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书小报手抄报

读书小报手抄报

时间:2023-05-30 09:39: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读书小报手抄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读书小报手抄报

第1篇

小学四年级读书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1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2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3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4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5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的内容:读书伴我成长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波罗果夫说:书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是啊,从呀呀学语起,我就喜欢上了,书每读一本书,就好像与一位大师对话,让我受益匪浅…。.

很小的时候,我经常在睡前听妈妈讲故事,妈妈讲的西渡记深深吸引了我,机智勇敢。降妖伏魔的孙悟空,菩萨心肠的唐憎,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还有忠厚老实的沙憎…。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上了小学一年级,妈妈又买了<格林童话>给我,每天我都坚持读一个童话故事,心地善良的小红帽,漂亮的白雪公子,凶恶的女巫婆……从这些童话故事中,我懂得了真善美。知道了假丑/恶……

到了二三年级时,妈妈又给我买了[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我从中懂得了树叶吸收二氧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知道了生命的起源,风雨电的产生,鲸鱼是最大的哺乳动持…。

我还爱看<幽默大师>,里面有许多幽默的笑话,一则则笑话常常让我捧腹大笑,给我带来快乐……。

书是我的朋友,已伴我过了十岁,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从书中品出了做人的道理,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得到了快乐。现在,我更离不开书了,书将永远陪伴着我。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的资料:好书和我的成长

如果你问我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最喜欢读书。书开阔了我的眼界,愉悦了我的身心,陶冶了我的性情,丰富了我的知识,升华了我的精神。

我从小就特别喜爱书,妈妈说我一岁大时,什么玩具都不喜欢,唯独喜欢把书抓在手里玩。二三岁时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爸爸仍给我买了许多童话故事书。每天晚上睡觉前,爸爸妈妈不给我讲故事,我就睡不着觉。从此,每天晚上我都在故事的陪伴中甜甜入睡。

长大后,我认识了很多字,再也不要爸爸妈妈读书给我听了,而是自己看书。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好处。从此我便对书着了迷,只要知道哪里有什么好书我都要想办法把它弄到手。为此,我们班的同学还送给我一个别致的绰号——小书虫,对这个绰号我不但不讨厌,反而为它感到自豪。

在学习中,我总是如饥似渴地寻觅着好书,就像寻找从未谋面却渴望相识的朋友。记得有一次我在同学家玩儿,无意中在她爸爸的书房里看见了一本小人儿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被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和坚强意志所感动。但遗憾的是书的开头和结尾都被撕掉了,中间还掉了几页。后来,为了能读到完整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要有空我便到书店去找,可是总是没货。虽然如此,但我始终不放弃找到它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有恒心,总有一天我会拥有一本完整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它,那种激动和喜悦真是难以言表。那是上个月放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到北京旅游,在一个旧书摊上,我发现了那本纸张有点发黄,但保存很完整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是我爱不释手,蹲在书摊旁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读书真是一种享受,在人类的各种各样的享受中,别的享受都有尽头,唯有读书是长久的。记得有一位作家是这样总结读书的:在黑夜里,书是烛火;在孤独中,书是朋友;在喧嚣中,书使人沉静;在困慵时,书给人激情。读书使平淡的生活波涛起伏,读书也使灰暗的人生荧光四溢。有好书作伴,即便在狭小的空间,也能上天入地,展翅飞翔,遨游古今。所以书是我的忠实朋友,我将一生与它相伴。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模板

2.四年级读书手抄报图片设计大全

3.小学四年级手抄报图片大全

第2篇

一、激趣质疑,使学生爱读书

1.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课外时间,老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名家大作。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2.质疑

一般课堂阅读教学结构有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初读环节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文章给你的最初的感觉,并且读通读顺,保证读的时间,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研读环节主要是探究、思考、理解,养成深入阅读的能力。教材处理上可制作“研读板块”让学生读、思、悟、用,其板书设计可以是抓突破口,也可以是质疑解疑的过程。提出问题,研究探讨,解决问题,都在读中落实,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同时在研读的过程中已融入了品读的环节,有时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品读的主要功能在于品赏、感悟、入情入境,获得情感的熏陶。创读环节,指学生在有了对课文独有的理解后,能通过自己的读把自己理解、体会表达出来,这是培养语感和展示语感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鼓励学生在读中能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展示自己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二、传授方法,教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因此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如阅读介绍小动物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动物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凭借活动,促学生多读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想方设法,凭借各种活动形式,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促他们读好书、多读书。

1.讲

班内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读课或晨会课,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健康卫生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3.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交流读书的心得。

4.展

平时指导学生做摘抄、剪贴,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第3篇

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宇宙万象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学生每天置身其中的校园的园林花卉、人文景观更是良好的自然资源,我们选择校园文化的建设为着陆点,将传统的优秀文化与美丽的自然资源等多种文化因素潜移默化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深受教育和熏陶。

1、独特的古诗长廊

我校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碧绿的草坪,五颜六色的鲜花,苍翠的树木,各种形状的花坛交相辉映,孩子们在这座美丽的花园里轻松地学习、生活受到美的熏陶。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和诗情画意。学校主要通道两旁竖立了精美的古诗牌,形成了一道古诗画廊的独特风景线。学生每天愉快的走进校园边诵读古诗边欣赏美景,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楼的外墙、走廊,悬挂着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激励学生发愤读书、勤勉学习。这样的文化环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使学生感受了高尚理想人格的熏陶,他们的精神将得到升华,心灵也会得到净化。教室里张贴着"让读书伴随我们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黑板上有"每周一诗"。学校到处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母语教育无处不在。

2、新颖的科学文化艺术长廊

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单纯以分论人,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摆在首位,重视学生特长个性的发展。我们利用校园一侧围墙建起了十多米长的文化艺术长廊,展示学生的科技手工作品、手抄报、书法、绘画作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学生们动手、动脑、自己设计、自己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搜集材料。即积累了语文知识,又丰富了体验,把自己学习语文的感悟与收获生动地再现了出来,从中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审美情趣都有一定的提高。

四月份,我校开展"环保教育"暨"循环经济"进校园活动。力求将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到学生学习中,从小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了让学生了解 "循环经济"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学校在文化长廊的墙壁上设计了12张宣传栏。坚持每天由专职教师利用下午两节课后,带领一个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切实有效的将课堂搬到了校园,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此次活动同学们踊跃的进入书香世界,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改变自己,做一个环保、高素质的现代学生。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兴趣,还使循环经济更加深入学生心里。潜移默化地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探究校址释义,形成校园特色文化。

我校位于西夏区恩和巷,校址好记又有意义。

我校教师对校址意义进行探究,经查阅资料,访谈调查,对校址含义有了新的诠释。

"怀远"中的"怀"意为,对父母老师的教导念念不忘。"远"指追根溯源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优良传统。

"恩和"中的"恩"意为,严格自律、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勤奋学习,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报答祖国的培育之恩;爱惜物命,保护环境,报答大自然的赋予之恩。"和"指与家人、同学、朋友、邻居和睦相处,要有宽广的胸怀,容纳不同的意见,要与他人、与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通过引导学生对校址文化含义的探究,学生受到了热爱学校,刻苦学国语言文字,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

二、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就有多丰富。

1、唱响"校园童谣"

儿童的世界是纯真、灿烂、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儿童的生活,再现儿童生活,让洋溢着儿童生活气息的童谣唱响我们的校园。每月给每个年级专辟一个"童谣展示台"。把师生合作、学生自创的童谣作品亮相展示。每学期开展一次"童谣大奖赛"来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健康的童谣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2、诵读中华文化经典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前列,领导着时代的潮流,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中,处处充满了创造精神、民族智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截止本学期我校组织的"每周一诗"活动已有4年之久,学生坚持利用每天晨读,每节课前诵读古诗。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两次"古诗诵读比赛"。学生已熟记一百多首古诗。

校园广播站每天利用上午大课间和中午两点半至三点之间对学生播放《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孟子》等经典古诗文。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很多孩子已耳熟能详,熟记能诵了,并从中认识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了民族文化智慧。

3、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在书香伴随下成长

全面启动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及优秀作品。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我们在一、二年级开设了故事课,三至六年级开设了阅读课,培养了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和语言听说表达能力。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图书阅览室并将每个年级的阅读课设在阅览室上,学生们在阅览室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的甘泉,边读边记,一节课下来读书积累双丰收。课外知识与阅读能力、作文水平进步迅速。

每学期学校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和竞赛。开展"每日一读活动"读书小报评比活动,读后感评比活动,"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家庭读书成果展示。各年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设立班级读书角。四年级设立了"读书笔记优秀奖""读书笔记进步奖""谈天说地能手""优秀手抄报员""小书迷""小博士"。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六年级使家庭读书活动与学校读书活动相结合,倡导家长建设好"家庭图书角"。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行动中来。

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了语文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感、素养。本学期举办的"好书伴我成才"的演讲比赛中,小选手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谈读书的体会。他们广博的知识,流畅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演讲博得了大家的赞赏。而家庭读书成果展示会上,24个家庭进行了才艺大比拼。他们诵读经典,表演相声小品,节目异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

这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塑造了完美人格。真是"书香浸入校园内外,枝头挂满累累硕果"。

4、语文与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相结合

举办"风筝节""春游踏青""金色的秋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事物的兴趣。

组织学生参加全区小学生手抄报比赛,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上网查询、翻阅图书资料等途径,开阔了视野。小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版面、构图、文字都很精美,小报种类有军事天地、宇航天地、旅游天地、习作天地、知识报、生活报、健康报等三十多种。

我校的《启航》校报自创办之日起,就树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参谋的思想。在校报的编辑过程中,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写稿、组稿、自己确定形式和方法,让他们去"临场发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教师则从中引导、点拨,起到参谋作用。通过一段时间培养,初步形成了校园小记者、小编辑、小节目主持人队伍。

开展演讲、手抄报、广播稿、班级黑板报评比制度,放手由学生写稿、版面设计、书写、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及"安全教育日""文明礼仪月" "国防知识一日行"活动,给学生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第4篇

【摘 要】为体现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要求,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小学毕业时,都能够背会百首古诗,背写百句名言警句,背写百个成语,背写百个歇后语,自办百份手抄报,背诵百篇精美文章,练习百篇习作,阅读百本好书。

【关键词】语文素养;构建;实施;语文教学;“八个百”工程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课标》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做出了如下的具体解说:“语文课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为体现新课标理念及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校从2001年开始构建并逐步分阶段实施语文教学“八个百”工程,截止2005年底,我校已全面启动实施并逐步完善了语文教学的“八个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八个百”的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背会百首古诗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他们内涵深刻、感情真挚、意境清新、语言凝炼优美,引导学生抑扬顿挫读地朗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文体美,可以使美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口语中去,净化、美化他们的口语,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具体要求是:一年级:30首 二年级:40首 三年级:60首 四年级:80首 五年级:100首 六年级:100首 (注:以上规定篇数为保底数,遵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学生达标率均为100%,学生实际水平均已超过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定要求达到的篇数。这里的“不要保底”是说,最基本的,要求全体学生共同掌握的内容,要全面抓,不含糊,“上不封顶”是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有差异的发展,照顾不同起点的学生,让好的更好。)

2. 背写百句名言、警句 那些经过几百几千年历史波涛的冲刷,到今天仍旧存留下来,并且放射着夺目光彩的格言警句,具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染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成为千千万万做学问人的左右铭,如,爱国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寸山河一寸金。珍惜时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立志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志者,事竟成。学习的:天才就是勤奋;知识就是力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背诵百句名言、警句。具体要求是:一年级:10条 二年级:20条 三年级:40条 四年级:60条五年级:80条 六年级:100条(注:以上规定条数为保底数,遵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一、二年级以背诵为主,三至六年级要求背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达标率均为100%)。

3. 背写百句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的,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语句,它富含哲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藏,学习歇后语可以美化生活,增强语言感染力。具体要求是:一年级:20条 二年级:30条 三年级:60条 四年级:80条 五年级:80条 六年级:100条 (注:以上规定条数为保底数,遵循“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的原则,一、二年级以背诵为主,三至六年级要求背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达标率均为100%)。

4. 背写百个成语 成语是我国汉语词汇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曾产生过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巨著。其中许多精辟的内容都凝练为成语,成语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言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如果我们在平时讲话或写文章时,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点缀一些成语,就会使我们的语言,锦上添花,妙语如珠。具体要求是:一年级:30个 二年级:40个 三年级:80个 四年级:80个 五年级:100个 六年级:100个 (注:以上规定个数为保底数,遵循“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的原则,一、二年级以背诵为主,三至六年级要求背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达标率均为100%)。

5. 自办百份手抄报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我们从2002年春季开始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人每周办一份手抄报,要办好抄报,首先得考虑阅读材料,进行选材,其次得考虑拟订标题,排版内容,描绘插图、抄写等,由于学生在课外做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了丰富广博的知识,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每个学生都能完全靠自己办出一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排版活泼,书写工整,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图文并茂的小报来,通过办手抄报,活跃了学生的生活,增长了他们的才干。具体要求是:三年级:10份四年级:20份 五年级:30份 六年级:40份 (注:每个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办手抄报,小学阶段累计共完成100份,考核时每份手抄报制作时间为40分钟或60分钟)。

6. 背诵百篇精美文章 研究表明,人的知识80%是通过阅读获得的,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是纸上的铅字符号,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心里活起来,小学语文的课内、外读物中,大多是名家名篇,他们文质兼美,内涵丰富,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同时,这些文章不管是立竟选材,谋篇布局,遗词造句上,还是在起承转合,过渡衔接,首位照应,语言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都值得借鉴和模仿之处,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背诵百篇精美文章,具体要求是:一年级:10篇 二年级:20篇 三年级:40篇 四年级:60篇 五年级:80篇 六年级:100篇(注:课内外读物均可,由教师推荐文章篇目)。

7. 练习百篇习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认识事物、理解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写作技能也明显长进,只有经常练笔,才能写出格式规范,内容完整的优秀习作,各级百篇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一年级:10本 二年级:20本 三年级:40本 四年级:60本 五年级:80本 六年级;100本 (注:百本好书的范围为课外书籍,由教师推荐书名)。

8. 阅读百本好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越应当多读课外书,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他们开眼界,长见识、受熏陶,越是智力低下的学生,越应当用书为他们打开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说过:一个学生,如果他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那他百分之百的语文水平低下,百分之百的写出的文章不通顺,于老师曾这样指导他的学生家长――必须让孩子完成这样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读课外书,读国内外著名童话,专门为青少年改版的各类名著,每天坚持读半小时,什么时候发现你的孩子读书读得很流畅了,特别是读没有读过的文章的时候,这就说明他的语文水平上来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也认为:许多差生成绩低,课内课程学习不好,老师和家长让学生躲避课外书,这实在是很不应该的,它往往导致智力开发的失败。学生学习差不是读课外书耽误了学习,不读课外书。生活单调,兴趣狭窄,缺少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心目中几乎没有杰出的人物做榜样,使大脑机器不能很好地开动,以致学习效率很低。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说,有益的课外书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2003年秋季,我校开始实施语文大阅读课,每版每周有一下午的大阅读课,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每人记好一本读书笔记。阅读百本好书的要求是:一年级:10本;二年级:20本; 三年级:40本 ;四年级:60本 ;五年级:80本 ;六年级;100本 (注:百本好书的范围为课外书籍,由教师推荐书名)。

总之,八个百工程要求每个学生小学毕业时,都能够背会百首古诗,背写百句名言警句,背写百个成语,背写百个歇后语,自办百份手抄报,背诵百篇精美文章,练习百篇习作,阅读百本好书。

经过几年来不断地摸索、探究、实践语文教学的八个百工程已日趋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它既不以入学时为起点。也不已毕业之日为终结,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将伴随人的终身学习过程,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后劲的学习动力,将在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作用。

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替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 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3.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6篇

为体现新课标理念及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校从2001年开始构建并逐步分阶段实施语文教学“八个百”工程,截止2005年底,我校已全面启动实施并逐步完善了语文教学的“八个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八个百”的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背会百首古诗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他们内涵深刻、感情真挚、意境清新、语言凝炼优美,引导学生抑扬顿挫读地朗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文体美,可以使美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口语中去,净化、美化他们的口语,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具体要求是:一年级:30首 二年级:40首 三年级:60首 四年级:80首 五年级:100首 六年级:100首 (注:以上规定篇数为保底数,遵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学生达标率均为100%,学生实际水平均已超过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定要求达到的篇数。这里的“不要保底”是说,最基本的,要求全体学生共同掌握的内容,要全面抓,不含糊,“上不封顶”是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有差异的发展,照顾不同起点的学生,让好的更好。)

2. 背写百句名言、警句 那些经过几百几千年历史波涛的冲刷,到今天仍旧存留下来,并且放射着夺目光彩的格言警句,具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染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成为千千万万做学问人的左右铭,如,爱国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寸山河一寸金。珍惜时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立志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志者,事竟成。学习的:天才就是勤奋;知识就是力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背诵百句名言、警句。具体要求是:一年级:10条 二年级:20条 三年级:40条 四年级:60条五年级:80条 六年级:100条(注:以上规定条数为保底数,遵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一、二年级以背诵为主,三至六年级要求背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达标率均为100%)。

3. 背写百句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的,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语句,它富含哲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藏,学习歇后语可以美化生活,增强语言感染力。具体要求是:一年级:20条 二年级:30条 三年级:60条 四年级:80条 五年级:80条 六年级:100条 (注:以上规定条数为保底数,遵循“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的原则,一、二年级以背诵为主,三至六年级要求背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达标率均为100%)。

4. 背写百个成语 成语是我国汉语词汇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曾产生过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巨著。其中许多精辟的内容都凝练为成语,成语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言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如果我们在平时讲话或写文章时,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点缀一些成语,就会使我们的语言,锦上添花,妙语如珠。具体要求是:一年级:30个 二年级:40个 三年级:80个 四年级:80个 五年级:100个 六年级:100个 (注:以上规定个数为保底数,遵循“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的原则,一、二年级以背诵为主,三至六年级要求背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达标率均为100%)。

5. 自办百份手抄报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我们从2002年春季开始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人每周办一份手抄报,要办好抄报,首先得考虑阅读材料,进行选材,其次得考虑拟订标题,排版内容,描绘插图、抄写等,由于学生在课外做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了丰富广博的知识,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每个学生都能完全靠自己办出一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排版活泼,书写工整,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图文并茂的小报来,通过办手抄报,活跃了学生的生活,增长了他们的才干。具体要求是:三年级:10份四年级:20份 五年级:30份 六年级:40份 (注:每个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办手抄报,小学阶段累计共完成100份,考核时每份手抄报制作时间为40分钟或60分钟)。

6. 背诵百篇精美文章 研究表明,人的知识80%是通过阅读获得的,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是纸上的铅字符号,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心里活起来,小学语文的课内、外读物中,大多是名家名篇,他们文质兼美,内涵丰富,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同时,这些文章不管是立竟选材,谋篇布局,遗词造句上,还是在起承转合,过渡衔接,首位照应,语言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都值得借鉴和模仿之处,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背诵百篇精美文章,具体要求是:一年级:10篇 二年级:20篇 三年级:40篇 四年级:60篇 五年级:80篇 六年级:100篇(注:课内外读物均可,由教师推荐文章篇目)。

7. 练习百篇习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认识事物、理解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写作技能也明显长进,只有经常练笔,才能写出格式规范,内容完整的优秀习作,各级百篇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一年级:10本 二年级:20本 三年级:40本 四年级:60本 五年级:80本 六年级;100本 (注:百本好书的范围为课外书籍,由教师推荐书名)。

8. 阅读百本好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越应当多读课外书,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他们开眼界,长见识、受熏陶,越是智力低下的学生,越应当用书为他们打开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说过:一个学生,如果他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那他百分之百的语文水平低下,百分之百的写出的文章不通顺,于老师曾这样指导他的学生家长――必须让孩子完成这样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读课外书,读国内外著名童话,专门为青少年改版的各类名著,每天坚持读半小时,什么时候发现你的孩子读书读得很流畅了,特别是读没有读过的文章的时候,这就说明他的语文水平上来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也认为:许多差生成绩低,课内课程学习不好,老师和家长让学生躲避课外书,这实在是很不应该的,它往往导致智力开发的失败。学生学习差不是读课外书耽误了学习,不读课外书。生活单调,兴趣狭窄,缺少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心目中几乎没有杰出的人物做榜样,使大脑机器不能很好地开动,以致学习效率很低。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说,有益的课外书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2003年秋季,我校开始实施语文大阅读课,每版每周有一下午的大阅读课,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每人记好一本读书笔记。阅读百本好书的要求是:一年级:10本二年级:20本 三年级:40本 四年级:60本 五年级:80本 六年级;100本 (注:百本好书的范围为课外书籍,由教师推荐书名)。

第7篇

读书的兴趣本来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不喜欢听神怪的故事,也没有一个小孩子不喜欢玩新奇的。书本里任何神秘离奇的故事都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性。然而实际上很多小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喜欢读书。正在于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因此,投其所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

记得有一次上阅读课,我给学生们讲《野天鹅》的故事,当我讲到艾丽莎的哥哥们被恶毒的王后施了魔法后,变成了野天鹅,飞向了远方的森林。而在她熟睡时,却做了一个梦,有位仙女指点她怎么样让哥哥们变成人形……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能有奇迹发生的时刻,我嘎然而止,让学生去猜想故事的结局。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我便拿出《安徒生童话》一书告诉他们,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和著名作家安徒生的想法一样,那你就去读读这本书吧。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阅读兴趣,都迫不及待地去图书角借书。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说一百次的“你怎么还不去读书!”都有效。

2指导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书不能盲目,老师应该做好指导工作,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但考虑到我们指导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我们主要抓以下几点:首先利用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这个阅读课并不是老师坐在前面看着学生读书就可以了,而是要每次确立一个主题,比如可以是: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讲讲我和书的故事,阅读方法大家说等等,这样有目的的组织好每一次阅读课,让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到大的指导作用。

其次充分发挥“阅读小报”的作用,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手抄报,我们的手抄报分为:新书推荐,阅读心得,阅读明星,经典故事,读书方法等几个版块,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后来办报,然后在办报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做好读书笔记,扎扎实实阅读,我们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读书笔记本,读完一本书要记4页好词,4页好句,2页读后感,之所以做这样的一个硬性规定就是希望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了解阅读内容,更要积累知识。

3结合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是所有课堂中最具有感染力的,书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可以感染学生,生动曲折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种子的梦》后,教师可介绍《柯岩儿童诗选》,让学生去感受柯岩的追求与向往;学了《忆读书》后,教师可介绍《寄小读者》,让学生走进冰心的文学世界;学了《凡卡》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契诃夫的生平和故事,从而走进契诃夫的小说世界……在老师不断的为学生推荐的书目中,总有一本是学生喜欢看的。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找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素养。

4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正所谓“润物细无声”,良好的阅读环境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适合读书的环境。比如:建立图书阅览室,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因此,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图书珍藏在图书室,并配置一定量的书桌;教室四壁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如“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富兰克林”、“不加思索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些标语时刻充斥在学生的视野,久而久之,便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激励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再者,我们还应该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与追求。让学生们都能够轻松的阅读。可能是习惯使然,我们总是喜欢在学过新知之后让学生做一定的训练题,来巩固我们的教学成果。课外阅读却并不适合这种方法。我们要让学生乐于去读书,是因为兴趣而读,而不是因为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练习而去读。过多的练习题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甚至从此看见课外书就头疼。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假如我们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那课外阅读便无法启迪学生的智慧。学生的智力发展有所不同,读书效果也应该是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理解力强,可以看到书本里深层次的内涵,有的学生理解力弱,故事情节甚至复述不清楚。如果老师提出过多的要求,便会打击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明确了这一特点,教师便应该还给学生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只要他们用心去读了,就可以赞美他们“小书迷”、“成语大王”、“神话故事通”等,让他们全身心地去感受阅读带给他们的美的享受。

5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带来的乐趣。因此,开展“故事比赛”、“书香节目汇报演出”、“优秀的读书笔记评选”、 “读书小报”、“书香家庭知识竞赛”、“书香小明星评选”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有效地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成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更加喜欢读书,将书香活动层层深入。

在众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学生最喜欢“讲故事比赛”。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当开展故事比赛活动时,学生都会因为选手出色的演讲而听得津津有味,当他们被那些故事吸引时,就会想听想看更多的故事,便会激发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去看,如果能在班里定期举行这种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学生为了让自己的表现更出色,让自己讲的故事更加吸引人,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

书海浩翰,扑进去其乐无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永远不灭的明灯。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8篇

1983年,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由知名专家组成的“阅读委员会”,专家们一致认为阅读是语文中所有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核心。很多名家在回顾自己成才的经验时,都提到了阅读对自己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量不得少于150万字,并且在每学年要求学生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将这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几年来,虽一直在尝试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并做阅读积累,也有些许成效。但从现状来看,出现阅读盲目性倾向,没有目的,单凭兴趣,内容单一;阅读无思考倾向,读而无思,不懂方法,囫囵吞枣,高耗低效。而从教材来看,其局限性也是显现的。

如何在漫漫课外阅读长夜中为学生点燃一盏明灯,使学生能走出课外阅读这条暗胡同呢?基于此,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阅读的研究”这一课题,力图以语文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拓展性阅读为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发现者”,通过一系列的任务设计,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阅读的理论依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锦曾深刻地指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是:学生的阅读面窄,课外阅读量小,很少阅读文学名著及报刊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让学生阅读与文本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阅读的实践探索

(一)找准联结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课题实施之初,我就思考如何起步?那就是从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入手,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

1.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感情真挚。为了让学生感受名家名篇的经典魅力,我力求精心设计教案,把课上得精彩有感染力,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感受文章的独特。课上我还尽量补充资料,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是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材。于是,我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间存在的联结点,向外辐射。记得学完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后,我给学生读了《城南旧事》中的小英子在海边与一个小偷的对话的片段,一下就激发课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天许多学生的手头上就出现了《城南旧事》。一时间,学生阅读积极性高涨,一部分学生反复读了三四遍,对书中的一些章节津津乐道,家长反映强烈,说孩子从没有如此投入地看过书,阅读课上交流起来侃侃而谈,生动有趣的佳作频频亮相班级。

3. 通过语文园地的“课外书屋”引领学生感受人间真情,开展拓展阅读,激发阅读兴趣。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倾听》等为读者展示了一群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他们虽然身份不同,但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课文学完了,却有点意犹未尽,学生似乎也有了一些难舍情怀,时常会提起残疾青年,装聋的老教授及用心灵倾听孩子心声的苏珊。于是,我与学生携手走进“课外书屋”,与学生通读教材对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的主要内容介绍,在此基础,把书中一些精彩章节读给他们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导以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1. 指导阅读大部头和世界名著。

(1)比较快速地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关心人物命运。

(2)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和作品产生的影响。这样加强了阅读方法的示范和指导,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学生逐渐学会阅读外国名著的方法,并做全班的交流。

(3)阅读外国名著遇到的困难;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间跨度大,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较多的阅读时间。

这样的指导为阅读实效提供了保障,使学生翻开外国经典作品的同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异彩缤纷的历史画廊,进入奇闻趣事的异域他乡,吩咐了知识,启迪了智慧。

2. 指导学生做好积累――写摘记式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积累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优势命题作文的前提条件,更为读写结合开辟了捷径。因此在阅读中边指导边引领学生做好积累――让学生做好摘记。这一环节至今记忆犹新。在学生过了识字关之后,我就指导学生做摘记,当时,学校还没有开展创书香校园活动,我只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读书,多读书。在他们上三年级时(2005年)就推荐了当时刚刚畅销的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从那时起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完全被淘气包马小跳所吸引,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指导他们开始写摘记。从摘记格式到内容,我都一一明确规定,但没有硬性规定学生摘多少词语,多少句子,只是说把自己看到的、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分类摘抄到笔记本里,多少无关紧要,重在坚持。这样走过了一年的时间,由于我经常表扬展示优秀笔记,使一些孩子产生强烈的成功感和自豪感,为其他学生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全班读书和摘抄的兴致大增,质量也与日提高。每当批阅学生的读书笔记,阅读学生的不同感悟,都会觉得是一种享受。

(三)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1.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利用读书课,引领学生交流读书体会,这也是推动学生广泛深入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我轻易不去占用。学生的精彩发言,使我深切体会到,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读书让学生逐渐变得有思想,有见解。

2. 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一段时间,我会把优秀读书笔记打开,整齐地平铺在学生第一排桌面上,请学生轮流来观赏借鉴,并请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设计版面,怎样搭配色彩。几次这样的展示评比活动,激励学生不断提高。

3. 开展唐诗宋词积累活动。每学期我会根据教材中的唐诗宋词的内容及作者,进行拓展,向学生推荐十几首必读古诗词名目,每天由家长督促积累,到班级后由几名背诵积累好的学生检查。寒暑假之前也会下发唐诗宋词题目,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定期利用阅读指导课开展朗诵会,评选出背诵明星,然后加星奖励,并将照片张贴班级名星榜上。大大激励了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积极性。

4. 制作读书手抄报。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创新,动脑动手,把自己平时的读书积累所得汇集在一张白纸,让白纸变得美丽而有意义。每学期,我都开展制作读书手抄报活动。通常是提前一周布置主题任务,给学生充分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时间。制作出手抄报贴到班级展览,并由师生根据内容、版面、书写等进行评比,按名次予以星级奖励。有时会要求学生每人出一份,有时会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要求合作出一份。但不论是什么形式,小报内容都比较丰富,有自己的优秀习作选登,介绍读书格言,读后感,摘抄名篇名段,推介好书等等。而且,随年级的升高,小报质量也越来越好。

(四)创设读书环境和氛围

1. 设立班级图书角。早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其中有家长捐献的书,有学生捐献的,到三年级时,总计有400多本。

2. 保障课外阅读时间。要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给予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条件。由于学生自我约束和抵制诱惑的能力实在太弱,使她们的课外阅读时间无法保障。所以,我这样安排,每周有一节专门的阅读课,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每天12:30~13:00是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每周用一节早读课进行读书交流和好书推荐活动。我就如何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何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如何体会书中人物的心情,如何摘记好词佳句等阅读方法一一示范指导,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读书时圈圈画画,剪剪贴贴、读读想想,要求不高,贵在坚持。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 学生间本身存在的差异,由于无法做到100%的学生100%阅读,致使这种知识积累及阅读感悟的差异更大了,两级分化。

第9篇

一、明确目标 做好宣传

学期伊始,各班就确定活动目标,力求活动有内容、有趣味、有实效,并制定出相应的活动方案。通过班会、黑板报等途径,向同学们阐明读书的意义,介绍名人在中、小学时候发奋读书的感人事迹,提出读书的要求,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书架 丰富内容

学期初由各班班委负责向学校图书室借来一些书放到班级的书架里,每天中午让学生借阅。为了让班级的图书时换时新,有的班级采用让学生自由交换的方式来阅读,每人带一本书到班级里与同学交换;有的班级鼓励同学主动捐书,让班级的图书更丰富;有的老师还从家里带来自己孩子的藏书放到书架上供学生自由借阅。为了更好的保管图书,提高图书的使用率,各班还成立了班级图书管委会,确保图书借阅的正常运转。

三、时间保证 形式多样

为了确保班级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每个班级都有固定的读书时间。一般都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每天早上早读课的时间,一个是中午的时间。在早读课上的读书形式各种各样,有时是让学生一起诵读课内的一些文章、优美词句。有时在早读课上请一至两名同学上讲台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摘读其中的优美字段或读书的心得。有时是老师与学生共同朗读,以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读书,以自身的爱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中午一点半到两点这一段时间为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读一些课外书籍。在节假里还鼓励学生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

四、亲子共读 营造氛围

为了让孩子在家也有个看书、读书的环境和氛围,在家长会上与家长共商创建书香家庭的相关事宜。部分家长能积极为孩子购买图书、创造条件为孩子办市图书馆的借书证,经常读书读报以做好孩子的榜样,有个别家长还能和孩子共看一本书,共同谈读后的感想和体会,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展示交流 培养能力

借助读书活动这一有利契机,除注重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活动中,有的班级要求学生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做好摘抄笔记,把其中的优美词句进行摘录,并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中心或读完书的感悟或心得,在班里定期召开读书笔记展示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有的班级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并在班级评选,择优展示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有的班级开展了故事会、演讲比赛。有的班级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读书卡或书签,在书签上写上勤奋读书的格言和名句。有的班级不定时的让学生把一段时间阅读的相关资料给做成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实效,而且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六、积极评价 延伸活动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4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另外,我们赞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由此引入创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扩展性阅读方法,进行直接的再造想象,进行延伸对比,进行开放式立体型、甚至是甄别对与错的思考,进行体现个人风格的自由想象和联想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研究性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

总之,教师要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实践中合理运用。学生一旦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就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他们就会读更多的书,吸收更多的语言精华,阅读能力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呢?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另外,我们赞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由此引入创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扩展性阅读方法,进行直接的再造想象,进行延伸对比,进行开放式立体型、甚至是甄别对与错的思考,进行体现个人风格的自由想象和联想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研究性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看教师是否引导得当,指导有方,富有个性和创意,就是常说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参考文献

【1】小学阅读课“四点'导学、多元感悟“教学尝试.张贻波.上海教育科研,2009(8).

【2】创新小学阅读教学策略,增强小学阅读教学效率.徐光华.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8).

第12篇

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多尝试、多练习能使知识基础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越多、越牢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本学段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在“听、说、读、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课外活动。特将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

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就形式来说,组织FLASH故事会,即边动画,边讲故事,把语言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主要是以“环保”为话题);如开展“每日论坛”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

举行了“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如69班手抄报《语文小报》开辟字谜、文章病院、古诗欣赏、格言警句、优秀作文、读书方法等栏目。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分析、欣赏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

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

举行了“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等活动。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