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发展规划

区域发展规划

时间:2023-05-30 09:38: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发展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发展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区域发展规划;特征与问题;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6.004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正以空前的密集度出台,部分规划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方创琳[2]指出在新时期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的五个基本发展趋向;胡序威[3]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规划的内容、特点及现状,并就未来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李广斌[4]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弊病,并从区域规划编制形式、方法和实施管理体制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革新提出若干建议;鲍超[5]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弊病;何丹[6]在梳理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十多项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三个方面总结出我国当前区域规划及政策的特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雯[7]、付承伟[8]分别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政界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对象,从若干方面进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

上述诸多研究的焦点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我国宏观层面上区域规划的历史与展望、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二是就单一区域规划的实施影响进行评估。然而,目前以省域尺度上落实的区域规划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见,而基于此视角能更清楚地审视地方区域发展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山东省“一圈一带”战略正式启动,至此,山东共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及《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四项区域发展规划,实现了省域空间区域规划全覆盖。本文以山东省四项区域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几点参考。

1 研究区发展概况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发展轴线上,省内共有17个地级市,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9685万、GDP 为5.5万亿、进出口总额267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15%、9.67%和6.4%,人均GDP为全国的1.34倍,是我国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山东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部过渡带(如图1)。随着由这种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的凸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山东省也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考验。同时,山东省西部产业稀疏区未能得到足够的资本驱动,甚至部分具有极大潜力区域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未能发挥应有效应。鉴于此,针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性问题,适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对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下山东省特定问题的解决、空间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演变

作者在整理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相关资料过程中发现,新世纪之前,山东省还未出台成文规范的区域发展规划,有的只不过是一些远景的区域发展战略。如1983年的“沿海重点城市带动、大片区开发”战略,提出将全省划分为东部沿海、济南、淄博与鲁北、鲁中南、鲁西北五大片区;1984年的“梯次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建设三个梯次,即沿海滩涂、海岛、渤海湾岸线的第一梯次、东平湖、南四湖、黄淮海平原的第二梯次以及黄河三角洲的第三梯次;1986年的“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8年,把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1991年的“海上山东”战略,提出加快发展蓝色产业聚集带 ;1995年加快“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两大发展战略等。虽然这些区域发展战略不具有操作的可行性,然而却为后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宏观指导。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区域发展经验的积累,山东省开始探索多区域联动的协调发展道路。“五大板块”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市化战略等相继提出,为了在省域空间上具体落实这些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因而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具体可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阶段。

2005~2008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探索阶段。2005年7月山东省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成为山东省成文的第一部区域发展规划。 2007年1月山东省建设厅颁布了《济南都市圈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及滨州7市,旨在通过规划培育济南都市圈,进而促进区域和全省社会经济发展。2008年2月,《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正式通过,这是对“一体两翼”战略中“南翼”的落实。2008年10月,山东省制定《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

2009~2013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化阶段。2009年12月及2011年1月,国务院相继批复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山东省区域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与支持,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2013年8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经山东省政府研究通过。至此,山东四大区域战略板块实现全省覆盖,这从侧面反映出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跨越的强烈原景。

3 区域发展规划现状特征

目前,山东省共有4项区域发展规划(见表1),并呈现出3方面的特征。

3.1 规划战略的明晰性

就总体而言,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已不再是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怎样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而是转向了以寻求特色产业突破、注重发展质量与空间均衡为核心的新阶段。基于问题导向性原则所编制的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明晰地表现出当前山东省的均衡发展战略,从东到西的每个区域均有规划落实。就单个规划而言,发现各个规划所体现出的发展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均属于特定功能区域定向发展规划,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示范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体现出发挥省会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规划区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战略即改变山东西部长期落后的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可以说,山东省目前的区域发展规划既体现出特定区域内的特定发展目标指向,又体现出省域层面上均衡布局、协调发展、区域带动的宏观战略决策。

3.2 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区域范围内经济要素和活动的布局与重构,成为这四个区域发展规划的焦点。通过整理四个规划对于空间经济结构的表述,发现其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见表2),其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内城市之间空间关系、交通设施布局等均构成其动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区,其区域空间结构已从传统的以青岛为中心的极核模式转变为开放性的网络化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深,不同等级城市区域之间形成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地域系统;省会济南及与周边城市已逐步形成以济南为核心层、莱芜、淄博和泰安为中间层、德州、滨州、聊城为层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通过“强化核心、多元中心、区域联动、县域支撑”的区域发展路径,不断整合空间优质资源、优化经济空间结构;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处于空间结构演变初期阶段,区域空间要素在重要增长点和发展轴线上集聚,在市场主导的区域开发环境中,通过适时引入政策变量克服市场的消极作用,将有利于两区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演进。

3.3 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

与2009年之前的区域发展规划相比,目前四个规划的保障措施更加切实有力,体系更加完善。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现状与目标,从营商环境、财税、投资、金融、土地、人才、民生保障、扶贫开发、协调推进等9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如设立10亿元发展专项资金,这个力度在2009年之前的规划中是无法想象的。更为可贵的是,山东省在区域公共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探索,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各规划区的发展问题。黄蓝两区均设有建设办公室,省会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也正积极筹建,该类办公室隶属省发改委,负责规划区内的综合协调、审核指导、招商引资等工作,旨在落实保障政策、推进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组织与实施主体之一的该类办公室,将在有关区域发展重大矛盾问题的协调解决、上下层级之间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山东省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上述四项区域发展规划是在基于各种发展诉求、适应内外发展环境转变的情境下形成的,与以往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相比,除了体现出上述诸多现实性特征,并且在深入挖掘与发挥区域优势竞争资源、探索区域发展模式、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与差异性竞争、引导空间经济格局有序演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就规划本身及近年的实施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4.1 存在多个规划战略和政策重叠区

地方主导的区域规划(或发展政策)不仅在山东省密集度出台,而且在其他省份的热度也持续上升,如广东省出台了四个省域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粤东、粤西、粤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然而,与广东省相比,山东省四个规划所涉及到的区域重叠现象非常明显(如图2)。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各级政在宏观层面上突出的问题是规划缺乏协调,缺乏实施机制平台;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规划之间相互重叠,甚至彼此冲突,令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并且直接导致区域政策的边界模糊,个别城市发展方向不明,公共资源的重复利用,进而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效率。

4.2 不健全的考核机制

纵观目前山东省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文本可发现,各规划不仅强调经济的空间布局、特色产业体系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硬”问题,还涉及到区域一体化策略、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软”环境,这种多议题的区域规划犹如多变贸易体制下的“一揽子”协议。然而,在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下,下级政府的“经济人”角色凸显,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其根本属性之一。一方面,现行的政府考核目标是经济增长水平,这与国家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虽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硬”问题和“软”环境都是政绩函数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发展的“硬”问题是可以数量化的,而“软”环境则难以数量化,因而现阶段政府的绩效考核是以GDP为导向的。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规划区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重要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鸟类自然保护区。规划中虽然有一章专门论述如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然而近年来黄河中上游大量截流,农田、油田开发加快,威胁着三角洲生态系统,导致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由此可见,现行的区域发展规划的考核目标与考核指标不能适应规划区的发展要求,不利于规划区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大大弱化了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从无到有,目前在省域空间有四个规划得到落实,表现出规划战略的明晰性、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等三方面的特征,但仍存在多个战略和政策重叠区及不健全的考核机制等问题。面对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创新考核机制,树立新的政绩观,建立符合各规划区功能定位的考核指标,如加入以民生相关的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等指标,并将绿色GDP纳入指标体系;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核程序,充分挖掘规划区内公共参与能力,将更多政府的本职职能从体制内能释放出来。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更多的让位于市场,转而考虑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促进规划的综合协调性。第二,在今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完善规划的编制机制,特别是针对规划区范围的划定,要做到近期与远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保障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针对即存的规划重叠区,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发挥好自身的政策优势,肩负起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秀山,董继红,张帆.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0 (2): 5-12.

[2] 方创琳. 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 地理科学,2000 (1): 1-6.

[3] 胡序威. 我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6,61(6): 585-594.

[4] 李广斌,王喜,王勇. 我国区域规划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 (5): 10-13.

[5] 鲍超,方创琳. 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看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J]. 经济地理,2006,26 (2): 177-180.

[6] 何丹,李晶. 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评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1, 25 (3): 36-40.

[7] 陈雯,陈晓,张蕾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的区域发展影响评估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5(2): 125-147.

第2篇

关键词:甘肃省;兰州市;区域发展;道路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37-02

新世纪以来,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明显加快,这是我们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切实感受到的。然而,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2008年我们虽然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但比全国水平慢了八年左右(相当于全国2000年水平)。总体表现为: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不高,社会和谐、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三类指标实现程度较低。为此,甘肃省不但面临着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重大任务,也面临着缩小省内城乡间、地区间发展差距的不小负担,所以,甘肃省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攻坚克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甘肃省委召开的第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省政府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对此,作为一位甘肃人,我为甘肃省在“十二五”期间将要实施的“1224”区域发展规划而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是,作为一位兰州市民,我特别感兴趣的是,“1224”规划中的“1”—— 一个都市圈的建设规划,即以兰州白银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将是甘肃省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布局的中心,通过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打造,凸显兰州辐射带动功能,挖掘周边县市的互补功能,发挥经济圈强大的经济集聚功能,增强城市的积聚、带动能力以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最终形成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

具体而言:就是发挥兰州的中心带动作用,按照甘肃省委规划,也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其主要内容是:把兰州周边城镇纳入兰州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不断拓展兰州市区发展空间,逐步实现兰州、白银及周边城镇经济的互相融合;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借鉴其他经济区的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项目、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在金融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有色冶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兰州建设成西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中国西部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展望上述宏图大愿,我们当然是充满信心并翘首以盼的。

要想真正实现上述宏愿,我想,兰州市的道路建设可谓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兰州人,笔者近年来,常常感受到兰州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加之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所造成的交通不便。由于平日出行的需要,我们不得不常常搭乘单位班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不得不遭遇堵车之痛,当这种痛成为常态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满意度自然下降。

或许是因为群众的呼声,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兰州市近年来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的动静着实不小。例如笔者所居住的安宁区这几年的道路变化就很大,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有新路开通。特别是,最近正在开建的快速轨道交通,将来应该会使安宁区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是在包括安宁快速公交、七里河黄河大桥、银滩黄河大桥以及兰州一些新的道路交通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的规划者、建设者们深思与斟酌。

1.是否充分顾及到道路交通建设的初衷与根本的问题。道路交通建设的初衷和根本应该是将不方便变为方便,这原本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常识问题。但是我们发现,我们有的道路建设工程其结果并没有完全达成这样的效果。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诸如资金保障不利、设计方案欠合理、建设质量不达标等等,这些都会使甘肃市民曾经期待的建设愿景大打折扣。例如,众所周知,我们的一些道路建设项目由于设计本身的原因,留下了严重的交通隐患;还有就是因为施工质量的问题,使得我们的很多道路建设工程的水准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逊色于新疆、青海等西部省市。

2.是否做到深谋远虑,而不致随后翻建返工的问题。让我们屡见不鲜的是,我们兰州市的好多规划和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当然道路建设项目)的开建一则欠缺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打造精品的追求,常常造成一两年内常折腾、三四年必返工的局面。二则囿于行业、部门的间隔,例如,电力、市政、电信、电视、燃气、移动等部门的各行其是,致使我们的很多建设常常陷于重复开工、无端浪费的怪圈中。笔者认为,在这当中,就应该特别凸显的是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审查功能,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与制度杜绝这种局面和怪圈的常态化发生。

3.是否真正站在造福于民的立场上作为的问题。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常常需要拓宽道路、架桥建楼,与此同时,我们的道路建设工程以及其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常常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似乎成了建设过程当中的“规定动作”,也因此使得大家怨声载道。而我们兰州的很多建设工程的惯性思维就是:既然我要造福于你,那么你就理应承受工程建设期间的扰民状态。这种强势姿态虽然近年来会以“安民告示”或者“谅解标语”的方式出现,似乎显得比过去的“不由分说”温柔了不少。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建设工程是不是一定要以扰民为前提?

笔者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山东,看到青岛市正在建地铁,按说,这样巨大的一个交通建设工程,理应造成市区道路的大破坏、市区交通的大拥堵才对,但我在青岛市很多道路上只是看到马路台阶上每隔二三十米左右有一个两平米大小被围起来的竖井,其中有工人在工作,而其他的道路交通一切如常。

反观这次我们兰州安宁区的快速公交道路建设,长达数月不说,尘土飞扬扬、停水停电忙、拥堵时间长、效率进度降。试问,我们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可否真正站在造福于民的立场上不扰民或少扰民呢?我想青岛的地铁建设工程给了我们一个正面的答案。

4.是否在工程发包、建设过程中实施科学化管理的问题。在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在兰州道路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占山为王”的现象,即工程建设者只要承包到手,立刻画地为界,围堵圈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么不开工,要么磨洋工。致使整个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乏工期进度、建设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监控与督察,而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恐怕更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条条框框。

作为一位普通的兰州市民,我对兰州的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既充满信心又特别关注,尤其是道路建设,因为它关系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出行是否方便快捷的大事。

作为一名学者,我想我的上述管窥其实也是想为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衷心地期待我们甘肃、我们兰州更加美好。

第3篇

论文摘要: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街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

随着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加快推,铁路运输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已经成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铁路长期以来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规划、建设和发展,受规划理论体系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2004年编制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国家批复铁路行业关于全国铁路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依据。

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及规划目的

1.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

我国铁路行业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及建设论证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设项目的论证缺乏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的统筹考虑,在项目层次论证项目,铁路的建设缺乏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指导。第二阶段为90年代初至中后期,国家及一些省市开始进行区域内铁路网布局及建设时序研究,根据区域铁路网规划指导区域铁路的建设。但受规划理论及技术手段的制约,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研究过程缺乏先进的分析技术,使得规划的稳定性和实施性相对较弱。第三阶段为2000年以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不断融入新的规划发展理念,并统筹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编制技术手段和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研究报告》在规划编制上运用了全新编制手段和规划技术路线。运用“逐层展开法为主、单因素分析法为辅”的路网布局方法,通过在基础物理网络上叠加各种因素形成概念性网络,最终确定路网布局。运用“干线网补充、系统网完善”的铁路网布局方法,将干线网补充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结合,增加区际通道和重要的区内通道;系统网完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网进行扫描,并逐一优化完善。

1.2区域铁路网规划目的

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衔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因此,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应当包括:最大限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适应、支撑和带动区域产业布局;解决当前铁路运输“瓶颈”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瓶颈”;科学合理地安排区域铁路网的分阶段建设。

2总体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

2.1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特点

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因此,在进行区域铁路网规划时必须树立“系统优化、综合协调”的理念,综合考虑系统内各种相关元素的变化,并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以系统最优化为目标确定最佳路网布局方案,使整体系统达到最优效果。

2.2总体规划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区域铁路网规划采用以运输需求分析为基础的“多模块层次分析”方法,主要特点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近期与远景相结合”。区域铁路网规划体系包含规划背景研究、运输需求分析、布局方案研究、规划效果评价和规划实施方案5个主要部分。

2.2.1规划背景研究

规划背景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前提。主要内容为:详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面临的发展形势,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发展政策,提炼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铁路网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2.2.2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分析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主要内容为:系统分析区域客货运输的特点,研究区域客货运输对铁路的需求,确定铁路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分析规划区域现状及历史年度客货运输情况,把握区域运输需求发展规律;其次根据区域经济及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分析规划年度区域客货运输需求及铁路在客货运输市场中所承担的合理运量;最后,将铁路承担的运量分配到相关通道。

2.2.5布局方案研究

布局方案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核心。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特性,依靠主要支配因素展开区域铁路网布局。路网布局的同时考虑与既有铁路网的结合,与国家铁路网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形成区域最终铁路网布局方案,提出区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规划项目。

2.2.4规划效果评价

规划效果评价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检验。主要内容为:选取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评价,并与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进行对照,检验是否达到规划预期目标。

2.2.5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实施方案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深化。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明确近期建设任务及各阶段建设目标。根据项目建设的迫切程度及资金筹措情况,提出各项目实施的建设时序安排。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技术路线见图l。

3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趋势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编制完成后,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特点,制定各自区域内铁路网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衔接。

3.1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这些规划主要包括:交通行业的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港口发展规划、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民航发展规划,其他行业发展规划,如能源发展规划、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将研究区域置于国家大的背景下,使区域铁路网规划能够满足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需求,并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逐步融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当中。在区域铁路网布局过程中,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以及环境约束等条件,更好地处理了铁路建设与产业发展、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关系。

3.3更加注重交通规划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更加注重规划理论的应用。运输需求分析中采用多种预测模型综合分析,铁路网布局采用大背景分析方法,引入交通区位理论进行布局,规划评价中选用多目标评价体系等等,使得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论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

4区域铁路网规划焦点问题探讨

4.1公共通道资源的利用问题

公共通道的资源利用问题是近年来区域铁路网规划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该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煤炭能源输出大省和煤炭分布集中地市。由于能源市场煤炭紧缺,主要能源企业蜂拥进驻,提出众多为煤炭开发配套的铁路项目。这类铁路项目的运量往往具有点到点特性,基本不承担路网功能,企业特性明显,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作用较小,但已经提前占用公共通道资源。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蒙西地区,包神铁路、大准铁路等企业铁路基本以承担所属企业的矿区煤炭运输为主,仅承运少量地方煤炭和其他物资,且该类铁路基本不承担旅客运输。铁路作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建议区域铁路网规划中铁路部门应当提前控制该类公共通道资源,将这种能源线路纳入国家层次的铁路网规划,统筹考虑路网的统一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投融资可采用多元化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4.2区域铁路网布局的侧重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的评估审查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拉动地方经济的考虑,提出一些地方开发性线路,这些线路里程短,往往仅途经一两个县城,有些甚至与区域铁路干线呈“三角形”布局。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高速公路网功能为“覆盖”和“便捷连通”;铁路具备低成本、大能力的技术经济优势,因此在网络布局方面,更应注重综合运输走廊、区际和重要区内通道的构建和强化,重点解决大宗客货流的中长途调运;同时应在高强度客流的快捷输送、煤炭运输、港口和口岸集疏运等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建议对该类铁路的布局要站在综合交通运输的角度区别对待,如果该地区经济发展常年受交通条件限制,从拉动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可以考虑纳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如果仅仅为了考虑铁路的覆盖问题,则需要结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详细斟酌其建设必要性。

4。3高标准客运铁路的布局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过程中,一些西部地区省市提出需要规划修建300km/h的高标准客运专线与经济、政治中心快速连接。该问题的分析需要统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规划原则为覆盖所有第一层次城市和第二层次中的大部分城市,是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研究区域中心城市从人口、gdp等方面是否属于我国第一、第二层次城市范畴。第二,300km/h以上标准的客运专线票价为0。40元/人.km,预测区段客流密度近期基本达到3500万人以上,因此需要考虑居民收入水平、沿线客流强度是否能够支撑该类标准的客运专线。建议快速客运线路的布局应当考虑沿线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客流水平、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300km/h客运专线、200km/h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三个层次标准进行规划。

4.4内陆省份的出海需求问题

目前,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迅速,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内陆省份提出了出海通道的规划问题,以加强与沿海经济区域及世界其他城市的交流。根据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逐步转移。因此,我国中部各省纷纷提出建设出海铁路通道的构想。如江西提出修建的向莆铁路,内蒙古规划修建的锡林浩特一曹妃甸铁路等。建议出海通道的规划应当详细分析区域货运量的流量、流向及货运量构成,如果存在出海需求,应当考虑通过与我国铁路主要通道衔接,形成大能力出区达海通道,实现与沿海港口的连接,带动内陆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

4。5口岸铁路的布局问题

口岸是区域乃至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口岸铁路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国家问经济文化往来、保障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评估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纷纷要求规划各自行政区范围内的口岸铁路,有些口岸甚至出现了腹地资源完全相同的局面。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各地市均提出近期实施各自范围内的口岸铁路需求,通过调查分析,部分口岸铁路吸引范围内获取资源的前景并不看好,且各口岸分布距离不均,部分口岸吸引邻国资源范围重叠。建议口岸铁路的布局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两国双边关系发展及贸易发展前景;口岸吸引范围内资源的可靠性以及邻国的态度;邻国口岸铁路的建设进度;口岸数量不宜过多,布局应有所侧重,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做大做强。

第4篇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国家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nb

sp;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因为有政策倾斜和照顾,预计这两类要素的投放将会拉开一个极大口子。如果两者投放不够合理,甚至失去控制,在市场层面就会导致炒地、炒房的恶果。

    (三)加强区域内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政府稳定房价的手段。但由于房地产是关系百姓居住生活的大事,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业。因此,必须要在调控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在执行中忽松忽紧,忽冷忽热,就会在解决老问题中产生或留下新问题。在一个区域规划体系中,有很多产业部门需要政策惠及,但房地产业是最不应该受到关照的,更不能被当成特殊产业来对待。放眼全国看一看,现在不仅流动性充裕的地方,房地产经济很发达,连很多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亦如此。因此房地产业本就该被排除在一揽子区域规划措施之外。

    参考文献:

第5篇

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呈现出“V”型线,由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先后批复了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9个区域发展规划。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的经济区域规划的划分始终遵循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首先,遵循“区内求同、区际求异”原则,即各个区域内部地区拥有相似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且在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问题,面临的任务与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而区际间则应存在差异,避免重复建设,特别是部门经济区或经济类型区之间的差异应非常明显。例如《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两个不同的区域经济规划不仅遵循了“区内求同、区际求异”原则,还展现出“突出地区优势,同时与本地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区划原则。其次,遵循地区经济中心要与经济腹地相结合的原则。经济腹地通常指一个密集的城市区,一个大城市或者中小城市群。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主要区域包括山东省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但其主要内容是依托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个港口,重点规划建设四大临港产业区。而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中,主要以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为核心地区,其三,遵循经济区的界线尽可能与行政区界线一致的原则。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该区域规划主要包括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九个城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为区域范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则包括了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此外,各个规划同时遵守了“同级经济区之间在地域范围上没有重叠或交叉”的原则。除了继续关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央还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旨在推进中国西部和中部的协调发展。“西三角经济圈”的意义,更在于将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联运并进的桥梁。从沿海区域规划的“见缝插针”,到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的各个突破,每一个区域经济规划的出台,都不只是单个区域的“独奏”,只有各地携手并进,方能担起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中国正抓紧改变以往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自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强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解决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二、“新区域经济版图”产生的原因与过程

(一)从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经济发展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以追求GDP增长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由此取得辉煌成绩,但贫富差距加大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尖锐问题暴露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不足和劣势。作为追求和谐社会的政府而言,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后,经济总量大幅上升,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情况下,应该思考追求产业增长外,把注意力向追求产品合理分配以及消除贫困,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方面转移。

(二)以县域为单位的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期形成了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的经济发展体,而地方政府出于经济主体的动机和利益冲突,争相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的产业,惯常追求小而全的经济模式,从而导致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各地重复建设的后果。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离,且地方政府自扩大,又逐渐导致区际经济关系紧张、经济秩序紊乱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区际经济摩擦日益增多,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的争夺日益加剧;地区间贸易壁垒、市场分割进一步抬头,阻碍了商品和要素的正常流动,扰乱了经济的正常秩序和市场发育,主要表现在商品销售排外、资源强调就地加工、生产布局区内配套、资金流向流入不流出等。

(三)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使向经济协调发展的转变区际之间经济发展失衡,首先是区际之间经济差异拉大的问题,其表现在各个方面,诸如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一般地区与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之间、乡村地区之间以及资源省区和加工省区之间,发展差距都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其中,尤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异扩大令人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向东部沿海过度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从而产生了两方面后果: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际之间经济差异拉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利于在稳定中求发展;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区际经济关系和产业关联受到损害,不利于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和区际分工格局,也不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此外,老工业基地出现萎缩,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老工业基地虽然也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其区位条件和外部条件都是不错的,但与东南沿海新兴工业化地区相比,却出现萎缩现象,增长不景气。老工业基地出现萎缩现象原因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它们正处于经济成熟期,即将走向衰退期。它们大多建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加上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转换重视不够,致使出现产业、企业和产品老化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更新、改造与重构。

三、如何防范与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各区域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利益冲突和摩擦。长期以来我国坚持的原则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虽然此前我们谈到,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当前我国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我国中央政府本着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思想,逐渐把精力投向合理分配和保障民生的层面,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收入分配、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内部的目标是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以长期发展,提高区域内工业化水平和文化水平,提高区域内部人民的富裕程度;加之出台区域发展规划的地域,经济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长期落后,亟待经济发展。故而,各区域主管经济发展机构仍将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解决体制上的障碍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后,“财政分灶”使得各县级政府的财权受到限制,但是属于县级政府的事务并没有减轻。各政府面对利益用力争抢,面对责任相互推诿的局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分不利。故而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区域经济规划的实施,以保证出现问题时能得以解决;或者设立专门机构,综合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施,保证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相结合,达到综合治理问题区域的目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以20世纪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为范例:美国为了拯救衰退的煤矿地区阿巴拉契亚地区,为了使该地区重新焕发生机,建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地区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美国政府还特别通过了《阿巴拉契亚开发法案》,从立法的高度来扶持该地区的发展,最终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建议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出台法律法规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分配;以有助于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规划领域和内容,避免高层次区域规划事无巨细,无所不包,防止地方政府盲目竞争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保证中央与地方责、权、利协调统一。

(三)政策支持是关键国家政策的支持对区域经济发展通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得以腾飞就是很好的实例。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就得了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根据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国家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积极稳妥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此外,有专家学者提出可以设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专款专用,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和保障,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第6篇

一、规划名称

按规划河流、区域名称和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拟定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或专业规划项目名称。

二、立项缘由

简述规划流域(区域)水利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论述开展规划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如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委托开展规划工作,应附相应文件。

三、项目基本情况

简述规划流域(区域)、河段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往开展工作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规划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

按照规划流域(区域)和有关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水利发展规划要求,明确指出规划应遵循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及经批准的有关水利规划,并与其总体部署相符合。

五、规划范围

简述流域(区域)范围,按规划要求准确划定规划范围,如区域规划说明区域范围。

六、规划水平年及规划任务

明确拟定与国家和地区国土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有关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协调的规划水平年。规划水平年一般应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远、近结合,相互协调,并以近期为重点。

以规划流域和有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对流域治理开发的要求为依据,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轻重缓急拟定规划任务。

七、规划工作主要内容

明确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规划工作可分为基础工作和规划研究工作,尽量做到细化、量化。

基础工作主要指规划范围内基本情况和基本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地质资料尽量利用已有成果,如需施测,须列出范围、数量及精度。

规划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及深度,应按<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要求,详细列出研究专题及规划工作内容。

八、规划主要成果

根据规划主要内容及规划大纲,列出应提交的主要规划成果,包括中间报告、专题报告。

九、编制单位及组织形式

应明确规划编制单位和组织形式。当项目由若干单位共同承担时,须明确总负责编制单位,以及各参与工作单位分工协议。各参与工作单位成果报告及其产品质量由总负责单位负责。

十、规划工作控制进度

按照完成规划内容所需的勘测设计控制工作量和项目承担单位的生产能力,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生产定额,合理拟定规划工作年度控制进度安排。

十一、规划总工作量和工作经费

1、简述以往已完成的勘测设计实物工作量及提交的成果,评价这些工作量及成果的可利用情况。

2、根据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估算规划设计工日,按当年单价及收费标准单价计算规划设计费用。

第7篇

世博会给上海板块带来实质利好,新疆、四川、具有区域政策预期,河南、山西、云南、贵州则处于“区域概念”的空白地带。

本刊推出特别报道《区域寻宝》之后,在投资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国务院近日对《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再次为资本市场的区域主题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湖北省12.06万亿元投资规划、重庆1万亿元投资计划相继爆料,一波又一波的区域“消息”不断搅动着市场。

尽管新疆、区域规划仍未获批,但随着“十二五”的到来,中西部的国家战略级别区域发展规划审批,将进入高速成长期,即将召开的世博会也给上海板块带来持续利好。从目前国家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看,沿海及东北地区的十余个区域发展规划已经全面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核心增长极早已形成,而中西部相比薄弱得多。

湖北省发改委透露的总规模12.06万亿元的投资规划是一个大的“项目库”,已入库项目3.76万个,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6大投资部类,按开工时间分为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明后年开工项目和“十二五”初期开工项目4个阶段,分别占总投资规模的24%、26.1%、30%和19.9%。规划时间长,影响深远。

从中部6省区的发展布局看,湖北省爆出的12.06万亿元投资规划,将有利于巩固湖北及武汉在中部地区的经济枢纽地位,湖南“3+5”城市群城际铁路涉及到长株潭3市及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市,将进一步贯通华南向内地的发展通道。江西则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海西经济区建设同时也将向江西等中部省份辐射。安徽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批,剩下的河南和山西两省份则缺乏国家级的区域发展规划,也给资本市场留下了悬念。

再看西部。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为资源赋存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青海实现循环经济和科学可持续发展指出了一条路子。继甘肃、陕西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之后,这一规划进一步打通了西北发展通道。4月上旬,媒体报道了重庆市的1万亿元投资计划和“十二五”2万亿元投资规模的重大项目库。其中,1万亿元投资计划包括323个重点项目,涉及13大类,优先考虑高新技术、低碳项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服务业结构调整方面,突出金融业的发展,江北嘴金融城、重庆环球金融中心、国际开发金融大厦等纳入重点建设项目。同时,重庆将围绕“十二五规划”、两江新区建设、西三角等,今年推进安张铁路、黔张常铁路、主城至万州沿江高速公路、小南海水电站、万盛煤化100万吨二甲醚等项目。

重庆刚在3月份获批内陆第一个保税区,这两个含有明确投资数额的计划,再次刺激了清明节后的重庆板块。通观西部区域经济,成渝区域规划、新疆和区域经济振兴规划仍未公布,3个板块近期归于平静,而云南、贵州这个两个西南省份也没有出现区域政策信息。资本市场感兴趣的往往是预期和对“空白”的遐想,偶然的爆发机会也许将在这些省区发生。

对区域主题的炒作的理性动因,来源于今年中央“调结构”的经济工作重心。调结构的宏观层面涵义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节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的比例,重点在刺激消费。产业结构调整则属于中观层面,其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点。对经济的空间结构上则是通过区域振兴规划,优化资源配置。3类经济结构调整衍生出资本市场的3大投资机会,消费主题、新兴产业主题和区域主题。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长期性,3大投资机会就能得以持续。

业内多位分析师指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逐步成熟化,政策在实体经济中逐步落实,随之而来的投资机会不断迸发,区域炒作打的将是持久战。

第8篇

关键词:路线图;规划方法;区域规划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basic concepts, charactristics and the problems we faced in regional planning. It also gives an insight of the roadmap by giving its goals and intensions. Based on these theoratic facts. This article used roadmap to optimize regional planning.

Key words: roadmap;Planning strategy;regiona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随着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竞争给每个地区带来了同样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作为市场主导作用逐渐被宏观调控作用所代替。区域规划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吴良鏞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近几年来,针对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也广泛展开,如何利用科学的规划方法、技术手段和数学模型为区域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是区域规划理论界的主要研究方向。路线图作为一种科学的规划方法最早被应用于推进行业技术发展和变革,本世纪以后被广泛应用到国家和政府的发展规划中。

2.区域规划的概述

2.1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

区域规划最早又称为国土规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区域规划通过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及产业之间、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利益冲突,达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和配置人、财、物、自然力等资源的目的。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根本区别在于城市规划是直接安排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而区域规划通过协调和控制以推进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发展。

2.2当前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国内区域规划近几年发展迅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原城市群规划、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等一系列区域规划相继出台。但由于现有的区域规划理论、认识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的一些区域规划还存在薄弱的地方:

(1)静态定性分析较多,动态定量分析较少

(2)物质建设规划偏重,综合发展规划偏轻

(3)终极目标设置较多,阶段实施目标较少

(4)概念规划内容偏重,过程实施内容较轻

3.路线图规划方法的内涵

3.1路线图的概念

路线图是一种先进的规划方法和管理工具,主要用于对现实起点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关键事项、时间进程以及资源配置进行科学设计和控制,主要采取图表的方式进行形象表达,其要义是围绕目标任务,强调需求牵引,选择发展路径,明确时间节点,对建设发展做出科学规划。

3.2路线图规划方法的理念

一是明确的需求牵引:路线图以各种需求为动因,技术创新、资源配置、项目设置都必须以满足量化的需求为标准。

二是明晰的前景预测:路线图通过规范的方法和程序,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历史资料,科学地预测未来,前瞻性地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三是优化的路径设计:路线图综合考虑现状、目标、技术、资源等多种因素,设计出事物发展的方向、过程和时间节点,并动态优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3.3路线图技术手段

路线图规划方法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在制定路线图过程中通常要运用许多技术手段。比如:在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会用到信息分析法(调查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法);在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时会用到头脑风暴法或者情景分析法;在确定发展方向和重大项目时会用到需求分析法;在优化发展路径时会用到层次分析法。

4.路线图规划理念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4.1评价区域发展现状、挖掘区域发展优势

区域规划首先要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的可行性、技术条件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评价,辨识区域自然系统、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历史现状。表格型路线图运用表格来表示事物发展的标准、进程和路径。在某些情况下整个路线图或路线图中的各个层次都可以采用表格来表示,这种类型的路线图尤其适合于目标、特性或绩效容易量化的领域。利用表格型路线图可以对区域发展基础进行系统的、形象的、直观的分析(如图1),以挖掘区域发展优势和潜力,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4.2决策区域发展方向、预测区域发展目标

区域规划要描出未来区域发展的蓝图,指明区域发展的目标和路线,给人们以鼓舞。路线图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管理工具,同样具有战略管理功能,能够为国家、政府和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路线图中的鱼骨图也较因果关系图。它将影响问题特性的因素按相互关联性整理成层次分民、条理清晰的特性要因图,并标出主要因素的图形。利用鱼骨图可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如图2),决策区域发展方向。

多层次路线图将多种要素综合起来,设置多个层次,包括若干总层次和分层次、子层次或者亚层次。这种路线图可以用来研究每个层次内部的演变以及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关系,它有助于促进多个层次之间的融合。利用多层次路线图可以绘制区域规划不同层次发展进程图(图3),借助情景分析法等技术手段可以科学预测区域发展战略目标。

4.3 量化区域发展指标、确立发展阶段目标。

区域规划发展涉及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发展三个方面可归纳总结出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增长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人口发展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科技教育指标、资源利用指标、环境发展指标10个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还可继续细化形成更具体的二级指标。这些指标体系是量化区域发展能力需求的基础,如何形象化的分析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对于传统规范方法来讲是比较困难的。路线图规划方法通常采用雷达图来综合描述能力需求指标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指标首先要对其进行指标量纲的统一化,通常采取以远期目标为参照基准,利用现状或阶段目标数据与参照基准进行比对形成百分比。指标量纲统一后,可将指标体系绘制在雷达图上,通过雷达图可清楚地看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所在。为确定发展方向提供辅助决策。

4.4. 整合区域发展资源、梳理重大建设项目

路线图按照时间序列给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实现时间、资源保障等,可以按照战略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对未来风险、现有资源、发展目标、经费投入等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与城市规划的中间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合理布局地区生产力、协调发展各项建设事业,以确定区域内各部分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梳理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比如,影响城市圈形成的城际轨道交通。

4.5. 实施发展过程控制、优化区域发展进程

路线图根据发展现状来预测发展目标,依据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来确定实现目标的需求,根据需求来确定阶段目标和重大任务。因此路线图具有很强的路径性、里程碑性、可操作性。从而具有战略实施、项目开发、系统整合等实施过程中的综合控制功能。路线图在实施过程中依据阶段目标对路线图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实时调整路线图。区域规划可借鉴路线图的动态更新理念,设置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根据区域规划的阶段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路径。

5.结束语

区域规划是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规划,需要利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达到全面协调和控制区域发展的作用。路线图作为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规划方法,规划过程中始终吸纳了很多科学的分析方法,除了应用于技术开发等微观层次规划以外,还广泛应用于国家和政府的发展规划等宏观层次的规划。区域规划作为一个地区发展规划也可借鉴路线图的规划理念。

参考文献

[1]余颖,唐劲峰.城乡总体规划.重庆特色的区域规划.规划师,2008年4期.

[2]方创琳,毛汉英.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地理学报,1999年9月第54卷第5期.

第9篇

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区域经济热点与投资发展论坛”上透露.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科学发展,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王超说,下一个5年将是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为完善的5年。在今后5年中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订了包括经济特区、经济带、经济圈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王超说,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辐射和带动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经济区域的共同成长,为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王超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家重点经济带以及相继实施的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使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尤其是近10多年来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了更大的成效,已初步形成城市群区域发展基本格局。

王超说,2009年以来,为更好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同时也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国家出台了大量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其中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数量超过前4年的总和.速度前所未有。这些区域经济规划的范围涉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经济区域。

同时,国家在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西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与之相呼应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8年超过10%。200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成效逐渐显现。

王超表示,当前,人才、物资、资金、技术、资本、信息等不同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更加便利和频繁,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市场中获得了更为有效的价值认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原有的资源优势将面临一个定位的过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将更趋活跃。

(来源:新华网2010―09一09)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09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10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10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10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10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第11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通道之中,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经济规模已经是跃居世界第一,人均GDP超过了6000美元,经济实力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本质的提升。我国过往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宏观政策是非均衡发展,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在地区经济发展竞争中,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迅猛,而另外一些地区发展则相对滞缓,由此带来了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不平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凸显,同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危害越是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之下,协同发展成为了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旋律。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于协同理论进行了概述,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般原则,探讨了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策略,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带来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协同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原则;策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常态,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很多地区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巨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是疲态渐现,这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要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反思,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狭隘的竞争理念,基于协同发展的基本理念,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好发展定位,从而带来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进一步的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协同理论概述

协同理论是协同学与公共管理之间的一个交叉领域,协同理论并不是简单的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之和,而是重点关注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协同合作,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协同效应决定了整体系统的走势。从国家层面来说,各个地区就属于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同时还有合作关系,如果能够做好各个地区之间的协同,将会有助于协同效应的发挥,有力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协同理论下各个区域经济体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协同不是依靠权威来进行合作,而是相关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协商,强调区域经济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区域经济体之间是伙伴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在增进整体利益这一大目标之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协同理论对于我国既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是一个颠覆,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我国采取了区域竞争的经济发展主导模式,同时在政府绩效考核方面,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绩效考核模式,这种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极大的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也随之产生了过度竞争、同质化竞争、产能严重过剩、地方保护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及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协同理论对于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协同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就是构建一个区域经济主体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分工合理的协同机制,确保各个地区经济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就是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障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再次就是确保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公共产品的供给要兼顾地区公平,避免地区之间落差太大;再次就是形成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经济技术合作机制,建立起来不同地区之间全面合作发展新格局;最后就是要保证地区之间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能够实现统筹协调,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协调发展。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形成四种机制,一是市场机制,促进市场要素突破区域行政壁垒,能够做到自由流动,实现产业转移;二是合作机制,即各个区域之间要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在技术、人才、产业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三是互助机制,即发达地区要加强对于落后地区支援,帮助落后地区迎头赶上;四是扶持机制,即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国家加大对于落后地区各种扶持,为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基础理论

1.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有很多,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克鲁格曼等都提出过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分工理论,分工理论成为了国际贸易分工以及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基础理论。区域分工理论认为,通过分工可以较好提升劳动生产率,一个地区主需要专注于相对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或者产业环节即可,可以说专业化分工不仅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本地区的生产效率以及改善生产效益,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体效率的提升。国际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在于技术、制度、规模经济经济等方面的不完全流动,国际分工同样适用于区域内的分工,区域内部要加强分合作,从而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力量。区域经济之所以要进行合作,很大原因就是地区之间因为要素资源的差异性以及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存在限制,这就客观造成了不同地区在某些产业生产效率方面的高低不同,这些地区之间就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最终带来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分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指,绝对优势比较理论是基于亚当・斯密的区域分工理论形成的,而相对比较理论是基于大卫・李嘉图区域分工理论形成的,他认为不同地区在某种产品生产中存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贸易合作的基础。这一理论在区域经济协作发展领域的具体运用是指区域各个地区经济合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互补效应,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增强。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合作来说实质上是指明了一个基本发展方向,即区域经济合作中注意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规避经济合作发展中自身的劣势。

3.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论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以及和俄林两位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一国贸易结构基本上是由其所拥有的要素禀赋所决定,根据该理论一国应大力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那些自身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的余缺互补。要素禀赋理论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就是指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其实质就是扬长避短,各个地区客观上存在各种要素禀赋,这种禀赋可能会交通位置,也可能是自然资源,也有可能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存在客观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给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可能性。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合作中,地区政府需要积极寻找或者创造要素禀赋,同时加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合作,将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1.统筹地区发展需要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统筹地区发展的必然需要,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惊人地步,一方面是发达地区经济已经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阶段,另外一方面则是很多地区依然比较落后,属于相对贫困地区。地区之间发展的巨大差异客观上要求我国要将统筹地区发展作为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统筹地区发展来解决好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统筹地区发展无论是对于相对落后地区,还是对于相对发达地区都有很多利好,对于发达地区俩说,随着经济发展潜力萎缩,亟需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相对落后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于相对落后地区则是需要通过合作发展来迎头赶上,二者之间在发展层面具有很多的契合点。根据小平同志提出的发达地区要帮助落后地区的这一构想,发达地区需要承担起来历史赋予自己的社会职责,落后地区需要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从而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到迎头赶上,统筹好地区的平衡发展。

2.利于发挥协同效应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区域经济协协同发展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本身有外部经济以及内部经济两种,所谓的内部经济是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所带来市场扩大,可以让市场经济主体进一步的提升企业规模,企业规模扩大进而带来产品边际成本的下降,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以及发展空间。外部经济方面就是不同企业聚集所带来的集群效应,产品聚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组织成本,从容带来更多的收益。其次就是减少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内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协调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定位,产业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合理的区域布局体系,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可以更好的进行搭配,解决好恶性竞争所带来产业发展潜力受损。最后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还表现为的人才、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举例而言,资本本身具有逐利性,市场引导资源流动,资源配置效率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这些要素流动成本的下降也会带来更多的收益。

3.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之间都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具体到一个国家内部来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同样是越来越明显,在当前统筹区域经济大战略背景之下,主要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经济体内部以及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以及全面。从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孤立走向合作,这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要打破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理念,积极迎合新经济发展要求,打破地区之间封锁以及隔离,彻底打破单打独斗的格局,扬长避短、互补合作,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可以说在经济发展合作区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只有那些积极拥抱合作地区在能够地区经济竞争中抢占更多的先机,否则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排斥合作,将自己与其它地区隔离开来,这种做法将会持久的伤害的地区经济的发展潜力。

四、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原则

1.优势互补原则

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需要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合作协同效应充分发挥的基础,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合作,各个地区都立足本地区的“一亩三分地”来进行经济发展规划,缺少从更高层次、更广区域对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审视,其结果就是导致了产业重叠、恶性竞争,极大的透支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从这一角度来说,区域经济合作中必须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将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从而构筑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更加稳定。无论是哪个层面,哪种形式的合作,都是一种利益驱使下的自愿参与行为,合作参与者在合作中处于平等地位,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并分享合作带来的利益。合作参优势互补要求区域经济合作中应注意选择合作对象以及注意凸显自身的优势,那些与本地区没有太多互补优势的地区则不宜成为合作独享,否则只能是徒增内耗,而无益于经济双方之间发挥协同优势。举例而言,如果一个地区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而另外一个地区在高端制造配套产业方面有产业聚集优势,则二者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则会形成一个共赢的局面。反之如果两个地区产业结构性重合,那么二者之间的经济合作就没有太多的腾挪空间,产业竞争效应大于合作效应。总之,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注意各自优势之间的互补性,互相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2.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循序渐进要求地区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需要意识到这一项工作的长期性以及复杂性,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小步快跑的经济合作发展思路。克服急于求成的发展理念,毕竟这一工作涉及到太多的内容,如果不能循序渐渐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很容易就会导致合作的失败,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成功案例来看,无一不是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区域经济合作不能够操之过急。还有就是区域经济合作意味着对于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调整以及冲击,这意味着现有的经济秩序以及格局会被一定程度打破,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阻力,而要化解这些阻力,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所带来震荡以及冲击,充分考虑到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可承受力,循序渐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循序渐渐,春风化雨将各种阻力以及冲击进行化解以及减弱,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较好的保证。在循序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需要做好全面调研分析以及合作评估,量力而行,在试点的基础之上,全面的推进,力争实现确保区域经济合作能够更加稳定有序的推进。

3.集中分散原则

集中分散原则要求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不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个别地区,也不能将有限的资源平均到各个区域,而是应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总体要求和规划适度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各个区域,从而推动这些地区相对平衡的发展,并通过发挥经济辐射作用来以点带面拉动更多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目的。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陷入了一个区、发展误区,片面的认为区域经济合作就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将部分资源转入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更多的是强帮弱而不是强强联合,这种错误观念大大限制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以及功能发挥。区域经济合作中集中分散原则要求某一产业在某一地区相对集中,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相对分散,集中分散的依据就是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规划,集中分散要注意一个度的把握。集中分散度的把握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要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而调整的主导力量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政府在各种经济发展资源的集中分散方面,需要更多的是宏观层面的指导,而不会微观层面的直接干预,是政策层面的引导,而不是流动层面的直接左右。

五、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策略

1.完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复杂性、系统性意味着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要完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做到区域经济合作工作的规划线先行,通过制定完善科学的发展规划来指导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确保此项工作的规范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规划方面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这一工作的基本目标来制定完善的经济发展规划,一个完善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前瞻性、操作性、全面性等特点,权威性是指规划一旦的制定,就要充分体现出来规划约束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应最大限度按照规划推进,不能规划是一套,而实际操又是另外一套,这样很容易将规划架空,丧失区域经济合作的信任基础。前瞻性是指规划设计要适度超前,经济发展规划只有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及前瞻性,才能够保证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正确。操作性是指区域经济合作规划不能仅仅就是高大上,还需要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落地。全面性是指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尽量面面俱到,举例而言,市场建设环节需要兼顾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等。未来最大限度的确保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规划的正确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来进行规划制定调研,对于区域经济合作进行预测,为规划的正确制定提供大量详实的资料。

2.促进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统一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各种要素资源流动方面主导作用,实现各类要素资源在不同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从区域经济合作协同效应的发挥来看,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非常关键,没有要素资源的顺利流动,往往也就没有协同效应。因此协同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要求地区政府需要彻底打破地方保护注意狭隘意识,打破地区和自建条块而分割的管理机制,打破各种资源要素流动壁垒,营造出来一个公平有序市场秩序,让各市场主体都能够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公平竞争。从世界上主要经济合作组织来看,构建统一的大市场,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是这些经济合作组织成功的法宝之一,例如欧盟、北美等等,这些区域经济合作中无一例外的都将统一市场建设作为重点,而实践也证明,统一市场建设所带来的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充分的实现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要素自由流动是资源高效配置的基础,反之如果资源要素流动受阻,则意味着要素资源无法达到一个最优的配置状态,从而损害到经济发展质量以及速度。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各种地方保护主义以及部门利益的瓶颈,需要地方政府着眼长远、下定决心加以破除,从而实现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带来区域经济合作效果的提升。

3.建立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产业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需要构建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解决好地区之间产业定位重复以及由此带来的低水平竞争问题的。在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这一方面,需要地区之间成立级别相对较高、地位保持中立产业协调发展机构,由该机构利用SWOT分析,借助于这一分析工具来分析各个地区产业发展规划,避免出现产业重叠的情况,确保各个地区都大力发展本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评估好各个地区具体产业的发展潜力、面临威胁等内容,进行制定相应的协调发展机制,对于那些竞争力不强、与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不符的落后产业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那些虽然目前看来比较弱小,但是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则要给与大力支持。对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冲突则要进行有效的调节,从整个国家和地区层面来进行不同地区产业冲突的化解,产业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不同地区之间的一个利益分配,这也是产业协调组织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设置专门的产业协调机构,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这样才能够平衡好地区之间经济合作中的产业冲突,实现地区之间的深层次合作以及发展。

4.政府加强协同发展扶持

发展扶持是协同理论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一环,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需要国家层面出台顶层设计,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举例而言,我国京津冀经济圈的建设,国家层面就给与了很多产业政策、财税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较好的解决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合作阻力,反之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协调扶持则往往意味着个地区之间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来有损区域合作的行为。另外区域经济合作扶持好包括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扶持,这种扶持主要表现为政府在社会再分配中的作用发挥,对于落后地区需要政府给与更多的财税支持,举例而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向那些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给予一定的帮助,通过加大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硬件条件的完善加上软件条件的完善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落后地区与其它地区经济合作能力,改变合作中更加被动的地位。同时还要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给予相对落后的一方智力支持,将那些具有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经验的干部队伍派到这些地区去,从而帮助这些地区更加积极主动去与其它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实现经济的更好发展,确保合作层次、合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5.重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体是政府,可以说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发挥着在主导作用,政府是否能够在合作发展中准确厘定自身的定位,合理发挥自身职能将会直接决定区域经济合作的质量。为了确保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政府能够较好的承担起来自身的职责,发挥好自身的职能,有必要重新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利用好政府绩效评价这一手段来有效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发展。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面,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方面的指标纳入其中,考核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各项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各种要素之源流动壁垒情况、评价地方保护注意情况、评价产业协调机制等等。根据评价结果来搭配相应的奖惩措施,迫使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者抛弃各种的错误的发展理念以及行政行为,强化政府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朝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要求方面不断靠拢,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更好的发展。在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重构方面,依据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内容,确保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实现评价体系有效性的提升。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转型步入新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之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未来我国区域之间和谐发展、构建公平社会必然要求,同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也是我国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所在。这客观上要求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意识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突破既定思维禁锢,在认识到自身发展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合作发展对象,通过抱团发展、合作发展来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以及潜力,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需要引入合作发展诊断手段,来对于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的审视,从而正确把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对于这些问题既不回避,也不夸大,而是围绕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完善,破除区域经济合租发展中的问题以及阻碍。依据协同理论的基本内涵,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需要通过在规划、市场、扶持等方面做到齐头并进,进而最大限度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稳步前进。鉴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这一工作的复杂性以及艰巨性,需要去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去积极主动的去借鉴其它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将这些经验做到为我所用,进而确保能够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策略的饿实效性以及适用性。(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

参考文献:

[1]顾t.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分析[J].理论探讨,2013年5期.

[2]彭耿,刘芳.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协同度的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4年10期.

[3]刘海明,杨健,王灿雄,林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综述――兼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建立的必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7期.

[4]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0期.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环境评价;新经济开发;reia;污染物预防 

 

一、区域环境评价的概念 

从1979年中国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相关制度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协调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众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例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边贸开发区等,使多个建设项目在相同地区,相近时间陆续开展。届时,如果对各建设项目进行逐个环境影响评价(eia),就不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环境变化,不能显示区域开发的总体环境影响,进而导致无法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落空。故而,应当将这类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全部区域开发的建设行为,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从理论上说,reia可归入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ia或sea)的范畴。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和要求,依照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划分成多种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常见类型有: 

(一)新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沿海省市开辟了一系列新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一般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的制定了区域环境规划,因此,应该开展相应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现有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它们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许多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开发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都需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做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进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的有效途径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制定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目标、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废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按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环境功能的科学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区域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将环境保护做为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 

单一建设项目的eia,使合理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成为空谈;因为评价范围小,导致许多单项环评无法对区域大气和地表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而区域环评却能对确定的区域,着眼于整体,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目标、功能区的划分、区域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状况来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准确地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为实现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 

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是兼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为一体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单项建设项目环评虽说能把拟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充分的诠释,但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观建议。在这方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其优越性,即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总量控制目标,对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应用“工业生态原理”,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使一个项目排出的废物成为另一个项目的原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再提出统筹治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为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识别不良的累积效应并在区域范围采取对策 

单个建设项目的eia难以从整体上分析其与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累积效应。reia有可能比较确切和全面地分辨区域各时段的开发对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恶性累积反应,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般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制定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实施之前。实际上,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制定是一个同期,互补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区域开发规划的启动就同时介入了,以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为基准,综合区域开发性质、布局和规划,进而编制出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评价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环境影响度,最终达到协助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目标,促进整个区域可持续性开发。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上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的考虑分析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尽可能的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优化选择等决策的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