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然科学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注意把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
我们所学习的各种自然知识事实上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都是对生活实际或抽象或具体的概括。与课本上一些理论化的知识相比,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科学规律往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要想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就要注意把一些生活实际引入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重力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人跳起来以后会重新落在地上而没有飘向太空?为什么杯子倒过来,杯子里面的水会洒在地上?为什么在陆地上举起一个重物比在水中举起同样的重物要更费力?这些现象可以说每个学生都经历过或者说听到看到过,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把这些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引进来,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科学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深不可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科学。在这种心理影响之下,一方面,会更进一步坚定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会让学生逐渐形成把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二、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在自然科学史上,每一次进步可以说都是创新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自然科学课堂上,一定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往往来源于大胆的假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大胆假设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假如摩擦力不存在,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这时候,学生就可以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想象:如果没有摩擦力,人无法行走、汽车无法前行、房屋的砖头瓦片会四处横飞,等等。通过这种有趣的假设,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在开阔的思维下,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充分利用科学实验手段辅助教学
自然科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很多的科学概念、规律等都来源于科学的实验结论。与理论讲授相比,实验手段往往来得更加生动直观,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然而,受到实验条件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不愿意在课堂上开展实验,很多教师会用讲实验、背实验的方式来开展实验课,这样,就使得学生虽然熟记了每个实验的步骤,但是真正地让他们动手去做,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纸上谈兵”所造成的后果。因此,在自然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的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实验的开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要想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是凭借口头的讲述,学生是无法真正地掌握实际的操作方法的,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够真正地掌握。因此,在上到这部分的内容时,我就采取了实验教学手段,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实验,让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教给学生如何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等等。这种通过实验手段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理论讲授手段所无法获得的。在实验手段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出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实验技能和素养。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自然科学课堂,适当的实验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自然科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传授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发挥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作为自然科学教师,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改进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争取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自然科学课堂。
作者:毛小花单位:温州市第十一中学
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德育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但不能陷入过去那种少、慢、差、费的传统中去,这就有几个基本策略问题。德育方针指导下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从存在差异的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上,从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主动发展,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上选择
一、坚持面向全体的思想,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原则。其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实情,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强调信息反馈,注意信息处理。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在教学要求和学习量以及深度上要区别对待。再次,优化教学组合,提高课堂时间效价。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看,应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技能活动等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组合,并科学配置教学各个要素,提高授课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爱学
由以教为重心转到以学为重心,由以传授知识为重心转移到以发展能力为重心。在施教中,教师应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运用情感的理智性、情境性,来创立一种愉快和谐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思维,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例如,可以从学生认为有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的事物入手,在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前,我让学生观察室内有哪些用电器,如何连接的,路灯之间,双缸洗衣机的两缸是如何连接的。学生会感到做的事很有实用意义而投入学习。同时,还要增强教学民主气氛,克服“我讲你听”或“我问你答”这样一种被动的学习形式,发挥富于情感特征的课堂信息反馈和评价的作用。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重在培养能力,促使学生善学
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预习、自学、分析、思考,让学生掌握主动权,促使学生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观察、思考和质疑能力,并且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强化思维练习;促使学生动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氢气的制取装置在科学实验课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设计探索性实验进行突破。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以下问题,问题1:根据氢气的制取原理,如何设计制取氢气的最简易装置?问题2:实验中你碰到的问题是什么?强调反应停止了,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锌粒有剩余,酸用完了,能随时添加酸液。问题3:在操作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反应一直进行,直到药品用完,如何解决?问题4:用启普发生器演示实验过程,原理是什么?它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素养。
总之,科学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中应体现出高层级、高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
(二)初中科学培养情感素养途径和方法
那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融入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思想情操?通俗而言,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的同时又进行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初中科学课程的德育渗透主要是根据科学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可以通过“探究”、“阅读”、“实验”等方式来进行。
一、探究教学中的情感素养培养
首先,“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建立新概念需要具体的表象作依托。而且学生在学习某一概念之前,往往已形成生活概念,这些建立在少量的直接观察和具体经验基础上的概念,大都比较粗浅,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即使教师反复强调清晰讲授,学生表面上接受了概念的含义,但在分析问题时仍然可能以生活概念为依据进行思考,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亲身探究,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不一致甚至冲突之处,他们才会自学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有真正意义的。
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科学探索是从问题开始,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求科学奥妙的兴趣。例如,用吸管吸饮料人人都会,让一位学生在瓶口塞上单孔橡皮塞插上吸管吸,当学生头脑中产生“怎么会吸不上来?”的问题时已经开始探索。
最后,探究是自然科学的学习内容。自然科学不仅指自然科学本身,还包括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自然科学是“知识”、“过程”和“方法”的结合体。自然科学发展至今,积累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贵财富。应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和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学习科学探索方法,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探究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科学的思维过程,而且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思维力和想象力的有机结合,都体现着科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要学会抓住时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发挥创新性潜能。
二、阅读教学中的情感素养培养
在阅读训练中,学生会经常提出各种疑难问题。特别是有关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有的放矢地予以答疑解惑,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和教益。
如学习“摩擦起电”后学生会针对课本提问“电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摩擦可使物体带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解答,也可以组织课后讨论,肯定、鼓励学生并给予指导,锻炼他们思维多向性,深刻性。
三、实验教学中的情感素养培养
首先,在实验操作前要让学生清楚实验目的、主要操作步骤、重要仪器使用规则以及观察要点。重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体验,尊重实验事实,做好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同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环保意识。例如,我在教授“浮力”单元新课之前,学生先自己看书,查资料,做实验,提出并回答与浮力有关的问题。避免了上课时仅仅是复刻性、跟随性等被动的情况,而是强烈解决问题的愿望。
其次,倡导以贴近生活、联系社会或现代科技等“问题情景”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在“传染病”一节的教学时,在讲传染病特点,我选择了一段美国大片关于细菌性疾病传播过程片段。请同学归纳出传染病的特点。提出:如何预防乙肝的问题。
尊敬的吴老师:
您好,非常抱歉地跟您递交这份上课做小动作的检讨书,此时此刻我是何等的愧疚。在今天下午的自然科学课里,我因为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上课用具准备不齐,加上因为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产生了厌课情绪。
回顾我的错误,我是何等的不该啊。我痛定思痛,觉得我犯错误的原因有三:
第一,我严重地缺失对上课的重视度。须知,作为一名处于紧张学习阶段、脑力快速成长时期的初中生。日常的科学文化课程对于我们的发展起着多么大的重要性。而我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疏忽对课堂的认知。
第二,我没有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要知道,上课之前的课间才是让我们准备各种文具学习用品的时间,而我却没有利用课间来准备,却白白浪费课间时间来玩了。
第三,我没有很好地重视课程,现在的我知道了,原来自然科学课时多么的有意义。这是我们初中生了解外在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学好自然科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检讨书总结:如今,我已经深刻认知到了自己的错误,已经犯此次错误的原因。希望老师能够狠狠地惩罚我,让我痛改前非。
此致:
非常抱歉!
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综合课程有利于解决现行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并能及时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新一代社会成员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程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但由于综合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开设起来难度大、问题多,因而又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
教师队伍如何打造
综合课程的实施,最大的难点在教师。综合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一门知识,还要旁通相关领域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师范院校设置的专业往往是“单打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综合课程的“综合”需要。
为使在职教师尽快适应综合理科教学,浙江省教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综合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该省明确要求:学校要建立自然科学教研组,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的教师共同备课;教师数较少的农村初中,分片建立中心教研组;各级教研室要确定专职的自然科学教研员;35岁以下教师要独立承担自然科学的教学任务;在评审教师职务时,单独设立自然科学评审组。
在综合课程的实验中,《科学》是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因其知识体系跨度大,综合性强,要求的教育教学条件较高,也是综合课程中的难点。山西曲沃县教育局采取“一选、二奖、三配备”,从选拔、奖励政策和资金投入上保障《科学》课程的健康进行。该县教育局副局长张桂蕊向记者介绍,通过选拔,将热爱科学教学、有研究热情、责任心强、学业有专长,在《科学》所整合的四门学科中精通一门学科,并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优先聘用到科学课程中。通过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学》课的教学与研究。县教育局及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条件,如在全县作观摩课,参与编教材、教参,授予“学科带头人”,评模、晋级优先考虑,福利、奖金高于其他学科教师。
“综合课”如何实施
综合课程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能否正确实施是综合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许多实验区的实践证明:开展以校为本、教师互助的教研方式是解决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诸多教学问题的有效方式。
山西曲沃县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课改的重头戏。张桂蕊向记者介绍,他们出台了符合科学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估方案和课堂教学的指导意见,从“课前准备”、“课堂调试”、“课后提效”三方面入手。并采用集体加工课改标本课,由多名教师提供一课教学设计,由教研员和教师精心打造、树立样板。
浙江省在教研工作中,采取“校内互动、校际合作、区域联动”的方式。校内教师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校际间若干所学校形成教研区片。通过研讨,共同解决关心的问题,共同承担综合课程的压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变化;思考
新课程标准主要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三大点阐述了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我们主要参考前言(主要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来思考。新课程标准重申了生物学课程的科学课性质,强调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应当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应当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课程,既要习得科学知识,又要领悟科学方法,不是被动的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习得知识,体验过程,领悟方法,训练思维,养成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新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则强调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需要,要注重情感教学和多样化教学。根据对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分析,我们总结得出初中生物教学三要点:创新教学方式,还原课程自然科学本质;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一、创新教学方式,还原课程自然科学本质
生物是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一,它的存在是为了揭示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探究生命背后的本质,并且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基础,支撑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但是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生物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性质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它仅仅被作为应试科目,以机械重复教材的方式教和学习,缺乏探究和创新。
科学的意义在于探索和发现,把未知变为已知,科学要实现发展,必须在已经存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才能找到以往没有解决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如果仅仅是重复和复制,像文科学习一样把知识传承的方式教授给学生,甚至实际上文化也需要在创新中传承发展,科学无法实现发展,停滞不前,那么教学就失去了长远的意义。初中生物教学要在改革的过程中适应时代要求,就要体现出其自然科学的性质,以探究的方式教学,深入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抓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学习道理,但是现实与期望往往背道而驰,学生可能对生物世界,对各种千变万化的生物现象感兴趣,但是对生物这门课程感觉到吃力,甚至感觉学习很痛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让学生能够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来。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呢?一般而言,学生对于具体的、直观呈现出来的事物或者是生活中可观可感的事物有更大的兴趣,学生或许对此毫无观念,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会有所发现,所以,我们要把文字、公式这些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具体生物世界存在结合起来,让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学习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时,我们可以把遗传原理与学生和父母之间的遗传结合起来,把学生和父母之间存在那些共同点找出来,利用学习的理论来做出科学的解释。
(二)注重实践展示
“一次的背诵不及一次实践操作”,这是自然科学学习的不二法门,把对知识原理的讲解与实验操作结合起来,呈现出现象到本质的动态演变过程,给学生以深刻直观的知识理解。初中生物教程对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实验操作做出了明确要求,在当今的教学条件下,多数学校都有完善的实验硬件设施,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能够认真、按质按量的完成教学,让同学们都能够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不能因为实验课程耗时或者考试要求不重就不安排相关课程或者敷衍了事。我和同学们交流时发现,同学们对实验课有着很大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甚至能够把书本上始终未理解的知识点弄明白。除了实验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演示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例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时,如何区分酶的催化与胆汁的乳化,我们不妨用烧一张小纸片模拟胆汁乳化,用粉笔磨灰来模仿酶的催化,可以简单明了的把二者反应的形态和生成物性质展现出来。
二、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新课标对于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做了多出强调,这体现出教学改革的一个总方向:以学生为中心。
(一)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兼顾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教学肯定是放在首位的,但同时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理论与实践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同等的份量,尤其是对于生物这样的自然科学课程来说,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甚至超过了理论。初中生物相对于高中生物来说应试的压力要小很多,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将教学眼光放长远,从素质培养的角度来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注意学科情感养成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也要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辅助,因为学生在作为学生之前,首先要作为一个社会人去成长,所以在学习中所接触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也会对个人品格、情感的养成产生影响。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初中生物学习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探究生命的奥秘,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决策等等,学生通过生物学习不仅要成为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人才,也要成为对整个社会发展有益的社会公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科知识本身,也要结合时事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负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
三、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启发;实验探究;结合生活
小学设置科学课程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而科学课开设以来不免有许多老师认为课程浅显,只要让学生背过重点或者是结论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科学课既然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我们就需要设置科学情境,让学生以活泼、灵动的方式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转换知识,生成技能。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课堂教学谈一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理念,提升课堂效率。
一、巧设情境问题,启发深入探索
如果不经过探索体验直接让小学生背诵科学结论,那肯定无法形成深刻的印象。为了吸引学生深入探究,我们就要在重难点环节,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获取科学体验,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我们在学习磁铁知识时,如果只是让学生记住磁铁能吸引铁可能无法引起学生对磁铁的重视,这样学生就没有运用磁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引导和启发。笔者就在课堂上携带了一些曲别针,学习完磁铁的内容后,“不小心”将曲别针和木屑撒在讲台上:“哎呀,谁有办法在最短时间内捡起曲别针来呢?”这样就能引发学生思考,很容易驱使大家想到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然后利用磁铁瞬间捡起曲别针。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小问题情境,就抓住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运用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及时认知到知识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运用,养成科学意识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探究实验,获得直观感受
实验是我们探知自然科学的必要手段。小学时期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整合教学内容设置有针对性地探究实验,让学生以生动、直观的方式通过模拟实验,观察科学现象,体验科学原理。比如,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相关知识时,因为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太庞大了,无法从形象的方面感知其自转的过程和昼夜变化的原理。所以,我们可以设置实验让学生以形象的方式来认知宏观的地球自转及昼夜变化:找一台地球仪,一盏台灯,打开台灯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式轻轻转动地球仪,让学生亲眼观察地球上明暗交替变化,形象认识到地球的昼夜变化。
客观地说,实验是我们认知自然科学的不二法门。在抽象的科学问题面前,我们可能很难借助想象完成理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形象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进行认知,有效提升课堂认知率。
三、结合生活现象,完善形象认知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能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完善对科学现象和科学规律的形象认知。实际上我们用的科学教材也是相关专家根据本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筛选的与孩子们生活比较切近的自然科学和自然现象,这就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让科学知识以切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方式展现出来提供了物质基础。
比如,我们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进行抽象理论解说,学生肯定难以接受和理解。为了完善大家对水的全面、形象认知,我们就可以引导大家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来认知:“同学们,我们平常见到的水是什么状态?”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液态。”老师追问:“那寒冷的冬天水会变成什么状态?”学生回答:“冻成冰。”老师启发:“冰是什么状态呢?”学生反应过来:“固态。”然后我们再引导:“烧开水的时候,时间长了水会减少是怎么回事?”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水变成‘白气’跑了。”老师启发:“很好,水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的白气叫水蒸气,这就是水的气态。”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让学生完善对水的三态的形象理解和认知,远远比抽象理论解说要快捷、有效。
四、组织互动讨论,探寻科学原理
科学是开放的,需要学生经过讨论和分析才能探寻科学规律,掌握科学原理。只有经过互动讨论和思考,才能形成对科学的全面认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要学生总结结论。
例如,我们在学习植物的向光性时,可能我们的实验往往局限于常见的绿色植物,那么这样实验认知的结论是不是具有科学的概括性呢?我们就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互动、讨论:喜阴植物,比如蘑菇是不是也具有向光性呢?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或亲自动手设置实验根据结果进行讨论。这样设置就扩大了学生认知自然的范围,有效增加了课堂容量,提升了课堂效率。
总之,小学科学虽然简单,但是绝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科学结论。我们要以学生的实际认知为核心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启发认知科学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 科学课堂 回归生活
作为小学以往这门课的教学,是在教自然科学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科学知识的学习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新的科学课程加入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更多的让学生回归生活,亲近自然,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内容,在实际生活体验中感知知识的乐趣和无穷的奥妙。因此,科学课堂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生活”的理念,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生活情境,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科学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科学教学回归生活。我们在这里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也作了些思考。
一、走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新课引入能使学生头脑清醒,兴趣盎然。而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从兴趣中产生,它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求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讲述应用性科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如,在教学《热传导》一课中,有老师提出:“有一个婴儿肚子饿了,哇、哇地哭着,老奶奶想冲一杯牛奶来喂小宝宝,但牛奶太热不能马上喂;你们能不能帮老奶奶想一个好办法,让小宝宝快一点喝到这杯牛奶啊?”生活中学生也有泡过牛奶、咖啡的经历,情境的感染下同学们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前来献谋献策:“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能够使牛奶快一点溶解,快一点冷却。” “倒放在大不锈钢盘子中,吹风扇。” “用两个杯子把牛奶倒来倒去……”从生活情景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就会感到科学不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接近,对实验设计也就会感兴趣了。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材料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要提高科学探究效率,有效选用探究材料是基础和关键。“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试验室的仪器却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好材料。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除了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以外,更多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材料,例如塑料直尺、橡皮筋、纸张等,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并请学生课后继续研究身边常见的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三、结合生活,让学生实践操作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老师课前让学生准备4根木棍(两根a长、两根b长)。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活动,在活动前,首先让学生明确,长方形周长就是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然后让学生活动,学生们个个动脑动手,拼拼摆摆,结果推出三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第一种,形象直观,即长+宽+长+宽;第二种概括直观,即长×2+宽×2;第三种变感性为理性(长+宽)×2。学生兴趣浓厚,在自己动手摆弄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同时也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自主的活动空间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操作活动之后,学生对类似几何图形的特征、计算的理解更加透彻,在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时,也显得有条有理,灵活多变。
四、回归生活,让科学知识拓展延伸
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应立足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经验,发展积极的情感,学习必要的技能。生活需要通过行动去感知和探究,没有多感官的参与,没有学生深入的探究,就无法真正感受生活。如在超市购物一例,就要明白:如何购物,熟悉购物的流程,超市环境的创设给人审美的愉悦,商品的分类摆放,到处出现的文字和数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如何合理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不盲目消费;体验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等等。我们可以给幼儿学生提出任务,在超市中购物,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教学设计的有用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我们可以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从被动学进入主动学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23-01
目前,“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已经成为《科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基本教学特点。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须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有的东西挑战。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如何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呢?
一、要讲究实效性
1、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小学科学课涉及面广,揭示的自然现象复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他们心中的一个个谜团需要教师去解决。教师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才能踏踏实实地教育学生,才不至于想当然主观臆断地去解释自然现象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自己的教学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基础,才能传授给学生真知。
2、科学课堂教学要“实际”。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向学生展示实物,出示直观教具。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由于农村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视野较狭窄,对许多自然界生物和一些科学现象不曾见到,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向学生展示或再现实物、如学习“岩石’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岩石标本,加深第一感官印象。
3、科学教学演示实验要“落实”.教师要认真做好实验操作。一方面,要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维、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认识自然规律。同时,也通过实验操作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奋点,把注入式的教学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把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变为主动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促使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一致,不仅使学生的技能得到训练.强化了新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理解、记忆、创造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又为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水的浮力时,让学生通过在水中压木块和用橡皮筋吊石块,认识到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在水中无论是上浮的还是下沉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浮力。
二、要进行科学地探究
我们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为此,有必要重新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教育的唯一工具,而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把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基础。因此,要做到这点:
1、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很好的把握教材难易的“度”。在《生物的繁殖》这一单元中,教材要求学生能够对各种动植物的各种繁殖方法有所了解,学生刚刚进入科学探究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都有一定的难度,更谈不上对自己很少见到的动植物繁殖方法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删除这部分探究内容,将它放到课外以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2、在教学中要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亲身经历给他们深刻地体验。因而活动多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并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的责任。而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让学生跟着你草草收场。所以与其热热闹闹,丰富多彩,还不如减少两个活动或某些环节,保证充分的时间,把每一部分做透了,做细了,那么学生的收获可能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了。
三、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一、通过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实验兴趣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具体物品、模型、做实验或用电教资源等来演示情境,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1. 观察法
首先,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时,给每位学生准备油菜花、桃花、南瓜花、凤仙花、丝瓜花、月季花等,学生通过合作研究、观察统计后就能归纳出哪些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两性花。
其次,在教学《植物新生命开始》时,学生对种子的繁殖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根、茎、叶的繁殖就不清楚了,我利用多媒体的视频资料《植物的繁殖》,让学生仔细观察,再把种子、根、茎、叶的繁殖过程讲述清楚,成功地突破了学生对于根、茎、叶繁殖的难点。
2. 展示法
教学中用图片或图画来设计情境,提出问题。我在教学《我看到了什么》中,书中插图中印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根据这幅插图,我提出问题:“从这幅插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由这个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投入“观察——探索”的活动中来,再由学生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3. 实验法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教学中,我利用了电教资源,里面就设计了有关“磁铁两极”的实验,是以“猜一猜”的形式设计的,课件里还设计了现象说明。里面有两个实验,一个是转动用绳子吊着的条形磁铁,让学生观察磁铁停止后,看看有什么现象;另一个是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让学生猜猜小汽车往哪跑?变换方向猜猜又会往哪跑?通过这两个模拟实验,能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这些活动,从而真实学生的观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探究的欲望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引发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知道的磁铁》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思考在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学生的发言很多,但由于农村孩子平时接触的事物少,所以回答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如磁性黑板、磁性文具盒等,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我想到运用电教资源,不仅可以导入直观的图片,还可以导入丰富的声音素材,效果应该不错。于是,在电教资源的帮助下,这些事物激发了学生对它们进行探究的极大兴趣,在接下去的实验活动中,学生有了兴趣,能主动地去探究了。
三、拓展课堂,优化教学,体会乐趣
教学中,我们当然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但知识面广、内容多,除了充分利用电教资源外,还要求我们去拓展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兴趣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去探索自然规律,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让他们永远体会到学科学的乐趣。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充满着神奇,生命的奥秘魅力无穷。小学生对这个神奇的自然充满了幻想,他们对五颜六色的花草、自由的虫鱼、神奇的鸟兽有着天然的爱好。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寓教于乐,使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接下来本人就浅谈一下自己通过实践得出的关于小学科学课教学的一点启示。
一、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的兴趣是科学课教学的关键
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最实际的内在动力,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获得的强烈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和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中“跳”出来,是广大科学教师思考的课题。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幽默或是神秘,这样学生会被教师的言语所吸引,对悬而未决的科学现象所吸引。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注重情境的创设。例如,我在讲《马铃薯再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我首先创设情境,问:一块木头和一块铁投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铁沉下去了,木头漂在水面上。我追问:为什么呢?那万吨巨轮为什么能在水面行驶?生:……到这里,我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关于浮力的问题。这样教师的情境创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教师的知识传授是高效的。
二、小学科学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观察和实验时收集科学的事实,是获得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洞察力,检验自然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小学的科学是基础科学,许多现象无法用言语表述,实验室最好的理解方式。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初步的判断和简要的结论,再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教师的讲解以获得科学的解释。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使学生直接接触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基本技能,提高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理解想象的科学思考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倡,小学的科学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和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式。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实验中学生的创造欲望得到释放,他们体验到了亲身创造带给自己的乐趣,为今后成为科学人奠定了基础。
三、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所谓科学态度就是使学生把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转化为现实相应的科学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自己的师表形象影响着学生。教师和学生要学会科学地分析,运用科学规律。在观察和实践后,对科学现象的叙述要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观察和实践时,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蒙混过关,不弄虚作假。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
四、小学科学课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
根据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小学科学课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切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研究客体实物、标本、模型等,对实验的手段和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思考的习惯。
小学科学教学离不开数学知识,如何用好用活数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很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科学的工具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把科学理论抽象成“公式”,另一个是对自然现象进行定量的描述与测量。在小学阶段,数学在科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二功能,即计算、测量、制表作图以及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解释图表。如果只是对科学中观察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进行大致的了解,不但不会实现科学课探究的目的,同时也有悖于科学的学习态度。因此,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科学探究中可以使科学探究更加严谨、准确。
从现在的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联系。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很多知识互相关联。但在学校课程中,因为“科学”和“数学”分列为两个学科,分科教学,“各自为政”,学科间知识的呈现顺序不一致,缺乏纵向的、统筹的安排。
小学科学和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间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笔者就此进行了两门学科相关内容的重组尝试,力图形成学科间学习内容的优势互补,更好地为科学和数学教学服务。
一、 注重知识的整体联系
知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更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阶段进行改进而形成的新知识体系。如果学生获得的知识繁杂无序、无系统性,也就不能使学生获得连续的知识,这样就会制约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着力研究科学和数学间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引领学生形成连续性、系统性的知识。
1.联系旧知,创造新知
科学和数学学科之间的知识是有机联系的,具有严密性、系统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将一些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比较,再进行讨论,并处理加工形成自己的看法、结论,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创造“新知”、发现“规律”的过程,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
例如,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五课“做框架”。
本课的科学概念是: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其实学生早在四年级的数学课上就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易变形”这一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导入新课后按照教材编排的活动,组织学生扎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长方形框架,那么学生只沉浸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兴奋点仅集中在操作上,而他们的思维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会大打折扣。
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们联系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把以制作、体验为主的活动改为以探究为主的活动。先组织学生观看生活中的三角形: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宏伟建筑物,从大型的桥梁到轻巧的晾衣架,勾起学生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的回忆……随后抛出问题:“你能通过这些材料来证明三角形确实比其他图形稳定吗?”学生立即想到了“做框架”;接着分组让学生用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这时他们的操作是带有目的的。推、拉之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全班已围好的三角形,大小、形状都相同,是唯一的;而围好的四边形大小、形状都各不相同,不是唯一的;通过对比、分析,从数学角度再次证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实践证明,通过上述知识的重新整理、组合和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观念的建立,有利于基础知识的落实,而且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基础条件。
2.调整进度,形成整体
新课程倡导:教学中应突破一些传统的东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重视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又注重学科间知识点的结合和应用,突破学科中心,突破固有的模式,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常常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虽然便于教师日常教学,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整体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形成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他们只能被动地学习,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度调整,便于科学和数学间关联知识的迁移。
科学课中,教师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让学生思考橡皮泥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再通过把橡皮泥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水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得出: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但此时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清晰的、完整的“体积”概念,对体积(容积)单位毫升也非常陌生。为了推动学生对知识的完整把握,在教学本课之前,应该先把数学第三单元“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内容前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沟通科学和数学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这样调整,既沟通了学科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又使学生知道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明白其发生过程,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就不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能够体验和理解知识的真实来源和意义。
二、 加强资源的延伸拓展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提出:“科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要关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这意味着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要相互开放、相互延伸、彼此关联。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触须”向外延伸,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1.有效合作,沟通联系
对于学科之间的整合,单凭一位学科教师独立来完成,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各学科教师进行合作交流,以最直接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广泛的综合性教学资源。要实现小学科学课程与数学课程的良好整合需要科学教师和数学教师进行密切的交流和联系,通过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一课,因为平均数的意义非常抽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师在课堂中必须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在感知用总体和个体不公平的情况下,用代表这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一个数据来衡量。而五年级科学下册“我们的小缆车”中,在研究“小车的运动与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的实验过程中,用一次实验就得出“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就越快”的结论,难以让人信服,所以需要通过多次实验,求这几次实验的平均时间来得出结论,才更科学,更有说服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明白平均时间的意义,还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有利于养成科学的探究精神。
这是一节科学与数学有机整合的课例,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谈话:小车在受到拉力时会运动起来,那么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呢?我们不妨预测一下。 (学生预测)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小车运动的快慢,但是这些因素我们不可能都研究,我们要选择一下。
(针对学生提出的预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所受到的拉力有关系”。)
探究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让小车爬上斜面或桥的模型,把挂的钩码当成小车的拉力,改变小车所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学生在做了第一次实验后,汇报结果。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每个小组的结果都不一样,我们用哪个结果来记录更合适呢?”通过讨论,学生在对本组和其他组结果难以取舍的情况下,一致同意用他们的平均数来表示更合适。
这样的整合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不同学科得以联通、整合,使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课外延伸,联系生活
小学科学、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根据教学需要,选取一些能与书本知识发生联系的生活内容作为基本素材,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周围的事物,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一天的生活用水”的教学,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课前的“水资源状况”调查,课堂上观看关于水的公益广告和图片,两种刷牙方式用水量的对比,了解水资源信息,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从而呼吁人们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渗透了环保教育。之后,我们可以结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74页“节约用水”这一内容,布置有关节约用水的实践项目:测量一个滴水的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如果学校教学楼里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滴水速度滴水,计算一下学校一年要浪费多少水?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调查结果:
学校教学楼共有30个水龙头,如果这些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一年就要白白浪费210立方米的水。计算一下学校每年要多支付多少水费?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收集和整理数据,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数学知识,还更充分地认识到科学课中提倡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打破学科界限,提倡科学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沟通和融合,但还要把握一点:无论是哪一方面的“融合”,都不应放弃本学科应有的本质属性。我们除了关注这两门学科之间的资源融合外,更应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课程整合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将数学作为一种单一的工具,而是希望把数学完美地融合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有效改善科学学习环境,提高科学探究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刘谦,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永春.数学课程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一、培养目标
从已有培养目标的文本来看,多维度、多视角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培养目标落脚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认为“通过一系列课程的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1]有的落脚在就业去向上,可以分为单一型和多元型两类。单一型是指就业只面向中小学校,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初中《科学》等综合课程教学,并能适应当前理、化、生等分科课程教学,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合格的复合型初中综合理科教师。”[2]多元型,即就业去向多元化,如“能胜任初中自然科学课程以及初中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分科课程及小学自然与科技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在厂矿企业、科研院所从事化验、检测、环保监控等技术工作,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宽基础、宽口径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3]有的落脚在教师应有的素养上,认为“未来的科学课程教师,在必须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上有一定的造诣,富有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及诚实的科学态度,传授这些知识的科学知识素养,指导科学探究的科学素养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教育素养。”[4]有的落脚在某一具体学科的教学上,以凸显自身专业的特色,如“具备以化学学科为主的科学研究和实验的能力。”[5]
在美国,科学课程教师按照培养项目、候选教师范围以及培养类型分为多种类型。按照项目的培养水平分为本科水平、学士后水平和研究生水平。按照候选教师的任教年级范围,分为K~5年级(学前及小学),6~8年级(初中)和9~12年级(高中)。按照候选教师任教的科学科目,分为生物学项目、化学项目、物理学项目、地球与空间科学项目、普通科学项目。按照培养类型可分为单领域项目、双领域项目、多领域项目和其他项目。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个小类都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应该确定怎样的科学课程教师培养目标,是单一型还是多元型?是分层培养(即小学和初中分开),还是综合培养?培养目标的内涵和外延应该如何界定?对于兼顾其他就业去向的科学教育专业而言,如何处理好教师岗位需求与其他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均值得进一步探索。
二、课程设置
这是科学课程教师培养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有的研究结合科学课程教师素质结构和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一体化培养的必要性分析,认为科学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必须突出“综合建构”与“探究培养”,并将课程划分为四大课程群,即通识性课程群、本体性课程群、条件性课程群以及实践性课程群。[6]有的根据课程类别和每类所包含数量的不同,把课程结构划分为科学型课程体系与教育型课程体系。[7]在科学型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到20%,而自然科学类课程却是教育科学类课程的2倍以上,如西北师范大学。在教育型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占专业课总课时的49%,如孝感学院。
有的研究根据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两套科学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方案一:“先合后分”。所谓“合”,即第一学年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分方向,一起上课。主要开设高等数学、大学化学及其实验、普通生物学及其实验、大学物理及其实验等;所谓“分”,即从第二学年开始,除了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外,学生分方向上专业选修课。方案二:“先分后合”。即科学教育新生入学时首先选择化学或生物专业,完成各专业前两年的学业。大学三年级开始合班学习,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必修课,包括自然地理、科学教育论、自然科学概论、自然科学史、教学技能训练、多媒体辅助教学、科学实验设计、中学科技活动设计、环境科学课程。[8]
需要指出的是,少数面向中小学校培养科学教师的高校,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自身特色。如太原师范学院,根据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培养目标,在“通才+专长”的教育理念下,构建了融多元培养目标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调共生,且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平台+模块”式的一体化课程新体系,并于2004年出版了《科学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该类师资培养的课程研究,现在已有较丰富的成果,但仍是最需要思考的地带,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课程较为贫乏。从掌握的文献来看,多数高校的科学教育专业很少开设交叉、边缘学科的课程。从科学课程教师的综合性来讲,交叉、边缘类的课程应是科学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从内容构成上,它们最能反映科学课程“综合性”之本色。二是人文素养类课程短缺。科学与人文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人文课程是培养人的社会意识、科学精神、思想品德、气质修养、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要手段,而在相关研究中只有少数高校涉及。三是体现培养教师能力的课程不足。科学教育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是科学教师培养的重点所在。科学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活动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进行健康安全教育的能力等都是教师教育中要重点培养的。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通过开设科学和争论等课程培养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组织科学俱乐部、设计实践活动等课程培养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这是目前我们科学教师培养课程中应学习和加强的。
三、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科学教师培养研究中出现概率相当频繁的概念,但在使用上却存在着内涵上的混淆。一般来讲,培养模式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养过程及主要环节的宽泛概念;狭义培养模式仅指培养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讲的“4+2”、“2+2”、“专业+师范”等,其实质是一种课程与修业年限的不同组合方式,是一种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过程等处于同一层面的概念。在本研究中,培养模式除在综述中仅指狭义内涵以外,其他各处均为广义内涵的培养模式。
对科学课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合型”、“主辅型”以及“拼盘型”等三种类型上。
“整合型”模式也称为“融合式”课程模式,是指围绕一个培养目标或统一的培养原则,通过同一学科体系内部或某些跨学科的联合课程,或者专题型的教学而实现的课程模式。这一模式仍以学科为支撑,培养课程中所涉及的学科。不分主次,但也不是平均拼合。强调对相关学科的整合与联系,淡化学科间的界限;强调知识运用的广度,降低各学科的难度与深度;强调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应用体验,弱化各学科知识点的识记掌握。其特点是“顾全不顾重”。
“主辅型”培养模式是把综合课中的相关学科分为主要学科与辅助学科。主要学科的学科知识学习相对完整系统,辅助学科学习的则是由主要学科延伸出来的、经过选择的相关学科知识。其特点是“顾重不顾全”。
“拼盘型”培养模式也称为“菜单型”模式。该模式是通过专业的整合,把相邻专业的课程合理搭配、协调拼盘而成的一种课程方案;是在一种明确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将相关的可融合性学科进行拼接联合,调整知识体系结构,以形成一种新型知识门类,再进行培养的模式。其特点是“既顾重又顾全”。
除此之外,太原师范学院还提出了“5+3”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五学期学习公共必修课和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进行通才教育;学习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学习跨学科课程,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教育。后三学期通过学生自愿选择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组,以加深某一专业方向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在前五个学期“通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术业有专攻”的专长教育。
在国外,科学课程教师的培养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模式也不尽相同。英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教师培养模式有四年一贯制的教育学士模式和三年第一学位学习加一年大学本科后教育证书课程学习模式。
美国这类师资培养一般在文理大学和综合大学进行,培养课程在本科阶段为四年。最近,本科开设五年制课程和一般专业结业后再学一年师资培养课程专业的大学也有所增多。还有一些学校,为强化科学课程教师职业的专门性质而在研究生院进行师资培养。
上述诸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整合式模式顾全不顾重,首先是要确保学生对知识基础或通识性知识的掌握;其次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师范生基本技能进行训练;最后针对知识重点、难易程度、学习方法等对同类课程进行整合,较能体现课程综合化和知识融合,在最大限度上打破了学科间封锁闭塞的局限。然而,在实践当中,究竟以怎样的标准或原则去选择知识并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用何种方法进行不同知识的融合及目标评价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辅式教育模式是针对整合式模式的不足提出的一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模式。它以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系统为标准,更为系统地组织教学,并融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使得教学活动更为“有据可依”。但由于源于分科教学,这种模式难免会受不同学科间差异的影响而降低了综合性融合的程度;同时,依据某一门学科特点去选择相关知识,又增加了知识整合的难度,极有可能回到分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拼盘式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培养,切实保证学生相关学科知识基础的牢固性,并可以兼顾到所需学科的均衡教学。但对于学科拼接的标准与评价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否则这一模式的实施容易出现课程门类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四、师资队伍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高校培养科学课程的师资主要以本校教师为主体,部分高校甚至全部用本校内部教师,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偶有外聘教师,从点滴的学时设置来看,也只不过是“点缀”而已。美国科学教育教师培养实践已经证明,教师培养的全局性本质特征,决定了实施科学教师培养的大学内各学院必须紧密合作;同时,教师培养也不能封闭于一所高校内部,应当与各中小学、教师协会、国家科学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等专业组织展开合作,共同进行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教师培养标准的开发以及科学教师培养项目的构建、维护和改进工作。
五、实践环节
从我们掌握的兄弟院校近几年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与相关教学计划来看,各学校几乎都没有把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科技活动指导、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研究性学习指导等列入课程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科学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仅包含了对现代科技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还涉及到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等的养成。我国《科学(3~6)、(7~9)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中心环节,这就要求担任科学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尤其是科学探究能力,可见,这是科学教育专业必须加强的。还有目前中小学校比较关注的“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才能掌握班主任的技能,但这在几乎所有的课程设置中都没有涉及,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
注释:
[1]王光彦.关于贵州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1).
[2]魏玲.对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4(3).
[3]王丽敏,伊恩涛.科学教育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4]吴有刚.对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5]饶志明,翁文,林珩等.高师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6]黄晓冬.科学教师的一体化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 2006(21).
[7]高华,邓银城.关于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