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户外游戏

户外游戏

时间:2023-05-30 09:38: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户外游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户外游戏

第1篇

关键词:幼儿;户外游戏;挑战与安全

中图分类号:G8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35-04

Abstract:There are incompatible facts existing in children outdoor gam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of children games, more challenging the games are, more likely children’s mental and physical levels are improved through playing the gam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dministrators of the games tend to take some excessive protective measures like the reduction of difficulties for fear of causing injuries. Therefore the author suggested in the article that steps be taken to strengthen inspection and protection so that possible accidents be reduced to the minimum, and the related safety regulations be set up and invest in accident insurance.

Key words: children; outdoor game; challenge and safety

1 一个严肃的话题:游戏与意外伤害

幼儿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即“游戏”是幼儿“生活-成长”的主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参与怎样的游戏,怎样参与游戏,是关系到他们在认知上、体能上和个性品质上指向未来“健康成长”的潜在塑造。

然而,考察当前的儿童游戏状况,一个现实的问题和趋势不仅存在着,而且生成着很大的困惑,那就是包括幼儿园在内的游戏活动,多倾向于室内,儿童户外的运动性游戏大量减少。据日本科学委员会的数据表明:现在儿童所占有的室外游戏空间仅有十年前的1/10至1/20,而自然游戏空间仅有1/80,[1]以至肥胖儿童持续增加,儿童运动能力持续下降。其实,户外游戏场所是最吸引幼儿的地方,它向幼儿提供了探索周围环境的机会,向幼儿提出了运动能力和心智能力的挑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户外游戏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户外游戏在幼儿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严肃的问题是,户外游戏活动潜藏着一定的危险,即便是意外发生的伤害事故,也是老师们最为忧虑,家长们最难以接受的事实。请看以下两则事例:

一天晨练时,幼儿欢呼着跑向那套组合型运动设施,有的爬上攀登架,有的从竹排坡面向上爬,有的从滑梯的梯子往上爬,有的登上了晃梯。一会儿,五六个幼儿一起到了一根粗粗的吊绳前,吊绳上打了若干个结,便于幼儿抱住绳子晃动或下滑时可以抵住双脚。元元第一个抓住吊绳,晃了两下就下来了。第二个是强强,‘快点呀,快点跳呀!’看到强强有点犹豫,后面的幼儿大声地催促着。不料,强强慌张之下没抓紧绳子双脚就离开了踏板,一下子摔了下来,结果骨折。[2]

1993年9月20日,加州的奥克兰一个7岁儿童正在学校游戏场设备上玩,当他从水平梯跌落地面时,头部撞到梯下橡胶保护垫露出的沥青路面,而他发生意外后5天死于医院。[3]

再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2008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估计每年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死亡为970万,平均每6分钟死亡1名学龄前儿童。(注: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降低儿童死亡是全球儿童发展的共同目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儿童问题特别会议制定的《一个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成果文件以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都将降低儿童死亡率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目标。)在美国,每年与玩具有关的伤害人数达十几万人,其中儿童占绝大多数;在英国每年也有数千起因玩具造成的儿童伤害事故,这说明“儿童意外伤害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第一死因”。[4]在中国,据2000-2005年的统计,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所导致的平均死亡率为20.1/10万人,占0-14岁儿童总死亡的近20%,(即平均每年近50,000名儿童,平均每天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5]这也说明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的头号杀手。2008年度,中国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标准(ICECI),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开展儿童意外伤害调查,结果显示三城市中每6个儿童中就有1位发生过意外伤害,总发生率为16.5%,其中1-4岁儿童发生率最高。受伤场所分布情况则显示,超过50%的伤害事例发生在学校/幼儿园。[6]

就幼儿伤害事故而言,尚未发生是平安的,一旦发生就是灾难的;单个事故似乎是偶然的,集合起来就是骇人听闻的。所以,减少和压缩幼儿户外游戏,对幼儿户外游戏采取过分保护的措施,具体表现为控制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降低幼儿户外游戏的难度和自由度,便成为当然的选项。

2 儿童游戏场的历史逻辑和启示

19世纪的欧美,因受成人户外体育馆的启示,出现了专门供儿童使用的游戏场,其规格有供大儿童玩的体能场和供小儿童玩的沙园。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伴随教育界对儿童游戏价值的认识,儿童游戏场的设计和使用经历了多重变化。

最初的正式游戏场的特点是,由金属铁质材料结构起来的运动器械,安装在坚硬的水泥地坪或柏油地坪上,如秋千、滑梯、跷跷板、攀登架等,器材的功能单一,游戏缺乏想象和创造,后来被称为传统游戏场。

1943年,第一座富有创意的冒险游戏场(有人称“破烂物游戏场”)诞生于丹麦。此间的所谓“破烂物”,并非指人们使用过后丢弃的脏、烂物品和垃圾,而是通过围栏隔离出一个区域,期间是用自然的环境及各式各样的废弃建材规划而成的――在此,“自然的环境”可以是空地、花园、丛林、防空洞、消防洞,以及栖息在此地的小生物等;“废弃建材”可以是木材、条板、砖块、箱包、绳索、缆绳轴、轮胎等。于是,“儿童在受过训练的游戏指导员督导和协助下,运用原始器材建构和重建他们自己的游戏世界”。二次大战后,冒险游戏场在英国受到广泛的欢迎(有的设立于战争遗留的炸弹地中),全国竟多达200多个。

至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儿童游戏场建设发展到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游戏场。尤其艺术和游戏结合起来的倾向,体现了“游戏必须是自由和不受限制的,空间是通过那些不是模仿自然,但无限变化的形状而被发现的”。但上世纪70年代起,“对安全和责任的过分关注取代了美国的游戏场的创新”,[7]致使许多州政府不热衷设立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场,据1982年的统计,全美国只有25个城市具有这种“能满足孩子探险需求”的游戏场所。这主要是因为此类游戏场的许多活动“看起来相当危险”和管理“花费相当昂贵”[8]有关游戏场设计人甚至坦言:“不想因为一个孩子在自己设计的地方摔了胳膊和腿而‘为他所做的事”被”,直到整个设计项目被放弃和搁置。[9]

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游戏场被一个称为“麦当劳模式”的商业产品所主导。麦当劳公司大量采用柱子加平台的设施,其“夸张的构造比任何一个公共游戏场的设备更大、更醒目。隧道、滑梯和甲板体量庞大而且颜色鲜艳怪异。这些设备好像大声呼唤着孩子们,让他们来玩”。这种柱子加平台的设施不仅在市场上是现成的,更成为一种标准模式(我国目前的儿童游戏场,包括幼儿园外场地几乎都是由这类产品规划起来的)。正是在这种标准模式的麦当劳游戏场中,孩子们遵循着“由柱子和平台提供的有限选择:等待、上去、穿过去、下去、再重新来一遍。年幼的使用者之间的交流是有限的,没有什么可以一起做的事”。终于,教育专家指出这种转向是错误的(指“错误地评定什么是‘危险’”)。因为当安全约束增加时,场地的游戏价值就相应地降低。以至孩子们失去了“解决冲突或改变他们环境中的任何事情的选择”,失去了“正确区别真正的和感觉到的危险的能力”。[10]

至此,在经历了几十年只建造标准化游戏场的“衰退期”后,在教育学家的呼吁中,整个社会终于意识到:所谓完全安全的环境,实质上是“缺少有意义的的游戏应有的最重要的元素,包括变化、复杂、挑战、冒险和适应”等[11]。美国的有关理论研究甚至从正反两个方面引申性地表述,正面:经历危险是为了成为下一代的开拓者,不让孩子面对危险,不仅会阻碍他们的情感和教育的发展,同时还限制了他们追求挑战事业的能力。认为美国需要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场地,以确保将来这个国家的成人都能有效利用他们的技能和机遇。反面:有些人说如果孩子在一个受控制的游戏场找不到危险的感觉,他们就会到真正可怕的地方去寻找。还有人主张消除危险会让孩子觉得成人是满足他们好奇心的障碍。因为只有充满野趣,充满神奇,充满创造性想像,并能提供奔跑、攀爬、滑动、爬行、跳跃等运动功能的游戏场所,才是真正符合儿童喜好,开发儿童天性的。这也就是说,适度的冒险性游戏(可接受的冒险)我们认为在表述上称为“挑战性游戏”则更为适宜和准确。挑战性的环境不是危险的环境,而是指能够激发幼儿超越原有经验之上进行探索和尝试的环境。有目的地设置运动障碍,挑战孩子的运动能力;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挑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户外游戏环境中富有变化的场地特征、能得到各种基本动作锻炼的运动设施、能诱发幼儿自主运动的自然材料等,户外游戏时打破空间界限、班级界限、年龄界限、玩法界限,让多种不确定的因素构成幼儿运动的挑战性因素,当每一个幼儿都在自己原有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自我挑战性地、变幻花样的运动[12]――将不仅能在儿童身体方面增强爆发力、耐久力和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还能在儿童心智方面提升意志力、判断力和勇敢、机智、从容等品质。所有这些,正是伴随着挑战性的刺激和挑战性的应对而产生的。正是挑战性的刺激,即它的场景、设施和氛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正是挑战性的应对,即它的复杂、变化和难度,要求最大程度地激发智能和体能,才能使儿童在挑战中成长起来。

综上所述,儿童游戏场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了一个拐弯的轨迹。这个拐弯不单纯是场所设施的改变,更是教育理念的进步。如果说这个拐弯是再现挑战性,呼唤挑战性,那么,这个再现和呼唤本身不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吗?

3 问题之关健:挑战与自我挑战

确实,在儿童户外游戏的研究中,挑战性的问题是相当严肃的,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而安全性的问题又是相当严重的,它关系到对整个教育模式(户外游戏)的评估和对每个个体健康的承担。从现象上看,相当严肃的挑战性问题和相当严重的安全性问题,恰巧处于犄角对峙的关系中,前者关注长远,显示理性;后者强调当下,注重现实。于是,站在基层管理者(教师、园长)的位置上,无疑坚持安全为儿童户外活动的第一要素,甚至宁可采取过度保护的措施,以降低儿童游戏的挑战性,来避免在管辖范围内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反之,站在高层决策者(教育行政、专家)的立场上,则一再认为对儿童户外游戏过度保护,包办代替,是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扼杀孩子的天性,不仅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宗旨背道而驰,一定程度上是教育的“最大牺牲”。

那么,从本质上看,严肃的挑战性问题和严重的安全性问题,抑或高层决策者的关注和基层管理者的担忧,能否在一个互动的平台上,求得共识、共通和共存呢?具体地说,就是能否在儿童的户外活动中,既能有效地防止意外伤害,真正保障孩子的安全;又能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体验探索和挑战的乐趣?

在求解这一难题时,先看一个事实性的结论――那就是儿童的户外挑战性游戏并不增加危险性。正如前述提及的冒险游戏场:“来自美国、英国、欧洲的一些研究结果,证明冒险游戏场并不比传统游戏场更危险,并根据美国5州14个机构的资料提出的报告,说明冒险游戏场优于传统游戏场”。[13]而来自德国的《鼓励运动与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调查》则证明运动经验有助于减少危险。(如下图)

纵轴代表事故发生率,横轴代表时间。实验时间共持续8周。

深色线代表实验组:说明幼儿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这些幼儿不仅运动能力较强,而且事故发生率下降。浅色线代表对照组:而对照组则几乎没有变化。结论是,因为运动中潜伏危险,幼儿不得不从中学习保护自己。幼儿如果缺少与年龄相应的运动经验,那么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运动经验有助于幼儿能从中获得处理危险的知识,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所以,幼儿活动得越多,就对自己的把握越大,也就越安全,鼓励幼儿参与多种形式的运动不仅不是引发事故的根源,反而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14]

其实道理很简单,游戏的自主性带给幼儿的是自我挑战(不同于来自他人的挑战),正如维果斯基所说的,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游戏中往往不满足于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以略高于原有水平的行为来挑战自我,所谓“略高”是指幼儿有一定把握的、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一般来说,幼儿不会去尝试过高于自己水平的运动行为,这是因为幼儿天生有一种自我防护性抑制,面对过高难度的游戏情境,会产生恐惧和紧张。这时他们就会降低游戏玩法的难度,降到自己能够接受的水平。因此,游戏甚至比有组织的运动竞赛更安全,因为教师有时很难全面准确估计每个幼儿的原有水平。

挑战性的游戏场地会带给幼儿自我挑战的机会,这将刺激幼儿多样化的运动经验(如跳跃、跨越、保持平衡等),在充满新意的刺激中,通过尝试控制身体,避开障碍等,学习技能和技术,将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感觉,正是在这种既小心又大胆,既谨慎又放开的运动中,幼儿的自我防护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国外有些幼儿园,专门让幼儿到雨后的沙土坪上游戏,体验积水和路滑的感觉,学习控制身体,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问题之求解:挑战与安全的矛盾统一性

接着,值得追究和求解的问题应该是:儿童户外游戏中的事故是如何发生的?此类事故的发生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其求解的路径究竟指向何方?

既然确定了挑战性游戏的价值,那么在认可、提倡的时候,再来检查其事故之源便可知,幼儿游戏中的伤害,可以发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各个局部或各个环节上,其中有些是属于可判断可预防的,有些则是难以预料防不慎防的。比如对幼儿来说,他在选择攀爬游戏时,自己的攀爬能力对当前的攀爬高度是否有把握是可以作出判断的,但是攀爬架的牢固性却是他不能判断和预料的,即使对他来说得心应手的攀爬行为,也抵挡不住由于攀爬架的突然扭曲、断裂而造成的跌落。相反,教师对每个幼儿的攀爬能力所能接受的高度未必十分清楚,但对攀登架的牢固性和万一失足导致的可能跌伤程度,是可以判断和预防的。然而,在各种可预料的伤害可能性都尽可能被防范后,却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偶然伤害情况,比如幼儿突然失手或被同伴冲撞,而在本不该发生伤害的器械上受伤。

就此,应该进一步指出:世界上并不存在万无一失的儿童游戏场所,也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措施可以预防所有的伤害,“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游戏空间,则可能是儿童并没有使用它”。[15]正是立足在这个角度上,又可认为幼儿在挑战性游戏中发生伤害事故,是必然的“事实”和“代价”。这即从发生的几率上说,幼儿游戏伤害事故是“必然”中的“偶然”;但从发生的机制上说,却应是“偶然”中的“必然”。基于这样的分析,可引导出两条求解的路径。

第一,看到“必然”中的“偶然”,千方百计加强管理和防护,将这种“偶然”降低到最小值。

据一般经验和统计:因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且运动能力差,感知觉水平低,在户外运动性游戏中,跌落是最常见的意外事故,其次是碰撞、挤压伤,而最危险的则是幼儿身上的衣帽、绳带等,与器具发生勾、绑缚、绕造成的意外。事故虽是偶然的,但这类事故的原因却是可意料的,所以是是“必然”中的“偶然”。所以,在户外游戏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应当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如凡是可能导致跌落的游戏设备下应有保护性地面,抬高的平台和斜坡应设有栏杆等;对游戏器械和设备应有严格的检查制度,注意结构体是否弯曲、松动、折断,边缘是否隆突、尖锐,基础是否破裂、松动等,并做好记录;开展户外活动前,教师要检查幼儿的服装以适应户外游戏的要求,确保安全;在游戏的组织安排上考虑空间大小、人数与游戏的难度,以免造成拥挤和冲撞。

与此同时,还要强调教师要准确估计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能力与水平,特别应注意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素质幼儿之间的差异。有的幼儿园在确保所有儿童都能参加户外活动的前提下,专门为体弱儿童制作红色手牌,为生病初愈的儿童制作蓝色手牌等,以提示教师多给予此类儿童鼓励与保护,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防范措施。

总之,在将“偶然”性的儿童伤害事故降低到最小值方面,关健在于教师“能否正确估计儿童行为的后果,以及是否知道在哪些方面可以信任他们,而哪些方面不能。”[16]所以,在“人-环境-器材”的关系中,教师是管理者;幼儿(含事故幼儿)是被管理者;环境、器材是物理的,却是教师创设和布置的。这就是说,应认定教师是诸关系中的能动者、主导者,抓住了这个环节,也就有望收到实际的效果。

第二,看到“偶然”中的“必然”,冷静理智地面对现实,对这种“必然”做妥帖的化解与处理。

既然在理论上,确认儿童户外游戏中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必然”会发生的,而事实上,也确实不断“偶然”地发生着。那么,作为教育行政和教育管理部门,包括教育第一线的幼儿园等,都应该在态度上正视这种“必然性”,在处理上重视这种“必然性”具体的建议:一是应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条例(类似医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使分析事故、处理事故时,有据可依。二是学习某些国外的成熟经验,为幼儿建立户外活动意外保险。国外一项针对400名儿童的调查证实:“为了增加儿童的运动机会,而提出的个人意外保险政策的贯彻实施。不仅提升儿童的运动技能,而且通过它们的贯彻实施,突发意外事件的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回落。这就是运动的连带效应,这是在那些受监控保护的儿童群体中无法企及的。”[17]当然,因长期以来此项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环境中,思路陈旧,基础薄弱,故这两项建议还有待作深入地调查和研究,还有待根据实际情况合情、合理、合法地来制定和实施。

如果说将“偶然”(意外)降低到最小值,是为了积极地消除隐患,那么,提出正确地面对“必然”,就更是为了有效地倡导和开展儿童的户外挑战性游戏。其实,安全与挑战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关健在于理念的标树和目的的指向因为任何过度保护的措施,都只能削弱儿童应对挑战和风险的能力,而只有参与到户外的挑战性游戏中去,即通过儿童在活动中能动地选择、发挥和创造,才真正促进儿童心智和体能的提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就越是安全和富有价值的。这既是本文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本文思考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日]屿村仁志.游戏作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第一届亚洲儿童游戏与玩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杭州,2008.12:26.

[2] [14]朱家雄主编.游戏活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15.

[3] [8] [13] [15]汤志民.学校游戏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304,72-75,72-75,298.

[4] 周平.游戏与玩具中的危险识别与安全教育, 第一届亚洲儿童游戏与玩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80.

[5] 强生公司. 中国儿童以外溺水调查报告. .2007.7.16

[6] 中国青年报. 儿童安全项目“六一”前启动baby.省略/news/2004-05-31/12379.shtml

[7] [9] [10] [11]苏珊.1966-2006年美国儿童游戏场的变化[J].中国园林,2007(10):15,15-16,16,17

第2篇

      《指南》健康领域提出的教育建议:“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幼儿户外运动游戏活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指在建筑物的室外范围,进行的体育游戏活动。户外运动游戏因其场地的布置和游戏自身的特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开展幼儿户外运动游戏活动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户外运动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户外游戏相比较室内游戏来说,环境更为开阔、新鲜、刺激,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游戏内容;且游戏内容自由、开放,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在进行户外游戏时,不仅能有效地锻炼身体,而且能直接受到日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些能够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幼儿骨骼的发育以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健康都起到了促进作用。还可以弥补幼儿早操活动和体育活动中组织形式的不足。幼儿早操活动和体育活动通常是以集体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为主,其组织性、目的性强,很难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户外运动游戏活动充分考虑和兼顾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因此。幼儿户外运动游戏给了幼儿更多“自由”的机会,让幼儿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形式,自由结伴游戏。活动中,教师并不规定幼儿玩什么,也不规定玩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活动,在自选的活动中自觉地、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动作能力和身体素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爱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在户外,他们会自然的玩,自然的成长,自然地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然而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加上多数家庭住在新村高楼,独门独户,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而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老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事故。由此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面临的问题:户外游戏场地设置的較丰富,但高水平的游戏区域较少在户外运动游戏开展过程中,由于游戏场设置停留于传统阶段, 相关的游戏资料比较匮乏,所以,游戏场地以及游戏内容都需要教师自己去设计,而大部分教师不具备这个水平,游戏场地的设置缺乏专业指导。所以大多数的幼儿园虽然设置了户外运动游戏场地,但既能让幼儿完成身体锻炼,又能一直保持较高兴趣的活动区域太少,大多数幼儿更愿意在大型玩具区或个别区域中进行活动。游戏材料不足, 投放的也比较随意,能够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更新材料的幼儿园少之又少。加上设备、空间不足,幼儿人数过多等客观因素,活动开展的不够正常、活跃。幼儿只能在同样的器械上, 利用同样的材料重复相同的游戏。有的幼儿不厌其烦, 但是多数幼儿在不断重复中已然对那些陈旧的器械失去兴趣, 宁愿站在一旁与同伴嬉戏打闹或是交谈,导致户外运动游戏活动失去其真正的价值。为了让户外运动游戏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可以从几方面着手改进:注重环境育人,创设科学、有效的户外活动场地。丰富游戏材料,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进行投放。室内外游戏材料结合使用;自制游戏材料;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游戏水平,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的投放游戏材料。最重要的要保证幼儿游戏安全: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动量的大小,合理划分各班的活动场地。加强幼儿自身的规则意识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其活动目标与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制订、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重视对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保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才能避免和减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琥珀山庄第一幼儿园)

第3篇

一、统筹规划,开拓游戏活动的空间

《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开展晨间户外游戏之前,教师应对活动场地作全面规划,从整体布局上考虑一切因素,活动区的开设、活动区的空间、开设的位置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要求等。我们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动作技能要求以及活动材料的性质,将幼儿的晨间户外活动分为五个区域:钻爬区、投掷区、平衡区、球类区、一物多玩区。在钻爬区,幼儿通过练习学蜗牛爬、玩椅子游戏等不同钻爬动作,提高其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例如:下雨了,一群小蜗牛爬呀爬,一个接一个,爬进山洞躲雨了。幼儿在儿歌下比赛钻爬,不仅提高他们肢体的协调性,而且让幼儿养成整齐排队的常规。例如:教师创设“秋天丰收”的游戏情景,幼儿利用推小车,走独木桥模仿农民伯伯摘果子,从中练习走跑、平衡、跳跃技能,体验户外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投掷区设置在场地边缘,并留出较大的区域空间,以此控制投掷方向,保持安全距离。钻爬区和平衡区对运动空间的要求都不高,且两种活动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将这两个区域设于相邻的位置。球类区和一物多玩区运动量大,都需要较大的运动空间,宜分隔一段距离,避免相互干扰,以满足幼儿各种自创游戏的需要。

二、废物利用,丰富游戏活动的材料

活动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刺激物,又是开展锻炼的物质前提。我们以往只为幼儿提供比较单一的活动材料,往往都是些现成品,对幼儿限制比较大。为此,结合我园的特色――绿色环保,从废物利用出发,在投放活动材料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一是注意活动材料的丰富性。我们户外活动的材料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弃之不用的物品,有塑料类、纸类、木材类等,突出每个班的特色。例如:小班以纸类主打特色,利用废旧纸盘做成飞盘,结合游戏儿歌“纸盘纸盘我会飞,飞得高,飞得低,飞到草地上。”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纸盘还能飞起来的特点,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力量,知道让飞盘飞得远的方法。二是注意活动材料的层次性。幼儿的能力有高有低,我们在投放活动材料的时候还要照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注意投放材料的层次性,注意到高低、大小的摆放,给予幼儿不同难度的操作。

三、因地制宜,开发游戏活动的资源

幼儿晨间户外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撑,孩子们借助各种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发挥出了资源的真正价值。

1.根据园情,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例如:围墙、走廊、花园、草地等作为孩子们娱乐的场所。对于有围墙的区域最适合设置投掷区,可以悬挂、壁挂一些器械,可以避免投掷物投出活动范围。室内的走廊,可以在地面画一些格子,让幼儿进行跳格子游戏,锻炼其跳跃的能力;花园也是幼儿的一个好场所,幼儿在花园以情景式的游戏进行玩耍,如:设置情景“蝴蝶找花”,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开展游戏,利用花园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自主地尽情游戏。

2.户外活动体现趣味性、情景性

寓教于乐是幼教工作中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在组织幼儿晨练活动时,我们主要通过预设以及与幼儿共同生成游戏情景来增强幼儿晨练的积极性。一是教师预设游戏情景。利用滑滑梯当作独木桥,幼儿翻过小山坡,走过独木桥后栽种一棵小树苗。二是与幼儿共同生成游戏情景。例如在一次晨练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天上有一架飞机,他们把自己当成一名飞行员,模仿飞机的姿势跟着飞行。于是我组织幼儿进行听信号做动作的游戏活动,让小小飞行员准备、起飞、飞机飞高了、飞机飞入云层了、飞机飞低了、飞机降落了。

四、创新方法,增加游戏活动的体验

1.集体练习与分散活动相结合。集体与分散交替进行,不仅能调控幼儿的运动量,还能体现幼儿在先、教师在后的原则,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例如:在多样玩绳游戏中,教师先可以让幼儿自由探索玩绳,根据幼儿的玩法总结绳子的玩法,再选择几种有趣的玩法集体练习,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又能实现教学活动目标,掌握基本的技能。

2.分组重点指导与全面指导相结合。每次晨间户外活动时,我们两位老师同时进班,采用分组指导与全面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的活动能力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方法是:一位教师重点指导其中一组幼儿的锻炼,或精心指导幼儿学习新的技能,或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挖掘新玩法,让幼儿互相学习;另一位教师则作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指导。

五、调整策略,优化游戏活动的质量

第4篇

摘要:课程游戏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能力,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体育活动区域设置与材料投放方面的要求和技巧,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定位自身位置,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体育活动区域;材料投放。

一、研究现状简述

近年来,对课程游戏化教育的研究与日俱增。虞永平教授的《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理论,为基层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基于课程游戏化大背景,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展了课程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游戏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形式、环境创设、自然角课程建设、户外活动开展、区域活动实施等方面,这些研究都从不同领域、不同环节入手,探究了各领域游戏化课程实施的目标、内容、途径及评价等。但在课程游戏化实践中,我们仍发现一些不足:

1.未能很好地处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在全面实施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游戏被再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少幼儿园和教师开始对既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表现得迟疑不决,甚至忌谈集体教学,撼动了教育立场,使教学成了“地下工作”。

2.游戏组织方式不恰当,存在两个极端倾向。一种倾向是游戏始终处于教师的高控之下,幼儿缺乏自我探索、自主建构的经验,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另外一种倾向则是放任幼儿的游戏,活动随意性大,过于“游戏化”的现象,使得幼儿运动时间效率低下、运动量不足,体育活动缺乏目的性和有效指导,失去了其应有的发展价值。

3.体育课程资源、参与人员和开展形式单一,几乎一成不变的材料和场地决定了活动内容及运动方式的贫乏,缺乏层次性与递进性,使孩子在与有限的材料互动中,对体育活动逐渐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只将其当成完成任务进行参与。

伴随着课程游戏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深入,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始对原有的课程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幼儿体育活动正向生动趣味的方向发展。目前的课程游戏已经开始注重质量、注重幼儿获得完整经验,以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为出发点,课程游戏更加贴近生活,游戏形式变得灵活多样。幼儿是靠感官与外界进行交往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因此具有很强是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因为担心幼儿无法自主完成游戏,因此剥夺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游戏过程中幼儿缺少自我意识,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这样的游戏不算真正的幼儿游戏,因此我们强调课程文化融入幼儿游戏中的重要性。课程游戏的中心变成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活动,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完成对事物的探索过程和与其他人的交往。在课程游戏理念下,幼儿体育活动区域的设置和区域内材料的投放问题十分重要,要具有代表性,从幼儿的成长和心理出发。

二、幼儿体育活动区域设置

审视我园原有户外环境存在的问题:空间虽大,但因绿篱景观带隔阻,利用率呈现不足;园内自然资源的价值未被充分挖掘;材料虽多,且为低结构,但可以创新的玩法比较单一。活动虽多,但多为整齐划一的做操、体育活动等,户外似“运动场”“操场”“体育活动教学场”。

虽然户外体育活动的形式比较多,幼儿能够活动的空间也比较大,但是这些条件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能够随意设置体育活动区域,随便安排活动的内容。游戏区域的划分和游戏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爱好进行设计,只有教师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他们才能够真正获得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得到发展。例如,在设置滚铁环的场地时,通过投票,选出最佳方案,开始实践。在开展“谁的车跑得快”这个活动时,将孩子带到彩虹跑道,把围墙外的背景当作建筑物,设置一些障碍物。活动过程中引导孩子把自己想象成一辆辆汽车,小轿车、跑车、房车……幼儿自由介绍车型特点,讲解通过障碍时的交通规则和注意点,边玩边学,在游戏中练习巩固了跑的技能,也能解决幼儿园区域紧张问题。

三、幼儿体育活动材料投放

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合适的材料帮助,只有选对了材料才能增加游戏的欲望,对活动的内容和质量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材料的投放在活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游戏材料的合理投放能够让体育游戏变得生动,锻炼幼儿身体的各种机能,幼儿的世界是最纯真的,因此使用充满童真的材料比复杂的现实世界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

1.纸管区

大班的孩子最近发明了新的游戏。昊昊是游戏的发明者,他给游戏取名为“挑战悬崖路”,并设计了不同层级。有的小朋友挑战三根管,有的挑战两根管,小李直接从两根管进入一根管。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快乐挑战。有的孩子则借助喜欢的足球游戏,用纸管搭建了“足球赛道”,自创足球玩法,游戏随心,快乐随行。

中班的孩子把纸管玩出了百变花样。形式多样的跷跷板、大坦克、踩高跷、金箍棒、猴子捞月、划小船……创意玩纸管的过程是孩子们身体动作、创造想象、逻辑思维、合作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就连收材料也变成了好玩的游戏。

小班的孩子玩纸管的方法和中、大班不一样。他们尝试“纸管怎么出来的”。持续观察后,发现每一次孩子们在取纸管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于是,通过视频回放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一步步解决问题。在相继讨论“你的纸管是怎么出来的、多少人进楼梯洞拿纸管比较合适、纸管出来后放到哪里”等问题后,孩子们通过实践达成共识:(1)面对狭小、拥挤的纸管放置区(楼梯洞),设计“我们的约定”,通过约定来拿纸管。每一次只能进去五个小朋友,拿纸管时不能拖着走,要学会爱护。(2)纸管不能放在路口,要搬到远离楼梯口的场地上。(3)纸管数量较多,尝试按组摆放。分成六个小组,1、6组放在场地的西边;2、5组放在场地的东北面;(3)3、4组放在场地的东面。

2. 碳化积木区

孩子们搭建瞭望台,玩多米诺骨牌,搭楼梯、划船、滑滑梯、小床、飞机螺旋桨、小汽车、古城堡……创意搭建,灵动思维,直击快乐。

3. 铁环区

因为铁环比较有难度,这是大班孩子的专属区域。我们从了解滚铁环的传统开始挖掘,让游戏循序渐进不断延展。根据能力,我们将层级分为以下四种状态:

入门级—— 在规定场地,随意滚铁环;初级——能够沿着直线持久滚铁环。中级——能够沿着圆圈或简单障碍滚铁环;高级——能够自己设置障碍、赛道滚铁环。

在区域设置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固定体育材料,让体育活动区域内的材料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利于游戏进行。材料投放可以适当的节约成本,利用一些废弃物进行手工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享受都制作的快乐,开发想像力和创作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增加游戏兴趣。又可以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意识,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遵循的原则是:操作性(好玩)、教育性(锻炼)、安全性(没有危害)、经久性(玩得久)。

如:高尔夫球——用饮料瓶做球杆的最前端,中间挖一个洞,用废旧的PVC管做杆,将两者连接并固定。将废旧的报纸团成球,用透明胶带缠绕,不易坏。转转乐——把养乐多瓶洗净,从中间剪开,留下与瓶口连接的一段,将瓶身剪至开花状,防止划伤手,边缘再贴胶带。

四、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及作用

    课程游戏理念下设计出的体育游戏强调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形式和内容的权利,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什么都不用做,而是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参与到游戏当中,观察幼儿的游戏反应,起到保护和引导的作用。首先教师必须时刻观察幼儿的活动状况。比如学生的身体情况,是否存在疾病或过于疲劳,提醒幼儿注意休息;或者观察游戏设置是否符合幼儿发展需求,游戏过程中是否存在障碍,及时调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的矛盾,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及时解决。其次通过幼儿身体表面变化了解幼儿活动强度及能量的释放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触摸幼儿的额头、脖子和背部等部位对幼儿运动强度作出及时调节,防止运动过量的情况发生。户外体育运动的运动强度很大,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保证幼儿游戏的有效性,达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游戏前期教师是游戏的创造者,游戏区域的设置和游戏材料的投放都需要教师安排,在每个细节之处提升游戏品质;游戏中教师是隐形英雄,在幼儿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参与到游戏当中,为幼儿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幼儿之间的矛盾,避免幼儿在游戏中过于消极或者亢奋;游戏结束之后是总结者。在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之后教师要帮助他们总结游戏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鼓励他们更深一步的尝试与探索。幼儿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为幼儿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从课程游戏化的边缘逐渐走向深入,从耳畔徐徐传来课程游戏化之音到坚定追随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勇往直前,思行合一。幼儿园将继续挖掘资源、优化环境,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年龄特征和现阶段发展水平入手,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运动中学、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鲍玉娟.幼儿园足球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10).

第5篇

摘 要: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幼儿园户外游戏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教师虽然很重视户外游戏的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户外游戏安全事故的发生,户外游戏的安全开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主要从幼儿园、幼儿教师、家园合作这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来提高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安全性。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游戏;安全

作为游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户外游戏拥有广阔、新鲜、刺激的游戏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内容。户外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得到愉悦的游戏体验,而且可以使幼儿四肢的肌肉得到适宜的锻炼,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活度。并且在户外,可以到接触阳光、空气、水、风等,有利于幼儿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幼儿园户外游戏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幼儿园户外游戏安全面临的挑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但是,在户外游戏中,由于游戏空间较大,活动中幼儿肢体动作幅度较大,速度较快,幼儿情绪易兴奋,再加上幼儿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难免会发生意外,出现伤及幼儿身体的状况。2008年度,中国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展开儿童意外伤害调查,结果显示三城市中每6个儿童中就有一位发生过意外伤害,总发生率为16.5%,其中1-4岁儿童发生率最高。受伤场所分布情况则显示,超过50%的伤害事故发生在学校或幼儿园。这使得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多倾向于室内,幼儿户外的运动性游戏大量减少,不利于户外游戏的开展及其价值的发挥。

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师虽然很重视户外游戏的安全,但仍然有户外游戏安全事故的发生;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广泛缺乏本科学历及以上的教师,并且较少有机会参加户外游戏安全方面的培训;户外游戏场地的塑胶地与草地面积的比重很小,大都还是以水泥地为主,不利于幼儿进行户外游戏;幼儿教师对户外游戏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欠缺,选择户外游戏内容、开展户外游戏的频率与持续时间、选择户外游戏组织形式的能力还需要继续提高;幼儿现在还处于活泼好动、对周围充满好奇的年纪,所以喜欢玩一些动作幅度大、具有探险性的游戏,这体现出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的一面,为此,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二、幼儿园户外游戏安全开展的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针对幼儿园户外游戏安全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以下几项建议,以使幼儿园更好的开展安全的户外游戏。

(一)幼儿园完善统筹规划工作

1.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户外游戏场地与设施

幼儿园要积极创设安全的户外游戏环境,扩大幼儿园塑胶地面、草地的面积,辅之以沙地,尽可能减少水泥地面的场地类型。此外,幼儿园还需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户外游戏设施,尽量选用木制与塑料制的游戏器材,减少幼儿磕碰、擦伤的可能性。而且,要设立专门人员,定期对户外游戏设施进行检修,并保证户外游戏设施与玩具的卫生安全,消除因户外游戏设施而产生的户外游戏安全隐患。

2.建立并完善幼儿园关于户外游戏安全的规章制度

幼儿园要制定出规范、合理的户外游戏安全的规章制度,包括对户外游戏开展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以及计划等的要求,以期为幼儿教师开展安全的户外游戏提供指导,幼儿教师按规章制度行事,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幼儿园也应该制定合理的户外游戏规则,使幼儿逐步养成按照规则进行活动的良好习惯,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3.加强对幼儿教师户外游戏安全工作的培训与指导

幼儿园户外游戏安全工作是要由教师来落实的,要想提高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安全性,需要提高师资质量与水平。首先要让幼儿教师树立科学的户外游戏观,加大对户外游戏安全的重视。其次,要丰富和提高幼儿教师关于开展安全户外游戏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因此,幼儿园要通过多种形式,比如专题讲座、实践观摩、交流讨论、课题研究等,对幼儿教师进行户外游戏安全的培训与指导。

(二)幼儿教师做好执行开展工作

1.加强幼儿户外游戏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户外游戏时,由于户外游戏场地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时,教师的视线有可能顾及不到所有孩子。因此,幼儿教师除了在生活中加强安全教育之外,还要在开展户外游戏之前重点强调与游戏相关的安全问题,教给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进行安全户外游戏的重要举措。

2.做好对户外游戏的组织与管理

幼儿教师作为户外游戏的执行者与开展者,要选择适宜的户外游戏内容和组织形式。在开展户外游戏前,教师要对活动场地、游戏设施做好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齐,并检查幼儿口袋里有无尖利东西;组织幼儿进行热身运动,避免肌肉拉伤;同时要注意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活动前减衣服,活动后加衣服。在户外游戏中,要教幼儿正确、安全的使用器械,为幼儿做好示范动作;提醒幼儿在集体游戏与自由游戏时,不要随意奔跑、打闹,防止碰撞、拥挤;要随时清点人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纠正幼儿危险动作,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户外游戏后,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并与幼儿进行交谈,以期获得经验总结,不断改进户外游戏的安全工作。

3.保证幼儿户外游戏时间,适量运动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时,寄宿制幼儿不得少于三小时,高寒地区在冬季可酌情减少”。因此,要保证户外游戏的时间,但是,活动时间过长、活动量过大的话,幼儿容易产生疲劳和排斥心理。所以,要控制好户外游戏的时间,适量运动,及时观察幼儿的精神

状态,避免幼儿因疲劳而发生安全事故。

(三)家园合作

1.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宣传户外游戏安全的重要性

除了定期开展家长会以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与家长接触的机会,通过电话、家访、班级博客等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讲述户外游戏及其安全的重要性,以引起家长的重视。

2.家长要密切配合幼儿教师工作,实现共赢

幼儿教师请家长配合工作,让幼儿穿活动方便的服装上幼儿园,如:运动服、园服、运动鞋等,不要让幼儿穿配有很多挂饰的衣服。家长尽量不要在幼儿口袋里放东西,在送幼儿去幼儿园前,也要检查一下孩子的衣服口袋。幼儿教师也可以向家长教授保护幼儿户外游戏安全的方法,家长向教师讲述与幼儿在社区或公园进行户外游戏的经验,双方互相交流,吸取经验,共同提高幼儿户外游戏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逊等著,华爱华等译.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8-294.

[2]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98.

[3] 贾秀春.从提供户外活动材料着手促进幼儿持续渐进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9):36-38.

第6篇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

对于人体来说,幼儿期是身体发育的特殊时期,其显著特点是发育速度快。在幼儿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需要适当的锻炼来促进身体的发育。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适当的户外体育运动能够加强幼儿对户外环境的探索。幼儿通过户外运动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幼儿身体锻炼,还能让幼儿亲身感知世界。因此,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十分有必要,但当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足,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会对该问题做出详细分析,并拿出可行性措施,完善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开展现状

在我国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当中,教师开展体育活动时过多重视幼儿的身心感受,忽略了体育游戏目的所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体育形式过度趣味化,导致幼儿无法感受到体育的真正价值,让体育教学形式化。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体育教学认识不够,教师会对体育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其目的是加强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教师完成了该项目的,但是未能完成体育活动的真正要求,在热闹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都积极参与其中,但是其运动量并不大,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二、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所存在的问题

1.活动组织不科学

在人体幼儿时期,能够完成走、跑、跳、投、爬等基础动作,但也只能简单地完成以上基础动作,部分动作存在不规范。而且幼儿之间的身体素质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动作完成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而诸多幼儿园体育教师在实际体育活动当中忽略这些问题,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形式单一化,没有能够跟随时代的进步,缺乏创新精神。

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需要接受户外体育活动,且每日活动时间需要达到一小时以上。”就仅凭这一点,部分幼儿园无法完成,其原因在于幼儿年龄较小,在幼儿的吃饭、穿衣、如厕等问题上就要花费诸多时间,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体育活动;部分幼儿园就算完成了每日一小时以上的户外体育活动,但是其体育游戏以娱乐为主,没有完成锻炼的目的。

2.户外活动场地狭窄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而学前教育不在我国义务教育的范畴内,这就说明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不够,在资金以及扶持力度上都十分有限。在农村当中,部分幼儿园只有两间房的大小,可想而知体育场地更为有限。在我国城市当中,虽然幼儿园条件优于农村,但是部分幼儿园条件也十分有限。由于户外运动场地的限制,直接影响到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设计以及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因此,诸多幼儿户外体育游戏不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3.幼儿家长观念局限

我国幼儿父母十分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努力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门科知识,让幼儿在起跑线上拥有优势,所以诸多家长建议幼儿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知识教育,于是乎诸多家长忽视了户外体育游戏,仅仅将户外体育游戏当做娱乐而已。当然,还是存在部分家长支持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但是家长心中也有担心,担心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出现意外伤害,对幼儿园提出较高要求。由于家长对幼儿园不断施压,幼儿园也只能限制其户外体育游戏的开展。

三、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现状的有效措施

1.合理有效组织活动

幼儿园中存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年龄段其户外体育发展目标有所不同。针对幼儿年龄、身体的差异,选择与各年龄段相应层次的目标。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保证幼儿每日一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时间。

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由于幼儿园自身条件有限,无法独自运转完整的园内设施,需要政府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减轻幼儿园资金压力。政府政策具备一定的针对性,根据幼儿园户外体育课程的不足,提供相应的帮助,完善园内器材、场地等基础设施,让幼儿有更好的户外环境进行体育游戏,让教师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政府帮助,园内也应当积极自制器材,例如陀螺、沙包、毽子等,这些器材园内能够自制,教师可以开展游戏器材自制课程,教幼儿一起自制器材,这样既能节省一笔开支,还能丰富幼儿的综合技能。

3.纠正家长观念

户外体育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点小事故,家长应该理性认识到,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要抱平常心态。家长应当给幼儿更多空间,让幼儿适当地得到锻炼,不要让幼儿成为温室的花朵。当然,在户外体育游戏中也要注意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授予幼儿相关保护措施,在体育游戏中得到锻炼的同时,还要有效地保护好自身安全。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了解到户外体育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纠正家长错误的观念,让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得到更好的开展。

总之,幼儿园户外体育运动是幼儿锻炼身体的客观需求,对幼儿情绪调控以及情感体验有着重大帮助,家长应当重视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的身心得到锻炼,政府也应当加强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让幼儿园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保证幼儿每天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这不仅能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团队合作等意志品质,针对目前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活动量少等问题,向家长提出体育游戏的必要性、提供丰富的体育游戏器材、发动孩子的创新思维,做到一物多玩、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等。

关键词: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保证幼儿每天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提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深受幼儿的欢迎,幼儿爱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户外,他们不仅能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享受最温暖的阳光,还能自然地玩、自然地成长、自然地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强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就目前而言,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户外体育活动是比较少的,原因主要就是安全的问题,相较于教室这个相对安全的区域,户外活动中有比较多的安全隐患,比如说,孩子之间的冲撞,体育器材的使用等。那么我们老师可以做些什么呢?

(1)宣传户外体育游戏的必要性。现在的家长普遍认为:“我们家宝宝身体素质比较差,平时就很容易伤风感冒,更别说到户外去游戏了,风吹日晒的,而且孩子还会出汗、着凉等等”其实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给家长灌输“生命在于运动”“只有通过运动才能加强孩子的身体素质”等一系列正确的观点。

(2)提供丰富的体育游戏器材。一部分肯定是需要买的,比如说,滑滑梯、小自行车等等,同时也可以让老师、家长以及幼儿来制作,我尤其支持让家长和孩子参与制作游戏器材,一方面因为幼儿园资源有限,而家长所从事的工作是各行各业的;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户外体育器材的时候,肯定首要的会考虑到孩子的兴趣,而且毫无疑问,家长是最了解孩子能力的,知道什么器材是孩子爱玩的。

(3)老师要充分发动孩子的创新思维,尽量做到一物多玩。体育游戏活动的器材是有限的,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是无限的,平时在游戏活动中,老师要多鼓励孩子进行思考:“这个东西还可以怎么玩?”还要积极地发现孩子的创新,并把新的玩法加以推广。

(4)单一的户外游戏活动器材的玩法可能还比较少,我们还可以创设一个游戏情境。比如,说闯关拿礼物、救出公主等等,有了故事情节的支持,一方面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本来单独的游戏器材组合起来,既能增加游戏的种类和趣味性,还能综合锻炼孩子多个方面的能力。

总之,现在的孩子迫切需要多参加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而且多途径地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团队合作、机制灵活等一系列的意志品质,使幼儿以一种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去面对以后的人生。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心幼儿园)

第8篇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能使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和锻炼,不仅可以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成熟,也有利于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不仅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思维上和身体上的发展空间,活动中幼儿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如何让户外活动更大化地发挥其作用,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我们对户外活动游戏化策略进行了剖析。

策略一:游戏精神渗透其中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经典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游戏性是一种基本的精神态度,而游戏是这种精神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并不是指幼儿园要将所有课程以游戏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在课程中渗透游戏精神。户外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我们更要把这种“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渗透其中。(1)关注自主,幼儿每天可以自主地选择户外活动的内容,包括场地、材料和玩法,尊重孩子的决定权和选择权,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2)营造环境,老师根据孩子近期动作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利于其动作发展的材料,并在一定的游戏情境中,促使孩子与环境、材料有效互动。(3)关注过程,老师运用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鼓励孩子自由玩耍,在自由中生成创造的火花。

策略二:游戏元素融合其中

激发和保持孩子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游戏元素很关键。尽管孩子在户外活动中的兴趣来源于活动本身,来源于教师的指导。可户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做到游戏化,尽可能适合幼儿的情绪特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班孩子喜欢情节单一且具有呼应性的户外活动,中班、大班孩子喜欢一些有竞争性的户外活动,情境性活动非常适宜小班孩子。如,在小班游戏“挂上萝卜跳得高”游戏中,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设置了不同高度的萝卜,孩子跳得高就能得到萝卜。又如,小班体育游戏“采蘑菇”时,活动前通过情境教学,在路上遇到扭伤了脚的袋鼠妈妈,我们要帮助它。以此来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情感,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在游戏中结合主题教学,让孩子把采回来的蘑菇进行分类,按要求把蘑菇放在各个篮子里。在去采蘑菇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障碍――钻过山洞、爬过山坡、跨过小河来发展幼儿的动作,孩子们在活动中玩得很愉快,活动强度也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中、大班幼儿在情境中再增设竞赛成分。另外,我们还在户外开设了活动区,在运动区域中设置跳跃、平衡等情境;在表演游戏区域设置各种角色体验,实现了幼儿园户外活动情境游戏化的策略。

策略三:有效支持应用其中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表现存在着差,胆小的孩子面对新的活动项目想去又有点害怕时,此时老师的支持鼓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首先会在情感上去让孩子感到安全,让其体验鼓励的力量,从而接纳愿意尝试;对于动作发展良好的孩子,老师会指导其探索游戏。幼儿掌握并熟悉某一动作,必定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幼儿之间还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活动、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使幼儿的活动创意及身体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运动量大的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孩子,老师会在一个时间段内指导玩一些安静或运动量小的活动,保证每个孩子的活动既合理科学又安全适中。活动中,老师要尽可能地站在幼儿的立场,充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把握幼儿内心的想法,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也让不同水平、不同需要的幼儿各有选择,最终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对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全新认识,户外活动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手段,我们通过内化游戏精神、挖掘游戏元素、实施有效支持等策略,户外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幼儿喜爱的活动情境,以尊重、信任、鼓励、呵护的态度使幼儿生活于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其人格成长和品质锻炼!

参考文献:

第9篇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保教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之所以将幼儿体育放在幼儿园各项教育之首,是因为幼儿体育教育是保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仅为幼儿的生存和良好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健康的身体,也是幼儿接受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保障。

户外游戏活动也就是利用户外的自然环境来进行游戏活动,它最大的优点是:在户外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空间很大,互相间的干扰很少,自由活动的空间非常大。幼儿处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中能充分发展个性,激发出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尽情地在活动场地上“推小车“、编花篮、跳房子、在树荫下跳皮筋等。其身体的协调性,运动机能和体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户外游戏中的幼儿自由自在地参与游戏,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开朗、勇敢、喜欢与伙伴结交,并在户外游戏中学会了协调、合作等品质,在游戏规则中幼儿懂得了相互谦让、学会了帮助别人,在轻松嬉戏中增长了知识、开启了心智。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智力的开发、良好习惯的培养,都依托于活动。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户外游戏活动由身体基本动作、情景、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体育教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内容丰富有趣,形式活泼多样,易于激发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对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了广阔的户外活动环境,就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可以学习运动的基本技能,提高运动的质量,使身体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通过户外游戏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其他方面的学习与发展。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认识自我、探索、体验和认识外部环境的重要方式,它有益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经过幼儿自主动性的探索活动才能实现。户外游戏活动除了关注的知识本身的价值、幼儿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性品质的发展外,最重要的是户外游戏活动的主要意图是通过丰富的户外活动环境,在大自然中给幼儿充分的自,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去发展。

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奔跑、跳跃、投掷等活动,能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性以及心脏、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运动,加上运动器官大小肌肉的积极活动,使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都得到锻炼和改善,能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户外游戏通过反复练习各项基本动作进行身体锻炼,不仅可使基本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本活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幼儿基本动作做得正确、协调,灵活、运用自如,给他们的实际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同时,通过户外游戏使得幼儿充分地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还提高了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

户外游戏时,由于身体承受了一定的运动量,血液循环会加快,从而改善脑的运营供应,促进脑的发育,为幼儿智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同时户外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幼儿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更加迅速、准确,加强大脑分析综合的能力;张驰结合的户外游戏中,幼儿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得到改善,从而能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思维灵活。

户外游戏中,幼儿还可以通过练习测定人和物的远近,发展目测和空间听觉定位能力,理解面对面,一个跟着一个、越过,旁边等空间定位和开始、然后、同时等时间定位概念。此外,户外游戏的内容、情节和规则还可以使幼儿学到一些知识,培养幼儿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

户外游戏一般都有规则,而规则是具有一定的品德教育的内在因素。游戏规则贯穿着游戏的全过程,要求每个幼儿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是自己遵守游戏规则,保持和伙伴的协调一致;二是注意观察幼儿是否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如“捉星星”游戏中,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做科学家,其他小朋友做小星星。大家一起念儿歌《小星星》小星星,亮晶晶,一眨一眨像眼睛,我做宇宙小飞船,飞到天空抓星星。说完最后一句,当科学家的小朋友去抓其他小朋友,抓到两个小朋友后游戏结束,换另外的小朋友继续重复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耐力和对信号的反应力,镇定、勇敢、克制等品质,从而促进了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因此,体育游戏能培养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并能关心集体,相互协作,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同时,教师对游戏规则一贯严格认真的要求,还可以锻炼幼儿在完成游戏任务时克服自私自利情绪的能力。

户外游戏活动还有一定的任务,要求幼儿机智、勇敢、努力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因而有助于培养他们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不屈不挠、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还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和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

许多户外游戏活动,都有赖于早先获得的动作技能,体现幼儿达到的准确性、协同一致性和灵活性,不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失为一种表现美的活动。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感到兴奋,这给游戏活动增加了感彩,同时

,通过户外游戏使幼儿从动作过程本身得到一种满足,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在户外游戏中,各种队列都要求幼儿动作准确,姿势优美,精神集中,从而发展他们的美感;整齐划一的活动形式,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游戏场面的美,是参加者本人可以感受到的;户外游戏中还附有许多感彩鲜明、语言优美、富有节律、节奏感的儿歌和对话,配以音乐、摆放有序的器材标志、地上色彩鲜艳的线条图案,这无疑也大大地丰富了游戏的美学特征,可以借此培养幼儿的美感。另外,通过户外游戏的规则、角色、情节以及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心灵美。

1、自主性的特点。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游戏活动,自己决定操作的时间、速度、次数,同伴间相互干扰的现象远较室内区域活动少。如:我把孩子们带到沙地,让他们自选玩具后自由地玩耍。我观察到大部分孩子都是各玩各的,有的在挖洞,有的往碗里面装沙,有的拿着勺子在锅里面“炒菜”,还有的在造房子……也有一部分孩子两三个围在一起玩,该如何让活动更好地延伸下去,那就成立一个食品公司吧!于是,我提高嗓音神气地对孩子们说:“我成立了一个食品公司,欢迎你们加入。”孩子们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又接着问:“可是,你们会做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会做面包!”“我会做月饼!”“我会做生日蛋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赞许地说:“你们真棒!快找好朋友商量一下,开始工作吧!”我细心地观察孩子们的表现,看到他们已经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围在一起,开始分工合作起来,脸上满是兴奋。

2、多样性的特点。一是户外游戏活动空间的设置能体现多样化,根据幼儿的特点设置封闭的、半封闭的或开放的活动空间,能满足喜欢独处、喜欢交往等不同个性的幼儿的需求;如:在大型玩具的柱子小角落里,几名幼儿在进行扮演角色游戏,“爸爸”、“妈妈”在小小的空间里忙得不亦乐乎。二是户外游戏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能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需要和表征特点,如:幼儿园户外场地上有一处画好的房子(格子),我们中班的几个孩子在房子里双脚跳着玩,老师来到他们身边:“我们来数数这幢楼有几层,每一层有几间房子。”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数了起来,孩子们发现有的楼层是两间房子。于是老师问:“如果每间房子只能一只脚跳进去,那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开始饶有兴趣地双脚和单替着跳了,但是孩子的体力毕竟有限,跳了一会孩子们开始出汗了,不肯再玩了,于是老师灵机一动,又给每人一个沙包,告诉他们把沙包扔进相应的房子里(投掷),看一看谁能扔到最远的房子里,沙包不能压到线,否则就算输,孩子们又兴致勃勃地投入游戏中了。该活动在不断的变化着游戏规则即调动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孩子跳、投掷等基本能力。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3、探索性的特点。在大自然中,幼儿有充分的空间、时间去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积累各种经验。如:我们中班将跳绳引入了户外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让孩子探索绳的多种玩法。因为跳绳对幼儿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以下诸多好处:能促进幼儿健康发育,跳绳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能提高幼儿记忆能力等,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绳的玩法多种多样,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合作跳,跳绳器械简单,场地到处都是,简单易行,是一项适合大众的户外游戏健身运动。

第10篇

关键词: 户外混龄 幼儿 交往能力

人类学家梅尔文・科恩特指出:“幼儿有一种天生的与非同龄人交往的倾向。”我们的教育实施往往由于过分强调年龄差别而使幼儿的这种先天倾向受到抑制,这是有悖于儿童的天性的。“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它们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使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可资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因此,我园立足于园所情况及幼儿特点,以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开展了晨间户外混龄运动游戏活动。

一、户外混龄游戏促进小班幼儿愿意与人交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良好品质。”在小班阶段,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初期,他们以自我为中,对家人依恋,缺少同龄或年龄相仿的玩伴,不会与同伴交往,往往在活动中独自摆弄玩具,或平行游戏,并经常产生冲突,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同伴坐在一起,总是愿意孤单地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等等,但是通过混龄游戏能弥补小班幼儿在交往方面的缺陷,可让他们通过模仿大龄幼儿的游戏,积极与同伴,与他人交往。

例如:在玩混龄游戏《有趣的梅花桩》中,刚开始都是大班的幼儿在游戏,很多小班的幼儿只是在旁观,于是老师们就会发起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活动,让小班幼儿也加入其中,大班幼儿每人会搀着一个小班幼儿,教授方法,主动与他们交流,在行走过程中,还能不断鼓励,用语言动作眼神给予小班幼儿以指导。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很多小班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中,大班幼儿的责任心也变强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很好地融合进游戏中,笑容也多了。

二、户外混龄游戏促进中班幼儿友好与同伴交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中班幼儿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策略,加入同伴游戏,对大家喜欢的事物能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在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建议和意见,不欺负弱小。由于在操场上,所有游戏材料和场地都是打通的,全体幼儿之间能随意选择材料、游戏区域、游戏伙伴、游戏内容,等等,因此幼儿间的交往更频繁、更密切。

例如:在《有趣的脚踏车》游戏中,大班幼儿会选择一些指示牌设计一些道路,大班幼儿会当交警指挥,中班幼儿会邀请小班幼儿当宝宝,做扮演爸爸妈妈送宝宝上学的游戏,为安全起见,中班幼儿会要求小班宝宝抓紧后座。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的事情,孩子们会大声喊出来“碰了撞了要小心”、“注意安全”,甚至会用肢体语言关心游戏伙伴,在这种无意的语言和肢体接触中,大中小班的幼儿渐渐熟悉起来,中班幼儿会参考大班幼儿的建议,建立规则意识,同时会愿意带着小班幼儿进行活动,不随意欺负小班孩子,中班幼儿能更友好地与同伴交往。

例如:在《爬爬乐》游戏中,大年龄的幼儿会主动搬木架搬木梯搭建爬行的区域材料,小年龄的孩子会站在边上观看哥哥姐姐如何搭建,搭建完了后,中班幼儿会带着小班幼儿排队爬,并且对于不会的孩子会进行语言和动作上的指导,拥挤的时候会考虑轮流或者等待方式,因为在他们心中材料是大家的,大家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而且对于每次游戏后的评价和分享,会尝试用语言表述出来自己的所获所得等。

三、户外混龄游戏促进大班幼儿自信、自主、自尊的人际交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出大班幼儿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坚持而不轻易求助,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等等。户外混龄游戏给予大班幼儿更多自主空间,更多需要他们动手操作、自主决定、勇于表现,同时他们的人际交往宽度和广度得到拓展。

例如:在每次的晨间混龄游戏时,大多数重、大、多的体育器械需要大班幼儿收放整理,和比他们小的弟弟妹妹游戏时,他们要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和指导,为弟弟妹妹做好榜样示范,遇到游戏中的困难时要相互讨论商量共同解决,遇到挑战性的游戏时又要坚持完成,等等。

晨间户外混龄活动为幼儿交往能力发展提供了良好方式,让幼儿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学习各种技能。由于幼儿的活动空间大、活动范围广、活动对象增多、活动材料丰富、活动内容时间自由,幼儿个性不断凸显出来,游戏玩伴更加自由,交往机会增多,拉近了所有幼儿距离,同时激发了他们相互关心爱护的情感,激发了他们愿意交往、乐于交往、勇于交往的信心,体验了更多的童年快乐。教师要以观察者、引导者、组织者、支持者的身份,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及时调整策略,充分利用户外活动这个宽广而丰富的载体,鼓励并引导孩子们结识各年龄层次的不同伙伴,在共同的游戏、交流中,建立同伴之间的交往,增进相互之间友谊,为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11篇

设计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1、了解儿童的需要

了解儿童和他们的需要,这一点很重要。儿童有权利游戏,在游戏中见到令人愉快的颜色,体会游戏的愉悦和从中获得知识的幸福。儿童游戏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出于一种本能。他们的游戏是成人世界的反映,是以他们的方式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划分年龄分组

谁是你的目标年龄组?考虑哪个年龄组的需要?先确定幼儿园景观将会为哪些年龄组的儿童服务。这一点对于规划儿童游戏景观很重要。因为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幼儿园,就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要以及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幼儿园还需接待残疾儿童,他们的特殊需要也必须充分考虑到。

3、场地的客观条件

首先,儿童娱乐场地一般为开敞式,设立专门儿童游乐设施。其次,它是一个自然的充满情趣的活动空间,要作为景观的一部分来对待,设计得自然化、安全舒适、纯真、艳丽而又无障碍,具有相当的面积围合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再次界定娱乐场的面积和边界,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特别注意会影响游乐设施放置的那些客观因素,如下水道,障碍物,灯柱等。

4、游戏设备的材料选择

确认您的供应商通过了国家的相关认证。不使用含有毒物质的材料,如含有铝,砷的木料,以及其它废旧材料,如旧电线杆,铁路枕木等,设计时应把安全问题的考虑放在重要的地位,在设计中应尽量使用天然材料,我们不但可以利用植物材料作为游戏设施、景观小品、铺装、坐凳等的背景,而且可以创造"林荫型"的立体化绿化景观模式,如幼儿园内应布置一定的遮荫区,供夏日活动;利用墙壁、假山等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的生硬线条;利用绿篱分隔空间,可减低噪音等。

5、地面材料防护

地面防护必须与该区域的游戏设施相符。防护地面可以是沙地,安全地垫,木屑地表,但是必须有足够的厚度来减缓冲击力,使儿童能够开心,安全的游戏。

6、了解产品的功能

无论是对儿童还是他们的成人陪同者,户外游戏景观必须是激动人心,激发灵感,富有挑战性的场所。游乐设施必须经过精心挑选。选择各种场地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梯和水,沙等。不同的游戏种类构成游戏景观的整体氛围。满足所有年龄儿童的游戏需求,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户外游戏景观必须了解儿童的发展阶段和需要。

儿童游戏景观设计应针对儿童心理需要

在游戏模仿中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和探索奥秘。我们的设计很少对儿童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游戏内容、游戏路线以及游戏器具的款式颜色等对儿童意识的作用,另外尺度把握、高程变化、植物配置、标志标识等场地内容也应符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

没人清楚儿童到底要的是什么,设计者一味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儿童身上无疑于一大失败之处。比如按我们常规思维,在公园里儿童们喜欢的就是飞机大炮,但从现在社会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们要的也许并不是这些。他们要的也许是"游戏空间",而不是游戏器具。只有这样的儿童游戏景观能够真正唤起儿童"玩"的天性。

个人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应是尊重儿童的意愿,创造符合儿童游玩特征的场地环境。有条件的话可以就场地类型、活动内容与小朋友交流交流,也许会发现他(她)们理想中的游戏场地模式与我们想当然或凭常规经验营建模式存在的差异,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经常会提出让我们瞠目结舌的问题,行动思维常不拘泥于常理,具有喜欢冒险、群嬉、模仿等特点,总结分析交流后的信息,即可得出儿童最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玩耍、嬉戏,我们再经过科学、安全的环境规划设计来完成或是模拟这样的场地。

儿童游戏景观设计遵循的安全原则

儿童能否开心的在一个场地游玩,大人的因素占很大的部分。而大人考虑最多的又是游戏场地和器具的安全性。因此设计时应把安全问题的考虑放在首位。

首先活动场内的游戏项目应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有危险性的活动应提醒大人陪同和保护;其次活动场内的设施应该选择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器具。

第12篇

那么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让他们“为所欲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兴趣是幼儿“为所欲为”的力量源泉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积极与否,主要不是服从目标,而是来源于兴趣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即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由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因此我们在游戏活动中要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就必须了解和尊重幼儿学习的兴趣和需要。

我发现幼儿特别爱玩气球,对于有的气球为什么会飞到天上非常感兴趣,还讨论猜测,有的说是风吹走了,有的说是孙悟空施魔法了,对于幼儿的表现,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围绕空气这一幼儿未知知R点进行收集资料,一起探讨,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空气的探索性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兴趣浓厚,十分投入,就连平时活动不积极的幼儿也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俨然成了小小实验家、探索家,在自主实验和探索后,兴奋地将她们的自主发现告诉我。此时的幼儿已经真正成为了游戏活动的主人,他们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发挥。由此可见兴趣是主体作用发挥的源泉,也是主体性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幼儿在兴趣的驱使下,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活动效果才是最好的。

二、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幼儿“为所欲为”的必要前提

新《纲要》指出:要“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户外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方式,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增强幼儿体质,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满足幼儿模仿、娱乐、交往、表现、竞争等个体需要,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德、审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发展的功能,培养幼儿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爱惜玩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良好个性品质,促使幼儿由个性人发展成为完整的社会人的健康心理。

三、游戏环境的开放性是激发幼儿“为所欲为”的有利条件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发地与空间、材料相互作用的情景性活动,所以游戏环境就成为影响幼儿游戏行为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取决于教师创设的环境,实践中我从三方面来进行操作。

1.户外游戏场地要都充分利用

室外的水池、沙地、草地,配备有农具、美工用具等材料,都满足了幼儿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幼儿能按照自己对环境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尽情享受户外游戏带来的快乐。户外场地空间大,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游戏,比较自由、自主,拘束性小。

2.依据幼儿经验进行玩具投放

游戏是幼儿用运已有经验,使用玩具材料,实现自己愿望的过程,所以幼儿经验是教师投放玩具、材料的重要依据。幼儿年龄越小,持续同一游戏内容的时间越短,通常是这个玩一下,看见那个注意力马上就转移了,教师要能分析幼儿的认知经验、情感需求,从而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材料。

3.搭配投放各种玩具材料

玩法比较固定的形象玩具对幼儿游戏行为限制较多,例如玩具滑板车,它就是用来边滑边玩的,如果我们能投放一些废旧物品,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兴趣充分展开想象,并赋予材料独特的意义。如投放的饮料瓶,幼儿可能会滚着玩,可能会搭建玩,可能会打保龄球,可能会用去插花……总之孩子自己会有不同的玩法。

倘若游戏环境始终保持原状,不但会造成幼儿游戏兴趣的减弱,更不利于他们主体性的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选择并操作实物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的创造力也是在不断选择和操作实物的活动中发展的,持续不断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初步创造活动的起点。只有在创造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游戏环境应以幼儿的兴趣和现实经验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开放性。只有当游戏环境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探索环境,并自觉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形成在某方面日益增多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由此可见,创设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主体性的保证。

三、开放的指导形式是幼儿“为所欲为”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