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能效评价报告

能效评价报告

时间:2023-05-30 09:3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能效评价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能效评价报告

第1篇

发改委在文件中还表示,将加快重点节能技术的推广普及,引导用能单位采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中,力争在2015年将“电子膨胀阀变频节能技术”的推广比例从现有的20%提升至50%以上,总投入资金将达2亿元。

变频占有率5年破50%

空调业内专家张彦斌指出:“电子膨胀阀主要应用于变频空调系统,以实现制冷剂流量的自动调节,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国家提出推广比例从20%提升至50%,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内,国内变频空调的市场份额最少会达到50%以上。如果企业推动力度加大,那么变频空调的份额将会全面超越定频空调。”

记者则注意到,目前来自国家信息中心、中怡康市场调查等第三方面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变频空调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市场份额已达到25%—30%左右。其中,美的以3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这是否意味着,随着国家在政策层面开始引导变频空调的推广普及背景下,美的等变频主推派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对此,多位空调企业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均表示,变频技术成果纳入国家层面肯定是利好,但当前变频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美的领跑,海尔、海信、格力迅速抢位,这意味着“变频蛋糕”仍将被几家大企业分食。

空调节能评价体系有变

此前,本报曾独家披露,由于众多空调厂家呼吁改变当前对于变频空调按照季节能效比(即SEER)的节能评价体系,按照日本采用的年度综合能效(即APF)的节能评价体系。原定于2011年变频空调能效升级,将拖延至2012年方能实现。

此次,发改委的《重点推广节能技术报告(第三批)》中也明确指出,目前国家实施的定频空调能效限定值,只是评价了空调在制冷状态下的能效值,未对制热状态的能效值进行评价,导致该标准并未能全面评价房间空调的年度综合能效。考虑对于房间空调的年度综合能效评价,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房间空调的年度能耗指标仍然偏高。

张彦斌分析,这意味着国家已经注意到当前实施的空调能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只考虑了制冷时的能效,却忽视了人们经常用于空调制热时的能效。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排除国家将在未来1年内会全力推动对变频空调节能评价体系的修改。

海信科龙技术总监王志刚博士此前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曾指出,“如果采用APF节能评价体系,将会给变频空调在市场的发展和应用带来巨大利好。同时,也会拉大变频与定频在节能性上的差距。”

电子膨胀阀企业受益

此前,中国家电协会的《家电“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就曾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家电企业要提高在变频芯片、变频控制器、电子膨胀阀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积极推进新技术在关键零部件上的应用。而我国的电子膨胀阀研发与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其中以浙江三花最具影响力,其产品主要供给三菱电机、松下、美的、海尔等众多空调企业。

今年8月,三花股份600万套变频空调用电子膨胀阀节能项目正式竣工通过国家验收,这个项目是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得到国家专项补助资金450万元。这一项目正是被列入发改委的上述技术报告的典型项目。三花股份相关人士透露,仅今年上半年,电子膨胀阀的销量已接近170万套,全年有望突破300万套。业内人士则指出,由于生产企业少、产能集中,电子膨胀阀的产品毛利率可达到35%左右。

第2篇

当北京人都在惊呼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的时候,11月20日,北京收获了2009年第260个“蓝天”,提前41天完成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71%的目标。在北京的越来越多的蓝天背后,是北京大力度整治黄标车的结果。这场绿色革命将很快刮到打印机领域。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拟定《打印机、传真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预计将在明年年初完成并推出。根据这份在9月份完成了网上意见征集的强制性能效标准,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打印机、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按照能效标准的能效等级共分为3级。1级是目标值,达到1级要求的产品是先进、高效产品;2级为产品的节能评价值,达到节能评价值的产品是比较先进和高效的产品;3级为产品的能效限定值,低于该指标的产品为淘汰产品。目前能效等级1级以上的产品仅占市场份额的5%,2级以上的为35%,3级以上为50%,3级以下的为10%。也就是说,等明年年初实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后,市场中将有10%的产品被强制退市,不准销售。

据统计,2008年中国的打印机销量是800万台。根据易观国际的预测报告,到2010年中国的打印机市场规模将突破1100万台。也就是说,按照保守估算,至少也要有100万台的产品会被强制退市。但是目前由于标准还没出台,用户很彷徨,不知道购买什么产品才不会很快被淘汰,无所适从。所以近期准备购买打印机的用户一定要注意产品的各项认证。中国环境标志和节能产品认证标志就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认证。因为按照目前的标准,如果能够获得以上的两个认证,在节能环保方面这款产品肯定是非常优秀的,用户可以放心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行业用户和政府用户,已经把将要的强制能效标准上升到自身采购的核心标准地位,低标准的产品将不会被列入到采购的名单当中。当然,这主要是由于打印机属于是耐用型电子产品,前期使用和后期费用都较高,用户非常重视,用户一定会考虑风险最低的产品。购买能效标准高的产品将成为行业用户和政府用户的最好选择,这样既使用了高效的产品,又保护了用户的投资。

事实上,这种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变化,正是国家着手制定这项强制标准的初衷――让节能减排深入人心。其实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上,政府对环保节能的推动一方面靠的是倡导教育;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市场准入及其它标准的制定,形成利益杠杆去引导消费者与用户,形成有利于环保性能突出产品的偏好与惯性,这样才能真正把环保节能落到实处。如今中国打印机相关的能效强制国标出台在即,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绿色的、高效的打印机市场,用户也将会用到更多节能环保的好产品。

第3篇

根据安徽省经信委《关于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的通知》(皖经信节能函[2010]516号)和合肥市经信委(合经资源〔2010〕181号)文件要求,我公司被列入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试点企业。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的“对标管理”领导小组,计财部负责对标管理活动日常工作。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确定此次对标管理工作目标为:2011年主要工序能耗指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2011年2月份,公司全面启动能效对标工作。在公司“对标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订了能效对标方案,认真统计分析公司及同行业能源利用水平,以先进性、独立性为原则,设定能效对标目标,初步建立了能效对标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控制体系。自能效对标工作开展以来,各项工作开展顺利,炼焦、炼钢、高线工序能耗大幅度下降,节能效果显著,大部分能效对标指标均达到标杆值的要求。2011年,吨钢综合能耗594.56公斤标煤,同比下降52.51公斤标煤万元产值能耗1.3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0.42吨标准煤/万元。达到了能效对标工作目标。现将能效对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xxxx位于合肥市东郊,占地3419亩,东临312国道,紧临南淝河,北有淮南铁路,交通便利。公司目前具有200万吨钢的实际生产能力,拥有从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系列配套冶炼生产工序。主要生产设备有45孔焦炉1座,4座450立方米高炉,190m3烧结机组一套, 3座45吨转炉,小方坯连铸机3台,高速线材和连轧小型棒材生产线各1条,合金带钢压延生产线一条,高炉煤气及转炉煤气余热发电设施一套,以及1400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组等配套公辅设施。公司具有年产铁170万吨、钢200万吨、钢材19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在发展的同时公司始终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放在首位,注重发展与节能同步,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依托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科技进步,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不断提升工艺及其装备水平,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认真落实各项节能措施,在节能工艺和技术上,采用热送热装技术,高炉富氧喷煤,蓄热式燃烧技术,变频器、高效节能水泵和照明等节能技术工艺,开展节能宣传和培训工作,有力的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节能理念的指导下,公司的二次能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保证了我公司节能目标的实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xxxxxx现有员工职工总数5488人,其中各类科技人员411人,企业总资产34.19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8.55亿元,固定资产净值11.66亿元,资产负债率63.80%。银行信用等级AAA级。

主要产品以线材和棒材为主,产品畅销合肥及周边市场,生产销售率及货款回笼率均保持100%。2011年产生铁145.98万吨,钢164.29万吨,钢材165.45万吨,销售收入70.95亿元,利税5.17亿元,税后利润2.24亿元。

二、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xxxxxx主要由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工序组成,

三、企业能源消费概况

公司生产用能主要有洗精煤、无烟煤、焦炭、电力和水,其中焦炭部分外购,部分自产,其余能源由企业从外部购入。

公司2011年度消耗洗精煤377253吨,无烟煤315685吨,焦炭526285吨,焦丁、焦粉88074吨,其中外购焦炭294463吨,外购焦丁、焦粉12503吨,消耗电60928万kWh,工业取新水192万立方米,消耗自来水183万立方米,重复用水量23383万立方米。

2011年,公司主要能耗指标得到全面改善。高炉毛焦比371.05公斤,同比下降8.75公斤,高炉喷煤比176.69公斤,同比上升9.89公斤;转炉钢铁料消耗1103.24公斤,钢材综合成材率达到99.76%。吨钢综合电耗370.86千瓦时,全年消耗能源折标煤97.6811万吨,吨钢综合能耗594.56公斤标煤,同比下降52.51公斤标煤,吨钢可比能耗674.78公斤标煤,同比下降43.93公斤标煤,万元产值能耗1.3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0.42吨标准煤/万元。本年度新上转炉煤气发电项目,转炉煤气得以回收,炼钢工序实现了负能炼钢。发电项目的投产,给公司带来了多重效益:用电成本大幅降低,节能3万多吨标准煤,减排转炉煤气19045万m3、高炉煤气31495万m3。炼铁工序燃耗攻关效果显著,炼铁毛焦比大幅下降,全年公司共节能5.2351万吨标准煤。

四、指标设定

五、能效对标基础数据的选定、分析及标杆的确定

六、实施改进

通过对我公司历史能耗数据和同行业能耗数据的分析,基本掌握了我公司主要产品的能耗水平,并瞄准同行业和国内先进水平,制订了能效对标标杆。在能效对标领导小组的积极推动下,按照对标方案的安排,有重点的开展了一批节能技改调研,将技术可行、节能显著的项目纳入公司经济运行活动中。具体实施改进项目见“九、节能技改和技术进步”“节能技改”部分(P33)。

七、能效对标措施实施后的能耗指标统计、分析

八、能效对标体系有效性评价

1、组织机构方面: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是能效对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组织结构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能效对标领导小组,领导组成员包括公司行政、技术主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能源管理人员。

二是在设备能源计量部设立了能效对标办公室,负责开展各项工作,并以定期召开的公司月度能源计量工作会议和能源管理网员会议为平台,布置、推动各项能效对标工作。形成了上下联系紧密、管理顺畅的能效对标组织机构。

2、管理措施方面

加强能效对标管理、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是保障能效对标取得实效的关键。在加强管理和促进措施落实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按照能效对标工作的要求,制订了能效对标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单位在能效对标工作中的职责和工作方向。

二是要求按照技改项目立项、论证、审批、采购、组织实施和项目验收等工作程序,重点开展能效对标和降本增效技术改造。

三是制定详实的技改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负责人,规定项目实施进度和完成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项目进度和节能效益进行督查。公司定期对已实施运行的节能技改项目跟踪检查和考核,每月25日召开由公司高管主持的经济运行和降本增效专题会议,检查、协调、督办项目进度。

四是在各单位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制定更严格的能耗考核办法,将能效对标目标分解到各相关单位,每月进行考核。

五是不断加大节能技改资金的投入,把节能技改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尤其是烧成分厂、制成分厂,2011年1~6月份,完成技改投资355万元,半年投资就超过了2010年全年投资的17倍,技改技术含量和规模超过往年。

六是不断完善计量器具配备。根据能效对标要求,对水泥熟料生产线主要用电设备、水泥包装工序电能表进行更新、完善,确保计量数据真实有效。

上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管理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对标工作的开展,为能效对标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能效对标指标评价体系

水泥生产系统能效对标指标评价体系以《能效对标指南》中水泥生产企业对标评价体系为依据,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指标评价汇总表。

九、节能技改和技术进步

1、主要产品单耗变动及在行业内排名

2、节能技术研发

3、节能技改

4、淘汰落后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

十、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

1、企业贯彻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情况

1)公司始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积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节能组织机构,进行能源审计,制定节能规划和能源监测。

2)认真总结“十一五”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当前节能形势和工作任务,制订了“十二五”节能规划。

3)大力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在公司月度能源计量工作会议上,开展行政法规、形势任务和公司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简介,在公司宣传媒体上大力宣传“节能我行动  低碳新生活”活动主题。

4)按照“节能减排项目优先”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发展方向,实施了醋酸甲酯深加工、加气砖及PVA缩丁醛(PVB)等低能耗、高附加值项目。

2、执行高能耗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情况

1)严格执行限额标准。制定了严格的PVA、水泥熟料等产品能耗限额,如:PVA电单耗考核指标为450 kWh/t,低于800 kWh/t行业定额指标;1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实物煤耗考核指标为176kg/t,折合标煤125.72 kgce/t,低于国家限额值130 kgce/t;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实物煤耗160kgce/t,折合标煤114.29 kgce/t,低于国家限额值120 kgce/t。

2)为加强重点用能设备的管理。公司制订了热电分厂锅炉煤单耗、热电分厂发电机组蒸汽和电单耗、烧成分厂回转窑吨熟料煤耗、烧成分厂余热锅炉产汽率、烧成分厂3#破碎机电单耗等重点用能设备用能考核办法。由企业管理部和财务部逐月考核,超额罚款,节约奖励。

3)在醋酸甲酯深加工、胶粉、PVA缩丁醛(PVB)等项目中,均要求相关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节能设计规范和用能标准进行设计。

十一、节能管理工作执行情况

1、企业实行能源审计和监测情况

公司委托安徽省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对我公司2005年能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审计,对2007年度能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监测,积极配合国家审计署开展的节能审计工作;积极开展能源计量对标工作,针对审计、监测和对标中提出的有关煤焦管理、节能目标分解、推广高效节能型设备和技术、锅炉烟气温度超标、余热综合利用、电石渣水回收利用、计量器具配备、能源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公司结合自身情况,逐项进行落实。

2、企业开展能源统计情况

公司设备能源计量部负责全公司的水、电、煤、蒸汽、油等能源统计工作,建立能源统计台帐,及时完成国家、省、市能源统计管理部门的能源报表,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能源利用状况,为公司领导掌握、分析能耗情况及进行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3、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情况

在2009年投资140多万元进行能源计量系统改造,重点完成了公司计量中心和蒸汽计量系统改造,经过不断的调试和完善,于2010年投入运行。2010年,按照能效对标工作的要求,重点开展了烧成分厂和制成分厂电能表的更新、完善工作,使进出公司及公司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合格率、计量率达到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烧成分厂、制成分厂工序能耗计量器具配备也基本达到了要求。

进出公司及公司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汇总表

4、能效对标宣传培训情况

积极响应安徽省经信委《关于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水平对标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在公司月度能源计量工作会议上认真学习、传达了文件的精神,强调能效对标工作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的巨大作用,指定设备能源计量部牵头组织开展能效对标宣教、培训工作。

公司指派专人到省经信委、省能源利用监察中心咨询、学习实施对标方法,按照建立两个数据库的工作思路,收集同行业和公司主产品的能耗数据,收集同行业节能降耗技术资料,并组织烧成分厂、制成分厂、有机分厂、维纶分厂、大维分厂等单位专业人员开展对标知识培训。

十二、能效对标管理评价

能效对标管理评价汇总表

考核

指标

序号

考核内容

分值

评价标准

能效对标

评价

完成情况说明

考核得分

(相关文件材料予以说明)

分项得分

合计得分

能效对标目标

(40分)

1

能效对标目标完成情况

40

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40分,完成目标的90%得35分、80%得30分、70%得25分、60%得20分、50%得15分、50%以下不得分。每超额完成10%加2分,最多加6分

40

40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去年同期下降3.76%

能效对标管理

(60分)

2

能效对标工作组织和领导情况

5

1.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能效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研究部署企业能效对标工作,3分

3

5

成立了能效对标工作领导组,并在设备能源计量部设立了能效对标办公室

2.设立或指定能效对标管理专门机构并提供工作保障,2分

2

3

能效对标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

10

1.按年度将能效对标目标分解到车间、班组或个人,3分

3

10

热电、烧成、制成等主要用能单位制订了发电设备、旋窑、磨机等主要用能设备考核办法

2.对能效对标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考评,3分

3

3.实施能效对标奖惩制度,4分

4

4

节能技术进步和能效对标技改实施情况

25

1.主要产品单耗和综合能耗水平在同行业中居前20%的得分10,位居前50%的得5分,位居后50%的不得分

10

25

通过比较《维纶通讯》中同行业能耗数据,我公司能耗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2.安排能效对标研发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4分

4

分别下达了2007、2008~2010年度研发项目计划

3.实施并完成年度能效对标技改计划,4分

4

按照经济运行、降本增效活动的计划,有序推进能效技改项目

4.按规定淘汰落后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7分

7

淘汰了一条1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一条25000kVA电石生产线、一套1.2MW发电机组

5

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10

1.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与政府规章,2分

2

10

按照节能法等能源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2.执行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4分

4

制订了产品能耗限额值,并严格进行考核

3.实施主要耗能设备能耗定额管理制度,2分

2

制订了主要耗能设备用能定额管理制度

4.新、改、扩建项目按节能设计规范和用能标准建设,2分

2

按照相关节能标准进行PVB、胶粉等项目的设计

6

能效对标管理工作执行情况

10

1.实行能源审计或监测,并落实改进措施,2分

2

10

开展了能源审计和节能监察

2.设立能源统计岗位,建立能源统计台帐,按时保质报送能源统计报表,3分

3

制订了能源统计岗位制度和报表制度

3.依法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定期进行检定、校准,3分

3

通过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对标验收。

4.能效对标宣传和能效对标技术培训工作,2分

2

在月度能源计量会议上,重点加强能效对标宣教、培训,主动向省经信委、节能监察中心咨询、学习对标方法

小计

100

100

十三、对标工作小结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能效对标活动,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能效对标工作领导组,设立了对标工作办公室,确立了能效对标工作目标,制订了能效对标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紧紧依托经济运行和降本增效活动,加强能效对标整改的项目管理,确保了能效对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9月份以来,在能效对标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对公司的用能情况进行了摸排,梳理主产品PVA、PVA纤维及水泥产品的生产工序,遵照《能效对标指南》中水泥行业篇的要求,参照PVA及PVA纤维行业通用能耗指标设定对标指标。

2、建立、完善能效对标数据库。一是建立能效对标数据库目录,主要包含公司及同行业主产品的能耗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公司对标产品对标指标数据;二是对比我公司与同行业能耗数据,找出差距;三是以独立性、先进性为原则,确定能效对标标杆值。

3、积极寻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认真学习《能效对标指南》水泥行业篇中有关提高能效的技术,收集整理PVA及其纤维产品行业成功的经验和我公司往年成功经验,大胆摸索,勇于创新,通过能量的回收利用、梯度利用、物料间换热、实施变频改造以及提高台时产量和设备运行效率等各种措施,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中变频改造总功率达到1.27万kW。

4、加强用能计量器具的维修保养、更新、完善,确保节能效益评价的真实、可靠。2010年,水泥生产系统更新、完善了30只电能表、2台熟料计量皮带秤。

5、统计实施节能技改后的对标指标数据,与标杆值进行对比,并对标杆值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通过指标分析,寻找存在的差距,明确下一步能效对标工作的重点。

6、初步建立了对标指标评价体系。按照《能效对标指南》中水泥产品对标指标评价体系,对水泥产品对标指标进行了评价。比照水泥产品对标指标评价体系,制定了PVA和PVA纤维对标指标评价体系和评分办法。

通过此次能效对标,使我公司的能源利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PVA电单耗、PVA纤维蒸汽单耗和水泥产品电单耗均有大幅度下降。但还有PVA纤维电单耗,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生料、燃料粉磨工序电单耗,水泥综合能耗等指标未达到标杆值要求。

针对存在的不足,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大PVA纤维节电技改力度;二是加强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生料工序和燃料制备工序节电工作;三是不断优化工业废渣处理工艺和熟料生产工艺指标,提高烧成分厂设备运行效率,降低吨水泥熟料煤耗;四是加强节煤技术改造,降低烧成分厂吨熟料煤耗,优化水泥均化配比,降低吨水泥综合能耗。

能效对标是一项科学、系统、规范的能源管理方法,通过此次对标,初步建立了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为今后持续开展能效对标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节能法律法规,加强节能管理工作,继续开展用能统计、分析和评价,加强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不断开展节能研发和技改工作,努力提高我公司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全面完成公司“十二五”节能工作目标。

 

 

第4篇

1前言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建筑能耗目前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5%左右,且呈递增趋势,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巨大潜力。建筑能耗不仅仅影响国家能源供应,而且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还影响环境,例如据有关测试[1]表明:在城市内建筑四周挂满分体式空调时,将造成局部“热岛”现象,空调机的运行能效比COP显著下降,建筑周围热环境也被严重恶化。也就说,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

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快速提高,建筑能耗以更高的速度增加,例如冬季供热地区正迅速南扩,而北方地区空调器拥有量也迅速增加。建筑物寿命一般较长,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很大,因此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便显得至关重要。而我国广大地区、不同气候、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不是依靠墙体保温等措施就可以解决的[2],更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筑细布构造处理以及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等各种技术的集成来解决。

另一方面,建筑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居住区内的空气质量、办公或居室内的空气品质、噪声水平以及交通状况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相继推出了以“绿色”、“生态”为宣传点的建设项目,但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或住区不仅仅是依靠多绿化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中综合因素的影响,包括声、光、气流、热、能耗等诸多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从建筑声学、光学、气流、微气候、空气品质、能耗等角度,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普通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由清华大学提出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策略等,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的评价内容,以期为我国实施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进行有益的探索。

2评价系统简介

2.1国外经验

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已经成熟并在实施的规范,并且有相应的标准模拟软件来评价建筑的节能状况以保证规范的实施。在美国有“节能之星”标准(EnergyStar),这个标准实施已经有10年了。它比美国“标准能源法案”(ModelenergyCode)要求更加节能30%。通过这套标准的实施,在不增加初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节省30~50%能源消耗,可以节省50%的建造时间。也是因为有了这套标准,可以创造出激励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节能技术和建材发明的氛围。由于这套标准针对美国某地区而专门制订的,因此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例如Title-24标准主要在加州实施。

芬兰建立了一套叫做“能耗认证系统”的标准(EnergyCertificationSystem)。在香港也通过授予“建筑认证证书”(BuildingPass)的方式来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规范。俄罗斯在莫斯科也实行了一种叫做“能耗护照”(EnergyPassport)的建筑节能规范。它包括一套新的节能标准MGSN,希望能够控制建筑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的质量,而且它可以为节能建筑提供潜在的购买者等信息,从而来促进节能建筑的良性发展。这些规范中都没有包括环境质量的评价内容,然而实际上节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水平,减少污染排放,从而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完整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评价标准中应将环境质量的评价纳入其中。

2.2主要内容

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评价系统是对建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给予研究,从而对建筑环境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建筑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评价等等;牵涉到的关键技术较多,如建筑热环境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筑日照分析与采光技术,噪声控制以及建筑材料技术等。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叉形成了建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技术核心。

开发成熟的软件系统实施建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在我国形成可实施的评价系统,最终可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一套可以广泛运用的评价建筑生态与节能效果的软件平台,并形成相应的激励、保障实施措施,从而形成体系。

2.3评价方法

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研究住区生态与节能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如何从模块化软件的模拟仿真结果中提炼出能充分反映建筑生态环境、能耗特征的评价参数,从而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建筑环境评价软件平台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可采用的是模拟其运行状况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层次的标准,首先对于规划设计层次来说,可以通过模拟其日照、噪声、空气流场以及微气候等,对其规划和建筑设计直接进行评价。第二个层次,对于节能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全年模拟分析,而不是仅仅依靠稳态计算或者是设计计算,从而给出节能效果星级评价等级。这两个层次应该是必须同时满足的。

2.4评价策略

对于评价策略,可以分两步:一、在房屋建造之前,运用评价软件对规划和设计图纸进行模拟,给出相应审核评价(Plansreview);二、在建造完成之后,对建筑进行实地抽查考核,以确定建造是否与审核后的图纸相一致,如果是一致的,可相应授予一定的环境和节能效果星级等级。

2.5系统特点

归纳起来,这一评价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与实施

b、相对灵活,可允许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相同的环境和节能效果;;

c、数据丰富且准确,能给予用户和房地产开发商明确的结论和指导依据;

d、激励机制完善,可操作。

3评价实例

以下通过实例,简要介绍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3.1居住小区声环境

某居住小区位于北京东四环路东侧,距四环路约400m,被现状住宅区和规划的城市干道分成东、西两区。小区总面积26公顷,容积率2.0,户型以一梯两户或三户的高层、小高层单元(11~18层)组成的板楼为主,边角处辅以一梯四户或六户的点式高层(14~18层),板楼前后间距40至60m。小区的周边环境好,交通便捷,但是随着小区及周边道路、用地建设的完善,过境交通量可能会增大,小区的安静可能会受到干扰,为此业主要求进行声环境评价。

经现场实测,图中的三个主要带状噪声源可能影响到居住小区声环境,为此分别进行了模拟分析。

3.2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仍以前述居住小区为例,这种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混合存在的小区,其建筑群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对其微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风速太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行动造成不便,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因此,业主提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预测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流动状况,以对小区内微气候作出合理的评价。

图3—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上图给出了该居住小区在北京冬季典型工况(北风,风速5m/s)下,1m水平高度上的空气流速分布图,暖色调表示风速高。原本业主担心在建筑群中部的南北大通道上会有较强的气流,但由于建筑布局比较合理,模拟分析显示在这一大通道区域内风速基本小于1.2m/s,适于居民走动、生活。倒是在建筑群的一些其他局部发现,由于绕流等的影响会形成局部气流过强,笔者对此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值得说明的是,此分析结果可以多媒体三维动画显示,效果更加逼真。

3.3建筑群日照分析

当现代建筑越来越密集,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穿过的一缕阳光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建筑群日照分析被越来越重视,人们不满足于冬至日一小时日射这样的要求,而更关心在周围建筑物遮挡和建筑物自身遮挡的情况下,究竟自己等实实在在接受多少阳光。下图给出某建筑群在夏季清晨的日照与遮挡状况,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三维动画效果可将分析结果表现得更加逼真。

图5—建筑群日照分析

3.4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的评价内容,主要是考察人们在室外生活时切身感受到的诸如室外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组织和绿化状况等微气候参数。其中温度作为人们感受居住环境好坏的主要参数,对评价小区热环境至关重要,也是影响人们在室外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它同时综合反映了诸如小区的太阳辐射及绿化状况等其它因素的作用,也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相对较容易进行预测和比较的热环境参数。

值得指出的是,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的气候情况也并不是处处相同的。“城市热岛”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最突出特征,显著反映了由于城市化的结果使得城市气温与郊区或其它地区气温的不同,并将给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一般说来,认为某个区域的实际气温是由基础气温、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的线性叠加得到的。区域地貌、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等因素决定了区域温度。即:M(I,t,x)=C(I,t,x)+L(I,t,x)+E(I,t,x)

其中M是区域气温,C是基础气温,L是局地地貌,E是城市化程度,I是天气状况,t是时间,x是地点。具体来说,在建筑群集地区,小区不同地方的温度环境在受相邻位置的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布局、小区的下垫面(如沙土或水泥路面)、绿化情况(包括水景布置)、以及交通和家电等人为排热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使得局地气温出现热岛或冷岛、以及滞后或提前等现象。

结合建筑群空气流动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预测居住小区不同位置小范围内的逐时气温,同时进行比较并给出评价;所得结果既可供居民选择适合个人习惯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参考意见,同时也能为改善居住小区热环境指明方向。

下图是某居住小区中不同位置的“热岛强度”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居住小区内热岛强度小,温度适宜,利于人们的室外活动以及室内持续进行自然通风,温度环境令人满意。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小区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间距选择合适(天空视角系数较高而利于长波辐射冷却);且集中绿地多,绿化好,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水景布置(使得其与空气的热湿交换加强,有效地降低了空气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环境最好的区域均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休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区域内的健康适宜的温度环境将极大地利于居民的室内外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图6—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4小结

第5篇

9月初,由中纺联产品开发贡献奖组委会办公室对企业申报的案例材料进行形式和资格审查后,组织行业权威评审专家依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卓越能效奖评审细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评选出15家入围企业。

2016年9月初至11月初,组委会委派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技术部主任景慎全,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总工程师陈宝建,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产品开发事业部项目专员陈佳,天津工业大学建筑环境系主任、天津高校暖通协会副主席李新禹,立达(中国)纺织仪器有限公司产品副总裁朱建青、市场及传讯部总监黄伟、北方区域销售高级经理雷江林组成的“2016中纺联卓越能效奖 ―― 入围企业验证评审组”,分别对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枣庄海扬王朝纺织有限公司、远纺工业(无锡)有限公司、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7 家入围企业进行了现场验证。

“卓越能效奖”自设立以来,就得到了总部位于瑞士的立达集团的特别支持。立达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纺织机械供应商,不仅在纺织机械的研发制造领域一直致力于节能科技创新,同时也积极在全球纺织产业深入推广其节能理念。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的现场验证环节在考察企业数据真实性、汲取能效管理经验的同时,以服务行业、推广节能经验为重任,特别邀请立达集团的销售及技术专家,对企业节能科技创新和可持续节能理念进行深入解读。

降本增效:建立健全能效管理体系

远纺工业于2014年通过了GB/T 23331 ― 2012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实施计划 执行 检查 调整的循环模式,保证公司在节能管理上不断进步。公司安排专职节能工程师每月按时填报能源利用状况,通过分解节能目标到车间和班组,提高公司对节能的重视程度;对从事节能工作的人员进行内外部培训,加大节能宣传的力度,在公司各处粘贴节能措施告示及节能宣传标语;制定节能奖励办法,提高相关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夏津仁和成立了能源检测、管理办公室,重点负责公司所有用能设备的管理工作,并制定实施了《公司节能管理规定》、《吨纱用电控制指标管理规定》、《峰谷平用电管理规定》、《空调温湿度调节及用电综合评比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建立了以吨纱用电、峰谷平用电指标控制管理的能源管理体系,集电量采集、分时计费、电能质量监测、能耗监测、能耗分析管理、事故诊断、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一体的用电管理系统。

常山纺织成立由总经理担任主任的节能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节能规划,分解、落实和考核节能目标,监督检查节能措施的落实,建立了包括消耗定额管理、节能奖惩制度。能源巡回检查制度、能源ERP监测、统计与分析制度等一系列能源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定期召开节能工作会议;以完备的能源体系管理超额完成河北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节能指标。

海扬王朝通过建立基于GB/T 23331 ― 2012能源管理体系,建全能源计量、统计、分析系统,按月报告。并聘请外部节能咨询服务商,对企业开展能源审计、节能培训,帮助企业鉴别节能机会、提供节能方案、重大节能项目投资咨询,耗能设备的能效检测、耗能工艺设计评价,节能效果监测和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等服务。

精益求精:节能技术与设备改造并举

孚日集团以“坚持走节能降耗之路”为宗旨,以“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钟钟增效益”为思路,在设备选型之处,选用先进适用的节能型生产设备;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合理调整工艺路线,使物流通畅、运输便捷,降低能源消耗,以达到节能目的。

远纺工业在生产、辅助工序采用了梳棉吸尘管改造、冷冻机冷凝器装自动清洁系统、智能型纺纱空调自动控制系统、UPPC超高效冷冻机房节能改造工程、马佐里细纱机锭带滚盘改造、除尘系统压力调整等多项节能技术和设备改造,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企业通过加装自动插板阀,在停车时实现吸风通道关闭,从而减少吸风电机负载,再通过自动调压系统,让管内负压满足需求负压,使除尘主电机时刻处于最低运行功率。

夏津仁和通过自主开发的“纺织设备变频改造”、“空调变频器改造”、“除尘风机加装变频器”、“吸棉风机变频改造”四项节能电机技术成果顺利应用到实际生产,该四项节能创新技术入选“中国棉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暨创新应用目录”。

循环发展:增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常山纺织充分考虑资源、能源供给状况和企业自身特点,提出节能规划,最大可能的回收余压余热和废弃物资及资源综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先后采用“细纱机余热余压再利用改造”、“空调回水利用”、“太阳能综合利用”等多项能源综合利用措施,获得了显著效益。

山东联润对建筑的维护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使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提高外墙门窗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根据纺纱各车间热平衡和风量平衡计算,同时根据劳动强度和高温环境操作点,设置相应的车间通风系统,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提高厂房自然通风效果;厂房屋面、墙体选用合理材料,采用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方式。

成效显著:节能举措结硕果

山东魏桥始终坚持按照节约发展、循环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出了一条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转型升级之路。企业连年超额完成山东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2011 ― 2014年连续被市政府评为“节能突出贡献企业”。 2016年6月,企业获得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三部委联合公布的2016年度能效“领跑者”企业殊荣。

第6篇

2015 年1 月1 日,《热泵热水机( 器) 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 修订)(以下简称实施规则)正式实施。对此,有业内人士评价,热泵热水器能效标识的实施,不仅为整个热泵热水器行业带来产品能效的提升,加速淘汰低能效产品,企业各能效等级产品的申报、备案运作流程也将严格控制。

首次加贴能效标识

实施规则首次提出对热泵热水器加贴能效标识。该实施规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4 年10 月29 日在官方网站上。

该实施规则的总则中明确规定,本规则适用于以电动机驱动,采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以空气为热源,提供热水为目的的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标识(以下简称“标识”)的使用、备案和公告。

实施规则详细介绍了标识的样式和规格、能源效率检测、标识信息的标注、标识的印制和粘贴、标识的备案和标识的公告。其中,热泵热水器标识为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名称为中国能效标识,长度为80 mm,宽度为50 mm,内容包括生产者名称(或简称)、规格型号、能效等级、性能系数(W/W)、制热量(W)、制热消耗功率(W)和依据的能源效率国家标准编号7项内容。

在标识信息的标注方面,实施规则明确规定,生产者是指对产品质量负有法律责任的产品品牌所有者或使用者;产品规格型号应与铭牌上的标注相一致;能效等级、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和性能系数应依据GB 29541《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现行有效版本和检测报告确定,能效标识标注的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和性能系数应不超出相应能效等级的取值范围。

关于标识的印制和粘贴,静态加热式热泵热水机(器)标识应加施在水箱正面明显部位,其他类型热泵热水机(器)可加施在主机机组正面明显部位。出厂或进口的每一台(套)热泵热水机(器)均应加施标识,并在产品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对此,国家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张超然重点指出,能效标识都需要张贴在主机上,如果主机配套有水箱,必须粘贴在水箱上。此外,2015 年1 月1 日之前生产的热泵热水器必须粘贴能效标识,但可以有1 年的过渡期。

此外,在标识的备案方面,张超然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生产者或进口商应在每年3 月15 日前,向授权机构提交上一年度的标识使用情况,包括各备案单元的标识备案情况、标识的监督处罚情况和标识使用情况等能效标识相关的资料;二是外文材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并以中文文本为准。

对于生产企业最为关注的能效检测,实施规则规定,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和性能系数的检测方法应依据GB 29541《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现行有效版本。对于带辅助能源的热泵热水机(器)进行能效检测时,应关闭辅助能源。生产者或进口商可利用自身的检测资源,也可委托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对产品进行检测。出具能源效率检测报告的实验室(检测资源)应提交检测能力备案材料,材料应包括人员能力、设备能力和检测管理规范等内容。授权机构可对未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资源的能力进行核验。

规范生产标准,净化行业

虽然热泵热水器是首次加贴能效标识,但主流生产企业表示,在操作上基本不存在问题。

阿里斯顿热泵热水器有关技术负责人坦言,实施规则与《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原本应该在2013 年同步推出,但由于种种原因,2015 年1 月1 日才正式实施。“对于阿里斯顿而言,早在1 年前就已经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完成所有检测工作,对于加贴标识,阿里斯顿第一时间即可完成。”据他透露,行业主流企业对于标识实施,几乎没有太大压力。

美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加贴标识只要按照正常流程操作即可,而且时间很充裕。广州日出东方空气能有限公司研发部副部长肖旭坦言:“我曾经从事过空调行业,空调能效标识早已实施多年,在此基础上,目前日出东方热泵热水器能效标识的申报工作比较顺利,备案工作也已经完成50%。”

然而,对于进入热泵热水器行业不久的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和中小热泵热水器生产企业而言,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费用、操作流程等问题。

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质检员张毅参加了2014 年12 月19 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召开的实施规则宣贯会。他在接受《电器》记者采访时坦言,实施规则规定“生产者或进口商可利用自身的检测资源,也可委托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对产品进行检测”,仅这一点,将令行业内中小企业、部分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以及不具备实验室的热泵热水器企业支付一定费用。

第7篇

关键词: 能效标识;测评;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53-02

0引言

能效标识是一种信息标签,用来度量住宅建筑能耗的一种方法体系,为消费者在购房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施自愿性的能效标识项目,即建筑能效标识认证。200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正式颁布实施;2004年8月13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颁布《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能效标识制度的启动。2006年初,建设部成立了建筑能效标识课题组,由建设部科技司牵头,负责《建筑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和《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建筑能效标识工作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对于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的运行模式有待研究和探索,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为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提供参考。

1实施能效标识的必要性

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的作用是向用户、政府部门、业主提供一个衡量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指标的信息,而建立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对于建立建筑节能的市场运行机制、改善政府节能管理方式、维护建筑节能市场各个利益相关体利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市场竞争的需求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市场及建筑部品存在着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许多地方存在着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的竞相压价和不公平、不正当的竞争。“伪绿色建筑”大量存在,扰乱了节能市场的竞争,企业为了应付检查,虽然使用了新型的外墙保温材料,但保温材料的质量却难以保证,从而使围护结构的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通过这一体系,使消费者把能耗作为选择住宅的一项指标,由消费者推动开发商节能,进而由开发商推动设计研究和生产部门节能,使住宅节能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经调查显示,当购房者对建筑能耗了解后,把能耗作为购房主要指标之一的增幅达到了5倍以上。

1.2 政府宏观管理的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方式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管理过渡到宏观调控的间接管理。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使政府部门把更多精力用在政策、标准的制定上,让专业的能效测评机构来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此外,建筑物的能效标识信息也为政府实施建筑节能的相关激励政策提供依据。例如,如果经检测,某栋建筑的外墙保温体系达到某个设定的指标,可以给予财政补贴,相反,如果超标,则要给予响应的处罚。政府部门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就是要根据建筑能效测评机构提供的信息而做出的。

1.3 社会需求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总量大、效率低,且建筑能效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普遍。建筑能效标识为解决目前建筑能效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供了衡量的标尺。建设单位在不了解建筑本身能效信息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及时地公开能耗信息,消费者在购房和使用过程中很难了解房屋的节能性能,而政府部门也无法以能耗为依据制定相关的政策。因此,建设单位、消费者、政府部门等建筑节能利益相关体对于建筑耗能情况的掌握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建筑能效标识则记载了建筑物的能效信息,可以为开发商、业主、政府部门提供一个衡量的标尺。[3]

2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在国外的实施

英国政府实施的国家房屋能源等级(National Home Energy Rating,简称NHER),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单位面积一年连续使用所消耗能量的指标,是将房间的尺寸、窗户面积和供热系统经过标准计算分析得出的评价指标。为了鼓励居民注重住宅的节能效果,英国政府于2007年6月开始对房屋进行测评,其中包括房屋的节能等级证书,并引进新的房屋交易信息制度。测评体系运行以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房屋必须具备节能等级证书,否则不得进入房产交易市场。英国政府宣布,未来将对每一个房子的节能程度进行评比,划分等级,就像每一个电器产品都有节能等级一样。房屋节能等级证书包含的能耗信息将有助于环保,降低废气排放,同时还能让购屋者节省支出。

德国在2002年颁布实施了《建筑节能法》(EnEV2002),其中就实行了建筑能耗定量化及建筑能耗证书系统。建筑节能新规范EnEv2006则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实际因素的前提下,强调改善建筑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实施性。在建筑的建设、改造、销售、租赁市场方面,全面推行能源证书体系,保证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改造达到新规范的要求,推动整个社会的建筑能耗降低。德国的建筑能源证书体系适用于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以连续3年实测数据来确定。建筑能源证书有效期10年,超过10年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办理。

欧盟从2006年起就执行关于“建筑物总能源效率”的规定,在芬兰和葡萄牙之间的地区,每幢建筑在出售或出租前必须要提供能耗认证证书,这个规定也同样对德国适用。针对欧盟指令,德国能源服务公司(DENA)提出建议:推广全联邦一致的能耗等级标识制度。将来用户出租或出售房屋时,需向新使用者提供该房屋的“建筑物能耗等级标识”。

3能效测评标识制度运行机制的设计

能效标识运行机制从减少建筑能耗入手,协调住宅建筑节能市场中各利益相关体。政府在运行机制中起主导推动作用,能效测评机构(第三方)起协动作用,市场交易主体起推动作用,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政府作为监督主体,从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税收制度等方面对不同行为主体实行激励,培育独立的评价机构,实行住宅建筑能效标识体系等匹配手段;能效测评机构作为第三方要独立公正的出具建筑物能效信息,为市场其他利益相关体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强制要求开发商在销售时需向新使用者提供该房屋的“建筑物能耗等级标识”,购房者通过与实际能耗数据的对比,实现对能耗评估数据的监督,而开发商和评估机构为减少纠纷,避免赔偿,也必然会尽力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保险机制的建立,是为了确保消费者在其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得以补偿,也可以促进测评机构(第三方)提高技术及其诚信水平,降低保险费用。住宅建筑能耗评估与能效标识制度的运行机制采用政府推动、第三方协动、市场推动来实施。

能效标识制度的运行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政府为主导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筑节能具有外部性的特点,所以市场调节在这一环节失灵,政府调控作为另外一种制度变量显得更为重要。以政府为主导的调节机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规来规范整个节能市场,因此,实施强制能效标识制度为促进节能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也是政府管理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3.2 以能效测评为主的第三方中介服务体系。能效测评机构是建筑能效标识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的市场主体,解决了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当着能效测评标识信息“裁判员”的作用,因此,能效测评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应公平、公正的为政府、开发商、用户提供能效信息,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第三方出具的能效测评报告应作为政府监管建筑节能市场的重要依据。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为专业技术服务商出具技术报告,承担相应的技术责任。

3.3 以开发商、用户为主的市场交易体系。在这个交易体制中,为了节约资金以及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开发商提供不节能产品或提供虚假的节能信息,使得购房者无法做出是否是节能建筑的判断,因此,能效标识制度的建立为建筑交易体系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反过来,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开发商和用户为测评机构提供建筑的相关信息,使整个体系在加入了节能这一标准后更加完善。

3.4 以保险公司为主的保障体系。2002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曾针对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认定的A级住宅联合推出“住宅质量保证保险”项目,但推广速度较慢,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节能住宅推广。如在保障期内与能效标识的内容不符,保险公司将向住宅拥有者进行赔付。这样既能有效保障购房者的利益,也能转移开发商应用节能技术的风险。

在这个制度体系运行过程中,作为第三方的能效测评机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的有效运行极大的推动着建筑节能的推广和实施。

4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实施的运行环境

Williamson曾指出“一个有效率的组织至少与一个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同等重要”。作为第三方的能效测评机构有效率的执行,只有建立一个好的制度环境,才能使能效测评机构更加有效率,从而使市场体系更加完备。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的实施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基于政策保障的激励机制对于能效测评机构的激励,一方面要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其独立性的地位。目前,我国获批的国家级的6个能效测评机构以及我省的能效测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隶属于政府部门。同时,由于能效测评在我国刚刚起步,其法律地位并没有得到保障,缺少相关的法律政策。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鼓励民间机构申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第三方,让能效测评机构有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它们违反规定是进行规制、惩罚,也即负激励。对于市场交易双方的激励,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让开发商有积极性做能效测评,让用户需要能效标识。

4.2 基于合作的信息反馈机制能效标识制度的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主体各方的信息共享,在没有实施能效测评制度以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也影响了节能的推广。如果开发商能及时的把信息反馈给测评机构,而测评机构又能及时准确无误的传达给用户,同时,用户又可以把新的信息反馈给测评机构,这样一个反馈机制使得能效标识制度顺利实施。

4.3 基于节能投资的担保机制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由于能效测评标识市场刚刚起步,仍然存在着风险,因此,一方面要政府补贴,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担保。保险公司通过提供担保和开发商共同分享节能带来的收益,同时减少开发商的风险。

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政府部门、标识机构、开发商、保险公司及购房者之间互相约束、互相促进,从而保证标识工作可以科学、公正地进行,使得建筑节能工作由“政府推”向“市场拉”彻底转变,有效促进我国住宅建筑节能的发展。

总之,建筑节能的推广不仅仅要依赖于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而且依赖于以能效测评为主的第三方中介服务体系的协动。

参考文献:

[1]任邵明等(2009).我国节能建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研究.建筑经济,No.2,92-95.

[2]沙凯逊等(2003).建筑业的民间机构与行业自律.土木工程学报,No.9,107-109.

[3]郭霞等(2007).北京市推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的对策研究.建筑经济,No.2,13-15.

第8篇

[关键词]墙体外保温;生命周期评价;能耗;排放;

中图分类号:TU7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258-02

0.引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资源与能源的大量消耗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自然资源的消耗超出其恢复能力;废弃物的排放已经大大的超出了生态容量,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些能耗与排放之中,建筑能耗占有很大的比重,2007年,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到全社会商品用能的三分之一[1]。建筑围护结构的改造正是当今的热门,墙体保温也广泛用于工程实际。对于这种墙体改造所带来的节能效果,大多数学者都是通过其传热特性计算负荷,从而来评价墙体的节能效果[2]。而从资源消耗与排放的角度来看,生命周期评价更能全面的评价对象的整体指标,给人们更为直观的评价结果。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以下简称LCA)最早起源于荷兰,近十多年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较多,主要针对不同建筑材料在其生命周期内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进行综合性分析[3]。C.Thormark[4]比较不同建筑材料的能源消耗和回收利用情况,讨论了建筑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物具体能源消耗和回收利用潜力的影响。M.Asif[5]对苏格兰一栋半独立式住宅的建筑材料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以分析不同建筑材料所占的能耗及环境影响比重。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基本都是从实际工程的角度出发。同济大学的于东伟[6]对竹子结构和砖混结构的住宅建筑进行了生命周期的比较分析,张旭[7]等人用这一方法对钢结构建筑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分别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建筑类型的环境影响情况。

本文主要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探讨寒冷地区不同朝向墙体外保温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的增减问题。选取典型寒冷地区兰州市为地点,以办公用房为研究对象,LCA过程中用到的数据来自Sima Pro7.3.2软件。

1.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

1.1 评价步骤

生命周期评价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2)清单分析,3)影响评价,4)改善分析。

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 确定生命周期评价的目的及研究结果的可能应用领域,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假设、简化等确定边界系统,从而为下一步清单分析的统计做好准备工作。

清单分析 清单分析主要是对产品各生命周期阶段的输入、输出进行以数据为基础的客观量化。数据库的质量对这一阶段的影响很大。

影响评价 影响评价主要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物理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大致分为人类健康、生态品质、资源消耗三大类,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特征化、标准化和权重分析。

改善分析 对产品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利弊,同时也包括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原材料的重新选择,改善制造工艺,废弃物处理方式等。

由于本研仅作探讨,故只进行影响评价。

1.2 评价对象及相关假设

文中以墙体保温材料作为生命周期评价对象,期望得到采用不同的墙体外保温方案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墙体外保温的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外保温材料的生产加工阶段、外保温施工阶段、运行使用阶段及废弃拆除阶段。在进行其生命周期各阶段边界系统划分时做出了以下相关假设:

1、生命周期各阶段只考虑与保温材料生产、运输、外保温施工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排放,不考虑人力消耗和运输设备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土地资源、水资源本文不予考虑;

2、墙体外保温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他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小,本文忽略不计,仅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进行分析;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需要确定确定的墙体外保温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的边界系统,见下图1。

1.3 清单分析

清单分析包括能耗与环境排放,保温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总能耗[8]为:

(1)

Ea---墙体外保温材料的生命周期总能耗,MJ;Epro---保温材料生产阶段能耗,MJ;Ecous---墙体外保温施工阶段能耗,MJ;Euse---建筑物投入使用阶段能耗,MJ;Edemo---建筑物拆除处置阶段能耗,MJ;

保温材料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排放量计算如下:

(2)

Pa---墙体外保温材料的生命周期内总的CO2排放量,kg;Ppro---保温材料开采生产阶段能耗的CO2排放量,kg;Pcous--墙体外保温施工阶段的CO2排放量,kg;Puse---建筑物投入使用阶段的CO2排放量,kg;Pdemo---建筑物拆除处置阶段的CO2排放量,kg;

2.建筑模型与能耗计算

2.1 模型与气象参数

用Energy-Plus中立位于兰州的办公建筑的计算模型,模拟获得墙体传热在不同建筑朝向时,全年的逐时传热负荷值。计算模型的设定条件如下:

(1)房间大小为6m5m4m,使用时间设定为8:00~18:00;

(2)房间四个朝向均为墙体,研究其一面墙体时将其设置为非绝热墙体,余下都为绝热墙体。采用的墙体方案共有3种:a、无外保温材料的墙体,简称为参考墙体;b、30mm玻璃棉(GLW)+参考墙体;c、30mmEPS+参考墙体。墙体结构的性能参数详见表1:

夏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定为25℃,冬季采暖温度设定为18℃,室外气象参数来源于中国标准年气象数据库,不考虑室内负荷与新风负荷,仅仅只考虑室外空气温度对墙体外保温节能效果的影响。分别对东、西、南、北向的墙体传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考虑太阳辐射、风速等对墙体外保温节能效果的影响。以上计算结果都以a方案的墙体结构为基准进行比较分析。。

2.2 全年运行能耗计算

模拟计算房间全年的负荷,得到了墙体采用不同的保温方案后,不同墙体朝向墙体传热在采暖期和供冷期内的负荷值,如表2:

模拟了负荷之后还得将负荷统一转化为能耗,所以还必须分别计算出采暖与供冷的能耗。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取机组的EER为2.5,COP值为3.0。本文以我国的能源标准――标准煤来衡量能耗情况。国家标准(GB2589-81)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29271kJ(即7000kcal)。据2010年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火电厂平均1度供电煤耗消耗360g标准煤,折算因子为基准进行换算。

墙体的传热能耗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E---墙体的传热能耗,标准煤,kg;W总---墙体传热总能耗,kJ;Qi ---墙体传热在第i小时的传热负荷,kw;COP---机组的能效比。

根据上式计算出采暖季和供冷季的标准煤消耗情况如表3:

3.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分析

本章以1m2墙体所覆盖的保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的功能单元,材料的密度以SimaPro7.3.2的数据库中提供的数据为准。玻璃棉的密度值为40kg/m3,EPS板的密度为30kg/m3。30mm玻璃棉保温的质量为1.2kg,30mm EPS保温的质量为0.9kg。

3.1 生命周期能耗分析

在玻璃棉和EPS材料的清单数据收集过程中,主要借助于生命周期评价软件Sima Pro7.3.2的数据库。计算单位面积保温材料在材料加工、运输、废弃拆除阶段的能耗清单,并将过程中使用的相关能源转化为热值,作为保温材料生产过程的耗能量,如表4所示。

假设墙体外保温的使用寿命按照20年计算,我们将上节计算的标准煤节省量转换为节省的热值,得到其在生命周期内的节省总能耗情况见表5: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墙体外保温的使用寿命为20年时,寒冷地区的外保温墙体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节能量最小为363MJ,其生命周期内的节能量远大于这种外保温方案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能耗值(55MJ)。因此,从生命周期的能耗分析的角度出发,该气候区采用墙体外保温都是节能的。同时还可以看出朝向节能量由大到小分别是:北>西>东>南,东向与西向节能量差不多,北向最大是因为寒冷地区的负荷以热负荷为主,北向的热负荷明显大于南向,所以节能量也较大。另外,可以看出EPS材料的节能效果优于玻璃棉外保温。

3.2 生命周期环境排放分析

根据数据库,计算出不同保温方案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环境CO2排放量,如表6:

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将上节计算得到的标准煤量转化为生命周期内的环境CO2的总减排量,计算公式如下:

(4-1)

式中MCO2---CO2减排量,kg;M标准煤---墙体外保温带来的标准煤节约量,kg;0.997---节约1度电相当于减排0.997kgCO2。

得到结果如表所示:

可以看出,外保温墙体在其生命周期内的CO2减排量最小为30.8kg,远大于这种外保温方案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排放量(9.94kg)。因此,从生命周期的环境排放的角度出发,该气候区采用墙体外保温能大大降低CO2排放量。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我们发现,在寒冷地区,墙体外保温不仅可以减少能耗,还能有效的降低CO2排放量,既节能又环保。另外,通过生命周期评价可以看出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能耗与环境排放情况,相比其他评价体系,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

4.结论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我们对地处寒冷地区办公用房不同朝向墙体外保温进行评价,探讨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的增减问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寒冷地区外保温墙体生命周期(20年)的节能量是其消耗量的7倍以上,相对于不同的朝向,北向的节能量大于其他三个朝向,南向的节能量最少。

2)从环境排放的角度来看,虽然外保温墙体在其原料加工、施工及废弃拆除的阶段都增加了CO2排放量。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减排量弥补了这一增加,甚至可减少至少20kg/m2的CO2排放。体现出了节能改造其实也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方式。

3)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评价方式,不但能对墙体外保温进行客观的评价,还能直观的表示其在生命周期里能源消耗与环境排放的情况,提供了很有用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王惟钊,孙刚.多层建筑围护结构墙体的保温节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 杨建新,王如松.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科学进展,1998, 6(2):21-28.

[4] C.Thormark. The effect of material choice on the total energy need and recycling potential of a building[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41 (2006):1019-026.

[5] M. Asif, T. Muneer, R. Kelley.Life cycl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a dwelling home in Scotland[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42 (2007):1391-1394.

第9篇

通俗的说,项目申请报告主要用于如下用途:

(1)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属于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需要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由各省市政府在《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列出范围;

(2)外商投资企业项目需要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3)境外投资项目需要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幼儿园项目申请报告书范文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括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括

包括姓名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二、项目概括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二、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三、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二、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圹、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三、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源准入标准的要求。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防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包括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四、地址灾害影响分析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要阐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出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五、特殊环境影响

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通过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二、行业影响分析

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进行论证。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入、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项目申请报告书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第10篇

EN5(补充标准)

指标解读:EN5是指通过采取节能措施和提高利用效率而节省的能源。该指标既是一个量化的指标,也可以是一个引导性的指标,专指机构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措施节约的能源使用量,通过持续改进,促进机构节能和提高能效。

范例: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6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例,该公司通过启动重点节能节水工程、开展节能节水技术交流、加强用能用水效率监测、签定节能节水目标责任、考核评价节能节水绩效,实现节能150万吨标煤、节水7000万立方米。

EN6(补充标准)

指标解读:EN6是为运用节能或可再生能源的产品和服务所进行的倡议活动,以及由于这些活动带来的能源需求减少量。

范例: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6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例,中国石油集团在生产运营中积极利用地热能,所属企业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和华北油田等因地制宜,对地热资源进行了利用,建成加热炉,实现年节约油气4800吨。

EN7(补充标准)

指标解读:EN7是指减少间接能源耗用的计划,以及计划时限的成效。

范例:以可口可乐希腊公司为例,可口可乐希腊公司的生产与产品与人类最重要的水资源的消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6年,可口可乐希腊公司在能效方面提高了6.4%,与2002年相比,其能效提高了21%。可口可乐希腊公司生产一升饮料消耗0.65兆焦能量。

EN8(核心标准)

指标解读:EN8是指按源头划分的总耗水量。按源头划分的水资源,既可以有新鲜水资源(包括自来水、井水、湖水、河水、溪水等),也可以有海水淡化的水资源等。水资源的消耗或污染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影响,因此减少水资源的消费和保护水源地是保证机构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责任。

范例:中国华能集团在其《200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2006年公司火电用水量38,322万吨,来自河道、湖海、地下水、雨水等;实现燃煤发电厂单位发电水耗1.47千克/千瓦时,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20%。

3、水

EN9(补充指标)

指标解读:EN9是指因耗用水而严重影响到的水源。该指标是属于负面影响的指标,因而很多环境业绩较好的公司,在该指标的披露上,不涉及或者表明“无”。

EN10(补充指标)

指标解读:EN10是指可循环再利用水所占的百分比和总量。该指标既是一个量化指标,又有指引作用。可以用以鼓励机构利用循环水,减少新鲜水资源的消耗,间接起到保护水资源的作用。

范例:可口可乐希腊公司在其《200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指出,2006年公司水循环和再利用总量为137.4万吨, 占总用水量的10%。

4、生物多样性

EN11(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N11是指机构在环境保护区或保护区毗邻地区及保护区之外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拥有、租赁或管理的土地地理位置和面积。该指标反映机构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环境的关系,以及可能对物种产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范例:BP公司在其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BTC)的建设中,根据新的对环境无害作业的要求,负责还原该管线的周遭环境。该石油管道现在已经埋管。此外,另一条南高加索管线(SCP)最后阶段的原貌恢复工程也正在进行。南高加索管线(SCP)和阿塞拜疆与格鲁齐亚一段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BTC)位于同一个走廊。在整条走廊,三个国家的环境还原工程与生态重建正在进行,在某些地方,管道所经地区和其周围的环境几乎已经成为一体。

EN12(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N12是指描述机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保护区内及保护区之外生物多样性价值高的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

范例:挪威国家石油公司《200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公司长期致力于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作业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海洋科学家联合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证实其钻井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有限的。调查表明,螃蟹、鱼等海洋生物在公司完成钻井后又重新回到其原来栖息地。调查还表明,钻井活动仅有限地破坏井头附近的河床土壤,且辐射的范围仅在100米之内。

挪威石油公司在钻井作业中还大量地使用“绿色”环境友好化学物,因此,在作业过程中没有产生对海洋生物有害的物质。

EN13(补充指标)

指标解读:EN13是指受保护或已恢复的栖息地。该指标强调机构活动中对环境实施最大限度的保护措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

范例: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在穿越新疆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过程中,为保护国家珍稀野生动物,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对野骆驼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管道向北平移了200公里,线路总长增加了15公里,由此增加了伴行路及管道主体安装投资近2亿元。

EN14(补充指标)

指标解读:EN14是指管理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当前采取的行动和未来的计划。该指标是希望机构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持续的战略安排,以取得长期的管理效果。

范例:以挪威国家石油公司《200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例,其列出了在生物多样性方面2006年要做的、2006年实际完成情况和2007年计划开展的工作,分别是:详细研究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研究北极地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和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道执行生态系统管理计划,2007年将采取实际措施保护生态多样性。

EN15(补充指标)

指标解读:EN15是指按照生物濒临绝种的风险,依次列出处于受机构经营活动影响的、被列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和国家保护名录的物种数量。目前能够做到此项指标完全统计的机

构不多,但该指标是着眼于全球性的物种保护而设立的,体现出机构的国际主义负责精神。

5、排入物、污水和废弃物

EN16、EN17(核心指标)

指标解读:EN16是指按重量计算的直接或间接温室气体的排放。EN17是指按重量计算的其他相关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立法;实践;启示。

1引 言。

人口增长压力、资源短缺、环境与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对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1979 年日内瓦世界气候大会后,相继出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1987 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 WCED 成员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1992 年,WCED 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 《21 世纪议程》 重要文件;2009 年,UNFCCC 在哥本哈根通过《哥本哈根协议》等。这些协议、文件都是关于应对能源消耗和气候变暖的各项对策。目前我国的 GDP 总量占世界的 10%左右,消耗却占世界能源消耗的近 20%,全球碳排放总量在 1971 到 2007年 37 年间增长了 38%,而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增长172.6%,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耗的三大板块分别是工业、交通、建筑,世界平均能源消耗结构中工业占 37.7%,交通为 29.5%,建筑为 32.9%,而我国建筑能耗占 26%,交通能耗为 10%,工业占 60%-70%。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必然增大建筑规模,因此及时提出和推广生态建筑,学习欧盟先进国家的经验做法,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负起大国责任,提高产品出口和对外投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生态建筑的概念及内涵。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生态建筑定义为“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按此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生态建筑是设计和实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建筑,表现在减少能耗,减少水耗和防治雨水流失,使用创新技术和循环材料,使用可再生能源。体现了三个原则:其一是生态循环原则,将建筑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尽量从气候、地形、形体、尺寸、朝向、功能等方面综合考虑,符合当地生态基本要求,使建筑和生态环境相互匹配的生态循环;其二是健康原则,现在许多建筑材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定的化学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因此生态建筑要少用甚至不用污染性的、放射性的材料,是以人类健康为出发点的建筑;其三是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建筑尽量使用低品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在生态建筑理念和推广方面,欧盟走在了世界前列,并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关概念。其中被动式房屋(passivehouse),是最高能效的代表,这种房屋在没有传统制热和制冷系统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室内气温舒适,可再生能源能够充分满足其极低的能源消耗,其标准需要同时满足热需求小于 15kwh(/m2year),采暖、热水和电的使用小于 120kwh/(m2year)。近零能耗建筑(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是指年能源使用(初级能源)接近于零的建筑。净零能耗建筑(net zero energy building)是指年能源输入和输出大体相当的建筑。欧盟对近零能耗建筑和净零能耗建筑的实现路线图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3欧盟生态建筑立法与实践。

欧盟只生产其所需能源的 48%,更多能源供给需要进口。欧盟最终能源消费的近 40%用于住宅、公共和私人办公室、商场和其他建筑。欧盟平均家庭能源消费分布:做饭 4%,水加热 14%,照明和其他电器使用 15%,采暖67%。因此,为提高能源安全和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欧盟提出到 2020 年 3 个 20%的环境能源目标:20%的温室气体减排;20%的能效提高;20%的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欧盟非常注重生态建筑的发展,把推广生态建筑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和路径,其在环境与生态建筑立法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3.1欧盟的生态建筑立法。

欧盟环境法的立法基础是 1993、2002 年的环境行动计划(Ⅴ和Ⅵ)和 2001、2006 年的欧盟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TFEU(欧盟环境条约)191 是欧盟环境政策和法律的立法基础;TFEU192 是决策程序;TFEU193 是成员国的保障条款。最近的 2010/31EC 指令和 2012/27 欧盟指令对生态建筑作出了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3.1.1 2010/31 EC指令。

该指令明确规定新建筑、既有建筑的革新(革新成本高于建筑总价值的 25%或革新面积超过建筑物总面积的 25%)必须符合生态建筑的要求,必须安装、升级和替换技术建筑体系(即制热、制冷、光伏、热水、照明等技术装备)。具体要求:成员国必须履行该指令;建筑能效统一计算方法;定期检测采暖和制冷设备的运转;必须建立建筑物能效的认证体系;成员国必须起草提高零排放建筑的数量。以下特例建筑可给予放宽:官方保护的具有建筑历史特征的;用于宗教活动信仰的;使用时间在 2 年以内的临时建筑;使用面积低于 50 平方米的;每年使用少于 4 个月的住宅。

其中,对建筑能效的计算和设备定期检查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筑能效的计算要求包括:(1)计算时必须考虑全年消费的能源能够满足建筑物的相关需求;(2)能够反映制冷、制热和家庭热水的需求;(3)建筑特征需要反映如下因素:绝缘或隔热的材料;保温能力(储存和调节内部温度的能力);被动制热;安装制冷制热供应热水的设备;建筑物的设计、位置、方向;自然采光;太阳能条件;可再生能源发电。定期检查的相关要求:(1)需要有资质的人员定期检查;(2)每次检查后都需要出具检查报告;(3)对资质人员需要专家评价。

3.1.2 2012/27欧盟指令。

该指令于 2012 年 10 月 25 日通过,暂时还未生效,2014 年 6 月 5 日将修订现行能效立法。主要内容包括:

(1)每个成员国提交给欧盟委员会一个本国能效目标;(2)截至 2014 年,每个成员国需要建立一个调动用于住宅、商业建筑革新投资的长期战略,并成为国家能效行动计划的一部分;(3)截至 2014 年,成员国中央政府必须每年革新自己拥有或者占用建筑的制冷、制热设备的 3%;(4)成员国中央政府必须购买高能效产品;(5)成员国必须保证提供测量精确的仪表。

3.1.3 欧盟建筑能效认证系统。

欧盟建筑能效认证系统规定:所有新建筑和出租、出售的已有建筑都需要能效认证;认证时必须说明能效的计算方法;认证必须有国家授权的、有能力的、独立的认证员出具;认证的有效期为 10 年,认证时须标注能效等级(从 A 到 G);认证需要提供给房主或租户;能效的评价专家和认证员要定期培训;房屋的销售广告中必须含有能效信息。该认证系统还对公共机构提出了特殊要求:公众经常光顾的超过 500 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需要出示认证,这些认证需要出示在公众可视的地方;公共机构应该起到示范作用确保能效产品、材料和评价用于公共建筑;公共机构应尽最大可能使业主和租户知晓提高建筑能效的方法和操作、能效认证的目标和目的。

3.2欧盟近零建筑的路线图和实现路径。

欧盟规定成员国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共部门拥有的或者占用的新建筑必须是近零建筑;截至 2020 年12 月 31 日,所有的新建筑必须是近零建筑。其实现路径包括:(1)成员国必须建立清晰的、严格的能源目标,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项目组的所有成员(包括建筑的所有者、开发商、建筑师、甚至包括建筑的使用者)。(2)成员国必须充分认识当地的气候条件,抓住节能机会。以往的建筑主要考虑到其舒适性适用于当地的极冷或极热条件,很少考虑在极值之间的节省机会,现在要通盘考虑全年的能源需求。(3)成员国必须减少能源负担和能源使用,要具备建筑使用能源的详细知识以及能源之间的选择,考虑建筑的朝向、几何形状、大小、屋顶、墙壁、窗户等对整个建筑能源使用的影响。(4)充分使用自然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

3.3欧盟指定区域发展计划必须考虑的问题。

欧盟规定成员国在做出区域发展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如下问题:(1)维持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地形特征,保护建筑和文化遗产;(2)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减轻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影响,保护水资源环境;(3)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废物管理;(4)创造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持续社区;(5)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鼓励住宅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7)限制、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生活质量;(8)确保更为一致、更有效的决策制订,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同步发展;(9)应对住房短缺,提供充足的住宅、吉普赛旅行者安置点;(10)提供好的设计、安全清洁环境和好的服务质量;(11)提供可持续的、可供选择的小汽车使用,通过绿地的使用降低交通污染,提供到达室外娱乐场所、绿地的非机动车道路。

3.4意大利生态建筑立法与实践。

3.4.1 意大利的生态建筑节能潜力。

据意大利权威机构测算,意大利家庭在热水、采暖等方面有效的技术投入可以节省家庭支出:安装天然气锅炉(4* 效率的)年可节省 105 欧元;安装 5 平方米的太阳能板(用于提供热水) 年可节省 109-149欧元;取代锅炉的室外地热泵年可节省83-272 欧元。1950-1970 年期间的居民住宅消耗为 160kwh/sq. meter,而新住宅平均消耗 75 kwh/sq. meter,详见表 1。

3.4.2 意大利生态建筑的立法框架。

意大利的生态建筑立法框架由四部分组成:(1)强制能源标准(总统法令 2009(59),修订于 2011(28));(2)能源评价(部令 2009.6(26));(3)惩罚机制(法令 2005(192),修订于 2006(311));(4)税收减免(既有建筑的革新,多条部令)。

强制能源标准规定在新建筑或既有建筑的革新中强制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计划:(1)50%的热水消费或者是热水+制冷+采暖的范围 20%-50%是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2)2012 年每 80 平米 1 度电,2014-2016 年每 65 平米 1度电,到 2017 年每 50 平米 1 度电,是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3)公共建筑在上述要求基础上提高 10%;(4)如果技术上不可行,必须在技术报告中解释原因,否则不予发放建筑许可证。

违反上述标准实施如下惩罚措施:建筑商罚款 5000-30000 欧元;认证机构罚款所收认证费的 30%-70%;业主或租户罚款 500-3000 欧元;监察部门的技术员罚款1000-6000 欧元。免责条款,发证机关没按要求发放真实有效认证的。

按照强制能源标准执行的建筑商或业主,成本投入可享受税收优惠:对既有建筑的革新(达到生态建筑标准的)投入可享受 55%的税收优惠;既有建筑的能源革新投入最高可享受税收减免 10 万欧元;墙壁、屋顶、窗户最高减免 6 万欧元;安装太阳能板最高减免 6 万欧元;用冷凝炉、高效热泵替换旧的加热系统最高减免 3 万欧元。

4欧盟推广生态建筑对我国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贯穿到欧盟成员国环境政策、法律的制订与实施全过程,贯穿到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维护等全过程,从理念到行动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其理念、原则、政策与实践对我国推广生态建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4.1政府要尽快出台生态建筑强制标准。

欧盟成员国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分别出台了各国的生态建筑强制标准,并据此标准给出相应具体的奖惩标准。一方面鼓励积极推广生态建筑,同时对于不达标准的建筑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我国的生态建筑标准的缺失或者说不完善,使得建筑师不知道材料是否低碳,环保产品是否达标等等,因此,生态建筑的推广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政府要起到强制性和引领作用,首先出台生态建筑的强制标准;第二要制订奖惩的具体措施;第三要加强宣传,使得消费者认知和认可生态建筑。

4.2政策、法规要体现分区域分类指导原则。

欧盟环境立法程序严谨,监督、处罚措施严厉。除强制性指令外,欧盟出台环境指导性指令采取制订最低标准、分区域分阶段实施的方式,要求各成员国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最后的实施期限,体现了“分区域分类指导”

的原则。相比之下,我国地区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均衡性较欧盟国家更为复杂,但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相对较严格、严厉,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不相符合,造成部分地区环境违法现象频发,环境执法压力大,法律的威严得不到保障。因此,欧盟的法律法规的立法程序和实施模式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4.3能源环境立法要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欧盟的能源环境立法规定得比较具体和详细,尤其是意大利,在一些约束性目标、期限设定以及技术标准上力求精确,给市场传达明确的预期。而我国的现行能源环境立法多是原则性和抽象性的规定,为法律的实施造成很大障碍。意大利的能源立法虽然体系不完善,但是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强,立法者可随时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立法,而不需要修改特定法律的形式,体现了与时俱进和适应现代能源环境变化频发的特点。如意大利在 2013 年将取消对于太阳能等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的政府补贴,加大对技术不成熟的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因此,欧盟能源环境立法的灵活性和具体可操作性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4.4国家对区域发展规划要有生态建筑推广的明确要求。

欧盟对成员国做出的区域发展规划有明确的要求,使得欧盟在推广生态建筑、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雾霾天气日渐增多,城市不断遭遇水污染等问题,根结在于最初的区域发展规划存在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更为详细的区域发展规划要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生态建筑的推广成为一个社会必须的和发展机遇,区域发展规划中必须对生态建筑的推广作出明确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5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应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

欧盟和意大利的相关政策法规中首先约束、规定政府部门率先履行,并且履行的标准更高、更严格。如欧盟的近零能耗建筑路线图明确规定,到 2018 年 12 月 31日,成员国公共部门(权威)拥有的或者占用的新建筑必须是近零能耗建筑,其他新建筑到 2020 年 12 月 31日必须为近零能耗建筑,公共部门的执行期限比商业、民用建筑的截止期限提前两年。意大利生态建筑的立法框架中规定,公共建筑强制能源标准比一般建筑标准提高 10%。在我国,住建部仇保兴副部长曾提出公用建筑单位能耗比普通民用建筑能耗高出 5-10 倍,这种情况与欧盟成员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公用建筑高能耗的情况下,强力要求民用建筑的节能减排难以服众,因此,从公共建筑抓起、从政府办公楼抓起,使其在节能减排方面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对于推广生态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4.6要构建全社会推广生态建筑的参与机制。

欧盟近零能耗建筑路线图第一条规定,成员国必须建立清晰的、较为严格的能源目标,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项目组的所有成员(包括建筑的所有者、开发商、建筑师、甚至包括建筑的使用者);意大利生态建筑立法框架中,能效认证惩罚机制内容包含了对建筑商、认证机构、监管者甚至是业主和租户进行相应惩罚;企业出售能源相关产品,必须标注能效,引导公众在流通消费环节选择产品时增加考虑其“环境”因素。生态建筑的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环节的任务和责任,需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节能环保意识,构建全员参与机制,这很值得我国学习借鉴。蒉[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 :从概念到行动 [J].行政管理改革 ,2012(11):11-18.

[2]孙晓峰。低碳建筑 缺失标准[N].广东建设报,2012-03-06.

[3]黄雄,杨解君。意大利能源法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OL].[2012-07-18].110.com/ziliao/article-301220.html.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施建筑节能标准,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30年的发展,也有更多的人关注建筑节能,包括万科等建筑单位,更多的是买房者。近期,各地从政策上对建筑节能进行明确,颁布了有关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标准,并建立相关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符合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新一期标准和规范的出台对于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建筑节能施工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监督管理措施发挥正确的作用。本文对有关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建筑工程墙体节能常见问题分析

2.1 设计图纸缺乏监管

设计图纸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而言,是施工的指导,是对施工总体机构的概况。假如对设计图纸监管不到位,许多节能设计理念无法有效的落实到位,对于建筑工程要达到的节能效果有所影响。建筑节能的影响因素有许多,比如说建设单位为了追求建筑美观而放弃建筑节能效果;比如说建设单位对建设成本进行考虑而放弃了设计图纸中原本所需要的建筑材料,而是去选用成本低、节能效果差的建筑材料,以此来减少建筑工程预算,增加建筑工程利润。因此,需要针对建筑设计图纸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对应的监管措施。

2.2 市场监管和检测没有落实到位

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和检测。尽管施工中有设计图纸作为施工依据,但是无法确保施工单位完全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这样导致许多节能质量问题的出现,甚至是安全问题。许多建筑开发商在设计图纸上不做文章,但是在设计图纸的执行阶段会偷梁换柱,采用质量差价格低的材料替代节能效果好价格高的节能材料,这样做的直接效果就是大大降低了建筑的节能效果。在对施工队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许多建设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而选择缺乏资质的施工队伍,同时又由于这些施工队伍的施工工艺存在许多问题,对于建筑的节能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上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及时进行监控和管理,会导致许多建筑施工墙体技能质量问题的发生。

除此之外,许多市场监测也没有落实到位,大部分建筑开发商选用的建筑材料缺乏检测报告,无法确保该建筑材料发挥出原有的节能效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现阶段,由于市场监管和检测不到位,而在建筑墙体节能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施工工艺较差等现象,这对我国的建筑节能质量水平的提高有较差的影响,并且还会产生建筑安全隐患。

2.3 验收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建筑墙体节能工程中验收体制不健全,验收体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有效的工程量和建筑施工中的所用的节能材料有所了解。许多企业续保了节能建筑墙体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增加验收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有效核实,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对工程总体造价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在建筑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可能会选用节能效果差但是价格低的建筑材料替代节能保温材料,甚至是降低节能质量等级,这对建筑墙体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2.4 缺乏节能效果的检验

尽管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出台相关节能标准,然而却缺乏对建筑节能效果的具体检验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建筑节能效果有可能是臆造出来的,缺乏真实而又科学的依据。节能效果的检验环节的缺乏,使得很多建筑能够堂而皇之地进行伪节能。

3、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要点

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工艺有很多种,包括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以及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保温板外保温等。然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是不看施工工艺的,其监督重点和监督依据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管,尤其是建筑工程中有关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验收环节必须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具体的监管过程中,特别是要明确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流程,以此进行专项节能工程监督方案的编制工作。

3.1 材料管理

墙体节能工程涉及到的材料有聚苯板、挤塑板等,而辅料则根据施工工艺而定。一般而言,墙体节能工程辅料包括锚栓、抹面砂浆以及抗裂砂浆等。相关材料备齐后进场,质量监督部门要对材料进行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工程各责任方应该先进场对材料进行检验,包括材料的生产规格、质量证书以及说明书等。其次,按照相关管理条例及规定,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复试,以确保检验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最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尽早通知相关单位开展材料进场、复试委托以及预定工作等,以防止发生工程进度被延误的情况。

3.2 各方质量行为管理

工程各方质量行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图纸复审、资格审核以及方案审核。其中,施工图纸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施工专业资质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专项方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指导,三者相辅相成,反映了各参建方的质量行为。除此之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图纸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要着重核查变更文件,尽量维护已经审查过的节能设计,以减少不必要的更改,还有就是对节能工程施工专业资质和施工标准进行审查要符合相关文件。

3.3 实体质量管理

墙体节能工程与一般工程所不同的是节能专业施工的重要性。所以,在工程进行大面积施工之前,必须开展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对样板进行引路,这是对墙体节能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具体而言,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逐级进行培训工作,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进行培训,分包单位培训操作人员;其次,样板引路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行样板引路后,才可进行大面积施工。其次,为确保工程进度,以及防止出现工程材料不具备复试报告即施工情况的出现;最后,抓好材料复试工作,包括进场前的检验、复试,进场中的控制、检查,以及进场后的验收、评价。

3.4 实体检验管理

按照相关质量验收规定,还需要对墙体工程的围护结构进行实体检验,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材料的种类和保温层厚度等数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还要对保温构造的工艺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具体而言,实体质量检验能够真实反映工程质量,如果利用科学仪器等还能对隐蔽工程进行核查,而且核查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所以说,建筑节能工程的墙体节能要做好实体检验管理工作,以保证节能工程的质量的同时,让质量监管工作有一定的可追溯性。

3.5 资料管理

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具有很广泛的范围,资料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时的各项资料管理、施工单位质量保证资料管理以及图纸设计变更文件的管理,监理单位对管理资料进行整理,以及相应的文字记录和图像资料等。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节能属于较为特殊的专业,建筑节能的分项工程会涉及诸多工程资料,重要的还需要单独进行整理归档,这是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追溯工程质量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注意资料管理工作,尤其是要重视各方责任主体的资料检查工作,以此保证资料工作能够真实可靠。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的发展历史已经有许多年,随着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推陈出新,建筑节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诸多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的不完全,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有待提高,本文对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于建筑工程节能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海照.建筑节能与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8)

[2] 刘德林.浅谈建筑节能[J]. 科学中国人. 2008(08)

[3] 左艳凤,安治永.开彦:建筑节能急需解决六大问题[J]. 中华建设. 2008(03)

[4] 何琼.我国建筑节能若干问题及思考[J]. 工程设计与研究. 2009(01)

[5] 梁俊宇.任重道远的建筑节能技术运用和发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2)

[6] 冯礼.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