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导师制心得体会

导师制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30 09:3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导师制心得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导师制心得体会

第1篇

在博客技术的支撑下,我们的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目标,2007年9月顺利结题。参加课题实验的学生和导师之间到现在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联系,而这次运用博客进行课题研究为我校课题研究及课题组教师带来深远的影响。笔者感到,博客的运用能够为课题研究带来全新的气象。

一、博客给课题研究提供了全新的交流互动平台

1.实现多方平等、无障碍交流

我们利用博客群组,让参加课题实验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导师之间,以及导师与导师之间进行平等交流、无障碍的交流互动有了可能。导师与学生之间除了规定的每月一次的面谈以外,其它时间通过博客互相交流,方便省时。在博客上交流,有效避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发生,师生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是课题行动研究的基本目标。

2.博客技术给课题研究起到了正面引导的作用

博客群里的文章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相互提醒、相互鼓励,起到了激励和教育的作用。在每次考试前后,节假日前后,导师或课题组都会提醒学生做相关的准备或查看相关知识,然后以博文的形式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

3.为教育向家庭延伸提供了方便

家长可随时通过博客与子女进行交流,更加深入、直接地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家长通过博客与导师进行沟通,让家校沟通更加方便自如。

4.导师与导师之间思想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比如,陈老师组织小组内成员开展了读书活动,必然会有学生将照片和心得体会传上博客,如此一来,其他导师也会跟着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甚至还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得更多、更好。甚至几个小组合作开展活动,对促进课题组内的教师合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导师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博客让封闭式课题研究演变成开放式课题研究

1.学生可获取多方面知识

对学生而言,原来为他提供教育资源的仅局限于班级教师,而现在资源通过网络共享了,他通过看博客文章,可以获取多方面有益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和课题组以外的学生、学者进行交流,教育变得更加开放了。

2.增强了导师与外界的交流

博客让我们的导师受益匪浅。课题组通过博客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担任本课题顾问,并组织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多次面对面的研讨。在2006年五一期间,他还通过教育叙事网组织了专题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周彬博士也与课题组成员进行多次在线讨论,并组织了关于导师制的专题讨论。

3.网络研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羊城晚报》在2007年1月12日刊载了《教师做“博客”网上招“门徒”》、《珠江时报》在1月12日刊载《教师博客网上授业》、《南方都市报》在1月19日刊载《高中教师建博客招揽弟子》,多家报刊都对我们的课题做了整版报道。

三、博客让师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导师和学生通过开通博客提高综合能力。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导师的研究能力提高了。很多教师的博客在南海区博客大赛中获奖,多篇教学案例获奖,学生社团活动越来越多,甚至也效仿课题组开设博客群。

师生的博文一旦发表,他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学校,甚至代表中国的一个普通公民。所以,我们要求所有成员的言论要符合一个起码的公民道德准则。自己要对所说的话负责任,同时要接受其他成员或访问者的监督,起到了很好的自律或他律的作用。

四、通过博客进行课题研究影响深远

教育部国家级远程培训使用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刘效禹老师的文章《占魁学校的导师制》成为2006年暑假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远程培训《教师成长》课程热门话题,并编入刘良华主编《教师成长》一书。刘老师也成为《教师成长》课程团队的核心成员,导师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2篇

关键词:关键词:双导师制;软件开发;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产业界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软件产业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当前软件产业已经广泛的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行列和领域,也已经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的基础形式产业。发展软件产业,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占领的战略制高点。中国软件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初步展示出软件大国的潜力。

目前我国的软件人才需求增长很快、缺口依然很大、结构不尽合理,呈现“橄榄型”结构,未来的目标是培养“金字塔”型人才队伍。美国、印度等软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软件人才结构的“金字塔”型才是最理想的,而我国由于高端和低端软件人才均很缺乏,中间大、两头小,既不利于软件行业的创新发展,也不利于推广普及。

当前高校培养的问题

人才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计算机人才缺口的情况下,计算机人才培养工作更加不能忽视。高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不能造成社会上人才空缺量大,而学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软件人才的培养很急迫,很重要。

作为软件人才的摇篮,当前的高校在培养软件开发人才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内容陈旧和创新能力弱,大学生课内学习与工作实践出现脱节的情况。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基础的训练,以及学习知识的理论宽度和深度,往往忽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较快较好的适应到软件行业中来。

   双导师制的提出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创新,试点采用双导师制来培养在校大学生。所谓双导师制,就是有高校教学或科研、实验人员担任大学生的指导老师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同时安排企业指导导师指导本科生实践。即为学生在大二大配备校内导师,实施导师制,在大四时参加工业实习,在公司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的实施

双导师制可以有效的解决大学生课内学习与工作时间脱节的问题。当学生在大二大三时,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学习优秀,学有余力的同学分配老师作为在大学期间的导师。导师主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指导学生完成老师手中的具体项目,申报并完成校级、省级创新性项目,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竞赛,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实践研究完成论文的发表、软件著作权的申请。通过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加强其理论实践的研究,但这还远远不够,导师所能做的跟多的往往是理论研究,项目实践往往不够,这就造成了脱节的问题。这时双导师制的优点就会体现出来,在学生大四实习期间,学院与实习公司达成协议,学生去用人单位实习,单位为每个在公司实习的同学配备一名公司的老员工作为其企业的导师,也就是校外导师。企业导师帮助学生迅速熟悉公司部门流程、熟悉系统软件架,并对部门的业务快速上手,指导学生提高实物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企业导师还协助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利用自己的宝贵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实习单位里积累经验,跟着企业导师学习行业专业知识,能迅速丰富自己,开拓更加广阔的视野,为未来的工作、创业奠定了基础。双导师制搭建了大学与社会的桥梁,让在校大学生能及早接触社会、适应社会。

   双导师制的实例

我在大二就参加了学院的导师制,与同学一起跟着学院的老师,我们会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和周六的时间和导师在一起学习。由导师指导我们参与手中项目的开发。与课堂上学习的不同,老师一开始给我们的大多都是英文文档,这样很考验我们的英语能力,也让我们提醒自己英语能力在计算机世界的重要性。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学习对软件项目的管理,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这是最基本的东西。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导师构建框架,我们边学习,边写代码,我们一起研究,讨论关于项目的问题。导师主要为我们讲解项目中的框架结构,当我们只有熟悉了框架,才能更好的编写代码。而在企业中,企业导师与学校的导师有所不同。企业导师注重实际,当我刚到公司时,部门为我们这些实习员工分配了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我的企业导师并没有向我们讲解过多的理论知识,而是向我们简单介绍了需要开发的系统结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系统的三层结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在大学的理论学习中,我并不是了解,直到进入了企业,在熟悉了具体系统具体代码之后才深刻这一层次机构。企业导师让我们熟悉企业各个业务的流程,在开始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阅读需求说明书、系统使用文档、数据结构白皮书等相关文档,并介绍了计算机行业与具体行业想结合的基本行情,熟悉了代码,并完成导师完成的例子。期间有任何问题可以向导师和身边的同事询问。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我们熟悉了业务,了解行业的相关背景,了解系统结构以及相关代码,也进行了相关的练习。这些并不够,我们不能像其他同事那样上手业务,必须继续阅读相关文档,如需求说明书等,还要继续做一些例子,通过熟悉例子的开发来模拟真实开发的场景,当然真实的开发比我们的例子还要复杂。企业导师也不时的询问你的进度,督促你的学习,并让你讲解学习的心得体会,定期汇报周总结与月总结。工作强度,工作压了都很大。进入了实习企业让我们不适应,而且还是在公司照顾我们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毕业了去参加工作,竞争更加激烈,现实更加残酷,我们还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 适应公司里的那一份压力。但是还好有企业导师帮助我们一路走来,有了他们的帮助,不管毕业后进入什么样的公司,我们都可以从容的面对,应为我们不是职场上的新人,我们比其他学生能跟好的适应,从面试开始,一直到适用到工作,我们会比别人更加从容,更加自信。

   结束语

学生通过双导师制的培养,在学校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校外可以提前接触社会,将学校中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双导师制可以很好地将苏州大学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互动,企业可以帮助培养高校的学生,高校向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于地方产业。

[1] 张明光. 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7)

第3篇

1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认真投身教育事业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首先要树立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不能“选边站”,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只有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保证人才沿着正确方向发展[1]。在授课时,笔者深刻体会到学生爱听、听得懂的内容正是自己包括我科室其他同事研究的内容,所以才能讲得更亲切生动,才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热情。

2在老教师“传帮带”下自觉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作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年轻教师,笔者有幸得到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的指导,受益匪浅。2012年,85岁高龄的陈宜张院士身体力行,全程为我校八年制学生讲授医学神经生物学课程。笔者作为科室教学秘书,有幸全程旁听了大师的授课。老教授翔实丰富的授课内容、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大胆挑战前人的探索精神,是我们年轻教员学习的榜样。他用生动事例诠释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探求真理的态度,以科学史为主线,结合自身,介绍了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他亲自制作的所有授课幻灯片都体现出清晰简练的风格,反映了他务求实效的一贯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古人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听听其他学科优秀教员的授课,同样是提高授课水平的捷径。此外,校督导专家组在每次听课后给予的中肯建议及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的反馈[2]都能让授课者及时了解授课中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提高授课水平。

3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对临床医学、麻醉、生物技术、心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学年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如何让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呢?我们的体会是根据学校新版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定位来选取内容。第二学年学生已有解剖、生理、生化知识的积累,而神经生物学作为交叉学科,课堂讲授的知识容易与学生已有知识重复。讲授知识过浅,容易导致“炒冷饭”,使学生滋生轻视思想;讲授过深,容易使学生滋生厌学情绪。所以要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和适宜深度讲授知识。如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拓展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内容。对临床和麻醉专业学生授课时,注意从临床出发去认识一些相关的疾病;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则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增加新观点、新技术的介绍;对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适当增加大脑高级功能包括情感和精神类疾病的知识及研究进展的介绍。此外,对长学制小班学生,采用专题讨论形式的PBL教学,并采用撰写综述和现场答辩的考核形式,不拘泥于课堂所授内容,鼓励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4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优点,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近年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通过师生双向选择,教研室对少数有兴趣、有热情、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安排JournalClub,从本科室研究方向出发,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如联系神经肽的发现和相关知识,讲解本科室开展的神经肽放射免疫实验;联系神经投射通路,讲解和演示组织化学实验和荧光成像;结合我校神经行为学开放实验室的特色,并联系认知和情感障碍相关知识,介绍和开展动物行为学实验。经过几年摸索和努力,我科室先后有多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在我校创新技能大赛中获奖。

5及时总结与改进课堂教学工作

这学期我科室采用新编教材授课,令人欣慰的是,根据全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临床、麻醉、心理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对我科室教员的授课持赞同和肯定的态度,但同时问卷中也暴露出以下一些新的问题。(1)少数学生对于不同授课教员的教学风格较难适应,可能影响授课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下一步可加强集体备课,协调各位教员的授课内容,做到讲透神经科学的重要知识点,不重复也不遗漏,并尽可能统一风格。(2)有的学生反映讲授内容偏深、偏重研究进展、基础知识铺垫不够的问题。下一步将对相关知识加以铺垫、补充和完善,使学生既了解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又能掌握神经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3)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信息量大,学生印象较为深刻[3],但过多或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容易混淆学生的学习重点[4],影响学生的理性思维。下一步将对课件内容加以精练,突出重难点。

参考文献:

[1]由振东,王雪琦,曹莉,等.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0(2):39-41.

[2]刘冲,沈甫明,缪朝玉,等.青年教师药理学教学体会[J].药学教育,2010,26(3):46-48.

[3]赵丽,罗艳琳,尹艳玲,等.医学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的选择[J].科教导刊,2013(33):142-143.

第4篇

【关键词】  中医; 师承教育

中医药学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中医人才的培养是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而始终存在的,在中医院校教育之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师承教育。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以临证为本,融理论教学与临证实践于一体,于学术的耳濡目染、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使弟子慢慢感悟中医的深厚内涵,以及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遗憾的是,现在传统师授家传的方式已日渐减少。所以,在以院校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的今天,提倡重视师承授受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医教育中就更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现代中医人才师承教育培养形式问题抒其管窥之见,就教于同道。

1 实行高层次的师承制

在20世纪以前,中医师承教育(通常称为师带徒)一直居中医学教育主导地位,为传统中医“原汁原味”的传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扁鹊、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中医大家,皆是通过师授家传的形式获得医学理论和诊疗技能。现代也有许多著名中医专家通过师承方式成为中医名家,如北京名医关幼波学自家传,其严父关月波即其严师;南京名医叶橘泉,17岁拜在张克明先生门下学医;沈阳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曾先后拜过4位老师。由此可见,名师耳提面命,是成才的捷径。探索名老中医成才之路,除了少数完全靠自学成才者外,绝大多数得到过名师点化[1]。由国家科技部的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江西中医学院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对当代百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82%的名老中医有启蒙老师,只有3%是无师自通。有家传、从师经历分别占44,72人次[2]。为了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事部1990年联合召开拜师大会,实行高层次师承教育,为1607名全国老中医精选高资历继承人,到目前已出师了3批学徒。第四批学术继承工作在2008年已启动。弟子出师时要求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技能技艺水平,还要求能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实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第一批研修已于2007年底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继续开展第二批研修项目,拟在全国继续遴选200名优秀中医临床医师实施培养。研修项目明确提出“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这个法宝。通过精读四门典籍,泛读六部以上与本专科相关的医籍,师徒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加之弟子临床实践,掌握各个名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用药思维和特点。许多高徒出师后已成长为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2 中医医疗机构成立名医工作室

全国许多中医院得益于“师带徒”的培养人才形式,形成连环的“集体带、带集体”模式,并相继成立了名医工作室。广州、上海、成都等中医教育历史较悠久的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医院校,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以建立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的方式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发掘、整理和继承工作。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于2001-07,首批成立了胡建华、邵长荣、施祀、邹菊生等名老中医领衔的四个老中医工作室。2005年由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黄浦区卫生局和黄浦区中心医院共同主办“名中医石仰山工作室”,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曾致贺信,表达了国家政府对老一辈名老中医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关爱及对专家工作室这一形式的肯定。2006 年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该院在四川省唯一获得中国医师奖的的张廷杰主任成立了“张廷杰专家工作室” [4]。 名医工作室将名医的学术成就、经验、学术思想、专题讲座、示范诊疗过程及手法技能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进行全程记录,将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尽可能全面、有效、真实、客观地保留。同时,工作室还将名医的临床诊治经验进行系统整理,使其上升为理论、科研思路及学术著作,供中青年医生随时查阅、学习,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得到启发,并利用名医经验,提高中医的整体临床水平。随着我国各省名医工作室的开展,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于2007-10分别成立了12个名医工作室,通过发挥名医工作室的信息功能,发挥名医工作室的教育功能,发挥名医工作室的研究功能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研究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及借鉴的平台。因此,建立专家工作室,是进行师承教育的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亦能很好地实施师承教学、临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3 中医师承制研究生教育

中医师承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各有利弊,现代中医教育应该融合两者之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5]。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中提出:“要建立中医药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教育学研究,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开展院校与师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试点工作及中医药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长春中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了中医师承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将传统中医师承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进行有益尝试。导师不仅有本校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还特聘全国名老中医任继学教授担任师承班导师组组长。师承班学生一方面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进行毕业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正常毕业并获取学位,另一方面通过师承班的结业考核,可获得学院颁发的师承班结业证书。按照学课程、做临床、跟名师的培养思路进行人才培养。导师采取言传身教和理论讲解等形式,使研究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习领会当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绝技,使中医薪火原样传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开始与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相结合。继承人通过精读古典医籍、跟师学习,做好跟师笔记、随诊医案或操作记录,并细心揣摩、仔细领会,撰写心得体会、月工作记录,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继承人在出师后可以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在高层次中医师承培养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将传统中医师承培养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是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有益尝试,是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的创新模式[6]。

4 中医传统班制及本科导师制

中医教育必须注重中医自身规律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医培养目标必须锁定在“培育中医传统文华根基”这个根本点上,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医思维方式”的人才,留住中医的“原始基因”,才能真正培养出临床疗效卓著的中医名家[7]。深入研习古医籍是中医成才必经之路[8]。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随后,湖北中医学院开办中医教改实验班,广西中医学院开办中医传统班,福建中医学院开办本科生师承班,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开展7年制传统班。传统型人才培养试点班的总原则是“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读经典即研读以中医四大经典为首的经典著作;做临床即从第二学年开始在医院上临床课,长期大量地直接接触病人。师承教育试点班的临床教学,以中医药为主体,突出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特色,从门诊到病房,严格遵循先中后西、能中不西,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施治;跟名师即拜名医为师,试点班的教师皆是院校顶尖级的临床尤为突出的教授[9]。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以中医经典著作为核心,合理安排西医知识模块的教学,让学生在低年级时即确定一对一的导师,通过随师应诊,领悟中医理论精髓,继承导师学术精华,以便掌握较高的中医特色诊疗水平。这些尝试取得了可喜和令人振奋的效果。

总之,师承制教育方式,在中医教育的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形势的发展, 师承教育培养也将不再拘泥于单一传统的民间师承方式。实行高层次的师承制、中医医疗机构成立名医工作室、中医师承制研究生教育、中医传统班制及本科导师制, 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师承教育培养形式,对中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培养,必将产生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丛 林.一代名医成才的基本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402.

[2] 黄利兴,刘英锋,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

[3] 邓华亮,田思胜. 师承制教育模式内涵的探索[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3):186.

[4] 王晓峰,周 云,蒋 华. 师承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J]. 新疆中医,2007,25(5):101.

[5] 夏 蕾,郭建刚. 建立中医师承制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29(1):14.

[6] 戴恩来.关于中医教育模式有关问题的理性思考[J].甘肃中医, 2005, 18(3): 37.

[7] 王新陆.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J].中医教育, 2005,24(5):1.

第5篇

【关键词】 工作场所暴力; 急诊科; 护士; 预防

暴力已成为世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卫生保健服务行业的发生率居高不下[1]。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明确或潜在的挑战。分为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身体暴力指打、踢、拍、扎、推、咬等行为;心理暴力指口头辱骂、威胁等[2]。工作场所暴力不只包括发生在工作环境中的暴力,员工在非工作场所遭受与工作相关的暴力侵害也属于工作场所暴力[3]。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年发生率为62.82%,其中身体暴力为15.06%,心理暴力为62.07%[4]。护理人员遭受暴力侵害的概率是其他健康从业者的4倍[5, 6]。护理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职业暴力中的主题,危害到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7]。

1 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

研究表明,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急诊科护士遭受躯体冲突、威胁性事件或姿势情况显著高于普通病房,急诊科护士无助感和缺乏安全感显著高于普通病房[8]。王位琼[9]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量表调查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544护士,结果显示,80.2%的急诊科护士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45%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

2 工作场所暴力对急诊护士造成的影响

工作场所暴力使急诊护士遭受到心理和躯体的伤害,同时也对护理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愤怒、恐惧、委屈等不良心理体验[10],同时导致急诊护士感受到工作倦怠[11]。暴力行为直接给护士带来了躯体上的伤害乃至死亡[12],如擦伤、撕裂伤、切割伤、打击伤、骨折和震荡伤等。频发的工作场所暴力还影响了护理行业的发展,对自身安全的担心成为阻碍人们选择护理职业的主要因素之一[13, 14]。在工作场所遭受暴力后,会极大程度地挫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护理质量下降,甚至产生转岗的念头。从事护理工作时要面对频发的工作场所暴力这一事实已成为促使有经验的护士离职的一个重要因素[15]。

3 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和预防

3.1 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 引起暴力发生的原因很多,我国常见的原因为患者醉酒或使用特殊药物、患者精神异常、等待时间过长、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对护士服务不满意、患者的要求未得到满足,患者认为费用过高,患者死亡等[16]。

3.2 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预防

3.2.1 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 每个急诊护士都必须掌握工作场所暴力相关知识。新到急诊岗位的护士必须接受工作场所暴力相关培训后才能上岗。强化护士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①工作场所暴力知识讲座。定期开展工作场所暴力讲座,讲座内容包括暴力发生率、暴力对护士和护理行业的影响、暴力发生的原因等。组织鼓励护士积极参与讲座。②交流心得体会。邀请遭受过工作场所的暴力的护士进行访谈,介绍成功处理应对暴力事件的经验,以及如何减轻或消除遭受暴力事件后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鼓励提问和互动。③教会护士正确识别暴力发生的前兆。邀请在急诊工作多年的护士介绍暴力发生的前兆,搜集资料,制作成录像,使护士正确识别暴力发生的前兆。④进行模拟场景训练。根据暴力发生常见原因设置场景,请护士参与处理和应对,然后指出处理的不当之处以及改进方法,增强对成功应对暴力事件的信心。

3.2.2 操作技能、语言沟通能力培训 护士遭受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操作技术不熟练,具体体现在静脉穿刺不成功、皮下或肌肉注射引起较剧烈疼痛、拔针后针孔流血等。在儿科急诊,很多暴力事件都是因为护士穿刺失败导致患儿哭泣不止,家长愤怒引发的。护士不当的措辞也是激发暴力事件的导火索,暴力包括言语暴力,护士同样可能对患者施加言语暴力,敏感的患者可能对此产生剧烈的反应,进而引发暴力事件。因此,进行操作技能尤其是注射技能的培训是防范暴力事件发生的重要举措。急诊新到岗的护士可以采取导师制,短时间内在导师的指导下为患者服务,即使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补救。由导师讲解和分析失败的原因,传授成功的经验,迅速提高技能。重视语言沟通,也是预防暴力的重要举措。可以在护士工作站张贴“急诊患者本来就急,因此您得更有耐心”等标语,提醒护士注意自己的言语,在为患者服务时,注意使用尊称,做好解释工作,保证有效沟通,防范患者因对护士服务态度不满意造成的暴力事件。

第6篇

关 键 词:工业设计 教学模式 社会需求 综合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全球国际竞争激烈的势态下,必须有适合国际新形势的设计才能够有自己的立足点,这需要有全新的设计教育来支撑。目前三段式的教学形式已较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创新设计人才。因此,工业设计教育的多元化、多学科的综合成为设计教育发展的趋势。设计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国情而立,因市场需求而发展,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创新。

一﹑目前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业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仍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近些年一些综合大学、工科学校都相继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且教育规模很大,但由于现代设计教育在我国的历史较短,设计教育的体制、体系还不大完善,所以,我国目前的设计教育大多还存在专业求多求全、专业划分太细、界限太清、各个孤立、专业间缺乏交流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在一些工科院校中尤为突出,教学模式往往采取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三段式的教学形式。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不能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缺少综合技能的训练,学生没有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程序。所谓的基础课不能为专业设计提供依托,没有明确的提纲和标准,缺少融会贯通。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不会综合运用,串不成线,对待课程有一种各个击破的感觉,学完了不再去想,在头脑中印象不够深刻,因此就更谈不上综合运用了。所以说,设计创造力必定是建立在一种高度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的。

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1.厚基础、宽专业、模糊专业界限

随着时代的演变,知识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在发生变化,设计的性质和内容也发生了转变,创新性、技术性的要求日益扩大,在变化了的社会需求面前,传统的工业设计教育已较难培养出所需人才,国家教委提出的“厚基础、宽专业、模糊专业界限、提倡素质教育”,正是基于此提出的。目的就是通过拓宽基础教育,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设计中,笔者认为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并在设计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启发、讨论式教学,形成真正的沟通、互动。另外,还可以参照国外一些院校的教学模式,如“导师制”“工作室制”等形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采用的就是工作室制。通过丰富灵活的训练课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注重学生整体熟知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全程设计与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培养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加强自身素质和知识积累的学习是伴随一生的持续性学习,这种学习要与时俱进才会终身受益。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实际案例的总结与思考、展演活动的交流、同学间心得体会的交流、专业培训课程的点拨等。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不断为设计师添加营养,把自己塑造成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国际化视野的资深设计师。

其次,应该提倡“只要是学习,就要积极主动完成”的学习态度,摒弃“挤牙膏”式的学习态度。要养成良好而积极的心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找准方向和定位,努力且持之以恒地实现下去。

3.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设计思想、美学功底、手绘能力、电脑技术等。由于高考的扩招,导致现在艺术类的学生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学生的专业素质有下降趋势,所以专业技能在现在的教学和就业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重视。尤其是手绘能力,对于大多数设计,设计师需要记录转瞬即逝的、最初的灵感闪现,首要的前提就是具有把设计理念转化成可视化方案的手绘能力。这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技能,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徒手操图功力越深,所思考的形象就越美。在电脑数字化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相对传统的手绘表现方式似乎正在被忽视,很多人认为电脑绘图软件可以解决一切设计。对于电脑辅助工业设计,它如同手绘一样,作为设计的本源还是来源于大脑,只有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才能谈运用何种方式去表达。在目前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手绘能力与电脑软件相结合,手绘能力越强越好,设计软件不仅会用,而且还要熟练精通。

4.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代设计教育的需求已经超越了专业技术的范围,而向设计通才教育方向发展。综合素质主要是指一专多能、文字组织、文化积淀等综合素质与能力。国际上有一项调查显示,近70%的设计师认为文学、戏剧、音乐或其他的学科领域,对其设计创作有重要影响;近60%的设计师认为创意的灵感来自周围的一切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感受。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风情千姿百态,这些都可以为创意所用。比如,汉字类有象形字、同音字、偏旁部首、成语典故、歇后语等;艺术类有中国画、剪纸、年画、吉祥图案、民族音乐等;民俗类则有神话传说、名人传奇、地方志等。这些都可以提炼元素为设计师所用,成为设计创作的灵感之源。艺术是相通的,运用不同的语言和载体表现不同的思想主题,丰富深厚的艺术积淀利于产生设计联想并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要推进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美国知名设计教育家A.J.普罗斯曾说过,“设计教育的目标不是造就设计师,而是解放他们。”

结语

培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工业设计新型人才是目前工业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次要求教师全面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拓宽知识面,了解新信息,以交流、启发的形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聂茜.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EB/OL].2006-7-23.

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essay_312/egen_3129/2003-11/1069517983.html

第7篇

关键词:电网公司;新员工培训

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全面统一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和考核评价,通过准军事化训练、团队建设操练、企业文化宣贯、基本业务知识和安全技能学习,使新员工加速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为基层不断补充新生力量。当前,广东电网公司正处于全面深化创先工作的重要时期,加速提升新员工履职能力、适岗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南方电网公司新员工培训工作统一部署,结合前期新员工培训实践和基层单位意见,开展新员工培养规划研究。

一、适用范围

广东电网公司系统新员工(含中专中技毕业生)。

二、总体思路

新员工入企后实施“五年培养规划”,按照适岗期、成才期、发展期三个阶段,使新员工全面掌握岗位技术技能,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阶段(0-1年)适岗期:统一建立集中培训、专业轮岗、定岗见习和评价上岗四个环节的标准培养模式,使新员工快速适岗上岗。

第二阶段(2-3年)成长期:明确新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并按照培训规范继续编制学习计划,采用导师制和回炉锻造两种培养方式,逐级参加初、中、高级作业员工培训课程,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把新员工打造成班组技能骨干。

第三阶段(4-5年)发展期:在具备本专业岗位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拓展职业能力,参加学习班组管理知识、通用管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等,鼓励新员工提升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促使新员工多通道发展。

三、工作内容

(一)第一阶段(0-1年)适岗期

采用集中培训、专业轮岗、定岗见习和评价上岗四个环节的标准培养模式。

1. 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主要目的是加快新员工与企业融合。总结新员工培训实践经验,缩短培训周期,精简培训课程,增强培训互动性和针对性,提升培训效能,确保新员工做好入企准备。

(1)培训时间。为期约1个月。

(2)培训重点。传递企业文化。通过广东电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讲解、广东电网公司创先工作介绍,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熏陶,并开展法律常识、保密意识及职业角色认知培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职业化素质。培养工作作风。以准军事化训练、团队建设操练为主,全面培养新员工“令行禁止、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掌握基本技能。通过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知识学习,使新员工掌握广东电网公司运营的基础技能。强化安全意识。学习十个规定动作、消防灭火、现场急救等安全技能,并前往安全体感中心进行体验式培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3)组织形式。采用统一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和考核评价的“五统一”标准化培训模式。

组织安排:集中培训由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统筹管理。直属各供电局、输变电广东电网公司分别承办本单位新员工培训,东莞供电局承办其他直属非供电单位新员工培训。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承办粤中西北片区供电局的安全体感培训,惠州供电局承办粤东南片区供电局的安全体感培训。

培训课程:共设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企业保密与法律常识、电力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教育等9门课程。

培训教材:由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负责新员工集中培训教材、试卷的编制和发放工作。

培训师资:由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统一开展内训师培养。

(4)考核评价。集中培训结束前新员工须参加综合测评、基本知识考试和撰写心得体会等环节的考核。

2. 专业轮岗。专业轮岗主要目的是增加新员工对企业感性认识。通过前往生产、营销、基建单位进行轮岗学习,使从理论到实际,从整体上了解电网建设、经营管理和基层班组日常作业的全过程。

(1)培训时间。专业轮岗在集中培训结束后开展,为期约1-3个月,单个岗位的轮岗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2周。

(2)培训重点。业务概况。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交流或参观实践等方式,组织新员工学习了解各单位组织架构、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和基本规章制度。

岗位概况。充分利用现场教学、跟班见习等方式,使新员工熟悉相关岗位工作职责、安全知识、工作设备和作业技能要求等。各单位新员工工作现场培训时间不得低于轮岗总时长的60%。

(3)组织形式。专业轮岗由各单位组织,制定轮岗学习计划。各单位可按实际分成若干小组,对应分配到生产、营销、基建单位进行专业轮岗,确保使每个小组完成三个专业线条轮岗学习。其中:生产单位轮岗主要为前往各地市局的变电管理所、输电管理所,在变电运行、继保检修、输电线路、输电电缆等班组进行跟班学习。营销单位轮岗主要为前往各地市局的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在业扩报装、装表接电、电费核算、95598客服、计量检定、电能计量等班组进行跟班学习。基建单位轮岗主要为前往各地市局就近的多经三产基建工程广东电网公司,在电气安装、设备调试等班组进行跟班学习。

(4)考核评价。由各轮岗单位(班组)按照轮岗学习计划,组织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3.定岗见习。定岗见习是新员工实习关键阶段。将新员工预分配到各基层单位(班组)进行见习,使新员工认识对基层班组之间协作关系,学习掌握实习岗位的主要作业流程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定级上岗做好准备。

(1)培训时间。定岗见习在专业轮岗结束后开展,为期约7-10个月。

(2)培训重点。依据《广东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按“单元制、模块化”思路,学习各岗位初级作业员岗前班和一年级学习课程。具体岗位培训课程见《广东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

(3)组织形式。各单位可采取单向选择(用人单位或新员工主导)、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和新员工相互选择,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等方式,对新员工进行预分配,定岗见习。

制定定岗学习计划。依据《广东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由新员工定岗见习单位(班组)和员工个人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形式、进度、目标和评价考核等,学习计划由新员工指导老师负责实施,见习单位及时协调解决实施所需资源。

签订“师带徒”协议。指定具有较强责任心,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工及以上水平的资深员工担任新员工指导老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指导新员工定岗见习期培训学习,并通过签订协议规定培训目标、双方责任和奖惩措施。各单位要通过评优表彰精神激励、任务考核绩效激励等多种方式,提高指导老师教学兴趣和荣誉感,营造新员工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全面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作用,切实提高新员工技能实操水平。

(4)考核评价。由新员工见习单位(班组)按照学习计划,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4. 评价上岗。建立新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和择优上岗机制,评价后再上岗和转正定级,确保新员工具备上岗所需技术技能。

(1)评价时间。新员工入职一年。

(2)评价重点。知识维度。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采用统一网络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评价。技能维度。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采用实操考试、工作认证和现场问答等方式进行评价。潜能维度。从绩效表现和从业行为两方面进行评价。

(3)组织形式。按照广东电网公司评价标准和规则,由各单位组织实施评价。转正评价。依据集中培训、专业轮岗、定岗见习阶段绩效表现和工作情况,结合评价情况,形成转正上岗综合评价结果。择优上岗。依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广东电网公司劳动用工管理办法》,新员工转正后,必须到一线班组工作。用人部门和新员工采用双向选择,确定新员工上岗岗位。主要步骤如下:

①公布可选岗位。

②填报上岗志愿。新员工根据培训期间对班组的认识和了解,结合自身能力情况,填报分配志愿。

③组织双向选择。各单位人力资源部依据新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结果,优先安排绩优员工的志愿岗位,并收集用人部门反馈的用工需求。

④公布分配结果。各单位人力资源部根据用人部门的需求及新员工的意愿,综合考虑分配安排,并分配结果。

如新员工未通过评价,暂不转正,在加强学习培训后申请复评,复评通过后再进行上岗定级。

(二)第二阶段(1-3年)成长期

明确新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并按照培训规范继续编制学习计划,采用导师制和回炉锻造两种培养方式,逐级参加初、中、高级作业员工培训课程,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把新员工打造成班组技能骨干。

1. 制定职业能力发展规划。经过入职第一年的学习锻炼,新员工对今后自身的企业提升路径会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初步的设想。开展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制定,由员工明确本人在五年内各阶段的学位发展目标、技能等级提升目标、技术职称评定目标、岗位胜任能力评价目标,通过定期的进度跟踪及直线管理者的指导,令员工把握好个人发展方向,更好更快地达成自身提升,与企业形成双赢。

2.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根据本人实际能力情况和岗位工作需求,按照《广东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由员工制定本人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个人学习计划,重点学习所在岗位初、中、高级作业员二、三年级课程。

3. 实行“导师制”。第一阶段时期对新员工采取“师带徒”培训方式,主要是为了促进员工技能提升,快速适岗上岗。在新员工培育的第二阶段,基于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员工队伍建设理念,各单位要指定班长等以上岗位干部,作为新员工的技能导师和思想导师,即除了在技能上继续给予新员工指导,更在职业生涯发展上给与新员工辅导,从工作、生活和思想上,全方位关怀新员工成长,激发员工潜能,激励和凝聚员工向共同目标奋斗。

4. 开展“回炉锻造”。组织新员工在工作第2和第3年,参加长时间、封闭式技能实操培训,通过“回炉锻造”,提升学习针对性,力争新员工在入企3年内通过中级作业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

(三)第三阶段(3-5年)发展期

在具备本专业岗位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拓展职业能力,参加学习通用管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班组管理知识等,鼓励新员工提升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促使新员工多通道发展。

1. 强化通用管理能力。组织新员工参与个性化选学培训,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碎片化的网络学习,全面扩充新员工的知识面。通过模块化的通用管理集中培训,由各地市局组织,按需办班、按需施教、按需参培,带动员工学习氛围和参培热情。结合班组培训经费,加大在岗培训力度,开展“班组员工上讲台”,通过班组内定期的上课和讨论,加强互促互进,提高员工业务总结能力、技术研究能力及演讲表达水平。

2. 扩充专业业务知识。统一组织新员工按需参加各专业线的常规业务和新业务培训,坚持“省公司为主体、地市级单位为延伸、县区级单位以在岗培训为主”的原则,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核心,提升新员工的岗位履职能力,确保一体化管理落地。

3. 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在新员工中选取优秀员工作为班组长后备队伍,参加班组长轮训,通过在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客户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开展系统性、规范化的轮训,切实抓好优秀新员工素质提升,提高广东电网公司系统班组长后备队伍的思想文化素养、综合业务水平、基本管理技能和协调能力,使优秀新员工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于带班的一线直接指挥者和管理者。

4. 加速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定位,通过常态化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促进新员工参加评价认证,通过评价前培训、评价后培训,查找补齐个人能力短板。并在技能通道、技术通道和管理通道上给予新员工充分选择权,在符合岗位说明书任职条件后,鼓励新员工参与技能、技术、管理岗位的组聘、竞聘,加速职业生涯发展,达成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四、工作要求

(一)培训组织管理

赋予各级供电所和班组培训自,积极为基层单位配套完善培训场地、师资、课件等资源,以政策和资源支持,传递责任,使各级直线管理者在培训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推动各单位新员工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培训工作。

(二)学员管理

1.各单位务必加强新员工培训管理,确保行车安全、食宿安全、技能培训的安全防护,做好培训全过程的人身安全管理工作。

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新员工企业保密意识,培养新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好微博、微信等通信平台的使用指引。

(三)安全培训管理

1. 新员工在所在单位、部门(机构)、见习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分级要清晰,要明确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有各自针对性,岗前总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2. 对变电运行、检修、试验等危险性较大的岗位,岗前安全教育总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且必须对新员工进行熟悉氧气、氢气、乙炔、六氟化硫、酸、碱、油等与工作有关危险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培训。

3. 新员工进行现场参观前,各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安全知识教育,告知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并做好相关监护工作。

4. 新员工须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安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跟班见习。

5. 新员工培训期间不准进行生产营销操作,各单位不得将需要相关资质的工作安排给新员工。

第8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实验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互为依存,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研究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对于医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应用计算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实验教学决定了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成败。目前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的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陈旧、实验教学的学时数低和不重视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2007年我校中医药信息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介绍在“面向发展,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些改革措施与心得体会。

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类分层次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经过多年来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分类分层次体系与内容。多年的实践表明,这样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主要依据是学科差别和学生特点。

(1) 根据学科差别,合理分类教学

我校各二级学院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的具体要求尽管存在不少差异,但详细分析各个学科学生今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方向,在基础教学这个层面上,能将它们分为三大类:人文经管类、理工类和医药类,每个大类的二级学院之间的要求比较相近。人文经管类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数据库系统应用能力;理工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程序的开发能力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医药类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专业软件,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和医药信息检索、利用的能力。

(2) 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分层次培养

根据学生自身计算机水平及今后发展目标等不同情况,信息技术学院规划了分层次培养,并提出了以下两个层次的培养方案:基本型培养方案面向一般本科生,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该课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型培养方案面向七年制学生和优秀本科生,除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理论课堂全面推行“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任务、讲练有机融合,将相关知识点融入项目,通过项目实现,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采用“项目调研、项目开发、项目验收”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能力培养

(1) 网络化、多媒体化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变革提供了基础,目前我校已建成覆盖全校范围的以两台IBM高端小型机、海量数据存储系统、万兆光纤网络为核心的统一实验教学平台,为全校各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网络服务。在此实验教学平台上已经成功建设了包括信息系统、精品课程专题网站、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等20多个软件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编制了多部实验教学CAI课件。目前部分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已经实现了远程教育和开放式模拟实验室功能,整个计算机实验教学正逐步朝着实验教学计算机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

(2) 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们正逐步改革教师全面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采用由简单综合设计创新循序渐进的方法,前半段主要考察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正确使用常用机器设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科学表达实验结果以及分析判断、逻辑处理、结论确定的能力,后期重点培养学生检索、查阅文献及工具书、正确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3) 考试与考核

学生实验成绩考评采用平时实验成绩与期末实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平时实验成绩占30-40%,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为主要依据,期末实验考试成绩占60-70%。同时,为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凡在实验中有所创新者实验总成绩增加10%,多次创新者总成绩增加15-30%。并建立了合理的实验成绩登记和网络建档制度。

(4) 实验室开放

从2004年开始,我院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制定并实施了各实验室开放方案;目前各实验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得少于20小时,每天开放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有利于本科生课外实验或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本科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课外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培养

我院针对实验教学实际情况,2005年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教师结合制度和科学研究计划等择时指导本科生,本科生写出研究计划后交导师修改,实验研究计划完善后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学研究工作,逐月予以总结。从而达到进一步增强本科生实验技能、设计能力和科研思维培养的目的。

3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探索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式的实验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特征和规律。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是日新月异,是中医药学科所无法相比的。只有根据不同时期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紧紧跟踪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实验环境,促进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组和体系的更新,使学生学到当前最新技术,才能够真正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造就应用型、实用型的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在跟踪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始终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全面走向大众化教育,从政府订单式教育,全面转向用人单位订单式教育,计算机知识进入到用人单位,只能是一种用于创造经济效益的实用技能。“实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学计算机的目的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问题。因此实验教学的内容不能太基础、太学术化,必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配以适当比例的基础理论并选取实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毕业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熟练掌握现代化实验技术和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既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搞好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需要。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热爱计算机实验教学、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淘汰率高,而计算机人才发展空间比较大,基础性的实验教学岗位并不具有吸收人才的优势,因此学校和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智慧,以老带新,平时经常举行教研组的实验教学讨论会,提出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介绍教学经验,使青年教师能尽快适应实验教学岗位。

(2) 教研相长

鼓励青年教师拥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把研究成果补充实验教学内容。鼓励青年教师不仅教好实验课程,而且要积极投身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理论水平和技能。

(3) 激励机制

鼓励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岗位上不断进取,把出国进修、国内交流、参与科研项目、教材编写、晋升机会等落实到为实验教学做出贡献的教师。鼓励年轻的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攻读博士学位。这些举措使得年轻教师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稳定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5积极开展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不均衡,特别是计算机课程不作为高考的课程,因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这就造成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巨大差别。因此,从2005年开始,我们建立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验教学体系。做法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整体优化计算机实验教学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是:重视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普及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鼓励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我们在各门课程中还安排了课程设计、大作业和课外实验,由学生自主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分解任务、安排分工和规划进度等。由于没有标准和现成的答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讨论、撰写实验报告,最后还要小组答辩才能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学习和创新提供了充分空间。

为支持学生的研究创新实验,我们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开放了工科楼3楼公用机房,为学生提供自由机时,由精通专业技术的教师指导。学院还建设了创新活动网站,为学生优秀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发展、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以 “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新观念来组织教学。渗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突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质量,为培养符合新世纪中医药创新人才尽我们的力量,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战德臣,孙大烈,张彦航.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43.

[2] 郭红.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2-275.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Experiment Teaching With The Times

ZHAN Xiu-ju, LIU Xiu-feng, YAN Yan-hong, TANG Ding-ying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City of Guangzhou, 510006, China)

第9篇

 

欧洲的环境科学教育与国内基本起步于同一时间,以西班牙为例,该国在1971年建立了第一个高等教育的环境科学专业。然而日后其借助欧盟的平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科学实践教学系统。

 

环境科学专业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实践型,这就要求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的本科同学不仅仅需要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不但涌现而发展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质量退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危机。环境教育也随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1972年在斯得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地接受与肯定,由此拉开环境教育大发展的序幕。之后,在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1977年的第比利斯,1987年的莫斯科和1999年的塞萨洛尼基会议中,环境教育的定义不断清晰,也被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重视和执行起来。

 

各国对环境教育的定义有不同的描述,1987年莫斯科环境教育和培训国际会议上的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个人和群体意识到自己的环境和学习的知识、价值观、技能、经验以及从个人和群体层面使他们能够采取行动应对当下和未来环境问题的决心[2]。

 

我国关于环境教育的定义,可引用百度百科的概述: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3]。环境科学专业科班培养的本科生,无疑是环境教育的直接受体,通过系统的环境专业教育训练,使学生不但掌握环境专业领域知识,而且兼具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倡导者。

 

二、中西(欧)环境科学实践教学差异对比

 

1.实践课程设置。国内环境科学的实践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类,下面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进行阐述:一类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实验课程,比如普通化学实验、环境检测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环境毒理学实验等等。该类实验课程设置与专业课学习相对应,内容多为专业课原理的演示或验证实验。该类课程分布在教学周中,需要实验前进行实验报告撰写的形式进行,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进行总结。另一类是参观实习类的实践课程,如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系组织的参观云南水务集团、上海杨树浦自来水厂等实践,这些实践课没有对应的专业课程,而是在培养计划中作为暑期实践单独出现,具有比较高的独立性,时间上它们分布在暑假开始的阶段,一般为期两周。学院组织以系(或班)为单位,集体前往参观地点进行实践,而地点和参观的企业分布广泛,有上海市内的环境企业,国内的污水处理公司(云南水务公司),也有国外的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环境基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需要撰写对每个场所的心得体会和报告。在参观时,所参观的企事业单位机构的专业人员向同学们介绍相关专业知识,这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专业知识学习途径。费用方面,远途的参观考察基本上是学校学院的经费承担,但是也有同学自费的部分如机票和其他一些费用。一般都在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总体来看,国内的实践课程种类比较多,时间地点都很多样,而目的就是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而课程的评价体系则主要参考学生的报告评价,如实验课的实验报告的平均分和考察报告的评分等。此外,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创新试验区为例,通过组织小班教学,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参与创新实践,以提高综合能力。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参观教授实验室,大学二年级开始“一对一”的导师制,通过学生和教授的双向选择,确定学生的导师和课题组。这样,学生可以进入各个不同的实验室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更早地接触到科研和相关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为学生开阔视野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欧洲的环境科学实践课程设置与国内有所差异。以试验区同学交流学习的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为例,环境科学实践形式也分两种,和国内一样,是实验课程和参观实践。但是欧洲的实践课程强调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强。这里的实验课和理论课不分家,如环境生态学,课程分为两部分——课堂和实验室,同学们进实验室的频率也是一周一次到两周一次,此外,同学们无须撰写预习内容,但实验报告和国内相似,区别在于这边要求以一定的格式标准,将实验报告打印出来,由老师收集,作为评分的依据。而参观实践也是与课堂结合的,并不同于国内实践教学课程独立设置。往往在某门课程学习当中,安排整天的实地考察(field trip)。实地考察地点则由课程的性质而决定,例如地理课会选择附近的山体,而环境修复会安排在周围的某个垃圾填埋场。偶尔也会有远途参观的课程,行程从3~4天至一星期不等,这些课程通常出现在大学高年级如大四阶段。这种远途实践是自愿参加,部分自费。如同学因为费用问题不参加将另外安排任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由于自然场地更多,通常都是任课老师担任解说员的职责,因此需要老师对该场地有一定的了解。  据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环境科学专业的同学叙述,当地的课程设置和西班牙相差无几,也是实验课和理论课相结合,而实地考察也是根据具体课程来安排,有的课程会固定每两个星期有一次,有的课程则不定期举行。而且普遍没有长途的行程,时间最长则只有3~4天。课程的评价和国内相似,也是根据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分,不同的是,该分数是理论课的一部分,并不像国内有单独的实验课分数。

 

2.学生态度。在国内教学普遍以应试为目的的大背景下,实验和考察这种非考试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实践考察中,同学们普遍对轻松的行程比较感兴趣,而在具体的企业和工厂参观热情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主题的熟悉程度和讲解人员的表达能力,积极主动性上受限制。部分同学对实验预习报告和考察报告的撰写不够重视,仅仅是完成任务,会沦为“形式主义”。

 

在西班牙或者德国的环境科学主修学生则对实验和考察有不同的态度,学生们普遍乐意接受实验和考察教育,相比中国学生,他们更有兴趣参加实验或者考察形式的教育。但是同学们普遍为实践课百分之百的出勤率要求感到苦恼,在西班牙尤为严重。因为西班牙18~24岁学生平均翘课率为23.5%,为欧盟国家首位[4]。此外,实践考察报告的撰写不是必须的,受到部分同学的欢迎。

 

三、小结

第10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三点一线”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计专业)自设置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并迅速成为热门专业。该专业的设置反映了信息类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对信息类学科人才的需求热点。安徽理工大学于1998年设立了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在此专业的基础上于1999年设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安徽省是较早设立此专业的高校。我校对该专业一直非常重视,专业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教学体系较完备,师资力量较强,实验条件良好,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就业率高,专业发展已得到省内外高校的认可,先后有近十所高校前来学习交流,并于2008年评为安徽省特色专业。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许多学校能够制定较为完备的理论教学培养体系,但信计专业毕竟不同于普通的工科专业,学生仅学好基本理论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也达不到信息类专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主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其它工程实践知识。2000年以来,由于受扩招和并校的影响,本科教育中一度出现了大众化和精英化、继承和创新、国内化和国际化、本科生和研究生、短期和长期、理论和实践、教学和科研、产、学、研、知识和能力、教和学等教育“十大关系”的失衡,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不能很好地应对这些失衡,甚至还有部分学校基本上还是采用“重教学、轻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但这一环节长期以来重视不够,也是目前国内高校扩招后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如何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信计专业发展快,招生规模大,如何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如何开设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是各学校的当务之急。我校实践教学体系已较完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信计专业的人才也会发生变化。针对安徽理工大学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关系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自2000年起,我们在深入研究国内外高校信计学科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分析自身情况,紧跟信息类专业发展趋势和动向,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为目标,对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信计专业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教学体系,而且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特色,构建了“三点一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三点一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1以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优化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环节是实践环节的基础,同时实践环节又能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此,我们认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要考虑到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考虑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反馈作用。我校在信计专业下设置了服务计算和应用软件两个专业方向。为使实践教学体系能科学合理地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的能力,同时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色。我们在反复比较、分析北京及全国其他高校信计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根据我校实际,扬长避短,确立了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的定位。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信息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于是我们以夯实基础为出发点,以如下几个方面对信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创新。

(1) 重新调整了课程实验安排及实验大纲的编写。一是调整实验教学课时数,总的教学课时大约增加了20%,理论教学课时数相应减少。具体调整内容如表1所示。

经调研分析,采取这样的设置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大促进作用。

(2) 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在未优化之前,课程实验中90%以上是验证性实验,为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达到对整个内容的融会贯通,大量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每门课程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大约达到25%。如数据库课程中增加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性实验,课内为4学时,课外为12学时。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原有20学时全为验证性实验学时,现在增加了两个综合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增加了一个综合布线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增加了一个典型实例应用的设计性实验。这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优化设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大大加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系统掌握。

(3) 优化了课程设计的安排及课程设计大纲的调整。在以前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学习的同一学期开设,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就要进行课程设计,一边应付考试,另外还要进行课程设计。这样往往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进行设计的目的,实践效果较差。我们对应用软件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三个课程设计依次为数据库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开设时间分别为第5、6、7学期,而对应的课程则在第4、5、6学期开设,这样学生就有一个缓冲期,以达到对该课程的知识点的掌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能够从一个高度上整体把握课程的知识点,课程设计质量明显提高。

1.2以面向应用、面向社会需求为着眼点,优化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信计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这一目标决定了我们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兼顾少量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着重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针对实践体系中内容更新较慢,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要瞄准社会实际需求,以“面向应用、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实践能力”为指导方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 认识实习的优化。认识实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该专业在社会应用方面的情况,主要是了解下相关的企业生产流程及理论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前期在这方面主要是由实习教师带学生参观一些实习基地,如合肥软件园相关IT企业、统计局、银行、发电厂控制中心等单位。感觉像走马观花,学生数量较大,单位也难以应付。现在对认识实习的内容和安排上进行优化,将学生分成10个人一组,由指定老师带队,在相关实习单位里找一个专家进行介绍,并现场回答同学们的疑问,然后这组学生在实习后进行讨论,每个人写出实习心得体会。

(2) 高年级暑期实习的优化。以前的高年级暑期实习只是课外活动的一部分,不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即没有学分),只是让学生利用暑期机会自己联系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学生往往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只是应付差事罢了。现在由学校联系单位,将学生送到该单位进行暑期实习,实习15天以上,计1学分,由实习单位负责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既不耽误学习时间,也能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单位问题,同时也没有增加教学经费的负担,效果很好。

(3)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定制培养相结合的研究。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也是进入社会前的一次锻炼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学生在实习中积极参与公司的项目开发,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并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提高毕业计的质量。毕业设计是学生在系统的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复合型高级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四年本科教育的水平。毕业设计应该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毕业设计,使得学生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我校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已有较成熟的方案。毕业实习基地稳定,且实习单位较多,能够满足实习需要。毕业设计选题大部分来自于企业,部分来自于导师的项目。

定制培养就是由我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理论课学习由我校负责,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由用人单位负责,经考核合格,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现在我校与一些知名软件公司达成定制培养协议,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且对信息类人才的培养起到指导作用。针对企业需求,对高年级部分学生进行定制培养,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直接让学生到定制企业实习,完成教学计划,并解决就业问题。因此优化并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3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落脚点,优化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社会需求反映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必然行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实践创新目标,理解实践创新的内涵,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以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此,我们需要对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 设立创新活动学分政策,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活动得到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创新活动获得学分,该学分可作为选修课学分使用,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创新活动获得学分。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创新活动室,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他们的作品也可参加各类比赛,学校对这些活动给予一定的资助,学生兴趣较高,参与人数较多。

(2) 在高年级实行导师制。选拔一批学历、职称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学生的科研指导教师,让学生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帮助导师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校也设立了学生创新基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发表相关论文或申请专利。对有成果的学生在保送研究生和年度考评中给予加分,以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3) 实施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专业实践训练计划、各级各类创新型竞赛活动等,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向多渠道、开放式、规模化方面发展,形成一种浓郁的创新氛围。

1.4以“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学生创新与创业、企业定制培养等方面,我们进行了认真地调研,以达到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主要特色有:一是设置了3层课程平台,包括基础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领域知识平台(定制培养)。二是设置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包括专题研讨法、项目分组法、科研转化法、模拟分解法等。三是设置了课外实践实训方案,包括暑期实习、开放实验、创新型课题设置等,这些都为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2总结

我校信计专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特色,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通过几年来对信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并进行大量的调研与分析,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为目标,提出了“三点一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实践证明我校信计专业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胜哲,董宇峰. 加强实践环节研究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J]. 大学数学,2007,23(1):13-15.

[2] 唐晓静.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大学数学,2007,23(1):9-12.

[3] 曾传华,余大鹏.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改革与实践[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27(2):103-105.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实践教学体系;“四位一体”模式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工作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诉求。学生群体间流传着“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言论,这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就业现状无奈的调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即使部分学生毕业后能够就业,但他们认为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在工作中基本用不上,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抱怨现在的大学生不好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好用的难题,近些年高校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纷纷将关注点指向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逐渐被高等院校所重视,尤其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条件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的出现和发展已经让很多院校在思索新的办学模式,例如,高校可以跟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将工厂或公司需要完成的小部件搬到工科院校来由学生完成,或者搬到学校由学生观摩。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工厂或公司人手短缺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的设备不足和学生实际锻炼的问题;再如,部分高校大胆的把学生放到企业当中。学校与企业合作,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招聘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校文科专业自有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的难题。

在各高校纷纷建立完善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目标问题。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目标是什么?部分高校可能这样回答‘就业便是硬道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便是促进就业率的提升,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此种回答有失偏颇。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不应仅仅局限于就业,止步于就业,不能仅仅为了就业而去建设。大学教育不应窄化为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教育也不应窄化为技术工人加工厂!

如果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就业为目的,那么大学教育将窄化为职业教育,这很难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充分就业,能够充分的满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以就业为主旨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其所强调的重点是专业领域之下的特定技术能力培养,这与时代要求相违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新产业和新的工作机会更是很难事先预测,经济体对于人才的需求并非局限于专业领域之特定技能,而是指向大学生能力的可调适性与既有知识的转化能力。劳动力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往往强调更为广博、具有创意、会持续学习,与他人共同合作与相处能力的重要性等方面。因此,大学教育不应过度窄化为仅仅以就业为目的,否则最后学生可能也达不到就业的目的。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

那么,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主旨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主旨呢?依笔者浅见,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应该以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为主旨,重点在于就业力而非在就业上。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的结果。大学教育不应仅仅拘泥于大学职业教育之就业而已,而需要从长远考虑。

高校关注就业与关注就业力有何不同呢?换句话说,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所关注的中心放在就业与就业力的提升和培养上有何不同呢?简单来说,就业通常关注的是大学毕业生在特定较短时期内能否找到工作,相对而言,就业力所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职业生涯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转换至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的培养,并不狭隘地只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即使其所学专业在劳力市场或职场上已趋于饱和,仍可产生外溢效果而有能力转移至其他专业领域就业,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发展。那么什么是就业力呢?

三、就业力概述

就业力起源于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向全美教育系统了一份‘对未来教育系统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报告’。就业力英文概念为Employability,是指受雇者的就业能力,经过就业技能/技巧训练后,受雇者所具备或者拥有的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就业力的培养要紧贴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形成具有支撑性、发展性的核心能力。就业力的培养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与就业力强弱成正比。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和创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运用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能力等。

第二,适应能力。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成败。适者生存,是生物界与人类社会最普遍的法则。适应能力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客观评价自我的能力,承受一定挫折的能力等。

第三,竞争能力。学生在职场中不仅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还应当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如何进行思,就是一种思维能力。其次是营销能力。营销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推销自我,获得他人信任和社会认可的能力。营销能力与求职成功率成正比。再次是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既要看你学得怎么样,发展怎么样,还要看你的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责任感的高低,生活的态度,这些展现出来的都属个人的发展能力。最后是情商。情商是就业中非同小可的重要方面,甚至比个人的知识、技能、智慧更重要,它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就业结果与事业成功。

四、基于就业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之探索

如何基于学生就业力的提升与培养建设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呢?笔者结合近些年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学生就业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笔者采用“四位一体”的构建思路。所谓四位一体,即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专业社团实践项目设计,实训室实践项目开发,实习基地的培养四个方面,四个方面全面指向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这一主旨。

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知识结合最紧密,关系最为密切,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至行动(工作)中去的关键环节;学生专业社团实训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活跃的实践阵地,其实践内容丰富于课堂实训,其实践内容源于课堂实训,是课堂实训内容的延伸与深化。学生专业社团实训是半社会化的实训实践,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课堂实训内容,能够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进行实训,此环节将实训项目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实训室实践,是前两部分实训的进一步强化与提高,是结合最新的社会需求而设计的实训活动;实习基地实训,是学生完成知识迁移的最后步骤,是学生完成社会认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于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取决于此阶段。四个实训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以学生就业力培养与提升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课堂实训体系

课堂实训是学生实践项目开展的第一步与首要环节。课堂实训项目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最为紧密,课堂实训活动的开展是理论知识迁移至行动中并转化成能力的前提。课堂实训项目的设计应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上世纪80 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我国,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行动导向”也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发展趋势。行动导向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去思维和探索,评价和检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组织形式来说,“行动导向”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活动的实践。

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自2006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生以来,在专业实训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笔者将每门核心专业课程规划出一定比例的时间开展课堂实训活动,每门课程根据各自的特点,设计出课堂实践项目,架构起本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每一项内容都由专业教师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指导。为适应新的形势,近年来我们要求课堂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规定每学期每门课程要有专项实践教学总结报告进行经验分享。在课堂实训项目开发上,首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突出发展学生的领导、团队工作及沟通技能,结合所传授的知识安排角色扮演、竞聘演讲、讲课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将理论讲解与课堂实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开发体验式内容。例如:给予学生反思经验的机会,将布置的各种作业待上交后让学生分享自己有关作业的心得体会。第三,增加仿真环境下的实践活动。例如:学生设计竞争、模拟招聘、工作分析等。第四,在课堂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使用开放式的方式和方法传授就业技能,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态度和工作的职责得以提升。第五,将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训练/培养而不是讲授方式进行实训,教师扮演教练或者辅导者的角色。至目前为止,课堂实践体系已基本固定化,达到了知识迁移的预期效果。

(二)、学生专业社团实训

学生专业社团实训是最活跃、学生最感兴趣的实践平台,其实践内容是在课堂实训基础上的延伸。学生专业社团实训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课堂实训内容,能够使学生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选择的进行实训。笔者所在系部学生专业社团实训体系从建设到完善已经实施了四年,五个专业分别建设起了自己的专业性社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于2007年11月建立,经过四年发展学社已具有一定规模,在承德市大学城有较大的影响力。学社内部分为培训开发部,绩效考核部,测评部,技术中心,创业部等部门,专业社团内的各个部门是完全按照专业知识及能力要求所构建。学社建设以构建学生第二课堂为中心,全面实现与专业、课堂教学相对接。

专业性社团成为学生实践的第二课堂,成为学生就业力提升的第二阵地。人力资源学社组织的精品活动有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牌培训师大赛、户外拓展项目实训等。学社活动的开展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学生在专业学社实习实践项目体系的指导下,通过竞赛、比赛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一系列可惜的成绩,学社学生于2008年在河北省创业大赛中取得全校唯一两个三等奖,这在河北省专科院校中不多见;2010年承德市创业大赛入围决赛去的优胜奖;2011年7月,在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学术论文大赛中,取得全校唯一两项省级二等奖。奖项的获得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并参与实践的热情。从人力资源学社走出去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与认可。毕业两年的学生中不乏有挑起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领头羊。这种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的形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得到初步验证,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还将导师制引入到专业社团建设中去,引入职业生涯档案计划,协助学生了解将本身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至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应用的选择性。

(三)、实训室实践体系

实训室实践体系建设,是前两部分实训的进一步强化与提高,是结合最新的社会需求而设计的实训活动。自2007年12月份笔者所在系部建成人力资源专业实验室以来,在核心专业课程中,教学实践大纲规定每门课程安排4-8学时的上机操作实训,学生从实验室中逐步学习并掌握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电子政务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教学软件与理论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此举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即将建成人力资源行为观察室与求职技能训练室两个百万元级实训室。在这两个实训室的基础上,我们将会开发出适用于教师专业与非教师专业不同的职业技能实训项目,如:教师授课技能训练,职业行为塑造,团队合作能力养成培养项目,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画面试训练,小型管理游戏,沙盘游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训练项目等。通过实训项目的设计与活动的组织开展,将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使真实的工作要求,通过实训项目展示出来,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达到满足职业的要求,最终提升学生就业力。

(四)、实习基地实训

实习基地实训,是学生完成知识迁移的最后步骤,是学生完成社会认知的关键环节,学生对于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取决于此阶段。笔者所在系部将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实训划分成三大模块。即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专业见习,三年级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学生实习基地实训体系。通过一年级认知实习,使学生对工作初步建立起了认识,从感性角度构建起基本观念,通过二年级专业见习,使学生进一步从理性的角度认清楚专业工作的性质特点,进一步修正并完善职业观,通过三年级专业实习,将学生真正的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大学所学知识及在前三个实训环节中积累的技能与锻炼的能力真正的迁移至工作中去,并产生好的绩效表现。通过实习基地实训,学生能够更有信心的走向工作岗位,顺畅的承担起即将面临的工作。

以上四个实践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科学而又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一环节紧密结合,最终将会提升学生的就业力。通过此体系,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找到工作,而且还会找到学生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会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立荣.人员测评的理论与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9:77-82.

[2]易斌,林洵婷.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就业力研究[J].江苏商论,2012(10):158-160.

[3]张红娜,张丽霞.基于胜任力模型大学生就业研究[J],企业导报,2010(9):255-257.

[4]李春玲.胜任力与就业力: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抉择[J],长沙大学学报,2012(5):131-133.

第1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生产实习;分散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 74;G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21-04

实践教学对高等工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4]。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和巩固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工程实践、热爱生产劳动的高尚情操,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综合素质,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卓越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及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土木工程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传统分散式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传统做法是采取“集中实习”模式,即在生产实习期内,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联系若干实习工地,带领所有实习学生到工地参观学习,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工地生产的情况和相关知识点,并适当参加工地实践。实习工地一般位于学校所在的城市或周边城市,学生的食宿和交通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安排[5]。

高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师资力量、实习经费和实习工地相对不足[6-7],组织集中实习困难重重,因此,很多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逐渐从“集中实习”演变为“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或者完全的“分散实习”[8-9]。“分散实习”模式是指学生持学校介绍信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实习指导。采取集中实习模式,由于人数过多,学生参与实际施工生产机会少,与工地的融合度较低,实习效果不理想。分散实习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广大学生在联系实习工地方面的资源优势,保证有足够的工地供学生实习,但由于学生分散于全国多个实习工地,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数量较少,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加上工地管理等各方面原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指导有限,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在实习工地上,有的学生仅仅是参观而没有明确的企业指导教师,有的学生虽然有明确的企业指导教师,但由于企业指导教师没有实习指导义务,对生产实习的要求也不明确,指导往往流于形成,难以到位。因此,分散实习的效果难以保障。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了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际上是一部分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工地,实行“分散实习”,一部分学生由教师联系实习工地,并指导学生实习,实行“集中实习”,这并不能克服两种实习模式的不足,反而导致将学生“自联实习”理解为“分散实习”,“师联实习”理解为“集中实习”,联系实习工地成为判断实习模式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实习的内在要求,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湖南工业大学生产实习教学实践,提出了“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并就提高实习效果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

二、土木工程专业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的含义

土木工程专业“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是指学生持学校介绍信,以“员工”身份到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或者老师联系的实习单位参加实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实习指导,学校老师对生产实习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对学生实习的指导起辅助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强调分散,即控制每个工地的实习人数(不超过工地接纳能力),有利于学生与工地的融合。

(2)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强调学生以“员工”身份参加实习,即突出实习的“生产”特性,提高实习效果。

(3)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强调管理,考虑到学生的“员工”身份,学生的指导主要由工地指导老师完成,学校老师严格管理实习各个环节,保证实习效果。

(4)实习工地既可以由学生联系,也可以由老师联系,充分利用老师和学生的资源优势,由谁联系实习工地不是判别实习模式的标准。

总之,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不再是因为学生人数过多而被动采取的实习方式,而是为提高实习效果主动采取的一种实习模式。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总结了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经验教训,但不是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新的实习模式,是实习内涵的演变,是提升实习质量和效果的必然选择,即使有的专业方向(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工程管理方向)实习人数很少,同样可以采用分散管理实习的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一)学生投入并参与施工

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的“分散”是指学生分散于全国各地的不同实习工地,但学生与实习工地不能分散,分散实习目的是让学生更加融入到工地施工生产过程中。在教学实践中,实习学生要以“员工”身份参加工地实习,吃住在工地。工地也要向对待新进“员工”一样,为实习生安排具体工作。学生只有深入到具体的施工生产中,并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才会有主人翁意识,担当起责任,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使各项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从而真正达到生产实习的目的。

熟悉实习工地情况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或承担学生实习指导,既保证了实习师资,还能提高生产实习效果;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强调学生参与施工生产,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学习,可有效促进学生与实习工地深度融合。

(二)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积极性

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学生分散在全国各个工地,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无法每天都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对实习工程非常熟悉,每天与学生在同一个工地,更适合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因此,应该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通过颁发聘书、提供实习补助、开展评比表彰、邀请共同编制实习指导书、开展技术交流等方式,激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热情。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有效配合协助开展实习工作。当然,不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学识、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方面差异较大,因此要制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标准并进行筛选,就生产实习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培训。

分散管理式实习模式下,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要从指导学生具体实习内容转变为实习管理和协调,在实习前,需要自行联系或组织学生联系实习工地,对实习学生分组,进行实习准备,组织实习动员;在实习过程中,要经常到工地巡视,协调处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与企业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与实习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争取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完成后,要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交流与答辩,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还要对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进行评价。可见,由于实习教师数量有限,实习学生数量较多,在分散实习模式下,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依然繁重。提高学校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于提高生产实习指导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应鼓励学校教师主动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比如自2013年起笔者所在学校出台了《湖南工业大学选派专任教师赴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暂行办法》,选派一线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锻炼的主要形式有顶岗(挂职)锻炼、考察研修和参加企事业单位实际科研课题,锻炼时间为1~5个月,学校对参加锻炼的教师减免工作量,提供差旅费用和生活补助,此举对于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效果明显。

可见,在分散管理实习模式下,生产实习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具体实习内容指导,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承担实习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采取措施建立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企业对于高校设立生产实习基地,通常意愿不强,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因为学生实习不仅会在生产管理和食宿方面增加企业成本,而且还会增大安全风险[10]。加之,一些学生不遵守实习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部分企业出于私人关系帮助安排学生生产实习,并没有长期成为学校生产实习基地的意愿和规划。

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是提高生产实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首先,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可以避免教师在实习前临时联系实习工地,解决安排实习工地困难的问题;其次,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其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可以逐步积累指导经验和管理经验,总结思考今后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实习,并把学生实习作为企业的常规工作,做到真正把实习学生当作企业“员工”,由人事部门统一安排

实习,从而提高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最后,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实习单位要把学生当成“员工”,学生也要把自己当作是企业的“主人”,这样在实习中学生才能够打开思维,放开手脚,满怀热情地开展工作,从而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

要建立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必须回应企业对安全风险和管理成本增加等问题的关注。学校应为所有参加实习的学生购买保险,以规避安全风险;做好学生实习动员,要求学生服从实习单位管理,遵守实习单位纪律,努力从事生产工作,为企业做贡献,树立学生本人和学校的良好形象,为学生就业和学校以后的生产实习奠定基础;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主要由实习单位确定;还要经常与实习基地互动,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技术交流,推荐优秀毕业生,评选优秀实习基地,必要时为实习基地提供实习经费补贴。

(四)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产实习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工种实习(钢筋工程、木工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抹灰工程、测量等)、内业实习(资料整理、技术会议、施工日志等)和工长实习(担任施工管理人员助手等)。实际组织实习时,由于各实习工地的施工进度不同,学生不可能在一个工地完成全部实习内容,采用交叉实习的方式[11],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实习地点或实习工种,既会给实习工地施工带来干扰,又影响到学生与工地的融合,反而会降低实习效果。

笔者认为,相对于获得知识,生产实习更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包括在具体工程中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因此,实习指导教师不应纠结于学生实习内容是否全面,每位学生只要能够深入施工生产,无论实习内容是工程的哪一个阶段,都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故不能求全。当然,学生返校后,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生产实习交流与答辩,邀请企业技术负责人讲座等方式,对学生生产实习内容进行补充。

(五)严格生产实习考核

严格生产实习考核并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对提高实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应制定详细具体的实习成绩判定标准,如学生实习成绩的60~70%由工地实习指导教师确定,这个成绩由工地实习指导教师直接转交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而不能由学生转交,避免碍于情面而不能真实评价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学生须认真撰写并按时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实结,这是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学生提交专题论文,阐述他们在实习中对某些问题的独特见解,作为实习成绩评定为“优”的必要条件;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结和专题论文都要求工地实习指导教师签字;学生完成实习返校后,及时组织召开生产实习交流与答辩会,由全部学生或部分实习效果较好的学生介绍实习中的技术问题与心得体会,通过答辩的形式,确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四、结语

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不再是因为学生人数过多而被动采取的实习方式,而是为提高实习效果主动采取的一种实习模式。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模式总结了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经验教训,但不是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新的实习模式,是实习内涵的演变,是明显提升实习质量和效果的演变。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分散管理式生产实习效果的关键环节包括:一定要让学生融入施工生产中;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积极性;建立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严格生产实习考核。本文提出的分散管理式实习模式虽然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但也可以为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及其它专业的实习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安富.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73-75.

[2] 李培根. 未来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意识[J].高等工程教育,2010 (6): 6-9.

[3] 窦立军, 范国庆.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育,2013 (2):22-23.

[4] 龚志起,陈柏昆. 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比较[J]. 高等建筑教育,2009,18 (1):12-15.

[5] 胡秀兰,祝明桥,刘锡军,程火焰.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06,15 (1):90-93.

[6] 崔诗才.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探索[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5(4): 107-110.

[7] 王成武, 刘玉君. “卓越计划”背景下提高土木工程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3): 138-139, 142.

[8] 程鹏环. 土建类专业分散性生产实习模式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136-139.

[9] 柳志军.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0(10): 103-104.