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努力提高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我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文化遗产的整体,缺一不可。保护和利用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严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依法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加快步伐;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保护机制急需完善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已刻不容缓。
二、科学确立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
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氛围,使我省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抢救、保护、传承和发扬。
三、逐步形成科学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要把抢救濒危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我省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色鲜明,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对年事已高、掌握特殊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的生活条件进行改善,并对其技艺抓紧进行记录、整理和传承。对珍贵、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等,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尽快进行征集、收藏和保存。
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彻底摸清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要按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逐步建立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报国务院备案;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及相关学科建设。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按照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展示和传播。
要重视建立以人为核心、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鼓励传承人讲习、带徒等多种方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活动。
四、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今天是周末,我们全班一起来到了文化馆,去观看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在路上,我们问老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老师笑了笑给我们讲解了许多,我们这才明白。原来古代勤劳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我们把这些传承下来的美好的东西叫做遗产。其中的一些我们看的见摸得着,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我们把它叫做物质文化遗产;而另外的一些,我们看的见但是却摸不着,是一些艺术形式,而不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我们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到文化观内,我们看到了许多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原大地文明之都,我们纷纷为我们古代智慧的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而惊叹。而豫剧,木板年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给了我们以美的享受。整整一天,我们看到了许多东西,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真可谓是充实的一天,让我们学到了许多。
关键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田石雕
一、青田石雕的文化与发展
(一)历史渊源与华侨文化
“青田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年在浙江湖州出土的距今已约6000年历史的青田石制品“青田瑛”,把青田石雕的历史向前推了3000多年。到了宋代,青田石已经有大量的开采,但仅多用于制作“文房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图章,小件玩耍之物”。后经历代艺人的探索和创新,石雕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形式上也呈现出圈雌、钱雕、浮雕、线刻、镶嵌等多方面结合的技法,丰富了石雕的艺术表现技巧。同时青田石雕又承载着青田人奋勇拼搏的精神和饱含辛酸成败的华侨文化。早期青田籍的华人华侨与青田石雕的关系极为密切, 可以说青田的华侨史也就是石雕在海外的发展史。
(二)特色形成与发展成就
1、青田以石扬名,享誉全球
青田石雕于1910年在南京的南洋劝业会上夺得银奖,从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其在改革开发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几年来,青田石雕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多元化发展,逐步享誉全球,也获得了很多的殊荣,包括青田石雕作为国礼赠送外宾,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并高居榜首、国内评比屡屡夺冠、国家发行纪念邮票、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和生产性示范基地、浙江省“四个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著名商标、文化建设师范点、非遗传承(教学)和宣传展示基地、非遗经典景区等。
2、青田石雕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在改革开放后,青田石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及市场广泛的认可。青田县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石雕主题博物馆、石雕工艺品市场、石雕产业创意园区和青田石雕研究院,并为了艺术传承成立的青田石雕艺术学校。在青田原石主产地山口镇建成了中国石雕城、中国石文化主题公园、青田石旅游文化一条街等石文化产业系统工程;正在建设青田石雕大师艺术馆群、青田石矿山公园、中国原石交易市场等文化产业基地,初步实现了原石和石雕艺术口生产、观赏、销售一体化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名石“展示中心”、“研讨中心”、“交易中心”和石雕集散中心。目前,青田石雕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并进入到稳定发展的快车道。
二、石雕发展的制约与雕刻技艺的传承
(一)制约石雕发展的原因
1、县情概况
青田县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中下游,毗邻温州,是丽水市对外开放的东大门。青田建县已有1300年的历史。青田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石雕之乡、名人之乡、杨梅之乡、田鱼之乡”。青田石雕有着6000年的深厚历史文化,早在“菘泽文化”时期就被人类所认识并利用,是中国“四大名石”之首,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2、当前矛盾与未来展望
(1)当前矛盾
①定位问题
对于青田石雕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体系仍不完善,文化产业规划也没有明确定位,缺乏战略性的方向指导。
②资源问题
众所周知,青田石料十分丰富、品位高、类型全,但实际上在青田石资源的开采方面并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致使青田石盲目开展,并且一些资质较低的企业也参与其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当前的青田石料甚至出现了匮乏的现象。
③人才问题
青田石雕的工艺技人结构不合理,60岁以上的艺人超过了三分之二,同时这些艺人的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并且一些学徒因各种原因半途而废,人才储备不足。
④产品问题
上文所述青田石雕艺人文化水平较低,同时大部分都是祖传或者师徒承,并没有学习系统的工艺美术理论,在创新方面严重不足。
⑥市场问题
虽然当前青田石雕有着很大的知名度,但产业化发展不合理,在宣传、营销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大多都是在家坐等商机,青田石雕的销售范围较小,没有形成全方位的销售体系。
2、发展展望
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开始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缓慢。可喜的是,政府和民间团体及多数青田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展了不少的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正在逐步的推进青田石雕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青田石雕发展与技艺传承的对策研究
1、加强资源开发保护,提升石雕文化品位
一要加快出台《青田石资源开采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对青田石资源的监管保护,规范青田石资源有序开采和管理。二要鼓励矿山企业以整合组建集团公司的模式,建立市场运作机制,通过统一拍卖等有效形式,提高青田石的市场效益。三要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创新,扶持和推动优秀石雕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鼓励石雕艺人创作作品,提高青田石雕文化产业项目上品位上档次。四要大力推行石雕生产的登记管理制度,规范石雕生产经营秩序,加大石雕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青田石雕原产地证明商标”品牌管理。
2、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石雕人才培养
一是要拓宽送出去的渠道,与工艺美术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培训;二是要充分利用县内办学条件,并邀请专家教授传授雕刻技艺和理论知识。三是要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引进人才。要鼓励石文化商贸能人回乡创业,积极发展加工基地在外地,首脑管理机构在青田的“石雕总部经济”,为青田带来税收、消费、就业等多重效应。
3、壮大石雕产业集群,构建石雕贸易平台
一是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以现有原石交易、雕刻加工、市场销售等产业为依托,构建产业发展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二是要培育一批企业力争培育出一批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集中的民营龙头石文化企业。三是加强企业间的分工协作,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集群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四要借用整合外部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宽青田石雕内涵,有效解决青田石雕资源不足问题。
4、拓宽艺术思维空间,研发新型石雕产品
一是必须以文化产业发展的理念指导石雕产业发展,提升石雕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石雕产业新的竞争优势。二是继承、发展、创新,再创石雕艺术辉煌。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气息和青田石雕工艺特色的高档工艺品,加大青田石雕文化产品创新力度。三是把欧美艺术风格同中国石雕艺术有机结合,研发出新的石雕工艺品种。四是精心研发被普遍接受的大众化石雕产品,并完善产业链,形成石雕文化产品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
5、理顺政府工作机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一是要改变文化产业就是文化部门的事的传统思维,进一步健全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吃准定位,根据我国石雕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台《青田石雕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真正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发展石雕文化产业。三是要做足石文化旅游文章,以青田石雕博物馆为中心,结合石雕艺术学校、石雕产业园区、中国石雕城、中国青田石文化主题公园等石文化产业基地,开发建设青田石矿山公园和青田石文化一条街等工程,打造一条集观光、购物、休闲为一体的青田石雕文化国家AAAA景区精品旅游线路。
6、传承弘扬石雕文化,突出特色品牌宣传
一是借文化之力,提升石雕知名度和文化内涵。二是借品牌之力,实施青田石雕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把青田打造成中国石文化之都,中国石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石雕艺术培训交流中心、中国石及石雕集散中心。三是借华侨之力,不断扩大石雕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知名艺术品牌。
参考文献:
[1]吕涛.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杜明明.美石每刻,爱上青田石雕――青田石与青田石雕赏析[J].集邮博览,2015,09:92-95.
以市场经济和信息传播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弱化了文化的边界,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多样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的定义及其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长期以来用于行政性、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和学界探讨中的“民族民间文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同义。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说,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这样表述多样性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当芭比娃娃成为全世界小女孩梦寐以求的玩具时,达斡尔族的哈尼卡纸人玩偶开始渐渐“失宠”;当好莱坞的大片、NBA的球星红透亚洲时,这些国家的部分传统剧种、民间体育却面临濒危。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从经济向各个领域扩展,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保护而破败,民间艺术由于资金缺乏、保护不力而后继乏人。
新加坡新闻、通讯与艺术部部长吕德耀说,在如今的开放社会中,文化发展却面临着消极的影响。借助互联网、进口大片这些渠道,西方的理念正冲击着传统价值观。不丹内政与文化事务大臣明朱尔·多尔吉在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上表示:“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必须全力保护好我们的身份,而保护好我们身份的唯一办法就是存续和弘扬我们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战中,人类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无情地破坏和残酷地摧残。二战后,世界各国政府开始普遍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1954年联合国专门就“战争状态下”如何保护文化遗产,通过了一个国际性的海牙公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逐渐接纳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的国际公约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10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4月正式生效。
为了复兴各国传统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世界各国政府以各种手段和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手段和措施包括官方承认、法律保护、减免税收或提供补助等,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体或个人给予激励,并且政府还将通过各种节日或电视宣传活动来强化保护措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103个国家作出的调查,大多数国家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把它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之中。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害、破坏和不断消失的严重威胁,尤其是亚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威胁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并且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陷入商业化的误区。如何有效保护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面临许多挑战。
三峡大学的陈廷亮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张磊就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濒危状况及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和消解十分严峻。时代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承人的锐减和因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与保护意识的欠缺等因素而导致的保护机制的脆弱,都在加速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与消亡。他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其濒危和消失的速度是十分惊人。民族语言的濒危使湘西少数民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或绝迹;传承人的不断减少和老龄化使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危机;工业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飞速消解;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存在着断层;“重申轻保”、“保护性破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则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民族音乐的出路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无论是民族器乐还是民族声乐现在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民族音乐要坚持民族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我们的音乐不但要和国际接轨还要和民族传统接轨。
针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提出的建议包括:一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现代化,要坚持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观;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体系化;四是要关注一些重要的民族文化形式并及时抢救和保护;五是在全国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的课程等。中央民族大学的石亚洲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建议: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土家族地区整体联动协调机制。从土家族文化整体发展的高度,建立四省市及州县联动协调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立多层次保护机制,即政府、立法、利用、科技、分类、民间、区域保护;积极鼓励民间参与。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基、源泉和生态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根本属性,是各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也是世界各民族应该得到尊重的社会观、和平观和发展观。正如《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文化的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虽然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要求相比,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然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是以后的研究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来自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一直是由社会公众自发的进行传承,而公共文化则是由国家的教育部门和文化机构培育并引进的。民间文化和公共文化传播的主体不同,同时占据的社会空间也不同。随着中国政府开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一部分开始拿到进入政府文化支持体系的入场券,成为了新型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文化
非物质文化成为遗产,或者简单地说,被命名为遗产的程序就是一种公共文化的产生机制。“非物质文化”是一个表示自在状态的概念,表示特殊样式文化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彰显文化自觉历程的概念,表明特殊样式的文化已经完成了权利主张、价值评估、社会命名的程序而成为公共文化。
文化具有公共性,但是并非谁的文化都是公共文化,并非什么文化都是公共文化。文化具有公共性是说,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这是事实),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潜力甚至冲动(这是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然而,文化的公共性实际上受到社会的限制,受到社会关系的限制。所以在现实情境中文化并不总是完全公共的或彻底开放的。有时候是文化的持有人群不愿意让自己的特定文化向全部人公开或开放,有的时候是一个群体或者其代表不让他人的文化成为自己群体的公共文化。文化具有公共性,但是文化要成为公共文化,往往要通过复杂的社会博弈,甚至是思想、政治以至阶级的斗争。在中国,文化项目进入或退出公共文化是近代以来的文化社会史的主要情节。
非物质文化成为公共文化,大致发生在两个层次,一个是在观念上被大众公认,并且得到公众的自愿参与;一个是在体制上被政府部门正式承认,并且以一定的公共资源加以支持。中国日常生活中原生的活态文化在近现代历经被贬低、被否定、被抛弃的曲折,当前又大量地活跃在实际生活之中(也有许多项目处于传承的困境之中),并部分地重新被认知为公共文化。政府是社会的公共性的制度保障,也是文化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因此,政府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公共文化对待的事业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政府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进行的诸多努力都可以归入公共文化事业。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一)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
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地渗入公共文化产品当中,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沟通、协作机制和协作平台是基本前提。特别是从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看,这一机制和平台的严重缺乏,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远远孤立于其他政府职能体系之外,使之难以融入到主流的政府职能体系当中,从而从根本上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体系的完善以及更大范围保护体系的建设。比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广场、社区以供人们广泛感知、认识和鉴赏和品味,建立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活的保护机制”。
(二)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机制
从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财政预算体制上看,有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财政预算。但是,根据我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职能规定,这些预算主要用于履行基本的保护职能,如拟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保护规划、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组织实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等。而对于更大范围的开发利用,特别是跨部门的推广,则没有相关的资金保障机制。然而,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产品转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沟通协调、具体设计、施工建设还是后期评价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否则便会难以推行。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资金配套来支付沟通和协作所产生的各类费,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三)政府应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位性决定对其加以保护关乎文化多样性和完善人类内在精神信仰等人本主义思想。基于私权保护的市场规则只能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归属问题,而不能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应对其采取公权保护方式,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应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立法,明确政府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的主导下,运用公法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例如,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 即牙雕、玉雕、木雕和广彩、广绣,已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因此,这些传统工艺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有利于对它们的保护。
(四)濒危遗产优先保护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依据我们现有的国力、财力、人力,不可能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并对待并统统保护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区分轻重缓急,集中力量将那些处于濒危状态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与保护。如根据已出版的一些音乐辞典、乐器志等资料的记载,我国的民族乐器至少在500种以上,但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各种民族乐器(包括打击乐器)却不过几十种,这意味着大部分古老的民族乐器正在被人们所遗忘。为了确保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必须坚持对濒危遗产进行保护。
(五)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就是文化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环境紧密相依,为了保证民间原生态非物质遗产能够存活下来,我们应当加强对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尽管想要将民间非物质遗产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下保持不变,在这个广大时空背景下,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局部环境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延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的时间是完全可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不尽相同。通过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安全的手段,也是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存在所属环境中,并使之成为活文化的最佳途径。
(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评价机制
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是为了检验以公共文化产品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的实际效果和效益,通过评估结果不断改变和调整转化方式、形式,从而达到改进转化效果、提升保护程度的最终目的,并对相关资源的运用形成一种监督控制,减少资源的意外流失,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
三、结束语
中国社会自我意识和文化认同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中国的公共文化开始由学校教育培养的现代文化转向包容传统日常文化传承的多元文化。同时,这种转变突出表现了中国社会具有包容性。目前,我们将非物质文化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一方面进行保护,不但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志平.基于准公共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开发研究[J].企业经济,2014,(12):115-11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58-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特点
1.独立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审美文化受到历史、社会的影响,也作用于历史和社会。审美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类型,其无功利特点,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独立性较强。例如我国的蒙古族的呼麦,是在长期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发声技巧,呼麦的主题也多为歌唱自然景色,表现动物世界,是蒙古族历史上狩猎文化的结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契合,不受金钱和功利的制约。
2.情感美。非遗中的审美文化与人的心灵情感相同,有一定的情感理想物化,非遗的审美文化透着情感升华、思想凝聚的表达,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包含着价值观和思想的夸张和抽象表达。例如京剧,多采取了表演、音乐和画面的美化和夸张成分。
3.经济美。非遗的审美文化消费性具有体验、娱乐和精神三个方面,满足人们对非遗审美文化的需求,愉悦人们的神经且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通过非遗审美文化了解政治、社会甚至经济发展,促进人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认知。例如中国桑蚕丝织技艺帮助人们了解当时纺织业的发展,妈祖信俗赞扬了“真、善、美”的社会价值观。
4.发展美。发展是文化传承的需求,也是文化的自有特征。非遗审美文化的发展不受民族、时间、地域的限制,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为大众所推崇和接受。例如我国的书法艺术和雕版印刷,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在世界的科技进步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审美文化的功能
1.传承文化的精神之美。非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文化精髓,其文化贯穿于其中。在审美文化中,由于非遗的独立性,不存在功利特点,其文化意蕴更为彰显。非遗文化中表现的情感,其幸福、欢乐、希望都反映在了审美文化中,并在这文化中蕴含了社会、历史、人文、知识等其他元素,受众在接受非遗审美文化的影响中,也产生了文化的共鸣和精神的契合。例如朝鲜农乐舞,是在长期的农田劳作中,形成的民间艺术,人们欣赏和体验时,会产生喜悦、庆祝丰收的情感,对用传统乐器表现出的音乐节奏和舞蹈表现出的喜悦产生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精神共鸣。
2.塑造人格的人性之美。非遗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是对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的总结提炼,其中的精神内涵对人格的塑造非常重要。非遗对社会思想、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都有影响,对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我国藏族的《格萨尔》史诗,是藏族人民社会历史、文化道德、风俗习惯的大百科。其中的《保卫盐海》一文,表现了善用智谋取胜的格萨尔王在敌军压阵不惧不畏,勇敢聪慧的军事家形象,格萨尔王的宽宏和善良感化了敌人王拉托琚,最终换来了胜利与和平,故事对勇敢、智慧的推崇,对宽仁美德的弘扬,对感恩之心的肯定,随着作品的传播深入人心,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3.促进发展的繁荣之美。非遗有着厚重的历史感,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消费特点决定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我国对非遗的旅游资源开发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例如某剪纸之乡通过宣传,受到了人们的热捧,该乡的剪纸作品得到了社会认可,也让剪纸艺人获得了经济收益,依托剪纸民间工艺,剪纸之乡大力开发剪纸艺术旅游,强化了餐饮住宿服务业,也为当地的土特产、野菜、中药材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建设对策
1.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对非遗的审美文化建设研究较少,面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浪潮,我们更应当注重非遗的审美文化传播,引起中国非遗审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这也说明了民族文化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表明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性。我们应当注重对非遗的保护,鼓励社会舆论、媒体、政府对非遗的引导和发展。
2.完善非遗审美文化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我国《著作权法》为我国民间非物质载体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护,但对非遗并没有详细的保护办法,因此完善我国非遗的继承和发展,是促进审美文化建设的及时、有效的方法,在法律制度的保护中,更应当注重对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在保护中实现发展,追求社会、经济和文化保护方面的三者平衡。
3.积极发展非遗审美文化建设的相关产业。非遗的审美文化的建设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应当积极挖掘更多文化资源支持非遗的发展,再利用文化产业的形式推动非遗的传播、创新和繁荣。实施文化产业带动措施,加快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表演业等联合运作,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郭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形态[D].重庆:重庆大学,2009.
关键词: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海宁皮影戏;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文化安全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以海宁皮影戏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3日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文化安全就是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生活制度知识传统、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在人民群众中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石中英,2004)。文化安全就是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一国的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威胁和支配,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与完整。
现今世界,全球化的加剧使某些强势文化向世界扩张,开始进行文化侵略。在此基础上,保护好本国的文化安全成为保护国家安全刻不容缓的新任务。同时,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奈(1990)将来自一个国家文化体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称作“文化权利”。可以说,文化安全一旦受损,往往会动摇国家生存的根基。然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不乐观。仅以传统戏曲为例,在山西,1983年调查统计,有49个戏曲剧种。到2003年统计,当时存活在戏曲舞台上的剧种只有28个,有21个已经消亡。2012年5月下旬,据山西省文化厅非遗处介绍,又有13个剧种消亡,目前山西省能在舞台上演出的剧种仅有15个。30年中仅山西一省就有34个剧种消亡,平均每年有一个以上的剧种在消亡。而海宁皮影戏也是其中面临消亡的剧种之一。
海宁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唱腔丰富,吸收本地盐腔,兼有我国四大古声腔的“海盐腔”和“弋阳腔”;其造型精美,遗存着南宋皮影的绘革之风。研究海宁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海宁皮影戏由兴盛走向衰败,并且逐渐被人们遗忘。2011年海宁皮影戏正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其生存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人们对海宁皮影戏感兴趣程度低,以及海宁皮影戏过于陈旧、创新力度不足等。因此,本文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宏观背景下,探讨海宁皮影戏的现状问题、分析海宁皮影戏逐渐被民众遗忘的原因,以及提出保护海宁皮影戏的相应对策,从而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好发展,进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二、文化安全视角下海宁皮影戏现状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收回839份,其中有效问卷807份,有效收回率为80.7%。问卷采取随机抽样,选取浙江省嘉兴市和海宁市作为抽样单位。
在对皮影戏了解的问题上,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民众只占到23.05%,而一般了解、比较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占绝大多数为76.95%。而在是否知道海宁皮影戏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上,知道的民众与不知道的比例相当,分别为51.43%和48.57%。对于是否知道哪里购买、观看皮影戏,或看过或购买过皮影戏的问题上,知道哪里购买、观看皮影戏的只38.66%,看过或购买过的也只占39.90%,相反,不知道的分别占到60.10%、61.34%。因此,证明民众对皮影戏的关注度不够,皮影戏即使发源于此,但是它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对皮影戏感兴趣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惊奇的发现,对皮影戏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和一般的民众达到88.22%,其中感兴趣、一般的民众比例达到46.28%,只有8.31%的民众比较不感兴趣,3.47%的民众非常不感兴趣。如果我们更好地宣传皮影戏,更好地继承、弘扬我们的皮影戏,适当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也许这46.28%的民众会成为非常感兴趣的民众。(表1)
此次调研,由于调研的区域、客观条件等限制,我们并不能大量的对政府、文化部(镇)、海宁皮影戏的老艺人发放问卷,所以我们采用访谈法。通过访谈,让我们了解老技艺家眼中皮影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以及多年来对于海宁皮影戏,他们的一些感受,让我们离海宁皮影戏更近,走进海宁皮影戏。
现今,海宁皮影戏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问题
1、传承人老龄化。目前,海宁皮影戏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海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这8位传承人大都已近高龄,其中年龄最小的也已63岁。在我们采访的4位技艺家中,两位老技艺张坤荣、苏雪其都已退休。
2、皮影戏人的工资和待遇差。资金问题同样是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遇到的共同问题。资金的缺乏,致使从事皮影戏行业的人工资低,这根本吸引不了年轻人的加入。
3、皮影戏相关器材不到位、演出场所简陋且逐渐消失。“相关皮影戏演出器材(如皮影)已经存入文化局进行标本,私人要取出来进行表演十分不方便(为此他们还专门请皮影戏的制作大师王钱松老先生对所有皮影进行了重新制作,目前好像接近尾声),但这十分不利于皮影戏的传播。”苏雪其老先生感叹道。
4、皮影戏传承方式陈旧、不易学习。基本依靠老艺人口传身教的方法,效率低下。许多说不出来的手势、感觉都是师徒手把手传教的,这样才能保证原始的韵味,一个师傅往往只有2、3个学生。
(二)创新问题
1、皮影戏受外来文化冲击大。赵力姐曾告诉我们:“作为年轻人,我虽然从小对海宁皮影戏接触也比较少,但并不影响我对这门古老艺术的热爱。但是,皮影戏只是我的工作,日常生活中我也喜爱欧美大片等等,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一代能够发现并理解欣赏皮影戏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
2、海宁皮影戏相对封闭,外出交流少。传统影戏剧团因其艺人年龄偏高,只能呆在盐官进行演出,缺乏与其他地方皮影戏的交流。现在国家级传承人年龄更大,也不太可能跑到外面去演出了,这将大大减少皮影戏接受外来文化的感染、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机会。
(三)保护体制问题
1、产业化初现雏形,但是还未形成产业链。“海宁皮影戏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体制的问题,现今,国家对于皮影戏的保护机制是出资给一些私人老板组建皮影戏艺术团来进行海宁皮影戏的保护工作,但是,这样会滋生很多问题。”老先生感叹道。并且,在我们走访当中,在“宰相府风情街”中只有孤零零的皮影馆,馆内也只有单一的皮影表演。没有将皮影戏表演、皮影戏展览、皮影戏纪念品连成一条链,形成贯穿皮影戏产业化的主线,依旧各要素分散各处。
2、缺乏专门机构管理皮影戏发展。资金的管理、皮影的录制和整理、剧团配备的管理、人员安置等问题,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3、布局分散,缺乏规模效应。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皮影戏馆总是孤零零地蜷缩在角落,并且现代皮影戏、传统皮影戏都分部在不同地方,这样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获得民众的关注,难以使传承人之间相互交流竞争,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4、皮影戏进校本课,实施情况不乐观。斜桥镇中心小学是皮影戏进校园的重点实验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学校实行皮影戏进校本课,对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一星期一节皮影戏课程等。但是实地采访后,我们得知,皮影戏进校本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参与了我们的校本课活动,而是个别的同学参与其中。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总结出海宁皮影戏现今面临着五大方面的难题:
(一)传承问题。在传承方面,首先最大问题是传承人老龄化;其次是皮影戏人的工资待遇差,后继传承人少;再次是皮影戏相关器材不到位、演出场所简陋且逐渐消失;最后皮影戏传承方式陈旧、不易学习,使我们后来传承人任务十分艰巨。
(二)创新问题。除了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海宁皮影戏却又在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封闭,外出交流少,且传统剧目剧情冗长,不适合现代快节奏的发展速度,需要改革。
(三)保护体制问题。海宁皮影戏保护机制存在众多问题。首先,产业化初现雏形,但还未形成产业链;其次,缺乏专门的机构管理皮影戏发展;再次,皮影戏馆布局分散,缺乏规模效应;最后,皮影戏进校本课措施,实施情况并不如预期的乐观。
(四)皮影戏本身存在的问题。海宁皮影戏作为一种地方非物质文化,首先,其演唱主要以方言为主,现代人都听不懂;其次,剧目革新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最后,演出内容和形式限制影戏的发展。
(五)大众意识。大众意识不够,缺乏新颖宣传。生活节奏加快、习俗的擅变,皮影戏新颖宣传的缺乏,使大众越来越不关注皮影戏。
在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海宁皮影戏的保护和发展。这主要从一个核心和四个联动机制来阐述:
1、一个核心:以传承为核心,完善传承缺陷
第一,要解决资金问题,需要政府直接的经费补助,但是只靠政府的资金补助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还需要政府支持,发动民间力量,将民间的闲散资金聚集起来用于文化的保护。
此外,我们应该注意传承人问题。多分配一些正式编制给青年传承人。据我们采访所知,青年影人加入皮影戏剧团,是因为这样可以获得一个正式的编制,有利于生活的稳定,有利于他们更加专心的投入皮影戏的研究当中去。
第二,政府要起到组织、调节和引导作用。政府要建立健全它的保护体系,政府要支持皮影戏向外发展的活动。目前,政府将皮影箱收入文化局保护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也违反了活态保护的原则,给皮影戏的演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希望政府可以有所改良。
第三,皮影戏表演的场所缺乏。原来农村中的戏台早已不知去向,而目前存在的皮影戏馆也仅仅只有两处。因此,需要政府以及各种民间文化组织多建起一些表演场所。
第四,皮影戏的传承方式陈旧,不易学习。为此,可以采取新的教学和保存方式。对于仅仅存在于老技艺家脑海里的技艺,我们摸不着,因此可以采取口述史学的方式,将其数字化和网络化,比如组织老艺术家将皮影戏表演的技艺编辑成书,并拍摄记录在影碟中。影像和文字的双重记录,对以后的人们有极大的帮助。
2、四个联动机制:创新、保护机制、大众意识、皮影戏自身四个联动机制,推动保护皮影戏的发展
(1)维度一:完善创新缺陷
第一,必须有新的剧目、新的表演方式、新的科技手段,以适应新时期的观众。所以,要鼓励皮影戏新剧目的创新、改革,特别是编演适合儿童观看的新皮影戏,鼓励培养年轻演员,用新的剧目培养新一代观众。
第二,学会走出去,对海宁皮影已经刻不容缓。成为“世遗”之后,海宁皮影戏走出去的机会更多,杭州、成都只是海宁皮影戏走出去的一个点,近年来,无锡、唐山以及国外新西兰等地都留下了海宁皮影戏的“声影”。接下来,希望海宁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再多多考虑与当地外事办合作,创造更多走向国际的机会,更大程度地打响海宁皮影戏的知名度。
通过举办全国皮影戏汇演和皮影艺术节,促进全国各地和各个流派皮影的交流与提高;建立皮影戏博物馆和皮影戏艺术研究中心;集中整理、保存这些民间艺术的瑰宝,采用综合性角度和大量翔实的历史材料来展示中国皮影戏的历史发展。例如,北京的皮影戏宣传就做得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2)维度二:完善保护体制
第一,完善产业化,建立皮影戏产业化。产业化虽已具雏形,但是尚不成规模,我们应该将传统皮影戏和现代皮影戏相结合,形成较为大型的皮影戏影视馆。皮影戏馆包括皮影戏的观看、皮影戏的展览、皮影戏纪念品购买,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第二,建立专管机构。资金的管理、皮影的录制和整理、剧团配备的管理、人员安置等问题,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因此,政府文化部门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皮影戏管理机构来领导各界共同参与的保护行动。
第三,调整皮影进课堂措施,让其效益最大化。现在已有的皮影戏进课堂措施实际实施状况差,所以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对这种措施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更改。
(3)维度三:完善皮影戏自身的缺点
第一,皮影戏原汁原味的方言应该保留。我们可以采取科技手段,比如电脑字幕来解决语言问题,这种手段已经普遍采用在各地大型皮影戏剧团中,因而这是实际可行的。
第二,关于雕刻者的问题。应加强对雕刻者的培训。当有更多的雕刻者加入到皮影戏的绘制中去后,会有更多的皮影来支持其演出。
(4)维度四:提高大众的意识。现在海宁皮影戏得不到推广,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民众的意识不高。要提高民众的意识就需要多在人群多的地方进行宣传,比如在大商场及人流量多的地方可以适当播放海宁皮影戏的宣传片或演出视频;可以制作一些海宁皮影戏的宣传册,放在公交站台或书店等公共场合免费赠阅。
主要参考文献:
[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Joseph S.Nye.Soft Power[J].Foreign Policy,1990.80.
[3]吴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J].前沿,2011.2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高校;述评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设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立
从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提出至今,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近20所大学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2]。在已开设非物质文化的高校中,从学科设置的类别上看,主要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文科类、师范类,以及高职高专类高校;从隶属关系来看,部委属、省(直辖市)属、地区级的院校均参与其中;从发展目标和水平上看,“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及普通高校也在其列。官方报告显示,全国具备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相对全国高校的总数量而言,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高校所占比例不到1%。在专业设置上,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设置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旨在培养一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人才。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还没有作为一门学科列入高等学校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已开设的专业也仅仅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系较紧密的专业,如艺术学院的音乐、舞蹈专业,历史文化学院的考古、遗产、博物馆专业,文学院的民间文学专业,建筑学院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美术学院的民间美术专业等,而其他大部分专业仍未开始行动[3]。其中,部分专业的开设,只是在现有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加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以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随着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相继在不同高校建立,如: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育利康文化遗产研究所)、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历史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4]。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建立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二、课程建设成就与问题并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其公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中,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根据公告的要求,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中包括:重庆文理学院在美术学院开设的具有尝试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与保护课程—“民艺研究与考查”[5]、武汉音乐学院开设的“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6]、玉溪师范学院开设的“云南绝版套色木刻”课程、云南民族大学开设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课程等。从课程的类别来看,已开设的课程中,主要以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为主,既包含知识型,也包含技能型与实践型课程。从课程的层次来看,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博士生课程都已覆盖,例如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等,都开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科生课程、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设有“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设有“建筑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课程。尽管已开设的课程形式多样,数量较多,但规范性不足,仍存在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地位不明确,课程定位模糊,课时较少,课程内容庞杂分散,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课程考核不完善,学生积极性不高。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现状,一些国内学者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其中,王建设提出构建“平台+模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7],牟延林依据“大学生+传承者”的培养目标,构建了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三类传承课程体系[8],王红建议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程,普丽春鼓励大力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阮学永提出了选择课程资源的四个原则,张燕萍则提议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系统的有传承人亲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课程,并建立起规范的课程体系,对于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尚未形成体系
纵观当前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发展,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性高,纷纷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并设置了相关课程,但都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体系,缺乏基础性的标准教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主要包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关的专著,如王文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苑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乌丙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等;二是非物质文化相关学科专著,如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等;三是地方自行编制的教材,如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编撰了《侗歌教材》,在侗族地区的学校中普遍推行。现有教材,与传统学科的教材相比,教材内容没能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照搬传统学科教材的框架,理论性、系统性不足。其次,在数量上,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和文献相比传统学科累积不够,其中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工作的学术成果更是匮乏。同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难以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的长远发展需要,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持续发展[9]。因此,编写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刻不容缓。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国务院已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包括了民间文学31项、民间音乐72项、民间舞蹈41项、传统戏剧92项、曲艺46项、杂技与竞技17项、民间美术51项、传统手工技艺89项、传统医药9项、民俗70项共10大类[10]。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大量素材的同时,也为教材编写增加了难度。将如此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整合编写出实用性强的教材,是一项任务庞大的工作。目前,许多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建设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张燕萍、谭宏、王建设、王玉青等强调编写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统编教材,并结合地方和民族特色,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材。其中不少学校和学者已经着手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出版了面向本科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精品课程教材,云南玉溪师范学院,编著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哈尼族原生态文化歌舞》、《云南绝版套色木刻》、《云南重彩画》、《云南民间传统手工刺绣鉴赏与制作》等专业课教材。
四、教研队伍逐渐壮大
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尚未完全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当前参与非物质文化教学和科研的学者总体人数较少,且分散在各自原有的专业领域内进行适当的涉及和扩展,没有形成独立的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和科研的团队。同时,当前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大多从自身的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如人类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建筑学、民间文学等,因此形成的成果分散,系统性不足。但随着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越来越多国内学者如颜峰、王树斌、谭宏、牟延林、张燕萍等认识到师资对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许多高校、学者、研究机构相继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研队伍,其中包括:重庆文理学院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建立充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研队伍,靖桥、盖海红、王靖敏、朱秋华、龚春英、申茂平等学者提出聘用民间艺人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中[11],王红提倡“互动性”、“探索式”、“参与式”教学,张燕萍则主张对不同学术背景的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分层次逐批次进行统一的高水准培训。
五、结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特征;产业化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积淀而成的,反映了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状况,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特征的文化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作用,既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活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得不到妥善保护,一些珍贵实物资料流失海外;一些民间文学和工艺美术被盗用或掠夺式地粗暴使用;许多传统科技被国外无偿使用,甚至有的被他人在国外申请了商标、专利保护,反过来限制我国的正当使用。这就对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化经营,使其走向市场,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传承性、实践性、活态性、开放性的特征。无形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占有任何具体的物理空间,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被人们的感觉所感知,从而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传承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个群体或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传承积淀下来的。具而言之,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只有经过历史的演进,承载了人们厚重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品格,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种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为其传承创造良好的氛围,保持其原生态环境,使之能够延续、传承。实践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表达其喜庆、欢乐、悲哀、痛苦等情感的形式,其中凝结着各个群体或者团体的文化旨趣。此项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应以实践为基础。活态性,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它依附于特定的国家、民族、族群、地区或者个人而存在和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首先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其次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其赖以传承的文化生态土壤,使之在这样的土壤上、这样的环境里延续下去。开放性,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上述各项基本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将面临诸多困难。因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既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文化,也有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护、保存、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等。但最有效的发生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这样可以避免遭到破坏。
3、产业化的含义
“产业化”的概念是从“产业”发展而来的。产业,是对能够带来增加值(附加值)的社会经济的总称,是国民经济的载体。产业化,即指如何将一种理念、想法、需求、价值、观念转化为一种产品,然后进入市场,拥有买方市场,进入营销体系,实现利润的过程。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全面的市场化,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市场化经济的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盈利为目的。如提到文化产业,不再是指阅读小说、欣赏影视作品等文化形式本身的内容,而是指通过小说、电影的市场运作来实现利润的过程。
4、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效果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经营,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创新。要保持传统,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发展传统。传承是一个有机的生命链,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及文化遗产得以存在、延续与发展的必要机制。然而,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传承并不意味着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味性、原生态。因为在现代生活中,作为文化资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实现了资本的物态转换,在当代背景下有效发展,才能延续和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与身份,并有效拓展自身的作用空间。只有创新,才能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随时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静态的保存方式无法体现它的文化内涵,最终只会让它在无声无息中消亡。通过开发再利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实现管理、开发、保护一体化,将会极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避免遭到破坏。
5、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途径
在国际上,文化遗产管理单位通行的定位是兼具经营功能并负有经营责任的“非营利性机构”,它们借助遗产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与精神服务。遗产资源由统一的国家机构管理,遗产保护、管理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资助。其中,社会资助是获得更多的资金保障的有效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减轻财政负担,能为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寻找生存价值,使其走出生存困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获得反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国外由于市场经济比较成熟,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任何单位、个人只有产出满足一定市场需求的合法商品,才能获得一定的合法经济收益。在市场上,遗产管理单位能提供、允许提供的商品就是服务,高档次的文化服务,依靠其服务情况,特别是传播教育功能的开发和实践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资助力度,因此国外的遗产单位很注重遗产的营销。与传统的商业营销不同,文化遗产营销以“文化价值”为导向而非单纯的盈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其历史传承价值与科学认识价值是该民族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一旦转化为文化产品,必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走向“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新的行业及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使第三产业比重得到提高。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是一种必然趋势。市场需求成为发扬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动力。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产业化规模后,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转变思维,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传统的艺术瑰宝,更是一种具有经济特点、可转化为产品的潜在资源,通过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经济形式,达到相当规模、规格统一、资源整合、产生利润的过程。
时至今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依然异常严峻,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灭绝,而相关保护法律和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如何切实地保护祖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创造条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件重大事情。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有能力改变个人和集体的生活方式,也能对共同体的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交流的同时,外来的强势文化随着经济的交流不断向外蔓延,向地区的本土文化进行渗透,对其进行侵蚀。如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欧美的影视文化蜂拥而至,对中国的戏剧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青年一代,对戏剧文化知之甚少。这种文化侵蚀的结果会造成民族文化出现断裂,传统文化的价值变得虚无,进而使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失去话语权 。
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弊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过程。它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到传统审美观念和传统鉴赏习惯的传承和嬗变;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内在约束力和外在影响力。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遵循抢救挖掘,并适度开发应用的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把以上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以影像、实物等形式,采取博物馆式、档案式或者是数字化式对其进行保存,同时与旅游市场进行契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潜力,从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遗产,更是人类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保护时,要注意其文化属性,充分考虑其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目的性的表达或表达形式,是活态的、不断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例如,中国的茶文化,不仅是茶叶的炒制加工、茶具选配、冲烹茶艺等工艺过程,更是中国人相互交流、休闲养身、陶冶情操的传统。对于这种文化,如果仅仅是搜集整理茶叶生产、茶艺程序,并进行博物馆式的保存,就不能够体现出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了。类似茶文化这样的关系纷繁的文化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能像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送入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从遗产角度进行“文化拯救”的同时,也要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考虑遗产项目所在的文化系统对项目的影响和文化系统内其他文化对遗产项目发展、变迁、传承以及延续的影响。从文化系统的角度审视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是必要,也是必需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延续生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中,采取博博物馆式、档案式或者是数字化式的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载等加以保护,或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进行保护并鼓励其传承等办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其生命力,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动态,坚持用发展的动态眼光审视与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魅力得以传承。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动态,就是不仅要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呈现的文化形态,还要将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生存的环境之中,注重对其文化发生、发展的环境进行研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对其生存环境、生长土壤进行保护和培养,决不能单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采取切断环境,“断根取木”式的保护。
坚持用发展的动态眼光审视与保护,就是要把发展、运动的哲学观贯穿保护工作始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生、发展和生存需要特定的环境和背景,随着环境和时代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有顺应时代改变自身的能力,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适应社会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的变化置之不理,因循守旧,那么终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遵循这一发展运动观,用运动的观点审视全局,杜绝生硬的绝对式的、强制性的保护行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在我国已经开展,希望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力度的同时,也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伴生与文化共生问题,坚持用运动发展观审视全局,否则所保护的遗产项目难免会成为文化的“孤岛”和记忆的“碎片”。
参考文献:
[1]翟风俭.从“草根”到“国家文化符号”[J].艺术评论,2007.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工作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三、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为创建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累经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1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在延安市和榆林市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是承载陕北民间文化的基因,造就了陕北人民与黄土高原环境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传统。我国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1年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囊括了18项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舞蹈5项、曲艺2项、民间美术4项、民俗1项、传统音乐3项、传统戏剧1项、民间文学1项、传统技艺1项。2006年开始陕西省正式启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分别在2007年、2009年、2011年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曲艺、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戏剧等8大类共89项。
2旅游开发视角下陕北非物质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2.1大量被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当下陕北地方各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多与经济发展挂钩,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历史原因影响,受重视程度仍然不高,再加上口头传承方式自身存在的缺陷,致使出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存、因人而亡,面临濒临消亡的局面。随着网络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很多实用价值较低的传统技艺丧失市场,因而没有被及时的搜集和整理出来,濒临消亡。以陕北民间音乐吴起弹口琴为例,相传是从康乾盛世流传下来的,以后,人民生活稳定,弹口琴广为流传,逐渐成为当地的一种民间艺术。但是由于其弹奏方式复杂且与现代音乐风格不相符,现在只有少数老年妇人可以演绎一些比较简单的曲目,濒临消亡。
2.2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重视不够
目前发掘、认定非遗传承人的过程不科学、不客观;再加上各级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局限性,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从而导致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性并不高,表现得相当冷漠,从而不能从根本上形成“自觉”的传承意识。即使部分传承人有“自觉”的传承意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谋生方式的多样性,尤其是陕北资源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部分民间艺人因生活压力而转向社会平均利润高的职业,作为接班人的青年人更是对从事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缺乏兴趣,陕北许多传统文化技艺出现了传承人的匮乏甚至是断层的现象。以陕北说书为例,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的一种曲艺说书方式,因为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而广为流传,现在多为一些老人演绎,年轻人鲜有问津,民间艺人老龄化的问题突出。
2.3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性开发严重
虽然合理的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是近年来在旅游经济的驱使下,旅游经营者为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大量的民间传统文化被快速且粗糙的加工制作投放到旅游市场,夸张且过度的商业气息严重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如:传统的手工剪纸大量被机械复制;原汁原味的陕北信天游被电视传媒取代;陕北秧歌也逐渐地流于陕北过大年的游街形式。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传统文化得到了重视出现了新的发展热潮,但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根本性、原真性的破坏。
2.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不深刻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陕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体现了陕北人民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然而,在目前旅游开发中只是低层次观光型旅游产品,主要是一般静态展示与简单旅游商品销售,忽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挖掘,体验性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以陕北窑洞为例,目前在旅游的开发上只停留在革命旧址的展示,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只以伟人旧址作为宣传主题,对“窑洞”只字未提。单纯的以窑洞文化为专题的旅游内涵的挖掘较少,因此挖掘诸如窑洞的文化的深层次含义迫在眉睫。
3旅游开发视角下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3.1注重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应充分调动陕北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保障旅游经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投入比例,建立旅游开发项目的专项保护基金,实现保护和开发并重[1]。重视传承人的教育和培养。陕北地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口相传的特征。老前辈文化艺人的离世可能连带着这门传统文化技艺的消逝。所以,各级政府在全面清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抓紧传承人的培养,政府文化部门应专门设立保护基金,鼓励年轻人投入到文化传统的传承工作中去。旅游开发部门应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的传承人机制,保障老艺人的生活,使老艺人可以专心从事传统技艺的传承工作,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人才辈出,世代传承,永不间断。
3.2爱国主义教育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
学生是延安旅游重要游客群体,凭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既可以使前来学习的游客接受到爱国教育和传统教育,又可以起到保护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作用。陕北高校也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开办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不仅可以丰富高等院校的授课内容,提高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可以激发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如在延安大学,已经开设了陕北民歌、安塞腰鼓、陕北秧歌等课程。
3.3防止旅游市场化的过度开发
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虽然可以将文化价值直接转变成经济价值,但是过度的商品化不仅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其原真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陕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风俗,当地居民受商业化的影响,开始只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转变开发观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经济化、市场化和产业化[2]。因此,要想实现非物质文化在陕北旅游中的应用,就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控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速度和限度。只有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既实现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同时带来客观的旅游收入,实现双赢的目的。
3.4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开发
目前,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还只停留在表面的呈现而忽视深层次的内涵挖掘。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深度挖掘的进程,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满足旅游客源地寻求异地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为陕北地区整个大旅游环境注入新活力。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还不成熟,保护体系还不完善,要想取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局面,就要号召社会各界参与,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和谐发展的机制。
4结束语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散性与生存困难性,使得其保护和发展迫在眉睫,陕北红色旅游潜在的旅游市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非物质文化复兴提供了机遇和现实可能性。因此科学、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是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濒危困境,实现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汪倩雯.基于旅游开发角度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广东为例[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