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39: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爱他人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晴
甘肃省靖煤公司二中小学部二(3)班 杨淇
我最敬重的人是桐桐,他有着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如果大家不信,我就在这里说几件小事,你听听。
有一次,我在玩篮球,不小心摔倒了,桐桐过来了,赶快把我扶起来,还问我摔疼了没有。
又有一次,我在玩乒乓球,不小心碰在了案子上,我疼地直叫。桐桐看见了,就把我扶起来,扶到了我们家。爸爸表扬桐桐说:“你真是一个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小朋友,你说说看,桐桐是不是一个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小草微弱,那连天的芳草映出浓浓春意;水滴微小,那浩瀚的“水滴”托起巨轮前行。
当今世界,离不开“微”,我们的生活,依赖着“微”:略有笑容叫微笑,婉转批评称微词,位低渺小是卑微,深奥玄妙乃微妙。
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微”字夺魁,力拔头筹。“微”字缘何最受青睐?除了2011年风靡海峡两岸的微博外,更在于人们对“见微知著”的深切体会――一些微小的人、事、物,正改变着时代的进程,推进着社会的进步。
细微的谈吐折射个人修养。一个人细微的语言谈吐、肢体语言,会把他的素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家制药厂与德国一家公司谈合作事宜,生意基本谈妥,可就是厂长随意吐的一口痰,让德国公司立刻要求终止谈判,取消投资项目。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生意场上要注意微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呀!
微小的倡议引领社会风尚。一些看似微小的环节或东西,正日益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积微成著――3.2亿用户开启“微”时代。姚晨是中国微博粉丝数最多的人,她对公共事务发表看法,用自己的影响力“传播正能量”。从动车追尾惨祸中痛失双亲的小伊伊,到汽车碾压后被18位路人漠视的佛山女童小悦悦,再到甘肃校车事故中失去生命的19名幼儿,一个个“微小”的孩子的命运,牵动无数网友的心。人们通过微博追踪事件进程,传递爱心,汇聚救援力量。
微博已成为人们获知信息最快的渠道,改变着固有的舆论生态。“微”家族不断扩容,开启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微”时代。
微小的善心汇成爱的海洋。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民间公益传递温暖――“微”亦足道。
“微尘”,一个爱心群体,一座城市的良心,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在“微尘”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关爱他人。民间助力国家行动,微公益传递人间大爱。
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一棵小树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并肩耐岁寒。
种子发芽能顶千斤之石――微小的力量可叹;蚂蚁运动能溃千里之堤――微弱的力量可敬;百姓乐业能稳千秋之业――卑微的力量可畏。
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1)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小学 六(3) 吴霜
指导老师:黄惠娟 huanghuijuan5865@zuowenku.net
邮编: 215523 0512-51891960
今天,我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红领巾义卖活动。
来到广场,已是人山人海,我们到达指定位置后,便摆起了摊。刚摆下来,就有一大群人涌上来,可能是因为我们摊上玩具很多的缘故吧。我们小组由归紫嫣记帐,沈丽娜卖,沈丽娜还没来得及推销商品,就有一大群顾客抢着要买,他俩忙得不可开交,我便去帮她们。
我刚站定不久,就有人来买我的变形玩具了,我说:“买下吧,这个只要3元钱,还是从上海买来的呢!”她望着这只玩具,眼里流露出喜爱之情,我便说:“这样吧,一口价一元钱!”她接受了,把一枚硬币放在我手里,我望着这枚硬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可是我的第一笔生意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又有几个五年级的学生来买我的东西,是一本《成长作文》,我又开始推销了:“这本作文书是上作文班买的,对你很有帮助,买下吧,最低四元钱。”她也很爽快,买下这本《成长作文》,满意地离开了。
看看东西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我便和陶颖秋去买东西,可是逛了很久也没找到自己心意的东西,最后一致认为还是我们自己摊位上的东西又多且好。于是,我在我们的摊位上买了一只维尼熊,陶颖秋买了一盒五子棋和一件饰品。
商品卖得差不多了,我们便打算收摊。回到教室,我们又捐了款,望着我们捐的钱,我感觉到的不是钱的多少,而是每个人的一份爱心。
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真有意义,既让我们在交易买卖中成长,又让我们学会了关爱他人!
假如我失去光明
高源
假如我失去了光明,我就看不到世界上的花花草草,看不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的很多亲人和朋友,还看不到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象,当然也就看不了书,看不了电视,也玩不了电脑了。
如果成了盲人,生活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对于正常人来说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盲人来说就很艰难了,比如说:接水、吃饭、做饭、下楼梯等等一系列事情。我在学作文的时候妈妈让我们体验了一下当盲人的感受,同时也体验了聋哑人的痛苦。我的任务是浇花,我的眼睛被蒙的紧紧的,睁眼闭眼都是一片黑暗,走路时感觉四面八方都是墙,走路很慢,感觉一点也不好,我们学作文的这里有一个小朋友,戴着眼镜,不过只要摘了眼镜,眼前就模模糊糊的看不清东西,他还给我们讲了他每天都要滴眼药水,滴上后一个小时不许睁眼,他感觉很难受。我也要注意,以后少玩电脑,少看电视,少吃糖(因为糖吃多了会对视力不好)等等,因为我不想成为近视眼,成为盲人,因为那样的滋味太不好受了。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多么的幸福,我能看到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和丑恶的东西,也可以看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的景象,我是多么的幸福呀!
以后我看见盲人要去帮助他们,比如说过马路时要扶他们过去,他们掉了东西也要帮助他们捡起来。让我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懂得关爱他人!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1.对生命教育的定义的简单阐述。
生命教育的思想,最早于1968年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开始明确提出并倡导践行。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了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生命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自杀、人生意义的缺失与环境保护提出的。[1]可见,开展生命教育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态势决定的,也是教育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的主动适应。
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目前国内有不少学者有自己的阐述,我认为以下几种颇具代表性:
浙江大学的张云飞这样定义:“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2]
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认为:“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增强生命尊严的意识,使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3]
浙江大学的王东莉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要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在同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4]
总之,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的主题。[5]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如此看来,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有共同的目标。
2.关怀生命:语文教育的基本旨归。
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6]因此,知识教育理应为完成这样的教育使命而努力。知识的终极价值是生命价值,知识教育理应成为生命化的教育,始终指向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关怀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为自己的基本旨归。[7]
以关怀生命为基本旨归,就是要以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建立起适宜个体生命提升的知识教育体系。[8]教育只有融入个体生命并成为个体生命的有机组成,才可能获得其终极意义。知识教育的意义,只能在生命本身,而不可能在生命之外。当然,作为知识教育的重要一环的语文教育也理应以完成这样的教育使命而努力。
3.实施方法。
(1)激活文本,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
翻开语文教材,我们不乏看到讴歌生命的篇章,如:《谈生命》、《那树》、《我与地坛》、《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再塑生命》等,它们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绝好教材。语文教师应该激活这些文本,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呼唤生命教育》和《老王》这两篇,它们恰恰可以概括为从呼唤珍惜自己的生命到呼唤关爱他人的生命。
《呼唤生命教育》一文,在对生命教育的理性认识的陈述中透露着对个体生命的人道关怀,表明了作者对待生命教育的急切的心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篇章。在讲授《呼唤生命教育》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让学生从理智上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
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生命教育”的内涵。
首先布置学生作预习,让学生或上网搜索或采访身边的此类现象,并调查这些现象给家人朋友乃至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更加具体和真切地了解这种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通过预习,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述此类事件及其严重后果。接着学习正文――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和明确生命教育的定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这一点,我激活更多文本作阐述:
因为“生命是尊严的”,“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所以我们能听到李白虽彷徨在歧路,却勇于展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虽困在黄州,却洒脱自得:“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朱自清虽受现实扰乱,心中苦闷,但却能够超然地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因为每个个体生命的宝贵和独特,即有价值,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些充满感情、饱含人生智慧的文字。
在我们目之所及的世界中,不仅仅人有生命,动物、植物乃至大自然的一切也都有生命。《紫藤萝瀑布》包含着对花的生命的歌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风筝》中,“我”践踏了弟弟的风筝梦,成年后那份深深的自责,不正体现了对生命的呵护吗?《邓稼先》一文中,邓稼先向我们展示的不正是生命的奋斗不息吗?这些不都能引领我们认识生命的价值吗?
这时,看到学生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我,我也备受感动,动情地说:“生命是有价值的,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而言,对他人我们也应该有关爱情怀,因为生命是平等的。”于是,引起对《老王》的链接学习。
②《老王》与《呼唤生命教育》的共同点:珍视生命,提倡关爱情怀。
《老王》一文中最感动人的一句话莫过于:“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出身名门望族,自小受传统文化熏陶,又经历了。在那场运动中,“我”应该是不幸者吧,但对比老王,“我”却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者。这源于“我”对老王真心实意的关怀和牵挂,这份心意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请学生把这些句子找出来,体会作者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他人人生的关爱。通过示范,学生能准确地把这些句子找出来。
接着进一步感受作者对老王的关爱。“我”作为一个有幸者,为什么会对老王这个不幸者感到“愧怍”呢?从原文关于“我”的心理描写中可以找到答案:“我”不认为老王对我一家的特殊照顾和给“我”送鸡蛋是应该的,因为“我”付了钱,因为“我”平日照顾他的生意;“我”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好意,“我”后悔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羞辱他。概括而言,那是因为“我”珍视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人格,哪怕是老王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我”用平等观念去看待老王的艰辛生活,“我”认为社会对不幸者只有关爱的义务,而没有嘲笑的理由。老王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硬撑着僵硬的身躯来看“我”,给“我”送来了他不舍得吃的鸡蛋和香油,“我”的关爱在老王身上有了传递,关爱使老王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生之为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人,关爱地球上一切的生命。
通过对文本的激活学习,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感情熏陶,在课后作业――《〈呼唤生命教育〉课后感》中,写出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刻且独特的见解。
(2)我手写我心,从作文练笔中加深对生命教育的感悟。
生命教育的内容有:重建生命的神圣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协调好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正确处理现实中的问题。通过文本学习,可布置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成作文。许多作文题也正要求学生作这些感悟:如《生命的赞歌》、《生命的奇迹》、《生命・自然・美》等,都能让学生在写作中树立自己的生命观。
(3)角色模拟。
角色模拟实际上也是属于增加学生体验性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题材让学生编排课本剧,使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然后由学生表达角色模拟的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事件的客观评价。
通过体验他人的生活,学生会主动思考自己的生活,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习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节选)》,可安排淘金人、比尔、驯鹿、狼、病狼等角色,通过体会淘金人顽强的生存意识,学生会树立积极面对生命逆境,运用正确方法解决生活难题的人生观。
二、语文教学之于生命教育的有限性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9]生命教育与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生物学教育关系密切,这是生命教育研究者们的共识。众所周知,语文教育者历来也都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与美育教育,但语文教育还有它自身要完成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所以语文教育并不等于生命教育。
首先,从语文教学的主体的状况来看,在各类信息趋向爆炸的今天,学生对生命和人生的看法比之过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步伐难免跟不上学生心理的变化。今天的学生,追求平等和自由,他们服从真理,但不盲从压力。特别是高中生,他们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这些观念难免还有些稚嫩,有些偏颇,这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仅仅靠语文教学是不能完全解决的。
其次,从语文教学的目的目标来看,过高估计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生命观念的塑造,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语文教学,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简单明了的生活困难时,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言表。只有与其他学科取长补短,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教给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最后,从个体的生命发展历程来看,语文教学只是学生生命历程一个短暂的环节,而生命教育并非阶段性教育。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境遇也会有所不同,他们的生命观念还会不停变化和完善。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打下一个黄金般的底子,期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公民的需要。教师要不断充实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生命教育融入于教学中,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命的价值与喜悦。只有每一个人都对生命有了崇高感和敬畏情怀,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可爱,我们的世界才能走向文明和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第一版.
[2]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4.
[3]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第一版.
[4]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第一版.
[5]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中国德育,2007,(3).
[6]叶澜.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而努力[J].教育研究,2004,(2).
[7]王帅.知识教育的生命特质及其有限性.教学与管理,2007,(3).
小说被人们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它是一种通过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反映复杂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其中以小小说为阅读主体的训练一直是近年来中考的热门考点。其阅读材料多以课外为主,注重人文精神的挖掘,贴近学生生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题型上,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理解领悟和创造能力的考查。
【例文】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1)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2)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3)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4)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5)老师说,性别。
(6)女。大家刷刷写下。
(7)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像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8)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9)……,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习性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独有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10)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长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11)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像不太像。
(12)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13)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14)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15)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16)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我读我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9)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沦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16)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
2.示例:“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
和谐作文
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追求。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
和谐,如春风拂面,使人倍感亲切;和谐,如久旱甘霖,使人心田滋润。
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许,你不禁要问:建设和谐社会,难道是我们一、两个人就能建造的吗?不,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能做到,但是,我要倡议,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请从你我自己做起。
(网 整理)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身边的楷模,大学生洪战辉,这样一个家贫如洗的莘莘学子,用自己的青春和爱心,收养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帮助她完成学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人生价值,这种精神难道不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大力提倡的吗?如果我们的社会有千千万万个洪战辉,让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使每一个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可以感染更多的人,每一个都能常怀感恩的心善待自己、关爱他人,和谐社会何愁不能实现!
曾经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乘公共汽车回家,在座位旁看见十元钱,我毫不犹豫的就大声寻找失主,车上的人都用莫名的目光注视着我,每个人都翻自己的钱包,之后就平静下来,售票员却在司机的教唆下,不假思索的向我要钱,说他是失主,也许这钱真是他的,也许是因为我的天真,纯洁被人利用,我把钱给了他,但我至今无怨无悔,因为我觉得没有玷污自己幼小的心灵,感到无比自豪。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事例很多,只要大家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社会就离和谐的目标越来越近。
(网 整理)
高尔基说:“人应该尊重彼此之间的互相帮助,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啊!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而别人也同样渴望我们的帮助。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关爱和互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欣欣向荣。
播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为,收获人生的精彩。让和谐的影子跟随我们真诚的步伐,风吹不去,雨打不散,如影随形,让我们携手同行,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
人文素养大致包括: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理解传统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能够自觉地守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诸如公平与正义,等等。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通过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立人文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出发点,“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应该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履行教师的天职,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其次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使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都得到发展。英语,既是一种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注意语言工具性的训练,更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传授语言知识,创造语言环境,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更要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机会,充分利用课本里的点点滴滴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实现“教人做人”的教学初衷。
二、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基本功能是交际。而高中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英语基本表达能力,即突出交际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并且教育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融情感于教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体验一种成就感。高中学生处于逐渐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清新、活泼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三、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过去常常只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而忽略了学习知识的学生,因此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人格不健全的学生。著名英语教育家许国璋先生曾说过:“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要教会怎样做人,是英语教育: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单词、语句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英语特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进行关注、了解,学会理解包容多样文化;学会放眼世界,关注整个人类的命运;乃至进一步提升自身文化意识,由此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一)利用听说材料,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在听说训练中经常会听到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非常真实的对话。比如:—CanIhaveourbillplease?—Sure.It’s350$intotal,anda10percentaddi-tionalservicecharge.通过这段有关小费的对话,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对西方文化进行关注、了解,学会理解包容多样文化。
(二)利用课本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材中有大量的有关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很好地开发利用。例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2第二模块Nodrugs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的危害,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远离。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热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做一名身心健康的中学生。在必修5第4模块Carnival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狂欢节的了解,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或者与其他同学合作从报刊、网络、图书馆等渠道获取更多的与中外节日有关的资料,进而比较中外节日的差异,并从中分析、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三)精选写作话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一直没有得到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这是因为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毕竟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其实写作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渠道。
首先,教师对于写作主题的选择要考虑思想性、人文性原则。相信诸如:DevelopmentandtheEnvironment(环境与发展)、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失败乃成功之母)之类的作文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会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在选择写作主题时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使其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在生理发生变化的同时,心理变化更为急速,他们急于摆脱来自家长方面的束缚,要求独立的意识日渐强烈。很多父母叹息"孩子越大越难侍候"。在长期的教育中发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许多子女对家长教师不了解,不信任。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亲情意识淡漠。关键词:亲情教育学校家长子女镜头一:上个学期周末的一个下午,我班学生**放学回家,将80分的数学考卷递给了妈妈。"你真是越大越笨!你真让我失望,现在你爸爸椎间盘突出,不能干活,我一个人又要挣钱,又要做家务,一天忙到晚,你还这么不争气……"说着妈妈哽咽不止。"从小你们就把我放在外婆家,哪里管过我,你们根本不爱我!我成绩不好,以后你们也什么都不要管我……"毛当场嚎啕大哭。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其实**这样的成绩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本来的成绩更糟糕,刚刚建立的一点自信,又被击垮了。这样的事例不止他一家,据中新网对家长们的粗略调查发现,约有七成的中学生家长感觉和孩子存在"距离"和"隔膜",有的甚至无法沟通,有六成感到子女和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淡化。据某中学学生情感现状调查,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爸爸父母的年龄,76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而和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以上是网上摘录的数据,有报道中考作文中以"爱心"为题的作文,极少学生写到父母对子女的爱。近几年来,不断有家长反映,孩子上了中学就变了样,随便顶撞家长,甚至赌气出走等。好多家长都迷惑不解,我们的孩子怎么呢为什么渐渐疏远了父母作为教师,应该反思当前的社会形势,教育方式,明白亲情的流失和亲情教育的失位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亲情的培养需要教育,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实现。中学生有一定的文化,情感轻易波动,可塑性也强,我认为教师应根据这些特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亲情教育和培养。
一、剖析亲情理念学校和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等形式讲亲情的理论知识。最起码让学生熟悉到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养育了他们,给了他们生活和条件,给了他们受教育的条件,在他们的身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付出了代价,要使他们理解父母的艰辛的关爱,要引导他们学会感恩。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义,鸟兽都能如此,何况人呢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告诉学生,一个人假如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又怎能对他人,社会感恩假如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子不嫌母丑,时展的今天,父母的观念固然和子女有矛盾,但这不是父母的错,有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因素。但不管怎样,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由衷,执着,真诚的。我还常把自己对子女的爱和感受告诉学生,学生因对教师有崇拜的心理,更轻易接受亲情教育。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尊敬父母的名人,伟人(如岳飞,等)给学生做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实施亲情行动学校的亲情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学校可从以下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1,作亲情查看。我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发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如:天天早晨的催床,自己生病时的呵护,自己失败时的鼓励等无不体现父母的爱。父母饱经风霜的脸,日益增多的白发,渐变粗糙的双手,不再挺拔的身躯,无不是为子女付出的见证。让学生仔细查看这些,并要求记下来或写感受将会使他们心得到亲人乃至人间的暖和,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活中去。2,作亲情沟通。父母和子女产生代沟,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缺少沟通,教师应有目的地让学生主动和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喜好等,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心得父母对子女的良苦专心。天天跟父母说说学校发生的事,也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缩小代沟。
三、作亲情体验。子女不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学校要让学生抽机会和父母互换角色,如:在假日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新问题和家务布置,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使其心得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心得到父母之恩深似海。
四、作亲情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孩子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可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作为对父母亲情的点滴回报。如:给父母一份惊喜,在父母生日时送上自己自制的贺卡,用自己的零花钱为父母在电台或电视台点歌;写一封感谢父母的信;为父母做一件他们早已忽略的事;帮父母做家务:天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分担家务劳动。另外,让学生明白,取得优异成绩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也是学校要强调的。
关于母亲节的作文范文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学完这首诗后我深深体会到妈妈对我的关爱。母亲快要到了,我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在母亲节快要到来的前几天,我一直在外面转悠,终于找到一样合适的礼品。
在母亲节这天,我“偷偷”的拿上我前些日子,一时兴起捡路旁扔的废瓶子,赚下的钱,趁妈妈不注意,一溜烟跑下了楼,给妈妈留了一张纸条让她放心。我一口气跑了两里路,腿都麻了,来到了星期八超市。找到我先看好的礼物,付了钱就急急忙忙的赶回了家,我先让妈妈在卧室里休息,自己在房间里制作了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妈妈,节日快乐,您辛苦了,我爱您,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保重凤体。写完我就把把它粘到了我给妈妈买的那个花形的皮筋上,然后轻手脚的交给了妈妈,妈妈看了又惊又喜,,乐得一蹦三尺高,又把我紧紧的抱在怀里,看到妈妈的高兴劲,我也高兴得心花努放。
我亲自给妈妈戴上了它,心想平日里,妈妈给我买了那么多好吃的和穿的,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只给她买了一个小小的皮筋,她就那么高兴,我要是长大成“龙”了那还不把妈妈高兴坏呢!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成“龙”,天天都让妈妈高兴。
关于母亲节的作文范文2今年的母亲节悄悄的来了,又悄悄的走了。今年的母亲节我为妈妈准备18枝康乃馨和满天星,它们代表我给母亲的爱。因为母亲的十月怀胎,所以我便降临在这个奇妙的世界。
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已经20xx年了,这20xx年来,母亲为碎了心,那乌黑的秀发夹杂着几根银白的头发。母亲,谢谢您,是您让我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写字;学会了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了呵护他人的自尊心……
你总说我还不懂事/维护我像一张白纸/你眼中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虽然我有好多心事/却已不愿说与你知/我曾任性地排斥你爱我的放松/想逃离你到远方去/做我最想做的自己/当我陷落在人群里/我最想念的人是你/当离开了你说给你听/喔/妈妈我爱你/当岁月过去我欠你一句/喔/妈妈我爱你……是的,亲爱的母亲,我欠你一句我爱你!
我还记得,今年的母亲节是我为你第一次准备礼物,请原谅孩儿的无知,并且我承诺以后的每一个母亲节都陪你过。今年我送您18枝康乃馨,是因为康乃馨象征着母爱之花,它开着鲜艳的花朵,姿态高雅别致。
妈妈,我爱您!
妈妈,母亲节快乐!
关于母亲节的作文范文3真正的爱,不是物质上的给予,不是嘴巴里的声音,而是行动后的成功——
母亲节即将来临,正当我为礼物的问题急得焦头烂额时,一个大胆的想法从我的脑子里蹦了出来:“这次母亲节,我要用行动证明自己对母亲的爱!”做习字册保证没有错误、上课努力积极举手……就连电脑考试获得高分,也是我的“铺垫”准备。
母亲节到了,虽然我是“两袖清风”,但心里却早就有了很贵重的礼物。我神秘地把妈妈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食指抵着嘴巴,发出“嘘嘘”的声音,示意妈妈不要说话,然后脑袋四面八方都巡查了一下,简直是个机密特务。妈妈看了不觉有些好笑,她问:“什么事啊?搞得跟要说有关国家兴亡一样的。”我不予理会,由于侦察到的情况令我满意,所以我就快乐地说:“妈咪,母亲节快乐!”看见妈妈的反应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我有点失望。但一想到我的礼物,我心里在偷笑。我开口道:“我的礼物是:电脑考试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也有可能,免考的人都说如果他们也考,不一定比得上我呢!还有,我最近举手可积极了,我认为自己有进步哦!最后一份礼物,习字册有连续7次全对的,只有四个人呢,我就是其中一个!”妈妈听了,感慨道:“这是我有史以来母亲节收到的最好礼物!”
有时候,你的成果比物质、嘴巴发出的声音更令母亲欣慰!
关于母亲节的作文范文4
真遗憾,贪玩的我每次都错过了母亲节,从来没给妈妈在特殊的日子里送过礼物,甚至连母亲节是哪一天也不知道。我下定决心:今年母亲节一定要送妈妈礼物,或帮妈妈做件力所能及的事。
可是由于母亲节将至的前几天,我因为作业太多,又忘记了母亲节的事。直到目前就到了的那天上午,我才突然想起来。本来想在这一天的早上就偷偷地将礼物送给妈妈的,现在这个计划已经完全泡汤了,看来只有借出去玩的借口,溜出去买礼物了。
我把压岁钱拿出来,和妈妈说了一声后就飞快地跑出去了。“给妈妈买什么礼物好呢?”我边走边想。来到街上,我看见一个人手里拿着束鲜花,我灵机一动,就打定了注意,去花店给妈妈买束鲜花。
进了花店,一股花香扑鼻而来,我认真地挑选着各种各样的花,最后我看中了一束红色的康乃馨,我问过价钱后,又数了数手里的钱,就拿着这束花让店里卖花的姐姐帮我把花装饰好,付了钱后开心地离开了花店。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85-01
语文教学应回归到"以人文教育为本位"的呼唤,是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股最强音。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教育,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1.人文教学的意义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统的语文教学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特点,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关怀,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追求真善美,追求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和自然情感的统一,珍视人类各种精神文化现象,强调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生理关怀、心理关怀应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人文主义的教育,无论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对其终身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联结课堂内外,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及实践性,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独特感受性,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学生关爱生活、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并以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去审视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热爱语文学科,形成语文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2.如何创建语文课堂人文性的教学氛围
2.1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知识底蕴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语文文字的内在美与表现力,"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要运用赏识表扬的教学评价艺术,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肯定,加以赞赏。通过共同研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有可能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语文教学要树立"生为本"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位于自我为主体的支点上"动口"、"动脑",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建立师生民主学习的教学氛围。这里,不能不提到合作学习。"学会合作"是教科文组织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展望。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更能培养学生在互动交往中的协作、竞争精神。小组是合作学习中常用的一种组织方式,几个学生在一起,因为是平等的,发表见解没有了拘束,可以敞开心扉。在这样的组织中学习,学生把课本知识在讨论与交流中予以内化,学生的"童心"、"童趣"对知识进行"童解",无论学习的结果是不是"本本"上的条条框框,但学生对语言的接触不再是浮于表面上的听记,这种通过自身争辩得来的结论,充盈着学习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让语文教学回归了儿童的生活。
2.2增加语文课堂文化内涵,在提升学生文学修养的同时,丰富心灵,完善人格。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加强文采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形成完美人格,这是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所在。新教材的修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重视积累、感悟的熏陶,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把语文课上成具有趣味,充满人性之美,能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就必须增加语文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自修中提高其文学素养。语文教材逐步改革之中所选的篇目越来越重视文采,充满艺术魅力,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甚至冷漠对学生的文采培养。否则"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教材外的名著精选,见多识广,"润物无声",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获得丰富的心灵体验,铸成审美的心灵。 以学生为主体,塑造完美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要真正走进这个世界,就必须弘扬学生主体。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和肯定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前提。语文学科以其学科特点在这方面占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作品以其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唤起学生高层次的自我追求,自觉地用人类文明精华和新时代精神塑造自己人格,不断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可指导学生针对自身人格弱点,有选择地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磨砺自己,从知行统一角度来塑造,完善自身人格。
为了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笔者组织人员在校园内的宣传栏、楼道、入口及走廊等处分类悬挂传统文化宣传标语,要求风格典雅、统一,令人赏心悦目。学校的电子屏幕不定期滚动播出一条条的国学标语。利用早、午、晚的课余时间开展专题广播节目。教室布置要主题鲜明,内容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办公室也进行了相关的布置,体现人文关怀,烘托教育氛围。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引领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
在开展传统德育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如何找到突破口是关键。笔者结合学生实际,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在校会、晨会、班会开展感恩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外,还定期举办《关爱生命,伴你成长———感恩我们在行动》的大型激情励志演讲,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爱父母和教师,并用行动回报他们。
三、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不加任何指导阅读具有相当深度的经典著作,诵记拗口的文言文或古诗文,别说是学生甚至语文教师都感到很困难。因此,加强阅读指导成为当务之急。诵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有些句子的解释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办?笔者译出通俗易懂的现代文,并下发到学生手中,然后组织讨论、交流,在大体了解名人名言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感悟、见解,以及自己独特的创意和风格。在经典阅读指导中笔者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渗透爱心教育、责任感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阅读指导更注重理解、感悟,以“每周一句”的形式,在经典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名句的选择与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共同领略经典之美,同时增加积累,提高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将这些理解和体会写到日记里,写到作文里,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说感受,特别是将孝文化与感恩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成效显著。
四、与主题班会、学科教学相结合,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与主题班会、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强大的德育功能。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开展主题班会,并举行评比活动。每个教师都应在教学中讲究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从而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强大网络。主要开展以下主题教育:①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②开展信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表里如一、一诺千金、言而有信的诚信品质;③开展礼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举止文明、谦虚礼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④开展孝道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用良好的表现给父母、教师带来欢乐,主动和父母、教师交流,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懂得尊重父母和教师的劳动,自觉接受父母和教师的教导;⑤开展廉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是非观、荣辱观和价值观,形成踏实做事、诚实做人的职业道德意识;⑥开展仁义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养成团结、互助和协作精神。
五、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笔者主要开展以下活动:①每天早晨安排15分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内容;②举行班际朗诵比赛;③举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学;④举办“读国学、诵经典、谈感悟”征文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变化;⑤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通过书画、小品、戏剧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收获;⑥鼓励学生参与诗歌、辞赋等多种形式的创作;⑦学期末举办一次全校性经典美文诵读展示活动;⑧给家长印发通知,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⑨围绕特色校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⑩利用多种手段,围绕特色校创建开展系列配套活动,达到育人目的。
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需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