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8: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华礼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读了《中华传统礼仪读本》我感受颇多深。礼,是每个民族的标志,我们的中华礼仪拥有鲜明的东方特色,从中我们能够提升自我修养,又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可所谓一举两得啊!
礼仪,如果只是外表做的好,最后还是没有用的,犹如一个外壳,没有灵魂,除非在心中已经印下一个真正的“礼”字。
从诚敬中我懂得了,对任何事物都要心存敬意,要以诚相待,如果没有诚意,那就失业了意义。在如今的社会中,开车乱抢道、斑马线上车不让人,行人乱穿马路,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我们应该在道德上自律,让社会变得有秩序。
从仪容和服饰中学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但表达的不要过度,要理智的把握自己的情感,在重要和正式的场合,外表要端庄、衣着要得体,在与人谈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视线方向,要注意自己的表情。
在敬长中我懂得了“尊敬”一词,不是说说就可以的,而是要具体体现出来的,在家应该懂得尊敬父母和长辈,在学校应该懂得尊敬师长,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起立,老师解答完时要道谢,这些都是我需要改正和加强的地方。
在宴饮中学到了,任何宴请都有主、客、尊、卑的区别,不能随意变动,如果有老人和长辈在要懂得礼数,进餐时要从容文雅、举目得体,菜再好也不能全部吃完,也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而一口不吃,这都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在书信中学到了,在书信的开头称谓之后,要缀以表达敬意的词语,在书信的正文结束后,要先写祝愿语,然后落款,祝愿词也有比较严格的区别的。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中华传统礼仪的精微内涵,也使我懂得了许多,从中帮我改正了许多坏习惯。
关键词:中华文化经典;礼仪;习惯;《纲要》;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51-01
中华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所有的古诗文经典中都蕴含着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至今还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经典教材。从我国现在正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礼仪的表述中,我们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幼儿诵读古诗文的必要性:“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在各领域的目标表述中较多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纲要》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同时把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幼儿认知发展的推动力。古诗文虽讲究韵律音节,但其中不乏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经典作品。那些有关礼仪习惯的内容,将对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论证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对幼儿礼仪习惯形成的影响,我们课题组以《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与幼儿礼仪习惯形成的研究》为题,结合教学实际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认真分析,制定了诵读诗文教学中幼儿可实现的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能力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在幼儿园积极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诵读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一)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
游戏永远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游戏,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在小班幼儿学习《三字经》中“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诗句的教学活动中,活动前制作了蚕宝宝和小蜜蜂的头饰,教学时幼儿扮成一只只蚕宝宝和小蜜蜂在辛勤劳动,让幼儿在有趣的劳动游戏中学会朗诵诗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创编了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如:在教授《声律启蒙·上卷·一东》时,我们让孩子玩“渔翁捕鱼”的民间游戏,在教授《愚公移山》时让孩子玩玩“做大山”,既让孩子学习了古诗文,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又加深了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接受优秀文化熏陶。
(二)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巨大,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创设的好则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典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倡导营造具有浓郁民族艺术特色的大氛围,让幼儿感受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脉络相连的关系,使幼儿产生强烈中国情结,并且更重视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区角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实验班级创设了具有浓郁古典民族风味的区角。如:图书角里有多样性的古典文学丛书,可供幼儿随时观看学习交流:主题墙绘制成充满古典韵味又不乏童趣的背景,让幼儿感受古代风光。
走进我园里,可以看到走廊上的古诗词和古典美术作品。同时,我园利用晨间活动、下午起床等时段,播放不同作者的古典诗词磁带、碟片、民间音乐,让幼儿时常浸润在优美的民乐诗海中。视听文化的结合能使幼儿得到极大的陶冶,似曾相识的体会大大增加了集体学习古典文学的效果。
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对幼儿礼仪习惯形成的积极作用
(一)在礼仪教育中加入国学元素,大大提升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古代人物温文尔雅的言行举止更是引导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以继承。当教师为小朋友发放水果时,小朋友们都抢着要小苹果、小橘子,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会眨着天真的大眼睛说:“融四岁,能让梨。”中国的古诗词是一种最美的文学艺术,让幼儿学习得美而快乐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使孩子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经典诗文是华夏文化的艺术奇葩,闪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古往今来影响了一代代人的成长。三年的古诗文教学研究,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们咏诵经典古诗后学习态度、兴趣、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1 96.7%的家长认为学习古诗文对孩子的发展很有意义
2 孩子对礼仪教育的兴趣从46.6%上升到83%
3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进步,从63.8%上升到89.2%
4 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提高,从63.8%上升到82%
5 孩子的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从79.3%上升到85%
6 孩子的观察能力从69%上升到91%
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经典古诗文咏诵教学是有成效的,它使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们通过案例研究,也发现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知识面、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进步明显,甜甜的变化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大班的甜甜小朋友是个聪明、活泼、大方的孩子,但任性、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古诗文活动中让她当小老师,带领同伴诵读,发挥她音乐和语言方面的特长,大胆创编身体动作,表演古诗文。在她的带动下,班上的孩子喜欢上了古诗,而她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活动时倾听的重要。现在的甜甜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能协商解决游戏中产生的矛盾,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在教育中,我们发现:通过筛选的这部分文化经典读本对幼儿礼仪习惯的形成有着较强的促进意义。它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着积极的作用,使幼儿在快乐、愉悦中得到生活的启迪和为人处事的启蒙教育。
关键词:民族礼仪;演化;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F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09-02
一、礼仪与文明
礼仪,即礼节和仪式,它包含三个因素:一是基本社会公德;二是有益于一定社会的实际行为准则;三是人为的非限制性的行为规则。它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历史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行为以比较规范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充分表达某种意志,能促使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社会文化现象,使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感性表现,渗透着强烈的道德观念,具有鲜明的审美特点和深刻的审美价值,在美学和文化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
(一)文明的发展
文明,指人类社会摆脱愚昧、野蛮、落后的程度和整个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开化、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原始礼仪相当普遍,它们渗透到原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始人的生、老、病、死、狩猎、采集、饮食、迁居、战争、盟会都有礼仪。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始礼仪,都具有一定的传播目的。原始洞穴壁画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传播学者施拉姆根据某些洞穴中舞蹈足迹等线索,猜想这里是原始人举行典礼的地方,并且进一步指出:“在洞穴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达某一位置,使他们能在某种角度或火光的照明下看见壁画而印象深刻;长者可以要求学生爬行过深坑与狭窄通道,然后遽然看见栩栩如生的巨大兽类图而铭记在心。”[1]考古学家雷茨尼科夫等人通过对洞穴各部分回声的测定发现,“回声最大的那些区域也是跟可能藏有绘画或雕刻品的地方”,从而提醒人们“注意音乐和唱歌在早期祖先的仪式中很可能具有的重要性。”[2]
(二)礼仪的起源
原始社会普遍存在各种原始礼仪,包括巫术礼仪、原始宗教礼仪等。我国考古已经发掘出不少规模宏大的上古祭坛,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辽西东山嘴祭坛,嘱其长达60米左右,宽达40米左右。这些规模宏大的祭坛,使我们今天还能想象出当时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祭坛还存在着某种联系。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人类进入了文明时期,原始礼仪发展成古代礼仪。早期的古代礼仪主要是宗教礼仪。这些宗教礼仪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在世界大多数的地区,继续朝着以“神”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演化成以世界三大宗教为主的宗教礼仪体系。而在我国,却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形成世界文化史上独特的礼乐制度。
夏商时期,礼仪还带有浓厚的“神”的色彩。夏禹重视于祭祀,“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老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4]商人重鬼,祭祀之风极盛,他们甚至发展出一种“周祭制度”,一年三十六旬旬旬轮番祭祀[5]。到了西周,礼仪出现了由“神”向“人”的转变。“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6]周初统治者在王朝的兴衰中悟出了民意能决定天意的道理,从而提出了“敬天保民”的统治思想,“人”的地位开始突出,礼仪也就随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其摄政七年期间,在周人原来的制度基础上,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制定了礼乐制度,这标志中国的礼仪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轨道上。周室东迁之后,国力日衰,出现了礼崩乐塌的局面。孔子力图恢复周礼,最终归于失败。
二、礼仪与文字
文字流行之后,礼乐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被削弱,出现了颓势。一方面是礼乐的语言传播功能被转移到文字媒介,引起礼乐内容的空洞化,礼乐形式也就随之简约起来;另一方面是新的传播形式戏曲兴起,礼乐的非语言传播地位下降。到了宋代,朱熹便明确地说: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另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8]这种礼仪形式简约化的现象,也发生在基督教的历史中。17世纪末,在印刷文字的冲击下,繁缛的天主教礼仪开始给简洁的新教礼仪让出地盘。美国纽约大学媒介生态学教授耐尔说;“天主教仍然维持着一种印象的宗教,持续地加强信徒的偶像崇拜,并过度注重教会和仪式的种种规范。相反的,基督新教则演变成一种书籍的宗教,禁止偶像崇拜,倡导严谨修身象征主义。”[9]正因为马丁·路德大力倡导的印刷《圣经》的流行,新教才有可能摆脱天主教的繁缛礼仪,利用手上的《圣经》等方式直接与神交流,走上“因信称义”的新道路。
内容是事物内在诸要素的总和。从中华民族礼仪的内容看,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原始礼仪中,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因民族、部落、地域不同就呈现出千姿百态。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礼制更加完备。从《周礼》开始,已定下许多履律规制,分为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五礼”依等级、对象、场合等,由各有不同的礼仪。此外,古代天子还设有名堂,以示人知节。
三、礼仪与传承发展
从经济和社会的礼仪看,中华民族礼仪的历史也十分久远且内容丰富。以饮食礼仪论,古时就十分讲究并酌情表示出差别。就婚宴来说,从相亲到定亲,民间都以食品酒类为部分礼品。如设宴席,席上盘盏数量、菜肴名目花色,都有祝吉的含义。结婚典礼中喝“交杯酒”等,都是祝贺的形式。食品的名称,也多谐音取义,以求吉祥。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次序,劝酒敬酒的礼节,行各种酒令的内容和方法,也都有社会往来礼俗上的要求。我国各民族家族成员的家庆和家难自古就办有礼仪。家祭的礼仪,唐代甚至有专人制定,相沿施行。在人生重要阶段的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等四大礼仪及寿礼之中,还分别包括众多的礼仪。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国,古代就很注重服饰礼仪。从礼仪服饰的色彩看,有的表示装饰方面的性质,有的标志信仰方面的性质,有的显示身份方面的性质,有的则兼而有之,如此等等。历史时期不同,季节和场合不同,礼仪服色又有区别。中华民族在其形成、繁衍、发展的过程中,无时无刻没有礼仪,并以时代、民族、地域、宗教、语言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中华民族礼仪既具有东方古国的特点,又具有多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语言是礼仪传承的工具,与文明起源的历史同样久远。中华民族礼仪在口语、形态语等各种言语方式中,讲究语态、语境,使用礼貌用语。在书面语言中,讲究礼节格式。在交往中,使用敬语、委婉性语言和禁忌性语言也要遵守礼仪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 Wilbur S. (1994): 《人类传播史》,台北源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4.
[2] 理查德·利基(1995):《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出版社,85.
[3] 参见闻思言(2000-1-2):《千禧之年筑圣坛 一脉乘传五千年》,《文物报》第4版.
[4] 《史记·夏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51.
[5] 参见杨华(1997):《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44-45.
[6] 《十三经注疏·尚书·秦誓中》,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69.
[7] 参见罗竹风(1990):《宗教通史简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34-33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如今,历史的车轮已滚进21世纪,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之中,有这样一种文化,犹如一道霹雳,贯穿了中华儿女的思想;又好似一种元素,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更似一盏明灯,为中华儿女点亮了前进的方向.
是什么?
用它独具的内涵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民族!
是什么?
令一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闪烁着如此鲜明华丽的光芒!
是礼仪,是中华民族的浓缩,是先贤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
然而,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今天,有些人却丢弃了它.对待传道授业呕心沥血的师者,少了几分尊敬,多了几分挑剔;对待朋友,少了几分关怀,多了几分猜忌;文明的集会,留给人们的往往是满地的垃圾,完全忽视了那些清洁工人们辛苦劳作的背影,当中国的孩子变的倔强时,韩国的孩子却在双手垂下聆听父母的教诲.当中国的孩子们边看电视边指挥父母干这干那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却正在打扫房间,;当中国的孩子上学都要坐轿车使,日本的孩子却背着背包在高山途中爬行,当日, 韩,美正学着我们”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是,而我们呢?却在一点一点的丢弃?
学习文明礼仪演讲稿1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
谢谢大家!
学习文明礼仪演讲稿2 当代的青少年有理想,有热情,他们向社会寻求理解和信任,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在这变革和迅猛发展的时代,真正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青年,毕竟是少数的。为什么许多青年还在理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上失意徘徊,落伍为生活的弱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地认识礼仪与形象的重要。
浑圆瑰丽的梦想,固然充满了鲜活的诱惑,但创造精彩的过程,更会滋养你不屈不挠的创造情怀。一个商人靠着自己坚韧的毅力而取得的成就,他的成功与礼仪、形象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生最幸福最壮美最起伏跌宕的动人乐章。
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还记得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赫尔岑曾经说过:“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礼仪,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正确认识形象的重要是获得成功的基石,想想那些事业上的成功者,哪个没有自己的“光辉形象”?世界球王贝利,开始踢球时,有一次上台自我介绍,由于衣服穿戴搭配不得体,人家骂他“黑货色搞不出什么名堂,连最基本的形象也处理不好”,这句话给了他很大打击。但他毫不气馁,一边刻苦训练,一边美化自己的形象,即使走在街上看到镜子也要把衣装整理一番。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了驰骋五大洲的世界超级球星,成为人们崇拜的足球英雄。可见礼仪和形象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同学们,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允许我们停留于顾影自怜之中,让我们“学好礼仪,美化形象”,努力用双臂构建自己的人生大厦。
学习文明礼仪演讲稿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如今,历史的车轮已滚进21世纪,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之中,有这样一种文化,犹如一道霹雳,贯穿了中华儿女的思想;又好似一种元素,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更似一盏明灯,为中华儿女点亮了前进的方向。
是什么?
用它独具的内涵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民族!
是什么?
令一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闪烁着如此鲜明华丽的光芒!
是礼仪,是中华民族的浓缩,是先贤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
然而,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今天,有些人却丢弃了它。对待传道授业呕心沥血的师者,少了几分尊敬,多了几分挑剔;对待朋友,少了几分关怀,多了几分猜忌;文明的集会,留给人们的往往是满地的垃圾,完全忽视了那些清洁工人们辛苦劳作的背影,当中国的孩子变的倔强时,韩国的孩子却在双手垂下聆听父母的教诲。当中国的孩子们边看电视边指挥父母干这干那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却正在打扫房间;当中国的孩子上学都要坐轿车使,日本的孩子却背着背包在高山途中爬行,当日,韩,美正学着我们”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是,而我们呢?却在一点一点的丢弃?
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教育也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幼儿期不仅是进行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有研究表明,学前期幼儿容易接受信息、可塑性强,在幼儿园中进行礼仪启蒙教育,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的养成。同时,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是中华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事来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优劣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影响人一生的命运,而在幼儿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据心理学家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接受能力及模仿能力较强,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幼儿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及品格的最佳时期,幼儿从小接受良好的礼仪行为规范教育,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美德的丢弃。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滋生了一些不良习气,不讲文明、不懂礼貌、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懂得尊老爱幼,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因此,广泛开展和推进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因此,加强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实施的途径
1.细化礼仪教育内容,将其渗透至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一日活动给文明礼仪行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情境,包含着很多进行礼仪文明教育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将对幼儿的礼仪、品德教育渗透至一日活动中。如在入园、进餐、入厕、午睡以及户外游戏活动等,教师可以给每个环节行为制订各项规则,并将礼仪教育内容细化到各个环节中,确定礼仪目标及指导策略。要求幼儿衣着整洁得体,要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要与父母说再见。进餐时要保持桌面干净、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主动收拾餐具,要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一日活动为幼儿的礼仪行为培养提供了很多契机,帮助幼儿在社会生活中逐步积累经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2.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及竞赛活动,强化礼仪行为。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在实践中才能慢慢养成,只有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感受与体验的基础上,才能深化对礼仪行为的认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活动,每周有计划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文明礼仪教育教学模式,如开展“我与文明手拉手”“幼儿交往礼仪”“幼儿生活礼仪”“我爱我家”“我爱老师”“我爱同伴”等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地熏陶幼儿的思想意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观念,在愉快的氛围中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逐渐规范化,如可以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设计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在“九九重阳节”探望孤寡老人,不仅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关爱长辈的快乐。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文明礼仪竞赛活动,重视榜样效应,如开展“文明小卫士”评比活动,使爱模仿的幼儿有榜样可以学,在模仿中逐渐规范自身的行为规范,提高道德品质。
3.获得家长支持,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的可塑性强,思想单纯,模仿力很强,他们模仿的最早对象往往就是父母。对幼儿的礼仪、品德教育,必须家园同步进行,只有统一起来,才能真正给幼儿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因此,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仅仅依靠园内的礼仪教育还远远不够,要广泛宣传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营造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引导学生讲卫生、讲礼貌、关心爱护同伴,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生活点滴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幼儿的心灵。
几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礼仪几风貌.从周公制定的礼多党制度到现今,都教导着人们要遵守礼仪.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讲求平等,那些代表着繁文缛节的礼仪已经不重要了,人们都一个个在淡忘它们了.可我却认为礼仪是重要,一定要传承下去.
记得上次在奶奶家过清时节时,奶奶摆酒弄菜祭拜祖宗.按照往常的礼节,一家人都应该到齐,磕头祭拜祖宗.可是香烛都烧完了,除了我们一家子和奶奶爷爷外,其他人统统没到.舅舅阿姨一个个都说没空来,而且说这种东西都老古董了,不拜也没有关系,气得奶奶饭都吃不下.
我心中也不禁沉觉得有点变扭,心想:祭拜祖宗又不是迷信封建,只是一种思念前人方式和礼节,几句话就搪塞过去,未免太轻视这些礼节了吧.
我的历史老师也曾对欠说中国历史之所以不与世界历史归为一类,那是因为中华的文明礼节是唯一没有断过的,因此中国历史之渊源流长就得宜于此.
我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的最久,就是它的文明礼仪盛行和发展,没有因其他因素中断过.因此,我认为对于中华民族的礼仪文明,我们都要加以保护和传承,这样才会使我们中华民族更加繁荣和昌盛。
高一:唐嘉良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里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而传统美德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内容,新形势下,礼仪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公民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一、普及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礼仪的核心是尊敬,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维护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构建诚信友爱的价值观。新形势下普及礼仪教育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1、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教育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起效快、传播速度快、学生运用得快。礼仪教育可以有效地将“文明、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种在学生心中。大学生思想活跃,易受各种思潮影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学生思想中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普及礼仪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2、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公民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譬如诚信缺失,廉耻观念淡薄等;“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公共秩序被扰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民言谈举止缺乏修养、国际形象不佳等。礼仪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德育教育,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公民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通过礼仪教育,在小事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高尚的情操,养成文明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修养。3、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一些学生热衷西方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对西方节日礼仪耳熟能详,却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礼仪文化。大学生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群体,普及礼仪教育十分重要。普及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既然普及礼仪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历史意义,如何普及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普及礼仪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策略
目前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礼仪课程,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礼仪课程。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成为当下德育教育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1、构建礼仪课程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修养的弊端。部分高职院校未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少数开设礼仪课的院校只作为选修课,未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扩大开设礼仪课程的范围,建礼仪课程教学体系,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行量化考核,制定相应考核制度,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来考核学生的礼仪修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2、礼仪教育形式多样化
传统礼仪教育普遍局限于课堂,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高职学生。因此,礼仪教育应该是理实结合,注重实践。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通过讲座、校园文化宣传来创造一个礼仪文化氛围。例如,聘请专家定期开展礼仪专题讲座,能让学生吸收大家的思想精华,而且能弥补课堂教学局限;不同阶段的大型仪式,如“开学典礼”、“成人礼”、“毕业典礼”、“庆典仪式”、“颁奖仪式”、“捐赠仪式”等,能让学生在仪式中学习礼仪文化;丰富的社团活动中传播礼仪规范,如职场礼仪大赛、礼仪文化沙龙等,能活跃礼仪学习氛围,达到礼仪教育的效果;一系列礼仪素养测评,如“乘车礼仪”、“服饰礼仪”、“行进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西餐礼仪”等,能强化学生礼仪修养;用墙体标语、橱窗、校园网来宣传礼仪文化,能营造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知礼、重礼的理念。
3、将礼仪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制度
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让文明礼仪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题记
伴着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讲文明、用礼仪,已经展示了中华名族的精神面貌。中华儿女也因此感到骄傲,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弘扬中华名族文化吗?
对于文明礼仪的理解,古人曾这样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习“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事实确实是这样,从我们呱呱落地到慢慢地学习说话,那些“叔叔、阿姨、对不起、谢谢”无一不标志着我们是一个文明的孩子,从我们迈入学校时,就意味着我们长大了,要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用礼仪的孩子,当看见老师时,向老师问好;不随意践踏草坪,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要有责任地捡起;不能和同学打架,要和同学友好相处。是的,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常常这样嘱咐我们,可做到的同学又有多少呢?在别人面前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看着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小食品袋,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我怎能不感叹一句:悲哉!为何我们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啊!
在这文明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做行动的矮人,否则只会损中国五千年来的形象,让自己没有颜面。我们是生在新时代,是祖国的花朵,讲文明、用礼仪,是我们成才的标志,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讲文明用礼仪。
记得一个校长曾写过这样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一个人的仪表就代表着自己的整体形象,作为学生时代的我们,仪表不仅要得体,还要大方和端庄,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文明的青年。
让文明在我们心中驻扎、成长、争做文明小青年,文明谈吐,文明举止,文明做人,文明做事,只有这样才会让中国传统美德弘扬久远,才会共创美好的明天。
高二:下页忆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 礼仪 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33
礼仪的作用在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礼仪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礼仪教育却并不乐观,这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缺陷,并且有可能对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与分析,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是:由于家庭和学校礼仪教育不到位,以及社会负面因素影响,学生普遍不具备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受社会环境和青春期的影响,学生们普遍存在叛逆和浮躁不安等心理,因此对该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往往会使学生觉得学礼仪常识跟不上潮流,不理解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对礼仪教育会造成一定的阻力。
只有部分学生了解基本的沟通礼仪,大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不懂听、读、写、说的规矩。在行为举止当中不懂正确的站、立、坐、行,在形象上不能分辨美丑,不懂形、神、雅、美 。而许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礼仪素养的要求高于专业技能。
然而,目前学校大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学校礼仪教育意识薄弱,忽视了沟通能力和礼仪品质的培养,而这一点恰恰影响学生的就业水平。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对人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但也是有一定的阻力。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几项对策:
1 学校要加强对礼仪教育的重视,提升礼仪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开展与学校的重视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职业学校应继承和发扬良好的办学传统,重视德育的传承和礼仪文化的传播。虽然抓“生源”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首要任务,但要做到不能因为“生源”而忽视礼仪教育。此外,礼仪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使礼仪教育走向课程化、正规化。
2 教师树立礼仪教育的典范意识
“为人师表”自古以来就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一个词语,在学校,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而在礼仪教育方面,教师应该树立礼仪教育的典范意识,凡事从自己做起,先用礼仪常识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样不仅能以授课的方式教育学生,还能以身体力行感染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该深化礼仪教育为素质教育,可以看到礼仪教育进行到目前也遇到瓶颈;大多都是讲站姿、走姿、蹲姿、微笑、握手角度等等,流于表面化,形式化; 僵化了,教条了、失去了礼仪是素质教育的意义。礼仪老师要尽快将礼仪教学培训转到素质教学上来,跟上时代的步伐。
3 礼仪教育要作为一门课程固定下来
高等职业学校应开设礼仪课,让学生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通过礼仪课程,使学生学习一些礼仪知识,引导学生不光要注重外在美,同时更要注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有了礼仪,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杨茳主任领导的全国专业人才工作部提出的一整套《国人素质教育综合解决方案》科学、严谨,操作性特别强。
为了解决当前礼仪培训和道德教育教学的瓶颈,提出了完整的“国人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将礼仪文化培训升华为综合素质教育专业课。同时运用哲学发展观的理论解决了素质教育标准的确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编制等难题,回答了素质教育定位和怎样上好素质课的问题,并对礼仪授课师资提出了教学目的与教学标准,使礼仪教学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
国人素质教育综合解决方案:
第一,宗旨。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也无法把过去变成今天,我们在面对未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我是继承者;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我是传播者;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我是捍卫者!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求变,在求变中升华。将礼仪培训升华为素质教育,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两个规矩。做人(礼节-律己,礼貌-对人)自我管理;分美丑,知善恶,懂对错;做事(仪礼-展示,礼宾-接待)时间管理;明是非,辨真假,识曲直。
第三,道德伦理三个金律:人格管理。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黄金规则,忠恕之道――行得通的方法。
②父义/母慈/兄友 /弟恭/子孝――五伦理道德规范,恻隐之心――做得到的底线。
③孝、悌、忠、信、礼义、廉 耻――八德人际关系法则,亲亲之爱――靠得住的基础。
第四,道德教育四个准则:――信、利、敬、义;知善恶。
道德(品质)教育,情商管理――人格魅力。
信―礼之本-万事之根,利―礼之道-万事之理。
敬―礼之魂-万事之源,义―礼之德-万事之立。
第五,综合素质八项修炼: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技能、文化素质。行为素质、形象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
第六,十六字教学模块:
文化素质――是慧质、德才修养,体现着人的学习观。听、读、写、说是学习的路径,是知识管理,教会我们辨真假。是沟通力。它带给我们激情,是超越自我源动力。
行为素质――是品质、气质训练 ,体现着人的行为观。行、站、坐、礼是做人的规矩,是习惯管理,教会我们识曲直。是应用力。它带给我们自律能力,是修身自我之开始。
形象素质――是丽质、形象塑造,体现着我们的审美观。形、神、雅、美 是品质管理 教会我们分美丑、是判断能力,是审美,是塑造自我之本能。
在这三种素质的培养中,树立我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观。知、懂、会、好是标准,是责任管理,教会我们明是非。是实现自我之标准。知――了解了专业技能;懂――明白了专业能力;会――记住了专业素质;好――掌握了职业素质。
这套方案站在提升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将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从文化的高度诠释礼仪,确立素质培训体系,开启专业人才新思路。我们应该施行之。
4 制定量化标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高等职业学校的礼仪教育还应加大考核力度,对学生的礼仪要求加上硬性的标准要求,达到要求的优先推荐就业等优惠政策。考评评价可以学校礼仪课的评分,老师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礼仪评分,社会活动礼仪评分和家长礼仪评分等组成,制定量化标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礼仪的积极性,还可以调动教师教授礼仪和量化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性。
5 建设立体化的礼仪教育网络
高等职业学校的礼仪教育,学校的教育是关键,但仅靠学校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合作。只有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立体化礼仪教育网络,发挥三者的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合力,高职的礼仪教育才能迎来良好发展的春天。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在生活、工作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即将面临就业的高职学生,学礼、懂礼、守礼和用礼的呼声日渐高涨,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只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联合起来,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也能意识到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友善的交往气氛,促进社会文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要提高素质,只有大规模地、长时间地、扎扎实实地、认认真真地进行素质教育。礼仪文明不是等来的,而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地推动,真正把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素质,就是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慧中.跟我学礼仪[M].
[2]姜晓敏.人际沟通与礼仪[M].
[3]杨茳.专业人才工作部《国人素质教育综合解决方案》[Z].
我们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侧和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曲折的历史,又是一部漫长的历史,有失误,有辉煌,有错误,有成功,我们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回眸凝视中国60年走过的风风雨雨。
让我们在国旗下暗暗下定决心,从今日起,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礼仪的中国人。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文明!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中,大部分人都懂得讲文明,讲礼仪。讲文明,讲礼仪,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国家“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个称号永久的流传下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祖国复兴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需要你、需要我,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这充满挑战与竞争的世界里,在这战争与和平共存的世界里身担祖国复兴的新生代,不断开拓,努力。我们只要做好自己,为祖国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足矣!
继承革命传统,圆中华复兴梦。
初一:田景雪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31―01
现阶段,在各种政策的约束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幼儿园在礼仪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对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是造成孩子礼仪习惯缺陷的原因,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对该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和解决。本文将对幼儿园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幼儿园实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礼仪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并对世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必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只有让幼儿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礼仪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基本行为规范,在不断的行为实践中,形成谦逊有礼的性格,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促进家庭和睦。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尊老爱幼,经过幼儿园的礼仪学习,幼儿能够形成尊敬老人的意识,并且孝顺父母,从而促进家庭和睦相处。
4. 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礼仪文化的传承,幼儿时期形成的礼仪习惯能够陪伴幼儿的成长,长此以往,对形成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幼儿在文明用语使用中有所欠缺。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在文明用语的使用上有所欠缺,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年龄造成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力度不够。
比如,在幼儿园孩子午睡起床后,很多孩子不会叠被子、扣扣子,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直接对老师说:“老师,你给我把我的扣子扣一下;你给我把被子叠一下。”孩子在说话时语气比较理直气壮,没有使用“请“、”您“等文明用语,这不仅是受家庭教育影响,也是幼儿园礼仪教育缺失的表现。
2.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地位较高,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较高,导致很多孩子认为父母怎么对他好都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孩子想要一件玩具,就会立马让父母去买,如果父母不答应或是不让孩子如意,孩子便会大哭大闹,以自我为中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礼仪缺失的行为,是礼仪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3. 幼儿园教育方式陈旧。很多幼儿园重智轻德,教师在这种要求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意识较为薄弱,认为礼仪教育范围过大,不适合现阶段的孩子。同时,在有关的礼仪教育中,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教孩子读读礼仪儿歌,做做游戏等,没有在实践中实施。学校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教师都不愿意教礼仪,因为这个课题过于大。
三、改善我国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对策
1. 规范教师队伍。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是接触孩子最多,对孩子具有重要影响的队伍之一,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规范自身行为,为幼儿提供生活和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