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产业规划

农村产业规划

时间:2023-05-30 09:3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产业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产业规划

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设计;园林规划;生态产业

一、新农村住宅特点及设计规划原则

1.1 新农村住宅特点

要做好新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新农村住宅的特点。新农村住宅使用功能较为复杂,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化。

在我国,农村住宅不仅仅有确保农民生活和居住的功能空间,很多功能空间还兼具生活和生产的双重要求,除此之外,还配置了供农机具、谷物等的贮藏空间以及室外的晾晒场地和活动场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建设应具有适用性、灵活性和可改性,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可持续友展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反复建设劳民伤财。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村庄、不同的民族也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民情,即便在同一个地区,对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活习俗、邻里交往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认识和要求,其宗族、邻里关系极为密切,十分重视代际关系。因此,在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服务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适应各自不同的要求。

农村住宅通常受到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使用对象对生产、生活的具体要求的影响,即使在同一个村落,有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注重保留原有地方风貌,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村住宅。

1.2 设计规划原则

首先,要充分结合现有当地自然环境及自然景观,积极保护生态,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要注重村庄的空间型式和网络结构,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次,优化村庄布局结构,扩展建设的发展空间,从而适应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尽可能节约土地。再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强化邻里交往。满足当前农村多样化的需要,规划多样性的户型。最后,要建设完善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居住质量。

二、新农村建设园林规划的必要性

2.1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角度谈必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所谓新是指“创新”、“先进”、“现代”,新农村包括创新的建设思路、先进农村科技和文化思想及现代的致富理念,建设新农村就是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在我国传统的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总是沿用“建设―破坏―恢复”的发展模式,这样是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建设模式,以创新的手法和思想,应用园林建设的思想和手段来解决农村建设中环境改造的问题,使得其创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适宜居住的新农村。在农村建设上勇于创新,将园林规划思想融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创造性的提出,它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农村环境的恶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建设―破坏―恢复”的建设模式,保持了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相贯于现代建设理念的核心便是和谐,所以将园林规划的思想融入农村建设是和谐发展的体现。

2.2 从农村文化发展角度谈必要性

传统思想即为相传成统的思想,而农村文化又是最能体现我国传统思想的民俗文化。我国农村文化正是继承并发展了华夏的传统思想,农民对土地、山水、动植物等天地自然的情意是难以言表的。他们珍爱自然,创造自然。中国的园林正是起源于人民的生产斗争(开山、治水)。中国的造园史也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理念,即人为自然一员,人与自然协调统一,讲究天人合一,并提出以人为大、以大为天及自然为君、人则为臣等天人共容的哲学思想。他们每日的耕作也从侧面映射出传统造园的理法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等种种理念,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是那么浑然一体那么的交融相洽。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思想正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将其应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给农村的特色文化提供更大的展示机会,使农村文化得到充分发展。

2.3 从园林美感角度谈必要性

园林美感是指人在园林建设基础上获得的在视觉、心灵等感官上的享受,这也正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

园林景观既然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那么,体现美学规律的普遍的艺术创作原理,必然成为其致关重要的组成部份。如对比衬托、均衡匀称、色调色差、节奏韵律、景物造型、空间关系、比例尺度、“底、图”转化、视差错觉、感受认知、审美情趣、意念意境等。园林景观设计,充分利用这些艺术原理,融汇贯通,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富有审美特征,又具精神内涵的人居环境和人化的自然。

三、关于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3.1 开发农村特色生态旅游业

农村生态旅游是以广大农村地区资源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8],对于农村农业、经济、文化、环境等诸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是加快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应重点实施特色项目开发。包括: 特色休闲农业开发,河南省农村存在着多种特色农业,比如焦作的怀山药、开封的西瓜、中牟大蒜等;特色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一方面以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以农家乐、家庭式旅游为主的景区与农户联动发展的战略,另一方面,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开发为主开展农村文化之旅。

3.2 农业生态工程建设

首先,要探索适地发展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与技术。农业生态工程是有效地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与建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高效、高生产力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所涉及的工程理论、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为减少农业废弃物的环境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其利用效率,可以采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循环和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的生态工程模式。其次,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硬件,必须注重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建设一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抓好小型抗旱水源建设、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面上除涝工程建设,合理布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形成田园化生产格局。

3.3 环境生态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不能仅仅局限于村镇的环境整治,应从源头上在区域范围内进行生态恢复与污染治理,主要体现在: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强污染治理,禁止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加强对农村生活、养殖为主的生活垃圾的收集,然后集中进行资源化、能源化生态处理,同时,可适当发展适合乡镇和农村聚集点的能源生态工程、农村给排水工程,减少和防止村镇面源污染,逐步引导乡镇和农村建立清洁的、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保护濒危生物资源和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 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

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 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第3篇

第一,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加强政府引导,又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走群众路线。一方面,各乡镇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设计者、指挥者,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度定位和工作职责,掌握工作分寸,注意工作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加强督促检查,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让农民明白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变成自觉行动。新农村建设投入的主体,还是农民群众自己。绝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本末倒置。第二,处理好试点示范和全面推进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没有现成的样本,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需要因地制宜、试点示范、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不可能一哄而起,盲目攀比。在工作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典型示范和全面推进的关系。通过典型引路,使新农村建设的面不断扩大。

第三,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不等于建新村庄,但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有新变化、新风貌。当前建设新农村的核心是要抓好特色产业建设,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建设新村庄、过上新生活才有保证。当前,要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只有这样,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有了根基。

第四,处理好阶段性与长期性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既要把当前的各项工作任务抓实,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巩固和发展当前农业和农村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把当前农村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又要牢固树立打基础、管长远的思想,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明确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第五,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农村小康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涵盖了扶贫开发的各项任务,扶贫开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过程,实质就是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扶贫开发搞好了,就突破了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二)夯实五项基本任务

一要抓好基本规划。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各级要按照“合理布局、分类指导、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立即深入村组调查研究,结合各村的实际,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具体规划中,必须把握三条:一是科学性与客观性相结合。规划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与产业开发、生态移民、小集镇建设、旅游相结合。要真正深入调查、摸清底子、吃透情况,切不可凭主观意志、闭门造车。

二是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新农村规划涵盖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部门很多。在制定总体规划的同时,要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认真制定本部门的专业规划、行业规划,明确具体任务,落实具体措施。三是长远与当前相结合。规划要对远期目标有总体要求,近期任务要与十一五规划、优势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相衔接,对于一些重要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有分年实施要求。

二要抓好基本产业。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坚实的特色产业作为支撑,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把发展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来抓。对汉滨区来讲,就是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规划为指导,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蚕桑、畜牧、魔芋、劳务输出等全区性主导产业,茶叶、烤烟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蔬菜、中药材等地域性特色产业。对一个乡镇来说,要按照规模化的要求,走一乡二三业的路子。对一个村来说,就是要主抓一两个骨干项目。各乡镇、各村在产业建设上,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当地自然条件和优势资源出发,把市场有需求、农民愿意搞、当地适宜种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三要抓好基础设施。当前制约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最能使广大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实惠的,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切实抓住中省对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的机遇,想方设法包装项目、争取资金,并做出专门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要把基础设施的重点放在以“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圈、改厕、改厨、改环境,建产业园、沼气池、文化宣传设施”为主要内容的“五通四改三建”上,使村容村貌逐步改观。示范村、试点村要根据各村的实际,从群众盼望最迫切的某一方面入手,找准突破口,稳步推进村容整洁,逐步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家居舒适化,使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展示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第4篇

【关键词】科学规划 政策扶持 新农村

党的十给中国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统筹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农村规模不断扩大,各地纷纷涌现各色新型小城镇。然而,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艰巨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规划和部署,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才能获得最终成功。随着新农村进程的推进,中国也日益面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农业产业繁荣和金融支持等一系列问题。但我县的小城镇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

道真自治县地处黔北偏远山区,经济贫穷落后,但资源及区位优势明显。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一些乡镇出现五种不良倾向:一是以村容规划代替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内容上忽视发展生产。二是以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代替农家群落规划,忽视了庭院经济和民族风俗特点。三是以新产业开发规划代替当前主导产业发展,忽视粮食生产;四是以行政领导的意图代替村民自愿,忽视农户的家庭支出能力;五是关注宅基地整理后的土地开发,忽视原有宅基地和承包地农户的产权和承包经营权。

这些倾向集中反映出政府职能部门对农村基本经济政策观念的淡薄。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规划,其基础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经营,以及农民家庭、家族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搬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和程序搞农村建设规划,搬用城市居民小区的图纸搞农村民宅建设,显然脱离实际。

这里还有一个规划的法律依据问题,目前国家只有城镇规划方面的法规,没有农村建设规划的法规,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只能依据当前的农村基本经济政策,依据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需要探索编制。

二、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树立长远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规范农村土地使用与管理,杜绝主观臆断、拒绝盲目随意。牢牢把握建设用地置换契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存量土地,科学规划、严格依法用地、规范用地、依法管地,严禁违章、违法用地。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只有高起点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新农村的未来。全面编制城乡规划,把社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村镇人口规模、经济状况和各行各业优势的分析,客观地评估新农村的实际消费水平,在规划编制中合理确定村寨人口、商业、服务业规模,注重把新农村建设同发展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把建设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此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使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新农村,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新农村建设提升到政府重点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多年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虽然在有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一直苦于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集镇与村镇建设速度受到明显阻碍,镇区建设面积不够大,人口密度也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建设新农村,需要稳步推进。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目前,基层领导缺乏新农村科学发展观,对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深刻认识,则往往会走偏,以至于出现用行政力量来扶持大户,把有限的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试点上,形成了新旧悬殊太大。甚至人为地造成农村内部的“二元分化”,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当地农民的特殊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要在不同地区探索符合当地情况的新农村建设路径与做法。

四、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新”

在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往往是利用有限的地理空间,来建设自己特色。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坚持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好交通、通信、教育、卫生、消防、供水、休闲、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才能突出新农村建设的“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如:阳溪四坪村、洛龙镇大塘村等形成了中药材、乡村旅游很具特色的产业。但这些产业的发展太过分散。如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排水管网、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跟不上。虽然产业结构在调整,乡村旅游在加快,诸如学校教学点却在消失。这些都与新农村建设不协调。在新农村建立中,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进度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为新农村储备跟多的基础人才。

五、老宅古厝的保护与拆除

第5篇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 规划内容 规划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138-01

自2009年以来,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已进入第四个年头,目前2011年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正处于项目申报阶段。从前两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效果来看,湖南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际内容较为单一,还是停留在基本农田建设上,未跳出以往土地整理的范畴。究其原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缺乏科学合理的综合整治规划作为引导是重要的一方面。为保障农村综合整治有规可依,笔者认为有必要理清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目的,建立合理的规划体系,明确规划的具体内容。

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目的

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应达到以下目的:(1)以规划为龙头,指导土地综合整治,引导新农村建设;(2)促进农村“一化三基”建设;(3)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4)建立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控制指标体系。

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体系

为达到农村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笔者认为规划体系可概括为“三个层次,九规合一”。“三个层次”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应包括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专项规划三个层次;“九规合一”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体系规划等九个子规划通过有机组合、系统综合形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体系。

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内容

3.1 总体规划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落实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指标的基础上,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潜力、土地供需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目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2)划定土地用途管制区;(3)落实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指标;(4)落实城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确定农村居民点数量、用地规模及布局,划定城乡建设增减挂钩区;(5)安排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及用地布局;(6)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7)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区。

3.2 控制性规划

3.2.1 村庄体系规划内容

(1)明确村庄功能分区;(2)根据功能分区布局居住建筑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生产仓储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地、水域及其它用地;(3)配置各级居民点之间的通行道路;(4)配置村庄之间给水、排水、电力、通信、供气等公用工程管线体系。

3.2.2 交通规划内容

(1)落实国家、省、市、县交通规划在区域内的交通项目,即落实过境公路;(2)结合村庄体系规划,配置各级居民点之间的通行道路;(3)结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配置主要田间道及生产路。

3.2.3 水利规划内容

(1)落实国家、省、市、县水利规划在区域内的水利项目;(2)结合产业发展及生活需要,配置与国家、省、市、县水利规划项目相配套的区域骨干水利工程项目;(3)结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配置主要的农田水利工程。

3.3 专项规划

3.3.1 产业发展规划内容

按照因地制宜、效率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对村域的自然和资源结构、社会经济现状及环境承载能力的分析,确定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

3.3.2 村庄建设规划内容

(1)居民点内部功能分区;(2)居民点内部街道网(宅前路)布局;(3)公共设施及公用工程布局;(4)房屋建筑布局;(5)房屋建筑户型设计。

3.3.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内容

(1)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拆旧区布局;(2)选定房屋拆迁农民集中安置区;(3)合理布局拆旧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工程;(4)根据拆旧区腾退建设用地数量与安置区新增建设用地数量,测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3.3.4 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规划内容

(1)合理划分田块,因地制宜地配置土地平整工程;(2)合理配置农田水利工程,保障“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3)合理配置田间路桥工程,保障“物能运、路成网”;(4)适当配置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提高农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及美化农田景观。

4 结语

通过以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内容体系构建,可实现规划在农村土地空间上全覆盖,在农村土地利用、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内容上全涵盖。从而能够保障农村各项社会经济活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作为中国的基层行政单位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逐渐受到了历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首先应该做好科学的城镇规划,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一、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经济也需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造成城镇经济发展缓慢,城镇一体化进程减缓,无法发挥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所以,政府应该早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使得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城镇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城镇体系规划,有效发挥资源优势。城镇作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城镇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所以,在城镇规划中应该根据城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结合地方的资源优势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在城镇规划过程中应该重视城镇各功能区有效的联系,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通过的城镇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城镇进行完整的体系规划,可以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有效发挥城镇的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因地制宜的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规划中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城镇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具体地理位置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公共服务水平。在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城镇建设的标准合理的确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做到从城镇的发展需求出发,根据城镇潜在的发展优势有针对性的建设与之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城镇规划中因地制宜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不仅符合了城镇发展的要求,而且避免的资源的浪费,有效的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园。在城镇规划中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在城镇建设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要根据城镇区域的自身资源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建设生态产业园不仅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生态产业园区与自然环境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既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力,又为员工提供了优雅舒适的工作环境。由于在具体城镇规划中,需要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等因素,因此建设合理的生态产业园区,根据地方具体的资源优势,发展对环境污染小的产业,重视对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生态产业链条,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加快地方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共同推动城镇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对城镇进行系统的规划,为新农村发展提供建设方案,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城镇经过重新的布局和建设,顺利的完成了城镇规划,促进了城镇一体化的发展速度。总之,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举世瞩目的,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极大的反差,对地方城镇的发展非常不利,严重阻碍的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进程。所以,城镇的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合理的城镇规划可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作为城市和村庄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进行合理的城镇规划,充分的挖掘城镇的发展潜力和资源优势,建立具有城镇特色的生态产业园区,尊重循环经济的原则,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不仅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很好的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由于在城镇规划中对城镇进行完整的体系规划,将城镇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并将各个功能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发挥各个功能区的优势,而且还能充分城镇的综合功能。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发挥城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城镇成为地方快速发展的中枢。这不仅加快了城镇一体化进程,而且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其实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城镇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建设相互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城镇发展需求的道路网以及完善的水利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立,完善了城镇的整体布局,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

(二)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镇一体化。城镇规划的目的就是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是可以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镇一体化是需要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才能实现的,但是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决定的。所以,地方政府对城镇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城镇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加快城镇一体化的进程,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结:

本文通过对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的认识到城镇规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政府通过对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发挥城镇在城市与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可以将城市与农村紧密的联系起来,促进城镇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爱民.郭岚.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4).

[2] 吴雄周 .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0.(9).

第7篇

本文作者:吕云涛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确立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宏伟蓝图2012年4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将以四方区、李沧区为重点推进七区统筹,以平度市、莱西市为重点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县域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乡镇(街道)合并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农村产权、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和户籍管理等改革,构建城乡互动发展长效机制,建设国家东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青岛市将坚持规划先行、服务下沉、循序渐进、和谐集聚原则,在五市规划建设大约1000个3000-50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2012年上半年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年内开工建设100个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完成50%以上。此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补助资金,市级财政给予每个新建新型农村社区一次性奖补资金200万元,支持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立新型农村社区特色园区建设补助资金,给予每个完成规范建设的特色园区一次性奖补资金200万元。获得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区市予以等额配套。1.2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体路线图2012年8月,青岛市在黄岛区和胶南市召开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暨农村住房建设现场会。会上下发了《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路线图。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是:“两区共建、三个集中、四个融合”。“两区共建”,即要将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和集约化的特色经济园区一起规划建设,在解决好农民居住问题的同时,解决好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三个集中”,即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四个融合”,即有序实现社区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其中,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做到“八有”:有社区组织办公场所、有综合服务厅、有卫生室、有警务室、有幼儿园、有党员远程教育室、有文体活动中心、有综合超市等商业服务设施。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满意;坚持配套完善,市场运作;坚持依法办事,创新体制机制。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举措

青岛市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新型农村社区和社区特色经济园区“两区共建”为重点,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有序实现社区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领、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彰显特色、分类推进、农民主体、组织保障的要求,着力打造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心村融合型等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与建设规划结合青岛市总体部署与要求,各区县立足当地实际,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与建设规划,以规划引导新型农村建设工作。在充分考虑现有村庄规模、发展水平、地缘关系、历史沿革、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3000—5000人、服务半径1.5—2公里的规模,将现有的5400多个行政村整合为10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例如,胶南市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结合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和乡镇合并试点,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规模、基础配套,编制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总体布局和建设规划,把全市980个村居规划成为183个新型农村社区。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青岛市各区县探索出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中心村融合型等多种类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实现方式。城中村改造型,结合城中村改造工程,对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的村庄,积极推进村集体股份制改制,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和资源,重点采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实现集中改造。小城镇集聚型,以建制镇为依托,引导镇驻地周边村民和其他有条件的村民向镇驻地聚集,做大镇驻地规模,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建设新型社区。功能整合型,对产业园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区域内的村庄,适合整合,建设以集中居住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新型社区。龙头企业带动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企业与周边村庄联合,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融合型,对暂不具备上述集聚条件的村庄,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产业关联、有利于整合资源要素等原则,确定合理服务半径,将几个村庄融合为一个社区,提升中心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成果,完善水、路、电、气、暖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效管护机制。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由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社区服务融合。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主要职能是,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就业指导、社会救助等各类公共服务,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和经营体系,组织社会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生产生活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坚持有社区组织办公场所、综合服务厅、卫生室、警务室、幼儿园、党员远程教育室、文体活动中心、综合超市等“八有”标准。2.4渐进推进社区组织改革与建设坚持社区建设组织先行,多村合并、仍保留原行政村建制的新型农村社区,要成立新型社区党委,同时成立新型农村社区民主协调委员会,在社区党委领导下,负责社区建设和自我服务。在基本实现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的社区中,适时依法撤销社区民主协调委员会和社区所辖各村村民委员会,成立新型农村社区村民委员会。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经济融合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权利,适时启动原行政村股份制改革,坚持资产不平调、资金不平分、债务不平摊和资产所有权不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原则,按照农民自愿、民主决策的要求,对原行政村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革,设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和管理。对社区建设中新形成的资产,按照股份化要求,量化到每个社区居民,进行股权登记,实行股份制管理,逐步实现社区经济融合。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特色经济园区建设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社区采取直接投资、土地入股等市场化手段,规划建设特色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或服务业园区,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实现社区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

青岛市的基本做法与经验,对于其他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多方协同,合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政府、农民与社会等多方的共同责任。第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引领社区建设,实现部门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组织各类公共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引导社会组织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府还要引导成立社区建设过渡性组织,搭建各方对话的平台。青岛市成立的社区建设民主协调委员会,就是在基层组织改革中的一种有益探索。第二,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做到农民自愿,农民满意,让农民得实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核心是农地身份的“转换”:农村宅基地转换为耕地或建设用地、承包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实质上是农民的土地权益与全部或部分的市民权益的交换。这个交换必须充分征得农民同意,做到公平合理。第三,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青岛市探索通过土地优惠、税收优惠、金融优惠、社区服务优惠和冠名等多种措施,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能人”支持或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各类科技、通讯、金融等服务机构与经营组织将服务网点延伸到新型农村社区,加快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实现社区服务一体化和社区商业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合力推进。科学规划,高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水平决定建设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庄合并、人口集中,而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遵循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镇驻地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高标准方向。例如,青岛即墨市王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就专门聘请曾设计“青岛五四广场”、“青岛音乐广场”、“奥帆中心海景剧场”等多个大项目的公司来承担。因此,要摒弃就社区规划作社区规划的简单做法,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放到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格局中去定位,实行社区规划与城市发展、县域村镇体系、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规划协调统一,综合考虑区域条件、人口分布、产业优势、辐射能力、发展前景等诸多因素,注重现念与民风民俗等人文元素的有机融合,民居美观性、实用性与周边环境的衔接统一,以生态良好、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高品位规划吸引农民群众主动融入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多类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多类型推进。城市近郊、产业集聚区、集镇周边、特色产业村可能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型确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一刀切,而是在实践探索中确立了城中村改造型、小城镇集聚型、功能整合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中心村融合型等几种主要的新型农村社区类型。各地应立足本地实际,结合本地特点,科学合理地确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类型,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建设真正适合当地农民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社区。服务到位,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安居”当下要建设的农村社区不是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而是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集中居住,不能只是农民住房由平房改为楼房。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空间集聚、产业配套、设施齐全、服务便利、管理自主、环境友好、生活富裕的地域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各具特色的共同体。保证农民“安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各类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配套到位。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公共服务需求是许多地方的基本做法。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服务下沉,建设服务中心,努力全方位搞好对农民的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和公益,把社区建成居住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集居住、生态、教育、医疗、文化、卫生、商业、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两区同建,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乐业”“乐业”方能“安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积极为农民就业提供服务,在社区建设的同时推进经济园区建设,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两区同建,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优势和种养传统,发挥产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现代农业,保障农民收入的实质性增加和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最终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安居乐业”。

第8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资助(黔科合J字LKT[2012]07号)

作者简介:卢德彬(1987-),男,布依族,贵州荔波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引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要求抛弃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发展模式,实行城乡统一的体制,使城乡共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1]。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直以来致力于统筹城乡建设,力争在统筹城乡的土地、就业、社会保障、金融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2]。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高效互动。其中,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用地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3, 4];我国专家、学者在土地规划和综合整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区域也从全国、省、市较为宏观层面向县、镇、村微观层面转变[5, 6],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差距,相关研究尚不能完全满足统筹城乡建设的需求。本文基于统筹城乡视角探讨了重庆市秀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适用模式,并为实施途径选择提出建议,同时也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村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及参考。

1研究区概况

秀山县介于北纬28°9′43″-28°53′5″、东经108°43′6″-109°18′58″之间,位于重庆市东南方,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7],距离重庆主城区650公里,是重庆市最边远的区县之一。全县幅员面积2453.37平方公里,秀山县2009年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为7855.8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2%,占建设用地比重为66.53%,占城乡建设用的77.50%,人均182.96 km2,明显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150km2的控制上限。平均每个自然村的人口为723人,村庄规模较小,布局相对分散,主要呈现为带状分布、点状分布、块状分布(图1)。

图1 秀山县部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

2、农村居民点整治原则

2.1城乡统筹原则

城乡统筹要求土地、人口、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城与乡之间高效互动[8]。农村居民点的整治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作为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生活水平差距的切实的实现手段,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始终遵循城乡统筹这一原则,不偏离这一主线。

2.2利益均衡原则

土地拥有者、使用者、进行居民点整治规划及实施者都属于不同的主体。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以后,新增耕地所带来的利益在政府、集体及农户三个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应依照公平、公正原则,构建起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效机制,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充分调动各主体参与村庄整治建设的积极性,保障村庄整治建设顺利开展。

2.3阶段性原则

农村居民点整治要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土地利用需要按阶段、循序渐进进行整治,不应一味追求增加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而过度进行整治,或不看清统筹城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应该进行整治的居民点不进行整治。避免过度整治导致社会不稳定,或整治滞后而阻碍了城乡统筹进程。

2.4村民自愿原则

在进行居民点的整治规划时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对进行整治农户要求签订相关协议。整治规划与实施一方面充分体现规划的公众参与度;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对农民、农业、农村的关注。

2.5生态安全原则

农村居民点整治往往涉及到生态建设,生态建设的反馈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9]。为确保区域生态安全,村庄整治建设要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容量,严格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同时,还要通过合理的村庄整治措施,推动乡村地域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

2.6规划协调原则

土地整治得益于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是以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土地、建设、环保、交通、农业等与村庄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依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并涉及到多种规划,这就要求土地整治规划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并与有关规划相协调。具体包括不同利益主体规划意愿的协调,不同部门专题规划之间的协调和城、镇、村不同尺度规划之间的协调等方面。

2.7因地制宜原则

在农村居民点整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该区域自身的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顺应村庄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推进村庄整治。同时考虑到中国乡村所具有的悠久、宝贵的地域特色显著的文化资源[10],重视发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文化,保护好村落中古迹、特色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11]。

3秀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建设模式选择

根据农村居民点整治原则,并结合秀山县长期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条件,农村居民点整治建设的模式要根据以上现实条件,选择合适模式。

3.1城镇扩展模式为主,中心村集中模式为辅

现阶段秀山县农民建房主要是向中心村集中形式,但在今后居民点建设过程中则以城镇扩展模式为主。秀山县凭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较为明显,在收入增加并有一定积蓄的条件下,农民具有较大意愿新建房屋或者装修房屋,主要是向居民点比较集中的村庄集聚,一部分兼业农民向乡镇周边集聚,经济条件最好的则选择向县城集中。根据秀山县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社会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不断增长,乡镇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的趋势,进行土地平整的投资量大,往后农村居民点的整治与建设则大量向乡镇集聚,呈现出相对较为明显的城镇扩展模式。

图2. 秀山县相关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图

3.2选择性整村推进,加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

秀山县在2000-2010年这一规划时段内,规划了整村推进这一项目,但在规划期内并未全部实施。秀山县农民集体搬迁所包括的主要有:地质灾害搬迁、水库建设搬迁、高山移民。安置农民主要是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政府部分补贴,大部分搬至距离较近的农村居民点集中区。在今后为了适应城乡统筹的需要,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秀山县在遵循农村居民点整治原则条件下,实现地灾搬迁、高山移民、水库建设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选择一些村庄作为整村推进对象,进行新农村规划与建设,让本乡镇及其乡镇外的农民不断向新农村集中。

3.3发展农村产业,通过就业与收入带动农村居民点整治建设

生产发展是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目的,也是城乡统筹要求。加强农村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产业发展,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秀山县是有名的金银花种植与生产基地,土鸡养殖基地,三省交界带。秀山县凭借独特的资源、地理位置、政策优势,打造一条生产金银花、土鸡的产业链,及其三省交界带的旅游点,这不仅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加大了农村居民点整治、新农村建设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秀山县凭借丰富的锰矿资源,从锰矿得到的部分收入除去作为对土地与环境破环的赔偿外,可用于居民点整治建设。在今后的发展中当地农民今后将在特色农业的带动下寻求新的就业途径,通过土地入股参与项目开发、直接就业等方式渗透到产业项目当中,解决其长远生计问题。

4农村居民点整治建设的途径探讨

4.1多渠道融资,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秀山县居民点整治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市与区县级政府部门的扶贫与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拨款。但居民点整治建设耗资巨大,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不足以支持居民点整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探索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集体、个人相结合的融资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居民点整治建设的资金保障。秀山县在加大居民点整治宣传力度的同时,应通过专项资金对有条件进行居民点整治建设的区域先行进行实施,建设一片成功的居民点整治区、新农村示范区,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指明方向,为资金、劳动力、优惠政策在农村的集聚搭建一个平台;提供贷款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在指定地点进行建房,对违章建筑者给予一定惩罚。

4.2增强农村产业活力,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秀山县在一定程度上在农村发展了金银花加工业、禽畜养殖业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并凭借着丰富的锰矿资源,发展锰矿采掘业与锰矿加工业。但由于其长期以来薄弱的经济基础、落后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产业规划的欠缺,未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农村产业,产业活力不够。为增强产业活力,秀山县一方面要为产业的发展适当的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一些销售信息及渠道;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建设的软环境,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保障加工品的来源;再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为产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民在本县或本乡镇就解决就业问题,增加收入,为居民点整治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4.3探究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体现土地资产价值

秀山县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区位条件不断改善,区域地位不断提升,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点整治退出的建设用地主要是复垦为耕地形式,用来补充城镇建设占用的耕地。但随之秀山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些产业引进,促使乡镇进一步扩展,居民点退出的建设用地方向多样化起来,包括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发展用地、经营性建设用地等,根据不同的使用方法,土地价格各异,这也要求秀山县对整治后土地利用方向多加斟酌,使得能够高效、合理的利用土地,体现出土地资产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到土地获益后资金分配,其中应该划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居民点整治。

5结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城乡差距日益凸显,统筹城乡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特别是政策、资金等诸方面条件的改善,为村庄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探讨了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的7项原则下,提出并分析了秀山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建设的3种模式,并出了相应的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建设的3个途径。随着秀山县近几年发展,在未来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建设中其居民点整治建设模式应注重多种模式并进,分清主次,并与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等实际情况相结合,看清未来发展方向,选择适合模式。

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建设实践中应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在其不断开展的过程中,仍需对其资金来源,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进行探究,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构建城乡一体化、共同繁荣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彦随,杨子生.我国土地资源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2): 353-360.

[2]刘彦随.“创新土地利用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学术研讨综述[J].自然资源学报,2008,22(5): 852.

[3]何 楠.新农村建设中村庄整治问题研究[J].新农村建设,2008,9(6):8-12.

[4]邓毛颖.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的探讨与实践:以广州增城市为例[J].中华建设,2008,(5): 39-41.

[5]龙花楼.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学报,2006,61(10): 1093-1100.

[6]曹子剑,张凤荣,姜广辉等.北京市平谷区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21-126.

[7]张 骞,陈晓军.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以重庆秀山县为例[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6):33-36.

[8]张衍毓,刘彦随,王业侨.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的模式与途径—以三亚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6): 977-983.

[9]王卉.刘彦随研究员:不应一味把农民推向城市[N].科学时报,2009-2-12 (A1).

第9篇

一、惠及三农是根本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惠及三农是根本。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

充分体现群众意愿。要广泛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把农村土地整治有关政策和重大意义送到村组、交给群众,积极与广大群众沟通,让群众拥有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对项目区的确定、运作模式、规划设计、耕地整理、旧房改造、新居建设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要通过公告、听证、公示以及召开群众座谈会、票决等多种方式,全程吸收群众代表参与,广泛征求对土地整治的意见,力争做到整治前农民乐意,整治中农民同意,整治后农民满意的效果。

建立长效的权益保障机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保障农民权益,依法保护好农民的财产收益权与处置权,处理好土地、房屋的登记、确权、再分配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切实保障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逐步破除各项政策制度中的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不断将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农民生计有保障。

二、科学规划是前提

坚持规划先行,建立科学的规划引导机制。土地综合整治要在全域规划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坚持规划先行,建立科学化的规划引导机制。要树立统筹兼顾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规划,以镇、村为单位,统筹开展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规划设计突出区域土地整治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和多效益性,协调和衔接好基本农田保护、产业发展、村镇建设、交通、水利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田、水、路、林、村、房综合考虑,统筹把握生产、生活、建设和生态用地,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三、多元筹资是保障

要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一要强力推进各项涉农资金的整合,依据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大力整合农村道路、水利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地质环境治理、农村扶贫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及其他新农村建设政策、项目和资金,捆绑投入,集中用于土地整治项目。二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发挥政府投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等社会资金参与土地综合整治,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三要借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大胆探索农村房屋和土地抵押制度,盘活农村资产。四要配合出台相关优惠性金融政策措施,引导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五要鼓励农民投工投劳,自筹资金。

四、项目带动是关键

一要创新项目实施方式。成立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审批和统筹调度,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组建工作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二要抓实项目运作。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按照产业化方式运作。一是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地方政府要与有意向的投资商洽谈,在土地整治设计上符合投资商的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公司同村签订土地承包协议,形成“合作组织+公司十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二是在土地整治后,引进种植大户租赁承包土地投资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由经营主体和流转土地农户采取协商的办法,以一定期限租赁农户全部或部分承包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

五、整村推进是抓手

当前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在空心村,关键是整合资源,整村推进。通过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既改变村容村貌,又新增大量耕地,并通过连片整治复垦开发为优质耕地,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要以整村推进为抓手,统筹农村道路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开发及其他新农村建设政策、项目和资金,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六、有机结合是出路

(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农村路网、供水等基础设施,健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农村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通过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绿色农业基地,极大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二)把农村土地整治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第一,在土地整理中因地制宜确定整理后土地的用途,围绕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科学布局、精心组织,建成一批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环境优美的农业板块基地,使整理出的农用地能够适应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使土地整理成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第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整理后的耕地由现代农业企业承包,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农民收取土地流转租金,还可以成为企业聘用的员工,获得工资收入。

第10篇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地位基本形成,加快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初步建成。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省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规划,给全省广大农民群众描绘出一幅未来5年四川新农村的美丽蓝图。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大力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米袋子”工程,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现代畜牧业、林业、水产等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加快新村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着眼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因地制宜搞好新村规划建设,配套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体,统筹农村居住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综合配套,形成人口集聚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农村新型社区。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大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劳务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11篇

关键词:山地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各地新农村建设迅速开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国家重大经济和政治任务是在推进大跨度城镇建设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以促进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峻落后,农村建设一直处于低水平状况。新农村建设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避免盲目套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因此,探讨不同村庄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方案,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据统计,中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我国有占全国人口总数半数以上的农村人口,山地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不在少数。因此,山地新农村建设更应结合实际情况,具备针对性、合理性。

山地农村的特性解析

建设用地分散,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可集中建设用地少

山地农村村域面积广,地形复杂,多数农宅依山而建,按方便耕作、放牧而建,山间小户、独户较多。村庄整体建设用地分散,村域面积虽然广阔,但可集中建设用地相对匮乏,致使每个村民小组都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

乌鲁木齐县甘沟乡村位于甘沟乡西部,距离乡政府13公里,村域面积约为99033平方公里。村下辖6个生产队,全村现有283户,总人口1183人。现状村民除队居住相对集中外,其它生产队均呈散点状分布在村域内。村民住宅依据牧草地的划分,零星分布在牧草场中,宅基地大小不一,建设用地极度分散,浪费严重。

山地农村地形高差较大,坡坎较多。如何适当整合集中建设用地,实现土地集约化,是村庄建设尤为重要的任务。

基础设施与公用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辐射范围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采用的标准偏低。而山地村庄受自然地形的客观条件影响,造成道路交通、给排水、教育等各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成本加大,致使农村社会建设与各项发展相对滞后,个别村民组甚至仍然无法正常用水用电。

散布的村民住宅降低了各项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不仅不便于生产队之间的联系,降低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不便于政府和村委员会的管理。

村6个生产队中,队各项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比较完善,而小渠子沟队、沙洲脖子队、沙洲扬水站队仅接通了部分基础设施,解放沟队与杰特科尔长队基础设施严重匮乏,甚至至今未通公路。村域内基础设施整体占线较长,公共服务设施辐射范围不足,投资成本较大。

产业发展具有特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困难

山地农村产业相对平原农村更具特色,除种植、养殖以及畜牧业外,还可以借助自然景观资源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

山地农村具有发展多元化产业的优势,也存在不适宜发展工业的劣势。产业发展是村庄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然而,山地农村对产业发展统一规划认识的不足,使村庄整体布局分布零散,造成建设用地极大的浪费,增加了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困难度。

 街巷空间丰富,公共活动空间不足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山地村庄街巷空间较为丰富,每条街巷都展示出不同的空间形象,最大限度地体现山地乡村特色,使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传统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主要围绕门前、巷口、溪边、树下布置 ,但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代乡村活动逐渐丰富多样化,其规模有所扩大,村民对活动设施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因此,传统公共活动空间的局限性开始凸显,已无法满足村民沟通交流、集体活动的需求。

自然灾害期易受灾害,防灾任务严峻

山地村庄多位于两山交接的地势相对平坦的谷地中或台地上,加之环境破坏及对防灾设施建设的忽视,使得山区抗灾能力比较弱。因此,灾害发生期山区容易受到灾害破坏,引发村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由于防灾工程在抵御自然灾害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而山地村庄防火、防洪等防灾设施不健全,因此防灾规划与建设任务非常严峻。与平原村庄相比,自然灾害发生时,山地村庄的救灾工作难度较大,对综合防灾规划须提出更高的要求。

山地农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践

1. “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居民点布局模式

与平原农村相比,山地农村可耕作土地少,作为牧草场的牧草地分散,劳作距离远。因此,如同平原地区农村一样的完全集中建设,将无法适应山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能提高村民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水平。

面对村“点多线长”的居民点特征,在规划编制中,充分分析村庄发展优势与劣势,首先确定村庄整体发展方向与布局,再明确哪些村民点适合集中扩展建设,哪些应采取迁村并点牧民安置,最终形成的居住点分布形式是:“整体分散,局部集中”。即将原有分散在山区的村民最终集中迁并至三个生产队内,在现有道路基础上完善道路系统,方便各生产队之间的联系。这种布局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也利于各项设施的共享。

2. 设施建设应满足村庄长期使用的要求

山地农村地形复杂,基础设施与公用服务设施的建设投资高、难度大、周期长。考虑到山地农村的特殊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从长远出发,科学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实施计划,以适应村庄长期发展的需要。各项设施应依据服务范围与村民需求设置,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在充分尊重村村庄功能布局基础上,规划对村庄功能予以加强、分类,分期逐步完善道路系统与给排水管道,以及电力电讯网络,以更好的适应新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规划在中心生产队(队)建设完善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村民生活需求在距离较远的生产队(沙洲扬水站队)增加设置便民公共服务设施。

3.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山地农村产业相对与平原农村更具特色,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更应继续发展特色产业,突显地区特色。

综合考虑村各生产队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周边竞争等各方面综合因素,同时结合乡域整体产业发展趋势,规划村庄产业发展应以强化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导思想。

规划仍以农、牧业为基础,加速村庄经济发展,加强技术、市场、配套设施等的建设;同时,依托当地基础条件,通过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培育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发展便利的交通,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

4. 保留特色街巷及公共空间

山地是人类聚居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地村庄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和景观的多样性而赋予街巷空间景观更多的魅力。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具有特色的街巷空间应予以保留,同时也要适当增加公共空间,利用村庄自然条件,选择合理地点,增设活动设施,体现村庄特色。

在村的村庄规划中,原有的河道、建筑的布局、街巷空间都很具有地方特色,规划保留了原有空间特色,建筑与道路的设计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设置标志性景观,使村庄处处体现处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融合。

5. 重视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

山区地形地势绵延起伏,综合防灾工作困难重重。为有效地制定综合防灾机制,各村应与相邻村庄之间建立互动机制,实行资源共享。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相结合、应急救援与生活救助相结合、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紧急响应与长期准备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地新农村防灾规划重点是加强防洪的工作,规划应明确抗震、防洪标准,制定详细的综合防灾措施。沿村庄建设用地山体的山脚设置截洪沟,避免大量雨水汇集到村庄内,造成村庄内部的洪涝灾害。

同时,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环境破坏行为的监管与约束,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对村庄综合防灾工作的落实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新农村;产业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019-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管理等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扎实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建设,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效。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照抄照搬规定模式,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解上的误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产业规划和生产发展,片面追求修村路,盖新房,对民居设施“穿衣戴帽”等形象工程,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2.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迟缓,农民增收速度慢。大多数新农村建设不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致使生产发展没有很好实施。以华坪县为例,着力推进殖业、芒果、茶叶、烤烟、瓜菜、蚕桑、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但主导产业对大面积辐射作用、带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老百姓增收仍然艰难。

3.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在新农村建设实际工作中,群众难发动,思想难统一,行动慢半拍,不积极、不主动,政府热,群众冷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由于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4.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以县为主,资金投入视财力而定,而大多数乡镇财政困难,没有更多的配套资金和投入,而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要求,大多数在设施中涉及农村道、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庄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建设内容多,任务重,在实际推进中,很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二、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1.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产业发展是生产发展的核心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只有农村产业壮大了,生产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2.发展产业促进生产是创建新农村物质和财富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生产发展了,物质和财富才有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农村社会再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指的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生产的发展不仅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且也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提供的物质和财富基础上。

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现代农业中,要坚持树立发展产业作为推动生产发展贯穿于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全面落到实处。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干部、群众是基础。充分发挥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对干部、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让他们真正清楚和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群众主动参与,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由此,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全社会集中力量深入持久的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格局。

2.坚持规划,强化产业。注重产业发展,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是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是一个促进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