程序发放;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了解、掌握再就业优惠政策,及时对《再就业优惠证》进行年检。对于职业技能培训覆盖范围窄、专业少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加强与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同时,积极争取财政配套资金,扩大培训面。对于劳务输转的问题,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和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培训和输转相结合,进一步拓宽劳务输转的渠道,认真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同时,积极争取尽快落实镇、村有关劳务输转工作人员和经费的问题,切实把劳务输转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社会保险工作方面:对于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不够的问题,我们将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印发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扩大宣传面;同时,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广大参保职工和各用工企业,耐心讲解政策,解答疑惑,使更多的群众了解、掌握有关参加养老保险和享受待遇的有关政策,促使其按规定申报。对于区属部分破产企业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将积极协调企业主管部门逐步规范企业破产程序,督促清算组及时或者尽量提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另一方面,对已破产尚未发放失业保险待遇的企业积极做好和省、市的协调、汇报,力争尽快兑现。对于医疗保险“刷卡”的问题,我们将积极争取省、市上级业务部门和财政的资金支持,争取尽早解决。
(三)劳动关系调整和劳动监察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人员配备少,力量弱所造成的。为此,我们一方面将积极同编办协调,争取充实人员;另一方面,将通过从其它股室、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抽调专人来加大工作力度,同时,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
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听企业诉苦,帮企业解难,合力促进企业发展。部分企业代表介绍了情况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让我深深感到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很必要,不仅增进了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使政府掌握了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使企业了解了政府加快推动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方向刚、欧立高同志分别通报了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讲的很好,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企业是__经济发展的支柱,务必高度重视
从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情况来看,工业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支撑了__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是对税收贡献值高。__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3亿元,其中工业企业税收1.1亿元、占47%,占据了近半份额。二是对就业带动力强。社会公益岗位、农业、县外劳务市场、县内工商企业是我县城乡居民就业的四大主要去向。工业企业带动就业作用明显,是主阵地,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工业企业就业人员收入普遍高于其他行业,并且相对稳定,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增收。三是拉动消费成效大。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由于工业企业的加速发展,促进了旅游、农副产品、家居建材、三产服务业等消费快速增长,有效拉动了经济持续增长。四是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通过丝绸服装、富硒杂粮、肉制品加工、皂素医药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领和带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五是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是城镇化的龙头和支撑。没有工业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带来人口聚集,__不可能形成现有的城镇规模和城镇化水平。由此可见,工业企业是__经济发展的支柱。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重视企业发展,就是重视__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创造财富,就是给全县人民创造财富”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主动作为,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齐心协力推进工业企业加快发展。
二、务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快工业发展步伐
重视工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务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座谈情况看,当前企业主要面临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一)原料紧缺问题。目前,我县黄姜、木材、蚕茧、茶叶、牛肉等加工企业,已经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和生产能力,并且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原材料不足,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需要。因此,必须把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以破解。一要实施黄姜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整合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加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项目支持、资金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合作社和农业大户的积极性,按照“订单生产”的模式,加快建设2万亩优质黄姜基地。会后,请农业局牵头,经贸局、龙头企业和各镇配合,就2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建设拿出布局规划、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6月中旬前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审定后实施。二要加强木材指标倾斜和市场监管。在木材指标分配上,要对木材加工企业予以倾斜,保障正常用料需要。同时,由林业局负责,公安局等部门配合,严厉打击偷伐、私运和违法贩卖木材等行为,进一步净化木材市场。三要稳定蚕茧供应。严格落实蚕茧最低收购价制度,稳定企业与养蚕大户建立的订单生产合同,引导蚕农扩大养殖规模。加强市场监管,严防蚕茧外流和非法交易。同时,对从县外调运蚕茧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确保正常生产需要。四要扩大茶叶种植规模。茶叶产业具有市场好、附加值高的特点。会后,请林业局负责,就扶持茶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制定方案,6月中旬前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审定后实施,争取培育1至2户优质生态高效的茶叶种植加工规模化龙头企业。五要大力扶持肉牛养殖。丰标牛肉市场需求旺盛,但所用的肉牛以从县外引进为主,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使本县农户错失了增收的好机会。会后,由农业局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结合扶贫开发和农民增收,就扶持肉牛养殖大户提出方案,6月中旬前提交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后实施。
(二)市场管理问题。当前,受国内外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面临市场萎缩、风险增大的严峻考验。我县众多工业企业尚处于艰难起步、蹒跚前行的关键阶段,若不加大市场监管和扶持力度,很可能会遭受沉重打击甚至夭折。会后,要就规范市场秩序开展专项整治。同时,要加大对县内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的支持力度。今后,在政府采购方面,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县内能够提供的产品优先采购,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扩大县内市场。
(三)融资困难问题。受当前金融体制和民间金融机构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地方政府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能做的比较有限。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方面,广大企业要准确把握当前中省市关于企业融资的各项政策,切实提高借款信用度,积极主动向银行和社会融资。另一方面,县政府将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财政担保方式,为讲诚信、有偿还能力的企业提供好担保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大银企对接力度,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尽量促成银企合作。
(四)用电用地用路问题 。当前,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量和配套资金量太大,而县级财力有限,只能分轻重缓急,先保基本,逐步完善,请广大企业予以理解。刚才,部分企业代表提出的供电、用地、修路、修桥等问题,有一些县政府已经作了安排部署。会后,请县政府督查室就已经确定的用地和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进行梳理,开展一次专项督查,确保已作安排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为企业尽快投产达效提供坚实保障。
(五)人才紧缺问题。贫困落后地区缺人才是普遍现象,优秀人才不愿来、留不住的问题非常突出。当前,解决企业面临的人才紧缺问题,一方面,企业自身要从提高薪酬标准、福利待遇、关心爱护等角度,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同时,县政府也将积极采取措施,对来__创业和进入企业工作的高端人才,在住房、社保、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一定扶持和政策优惠。会后,请人社局负责,经贸局配合,抓紧研究制定鼓励和引进人才进入企业工作的办法,6月中旬前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审定后实施。
(六)环保约束问题。当前,国家对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__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更为严格。虽然我县属限制开发区,但限制的主要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新型工业化企业还是允许存在和发展的。同时,要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解决好6万困贫人口脱贫致富问题,必须依靠发展,县委、县政府加快工业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不会动摇。因此,只要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县政府会大力扶持。请广大企业在切实解决好节能减排问题的基础上,消除顾虑,一心一意抓发展。
(七)扶持政策落实问题。近两年,县政府对招商引资企业在公共设施配套、项目资金扶持、政策奖补优惠等方面,做出了最大努力,给予了最大帮扶。但由于多种因素造成部分政策没有落实兑现到位。会后,请何运勇同志牵头,组织招商局、经贸局和县政府督查室,把近两年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县政府会议确定的配套帮扶任务进行认真梳理,并开展一次专项督查,确保这些优惠政策能够实实在在的落实。请经贸局、发改局负责,在准确把握当前中省市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为工业企业争取上级项目配套和资金扶持。同时,要进一步调整招商引资思路,既要通过引进资金把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又要统筹考虑产能问题,避免引进产能已经饱和甚至过剩的企业,真正做到对招商引进的企业负责。
(八)发展环境保障问题。当前,企业反映最强烈的投资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扰乱建设经营秩序问题。各镇党委政府、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和矛盾排查化解力度,积极争取周边群众支持企业正常建设和经营。公安机关要对吃拿卡要、敲诈勒索、胡搅蛮缠、恶意阻工等问题,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二是扰乱市场秩序问题。会后,由经贸局牵头,会同监察、公安、工商、税务、林业、经贸等部门,对水泥、木材、蚕茧三个领域违规违法经营问题开展联合检查,重点对偷税漏税的水泥贩子、滥伐偷卖的木料贩子、扰乱收购秩序的蚕茧贩子依法予以打击处理,为__企业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建立科学的政府帮扶机制,助推工业发展
近年来,相关部门虽然在帮扶企业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机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企业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要重点完善三项制度,切实增强帮扶机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务实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主持、经贸局召集、相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原则上一月一开,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一事一议,并逐一督促落实。会后,尽快出席会议议事规则
(二)建立干部包联企业责任机制。由经贸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统计局等部门的干部对企业实施包联。包联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向经贸局及时收集报送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由经贸局负责对收集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提交联席会议研究解决。
(三)建立督办问责机制。联席会议要把每次研究解决的问题形成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办理要求和完成时限,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思想不重视、落实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严格实施问责。会后,请何运勇同志牵头,抓紧起草制定这三项机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审定后实施。
四、努力提升自身境界和经营水平,做优秀企业家
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企业家要具备崇高境界和宽广胸怀,要把办企业当成干事业,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一)时刻牢记企业家和大款的区别。企业家是创业的成功者,是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精英人物。大款只是拥有金钱的低俗者。我相信,__的企业老板都能成为新时期企业家的代表者、艰苦创业精神的践行者、优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二)企业家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企业家是企业的规划者、组织实施者和发展的推动者。企业家必须具备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和预测能力、管理经营能力、政策法律水平和诚实守信、依法办事的意识。因此,广大企业家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切实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加快推动企业发展。
(三)准确把握做大做强企业的关键。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必须把握企业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健全营销体系三大关键。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的理念,用科学精细有序的管理推动企业发展;要在增强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品质和控制生产成本上下功夫,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着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争取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会后,请科技局和经贸局牵头,就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尽快出台政策意见,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审定后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市场营销体系,重点掌握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并做好售后服务,争取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